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知识竞赛十篇

时间:2023-10-08 17:42: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强国复兴知识竞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强国复兴知识竞赛

强国复兴知识竞赛篇1

14年来,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化学竞赛共获奖162个,其中省级一等奖81个,二等奖38个,三等奖22个;国家级一等奖14个,二等奖1个,特别是从1993年至1997年5年中,共有6人参加国际化学奥赛,获金牌4块,银牌2块。我校成为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化学奥赛获奖牌最多的学校之一。

这些成绩充分显示了我校在培训化学竞赛选手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显示了我校化学教学质量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广泛地开展化学竞赛活动,能够有效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它是常规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提高。

一、化学竞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

抓化学竞赛培训,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1.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而科学素质的提高是后天勤奋努力和培养的结果。

兴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前提。化学竞赛具有兴趣性、竞争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参加化学竞赛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因而他们以极大的兴趣和爱好自觉地参与。兴趣与主动性、与热情同在,兴之所致,甚至废寝忘食。据调查,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都主动地阅读过课外化学读物,做过一定量的化学竞赛题,参加过化学课外活动,这对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勤奋上进的优良品质都很有好处。

化学竞赛活动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每一次活动都是竞赛选手个人价值的自我发现和自我体现的机会,也是他们经受磨炼、提高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经常研究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既提高了抽象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激烈的竞赛环境里,每一个选手都面临着强手的挑战,面对众多的强手,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要有较强的综合、推理、分析、判断、评价的能力。因此,通过竞赛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参赛学生的智力闸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如一泻千里的洪流,得到充分地发挥。虽然许多竞赛选手将来并不以研究化学为职业,但他们从化学竞赛的文化熏陶中所获得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将受益终生。

例如1994年我校高中毕业的一位同学,曾获省化学竞赛一等奖,通过参加化学竞赛,他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他被保送上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后,一年级英语通过了四级,二年级英语通过了六级,而且他的各科成绩在系里名列前茅,系里决定他提前一年毕业,并以第一名的总分考取吉林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他在写给老师的信中说:“在师大附中三年的学习给我最大的益处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了这两种能力,在学习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我在大学里所取得的成绩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化学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在课堂教学之外获取新的知识信息的机会,与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信息相比,这种新的知识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因而具有发展型和探究型两大特征。

发展型知识结构是知识信息的时代特征。化学竞赛活动的内容不再封闭在传统的教学之中。现代化学的内容经过化学教育专家之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再现在中学生的面前,使中学生及时地受到现代化学思想与方法的启迪。甚至于有些化学家苦心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很快的速度,就到达中学生的手中。例如C60是美国科学家在1985年通过实验得到的碳的同素异形体,在1992年1月全国化学竞赛时就出一道有关C60的试题,这道试题对每个中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这种传播方式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渗透了现代化学的内容,为学生知识结构的进步更新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探究型知识结构是科学人才的突出特征。化学竞赛内容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仿型。与课本上的常规题不同,高层次的化学竞赛题大多是非常规题,所谓“规无定规、法无定法”,就是说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是需要自己去探究问题的解法,解题的途径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独辟蹊径。学生通过这种训练,养成了独立钻研的习惯,学会了独立解题的方法。

2.造就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化学竞赛活动造就了学生追求科学发现的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化学竞赛活动的经验告诉我们:竞赛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自觉的学习动力;竞赛要有坚强的意志,冷静的头脑,灵活的应变能力;竞赛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有不服输的精神,必须好强而不呈强;竞赛要有很强的自信心,而不是夜郎自大,盲目乐观,善于调整竞技状态,抑制临考前的紧张情绪,相信天下的事都可以做好,因而要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直至成功。化学竞赛活动给予学生的上述经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攀登科学高峰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在化学竞赛活动中,教师不仅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做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经常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勤奋求实、献身科学的教育。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他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我们应该发扬他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学习他那艰苦朴素、勇于实践、不断进娶无私奉献、执着爱国的高贵品德。

作为竞赛的参与者,他们有激情,有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把个人竞赛的优劣与集体荣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每一次竞赛都是一次生动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将他们参加竞赛的激情转化为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化学竞赛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化学教师

化学竞赛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高水平的智力竞赛,不是一两个教师能胜任和承担得了的,需要一批甘为人梯、富有理想、乐于奉献、事业心强、勤学好钻、勇于带领学生去拼搏的教师队伍。要适应化学竞赛培训的要求,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就要求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加速知识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的教师,为了辅导好学生,除重新深入钻研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外,还要重新阅读一些有关的大学教材,同时还要经常关注化学课外书籍及报刊杂志的最新化学研究课题,拓宽知识面、研究大量的化学竞赛试题,进一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又提高了自己。我校化学教研组共12名教师,其中有7名教师,均能参加指导竞赛培训。在这些教师中,尤其一批年轻教师是在化学竞赛中成长的,他们努力钻研,勤于思考,不但能教好高中的化学课,还利用假期到湖南师大化学系去进修提高,读函授研究生,从而使自己能胜任大学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教学,促进了我校化学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化学竞赛有力地促进了化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化学竞赛活动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与爱好,培养了他们的全面素质与能力,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化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1.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传道、授业”为己任,大多采用被动式的灌输方式,即遵循“学习、复习、再复习”的模式,这种模式使知识在原有的框架内重复出现,是一种再现性思维的模式。它是思维的低级形式,它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忽视了学生思维的能动作用。而化学竞赛活动则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就是要贯彻“学习、学习、创造”的新教学模式,它十分强调学习过程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引而发之”,像放鞭炮一样,教师点着引线,使学生内在潜力迸发出来。如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个例题,学生学习、模仿,称为学习阶段,那么给学生留下的课后习题,就不应是例题的简单重复,而是让学生看书、钻研教材后才能解出的题型,学生通过这一过程,又有了新的见解,称为第二个学习阶段,然后在此基础上独立地判断题型,解题,称为创造阶段。这时学生可突破原有的知识构型,超出教师的思维模式,甚至达到一种新的知识境界。几年来,我校在竞赛中能取得这样突出的成绩,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化学竞赛活动,实际上也有一定的导向、启发作用,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2.丰富了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

化学竞赛是化学科技活动的一种形式。化学竞赛活动包括竞赛培训和经常性的化学科技活动的全过程。化学竞赛活动通过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化学小论文撰写、化学竞赛培训、化学魔术表演、举办化学游艺会、办化学小报、组织参观工厂等的深入广泛的开展,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课内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在课外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激发了兴趣爱好,发展了个性能力,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意志品质,形成特长,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近几年来,我们请专家来校进行讲学。请他们讲化学的最新成果、化学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化学与生活、化学教育与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发展概况等。通过化学讲座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因而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组织学有潜力的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在自学基础上的集体讨论,通过讨论,相互启发,得到新的思路,引出新的设想。特别是那些各抒己见的争论,对于激发参与者的灵感和培养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大有裨益。课外兴趣小组是学生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我们还经常组织同学撰写化学论文,并进行评选活动。小论文从搜集信息到提炼主题,从谋篇构思到行文表达,都有赖于科学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好的文章还推荐到有关杂志发表,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感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使他们觉得在化学领域一旦自己的能力智慧得到老师的承认,甚至还能在杂志上发表的话,更会迸发出学习的热情,从而爱好化学、探索化学、献身于化学。

根据教材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组织学生参观与化学化工有关的工厂,学习了解化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不仅扩大了学生知识的领域,同时也使他们对工人师傅的辛勤劳动和技术改革的日新月异有了新的感受,从而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能力,吸引了广大中学生参加,因而大大丰富了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

强国复兴知识竞赛篇2

关键词:竞赛;兴趣;习惯;能力

英语是中学三大主科之一,教好英语是我们英语教师的共同愿望。而通过组织参加英语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常能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应重视引导、组织和培养学生参加各类形式的英语竞赛,通过竞赛来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分四点来说明:

一、组织竞赛有利于培养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高中生在已形成母语习惯的情况下来学另一种体系不同的语言――英语,并要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学习并学好,光靠告诉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强调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是不够的,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利用中学生好胜心理,通过竞赛形式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义务教育教材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地加以利用。如教学单词阶段,可采用一组一组进行比赛,正确认读单词,具体做法是比赛时全组同学站起来,然后快速轮流认读下去,说错了的同学就让他坐下。这样全班四组同学认读完后看哪一组站着的人最多,也即正确的最多,按组别评出名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后同学们也乐于互相帮助,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超近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绪联系着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是取得良好成绩的萌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学习兴趣为转移,年级越低越明显。因此,当学生一开始学习英语感到新鲜、好奇的时候,就应注意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而在学习中引入竞赛形式则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竞赛活动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学好英语只有兴趣还不够,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采用竞赛形式则能增进这种习惯的养成。例如学生在刚学习单词阶段,在教学生正确书写的同时,就可告诉学生将举行一次书写比赛,并在平时经常进行评比,把书写工整的张贴出来,看哪一组被选得多,以组为单位评名次,促进互相督促,要让多数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当不同水平的“常胜将军”,让他们总是跃跃欲试,这也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使学生从不断获取的成绩和进步中得到慰藉,增强信心,从而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包括正确的发音习惯;大胆开口、大声说英语的习惯;勤动手、勤动耳、勤动口、勤动眼的习惯;以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晨读晚记、快速阅读的习惯,等等。

三、竞赛的备赛过程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杰乔耶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说明知识不等于能力,但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切企图离开知识去培养学生能力,或是把知识的掌握仅仅看作是训练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我们应当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有意识、有计划地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让教学在促进学生心理的全面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教学中组织活动、竞赛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因为它能激发学生在参加这一活动的准备过程中迫切地希望更系统、更牢固地掌握有关知识以便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施展的强烈愿望,学生在这一准备的过程中学会了自己钻研课本,学会了对作业、试卷中的错误进行分析、类推、判断等,学会了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思源于疑,思维总是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参赛的练兵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英语学科有着它本身特点的规律性知识体系,其中的基础知识是规律性知识的集中反映,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和迁移效能。而许多基础知识又可以由学生通过练习转化为技能。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保持稳定的学习兴趣,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在参赛的练兵过程中注意了速度的练习,在获得了技能、技巧的情况下能加快练习的速度,这就培养了思维的紧张性,提高了思维的效率,从而发展了思维能力。

参赛的练兵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智力价值的同时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等。一言以概之,竞赛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竞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师生教与学的信心

在备赛的过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有益于吸收知识,更易于掌握基本知识。平时的竞赛能增进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参与意识,而正规的竞赛,如“中国中学生英语CCTV演讲杯”使教师在平时教学和组织竞赛训练的过程中始终注意研究和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智力价值,通过合理的口语教学与训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获得知识的智力价值的同时,伴随着教学相长,还能增强教师的教学信心。去年我校学生胡继伟在参加中国中学生英语CCTV演讲杯合肥市的竞赛中获得了多个名次,我校师生从这些学生的获奖中看到了英语教学的前景,增加了教好英语和学好英语的信心,对英语教学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平时的竞赛我们随时可以进行,也能为正规竞赛做准备。而在正规的竞赛中能获奖的人数是有限的,但我们的目的是在备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参与意识,增强师生教与学的信心,以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我认为我们应重视引导、组织和培养学生参加各类形式的英语竞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学考研复习指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强国复兴知识竞赛篇3

【关键词】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学、运用

在教学领域有一种说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里的“法”是指教学的特殊方法。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为了达到某种教学要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现实思想政治课教学仍在执行着传统教学方式,即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从头听到尾。教师讲课要依"法度"而讲,不能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变成了一种新"八股",令人生厌。如此方式,造成了课堂寂静无声、死气沉沉,学生仿佛是在"梦中"一样。不仅学生不愿意上政治课,教师也不乐意去教政治课,因此,我们必须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活起来。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现将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以下阐述:

一、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的理论来源。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854年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学习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他的理论完全符合心理科学,因此,根据他的理论创造的各种课堂快乐教学法,在英国教育界普遍得到师生的欢迎。而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正是“快乐教育”思想的一种体现,它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教学方法。教师把要教授的内容编成竞赛题,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抢答记分或当场评论表扬。当前电视里很多“益智”类节目很受观众的喜爱,不论男女老少都愿意看,如:幸运52、非常6+1、开心词典、财富大比拼等,这些节目实际上就是智力竞赛,所以将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上一定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二、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课上运用的范围。

1、复习课。思想政治课复习课是教学中比较难上的一种类型课,教师上复习课时往往把知识点罗列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去背。而现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比较差,决大多数学生不可能安安稳稳去背诵知识点,课上他们可能打瞌睡,可能讲废话,还可能看课外书。总之,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同时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厌烦心理。运用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知识点编成竞赛题,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形式完成授课。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了知识。

2、授课的内容非常枯燥,而又非常浅显,学生一看就能明白的课。这种课往往给教师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教师上这样的课时往往采取自学指导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方法针对的对象是那些学习主动性比较强的学生,现实情况决大多数学生不可能主动的去自学,这样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同时会去做一些扰乱课堂秩序的事情,运用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三、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在政治课上运用的方式。

这种方法运用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大体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兴趣激励。就是针对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特点,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使人们积极地观察和认识事物。在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 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求知欲。如果学生对某事物或某事件感兴趣,就会注意并体味其中的哲理或含义,提高认识, 受到教育。激励兴趣的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设疑法。这种方法是教师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思考,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这种方法又叫设疑引趣法。它尤其适用于新课的引入。例如,讲哲学介绍课时,先出示谜语:“你们知道能使人聪明的一门学课是什么?”这样引入新课,学生的思维逐渐会转到谜底:“哲学”,为学习“为什么要学哲学”作了暗示。巧妙设疑,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幽默法。法国著名演讲家海因兹?雷曼麦有句至理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的提出更易让人接受。”思想政治课讲授了大量的“严肃的真理”,教师若采取幽默的教学技巧,使学生好学乐学,无疑是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捷径。例如,讲“量变与质变”时,可以用“傻子吃饼”这样一个讽刺幽默故事:“有个人外出赶路,途中饥饿难忍,于是到饭铺吃,吃了一个没有感觉,连续吃了六个仍不饱,于是开始吃第七个,当吃到一半时,就感觉饱了,于是,他非常懊恼,连续说自己傻。”学生听了哈哈大笑,并很快掌握了知识。可见,运用幽默,可以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当然,幽默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目的在于笑过之后获得深刻的哲理启迪。

3.故事法。要把抽象的政治理论讲得生动活泼,可适当运用故事说明道理。例如,在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时,针对有些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是虚伪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可讲述一则寓言故事:“一位记者来到波涛汹涌的太平洋的一个以标榜民主著称的岛国,他发现这里的岛民大会有一种奇特的表决方式:大会主席宣布一件事以后,赞成者先吹喇叭,然后反对者再次吹喇叭,两者相比,以声音大 者形成决议。在一片吹吹打打声中,记者看到的是这样一个怪现象:吹喇叭的人只是少数,多数人空手而立,神情冷漠。原来,按岛国规定,只有用金子铸成的喇叭才能用来作为表决的工具。” 运用这一故事作诱导,学生很自然地悟出资本主义的民主选举是以金钱和财富为基础的,它根本不可能体现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从而使学生认识出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也纠正了个别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的错误认识。可见,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对学习就充满兴趣,学起来就会全神 贯注,反应灵敏。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搜集故事,而选例时,要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举例并不都是多多益善,对事例也不能蜻蜓点水似的简单一说就过去,而应该做到恰到好处的分析,效果才会最佳。

总之,在讲课中运用巧妙的疑问、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等方法,课堂活跃,学生的兴趣盎然,积极投入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捂深奥的道理,政治课教学的效果就能落到实处了。

(二)、情感激励。就是教师要尽力与学生建立起真挚、亲密的感情关系,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激励情感的方法有:

1.教师首先应以真挚深厚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情感来源于政治教师高尚的师德和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一个政治教师具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和对知识 的科学态度,才能从自身产生真爱,才能在课堂上打动学生,也才能感化学生。因而,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 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地接受我们所传授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技巧,适时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亲切和蔼的面容,充满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严谨、简洁、意深、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以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在行动上做出积极的反应, 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当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生活遇到麻烦时,身体不适时,都是教师表达真挚情感的好时机。 转贴于

3.寓情于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地钻研教材,用精辟、深刻的理论去吸引学生,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的叙述融为一体,把教材内容本身所表达的情感体现出来,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色彩。例如,讲“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观 点前,可满怀激情地为学生朗诵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一首诗: “鸟爱巢,不爱树/树一倒,没住处/看你糊涂不糊涂!/人爱家, 不爱国/国如亡,家无着/看你怎样去生活[”听罢这首爱国诗, 学生被冯玉样将军高尚的爱国情怀所打动,懂得了个人与家庭与 国家紧密相连,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此时,学生的学习更专注了。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情感去诱发和激励学生的情绪情感,造成良好的课堂环境,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只有以情感培养情感,才能把爱通向学生,从而使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佳效能。

(三)、信心激励。就是教师利用或创造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教学过程,并使其有成功的喜悦体验,以培养他们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让学生尤其是差生多一些表现与发挥的机会,如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先回答,讨论辩论问题时让他们积极参与,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和习题要不断地给他们暗示:“这个问题再仔细想想,你肯定能够解决”,若回答正确,则给予高度的评价:“很好,真棒,有水 平等”,以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可见,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能够帮助学生特别是差生树立起学习信心,激发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向新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四)、竞赛激励。就是教师要安排一些适当的比赛来吸引学生,鼓励他们为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奋斗。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宁说:“竞赛被采用为教育方法,是从这样一个无可怀疑的社会心理事实出发的。这就是:企望参加健康的竞争,取得优胜的地位,渴求自我肯定,是儿童、少年和青年所固有的最大特点。在吸引学生为取得劳动和社会活动的最好 成绩而奋斗时,竞赛可以把落后的学生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上,促进积极性。”为此,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安排一些比赛活动。

(五)、榜样激励。就是教师以先进人物或其他动人事迹来进行鼓动宣传,从而激励感染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多向学生宣传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为其树立学习典范,这也是在教学中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例如讲“发扬助人为乐的风格” 时,选取了我校云碧霞教师和梁洪涛同学长期照顾双目失明的范师傅老人的事迹教育学生,让学生知道他们与榜样人物的距离并不遥远,学有榜样,通过努力也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优异的 业迹。但教师在选取榜样事例时,要注意既要选取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的事迹,也要选取当今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典型人物的事迹,以便提高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的可信度和亲切感,在潜移默化中被感染,学习的热情就会高涨。

四、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的在思想政治课上运用的优点。

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现在的学生好胜心特别强,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正是强者展现自己的舞台,许多学生为了表现自己,会去主动参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种方法可以带来一种宽松和娱乐的课堂氛围,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竞赛中学生为了能获得好的成绩,往往花费好多时间主动的去学习,这种学习是他们乐意做的,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在的政治课教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多,而学生说的却非常少,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不到培养,所以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教师提问问题时,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很差,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时面红耳赤,甚至产生结巴情况,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踊跃参与竞赛,为了把所问的题答对,竞赛中他们会把语言组织好,全面而又有逻辑的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融入到集体中,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去学习,去主动参与活动。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提高团结协作精神。

5、活跃课堂的气氛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政治教师很难受到学生的拥护,他们往往讨厌政治教师,何谈乐意去上政治课。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竞赛期间教师可以给学生表演节目或是让学生表演节目,这样学生会感到教师不是高高在上,双方建立一种朋友型的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五、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在政治课上运用时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1、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学习或者复习好知识点;把竞赛题编好等。竞赛题的编写既要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又要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

2、课上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氛围,既不能死气沉沉,也不能太活跃了。以免课堂纪律失控。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这需要教师是一个很好的主持人。

3、课后注意总结,同时也要给获胜的学生以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持续高涨。唯物辩正法的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个反映不是机械的、被动的,而是一种能动的,主动的反映。人的认识是一种心理活动,教育对人的认识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教育并不是机械地决定人的认识发展。教育不能简单地把知识“转移”到人身上或者注入到人的心理。人类接受知识,是人类内部心理作用的结果。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认识的内因。在教学中,只有学生主动思维,头脑中才能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才能学到知识。内因是认识的根据,当也需要外因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是学生认识的外因。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离不开激励学生学习的技巧,因此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就必须练就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精湛艺术。

参考文献

强国复兴知识竞赛篇4

关键词:兴趣 积极性

前言

根据心理学我们知道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表现为一个人渴望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推动人积极地去寻找满足他感兴趣的事物、途径和方法。这些都说明兴趣在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操作方式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也就轻松、无负担。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幽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及时给予鼓励或表扬,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英语墙报、黑板报,开阔学生的视野,结合各类学生的特点进行听力、口语、阅读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开展单词拼写比赛、课文复述比赛、自编短剧表演赛、课文朗读比赛等活动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精神,促进其心智机能的发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组织、交际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

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后进生”学英语是让很多教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后进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很多“后进生”对电脑比较感兴趣,而电脑里的英语单词有很多不认识。笔者告诉他们:学好电脑将来也能找一份好工作,而学好电脑的前提是学好英语。英语学不好,电脑里常用的单词都不认识,想学好电脑就是天方夜谈。因此,那些“后进生”上课也比以前认真多了。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

二、用各种有趣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you用are;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又如,关于字母组合oo的长短音,编“三字经”如下:“煮毛木,看好书。脚送[u],立后屋。除之外,读长[u:]。

前面7个单词是:cook,wool,wood,look,good,book,foot;接着是2个动词过去式:took(take),stood(stand)并带出另两个过去式mistook,understood;然后是一些“后屋”,classroom,bedroom,meeting room等等。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有趣口诀就会源源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三、创设情境,Group Task等手段激励学生说英语,体会成就感。

情境的创设再现了现实生活,实践证明学生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交流。在上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Four的时候,笔者在讲台上开了一个Food Shop,有bread,coffee,tea,orange juice,apple juice,coke,sprite,water,milk,cake,hamburger,apple等事物或卡片。这个场景,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符合了他们的心理,学生跃跃欲试想上来露一手,当售货员的文明礼貌,扮演顾客的精心挑选喜爱的食品,这样的英语交流真实且有意义。

group task是笔者使用的最多的一种教学形式,因为它符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心理,而且能给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group task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做group task时能获得独立运用语言的机会,此时他们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参与意思,他们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活动中,使内在的语言潜力得以挖掘与发展。每当学生进行group task时,笔者穿梭于学生之间,回答学生的提问,不时给学生以鼓励和帮助,促使group task得以顺利进行。主要以表演对话、编写类似的对话或讨论问题为主。为了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信息,在group task的基础上,笔者还邀请一些小组上讲台来表演,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使用了英语,一种自豪感、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四、表演自编短剧,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英语后,能够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笔者都会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小组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上一节课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须要运用已学过的句型。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其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得窒息的提问复习法,而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这点,笔者深有体会,一些学生毕业后,仍恋恋不忘他们英语课上的五分钟表演。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五、教学中穿插多种多样的竞赛,调动学习英语的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学中穿插单词拼写比赛;课文复述比赛;自编短剧表演赛;课文朗读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赛。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样最大限度地将学生潜意识和显意识协调起来,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理解运用知识,鼓励发挥,更鼓励创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因地制宜,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强国复兴知识竞赛篇5

摘 要:培养中专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目的是促进中专生走上社会后还能继续保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中专生;终身体育;能力

一、培养中专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1. 提高认识,加大理论教学力度

21世纪的人才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其中知识是基础。中专生的年龄、知识层次决定了他们求知、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的可塑性强,同时也反映出对体育与自身健康、健美、生长发育等的多种需求。在当今全方位体育中,从理论教学的时数和内容上来扩充对中专生全民健身的认识,适当增加理论课教材,目的是通过理论知识的传递,产生认识的升华,形成体育生活化的现代文明意识。

2. 积极开展体育竞赛,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体育竞赛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特别是参与体育对培养体育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竞赛的内容、方式、方法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可能发挥的效能也有很大区别。从近来中职学校体育竞赛的形式与内容来看,颇有正规化、大型化、专项化的发展趋势,学校正常的群体竞赛活动日趋向竞技体育靠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竞赛项目追求与竞技运动比赛项目对应;二是参赛人数的局限性,造成校园体育竞赛活动经常出现“全能选手”或“老面孔”现象;三是学校体育运动竞赛项目追求正规化,导致体育教学与课外群体活动的内容脱节,使广大学生失去了参与竞赛的机会,而少数学生运动员又极易脱离群众,较难发挥个体的作用;四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之下,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也逐渐渗入商品意识,不少学生在参加各项运动竞赛取得名次的同时都能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有些学校和单位还模仿国家参加世界大赛活动的方法,定指标、定奖金以刺激学生运动员。这种做法与强化全体学生的体育意识是背道而驰的。

二、提高中职生的体育活动能力

1. 确定中职生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

中职生的地区差异、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等,造成了自我身体锻炼目标的复杂性。体弱多病、运动能力较差者,自我锻炼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机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促进正常发育,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以满足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体质状况与运动能量一般者,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应确定在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及格以上等级。体质状况与运动能力较好但缺乏运动基础与经验者,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应该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优秀等级,并从基础开始进行适合的专项运动训练。体质状况与运动能力较好并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与经验者,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确定应该是达到国家等级运动员二级以上的标准并在校内外运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2. 中职生自我身体锻炼的内容与方式

(1)早操。对终身体育者特别是中职生来说,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身体锻炼是极其有效的方式、方法,早操锻炼效果主要取决于锻炼内容和强度。

(2)健美、健身运动。中职生正处于人体最具有生命力与表现力的阶段,具有丰富的审美追求,健美操、健身运动能促进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中职生要加强自我终身运动,克服学校体育教育的“重智轻体”片面追求文化知识的错误思想,做到锻炼身体的科学化、知识化、经常化。

(3)娱乐体育。未来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科技、高效率的,节假日、闲暇之余,中职生将会更多地需要娱乐性体育活动,促进其身心的协调、健康发展。

(4)运动康复与医疗性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加深中职生对运动康复的认识和对医疗性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增加其对终身体育运动意义和作用的进一步认识与体验。

三、中职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渐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在生理学上已形成动力定型和生物钟节奏,坚持经常锻炼就会逐渐养成身体锻炼习惯。

中职生毕业后能否继续进行有益的体育活动,虽然会受许多客观条件影响,但最根本的还取决于自身的体育素养。而一个人的体育素养最主要的取决于学校的体育。

体育素养实际上就是体育文化水平。它主要包含体育意识、基本活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基本体育知识以及从事体育锻炼、身体娱乐与欣赏体育比赛的能力等。中职生在长时期的学校体育熏陶中,能初步形成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素养的发展是随着学生体育实际能力的提高而进入更高层次的,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结合体育教学、课外体育等体育实践活动给予科学、系统、卓有成效的指导,使之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而中职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和培养,正是在意识、能力基础上形成的。

参考文献:

[1]田继红.对中专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探讨[J].新职教,1999(12).

强国复兴知识竞赛篇6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竞赛 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in Enhanc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Tong, YANG Qiuju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Abstract Technology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train students in teamwork,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nhancing competition i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students, and the level of competi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made, the final race as a platform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titut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technology competition; core competitiveness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形势日益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科技竞赛则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大学生科技竞赛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并最后完成科技作品的设计与研发,因而,科技竞赛成为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突破口。本文以电子设计竞赛为例,阐述科技竞赛的在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并寻求新途径与新措施以提高科技竞赛水平。

1 科技竞赛在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很多,然而科技竞赛在众多途径当中,最能直观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在步入社会的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解决同一竞赛题目有多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学生所擅长的编程语言不同,设计思路更是因人而异,所以最终效果不尽相同。学生为了达到最优效果,往往通过不同方法去编程、设计,极大地发挥了他们的个人潜能,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另外,学生在进行新的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科技竞赛项目一般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在电子设计竞赛中,既有软件的程序设计,还需要有对硬件知识的了解。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大三甚至大四的专业课程只有通过提前自学,才能满足竞赛的需求。竞赛既有本专业的知识,更有跨学科的内容。这也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积累、拓展知识面,分析运用跨学科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在竞赛过程中体现出个人的特色,学生需要学习和探索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主动地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学生能够仔细的查找问题根源是出自于程序设计、方案设计或是其他地方,通过查找资料、参数、反复调试等途径,最终解决问题。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电子设计竞赛为例,竞赛题目庞大,涵盖知识面广,用到的知识没有接触过,一个人是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众多知识的。因此,需要团队成员根据各自的特点协调分工,分头行事,最终汇总。这不仅激发了团队成员间互相学习的积极性,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毅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严谨的作风,锻炼与人协作沟通的能力。

2 加强高校科技竞赛的对策及建议

2.1 形成系统的发展模式

制定有效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根据各类竞赛要求、学生学习规律以及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合理安排。通常在入学后的第一学年,通过校内网站、海报、广播等多种渠道的广泛宣传,并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观赏优秀作品等途径,使同学深入了解各类科技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课外创新兴趣。第二学年中,通过开展开放性试验以及校内科技竞赛,并在班内成立课外创新兴趣小组,联系指导教师定期对小组活动的开展加以指导,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培养、输送人才。进入大三以后,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与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竞赛。同时,鼓励和支持高年级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课题组和实验室。

2.2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完善竞赛规章制度

科技竞赛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与机制作为保障。科技竞赛离不开两个主体,一个是指导教师,一个是学生。对于指导教师,应对积极参与竞赛指导工作,并且成绩突出的教师在年终分配津贴时给予额外的考虑,在申报职称时,予以政策倾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应对在科技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在综合测评、评奖评优、推优入党、就业推荐、保送研究生时予以适当的照顾。另外,需要有充足的专项经费作为保障,这样才能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取得优异的成果。

2.3 多种渠道营造良好氛围

为了更好的开展竞赛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关注并参与科技竞赛,一方面需要做大力的宣传,另一方面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开展学术讲座,让学生了解掌握学科前沿信息,在校内形成一定的学术气氛,对开展好竞赛活动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为有兴趣、有能力的同学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是营造氛围的关键。因此,建设开放实验室是营造氛围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工科学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开放实验室以其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充分发挥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4 优化师资队伍,增强创新培训能力

指导教师作为科技竞赛的主体之一,在科技竞赛开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科技竞赛可持续开展,应该选派实力过硬、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同时,要加强对指导老师的培训。选派指导教师进修,掌握学科前沿,提高指导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一支能创新的师资队伍。只有教师知道如何创新,才能引导学生如何去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科技竞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当前科技的最新进展,在科技实践中提升核心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科技竞赛的新思路、新特点及新形势。

参考文献

[1] 李伟伟,高庆华.基于科技竞赛的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国电力教育,2011(4).

强国复兴知识竞赛篇7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当前中国正处在飞速发展阶段,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关键在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使命就是中华民族的而伟大复兴中国梦。国强则民强,国破则家亡,我们要牢记这一点,如果没有我们强大的祖国,我们同胞可能就在利比亚的斗争中身首异处;如果没有我们强大的祖国,我们同胞在也门的生命财产安全将无法受到保护;如果没有我们强大的祖国,中国游客在尼泊尔将无法安全抵达他们的家园。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为了我们强大的祖国,我们要努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让中国愈来愈强,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重复被侵略的历史,才可以在和平和安详中度过看似平凡的每一天。

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在学校的领导下,不忘初心,高举旗帜,朝更辉煌的明天奋勇前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承担着将中国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为了使国家富强,为了使下一代更加强大,我们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我们是学生的引路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气质特征、求知精神和处事方法等对学生起着熏陶感染作用。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更要严于律己,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有强烈的责任心。除此之外,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关爱,人格的培养,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将他们培养成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

新世纪带来学习的革命,新知识的增长可以用"爆炸"来形容,其增长之快,变化之猛令人难以想象。终生学习的理念已为世人所接受,并成为一名合格老师必备的理念。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做一个终身学习的教育工作者。同时要有宽容的学术胸怀,能够与学生一起探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自己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资源提供者。在教学中认真思考自己在教与学中的位置关系,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情感特征。选用最佳方式。创设典型情境,唤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对探求知识的方法有所把握和提高,从而在走入工作岗位后能够自动快速获取更多的知识。

强国复兴知识竞赛篇8

体育运动中最为重要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而科学技术对奥运会的影响不容小觑。奥运会的比赛场地四年只有一次,在没有高科技技术发明之前,往往只有当地人民以及少许代表能够观赏到奥运会的风采。但是现在,电视的普及,电脑信息的传递使得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够在那段时间感受到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愉悦以及国家的尊严。自从90年代以后,奥运会不仅建立起相应的网站,为广大的运动爱好者提供相应的信息,以及有关比赛的一系列资讯等。并且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普及,竞技体育运动也更加受到群众的喜爱。

2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动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它把科学技术和运动训练结合在一起,使运动训练取得明显的效果,提高运动成绩,赢得比赛的胜利。体育科学能在如下方面得到应用:

2.1用最新科学检测手段为科学控制训练提供数据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水平、战胜比赛对手,竞技体育运动要求运动员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只有经过严格、艰苦的大运动量训练,运动员才能通过超量恢复,不断提高机能水平。但是每个运动员机能水平有大有小,每个人都有一个合适的大运动量负荷限度。运动量达不到这个限度,就不能充分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反之,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过度疲劳,甚至诱发运动伤病。如何找到这个负荷限度,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量,是每个高水平教练员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东德游泳专家在华执教期间,用血乳酸这个生理指标监测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的运动负荷情况,成功地使每个运动员在各自合适的负荷限度内,充分地进行了大运动量训练,使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除血乳酸外,还有心率、血色素、尿蛋白、血睾等生理指标都可监测运动负荷情况,给教练员安排大运动量训练提供可靠的科学参考数据。

2.2防治运动创伤运动伤病是运动员成长过程的绊脚石,它中断训练的系统性,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严重的伤病甚至会过早断送运动生涯。用运动医学知识宣传防伤防病的重要性,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用最新医疗手段治疗运动伤病;掌握合理带伤运动的原则,在不影响康复治疗的前提下,监督安排力所能及的训练,尽量不间断运动员的系统训练,以免破坏已建立的动力定型;研究最新恢复疲劳、放松肌肉的科学手段,如此等等都是随队医生和科研人员在这方面的任务。

2.3先进技战术研究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各种新的技术、新的战术不断出现,必须加强先进技战术研究,改进技战术训练,才能提高技战术水平。用高速摄影、录像等先进设备和报刊杂志等信息资料,为技战术研究提供资料。用运动生物软科学知识分析运动员的关键技术动作或设计难新动作,可纠正动作,改进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根据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情况,制订合理的比赛战术,在平时战术训练中反复演练,也是比赛取胜的重要因素。

2.4营养药物的研制应用运动营养的研究是体育科学为竞技体育运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层次的体育主管部分竞相投入巨额资金,为运动员研制或购买新的营养饮料、营养食品和营养药物,使运动员得以补充能量、增加力量、降控体重、恢复疲劳。在临床应用实验,取得数据,总结经验,直接为运动训练服务。

3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运动产生的负面影响

3.1竞技体育过度依赖科学技术。现在的竞技体育运动中存在着一个令人较为尴尬的局面,即有过度依赖科学技术的趋势。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应用固然是好的,但是过多的采用就有可能失去竞技体育的本真,尤其是大范围国际间的赛事,比的不是运动员技能反而成为技术设备的相互比拼,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如果自己在训练中投入的科技成分多、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就能保证竞赛中优异的成绩。这违背了体育的人文精神,在繁华表面的背后藏着令人惋惜的悲哀。如果不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加以限制,那么运动员就会成为体育运动的附属品,科技的附庸之物,这不是体育的初衷。

3.2衍生出兴奋剂的出现及滥用。当代体育运动中时有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状况出现,为了取得更好成绩,在竞技比赛中一些人不惜违背竞赛规则,无视体育道德规范,做出有损身体健康和伤害其他竞技者感情的事。兴奋剂的出现无疑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导致,它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科学证明长期使用会出现暴躁易怒、体质虚弱、肢体生长不良的情况。抱着如此态度,一些人悲观地认为未来还会可能出现与基因技术结合的兴奋剂,并且难以被检测出来,这不是没有可能。如此这般,奥林匹克精神还将怎么弘扬?在一片质疑声中,体育运动给人们留下的只有失落。

4制定相关对策促进竞技体育健康发展

4.1弘扬体育人文精神。竞技体育离不开科学技术更不能与人文精神背道而驰。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但很容易使人过分追求真实理性至上,此时应与科学精神结合,构建完整的精神世界。凭借科学精神的理性指导和专业的工具能够有效防止竞技体育沦为科学技术的傀儡。中国人对于现代体育的认识没有国外深,原因在于其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晚,接受起来也比较不易,这其中包括的西方文化规则很难去把握运用,于是出现了盲目崇拜科学技术、滥用技术手段。此时更需要东方天人合一的理念来解决,可以弥补现在体育运动中缺乏的“人文精神”。

4.2严厉抵制兴奋剂使用。近四十年的奥运会历程中,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事件越来越多,并有着愈加严重的趋势。抵制剂的滥用有关部门与竞技者责无旁贷。为了重拾其他参赛者的信心,必须大力反对兴奋剂的使用。这就需要依靠科技力量和道德约束。不断增加检测站和兴奋剂研究室,投入网络以扩大检测范围,保证检测正常进行。对于已检测出来的使用兴奋剂人员,应该毫不留情地予以惩罚,这种无视规则,践踏规范的行为是不能助长的。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是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应坚持的原则,这样才能够重塑机构的正面形象,保护竞技体育运动长久发展繁荣,使人类可以享受运动之美。

5总结

强国复兴知识竞赛篇9

美术设计专业引入职业技能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体措施为:竞赛与教学结合,学练一体;构建完整的竞赛机制;将竞赛项目和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相结合。

[关键词]

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现状;改进措施

近几年,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备受社会的关注,得到企业的认可,也给职业教育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思路,给学生个体提供了展示自身潜力的平台。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和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职业技能竞赛的背后是比职业素质,是比专业教学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胜任工作的能力、相关专业知识、工作效率、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态度的反映。

一、中职学校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现实意义

爱尔兰一位女诗人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职业技能竞赛就是要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促进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因此,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引入职业技能竞赛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美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主要的设计创作工具是电脑,电脑操作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该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中职学校的生源,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总体上属于初中毕业生中成绩排在末尾的那一部分,文化基础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低下,缺乏在传统学习模式下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缺乏学习的动力,更缺乏明确的目标。分析他们的智力类型,他们较多的是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更多的是对专业实践感兴趣,而对纯理论的课程内容兴趣不高。可见在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有效地引入职业技能竞赛机制,以专业技能竞赛促进专业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良好。

(二)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以及教研能力

职业技能竞赛是一个展示学校教学成果的载体,是师生共同完成竞赛任务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竞赛的结果。在技能竞赛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学生对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请教,也把教师的精力引到了能力培养上。例如,我校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对学生进行培训的教师要求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相关软件,在遇到难题不能解决时,及时向国家级培训中心的教师请教,或是和兄弟学校负责指导培训的教师一起交流,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实训指导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提升。实践表明,要使学生在竞赛中脱颖而出,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就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改变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的培养。

(三)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竞赛对参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可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强调企业的要求,竞赛项目一般是依据企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或职业资格考核标准设置的,这就要求学校深入企业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市场的需求,从产业界对职业能力的需要出发增设新课程,将美术设计新的技术要求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中,对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得较多的课程增加授课时数,通过增加教学时数和新课程的设置,突出教学的灵活性、实用性。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可以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转变教学制度,促使教学理念从“知识为本”向“能力为本”转变,职教强调的是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要的是会干活的人,不要不会干活的人;教学方法应从教师讲学生听向教师指导学生做转变,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以学生的实训操作为基本手段,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

二、中职美术设计专业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职业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1)学练脱节。一些学校为了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大奖,于是针对竞赛单纯抓某一项应用技术的训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完全以技能比赛的结果代替。尽管学生在某些省级甚至国家级的大赛中获了大奖,但是在课程的设置上不是以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为重,忽视了一些学生需要掌握的相关实用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没能有效衔接,不符合市场需求。(2)机制不健全。现如今的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把技能竞赛作为对职校办学水平的评估手段之一,于是很多中职学校均以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作为主要目标,看重的只是技能比赛结果,仅组织少数尖子生训练参赛,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赛,学习的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岗位综合能力的形成。(3)竞赛项目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脱离。职业资格考核是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而进行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评价与考核。通过职业资格考核,便可知道被考核者是否懂技术,会干活,能否承担实际工作任务。而职业技能竞赛内容与职业资格考核内容脱离,这就意味着与岗位能力要求有偏差。学生一方面不能通过技能竞赛强化应用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也不能通过竞赛了解相关行业的就业要求,这样的竞赛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

三、中职美术设计专业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措施

(一)竞赛与教学结合,学练一体

现在市场上对美术设计行业人才的要求,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这也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满足就业需求的教育,它培养的是熟练掌握实用技能的就业人,培养的是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它的岗位目标是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竞赛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竞赛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这与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在实践中可以将竞赛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比如将一些与竞赛有关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结合学生实际,从中职美术设计专业能力要求考虑课程的设置,使课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我校计算机美术设计专业为例,我们针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对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基础、图案等专业基础课的各个章节进行筛选整合,侧重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基础设计、美术创意能力。专业技能方面,则把教学内容与相关专业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考核有机结合,围绕竞赛项目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专业软件运用与设计、美术创意与制作的岗位综合能力,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当然,一个中职学生要想一毕业就能成为美术设计专业人才,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毕业生除了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能力要求设置。

(二)构建完整的竞赛机制

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的设置,一方面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建立与国家、省、市级职业技能竞赛的互通机制,校级竞赛与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相衔接。对于校级竞赛,全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均可参与,通过竞赛,结合日常的实践教学,学生发现自身的弱点,知道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从而明确自我发展的目标。这为他们发展专业技能提供了平台,也为修改教学计划、增补教学内容,加强实训环节提供了依据。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则可以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荣誉感,提高学习兴趣。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参加技能竞赛前都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把技能竞赛训练题库里的试题拿来逐题反复练习,每道题教师都点到,手把手地教给学生操作技能,每道题都让学生弄懂练熟,这样,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被调动起来。在专业技能竞赛的准备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设计技能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在把技能竞赛引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前,学校设计的一些实训课程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很难理解实训内容在今后的职业工作中的作用,很大一部分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会有这样的困惑:学Photoshop、3D、CD干什么用?因而学生对美术设计技能的学习兴趣不高。通过把技能竞赛引入到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对企业岗位技能要求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有了学习相关设计软件的兴趣,在赛前的准备和投入中更快成长起来。

(三)将竞赛项目和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有机结合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很高的,如要求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这是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手中必不可少的职场通行证以及职场中人获得晋升及加薪的重要砝码,是进入这些行业的“敲门砖”。中职美术设计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应围绕艺术设计专业技能选择竞赛项目,使学生通过参与竞赛,达到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了解相关行业的技能标准,并有目标的加强练习,另一方面还可增强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和竞赛的实效性。我校近几年一直注重对计算机美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考证指导、培训,将计算机操作员和图形图像处理操作员的考核内容纳入专业课程,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和操作的培训。又将职业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考核有机结合,定期举行校内计算机美术设计专业技能大赛,要求全员参与,人人动手,并适当选派学生参加市、省级比赛。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在后继的专业课学习中,其岗位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受用人单位欢迎和重用。

总之,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引入职业技能竞赛机制,利于激发学生团结合作,奋发进取的精神,利于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利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中职学校应重视该工作,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作者:苏景玲 单位: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强国复兴知识竞赛篇10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是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如教BookⅡ形容词和副词和最高级时,我就问一个学生:“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our class?这个学生应在班里边找边说:”Wang Xiao ming is,这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王小明的外号就是“白马马王子”。这一问之后,学生个个争着举手,从情绪高昂,争着回答另外的问题,eg:who is younger than you?等等。这样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持续不断。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都使其有趣味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尽量多扬少抑,哪怕这个学生仅仅取得一点进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

二、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

当然应试教育犹如将学生推入知识的海洋,其结果可能导致其学会“游泳”,也可导致“淹死”其中。那些本可以成为“游泳高手”者,由于缺乏指导而“夭折”,我们人为地推毁了他们想建立的“成功自我意象”,让其次次地体验“失败”、“低劣”、“不如人”。为了让这些学生找回自信,找回能力,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①、帮助学生成功。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特别是帮助所谓的“后进生”制订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

②帮助学生创新思维。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地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

③帮助学生结对子,鼓励互帮互学,改变旧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三、优化合理的课堂结合是关键。

主次分明,科学的课堂结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①灵活运用“五步教学法”。

②对好单词关。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直观教学,增强感官印象;总结规律,记忆单词。

③过好导课关。“温故而知新”,在复习基础上,巧设情景,引出新语言项目,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由学生尝试去总结悟出新语言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

例如讲到名词性物主代词时,我就请学生回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再设情景记性:

A:Put on your coat?

B:which one is my coat?

A:The blue one is your?

B:Oh,yes,it’s mine, Thank you.

先提问your、my ,再问yours 、mine的意思,学生容易地回答出来。于是引出新语言项目。

四、培养竞争意识,增强学习自觉性。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竞争,充满了走上台来推销自己的时机。这种竞争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成为习惯性意识,随时准备着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

教师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的保守态度和嫉妒心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高尚的思想意识,并身体力行地发动学生,促成他们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勇于表现,不怕竞争的作用,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具体可以分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个人挑战竞赛等。如教单词可竞争谁读得又快又好又准;教会话时,可竞赛谁对话正确、流利;竞赛哪个组,哪个同学先背出来。这样竞赛项目一出来,同学们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