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评估十篇

时间:2023-10-10 17:42:26

机电设备评估

机电设备评估篇1

关键词:高科技成果;能源机电设备;评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能源开发速度越来越快,这就对能源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机电设备本身科技含量就高,因此对能源机电设备的监测和评估就需要高科技的支撑。本文在分析能源机电设备的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的同时,介绍了一种基于GIS技术的可视化监控系统的设计,以期利用现代高科技成果来实现能源机电设备的实时监控与评估。

1 能源机电设备评估应该注意的问题

为了能够准确的对能源机电设备进行评估,评估人员就应该了解机电设备评估应该注意的问题,掌握科学的评估方法,才能正确对设备运行状态做出准确的判断。能源机电设备的评估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该了解整个能源行业所使用的机电设备类型,细分出哪些设备室机器设备,哪些设备是电气设备,还有哪些设备是用于采掘系统的,哪些设备又是用于井下运输与井筒提升系统的。只有正确的掌握了这些机械设备的分类,才能对设备的评估做出准确的判断。

2 基于GIS技术的可视化系统构建

2.1 数据库建设

对于整个系统的构建中,数据库的建设使至关重要的。可视化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包括两个方面: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对于图形数据库的建设,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比例尺,这样就可以保证地图的精确性。图形数据库包括矿井的井下巷道布置图、设备分布图、配电系统图,涵盖了井下所有的机电设施、巷道等信息。图形数据库明确的表明了各个设备的位置信息,可以方便在以后的观测中,通过图形界面至关的观察到各个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将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制作成电子文档,录入到数据库中,这样数据库就涵盖了所有设备的运行参数。此外,为了保证设备的运行参数能够实时的被传送到监控中心,可以利用无线传输技术进行数据的实时传送,保证系统能够实时的监测到设备的运行状态。

2.2 系统的建设

整个系统的构建是采用超图公司的Superman组件,在VC++的环境下设计开发的。开发的可视化管理系统界面,可以有效的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对系统的各个模块建设可以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整个系统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基本操作模块、数据接口模块、数据查询模块、预警模块和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模块。为了保证设备运行参数能够被实时监测,需要借助传感器和射频标签等传感设备,能够高效、准确的采集到设备运行参数,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其传回系统控制中心。

1、对于基本操作模块,其任务主要是更新数据库和地图信息,保证设备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的获得设备运行的图形界面。2、数据库接口模块主要负责接受实时的监测数据并将数据传送到系统中,在这个模块中,需要利用对无线传输过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设备运行参数,然后将信息传输到数据库当中,保证系统能够监测到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3、数据查询模块主要是负责设备运行信息的实时和历史查询,帮助管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设备运行情况。4、预警模块负责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预警。当设备的运行出现状况时,预警模块要及时的通知设备管理人员,及时对设备进行修复,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5、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模块负责对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全面分析,预测设备未来运行可能出现的状况,预防问题的出现。在这个模块中,要对设备的电流、电压和工作时间等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结合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设备运行的历史参数对设备做综合分析,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为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2.3 系统应用

本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对能源机电设备的状态评估,通过可视化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分析设备的历史运行状态,掌握设备运行的一般规律,将设备的现行运行信息进行整理,以便日后的估测。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设备进行检修,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成果应用到了能源机电设备的监测评估当中,由于机电设备的复杂性已经能源开采加工的隐蔽性,使得能源机电设备的监测非常困难,而基于GIS技术可视化监控系统,能够有效的对能源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预测设备故障,为设备的检修提供参考,促进能源机电设备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机电设备评估篇2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风险评估;CBRM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生产生活中对电的需求。国家电力战略不断推进,致使我国的输电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架空输电线路数量也急剧增加。由于新线路和老线路一起投入到电网运行之中,造成了一定的架空输电线路风险存在。

1. 架空输电线路的健康状态

每一条输电线路就是电力系统的每一根神经,它的状态决定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状况。因此要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对性能不同、制造工艺有差异的输电线路完善管理。电力系统中的老旧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要进行定期的检测,排除电力系统隐患,才能够有效把握它的运行状态,延长线路的使用周期和维护电力资产。架空输电线路长期处于野外,面临的环境恶劣复杂,经常受到风、雪、雷电、高温、寒冷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在自然环境条件作用下,输电线路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对线路的状态进行评估,为电网机构对设备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另外在人为因素中,电力检修和检修力量的矛盾也一直存在着,如今电力检修主要形式还是周期性的检修,但是电网中电线密度越来越来,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导致了的工作质量下降,检修力量不能满足检修需求,也让输电线路的健康状态存在着威胁。解决这样的问题应该要制定合理的计划,以最高效的完成检修工作,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检修对设备的损耗,明确需要检修的对象,使资源得到最高的利用。设备少,线路简单的地区可以开展周期性检修。但是在设备多,线路复杂的地方检修工作开展就比较困难,就可能造成检修人员疲劳而出现违章检修,并且时有设备故障发生,这种状况下安排定期检查不能及时的排除电力故障,也让架空线路健康水平下降,因此盲目的电力检修制度对现代电网发展会造成损害。

2. 架空输电线路的风险评估

2.1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架空输电线路的风险存在不确定性,,如何将这种不确定性加以确定是排除输电线路风险首要步骤[1]。架空输电线路的风险评估不仅包括自身线路存在的风险评估,还包括风险状态下对用户、电网企业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甚至包括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它不仅存在着设备风险和财务风险,而且还存在着维修风险以及管理风险。但是设备风险是引起其余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设备风险的评估地位很高,是风险评估的主要对象。对于电力设备风险评估就要考虑到故障发生之后的隐患,比如对人身的伤害,对电力系统的损坏,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了解线路相关信息,记录设备故障历史资料的同时也要了解输电线路在电网中的作用和影响,这样才能完善的评估风险和管理风险。

2.2风险评估的缺陷

目前架空输电线路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电力设备的状态、发生故障的案例、电力系统安全信息[2]。事实上,架空输电线路评估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但是在传统的风险评估流程中往往会因为存在主观因素而造成评估精确性欠佳的情况。同时在电力风险评估中还出现其他问题:风险评估方法简单,结果不具有可信性;评估信息获取不全面,设备的情况不能真实反映;状态监测与风险评估不适应,评估和维修工作脱节;评估的方式不对造成评估结果有误从而不能正确指导维修决策的实行。根据上述情况可知,现存的架空输电线路的风险评估存在很大的缺陷,风险评估理论依据匮乏。

3. 基于CBRM的架空输电线路的风险评估

CBRM是较为完善的架空输电线路的风险评估模型,能够弥补当今风险评估中的缺陷,它能够结合设备的信息和工程学理论知识和经验来对电力系统中的各项设备的状态、性能以及风险进行数字化评价,能够综合得出电力设备的健康水平、故障风险率以及设备使用年限,还能够根据设备的使用状况校正评价结果。因此保证了包括架空输电线路在内的电力设备的安全以,降低了由于设备造成的其他风险几率。

CBRM风险防范管理体系主要为电力设备风险控制提供状态评价、风险预测评估以及辅助决策三个方面的防范管理[3]。

状态评价功能是对设备的健康状态及可靠性分析,并计算出设备的健康状态值、故障存在率和设备使用剩余年限。为设备的维修、改造和重新规划等决策提供了指导依据。

风险预测评估则是对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进行评价,包括对故障发生后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各项电力设备引发故障的因素进行计算测出风险值。更加有利于设备的风险管理,为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资源和高效利用起着很大作用。

辅助决策是基于风险评估基础上,依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管理制度以及对电力设备性能要求对电力机构提高科学检修计划的机制。它能够帮助电力机构制定科学的设备改良计划和资产管理计划,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4. 结语

科学的架空输电线路的风险评估机制有利于防范电力风险,保证电力设备系统的安全能够维护社会稳定、人身财产安全、国家资源安全,对国家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凯,蔡炜,邓雨荣,朱时阳,吴彪,王海涛.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和管理平台[J].高电压技术.2012(05)

机电设备评估篇3

关键词:智能评估;HMI;通信

引言

目前,学员参加船员适任证书考试时,一般全部由监考人员进行评判打分,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掺杂考官个人主观因素,受监考人员自身知识储备的影响。与传统评估形式相比,智能评估系统效率更高。智能评估系统以相应领域的专家理论为指导,综合相应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标准,使故障的设置更形象、更贴近实际。在此基础上,与编程技术相结合,实现对考生的智能评估,这样不仅提高了评估效率和公正性,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还使得评估考试更具实际意义。

近年来,智能评估的设计层出不穷。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于船舶辅锅炉模拟器的开发,所开发的软件系统,具有自动考核功能;根据轮机模拟器考核评估的需求,设计智能评估系统基本组成和功能,结合专家系统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设计了智能评估系统的评估算法,并以某模拟器为例具体介绍了智能评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然而,船舶电气方面的智能评估系统却很少有人研究,文章结合前人智能评估的经验,以三速锚机为例具体设计了船舶电气智能评估系统中设备之间及设备与模拟软件之间的通信,开发了一套较为合理的人机界面,同时利用S7-200实现了设备根据故障代码进行故障智能设置。

(1)智能评估系统基本构架及原理

智能评估系主要由计算机模拟软件、考试监控管理设备、操作设备组成。

其中,计算机模拟软件包括:专家库、评分标准及参数设置模块、考生信息管理模块和考试系统管理模块。

专家库是评估系统的核心,是以专家理论为指导,结合专家专业知识及相关技术人员的经验知识所组成的设备故障库,包括各个设备的故障类型、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故障代码等。评分标准及参数设置模块,根据相应的评分算法对考生的操作进行打分。考生信息管理模块由考生学号、姓名、身份证号码和成绩等个人信息组成。可以在模拟软件中增加、删除、修改、查询考生基本个人信息。考试系统管理模块主要是通信模块,负责协调、调度模拟软件中各模块与考试监控管理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及数据的暂时保存。

考试监控管理设备用于监控、汇总各从站操作设备的运行状态,连接操作设备与模拟软件的数据通信。同时,在监控管理设备上也可以显示考生信息、考试成绩及所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在考试过程中,如果考生因操作不当做出可能损坏设备的错误,考试监控管理设备中可自动强行停止该设备的运行以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操作设备即为考生考试设备,由考生直接操作。

智能评估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操作流程

考生在S7-200的HMI上操作,首先启动系统,输入自己的学号进行登录,S7-200把考生学号通过S7-300发送到模拟仿真软件的考试系统管理模块并在S7-300的HMI上显示,考试系统管理模块接收考生学号并在考生信息管理模块中查找该考生信息,同时把考生信息管理模块中相应考生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发送到S7-300,S7-300记录考生信息并在自己的HMI上显示,然后把信息发送到S7-200的HMI供考生进行个人信息的确认。若信息不正确,考生返回前一界面重新输入学号;若信息正确,考生确认信息,S7-300接收此信息并发送给考试系统管理模块,考试系统管理模块收到确认信息后,从专家库中随机发送一份考题代码到S7-200,由S7-200自己设置故障。然后,考生即可看到自己的考试要求并开始考试。考生完成考试要求或者考试时间到时,系统自动结束考试。S7-300在考试期间实时监控、存储S7-200考试信息,考试结束时发送给考试系统管理模块,由考试系统管理模块把数据传送到评分标准及参数设置模块进行成绩的判定。然后考生信息管理系统存储考试成绩并通过考试系统管理模块发送到S7-300的HMI上。在S7-300的HMI上可以随时查看考生的相应考试信息。考试流程图如图2所示。

1 以锚机为例详细说明

1.1 S7-200的HMI界面设计

通过西门子触摸屏组态软件Wincc flexible设计出与S7-200相连接的触摸屏的界面:

(1)首先进入系统启动界面,点击开始启动系统。

(2) 进入系统启动后进入登录界面,输入学号,点击登录。

(3)登陆后,系统发来对应学号的考生姓名及身份证号码供考生确认。

(4)确认信息后,系统随机发来一份试题,如图3所示,该界面还有HMI自带的时钟,以便考生把握时间。考生排除所有故障后,点击测试设备按钮测试故障是否排除。

1.2 通讯与故障设置

1.2.1 S7-200与HMI的通

开始时,HMI上点击开始按钮,S7-200中M2.0置1,M0.0自锁。同时HMI切换到下一个画面,输入学号,学号保存在VW20区,点击“登录”按钮,S7-200中M2.2为1,同时把保存学号的VW20中的内容传送到MW2中以供S7-300扫描。系统根据学号找到对应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发送给S7-200的MW20和MW10。并通过传送指令分别把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传送到VW40和VW60中并在HMI上显示。考生在HMI上核对个人信息并点击“开始考试”按钮,此时进入考试界面并开始计时。

1.2.2 S7-300与S7-200的通讯

S7-300与S7-200之间用MPI方式通信,MPI通信时,CPU可同时与多种设备建立通信联系,即编程器、HMI设备和其他的PLC可以连接在一起并同时运行。

S7-300通过SFC67指令读取S7-200的“开始”、“学号”、“登录”、“开始考试”、“故障代码”、“检测设备”和PLC输出状态等信号,通过SFC68指令把计算机传送下来的试题代码、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信息写到S7-200上。

1.2.3 S7-200故障设置

在锚机电路中的各种开关、按钮、指示灯、控制箱、主令手柄、正反向及速度控制接触器之前都加上小的继电器用以PLC自己设置故障。现假设故障代码00对应的故障为没有电源、按下启动按钮锚机不动作、控制箱没电、不能反向及低速运转。

机电设备评估篇4

电梯检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关系到社会日常生产、生活,关乎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质量评估,是市场经济深化所必须的规范问题。电梯检验检测质量是指电梯执业人员履行其检验检测质量的能力和程度,在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及定期监督检验过程中的总体检验水平的统一尺度。

1.电梯检验检测质量对照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及意义

1.1.方法研究现状

检索发现,电梯检验检测质量对照性评估的国际、国内标准尚未完全生成,唯有蒲爱国工程师于13年在《科技风》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单种电梯检验检测质量评估的内容、指标、方法意义性并不明显,在电梯检验检测领域实行检验检测质量对照性评估,是开展电梯检验检测的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

1.2.方法研究意义

电梯检验检测质量对照性评估方法是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具有深远意义:

1.2.1.评价机制的构建。检验检测执业人员水平的衡量需要一个统一的业界评估机制,对照性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有效途径。

1.2.2.竞争机制的构建。在电梯执业人员对照性评估市场亟待发展之际,建立电梯执业人员检验检测质量对照性评估体系,加强电梯检验检测质量评估市场和检验检测行为的引导和监控,是具有超前意识的重要举措。

1.2.3.认知和技能提高的助推。电梯检验检测质量评估管理不是目的,而是增强电梯检验检测执业人员质量意识,促进电梯检验检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手段。

2.电梯检验检测质量对照性评估内容及指标

2.1.检验环境、条件评估指标

2.1.1.首先,检验检测环境的技术标准规定

现场检验检测电梯过程中的空气温度、电源输入电压、腐蚀性、易燃胜、导电尘埃、湿度要求。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电梯,或者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危险的界定。

2.1.2.检验现场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并道、轿顶、地坑的清洁要求。

2.1.3.一些特殊的境要求,如对放置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要求。其次,检验检测计量工具标准评价。

2.1.4.计量检定或校准规程校准使用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和工具。

2.1.5.仪器设备鉴定规程要求用要求及使用期限。检定、校准依据及校准、测试鉴定的数据。

2.2.检验规则评估指标

首先,检验检测结果严重失信和重大失误评估:指采用错误的检验检测方法、仪器设备,任意删减、增加检验检测流程并可能对最终结果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其次,书面数据记录不科学性评估:指执业人员负责按照电梯检验规则和规定的要求,及时填写和向受检单位出具通知书,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符合性不一致的。

2.3.原始记录评估指标

首先,检验检测原始记录信息采集和检验检测数据记录:检验检测部位的某项检测参数数量的安全规范规定或原始始记录规定的要求。其次,在检验过程中原始记录填写。对于电梯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及未涉及项目填写。再次,当原始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每一错误处未用扛改法改错,改动处改动人签名或盖彰和日期,涂改、刮改,使原字迹的清晰度。第四,检验信息、设备参数、申报资料、工作见证、技术文件和设备实物填写、资料填写。第五,单位信息和设备信息的填写:使用单位地址填写,联系人、联系电话填写。

2.4.检验报告质量评估指标

首先,伪造检验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报告,造成检验检测质量标准降低的:检验原始记录单项结论错误或未经检测直接判定为合格的。其次,检验报告失真及虚假报告:

2.4.1.报告中检验检测数据、结论与原始记录不一致。

2.4.2.检验检测时,数据明显失真。

2.4.3.原始记录所反映出的数据同检验报告检验结果栏内的数据或结论明显不符的。为满足检验检测台数要求而编造数据报告等。再次,检验检测报告签字人无执业资格的:检验员签字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考核合格的人员。

3.电梯检验检测质量对照性评估的判定

电梯检验检测质量的评价实行综合评分制。电梯质量评价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定期检验、评定及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质量、检规执行情况的质量评价,作为其质量评估的组成部分。电梯检验检测质量评估基准分为100分。其中:

3.1.环境条件质量评估基准分15分;

3.2.检验规则质量评估基准分二25分;

检验原始记录质量评估基准分二30分;

3.3.检验报告质量评估基准分二30分。

电梯检验检测质量对照性评估分为s、A、B、C、D五个等级,评分对应的评估等级分别为:S级质量评分>90分,优良;A级80

4.结束语

通过电梯检验检测质量对照性评估,可评估检验检测人员自身水平,并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通过在用电梯检验检测质量对照胜评估,评估机构可以监督检验检测执业人员的检验规范,促进自身的有效管理措施,还可建立电梯质量评估体系监管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蒲爱国.电梯检验检测质量对照性评估方法研究[J].科技风,2013(09):42 43

机电设备评估篇5

关键字:r&d国际化; 改进的拉开档次法; 评估

1 引言

r&d国际化是指r&d资源和活动的跨国界行为。r&d国际化的兴起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国家或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对r&d国际化把握得好,可以对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把握不好,也可能对一国的科技、经济安全产生不利影响[1]。随着我国企业r&d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已成为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来看,比较普遍的是从整体上对所有企业r&d国际化活动进行评估-,少有专门针对具体产业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出现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专利技术、技术诀窍、许可证跨国交换活动,外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亦在国内设立研究所、研究中心、研究开发公司,建立国际技术联盟,签署r&d合作,实施研发项目合作等r&d国际化行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实施r&d国际化战略,有利于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评估是其进行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的前提,但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鉴于此,本文拟运用一种完全基于数据挖掘的综合评价方法——改进的“拉开档次法”,客观、透明、不含主观色彩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r&d国际化水平进行考察,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评估其国际化水平,以期为提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强度,吸收更多的国外资金和促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改造升级、迅速融入全球技术创新网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 改进的“拉开档次” 综合评价法

“拉开档次”法是一种通过最大限度地体现被评价对象之间差异的方法来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对各年的指标值进行客观、透明且不含主观色彩的综合评价或排序。

设评价指标 的线性函数 为系统的综合评价函数。式中 是 维待定的权重系数向量, 为被评价的状态向量,其构成的矩阵为 。对于给定的原始数据 ,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得出矩阵 。

令 其中 因此得综合评价函数为,“拉开档次”法确定权重系数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各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即是求权重系数向量 ,使得 对 个系统取值的方差尽可能的大。

而变量 按 个系统取值的构成的样本方差为

注意到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可知 ,把 代入得 ,其中 。

限定 ,求上式的最大值,也就是求 ,使得

对于上述数学规划问题,当 为 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标准特征向量时, 取极大值。这样我们根据矩阵 求出 ,得出 的特征值和标准特征向量,取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评价函数 ,比较这 个 值, 值越大表示其综合价值越好。

通常为便于比较,传统的“拉开档次”法会把上述 值进行平移放大处理,但当有多组 值时,这样处理得到的值只能进行“纵向”比较,各组值之间并不能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而本文的r&d国际化评估是从资金、机构、活动、产出综合来衡量的,为便于通过评分值直接比较这四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改进的“拉开档次法”按以下公式将原始得分值转换成百分制形式:

其中 表示第 年评估对象的百分制得分值, 为第 年评估对象的原始得分值,

为对应几个原始得分值中最大的得分值,为对应几个研究对象原始得分值中最小的得分值,经过这样处理之后每个指标的取值区间为[0,100], 然后对转换后的得分值进行排序, 即可对各评估对象进行横向综合评估比较。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r&d国际化是指某一国外主体在该国开展r&d活动,创造r&d产出的水平与从该国“走出去”的主体在国外开展r&d活动,创造r&d产出的水平之和。鉴于目前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海外r&d总体水平较低且缺乏相关数据统计资料,本文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进行评估时主要针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我国的r&d行为,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国际化、r&d机构国际化、r&d活动国际化、r&d产出国际化四个层面来分析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评估内涵:

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国际化:

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科技机构经费是评估其r&d资金国际化的主要指标之一,因为资金的筹集与支出影响着企业的科技与研发人员数量、开展科技活动的能力。本文还选取了技术改造、引进、消化吸收支出额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作为评估指标,严格来讲这几个指标不属于研发活动的主要内容,但它间接表明了企业研发能力的强弱以及利用国际研发成果的能力,对进一步的研发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机构国际化:

企业中拥有的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机构人员数量相当程度地决定了r&d机构国际化活动的质量;另外外资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科技机构数也是r&d机构国际化评估的主要指标。因此本文选取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科技机构人员数量、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企业科技机构数这四个指标来评估r&d机构国际化水平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活动国际化:

企业r&d活动国际化主要指其涉外研发活动。学者们普遍认为专利申请数能较好地反应r&d活动的水平,但是,专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中间产品,它反映了新技术知识,却没有反映新知识是否有经济价值。许多学者指出了专利在衡量r&d活动时的诸多缺陷,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会申请专利,不同专利的经济价值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本文还引入了更为直接的衡量r&d活动水平的指标——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和科技活动项目数作为补充。

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产出国际化:

本文选取了企业的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科技活动项目数作为r&d活动国际化水平的评估指标,但是这些指标无法鉴别r&d活动的产出。因此本文选取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工业总产值这三项指标评估r&d产出国际化水平。同样的为了避免指标的重复计算,没有把企业r&d产出的相关指标占全国相关指标的比重等指标纳入评估体系。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评估指标如图1所示。

4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综合评估

4.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选取2004~200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类大中型三资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运算。作为r&d国际化的评估这里需要指出,中国目前的相关统计并没有包含所有的外资企业,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资)的口径来衡量,在统计分析上有一定程度的低估。

为了使不同的指标能进行比较,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即取

其中 为 的均值, 为标准差。结果如表1-表4所示:

4.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评估:

(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r&d机构、r&d活动和r&d产出国际化评估

由表1得r&d资金国际化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为: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综合评估:

由表1-表4数据可得r&d国际化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 ,令 ,由matlab7.3编程得到对称矩阵 的特征值 及对应的标准特征向量 分别为:

4.3 结论:

通过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评估结果汇总表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可得结论

1)从“纵向”来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机构、活动及产出国际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趋势是增加的,反映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吸引的外商r&d投入稳步增长,外商r&d机构的实力从“数”和“量”上都得到了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发明创造活动日益活跃,产出也不断增加。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也是逐年提升的,2008年以82.9228分名列第一,这既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合作趋势不断加强有关,更与我国近年来采取各种倾斜政策吸引外商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是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投入占到整个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投入的比重还是不太高,有待进一步提高。

3)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发现:2003年r&d机构国际化和产出国际化得分高于r&d国际化综合得分,说明该年r&d机构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同理可知,2005年r&d资金和机构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6年只有r&d活动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7年r&d资金、活动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8年r&d机构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

4)各年的r&d资金、人员投入对应的活动及产出效率是不一样的,相对2006年的效率最高,r&d活动得分比资金和机构得分分别增加了9.1466、11.5618分,主要是因为新产品开发项目大幅的增加,但r&d产出提高的幅度不大,这提醒管理层应注意调整r&d投入的方向,加强对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管理;2004年和2005年r&d活动得分相比资金、机构的得分均下降了,另外比较这两年的数据相比可以发现,2004年的r&d资金及机构国际化得分比2005年的高,但是r&d活动、产出得分却更低。由此可以说明,这两年特别是2004年r&d投入未能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这也提醒企业应加强r&d的预算及资金分配的控制,从而提高r&d投入的效率。

5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吸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r&d投资,以提高其r&d国际化水平,建议

1)成立专门负责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对在华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行为进行协调、管理,集中解决相关问题,在战略和规划上做出安排并进行政策研究;

2)完善相关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使人才成为吸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的重要因素。当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投资之所以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这三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这个领域具有优势地位,而相关研发人才的不足以及招聘上的限制是其国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最主要的障碍。为此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鼓励技术参与收益分配,实行技术发明人持股制度,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重视并加大对国际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人才的吸引力度,对优秀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r&d人员,在户口、出入境、子女上学、收入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3)政府采取相应的产业倾斜政策,引导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提高在我国r&d国际化水平。具体的措施包括:提供贷款担保、对外国研发机构所需购买或租用的土地给予进一步的、对外资机构所需的进口设备和配件给予免税,并简化审批手续,学习新加坡、印度等国吸引外资研发机构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经验,如对研发机构向国内其他企业转让技术免征营业税,对研发机构所得税给予比生产性企业更长的免税期;取消不必要及不合理的限制,给予外资研发机构以国民待遇;加强内外的宣传力度,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减少企业r&d国际化的交易成本;突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制定法律明确产权归属,规范技术转让、转移程序等。

参考文献:

[1]黄鲁成,罗亚非.r&d国际化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肖文,候田,林高榜.r&d国际化水平及效率研究[j ]. 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7月第39卷第4期:161-170

鲁桐. 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j ] . 世界经济,2000 ,(3) :9 - 18.

邱红.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评估及案例分析[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06,(17):9-13.

谢光亚,高飞.中国通信制造业研发国际化投入产出模型分析[j ].未来与发展, 2008年第12期:7-11

郭亚军.一种新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2,5(2):50-54.

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7:126-127

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国西部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9期:173-176

schumanetal. measuring r&d performance [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5,5(6).

[10]daniel sullivan.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 firm[j]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4 ,25.

[11]elch , lawrence , luostarinen r. internationalization : evolution of a concept [j ] .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1988.

[12]赵彦云,张明倩.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5:23-30.

[13] 孙道军,王栋.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下区域r&d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实证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6期

[14]王安宇,司春林,赵武阳. 知识生产组织模式演变及其对我国实施自主创新策略的启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年第6期

[15]任海云,师萍. 企业r&d投入与绩效关系研究综述——从直接关系到调节变量的引入[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2期

[16]吴林海,杜文献. 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1991~2005年间中国科技统计数据的协整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08(2)

[17]董正英,司春林. r&d项目的动态管理[ j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2(6):19 - 24.

[18]施建军.关于高新技术统计认识的几点思考[j ]. 统计研究,1999(10).

[19]杨列勋.r&d项目评估研究综述. 管理工程学报[j ],2002(3):325 - 342.

[20]沈娜,赵国杰. 企业国际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 ] . 中国软科学,2001 , (10) :108 - 111.

[21]许庆端.研究与开发绩效评价在中国:实践与趋势.科研管理,2002(1).

机电设备评估篇6

论文关键词:核电厂,执照更新,整体评价,老化管理

核电站的设计寿命一般为40年(秦山一期为30年),我国第一批建设的秦山一期、大亚湾核电站等,至今已运行20余年,超过了设计寿命的一半。世界上已有为数不少的核电站运行寿命达到或者超过了40年,其运行经验表明,在到达40年的设计寿命之后,部分核电站技术上仍可安全运行。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经过延寿评估,在保证核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核电厂延寿成为普遍的选择。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延寿评价体系,分别是美国执照更新体系和IAEA长期运行体系,其中后者也在逐渐向着前者靠近。我国尚在研究建立延寿评估体系,美国的执照更新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核电厂许可证持有者一般在设计寿命到期前5年以上,向本国核安全监管部门递交延寿申请。其中,申请的主要依据之一便是电厂整体评估(IPA,Integrated Plant

Assessment)。本文主要介绍美国执照更新体系中的电厂整体评估方法。

1 美国执照更新文件体系

1.1 执照更新文件体系(图1)

除美国《原子能法》外,美国的执照更新文件体系从上到下分为3个层次:

1)联邦法规(CFR),包括10CFR51-环境保护法规,和10CFR54-核电厂运行执照更新要求。法规逻辑严谨,指导性强,但可操作性比较差,需要导则和美国核管会技术文件支撑。

2)管理导则文件(RG),包括RG1.188-申请核电厂运行执照更新的标准格式和内容,RG4.2补遗1-申请核电厂运行执照更新的环境报告补遗1,NEI95-10-执行10CFR54执照更新要求的工业导则。导则文件与其它工业标准有良好的接口,构成完整的标准体系。

3)美国核管会技术文件(NUREG),包括NUREG1800-核电厂运行执照更新标准审查大纲,NUREG1801-核电厂老化管理通用经验(GALL)报告,NUREG1555补遗1-核电厂环境评估标准审查大纲补遗1等。技术文件具有表格化结构,可操作性强。

1.2 执照更新申请的内容

按照10CFR54的要求,核电厂运行执照持有者应当在执照到期前5-20年,向核管会递交执照更新申请。执照更新申请的内容如图2所示,其中电站整体评价是技术资料的一部分。

2 电厂整体评估的含义

2.1 定义

电厂整体评估是指为了证明核电厂延寿期间仍能达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申请人进行的评估活动。证明申请人对CFR54.21所要求进行老化管理审查的核电厂设施的系统、构筑物和部件(SSCs)进行了识别,并且影响它们功能的老化效应得到了有效管理,满足当前执照基础。

2.2 评估对象

电厂整体评估包含的系统、设备和部件在CFR54.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4中规定,即执照更新范围内的SSCs,包括:

1)安全级系统、设备和部件,即在设计基准事故中和事故后维持下述功能的系统、设备和部件。

(1)反应堆冷却剂回路完整性;

(2)停堆及保持安全停堆状态;

(3)阻止事故导致潜在厂外辐射的或缓解其导致的后果(参照CFR50.34(a)(1),CFR50.67(b)(2)或CFR100.11)。

2)失效时会阻碍上述功能的非安全级设备。

3)在安全分析、电厂评估中涉及的,执行10CFR50.48《消防》、10CFR50.49《环境鉴定》、10CFR50.61《承压热冲击》、10CFR50.62《未紧急停堆的预期瞬态》、10CFR50.63《全厂交流电源丧失》要求的相关功能的所有系统、构筑物和部件。

2.3 评估内容

电厂整体评估包括:

1)对于评估对象中的系统、构筑物和部件,识别并列出纳入老化管理审查的构筑物和部件。

(1)评估对象中执行特定功能,而不移动部件或改变结构或性能,即定义为非能动。这些构筑物和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蒸汽发生器、稳压器、管道、泵体、阀体、堆芯围筒、组件支撑、承压边界、热交换器、通风管道、安全壳、安全壳衬里、电气和机械贯穿件、设备外壳、抗震I类构筑物、电缆和连接件、电缆桥架。不包括(但不限于)泵(除泵体)、阀(除阀体)、电动机、柴油发电机、空气压缩机、减震器、控制棒驱动机构、通风管消音器、压力变送器、压力指示计、水位指示计、开关柜、冷却风扇、晶体管、电池、断路器、继电器、开关、逆变器、电路板、充电器、电源。

(2)不根据鉴定寿命或规定的周期更换,即通常说的长寿命,需要注意的是长寿命并不是指设备寿命的长。

2)对于1)中所用的方法进行描述和论证。

3)对于1)中识别出的每个构筑物和部件,证明其老化效应得到了充分的管理,在延寿期间,能够按照当前的执照标准执行其功能。

2.4 评估步骤

根据上述规定,电厂整体评估的步骤可简述(如图3):

3 实施电厂整体评估

机电设备评估篇7

关键词 电力工程;变电检修;原则;制定;实施;评价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6-0125-02

1 进行电力工程变电检修工作的基本原则

1.1 安全性原则

电力工程变电检修工作的展开要在不降低设备安全运行水平的前提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经济性原则

在变电检修的过程中要根据设备的状态来制定合理的检修的时间、计划从而最大限度的来降低人力与财力的投入。

1.3 依次递进的原则

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实施是对目前检修体制的一种改革。这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在我国由于还处于一个不断摸索的时期,因此,在实施的过程总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变电检修在安全有序的条件下展开。

1.4 适用性原则

在变电工程的检修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检修策略。

1.5 全程监管的原则

电力工程的变电检修工作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因此我们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检修,保证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而且还要从源头抓起,深入到工程的整体规划、设备的选型、主设备的监造等等整个过程之中。

2 电力工程变电检修策略的制定

在变电工程中,在设备的选取上由于存在着多种设备类型,因此,在检修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设备之间的特征与性能来制定不同的检修方式。然而,整体而言,在检修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方式主要有事后检修、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等几种方式。同时,在选择检修方式的时候还应该充分依据设备对用户供电和输变电设施可靠性、安全、检修难度、工期及费用、电能质量影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来制定完善的设备检修计划。

3 电力工程变电检修策略的实施

3.1 电力工程变电检修工程的流程示意图

3.2 状态检测

电力设备的状态检测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对反应电力设备运行中的电气、机械、化学和热等物理量进行检测的一种手段。在检测方式上则主要运用离线测量、在线监测、带电测试、化学检测分析、位移和变形试验、机械振动测量、红外及紫外测试、超声波探测、影像监视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检测与分析。

3.3 数据处理

状态检测数据主要包括设备状态数据、电网数据和环境数据三大类。其中又可以将设备状态数据划分为静态数据、动态数据两大类。

在设备的检修过程中,检测信息的获得是多种多样的。在线检测便是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方式之一。由于在线监测装置自身具有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特点,而且其在检测的过程中自身出现的故障率又比较低,长寿命,状态稳定。所以在检测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快捷的数据获取和处理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在检修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事实上,在线监测的主要作用不仅仅使为了获得精确的数据,相反而是为了监视设备状态在运行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将在线检测的重点放在高压、大容量,事故后果特别严重的设备上,这样便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危险事故。

3.4 状态评估

设备状态评估主要是就设备的技术评估而言的。状态评估主要是依据各类设备的状态检测数据、负荷数据、运行情况、故障与事故信息等综合信息进行评估而实现的。在具体的评估策略上可以结合规程的规定以及设备生产厂商所提供的技术指标来判断。而在电力设备的状态评估中则主要将其划分为以下四个情况进行分类对比。

A级为正常状态:主要是指该设备目前的各状态量均运行正常,可以继续从事生产作业。

B级为可疑状态:主要是指存在着尚未调查清楚的缺陷或者是该设备在运行中通过对状态量的分析可能存在异常,但仍然不确定具体是那个环节造成的。

C级为可靠性下降状态:主要是指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陷,或根据状态量的检测反映该设备存在着明确的故障,且故障原因已经得到证实的。但是这一故障不会再短期内发生的设备。

D级为危险状态:这一级别主要是指设备存在着严重缺陷,并且随时都会可能发生故障。

设备状态与检修对策表

3.5 检修决策

检修决策的完成主要是依据设备的状态评估结果而实现的。当负责检修的单位在对该部门内的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后,将自身的结果提交到相关的技术部门后,再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综合评估后,便会针对设备的状态提出完善具体的检修措施。然后再根据上级部门所批准的设备检修意见,由检修单位组织编制检修的具体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物料计划,履行规定的审批程序,并组织实施。应尽快建成状态检修辅助管理系统,实现设备状态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和分析,使状态检修管理和辅助决策逐步走向智能化。

3.6 效果评价

电力工程设备的变电检修效果评估主要可以分为适时评估和年度评估两种类型,适时评估主要是指在检修过程结束以后对每项检修工作所做出的效果评价。而年度评估则是指对本年度状态检修工作的综合评估。在每个检修项目结束后,都就进行检修评估,根据检修中发现的问题和检修结果,重新审视检修方案,检测方法、分析判断结果等是否正确合理,并对作业工艺及流程、检修效果进行总结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设备检修的技术评价;

2)设备检修的经济评价;

3)设备检修后的状态评价;

4)对同类设备的状态评估建议。

年度状态检修效果评估内容应综合本年度设备状态评估结果、设备完好率、设备可用系数、设备事故率、供电可靠性、检修成本变化、设备状态信息变化趋势、设备检修报告、设备缺陷情况等各种因素,对本企业年度的状态检修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今后的状态检修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盛兆顺,尹琦岭.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黄雅罗,黄树红.发电设备状态检修[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机电设备评估篇8

关键词:供电企业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评估 策划

1、前言

近年来,公司系统推行钻石风险管理体系为框架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用体系化的思路对安全生产过程进行系统化的风险识别,并且通过生产全过程的管控,形成了规范化的管理内容和方法,也真正解决了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这也给本人带来了学习和研究的机会。笔者在本单位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学习积累了一些经验,认为在体系的推进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体系建设的二次策划,确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进方案,使得体系建设更具有实用性。本文通过风险体系建设过程关键环节的策划介绍,结合个人体系建设过程中积累的一点经验,简单提出在策划过程的一些注意问题。

2、确定体系建设目标和范围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目的是根据安全行为科学,通过行为干预技术,改善员工风险行为,改善企业生产能力及员工士气,并最终为企业带来世界级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质量及风险管理的成果。明确体系建设的目标,就是明确通过体系建设,要提升到怎样的安全生产水平,为体系建设过程提供导向。目标的设定来源于对上级目标要求的承接,可以通过运行指标的的比较设计出来,因此在策划阶段,我们要设计组织的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这些目标既要符合相关方的要求,而且是组织通过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包括人、资金、方法、环境、物料、机器设备等诸多要素,这注定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包括安全的范畴,还融合了健康和环境、职业卫生等的管理的内容。在体系建设过程,是应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思路,对生产过程的风险进行管控,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因此,体系的建设开始做为作为一个过程,或者说一个项目,在开始还是有其可确定的范围,以便组织进行风险分析控制。确定了范围,体系运作就是针对范围进行。

范围的划定首先要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否则无法接受;但也不能过大,否则风险管理的范围过大,会导致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时感到困难,甚至导致整个体系的建设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且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在对工器具的管理中,电力生产过程中应用涉及到大量的工器具,细分可以分类为安全工器具、用电工具、普通手工具等等,如果管理中定的范围过大、管理过细,要求对每一把普通的螺丝刀进行编号、登记造册、使用记录等等工作,会耗费了太多的资源,也挫伤了基础人员对体系建设的积极性,还可能有造假应付的,从而形成体系建设的阻力。在风险分析上,企业风险管控又可罗列出电网风险、设备风险、信息系统风险、营销风险、工程建设风险、供应商承包商风险、资金风险管理等等,如无界定控制的范围,会使得我们在管理中杂乱无章。而且对每一类风险,也要策划出管理范围,如对于电网风险,它包括主网风险、配网风险和农网风险等;信息系统风险更是要明确哪些系统列入管理,而不应该是指所有的信息系统。

设定一个对于符合体系要求而又“易于管理”的范围可以降低了体系的建设实施的难度,从而助长体系建设的信心。确定范围的时候,不是随便指定一个范围,而是应该符合日常工作要求和相关方的要求,范围的界定可以从下面的一个思路进行考虑:

(1)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要求,承接起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2)满足单位日常工作管理的要求,包含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日常工作来源规章制度的要求,以及对年度、月度工作任务的的分解。

(3)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如体系的《审核》指南(2)的要求,这点很重要,我们的策划是二次策划,在策划是必须依照体系的指南的要求进行。

另外,策划中还要注意在同一类管控的内容在不同地方、不同部门应具有同样的要求,如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管理要求应该是一致的,避免不同的解析。

3、建立适当的组织机构

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明确主体,要建立起适当的组织结构并明确各方的职责,以支持整个过程。例如在推进的过程中,有时会请外部的安全风险体系建设专家做指导,但如果完全依赖外委的专家是不可取的,甚至对于专家的意见有时也只能是参考。我们始终要清楚企业内部的技术员工才真正知道我们缺少什么,需要什么,才真正了解我们实际的生产作业过程,才真正是我们体系建设的主体。从体系策划开始,要成立由指导专家、管理层、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相关技术人员等组成的推进小组并明确各方的职责,同时还要有保证体系建设过程中各方充分沟通协调的机制。对于外部的体系专家,我们既要明确其职责,也希望能得到其经验的分享,而在指导工作中也要注意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不能生搬硬套避免走弯路。

另外,领导作用也是体系建设的成败关键因素之一。领导者的关注、资金的支持、资源的提供是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领导人员又通过以身作则和良好个人安全行为,使员工真正感知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的示范性,感知到自身做好安全的必要性,让员工感受到管理者履行对安全责任做出承诺;同时体系必须与该企业管理及经营其他方面的管理方法协调一致。因此,体系的策划还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需求及战略目标、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安全要求、规模和结构、员工素质等因素,这就要求领导层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对策划结果进行评审,包括体系建设的范围和目的是否明确,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的要求;流程及方法是否能够与企业文化及员工素质相适应;安全要求及所覆盖的业务流程是否合理,这些都应该得到高层管理者及管理层的认同。

4、风险管理策划

风险管理是钻石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它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学等理论方法,对企业整体或某项工作任务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确认企业发生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进而采取措施,实现安全风险可控、能控、在控。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提出“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生产理念就是基于“一切事故可以预测”的理论基础。准确预测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并加以控制、消除或转移是我们安全管理的理想状况。目前,对于各类风险的评估标准也应时而生,并在不断的进行着总结、归纳、简化与提升中,笔者在这里不谈论各种标准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只是对应用策划中提几点看法:

4.1 风险评估的方法

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定量评估以以及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各类风险的评估方法也是各有优缺。采用定量风险评估时,我们一般采用数学模型:风险R = f(p, c),其中p为事件发生的概率,c为事件发生的后果。该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关注风险的量化,由此决定风险的可接受级别。在量化评估的过程中,数据的可靠和精确将直接影响评估可信度。在采用方法的风险评价策划中,应尽量对各类因子进行统一的取值定义,使得在区域内的风险量化一致。如在量化的电网风险评估过程中,对各类威胁因子在量化取值的过程中有些只能应用经验进行取值的因子就要注意该问题;而对于一些因素的统计,则要求统计的范围或数量的样本足够大,才能更准确放映出整体状况。如在设备的风险评估中,我们通常会考虑某一类设备故障率,此因子的统计样本如果过小,同样使得对评估的可信度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尽可能放大;类似问题还有在作业风险评估中是对某项作业在以往发生的事故事件统计因素问题。注意到以上问题后,我们就好更加注重对生产过程数据积累和对数据统计分析。

在量化评估的过程中,对于数据可靠和精确将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在组织内的评估的方法应该是一致的,评估结果才有可比性,也使得组织整改的投资更有价值。

4.2 风险评估的过程

全员参与的原则是保证风险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不出现较大偏差的保证。风险评估的过程是对整个设定系统开展的全方位的评估,所谓全方位的意思是指覆盖了组织的所有场所和生产过程,充分考虑组织内、外部的变化因素。风险评估的过程,首先要对组织的活动或任务入手,进行全面的危害是识别,在找出危险源的基础上并组织量化,再确定控制措施。在评估过程中强调组织所有人员的充分沟通,全员参与的原则也是保证风险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不出现较大偏差的保证,并且应该将最终的评估结果向评估范围所覆盖的部门及人员进行沟通,共同认可,因此,在评估工作开展之前组织对全体人员开展评估方法的培训是必要的。

4.3 风险评估应用的管理

风险评估的应用必须关注各类风险评估结果应该的内在联系,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强调的是落实。

风险管控强调的是事前的风险控制,对于评估出来的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落实风险控制和对策措施,并根据措施实施的效果,动态修订相关风险,实现风险的闭环管理。如对于电网风险评估,属于完善电网结构的风险问题,应纳入电网规划并根据风险的大小确定计划和实施的时间。已制订规划或形成计划的,应根据风险的大小安排工程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确定进度计划。在电网建设计划实施后,根据其改善电网结构的效果,修订电网风险;属于调度方式安排、保护定值配合、运行监控的风险问题,将风险的控制措施落实到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保护定值整定以及调度运行监控的工作环节;属于设备状态和功能保障的风险问题,将风险的控制措施纳入设备管理部门的设备巡检维护、定检预试、技改检修工作计划。

风险评估应用的管理必须关注各类风险评估结果应该的内在联系。如对于设备风险评估的出来的某一设备运行存在的严重的风险结果,我们在制定针对设备的控制、消除措施的同时,也应对设备运行状况发生变化或措施落实后的现状,重新评估、修订电网风险的评估;同样在电网风险评估结果后,相应重要设备的的风险评估并制定控制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强调的是落实。只有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到实处,风险评估工作才具有存在的意义。策划上还注意体系各环节的运作机制管理,建立闭环的管理机制。

5、设计高效可行的运作机制

体系运作机制是整体体系运作的平台,钻石风险管理体系的运作机制包括:风险评估机制、事件报告与分析机制、安全区代表巡查机制、任务观察机制、审核机制以及纠正与预防机制等。

体系的运作机制是相互交联并形成闭环的,如安全区代表的巡查发现将是纠正预防系统的输入;在策划中,注重对体系运作的设计,既要发挥体系机制的作用,也要对原来安全管理体系的继承和融合,将传统安全管理的“两个体系”、安全网机制等管理经验融合到体系运行机制中。

6、建立得当的应急系统

应急处理是安全保障工作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不同于其他环节,应急处理对处理人员是技术、素质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处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做好应急处理的策划的关键一下几点:

(1)应急机构的设置包括应急指挥领导机构和各专业应急处置机构。应急指挥机构成员要求能够协调整个应急工作,包括调配所需资源;而各专业应急处置机构成员则是各专业的技术处理专家,而高效、准确处置各类事故事件。

(2)高效运行效率:高效的运作效率包括准确的启动机制、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和专业的应急处置预案。

(3)完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在应急处理中,专业技术人员担当技术专家的角色,熟悉整个应急处理过程,这也包括组织针对性的演练,提高专业处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7、结语

体系的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体系要求与日常工作的交融,实现系统化、一体化的管理,然而体系在建设的初期,还是存在一个过程的问题。因此,完善的策划对体系建设的推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仅仅对一些重要的因素做了粗浅的讨论,希望能够对各供电企业的体系建设提供一点参考。最后说明的一点,安全管理没有最好而只有更好,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产出,包括新的管理理念的创新,体系的建设也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去重新思考、策划我们的管理过程,包括风险管理体系的整改架构和一次策划,这本身也是融入了体系持续改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监察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指导文件汇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机电设备评估篇9

关键词: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

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密切相关,长期以来,采用预防性试验的方法了解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因为电力系统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每年的预防性试验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实验数据,保存、管理、查看、统计工作都十分困难,传统的高压电器设备绝缘状态管理系统难以满足智能化电网的需求,如何实现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的自动化管理成为了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1系统结构

1.1数据库数据

库存储的设备参数主要包括高压设备铭牌参数、实验数据和其他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相关数据信息,基于Acess数据库管理工具形成数据统计表格,用ODBC/Java开放式数据库连接、JDBC对象连接以及嵌入式数据库等方式形成数据库接口,实现和前台程序的数据通信。单机版本系统基于面向对象VB设计应用程序,通过结构查询语言SQL调用数据库数据,进行数据库维护,并分析设备的绝缘性能,网络版本基于动态服务器网页程序,和单机版本共用数据库,形成浏览器/服务器B/S网络结构,实现联网查询和审批功能。

1.2系统功能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管理系统是高压电器设备绝缘状态管理和评估系统的子系统,以自动化、智能化的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管理为主要功能,将其并入现行电力管理网络,能够全面检测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并将绝缘性能相关数据逐层上报,使上级管理系统和部门能够对下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一分析,从而提高设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消除错误信息等,同时为设备绝缘状态评估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1.3模块功能

用户能够使用该系统,在数据库中存入高压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信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参数,同时录入、查询、修改、分析管理设备试验数据、设备台账、检修计划、设备状态、检修工艺等内容数据,同时有效管理系统用户,通过权限管理系统审查操作人员的权限和身份,保证数据操作的安全性。

2功能实现

2.1电气设备绝缘状态专家评估系统

2.1.1黑板模型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的评估工作要对各种实验数据和运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客观、准确地给出结论。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专家评估系统涉及到18种高压电气设备,包括电力电抗器、主变压器、电力电容器等,每一种设备都有多种不同的预防性试验方式,产生多种类型的实验数据,依据不同的状态判别标准。为了实现这种复杂情况下的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评估功能,本系统采用了一种黑板模型,使得专家评估系统不仅仅能够调整知识库结构,还能够给出一个基于多知识源的协同求解问题最优途径,从而实现多专家之间的有效协作评估。黑板模型模拟了多位人类专家围坐在桌子旁讨论的场景,出现问题之后,模拟专家将对该问题的每个方面都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给出自己的看法并写在黑板上,其他所有专家都能够看到并且使用,通过多个专家在黑板上给出的内容来完成联合操作,从而快速解决复杂问题,给出科学的决策。

2.1.2面向对象知识库

面向对象技术系统给出了类和对象的概念,因此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并不是将软件分为几个功能模块分工合作,而是将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某一类问题都表现出了一个共性个性,分离出的基本本质问题归类为基础类,并在基础类之上派生出派生类,将所有特征类似的对象都归入相同类别,这种功能实现方法能够获得更加清晰整洁的程序结构,并行问题的表述也更加自然。电力设备绝缘评估系统涉及到多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电力设备,不同的电力设备有着不同的预防性试验项目、标准以及求解方法,因此可以使用面向对象技术构建专家知识库,将某一对象获取的知识、事实作为对象类数据成员封装起来,从而把对象理解为知识、功能的自治单元,具备了知识处理能力。

2.1.3流程设计设备绝缘评估

专家系统基于设备预防性实验数据以及设备铭牌数据,首先建立所有待评估设备的信息库,包括变电站名称、电力设备名称、编号、铭牌数据、实验日期等,之后访问预防性试验数据库调取该设备试验数据,使用专家系统评估程序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经过专家评估获得结论,有合格性与发展趋势两部分内容,分别代表当前设备绝缘状态和绝缘性能的变化趋势预测结果,并自动生成报表,包括设备名称、实验日期、项目、合格性结论、趋势预测结果等内容。

2.2客户端

2.2.1网络版

网络版系统功能主要包括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报表的网络化审查、审批,操作人员一般是电业局相关领导、技术人员以及审批工作人员,按照各级操作人员的审批权限,在电业局内部局域网网页上进行操作,实验数据网络查询工作只涉及到已经公布的试验信息,能够实现基本的查询和浏览,合理的共享数据信息资源。网页版系统基于微软ASP技术开发,ASP技术能够将Web服务器管理软件和Internet信息服务器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可执行交互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

2.2.2单机版系统

单机版系统的本质是一个MIS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管理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数据,但是单机版系统的数据来源不只是绝缘性能试验数据,还涉及到设备试验频率、设备铭牌信息、变电站设备信息等,兼具这部分数据的日常管理工作。为了提高单机版系统的安全性,设置了必要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功能,提供登录界面,自动确认用户身份,同时给出对应的操作权限,而且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系统设置了冗余备份,出现数据错误和丢失时,可恢复最近一次的备份。

2.3绝缘评估方法

例如变压器,绝缘诊断中专家系统会检索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试验数据,并将最新的试验数据和历史数据以及数据库中的大量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无法得出明确结论时可进一步调出台账以及历史数据进行纵向比较,或者绘制历年数据分析图,给出直观的解释。而充油设备在电气试验诊断的同时还应该分析绝缘油试验以及色谱实验结果,进行3级推导,单项试验项目中的不合格项目集中起来接受2次综合推理,2次推理归类不合格项目之后,查询相关试验结果验证,一般是相同类型试验方法内的综合。3级推导则面向不同类型试验项目,如电气试验、色谱、油试验等。不同的试验结果有着不同的缺陷,因此在该次试验的时间基准的一定范围内找寻其他类别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消除不同试验类型的特定缺陷,给出一个更加准确的结果。

2.4高压电器设备绝缘状态管理系统应用实例

以某供电公司下属变电站的变压器绝缘状态专家评估系统为例,对高压电器设备绝缘状态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行研究。专家评估系统数据库存储高压电器设备绝缘状态数据,包括设备铭牌、投入运行信息、大修记录等基础数据、预防性绝缘试验数据和绝缘状态评估结果、检修计划以及操作人员身份数据等,系统功能如下。

2.4.1预防性试验详细全面的记录

所有设备预防性试验所有相关数据,包括使用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操作人员的相关信息,基于设备预防性试验项目指定内容设计实验项目字段,和预防性试验数据对应。

2.4.2设备状态检测记录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评估的合格性数据以及预测性数据,记录设备从投入运行至今绝缘状态的变化趋势。

2.4.3制订检修计划

不同类型的设备,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都有着不同的绝缘状态试验周期,同时还涉及到设备大修以及其他临时性检修,为了使检修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有序进行,要建立一个清晰直观的检修计划,根据检修计划将检修工作真正落实。借助变电站变压器绝缘专家系统,能够实现变电站变压器绝缘状态的自动监测和评估,实际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3结束语

建立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管理系统能够大幅度降低电气设备检修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管理系统能够给出准确的设备当前绝缘性能状态结果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绝缘状态预测,有效简化了审批程序,也使设备的检修工作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全面保障了设备的绝缘性能。

参考文献

[1]田侃,何清,鲁铁成.高压电气设备绝缘信息管理与评估系统设计[J].电气制造,2014(16):76-78.

[2]刘铁,鲁铁成,李建胜,等.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管理与评估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2):100-104.

机电设备评估篇10

关键词: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电力系统;决策

中图分类号: TM77 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就是对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正确的评估,变以固定时间为检修周期的计划检修模式为以设备状态为基准的响应性检修,只有在设备性能即将破坏和急速下降的临界状态才停电退运进行检修。这样可以让继电保护装置尽可能地处于运行状态,避免出现由于二次设备单方面定检所引起的一次设备的停电,做到该修才修、修必修好。

2继电保护状态检修适用范围

实行状态检修的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具备自检、上传以及通信等功能,这是由于状态检修的实施必须以实时收集和处理的现场设备运行数据以及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正确评价为基础,依靠人力来对保护装置的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是不现实的。因此,状态检修的适用范围应该是智能型的保护装置。微机保护装置及其二次回路能够将实时状态信息通过接口上传至现有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中,因此适用于状态检修。以单套微机保护上传的状态信息为基础,结合此类型微机保护同批次产品的误动情况、发生故障的情况以及其他共性特征,来针对该套微机保护装置制定相应的状态检修计划。晶体管型和电磁型等常规保护装置则不适用于状态检修,这些常规保护仍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周期性的计划检修[1]。

3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所要采集的基础信息数据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所要采集的基础信息数据如表1所示,主要包括了原始资料、运行资料、检修资料以及其他资料。完善的资料是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状态评估的基础,这些资料的采集既是状态检修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4 继电保护装置状态评估定级策略

4.1状态评估定级的基本思路

为了使继电保护装置状态分析与状态评估成为现实,改变目前电力系统中没有严格的二次设备状态评价体系的现状,应建立起量化且具有可执行性的继电保护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摒弃以往那种仅以合格和不合格状态来区分继电保护装置的做法。量化的状态评价指标应以继电保护的安全运行状况为根本,结合缺陷事故纪录、各种试验项目报告、不良运行工况记录等相关信息,细化每一具体保护装置的各种异常信号的危险等级及相应危险分值。此外,由于状态检修还要对设备状态的作出判断,能够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故障,这就需要那些经验丰富的老专家的意见。因此,继电保护状态检修中也应该有专家诊断系统的参与。

4.2状态评估的信息来源

保护装置状态评估的信息来源应该是综合性的,在线监测信息、各项试验信息(含现行预防性试验)、设备家族缺陷事故的记录信息以及不良运行工况记录信息等都是对保护装置进行状态评估的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按照其对保护装置状态反映的程度不同,以相应的权重表示。通过这些采集到的状态信息,再结合相应的权重,就能对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和打分,按照打分值基本上就能对设备的健康状况作出判断,并且可以由此来作为制定状态检修计划的依据。

4.3状态评估定级细则

按照状态最优一切正常为100分,状态最差需要立即退出运行为0分来制定状态评估的打分细则。

四类状态:最优状态,打分100分,即说明保护装置所有运行状态信息都正常,且没有不良运行工况和批次质量缺陷纪录。

三类状态:异常状态,打分90-99分,非致命错误,需要尽快安排检修。

二类状态:临界状态,打分51-89分,说明保护装置运行于临界状态,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立即安排检修,不能停电则必须加强监视。

一类状态:危急状态,打分低于50分,有严重缺陷需要立即进行停电检修,一般为致命软硬件错误或有紧急反措。

①最优状态。需同时满足打分为100分;继电器、元件、二次回路以及保护屏等无缺陷;装置接线、定值无误,符合各种规程、条例以及反措要求;运行条件如外观和抗干扰措施等良好;检验项目以及期限符合规程要求;装置无任何告警信息。

②异常状态。出现综合打分为90-99分;一年内因同一原因处理超过2次;一年内因不同原因处理超过3次;同批次或同类型保护装置已发生过3次及以上软硬件故障、发生过误动事件等情况中任一项都为异常状态。

③临界状态。出现综合打分为51-89分;装置有非致命软硬件故障;非紧急反措;同批次或同类型保护装置发生过1次及以上软硬件故障;装置发出异常告警等情况中任一项为临界状态。

④危急状态。出现综合打分低于50分;装置有致命软硬件故障;紧急反措;有需要马上进行处理的异常告警;保护通道设备异常或中断;所控制的一次设备操作失控等情况中任一项为危急状态。

5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成效及技术展望

5.1状态检修的成效

通过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实施,浙江电力公司改变传统的计划检修模式为状态检修,不仅更科学和更有针对性制定了检修计划,能够将检修的重点和主要精力集中于真正需要检修的保护设备上,使得公司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的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还大大减小了继电保护停电操作次数,对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可用性都有很大的提高,也降低了电网运行管理的成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5.2未来的技术发展

如何从海量的保护装置运行信息中甄选出对判断其实际运行状态有用的关键信息,来完成对保护装置的状态评估,是状态检修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因此,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智能决策系统的开发将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该智能决策系统以数据采集层、评估决策层以及应用展现层等多层体系架构为基础,通过对设备台帐模型、运行数据模型、状态指标模型等三类信息模型的统一管理,在将原始数据提高给状态评估决策层进行评估后,由决策层生成相应的检修策略。而在应用展现层则是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来实现各种高级应用功能。整个系统将成为一个智能而又有机的整体,能够大大提高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决策智能化以及管理信息化水平。

结语

开展继电保护的状态检修能够有效减少设备的检修停电时间和次数,对于提高保护装置的可用率和供电可靠性极为有利,还能大大降低继电保护校验工作量和“三误”的发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叶远波,孙月琴,黄太贵.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在现代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华东电力,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