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十篇

时间:2023-10-10 17:43:51

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

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篇1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而言的。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高教学术界有些论者在探讨论述素质教育方面的问题时,一般将素质教育概括为四个大的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在高等学校教育中,法律专业教育是指以培养法律专业人才为目标,法律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活动内容,都要直接或间接围绕法律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法律专业教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法律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社会法律行业对我国的法律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高质量的法律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法律职业工作,公正地执法,实现法律的价值并维护好法律的尊严。因此,法律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法律专业人才为主要或首要目的来进行。素质教育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正是一个优秀的高级法律专业人才所应具有的综合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方向;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核心;身体心理素质是保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法律专业教育对法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蕴涵在素质教育的本质之中,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正是高等教育中各种层次教育及各类专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要求及标准的总纲。

二、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可以从素质教育包含的四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

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保证了对法律专业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

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居于核心地位。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以德治国”,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有一些以德治国方面的论述: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又如:“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我忧也”(《论语·述而》)等,这些精辟的言论,阐明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不仅需要法律来约束其行为,而且更加需要道德力量来发挥主导作用。在教育领域,要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思想,并要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及“以德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作为法律专业教育,要培养高质量的法律专业人才,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试想一个法律专业人才不具备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他在今后从事的相关法律工作中,不公正执法,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在社会上造成怎样的恶劣影响。因此,法律专业中思想道德教

育的宗旨要为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与实现服务,要同社会主义法的价值相符合,即要同社会主义法的自由价值、法的平等价值、法的安全价值、法的秩序价值、法的正义价值、法的效益价值相符合。我国法律专业人才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应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法律专业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两个部分。法律专业人才不但要加强自身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而且更要注重加强自身法律专业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是基础性和通识性教育,本文着重论述对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问题。笔者认为,对法律专业大学生在法律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树立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对真实和真理的探求是法律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法律发展史。人类社会的法律活动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并接近真理的过程。同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正义内涵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和完整,并且也越来越得到普遍的认同。人类对真理和正义的探索过程是发展中有进步,前进中有曲折,其总的发展势态呈现出螺旋上升发展状。对法律专业人才法律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要注重培养法律专业人才在法律实践中把对正义的良知和对法律的理解结合在一起,而不能只满足于学习法律的职业逻辑规则和职业逻辑形式,要根据自己的真理观和正义观面对事实作出回答,这是现实社会不容回避的事实。

二是坚定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信念。崇尚法律,法律至上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之所在。在依法治国的国家里,法律应该是公意的体现,正义的化身和权威的来源。人类社会除道德舆论评判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外,法律制度应成为评判人类行为的尺度和准绳。回顾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充满艰辛和坎坷的法律发展史。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商鞅变法、清朝的戊戌变法等事例都是人类要求变法求进步的血泪史。因此,不畏强暴,不谋私利,崇尚法律,捍卫法律是法律专业人才必备的职业思想道德品质。

三是培养恪守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精神品质。法律职业伦理主要包括崇尚法律真实以及崇尚程序公正和崇尚自律精神三个方面。崇尚法律真实是法律职业伦理道德中最基础的部分。歪曲法律事实所进行的程序公正将会对法律事件作出不公正的评判,更找不到法律从业人员的自律精神之所在。崇尚程序公正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崇尚程序公正是维系法律职业中法官、检察官、律师各角色相互间对法律事件展开抗辩的前提条件,因而也可以说是保证法律正义和法律正当性的前提条件。自律精神是法律职业共同体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自律精神需要通过教育和训练而获得。除注重个人自律外,法律职业共同体更需要注重行业自律,即对法律规范的自觉服从。崇尚自律精神才能突现出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的优秀形象。在文化素质方面:文化素质是法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组成部分。文化素质是一个人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方面的文化素养和品质。它是一个人通过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长期积累,逐步内化和升华而形成的。文化素质也是培养法律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的基础。纵观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经历了综合、分化到综合与分化并存的发展趋势。在中外教育史上,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希腊的”七艺“—文法、修辞、逻辑、音乐、算术、几何、天文都是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浑然于一体的。从历史的和辩证的观点来看,这些教育模式就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5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仿效前苏联的办学模式,设置专业强调按国民经济计划对口培养专门人才,以”专才教育“的思想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当时的教育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急需的专门人才,是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专才教育“使本科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人才培养的口径越来越窄,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宽,文化素养不高,所培养的专门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很差。因此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改革的步伐以及扩大对外改革开放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大学素质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一是科学技术知识与人文社会知识的融合;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三是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的融合。

在高度发达的科技与经济以及人们的社会交往与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社会里,法律专业人才如果要想在法律社会实践中游刃有余,就必须加强综合文化知识的学习。结合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法律专业人才文化素质的培养应根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三个层面来进行教育。首先,在科学技术知识与人文社会知识融合的层面上,法律专业学生除掌握本专业所必须学习的书本知识外,在人文社会知识方面,应加强对文学、历史、地理、哲学、美学以及音乐艺术等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在科学技术知识方面,除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外(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基础理论的衔接问题不在此赘述),还要掌握现代计算机有关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对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所涉及了解。同时应了解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对现代信息特别是法律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势态及发展方向有所掌握,要与社会时代的发展同步,做一个观念先进,思想通达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法律专业的学生应努力汲取古今中外一切人类文明的精华部分及优秀成果,增加对自然界的理解,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对人类文明的理解,随时准备在今后的各种法律实践活动中为我所用。其次,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层面上: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努力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其中,在科学精神层面上就是要培养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不墨守陈规、勇于探索、不迷信权威的大无畏精神和科学精神。在人文精神层面上就是要培养法律专业人才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正确地协调好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处理好人类社会自身的协调问题,促进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并深刻理解法律的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正是一个法律专业的学生必须培养和具备的一种经综合了的内化并升华的人格品质。最后,在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融合的层面上: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既包括科学的思维方法又包括技术的研究手段。其中,科学的思维方法包括哲学思维方式、逻辑思维方式和形象思维方式。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益的发展,现代技术的研究手段越来越智能化。因此,科学的思维方法与现代先进技术手段的结合能够促进并加速问题的解决。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历史的、系统的和经验的总结,是人类社会宝贵的财富。在进行法律专业文化素质教育时,要引导法律专业的学生充分加以学习并努力运用于法社会实践中去。

在专业素质方面:业务素质在法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中是核心部分。高等学校是实施专门教育,培养各个学科领域和各种行业(职业)的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我国高等学校实施专门教育,是根据学科或社会行业(职业)部门分类设置专业的。为了拓宽专业范围,有的大学试行按系科组织教学。但不论按专业或按系组织教学,都是实施专门教育的组织形式,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目的性或职业倾向性。为了实现法律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教学计划的整体要符合法律专业培养目标,然后对整体教学计划进行分解,使每门课程、每种教学活动都要直接或间接围绕着法律专业培养目标来组织。法律专业的设置以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为宗旨。我国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根据时展的需要,结合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状况,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法律专业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的本质与法的作用的具体体现。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信息瞬息万变。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步伐加快。2001年12月11日,中国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

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篇2

关键词:高职生;法律素养;培育

新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主要来源于高职生。必备的法律素养,是高职生立足社会的基本要件。

一、高职生法律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1.法律素养的涵义

所谓法律素养,简而言之是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的法律素养,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治观念表现出来的,法律素养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牢固树立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无限信服与崇拜,并以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法律信仰并非是现代才兴起的产物,纵观法治历史,法律信仰能促进一国法治精神的形成、有利于法治社会的构建。缺乏法律信仰,法律就会丧失稳定性。大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其次,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观念决定行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内容: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法治观念一旦真正形成就会养成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就会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就会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就会自觉地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最后,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一般意义上的学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条文,同时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原理。只有了解国家在某个问题上的法律规定,又了解法律的原理、原则和规范,才能运用法律思维思考和处理各种法律问题。

2.注重高职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职业教育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高职学院承担着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总体上说,高职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必须看到高职生群体有其特殊性,生源质量较差,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容易发生障碍,违法犯罪现象日趋增多,并呈现出智能化、团伙化、突发性强等特征。这不仅影响了校园的稳定,还严重影响到高职生的成才和发展。因此,加强高职生法律素养的培育刻不容缓,这是每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值得思索的问题,高职生的法律素养如何应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之一。

高职生法制教育的落脚点是法律素养的培育。高职生法律素养的培育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使其了解自己在职业活动中将会涉及哪些具体的法律规定,具有哪些法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便于其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效防范和依法妥善处理出现的纠纷,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二是将社会对高职生的思想行为要求内化为其对法治理念和法律规范的认同,从而坚定法律信仰、增强法制观念,成为具有法治精神、人文精神、敬业精神的合格人才。

二、当前高职生法律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期间既要着力于提高文化知识和专业能力,又要注重提高法律素养,但部分高职生没有深刻领会法律素养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社会背景下,部分高职生对所学课程的态度也显得有些浮躁。一些学生觉得“知法未必守法、守法未必知法”,认为自己只要不违法犯罪,学不学法对自己关系不大,接受法律教育的目的多是为了应付考试。也有一些学生在法律学习中,知与行没有结合起来,往往容易意气用事,混淆权利和义务、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一旦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诱导,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另外,网络的普及使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便捷,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化。一方面,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的获取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负面信息的影响也容易使他们对法律信仰和法治观念产生偏差,在内心产生抵触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加之部分高职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由散漫,打架、盗窃财物,情感纠纷,更有甚者出现了破坏公共秩序、扰乱社会治安的问题。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法治观念淡漠,令人可悲的是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

对于高职生而言,要健全和完善知识结构。在提高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法律素养,有意识地增强法治观念、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如果没有法律素养的支撑,即使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仍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才,甚至还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高职院校法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重视的是办学规模等硬指标,强调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忽视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导致法律素养培育形式化。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法律教育的主阵地,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学过程教条化,缺乏互动性。加之很多院校采取大班上课,教师不能及时与学生沟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教学。此外,高职院校在法律教育中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高职生的法律教育大多还停留在法律素养培育的浅层面,即法律知识的掌握层面,并且连这个层面的教育都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从法律信仰、法治观念培育的层面来看,很多高校没有有意识地形成系统化的培育目标和方法,往往只是结合案例简单地讲解法律条文,没有注重法律教育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忽略了将法律素养的培育渗透到专业教学、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去。

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教师法律素质的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法律教育的开展。部分教师遇到一些实际的法律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失去了学生的信任。法律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对法律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发展状况来看,很难像本科院校那样有一支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现行的法律教师多数为“半路出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原来从事思政方向的教师,有的从未接受过法律专业教育,对现实法制缺乏感性认识,加强这部分教师的法律培训迫在眉睫。

三、高职生法律素养培育的途径

1.抓好课堂教学,发挥主阵地作用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法律素养培育过程中的主阵地作用。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通过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正确理解权利义务,从内心形成法律信仰,增强法治观念,提高运用法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针对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方法,运用新手段,创新法律素养教育模式。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把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个核心,设计出一些新颖性、实用性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在以往单纯的案例分析中加入案例表演,即在提出相关的法律纠纷后,让学生分不同的角色自由表演案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案情发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用相关的法律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此举,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第二,结合不同专业,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部门法。由于课时少,内容庞杂繁多,教师在讲授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根据高职生所学专业的需要,除进行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普及外,应重点学习一些与专业(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使课堂教学贴近高职生的实际,为其走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第三,法律素养的培育是潜移默化式的渗透教育,需要多方配合。例如专业课教师也可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当担负起培养学生良好法治精神的责任。坚持把专业课教学与法律素养培育结合起来,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有意识地把专业课知识与法律责任意识衔接起来,把法律素养培育渗透到所有专业课教学中去,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素养培育氛围,使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法律教育。

第四,师资队伍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障。针对高职法律教师不足的状况,一是要广泛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二是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等教学研讨活动,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不同的学校还可根据自身条件,通过兼、聘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同时聘请部分长期从事司法实务的兼职教师为补充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结合高职生特点,分阶段培育法律素养

高职的生源素质不容乐观,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针对高职生法律认知的不同状况,学校要有计划、分阶段进行教育,使法律素养培育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有效实现法律素养培育的持续性。

在不同阶段树立一个明确的工作思路和方向,可以减少盲目性。例如在不同的年级段,分别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大一阶段,以教育部统一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主,对学生集中灌输基本的法律知识,由中学零乱的法律知识向系统的法律基础转换。在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我国宪法和其他部门基本法的主要精神和内容,从而正确行使权利,严格履行义务,依法律已,同时让学生明白提高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大二、大三阶段,专业课的比重增大,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重要阶段。学生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法律知识逐渐淡忘,而这也是培养他们法治精神、树立法律信仰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要有针对性地在职业指导中添加与学生职业紧密相关的法律内容,为他们毕业后在社会立身做人,以及在从业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筑好法律防线、强化正确的法律观念,坚定自身法律信仰。

为提高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很多院校普遍开展了顶岗实习。现实中当劳动权益受到侵犯时,一部分学生不会合理地使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而是认为社会太复杂,采取消极方式对待这一问题,一方面影响顶岗实习的进程,另一方面对今后走向社会产生了恐惧心理,严重地对社会产生了排斥心理。因此,要特别加强顶岗实习期间高职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校期间需要加强高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及时矫正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应结合新时期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针对高职生特点,及时调整教育方式,不断创新建设思路,对法律素养的培育进行科学、全面地指导。

3.突出实践特色,营造校园法律文化

高职生法律素养的培育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毕竟课时有限,何况目前课堂教学还没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并未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如何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呢?加大实践教育,营造校园法律文化有助于法律素养的培育。

实践教学是“知”与“行”的教学,实践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没有具体的法律实践,良好的行为养成是不可能的。加大实践教育要突出实践特色,例如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开设模拟法庭,参与法庭审理,让学生在面对面地亲临感受和事实分析中更加直观地获得价值判断,使学生在生活中注重观察法律现象,思考法律问题,以此影响学生形成待人的态度和处理有关问题的方法,从而讲法律、讲程序、讲法理、讲证据,树立法律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角色意识和职业责任意识,正确理解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自己应当怎样做才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

提高法律素养要重视法律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法律环境,努力营造有益的法治文明氛围,促进法律知识与法治文明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如何开展校园法律文化建设呢?很多学校进行了积极尝试。其一,建立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定期邀请干警来校开展法制知识讲座,大力宣传世界先进的法治文明成果和优良的法的传统,为法律素养培育的规范化提供了保证。其二,开辟法制教育专栏,辅之以标语横幅营造校园普法氛围,利用校园广播播放法制知识,使校园处处见法。其三,开展法制征文、演讲以及以法制宣传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比赛,在竞赛中教导学生遵纪守法,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和校园法律文化建设,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到自觉加强法律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达到宣传法治观念,弘扬法律精神,增强法律意识的目的,营造人人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四、结束语

高职生法律素养是现实社会形势的需要,重视法律素养的培育对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法治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事实证明:只有让人生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才能走出完美的人生。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高职生法律素养的培育,以适应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00-201.

[2] 李宗霖,曾庆发.浅议如何强化医科大学生的法律素养[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80-82.

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篇3

【关键词】职业属性;法律职业标准;法律职业能力;法律教育改革

Legal Education Reform under the Guidance of Law Professionals

WANG Kai

(Jiangsu Polytechnic of Finance &Economics,Huaian Jiangsu 223003,China)

【Abstract】Leg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t to be throw away “bad law education hat”, they must highlight the legal occup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We should assist the ability of legal occupation oriented, with the law occupation standard as the basi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leg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teaching mode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er legal specialty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We also should adhere 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 to promote the “double - professional teachers” ability, and law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ll have a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Occupation attributes; The standard of legal occupation; The ability of legal occupation; Reform of legal education

L久以来,高职法律教育都被视为一种“末流法律教育”,随着本科院校法科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高职法律教育面临着被“取缔”的危险。然而,法律工作本质上就是一门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只要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设置合理,高职法律教育仍然具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如何发展高职法律教育、发挥其在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则需要对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改革探索。

1 高职法律教育的困境与机遇

1.1 当下法律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

在我国,法律学历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一般分为本科院校普通法学教育和高职院校的法律职业教育两类, 前者主要为培养学科型、研究型法律人才而设置,后者则更多承担起培养技能型实用型法律人才的重任。看似科学合理、分层处理的法律人才培养制度实际上存在着重大的结构性问题,法律教育分层管理只停留在简单的学历高低区分上,普通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没有形成各自鲜明的教育特色,每个教育机构都是简单复制别人的教育,没有把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紧密的结合起来,没有形成自己的育人特色。

近年来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学生就业率不高,就业口径极为狭窄,成为所谓的“红牌”专业,说明我们目前法律职业教育的失败之处:学生不仅输了学历,更输了技能。众所周知,法律职业是应用性、技能性极强的社会职业,但无论是普通法学教育还是法律职业教育,都没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尤其是法律职业教育更没有突出法律职业能力的训练,未能把技能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学生缺乏过硬的甚至基本的法律职业技能,无法适应用人单位要求。缺乏职业技能已成为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软肋。

纵观域外经验,一直以来,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有着不解之缘。大学法学教育往往定位为法律职业教育,法律职业主义占据主流。而我国则一直比较排斥法律职业主义,法律职业标准阙如,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深深的鸿沟。各高职院校也一直把法律当作普通学科来对待,往往采取理论传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多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法律专业课程标准和法律职业标准没有有效衔接,大部分高职院校至今没有开设专门的法律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之间长期缺乏制度联系,处于脱节的状态[1]。因此,有人说“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的脱节正是法学教育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2]

1.2 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机遇

2014年5月,国发〔2014〕19号《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一决定把职业教育定位为类型教育而非末流教育,良好的顶层制度设计已经为职业教育铺平了道路,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众所周知,法律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法律素质的培养。近年来,高职法律专业的发展遇到了不少问题,招生困难,学生缺乏法律职业能力,就业率逐年下降,已经到了不得不认真审视和妥善处理的地步了。《决定》提出要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这为法律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法律职业教育准确定位自身的办学风格,实现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的对接,做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调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形成凸显法律职业能力的特色教育,高职法律就能在夹缝中谋得进一步的发展。

2 法律职业能力的构成与获取路径

2.1 法律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之明确

不言而喻,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只能是根据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法律职业标准来培养法律人才。从根本上说,高职教育首先需要解Q人才培养标准和能力体系问题。职业标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点,是职业能力体系的支柱。职业标准建设不仅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当下我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切入点。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高职院校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的核心精神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要把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融合起来,按照“职业标准”这一模具打造法律人才市场所需要的“产品”,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科学设定法律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法律职业能力的体系,是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内在要求。

那么,何谓法律职业辅助型人才的准入标准?我们认为,该标准是对法律职业辅助人才专业素质的最低要求,指进入法律职业领域从事辅岗位所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法律操作技能和基本的法律职业道德。目前我国在《法官法》、《律师法》等法律中对高级法律人才的准入做出了规定,但辅助型法律人才的准备标准尚在研究之中,只有零星的几个关于速录员、保安员等职业的职业标准。政府有关部门和高职院校须抓紧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统一的辅助型法律人才准入标准,以引领法律职业教育关于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的改革。

高职法律教育改革的关键就是在法律职业标准的要求下,明确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构成。简单说,法律职业能力就是从事法律职业所需的能力。那么,法律职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胜任工作岗位呢?目前学界对法律职业能力基本内容的看法有所差异。如陈京春认为法律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资料的收集与处理能力、法律思维能力、对司法活动进程准确判断和把握的能力、举证质证的能力、法律事务的语言表达能力、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和坚守法律职业伦理和规避职业风险的能力[3]。而西南政法大学陈彬认为法律职业能力更多地体现为实际从事司法工作的能力,包括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4]鉴于本来的视角是关注高职法律专业的教育改革,笔者认为法律职业能力的基本内容应该根据法律岗位的不同进行必要的区分。陈京春和陈彬两位学者的观点是针对卓越法律人才而提出的职业能力范畴,与辅助型法律人才的职业能力范畴自然有所不同。

根据高职法律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可以看出社会对辅助型法律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有所不同。辅助型法律人才更加需要以下几种能力:

一是,法律信息的应对能力,这是由岗位性质决定的。作为辅助型法律人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准确识别法律信息,有良好的捕捉、筛选、甄别法律信息的能力。

二是,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这是辅助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因为没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就无法完成辅助工作。沟通能力包含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对于辅助型法律人才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能力,不可或缺。

三是,过硬的法律写作能力。这是辅助工作的主要内容,直接决定了工作质量的高低。除了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也是法律职业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法律写作是一项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四是,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现代法律职业已经和计算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使工作更加有成效。譬如辅助岗位法院书记员一职要求速录达到较高水平才能录用。

法律职业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在法律职场上的表现水准,不同的法律职业岗位要求也不近相同,所以上文所述的职业能力也只是综合性的法律职业能力,学生除了具备综合性的法律职业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项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2.2 法律职业能力的获取路径

2.2.1 域外国家法律职业能力的获取路径

法律职业能力的获得有多种途径,如有的国家通过学生毕业后的培训来实现,如在德国,学生毕业以后通过见习服务的形式来获得法律职业能力,与之类似的还有日本的司法研修所。有的国家则是通过普通教育,完成法律职业能力训练。如美国法律职业能力的训练。大学法学教育定位律师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律师,主要通过案例研讨、法律诊所实践等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大学法学教育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开展法律职业能力教育。课堂讨论、判例方法、法律诊所等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而英国法律职业能力训练则在时间安排上有所不同。高中阶段以后的法学教育分为学术型和实务型两条途径。实务型教育分为理论阶段、职业阶段、实习阶段和继续职业训练阶段。大学的法学院承担基础教育,职业训练阶段由律师学院负责,实习阶段在律师事务所进行。

2.2.2 我国法律职业能力的获取路径

在我国,采取严进宽出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从业人员的法律职业能力主要是依靠职业培训来获得。所以,大学法学法律教育主要承担的是法律基础知识的传授工作。在高职院校法律教育过程中,已经意识到法律教育的规范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具有较高比例的实践课,但由于缺乏法律职业能力较强的师资力量和训练平台,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往往流于形式,很难产生理想的效果,更谈不上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有的学生在毕业时还没有参加过任何的法律技能训练。试问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基层法律工作岗位吗?因此,建立健全高等教育体系内的法律职业能力训练制度,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的技能培训制度是关系到法律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大问题。

3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法律教育改革

法律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法律职业人才,注重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理应成为法律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深化法律职业教育改革是摆在高职院校法律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

3.1 宏观上实现法律职业和法律教育的对接

从宏观上讲,深化高职法律教育改革,就必须把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对接起来。“各自为政”“自说自话”的做法必须被摒弃,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基点,科学育人与特色育人,增强法律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微观上深化法律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以法律职业能力为导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区别于法律学科教育的最显著特征就在于,前者将职业技能的训练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并以其为核心来设计培养方案。应该将法律职业能力训练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在教学改革创新上,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法律职业能力。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对于专科层面的学生来说,参加司法行政主管部门推行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考试,申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书。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鼓励其继续提升学历层次,参加法律职业本科教育,进而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3.2 引入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切实把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起来,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高职法律专业课程设置应当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依照对口岗位的能力要求,将课程设置为通识课、专业课、法律职业能力训练课三部分,形成凸现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通识课主要涉及人文素质方面,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具备一个正常社人应该有的认知能力。这是育人的应有之义,也是从事法律职业的辅助型法律人才不可或缺的基础素质。二是专业课,包括:法理学、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等基础课程,另可根据就业对口单位需求进行调整。通过学习这类课程,形成扎实系统的法律知识体系,为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法律职业能力课。主要涉及法律文书写作实务、诉讼实务、办公实务等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实务类课程,是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的特色,应该要跳出理论教学的模式,充分利用好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3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法律职业能力

开展法律职业能力训练的主体是教师,因此要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打造一支理论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切实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改变当下有些高职院校把教师培训当作特殊权利,指定部分教师培训的不良做法。同时要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与此同时,邀请法律实务部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兼职教师主要讲授与法律实践紧密结合的职业技能课程,强化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不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3.4 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和目标

高职院校的法律专业教育其本质上属于一种实践性教育,应该注重实践锻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 所以,应当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诊所式实践教学法等实践性更强的教育教学方法,实现高职法律教育模式由传统的理论型教学向实践型教学的转变。

4 结语

之所以将辅助型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律职业能力完善对接,原因在于法律职业能力的完善是法律人才培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在新的形势下,倡导法律教育的职业化导向, 是对职业教育本质和精髓的再认识,是对法律教育范式和路径的再探索,以期对我国高职法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霍宪丹.法学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试析法律职业的特殊性[J].法学论坛,2006(1):32.

[2]霍宪丹.法科学生素质教育面面观――法律职业素养是“法共体”的基本资质[J].法学家,2003(6):56.

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篇4

一、基层部队视角下国防生进行法制教育原因探究

我军目前基层法律服务存在着的质量不够高、范围不够广等问题。从内容上来讲,军队基层法律服务的内容不够宽泛,很多基层官兵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服务需求不能被服务部门涉及,或者无法以法律为根据给基层提供的决策意见,从而使得法律服务的作用发挥有限,这成为军队基层法制建设的一个限制性因素。因此,必须积极拓展法律服务的内容,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军队的法律专业的人才是有限的,很难满足广大基层官兵的法律需求,如果毕业的国防生能够普遍拥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对于基层的广大官兵,无疑是个福音;对于基层法制建设也具有长远意义。

当前,基层法律服务内容的拓展应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法律为部队基层提供决策意见,保证依法治军方针在基层的落实。①[P31]从结果上看,决策的提出需要以法律为依据,决策的实际执行也需要将决策的法律意义和基层的现状结合起来,使决策执行科学化、合法化。二是为军事斗争准备及其作战行动提供法律服务。在军事行动中存在着许多的涉法问题,比如说战争的合法性论证、人道主义保护、国际人权保护之类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除了需要法律专业的人才解答之外,遇到紧急情况无法及时咨询时,也得需要基层官兵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以免酿成大错。这就需要一方面有计划的加强专业法律人才队伍的培养,另一方面就需要逐步完成基层官兵法律素质的构建,认识到法律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军队基层法制建设,关系到未来战争的诸多细节。所以,加强国防生的法制教育也是基层法律服务质量提高的长久之计。我军历来重视军队的正规化建设,重视依法治军方略在军队基层的实施,重视基层的法制建设。

但是在基层的法制建设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首先,基层官兵的法律意识还有待加强。对于军人来说,从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到日常训练、学习教育,都有着严格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懂法已经成为了革命军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懂法才能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进行日常的工作与出色的完成任务。其次,基层的建设和管理中缺乏依法建设管理基层的习惯,监督机制不健全,往往不以法律为权威而以个别意志或者以往经验或惯例为指导;基层法制建设缺乏人才,常常苦于有制度无落实,有规定而无执行;基层法律服务质量不高,内容不够宽泛,同时军队基层对依法治军缺乏信仰,影响基层官兵对于法律服务的信心。这些问题说明,我军基层法制建设仍不完善,亟需法律人才。

二、国防生法制教育对基层部队法制建设的价值功用分析

(一)国防生法制教育对于基层部队法律人才储备价值分析

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制观念的优秀军队青年干部的注入,是军队基层加强法制建设的必要条件。现今,国防生已经成为我军基层干部的一个重要来源,对国防生进行法制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军队基层法制建设骨干的需求。

1、国防生已经成为我军基层军官队伍的重要来源。

自从1999年正式开始委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开始,每年招收的国防生人数都有提升,现在全国各签约高校每年大约共招收国防生七千余名。国防生在生长干部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到2010年,60%的军队生长干部将来自地方高等院校国防生。②从全军看,毕业国防生已经大量投入到我军的基层岗位,并且已经逐渐成长为诸多部门中的优秀干部,成为了我军军官队伍的重要来源。

2、国防生法制教育为部队基层法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来源。

国防生是地方高校培养的本科学历层次的基层军官和军校生、士官以及士兵提干等基层管理骨干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相对于士官来讲,国防生接受过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和更加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早地接触到依法治军理论,对其进行法制教育更加容易;相对于军校生,更有机会接触实时的社会新闻,了解社会热点,从而在依法治国的环境下体验通过法律解决问题方式和思维,拥有更强的法律实践能力。3、国防生有着成为部队基层法制建设理论骨干的潜质。国防生在高校期间接受的本科教育包括有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和社会实践。拓展教育和社会实践对于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而易见,当然国防生也不例外。具有良好社会参与度的教育方式为国防生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也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实际上,从军队委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生的专业构成看,除了为满足部队信息化建设而设置的理工科专业之外,存在着部分文科类别的国防生,然而,文科类别的国防生在部队往往因为其专业的相关性和在校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成为军队的思想政治理论骨干。同样的道理,如果在校期间,能够提前对国防生进行依法治军等法律意识的培养,那么国防生将是我军基层法制建设人才的提前储备。

(二)高校国防生法制教育的效益价值和成本价值分析

1、从高校开始即对国防生进行法制教育,从时间上来看具有效益价值。首先,国防生在高校时正处于求知若渴的学习年龄,自身的学习能力较强,并且有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供利用,在此时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可以使其容易接受;同时,在校国防生还未真正进入部队工作,受到的部分陈旧的或者不科学管理方式的干扰比较小,没有先入为主的概念,更有利于构建纯理论上的军队基层法制体系。同时,在校国防生可以接触到很多的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事件,会接触到很多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发生的案例,故而对于这些新闻热点的关注也可以提升其通过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高校资源对国防生进行法制教育,具有培养的成本价值。国防生选拔培养办公室常驻高校,有着丰富的高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可供调用,在对国防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技能培训时,可以与法制教育并行。这样既可以提升国防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军事素质,又能培养其符合社会主义价值和切合部队实际的法律观。同时,高校本科阶段的学生本身就有必修和选修类法律课程,有的高校本身就有法学院,这对国防生的法制教育又是一种新的优秀资源。上述条件无疑在某种意义上极大的节省了国防生法制教育的成本,使得这种培养更具便捷性。

(三)国防生法制教育对于完善基层军事法律的价值分析

军队基层官兵是为军事法律法规立法提供建议的主体,有权利为军事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提供意见和建议。国防生是我军基层干部的重要来源,培养具有优秀法律素养的国防生可以提高立法建议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军事立法水平的提高。提高军事立法水平要求充分考虑基层官兵的立法建议。就现实来说,由于制度的缺失和基层官兵自身法律意识不够,军事立法对于基层官兵立法建议的采纳还远远不足,阻碍了立法的公开和开放的同时充分暴露了法律的滞后性。国防生本身是个思维比较开阔,专业素质较高的群体,加强对其法制观念培养,可以使之在成为我军基层干部之后,能够及时发现军事立法的不足,敢于指出我军基层法制的缺失,使立法建议能够充分反应基层军官的现实需要,增强军事立法和立法建议的良性互动,最终促进军事立法水平的提高。高校期间的法制教育使国防生开始了解我军的现行法律法规,甚至可以根据身处地方院校的有利条件,对军事法律法规和地方法律法规进行学习比较,了解到军事法规的特殊性,领悟到军事法律的内涵和特点,从而在投身部队后,更好的将军事法律法规和基层的现实结合,促进军事立法的完善。

(四)对国防生进行法制教育对与我军基层部队管理模式和依法治军价值分析

军队的基层管理应当坚持依法治军,这就要求基础部队各级干部、骨干依照法律、法规和条例行使职权行政,管理部队事务。③[P9]依法治军是建军的基本原则,④然而在现今的基层部队,从严治军思想淡化、纪律意识淡薄、行政行为不合法等问题,还未得到彻底纠正。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基层官兵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按照惯例和经验进行管理与解决问题要多于依法办事;其次是基层法律人才队伍不够健全,缺乏进行依法治军的人才要素;基层的管理机制还不健全,缺乏对管理的监督,管理管理不从法,不从严,存在以人情为本、以个别人物的意志为本的现象;最后,行政合法与合理原则未得到遵守。行政合法原则指行政行为符合法律、法规、条令、条例的规定,这是明确且比较好理解的。合理就是符合事物常理,具体说符合官兵的的根本利益。常见的对行政合理原则的违背比如很多的规定的惩戒性条款中,只规定哪些行为不可以做,但并未规定惩罚措施;再者,有些行政行为明显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比如说不允许官兵有个人爱好。由于法律意识缺失导致的基层依法治军的不畅,对于基层官兵的法律意识进行培养是解决的一个思路,对院校培养的军官进行提前法律教育更是长远之计。大量受过法制教育的青年骨干进入到部队的基层管理岗位,以人才队伍的优化带来管理模式的优化,使得依法治军、依法行政的观念深入人心,带动全体基层官兵的法律意识的提高;基层官兵法律意识的提高,对于基层法制的构建大有裨益,同时也使得军队基层的法制不因缺乏人的要素而难以正常运行。国防生接受法制教育,可以提高对依法治军的监督能力和执行能力。依法治军必须自觉履行义务,部分基层管理者因为职权观念以及权利义务统一观念的缺失,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直接导致在管理中出现问题,违背依法治军的精神。所以,作为基层的管理者,必须清楚权利义务的关系。法理学认为:权利和义务具有对等关系,是相对应的概念,有权利就必须有义务,权利就是管理者的职权,义务是职权行使的规则。作为军队基层的管理者,其职权行使的规则具体来说就是要有法可依,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指挥,依法管理,依法治训,依法带兵,做到权受制于法,权不逾法,按职尽责,不失职,不越权,不弃权。⑤[P9]国防生作为军队培养的干部,未来一定会成为基层军事管理和管理监督的主体,其法制观念的树立有助于提高权利义务意识,明确自身职权,也使其对管理监督有能力依法进行。

(五)国防生法制教育对于培养现代战争需要的复合型军事人才的价值分析

我军历来将人的要素视为战斗力的首要要素和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⑥无论是民主革命、解放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军始终重视革命军队的正规化建设,注重人才的培养,这也为我军屡次的胜利提供了保障。历史证明,在军队的法制化建设中,必须要科学认识人的作用,坚持人是决定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我军法治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要坚持军民结合的路线,这就体现在国防生的培养上。国防生是依托普通高校培养的军官,具有利用社会资源、利用群众教育培养的特点,这也是人的作用的体现。三是注重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在校国防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需要,是我军基层法治建设的需要,更是在信息化战争的历史潮流之下,努力培养适应现代战争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军事人才的需要。⑦

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篇5

一、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基本定位的反思

法学教育的定位直接决定着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培养方案,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必须以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实施方案为核心,因此定位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关于法学教育的定位,我国法学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即法学教育究竟应当是职业教育抑或是精英教育?两种阵营的拥护者认为职业教育和精英教育两种教育目标向左。其实在笔者看来,就法律教育领域而言,职业教育与精英教育不但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共辅、相互配合的关系。换言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不能简单定位为职业教育抑或精英教育,而应既是职业教育又是精英教育,因为只有同时兼顾二者,才能够培养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所言之高素质法律人才,即实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利明教授指出:卓越法律人才当然应该是精英人才, 但精英不是高高在上, 远离大众, 远离基层, 而应当有服务大众的意识, 具备服务基层的能力。一个当前热议的话题还在于, 法学教育是否要培养精英人才? 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 就是培养领袖人才。其实, 法学教育大众化与法学教育精英化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需要说明的是,王利明教授所说的法学教育大众化显然系指法学教育的职业化路径,即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应用提高培养和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思辨能力、选择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之所以说法律教育应当是职业教育,乃是由法律教育的目的所决定的。法律科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法律教育的首要目的无疑是为了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也就是说,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必然要从事相应的法律职业,因而法律教育必然是以培养法律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以使毕业生能够很好地胜任各种法律职业。卓越法律人才的衡量标准其实是确定卓越所指,即要求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法律素养和技能、崇高的法律职业道德,因此除具备法学专业学生必备之理论基础,必然是能够具备优异素质的实践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这也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或许有人会说,法学教育除了要培养司法部门的职业法律人外,还承担着培养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等高级法学研究人才,因而不能都归结为职业教育,进而坚持绝对经院式理论教学模式。以这一理由否认高等学校法学教育的职业性是无法得以立足的:首先,专门从事法学研究的人才与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法律人才相比较,其所占的比例实在是微乎其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换言之,如果不熟悉法律实务,不掌握法律应用的技能,不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得以运作是根本无法胜任法学研究工作的,这乃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因为法学是入世学科,必须源自社会服务社会。也正是由于我国眼下诸多法学研究人员本身未经过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不熟悉我国现行法律,更不用说这些法律在我国运行后的实际效果,从而其研究成果往往不具备实际价值,而所教授的学生更是不能胜任法律实务工作。这也是我国目前法学教育相对而言较为落后的真正原因所在。最后,从西方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看,要求法律人才必须采取高端化、复合化培养模式,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即采取精英化、择优化教学,强调法律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以法国为例,笔者在法国学习多年,学生进入法学院门槛高,而进入法学院后面临标准严格层层淘汰,如果成为成功的法律职业人,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动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习和实践。而进入研究生阶段,又分为职业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但二者都是在要求掌握深厚基础理论之后根据学生的选择方向进行培养。如果成为一名专业法务工作者,以律师职业为例,则必须在研究生阶段以后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进入专门的律师学校进行一年的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又会面临层层理论考试和选拔,结束后再去律师事务所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结束通过后获得律师资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在法律职业人培养过程中职业素质培养和理论知识教授并重。

法学教育必须是精英教育,乃是由高等教育的使命和法律职业的本质属性所共同决定的。但是,法律职业作为职业从而具有职业的特征,然而无可争执的是法律职业与许多其他职业有着显著的区别,特别是法律职业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应用法律解决纠纷从而以和平的手段将公平正义实现在人间。这一职能的设定以及因此而要求法律人的职业不仅仅是机械的操作法律条文,而是需要对人类社会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因为法律纠纷遍布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可能是涉及有关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纠纷(如各种知识产权纠纷),可能是涉及经济纠纷,还可能是涉及家庭伦理方面的纠纷,也可能是涉及重大政治纠纷(在法治国家政治纠纷的最后解决途径依然是法律途径,例如美国的戈尔诉布什案、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马布里诉麦迪孙案等),也可能是有关医患关系的纠纷等。

为此,王泽鉴教授在论及法律人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时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分别是:(1)法律知识。明了现行法制体系、基本法律的内容、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及救济程序。(2)法律思维。依循逻辑,以价值取向的思考、合理的论证,解释适用法律。(3)解决争议。以法律规定,做合乎事理规划,预防争议发生于先,处理已发生争议于后,协助建立、维护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此之所谓争议,系从广义,除个案的争讼外,尚包括契约、章程的制定,法令规章的制定等。上述三种能力,使一个法律人能够依法律实现争议,担负起作为立法者(如立法委员、县市议员、乡镇代表)、行政者(如部会首长、公园管理员、税局科员)、司法者(如法官、检察官、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或公私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者等任务。一个社会所贵于法律人者,即在于其具备此等能力。基于现代人类知识的无限扩张以及社会现象愈来愈复杂的事实,任何一个人均不可能通晓各个领域的知识,法律人也无例外,不可能成为像十七、十八世纪的百科全书式的通才,但是处理这些领域的法律人至少要对法律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基于自身的知识判断在这一领域中的法律解释和使用问题,在较为复杂的情形下也可以借助专家的帮助做出相应的判断,否则将无法正确地解释、适用法律从而解决在相关领域中的法律问题。而且法律关系是否复杂往往与审判案件的法院级别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时候基层法院所审理的案件(相应地以基层法院案件为主的律师所处理的案件)比中级法院、高级法院乃至最高法院所审理的案件还要复杂。因此,不能像其他职业领域一样将法律人才按照级别予以区分为职业教育和精英教育。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教授针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卓越法律人才首先必须具备知识、能力、德性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 形成爱智、求真、向善、至美融为一体的完善人格, 因此通识教育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价值与决定性作用。

二、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反思

(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必须是通识教育

从法学教育的职业化特色出发,许多学者、专家探讨了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的不足、缺陷及应采取的措施,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也为法律人才的培养做出诸多指导性意见。但是由法律职业的特点及法律人才的基本能力需求所决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必须是以通识教育(也被称之为博雅教育)作为基本前提。这一说法看似与法律职业教育相左,实则不然。因为任何职业人才的培养都不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职业训练所能够完成的,正如胡适先生在谈到读书与做人时指出专工一技艺的人,只知一样,除此之外,一无所知。这一类人,影响于社会很少。好有一比,比一根旗杆,只是一根孤拐,孤单可怜。又有些人广泛博览,而一无专长,虽可以到处受一班贱人的欢迎,其实也是一种废物。这类人,也好有一比,比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及。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学问,以次及毫不相关的各种博览。这样的学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三角塔。那金字塔高四百八十英尺,底边各边长七百六十四英尺。塔的高度代表精神的专门学问;从此点以次递减,代表那旁搜博览的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学问。踏地的面积代表博大的范围,精深的造诣,博大的同情心。这样的人,对社会是极有用的人才,对自己也能重复享受人生的趣味。因此,广博与精深是人才培养的两大要求,有人以熟能生巧或庖丁解牛的故事来说明人才所需之职业技能,但对于法学人才来说,如前文所示因其职业涉及领域的特殊性,并非机械的简单的技能培养足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国香港法学家何美欢教授在关于法学教育的定位中正确地指出:在专业教育与博雅教育的争论中,博雅教育的概念往往没有加以界定。有人认为博雅教育要求对法律与文化、社会、国家、个人自由与福祉的关系进行社会科学和人文学方法的研究。本书不采纳这种定义,因为中国没有一所法学院有能力提供这种教育。本书采用的是博雅教育的狭义解释,即能教导学生怎样思考的教育。这样定义的博雅教育,如果与专业教育对分,那是错误的;如果博雅教育教导学生怎样思考,律师需要这种教育;如果专业教育教授技能,一个能思考的公民需要学习的技能。这个道理越来越得到认同了。

前文所指出的法律人所需要的基本素养是专业教育所无法胜任的,相反只能是通识教育的结果。哈佛委员会指出:正是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它决定了通识教育应该如何实施,应该着重于培养人的哪些能力。依我们的意见,这些能力应为: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在实践中,它们是不可分的,也不能独立地培养。每一种都是心智正常的人的头脑不可或缺的功能。季卫东教授指出: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特别不能忽视的。当我们强调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时候,显然不是要制造一批只懂得技术的工匠。我们的确需要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法科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仅有技术还不算卓越的法律职业人才。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充分具备职业法律人所应该具备的高尚道德、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理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博雅素养。我们希望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我们希望他们富于远见卓识、对事物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我们还希望他们能有一种在各界扮演领袖人物,在未来的法治中国承担历史重任的自觉。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香港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弘毅先生在对顾问关于法学教育检讨的回应中,明确指出:我们同意顾问人员提出本科法律教育应同时加强通识教育与法律相关的技巧和能力的培训。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既然以培养学生为卓越目标,自然要求其不同于普通教育方案所培养的人才,要求学生具备的素养并非指单纯的理论知识或者实践能力,而是通过通识教育予以施加的对于法律的信仰与情怀,广博的理论知识与熟练的实践技能,理性的思辨能力与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必须是法律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所谓法律中的通识教育乃是指卓越法律教育是高层次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非完全摒弃传统教育模式,而是应如哈佛通识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那样随着经济进步速度的加快,技术的更新也在加速。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训练,在他准备工作之时或者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变得不再有用。所以,我们的结论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成为既掌握某种特定的职业或技艺。同时又掌握作为自由人和公民的普遍技艺的专家。这样,曾经是两个社会阶层分别接受的两种不同的教育,现如今应该为所有人共同接受了。这点对于我国当下的法学教育而言更是具有警示作用。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法治转型期,我国的法律创设在经历爆炸化发展滞后变化非常快,我们在大学所教授的具体法律制度,很可能在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修改或者被废止了。如果法学教育仅仅以我国诸现行法律为核心,那么势必导致学生所学的具体法律知识在学生毕业时就变得毫无用处,毕业生将无所适从,从根本上无法胜任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更不要奢谈什么卓越法律人才了。所以,法学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不是仅仅教授具体法律制度或者具体法律规定,学生也不是简单知道存在怎样的法律制度或者法律条文。

要解决上述矛盾,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从而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换言之,需要学生能够掌握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无论其属于哪一个领域均需如此,更不要说需要满足和适应社会需要而快速发展的法律领域了。笔者认为方流芳教授在十数年前针对法学本科分专业进行教学所说的话,今天对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依然适用:本科法学教育本来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将来从事多种法律职业都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形成宽泛的法学知识结构,训练学生把法律问题放到开阔的社会环境和多元知识背景中去思考,才是法学教育的正途。分专业法学教育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都是不利的。将学生过早地推入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既封闭了学生的视野,又妨碍学生对专业本身进行融会贯通的理解。另外,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必定随着专业的细分而不断缩小,他们终身从事的工作可能和在校学习的专业毫不相干,这对法学教育事业和学生个人都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人为的划分专业或者科目而导致知识的模块或者知识的割裂并不是教育的初衷。必须看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人才在具有法律知识系统、全面的基础上对于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等重点领域均有所涉猎。由此所谓法律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是指在本科教育阶段,法学专业应当围绕法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以及具有基础性地位的应用法学为其核心构建课程体系,使学生牢固掌握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正确对待实践教学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诸多见解,但在改革方向上却达成了一定共识:一致承认实践教学环节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之所以高度一致,一方面源于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是出于对法律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之基本定位的认识。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旗帜鲜明地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理念,在知识的传授和实践的应用方面,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而不是互相割裂。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传统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出于对中国法学教育之现状的深刻反思,司法实务部门普遍认为现阶段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法律实务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相关法律职业的需求。有鉴于此,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联合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 号)中明确要求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甚至对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学时比例做出了硬性规定,即实践教学学时数不得低于全部学时数的15%。

在教育方式上,法学教育乃职业教育,在注重法学教育系统性的同时,要突出法学教育的职业化特征,法学专业毕业生必须要具备法律实务技能,能够胜任各种法律职业。而法律技能的养成也必须要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够得以养成,这如同学习驾驶汽车、驾驶飞机、游泳等技术一样,教练仅仅告诉你如何收腿、如何压水、如何换气,无论你理解的多么透彻在下水之后你仍然不会游泳,而必须是在经过反复的训练实践才能够予以掌握的。但是如何将抽象的可适用于同一类大量案件的法律规范进行具体化的解释,从而得出正当之判决其技术难度,绝非像学习驾车、游泳那样仅需要短期的培训就可以完成的。每一个个案的解决都是从找到可能适合这一案例的法律规范开始,也即从被认真地认为适合当前案件的法律规范开始;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开始阶段也是一个确定该具体案件属于某一法律规范适用范围(尽管还需作进一步审查)的过程。这一归入能力,即正确地联想并准确无误地找到恰当的规范的禀赋,就是一种判断力。法律人的这种判断能力不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资料阅读等方式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在康德看来,此种判断力是无法通过教导获得,而只能通过练习得到发展。这一观点正是这样一个认识的哲学基础,如果人们愿意这么说的话,即一个好的法律人不是通过单纯的教导,而是只能通过另外的实践,也即通过判断力的训练才能造就的。也正是有鉴于此,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才说出了被法学界反复引用的至理名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在于经验。毫无疑问,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绝非简单的课堂教学就能够完成的,相反乃是大量的、长期的司法实务淬炼和法学理论相互作用的结果。

然而,承认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经过实践的路径是一回事,而认为高校法学院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应当更多地从理论教学转向实践教学又是另一回事,两者并非必然同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外法治发达、法学教育先进之国家的法学教育来看一看。在德国学生完成大学学习课程,就可以参加第一次考试,通过后就可以成为准法律工作者,在政府、议会、公司等部门从事与法律有关的职业。若要成为严格意义的法律工作者,那就要去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或其他法律执行机关实习,两年后参加第二次国家资格考试,通过后才可以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的工作。在日本,在大学系统学习法学理论知识的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国家司法考试,通过者只是获得了接受法律教育的资格,还要在日本最高裁判所(即最高法院)下属的司法研修所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前四个月由司法研修所安排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讲授案例,其后安排18 个月的实习。英美法系的法官不能由本科毕业生直接担任,而是从资深律师中选任。在英国通常担任地方法院法官应有7 年以上出庭律师的资历;担任高等法院的法官应有15 年以上出庭律师或两年以上高等法院法官的资历可见,担任法官的早已是律师行业中的精英了,其具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当无疑问。而律师也非法学院毕业生可以直接胜任的,无论你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亦或是如牛津、剑桥等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材生,均须进入四大律师学院,由这些律师学院对于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包括职业伦理在内的实务训练。这些法律教育先进与发达之国家尽管都特别重视法律人的实践教育环节,但是在没有将法律人才进行实践教学的任务交给高等法学院校,而是在学校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交给独立的部门进行专门的实务技能的培养这一方面却惊人的相似。何也?笔者认为理由恐怕在于职业分工和大学在分工中所承担的功能和其基本定位所决定的。

大学自来就不是一个职业训练场,其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于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术训练从而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和从事各种职业奠定方法论的基础,而不在于对学生进行某种具体职业能力的训练,该种具体职业能力的训练应当属于相关职场的任务。换言之,要求大学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就相关行业的职业技能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乃是大学不能承受之重。大学里的法学教师,由于专业分工的原因,注定就不可能是实务经验丰富的律师或者法官,如果由这些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律师或者审判实务方面的训练无异于隔鞋搔痒,不但不能达到提升学生法律实务技能的预期效果,更是对学术资源的浪费。这也是目前高校教学中难以存在研究性学者与实务性律师的原因之所在。法学院系不能胜任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大学无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大学的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新兴的法学实践教学环节)等实践场所充其量只能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场景,然而模拟的场景无论怎样设计都很难与真实情景相提并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无论怎样训练其实都不过是简单的表面运用而已,离职场的要求尚有不少的距离。再次,大学课堂学时数的限制也是不能把学生实务技能之培养完全委任给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本科教学而言,四年本科学生大约为160 学时左右,除去必须完成的通识教育课程之外,所剩下的学时只有100 左右,即便是将留下的学时的一半,即50 学时分配给实践教学,这对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律师或者法官而言也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若真的将50学时分配给实践教学,那么学生学习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的时间就只有50 学时,这50 学时的时间不要说是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了,就连了解一个国家现行法律体系都无法做到,其结果是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既没有学到法律理论也没有获得实务技能,更不要说符合卓越法律人才的标准。

三、对作为法学教育指挥棒之国家司法考试的反思

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联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强调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即以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培养的定位。但这引发了一个教育目的究竟为何的讨论:是以功利为目的进行应试性教育?还是以实现法治社会进行人才培养?归究一点其实是在于回答法律人才培养是否是为了满足应用型考试而进行的职业培养。很多学生存在这样一个思维定式:有用的才是合理的。大学教育是为了给学生一技之长,法学专业学生将来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的才是王道,至此,从入学开始即贯穿了一种为考证而学习的思维。学校在实施自身培养方案时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的初衷不一致;另一方面社会又以考证通过率为多少这样功利的指标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由此引发出一个问题: 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什么?我们怎样来培养人才?

由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司法执业资格是从事法律执业的必要前提条件,所以法学毕业生都必然要参加该资格考试,而相应的大学教育也必须面对该司法考试的基本要求,换言之,司法考试已经成为法学教学的真正指挥棒,就连作为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之一中国政法大学都专门成立了司法考试学院以专门应对司法考试。司法考试的基本功能有三:其一是为现阶段法治建设选拔相对合格的法律人才;其二是引导未来法学教育的基本方向;其三是为法律共同体确立共同的信仰、价值观、思维模式、法律技术等显而易见,通过司法考试无疑为法学毕业生从事法律职业提供砝码,但是如果将司法考试作为衡量卓越法律人才的标准,则出现认识的误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是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 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司法考试只是衡量学生是否具备一定法学知识的工具,且能否达到科学衡量尚存疑问。如果以司法考试来引导法学教学的基本方向,容易出现人才培养仅仅是为了适应考试而进行的应试培训,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成为普遍现象,法律人中存在文化沙漠也就成为必然。

从上述对卓越法律人才的要求和培养模式以及国家司法考试的基本功能出发,来观察我国现行司法考试制度,笔者的观点是:不能否认从短期来观察国家统一考试有利于提高法律职业群体的法律知识水准,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对国家司法考试不进行改革,将最终扼杀中国的法学教育,更不用说是将法学教育导向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这一法学教育目标了。理由主要是基于下述四方面:首先,目前的国家司法考试所强调或者说是侧重点是对法律条文的记忆。这样的结果势必使学生只知法律条文而不知法律条文如何在司法实务中予以应用,势必诱导大学在教学过程中将精力集中在法律条文的记忆上,而罔顾法律方法之训练,也就是所谓难以从具体到抽象。其次,目前国家司法考试的试题基本上封闭了法律思维的过程。如果按照法律思维模式进行推敲,很少有能够经得起推敲的试题。再次,目前司法考试根本不关心司法实践,命题所选择的案例在司法实务中是如何处理的,法院在面向案件事实时是如何解释法律的,法院是如何发展法律的等等一概不予关注。因而通过题海战术做司法考试题而通过司法考试的学生,在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之后再分析案例时也往往仅仅依据其准备司法考试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加以处理,其处理结果远离基础理论,甚者远离司法惯例无法为法律共同体所接受。第四,国家司法考试的试题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试题的答案值得进一步推敲,有些是因为对于同一法律规范有不同理解所造成,而有一些则纯属欠缺反复推演而轻率得出不正确之结论所导致的。最后但也是最为严重问题的是近年来司法考试出现了混淆法律与政治诉求的趋势,如任其蔓延则后果更加不堪设想。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法官当然需要权衡判决结果所带来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伦理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等,但是这些效果的考量与权衡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所进行的,而不是置法律于不顾另行依据政治诉求而为判决,这无异于否认法律的权威性。为了发挥好其对法学教育的引导作用,未来必须改变所存在的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不能将司法考试作为法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进而影响到整个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的实施。

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篇6

关键词 资源环境特色 法律硕士 教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生态伦理观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结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学科优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律硕士的培养选择以资源环境为特色。

1 形成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

2009年6月2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颁发《关于批准新增法律硕士等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通知》,中国地质大学成功取得法律硕士(J.M)招生资格。“受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本定位和传统布局结构的影响,法学研究生教育的任务长期以来都明确规定为教学科研部门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缺乏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渠道和制度设计”。①为改变这种困境,中国地质大学依托地质、勘探、石油和环境等优势主流学科,明确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在全面掌握法学理论知识和我国法律体系并精通法律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进行资源、环境、土地类专业知识的传授与相关法律实务的训练,并提供足够的理论素养、实践平台和上升通道让其迅速成长为我国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高精尖法律人才。具体要求为: 第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这是法学基本素质的培养,需要掌握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知识,在具体的学习中加以应用。第二,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重点研究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法相关法律问题,关注矿业权立法问题,土地权利问题,水权转让法律制度,饮用水法律保护和地质遗迹的法律保护等方面。第三,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国土资源局等实务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教育提供了基地保障。实习部门为学生配备实习导师。安排有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员讲解具体的案件调查情况、相关案卷的撰写方法、审判与监督制度、国土资源法律问题的处理等等,保证学生在实务部门的实习和实训的时间和效果。第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这是国际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处理涉外自然资源事务的必需。

2 提高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教育的师资队伍素质

在教育领域,师资是教育的核心因素。法律硕士教育能否办好、学生专业能力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学院的师资力量。②目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学专业教学的专职教师20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讲师9人,具有或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老师占总教师人数70%。另有多位行业外聘兼职教授。专业教师中70%以上教师有法律实务经历,30%以上教师具有出国进修学习经历,教师长期从事行业与法律密切结合的科研课题。在专业教学中,已经形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能够为高水平法律人才培养提供充分知识储备和质量保障的教师队伍。除了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博士学位的法学教师外,还将结合环境学院、资源学院等师资力量的优势,同时外聘土地、资源等行业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律硕士教育的实际情况,在现阶段,引进法律实务部门的优秀工作人员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律硕士生指导教师,对改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律硕士教师整体状况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师资构成状况,增强法律硕士教育培养力量,改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律硕士生指导教师法律实践素养不足的状况。第二,为法学系教师提高自身法律实践能力提供了相应的平台与窗口。法学系专任教师可以通过和法律实务部门的优秀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与探讨法律实务问题来提高自己的法律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聘请国土资源利用与管理实务部门的人员对教师进行应有的强化培训,提高他们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领域法律实务问题的认识。通过上述途径,尽快地提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律硕士师资的素养。

3 加强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教育的校内外教学

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篇7

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模式;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133-03

根据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与法律事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的通知》(教高[2013]8号)(以下简称《“双千计划”的通知》)和《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文件精神(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各高校进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已经满三年。回顾四年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有诸多问题值得反思,本文从笔者所在学校省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实施情况,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加以思考。

一、如何完善卓越班的x拔机制

河南科技大学是在2013年首次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学校决定采取单独编班的培养模式,那么,依据什么标准从新生中选拔和独立编班?该校从2013级以来实施了两套选拔和独立编班的办法:第一种方案是根据新生外语入学摸底考试成绩确定个初选名单,加上学院的面试成绩后进行排序从中择优选出了30名学生;第二种方案是在2014级高考招生简章中单列出卓越班计划,直接录取30名学生。思考认为,这两种选拔模式均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种选拔模式中,单独根据外语成绩决定一个初步入选名单有可能将那些法学专业素养高的学生排除在卓越班之外。事实上,在河南科技大学2013级卓越班培养过程中,确实有三四名学生专业课成绩差强人意,在一年学习后不得不被调整出卓越班。第二种选拔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在2014级招生过程中,由于考生和家长对卓越班性质不太了解,结果招录的学生成绩普遍低于大班的学生。2015级卓越班招生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优质生源几乎全部挤入到卓越班,竞争非常惨烈。两种极端情况引起了学校的反思,学校在2016级卓越班招生中又回到原点,采取进校后选拔的模式。究竟哪种选拔模式更科学?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对何为“卓越法律人才”加以准确定位。

《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重点”。这说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1]。笔者认为,卓越法律人才,应当是发自内心热爱法学事业,秉持权利义务理念,立志法律工作,有较高法学专业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人才。只有把法律当作自己真挚热爱的事业,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卓越法律人才未来的职业选择非常宽泛,既可以从事理论研究,也可以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法律职业精神是不变的核心。因此,从这个标准出发,入校后在新生中选拔组建卓越班将更为科学。这种模式能够将那些真正热爱法学,并且具有学习潜力的学生挑选出来。因此,卓越班入班的面试环节就非常重要。要想选出热爱法学事业的学生,我们就需要在面试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面、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等。

二、采取何种教学培养机制

当前,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定制施教,专门制订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单独设班,小班教学,遴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授课,并制定了相关的教学和学生管理配套措施,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运行中既有优势,也对整体法学本科教育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详细论述如下。

(一)单独编班的问题

一般说来,各高校法学专业学生上课的传统做法是大班上课,数百名学生编成一个教学班采用大课堂式、灌输式、讲述式的授课模式。这种做法节约了教育成本,但是不利于师生互动沟通。大班上课的模式,显然距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差距。为此,该校为了贯彻执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采取了单独开班的教学模式,旨在创新摸索卓越法律人教学方法和路径。多年来,单独编班人数在30人左右,采用讨论式、问题研讨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小班教学能够指引学生“像律师那样思考”(think like a lawyer),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逻辑,更多引入问题教学、辩讨教学、案例教学、法律诊所教学和模拟法庭教学[2]。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加直接、更加畅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高涨,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速度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单独开班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法的试验田。但是,这势必会对大班上课的法学本科教育带来影响。大班的学生对这种教学资源的分配表示不满,希望也能分享卓越班那样的教学改革成果。面对这种呼声,我们正逐渐将卓越班培养模式实施于普通法学本科教育。例如,在为卓越班学生配备校内学业导师的同时,也为大班学生指定校内学业导师;并且加大研讨式教学的力度,增强学生法学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也使得卓越班具有实验的性质,是对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经验,应当惠及整个法学本科教育。

(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新要求

围绕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目标,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必须有所调整,这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前提。与普通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相比,卓越人才培养方案要在保障本科法学教育内容的系统和完整性基础上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基础素养的培养。法务能力特色之处是要处理各类利益冲突和矛盾,法律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现代的社会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要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为此,我们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意增加了书法、礼仪、普通话、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强化学生知识复合交叉。

2.注重学生实务职业能力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应用型人才,为此,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强化学生司法实践能力、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增设了法律职业伦理、法律实务示范指导、法律方法等课程。尤其是,我们充分发挥“双千计划”实务专家的优势,让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法官、检察官走进课堂、言传身教,感受和学习实务专家的法律思维、职业道德。

3.加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相较于普通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案中针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从难、从严要求。为此,我们要求给卓越班上课的教师必须达到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同时,专业课程要体现专门性、研究性的特征,引导学生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培养学生较强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学研究能力,具备运用法学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

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更加注重“复合”的专业素养、通识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其知识面应当更广,能够成为通识基础上的职业法律人才,即,要具有其他人文学科知识的通识和法学基础知识的通识[3]。因此,为了贯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其培养目标,卓越法律人才教育课程也必须做相应的调整,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制并实施课外素质拓展计划,从而提高法律卓越班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

1.综合素养拓展方面:(1)课内方面,培养计划专门为卓越班开设书法训练、普通话训练、计算机操作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2)课外方面,举行礼仪知识讲座与训练,定期举办话剧表演、演讲比赛、辩论赛、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思辨、品德等素养。

2.专业技能拓展方面:(1)课内方面,人才培养模式中专门为卓越班开设法庭辩论技能训练、法律方法运用、职业伦理等课程,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2)课外方面,开展法律诊所教学,定期与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开展疑难案件讨论,组织卓越班学生现场观摩并回答提问;定期开展法庭进校园活动,组织卓越班学生现场观摩庭审;组织卓越班新生到监狱、法院、检察院参观学习,增强其对司法实务部门的感性认知。

上述课程的设置,大大拓展了法律职业素养相关能力,学生的思维方式、逻辑性和思辨性、法务实践能力得以大大提升。

(四)探索建立双导师制度

当前,法学教育中一个普遍问题是师资不符合“双师型”要求,即校内的专业教师虽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但普遍缺乏一定的法律实务经验。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教师来源不能仅局限于纯理论或纯实务的人才,而应当是兼具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的师资[4]。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探索建立了双导师制度。所谓双导师制度,就是为每名卓越班学生配备一名实务部门的专家和一名校内教师,从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双重角度指导学生的学习。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将一大批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务骨干请进校园,受聘为卓越班学生的教师,每名实务专家亲自承包指导1―2名学生法律实践,这些学生有机会跟随导师亲自参与案件办理。为了强化对校外导师的管理,我们制定了《校外导师聘请与管理条例》,明确其权利和义务。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法学理论的学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生之间联系与沟通,强化教学管理水平与效率,学院制定了《关于法学卓越班实行校内导师制度的规定》的教学管理文件,对法学卓越班学生从大二开始安排指定校内指导教师,遴选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教学效果良好、认真负责、师德优良的19位教师担任卓越班导师,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名学生,最少指导1名学生,实行精细化、一对一、全程长期指导培养,对学生三年学习过程中的选课、学习疑惑、学习方法、各种考试、论文写作、科研项目申报、法律人的品德养成等事项进行进行全方位固定式长期指导。

三、如何更好地落实“双千计划”

根据《“双千计划”的通知》和《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设置有省级和部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高校应当与实务部门互派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和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彼此单位任职和工作。“双千计划”实质是强调和深化法学理论教育和法学实践的联系,培养一批既具有深厚法学理论功底又有创新法学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来自实务部门的专家如何在高校工作和任职?这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为实务专家安排课程的问题。一般说来,与一般法学本科培养相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中均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实务方向课程,例如法庭辩论实务等,这些课程主要就是为实务专家而设置。因此,我们为每位挂职教师每学期安排不少于20个学时的课程,上课采取两种模式:一是专题讲座方式,实务专家侧重从实务方面研讨案例,与学生讨论。这些案例都是实务专家自己办理的案件,这些问题的阐释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解决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逻辑思维能力。二是采取实务专家与理论课教师共同上一节课的模式,理论课教师讲理论,挂职教师针对理论讲实务。

第二,如何强化实务专家管理和落实其待遇问题。在管理方面,我们制定“双千计划”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双千计划”实施方案》《省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挂职教授聘用协议》和《省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挂职教师管理办法》等。在这些文件中,就实务专家的职责、期满后考核要求、相应待遇等问题做了详细规定,这些措施的完善能真正促进发挥“双千计划”实务教师的作用。

总之,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教育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各种制度的效应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是,只要我们有明确可行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目标,就应当在法学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创新思维,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夏锦文.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基本问题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2] 陈胜国,刘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新思考――以学生工作应对为视角[J].时代法学,2015,(4).

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篇8

论文关键词:目标定位 素质的全面提高 诊所式法学教学方法

一、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国家的基本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新世纪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却存在反差:一面是急需高级法律专业人才的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却是普遍的法学专业学生“求职难”。由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与学校部联合主办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仅为37.85%。而被视为冷门的哲学和历史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却分别达到40.35%和51.85%。1在2006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考试频道合作的调查中,法学专业以35.6%的得票率排在“滞销榜”专业的第三位。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法学专业毕业生素质与现实需求之间还存在极大的距离。现实要求我们对整个法学教育进行改革。

法学教育目标的定位,将直接影响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进行。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法学研究专家,还是为社会提供运用法律的各种专业人才,是近些年来引起越来越多争论的问题。美国律师协会著名的麦克·科瑞特报告中提到,在r法律从业者整个的职业生涯中,其需要持续不断地加深对其从业环境——变动不拘的社会的理解和认识,需要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需要对法律事实独立的调查和评判能力,需要对法律问题作出及时的反应和采取最有效应对策略之能力。学生在课堂中如果学到的只是零散的、片断的、割裂的、凝固的知识,这显然不是法学教育应有的目标。法学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科学,而不是纯粹的规范科学,法学教育实质上应是一种高等职业教育。

由于法律问题都是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这需要一种系统的法律职业能力去解决。法律教育具有的深刻的职业背景决定了法学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政治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强的学科突出特点,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因此,应从“以理解法律含义、传授法律知识为宗旨的教育模式”,转向培养学生成为法律职业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标。

现代国家普遍通过司法考试来选拔高素质的法律职业群体。司法考试要求法律院校(系)的法学教育培养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这种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应该是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法律人才应当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精深的业务知识、良好的感悟和创新思维能力,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精通外语,能汇通古今,融贯中西。他们既能胜任法官、检察官的工作、律师工作,也能胜任企事业单位的法务工作。因此,我国今后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应当定位在培养具有高度职业责任感、适应社会需要、具有敏锐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掌握一定法学基础知识且具有独立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注意素质的全面提高

我国法学院的学生是直接从高中生中录取的,而且,中国传统教育文史哲主导的模式,且90年代前缺少法律职业,因此法学教育基本上仍停留在理论分析、法律诠释层面,距离司法实践的要求差距较大,这与美国法学院职业导向的法学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06年7月27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就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如何推动素质教育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其中在谈到教改难点时指出:“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很大困难……”目前我国的多校联合办学,高校走向综合已成为趋势,进行素质教育已形成共识。因此,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要注意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培养学生的法律道德

法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由于法律职业自身的特点,首先要进行法律道德的培养。关于法学教育的目的,20世纪40年代曾任司法院大法官的燕树棠先生认为:法律事业是公益事业,法律教育是训练社会服务人才的教育,因此,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在训练社会服务人才,而不是造就个人谋生的能力。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先生在所著《法律教育》一书中谈到:“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在培训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益的法律人才,这种人才一定要有法律学问,才可以认识并且改善法律,一定要有法律常识,才可以合于时宜地运用法律,一定要有法律道德,才有资格来执行法律。”他还引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原校长辉得在该大学法学院创立之日说的一段话以资佐证,“我们创办法律学校的目的,非在造就许多讼棍;乃欲以严格之训练,提高其程度,使将来出校门之后,有高深的学问,有远大的目光,有高尚的道德,若再资以相当之经验,则无论其为法官,为律师,为各种公益事业,鲜有不成为造福国家的法学者”。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法律变化频繁、知识更新快捷。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四年时间内教给学生及后一辈子所需的各种法律知识。学校教师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分析、辨别、创造知识的能力。传统的法学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认同性思维及其人格,而忽视了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即使各有见地,但也不得不尽心尽职的诠释既定的法律及其制度的合理性,单一的认同性思维往往会抑制人的创造力,法律职业者缺乏创造力,不利于实现法律的公正、公平,不利于法律职业者履行天职。因此,我们在保持培养学生认同性思维及其人格长处的同时,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

按照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应用的基本思路,使专业结构从单一化向跨学科、跨专业,学习结构多样化发展。公共基础课应四统一:统一大纲、统一要求、统一考试、统一评分。因此,要围绕“大法学”课程体系设计应用型人才的课程,坚持统一标准和规格,在一、二年级阶段学好各部门法学基础课程,三、四年级时增加实践课程。在实践课中设置取证、、审判、辩护、商务谈判、调解、仲裁等内容,通过实案分析、办案活动,学习相关的法学理论,掌握法律操作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的执法和司法能力。

(四)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法学是一门极具专业性的学科,但它却从来不是一门自给自足的学科。个成功的法律职业者常常具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修养。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与美国的法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法学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学生是来自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优秀学生,他们的法学专业学习是在先前的大学教育背景基础上进行的。而在我国,高中毕业之后随即可以进入法律院系学习,使得学生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以及社会阅历方面存在极为明显的局限。法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总目标就是构建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建设法治国家的应用型法学人才。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全面素质提升的课程结构

我们应该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课程结构作为法学教育的中心内容。这里的“全面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生理和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2.以挑战眼光整合法学课程模块

课程改革绝不是课程门数的简单的增加或减少,也不是单门课程内容孤立的增删。我们要从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野和以全球化的挑战眼光来科学地整合法学课程模块。

3.增加法学本科教育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

法律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决不存在于真空之中。它不是社会科学个自给自足的、能够密封起来或脱离人类其他活动的部门。因而“一个人要是只懂得法律技术,只知道审判程序的机制和精通实在法里的技术规则,那他不会是一个头等的法律工作者”。

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篇9

要实现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要求商法的教学方法须不断创新,因为教学方法作为培养人才的途径和手段,首先应当服务于其目的。“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法律教育的内容、专业化程度、教学和学习方法乃至教科书的编写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对于法学人才的培养来说,不仅仅要以知识的获取为目标,而且要以获得法律职业的专业能力为目标。为了实现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要坚持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与人格的养成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作为讲授商法学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培养出我们的学生既要掌握必要的法学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培养出具有一定的法律应用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而传统教学方法下的教育和考核方式使得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一旦遇到真实的社会案例,学生就会不知所措,这显然是与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

“商法,是一古已有之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之法”。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市场的再组合、金融发展的需要,时代呼唤商法内容的不断创新。商法的内容体系非常庞大,目前关于商法的教材,既有教育部所推荐的21世纪系列教材,也有各名牌大学所编写的教材,其内容也各有取舍,很难做到一应俱全,这些教材的内容也大多数偏重理论,缺乏实践的内容,不适合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难以反映不断变化中的商事实践,以致于知识体系老化以及滞后。鉴于此,商法教学方法应当循科学原则,力求做到与时俱进,在对基础知识充分掌握前提下,还要密切关注最新的前沿问题,立足本土,探索国际视野。

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商法教学体系的改革

(一)树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理念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应当侧重培养学生全面的法律素养,主要包括法律思维、法律职业操守以及法律工作能力等,努力推动制订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培养方案。要扭转当前一些学校存在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大量存在的学术性与实践性脱节、法律教学水平滞后等问题;其次,应当突出商法这门课程的“涉外性”和“国际性”的重要特点,调整好双语法律课程与中文法律课程的比例;再次,在加强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同时,要关注商法学教学过程中的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平衡,尽可能的加强学生的基础法律理论素养;另外,还应当打通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不同法律学科之间的整合。鼓励学科教学交叉研究,并且要尽量减少和避免教学内容之间的重复。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已是不可遏制的趋势,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法律服务的市场化和全球化,而涉外法律业务将会在我国的法律服务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大量法律从业人员除了法律基本素养、基本观念以及法律知识方面的局限外,在法律思维、法律技能等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国外的法律从业人员,外语交流能力相对处于劣势。当前,我们应当加大商法学实践的必修环节内容,如法律写作、法律谈判、法律诊所、公益诉讼等,在商法学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对深入的思维方式的训练,注重其思辨性和逻辑性的养成,实践教学的特点就是要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关注有关起草合同、辩论、回答法律咨询问题等等,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关注司法考试,将教学内容与司法考试紧密联系,但是不能沦为司法考试培训班,要有扎实的法律理论素养。在商法实践教学中应积极推广课堂讨论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由讨论和激烈争辩的氛围当中求得共识,获得新知。它还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独立思考和求异思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其学习和未来工作中非常需要的,具体讨论的内容可以是基础法理知识,也可以是案例等。为了保证讨论的效果,教师在讨论前应当精选讨论题目,并要求学生先行准备,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和控制工作,使讨论围绕中心议题展开,使全部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讨论之后,教师要做好归纳总结,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并实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提高教师的专业认识是法学专业师资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为专业认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只有明确了本专业的定位,并把握本专业发展的前沿问题,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才能够真正在教学中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法学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可以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来开展:加强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学术交流环境,可以派出教师访学,参观交流,为现有教师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水平。教学评价还要实现多元化: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评价,又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评价,既要有教师的评价,也要有业内专业人士的评价,要不断完善相应的评价制度,必须要建立公平、有效的评价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专业管理制度,以过程性评价为核心,以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等要素为考核评价标准,对法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

(四)课外实训教学法商法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所以还必须要注重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的有机结合,而课堂外教学是专业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教学方法的合理拓展,通过拓展课外实训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能提升学生的技能素质、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真正实现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外为学生搭建出社会实践的平台,利用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实习场所,开展法律专题调研活动,在法律援助中心等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义务的法律咨询等等,为学生成为真正的“法律人”,宣传并组织好实践和实习活动,为学生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加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监督。

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篇10

我国法律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像其他大多数专业一样,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其中专科层次人才培养占有相当比重,但专科生就业相当困难,即使勉强找到工作,也与法律专业工作相差甚远,法律专科生就业难已成了法律专科毕业生与相关院校就业工作的一大难题。正因为如此,好多学校停止了招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社会的发展真的不需要法律专科生了吗?本文将就法律专科生就业途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简要地分析研究。 一、法律专科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外部就业大环境影响 1.法律人才需求首推国家政府的公检法部门,其准入形式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每个岗位都是几十人、几百人、甚至是几千人在竞争。更何况在报考学历限制下,专科生除书记员外几乎无可报考的岗位。同时我国还规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从2002年开始除及西部个别贫困县、扶贫县之外,其他大多数地区的专科生根本没有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如此看来,进入政府部门机会极微。 2.政策及企业习惯限制了专科生进入律师事务所和企业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在我国从事律师工作也必须首先通过司法考试,专科生同样因无报考资格与律师无缘;企业的法律顾问等属于企业管理的重要高层事务,大多数企业会在出现法律纠纷或日常事务时高薪聘请具有律师资格的法律专家从事此项工作。专科生又与企业性岗位无缘。 (二)学校培养体制的原因 1.法律专科生培养方向与目标定位的偏差。一般研究生、本科生要求培养研究型人才,而专科层次应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在目前大多数院校法律专科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定位上不明,导致其课程设置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仅仅比较本科少了一年学制和几门课程而已。由于专科生入学门槛低,基本素质如逻辑思维、理解能力、智力水平与本科生在总体上有一定差距,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数与本科生存在相当的差距。在人力资源总体供大于求的形式下,与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竞争存在明显劣势。 2.学校对专科生的就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设计重视不够。学校办学应以就业为导向,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入学教育开始应该让学生明确本专业的市场需求、培养方向,引导他们构建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不应该到毕业前一年甚至半年才临时抱佛脚紧抓就业工作。 (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由于缺乏系统的就业考虑,学生们在校学习期间没有针对性地为就业做好学识、能力、心理方面的准备,就业时不能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与评价,也没有正确的估计形势。熙熙攘攘的人才招聘会,招收法律专科生的岗位寥寥无几,学生门只能是满眼茫然,无所适从。 二、法律专科生就业的途径 上面通过分析国家机关、律师事务所、大中型企业的用人特征及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生自身原因,指出专科生就也难的原因,那末专科生如何应对这种形式,除了这些单位之外,是否还存在其它的有效就业途径呢?我国人口70%是农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已逐渐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框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如农民在土地承包、宅基地建设、婚姻遗产继承、邻里纠纷等与其生活密切相连的方面,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形成了大量的劳动纠纷的时候,在小企业建设管理中出现经济法律问题的时候,他们渴望得到法律得帮助,而他们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相当缺乏。农村信息相对蔽塞,交通不够发达,收入相对较低,高昂的律师费用使其无力登入律师事务所的大门。农民在出现法律纠纷的时候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低廉的法律帮助,有的忍气吞声,有的莽撞行事,小事最终酿成大案,造成不应该有的损失。由此来看,广大农民、发展中的农村经济对法律服务有着很大的需求。 按照我国司法体制,乡镇一级设司法所,并支持建立私营法律咨询服务所,设立人员为三个具有法律工作服务者证书的人员(并不要求有律师证书),从事法律咨询、诉状、民事等法律服务事务。目前此机构成了为乡村提供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 那么这些法律咨询服务所的基本状况又怎样呢?以唐山地区为例,共有法律咨询服务所200多个,具有法律工作服务者证书的500多人。而这些服务所大多业务繁忙,从业人员收入也不少。据有关人士介绍,这些事务将被律师事务所代替,但唐山市目前每年考过司法资格的大约有100人左右,而其中要为农村、农业服务的恐怕寥寥无几!所以面对高层法律人才竞争的激烈性,面向农村基层法律事务,服务于农民与农村经济成为专科法律毕业生的有效就业途径。 到农村基层从事法律服务的人员面对的是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民,从事的是与千家万户紧密联系的琐碎小事,所以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素质水平、职业能力有着特殊的要求。为适应就业要求法律专科教学应在课程设置、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作出改革。 三、专业培养方向目标的正确定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要求 法律专科学生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服务于农村、农民法律服务需求的实践应用型人才。 基本素质要求:较高的综合人文素质、服务于基层的吃苦耐劳精神。所需知识结构: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针对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应用较多法律知识。 所需的能力要求:法律文书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与网络应用能力、再学习能力、适应基层工作能力等。 四、课程体系知识模块有针对性的培养 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与能力 1.基础理论知识模块:语文、外语、两课、体育等,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2.专业基础课:如逻辑、演讲、宪法、法制史,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理论依据专业基础;专门法律知识的熟知与掌握支持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素质的培养,这里重点学习:(1)村基层经济法律事务:企业法律制度、合同法、税法、土地承包法;(2)婚姻继承法、劳动法范畴;(3)刑事法律范畴:刑法、诉讼法、治安管理条例等。#p#分页标题#e# 3.计算机操作与网络的熟练应用、法律文书写作、口才与逻辑思维的锻炼、校内模拟实习、校外实践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五、面向基层法律服务人才培养需要特殊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大学生系统就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设计。入学教育中的专业教育部分应让学生明确其学习的内容、专业的培养目标、未来就业的岗位群。 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指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有重点有选择的学习相关内容,重点科目加大教学力度,有意识的关注未来岗位的需求,如对婚姻遗产继承法、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劳动法等农村应用较多的法律知识的相关教学与实践活动应特别关注。 2.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历提升教育,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法律服务者职业本身要求较高,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法律专科生们在从业过程中不但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还要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以适应未来形式的要求。 3.组织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实践技能相融合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大学生课外活动是他们的人格形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将专业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大学生辩论才、演讲赛、法律应用文写作赛等都是非常适合法律专业学生开展的课外活动。 4.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做好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关注社会问题。现在的就业市场普遍要求就业者有一定得社会实践能力与工作经验,基层法律服务面对的又将是各种各样的事务,条件相对艰苦。为尽快的进入角色,大学生们必须利用假期深入基层,接触尽可能多的实际案例,应用学到的法律知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吃苦精神。作为人才的培养者对这项工作必须加以重视,对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设计并加以引导,它是对课内教育的一种升华,对就业起到的作用不亚于课内教育。 面对基层法律服务的法律专科层次教育任重道远,需要法律专科毕业生与相关院校不懈努力,培养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