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学习知识竞赛十篇

时间:2023-10-02 17:08:15

强国学习知识竞赛

强国学习知识竞赛篇1

为贯彻落实好《社会保险法》,部里决定举办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并且下发通知进行部署。月4日,又召开了竞赛活动启动会,做出了进一步的安排。今天我们召开全省视频会,传达部视频会议精神,对我省组织参加全国知识竞赛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组织参加知识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

去年月日,《社会保险法》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将于今年月1日施行。《社会保险法》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是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党和政府履行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庄严政治承诺的法律保证。深入学习贯彻社会保险法,是今年社会保险领域工作的一件大事。按照部里的总体安排,在前期广泛开展法律学习的基础上,从月份开始由部社保中心组织启动全国性的知识竞赛活动。省厅目前已经下发了《关于组织参加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对我省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学习贯彻社会保险法和组织参加全国知识竞赛做出了具体部署。

组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参加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对于增强全民社会保险意识,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社会保险经办工作,促进我省各级经办机构依法履行职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组织参加知识竞赛活动,有利于推动学习社会保险法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社会保险法》颁布以来,全省各地积极组织动员本系统工作人员认真研读法条,广泛阅读法律释义等培训教材,开展法律学习活动,省厅在3月初组织了社会保险法学习辅导和专题讲座,各地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现在组织参加全国知识竞赛活动,既是对前期学习成果的检验,又是进一步推动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加深学习和理解法律的过程,使社会保险法的学习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第二,组织参加知识竞赛活动,有利于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增强依法经办的意识,深入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法》的诞生实现了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有法可依,而从有法可依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组织参加知识竞赛活动,以竞赛促进工作人员加强学习,以竞赛促进提高业务水平,对于推动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提升全省经办人员的法律意识、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法制化进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组织参加知识竞赛活动,有利于增进全社会对社会保险的了解,营造良好的法律实施环境。知识竞赛活动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载体,易于参与。通过组织参加全国知识竞赛活动,在全系统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的同时,带动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等基层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定点医院、药店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各类用人单位及广大参保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赛,将有利于促进形成全社会关心社会保险,了解社会保险,支持社会保险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我省推动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加有利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参赛活动各项工作

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已于月正式启动,为确保我省参加竞赛活动的有序开展,我就部里的竞赛要求和我省组织参赛相关工作安排作以下几点说明。

(一)关于竞赛方式。部里举办本次知识竞赛活动采取非现场的方式,通过网上答题和用答题纸书面答题两种方式进行。月4日出版的《工人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以及第期《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杂志、《中国社会保障》杂志和《中国医疗保险》杂志都同时刊登竞赛试题和答题卡。各市可以从以上这些载体上获取竞赛试题和答题卡。此外,我们将按照下达各地的参赛人数计划,向各市邮寄试题及答题卡。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中国社会保障杂志官方网站、中国医疗保险杂志官方网站、中国社会保障网、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和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等网站也已开通在线答题网页,各市可以组织具备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以上网站直接参加答题竞赛活动。对于邮寄到各市的纸质答卷和其它采取纸质答题的,各市要按时间要求将纸质答卷报省厅。

(二)关于参赛对象。全国竞赛组委会对参赛对象的要求是各级经办机构全体在岗人员均应参加,同时发动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用人单位、定点服务机构等社会各界及广大参保人员参赛。每省应保证参赛人数不低于本省县以上经办机构实际在岗工作人员总数的2倍。为了保证我省参赛人数符合要求,同时借助竞赛活动扩大宣传,我们要求各级经办机构在岗人员必须参加,同时鼓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都积极参加;各市还要广泛发动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各定点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广大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积极参加知识竞赛,保证每个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定点服务机构和规模企业都有一批人参赛。同时,还应通过在当地报纸刊登试题,积极发动社会群众参加比赛。各市要积极争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相关单位和系统外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确保每市实际参赛人数不低于本市、包括所辖县(市、区)经办机构实际在岗工作人员总数的2倍。

(三)关于参赛组织。我省参加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由省厅参赛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按照归口负责的原则,由省级经办机构分别负责组织指导地市开展。具体是省社保局负责组织指导各市、县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征缴机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参赛;省医保中心负责组织指导各市、县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参赛;省农保中心负责组织指导各市、县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参赛。各市可结合实际,成立统一的参赛活动工作小组或分险种成立参赛活动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全市的参赛活动。各市参赛活动情况按归口原则报省级经办机构,成立统一参赛活动工作小组的,活动情况报省社保局。

为帮助大家熟练掌握相关法律知识,部有关司局领导和业务骨干会同部分法律界的专家学者共同组织编写的《〈社会保险法〉知识问答》,作为本次竞赛活动的参考用书。我们已经按照各市经办机构人员人手一册进行了订购,并分险种由省级经办机构免费赠送给各地。如果各地需要增加参考用书数量,可直接向部组委会办公室订购。

(四)关于参赛时间安排。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从月4日开始正式启动,为期一个月。原定答卷收集工作截止日期为6月4日,目前全国竞赛组委会决定延长到6月中旬。虽然答卷收集截止日期有所延长,但留给我们组织参赛活动的时间也很短。考虑到还要汇总上报,我们定的全省答卷收集截止日期为6月日,从今天开始算已经不足一个月时间。因此,各市要抓紧组织、周密安排,纸质答卷一定要在月号前以市为单位,按归口原则报省厅各经办机构,由省厅统一汇总后报部竞赛委员会。我们将根据各市参赛情况选出优秀组织单位,给予通报表扬。

三、加强领导、确保竞赛活动有序进行

这次组织参加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规模大,覆盖面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因此各级经办机构要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采取得力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取得预期效果,力争我省的社保法宣传和知识竞赛组织工作受到部竞赛组委会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为此,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这次知识竞赛活动既是学习贯彻社会保险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社系统组织开展的一项大型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系统上下都非常重视。各级经办机构要充分认识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的意义,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各市要及时向政府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领导报告,争取支持。各级经办机构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抓紧成立参赛组织机构,指派专人负责,制定工作方案,严密设计发卷、答卷、收卷等关键环节,狠抓落实,确保竞赛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各地要尽快将竞赛活动组织机构和联络员名单报省级经办机构。

二要加强宣传动员。各地要采取有效方式和途径,做好竞赛活动的宣传、组织和动员工作。对系统竞赛活动,要尽快进行动员和部署,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把工作要求宣传贯彻到基层。要切实做好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定点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的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宣传上门、送题上门、送书上门等方式,动员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努力扩大参赛范围。

此外,各地还要结合本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关于开展社会保险法宣传活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在竞赛活动期间,各地要认真整理有关活动的工作动态,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送学习宣传社保法和组织参加竞赛活动信息,把法律政策宣传和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宣传有机结合起来,扩大社保法的宣传面和知识竞赛活动的知晓度,让广大参保企业和社会百姓知法、学法、懂法、用法,为我们依法经办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经办服务工作顺利开展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三要加强学习贯彻。各地要明确本次活动以竞赛促学习、以竞赛促提高的目的,把学习贯穿竞赛活动始终。要根据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基层服务机构,定点医院、药店等社保管理单位、各类参保单位及广大参保人员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分类开展学习培训。要因地制宜,通过采取组织开展培训、举办学习研讨会,展开小范围的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组织参赛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有关社会保险的基础知识,保证学习效果。有条件的市还可以组织精干力量成立社保法精读小组,要通过开展学习竞赛活动,使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扎实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功底,业务操作上水平,管理服务上层次;使社会各界和广大参保人员更加熟悉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依法履行义务,维护自身权益。

强国学习知识竞赛篇2

XX县XX局开展“五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工作总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关于组织开展“五法”宣传和组织参加“五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 要求, 我局精心部署 、积极开展 “五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

一是积极宣传。 我局及时传达了《关于组织开展“五法”宣传和组织参加“五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明确了“五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 发动全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认真参与普法知识竞赛活动。

二是认真学习。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军事设施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国防法》《反间谍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安全法》, 利用网络学习掌握“五法”普法知识,要求乡村干部筑牢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的思想防线,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三是狠抓落实。知识竞赛以"保密观" 微信公众号 为载体,以《军事设施保护法》、《国家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国防法》等“五法”为考试内容,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并对活动开展情况及时上报。 将此次活动的开展做到责任到位、落实到个人。

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全系统已经有80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了网络知识竞赛,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和保密责任感, 为今后做好新时期保密工作奠定了基础 。

 

前郭县卫生健康局

2019年4月27日

 

前郭县卫生健康局开展“ 五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工作总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关于组织开展“五法”宣传和组织参加“五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 要求, 我局精心部署 、积极开展 “五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

一是积极宣传。 我局及时传达了《关于组织开展“五法”宣传和组织参加“五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明确了“五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 发动全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认真参与普法知识竞赛活动。

二是认真学习。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军事设施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国防法》《反间谍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安全法》, 利用网络学习掌握“五法”普法知识,要求乡村干部筑牢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的思想防线,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强国学习知识竞赛篇3

14年来,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化学竞赛共获奖162个,其中省级一等奖81个,二等奖38个,三等奖22个;部级一等奖14个,二等奖1个,特别是从1993年至1997年5年中,共有6人参加国际化学奥赛,获金牌4块,银牌2块。我校成为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化学奥赛获奖牌最多的学校之一。

这些成绩充分显示了我校在培训化学竞赛选手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显示了我校化学教学质量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广泛地开展化学竞赛活动,能够有效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它是常规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提高。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

抓化学竞赛培训,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1.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而科学素质的提高是后天勤奋努力和培养的结果。

兴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前提。化学竞赛具有兴趣性、竞争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参加化学竞赛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因而他们以极大的兴趣和爱好自觉地参与。兴趣与主动性、与热情同在,兴之所致,甚至废寝忘食。据调查,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都主动地阅读过课外化学读物,做过一定量的化学竞赛题,参加过化学课外活动,这对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勤奋上进的优良品质都很有好处。

化学竞赛活动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每一次活动都是竞赛选手个人价值的自我发现和自我体现的机会,也是他们经受磨炼、提高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经常研究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既提高了抽象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激烈的竞赛环境里,每一个选手都面临着强手的挑战,面对众多的强手,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要有较强的综合、推理、分析、判断、评价的能力。因此,通过竞赛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参赛学生的智力闸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如一泻千里的洪流,得到充分地发挥。虽然许多竞赛选手将来并不以研究化学为职业,但他们从化学竞赛的文化熏陶中所获得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将受益终生。

例如1994年我校高中毕业的一位同学,曾获省化学竞赛一等奖,通过参加化学竞赛,他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他被保送上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后,一年级英语通过了四级,二年级英语通过了六级,而且他的各科成绩在系里名列前茅,系里决定他提前一年毕业,并以第一名的总分考取吉林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他在写给老师的信中说:“在师大附中三年的学习给我最大的益处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了这两种能力,在学习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我在大学里所取得的成绩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化学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在课堂教学之外获取新的知识信息的机会,与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信息相比,这种新的知识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因而具有发展型和探究型两大特征。

发展型知识结构是知识信息的时代特征。化学竞赛活动的内容不再封闭在传统的教学之中。现代化学的内容经过化学教育专家之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再现在中学生的面前,使中学生及时地受到现代化学思想与方法的启迪。甚至于有些化学家苦心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很快的速度,就到达中学生的手中。例如C60是美国科学家在1985年通过实验得到的碳的同素异形体,在1992年1月全国化学竞赛时就出一道有关C60的试题,这道试题对每个中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这种传播方式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渗透了现代化学的内容,为学生知识结构的进步更新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探究型知识结构是科学人才的突出特征。化学竞赛内容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仿型。与课本上的常规题不同,高层次的化学竞赛题大多是非常规题,所谓“规无定规、法无定法”,就是说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是需要自己去探究问题的解法,解题的途径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独辟蹊径。学生通过这种训练,养成了独立钻研的习惯,学会了独立解题的方法。

2.造就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化学竞赛活动造就了学生追求科学发现的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化学竞赛活动的经验告诉我们:竞赛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自觉的学习动力;竞赛要有坚强的意志,冷静的头脑,灵活的应变能力;竞赛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有不服输的精神,必须好强而不呈强;竞赛要有很强的自信心,而不是夜郎自大,盲目乐观,善于调整竞技状态,抑制临考前的紧张情绪,相信天下的事都可以做好,因而要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直至成功。化学竞赛活动给予学生的上述经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攀登科学高峰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在化学竞赛活动中,教师不仅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做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经常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勤奋求实、献身科学的教育。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他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我们应该发扬他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学习他那艰苦朴素、勇于实践、不断进娶无私奉献、执着爱国的高贵品德。

作为竞赛的参与者,他们有激情,有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把个人竞赛的优劣与集体荣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每一次竞赛都是一次生动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将他们参加竞赛的激情转化为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化学竞赛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高水平的智力竞赛,不是一两个教师能胜任和承担得了的,需要一批甘为人梯、富有理想、乐于奉献、事业心强、勤学好钻、勇于带领学生去拼搏的教师队伍。要适应化学竞赛培训的要求,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就要求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加速知识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的教师,为了辅导好学生,除重新深入钻研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外,还要重新阅读一些有关的大学教材,同时还要经常关注化学课外书籍及报刊杂志的最新化学研究课题,拓宽知识面、研究大量的化学竞赛试题,进一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又提高了自己。我校化学教研组共12名教师,其中有7名教师,均能参加指导竞赛培训。在这些教师中,尤其一批年轻教师是在化学竞赛中成长的,他们努力钻研,勤于思考,不但能教好高中的化学课,还利用假期到湖南师大化学系去进修提高,读函授研究生,从而使自己能胜任大学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教学,促进了我校化学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化学竞赛活动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与爱好,培养了他们的全面素质与能力,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化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强国学习知识竞赛篇4

关键词:数学竞赛;数学素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48-03

为激发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和选拔数学创新人才,自2009年起,中国数学会开始举办“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大连市高等数学竞赛起步更早,从1992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2届。“竞赛”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各高校数学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推动了高等学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

一、数学竞赛的基本情况

1.国内外高校数学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首先在国外兴起,莫斯科大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举办高等数学竞赛,美国也一直举办大学生数学竞赛[1]。在我国的许多省市也有举办数学竞赛的传统,例如,至2013年,北京市已举办了24届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每年举办一次;浙江省、江苏省也都举办了很多届的高等数学竞赛,大连市数学竞赛自1992年起,已成功举办了22届。首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于2009年开始,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已圆满完成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是由中国数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竞赛的参赛对象为大学本科二年级或二年级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分数学专业组和非数学专业组。首届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由国防科技大学承办,赛区赛于2009年10月24日举行,决赛于2010年5月15日举行。竞赛的宗旨在于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激励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和选拔数学创新性人才,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舞台[2]。所以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受到全国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已成为全国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

2.我校数学竞赛的现状。我校1992年起就开始参加大连市数学竞赛,为此,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数学竞赛选修课,选派骨干教师任教数学竞赛培训课程,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在历年比赛中,我校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参赛大连市数学竞赛的基础上,2010年我校开始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数学竞赛的辅导组织工作逐步走向规范。根据第一学期高等数学期末考试成绩选出300名左右优秀者参加每年3月份开设的《竞赛数学》公共选修课,理工类竞赛数学选修课48学时,经管类竞赛数学选修课32学时,课程结束后于五月下旬组织校级高等数学竞赛,校级数学竞赛允许全校大一至大三学生报名参加,通过校级竞赛选拔150名左右优秀者参加大连市6月中旬组织的大连市大学生数学竞赛,在大连市数学竞赛中的获奖者,于九月份进行集中培训,参加十月份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这样,数学竞赛的培训选拔工作贯穿全学年,全年三次选拔、两次培训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展开,通过层层选拔,挑选拔尖人才,已形成健全的选拔、培训机制。通过规范的培训辅导,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每年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数学竞赛的作用

数学竞赛的成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所大学办学的综合能力,检验了教学质量。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竞赛,对推动学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提高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激励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和选拔数学创新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通过数学竞赛激发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竞赛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很大帮助。大学数学竞赛中多数试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技巧性,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题目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竞赛中获奖,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乐趣,这种成功的体验也会进一步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会在其他学生中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有助于优良学风的营造与形成[3]。

2.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及创新能力,是高等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数学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学生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系统地梳理了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对数学概念、定理的本质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数学竞赛,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学生毕业后,如果不从事与数学相关的工作,他们学过的具体的数学知识可能大多用不上,以至很快就忘记了。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数学素养,数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看问题的着眼点等,会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人们在实践中终生受益[4]。

3.通过数学竞赛推动高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数学竞赛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并加以综合运用的过程,竞赛结果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并反映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合理性。通过数学竞赛的赛后总结,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我校坚持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为不断提高我校数学竞赛水平,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竞赛数学选修课,并组织教师编写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与辅助教材,建立网络课堂,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建立试题库与试卷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日俱增,学生参加大连市数学竞赛和全国数学竞赛培训的热情空前高涨。我校学生在近几年的大连市数学竞赛及全国数学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践证明,数学竞赛对促进我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通过数学竞赛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数学竞赛除了培养了大量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之外,也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热情。教师要辅导学生参加竞赛,一方面要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5],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因此,数学竞赛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拓宽了知识面,改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培养出了一批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

5.通过数学竞赛促进高校数学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数学竞赛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成为参赛高校教师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各高等院校提高数学教育教学水平。为更好地完成大连市数学竞赛的组织工作及全国数学竞赛的报名参赛工作,大连市数学会及辽宁省数学会每年都要定期召开会议,主要内容为总结当年大连市及全国数学竞赛工作,布置下一年度数学竞赛工作;研讨大连市及辽宁省数学教学改革、学术交流和专业建设等。并且不定期举办各种数学领域的培训班、讲习班或讨论班,开展促进提高数学科研与教学水平的活动。大连市数学会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有关数学竞赛及各种形式的国内外教学研讨、学术交流活动的相关信息。因此,数学竞赛活动已成为参赛高校间的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长效的资源共享平台。

三、进一步提高数学竞赛水平,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深入思考

虽然我校在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等方面还有较大空间,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

1.夯实基础,做好数学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常规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的主要阵地和基本途径。基础知识的教学,其核心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它涵盖了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及定理的教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数学竞赛的效果,离开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就失去了数学竞赛试题解题方法的源泉。因此最有效的竞赛培训应该回归到常规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应从基础知识的掌握、思维方法的提炼、数学思想的归纳与总结及解题研究上入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数学素养。

2.教会学生阅读,鼓励学生阅读数学课外读物。优秀的数学课外读物中不仅有精细的数学知识,而且有丰富的人文和历史方面的知识。有些数学书籍深入浅出地介绍当代数学发展的重大成就与应用,有些数学书籍则启迪数学的发现,还有数学书籍深入浅出地阐释数学与自然或其他科学的联系。阅读数学课外读物,既可以增长知识,又可以优化已学的数学知识结构。

3.采用研究式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不仅要向学生展示数学问题的求解思路及研究方法,并要开展研究性学习。课堂讲授应贯穿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将成熟的知识视为学术研究中未被发现的理论方法来处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去体会和发现,通过思考亲自获得知识。让学生把听课的过程视为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过程。力求在讲授中展示创新思维过程,突出数学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意识、态度和能力。力求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把研究形成习惯,打破对“研究”的神秘感。

撰写研究型小论文,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4.重视“数学审美教育”,培养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在通识选修课上融入数学文化,介绍数学家的简介及轶事,重要的数学思想欣赏,如勾股数趣谈、黄金图形、梅森数和完全数、几何名题赏析、游戏中的数学方法、数学发现的艺术等,使学生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也要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数学美感等),尤其是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成功的数学教学应该为发展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提供有效的途径,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创设良好的空间。

四、结语

大学生数学竞赛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及创新能力,而且能够推动高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促进高校数学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长军.拓展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3):72-74.

[2]龙先军,黄应全,龚高华.数学竞赛促进大学数学教与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6):83-85.

[3]李苏北.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大学数学,2009,25(5):8-10.

[4]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

[5]钟伟余,海燕.试论课程改革下的竞赛数学[J].读与写杂志,2010,7(5):78.

强国学习知识竞赛篇5

以素质教育为动力,我校化学竞赛活动正在健康地、稳定地发展着。

14年来,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化学竞赛共获奖162个,其中省级一等奖81个,二等奖38个,三等奖22个;部级一等奖14个,二等奖1个,特别是从1993年至1997年5年中,共有6人参加国际化学奥赛,获金牌4块,银牌2块。我校成为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化学奥赛获奖牌最多的学校之一。

这些成绩充分显示了我校在培训化学竞赛选手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显示了我校化学教学质量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广泛地开展化学竞赛活动,能够有效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它是常规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提高。

一、化学竞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

抓化学竞赛培训,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1.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而科学素质的提高是后天勤奋努力和培养的结果。

兴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前提。化学竞赛具有兴趣性、竞争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参加化学竞赛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因而他们以极大的兴趣和爱好自觉地参与。兴趣与主动性、与热情同在,兴之所致,甚至废寝忘食。据调查,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都主动地阅读过课外化学读物,做过一定量的化学竞赛题,参加过化学课外活动,这对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勤奋上进的优良品质都很有好处。

化学竞赛活动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每一次活动都是竞赛选手个人价值的自我发现和自我体现的机会,也是他们经受磨炼、提高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经常研究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既提高了抽象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激烈的竞赛环境里,每一个选手都面临着强手的挑战,面对众多的强手,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要有较强的综合、推理、分析、判断、评价的能力。因此,通过竞赛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参赛学生的智力闸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如一泻千里的洪流,得到充分地发挥。虽然许多竞赛选手将来并不以研究化学为职业,但他们从化学竞赛的文化熏陶中所获得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将受益终生。

例如1994年我校高中毕业的一位同学,曾获省化学竞赛一等奖,通过参加化学竞赛,他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他被保送上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后,一年级英语通过了四级,二年级英语通过了六级,而且他的各科成绩在系里名列前茅,系里决定他提前一年毕业,并以第一名的总分考取吉林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他在写给老师的信中说:“在师大附中三年的学习给我最大的益处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了这两种能力,在学习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我在大学里所取得的成绩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化学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在课堂教学之外获取新的知识信息的机会,与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信息相比,这种新的知识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因而具有发展型和探究型两大特征。

发展型知识结构是知识信息的时代特征。化学竞赛活动的内容不再封闭在传统的教学之中。现代化学的内容经过化学教育专家之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再现在中学生的面前,使中学生及时地受到现代化学思想与方法的启迪。甚至于有些化学家苦心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很快的速度,就到达中学生的手中。例如C60是美国科学家在1985年通过实验得到的碳的同素异形体,在1992年1月全国化学竞赛时就出一道有关C60的试题,这道试题对每个中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这种传播方式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渗透了现代化学的内容,为学生知识结构的进步更新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探究型知识结构是科学人才的突出特征。化学竞赛内容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仿型。与课本上的常规题不同,高层次的化学竞赛题大多是非常规题,所谓“规无定规、法无定法”,就是说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是需要自己去探究问题的解法,解题的途径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独辟蹊径。学生通过这种训练,养成了独立钻研的习惯,学会了独立解题的方法。

2.造就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化学竞赛活动造就了学生追求科学发现的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化学竞赛活动的经验告诉我们:竞赛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自觉的学习动力;竞赛要有坚强的意志,冷静的头脑,灵活的应变能力;竞赛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有不服输的精神,必须好强而不呈强;竞赛要有很强的自信心,而不是夜郎自大,盲目乐观,善于调整竞技状态,抑制临考前的紧张情绪,相信天下的事都可以做好,因而要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直至成功。化学竞赛活动给予学生的上述经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攀登科学高峰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在化学竞赛活动中,教师不仅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做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经常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勤奋求实、献身科学的教育。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他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我们应该发扬他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学习他那艰苦朴素、勇于实践、不断进娶无私奉献、执着爱国的高贵品德。

作为竞赛的参与者,他们有激情,有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把个人竞赛的优劣与集体荣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每一次竞赛都是一次生动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将他们参加竞赛的激情转化为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化学竞赛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化学教师

化学竞赛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高水平的智力竞赛,不是一两个教师能胜任和承担得了的,需要一批甘为人梯、富有理想、乐于奉献、事业心强、勤学好钻、勇于带领学生去拼搏的教师队伍。要适应化学竞赛培训的要求,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就要求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加速知识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的教师,为了辅导好学生,除重新深入钻研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外,还要重新阅读一些有关的大学教材,同时还要经常关注化学课外书籍及报刊杂志的最新化学研究课题,拓宽知识面、研究大量的化学竞赛试题,进一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又提高了自己。我校化学教研组共12名教师,其中有7名教师,均能参加指导竞赛培训。在这些教师中,尤其一批年轻教师是在化学竞赛中成长的,他们努力钻研,勤于思考,不但能教好高中的化学课,还利用假期到湖南师大化学系去进修提高,读函授研究生,从而使自己能胜任大学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教学,促进了我校化学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化学竞赛有力地促进了化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化学竞赛活动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与爱好,培养了他们的全面素质与能力,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化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1.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传道、授业”为己任,大多采用被动式的灌输方式,即遵循“学习、复习、再复习”的模式,这种模式使知识在原有的框架内重复出现,是一种再现性思维的模式。它是思维的低级形式,它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忽视了学生思维的能动作用。而化学竞赛活动则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就是要贯彻“学习、学习、创造”的新教学模式,它十分强调学习过程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引而发之”,像放鞭炮一样,教师点着引线,使学生内在潜力迸发出来。如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个例题,学生学习、模仿,称为学习阶段,那么给学生留下的课后习题,就不应是例题的简单重复,而是让学生看书、钻研教材后才能解出的题型,学生通过这一过程,又有了新的见解,称为第二个学习阶段,然后在此基础上独立地判断题型,解题,称为创造阶段。这时学生可突破原有的知识构型,超出教师的思维模式,甚至达到一种新的知识境界。几年来,我校在竞赛中能取得这样突出的成绩,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化学竞赛活动,实际上也有一定的导向、启发作用,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2.丰富了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

化学竞赛是化学科技活动的一种形式。化学竞赛活动包括竞赛培训和经常性的化学科技活动的全过程。化学竞赛活动通过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化学小论文撰写、化学竞赛培训、化学魔术表演、举办化学游艺会、办化学小报、组织参观工厂等的深入广泛的开展,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课内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在课外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激发了兴趣爱好,发展了个性能力,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意志品质,形成特长,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近几年来,我们请专家来校进行讲学。请他们讲化学的最新成果、化学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化学与生活、化学教育与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发展概况等。通过化学讲座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因而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组织学有潜力的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在自学基础上的集体讨论,通过讨论,相互启发,得到新的思路,引出新的设想。特别是那些各抒己见的争论,对于激发参与者的灵感和培养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大有裨益。课外兴趣小组是学生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我们还经常组织同学撰写化学论文,并进行评选活动。小论文从搜集信息到提炼主题,从谋篇构思到行文表达,都有赖于科学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好的文章还推荐到有关杂志发表,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感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使他们觉得在化学领域一旦自己的能力智慧得到老师的承认,甚至还能在杂志上发表的话,更会迸发出学习的热情,从而爱好化学、探索化学、献身于化学。

根据教材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组织学生参观与化学化工有关的工厂,学习了解化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不仅扩大了学生知识的领域,同时也使他们对工人师傅的辛勤劳动和技术改革的日新月异有了新的感受,从而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能力,吸引了广大中学生参加,因而大大丰富了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

强国学习知识竞赛篇6

关键词:广告设计 技能竞赛 人才培养

2010年至今,广东省每年一届的广告设计职业技能竞赛备受各技工学校、职业院校的重视,该技能大赛的进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还提高了任课老师的专业技能。

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从2010年起至今,共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广东省广告设计职业技能大赛6次。由于每年的竞赛规则不同,前3次竞赛学生以个体参赛分别获得多个二等奖及三等奖;2013年、2014年以师生组参赛分别获得团体二等奖及团体一等奖;2015年以学生组参赛获得团体一等奖。通过对几年来组织学生参加广告设计职业技能竞赛的思考、分析,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技能竞赛的认识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是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号召。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在积极参与技能竞赛时,要充分认识竞赛是形式不是目的。竞赛是展示学校实际办学水平,检验教育教学效果和激励师生上进的一种手段,不是全部。要避免为竞赛而竞赛、为竞赛而学,甚至用竞赛代替教学的弊端。虽然技能竞赛选拔的是少数的优秀“尖子”,在竞赛参与的广度上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但技能竞赛具有“助推器”的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提升。

二、技能竞赛的作用与意义

近年的广东省广告设计职业技能竞赛分为两项进行,竞赛包括场外命题作品设计及现场理论考试和现场实操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场外命题作品设计时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可以收集资料、借鉴、参考、头脑风暴等方式进行创意设计制作,最后把设计好的作品提交给大赛组委会,这就像广告设计公司向企业投标一样。场外命题作品在竞赛时占总成绩的50%;现场理论考试占20%,现场实操技能占30%。

以上可看出,广告设计职业技能竞赛是以行业岗位能力为要求的命题比赛,不仅能检测出学生真实的水平,也能展示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成果。

技能竞赛是交流平台,各地各院校、各广告设计公司高手云集,群英荟萃,形成各选手技能比武交流、展示、切磋、相互借鉴的互动场。这有助于带动广大师生刻苦学习,钻研技能,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社会知名度。广告设计职业技能竞赛的更深远意义在于把竞赛场的新知识、新技能渗透到平时的专业教学中,把比赛的内容融入专业理论与实训教学中,这对广告设计职业技能竞赛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技能竞赛人才的培养

1.更新教学内容

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标准由行业专家或学科、技能带头人来制定。竞赛试题既要符合国家最新职业技能标准,又要贴近实际工作岗位要求。既能涵盖新知识、新工艺的关键环节,又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既能突出专业特点,又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通过对竞赛目标、竞赛标准的思考及分析,广告设计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什么、怎么教,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

以2015年广东省广告设计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的试题为例,场外命题是《灵蜥网》标志设计及海报设计,现场实操题是以“关心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海报设计及笔试的广告理论考试。从试题可看出,竞赛比的是广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其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内容涵盖图形创意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海报设计及广告设计软件的应用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和技能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竞赛过程中,若选手仅孤立地掌握其中一两门的专业知识是不能完成竞赛任务的,必须综合运用广告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要想在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教师需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意思维及广告技能综合实训,更需对广告设计专业所讲授的内容及实训的项目进行更新。摒弃不适应社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发展的旧内容,淘汰陈旧、实用性差的课程。将一些课程合并,更换不适应当前技能竞赛或技能教学的内容,切实加强技能竞赛要求的实践操作技能。并把当前广告设计行业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纳入到日常教学中,让课程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在技能竞赛标准的指引下进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创新教学方法

技能竞赛的引领,为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及加强项目实训环节提供了依据。可深入开展项目教学、岗位教学、案例教学和场景教学。淘汰传统的“知识为本位”教学目标,应用“技能为本位、岗位为导向”的教学目标,用项目式教学法代替传统的课堂授课法。教师应常开发设计新的项目并将企业的实际项目融入到课堂中,借鉴企业的项目运作流程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使学生在讨论、质疑、探索中学会思考和项目设计创意。这样能有效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与课后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自我提高相结合,并让学生能合理使用互联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教学。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灵活穿插、启发、辅导教学,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讨论。学生通过对项目任务进行深入分析和反复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另外,对广告设计作业的评价要认真对待。广告设计的过程,是完善解决方案的过程,对方案的评价应该是客观多样的。不要用做判断题的方式对项目方案给予绝对的“对”与“错”,要选出最符合客户要求与不太符合客户要求的方案并给予分析点评。尽量挖掘学生方案的闪光点,指导学生完善不符合客户要求的部分。不要设定统一的标准,更不应该对学生的方案“一棍子打死”,而要倡导不同的个性方案,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3.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渴望成功,也渴望被肯定,寻找能展示自我的机会。技能大赛正好为实现他们的愿望搭建了平台。参加技能竞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大赛的主角是学生,受益最大的是学生。所以学生非常重视参加技能大赛,把在大赛上取得好成绩作为自己专业学习的目标。

由于广东省广告设计职业技能竞赛是每年举办一届,并且学校学生参赛名额有限,因此,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加竞赛,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指派专业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参加行业协会和社会机构举办的广告技能竞赛。

如参加每年一届的“广东之星”设计・印艺大赛,每两年一届的中南六省区“中南星奖”艺术设计大赛和“中国之星设计奖”及“时报金犊奖”大赛。这些大赛学生非常积极参加,为了设计出好作品,部分学生经常自习到凌晨一、二点钟。准备参赛的过程,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有教师的指导,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和讨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劳付出最终迎来的是成功的喜悦,参赛选手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类广告技能竞赛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促使其对专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以技能竞赛为荣的思想,进而改变学习态度,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的动力,由被动学变成自主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带动班级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班级中制造出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4.精选竞赛选手

技能竞赛选手的挑选,对是否能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采取项目小组竞赛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及时发现电脑设计软件操作能力较强、广告思维活跃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上各级别的广告技能竞赛和企业实际项目的设计。

选拔参赛选手时,不单注重学生的电脑设计软件操作能力,更要注重学生是否具有广告设计的综合能力,有无创意思维、较好的学习态度、较强的心理素质和随机应变处理设计事务的能力。为此,在校内开展预选赛。首先,模拟竞赛的方式,采取理论笔试和实操用电脑设计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挑选出自愿参与并成绩较好的学生。其次,结合平时的学习成绩及参加广告行业竞赛所获得的奖项做参考,层层选拔,优中选优,最终选拔出代表学校参赛的学生。

5.做好赛前训练

学校领导对技能竞赛工作比较重视,指派专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教师要制订好周密翔实的竞赛训练计划,明确训练目标,把握训练重点,时间安排序列化、科学化,要全方位、立体化训练。这样才能让参赛选手在短时间内提高技能,才能有机会在广告技能竞赛上取得好成绩。

另外,应明白获得冠军的人,有时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人,但一定是发挥最好的人。所以,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让学生不仅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还拥有较强的心理应变能力。教育参赛的学生要树立坚定的决心,以足够的信心迎接比赛,在培训期间,积极配合,主动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

四、技能竞赛人才培养的思考

广告设计技能竞赛人才培养的好坏,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高技能的专业教师。有丰富经验的、有阅历的、有理论和实践并举的、有责任心的“双师型”教师。二是有一批优秀学生,有渴望成功成才的、有掌握知识基础和技能的、有目标和决心的“三好”学生。三是专业课程和教材,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实用的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宝库。

总之,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广告设计技能竞赛中去,以技能竞赛为平台,推动广告设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设计创意能力、软件操作能力,能胜任广告设计专业岗位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胜明.借力技能竞赛――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J].职教论坛,2012(5).

[2]马桂玉.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J].教育界,2013(13).

强国学习知识竞赛篇7

关键词:竞赛;兴趣;习惯;能力

英语是中学三大主科之一,教好英语是我们英语教师的共同愿望。而通过组织参加英语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常能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应重视引导、组织和培养学生参加各类形式的英语竞赛,通过竞赛来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分四点来说明:

一、组织竞赛有利于培养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高中生在已形成母语习惯的情况下来学另一种体系不同的语言――英语,并要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学习并学好,光靠告诉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强调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是不够的,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利用中学生好胜心理,通过竞赛形式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义务教育教材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地加以利用。如教学单词阶段,可采用一组一组进行比赛,正确认读单词,具体做法是比赛时全组同学站起来,然后快速轮流认读下去,说错了的同学就让他坐下。这样全班四组同学认读完后看哪一组站着的人最多,也即正确的最多,按组别评出名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后同学们也乐于互相帮助,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超近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绪联系着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是取得良好成绩的萌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学习兴趣为转移,年级越低越明显。因此,当学生一开始学习英语感到新鲜、好奇的时候,就应注意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而在学习中引入竞赛形式则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竞赛活动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学好英语只有兴趣还不够,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采用竞赛形式则能增进这种习惯的养成。例如学生在刚学习单词阶段,在教学生正确书写的同时,就可告诉学生将举行一次书写比赛,并在平时经常进行评比,把书写工整的张贴出来,看哪一组被选得多,以组为单位评名次,促进互相督促,要让多数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当不同水平的“常胜将军”,让他们总是跃跃欲试,这也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使学生从不断获取的成绩和进步中得到慰藉,增强信心,从而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包括正确的发音习惯;大胆开口、大声说英语的习惯;勤动手、勤动耳、勤动口、勤动眼的习惯;以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晨读晚记、快速阅读的习惯,等等。

三、竞赛的备赛过程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杰乔耶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说明知识不等于能力,但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切企图离开知识去培养学生能力,或是把知识的掌握仅仅看作是训练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我们应当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有意识、有计划地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让教学在促进学生心理的全面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教学中组织活动、竞赛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因为它能激发学生在参加这一活动的准备过程中迫切地希望更系统、更牢固地掌握有关知识以便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施展的强烈愿望,学生在这一准备的过程中学会了自己钻研课本,学会了对作业、试卷中的错误进行分析、类推、判断等,学会了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思源于疑,思维总是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参赛的练兵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英语学科有着它本身特点的规律性知识体系,其中的基础知识是规律性知识的集中反映,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和迁移效能。而许多基础知识又可以由学生通过练习转化为技能。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保持稳定的学习兴趣,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在参赛的练兵过程中注意了速度的练习,在获得了技能、技巧的情况下能加快练习的速度,这就培养了思维的紧张性,提高了思维的效率,从而发展了思维能力。

参赛的练兵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智力价值的同时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等。一言以概之,竞赛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竞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师生教与学的信心

在备赛的过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有益于吸收知识,更易于掌握基本知识。平时的竞赛能增进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参与意识,而正规的竞赛,如“中国中学生英语CCTV演讲杯”使教师在平时教学和组织竞赛训练的过程中始终注意研究和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智力价值,通过合理的口语教学与训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获得知识的智力价值的同时,伴随着教学相长,还能增强教师的教学信心。去年我校学生胡继伟在参加中国中学生英语CCTV演讲杯合肥市的竞赛中获得了多个名次,我校师生从这些学生的获奖中看到了英语教学的前景,增加了教好英语和学好英语的信心,对英语教学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平时的竞赛我们随时可以进行,也能为正规竞赛做准备。而在正规的竞赛中能获奖的人数是有限的,但我们的目的是在备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参与意识,增强师生教与学的信心,以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我认为我们应重视引导、组织和培养学生参加各类形式的英语竞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学考研复习指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强国学习知识竞赛篇8

[关键词]模拟投资竞赛;问题;对策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市场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也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核心课程[1],其对实践技能的要求很高。因此,在讲述该门课程时,只有紧密结合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掌握证券投资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实现以实践推进教学、以能力培养推动专业学习的目的,同时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第二课堂建设,让学生在金融模拟投资实践中体验金融的魅力和金融交易的乐趣,感悟证券交易过程中的巨大风险,磨炼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操作能力,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策划、主办,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了“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首届证券模拟投资大赛”。大赛将专业学习和兴趣较好地融合,搭建了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达到了让学生在模拟中锻炼,在锻炼中积累,在积累中总结,在总结中收获的竞赛效果。

一、模拟投资竞赛在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中的效果

模拟投资竞赛以沪深A股市场交易为基本数据,通过国泰安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平台,把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互动协作的方式去交流、沟通,参与证券模拟实践投资活动,实现思维的碰撞,感悟证券投资知识。在竞赛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不再只是被动地听、机械地记,而是参与到模拟竞赛活动中,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其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仿真虚拟交易系统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模拟投资大赛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性环节,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模拟投资竞赛成为可能。在竞赛活动中,让学生在电脑或手机上下载国泰安公司的模拟交易系统,按分组分配给每个学生相应的模拟投资账号,学生以投资者的身份,亲身体验和现实证券市场一样的证券交易流程,感受和真实市场完全一致的数据和行情信息。高度仿真的模拟市场能够强化学生的真实参与感和投入感。在模拟投资竞赛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投资收益,学生用理论教学获得的知识,关注国家宏观经济信息对证券市场影响的信息,关注行业发展环境和上市公司本身的发展情况,开始多渠道收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和企业信息,整理、归纳形成自己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策略。这种“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2]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竞争合作的氛围中学习与交流。这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其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加速了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

(二)模拟投资竞赛促进实践技能教学

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问题,专业技能实训是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训练,学生会觉得乏味,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因此,结合课程实践教学,开展证券模拟投资竞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学的竞赛活动,通过比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竞争,成为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可以通过管理账户跟踪学生的投资交易过程,及时了解学生的操盘情况和风险控制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指导与修正。具体做法是:要求每个同学在国泰安开设的竞赛端输入已经开设好的竞赛账号,每人有10万元(也可以根据A股、港股、股指期货和其他交易品种,设定为50万、100万不等,具体资金的多少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的虚拟投资资金可供投资,每个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虚拟资金进行模拟股票委托买卖。在模拟投资大赛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根据每个阶段的需要开展了入市前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模拟投资分析、模拟投资操作、专题讲座、股市沙龙、比赛成绩评定等活动,活动结束后以每位参赛选手的总资产、总收益率和投资策略报告和风险控制报告进行优胜等级评定,并颁发丰厚的奖品和荣誉证书作为奖励,建立金融人才库档案,联合学校招生就业部门向当地金融部门优先推荐实习。

(三)模拟投资竞赛有利于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模拟证券投资竞赛摒弃了传统的以黑板演示为主的学习方法,通过互联网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可以自由学习的创新思维空间。在竞赛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喜欢的行业和股票,确定购买的股票种类、数量、买卖时间和投资策略等,并在课余时间去查找资料、了解宏观经济发展动态,运用所学知识,把握市场变化的主导因素。竞赛结束后,我们对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的30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际收回问卷285份。对问卷进行分析显示,有84%的学生在参加模拟投资活动中能积极地和同学进行交流,交流的频率比参加比赛之前要频繁得多。这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友谊,而且改变了过去课余时间各自玩手机、互相不理睬的状况;学生开始对某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争得脸红脖子粗。通过辩论,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主动学习一些投资的专业知识,积累了一些热点话题,甚至有些议题变成了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学生不再为专业论文写什么、怎么写发愁。这起到了让学生既了解社会、丰富课余生活,又开拓视野的实践目的。在问卷调查中,有学生这样评价竞赛活动:“投资大赛培养了我们积极学习的态度。我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对专业课有了更深的了解。大赛提高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同学关系更为融洽。”从竞赛活动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们的认知实现了升华。学生们在体验中完成了从知识到实践操作技能的转化,在操盘后的总结交流中完成了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四)模拟投资竞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加模拟证券投资竞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理论知识综合应用的过程,也是一个各种技术分析手段、技术分析工具相互验证、综合研判最终形成投资决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竞赛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沟通、教学相长的过程。通过互动,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教师隐形知识的传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甚至手把手的实践,学生们能学习到一些平时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此时,学习实践活动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一个人人喜欢动手并逐渐提高动手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师生交流、沟通,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证券投资专业水平的过程。

二、模拟投资竞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模拟投资竞赛与实际投资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于模拟投资竞赛以虚拟资本交易为主,不涉及实际经济利益的变化,盈亏变化对个人没有影响。因此,有些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参加模拟投资竞赛,对投资成本和风险控制等重要因素的分析研究不够,经常满仓操作,全仓进出,对风险的认识不足。有些学生以试错的态度不断换股,快进快出,每天都在进行买卖,寻求较好的投资收益,对中长期投资、价值理念投资没有更深的体会,在实战技巧及投资规范的培养和锻炼方面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有的学生过分谨慎或认为投资时机不成熟,在整个竞赛过程中没有参与一笔交易,初始资金是10万元,到最后也是10万元,浪费一次非常好的实践锻炼机会。

(二)模拟投资与真实投资存在心理差距

在模拟投资竞赛过程中,学生常常表现出非真实感、无风险性安全感、新鲜感和沉浸感,和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紧张感、严肃感和真实感等[3]差距较大。模拟投资竞赛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表现为急功近利,总想以小搏大、更快获利,总想每天都能买到能涨停的股票,因此喜欢看竞赛排行榜的排名情况,谁是第一名,获利多少。对为什么获利、风险如何控制等深层次的话题学生关注不够,至于如何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实践提高操作技巧这样的本质问题考虑得很少。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出发,关注并引导学生克服不健康的投资心理,让学生进入投资者的角色而不是进入虚拟投资环境,缩小学生在模拟投资和真实投资中的心理差距,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负责、严谨和认真的态度对待以模拟投资竞赛为媒介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

(三)实践模拟教学的效果不明显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模拟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2002年-2005年为第一阶段,该阶段的模拟实践教学采取的办法是到证券公司实地感受资本市场。第二阶段的时间为2006年-2010年,借用学校其他院系的实验室,对2007级以后各年级采用乾隆软件、银河软件进行模拟教学。2012年至今为第三阶段,经济学院建有金融模拟实验室,引进国泰安模拟软件,实践模拟教学拓展到证券投资的情景模拟。但是由于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课时间安排上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同时,国内缺乏相应的实践实训方面的教材,教师只能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模拟操作时随意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并不明显。

三、优化模拟投资竞赛促进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证券模拟投资竞赛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做好导师和分析师。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证券市场,推荐相应的财经网站让学生主动去浏览、学习证券知识,引导学生下载相关的证券分析软件,进入比赛界面,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室的各种设备和分析软件的各种分析工具,并且能从多方面体验基本的市场术语、实时行情、热点问题,引导他们站在市场的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理论来验证市场,形成综合研判的分析思维,而不是用理论去套市场。因此,教师讲课不仅要把基本知识体系讲清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会学生自主设计和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要养成会听课的习惯,而且要善于不断地思考和主动实验,特别是在模拟投资竞赛活动中,学生们要了解真实的证券市场,带着问题去学习,并结合教材内容和模拟投资竞赛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立体式地查找各种类型的资料,完成独立的投资分析报告和风控报告。这种训练将是系统和有效的,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实践教学最关键的部分。

(二)建设专业型、专家型和导师型的教师团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国内居民财富逐步增加,但是理财知识和技能缺乏,并没有与经济发展、财富积累的增速相匹配。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工具日渐丰富,这从客观上要求人们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证券投资学教师不仅需要精通证券投资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适时更新知识和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建设一支专业型、专家型和导师型的教师团队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多次的模拟投资大赛实践,我们认为,可以考虑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一是教师实践。担任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教师,要自己开设相关的证券账户,经常关注市场行情,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形成较强的市场感觉和一定的操盘能力。否则,教师自己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投资活动,凭空讲述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是一句空话。二是“走出去”。通过教学观摩到金融实践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交流学习,学习兄弟院校成功的经验。教师还可以到证券公司等实务单位进行实践学习,短时间内实现理论与实务的对接。三是“引进来”。从全国聘请专家学者讲学,弥补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聘请证券公司的业内高手开设讲座,或者到证券公司实地学习,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

(三)探索和创新“实训———竞赛”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我们通过对青海海东市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金融部门的实地调查发现,民族地区的经济金融部门对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青海省10家上市公司的调研显示,懂知识、善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受欢迎。此外,青海藏区居民的金融证券知识还比较缺乏,急需了解金融理财知识。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生比较多,他们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很少。所以,要让学生尽快了解金融知识,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操作技能,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实践中我们调整了现有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实验室,借助国泰安交易行情软件平台进行模拟投资竞赛,在举办多次证券模拟投资大赛的基础上,2015年11月我们准备推出“青海民族大学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使模拟投资比赛从学院层面推广到学校层面,以后逐步推广到青海省高校,不断探索“实训———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何秧儿.《证券投资分析》教学模式的探索[J].天津电大学报,2006(1).

[2]徐静.模拟教学法的内涵阐释[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2).

强国学习知识竞赛篇9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能力;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6-3890-02

Training IT Students’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Multi-Level Course Contests Platform

DING Hui1,2, PAN Cao2, XU Shou-kun2

(1.Changzhou University, Huaide College, Changzhou 213164, China; 2.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multi-level course contests in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sense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spir it are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four-level course contests system to build and improve, and develops incentive mecha nism based on academic competition for promot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 and strives to make course contests become an ef fective way to the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practice.

Key words: course contests; innovation ability; incentive mechanism

就业的压力、激烈的竞争使得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大学生能尽早地融入社会,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应摆脱仅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采用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学科竞赛正是适应这一模式的面向大学生的科技活动。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在质量工程建设内容之中明确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中也要统计全国性学科竞赛的成绩,并定期向社会公布[1]。学科竞赛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校应逐步形成以学生创新基地为中心,以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为主题的一种新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高校开展学科竞赛的作用和意义

学科竞赛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一种主要形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1)通过高层次学科竞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学科竞赛中,竞赛题目或方案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综合性较强,因此对参赛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综合利用已学的知识,还需要将这些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2)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很多竞赛是以团队的形式参加比赛的,这就要求同组队员进行系统的分工和密切的合作才能完成竞赛过程。例如在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一组3位同学要在4天3夜中完成方案制定、硬件焊接、软件编程、系统调试、撰写技术报告等多项任务,这就要该组同学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才能成功完成任务。

3)通过学科竞赛推动教学内容改革。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各行业、企业主办的学科竞赛,内容通常紧扣当前高校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注重将基础教学知识与综合能力的结合、设计与制作的结合、某一学科知识与多学科的结合、传统电子元器件与新型器件应用的结合;也特别注重在新技术、新器件、新仪器上的应用。对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改革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通过学科竞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这一形式对于人数众多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尤其显得严峻。大部分IT知名企业青睐的是在校期间参加过高级别学科赛事,实践创新能力很强的学生。

2多层次学科竞赛平台的构建

依托现有的校、市、省、国家四层次的学科竞赛平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引导和鼓励学生将所积累的知识,大胆地应用于实践。同时,通过该竞赛平台能够使学生在磨练意志、增强信心、提高竞争意识、加强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有效的锻炼[3-5]。

校级:高等学校自身组织的学科竞赛。如常州大学上半年举办软件技术大赛包括程序设计、Flas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平面设计4个主题,下半年举办电子信息技能大赛,包括计算机组装、电子设计、PLC控制系统设计3个主题。

强国学习知识竞赛篇10

关键词:ACM/ICP;计算机算法;教学改革;算法设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4-9765-02

Exploration of Arithmetic Designing Teaching Based on ACM Mode

HE Li-qun, LIAO Hui-fen

(Jiujiang University, Jiujiang 3320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model of teaching algorithm is obsolete and inefficient in college.Some methods and its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rithmetic designing teaching based on ACM mode are presented. It will contribute more to the reform of teaching "Arithmetic Designing".

Key words: ACM/ICP; arithmetic of coumpe; teaching reform; arithmetic designing; experiment teaching

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算法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基础教学与实践运用不衔接的矛盾,这个矛盾使得学生学习走向两个极端。本文从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模式谈起,探讨这种基于竞赛模式的算法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1 ACM竞赛简介

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是由国际计算机界历史悠久、颇具权威性的组织ACM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主办,是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竞赛,其目的旨在使大学生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理论(包括数学素养、程序设汁语言、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等)来充分展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CM/ICPC被看作在校大学生的一场奥林匹克竞赛,成为参赛选手展示计算机才华的舞台,是著名大学计算机教育成果的直接体现。该项竞赛从1970年举办至今已历31届,本项赛事荟萃了世界知名大学的计算机精英,自1998年以来一直受到IBM公司赞助,并且为包括Microsoft和Google在内的世界各著名计算机公司的高度关注,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级计算机类的赛事。

中国高校从1996年开始举办ACM竞赛已历时七届,得到国内众多知名高校的积极响应和热心参与,目前更是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由于该竞赛设定一套合理的竞赛排名、挑战规则,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和算法的完整实践模式,让学生以精通编程为荣,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氛围,一些高校已将ACM模式运用到软件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取得显著效果。

2 基于ACM竞赛的算法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算法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ACM竞赛的核心也是算法设计,通过一些学生赛后总结和参赛学生感受,发现他们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理论水平还有欠缺,这就急需要大力加强《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传授,将算法设计与分析的课程与ACM竞赛相结合。希望能够通过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传授加强学生的竞赛能力,也希望通过竞赛模式加强此课程的教学。

2.1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有许多众所周之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一下几个方面:

1)教学模式陈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不合理。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是旧的教学模式,老师传授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这样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而目前很多计算机专业课程属于实践操作性课程,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我们要在教学中强调实践教学过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学时分配要作调整,让学生在良好实践训练的基础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透彻。

2)课内实验过于模式化,难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是实验教学内容陈旧,验证性、描述性实验多,创造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少。其次,实验内容大多脱离实际软件工程过程,更谈不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导致实验效果不好,起不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在实验教学指导方法上,教师包得过多,通常是由教师准备好实验环境,编写好详细的实验指导书,设计好实验报告框架,学生只要按照已有的设计和统一的方法完成实验。

3)学生缺乏团队意识。

如今软件的开发往往需要几人、几十人、甚至成百上千人协作完成,任何一个软件人员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专业知识,团队成员如何合理的分工,按照成员各自的特点协作学习,力求发挥团队的最大力量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这样的团队协作方式学习环节非常少,虽然有部分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也采用了分组进行的模式,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往往有部分学生在团队中只是简单的挂了个名,并没有真正的参与,也就谈不上团队意识和协作学习了。

4)课程考核模式陈旧。

学生的成绩考核,还采用传统的考核模式,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察,考试题型也不尽合理,客观题比重大,综合思考题、案例分析题少,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另外就是考试形式单一化,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但在课程考试中往往只有“笔试”而无“机试”,在课程总评成绩的计算中实践部分所占的比重很小,有些甚至没有把它算入考试成绩。这样的考试模式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基于ACM竞赛的教学模式

1)任务驱动式教学,创造自主学习模式。

教师把课程内容融化在ACM竞赛题目中,在ACM竞赛的准备过程中,学什么、怎么学都由学生自己决定。他们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分析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获取学习资源,管理学习过程。为了能够得心应手地攻克大赛题目,队员需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虽然有些知识很枯燥,但是结合到攻克的题目中,又是那么的学以致用,队员们常常乐此不疲,直到把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为了攻克这些知识点,队员们采取多样学习方式,可旁听高年级的相关课程,可利用网络寻求直接的经验总结,可钻研参考书目获得理论知识。经历了自主学习过程,选手们常说那些枯燥的离散数学、图论、数值分析等课程,一旦与竞赛内容结合,学习起来就很有动力,也很轻松。当自学变得如此得心应手的时候,很多选手会在一个学期,将三四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完毕。竞赛的准备过程是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内涵以及方法的真正体会,是真正的“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2)在网络上教学。

我们开发基于ACM竞赛的网络教学平台,它是一个提供全面的教学内容和师生交流合作的网络平台,提供大量的竞赛题目,任何人都可以注册ID,在平台上学习算法设计与分析的课程内容,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此平台进行交流,任何都可以在此平台上进行模拟ACM竞赛。这些平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也带动提高本校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及相关课程教学水平,北京师范大学的数据结构课程就借助了这样的平台进行教学。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合作学习变得更加广泛,不同学校、班级的大学生,都可以通过论坛交流经验,结交全国各地的高手。当然平台上的交流多限于对算法的理解,最终的代码很少公开。在此平台上确实能够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与经验,在编程和算法上,融汇了很多高校的资源。

3)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我们可以借助ACM 竞赛平台改变传统的由任课教师大包大揽的实验方式,任课教师可以把课程实验任务到竞赛平台中,对实验任务的选择可以更具梯度,更贴近工程应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验过程是难于为教师掌握的,实验的结果也无从考证,老师只能从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中了解到有限的一点信息,而部分学生可能并没有真正的认真实验,只是简单的抄袭别人的实验报告,因此实验效果也就无法保证。而借助竞赛平台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学生提交的不再是简单的实验报告,而是具体任务的程序实现代码,学生对相应知识点是否真正掌握从他的提交结果一眼就可以看出,通过分析他们提交的代码,教师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及时掌握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学生也能相互查看各自实验的完成情况,无形中在他们间形成一种互相竞争的状态,激起继续努力的劲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改革考试模式。

考试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针对传统考试模式存在的弊端,我们可以借助ACM竞赛平台对部分专业课程考核进改革,提高实验考核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重,以此来引导学生认真对待实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往的考试中之所以没有更多的考虑实验成绩,主要是缺乏一个科学可靠的考试平台,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应用算法和程序设计的课程,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译原理”等课程,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而现在有了ACM竞赛平台就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使得这些课程的实验考核变得简单可行,考核结果客观可信,对规范我们的考核过程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 教学改革的意义

1)基于ACM竞赛模式进行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问的限制。

2)在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学习中,学生的困难点是不易用算法表达求解问题的思路,不易掌握几大算法的精髓,缺乏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些恰恰是ACM竞赛必备素养。将ACM模式应用于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计算机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来真正掌握各种算法的意义和精髓。

3)增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氛围,通过举办竞赛,鼓励校园形成竞争、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自主进行本学科知识钻研的机会和环境。

4)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通过组队竞赛,让学生体验团队协作的各个方面,为软件项目团队化的合作要求做好准备。

4 结束语

基于ACM模式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教学,将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注重编程能力的提高和解题思维能力的训练,引入竞争交流机制,为学生提供了因材施教的途径,激发了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的兴趣。通过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对软件开发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莉辉,梁沧.基于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学习模式[J].经济与文化,2008(6):95-96.

[2] 周荣辉,郝晓枫,赵宏宇.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思考[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23):123-126.

[3] 刘汝佳.ACM2ICPC比赛随想[J].计算机教育,2006(3):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