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十篇

时间:2023-10-11 17:24:17

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

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内涵;区别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高中生而言,就需要认识到不同经济形式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两种重要模式,有必要对他们之间的区别予以辨析,从而正确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一、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内涵

(一)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经济体系下,所有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都是完全由市场价格机制所引导的,不受到国家或是地方政府的引导限制。从市场经济的内涵上来说,其就是一种具备很强自主性的经济模式,产生生产的多少、销售的价格、销售的渠道等等,都是有市场主导的,市场需求多,那么就多生产;市场需求少,那么就少生产,一切经济活动都以市场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虽然市场经济具有很高的自主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经济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或是滞后性。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是整体把控,不会出现盲目生产的问题。市场经济下,由于市场信息复杂,千变万化,再不能及时获知信息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生产盲目或是滞后,最终导致损失。但是市场经济可以让市场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促进经济的最大化效益。[1](二)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一种和“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模式,其是商品生产、交换、售卖的全过程总和。说的直白一点,商品经济就是以直接交换为根本目的的经济形式。根据商品经济形式的内涵,可以发现其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具有交换性。商品经济的本质是商品交换,所以交换性就是其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第二,开放性。商品经济的产生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实现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行业差别。正因为存在行业差别,才会产生商品交换的需求。而且随着经济行业的不断扩张,这种需求也逐渐提升,使得商品经济表现出了很强的开放性特征。第三,进取性。商品经济时代的生产者也是逐利者,为了在竞争中占据强势地位,或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然要积极进取,对生产技术予以革新,或是扩大生产规模,表现出了很强的进取性。[2]

二、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存在的差异

(一)市场形式的差异。不论是市场经济还是商品经济,市场都是最为核心的载体,没有了市场,经济模式也就不复存在了。对比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来看,市场形式之间的差异是二者最为显著的一个差别。具体而言,在市场经济形式下,市场的形式是一种多层次多线条的球状化结构,即不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而每个行业内部又会朝纵向和横向不断拓展,最终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市场形式。而商品经济的市场,是一种单层次的多线条结构,不同行业之间的经济交互是比较浅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而且存在差异化的行业经济区别。所以对比来看,在市场的形式上,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就存在差异。(二)市场类型的差异。除去市场形式上的差异,在市场的类型上,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也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商品经济是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形式,所以在市场类型上,其只有一种类型,也就是商品交换市场,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的。而市场经济除了商品交换市场之外,还具有生产要素市场,这就是和商品经济存在的最大区别。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资源配置,即可以通过一定的经济形式来获得资源。而商品经济的市场不存在资源配置,只有通过劳动成果才能交换得到。换句话说,在商品市场中,经济活动的双方是一种交易关系,也可以说是交换关系。而在市场经济中,尤其是在生产要素市场中,经济活动双方是一种契约关系,通过一份契约达成当前的经济交易活动,而不是商品经济中的交换,这是一种本质性的区别。[3](三)经济发展的差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商品经济的未来就是市场经济,或者说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二者在最终形态上是存在差异的。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商品经济是在经济发展初步具备了一定规模时产生的,这从商品经济出现的时间点就可以看出来。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有经济规模和经济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会产生市场资源配置的需求,在经济规模较小的时候,是不会产生这一需求的。因此,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区别就是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

三、结束语

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土地市场;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对土地需求量逐渐增大,而且国家在经济可能出现过热的时候开始尝试采用土地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本文采用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来分析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二、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土地市场通过土地财政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机理分析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中央上收了大量财权,特别是将增值税的75%归为中央政府,并将所得税改为中央、地方政府共享的税种。与中央政府采取上收财权同时进行的是下方事权,形成各级地方政府事权层层下放,而财权层层上移的情况。在这种事权和财权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要履行自身职责,必然会寻求扩大财源,这样巨大的土地收益成为了一个最佳的选择。巨额的土地出让为地方投资和建设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因。一是以低廉的土地出让费用招商引资,增加地区经济竞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和扩张;二是高价出让土地增加了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为地区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三是通过城市扩张促进了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土地市场发展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和支出。土地财政、地方财政收入和投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关系。

(二)土地市场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的三部门模型理论分析

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是用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以及区域房地产市场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型。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denisedipasquale和williamc.wheaton提出的。该模型将区域经济划分为三个部分:区域产出市场、区域劳动力市场和区域房地产市场(包括了土地市场和地上建筑物)。

1、区域经济均衡模型。一个区域的产出需求qd是价格p的减函数,如图1所示。产出需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房地产,且它们之间不具有替代作用。单位产出成本c=a1r+a2w,其中r、w分别为租金和工资,a1、a2分别为单位产出需要的固定数量的房地产和劳动力。房地产需求量和劳动力需求量分别为kd=a1q和ld=a2q,由于生产要素间不存在替代作用,所以需求量仅依赖于生产量q,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如图2、图3所示。其中劳动力市场纵轴表示相对工资,即经过价格指数调整后的工资。在图1中,如果产品的需求曲线已知,而工资和租金又决定了生产成本,通过图1可以求出总产出量。在图2、图3中产量又决定了要素需求,如果要素的供给已知,则可以求出要素的价格。如果这三个图相互符合,那么该区域经济就处于均衡状态。

2、土地供给量增加与经济增长。假设区域最初处于均衡状态,产出量、价格水平、劳动力数量、房地产数量、工资、租金分别为q1、p1、l1、k1、w1、r1。当土地供给增加时,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将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租金下降,如图6所示。在劳动力市场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下降,产出增加,如图4所示。产出增加使得要素需求量增加,要素需求曲线均向右平移,要素价格上升,如图5、图6垂直虚线所示,使得生产成本略有上身,但是仍低于初始成本。因为如果此时的成本高于初始成本,产量就会下降从而要素价格也会下降,生产成本必将下降。从分析可以得出,土地供应量增加,生产成本将下降,最终使得区域的经济产出增加。再次调整到均衡状态时的产出量、价格水平、劳动力数量、房地产数量、工资、租金分别为q2、p2、l2、k2、w2、r2。

(三)土地市场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的内生增长模型理论分析

目前,根据关于内生经济增长的普遍研究方法,利用生产函数来定量分析伴随土地市场发展而来的土地财政和土地出让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barro、davoodi的研究,描述内生增长生产函数包括三个变量:人均产出y,公共支出g,私人资本k。函数关系描述为:

y=f(k,g)①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来源主要分为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预算内收入主要是预算内的财政收入r,预算外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金f,所以

g=g(r,f)②

①、②式联立后生产函数表示如下:

y=f(k,r) ③

把③式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下式:

y=α+β1k+β2r+β3f④

式④中,y表示人均产出,k表示人均资本,r表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f表示人均土地出让金收入。从④可以看出,人均产出的增长受人均资本、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人均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影响,其中,后面两项表明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实证研究中,采用截面数据模型来描述上述分析如下:

yi=a+β1ki+β2γi+β3fi+εi⑤

三、实证检验和结论

(一)基于以上理论分析,现在做如下假设

一是土地市场发展和区域经济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二是土地市场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

(二)数据说明

实证检验中的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土地出让金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9》。

(三)实证分析结果和分析

1、用2008年全国31个省和直辖市国有土地出让成交价款(土地出让金)代表区域土地市场发展水平,用各省和直辖市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表明我国区域土地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导致这一结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需要土地供应的支持,包括生产用地、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的需求都会催生地方土地市场的成长和发展;同样,由于土地市场的发展使得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从而带动地方基础建设和固定资产的增加并促进经济的增长。

2、各省和直辖市人均产出y、人均资本k、人均地方财政收入r、人均土地出让金收入f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9》。代入上面的式⑤

yi=a+β1ki+β2γi+β3fi+εi

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截面数据进行检验,得到如下结果:

yi=2.457416+0.314275ki+0.138452ri+0.071486fi

t-value8.41694476.321623.7516 7.54150

ajustedr-squared:0.984405

从模型检验结果可以验证假设②的成立即土地市场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出让金的增加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只有0.071,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土地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使用而对经济产生推进作用的,所以现实中土地收入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会更大。

参考文献:

1、钱瑛瑛.房地产经济学[m].统计大学出版社,2004.

2、吴灿燕,陈多长.浙江省土地财政问题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09(3).

3、张昕.土地出让金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研究[j].建筑经济,2009(8).

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篇3

关键词:环渤海 大市场 思路 对策

实施环渤海地区大市场发展战略,作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对搞好商品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经济整合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促进这一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加快腾飞,都将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发展环渤海地区大市场的重要意义

所谓环渤海地区大市场,是指分布京津冀城乡、各种交换方式商品市场的集合,具体包括批发、零售、物流、会展等行业和企业,以及批发市场、零售卖场、商业街等商贸流通载体设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实施区域大市场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看实施区域大市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世界经济快速融合,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物流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流通现代化步伐,各种要素和商品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充分流动,由此促进了各类区域经济联盟、共同市场蓬勃发展。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只有顺潮而动,顺势发展,才能抢占市场制高点,进一步取得长足发展。

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的迅猛发展态势看实施区域大市场发展战略的紧迫性。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圈市场化步伐明显加快,区域内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关联度日益提高,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资料显示,两大经济圈创造的GDP已占全国总量的25.8%。同时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正在加快实施,各大区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环渤海地区只有加快经济整合,加快市场联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拔得头筹。

从京津冀商品市场发展现状看实施区域大市场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京津冀在历史上就是我国较为繁荣与发达的商贸地区之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三省市商品市场建设不断加强,市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从总体上分析,近几年三省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明显增强。

环渤海大市场战略的基础和条件

商品市场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3年,京津冀三省市的商品购销总额分别达到8932.2亿元、4179.3亿元和4216.16亿元;三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共计达到5168.6亿元,占全国的(45842亿元)比重为11.27%,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分别达到1916.7亿元、1074亿元和2177.9亿元;北京、天津两市商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71.3亿元和212.9亿元,占两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7.51%和8.92%;三省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分别达到593.7亿元、712.8亿元和2764.5亿元

商品市场体系日渐成型。京津冀三省市现已基本形成了包括批发与零售多特色,生产资料市场与消费品市场多类别、大型批发市场与中小型商业网点多层次的商品市场网络体系。截止目前,京津冀三省市批发零售贸易网点及产业活动单位情况详见表1。

商品市场集散辐射功能明显增强。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京津冀三省市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综合性批发市场,交易功能明显提升,集散辐射范围日益扩大。截止2003年,京津冀三省市进入全国零售百强的企业有19家,占全国的19 %,其中:北京有14家,实现销售额 676.54亿元;天津有4家,实现销售额180.71亿元;河北省有1家,实现销售额20.26亿元。京津冀三省市年成交额超亿元的批发市场分别达到81个、65个和244个;其中河北省年成交额超10亿元、超百亿元的批发市场分别达到40个和3个。

商品市场档次和功能明显提高。近年来,随着京津冀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批现代化、多功能、高档次的大型商业设施纷纷拔地而起,不仅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商品、良好的购物环境、多功能的休闲娱乐场所,而且已经成为各个城市或地区的标志和象征,成为展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北京市按照立足于首都、服务于全国、辐射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思路,加快建设集国际金融功能区和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商务中心区(CBD)。天津市近几年先后投资改造与建设和平路、滨江道、鼓楼商业街以及杨柳青明清街等10余条商业示范街,全市1万平米以上的大型商业设施达到150多家。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正在抓紧规划建设市中心商业区和裕华区、开发区两个商业副中心,营业面积超万平米的大型商场达到11家;唐山市1万平米以上的大型商业设施共有6家,现正在抓紧建设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SHOPPING MALL,廊坊新世纪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建设也体现了较高水平。

商品市场经营业态迅速升级。随着现代流通业不断发展,大型购物中心、综合超市、大型仓储式超市、专卖店、专业店等新型业态,在京津冀三省市都得到了充分发展,逐步成为商品市场上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截止2003年,京津冀三省市拥有各类连锁企业分别达到146家、60家和170家;连锁商业店铺分别达4000多家、2000多家和2300多家,经营规模分别达到463亿元、210亿元和21.83亿元,占各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分别达到24.2%、20%和1 %。

商贸会展蓬勃发展。近几年,在各地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京津冀三省市商贸会展取得了长足发展。北京市仅2002年,举办各类展览会1298个,其中国际展览452个;举办各类国内外会议高达71053个,会展收入达到20.8亿元。天津每年举办各类商贸会展活动达80余项,会展交易规模超百亿元,展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河北唐山的中国陶瓷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6届,每届成交金额在8亿元左右;廊坊市已经建成一座占地30万平米、展馆10万平米的现代化会展中心,并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河北省经贸洽谈会、农产品展览会等多个大型展会。

商品市场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随着中国加入WTO,京津冀三省市商品市场的开放度日益提高,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荷兰万客隆、泰国易初莲花等著名跨国商业集团纷纷进入三地市场。北京市2001年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7.2亿元,同比增长13.2%,比同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出2.8个百分点,占其全市社零额的比重达到 4.84%;天津市已吸引世界500强中的22家跨国商贸集团投资商业,2003年外资商业销售额达到37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3.7%;河北省自1996年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石家庄东方购物中心成立以来,全市外资商业已发展到38家,2002年外资商业销售额实现11.1亿元,占当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0.6%。

环渤海大市场存在的问题

在商品市场发展规划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全面统筹与协调。长期以来,京津冀三省市的商品市场建设一直停留在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局面,缺少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协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基础上的统筹规划与分工安排,由此造成市场布局不合理,整体结构失衡、功能定位雷同、区域内竞争激烈。

商品市场信息化建设水平亟待提高。就目前情况看,京津冀三省市尚未建起互联互通的信息交流平台,导致区域内现代商贸物流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流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多数商品市场的管理及交易手段还依然沿用传统方式,真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日常管理和经营的市场所占比重很低。

市场的区域、部门分割、封锁问题依然存在。出于地方或者部门局部利益的考虑,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运用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造成市场壁垒,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利于统一的区域大市场的形成。

市场经济秩序需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京津冀三省市许多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问题,有些地方的市场经济秩序还比较混乱,需要三省市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整顿和规范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观念、体制、行政等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京津冀三省市尚未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体系。

实施环渤海大市场发展战略的途径

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当务之急是加强区域经济整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要站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以建设并形成统一开放的区域大市场为目标,重新审视、调整各自商品流通市场的未来发展规划。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长期形成的影响,环渤海各省市实际已经形成了基本上相对独立、互不影响商品市场体系,各自的一些基础和发展优势并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看,这无疑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在实施区域大市场战略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城市区位、资源、产业结构、要素吸纳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以各自的比较优势为依据,形成扬长避短、相互衔接的发展格局。

根据以上基础条件,发展环渤海区域大市场的思路应该是:充分考虑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商品流通市场建设的影响,本着“统一开放、分工协作、合理布局,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原则,依托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各自发展方向及定位,通过加快信息化改造、提升完善市场功能、不断创新商业业态、整合区域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加快主体建设等途径,使津京冀商品流通市场对环渤海乃至国内外产生强大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进而建立起便捷、顺畅、高效的区域性商品流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和市场建设的协调发展。依据这一总体思路,未来一段时间,环渤海建设区域大市场应该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牢牢把握六个基本途径。

加快信息化改造步伐。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发展的要求,加快以计算机、网络应用等信息化手段为基础的多种新型商业经营和管理模式的应用。推广应用条形码技术、时点销售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电子订货系统及银联结算系统;推广应用现代仓储机械分拣组配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先进物流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定货、采购、仓储、配送、销售、结算等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管理。

提升完善市场功能。促进批发企业引入配送、流通加工、采购服务等多样化的服务功能,与上下游企业形成更为紧密的联合与合作。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入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和服务功能,为市场交易主体提供第一手的商品价格、供求状况、统计信息和分析报告。强化工业品批发市场的展览展示、购销、物流配送等多种交易服务功能,使工业品批发市场逐步形成商品展示定货中心、小商品采购中心和商品配送中心。在批发市场交易方式上,引入拍卖、竞价和对手交易相结合的多种方式,鼓励实行电子统一结算,逐步改变目前摊位式的、低层次的交易方式。

继续创新商业业态。促进各类批发企业采用总经销、总等多种新型批发形式,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型;鼓励大型优势工商企业的采购分销组织发展,形成更高流通效率的新型采购分销渠道网络;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向生产和终端消费两头延伸,建立市场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链,带动专业化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细化加工、配送功能,与零售店和广大消费者建立起长期的配送-销售-消费链的联系。

加强津京冀流通资源的战略整合。市场主体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是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领域的共性问题。为此,要在本区域内加大流通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本区域内商业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发挥商业资本的规模效应。要鼓励有实力的批发、零售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途径,在本区域内加快扩张;要鼓励连锁企业通过以商品品牌、商号和管理诀窍为主要内容的特许方式发展特许经营网络,吸收和整合众多分散经营的小型流通主体。要鼓励和支持本区域内大型商贸企业之间实行强强联合,合并重组。

发挥流通资源的集聚效应。充分利用以天津港为核心,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为子港的港口群优势,在港口间形成紧密分工协作。大力吸纳从事国内外贸易的区域内及国内外公司及办事机构进驻;利用港口附近可用于开发使用的荒地资源,加大现代仓储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仓储能力,从多方面促进港口贸易量的扩大。依托已具备一定辐射力的龙头批发市场,通过新建、转移等方式,形成专业批发市场“聚变”式发展,或特色批发市场集群式发展,或多行业批发市场的组团式发展,打造区域内实力超群、特色鲜明、交易规模庞大的特大型批发交易市场。

加快流通市场的主体培育。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高商品流通的组织化和集约化,以规模效应提升流通企业对区域市场的影响力;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批发企业,鼓励吸引国内外连锁企业在津设立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采购中心;继续深化国有商业企业特别是一批商业老字号的股份制改造,加大与民营商业的融合度,增强企业实力和活力。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在京津冀区域内实施扩张性发展战略,培育更多的区域内商贸流通骨干企业。

加强环渤海区域大市场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为建立和形成环渤海区域优势互补、竞争有序、统一开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区域大市场,区域内各省市应加强合作:

建立区域内高层领导工作交流协调的机制。通过举办区域大市场发展论坛等形式,各省市高层领导每年定期进行交流互访,研讨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下的区域市场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变化,为市场的优化布局、商品辐射、产权重组创造有利的政治氛围和舆论环境,加快形成促进区域大市场统一开放发展的协调机制。各省市商贸流通、计划、经济协作和工商管理、财税等政府部门组成每年一次的区域市场联席会议,落实省市领导高层交流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协调矛盾冲突,实现市场资源共享,加快市场由低级向高级一体化发展进程,制定鼓励区域大市场发展的统一政策措施。

建立区域大市场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企业发展上,加快区域内商品交易市场产权重组的步伐,通过对现有交易市场的改组调整,鼓励优势企业参与更多品种、更大范围、更大批量的商品交易,做大做强区域内的品牌市场。在空间拓展上,鼓励一个地区的骨干市场到其它省市开办连锁市场、分市场,以及共同向区域外或国外发展。同时,完善和提升大市场之间的区域综合功能,在交易、结算、储运、加工、包装、信息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建立区域大市场发展信息交流平台。加快区域大市场信息化体系建设,构建各地共享的大市场信息平台,为各地政府部门、市场主办单位、市场内经营者、消费者提供相关信息。定期开展对区域内特别是本城市整体经济水平和商品市场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和国家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查研究,以深入了解和掌握正确的区域内行业信息,通过统一的信息,对区域市场实施正确的引导和宏观调控。

建立与区域大市场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理顺商贸主管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商品市场管理职能,以法规的形式明确省、市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在商品市场的规划制定、标准和规则的设立、市场监管、重要商品流通监控、宏观调节等方面的职能,为市场提供一个透明的、稳定的、可预见的行业管理环境;科学地调整和设置商贸流通管理部门内部职能、机构和人员,大力改善公务员结构,建设一支政治上高标准、业务上高水平、工作上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建立商贸流通业经营管理人员培养和交流制度。完善引人机制、用人机制和留人机制,培养为我所用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鼓励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在区域内流动。建立区域内商贸流通业人才档案库,储备高素质、优秀人才资源,为大市场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建立区域内统一协调的市场法规政策体系。加快制定出台具有法规效力的商业布局规划。在规划中统筹考虑区域整体发展的战略需要,明确商业网点发展方向,科学界定和规范商业网点发展的要求。制定有关标准,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以规划和标准引导商品市场发展,调控结构、规模和发展速度,提高运行质量。加快制定统一的涉及市场布局、行业标准设立和实施、重点商品流通监控、市场监管方面的商品市场法规,如大型商贸载体设施建设管理、商品市场管理、连锁行业管理、特许经营管理、旧货经营管理等相关法规,建立起符合WTO规则的商品市场法规体系。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商品市场行政许可事项操作程序,在保证实体和程序合法的前提下体现公正,实现科学决策。

建立政府与行业组织间的新型关系。理顺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的分工,将部分行业管理职能转移到相关行业协会,使行业协会的职能与国际接轨,逐步扩大行业管理领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维权、组展、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定期召开重点商贸企业企业家座谈会、研讨会,沟通情况,听取建议,实现政府主管部门与企业家之间的有效互动。

参考文献:

1.马涛.利用奥运经济促进环渤海地区第三产业战略联盟的研究.商场现代化 [J],2006(1)

2.赵宏,李晨霞.建立环渤海经济圈第三产业战略联盟构想.现代财经 [J],2005(12)

3.天津经济年鉴 [M],2004

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篇4

旧西藏,在残酷、野蛮、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下,停滞、落后、文化萧条、民不聊生,广大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西藏和平解放后,通过民主改革,从封建农奴制跨入社会主义制度。四十多年来,党和政府根据西藏的实际,制定政策、建立制度、强化基础、加大投入,使西藏经济社会得到全面进步,社会生产力空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绝大多数群众的温饱基本解决,一部分群众率先过上了富裕生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下,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工作思路,使西藏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以后,同年10月召开了党的十四大,并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西藏的经济体制开始与全国衔接,共同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然而,西藏自治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基础落后,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产业结构仍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加上农牧区经济结构的单一和经营方式的落后,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西藏建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对西藏的农牧业进行的定位,然后把农牧业作为西藏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农牧业、农牧区、农牧民是西藏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

(一)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的基础。西藏自治区目前拥有250多万人口,其中80%居住在农牧区,从西藏自治区区域经济结构的划分上看,属于农牧型经济结构,而且,农牧业、农牧区和农牧民曾经为西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四十多年来,西藏的各级政府始终坚持把农牧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基础的指导思想,推动了西藏经济协调发展。今天在我们进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历史时期,更要注意解决好农牧业的地位和发展问题。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关于阐述社会再生产理论时指出,社会生产就产品的最终用途,可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只有两大部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正如,重、轻工业和农业(大农业)的比例关系,实际上体现了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因此,农牧业在整个西藏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不但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起着坚持性作用。这是因为农牧业是西藏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没有农业提供的粮食;没有牧业提供的肉类和酥油及其他生活资料,广大藏民就无法生存。所以农牧业是西藏广大群众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牧业的发展对市场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1)农牧业为市场提供重要产品。如粮食、食品油、蔬菜、畜产品、奶制品及各种原料。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工业原料的40%,轻工业原料的70%,纺织工业原料的90%都来自于农业和牧业。这不仅丰富了市场,而且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2)农牧业为市场创造了巨大的需求。就我国而言,目前9亿农民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4%,而我区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牧区,这就形成了西藏自治区最有潜力的市场,因此,农牧区市场的需求状况如何对西藏未来的产业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决定性的。(3)农牧业为西藏的市场提供生产要素。其一,农牧业是西藏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同时也是西藏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地。其二,农牧业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提供一部分的储蓄和投资来源,特别是近年来农牧业向非农牧业产业发展中提供了乡镇的启动资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把西藏的农牧业放在基础产业的地位,是一个需要认真和探索的新课题。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区党委五届三次、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总体要求,围绕着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目标,西藏农牧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许多良好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进一步需要解决思想更新观念,继续加强农牧业和农牧区的各项工作,确定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

(二)农牧区的稳定和发展是西藏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区党委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热地同志曾对西藏的基本区情进行了全面的概括:一方面西藏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另一方面西藏的各项建设和发展长期面临着达赖集团的干扰和破坏。特别是近年来达赖集团和国际反华势力,借“人权”之口,以他们所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来制造分裂祖国的各种阴谋,妄图把西藏重新带回40年前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尤其是西藏广大的农牧区和农牧民作为他们长期梦想分裂祖国的突破口,在国际上散布谣言、制造混乱,在国内进行多次暗杀、爆炸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因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农牧区的稳定是西藏稳定的基础,农牧区的发展是西藏发展的前提。邓小平同志曾在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明确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在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其后不久他又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显然,农牧业上不去,整个西藏的国民经济就上不去;农牧区不稳定,西藏的社会就不会稳定;农牧业和农牧区上不了新台阶,西藏的国民经济就很难上新的台阶。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是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由西藏的基本区情所决定的。

(三)农牧民的问题是西藏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时曾指出:“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这是因为,农民问题不但在战争年代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而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是一个根本问题。四十年前的西藏民主改革就是通过依靠广大农牧民群众推翻了封建农奴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候,广大农牧民群众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西藏的农牧业和农牧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农牧民的问题。西藏的农牧业经济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1984年礼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两个为主,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和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以后,在中央关心西藏和全国人民支援西藏的大好形势下,各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西藏的农牧区在社会主义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从本质上讲又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目前西藏农牧区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1)农牧区的贫困问题。据1994年的统计资料:西藏自治区农牧民人口中有48万贫困人口,其中有20.5万人口集中在18个县,占全区贫困人口的42.7%,其余分布在55个县(市),在18个贫困县中,5个县(即索县、嘉黎、定日、南木林、察雅)的贫困人口比例最高,人均年收入仅300多元,而且生产条件差,被列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其余13个县(即边坝、昌都、八宿、墨竹工卡、林周、比如、定结、仁布、萨迦、改则、琼结、加查、工布江达)的贫困人口相对集中,人均年收入只有400多元,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差,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扶贫县。在18个贫困县中,有贫困户3.5万户,20.5万人,有耕地106.4万亩,草场19846万亩,森林面积2498.15万亩,人均纯收入436.41元,人均生产粮食275.3公斤,油菜籽13.4公斤,肉37.8公斤,奶54.9公斤。其中列入国家重点扶贫的5个县,有贫困户1.5万户,8.6万人;有耕地28.6万亩,草场4784.3万亩,森林面积262.2万亩,各类家禽155.37万头(只)。1994年,农业总产值为1346.11万元,人均纯收入342.30元,人均生产粮食303.4公斤,肉31.1公斤,奶41.7公斤。以上现象充分说明贫困问题仍是西藏农牧区的最大问题,也是广大农牧民群众函待需要解决的问题。(2)农牧区的人口问题。西藏自治区的人口目前约有80%居住在农牧区,这就为西藏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以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西藏自治区的总人口约为115.00万人,到1992全区人口增至225.27万人,在这40年间全区净增人口为110.2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6.31,劳力91.56万人,占整个农业总人口的47.08%。但是,人口多,增长快,始终是西藏农牧区的一个沉重负担,这是因为人口的增长量高于和环境的负荷量,便会严重制约西藏自治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的增长率高于经济的增长率便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民族素质的提高。陈奎元同志在《为了藏族人民的利益,西藏也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文章中指出:“我区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的增长缺乏科学、合理的调控。特别是农村、牧区,没有计划、没有控制的盲目生育,与生产力发展不协调,导致许多家庭生活困难,人口身体素质下降,没有能力给予子女良好的,妨碍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小康的目标,不利于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正如我区部分农牧区所出现的经济越落后,人口的增长率就越高,控制人口的难度就越大,人口的质量就相对较低。结果“越落后,生的越多,生的越多,反而更加落后。”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原理告诉我们,社会生产包括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两个部分,人是生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因此,在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中无论是生产、积累、消费之间,生产与建设之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以及农业、工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口数量有关。可以说,经济与人口在发展速度上的比例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之一。所以,计划生育,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对我区农牧业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对农牧区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农牧民的思想观念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社会意识作为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范畴,概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如: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精神过程、以及它所包括的、、道德、、宗教和哲学等等的思想和观念。因此,一个民族的思想和观念在其形成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客观历史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反映在其生产关系的内在本质上。我区农牧民的思想观念由于过去受封建农奴制社会的影响,加上,藏传佛教所宣扬的宿命论及客观环境的自然封闭,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懒惰心理。甚至有些地区农牧民的思想观念远远落后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如,八十年代初,“西藏昌都地区好不容易冒出了一个‘万元户’,结果修了一座经堂;以后又冒出了一个‘万元户’,又修了一座经堂,而且更大、更漂亮。于是,第一个‘万元户’不服第二个‘万元户’的气,下定决心,继续致富,要修一个更大、更漂亮的经堂”。又如,前几年西藏那曲地区和阿里地区遭受特大雪灾,人畜被困在雪地里,无法取暖,这时,林芝地区的一些个体户,主动向那曲和阿里两地运输救灾物资(柴火),结果被一些牧民给辱骂一顿:“这么粗的柴火,而且又这么长,我们没有办法烧,请你们自己烧吧。”再比如,自治区农牧局和区种子公司前些年在拉萨某县推行“种子工程”,农民领完种子后并没有拿去播种,反而把种子酿成青稞酒来喝。这样的例子在我区农牧区和部分农牧民群众当中不胜枚举。除此之外,西藏的农牧区还存在着资源短缺问题;农牧民收入偏低问题;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问题;草畜矛盾问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问题;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以上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区农牧民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事实已经证明,农牧民问题不仅是我区改革开放的问题,更是我区稳定局势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农牧业、农牧区和农牧民问题的解决,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好“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工作方针,解决思想、实事求是,把我区农牧业经济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

二、西藏农牧区经济体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一定的历史形态,包含着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是它的共性,即抽象掉特定的社会制度后的市场经济内在的经济属性,另一方面,是它的社会制度特性,即它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产生的社会属性。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本质意义讲,就是以商品经济的运行形式,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借助竞争、价格、供求、风险、利益等方面的机制来优化经济机构,配置社会资源。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内涵,加大经济发展的外延。西藏农牧区经济体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要求,必须首先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也就是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共性原则,其次要反映西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的发展目标。

小平同志曾在1992年南巡谈话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所以,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运行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根据本国实际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完全能够建立起相应的经济体制。

(一)西藏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西藏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全国一样发端于农村和牧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以后,西藏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的说来,西藏的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探索阶段),1979年至1984年。这个阶段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各地对人民公社体制的改革,使我国广大农村开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西藏在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的鼓舞下,随着政治上拨乱反正的开展,逐步清除“文化大革命”中“左”的影响,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在广大农牧区,为了克服旧体制存在的弊端,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积极探索并相继实行了多种生产经营管理责任制和休养生息的政策。如,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统一经营,联产到组或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形式。到1984年初,区党委在《关于农村牧区若干政策规定(试行)》的文件中规定:“实行生产责任制,要从西藏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其形式越简单越好,利益越直接越好,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在农牧业上更应放宽一些,借畜还畜,仔畜归户,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的办法都可以实行。允许大型农牧机具作价给社员。农牧民对自己的农畜产品有权自主处理。社、队(乡、村)主要应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工作”。同时,还作出“大力发展和扶持各种(牧、农、林、果、菜、铁匠、银匠、木匠、雕刻、运输等)专业户、重点户”,荒山、荒滩、荒地上种树种草种饲料,谁种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可以折价转让,产品自主处理”。“延长土地、牲畜的承包期三十年不变。允许土地转包、允许牲畜转包和自由买卖”。“允许私人雇工,只要双方自愿”等。这个时期是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二阶段(即改革阶段),1984年至1994年。这个阶段由于中央召开第二次西藏工作会议和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西藏的各项事业全面进入了一个改革攻坚的重要阶段。特别是西藏广大的农牧区在“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鼓舞下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85年前后,中央领导曾多次亲赴西藏考察,指导工作,经过与自治区和各级领导干部交换意见,共同商量,提出了“实行有利于加快农牧业发展的政策,按照西藏生产力发展水平,应在坚持土地、森林、草场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以经营为主,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方针。牧区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消除群众疑虑,不留尾巴。与此相连带的问题,是把冬春划场尽快划分到户或联户经营管理。畜产品完全开放,国家不再派购。农区实行什么样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应全由群众选择,可以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

实践表明“两个为主,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符合西藏农牧区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深受广大农牧区群众的欢迎,并在当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西藏的农牧区经济与全国各族人民一同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商品经济的运行形式和价值规律进一步配置了农牧区的市场资源,改变了农牧区过去单一的经济结构,出现了国营、集体、个体、私营和各种联合体并存,共同发展的多元结构的局面。因此,这个阶段是西藏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也是西藏农牧区开始进入现代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

第三阶段(即发展阶段)1994年至现在。这个阶段是西藏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又一次新的历史阶段,1994年7月23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安排了全国15个对口援助西藏的省、市。这些省、市围绕着西藏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局势与我区的各级政府,共同为西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特别是西藏农牧区改革,如,加强了农牧业的基础地位;提高了农牧业的生产力水平;稳定了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明确了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是实现小康的决定性因素等等。又进一步强调了农牧业的发展、农牧区的稳定,对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同时把农牧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强了农牧业的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出了调整内部结构,健全服务体系,依靠兴农兴牧,挖掘生产潜力,走积极进行开发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又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形成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新支柱;打好扶贫攻坚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好18个县48万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这个时期自治区人民政府还“确定了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明确了我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即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国民经济年均增长10%左右,基本完成脱贫任务,多数群众达到小康水平”等等。

经过五年多的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进一步稳定了“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在此基础上开始并完善了土地承包的法律制度;落实了牧区草场建设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开始建立健全;农牧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子初步实现。并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牧区经济体制打好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这个阶段要实现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实现粮油肉基本自给、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部分群众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也是“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实施阶段和西藏农牧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启动阶段。

可以看出,西藏农牧业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轨道;由过去的供给型开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逐步形成了农牧区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二)西藏农牧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展。西藏的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在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帮助下,经过广大西藏农牧民群众的艰苦努力和二十多年的改革奋斗,已经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1)构造了具有活力的农牧区市场的微观主体;西藏农牧区市场的微观主体,根据西藏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大体上已经形成了两种主体类型,首先是以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纯农牧型市场主体;即以农业为主的市场主体;以牧业为主的市场主体;以半农半牧为主的市场主体,其次是以从事非农牧业的市场主体,即农牧区乡镇企业为主的市场主体。这些市场主体是西藏农牧区市场经济的细胞,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除了自给之外,都是与我区各类市场相连接的。(2)逐步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农畜产品市场。西藏农牧区产品的市场化是根据西藏的实际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引导下,除了能够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畜产品外,绝大多数产品已经开始进入市场。特别是1992年全国部分地区放开粮食购销价格以后,为我区农畜产品的市场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以农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骨干的市场开始形成,农牧区市场经济的载体已初具规模。与此同时,农牧区生产要素市场正在起步。(3)开始形成农牧区多样化的产业结构。随着西藏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已经开始调整了农牧区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在整个农牧区经济结构中非农牧业产业的比重开始上升。如林、副、渔业及乡镇企业,同时,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比重也开始上升。这不仅增加了我区农畜产品的市场品种,特别是非农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为我区的市场提供了不同的需求。(4)逐步转变政府对农牧区经济的宏观调控。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及我区农牧区市场的基本状部,从1980年的第一次西藏工作会议开始,就提出了“休生养息”的宏观间接调控政策,到1984年第二次西藏工作会议时,就已经形成了“两个长期不变”的宏观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特别是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以后,政府对农牧区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方法,开始由指令性计划转变到指导性计划;由直接调控转变为间接调控;由行政手段和计划手段转变为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促进了我区农牧区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总之,西藏农牧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五年多的摸索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以市场取向的资源配置方式才开始起基础性作用。整个农牧区经济的发展起步虽早,可发展还很缓慢,加上我区农牧业经济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因此,在体制改革的选择中还需要进一步考虑西藏的基本区情和农牧民的基本愿望。

(三)西藏农牧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西藏农牧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在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和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及区党委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前提下,围绕着农牧业经济的基础地位而进行的,其次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选择了其运行机制的。然而,由于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本身所存在的诸多困难,目前还面临着以下问题:(1)农牧区市场发育程度较低。西藏农牧区经济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经济的影响,加之,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各种制约,从生产到经营无现代意义上的市场概念。基本上是属于自给自足的耕作方法和经营模式,甚至有些地区仍延续着“刀耕火种”及其相应的生产方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观念非常落后。据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一些经济学家对青海和西藏部分牧区的调查发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谋乡有一户牧民,养有100多匹马、300多头牛、500多只羊,在该乡算是一个‘万元户’,然而,这户牧民一年四季脚上没有一双好鞋穿,吃得也很简单。因为他们只养不卖,又不杀,所以生活过得很贫穷”。这种现象今天虽不多见,但这种观念在我区广大农牧民群众当中仍存在。(2)基础条件较差。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与全国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基本上是属于“靠天种田、靠天养畜”。尤其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对旱灾、雪灾等的抵御方法,仍着传统的防范措施。加上,生产规模的自给性、专业水平的原始化、经营方式的封闭性和农畜产品的单一老化。一方面制约着农牧区劳动生产率和农牧业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适应市场需要的各种专业性中介组织发展滞后,致使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出现困难,另外在农畜产品的收购和加工销售等方面还存在着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与市场的矛盾。(3)思想不够解放,观念十分落后。西藏农牧区长期以来由于受宗教、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俗的影响,“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再加上惰性心理和愚昧思想在某些农牧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甚至把乞讨当成一种职业来推崇。而对手工业者的歧视却根深蒂固。“宁愿相信佛教,不愿相信科学;宁愿饿死,不忘供佛”等等。除此之外,农牧区经济结构单一,乡镇企业、多种经营发展滞后,农牧民经营领域狭窄,现金收入渠道偏少;科技应用水平低,农牧民和基层干部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意识不强,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十分落后,人才医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压力较大;各级政府对农牧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强。

(4)西藏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会议以来,西藏的各项事业全面进入了一个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特别是我区农牧区经济的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从计划经济开始转变为市场经济,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1999年是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区党委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西藏农牧业实施“九五”计划及完成既定目标的关键一年。为了完成这个基本的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首先必须明确西藏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一是在稳定“两个长期不变”政策的前提下,以家庭自主经营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是加强农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加大牧区草场的承包经营责任力度,彻底打破草场“大锅饭”。四是积极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及乡镇企业。五是加快农牧区市场体系的网络建设。六是加大政府对农牧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七是积极推广农畜产品中的科技含量,明确“科技兴农,科技兴牧”的重要性。八是加快农牧业经济所需技术人员的培训,特别是职业技术人员培养。九是积极引导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非农牧业产业中的转移。十是加强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利益的保护,减轻农牧民的负担,加大扶贫济困力度。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真正在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实惠。

三、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西藏农牧区经济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牧业经济

西藏农牧业经济的发展,自从党的十五大以来,特别是继续贯彻和落实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精神以后,农牧区经济开始进入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然而,我区农牧业经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对西藏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已经是历史的选择,市场的必然。这种调整,一是可以加快农牧区经济的发展,二是可以提高农牧民的收入。这更是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建立适合西藏区情的农牧区产业结构。农牧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农畜产品的数量和构成,关系到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农牧民的收入状况,也关系到农牧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甚至关系到农牧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发展农牧业经济,一定要重视解决农牧区产业结构合理化这个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

农牧区产业结构的确定,首先要依据各个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其次要依据我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再次要依据我区市场的基本需求状况,因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就会产生不同的产业结构。

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调整农牧区产业结构的基本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对农牧业经济中的种植业内部进行调整。在确立粮、油、肉基本自给的前提条件下,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二是对我区农牧业经济中的大农业内部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市场对农畜产品的需求品种和营养水平;三是对我区农牧业经济中加大非农牧业产业的发展比重,积极鼓励农牧区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西藏的实际出发,结合我区的基本区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牧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调整好农牧区产业结构,这不仅关系到西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西藏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及途径。

(1)在粮、油、肉基本自给的前提下,要尽量满足我区市场的需求。粮、油、肉问题西藏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也是西藏社会能否真正稳定的根本性问题。

自从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西藏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牧区、农牧民的粮、油、肉问题。一方面加大对农牧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到196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9亿公斤,比民主改革前的1958年增长88.7%,年平均增长12.7%;牲畜年末存栏1791.1万头(只),比1958年增长54.1%,年平均增长7.74%;另一方面从全国各地调拨物资,支援西藏地方建设,特别是粮、油、肉等方面的物资供应保障,解决了西藏人民当时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经济问题。邓小平同志就此对西藏物资供应的重要性,提出过“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指示。今天,西藏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区的稳定以及农牧民的温饱问题,仍离不开中央的的关心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同样离不开广大西藏农牧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据1998年统计:全区粮食总产预计当年可达到85万吨,油菜总产达到0.8万吨,分别比1997年增长7.3%,肉类总产达到12.7万吨,分别比1997年增长4.5%,畜产品综合商品率38%,增长2%。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西藏的粮、油、肉问题还不能基本自给,再加上按照西藏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要实现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提出的粮、油、肉基本自给的目标,必须调整好农牧区的整个产业结构,同时也要重视农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

(2)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使农牧民尽快解决温饱问题并实现小康。经济作物对于增加种植业的收入具有重大作用,而饲料作物对于养殖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众所周知,西藏农牧业从经济类型上划分,属于三元结构,即纯农业、纯牧业和半农半牧业,基本上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在整个农牧业经济中发展滞后。据1992年为例,在农业总产值中经济作物只占1.25%,蔬菜、瓜果产值占2.61%,其它是甜菜,另外还有一些少量的花生、烟草、大麻和亚麻。显然,经济作物是要受市场需求和地区适应性的制约,但如果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便能够发挥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作用。

(3)加快林业、渔业的经济发展。西藏是我国五大林区之一,森林面积96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0.8亿立方米。由于西藏的森林资源地处我国独特的位置,与其它地区不同的明显特点为:一是原始森林和成熟林比重大。二是森林生长迅速,生物生产力高。如,西藏森林每亩年均生产量达0.294立方米,是云南省的2倍,黑龙江省的3倍,广东省的4.7倍。而且平均每亩林木蓄积量达14.8立方米,是云南省的2.2倍,黑龙江省的2.6倍,广东省的7.2倍。三是森林的垂直地带性十分明显。四是树种繁多。据统计,西藏的木本植物有1500多种,分属于100余科、300多个属。五是森林分布不均,覆盖率低。而渔业资源西藏因江河湖泊众多,所以十分丰富,鱼类有5科61种。据资料表明,仅纳木错、羊卓雍措等六大湖泊,即使以每亩捕捞1.5斤,可能的捕捞量也在1000万斤,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因此确定合理的农牧区产业结构,不仅有利于保证我区市场的供应,而且有利于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增加农牧民的收入。

(二)大力发展适合西藏区情的乡镇企业。自从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以来,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区的各项事业迈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牧区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已经开始成为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农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西藏乡镇企业的发展从六十年代开始大体上经过四个阶段:一是六十年代,这个阶段是西藏广大农牧区稳定发展个体经济的时期;二是七十年代,这个阶段是西藏广大农牧区发展集体经济的时期;三是八十年代,这个阶段是西藏广大农牧区实行改革开放,以家庭经营为主,家庭和集体双层经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市场经济的时期;四是九十年代,这个阶段是西藏乡镇企业发展势头最好的阶段。尤其是1992年8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区第一次乡镇企业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区农牧业发展乡镇企业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同时,自治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也为农牧区乡镇企业积极提供了信息服务、技术培训、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使我区的乡镇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据1992年的统计,当年全区乡镇企业总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2.8%,比1979年的0.77%增加12个百分点;占全区社会总产值的4.6%,比1979年的0.2%增加4.4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5.5%。比1979年的1.15%增加44.35个百分点。而到了1998年底,全区乡镇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巨大的突破。目前,全区乡镇企业有973家,总资产达5.7亿万元(固定资产4.4亿元),其中乡村集体企业762家(股份合作制企业11家),个体私营企业211家;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10家;初步建成乡镇企业工贸园区4个;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亿元,比“八五”末增长78.6%,比上年增长25%,完成增加值1.9亿元;多种经营总收入达6亿元,比“八五”末增长42.9%,比上年增长13.2%;全区农牧民人均收入中的增加部分35%来自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另外,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在我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约占7%,在农牧区经济中的比重约占25%。毫无疑问,乡镇企业已成为西藏农牧区经济的强大支柱,成为西藏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显然,乡镇企业的基本经营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它的兴办资金主要依靠农牧民集资,集体积累,所以农牧民群众比较关心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发展状况。当然,我区的乡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从经济总量、企业规模、贡献份额、人员素质及所处的阶段和层次上看,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总量小,发展不平衡、科技含量低,对农牧区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偏低,在整个农牧区经济中还没有确立其主导地位;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是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活力不足等。因此,今后我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要从过去侧重速度增长转向优化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首先,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和各地区资源分布的状况,调整优势产业,抑制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走“创新”式的企业发展道路;其次,从乡镇企业内部改进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减少消耗,占领市场。再次,通过“内联外引”的形式,借助对口援藏,重点引进技术和人才,并且通过援藏干部的优势打开内地市场。最后,积极鼓励农牧区乡镇企业的利润导向于农牧区,形成重新投资,并解决乡镇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

伴随乡镇企业的发展,要对原有小城镇进行改造,并在企业与市场发育基础上新建一批小城镇,改变我区城镇化水平落后的局面,使工业布局更加合理,并带动第三产业较快地发展,从而使农牧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保持适当比例,形成更合理的经济结构。

(三)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西藏农牧业。随着温饱问题解决及向小康生活的过渡,社会对农畜产品的需求已经发生变化,需求数量增多,质量提高。并且社会消费层次的多样化,也要求消费结构逐渐拉开。但目前的农牧业生产还不适应这种变化,生产结构与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因此,高质量的农畜产品是今后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但因人口众多,却无法达到世界农业大国的经济地位,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国内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反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看: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之间的比例为3:1,城市居民收入与农民人均收入的比例为3:1,工农业发展速度之间的比例为3:1,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存在着明显的“3:1现象。而我区农牧业经济在整个西藏的国民经济中,也仍存在这种比例失调现象,主要是因为农牧区经济基础的脆弱,加上产量低,结构不合理,长期制约着西藏农牧区经济的质量。

因此,发展国产优质高效农牧业,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增加市场有效供给。

四、发展农牧区市场经济,促进农牧民收入不断增长

发展农牧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调整农牧区产业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经营结构,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从而,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改善农牧区的生活水平。

(一)增加农牧民收入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如何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关系到农牧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和农牧区社会稳定的一个全局性问题。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中央召开三次西藏工作会议以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如,1985年我区农牧民年均纯收入仅仅为352.97元,而1990年和1992年分别达到447元和521元。到了“八五”期间,由于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按1990年综合平均价计算,已达到878元,平均每年增长8.6%,特别是“九五”期间在全面发展农牧区经济的基础上,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1998年和1999年分别达到1158元和123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7%和8.6%。因此,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农牧民吃、穿、住、行各方面的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但是在我区农牧民收入上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农牧民的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如1998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38元,而农牧民的人均收入才达到1158元。三是各地区之间的收入也有不同差距。四是农区和牧区以及半农半牧区也存在收入的不同。所以,增长农牧民收入是一个关系西藏全局的大事。

(三)增加农牧民收入是我区一项的系统工程。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首先,努力发展农牧业生产。由于我区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加上农牧业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收入来源依然要靠农牧业的发展,而农牧区的经济地位也依然不会改变。因此,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是解决农牧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

其次,加快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充分利用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资源,积极促进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非农牧业产业的转移,是目前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再次,根据西藏的实际,减轻农牧民的负担,保护农牧民的合法利益,使农牧民真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得到实惠。

最后,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在本世纪基本解决西藏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全面实现农牧业现代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西藏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书目:

1、黄万纶:《西藏概论》,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2、多杰才旦、江村罗布:《西藏经济简史》,藏学出版社,1995年

3、丹增、张向明:《当代中国的西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

4、陈奎元:《西藏的脚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

5、《中共西藏党史资料丛书》,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内部发行)

6、丁穷夫:《西藏评论》,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

7、丹增:《当代西藏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

8、洛桑·灵智多杰:《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概论》,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9、肖怀远;《西藏农业结构与粮食流通》,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10、王小强、白南风:《富饶与贫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西藏自治区宣传部:《一切从西藏的实际出发》(论文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张天路:《西藏人口的变迁》,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年

13、群觉:《中国西藏化发展道路》,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

14、丁穷夫:《青藏高原未来经济发展假说—喜马拉雅模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

15、徐华鑫:《西藏自治区地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

16、耿金声:《西藏研究》,中央民族出版社,1989年

17、李琪:《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问题及其跨世纪的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18、龚学增:《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

1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册、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

20、陶文达:《发展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21、吴振坤:《市场经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22、马洪:《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

23、辛守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明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

24、胡平:《中国市场经济全书》,华夏出版社,1993年

25、钟财:《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名词解释)》,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

2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27、党的十五大一中、三中全会报告

28、杨春贵:《江泽民同志十二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

29、西藏自治区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的有关文件

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篇5

    经济型别墅概念

    根据北京别墅市场的现状和特点,整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高档别墅、中档别墅和经济型别墅。

    具体的别墅划分,我们可以粗略地以价格、户型和花园面积进行衡量。高档别墅大都属于独栋产品形态,售价在11000元/平方米以上,容积率在0.3以下,户型面积大于400平方米,花园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中档别墅社区规划有独立别墅/Townhouse产品等多种形态,售价在8000-11000元/平方米左右,容积率在0.3-0.7范围,户型面积大约在200-400平方米,花园面积在200-1000平方米范围;经济型别墅以Townhouse产品等类别墅为主,容积率在0.8-1.0左右。

    北京经济型别墅供应及分布

    北京市经济型别墅的供应呈现年度逐步升温的发展态势。从2001年开始有所供应,但体量较小;2002年开始升温,供应量有所增加;2003年经济型别墅供应陡增,体现了“2002Townhouse年”、“2003别墅年”别墅市场的良好发展前景。

    2001年开盘的经济型别墅主要有慧谷。根源、塞纳维拉、倚林佳园、康城等,总体供应大概有1200多套,产品以联排为主(倚林家园叠拼为多),建筑规模达到40万平方米。

    2002年开盘的经济型别墅有雅典娜庄园、氵师城百丽、雪梨澳乡、棉花城(加来小镇)等,供应套数也在1200套左右,供应规模达到38.7万平方米。2001年和2002年供应差别不大。

    2003年开盘的经济型别墅有20个左右,供应套数在5400套左右,供应规模达到了230万平方米。2003年与2002年比,供应规模增加了约5倍,供应发生较大变化。

    北京经济型别墅的需求特点

    经济型别墅的需求与它的供应有着同步变化的关系。2000年、2001年经济型别墅出现,抓住了市场供应的空白点,也是消费者逐步认识和接受这种产品的过程。2002年,市场上Townhouse产品从概念宣传、产品设计和市场销售等方面都有深入发展。产品越做越细,销售情况良好,为2003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3年经济型别墅有了质的飞跃发展,供应量猛增,产品概念和设计创新不断涌现,特别是非典后引发的健康住宅发展高潮。

    经济型别墅有着特定的需求人群和需求特点:

    1.经济型别墅具有较强地理位置特点。

    经济型别墅一般位于交通便捷的城市边缘地带,距离市中心10-20公里,距离市中心的车程在30分钟左右。在北京能满足这种条件的城市边缘地带主要有:亦庄、大兴、京昌高速沿线、通州等规划的卫星城镇及开发区。而购买这种类型的别墅客户大多拥有私家车,对距离的敏感性要稍小,而更多的注重环境、居住生活品质。

    此外,随着市政建设向郊区延伸,如五环(公路一环)道路的建设,将郊区住宅组团串联起来,使远郊别墅的交通更为便捷。

    2.经济型别墅房型规划设计合理、面积适中,功能齐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健康需求。

    经济型别墅的面积大都控制在200平方米以内,而房型设计紧凑合理,充分满足起居、会客、学习、健身、休息等各种功能。和公寓相比,经济型别墅的功能划分更加人性化、细化:能够把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以上下层分布的办法分割,干扰减到

    最小;在同样总价的范围内,经济型别墅给了消费者更多的自由设计和享受自然环境的空间,这也是其备受消费者青睐的原因所在。

    从北京市目前经济型别墅购买群体来看,亦庄的购买群体主要位于国贸区域、大多为私企老板、外企经理等;在京开沿线购买群体主要为西城、海淀的客户,大多为政府官员、事业单位高层领导、私企老板等;在京昌沿线购买群体主要来自海淀、亚运村、燕莎等区域。整个购买群体具有较强的地域关联性和工作性质档次的高层性。

    经济型别墅的发展前景

    对于北京经济型别墅市场来说,发展空间是相当大的,从地域上看,以下区域颇具前景:

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篇6

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分类和特征,竞争和垄断的关系,不同市场结构的区别,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行业退出壁垒的概念和分类,市场结构的衡量,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交易费用的概念,博弈论基本概念,纳什均衡的含义。

二.市场行为:企业定价行为,企业促销行为,企业兼并与收购行为,企业技术进步的形式和影响因素,企业多样化经营行为,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

三.市场绩效:市场绩效目标的多元化,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的含义。

四.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反垄断政策。

第二部分产业结构

一.产业成长与演进:产业分类方法,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

二.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实质与方式,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生产波及效果的分析。

三.产业结构政策: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支柱产业支持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幼小产业保护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安全,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三部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增长的模式,制度变迁的概念,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工业化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经济发展的内在与外在因素:资本形成,人力资本形成,基础设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税收政策,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策略,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关税与贸易保护,汇率与外汇管理,外资利用与外国直接投资,国际发展援助,对外债务。

四.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的概念、类型和特征,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扩散,区域经济发展途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区划,区域分工,区域经济联系,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形象设计,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

第四部分城市经济与管理

一.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城市职能与规模,城市经济区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道路,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与类型,中心城市的类别和作用。

二.城市经济管理问题;就业与失业,人口流动与增长,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地价评估,城市土地利用,住宅的流通与消费,城市住房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城市环境经济,城市经济开发区建设。

三.城市财政与城市金融;城市财政的职能与作用,城市财政的收入与支出,城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作用,政策性银行的运作,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职能,城市其他金融机构,证券市场的特征和基本功能,证券市场的监管,城市金融市场的运作,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国际金融市场及其分类,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性质和作用。

第五部分管理学原理

一.管理组织设计: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设计的策略,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组织中的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习型组织,扁平化组织,管理幅度分析,职务设计,集权与分权,授权分析,组织变革,流程再造,现代企业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

二.计划与决策方法: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计划流程,现代计划方法,目标管理,决策的定义与类型,确定型与非确定型决策,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决策树分析。

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篇7

汪丽萍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地域内由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经济运行方式。构成区域经济的基本要素包括:(1)以一定的经济区为依托;(2)以一定的地域分工为基础;(3)以有限资源的空间合理配置为基本内容;(4)以各种资源要素间、产业间和地域间的经济技术、市场供求为联系的基本纽带。

区域经济需要政府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基础,按照要素流动和利益相关的客观要求去选择区域发展战略。同时,由于区域经济是在跨行政区划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更需要相关的地方政府提出和执行有利于跨省区要素流动的各项政策,甚至实行打破行政区界的经济管理机制。只有在区域内建立起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更合理、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建国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与此同时,中央与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也出现了从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的多次变革。就在这种经济体制转轨、中央与地方权力博弈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统一大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内在要求与事实上的行政区经济的强化的冲突日益突显。

随着地方自主权的扩大,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权利主体的地位开始崛起,如果把市场的健康发育看成是我国区域经济的内生变量的话,那么,地方政府则是强化行政区经济的主导变量。在内生变量作用不力的情况下,政府权力便显得至关重要。

在中央放权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和调控手段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致使地方政府的经济权限产生了“放大效应”。地方政府的变异行为,导致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

近年来,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和现象不断以公开或隐蔽的形式出现,大大加剧了建立区域市场的难度。在地区差距存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作为投资和产业发展的主体,为“保护”自身利益通常采取一种“理性行为”——实行地方保护,保护本地市场,使本地利益最大化。

地方保护主义主要反映在地方政府对区际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的行政性的不合理干预上,其具体表现是,在市场容量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不合理地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限制外地产品流入本地市场或限制资源商品、初级产品流出本地市场;运用经济政策倾斜、强化经济杠杆等手段,鼓励当地产品扩张市场容量,希图通过本地产品的扩张销售,最终实现本地企业利税的增长,抬高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甚至实行全面干预,画地为牢,层层设卡,对商品流通进行“超经济强制性”封锁。这种与市场经济背道而弛的地方主义行为,加剧了市场割据,对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极大障碍。

地方保护主义实际上是行政性关系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占上风的结果,它缘于地方政府自主权的膨胀。在经济转轨时期,一方面,中央企图通过创造市场机制,强化市场导向的方式,给企业放权,逐步实现微观生产经营决策权从政府向企业的转移;另一方面,政府与企业之间长期以来就已存在的父子依赖关系等等,随着中央将一大批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政府,大大增强了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支配力量。由此相应地形成了两种类型的经济关系的冲突:一是以区域为利益主体,超越行政区划界限的市场性关系;另一是以地方政府为利益主体、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行政性关系。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这两种关系一直处于较量和交锋中,地方保护主义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行政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产物。

鉴于在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权限的不断膨胀,已严重影响统一大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中央政府从90年代起就开始了中央权力再集中的尝试。开始时,中央政府曾经试图通过原有的计划程序与行政手段,调整和限制地方政府的权限,从而将一部分权限再集中到中央手中,另一部分权限则下放到企业手中,以达到削弱地方政府的目的。中央的作为遭到地方政府的抵触,地方政府拒绝交出已经得到的权限。1994年以后,地方政府的行为重点从市场封锁转移到反宏观调控上来。地方政府的反宏观调控行为是针对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一种“反政策”。

地方政府反宏观调控行为在实质上反映了新形势下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格局。主要表现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本地狭隘利益出发对中央政府在投资与政策上进行讨价还价,曲解、变通甚至阻隔中央的宏观政策,使中央宏观政策在地区实施中受阻。如在财政上,一些地方政府随意扩大税收减免范围,放松对企业的财务监督,从而人为地造成财政收入下降;以基金等形式大搞预算外资金,使预算外资金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等。在金融上,地方政府直接干预贷款,订高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倒逼人民银行;违章进行集资;发行地方债券;乱设非金融机构;利用政策性贷款混水摸鱼;授意、允许企业挪用流动资金贷款,允许公款私有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宏观调控。在目前市场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更是起到双重的作用:既要弥补市场缺陷,充当市场校正器的角色;又要促进市场体系的发育、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健全,做区域市场的保护伞和助推器。因此,地方政府反宏观调控行为从根本上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它导致了地方割据,阻碍了区域内部的整合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如果说地方保护主义是地方政府在横向上对区域市场分割的话,那么,反宏观调控行为则是地方政府在纵向上对经济权限的割据,它们都具有经济与行政权力相结合的特征。地方政府的这种反宏观调控行为,缘于政策导向上的缺陷以及地方政府对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不当追求,是地方政府和权利阶层“寻租”活动的外在化表现。

地方政府的反宏观调控行为,如果放在区域经济的背景环境下来考察的话,可以看作是在行政性关系与市场性关系的较量过程中,行政性关系的进一步强化。这表明,在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权力的过大,会导致其行为的失范,市场经济扭曲为权力经济,从而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实践证明,政府与市场的互补不可能自动实现,两者以什么方式耦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存在方式与行为方式,特别是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只有地方政府及时转换角色,它才能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的角色创新具体表现在:

(1)地方政府应当成为区域性调控主体。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资源条件、社会和经济特点都具有较大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极不平衡,因此,中央不可能像地方政府那样对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如果由中央实行统一调控,不仅难度大,效果差,还会降低中央调控的权威性,所以应当充分考虑到地方政府在区域层面自主调控的必要性。而在区域调控方面,地方政府也确实比中央政府更具备有利条件,不仅熟悉本区域的社会经济情况,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保持本区域经济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因此,应当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强调中央对全国市场的宏观调控时,也有必要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区域调控权,使地方政府调控成为介于中央宏观调控与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所进行的间接调控之间的中间环节,统一大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2)在向市场经济全面过渡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当成为区域内制度变革的主体。在大一统体制下,实行什么政策、怎么实行政策统统由中央说了算。分权使得各地方政府开始有机会进行种种政策试验,从而更可能出现别开生面的思路和做法,促进新制度的传播和采纳。特别在我国区域经济尚在摸索阶段时,地方政府更应积极主动地着手进行制度创新。

总之,角色创新是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的首要前提。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应当尽快转变政府观念,尽可能地减少对微观经济的行政性干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成为在区域这个中观层面上的调控主体以及制度变革主体。

市场化的进程也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在未来市场竞争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将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若要对区域市场真正起到推动和校正作用,有赖于它积极主动地履行制度创新的职能。

1区域市场机制的创新

根据我国目前区域市场发育迟缓的现状,地方政府所要推进的区域市场机制创新主要有:(1)通过培育区域共同市场,建立起区域内统一的竞争性市场体系,并与全国统一市场相接轨。区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应当先于全国统一市场,首先是在经济范围内建立以城市为中心、开放式、竞争型的区域市场,然后才能构成全国共同市场。因此,只有通过地方政府去实现区域内部的整合、协调区际关系,才能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区域内,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突破不合理的经营分工界限,建立起城乡市场开通、各地区之间物流畅通的区域共同市场;并进而打破区域内外的分割,加强区域市场之间的协调,从而最终走向统一市场。(2)区域市场机制的培育最重要的是使地方政府从微观经济活动中撤离,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为企业走向区域市场创造条件,在区域市场内能够地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3)区域内的各个地方政府应当根据本区域的市场化进程,共同制订出有效的区域市场交易规则,完善区域市场竞争秩序制度。地方政府不仅要对市场竞争作出法律规范,还要对市场竞争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问题作出法律规范,保障地方政府只能依法维持市场竞争秩序。

2区域调控机制的创新

我国的区域经济必须由政府的有力干预和宏观调控加以规范和推动,才能在利益、规模和产业结构方面得到合理的调整,因此建立区域调控机制已成为必要的议程。

区域调控是地方政府为了克服市场缺陷而在一定限度内对市场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职能。区域调控既要兼顾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的相对平衡,使地区差距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又要确保资源向效率的配置和区域经济潜力。作为区域经济的调节者,地方政府主要通过立法、财政、金融等间接经济手段而不是直接的行政手段来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在一个区域内部,各个地方政府除了具体执行中央制定的各项经济法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外,还应该共同研究和制定本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编制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计划和有关的专门规划;应当有权在一定的范围内补充制定区域性的经济法规,如对中央的区域政策制定实施细则,或从本区域出发,在不违背中央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制定在全国还没有出台的其他法规;地方政府还应当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积极推动跨行政区产业重组;同时,要进一步做好财政包干制向分税制的转变,避免地方政府在着手区域调控时缺乏相应的财力后盾。

3区际横向联合机制的创新

区域间的横向联合,其根本动因在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差异以及比较优势的存在。区域经济的横向联合,有利于突破生产力要素流动的行政性障碍。在条块分割的条件下,区域内企业难以借助区域外部的生产条件,来克服资金、技术制约。而横向经济联合将企业从某部分某地区内孤立的一点变成了区域经济网络中的一个环节,从而使生产要素得以重新优化组合。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互利互惠原则出发,各地方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按市场原则处理相互关系,组建企业集团;废除造成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各种不合理的政策和规定,从税收、财政、信贷、计划、物资、外贸等方面,对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政策进一步加以完善;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合作各方的利益;巩固已有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争取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形成开放型区域市场;较发达地区还应当主动通过产业转移、技术转让和联合、联营、合作等形式,促进和带动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资源与市场的互补。同时,在横向联合管理上,各地方政府还应当加强联合项目决策的可行性研究,并督促项目的执行。

4区际利益协调机制的创新

在横向联合中,由于各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不同,难免会出现区际利益分配的不均。为减少地区间的经济摩擦,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区际利益协调机制。对关系到区域经济全局、非一个行政区划所能解决的若干重大经济问题,如能源、交通、新兴工业、江河治理等,应通过各地方政府的相互协商和对话,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统一安排部署,以协调各方利益,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整体目标。

5政府行政的制度创新

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 城镇化 聚集经济理论 互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浙江属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总量得到全面发展与升级,许多小城镇不断发展壮大,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且每一个城镇建设都表现出自己的特色。有目共睹的事实说明,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并成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有效载体。

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是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等11个部委列为全国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的试点镇之一。现全镇区域面积达135.8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其中外来常住人口约8万。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43.3亿元,生产总值26.5亿元,财政收入2.4 亿元。在城镇化过程中突显出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高度互动,主要表现为专业市场的确立、市场规模的扩展、专业交换组织的成长以及产业集聚发展的良性互动,形成了织里镇独特的经济发展路径。同时城镇化建设又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有之路,形成了以市场发展、产业集聚促进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升级、市场繁荣的良性循环之路。

织里镇区域经济特色

专业市场繁荣兴旺:织里市场建设从1983年开始起步至今,已历经八次扩建,形成了以童装和棉坯布两大专业市场为主,以纺织印染、服装辅料、托运服务等配套市场为辅的市场体系,已成为最大的童装产销基地和最具影响力的棉坯布集散中心之一。目前,全镇专业市场总占地面积为24.6公顷,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营业摊位4360个,2003年,市场总成交额106.9亿,其中童装市场32.6亿元,棉布市场69.6亿元。童装市场日均人流量达3万余人,日销售童装30万件(套),辐射全国28个省、市117个大中城市以及欧、亚、非、美四大洲15个国家和地区,棉布市场年棉坯布交易量15亿米,交易品种150余种,国内100多家主要棉坯布生产企业在织里设有窗口。在专业市场的影响下,全镇房地产、仓储、运输及服务业等蓬勃发展,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市场十分活跃。

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块状经济比例提升。全镇已形成了以童装为主导产业,以其他相关产业和铝合金型材、通信电缆、纺织印染等块状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局势。童装业已成为织里镇的第一大产业,全镇现有童装企业近6000家,几乎是“家家开工厂、户户闻机声”,有国内21省市和省内温州、宁波等11个城市的416家童装企业落户织里,中高速缝纫机6.5 万台,有7万多人专门从事童装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全镇童装年产量1.8亿件,产值4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21%。与童装行业密切相关的服装面料、辅料以及印花、绣花、砂洗、联托运、缝纫机销售等配套产业发达。

织里镇城镇建设

小城镇的概念:当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小城镇概念,我国也没有规范的称谓,但是比较多的观点认为,小城镇是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村庄,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由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所聚居的社区,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包括国家已批准的建制镇和尚未设镇建制的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

小城镇的发展类型:小城镇的发展类型可以从小城镇的发展方式和小城镇的主导产业发展类型进行分析。由于各个小城镇处于不同的地理、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不同,小城镇发展的具体形式也不相同。

湖州市织里镇类型:湖州市织里镇属于建制镇,该镇以家庭工业为主体,以专业市场为依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按照产业结构的主要功能来分,织里镇属于商贸主导型和市场拉动型经济,在当地乃至全国有很高的专业声誉。市场、产业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加速了各种要素向城镇集聚,形成了市场、产业所形成的区域经济促进城镇发展,以城镇建设带动市场繁荣、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壮大的新格局。

织里城镇建设情况:织里城镇建设规划面积已从90年代初的0.8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12平方公里,道路框架拉大到22平方公里。全镇道路、电力、通信、给排水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有110千伏变电所2座,5万吨级自来水厂1座,3万吨级污水处理厂1座,特别是向着城乡统筹发展,全镇已有80%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户户吃自来水、家家看有线电视、人人居良好环境”的目标,政府职能得到高效运转,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作用机理及互动模式分析

不同利益主体的动机分析: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动机和行为。围绕主导产业和专业市场的形成,有不同的创新主体,如经商户、个体服装加工厂、基层政府(包括镇政府、镇工商所等),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如经商户和个体服装加工厂(称之为自发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最为强烈,这是自然萌发的生存本能和肤浅的经济知识,但是也正是他们有着最敏锐的目光和经济头脑,地摊式的交易成为市场的最前沿;接着是镇工商所开始接受“自发群体”市场创新,童装市场和棉布市场开始逐渐创立;继而影响的是镇政府领导层的价值判断,作出开发市场的决定,为这些“自发群体”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从价值取向的生成、作用及强烈程度来分析,基层的自发群体处于最底层,生成创新的欲望最强烈,但也是最无序的;而工商所和政府部门,他们属于较高层次的,市场取向相对不强烈,但是他们的行为和决策是有序的,故而只有达到无序和有序的结合,要使市场创新真正站上历史舞台,他们的合力才能影响到市场创新及市场形成。

开发专业市场的决定更为城镇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从最初的绣花枕套开始,利用市场的先发优势和集聚功能,发展以童装、棉布为主的两大市场,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经营规模,促使资本向其他行业和小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扩张,实现市场与产业、经济与城镇建设的同步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与城镇建设的互动发展。

聚集经济原理在区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中利用和分析:聚集经济理论是城市与区域经济理论中的经典思想,目前在大城市与聚集经济的理论分析中用得比较多,但是大城市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所以小城镇建设也同样适用聚集经济理论。

聚集经济的内涵:聚集经济又称聚集经济利益、聚集经济效益,一般是指因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成本的节约。聚集经济最早是由德国经济地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在其经典著作《工业区位论》中明确提出,并加以论述的。韦伯认为,聚集能够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聚集经济,但是聚集经济是有条件的,只有把存在内在联系的工业按一定的规模集中布局在特定地点,才能获得最大的成本节约。因此,聚集经济是将一定的生产要素或市场要素聚集在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

事实上,聚集的经济利益并不仅限于企业或厂商的范畴,消费者或居民的空间集中同样会产生种种经济利益,节约生产成本,如人口的聚集会扩大市场需求的规模。因此,目前聚集经济一般是指因社会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

聚集经济理论的应用:织里镇区域经济形成和城镇发展恰好是聚集经济理论的应用。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分工与专业化的协作,必然对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分工和专业化的过程就是生产要素不断归集,职能不断细分的过程。

织里镇经济围绕主导产业和专业市场,可以分为几个大类,即:童装加工企业、童装销售商、原料及辅料供应商、童装加工过程合作商等,实现不同企业间的产业集聚,如童装加工企业的生产,首先依赖于原料及辅料的供应,其次是加工过程中的合作,如电脑绣花、印花等,然后是委托专业销售人进行产品销售或利用专业市场的知名度吸引全国各地的营销客户上门定购,正是合理的分工与专业化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节约了生产要素,降低了工作的复杂性和管理的难度,这是同一行业的企业或有关联的企业,通过产业功能的前后联系而产生的成本节约。同时,各专业市场的形成实现了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将同类企业集聚在一个特定的地区,给企业间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创造优越的条件,实现利益的最优化。

区域经济和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城镇建设创造了条件。像织里镇是以童装生产和销售为一体、以各类专业市场为手段的小城镇,发展的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为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人口转移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织里镇星星点点般的“小作坊”式童装企业,使得农民既成为创业的主体,又成为吸纳大量劳动力,创造劳动就业机会的主体。因此,织里镇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城镇建设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

城镇建设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小城镇建设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与产业特色、公共物品的建设等,城镇的聚集规模必须达到公共物品所能承载的容量,充分利用原有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不断地完善城镇的硬件建设和公共物品建设,良好的城镇环境将会吸引更多的外来者进行经济建设。织里镇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对于城镇的基础设施,如供排水系统、道路修建、污水处理、环境绿化等不断完善,直接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织里镇发展的启示

织里镇的发展告诉我们,区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双胞胎,经济发展了,城镇建设繁荣了,而小城镇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服务,实现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同时更给我们今后的工作以启示。

启示之一,必须自觉地走上行政区域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织里镇的区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仅仅是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缩影,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仅仅是建了一个小城镇的空壳,而没有经济发展来为之作支撑,如果把小城镇建设比作形式的话,那么当地的区域经济就是其中的内容,如果没有形式和内容的内在统一,那么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就不可能走上良性的互动。

启示之二,必须努力探索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织里镇走的是“以市场发展、产业集聚促进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升级、市场繁荣”的发展之路,这是找出了一条切合其自身的发展之路,每个地区在寻求发展中必须分析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等,真正形成“一镇一品”的优势和特色,只有合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当地的特点,才能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蔡秀玲著.论小城镇建设―要素聚集与制度创新[M].人民出版社,2002

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篇9

市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建立后的加速发展期。由于房地产市场起步晚、发展快,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房地产市场主体不够成熟、市场机制不够完善、政策法规滞后、政府调控手段落后的一些新问题。

1、房地产项目开发涉及面广、周期长、管理难度大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包容性、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它的发展涉及到计划、土地、规划、财政、房管、金融、建筑、信息等相关产业,各部门工作相对独立,缺乏综合协调部门。房地产项目的实施,一是审批过程中部门条块分割,缺少综合协调部门,使项目前期审批时间难以控制。二是一些项目在土地出让前,未考虑周边道路,上、下水等基础配套设施,开发难度大,即使开发,也无条件交付使用。三是极个别开发商弄虚作假,增加管理难度。

2、房地产的投诉是的热点新问题之一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关房地产投诉也不断增加,已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一。反映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配套设施不完善,产权不明晰,有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房屋质量新问题。质量新问题的危害程度鉴定困难,同时涉及住户、开发商、建造商、材料供给商等多部门,解决新问题难度大,耗时多。三是部分开发企业行为不规范,面积“短斤缺两”、“霸王合同条款”、虚假广告等新问题时有发生,对房地产市场的负面影响较大。

3、商品房建设产业化程度较低,销售价格较高

由于近几年该市房地产发展看好,吸引了不少未涉足房地产的企业进入这一行业。如前文所述,截至2007年全市各类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发展到477家,但其中规模最大的10家企业的投资占到全市商品房投资额的30.7%,且产业化程度低,一些住宅开发,虽有水净化系统、智能化等,多为单一系统,达不到建设部的部颁标准,市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和房地产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杭州市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状况

1998年以来,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精神要求,广大城镇居民积极参和住房改革,住房商品化等新的住房消费观念已基本形成,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住房梯度供给体系已基本建立,使房地产市场有了较大的发展。

1、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为市房地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自1993年以来,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放经营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政策,制定了《市房地产开放经营管理若干规定》和《有关外地单位和个人购买市区单位自管房,个人私房准予办理产权交易产权登记的意见》等有关住房制度改革的政策和促进住房制度改革的办法,使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取消了对外地购房的限制,房地产市场更趋活跃,也为房地产市场的建立、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2、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商品住宅消费供销两旺

近几年来,市及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市以及周边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自1998年以来,市房地产投资额的年增长幅度在17%以上。2007年,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扎实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全市房地产业保持健康稳定运行态势。全市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47.74亿元,其中市区69.5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5.1%和30.3%;新开工面积522万平方米,其中市区210.4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0.8%和76.9%;竣工面积370.4万平方米,其中市区125.9万平方米,分别减少16.4%和16.6%;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418.3万平方米,其中市区171.1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6%和6.8%;商品房空置面积128.4万平方米,其中市区35.2万平方米,分别下降4.4%和12.3%。2007年全市房地产行业入库税收达到17.22亿元,增长33.11%,房地产业税占第三产业税收比重达41.%。其中,市区房地产行业入库税收达到7.06亿元,同比增长16.5%,房地产业税占第三产业税收比重达39.17%。市区1-12月新建商品住宅每平方米销售平均价4354.5元,比上年同期上涨9%。

3、房地产企业机制灵活、注重品牌,提升了市房地产业的综合素质

截至2007年,全市各类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发展到477家,自2006年以来平均每年增加55家,比2006年上升了89.29%。规模最大的10家企业的投资占到全市商品房投资额的30.7%。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房地产开发商已脱颖而出。通过房地产开发,改善了城市面貌,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小区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又促进了房地产开发。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良好的市场开拓意识、品牌意识和灵活的企业机制已经成为该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强劲内因,并将进一步提升该市房地产业的综合素质。

4、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逐步改善,市场供求关系日趋合理

市商品房价格近几年持续上涨,商品住宅均价从2005年的3278元/m2增长到2007年的4749元/m2,涨幅达44.8%。为保证满足广大城镇居民不同层次的住房消费需求,避免开发商单纯从经济效益出发,一味发展大户型、高价位的高档住房,造成市场普通商品住宅稀缺,中低收入人群改善住房的需求难以满足,市政府采取了适度调控办法,引导市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逐步完善。目前,市已基本建立了以商品房为主,经济适用房和租金补贴的廉租房为辅的住房供给体系,市场供求关系日趋合理。

三、对促进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政府部门必须以市场管理为核心,以公正、公平为原则,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居住水平和居住产业化水平,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以培养住房市场为基本方向,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探究

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密不可分。要在坚持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居住条件的指导思想下,加强对房地产发展情况的探究,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更好地把握全市房地产的发展方向,促进经济的发展。一是政府要有专门的综合职能部门探究市的房地产发展的政策。及时了解情况,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提出系统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具体要制定房地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解决发展思路、发展规模、土地供给、产业培育、先进技术应用、配套政策保障、社会住宅保障体系等新问题,保证房地产市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是要启动房地产市场预警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对市场的分析和判定能力,定期编制并房地产市场的基础价格水平,空置率等,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行为的规范和宏观调控能力,并正确引导房地产投资和消费。

2、完善房地产法规体系,强化监管、规范市场行为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房地产基本管理制度,结合市出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规定,消除政策盲区。建委应深入调查探究房地产管理体系和政策创新的新新问题,监督完善适合我市房地产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订操作性强的实施管理办法,增加可操作性,减少体制性、政策性的障碍。同时,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切实解决一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新问题,使消费者的弱势地位逐步得到改善,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使全市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等各项活动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3、适度调控土地供给,以满足广大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切实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新问题

近几年来市行政规划区域两次调整,市区范围不断扩大,要落实土地集中统一管理制度,统筹考虑已划入行政区域的用地。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率管理的要求,建设大型居住区。通过大型居住区的建设,加快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大型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吸引居住,疏解老城区密度和缓解商品房供给的结构矛盾。按照市住宅发展规划中住宅供给量,确保商品住宅土地年供给量,同时逐步建立土地梯度供给体系,通过政府对土地的调控力度,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住宅需求。同时要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进一步启动住房二、三级市场,使广大中低收入者能买到或住上自己合适的住房,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4、着力提升住宅品质,推进住宅产业化

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实现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住宅的综合质量和整体效益,促进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满足广大居民不断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以便有效地提高住宅性能和行业综合效益,是当前住宅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实施的要求,做好推动和促进工作。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工作步骤,建立住宅技术保障体系,建筑体系,部品体系,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住宅技术总体水平的提高。

四、结论

房地产业作为市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对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拉动经济增长已经并且还将发挥其积极功能,因此保持房地产业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十分重要。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发展中担负着保障住房供给体系的责任和规范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相信通过市政府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体制和产业管理体制,完善各职能部门的协调机制,依法行政、妥善调控、积极引导、精心培育,市的房地产市场将继续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井贺、刘朝马、潘鹏摘要: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和GDP增长的关系分析[J.现代商业,2007(12).

[2朱晋摘要:政策、价格和“财富幻觉”——基于浙江房地产市场的实证检验[J.浙江学刊,2007(1).

[3沈健芬摘要:浙江房地产市场尚需完善——对浙江房地产市场的调查和分析[J.浙江经济,2003(8).

[4唐世定摘要:浙江房地产业成长模式和发展趋向[J.浙江经济,2003(8).

[5陈多长、王美红摘要:1991-2006年浙江房地产业发展特征——基于房地产周期理论的实证探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

[6刘艳梅摘要:浅论诚信和房地产经济[J.科技咨询导报,2007(9).

[7李建家摘要: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思索[J.金融经济,2007(6).

[8申革联摘要:浅论吹气球理论和房地产经济[J.经济师,2007(8).

[9合肥学院经济系课题组摘要:房地产宏观调控对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的影响——基于安徽、浙江两省的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篇10

[关键词]货币政策 区域化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 冲击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是指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由中央银行实施的统一的总量货币政策将导致各区域在经济增长、就业以及物价等宏观经济指标上体现出不同的政策效果。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经济落后地区产生了负向冲击,加剧了东部、中部、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针对统一货币政策与区域差距的矛盾,央行在保障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施必要的差别化货币政策。基于此,针对统一货币政策与区域差距的矛盾,央行在保障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施必要的差别化货币政策。

一、统一货币政策实施的困境

货币政策统一是实施差异化的前提,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经济体,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还需通过统一的货币政策来实施。而实施区域差别化的货币政策也是央行在一定程度解决货币政策对落后地区造成的负面冲击必须采取的对策。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对于缩小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非均衡性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二、解决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对策

1.货币政策目标差别化。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表明,地区发展的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经济运行处于上升期时,地区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而当经济运行处于下降期时,地区差距则呈现缩小趋势。针对这样的特点,在保障统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前提下,央行可以考虑针对区域特点,注重货币政策目标和作用对象的差异性,明确整体目标和区域目标。

(1)在保持整体目标下,央行要关注差异性。我国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央行统一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然而,由于我国区域差异性明显,对区域经济、金融资源协调配置进行宏观上的调控是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央行不仅注意整体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考虑到地方特色。在具体操作上,央行统一的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持币值稳定,促进全国的经济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实力差别较大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央行可以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以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为目标,制定差异化的政策。

(2)建立反映区域特点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基于自然禀赋的差异和人文历史的沉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常形态和基本特征。由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之间及其内部区域差别较大,因此有必要针对区域特点,在统一货币政策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区域货币政策目标体系。2003年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表述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对于不同的区域差异,央行可以考虑在币值稳定的基础上是不是可以调高或调低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协调区域的非均衡发展。在保障整体目标的前提下,适当考虑区域经济增长目标,便于发挥整体目标和区域目标的协调统一,既保障了整体目标的实施,又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

2.货币政策工具差别化。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是落实差别化货币政策的前提。现代银行体系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我国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再贷款。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作为对一般性货币政策的辅助手段,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的行政干预、利率限制、消费者信贷控制等信用控制。对于这些货币政策工具,要针对经济发展的态势和区域经济的状况来运用。

(1)采取有差别的利率政策,减少落后地区的资金外流,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统一的利率政策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东部地区的利率优惠政策,这主要是由于投资主体对投资都有收益的要求,在经济条件好的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健全,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对其投资都有一个好的预期,企业愿意到东部投资,而银行也是如此。相反,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对当地信贷预期相对较低,导致银行“惜贷”,资金外流到东部地区。如果央行能从货币操作的角度,实施有差别的利率政策,平衡不均衡的预期收益,就会减少落后地区的资金外流,从而能发展当地的经济。当然,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有自身的供求决定机制。实施有差别的利率政策只是就某些领域或者某些行业,不可能是全面的政策。

(2)实施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和有差别的信贷政策。存款准备金利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银行信用量的大小,存款准备金高就会紧缩银根,从而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得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相应的减少。相反,如果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就是放松银根,同样是通过货币乘数,使得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相应的增加。就我国当前的情况而言,东部经济相对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二者经济发展的周期不可能同步。东部地区的货币乘数大于西部地区,经济周期一般也早于西部地区。因此,为了缩小统一准备金率对中国各个不同区域造成的差异性影响,央行有必要实施有差别的准备金率。

(3)灵活运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金融资源的区域配置。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道义劝告、消费信贷等指标,它在配置金融资源方面也有重要作用。窗口指导作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种,尽管没有法律效力,但是表达其政策意图。央行通过对商业银行发出口头或者书面的谈话或者声明劝说商业银行遵循信贷政策要求。消费信贷是中央银行控制分期付款的条件,包括消费者采购耐用品的最低付现额和最长偿还期。结合我国区域差异的特点,央行分支机构可以利用上述的选择性工具,支持落后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支持。对消费信贷可以实施有差异化的分期付款条件。

(4)完善货币市场、西部票据市场的建设。资本市场是重要的金融市场,它可以配置金融资源。因此,加快发展货币市场及各个子市场,建立一个多元化、高效率的货币市场体系是解决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手段。而我国目前货币市场参与对象存在在地区分布上东多西少的不平衡现象,这影响资源的配置。因此,优化市场参与者的结构和分布,同时加强信息披露,为中央银行进行全国性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通过票据贴现、再贴现能够连接企业、市场、金融机构,以及中央银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而我国西部地区票据市场不发达,中央银行即使实施差别化的再贴现政策,却仍难实现其政策意图。故此,中央银行应该培育和扶持西部票据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转轨经济中的非均衡区域金融格局与中国金融运行[J].改革与战略,1998,(04):21-27.

[2]张志军.中央银行应注意金融调控的地区差别性[J]. 理论研究,1999,(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