对环境保护的见解十篇

时间:2023-10-11 17:24:40

对环境保护的见解

对环境保护的见解篇1

第一条为了规范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程序,保证立法质量,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部门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法规部门规章备案条例》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保护法规”,是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根据全国人大有关机关的委托, 或者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或者根据职权,制定的下列规范性文件:

(一)根据全国人大有关机关的委托起草的环境保护法律的草案代拟稿;

(二)拟报送国务院的环境保护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送审稿;

(三)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第三条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的立项、起草、审查、送审,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备案和解释,适用本办法。

其他国家机关或者部门发送总局征求意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征求意见稿的办理程序,适用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立项

第四条总局于每年年初编制本年度立法计划。

年度立法计划确定的环境保护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类立法项目,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立法项目:

(一)已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或者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总局年内必须报出或者已报出需要配合全国人大或者国务院有关立法工作机构审查的立法项目,列入第一类立法项目;

(二)立法依据充分、立法思路清晰、所要解决的问题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急需、拟确立的主要制度和措施可行、总局力争年内报出的立法项目,列入第二类立法项目;

(三)需要研究、论证和起草的立法项目,列入第三类立法项目。

第五条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立法项目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确定,不做立法计划安排。

国务院领导指示需要开展环境立法研究的项目,总局应当及时开展有关工作。

第六条 除已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或者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的立法项目外,总局有关司(办、局)认为需要制定环境保护法规的,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提出立项建议。

提出立项建议,应当填写立法项目申报表(见附件1),并提交有关立法必要性、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拟确立的主要制度和措施的书面说明材料,并可附具国内外有关立法参考资料。

第七条法规司对立项建议汇总研究,提出总局年度立法计划的建议稿,报总局局务会议审议决定。

第八条经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年度立法计划是总局本年度立法工作依据。

第三章起草

第九条具体负责起草环境保护法规工作的司(办、局),应当组织有关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承担立法起草工作。

法规司应当适时参加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起草工作。

第十条起草环境保护法规,应当广泛收集资料,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

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召开讨论会、专家论证会、部门协调会、企业代表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第十一条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完成环境保护法规初稿后,应当征求总局其他有关司(办、局)和有关直属单位的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环境保护法规征求意见稿草案,经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主要负责人签署后,报送总局局长专题会议审议。

局长专题会议重点就环境保护法规征求意见稿草案涉及的主要法律制度和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设定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适当性和合法性等内容进行审议。

第十二条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应当根据总局局长专题会议审议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草案进行修改,形成环境保护法规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以总局局函发送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可以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征求意见稿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征求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省级以下环境保护部门、有代表性的企业和公民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的说明,应当包括立法必要性、主要制度和措施等主要内容的说明。

第十三条环境保护法规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可以公布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影响贸易和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对外通报程序,公布征求意见稿。

环境保护法规的征求意见稿,可以在《中国环境报》和总局网站等媒体公布。

第十四条起草环境保护法规,涉及国务院其他部门的职能或者与国务院其他部门职能关系紧密的,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应当充分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与其他部门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充分协商;经过充分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应当在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说明中说明情况和理由。

第十五条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根据征求的意见,对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进行修改,形成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

及其说明,连同其他有关材料,经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主要负责人签署后,移送法规司审查。 草案送审稿的说明,应当包括立法必要性、起草过程、主要制度和措施的说明、征求意见情况以及未采纳意见的处理情况等内容。

其他有关材料,主要包括:目前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草案规定的主要制度和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专项论证材料,征求意见及其处理情况汇总表、对未采纳的主要不同意见的说明,有关立法调研报告和国内外包括法规条文在内的其他立法参考资料。

第四章审查

第十六条对未按照本办法第三章的有关规定征求意见或者准备有关论证材料的,法规司可以转送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补办有关程序或者补充有关论证材料。

第十七条法规司会同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主要从下列方面对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进行审查:

(一)设定的环境保护行政许可项目是否符合《行政许可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其他法规性文件关于设定行政许可的规定;

(二)设定的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是否符合《行政处罚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其他法规性文件关于设定行政处罚的规定;

(三)是否与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协调、衔接;

(四)是否符合立法技术要求。

第十八条在审查过程中,法规司认为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涉及的法律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法规司可以组织实地调查,并可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取意见。

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创设行政许可事项,或者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有关机关、组织或者公民对其有重大意见分歧的,法规司和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可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也可以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

第十九条法规司会同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环境保护部门规章草案送审稿的修改,在40个工作日内完成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草案送审稿的修改,形成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因涉及有关方面重大意见分歧需要协调等特殊情形的,可适当延长审查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60个工作日。

法规司负责提出法规送审签报,经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会签后,连同环境保护法规草案及其起草说明和审查说明以及有关专项论证材料目录,提请总局局务会议审议。

起草说明应当包括立法必要性、起草过程、主要制度和措施的说明、征求意见情况以及未采纳意见的处理等情况的说明。

审查说明应当包括立法依据、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设定的合法性、环境保护法规草案与有关法律、法规协调一致性等问题的说明。

第二十条对环境保护法规草案送审稿规定的管理体制、主要制度或者措施,有关方面存在重大分歧的,法规司会同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可以在环境保护法规草案中提出一种或多种备选方案,提交局长专题会议审议。

第五章送审、决定和公布

第二十一条环境保护法规草案应当经总局局务会议审议。

第二十二条审议环境保护法规草案时,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做起草说明,并负责就具体管理现状、主要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必要性、可行性等专业性问题做说明或答辩。

法规司做审查说明,并负责就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设定的合法性和环境保护法规草案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等法律问题做说明和答辩。

第二十三条法规司应当会同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根据总局局务会议审议意见对环境保护部门规章草案进行修改,形成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报请总局局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法规司应当会同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根据总局局务会议审议意见对环境保护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草案进行修改,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或者行政法规送审稿,并以总局文件形式报送国务院。

总局根据全国人大有关机关委托起草的环境保护法律草案代拟稿,以总局局函报送委托机关。

报送环境保护法律或者行政法规送审稿、环境保护法律草案代拟稿,应当附送有关专项论证材料。

第二十四条公布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命令应当载明该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序号、名称、通过日期、施行日期、总局局长署名以及公布日期。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公布格式见附件2.

总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由有关部门首长共同署名公布;总局为主办机关的,使用总局的命令序号。

第二十五条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签署公布后:请记住我站域名,《中国环境报》和总局网站应当及时刊载。

第二十六条经《国务院公报》刊载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文本为标准文本。在《中国环境报》上刊载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文本也为标准文本。

第二十七条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六章备案与解释

第二十八条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由法规司依照《立法法》和《法规部门规章备案条例》的规定,办理具体的备案工作。

报送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备案,应当提交备案报告、部门规章文本和说明,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装订成册,一式十份。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备案格式见附件3.

法规司应当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所制定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目录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第二十九条环境保护部门规章解释权属于总局。由总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的部门规章,由总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解释。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依据前款规定享有解释权的机关解释:

(一)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二)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依据的。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解释的办理程序,适用《环境保护法规解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解释和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条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具体适用过程中的解释,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行政法规解释权限和程序问题的通知》和《环境保护法规解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七章其他部门法规征求意见稿的办理

第三十一条其他国家机关或者部门组织起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发送总局征求意见的,由法规司归口受理,并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分送有关司(办、局)征求意见。

第三十二条各有关司(办、局)应当按照确定的时限提出意见,返回法规司。

法规司根据是否与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协调、衔接的原则,负责汇总研究,拟定函复意见。

第三十三条对其他国家机关或者部门

组织起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的征求意见稿,总局各有关司(办、局)之间存在较大意见分歧的,法规司负责进行协调;经协调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报总局局长专题会议研究、协调。 第三十四条其他国家机关或者部门组织起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的征求意见稿拟设立的管理体制、主要制度或者措施,与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存在重大矛盾或者交叉,或者对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工作具有重大影响的,法规司应当商有关司(办、局)提出意见和建议,报请总局局长专题会议或者局务会议研究。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影响贸易和投资的,应当在公布后按照有关规定翻译英文译本,按照规定程序对外公布。

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由总局负责起草的,应当在公布后按照有关规定翻译成英文译本。

环境保护法规英文译本由总局国际司提出英文译本初稿,经负责起草工作的司(办、局)审核后,由法规司按照有关规定对外公布或者报送有关国家机关审查。

环境保护法规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总局应当经常对环境保护部门规章进行清理,发现与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其他上位法的规定不一致的,或者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其他上位法的规定相抵触的,或者出现不适应新出现的情况的,应当及时修改或者废止。

修改、废止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程序,依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编辑出版正式版本、外文版本的环境保护法规汇编,由法规司依照《法规汇编编辑出版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环境保护的见解篇2

关键词:环保法庭 运行机制

一、环保法庭的受案范围及管辖

贵阳市环保法庭(包括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和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是从保护以“两湖一库”的水资源和贵阳市环城林带的林业资源位代表的贵阳市生态环境资源出发,结合上述生态环境资源分布的自然现状及生态环境案件本身的专业性,专门设立的,专门审理以“两湖一库”、贵阳市环城林带水资源、渔业资源、林业资源、土地资源保护为主的环境保护案件,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以及相应的执行案件。

根据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案件受理范围的规定》(筑中法发[2007]37号文)规定,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的受案范围包活

(一)刑事案件

包括贵阳市辖区内,的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破坏环境资源保护而触犯刑法的案件,如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件;因危害公共安全罪而涉及环境资源保护的案件,如放火(失火)案件;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而涉及的资源保护的案件,如走私珍贵动物案件;因渎职犯罪而涉及环境资源保护的案件,如环境监管失职案件;因犯罪行为或结果涉及环境保护的案件,如因受贿导致环境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的案件。

(二)民事案件

贵阳市辖区内,所有涉及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的排污侵权、损坏赔偿案件。主要包括:“两湖一库”水资源保护以及环城林带范围内,涉及环境保护而产生的民事案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因水体、大气、噪音、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引起的侵权、赔偿案件;因砍伐林木、采掘矿产资源、开垦、养殖、建设等行为破坏环境而引起的损坏赔偿案件;因船舶、港口作业污染所产生的损坏赔偿案件;因紧急避险引起的环境损坏赔偿案件;因相邻关系而引起的涉及到环境污染且影响公共利益的案件;其他涉及环境公共利益的案件。

(三)行政案件

贵阳市辖区内,涉及水土、山林保护而产生的行政案件;涉及“两湖一库”水资源保护而产生的行政案件;其他涉及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保护而产生的行政案件。环境保护行政案件主要是指行政不作为案件、行政管理相对人不服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行政赔偿等案件。

(四)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各级检察机关、“两湖一库”管理局、各级环保局、林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可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类型仅限于涉及“两湖一库”及环城林带环境保护、管理、侵权、损害赔偿等案件。

上述四类案件的按照级别管辖的规定的,分别由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和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受理。此外,报经贵州省高院指定,环保法庭还可以审理贵阳辖区范围外涉及“两湖一库”水资源保护的案件。

综上,环保法庭的案件受理范围囊括刑事、民事和行政三大诉讼类别以及相应执行工作,实现了“三合一”的审判权配置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以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和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为支撑的,贵阳市辖区范围内(涉及“两湖一库”水资源保护的,可拓展至贵阳市辖区范围外)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案件的集中专属管辖。

这样的模式,第一,有助于实现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综合管制。首先,三类审判合一有助于法院综合适用刑事、民事和行政审判手段,同时追究相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形成制裁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合力,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如在郎学友盗伐林木案中,环保法庭就采取就综合采取了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的惩戒措施,既有效的惩处了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亦取得狼好的社会效果和生态效益。其次,集中专属管辖有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相互推诿,解决跨地区的环境污染诉讼难的问题,形成从遵从生态资源的自然属性出发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的有效机制。

第二,有助于提升法院审判的专业化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案件涉及学科面广,专业技术问题复杂,对法官是知识结构要求高。若沿袭过去的由各个法院单独、分散审理生态环境保护案件的模式,由于机构、人员的相对不稳定,既不利于审判人员学习和积累审判经验,也不能形成鼓励审判人员专注于生态环境保护案件审判,逐步提升相应能力和素质的机制,从而影响到生态环境保护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效果。而环保法庭三类审判合一和集中专属管辖,恰恰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在不断的同类案件审理经验积累和针对性的相关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提升环保法庭对生态环境保护案件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案件审理质量。

二、环保法庭的诉讼参加人

如前所述,环保法庭还承担着环境公益诉讼上的审判职能,这就使得该法庭在其所审案件中的诉讼参加人与普通法庭相比有所不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民事诉讼的原告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诉讼法第二条亦规定,行政诉讼的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亦即作为行政诉讼的原告须与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一般来讲,上述两条规定是普通法庭在审理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中对原告主体资格的要求。而环保法庭从切实保护贵阳市“两湖一库”水资源和环城林带林业资源的,率先开启了环境公益诉讼的的实践,使得环保法庭的诉讼参加人中的原告范围更广,有效解决了环境保护诉讼启动难的问题。

依据《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检察机关、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环保公益组织为了环境公共利益可以提起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和环境公益行政诉讼。为进一步落实该规定,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清镇市人民法院还出台了《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清镇市人民法院关于大力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并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启动条件作了规定。

该《意见》规定,(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有权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并有权要求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时进行查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未在合理期限内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举报的涉及到环境公共利益的污染问题作出答复或处理的,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法律提起环境公益行政诉讼,要求环境保护管理切实履行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行政管理职能或者停止作出可能损害环境的行政行为。(2)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法律规定,提起环境公益民事诉讼,要求有关责任主体承担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等责任。(3)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贵阳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进行涉及公共环境利于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活动中,未通过听证、论证、专家咨询或者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并接受监督的,可以提前环境公益行政诉讼。(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未依法主动公开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信息,包括生态文明城乡规划、生态功能区的范围及规范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量化指标及绩效考核结果、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结果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财政资金保障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生态补偿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环境保护及规划建设的监督

该《意见》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两个方面规定公益诉讼原告的范围,为公益诉讼理论和实践提供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而且这个《意见》明确了公民可以成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这对推进贵阳市“两湖一库”和环城林带的生态保护,丰富和拓展公益诉讼理论亦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为了防止环境公益诉讼推广后,特别是向普通公民和除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组织放开后可能带来的滥诉和诉累问题,科学合理的用好有限的司法资源,该《意见》对提起公益诉讼亦设置的一定门槛要求。就公益行政诉讼而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提起公益行政诉讼之前,须(1)先要求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进行查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未在合理期限内作出处理或者答复的;或者(2)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未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监督或者未依法主动公开有关政府信息。就公益民事诉讼而言,《意见》则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须依照法律规定提讼,具体而言,检察机关、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环保公益组织可以依照《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直接提起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对公民而言,则需要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须与存在直接利害关系,而与案件没有直接关系的公民,既可以按照前述提起环境公益行政诉讼的程序和要求,通过启动环境公益行政诉讼的方式来落实其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诉求和并实现其保护生态环境目的,也可以借助环境保护公益组织、检察机关直接提起环境公益民事诉讼的方式来间接实现上述诉求和目的。这样的作法,既有利于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特别是普通公民和环保公益组织投身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又使环境公益诉讼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来启动,避免生态环境被破坏时,无人或者欲诉无门的情况。

此外,为保障作为公益诉讼原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切实实现其诉权,《意见》还规定,法院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明确予以免交或者缓交诉讼费用;对于涉及“两湖一库”水资源保护等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确需采取取证、检验、鉴定等方法而存在资金困难的,原告可以向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协调贵阳市两湖一库基金会提供必要的资金帮助;对需要申请保全或先于执行的案件免收保全费。

三、环保法庭的证据制度

环境污染案件成因复杂,调查取证及损害后果的评估、鉴定困难,而且涉及水文、生物、化学、物理等多学科知识,专业性强,这给这类案件的事实认定和责任判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环保法庭在制度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举证责任

环保法庭在环境污染案件审理中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在具体适用的过程中合理的划分了原被告双方的举证责任。首先,环保法庭根据《侵权责任法》中体现出来的无过错责任的要求确定了多元证明标准体系,即对不同主体(原告与被告)和不同的证明对象(损害行为、损害事实、损害后果、因果关系、免责事由等)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在因果关系和免责事由的证明方面,对原告适用较高程度盖然性标准,对被告则适用高度盖然性标准;在损害行为、损害事实、损害后果等其他方面则与原被告适用相同的证明标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适用低度盖然性标准;对于“免责事由及行为与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在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加害人)进行举证,如被告不能证明上述两点,则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环保法庭通过细化《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在厘清不同法官之间对相关规定的不同看法的基础上,既合理分配了原被告之间的举证责任,也使环境污染案件的审理在举证责任上有了统一标准,方便了案件的审理。

(二)专家委员会制度

环境污染案件涉及污染的致害成因、污染的损害程度等众多的专业技术性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案件事实的认定和责任的承担。如果采取传统的专业鉴定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周期长、成本高,而且还存在相关鉴定机构少,难以鉴定等困难。为此,环保法庭通过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担任人民陪审员制度,将相关领域的专家引入到环保法庭的案件审理中来,有效解决了上述专业技术性问题给环境污染案件审理带来的困难与障碍。

首先,由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清镇市人民法院面向社会聘请环保、林业、农业、土地等方面的专家,成立贵阳市环保审判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1)就环保两庭审理案件中所涉及环保、农业、土地等方面的专业问题给合议庭提供咨询意见;(2)就环保审判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功能、作用,长效保证环保两庭正常工作等问题,向两级法院提供咨询意见、建议或有关信息;(3)进行特定事项的社会调查,反映民意和社会实情,发表专家咨询意见;(4)其他事项。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方式是从实际出发,遵循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咨询活动,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在此基础上,环保法庭还尝试采信专家证言作为案件定案依据,有效降低了诉讼的周期和成本,推进了环保诉讼正常、有序、健康的发展。

其次,为充分发挥所聘专家作用,清镇市还聘请了部分专家担任人民陪审员,直接参与到环境污染诉讼案件的审理中去。这样做:(1)可以在不突破现有的诉讼法规定的同时,更有效地利用专家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直接服务于审判工作,弥补法官知识结构的不足;(2)可以成为专家证言的有效补充,使案件即使在没有鉴定结论或者专家证言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审理,确保案件审理质量;(3)可以减少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4)专家陪审员的相对独立性亦是实现对环保审判工作的群众监督,保证环保审判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有效措施。

(三)诉前证据保全

环境污染诉讼取证困难,特别是一些关键证据因为大气、水体的流动性等原因容易灭失,而导致环保法庭难以判断污染物来源,致害原因、损害后果等与案件审理相关的重要事实。为此,环保法庭根据《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保全的规定依当事人申请或主动依职权采取诉前证据保全措施固定相关证据,在审判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环保法庭执行制度

环保法庭根据环境污染诉讼的特点,从防止污染扩大、损害加剧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现有法律体系中的先于执行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操作过程中,环保法庭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中“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于执行的”规定,结合相应司法解释中对“紧急情况”的进一步阐释(“需要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和“需要立即制止某项行为的”),应当事人的申请和污染情况采取了先于执行的措施,有效的制止了排污人的环境污染行为,避免了损害后果的扩大和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进一步恶化,实现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初衷和目的。

在环境保护刑事的审判和执行过程中,环保法庭还针对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在判处徒刑的同时,还根据《森林法》中关于盗伐森林责令补种的规定,判处案犯到案发地补种树苗,并判决生效后责令案犯到案发地执行补种树苗的判决。这一做法充分体现环保法庭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定位和要求,也是环保法庭在实践中的创新。

五、环保法庭运行中的其他制度

(一)案件回访制度

为提供环保案件审判质量,更有效地维护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扩大和巩固环境审判的社会效果,实现保护环境的最终目标,环保法庭建立了案件回访制度。对于环保法庭受理的刑事、民事、行政、行政非诉案件中有执行事项的环保案件,群众有反映的其他环保案件和环保法庭认为有必要进行回访的其他案件,环保法庭均可进行案件回访。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1、回访方式。分为:(1)直接回访,包活承办人回访、庭长回访等方式,根据案件的性质、影响范围等情况决定;(2)间接回访,分电话回访、书面调查回访、委托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回访、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回访等方式;(3)座谈会,即邀请环保案件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到环保法庭,以座谈会方式案件审理后的排污治理情况;(4)专题回访,即对重大案件、特殊问题做专题回访。由庭长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凡专题回访发现的问题都要进行专题研究、落实。

2、回访内容

(1)案件办理情况回访。接触案件当事人,了解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的情况,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地了解案件办理全过程;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及当事人对环保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审判工作纪律,耐心解答质疑,评判审判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办案水平、态度及满意程度,并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

(2)案件执行情况回访。包括刑事案件回访,主要内容是掌握附带民事判决部分或非刑罚处罚部分执行情况;民事案件回访,主要内容是掌握判决义务是否履行,法院判决后是否对污染进行治理、整改,之后是否又产生新的污染,当事人双方是否又产生新的纠纷等;行政及行政非诉执行案件回访,主要内容是掌握相对人是否又有新的违法排污行为,行政机关是否对行政处罚程序进行有效改进等。

3、对回访的处理及反馈

环保法庭案件回访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尽量到现场调查进行,对当事人反映的意见或现场查看情况,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1)反映意见主要针对法官不依法办案、不文明办案、违法违纪问题,主要通过认真搞好调查,加强道德和纪律教育,责令承办法官限期整改或按规定予以处罚;(2)经过现场调查,发现法院判决后当事人为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又产生新的纠纷,则如实记录并采取向行政机关发出司法建议、法庭介入调解、法院依职权恢复执行、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追究责任等措施。

此外,对于案件回访,环保法庭均要做登记,存档备查,对每次回访的处理结果,报经庭长同意,可反馈给当事人。此制度的推行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亦提升了环保法庭的在审理环保案件的地位和作用。

(二)司法建议和环保法律意见书制度

为更及时、有效的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环保法庭利用其在各类环境污染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从能动司法的角度出发,结合审判经验,认真分析,积极主动的通过环保法律意见书的方式向环保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司法建议,促使其及时处理一些尚未形成诉讼的污染事件,并在此基础上帮助相关部门完善制度、规范执法。实践证明,环保法庭的司法建议和法律意见书制度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造成的损失,减少了环境污染诉讼,对提升相关部门和单位依法行政能力,改进其社会管理工作,减少社会治理成本和促进全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都有着重要作用。

对环境保护的见解篇3

在现代社会,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责任社会化虽然在解决环境污染损害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并非解决环境污染损害的唯一途径。因此,在强化环境保护法的预防功能的同时,还应注重不可或缺的侵权法的二次规范作用。可喜的是,《侵权责任法》第8章对“环境污染侵权”作出了专门规范,其中第65条是关于环境污染责任适用范围的规定,即“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由于《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较为简略且内容含糊,因此给人们理解和适用该条规定带来了困难。鉴此,笔者拟结合环境保护法和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对《侵权责任法》第65条的规定作些阐释,以便为环境污染责任的司法适用提供参考。 一、环境污染范围界定 由于侵权责任法的主要功能在于其损害补偿功能,即对受到损害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给予某种适当的补偿,使其尽可能回复到受损害前的状态,因此侵权责任的认定均以损害为构成要件,无损害即无责任。在环境污染责任中,由于环境污染是导致损害结果的原因,因此界定环境污染的范围对认定环境污染责任至关重要。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看,环境损害可以分为“生活环境的损害”与“生态环境的损害”。“生活环境的损害”是以环境为媒介给他人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精神损害或纯经济损失等;“生态环境的损害”是指对土壤、水、空气、气候和景观以及生存于其中的动植物和它们相互作用的损害,是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和凝载在生态环境上的社会公共利益(生态利益)人为的显著损伤。“生活环境的损害”属于法律规定的环境污染的范围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生态环境的损害”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环境污染的范围在学术界存在较大的分歧。有学者认为,生态损害不宜由侵权责任法调整,而应由环境保护法本身来解决。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侵权责任法(草案)》第1、2次审议稿均将生态损害排斥在外。虽然《侵权责任法(草案)》第3次征求意见稿第65条将生态损害纳入其中,即“因污染生活、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规定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依照其规定”,但在《侵权责任法》正式颁布时,关于生态损害的规定又被删除,从而使环境污染的范围是否包含“生态环境的损害”仍然没有能够在立法上加以解决。 对环境污染的理解不应当局限于《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例如,从作为规制环境污染基本法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第2条的规定可以看出,该法对环境的界定不限于生活环境,而是包括生态环境。因此,将《侵权责任法》中的“环境污染”理解为包括生态环境才不至于与《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发生冲突,同时也与逐步扩大保护客体的侵权责任法的发展趋势相吻合。此外,环境保护法的规范并不足以应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且《环境保护法》也不能取代《侵权责任法》在规制环境污染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将生态损害纳入《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的“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的范围是必要且合理的,再说这一观念已经为我国立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所认识并接受。 二、环境污染责任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8章的标题是“环境污染责任”。在对该标题的理解中,有学者提出存在3种理解可能:(1)要求行为人承担责任是因为行为人的行为引起的环境污染造成了权利人的利益损害;(2)要求行为人承担责任是因为行为人的行为引起的环境污染造成损害,而这种损害包括对权利人的利益损害,法律只要求行为人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中的权利人损害承担责任;(3)要求行为人承担责任是因为行为人的行为引起了环境污染损害和权利人的利益损害,而所谓的侵权责任并不特指对权利人的权利或利益造成损害而承担的责任,而是一般意义上的责任,相当于对侵权行为承担责任。根据英美法系国家采用的立法标题技术,在确立立法意图时,标题对其后面的条款起说明作用。而在我国,将标题理解为是对后面条款意旨的归纳也是没有疑问的。但是,法律中的标题虽然对于相关法律条文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但毕竟只是理解法律条文的辅助资料,只有在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存在疑义时才有必要结合标题来进行解释。因此,对“环境污染责任”的理解完全可以根据《侵权责任法》的具体规定来进行。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65条的规定,环境污染责任是作为特殊侵权责任加以规定的,其含义较为含糊,只能看成是对《侵权责任法》第8章标题的说明,并没有解决上述关于“环境污染责任”理解的分歧。由于在法律中没有一个法律条文能够独立存在,往往只有当法律条文处于与它有关的所有条文的整体之中才彰显其真正的含义,有时将该条文与同一法 律中的其他条款加以比较,含义也就明确了,因此,对“环境污染责任”的理解不应当局限于《侵权责任法》第8章的4个条文,而应当结合《侵权责任法》的其他相关条文来理解。 从《侵权责任法》第1条关于立法目的的规定看,充分保护民事主体享有的合法权益是该法最主要的目的。《侵权责任法》第2条对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进行了列举。由于权利是人的权利,换言之,权利总是依附于特定的主体,因此《侵权责任法》第3条规定“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从《侵权责任法》这3个条文的规定看,无论是一般侵权责任还是特殊侵权责任,均以侵权人侵害特定主体的民事权益为条件。[11]结合《侵权责任法》第1-3条的规定可知,对《侵权责任法》第65条不应作如下理解:(1)只要行为人的行为污染了环境即应当承担责任;(2)除行为人的行为因污染环境造成他人的权益受到损害应承担责任外,行为人的行为污染了环境没有造成他人权益损害的也应当承担责任。因为上述理解均不妥当,也不符合侵权责任法的立法宗旨。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责任”是指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生活环境或生态环境的污染导致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损害而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只是造成生活环境或生态环境的污染,那么就不属于《侵权责任法》第8章规制的范围,而应当由环境保护法加以规制。对“环境污染责任”作如此界定,既可以发挥运用侵权责任手段保护环境和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积极作用,又能够避免侵权责任制度功能的不适当扩大,进而避免侵权责任法与环境保护法在适用中产生抵触。 三、环境污染责任与不可量物侵害的关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制定的过程中,如何使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是众多学者关注的话题,其中不可量物侵害制度[12]的引入便是上述思想的反映。由于不可量物侵害与环境污染责任均能够发挥一定的保护环境作用,因此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环境污染责任的适用。 关于不可量物侵害的性质,德国法学界提出了“相邻关系说”与“人格权侵害说”两种学说。[13]《物权法》第90条对不可量物侵害也作了规定。可见,在我国,不可量物侵害属于相邻关系的一种。 在发生不可量物侵害时,法律究竟应该提供何种救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当前主要存在“侵权请求权说”、“侵害相邻关系说”和“物权请求权说”三种学说。由于相邻关系不是一种独立的物权类型,而是对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内容的必要扩张或限制,因此,不可量物侵害不能产生独立的物权请求权,受害人也不能以相邻关系受到侵害为由寻求侵权责任法的救济。但是,有学者认为,在没有合同约定的情况下,因侵害相邻关系发生的纠纷,受害人可以以其不动产权利受到侵害为由,分别主张侵权责任请求权和物权请求权。[14]可见,在不可量物侵害纠纷中,受害人事实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形选择侵权责任请求权或物权请求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英美法中,因为无物权请求权制度,所以不可量物侵害通常被归入侵权行为中,其法律效果以损害赔偿为中心。在大陆法中,各国法律对此的具体处理方式并不一致。《法国民法典》未对不可量物侵害作出规定,但经过判例、学说的共同努力,形成了规范相邻建筑物间、建筑物与土地间以及土地间所生的不可量物侵害的一般规则———近邻妨害法理,其实质是一种无过错侵权责任。[15]德国主要从所有权扩张或限制角度对不可量物侵害作了规范。其中,所有权人在以下情形中负有容忍义务:(1)对非重大之“无形侵害”;(2)对重大且当地所通行而又不能通过合适措施加以阻止之侵入;(3)对已许可之危险营业的侵入。但是,无形物(如煤气、蒸汽)即使为非重大或为当地所通行,也绝不允许通过专门管道而导入邻地。所有权人在以下情形中无容忍义务:(1)“可估量的”固体物侵入;(2)对重大但不为当地所通行之侵入;(3)对重大且为当地所通行,但能通过合适措施加以阻止之侵入。[16]《日本民法典》也没有对不可量物侵害作出规定,但日本司法实务界对相邻关系的判决有从权利滥用禁止原则向侵权责任制度发展的趋势,1960年日本世田谷区砧町发生的一起妨碍日照案件就表明了这一倾向。[17]另外,日本民法学界还在既有民法框架下发展出“容忍限度论”,这对不可量物侵害等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18]可见,虽然各国在处理不可量物侵害纠纷方面存在差异,但无论是侵权请求权还是物权请求权均可作为解决不可量物侵害的途径。 其实,在不可量物侵害导致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侵权请求权和物权 请求权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应当根据侵害发生的具体情形,承认物权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的竞合。其中,在相邻不动产权利人之间,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造成一定的妨害或损害后果且这种不可量物的妨害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那么应当根据《物权法》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处理。如果不可量物的妨害超过正常人的容忍限度,造成受害人的损害,那么当事人可以在侵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中选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佳救济方式。此外,依照《侵权责任法》第15条关于责任方式的规定可以看出,在物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除可以行使物权请求权外,还可以通过行使侵权请求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侵权责任法》第15条的规定对于不可量物侵害纠纷的处理同样适用。 注释: 参见王世进、曾祥生:《侵权责任法与环境法的对话:环境侵权责任最新发展——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章》,《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参见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页。 参见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2册):特殊侵权行为》,台湾三民书局2006年版,第16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前就有学者对此问题作过深入分析。参见高利红、余耀军:《环境民事侵权同质赔偿原则之局限性分析》,《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6页。 参见徐祥民:《环境污染责任解析——兼谈〈侵权责任法〉与环境法的关系》,《法学论坛》2010年第2期。 参见郭华成:《法律解释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 参见[法]亨利•莱维•布律尔:《法律社会学》,许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页。

对环境保护的见解篇4

关键词: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203-02

一、公众参与概述

(一)公众参与的含义

“环保公众参与”是指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维护和参与程度。其内涵是指在环境活动中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环境利益相关的活动。参与的内容应包括决策参与、过程参与和末端参与。

决策参与是指公众在经济环境政策、规划和计划制定中和开发建设项目实施之前的参与;过程参与是指公众对环境法律、法规、政策、规划、计划及开发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 、末端参与是指公众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生之后的参与。

(二)公众参与的环境法理论基础

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在于环境权。环境资源乃是公众拥有的,因此公众对环境资源的管理也最有发言权。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负有保护和改善当代和未来世世代代的环境的责任。”既然每一个人都享有在良好的环境下生存的权利,那么针对任何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人类都有权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过程当中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当然,在环境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人类亦有权参与到其中。

公众参与原则由此而来,1969 年美国在《国家环境政策法》中明确提出了公众参与权的问题,我国亦如此,在《宪法》和《环境保护法》中都有关于公众参与原则的体现。

二、公众参与在环境决策中的现状分析

(一)传统的决策体制阻碍公众参与

长期以来,我国的决策制定为政府主导型,人民参与其中很少。政策问题从发现问题情势、感知问题、建构问题一直到政策议程的确立都表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型特征。而政策问题是“思想作用与环境的产物,它们是通过分析从问题情势中抽取出来的要素,因此,我们体验到的是问题的情势而非问题本身,问题就像原子或者细胞一样是概念的产物”, 决策体制上的权力过分集中使得公众参与的信心下降,丧失积极性。公众明显感觉到自身力量的渺小也就不愿意再奉献到环保事业当中。

(二)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程度极低

公众参与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环境决策的顺利实施,环境决策的顺利实施当然也离不开公众参与的广泛参与。但是公众参与的程度在我国环境决策的制定过程中式极低的。政策制定通常表现为政府搞政绩、树形象的标榜,而公众是否真正参与到其中并没有相关机制予以监督和配合。从参与方式看,弱势群体的博弈能力明显薄弱,公众要想真正参与到环境决策中去尤为困难,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实力才能与强势力量相抗衡,而政府和企业的密切联系、加之公众对自己环境权益保护意识的薄弱,都构成了公众参与程度较低的缘由。

(三)公众参与缺乏健全的制度和程序保障

当前,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听证制度及舆论制度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公众参与的制度和程序在实施上依然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公众往往得不到及时的信息,不能及时的行使权利。如听证制度是我国决策活动中逐步实施的一项公众参与制度,其基本精神是以程序公正保证结果公正。但由于听证事项及相关信息透明度不够,信息不对称,影响听证代表平等表达意见,加之缺乏对听证意见的积极回应机制,使听证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如何能够使公众参与在程序上得到保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三、环境决策中完善公众参与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充分发挥公众的积极性

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拥有舒适、优美的环境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每个人的义务。环境资源保护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环保事业的发展更要融入到公民的生活当中去。在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赋予公众参与的机会和权利,将会使环保事业更上一层楼。在环境决策中纳入公众参与,使每个人的意愿都能得到切实体现,让每个人都负有一种对环境的监督和参与思想,将会增强社会公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可以使环保工作更加负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有利于加强对政府决策的监督

环境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在实践当中,仍然是以行政配置为主,市场配置为辅的方式来实现对资源的配置,这主要是由于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所决定的。遗憾的是,环境资源的公有性会导致行政配置的低效率,造成资源的大量流失,市场运行的不稳定和激烈竞争也会使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如果加强公众参与,不仅可以减少这种低效率的配置方式,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可以使公众更深的认识到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

(三)有利于充分运用公众的经验和知识

在环境资源保护和环境决策的过程中,由于环境资源的复杂性,政府管理人员往往很难对各方面考虑周全。但公众在民间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这些通常也是政府管理人员所缺少的。公众往往对现实情况有着最深刻的体会,遇到突发的问题也有着自己解决环境问题的经验,所以将公众参与纳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当中,有利于弥补管理人员知识和经验的欠缺,也有利于更快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国家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也不外乎加强公众参与。在环保决策中,充分发挥公众参与,不仅可以利用公众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四、实施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主要方式

(一)要进一步拓宽公民参与渠道

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在《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五种可供选择的决策方式:自主式管理决策、改良的自主管理决策,分散式的公众协商、整体式的公众协商、公共决策。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管理的新技能和新策略,也为公共管理学者提供了一条研究公民参与的路径。

1.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了解环境状况和了解自身生活状况的一种重要方式。承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批评权,通过公布相关信息,借用公众舆论和公众监督,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造者施加压力。但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涉及部门的多样性,要了解环境信息不是一般就能获得的。有关环境保护信息都常常掌握在专门或专业机构及其人员手中,某种意义上形成的环境信息的“垄断 ”,实际上阻碍了一般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参与和监督。现实中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环境意识在不断加强,同时公民的环境忧患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增强,所以加强环境信息的公开也会成为大众使然,这样才能对政府形成压力,让信息公开的程度更加深化。

2.组织环境咨询调查,向社会公开征求环境决策意见

环境调查主要是通过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专家和公众发放、回收环境咨询调查表,经过统计分析处理,来收集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具体决策中注意采纳公众和专家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组织环境咨询调查来作为环境决策的参考,不仅可以拓宽公众参与的方式,而且可以使公众意见通过一种可行的方式参与到环境决策当中,也可以使环境决策过程受到公众有效的社会监督。

3.举行公众听证会

听证会是公众表达自己意见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在事关区域发展与建设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在完成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法定的程序,召开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公众听证会,就有关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向社会公众进行介绍说明,认真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并在具体决策中注意采纳公众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同时及时将决策结果通过一定的公开形式,反馈给公众,以接受公众对环境决策过程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

此方式在目前环境管理的实践中运用还不是很理想,主要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公众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随着人口素质的提升和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公众听证会的形式将会逐渐成为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主要方式。

4.举办环境决策研讨会

环境决策研讨会主要关系到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在事关区域发展与建设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决策过程中,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在完成规划项目环境影响初步评估的基础上,组织举办规划项目环境评估研讨会,就有关规划项目环境影响初步评估结果向有关部门和特邀专家进行介绍说明,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具体决策中注意采纳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这种方式目前主要运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前期调研阶段,但专家意见对某一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举办研讨会应当大力推广。

(二)加强制度建设,实行决策程序公开

登哈特认为:“工具主义的世界不为道德良心提供粮食”。公共政策制定中缺乏价值伦理的考虑,可能会导致非人性化的制度产生。

就制度建设而言,要进一步发挥公众参与制度与其他环保制度的结合,这样才能使环保制度如限期治理制度,定量考核制度、源头控制制度等得到切实有效的实行。其次要使公众参与的方式制度化,使公众参与的方式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就程序建设而言,要使政府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不仅要使信息得到公开,而且要使公众通过媒体、报纸等途径了解环境信息。政府要充分履行公仆的服务职责和权力受托者的管理职能。保证政务公开在程序上可操作性,与公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素质相适应,保证公众能切实地参与到政策制定活动中。

(三)充分发挥民间环保团体的作用

在环保的实践当中,公众的力量是最为不可忽视的。把公众组织起来,成立环境保护的民间团体,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学术交流、环境资源保护科技推广等活动,将会避免公民个人能力和学识局限性,有效的提高全民族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并为政府在决策方面提供参考意见。环保团体对环境保护事业的热爱是政府对环保作为的一种最有力的压力,国外的实践也已经证明,民间环保团体不仅可以监督政府环保、依法行政,而且可以结合社会各界人士致力于环保事业当中。所以环保团体作用的发挥也会是环保决策制定符合社会现实的鞭策。

参考文献:

对环境保护的见解篇5

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政务公开;知情权;环境权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5-0043-03

1 公众参与的内涵、法律依据及意义

1.1 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形式

公众参与从社会学角度讲,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1]。

我国开展公众参与的历史虽然不长,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对公众参与已越来越重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并将公众参与制度确定为我国环境保护4项基本制度之一。

公众的范围包括普通群众、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除政府的环保行政行为和企业的环保责任行为以外,其他所有环保行为均可认为是公众参与行为。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形式主要有两种:① 加强自身修养,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地将环保思想贯彻到日常生活中;② 影响和督促他人加强环境保护。

1.2 公众参与的相关法律规定

在我国的宪法中,有一些关于公众参与国家管理的条款,这是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宪法基础。在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中,也有一些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如《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另外,《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规章也都作了相关规定。这一切都说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1.3 公众参与的重要意义

西方国家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证明,公众、政府、企业共同保护环境是一种最可持续的三位一体模式。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履行应尽的职责,企业履行应尽的义务,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否则,环境保护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环保工作中,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环境保护事业才有无尽的力量源泉。同时,环境保护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实施公众参与制度,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 政务公开是公众参与的前提和保证

环保政务公开是指政府环保部门利用公共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向公众公开自己的行政行为和环境信息。

公开的内容包括环保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办事程序、职业纪律、投诉电话等,涉及到的政务有排污收费、建设项目管理、排污申报、环境执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环境监测以及环境信息等。

只有实行政务公开,公众才能真正拥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环境权益。

政务公开这一“阳光工程”的实施,在树立了环保系统的新形象、推进了环保系统整体工作的同时,也解答了基层群众最关心和最需了解的问题,激发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并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政策保障。

3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3.1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中有具体的规定。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了解,向项目方或评价单位提供有关该项目影响的观点与意见,并在环评大纲及报告书审查期间进行磋商。参与的主要形式有:会议讨论、设立热线电话和公众信箱、开展社会调查等。

目前,我国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尚不够健全和完善,如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中有关公众参与的规定,其效率层次偏低,且未明确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应有的地位。《条例》仅仅是要求将建设项目所在地居民的意见写入环境影响报告书,此外并无其他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法律规定,即使是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也缺乏具体明确的实体、程序规定来确保其得以贯彻实施。因此,国家有必要制订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并在其中明确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同时明确公众行使知情权、批评权、建议权等环境权利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3.2 环境规划的公众参与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虽然从法律观点来讲,环境规划对于公民并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环境规划是政府公布有关环境保护具体政策和环境保护的目标,以确保公民对于规划中的具体措施给予协助,并对有关决策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从而使规划方案达到最优化。从这一点来说,在环境规划中实施公众参与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目前虽然没有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其必要性和合法性,但已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已有这方面的成功实践[2]。

在环境规划中实施公众参与,可以让公众充分了解规划的具体内容,切实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可以确定由规划引起的重大问题并协助政府加以解决;可以增强规划措施的可行性,保证规划得以顺利实施。当然,在实施公众参与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政府集权与公众分散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公众的代表性问题、政治因素与技术因素之间的矛盾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趋利避害,真正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

3.3 环境标准制定的公众参与

全国人大于2000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国务院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制定的规章“在起草过程中,应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据此,在我国环境法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环境标准,在起草过程中也应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给公众提供参与制订环境标准的途径和机会。

由于环境标准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技术性法律规范,其技术性特点使一般公众难以参与标准的制订过程。为此,在规定公众参与程序时,应当既保障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机关能针对环境状况的实际较快地制订环境标准,又适当照顾公众利益,给他们提供表达其意愿的机会和途径,维护其合法的环境权益。通常可采取专家论证、座谈会、书面陈述、共同协商等公众参与形式。

4 群众自觉性的公众参与

当前,群众自觉性的公众参与的主题是“绿色文明”的创建,如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医院、绿色饭店、绿色经济开发区、绿色村镇、绿色家庭以及倡导绿色消费等。“绿色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表明“健康源于环境”的意识开始普及,人们越来越视环境为最主要的生活质量要素,环境质量的好坏已成为人们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人们对健康的珍惜和对环境质量越来越高的追求,正在形成一支难以忽视的推动环保工作的社会力量。

“绿色文明”的创建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绿色”氛围。通过开展创建工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得到了充分发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日益增长的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推动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 健全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5.1 完善公众参与相关立法

严格地说,我国目前尚未在立法上明确公民在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决策等方面的权利,更缺少有效的程序规定和制度保障。

我国在环境立法中给予明确规定的公众参与决策的领域,主要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在我国的现行国家立法中尚未明确提出环境权的概念,环境权理论及实践都相对滞后。这些都不利于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制约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环境权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立法,只有在法制范围内,公民的环境权才能得到保证,公众参与才能真正具有积极意义。

5.2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进程

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国际环境教育出现了新的动向,正在由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环境、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术,向促进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有效参与的技能的方向转变[3]。

为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形势,我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也应转移到教育公众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公众参与的技能和有效性以及如何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方面来。特别是应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环境警示教育和环境安全意识教育,树立环境安全观念,增强公众环境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提高公众参与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环境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应是党政领导干部和青少年。领导干部处于决策地位,对公众能否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青少年是未来的行动者和决策者,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可以通过“小手拉大手,小家带大家”,直接影响到父母和家庭,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环境保护。

5.3 运用经济杠杆推动参与

长期以来,经费短缺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环保工作的瓶颈。为此,国家应建立环保投资市场化运营机制,鼓励民间资本用于环境保护,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确保公众在投资中取得一定的经济回报。

社会公众应有偿使用或购买环境公共用品或设施服务,如支付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费;中央或地方政府可以组织发行中长期环境建设的“绿色”债券,或发行环保福利,有条件的上市企业可发行环保股票。这样做,不仅可以向社会筹措环保资金,而且还可以大张旗鼓地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5.4 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新机制

尽管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公民获取环境信息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目前公众获取的环境信息仍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的需要。随着公众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对环境问题会日益关注,获得环境信息、参与环境决策的愿望也必将会更加强烈。因此,环境信息的必须广泛而且深入,环境信息的数量和频次也应增加,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渠道也应拓宽。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政府决策已由单一决策向公共选择转变,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决策新机制,必将对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推动我国的环境民主、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6 结 语

健全和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应该让公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公众有表达自己见解和意见的机会,有关部门对这些意见都应有负责的答复,政府应有一套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机制,包括参与的程序、方法、途径,以及参与权受到侵犯后的补救方法等等。现阶段应积极探索,积累经验,逐步形成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

参考文献:

[1] 程胜高,鱼红霞. 增强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索[J].环境保护,2002(1):26.

对环境保护的见解篇6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包括公民个人和环保组织,公民个人可以通过在本职工作中加强与环境保护的联系来促进环境技术创新进程,或利用业务时间,通过宣传环保,向有关部门举报环保非法事件、提出环保建议等形式参与环境技术创新活动。环境损害发生以后,公民还可以通过提讼等方式保护自己的环境权利,终止有关科技项目的实施。但是,公民个人的力量是零散的,环境损害往往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联系,仅靠公民个人的力量是很难解决环境保护中的种种问题,而大量的环境保护组织是公众参与的有力促进者,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活动的良好运行与他们众多的环境保护组织是分不开的。环保组织又可以分为环保团体、面向环保的科技团体、民间环保组织以及社区环保组织。其中环保团体指的是主要由全国环境科技工作者、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环境教育工作者和环境管理工作者(统称环境科技工作者)志愿结合组成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全国性科技团体,具有跨部门、跨行业、横向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是政府联系环境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环保团体围绕重大环境科技与环境政策问题,开展学术交流、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供技术咨询、推广科技成果、普及环境知识、举荐优秀人才等,做了大量工作,是推动环境科学进步和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1]。而面向环保的科技团体,指的是在由非专业环境保护科技工作者志愿结合组成的,从事一定的与科技工作者专业相关的环境保护活动的全国性科技团体,具有跨专业、针对性强的特点,是政府联系环保科学技术工作者的重要途径。

面向环保的科技团体,能够将环境保护活动与科技团体自身在技术、宣传、专业知识的优势结合起来,开展各项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工作,是国家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又一支重要力量。环保团体和面向环保的科技团体,都是政府领导的环境保护组织。而相对于政府环境保护组织而言,民间环保组织是围绕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人类的环境利益开展活动的环境保护团体。一般来讲,民间环保组织是以全国性或区域性为基础,其在组织经济、技术革新以及迅速回应突发性环境事件方面能力突出,注重对全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协调指挥;社区环保组织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环保组织,与民间环保组织相比,能够更好的对涉及社区利益的环境项目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具体的环境项目的参与和了解也较多,针对性较强,可以有效减少信息成本,从而能够弥补通常的环保组织的缺陷[2]。无论是环保团体、面向环保的科技团体,还是民间环保组织、社区环保组织,这些环境保护组织都代表着各自群体的利益,可以代表其成员与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环境事务的有效合作。较之于公民个人,环保组织拥有更多的环境信息,掌握了更高的科学技术手段和专业知识,充分发挥组织的作用无疑会对环境技术创新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而且可以在环境教育与提高环境意识等许多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参与环境技术创新过程中,环保组织的行动是多方面的,既可以进行环境知识的宣传、帮助政府制定环境技术创新政策、方案和行动计划,制定科研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参与各种各样的环境技术创新行动,还可以促进这些方案、政策、行动计划和规范的实施,并且还能举报各种环保违法行为,促进环保技术的应用。在各国的环境技术创新实践中,环保组织己经通过各种方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公众发挥的作用

西方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与公众的积极参与是密不可分的。很多环境问题都是通过公众参与得以解决的,特别是那些环境污染的受害者。环境污染受害者同时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这些行动会促使政府立法、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建立环境评价程序,但这些成果必须公之于众。中国的环境保护是由政府主导的,但有必要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技术创新过程中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以下就是公众参与的一个典型实例。2005年4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对圆明园的防渗漏工程举行了第一次公众听证会,2006年2月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同时,内容更加具体、范围更广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也将颁布实施。在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政策制定实施中,公众参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迅速发展也很重要。非政府组织可以集中公众的意见,形成政策建议并且使决策制定者做出回应。通过个人、社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公众能对当地环境问题的解决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影响到政府和企业。很多环境问题是通过环境创新解决的,而公众能促进这些创新并评估其效果。现在,通过发挥各类通讯媒体的作用,包括互联网,公众参与的渠道得以拓宽。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的蓝色地球奖(该奖项1992年由朝日玻璃基金建立)颁给了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的杰出公民。如果中国能够设立一个国家层次的环境保护奖项,将其授予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科技创新作出杰出贡献的公民或社会团体,将对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对于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公众参与,公众应该有知情权,甚至可以监督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开发项目。公众应有权利并有渠道获取生态技术方面的信息。公众监督体系应包括公示、听证会、新闻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监督,以及公众媒体。加拿大萨德伯里是一个很好的公众参与案例。近一个世纪以来,采矿业、伐木业和冶炼业毁掉了该城市周围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当地公民和团体开始采取行动要求改变现状。最终,公司、当地政府、省政府和联邦政府共同努力对这个饱受污染的地方进行有效的生态恢复。这里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这向我们展示了即使是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也能在公众参与的努力下重新恢复生机。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案例。最近厦门的公众参与,使一个造成严重污染的化工厂重新选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按照现有法律,是不能否定政府在该地建造大型化工厂的决议的,但是公众的压力改变了政府的决定(《新京报》2007年12月8日)。

公众参与的方式

公众参与的前提是信息获取,我们提出的全国环境信息系统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企业有义务披露相关信息。鉴于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必要通过该信息中心收集和对健康影响的数据和信息。如果只关注单位排放量,而不是总排放量,那么,当总排放量持续快速上升时,会给政府造成错误的安全感。通过公开权威的结果和相关的标准,公众、社区组织、当地非政府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就能正确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我们应该通过公众教育、培训和宣传鼓励公众参与直接的、以基层为导向的监督,这样才能加速环境技术创新的发展。让公众理解并接受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科技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要让广大中国公民了解,不断提高他们的意识并加强教育。另外,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公民对环境退化的意识高于欠发达地区,这使发达地区的公众更有权对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发表不同意见,因此导致了更多的资源流向发达地区,加剧了区域公众环境意识的差距。更多公共资金投入相对富裕地区的环境保护[4]。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扩散的途径之一就是环境科普,它具体指的是公共个体或者环境组织参加的以公众作为环境科技知识传播的对象,进行的相关科技信息的传播交流活动。开展环境科普的目的是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环境科学技术知识,倡导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公众的环境科普教育是一个过程,具体的说就是一种传播普及的过程,是一种环境科学知识传播系统,因此,它遵循一般的传播学的基本规律,又有其自身特点,在公众参与环境科普教育中,主要的因素包括环境科普的主体、内容、手段、对象以及效果几个方面。#p#分页标题#e#

公众环境科普的主体是指组织环境科普实施的行为主体。在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的途径的背景下,作为环境科普的主体就是从事环境科普的公共个人和相关的环境组织。如从1998年起从事民间环保事业的王丽娜[5]、热心从事环保教育的朱再保、向人们宣传塑料袋的危害的陈飞[6]、收购废电池并宣传废旧电池危害的田桂荣[7]等等;其中78岁高龄老军人朱再保,离休后坚持22年从事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在湖南岳阳市城乡组织开展了140多项次、累计3000多万人次参加的各类环保宣传教育活动[8]。从事环境科普的环境组织则主要包括环保团体,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等;面向环境的科技团体,如各级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等;以及民间环保组织、社区环保组织,如自然之友、绿色北京、新田志愿环保中心、绿色之星废电池志愿者服务队、健康环境公众教育促进会、绿岛文化、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新疆环保公益组织、绿色空间大学生绿色行动等[9]。环保组织开辟了自下而上和横向的知识创造与传播机制。环境组织中的环保团体,作为专业性的环境保护组织,能够利用独特的环境知识和技术优势,进行广泛和有效的环境科普,是环境科普工作的主力军。如2007年6至10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北京大学(含医学部)、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发起并开展了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将4•5万册《农民身边的环保科普知识》宣传册发放到村干部、农民、中小学师生手中,3000余套(4张/套)农村环保科普挂图张贴到村中的公共活动场所,切切实实地将环保知识、环保理念在农村中广泛传播[10]。面向环境保护的科技团体,则在利用自身科技知识和广泛宣传网络的基础上,推动与科技团体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的科普教育。

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例如,全国科普日是由中国科协组织各级科协和学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是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旨在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2007年全国科普日就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采取宣传展示、专家讲座、咨询答疑以及科普产品推广等多种形式,向公众传播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珍惜水源的科学知识和理念[11]。与其他环境组织相比,参加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成员大都是有兴趣或有志于环境保护的人,由于这些成员常常是自发或自愿结合的,他们大都能积极、主动地引导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调动公众参与义务劳动、义务赞助等多学科、全方位的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性[12]。如,2000年5月31日,“自然之友”启动了我国第一辆环境教育流动教学车———“羚羊车”,几年来,环境教育流动教学车已经深入200余所学校,与两万多名中小学生共同感受自然、关注环境;1999年底,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组织志愿者徒步嘉陵江两岸环保行,历时45天,行程1170多公里,途径4省(市)、23个县、120多个乡镇,传播环保理念、开展环保活动;“北京地球村”以申奥为契机,在北京市积极推广绿色社区的建设,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肯定与支持;由多家环保民间组织联合会发起的“26度空调”活动也得到了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2005年,79%的环保民间组织发起过志愿活动,共动员志愿者857万人次,平均每个环保民间组织吸引了2500多人次的志愿者参与活动[13]。“保护母亲河行动”、“索南达杰藏羚羊自然保护站服务”、“北京动物园志愿者导游”等已经成为环保志愿者服务的知名品牌。

目前,环境立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科学和技术政策中定义的听证体系只适用于有限的范围。在环境立法方面,原国家环保总局在2004年8月6日首次对“污染排放许可条例”进行了听证会,这标志着环境立法听证体系的建立。此后,环境立法的咨询活动经常开展。环境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公众监督有两种方式:(1)个人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投诉;(2)相关环境保护组织和非政府机构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个人投诉和监督行动的方法主要包括固定的“投诉箱”、环境保护机构的举报热线“12369”及其网站。个人代表也可去相关部门举报。相关环境保护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对环境科技创新的监督模式包括公众会议、建立公民绿色组织等。这些环境科技创新的监督行为不仅确保环境技术真正得到应用,而且有利于环境友好型公共政策的制定,同时也评估了这些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风险性。公共监督强调了环境保护的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由公众管理和评估,这将有效解决几个层面上的“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问题,甚至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公众也是很多产品的消费者,一旦有选择,他们就会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开发绿色产品是中国的优势,如太阳能热水器。山东日照就是一座以太阳能闻名的城市,在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方面,开辟了先河(《新科学家》,2007年11月10》)。在家电设备的使用上,中国公众越来越多地选择环保型产品,这就需要有大量的技术创新在提高环境标准的同时稳定价格水平。

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的途径之二就是环境咨询,它具体指的是指政府之外的个人或环境组织通过一系列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途径直接参与到政府制定环境科技政策、环境法规、环境标准、环境监测、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科研项目立项等过程中,以听证会、提出意见等方式反应公众的建议和要求[14]。公众参与环境咨询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公众对相关政策和项目的认可和接受,提高政策、项目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各方面的价值,使公众能够对有关的政策、项目形成全面而正确的了解,确保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协调政策、项目与公众之间的关系[15]。公众参与环境咨询的主体,指的是参与环境咨询时的公众代表,主要包括受到政策、项目环境影响或怀疑会受环境影响的公众、专家学者、感兴趣的环境组织和新闻媒体,其中感兴趣的环境组织又可以分为民间环保组织、社区环保组织和面向环保的科技团体;新闻媒体则包括相关的报纸、网络、电视、广播、杂志等[16]。环境咨询中的公众参与是一个连续和双向交互意见的过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公众参与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的范围和内容不仅日益理性化,而且日渐深入和科学化。与此同时,公众参与的途径也在不断程序化和规范化。公众参与环境咨询的途径与方法很多,从简单的说明会到繁复的咨询委员会、听证会等都可以用来探寻或汇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例,主要有以下几种:咨询委员会、非正式小型聚会、社区组织说明会、听证会、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记者会邀请意见、座谈会、论证会等。参与的方法可以视具体计划的内容与性质交互组合运用,有较大的扩展空间[17]。这些参与途径,在双向沟通、公共接触程度、处理特定利益的能力等性质上有强弱之别,就告知教育、探询争议、解决问题、意见回馈、评价与建立共识等目的,亦各有所长,应针对具体计划的性质作最有效的安排选择。#p#分页标题#e#

值得注意的是,在环境科技政策的公众参与中,还包括共识会议、愿景研讨会、协商民意调查、公民评审团、观点研讨会等参与方式[18]。此外,在政策、项目的环境咨询过程中,公众参与时机确立的一般原则是愈早愈好。因为公众参与不能保证使每一个公众都对决策感到满意,但在拟议活动的较早阶段就允许公众参与,使他们找到表达意见的途径,并在决策程序中听取并考虑他们的意见。这不仅有助于达成一致的意见,也有助于决策的实施和履行。目前听证会制度在我国的环境立法、环境项目评价、环境科技政策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在环境立法方面,2004年8月6日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向社会公告将就《排污许可条例》举行听证,标志着环境立法听证制度的建立。之后,环境立法的听证活动不断进行,如海南省就“白色污染”和电动自行车管理立法举行听证会;山东省2004年8月就《海洋环境保护条例》举行首次立法听证会;重庆市2004年11月就《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举行立法听证会;河北省唐山市于2005年7月对限制高硫份煤燃用举行立法听证;湖北省人大2006年4月就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立法召开立法听证会;山东省济宁市2006年11月就《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19]。在环境项目评价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圆明园整治工程事件,是公众参与环境咨询的很好例证。公众参与环境咨询是行政机构欲对其行为感兴趣或受其行为影响的公众之间的一种开放的、持续的、双向的交流过程,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交流。这种交互式交流的目的是促使双方学习和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立场。公众参与为行政机构最广泛的收集不同意见、观点和价值取向提供了一种手段。它也允许行政机构做出更好地和更有见地的决策,而且,公众参与环境咨询,通过创造一个提供评论和有影响决定的机会而使行政机构和公众取得双赢,一方面保障了公众环境知情权,有利于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民主法制观念的贯彻;另一方面,也有利提高了行政效率,保证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

公众对环境技术创新过程的监督,集中体现为两类活动:(1)个人针对企业环境违规行为的举报;(2)环保相关组织或部分民间组织,为推动环保政策法规的实施、促进环保技术的应用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就个人的举报监督活动而言,其途径和形式主要包括环保机构常设的或其网站上设立的“投诉信箱”、“12369”环境举报热线、以及个人亲自至相关机构口头反映情况等。相较下,环保相关组织及民间组织监督环境技术创新的模式更为丰富,如公众集会、示威游行、建立绿色公民组织、公民投票政治选举、抵制行动[21]等。上述活动对环境技术创新的监督,不仅确保了环境技术能够切实被应用到和大众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更为营造有利于环境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认为,就环保工作的公益属性而言,公众监督环节直接将环保技术创新的社会效益凸现出来。攸关公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直接交由公众自己管理、评估,才能将环保工作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问题有效的解决。在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的形式更多体现为个人或个人聚集地(如社区)等主体针对企业环境违规情况的举报行为。据中国2006年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民生指数”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63%的公众认为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只有24%的公众对我国总体环境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32%的被访者对总体环境质量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可见,现阶段我国公众已经具备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并逐步开始通过采取行动加入到监督环境质量的行动中去。

一些环保先进地区,其个人举报机制已经比较完善。如宁波市环保局就建立了非常完善的体制,鼓励公众参与。不仅开设了12369环保投诉热线,还多次在新闻媒体大幅刊登环保投诉电话、信箱等信息。相关数据显示,自宁波市环保热线开通到2006年底,宁波市共受理投诉24031件,查处率100%,满意率98•2%。近期,伴随举报量继续增多,当地群众对环境的满意率也持续提高。然而,就全国个人参与环保监督工作的总水平而言,仍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民生指数”针对公民环保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都没有及格;就公民具体行为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常用的环境投诉方式是向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反映情况,而知道“12369”这个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电话的不足20%[22]。与此同时,社区居民凭借其地理位置、人际关系等先天优势,也在环保监督过程中起到了特殊的效果。如本项目组在对宁波市环境技术创新情况的调研中了解到,由于当地排污重点监查对象多是一些规模较大、所处行业非常重要的企业,因此这些企业往往在市区周边建立厂区,其员工住宅,也往往依厂而建,并逐步形成一个集生活、工作、娱乐、教育、医疗为一体的、以特定企业为中心的社区。宁波市北仑发电厂、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等周边地区都属于这种模式。这样的社区不仅方便职工上下班、休息,更有利于社区居民对所在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日常监督。同时,来自于这些居民的监督往往不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就可以通过企业员工直接反映到领导层面,有利于问题的高效解决。与国外环保民间组织、协会等机构的活跃状况不同,国内这些机构对于企业违规行为的监督、对于推动环境技术政策的顺利实施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较有限。尽管近年来关于环境问题的群众上访和群体性政治事件呈强劲的上升趋势,但是就其规范性、常规性、制度化等方面还有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同时,由于这类事件缺乏组织、杂乱无序,它们的频繁发生也并不能代表我国公众组织监督环保工作正在朝制度化方向发展。这种现象与我国政府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应有地位有一定关系,也与以往相关监管部门没有建立高效、权威的投诉反馈机制而缺乏公信力、权威性有关。为此,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程序、制度,以便个体和公众组织都能够顺利参与到环境技术创新的有关决策中。

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体是政府和企业,对政府和企业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社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可以弥补空白。社区组织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要求我们将社区建设成“环境友好型社区”。中国传统上并不重视社区这一概念,不重视基层社区的社会监督功能。但现在,社区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支持的网络。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慈善、职业支持、公共安全、计划生育、卫生服务、环境保护、社会争端调解和生活服务方面,社区组织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全世界非政府组织(NGOs)在环境保护和创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截至2005年,中国共有2768家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其中包括1382家由政府牵头成立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共拥有224000名员工,其中69000名专职员工和155000名兼职员工。每个组织平均拥有25名专职员工,大约有30%自发的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只有兼职员工而没有专职员工。虽然中国的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发展非常迅速,但数量仍然有限,规模仍然不大。它们在环境保护行动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明显。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应该在创新体系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能够有效地评价当地的需求和污染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发展潜在的影响。创新是由当地需求驱动的,如果能够获得公开和透明的信息,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就能评估当前工作的有效性,并呼吁实施技术和环境管理方面的改进。志愿者是推动环境创新的另一股重要力量。他们能够弥补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留下的空白。很多志愿者能够采纳最佳环境实践并将其在社区中进行推广。例如,在北京,一个志愿者为了节约能源,提议将26摄氏度作为室内空调温度的下限,并已经被政府采纳。#p#分页标题#e#

环境技术创新意味着环境技术产品能够被推广、采用,在商用过程中创造市场价值,进而形成一条能够循环、互动的环境技术创新链条。公众在此过程中,扮演了环境技术产品的采用方、用户、消费者等多重身份,能够通过应用环保用品,对这些蕴含先进环境技术的产品切身体验、购置、推广普及,并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以促进更多新型环境技术的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参与对环境技术创新过程的良性运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购置环保用品的消费者类型来看,个人和企业是其主要用户。就个人消费者而言,随着近年来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个人在购置商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将产品的环保参数作为最终购买与否的重要标准。如环保汽车、生态住宅、绿色食品等,说明公众已经深刻意识到环保优先带给个人的长远利益可大大弥补短期的经济损失。可以认为,环保产品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与政府相关部门创造的制度环境、各类环保组织采取的种种宣传、普及手段、以及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等方面密切相关。尽管如此,受制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环保产品在社会各个层面上的应用和扩散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关资料显示,环保产品在部分发达国家的推广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混合动力车在欧美市场的迅速普及、垃圾处理器等环保设备在发达国家普通社区早已配备等事例均已证明。尽管发达国家环保产品普及的广度和强度,与他们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较早开始重视环保事业、公民素质高等先天条件有重要关联,另一方面,其规范、完善、实施有力的制度环境也对环保技术产品的推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美国针对企业采购环保设备的税收优惠办法、投融资优惠措施、新加坡对于违规采购未达标设备企业的严厉处罚等系列制度。因此,围绕促进环保产品的采购,尽快搭建相关制度,并配合有效的实施办法,是解决公众以采用环保产品这一途径参与环保技术创新的良策。

结论

整体上看,环境保护事业起步以来,我国的环境技术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这种成就的获得主要依靠政府,公众所发挥的作用甚微,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的力度还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公众参与的主体、领域、过程和保障等方面。从公众参与的主体来看,民间环保组织尚未大规模兴起,公众个体参与意识低下。环保组织应该是公众参与环境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有各类环保民间组织2768家,其中,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1382家,占49•9%;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民间组织202家,占7•2%;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共1116家,占40•3%;国际环保民间组织驻大陆机构68家,占2•6%;环保民间组织现有从业人员22•4万人,其中全职人员6•9万,兼职人员15•5万,平均每个环保民间组织的全职人员在25人左右;在民间自发的环保组织中,有近30%只有兼职人员而没有全职人员[23]。尽管我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得到迅速发展,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环保民间环保组织数量还很有限,且规模较小,尚未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这同国外环保组织在环保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角色相比,显然还很低。

对环境保护的见解篇7

大家好,我是来自XX乡镇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提倡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我国就有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我们都希望能有一个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古人描写的这种生活环境已经很难在现代社会中见到了。为了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森林面积进一步的缩小、土地遭到严重的破坏,这难道就是我们希望的居住环境?难道就是对地球母亲的“回馈”?难道我们就将这样的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不!我们不可以这样子!我们要一改以往掠夺式的发展方式,提倡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我们大学生村官,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倡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家园!

提倡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家园,就是要树立城镇居民保护环境的理念。作为工作在基层的大学生村官,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地理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并将这种见解传递给各位居民,让他们深刻地了解到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自觉地向他们周围的亲朋好友传播环境保护的理念,集大家的力量,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提倡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家园,就是要从我做起。地球,是我们耐以生存的唯一场所,为了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我们要从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在生活中奉行节约生活,珍惜现有资源,保护城镇森林面积。发挥我们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中的重要作用,为城镇居民介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法。比如,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筷子的使用;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等切实可行的行动,将环境保护的工作落到实处。

提倡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家园,需要我们大学生村官帮助广大群众树立主人公的思维。我国目前的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所以,部分人们群众并没有自己就是地球的小主人的思维,会导致他们牺牲环境来换取个人经济收入的增加。加强人们群众的环保意识,需要我们大学生村官以积极的行动,先进的环保理论,为自己辖区内的居民提供先进的理论基础,共同建设和谐稳定的魅力家园。

对环境保护的见解篇8

环保垂直管理,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可与其他改革措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协同性。环保垂直管理制度不仅要改体制、调机构、动人员,还涉及监测、监察、执法、许可、审批等基础制度的重构,以利提高环境管理效能,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垂直管理是环保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GDP导向下,部分地方政府重发展、轻环保;环保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1+N改革方案的陆续推出,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势在必行。

垂直管理可以打破地方保护。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环保执法等问题,垂直管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意见》对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组织实施等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落实环保责任清单,要求地方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管发展的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的必须管环保;省地县环保部门则聚焦主责主业,以免责任多头、责任真空、责任模糊,可以确保环保政策法律的落地。

垂直管理是强化监察执法,变事后监管为全过程监督的必然选择。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各地大量存在。《意见》提出收监察、留执法的改革路径,地市级环保管理实行以省级环保机构管理为主的双重管理,县级环保部门仅作为地市级环保机构的派出机构,可以形成多层次、全过程、高效能的监管体系;将环境执法机构列入行政执法序列,并赋予现场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手段,配备调查取证、移动执法等装备,统一环境执法人员着装,保障一线环境执法用车等,可以增强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

垂直管理可以加大追责力度。环保垂直管理改革,有利于解决一些地方实际存在的对环境污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落实。只有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导致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追究责任甚至追究终身责任,才能避免把一个地方的环境搞得一塌糊涂后再换个地方当官的情形出现,才能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垂直管理有利于调动公众积极性。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居民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有公众参与的要求,但实践中一些地方对某些项目往往以污染物排放少等理由排斥公众参与。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后,可以由上级监管机构督促听证会的举行,可以保证公众参与而不必受少数人意见左右。

对环境保护的见解篇9

      一、环境污染范围界定

      由于侵权责任法的主要功能在于其损害补偿功能,即对受到损害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给予某种适当的补偿,使其尽可能回复到受损害前的状态,因此侵权责任的认定均以损害为构成要件,无损害即无责任。[2]在环境污染责任中,由于环境污染是导致损害结果的原因,因此界定环境污染的范围对认定环境污染责任至关重要。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看,环境损害可以分为“生活环境的损害”与“生态环境的损害”。“生活环境的损害”是以环境为媒介给他人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精神损害或纯经济损失等;“生态环境的损害”是指对土壤、水、空气、气候和景观以及生存于其中的动植物和它们相互作用的损害,是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和凝载在生态环境上的社会公共利益(生态利益)人为的显著损伤。[3]“生活环境的损害”属于法律规定的环境污染的范围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生态环境的损害”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环境污染的范围在学术界存在较大的分歧。有学者认为,生态损害不宜由侵权责任法调整,而应由环境保护法本身来解决。[4]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侵权责任法(草案)》第1、2次审议稿均将生态损害排斥在外。虽然《侵权责任法(草案)》第3次征求意见稿第65条将生态损害纳入其中,即“因污染生活、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规定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依照其规定”,但在《侵权责任法》正式颁布时,关于生态损害的规定又被删除,从而使环境污染的范围是否包含“生态环境的损害”仍然没有能够在立法上加以解决。

      对环境污染的理解不应当局限于《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例如,从作为规制环境污染基本法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第2条的规定可以看出,该法对环境的界定不限于生活环境,而是包括生态环境。因此,将《侵权责任法》中的“环境污染”理解为包括生态环境才不至于与《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发生冲突,同时也与逐步扩大保护客体的侵权责任法的发展趋势相吻合。[5]此外,环境保护法的规范并不足以应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且《环境保护法》也不能取代《侵权责任法》在规制环境污染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将生态损害纳入《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的“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的范围是必要且合理的,[6]再说这一观念已经为我国立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所认识并接受。[7]

      二、环境污染责任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8章的标题是“环境污染责任”。在对该标题的理解中,有学者提出存在3种理解可能:(1)要求行为人承担责任是因为行为人的行为引起的环境污染造成了权利人的利益损害;(2)要求行为人承担责任是因为行为人的行为引起的环境污染造成损害,而这种损害包括对权利人的利益损害,法律只要求行为人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中的权利人损害承担责任;(3)要求行为人承担责任是因为行为人的行为引起了环境污染损害和权利人的利益损害,而所谓的侵权责任并不特指对权利人的权利或利益造成损害而承担的责任,而是一般意义上的责任,相当于对侵权行为承担责任。[8]根据英美法系国家采用的立法标题技术,在确立立法意图时,标题对其后面的条款起说明作用。[9]而在我国,将标题理解为是对后面条款意旨的归纳也是没有疑问的。但是,法律中的标题虽然对于相关法律条文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但毕竟只是理解法律条文的辅助资料,只有在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存在疑义时才有必要结合标题来进行解释。因此,对“环境污染责任”的理解完全可以根据《侵权责任法》的具体规定来进行。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65条的规定,环境污染责任是作为特殊侵权责任加以规定的,其含义较为含糊,只能看成是对《侵权责任法》第8章标题的说明,并没有解决上述关于“环境污染责任”理解的分歧。由于在法律中没有一个法律条文能够独立存在,往往只有当法律条文处于与它有关的所有条文的整体之中才彰显其真正的含义,有时将该条文与同一法律中的其他条款加以比较,含义也就明确了,[10]因此,对“环境污染责任”的理解不应当局限于《侵权责任法》第8章的4个条文,而应当结合《侵权责任法》的其他相关条文来理解。

      从《侵权责任法》第1条关于立法目的的规定看,充分保护民事主体享有的合法权益是该法最主要的目的。《侵权责任法》第2条对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进行了列举。由于权利是人的权利,换言之,权利总是依附于特定的主体,因此《侵权责任法》第3条规定“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从《侵权责任法》这3个条文的规定看,无论是一般侵权责任还是特殊侵权责任,均以侵权人侵害特定主体的民事权益为条件。[11]结合《侵权责任法》第1-3条的规定可知,对《侵权责任法》第65条不应作如下理解:(1)只要行为人的行为污染了环境即应当承担责任;(2)除行为人的行为因污染环境造成他人的权益受到损害应承担责任外,行为人的行为污染了环境没有造成他人权益损害的也应当承担责任。因为上述理解均不妥当,也不符合侵权责任法的立法宗旨。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责任”是指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生活环境或生态环境的污染导致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损害而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只是造成生活环境或生态环境的污染,那么就不属于《侵权责任法》第8章规制的范围,而应当由环境保护法加以规制。对“环境污染责任”作如此界定,既可以发挥运用侵权责任手段保护环境和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积极作用,又能够避免侵权责任制度功能的不适当扩大,进而避免侵权责任法与环境保护法在适用中产生抵触。

      三、环境污染责任与不可量物侵害的关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制定的过程中,如何使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是众多学者关注的话题,其中不可量物侵害制度[12]的引入便是上述思想的反映。由于不可量物侵害与环境污染责任均能够发挥一定的保护环境作用,因此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环境污染责任的适用。

      关于不可量物侵害的性质,德国法学界提出了“相邻关系说”与“人格权侵害说”两种学说。[13]《物权法》第90条对不可量物侵害也作了规定。可见,在我国,不可量物侵害属于相邻关系的一种。

      在发生不可量物侵害时,法律究竟应该提供何种救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当前主要存在“侵权请求权说”、“侵害相邻关系说”和“物权请求权说”三种学说。由于相邻关系不是一种独立的物权类型,而是对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内容的必要扩张或限制,因此,不可量物侵害不能产生独立的物权请求权,受害人也不能以相邻关系受到侵害为由寻求侵权责任法的救济。但是,有学者认为,在没有合同约定的情况下,因侵害相邻关系发生的纠纷,受害人可以以其不动产权利受到侵害为由,分别主张侵权责任请求权和物权请求权。[14]可见,在不可量物侵害纠纷中,受害人事实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形选择侵权责任请求权或物权请求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英美法中,因为无物权请求权制度,所以不可量物侵害通常被归入侵权行为中,其法律效果以损害赔偿为中心。在大陆法中,各国法律对此的具体处理方式并不一致。《法国民法典》未对不可量物侵害作出规定,但经过判例、学说的共同努力,形成了规范相邻建筑物间、建筑物与土地间以及土地间所生的不可量物侵害的一般规则———近邻妨害法理,其实质是一种无过错侵权责任。[15]德国主要从所有权扩张或限制角度对不可量物侵害作了规范。其中,所有权人在以下情形中负有容忍义务:(1)对非重大之“无形侵害”;(2)对重大且当地所通行而又不能通过合适措施加以阻止之侵入;(3)对已许可之危险营业的侵入。但是,无形物(如煤气、蒸汽)即使为非重大或为当地所通行,也绝不允许通过专门管道而导入邻地。所有权人在以下情形中无容忍义务:(1)“可估量的”固体物侵入;(2)对重大但不为当地所通行之侵入;(3)对重大且为当地所通行,但能通过合适措施加以阻止之侵入。[16]《日本民法典》也没有对不可量物侵害作出规定,但日本司法实务界对相邻关系的判决有从权利滥用禁止原则向侵权责任制度发展的趋势,1960年日本世田谷区砧町发生的一起妨碍日照案件就表明了这一倾向。[17]另外,日本民法学界还在既有民法框架下发展出“容忍限度论”,这对不可量物侵害等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18]可见,虽然各国在处理不可量物侵害纠纷方面存在差异,但无论是侵权请求权还是物权请求权均可作为解决不可量物侵害的途径。

      其实,在不可量物侵害导致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侵权请求权和物权请求权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应当根据侵害发生的具体情形,承认物权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的竞合。其中,在相邻不动产权利人之间,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造成一定的妨害或损害后果且这种不可量物的妨害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那么应当根据《物权法》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处理。如果不可量物的妨害超过正常人的容忍限度,造成受害人的损害,那么当事人可以在侵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中选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佳救济方式。此外,依照《侵权责任法》第15条关于责任方式的规定可以看出,在物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除可以行使物权请求权外,还可以通过行使侵权请求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侵权责任法》第15条的规定对于不可量物侵害纠纷的处理同样适用。

 

 

 

注释:

  [1][3][4]参见王世进、曾祥生:《侵权责任法与环境法的对话:环境侵权责任最新发展——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章》,《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参见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页。

  [5]参见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2册):特殊侵权行为》,台湾三民书局2006年版,第16页。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前就有学者对此问题作过深入分析。参见高利红、余耀军:《环境民事侵权同质赔偿原则之局限性分析》,《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7]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6页。

  [8]参见徐祥民:《环境污染责任解析——兼谈〈侵权责任法〉与环境法的关系》,《法学论坛》2010年第2期。

对环境保护的见解篇10

关键词: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建议

Abstract: Project environment and accept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and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t is the last one to check whether the demonstr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to fulfill the "three simultaneous" system, its role is essenti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eptance monitoring problems and causes of completed construction projects,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rfect acceptance monitoring systems and procedures to strengthen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solu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 project; completion; accep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TU71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1-0020-02

一、前言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进一步得到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所以工程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在国家大部分省、市层面上基本形成正常的工作程序,验收监测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得轨道。但是在遵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实施具体工作的同时,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常见和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需要学习和掌握。另外,由于验收监测与建设工程项目环保验收工作直接相关,同时也关系到建设单位的利益,因此,管理部门把握验收政策尺度、建设单位对监测工作的配合、监测技术和监测管理水平等因素会对验收监测产生影响。其中,政策把握、建设单位配合属于影响验收监测的两个外部因素,监测技术和监测管理水平是影响监测工作的难点。现在就建设工程项目监测工作遇到的常见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二、验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和建议

1、验收项目环境管理不到位

一是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试生产审批把关不严。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在建设项目管理上重环评而轻验收的现象较为普遍,突出表现在批准企业试生产时把关不严,许多企业只顾生产不顾环保,不到万不得已不申请验收,甚至部分项目以试生产为名长期生产,不主动委托开展验收监测。二是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由于环保部门对项目建设过程缺乏有效的环境监管,建设项目单位也未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相当一部分建设项目环评中对施工期提出的环保要求基本上未得到落实,监测验收时项目单位不能提供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效果及环境影响情况。三是环保部门对验收监测单位的监督有待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规定:“承担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者验收调查工作的单位,对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结论负责”。然而在现实中,有些竣工验收监测报告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这样极易给环境行政管理和决策带来失误甚至隐患。

2、验收监测部门的法律地位较弱。

验收监测工作政策性、技术性、综合性很强,必须从法律上明确环境监测部门的监督地位。目前,验收监测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接受环保部门指令进行验收监测,全面检查环境法律、政策规定措施的落实情况,是行政角色;另一方面,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以技术服务角色进行验收监测。环境监测部门的双重身份,使其处于尴尬局面,验收监测数据难以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建设项目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的影响状况。

3、忽视环保“三同时”的全过程和非污染性建设项目验收监测。

目前,验收监测局限于对环境治理设施末端排放污染物的验收监测,局限于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排放量的监测。总体而言,侧重于污染型项目的环保设施,对环境管理、监测制度、防护距离、生态保护等重视不够。

4、验收监测技术规范有待完善。

一是验收监测技术规范机制设计不完善,局限于对技术性测试内容的监测,对环境管理检查缺乏明确细则和评定标准。二是生产工况的把握方法不明确,验收规范要求对验收工况达到设计规模的75%以上,判断方法不明确。

5、进一步加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力度,提高监管效能。

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加大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力度和违法处罚力度,同时制定统一的验收评判标准(包括监测收费标准),尤其要明确环境管理检查内容的评判标准。对于污染治理设施、措施不符合环评及批复要求的项目,坚决不同意试生产;对于故意拖延不申请验收或经验收监测达不到要求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处罚,使验收监测结果真正成为执法依据,进一步维护“三同时”制度的严肃性。

6、要建立对验收监测人员的培训机制,引入职业资格制度。

由于验收监测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验收监测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系统化的正规培训。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相应的验收监测人员系统培训机制,引入职业资格制度。这是验收监测在全国规范有序开展的技术基础。各级环保部门和监测机构要重新认识和重视验收监测工作,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上保证验收监测工作开展,发挥验收监测或调查对污染物排放的监视性作用,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7、制定适应形势发展、可操作性强的验收监测规范。

建议制定适应形势发展、可操作性强的新验收监测规范并配套实施细则,同时制定验收监测结果的评定标准,使验收监测程序化、规范化和易操作。

8、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目前,中国已将公众参与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尚未明确提出公众参与要求。事实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项目周围的群众和一些行业专家,有时能通过现象挖掘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因此,承担监测或调查的单位,应主动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以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或企业公示等形式征求意见,并把意见写入监测或调查报告中,反馈给项目单位和负责验收的环保部门。竣工验收监测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不仅可以使各项环保检查情况更为准确,也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

三、验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建议

1、审核

在建设香米环境保护验收中,部分地方环境管理部门主要审查监测单位提供的验收监测报告,而非依据验收监测报告对建设项目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检查。其原因是部分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政策把握不准,管理对象错位。由此带来的问题:一是给建设单位和环境管理部门领导造成监测不达标是检测单位责任的误导;二是挫伤监测人员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环评制度的执行和保护环境的效果与目标。

对此,应从管理部门提出的意见﹑验收监测技术和监测报告存在的问题3个方面审视整体验收监测工作是否符合验收监测管理要求,找出并解决验收监测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监测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组织验收监测人员学习,正确认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积极与环境管理部门沟通和协调,达成共识;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验收监测程序,将验收监测程序报环境管理部门备案;

1.在受理验收监测时,积极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验收监测和工作程序的宣传;

2.在管理部门政策把握存在较大差异时,要积极寻求上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部门﹑监测管理部门和监测单位的支持。

2、复测

部分建设项目出项超标时,建设单位不认真查找原因并整改就提出复查要求。超标原因包括三种情况。

(1)建设单位建设了环境保护设施,但管理部到位,未调整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的匹配运行条件,操作人员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条件不了解,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未建立或未有效执行,接受验收监测前准备不充分等;

(2)建设项目未落实环评要求,设施建设或措施实施部到位,造成一些污染因子排放超标或敏感目标环境质量超标;

(3)建设单位认为环评及批复过于严格,执行环评及批复时有抵触情绪。为通过验收,建设单位间监测后发现有超标现象时,会提出复测的要求。

复测是负责验收监测单位的责任,但是无原则的展开复测,会失去验收监测的严肃性。为使验收监测真正服务于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首先应该建立一整套完备的验收监测工作程序,包括:受理﹑资料收集﹑现场测试和实验室分析﹑检查﹑审核﹑复测条件与受理﹑提交报告等一系列涉及验收监测各环节的制度和规定。在受理验收监测时以介绍﹑指南等方式告知建设单位。在受理验收监测复核时,要有建设单位整改措施说明和委托,将正常的验收监测和复测区分出来,以便通过复测报告的形式督促建设单位加强环境管理,并让管理部门了解建设单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环境管理。

3、验收监测未正常开展

目前,一些经济部发达地区存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松懈,验收监测未正常开展,验收监测脱离实际监测能力的现象;一些地方建设项目验收监测由其他测试机构承担。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学习宣传﹑环评制度的执行﹑要求和检查部到位,重发展﹑轻环保,对验收监测时建设项目环保验收技术支撑的理解不足等是出项这种问题的原因。在存在这类问题的地方,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验收监测是服务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开展验收监测是环境管理要求的宣传,监测部门对验收监测任务,应牢固树立为建设项目技术把关和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宗旨,认真从程序、技术、政策等方面逐步完善验收监测工作,认真做好每一个验收监测项目。对存在其他测试机构开展验收监测的地方,监测部门要注意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逐步提高自身验收监测水平,掌握验收监测涉及的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动态;在承担一些难度大的建设项目验收监测任务或审查检查机构的验收监测报告时,应充分发挥监测部门的技术水平和把关作用。

4、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

因技术人员经验不足,或对环境影响评价理解偏差,造成个别建设项目环评及其批复要求不合理,给验收监测带来困难。对于此类问题,建议:

(1)不断总结和积累验收监测经验,对同类项目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2)对有明显问题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能够说清的要在验收监测报告(表、卡)中说明;

(3)对一些难以讲清的问题,可以积极与管理部门联系和落实,最终将情况反映到验收监测报告(表、卡)中,必要时也可以与环评单位沟通;

(4)通过专项报告对各类问题进行汇总,集中反映给环境管理部门,供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借鉴和参考。

5、敏感项目处理

少数建设项目因其建设位置或污染物的排放等因素对环境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一些建设项目环评和批复要求未落实,或与环评预测存在较大误差时,社会反映强烈,从而成为敏感项目。

这类问题的原因是:建设单位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不落实,环评及环境管理部门监督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周边居民及单位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国家政策和标准要求理解不清,从维护自身权益出发,提出相关意见和要求;同时也存在少数人希望从建设项目建设中获得额外利益。

对于此类项目,首先应选择政策把握能力强、技术水平过硬的项目负责人;在充分了解建设项目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周密严谨的工作方案;增加社会安全意识,制定公众意见调查表和应急事件对策方案,避免出现;之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或环境保护措施未落实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建设单位达成共识,及时与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沟通;在监测方案中,工作要求一定要细化到位,保证验收监测质量;报告编制和审核,应该根据环评及其批复要求,把握建设项目污染排放和环境保护设施工作情况,按环评批复要求说清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结果,避免出现无依据的结论,保证验收监测报告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6、建设单位配合

当前,部分监测站开展验收监测工作仍不能得到建设单位积极配合,主要表现在:建设单位认为验收监测时监测站的事情,领导不重视,工作人员难以协调相关工作;建设单位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部门一旦发现项目未及时开展验收监测,责任就推到监测站。

分析原因其主要原因在于,建设单位对环境的义务和责任不明、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要求不清、对验收监测准备工作不了解、内部环境管理存在问题,部分企业领导重生产轻环保等原因。

对于这种情况,在确认建设单位不能正常对待验收监测工作后,应下达环境设施、措施落实和整改的建议、验收监测准备要求等相关文件,同时抄送环境管理的相关部门和监测单位。

1.帮助建设单位了解项目建设和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整改;

2.解决建设单位配合及领导重视的问题;

3.环境管理部门及时了解项目建设和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监督检查中有的放矢。

7、监测技术与监测管理

监测技术和管理问题是验收监测需要长期关注和不断发展的问题。监测技术问题直接受监测管理的影响。监测管理主要体现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监测单位技术工作正常运转的保障。由于各单位地这项工作的认识、重视和要求不同,因而监测技术和监测管理也成为一些监测单位验收监测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

目前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认识、管理和工作安排上,都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具体表现为:少数监测站在意识上,没有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划为监测工作的一部分,将质控措施及所需经费视为额外负担。在管理上,以样品考核代替日常质控措施,以质控措施代替质量保证,忽视人员培养、技术审核等重要的质量保证程序。在工作安排上,忽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程序的执行,个别监测方案和计划缺少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监测方案和计划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内容制定的不完整。

解决验收监测技术和管理问题,必须加强对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认识,按照相关要求,制定相关程序和制度,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努力提高检测技术,并根据环境管理和社会需求实际情况对程序和制度加以完善;在监测工作计划和规划中,积极争取人员、装备和经费保障,使监测站的整体监测技术和监测管理水平不断适应环境管理和社会要求。

参考文献

1、《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俞美香,常卫民.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复测原因探析和复测程序制定. 2010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