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十篇

时间:2023-10-07 18:08:20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1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是由高等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积淀下来,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事关师生员工的成长与发展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校园文化建设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校园文化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无论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还是塑造健全的人格,都不是仅仅单一的教育手段所能够完成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各种力量,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努力才能完成。校园文化根据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学生的思想、生理、心理等实际情况不断变换新的形式,增加新的内容,使青年学生受到熏陶和教育,逐渐形成教育者所倡导的思想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从而渗透到校园文化的群体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中,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方面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的教育功能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

(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学校要尊重人,学校要依靠人。一所学校一旦确立了尊重师生、依靠师生这样的价值观,师生员工有了主人翁感,那么,由此而激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即文化力将是巨大的,有利于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不断探索进取,促进教师成长。

(三)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文艺、科技、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其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四)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竞争力。良好的校园文化离不开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学校群体的组织结构、典章制度无不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力量,是校园建设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连接在一起的,是学校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之一。学校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抓特色、创品牌,积底蕴,营建与创办学校建设,致力于学校的内涵发展,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和精神,激励师生不断超越。

(五)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树立优良的校风,为育人创造良好氛围。品位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相互信任、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树立其责任感与使命感,并落实到为国家振兴、民族繁荣而勤奋学习、发奋成才的实际行动之中,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1]。

(六)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向前发展。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亚文化,既受到主流文化的规范,又受到非主流文化的侵蚀。同时校园文化又要反作用于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一般来讲:校园文化属于社会前卫文化、精英文化,是比较先进的文化。其科学的、批判的、民主的、超越的校园文化风貌对我国特色社会文化起到导向辐射作用。并且,在这种文化环境的氛围中熏陶成长的青年大学生一旦进入社会之中,就会把这种良好的文化像种子一样洒向社会[2]。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各类高校都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一方面,各高校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措施,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掌握的信息量大、思维活跃敏捷、善于搜集信息、反应快的特点。各种制度和措施的出台,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与实践创新活动,指明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各校围绕培养“四有”人才这个中心,从政治思想、学术科技、文艺体育、校园文化环境4个基本的方面的建设入手,寓思想性、学术性于娱乐性、服务性之中,推进了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3]。

(一)通过政治思想文化建设,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高校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上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占领阵地,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利用党群、团校、理论研究会为阵地,保证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体现其思想政治性。

(二)适应大学生求知创新的要求开展的科技学术文化活动,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学术文化特色,激发了广大学生面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实践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文艺体育活动,形成了“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传统文化体育活动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问题一,校园文化建设主次不分,层次不分,深度不够,缺乏重点。近十年来,校园的物质基础、校园环境、图书资料、传播媒体、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校园内文体和科技实践活动开展较多。但对于校园文化中的校园精神文化涉及较少,而这个方面正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校园科学文明民主的基本精神、师生员工的价值观、文化传统、学术风范、精神信念等,是校园文化的精华和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着力懈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校园文化建设丧失了灵魂。

问题二,校园文化选择的功利性与盲目性。当代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文化消费欲旺盛,但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尚浅,特别容易接受、移植、内化不良社会文化,在文化消费选择上容易受非理性主义文化、享乐文化、金钱文化、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文化以及一些不健康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不仅降低了校园文化的格调,而且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问题三,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缺乏品牌,缺乏专业人才。一方面,当今大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及其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大致相同,高校之间跟风模仿,千遍一律,缺乏特色,难成品牌,脱离办校实际;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的制定,单凭领导主观臆断,缺乏论证;方案随领导调动而换套,缺乏长效机制;校园文化活动缺乏一批专家型、导师型的具有稳定性的校园文化建设骨干队伍的参与与指导。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针对以上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校园文化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所起作用的重要性的认识,调动师生员工共同营造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认真贯彻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群众性、持久性的原则,以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校园理论学术研究和科技文化体育艺术活动吸引学生,调动学生自觉参与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热情和积极性。

(二)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形成长效机制,并有重点地分布实施。坚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全面提高校园文化的整体水平;坚持软硬件并重;坚持思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物态文化、校园制度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相结合;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自身办色特色、理念、专业相结合;重视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校园精神。

(三)加强校风建设。校风作为一种治学精神,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育人的环境,事关学校的形象,是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优良校风是无声的命令,又是有形的榜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培养、端正教师的教育思想,严格制度执行校训校规,培养爱校意识,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努力营造积极向上、严谨务实、团结友爱的良好校风,构建健康良好校园文化。

(四)建设一批稳定的专家型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和指导作用。教师工作性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批稳定的具有专家型的校园文化教师队伍的参与,只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具体指导,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五)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事热点,注重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特别是现代传媒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校园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互联网络一方面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实时交互、空间广阔、多媒体运作的特点,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开放、交互式、终端用户独立自由等特点,也使网络本身对不良文化信息缺少“天然”的屏障,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建立网上的文化阵地,以吸引争取学生,同时也要主动向网上的不良文化信息展开斗争,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发展[4]。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2

[关键词]高雅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44 ― 02

一、高雅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与通俗文化的区别

关于“文化”这个词汇,一般认为,其本义是指对人的教化和培养,而后又逐步被人们解读为,人本身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高雅文化是指人们培育积极的人生意志、引导人们具有向上进取精神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范畴,其一般具备底蕴深厚、人文精神丰富、格调典雅等基本特征。对于大学来说,深入释析高雅文化在高校开展全过程育人工作中的德育效能,高等教育工作者应首先明确高雅文化的独特内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明晰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发挥好高雅文化引领通俗文化的独特功能。

(一)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区别

高雅文化是以培育积极的人生意志和态度,培育乐观向上进取精神为文化创造主导的文化范畴。而通俗文化则是人们以实现主体间实现生产生活地位平等的文化创造意识为主导的文化范畴,其有时会表现出一定的低俗性与麻痹性。从学理角度分析,通俗文化也可称之为大众文化。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分析,文化作为人的思维方式显然是由一定社会生产和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是建立在一定社会人们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之上的。在这个问题上,无论通俗文化还是高雅文化都是如此,这两个文化范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具体行为反映。在如今这个鼓励文化创造的时代,高校广大青年学生日趋成为了文化发展中最为庞大的文化创造群体,大学生群体越来越依赖通过快速、直观、生动、多样的现代化传媒手段接受各种文化的影响。但是,我们在这里要直面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那就是通俗文化如果缺少了高雅文化的引导和调和,其势必会走向低俗甚至麻痹。从时空因素释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发生错综复杂的变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模糊不清,通俗文化中低俗的东西也随之泛滥。从文化的本质来说,“低俗不等于通俗,通俗不等于高雅”。在现如今的文化发展新常态下,如果高校校园仍排斥高雅文化,回避传统文化,任由通俗文化自由发挥,就难免会使广大青年学生不断疏远高雅与文明,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目前,在高校校园里,通俗文化确实是一种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大学生群体都普遍喜好的文化范畴。但是,如果我们从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两者的辩证关系考量,可以明确得出结论,一切文化的产生都源于人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实践,高雅文化源于通俗文化,其本身的各种元素是在通俗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基础上逐步培育而成的。所以,利用高校已经形成的通俗文化土壤和环境,来培育大学的高雅文化元素,已然成为高校打造高雅校园文化环境,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逻辑起点。

(二)关于大学高雅文化的释义

研究大学高雅文化,我们应该主要从狭义方面即从文化的表现形式上来剖析高雅文化。高雅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一般可包括名家书籍、时代话剧、经典舞剧、高雅音乐会等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对于高校来说,大学高雅文化即指大学校园内反映师生积极、健康、向上学习生活方式的精神文化形式。依据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我们所释义的高雅文化即指由大学校园内的师生所创作的高雅文化艺术形式,其一般表现为由师生群体主要参与编制、排演的具有积极、健康、向上引领作用,并能有效传递正能量的文化作品。一般意义上说,高校校园内的高雅文化艺术作品均体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的文化反映和文化创造。

在高校校园里,无论是通俗文化还是高雅文化,毋庸置疑都是来源于教师和大学生群体学习生活的实践,都是建立在这所高校传统历史文化发展基础之上的,是一定时期,高校师生员工从事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实践的集中体现。对于大学师生群体来说,高雅文化不但是出自于大学中的通俗文化,而且引领和调和着大学里的所有文化元素。尤其是在高雅文化艺术进校园的精品项目实施进程中,大学里的高雅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培育的土壤和空间。其中,由高校师生共同创作的高雅文化艺术作品,融入了很多大学传统办学的优秀文化元素,这些优秀文化元素及时全面的反映着同时期,学校发展和办学的基本理念、人文价值观等。从这个角度释析,自觉培育大学高雅文化,发挥其对于大学通俗文化的引领和调和功能,最大限度剔除低俗文化。

二、高雅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学理关系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大学学习生活实践是其创作和演示高雅文化艺术作品的源泉。对于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坚持积极、健康的创作指导原则,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接受高雅文化作品的熏陶。

(一)高雅文化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有效平台

对于高校来说,高雅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内在学理关系,其主要表现为高雅文化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一定教化作用。具体而言:一是指大学高雅文化本身蕴含着高雅的人文价值理念,其各要素都体现一定的人文教育意义;二是指高雅文化育人模式,在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求学精神,打造高雅人文气息,反映高校传统办学文化方面具有独特功能;三是指高雅文化充分代表着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教育价值。这三方面在逻辑上具有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作用,其共同构成了高雅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学理逻辑关系的完整模式。

(二)高雅文化育人模式的创建思路及价值取向

面对具有许多新的时代特点的文化存在方式,大学中的教育者应不断增强文化创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应以传承传统文化和打造高雅文化为工作切入点,打造高雅文化的育人模式。在文化传承与交流互鉴中,高校应注重思考构建高雅文化的育人体系,遵循传统文化优势和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文化需求,以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保证文化作品实现有效供给,使大学高雅文化建设围绕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开。

第一,在大学体制内,高雅文化育人模式应满足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文化需求。高校应注重发挥自身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将符合大学生现实文化需求的本校固有的传统人文理念和优秀文化有机整合,根据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文化培育介体,从而通过大学生群体自组织系统的矛盾运动,挖掘出大学本位文化元素、提升大学生对高雅文化的认知水平,成功完成新知转化为新质的转变,进而实现将高雅有益的文化元素有效灌输给大学生群体。

第二,发挥社团文化活动在高雅文化创建中的平台作用,引导大学生开展高雅的社团文化活动,不断提升文化素养,提升人文知识水平。通过引导大学生群体在真实的社团实践场景中,系统接受高雅文化元素的熏陶,进而使大学生群体有效规范学习生活行为,让大学生社团文化能够成为高雅文化育人的载体。

三、高雅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独特的引领功能

第一,通过高雅文化艺术形式所反映的学校传统人文精神,能够引领大学生群体自觉增强爱校情怀,自觉提升学习生活动力。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中的高雅文化是大学生个体在参与学习生活实践中所集中表现出来的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因此,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高雅文化有助于其培育并遵循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同时,教育者们应注重发挥校训、校风等学校传统办学文化的育人功能,让传统文化与后天形成的高雅文化形成合力。

第二,在大学体制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如果把高雅文化元素嵌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促进大学体制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大学生个体和群体中深入发挥规制作用。在现代大学里,大学体制内“制度文化”已是校园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些文化元素集中存在于大学各项规章制度中,并体现为一定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准则,其对于引导大学生构建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具有重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在学校规章制度规制下,每一个大学生就可以自觉处理好个人与群体间的共处关系,进而形成比较健康的社会人格。

第三,在高校文化育人模式运行过程中,高雅文化形式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群体“非智力成长因素”的自觉形成。高雅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对大学生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教化功能。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育人环境建设规划,凸显大学独有的高雅文化品位,引导大学生群体自觉培育并形成良好的“情商”,挖掘自身“非智力因素”在成长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对于现代大学来说,如建成比较完善的高雅文化育人模式,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全面引领大学生群体自觉培育和践行人生价值准则,从而自觉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换句话说,这种由大学生自觉培养的思想价值观就是大学高雅文化育人成果的集中体现。

总之,关于现代大学,构建高雅文化环境就是发挥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功能。现代大学只有在有效传承其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自觉的去打造高雅文化品牌,并将高雅文化的元素自觉的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创新育人工作的平台和载体,才能有效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 考 文 献〕

〔1〕刘国帅.浅议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8).

〔2〕张学洪.提升大学校园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模式〔J〕.高校理论战线,2012,(08).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3

关键词:流行文化;高校学生管理;个性化;开架式引导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3

高校学生管理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来丰富高校校园生活,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加以正确指导,对学生起到指导、教育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政治信念及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信息化环境下,流行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易于沟通与理解的表现方式、深入人心的感染力、追求时尚、具有很强的亲民效应以及审美的多元化等优势包容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流行文化在高校校园中主要包括网络文化、QQ文化、博客文化、论坛文化、手机上网等方面。作为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困境,可以以流行文化为突破口,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流行文化,以学生的思维来思考流行文化,用学生的语言来转变理念,亲其身而近其道,与学生有共同语言,可以在和谐的交流氛围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应用流行文化,学会欣赏学生不愿受陈规束缚,追求新奇,乐于创造的可贵一面,而不应一味地扼杀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困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主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引导和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身体、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良好发展,进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摄取、品格的陶冶、个性的发展。随着流行文化对校园文化的渗透与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挑战。

(一)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以封闭式管理为主,以各项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如高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学生学分管理制度、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体现学校管理者的权威,在新时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高校以各项规章制度为准则和各项奖惩细则来规范学生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以德育理论教育为主,而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已出现新变化,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忽视学生心理教育、个性发展需要,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不足。再次,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只停留在授受环节,学生被迫接受各种理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较为缺乏,同时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尚未将学生就业居于重要位置,随着当今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问题。最后,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忽视与学生情感的沟通交流[1],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缺乏了解。

(二)流行文化的冲击

流行文化以其独特的亲民效应和易于沟通与理解的表现方式深受大学生的喜欢,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流行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流行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广为流传,主要包括校园网络文化、QQ文化、博客文化、腾讯校友、高校论坛贴吧、手机3G上网等。这些流行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流行元素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不断发展[2],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巨大影响。流行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大学生的现代观念,加快了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并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3],同时大学生作为流行文化的接受者、传播者和创造者,追求流行文化时尚,这使得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政治信念及道德观念等方面,又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想做好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引导工作,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4],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增强教育引导的实际效果。

二、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优秀流行文化的必要性

(一)流行文化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隐性资源,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

流行文化与校园主流文化结合能更好地使学生接受教育。高校校园文化中融入优秀流行文化元素,不断丰富高校校园文化,更能够吸引高校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优秀的流行文化可以丰富高校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校园文化修养,有利于校园文明建设。大学生可以从流行文化中及时得到各种知识、信息,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发展能力。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要求,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不断与社会日常生活进行有机联系[5],不能只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流行文化作为社会生活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可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隐性资源,将优秀流行文化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让学生接触和合理吸收优秀流行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视野和思维的拓展,同时还起到丰富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技能,并实现高校与社会的有机联系。

(二)流行文化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流行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它可以作为师生们交流感情、表情达意的桥梁。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优秀流行文化有助于在接触中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优秀的流行文化应视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同学生建立良好交流的契机,架起互信之桥。面对流行文化向校园文化的渗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对流行文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流行文化中可以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的内容,有助于更好地和学生进行沟通,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融人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学生也才可能更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导。

(三)流行文化是高校学生个性化展示的平台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将流行文化引入校园文化中,选择合适的、富有个性的教育管理方法,在教育管理中给学生提供发展和创造思维空间,使其个性化得以充分的发挥,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流行文化作为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学生们的表达提供了个性化的平台。

三、流行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举措

(一)高校学生管理者应亲其身而近其道,正确引导流行文化,建立健全校园文化信息导向机制

高校学生管理者对流行文化应持宽容态度,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培养学生的评判和鉴别能力,使他们在运用流行文化时能够去粗取精。高校学生管理者要有效地引导流行文化就需要对流行文化的熟悉、了解和研究,能够用学术眼光来看待流行文化[6]。首先高校学生管理者需要用心随时关注当代流行文化的变化,选择一些健康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并加以巧妙利用、取其精华、在雅处升华,使高校校园文化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引领学生传承优秀文化,重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其次,高校学生管理者通过摸准流行文化的脉搏,对学生需要的分析,找准其中的闪亮点,找准优秀流行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结合点,扣紧有益于学生心智成长,活跃他们思维,训练表达能力,教会学生正确地应用价值观、人生观。再次,从教育层面上,借助课堂和校园媒介等教育平台正确引导大学生流行文化,将大学生流行文化正确引导融合到校园文化中,发挥其积极影响并使其成为丰富校园文化主旋律之一,将大学生的流行文化心理走向引入正规的发展渠道;最后,借助网络技术对流行文化中不健康的项目进行屏蔽及严格审查,规避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同时不断提升大学生流行文化的责任感[7],将流行文化中大学生参与社会团体活动、组织活动、创建活动等进行渗透,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大学生价值观念得以正确树立,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及校园文化新空间。

(二)灵活运用流行文化和网络技术,塑造管理特色的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

面对流行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不断渗透与影响,流行文化促进校园文化进入多元化格局,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在流行文化背景下已呈现了众多问题,因此,流行文化促进高校学生教育模式的更新。在流行文化背景下,校园文化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为快乐型学习,这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学习机制,需要转变传统管理模式中的授受为主方式,要求以学生互动型管理模式为主导,逐步转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型模式[8],借助优秀流行文化先进元素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借助网络时代所呈现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学生所掌握的网络技术,运用学生所能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网络交流活动,如网上论坛、网络教学和网络评价、网上知识竞赛等,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良师益友,进而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将传统价值观慢慢渗透到大学生的校园文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从网络中感受社会发展程度,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身看法,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并逐步达到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要求,塑造管理特色的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

(三)探寻优秀流行文化元素,整合校园文化资源,构筑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系

高校校园文化资源丰富,流行文化成为必不可少的特色资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中,应摆脱传统校园文化资源,寻找优秀流行文化元素,将这些典型元素与高校校园主流文化进行整合,用学生多能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授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并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为突破口,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利用各种有形、无形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全面成长[9]。同时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学生社团、宣传栏等途径对大学生优秀流行文化进行引导与熏陶,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还应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传统主流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关系,吸收优秀流行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通过对校园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起覆盖面广、层次丰富的校园文化体系。

(四)引入优秀流行文化,运用开架式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化能力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优秀流行文化实现开架式教育是相对于传统高校学生教育理念而言的。在传统以“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高校学生管理中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化的发挥,忽略了学生多元化智能的开发,扼杀了学生创造力[10]。相反的,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优秀流行文化,尊重高校学生的自,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根据自身的特长采取各自的学习方法,结合优秀流行文化激发高校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个性化教育是旨在提升学生的优良个性的教育。为了尽量开拓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必须给他们发挥个性的余地。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对待。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借助优秀流行文化实现开架式教育,共同奏出高校学生管理个性化深沉激越的旋律,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11]。我们要重视将优秀流行文化引进高校校园文化,充分认识优秀流行文化引进高校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策略,实行开放式的学生管理模式,让优秀的流行文化给高校学生管理搭建一个展示个性平台。

在新时期流行文化背景下,学生创新性思维和个性化的发展,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呈现出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者探寻适应新时期的学生管理模式,实现管理与服务并重,高校学生管理者借助流行文化的有益方面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充分整合校园文化资源,为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展示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刘毓.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模式[J].教育探索,2003,(5).

[2]张玲玲,傅新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流行文化关系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4).

[3]王俊.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

[4]彭思雅,李江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流行文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5]饶伟芳.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5).

[6]石晓岚,黄淑贞.浅析高校流行文化[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1).

[7]黎哲.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研究与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8]顾洪英.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社会科学家,2008,(11).

[9]殷托.流行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生活方式的选择成因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1(1).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4

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大学在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取、积累、创造与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的特有能力。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仅是中国和平崛起伟大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有效途径和必然举措。因此,大力提升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既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创新中国现代文化,也有利于提高国家科技文化创新力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一、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外延

大学是由大学生、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并按照一定政治规范、学术规范和行政规范相互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殊的复杂性社会组织。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政治功能、经济价值和文化作用日益凸显,大学对社会成员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知识的创新、教育和普及有着广阔的空间。而能否有效地填充和扩展这些潜在的空间,需要大学锤炼自身的文化核心竞争力,即在继承、丰富和充实中华民族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以现代学术框架为指引来均衡学校内部学科结构、师资结构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以利于大学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的大学文化包容力和创新力。在庆祝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时的讲话中谈到:“一个民族只有开放才能进步,只有开放才能够海纳百川,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前人,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要眼睛盯着世界的变化,盯着世界每一项新的发明成果和新的进步,这样的学校胸怀是广阔的,这样的老师和学生胸怀也是广阔的。”[1]这充分说明了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涵包括了大学文化包容力,这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包容力是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包容是大学文化的鲜明标志、大学文化发展的必然成果,也是大学文化诞生与发展的重要成因。在当前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大学要想求生存求发展,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大学文化自觉就是要搞大学文化交流、大学文化对话、大学文化共处、大学文化共生、大学文化和谐和大学文化促进等。建立在大学文化自觉基础上的大学文化自信,不仅有助于克服大学文化保守、大学文化独尊和大学文化盲目自傲,也有助于克服大学文化自卑、大学文化自弃和大学文化盲从。确立大学文化自觉和大学文化自信需要一定的大学文化基础,这种大学文化基础主要指大学文化的包容力、大学文化抗压力、大学文化的批判性和反思性等。[2]另一方面,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涵还包括了大学文化创新力。大学文化创新力作为大学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武器,在大学参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和国际交流合作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每一所大学都是其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精神领地和智囊堡垒,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和道德世界的象牙塔。全球化时代,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任何大学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并谱写属于自己的清新风采、独特风格和经典风范,均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其文化创新力。

二、提升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过程中历经坎坷,经过不懈的奋斗,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站在21世纪的时代制高点,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大、十七大,并将迎来十的胜利召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先后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等一系列战略目标。在与时代偕行的过程中,我们积极通过战略谋划和具体实践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崛起。其中,高等教育强国是指在国际比较和全球视野的观照下,实现对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居于世界前列国家的一整套理念、思想、方法和途径的总称。[3]而提升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对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提升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可靠保障和核心支撑。教育作为继承、传播、整合、发展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客观上决定了文化继承、文化传播、文化整合和文化发展将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责任主体,其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然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可靠保障和核心支撑。当前,人力资源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强国战略的核心竞争资源,国民素质已成为评估每个国家人力资源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也概莫能外。因此,大学作为我国输送优质人力资源的来源地,其若能深刻认识文化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文化中,提高大学的文化自觉,反省和修正教育价值观,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内化为大学发展的精神动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促进国民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提升,培育更多的优质人才、拔尖人才,将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起到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提升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不竭动力和基本要求。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深刻地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4]大学汇聚了众多思想自由开放、接受力强的青年学子,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渴望接受最先进、最优秀的文化。由于其尚未形成固化的政治意识与文化思想,这也使大学生更易于接受各种传统的、现代的中国或世界各国的文化;也由于他们青春、活力、思辨性强,各种文化与思想也成为其怀疑、批判的对象。他们在对各种文化的不断怀疑、批判、反思与接受的循环往复中,激发了新的思想,创新了文化发展的内容、方式、路径,不断提升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大学作为国家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内化到其发展全过程的大学文化自然而然地推动着大学的持续发展,而青年学子在不断传承传统文化、吸收与整合现代文化基础上创新的文化又给予了大学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此同时,创新能力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文化创新是一切创新思想的灵魂,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文化创新是提高国家科技文化创新力、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5

关键词:高校;茶文化课程;文化素养;途径

茶文化,是深刻扎根于我国本土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教学在高校中的开展对于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可以起到突出的推动作用。当前,很多高校在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价值后,掀起了高校“茶文化”热潮,先后开设了茶文化教学的相关课程。可以说,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将茶文化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尝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层面挖掘和弘扬茶文化的精髓,推动茶文化课程的发展建设,进而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茶文化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既处于学生时期,又处于学生向社会工作者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时间段内,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参与感强、求知欲强、对客观事物有一定判断能力但又容易判断失准等特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阅历不深,尤其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欠缺,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了很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塑造,不失为一个非常良好的尝试。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至少可起到这么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完善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知识结构方面仍然较为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而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一定的完善,在传统文化方面为大学生注入更多的营养,间接完善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大学生走入社会做好准备。二是提高大学生在人文方面的思维能力。人文学科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个社会领域和科学领域,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当代社会的人文内涵,掌握基本的人文价值观念,透过我国茶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的融会贯通,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非常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茶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我国茶文化在当代被漠视甚至丢弃,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传统文化失去了魅力和价值,而是传统文化没有被很好地发扬和传承,以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为切入点,向学生传授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智慧、道德情操,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并有效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高校茶文化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茶文化的诸多积极意义,高校在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客观来看,我国高校茶文化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对茶文化深刻内涵的传授方式存在缺陷,导致大学生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全面,甚至无法准确领会茶文化中的基本内涵,这对茶文化的传承、传播不利,也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二是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老套,缺乏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载体,在依托历史、偏重茶史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实用性和魅力,这对茶文化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不利。三是茶文化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学生实践环节,在有理论、无实践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成了“纸上谈兵”,在连泡茶、饮茶、品茶都没有接触过,连茶具、茶服、茶室都没有见识过的情况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就很难深入,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也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四是茶文化课程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和细化,虽然一直在强调通过茶文化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但这样的目标仅仅是泛泛而谈,并未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规定,这也间接导致不少茶文化课程教师缺乏授课动力,甚至在授课中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

3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分析

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基于良好文化素养的更加完善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基于当前高校茶文化课程客观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必要对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进行客观分析,以帮助高校通过茶文化教学将茶文化的魅力和茶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1理论教学和充分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众所周知,茶文化虽然体系庞大、内涵丰富,但却是从基本的饮茶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为向学生充分传授茶文化的内涵,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亲身体验饮茶活动的魅力,这即是茶文化课程的实践环节,也是茶文化课程教学中基础性的内容。实现茶文化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好结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带领学生初窥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应当涉及茶文化的来源与定义、茶之道、茶之善、茶之美等,使学生对茶文化产生求知欲和喜爱感,在奠定了这样的茶文化教学基础和教学基调后,茶文化的深入教学将会更加容易开展,学生对茶文化也更容易由浅入深地深入理解;二是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包括饮茶和品茶,参观茶艺博物馆,感悟茶艺馆,品味茶艺精神等,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茶艺文化的魅力,感悟茶艺精神内涵,体会茶文化内在精髓,逐步形成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并最终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3.2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划分

茶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向学生全盘传授茶文化内容,相对难以做到,而且耗时耗力,因此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对茶文化的教学划分层次性和阶段性。从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来说,对于非茶叶专业的学生,应当重视茶文化基础应用知识的讲授,将茶文化的通俗内容和精髓表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传统茶文化形成初步的、正确的理解,对于深入的茶文化内容,应当有选择性地决定是否以授课的形式进行教授;而对于茶叶专科的学生,茶文化教学则应当适当深入,不仅要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性的茶文化内容,也要帮助学生拓宽对茶文化的理解,以茶文化为工具实现学生人文思考能力的提升,以茶文化授课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以茶文化为支撑的文化理论体系和文化理论能力。从茶文化教学的阶段性来说,茶文化教学应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以阶段性、衔接性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一层一层地品味、掌握茶文化的内涵,形成基础牢固的茶文化知识理解和理论能力。

3.3对于茶文化中“真、善、美”的教学主线的把握

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真、善、美”是茶文化的主线,在高校茶文化课程中,“真、善、美”也是教学的主线。茶文化中“真、善、美”三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真”所体现的是茶叶之真,指的是茶叶来自自然、清新脱俗的本性、本质,“善”所体现的是茶文化内在的和谐、包容的精神,是我国民族性的象征,“美”所体现的是茶文化中追求美好、热爱美好的精神,对人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启发。在茶文化教学中,把握“真、善、美”的主线,要做到以茶叶发展史实为依据,传达茶文化的精神实质,上升茶文化的内涵和本真,展示茶文化在调节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乃至国家、民族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探索茶文化中蕴含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为帮助学生理解茶文化中蕴含的“真、善、美”,必须通过良好的、富有情感的教学,让茶文化真正以民族精神代表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真正领略到我国土生土长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茶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文化魅力,感受茶文化在当代的魅力所在,并以此为契机完善自身的价值观、文化观。

3.4对于茶文化课程授课者能力的较高要求

基于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传授茶文化内涵的较高难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必须为其配备教学能力突出并且对茶文化乃至我国传统文化理解深刻的教师。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对于授课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一是必须深刻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茶文化的渊源、定义、发展以及茶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品质、人文精神、时代精神等要有深入的理解,并能以此形成茶文化的完善理论体系;二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必须本身是爱茶、敬茶的,这是茶文化课程老师应当具备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爱茶、敬茶的基础上,教师才会产生传播茶文化的热情,对于茶文化的教授才会更加一针见血、有理有据;三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应当能够做到将茶文化和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这将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顺畅地理解茶文化内涵、掌握茶文化精髓,提升授课的效率,优化授课的方式;四是茶文化授课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足够的授课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在有限的课时内,要通过良好的、高效的授课,将茶文化内涵有效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茶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4结语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的的确确可以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效果,以此实现大学生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的继续提升,必须深入挖掘茶文化的优秀品质内涵,深入探索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茶文化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助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秒高.平等参与式教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茶业,2010(1):15-16.

[2]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3]张玥娟.基于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茶文化课程建设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8-110.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6

【关键词】全球化 文化导入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35-01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所包含知识和信息极为广泛,任何文化的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呈现和反映,因此要想真正领会一门语言的深刻内涵,就必须学习这种语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重视文化导入,唯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

一、当前大学英语文化导入的现实状况

目前,很多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个理解和认识误区,那就是认为学习文化主要学习的是西方国家的文化,片面重视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及理解,而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学习和深化,更不用提双向文化的互动学习,学生培养跨文化能力的意识较为薄弱,未能真正参加各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同时,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片面宣传西方文化要点,而忽视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英语资料和书籍也相对匮乏,宣传力度不够,认识程度不够,这些都进一步导致了中西方文化比例严重失调,并不断加深。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未能真正贯彻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符合型应用人才为主的教学原则,而是更多以学生通过大学期末考试和四六级考试为主要衡量目标。同时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教师仍坚持以语言教学为中心,词汇和句子等材料脱离语境而且较为抽象,片面重视课堂翻译,而在嵌入在课文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较少,只是粗略的一提而已,学生虽能通过四六级考试,但缺乏系统全面的文化知识,同时由于语言教学脱离文化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极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学效果比较差,因为对汉英文化差异的理解较少,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创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从现实情况来看,文化导入对于能否较好的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意义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更加深入,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加频繁,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符合型英语人才需求更加迫切,这就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加强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加侧重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导入,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满足他们语言学习的要求,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知识面,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更加有利于英语学习效果的实现,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007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要求:“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熏陶和教授。而且教学大纲及课程要求都明确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此,当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立足点不应只是停留在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上,而是应该以培养大学生的跨交际能力为目标,重视文化导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

三、大学英语文化导入的实现方式

首先,充分利用和挖掘大学英语教材的文学内容和价值。

当前很多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及章节,都涉及很多文化背景知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文化内容,利用恰当的课堂导入形式,加强文化背景教学。特别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中关于美国文化的五个象征就是很好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英语教材还有很多历史典故和文学典故,这些典故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文化个性及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典故,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阅读和欣赏为主,增强学生的文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感悟英美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美感。

其次,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将人文思想引入课堂,注重文化差异。

在大学英语过程中,高校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变过去片面强调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教学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开放教学空间,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课上及课后时间,增强语言文化知识的输入。构建个性化课堂,鼓励学生课余时间注重积累的语言知识,特别是人文知识,引导学生对新内容、新知识进行语言应用建构,强化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再次,充分运用现代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广辟途径丰富学生文化知识。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为大学英语授课提供了很好的媒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建各种日常生活场景,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性,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电视等媒介播放具有文化知识的电视剧和电影,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直观而且生动,更易于让学生接受,能够更好地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把大学英语教学同文化教学紧密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进入世纪,大学生只有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才能避免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障碍和理解困难,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段国重.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甘肃科技纵横, 2005(6):164-165.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7

关键词:新疆 高校大学生 文化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07-03

文化安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安全。近年来西方文化和境内外“”的渗透,使新疆高校文化安全面临挑战。新疆周边的政治环境复杂,如何正确应对挑战、确保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基本内容的意识形态安全,提高新疆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已成为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新疆高校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自20世纪70年代国际政治领域非传统安全概念的提出以及文明冲突、民主和平、软权力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出台,我国逐步认识到在文化安全方面的威胁和危机。文化安全是指国家防止异质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生活渗透和侵蚀时,保护本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不被重塑和同化的安全;文化安全是相对于文化渗透、文化控制而言,是一种相应的反渗透、反控制、反同化的文化战略{1}。文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也是最深刻的。当今的西方大国往往通过文化渗透来控制和颠覆他国政府,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美国复兴日程》中指出:我们的政治和经济的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球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 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2}。作为文化交锋的前沿阵地,西方某些国家凭借经济技术实力,通过各种方式、采用各种手段向新疆高校大学生传递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企图瓦解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防线,让他们抛弃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进而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强化新疆高校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才能抵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侵犯,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

2.有利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高校发生涉及国家安全的事件,必然会对社会秩序造成冲击,影响社会稳定。近几年来,民族分裂势力将其分裂思想渗透的目标集中在学生身上,各种敌对势力以民族、宗教、人权为借口,支持新疆境内外民族分裂分子在新疆制造分裂活动,在新疆的少数民族青年学生中培植民族分裂力量。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生活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生活、学习和思想观念都受到宗教深刻影响,容易被境内外“”渗透和利用,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还参与非法宗教活动,严重影响到新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培养,构建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体系,抵御“”利用宗教对新疆高校进行文化渗透,实现新疆高校文化的和谐发展,促进多民族之间团结进步、文化融合及社会经济文化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高校是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摇篮。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互动的加深,西方国家不断向我国进行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严重危及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以及民族文化的安全。新疆高校作为理论研究、思想传播、科技发展和人才培育的文化高地,自然成为民族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进行渗透和侵袭的重要对象。西方国家利用语言、网络、消费文化等方式对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本身民族文化底蕴不深,成熟的政治价值观体系尚未形成,如果不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占领他们的思想阵地,那么西方价值观就会乘虚而入。近年来,境内外敌对势力通过电台、互联网、书籍、报刊和音像制品等大肆散布民族分裂主义舆论,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散布宗教极端思想、煽动宗教狂热{3}。因此,强化新疆高校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环节。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状况调查

2014年4月,笔者在新疆塔里木大学针对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3份,有效率为93%。通过统计分析,笔者认为新疆高校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热衷西方文化。一些新疆高校大学生热衷于西方文化,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不自信。有44.68%的汉族学生(包括一位土家族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过圣诞节;维吾尔族由于有伊斯兰教的信仰,仅有5.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过圣诞节。65.38%的汉族大学生以及84.3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认为:西方的“情人节”比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更受新疆大学生的青睐。在汉族班的调查中,包括民考汉的土家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回族大学生,有62%的大学生认为“本民族传统节日比过去更冷清”;出于对本民族的维护,民族班只有11.63%的学生认为“本民族传统节日越来越冷清了”。74.47%的汉族大学生以及41.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是最好的电影”。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文化安全的潜在威胁更为突出,汉族班44%、民族班34.88%的大学生表示“上网时会浏览外文网页,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会在母语中夹杂英文”。以上调查表明,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渗透到新疆高校各个领域,对各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民族文化在新疆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承有断裂迹象。

2.价值观念多元化。目前新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呈多元态势,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蔓延。下课黑板没人愿意擦,在教室里乱扔垃圾,在课桌上乱写乱画的现象比较普遍。当问到是否会在校园里的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时,竟然会有27.78%的汉族大学生和20%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给予笔者肯定的回答。校园里学生经商、打工的不乏其人,但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却不多。一些新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认为自己活在世上,就要活的舒服,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都要享受巨大的“尊荣”,别人的事情可以“高高挂起”,眼睛里只有自己和所谓的“享受”{4}。28.3%的汉族大学生和44.6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明确表示“不会向校园里的募捐箱捐款”。由于市场经济利益导向的负面影响,新疆大学校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逃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手,拖欠学费、毕业后不还助学贷款,就业中的违约等现象,使大学生的信任危机扩大到了整个社会。对于大学里抄作业、抄论文现象,很多学生表现得十分“宽容”,37.25%的汉族大学生和57.45%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考试舞弊行为的态度选择的是“无所谓”。以上调查表明,传统文化在西方价值的影响下,受到了极大的侵蚀,部分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行为失范,严重影响了新疆高校的文化安全。

3.主流意识形态出现偏差。一些新疆高校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缺乏必要的警惕,对文化安全威胁的认识不足。由于西方文化和境内外“”的渗透,目前新疆高校部分大学生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出现了困惑和动摇。对于中国在未来改革中要坚持的发展方向,59.57%的汉族大学生和42.5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社会主义”,10.64%的汉族和6.3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欧美式资本主义”,27.66%的汉族和23.4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经济上资本主义化、政治上社会主义化”;2.13%的汉族大学生和25.5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说不清楚”。对关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图谋的看法,调查结果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关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图谋的看法”分歧比较大,65.96%的汉族大学生对于“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而94.2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警惕“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持反对或模糊态度。总的来说,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部分新疆大学生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缺乏警惕,对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有所认同,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却面临挑战。

三、提高新疆高校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对策

1.弘扬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新疆高校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重要措施之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新疆高校要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教育,首先,举办阅读《论语》、《诗经》等经典的读书会,邀请国学大师做相关的专题讲座;其次,开设中华文化传承方面的公共课,并在语文、历史、政治等相关基础课程中强化民族文化教育内容;第三,成立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社团组织、举办民族传统文化论坛,为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提高良好的交流平台;第四,在校园里举办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传统节日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赋予了精神文化内涵,积极传承本民族传统节日,增进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五,增强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多元的民族文化认同,必须坚持中华文化认同的这一核心。总之,新疆高校教育应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才不会轻易地对西方文化产生盲从。

2.提高新疆高校大学生的文化鉴别力。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以及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发展,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外来文化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从而滋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的错误思想和观念。当代大学生辨别西方文化的能力不足,大学生具备了文化鉴别能力,才能树立文化危机意识{5}。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学校的教育也应起到引领作用,让大学生学会用思辨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所接触的异文化。新疆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人文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活化“两课”教学,采取案例分析、社会实践、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相关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学校社团、勤工俭学、党团日、扶贫助困等活动载体,提升大学生诚信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5},避免抄袭作业、实验数据以及考试舞弊等不良现象出现,逐渐形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随着近年来高校集体主义教育的逐渐淡化,部分大学生过于张扬个性,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思想与行为过于自我、功利化。培养新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摆脱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提升大学生文化鉴别能力,是增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关键所在。

3.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和目标起着指导作用,如果忽视意识形态的教育,就会缺乏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从而陷入信仰危机。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渗透与破坏使少部分新疆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混乱,目前,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待加强。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程度,46.81%的汉族大学生和47.8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一般了解”,23.4%的汉族大学生和30.4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回答“知道一点”,10.64%的汉族大学生4.3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回答“不了解”,2.12%的汉族大学生和6.5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不愿回答”;对于目前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调查结果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目前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还可以,但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加强。因此,新疆高校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系列讲话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反渗透斗争教育,努力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程,加大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教育,增强对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等“四个认同”意识,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等“五观”,引导各族大学生自觉地抵制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一切敌对势力的渗透。

4.建立和完善新疆高校文化安全教育工作体制。增强新疆高校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还要建立和完善学校文化安全教育的工作体制。首先,教师的思想和观念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有的教师自身的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有的教师政治态度暧昧,利用讲台散布民族分裂的言论;西方一些学术团体或个人,打着科研和学术之名,行文化渗透之实。因此,要完善和规范教师教案、讲稿和学术报告会、各类讲座以及学报、校刊的审查制度。对于在新疆高校兜售、传播的宣传民族分裂、极端宗教思想的书籍、传单、音像制品要严厉打击和没收焚毁;同时加强对西方文化产品进入校园的管理。其次,针对西方文化利用互联网进行渗透和境内外“”利用互联网进行民族分裂宣传,新疆高校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采用宏观导向和微观监管并举,优化网络环境,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量地宣传正确的健康的内容,用它们来占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阵地,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7}。第三,新疆高校要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定期分析和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尽早发现和掌握带有苗头性的预警性信息。对于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把问题消解在初起阶段,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冲突,并为新疆高校制定政策提供前瞻性和导向性的建议{8}。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非传统安全与边疆民族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新疆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研究”(090113B02)]

注释:

{1}张守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三大安全.党政干部论坛,2000(12):9

{2}蔺玄晋,陶劲松.当代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浅析.当代经济,2007(1):57

{3}孙磊.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山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2:1-2

{4}阮红新.新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成因探析.新西部,2012(5):45

{5}李岩.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现状及对策.社科纵横,2012(12):244

{6}朱军.新疆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党政干部论坛,2000(12):9

{7}周亦乔.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文化安全教育.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70

{8}刘玉琼.关于建立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的几点思考.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56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思政部 浙江绍兴 312000)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8

论文关键词:作用,创新校园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有效发挥高等学校自身、教师、学生在校园文化创新中的作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开创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发挥高等学校在校园文化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学习、管理、交往中,逐步形成并获认可和遵循的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取向、校园精神、 校风、教风、学风、治学传统、行为方式等等的高度概括。”[1]高等院校是科学知识传播、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我们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当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大学生情操,把大学生培养成 “四有” 新人,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高等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创新校园文化,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是一个学校的代表,他既是校园文化的设计者,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因此,领导者本身要对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性质和作用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把校园文化有机地融会在学校的四个文明建设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环境及其文化体育设施等物质文化建设和以校风校训和学校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要积极投入有效的资金和精力,创造优良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只有校长不断加强管理,才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和先进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科学知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高校校园文化创新与建设的本质要求。校园文化创新,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才能保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和正确性,使校园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用先进文化来培养人,用科学知识来教育人,用健康的价值观来引导人,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2]才能准确认识和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创新的规律和方法,使校园文化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三)高校应不断完善和健全制度环境建设。完善的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保证,科学规范的校园文化制度能促进校园文化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手段等多方面协调。“制度建设包括文化设施的管理,文化活动的方式,社团组织的形式及成绩考核、素质测定、刊物管理等,形成与主导文化相适应的完善的配套制度。”[3]制度建设从整体上体现着对学生的行为社会化、学业专门化及思想政治化的要求,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根本保证。

(四)高校应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打造好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创新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4]高校要利用好这一新型的宣传阵地,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和空间,积极开展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的作用,提高网络信息识别能力,有选择地借助网络学习科学知识,自觉抵制不良网络内容的诱惑。同时要加强互联网络管理,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互联网真正成为宣传校园文化的新场所。

二、发挥高校教师在校园文化创新中的指导作用

由于教师在学识修养、社会阅历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以及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的职责,教师对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这也是学校教育不同于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特征。提高师德水平,重视发挥教师的垂范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是保证校园文化质量,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水平的必要条件。

(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大学生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教书育人是指学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各类科学知识的同时,“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校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要把育人的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校园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效调动和发挥大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敬业、奉献精神的老师,无疑对学生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对形成良好的学风和优良的思想品德起着重要作用。

(二)更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文化素养。课堂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大学生获得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主要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及其他考查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规范学生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使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考察、分析社会问题,从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大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三)与时俱进,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着重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广大教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大学生、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高校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十七届六中全会对于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发挥高校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育人是学校工作的根本,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为育人这个中心任务服务,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的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如何,不仅仅是高校教师方面的问题,它与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自觉性及对学习的认识、态度、动机等,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机会,重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大学生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一)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宿舍是大学生日常休息、学习的重要场所。宿舍文化是宿舍成员在宿舍内生活、学习、休息、娱乐、社交等实践活动中所构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宿舍文化包括宿舍成员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精神风貌、道德氛围、室内环境布置、日用品摆设等,对正在成长的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校风、学风建设和宿舍成员的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高校宿舍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就是大学生本身。

(二)大学生在文体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文艺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校园文化,可以说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最有力的推进器。校园文艺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动态因素,是一种能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活动。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一群年轻有为、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大学生,大学生在各项文体活动中锻炼才干、接受教育,而且还可使学生的校园生活充满乐趣,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豁达的性格以及儒雅的审美情趣、团队精神等,是形成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三)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社团是在校大学生根据共同的爱好、兴趣、志向、追求等因素自发组织成立并得到学校管理部门认可、支持的学生群体组织,社团成立、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繁荣、创新校园文化。每个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学生会、记者站、爱心社、演讲协会、法律援助协会等形式多样的社团组织。因此,社团中的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实施者,是校园文化创新的积极推动者,大学生社团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校园文化创新的水平。大学生社团参与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整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责任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社团活动不仅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且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殊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宗旭,于秀荣.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与性质.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卷(4):447页

[2]雷芸芸.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76页

[3]黄进.论校园文化的创新性与实践性.江苏高教,2006年第6期:123页

[4]刘鑫.新时期关于建设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思考.大众商务,2010年9月(总第117期):202

[5]朱军,谢芳.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4):61—64.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9

关键词:绿色化学;发展现状;高中化学

一、什么是“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又称清洁化学(Clean Chemistry)、环境友好化学(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stry)、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 )。绿色化学的先驱、原美国绿色化学研究所所长、耶鲁大学P.T. Anastas教授在1992年给出的“绿色化学”的定义是:“The design of chemical products and processes that reduce or eliminate the use and genera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翻译成中文即减少或消除危险物质使用和产生的化学产品和过程的设计。我们可以把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理解为在化学工艺和反应中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并力求反应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不再产生废物,实现“零排放”。从而从源头上根除污染,研究环境友好的新反应、新过程、新产品,实现化学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二、“绿色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绿色化学最初起源于美国。1984年美国环保局(EPA)提出“废物最小化”,倡导减少产生废物和回收利用废物,从而达到废物排放最少的目的。绿色化学的思想萌芽。

1989年美国环保局又提出了“污染预防”的概念,指出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场地产生的废物,包括减少使用有害物质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并以此保护自然资源。绿色化学的思想初步形成。

1990年,美国颁布了“污染防治”法案,将污染的防治确立为国策。该法案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绿色化学”一词,并定义“绿色化学”为采用最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产生最低排放的工艺过程。

1991年,美国环保局污染预防和毒物办公室启动“为防止污染变更合成路线”的研究基金计划,用以资助化学品设计与合成中污染预防的研究项目。1993年研究的项目扩展到安全化学品、绿色溶剂等方面,该计划更名为“绿色化学计划”。

同一时期,日本等其他很多国家的政府、学术界和企业也开始关注“绿色化学”的研究和开发。

1995年美国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1999年澳大利亚皇家化学研究所(RACI)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此外英国设立了“英国绿色化学奖”“绿色化工水晶奖”,并创办了世界第一本名为《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的杂志。日本也设立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这些政府行为都极大地促进了绿色化学的蓬勃发展。

三、我国“绿色化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也很重视在绿色化学方面的研究。

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开展了“绿色化学与技术”的院士咨询活动,分析了国内外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1996年,国家召开了“工业生产中绿色化学与技术”研讨会,并出版了《绿色化学与技术研讨会学术报告汇编》。

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联合立项启动了“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中国科技大学绿色科技与开发中心在该校举行了专题讨论会,并出版了《当前绿色科技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论文集。同年,香山科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72次学术研讨会,闵恩泽院士、陈家墉院士等都做了有关绿色化学的重要报告。

1998年,合肥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这些都加快了我国绿色化学研究的步伐。

四、“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中的渗透

1.“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新课标和教材中的体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很多重要知识、理论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并总结的。所以,绿色化学思想融入化学学科是必然趋势。《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到了绿色化学的概念,比如,“实验化学”模块中提出“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强化实验安全意识”“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化学教材也有很多地方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概念。比如,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里第二大点就是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用一张图可以简单明了地介绍绿色化学的特点。在紧接着的思考交流部分通过比较环氧乙醚制备的新旧工艺,介绍了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是体现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反应。

再如,选修1“生活与化学”第四章第三节垃圾资源化中治理白色污染的3R原则就源自绿色化学提出的“5R”原则:减量(reduction)、重复使用(reuse)、回收(recycling)、再生(regeneration)和拒用(reject)。

高中化学教材中最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是实验内容,对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做了简单统计:

对上述实验中涉及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也做了简单统计:

由上面两个表可以看出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多、涉及的可能污染环境的物质也不少,因此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是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2.“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体现

(1)推广微型化实验

微型化实验仪器的体积小,药品的用量可以减至常规所需量的十分之一或更少。与常规实验相比,微型化实验的突出特点是实验成本低、环境污染少、反应速度快、安全系数高、实验效果好。尤其是药品用量少、速度快、污染小的特点与绿色化学的理念完全一致,且十分适合中学实验教学。

(2)利用多媒体模拟化学实验

高中化学里有一些危险系数大或污染严重的实验并不适合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比如,电解饱和食盐水、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我们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实验视频,或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真实实验。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实验过程,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实现了化学实验的“零投入和零污染”,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绿色化学。

3.“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试卷中的体现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都有浓厚的绿色化学色彩。例如,2013、2015年江苏卷第一题选择题就是直接考查保护环境的几种做法;实验流程题更是大多体现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等绿色化学的思想。高考是有教育功能和导向作用的,高考试题对绿色化学的关注,势必引导高中教学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从而引起全社会对绿色化学的关注。

我们要在实际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使命感,让绿色化学的理念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扎根,形成良好的社会环保氛围,促使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R.布里斯罗.化学的今天和明天: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朱清时.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6):415-420.

[3]徐汉生.绿色化学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李进军,吴峰.绿色化学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8).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10

一、活动的背景:

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比较普遍,研究的人员也比较多,本人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学生升入高中后,初高中化学教学一旦衔接不好,一大部分同学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严重受挫,成绩就会明显下降,进而影响学生对选修文理科的选择。从最近几年我省高考报名情况来看,文科生数量逐年攀升,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一定的关系。

我课题组也调查发现,初中生升入高中后不能适应高中化学学习,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大多学生刚刚离开初中,经过辛苦的中考,认为到高中来可以放松一下自己,迷恋上网打游戏等,导致成绩下降,无法弥补。另外初中教材化学仅仅在初三开设,课时少,中考所占分值逐年下降,我们酒泉市中考只占理综的55分,所以导致领导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教师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匆匆忙忙上课,无暇练习和拓展提高,直接导致学生升入高中后力不从心,不能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初中课程相对少,内容少,而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多,学生要完成两本必修,三本选修,课程多,难度大。相比初中教材,高中化学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不可能处处依赖教师。

借鉴各位同仁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我校在开展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课题研究中,也把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对象,有针对性的在同课异构的课例教学中落实问题的解决,通过典型课例的对比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二、活动的形式:

1、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案例展示:邀请瓜州三中初三年级和我校高中一年级两位化学教师同时就初中《常见的酸和碱》以及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进行课堂教学,力争能体现初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这两节课都是针对酸碱问题的研究。

2、案例研讨:本次活动后邀请了瓜州三中初三化学教师和我校高一化学教研组全部教师参加,采用互动式的讨论模式,教师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或提问。

3、案例反思:本次教研活动不是评选优质课的活动,而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反思如何从教法与学法的沟通入手,加强联系,促进初高中化学教师进行反思。从而让各位老师知道今后的教学切入点,顺利做好初高中衔接。

三、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目的:

1、探讨能够为学生升入高中后能很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环境,在接受知识、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心理等方面都能很快地得到适应,让学生顺利地进行过渡。

2、根据学生的心理逐渐变化的特点,试着从教法与学法的沟通入手,努力降低初高中化学两学段之间的“陡坡”,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重视初高中化学教材的有机整合,使初高中化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

活动的典型片段举例:课前引入:

四、活动的反思:

从上面的片断中可以看出初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差异:

(一)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初中老师常用有趣的事物或化学实验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法也灵活多样,比较侧重学生的感性理解。而高中教师比较侧重学生的理性理解,重在原因和规律的分析,要求过高,存在一定的衔接偏差。

(二)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经过几次调整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简单应用,思维难度不大。课堂容量较小,对重点难点反复强调,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甚至部分学生只要认真背诵,都能考个好成绩。

而现行高中化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每一模块章节中都有一些内容较难,加上高中化学教师受高考的影响,实际讲授内容很深,从高一上学期开始对学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除了知识点的记忆外,更侧重规律的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

导致学生不喜欢高中化学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高中化学对学生化学计算能力要求提高,而初中老师对化学计算能力要求低,不重视,中考所占分值也不高,使初中学生化学计算水平十分薄弱。高一化学起头就是物质的量的计算教学,要求高,难度大,让好多学生难于接受,兴趣大减,最终影响对高中化学的继续学习。

五、如何实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