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十篇

时间:2023-10-10 17:26:57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1.组织学生参与教学

创设课堂教学的学习情景,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共同讨论与他人交流,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从感知新的知识到掌握知识,巩固新知识较好的教学方法。也正像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如我教《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学教学第十一册)》第112页的例1: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时。为让全体学生抖都参与课堂教学,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求知欲。首先是让他们谈自己家去年用水用电情况。不久有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说:“我家去年用电费250元,用水费150元”。接着又有一位说:“我家去年用电费300元,用水费150元”。其次,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模仿例题的条件与问题提出自己的学习高见。一位学生说:上面两位同学谁用电多,谁用电少?谁占谁的百分之几?一连串的问题创设了学学求知欲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是把他们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针对以上学生提也的问题进行共同讨论、探讨、人人参与教学,人人发表自己的学法。第四我抓住关键,让他们在这种情景中,用生活中的用水用电数据问题,与课本例1中条件问题进行对照、比较、计算,找到了正确答案。这样从感知知识到掌握知识收到了良好效果。

2.引导学生乐于探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指出:丰富对现实空间对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我就是注意运用,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学生操作,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这一教学方法。如我在教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柱的认识)时,我首先拿出准备的好圆柱形纸盒,用心思,用眼观察思考回答我提出的相关问题:①圆柱有多少个底面?是我们学过的什么样图形。②圆柱有多少条高?这样引起学生对圆柱形体的知识产生了兴趣。人人动手拿出圆柱形纸盒耐心地对手手中圆柱形纸盒进行细心地探究,耐心地探索我所提出的问题。接着通过是看思考后有一位同学回答:“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我们学习过的圆形”。又有一位同学抢答:“圆柱有一个侧面”,我肯定了两位同学的答案。我又提出:有谁想知道圆柱形有多少条高吗?要知道圆柱形高请用尺子量一量圆柱形上下底面的距离。同时要求他们一边量一边思考。不久有一位同学回答:“圆柱有八条高”。我问他是怎样得出这个答案的。他说:“是从圆柱的八个方向量得出的”。这时,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思考。最后有一位同学站起答道:“圆柱有无数条高”。全班同学一致同意这个答案是对的。

3.指导学生勤于动手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篇2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整理和复习。与原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将“百分数(二)”移至第十一册。

在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将“百分数”的内容分成两部分,分别安排在第十一、十二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本册中的“百分数(二)”移至第十一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2.“整理和复习”部分的调整。

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根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习题删去,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习题进行改编,等等。

3.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1)美丽的校园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测量、平面图形、比例尺等知识,绘制校园的平面图。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测量、收集数据、确定位置、确定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将来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和数学建模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chazidian.com

(2)节约用水

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方案设计、收集数据、计算等手段,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整个活动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自行设计方案,用实验的方法求出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二是通过调查、计算,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可以供一个家庭用多久,一个学校一年要浪费多少水费,等等。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借助这类跨学科的题材,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1、 此外,在以上四册教材的修订过程中,有一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对有些陈旧的题材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某些过时的数据进行更新;重新绘制每一册的插图,使之更加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等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 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 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 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 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 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篇3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79-0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表明:如果仅靠听和看,一个人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识;如果动手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尤其是公开课上,教师都喜欢让学生动手操作。然而,有些教师由于对学生的动手操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虚假操作。缺乏真实的动态生成

[案例回放]《圆锥的体积》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先让学生讨论求圆锥体积的办法,使学生知道用转化的思路来解答;然后,让学生猜测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材料都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以及黄沙、水、脸盆等。很快,每个小组都能顺利地得出了“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的结论。

[问题凝视]这个案例中,教师试图培养学生的操作探究意识,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真实、自然、有效地动手操作,认识是有一定偏差的。其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不信任。为扫除学生探究过程中的障碍,教师提供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学生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就能顺利地通过操作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随着教师的“精心安排”行进在一条封闭的安全通道里,没有旁逸斜出,一切尽在教师的预料之中。这样的数学学习,由于学生受到操作材料的束缚,使得整个操作活动缺乏生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学生变成了一个被动的操作工,陷入了一种虚假的动手操作状态中。

[出路审视]本案例中,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实验。事前为学生提供各种圆锥体和圆柱体材料进行操作探究:有等底等高的,有等底不等高的,有等高不等底的。这样,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结论会出现多样性。当出现“圆柱的体积不一定等于圆锥的体积的3倍”的结论时,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才能满足“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的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的操作具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二、机械操作,缺乏灵动的生态生成

[案例回放]《长方形面积》教学片段。

一位老师在教学“长方形面积”一课时,安排学生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去拼长方形,并出示如下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有序操作,然后填写表格,再总结规律,最后概括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问题凝视]以上的操作过程中,看上去是灵动的,实则是机械的。学生的操作活动是被动的,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事实上,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让学生自主参与操作方案的设计和操作策略的选择。

[出路审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学生分组操作,有的拼摆,有的记录。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知道:在三种不同的拼法中,尽管形状不同,但拼成的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相同,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这样的处理,既为总结公式做好了铺垫,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简单操作,缺乏持续的深入思考

[案例回放]《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片段。

课上,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例题:有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用23粒玉米代替23盆花,先让学生5个5个分,然后让学生思考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说出:“分成4份,还多3粒。”教师接着总结:“分成4份,说明商是4;还多3粒,说明余数是3。”最后,顺势写出这样的式子:23/5=4……3。

[问题凝视]“有余数的除法”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在除法中出现余数”是认知上的一次飞跃,教学中理应重点处理。但这位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操作,细细想来,既没有操作的必要,也没有操作的意义。因为这种简单的操作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之间“貌合神离”,可有可无,不能较好地促进数学学习技能的提升。

[出路审视]教师可以在完成以上教学过程的基础上,继续提问:“如果再加l粒,同样分,你发现什么?”学生会发现:商不变,余数变成了4。教师追问:“如果再加1粒?”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会发现:当余数和除数相同时,商可以再增加1,而余数却没了。这样的连环追问,较好地引导学生把操作的结果与所学的知识――有余数除法算式结合起来,把操作与算理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认知联系。尤其在玉米增加2粒时再平均分,学生会发现这时余数与除数相同,商增加了1,没有余数了。这个操作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发现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而且使他们理解余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四、盲目操作,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向

[案例回放]《图形的认识》教学片段。

课前,一位教师让学生带来了许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物体。课中,教师设计了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玩一玩手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物体,但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任务。顿时,课堂上热闹极了,有的滚球,有的玩魔方,有的堆长方体积木,有的比谁的东西好看等等。一段时间后,教师让学生谈感受,学生不知道说什么好,有的还沉浸在玩耍的兴奋状态中,课堂秩序非常混乱。

[问题凝视]没有明确要求的操作任务,其操作过程往往是无序的,操作结果是零乱的。因此,在操作活动之前,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学生操作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及时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策略,从而让学生的操作有针对性,而不走过场。

[出路审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这样几个环节:一是看一看、摸一摸,通过看感知物体的外形,通过摸感知物体的特性;二是分一分、比一比。让学生按形状给它们分分类,让学生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三是认一认、找一找,通过电脑展示几类物体的图形,让学生找出这些物体分别是哪些几何形体。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篇4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

板书: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学生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的第3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3.做第15页练的第4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板书:

长方形

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2)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教学例4

(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七第6题。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余下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练第14题: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第②题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对于求侧面积较有利。但在求底面积时,要先应用C÷π÷2来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二、实际应用

1、练第13题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学生独立完成第13题: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并指名板演。

2、练第7题

(1)用教具辅助,引导学生思考:前轮转动一周,压路面的面积是指什么?(通过圆柱教具的直观演示,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

(2)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3、练第9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面?(侧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第16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

(2)集体评讲,让学生理解计算“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就是计算硬纸轴的侧面积,卫生纸的宽度就是硬纸板的高度。

5、练第19题

(1)学生小组讨论: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2)通过教具演示,使学生明白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因此,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和减去圆柱的一个底面积。

(3)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近似数。

三、布置作业

练第8、10、15、17、18及20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3)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P19-20页例5、例6及补充例题,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

(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补充例题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③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4)做第20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V=πr2h)

4、教学例6

(1)出示例5,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

(2)学生尝试完成例6。

①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5、比较一下补充例题、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要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是补充例题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例6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1页练习三的第1题.

2、练习三的第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3、4题。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或V=πr2h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篇5

[案例]一:“圆锥的体积”导入片段

师:“请大家来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可能和哪个图形的体积有关系?”

生:“可能与长方体体积有关系。”

生:“可能和圆柱体体积有关。”

师:“请再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样的圆柱体体积有关系。”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气氛热烈。

生:“圆锥的体积可能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有关系。”

师:“那圆锥的体积和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

生:“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小一些。”

生:“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一半。”

生:“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学生在发现、尝试、对比、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在各种新课导入的方法中,猜想导入有其独特的魅力,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情绪高涨,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案例]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导入片段

教学时,创设情境。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学校图书室买来12本新书,每本24元,你能猜一下我大约付了多少钱吗?”学生们纷纷进行猜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通过诱导,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刚才你们都猜过了,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你猜的是正确的或者是比较接近正确答案?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我接着说:“你能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24×12’吗?”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先有一个感性的答案。在学生猜测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有没有主动投入到“猜测”中来。通过猜测,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和直觉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这样的教学,充分展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学生一系列的自主猜想,诱发了跳跃思维,加快了知识形成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既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案例]三:“圆面积的计算”巩固练习片段

在六年级的总复习时,我出示了这样一组算式:3.14×8、(8÷2)2×3.14 3.14×(42-32)……先猜想这些算式可能在解决什么问题,算式中的数据可能是什么?反馈时,学生发言热烈,一些学生以编应用题的形式呈现,还有学生“违背”了大众化的认识,进一步进行了探究,创编了“另类”题,一个学生以画图的形式,展示了他对“3.14×8”的猜想成果:他的解释是: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这位学生的猜想来自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的结果,这样的猜想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的唤醒。在学生观察一个非常普通枯燥的算式时,让学生根据算式猜测数据的意义,进而猜想算式的现实情境,相对“根据应用题列出算式”这样的正向探究活动来说,这是一个反向联结,这时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积极的、主动的,以此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稳定的认知系统,也可能促使学生通过进一步探究获得不同的多样的发现。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篇6

【关键词】数学实验;应用意识;学习兴趣

提起实验,老师和同学都会想到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和生物实验,说数学实验,他们都会表现出茫然和困惑。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科学,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这种把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形成有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构建为数学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数学思考的第四条“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通过“问题情景——数学实验——课堂交流——课堂操作课堂练习”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理解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的发现及完善过程,从感觉到理解,从意会到表述,从具体到抽象,从说明到证明。一切都是在学生眼前发生的,抽象得易于理解,严谨得合情合理。

《数学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实验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情感、提高探索创新能力。它突出了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因而它是实现知识“再创造”的有效途径。这样的思维和活动不受限制,学生的情感、体验、个性、动手能力、创新品质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张扬,课堂教学才得以有效的发挥。本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数学实验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以下是本人对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

1.运用数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实践操作,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剪纸实验,学生能折、剪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对称图形。看作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数学实验,探究解题思路

学生在解决求表面积问题时,经常会因找不到突破口而困惑,此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获得解题途径。

案例:求圆柱侧面积

实验准备:课前准备一把剪刀、一个圆柱形纸筒。

实验要求: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探究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实验结果: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发现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方法1:用剪刀沿圆柱一条母线把圆柱形纸筒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矩形,用矩形的面积推求圆柱侧面积。

方法2:用剪刀沿圆柱一条斜线把圆柱形纸筒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求圆柱侧面积。

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搞清了一个数学问题并明白了结论是怎样形成的,使学生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读懂了数学,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中感受到数学创造的乐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3.运用数学实验教学,揭示知识形成过程

数学知识形成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压缩了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往往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既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可能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新理念提倡重视过程教学,在揭示知识生成规律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数学规律,从而理解更深刻。

案例: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在教“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借助几何画板,将两个圆作相对运动的实验,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很自然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六种位置关系,对相关知识的形成有了较深的了解。

4.运用数学实验教学,深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需要了解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结合教材的内容,安排相应的活动,使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会学习意义,激发学习兴趣,探索欲望。使学生通过实践积累生活经验,感觉数学问题的实在、有趣, 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数学应用的实际训练。

案例:解决“不过河测河宽”的问题

结合课本,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或利用勾股定理或利用三角函数等方法解决,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同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

案例:图形的镶嵌——铺地板的教学

为了让学生了解如何用各种不同的地砖来铺地面,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利用不同形状的卡片来代替不同形状的瓷砖,进行了分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不单弄清了多边形铺地板的道理,还发现了有些多边形的组合其实不能铺满地面,学生自己探究出的知识记忆更加深刻。由此,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美丽、实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实验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主动地学习探究。

学生通过特定的数学实验,可以直观地了解非常抽象的数学内容,了解它的应用背景,化枯燥为有趣。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会使学生体会到研究的艰辛,让他们以小组合作方式来做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实验基础上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容易组织起不同意见的讨论甚至争辩,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启发诱导。当然,数学教学并非一切都要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有的可以通过演绎推导,有的还要通过教师讲解才能领会得更深更透。最终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解到应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能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拓展解题思路,提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篇7

鼓励创新是我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儿童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展教师的创新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辅助教学己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有人预测,未来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计算机”的教学模式,更有人认为“网络教学”将取代人。计算机教学确实有它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具体形象化,将不易观察的事物虚拟可视化。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圆,将其平均分成红蓝各一半,再将其平均分成8等份,展开拼成一个近似的平形四边形,再将其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64等份、128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并同时展示拼出图形,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边就越趋平直,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用不同的颜色显示长方形的长和圆周长、长方形的宽和圆的半径的关系,很容易推出圆的面积。这里运用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减缓了学生的学习坡度,同时渗透了“极限”的理念,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强化求异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思维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人能力的核心。一个人智力高低,能力大小都与思维能力有关。求异思维是指对问题的处理没有固定答案或存在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看问题,对于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有很大的好处,让学生在操作中培养求异思维。如下所示的是利用开放题,指条件不确定或结论不唯一、解题方法多样的数学问题,如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填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问题:六(一)班的体育课上,老师把28个实心球分配给男、女同学分两组练习,男、女同学人数之比是4:3。男、女同学各分到实心球多少个?

我不急于规范学生的解题行为,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题的方法。学生得出了很多方法:

(1)用“份数”的思路考虑:28÷(4+3)×4=16(个),28-16=12(个);

(2)用“分数乘法的意义”的思路考虑:4+3=7,28×4/7 =16(个),28-16=12(个);

(3)用“正比例解应用题”的思路考虑:设男同学分到实心球X个,X/28=4/(4+3)X=16,28-16=12(个);

(4)用“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思路考虑:28=(1+3/4)=16(个),28-16=12(个)……

我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为创新意识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里要注意,一题多解,必须训练学生能叙述每一种解法的的算理,这样做将使问题的解答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时,比较容易迁移。三、教给学生有效的探索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求学生探索,不是让他们盲无目的的瞎闯,而要教给他们一些方法。“授之以渔。”首先要求学生明确探索的目的;其次要明确使用的方法;第三,正如胡适先生所说,做学问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课例:《圆柱的体积》根据转化的图形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创新意识。

生1:转化为横截面为梯形的柱状体(将圆形转化为梯形)

V=S×高(这里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上底+下底)×梯形的高÷2×圆柱的高

=圆的周长×圆的半径÷2×圆柱的高

即:2πr×r÷2×h==πr2h=sh

生2:转化为长方体

V=v=长×宽×高

(长=底面圆周长的一半,宽=底面圆的半径,高=圆柱的高)

即:πr×r×h==πr2h=sh

生3:转化为横界面为平行四边形的柱状体

V=S×高(这里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圆柱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底=底面圆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底面圆的半径,高=圆柱的高)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篇8

数学操作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新知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的确,有效的数学操作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而且能有效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但在当下众多的数学课堂中,我们仍看到有相当多的教师往往采用指令性的教学方式,把操作活动的要求、方法等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仅做机械的“操作工”,使数学操作活动失去启迪思维、激发智慧的作用。那么,如何改进才能让数学操作活动更富有智慧呢?下面,谈谈自己在听课比较中得到的启示。

一、理解概念定义的数学操作活动,使学生由概念的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发现者

案例:教学“三角形按角分类”

课始,教师先出示三种不同情况的三角形,问学生:“在这三个三角形中,哪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然后教师告诉学生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上述案例,学生可能会记住知识的结论,考试成绩也不差,但教师这样教学实际上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导致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如果我们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考虑到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就可以这样设计教学:先出示7个特征鲜明的不同的三角形,为研究方便可以给每个三角形的每个角都编上序号,再通过填表、分组、命名、定义、分类等五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个环节,先让学生按照角序、角别、图序填表(如下)。通过填表既可以使学生对三角形内角的情况一目了然,又为下一步归纳、分析做好准备,并有机渗透了科学统计的数学思想方法。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在分析7个三角形内角的共性和特性的基础上,对这7个三角形进行分组。第三个环节,让学生根据分成三组的三角形各自的特征,给它们取一个合适的名字,使学生感到有趣,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第四个环节,让学生为每一种三角形下一个明确的数学定义,进而从7个三角形推广到所有的三角形,使学生对所学概念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任何一个三角形都在这三种三角形的范围之内,进而得出结论: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种。这样教学可能需要花较多的时间,但它不仅仅是向学生教授数学的概念与方法,更重要的是重视了数学概念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克服了“概念+例题”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结论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多地体现人文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上述概念教学中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不仅将所学知识记得牢,而且理解透彻。

二、内化作图技能的数学操作活动,使学生由操作步骤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建构者

案例:教学“平移”

师:图形的平移有哪些特点?下面,我们请这个金鱼图(如下)来帮助我们研究。

(多媒体播放金鱼图各部分笔直移动,但不是朝同一个方向移动的过程)

师:整个金鱼图的移动是平移吗?

生(大笑):不是。

师:为什么?

生1:因为鱼都散了,鱼身向左移,鱼尾向右移……

师:那怎么样才能使整个金鱼图的移动是平移呢?

生2:每个部分都朝同一个方向移动。

师:好,那我们让鱼身和鱼尾都朝同一个方向移动。

(多媒体播放金鱼图各部分朝同一个方向笔直移动,但各部分移动的距离不一样的过程)

师:这下是平移了吧?

生(哄堂大笑):不是。

师:为什么?

生3:这条鱼又散了。怎么鱼身一直向左移动,鱼尾向左移动几格后却停在那儿了呢?

师:那怎样才能使整个金鱼图的移动成为平移呢?

生4:每个部分移动的距离都要相等。

师:我们再来试试。

(多媒体演示金鱼图平移的过程)

生:成功了。

师:比较一下,平移前后的金鱼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5:图形的位置不同了,图形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师:下面,你们根据这些特点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平移,同时考虑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师出示图形,学生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师:你们已经能根据平移的特点,数出一个图形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那么,你们能画出三角形(如下图)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吗?试试看。

师:下面,谁来展示交流自己的画法和想法?

生6:因为一个图形平移时,它任何部分移动的距离都相等,所以我先将三角形的3个顶点向右平移6格,再将它们连起来。

生7:我是先将三角形最上面的顶点向右平移6格,再数一数竖着的这条边的长,画出来后再数一数横着的这条边的长,画出来后……

生8:我是先将竖着的这条边向右平移6格,再……

一般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往往在学生感知物体平移现象后,直接要求学生画出平移的图形,并告知学生画的方法和步骤:先数一数平移的距离(多少格),再画出平移前后图形的对应点,最后将这些点连起来。这样教学,虽然学生能按教师的指令快速地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并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反复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操作技能,但也会导致学生成为操作步骤的被动执行者,这样的学习只能是机械的。上述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两个平移的反例,总结出平移的特点,这就为学生自主构建画平移后图形的方法和步骤搭建好了“脚手架”。学生以“图形平移时,任何部分移动的距离都相等”的平移特点为生长点,运用想象、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由理入法,自主构建了具有个性化的多种作图的方法和步骤。这些作图的方法和步骤,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他们在获得新知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发展。

三、探索公式推导的数学操作活动,使学生由“遵命而为”的操作者转化为操作活动的主动设计者

案教:教学“圆锥体积”

师(多媒体演示转笔刀将圆柱形铅笔的一头削卷成圆锥形的过程,并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你认为这个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它们的底面相同,高也相同,且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一部分。

师:请你猜想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大约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

……

师: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如果给你们一些工具和材料(如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同质材料制成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实物、水、天平等),你们能设计一个操作实验来证明你们的猜想吗?

(学生小组讨论)

生5:我们小组认为,可以在圆锥形容器里装满水,再将水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里,如果倒2次正好倒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2;如果倒3次正好倒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生6:我们小组认为,可以在天平的一端放上一个圆柱,再在另一端放上圆锥,看到底放几个圆锥能使天平两端平衡,就能证明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一。

生7:我们组认为还可以将圆锥和圆柱分别放在装水的容器中来测量。

……

师:请你们按自己小组设计的操作实验方案,来领取工具和材料进行操作实验。

……

教学这一内容时,一般由教师指定学生小组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成为“遵命而为”的操作工。我们认为,这样的操作活动与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所获得的结果差别不大。而上述教学中,教师先鼓励学生凭直觉猜想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有了自己的猜想,就会产生需要验证自己猜想的欲望。接着教师出示操作实验的工具和材料,让学生设计验证猜想的操作实验方案。当各小组学生都确定了方案后,教师才放手让学生按自己的方案开展操作实验。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引导自己的思维,自己设计操作实验活动的方法和步骤,自主经历猜想、假设、确定(或否定)的过程,从而品尝到创造、发现的喜悦,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篇9

改革开放,对人才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促使教学体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实施素质教育入手,提高教学质量。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是开展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多媒体计算机集文字(TEXT)、图形(GRAPHICS)、图像(IMAGE)、动画(MOVIE)、声音(SOUND)、视频(VIDEO)等功能于一体,表达的信息量大,具有图、文、音、像并茂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形、声、色浑然一体,创设生动、形象、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下面就此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就会聚精会神,努力追源,并感到乐在其中。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定格、慢放、加速、重复、图像的变化、色彩以及声音配合等效果,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一上课老师就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边说一边简单地操作鼠标,与计算机连接的电视机显示器上出现了画面,学生一下子被屏幕上的有趣的画面吸引了,随着萤屏的演示,老师继续讲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那些又香又甜的大饼,一天猴王做的大饼刚出炉,它的三个孩子吵着说“我要吃饼,我要吃饼。”于是猴王把三块大饼分给三只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老一一块,老二嫌小吵着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便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老二两块;老三更贪了吵着“两块太少了,我要三块”,于是猴王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老三三块。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到的饼多吗?因为有形象的故事情节,有多媒体计算机生动有趣的图象动态显示,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激发学生以极大兴趣投入学习。

又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运用计算机的画画板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教师在屏幕上画出下面图形: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地挑选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每涂一个,老师就让学生回答这个图形的面积是什么?当涂到第五个图形时,颜料一下子都跑到外面充满整个莹屏,学生被愣住了,为什么呢?这时教师抓紧时机问:“这个图形的面积又是什么呢?”学生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图形不是封闭图形,它没有面积。这种无声的、动态的形象显示,不仅一下子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高度兴奋,并且在教师有声的语言引导下进入学习过程,达到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电化教学的核心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简单地操作鼠标,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条铁轨,上面有一辆火车从左往右地行驶,一会儿,另一辆火车也从右往左地驶过来,两列火车在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到相遇。这时屏幕上出示了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了线段图,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了每小时火车所行的路程。这样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老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感观上的剌激。演示一结束,学生们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因此,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获得正确的结论,并尝到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圆柱的认识”教学中,利用软件演示,帮助学生学习圆柱的形成和侧面面积的计算:

①教师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几个圆柱的实物图;再操作鼠标,圆柱实物图背景消去,

剩下闪烁的圆柱立体图,学生从圆柱实物图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初步认识了圆柱。

②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长方形,然后这个长方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柱体,让学生掌握圆柱的形成过程和认识圆柱的底和高。

③操作鼠标,圆柱的底面随着闪烁慢慢地从上往下移,让学生认识圆柱不但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而且从上到下的粗细一样,也就是说每个横截面的面积都相等。

④待学生掌握了圆柱的特征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把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呢?让学生展开思维,各抒已见,自由发挥;有的认为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有的认为是平行四边形,有的认为是正方形。到底哪个答案对呢?老师不急着表态,而是操作鼠标,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演示:把圆柱的侧面竖着剪开,打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

⑤操作比较:如果把侧面斜着剪能否得到一个长方形?斜着剪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⑥思考:这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长(底)和宽(高)与圆柱的什么有关呢?在什么条件下展开后的圆柱体的侧面是个正方形?这时又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面积?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形象演示、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观察比较过程,能有条有理地讲述圆柱侧面面积怎样推导出来。学生通过充分的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不但弄清楚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也活跃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密度,强化学习动机。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篇10

关键词:导入法 设计 多样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成败与课题的导入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的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优质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感情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良好的导入方法,如同电影、戏曲中的序曲,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导入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从生活到课堂,从学生经验到教学内容,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桥梁作用。良好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因此,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曾与同事对新教材基本导入法进行了学习探讨,并尝试运用了这几种基本导入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故事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常用于神话故事、科普文学、人物传记等课题的导入。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沉香救母》一文可在授课前由老师或学生讲一段《宝莲灯》的故事导入。因为大部分学生对这个神话故事比较熟悉,尤其是故事中的主人公沉香等人物形象早就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了,如果讲上一段与课题有关的故事,定会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二、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一句话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强烈的求知欲状态。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编一些与主题探究有关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强烈的求知欲状态。例如:在讲授初中生物课中的《植物茎的输导功能》时,可以引导学生看题图,并提问学生:“植物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什么器官达到枝叶的?学生可能会回答出“树干”“根”等答案,老师立刻对学生的答案表示肯定,然后用一个专业术语概括:茎。老师再问:这说明茎具有什么功能?学生的回答可能不会令你满意,下面由老师概括:输导功能。两个问题不但可以起到导入新课的作用,而且突出了本堂课学生要把握的重点内容。

三、以身边实例导入

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在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时,学生容易混淆这两种面积计算。如何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轻松地掌握相关的计算呢?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所在。课前,我安排学生用硬纸自制圆柱,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加深他们对圆柱各个面的了解。上课时,我带了一个圆柱形的口杯走进教室,全班学生的目光齐刷刷盯在这个杯上:“圆柱!”同时,不约而同地拿出自己的圆柱模型,这时我用口杯向学生简单介绍了圆柱的侧面和表面,然后要求学生展开自己的圆柱模型观察片刻。然后问学生: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圆柱的表面展开是什么形状?最后,通过学生回答总结得出:圆柱的侧面积=该圆柱的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的圆面积。用实例导入新课更具体、更直观,让学生更轻松地找到学习任务的突破口。

四、多媒体导入法

有些教学内容离我们实际生活很遥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这些知识的感性认识。如描写草原生活的《草原》;讲述海底生活的《海底世界》;模拟远古地球生物的《恐龙》……这些知识甚至老师也需要学习。如何才能在一开始就能调动学生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呢?我想,上课伊始,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精彩的海底世界、神奇的恐龙世界,把学生的思绪带到那遥远的童话之中。教师要在恰当的时候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在学生的感慨之中,教师趁机引入主题:“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吧!”(转身板书课题)。

从以上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或设计导入方法时,似乎具有随意性,其实不然,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导入方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要符合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要使导语成为教学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要符合学生实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照顾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又要照顾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用过深的、过偏的内容作为导语,以至学生无法接受。

3、导语要根据课型的需要出发。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导语。新授课设计温故知新、架桥铺路的导语;讲授课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不能混为一谈,起不到导语应起的作用。

4、形式要多种多样。导入的方式很多,设计导语时要注意配合,交叉运用。不能每一堂课都使用一种模式的导语,否则就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引人入胜的作用。

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千姿百态。教师在选择或设计导入方法(导语)时一定要遵循以上导入原则,设计出更符合教学目标、更符合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更符合课型的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的导入方法,使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渐入课堂教学佳境,为课堂教学的圆满完成奏响动人的序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