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职业素质教育十篇

时间:2023-10-07 17:24:35

员工职业素质教育

员工职业素质教育篇1

摘 要:随着我国企业做大做强和现代化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各类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各方面、各层次人才,人才成为各类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职工教育作为培养人才、提高职工素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中起支撑作用,如何搞好职工教育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职工教育;企业发展;管理体制

一、职工教育在企业发展中支撑作用的内涵

职工教育在企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职工教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一个企业、尤其是现代化的特大型钢铁企业,若缺少了职工教育作为支撑,企业将无法立足,也就是说职工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职工教育已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2、职工教育是现代企业保持活力和不竭创造力的源泉。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职工的创造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搞好职工教育直接影响到其创造力的发挥。

3、职工教育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短期培训、定期轮训、学历教育等培训,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业务技术水平,使职工能够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职工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素质,保持活力,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企业的发展起支撑作用。

二、充分认识职工教育对企业的支撑作用

新时期给职工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然而职工教育的现状却很不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因此,对职工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必须来一次再认识。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鼓励自学成才。职工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把职工教育也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深化改革,改善经营管理,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做保证。具体一点说,加强职工教育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1、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提高职工对改革的思想认识。企业改制对我们来说是新生事物,职工队伍中势必出现一些思想认识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职工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举办各种研讨班,引导职工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正确的认识观。

2、加强就业前和转岗前的培训工作,有利于把好企业人员的“入口”关。根据“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在对企业中技术工种较复杂、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行业部门和工种招收、录用新工人,或在职人员转换工作岗位时,一般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这是职工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

3、加强在职职工的业务技术培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对应聘及已上岗人员的素质要求随着岗位规范标准的变化而逐步提高,因此对任何一个职工都必须全面、持续地进行岗位培训,并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这是职工教育一项重要的、长期的任务。

4、加强对落聘或富余人员进行培训,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富余人员,企业可以采取发展第三产业、厂内转岗培训等方式安置。因此,职工教育机构应积极组织待转业、换岗、富余人员进行培训,为他们重返工作岗位或转岗创造有利条件,也将为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双向选择创造有利条件。

三、职工教育的基本现状

随着各类企业的快速高效发展,职工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存在问题可归纳为“三不适应”:

1、职工思想政治水平不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相当一部分职工习惯于吃“大锅饭”,但是,现在企业发展已进入改制阶段,有些职工对这一改革趋势的意义认识不足,有人担心改革会砸烂自己的“饭碗”,有些职工怕今后收入低,有些人担心将来可能不是“自己人”,有些干部怕在竞争中保不住自己的权力等等。

2、部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一部分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产、销、研经营管理模式还认识不深、应用不够,主要表现在不重视科技进步和市场信息,重组织生产,忽视产品质量及商品销售环节;一部分企业员工对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学习研究不够,不会用或用得不好、不活、不足,导致企业缺少活力。

3、员工的科学文化、业务技术水平不适应科技进步和企业岗位规范的新要求。随着各类企业做大做强,国内外大量的先进技术、先进的设备不断的引入。与此同时,企业职工的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尤其是大量新入厂职工业务水平都需要较长的培训期,才能充实到生产岗位。

四、进一步加强职工教育的主要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职工教育的制度,制定《职工教育管理办法》,使职工教育纳入企业正常管理工作之中。按规定实施职工教育,有助于保障职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把它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战略任务。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之所以成人教育比较发达,主要是得益于教育立法。

2.把职工教育纳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变“软任务”为“硬指标”。为了适应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企业领导要解放思想,把职工教育作为企业的管理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切实抓紧抓好。要把职工教育与企业管理绩效结合起来,把培训纳入负责人任期目标责任制中去,必须克服过去有些企业把职工教育当成“软任务”的现象,应把它变为“硬指标”。具体措施如下:

(1)在选择企业经营管理者时,必须把是否重视职工教育、有无具体规划和抓好职工教育的组织领导能力,作为重要条件之一。

(2)要把职工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分解成具体指标列入生产经营责任制考核中,使职工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上级有关部门应认真组织检查、考核各企业职工教育的实施情况,必须奖罚严明,职工教育指标完成好坏与企业上等级、评先进挂钩,与经营管理者个人利益挂钩。为了便于检查、考核,建议各行业主管部门主持制定职工教育考核指标体系,尽量使各项指标定量化、具体化。

3.制定和完善企业主要岗位的岗位职务标准,实行配套改革,把岗位培训推上新台阶。把职工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岗位培训上来,是一项重大改革。制定和完善岗位职务标准是开展岗位培训工作的依据和前提。一般应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全国统一的业务、技术等级标准,各企业应按统一的岗位职务规范来制定岗位职务标准,然后按岗位要求组织强化培训,主要岗位人应先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根据国内一些先进企业的经验,岗位职务标准(共同部分)应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1)本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2)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3)文化程度和身体素质要求;(4)技术理论知识;(5)操作技能;(6)工作经历与培训要求。

我们应根据各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其具体内容。 岗位培训制度要与其他相关制度同步改革。要建立和健全上课考勤制度、考试制度、评教评学制度等。职工教育制度还要与劳动、人事、工资等制度进行配套改革,推行培训与职工评先进、评职称、晋级、调整工资等挂钩。

4.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多方办学的培训方针,大力开展企业培训工作。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必须按照企业发展的需要,并根据职工教育所具有的针对性、适应性、实效性、群众性、在职性等特点,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多方办学的培训方针。总的来说,在培训体制方面,除了政府部门办学外,应大力支持专业、协会、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办学;在培训形式方面,除一些特殊行业、企业保留学徒培训形式外,应大力开办长期及短期培训班;在培训目标方面,除了加强初级人才培训外,应注重对中、高级人才的培训,如注重高级工和技师的培训;在培训期限上,坚持长短结合,以短期培训为主;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以业余培训为主。

应当大力培育和发展培训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大批较高素质的人才,职工教育若不进入培训市场就不能适应这一需要。当前,各行各业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例如,部分企业近几年大力开办学历教育,党校有经济管理专业,电大有机电专业、会计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等。其中大多数学生是在职职工,他们不需要离岗就可以业余学习对口专业,缓解了职工读书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总之,这种办学形式受到企业、学校、家庭及社会各界的欢迎。当然,这只是已经形成的培训市场的一部分,但已说明培训市场大有可为。各级领导、企业、院校及办学单位都应当热情支持这一新生事物,以利于尽快把职工教育推上市场。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大力培育和发展培训市场,就必将推动职工教育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员工职业素质教育篇2

目前,比较典型的工学结合模式有订单培养、“2+1”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双证书”等。[4]而它的另一种形式———“工学并行”模式,虽然在国外已成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5],但在国内,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各高职院校却很少涉及。主要的原因在于实施“工学并行”模式有一定的难度。要为学生找到在业余时间提供工作岗位的企业较难,而且学生工作还受交通范围的限制,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很难保证“工学并行”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得以正常执行。因此,美国的一些高等院校都尽可能地既实行交替模式也实行并行模式。[5]

问题的提出

对于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而言,养成教育是其最有效的教育形式。[6]养成教育对学生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岗位的专业性以及工作的时间要求都不是很严格。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切身工作体验,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感受到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员工应具备哪些职业素质,并通过日常的工作养成,把它内化为职业习惯,最终使学生具备符合企业需求的职业素质。另外,笔者单位所在的宁波市经济比较发达,交通便利,市内有为数众多的高星级酒店、旅行社和旅游休闲景区等旅游企业。旅游企业营业的淡旺季和目前普遍存在的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为旅游类学生的工作实践提供了较好的岗位空间。鉴于以上两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于2010年9月开始,以旅游人才服务公司为平台,对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下的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的内涵与构成

笔者在《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模式研究》一文中,对养成教育模式的定义为:以养成教育理念为指导,对养成教育过程的系统设计与实践,包括目标、方法、途径、内容、评价等要素在内的养成教育实施体系。[6]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养成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五个方面。[6]所谓的“工学并行”就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进行与所学专业同类的工作实践。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就是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对学生工学并行结合进行养成过程的系统设计与实践的教育体系。本模式要求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工作实践。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7]: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我建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学是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强调“情境”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正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让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就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切身体验到胜任工作应具备哪些职业素质,并根据外部信息对自身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主动地做出反应,从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目标———使学生具备符合旅游企业需求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顾名思义是指与职业相关的素质。职业的多样性决定了职业素质内涵的丰富性,职业素质一般可分为共性的职业素质和行业特征的职业素质,而行业特征的职业素质又可细分各企业特征的职业素质。对于高职旅游类学生应具备哪些职业素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最终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学生是否能胜任工作岗位,是否符合旅游企业对于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旅游类学生的职业素质更多地体现在隐性方面的素质要求上,即在人格修养和行为品质方面应具有的职业素质。[6]建构主义还认为[7]: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也应重视教师的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通过日常的学习,他们应已经具有有关的知识经验;理想的学习环境除了情境和意义建构外,还应包括协作与交流两个部分。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除了要为学生创设实际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自主地进行体验式学习外,还应给予足够的指导与评价,同时,要为学生创设协作与交流的学习软环境。而指导与协作交流的前提是必须明确职业素质的内涵,即符合旅游企业需求的职业素质应包含哪些具体的素质要素,它们是怎样构成的。就旅游类职业素质内涵而言,不在于它是否全面,而在于它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应贴近企业与岗位实际。可以采用胜任特征模型理论与技术构建旅游类职业素质模型。

笔者在《旅游专业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方法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构建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模型的方法与步骤。教育的途径方法———以旅游人才服务公司为平台,对学生实行公司学校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依托当地旅游企业,组建旅游人才服务公司。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工学结合,关键因素是用工企业。旅游院校全日制学生一般都在百千的规模,从专业上讲,旅游大类还可细分为酒店管理、导游、旅游管理等专业或模块。这样,就对用工企业的数量和岗位性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找到适合学生工作实践的用工企业既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点又是难点。实行工学并行养成模式的前提是找到足够的满足学生需求的用工企业。首先,要对当地旅游企业进行调研,并就用工企业能否满足学生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教师,负责学生日常工作实践的管理和教育。旅游人才服务公司既是按市场化运作的学生工学并行的管理机构,又是一家实体公司。它的主要职责有两个:一是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公司的业务是为当地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人才的中介服务,具体包括旅游用工市场的开拓、日常用工的派遣及财务管理等;二是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和学生日常职业素质教育,具体包括员工(学生)的培训和工作考核等。公司经营按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这样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真实的实践环境。公司经营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最合适的的工作岗位,终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p#分页标题#e#

赚取利润不是公司的主要目标,仅作为公司保持长效运行的基本保障。按照公司学校一体化的原则设置公司机构,配备人员。实行公司学校一体化的教育管理首先要在公司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实现公司学校一体化。其设置原则有两条:一是精简高效;二是使学生同时具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按公司的职责设置对应的管理机构,如设置总经理、财务部、业务拓展部、用工派遣部、人力资源部、培训部等部门。除总经理外,前三个部门属于业务部门,后两个部门属于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两个副总经理岗位,分别主管以上两大部门。业务部门可单独设置,而教育部门可结合实际与旅游院校的相关管理部门融合。总经理一般由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其他管理人员可以从教师、学院行政人员和高年级学生中选聘,工作岗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对于教育部门,除了选聘一定数量的行政管理人员外,还需聘请相当数量的兼职培训指导人员,负责对员工的日常指导、管理、考核与培训。这些人员可以从教师和企业优秀员工中选聘。实施公司学校一体化的教育管理。

公司学校一体化的教育管理包含两层涵义:一是相关教师和全体学生同时具有教师(学生)与员工的双重身份;二是教育管理同时体现学校和企业的特征,做到大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学生的行政组织上,在保持班级制的组织模式的基础上,同时,引入企业员工的组织模式。以班级为单位设置公司工作部门,每个工作部门按学生工作的不同企业设置若干班组,并为每个工作部门和班级设置主管和领班岗位,主管和领班由本部门(班组)推荐选举产生;在指导管理人员的配备上,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校方的指导教师以班主任为主,每个工作部门的指导教师由班主任担任。企业方的指导教师从学生工作实践的主要企业的相应基层主管人员中聘任。每位员工(学生)一般配备有学校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各一名。员工(学生)职业素质日常养成教育主要由指导教师承担。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素质考核评价体系。首先,构建学生所在工作企业的员工胜任特征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员工能够胜任工作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的要素构成;第二层面是每个素质要素按胜任工作的程度又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都有对应的等级分数和行为描述。然后,以员工胜任特征模型为指标体系,开发学生职业素质考核评价系统。评价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同班组同事和学生本人。评价的方法与程序为:评价主体根据工作表现对学生进行选择评价。需设计的工具为《学生工作表现问卷表》;对照《员工胜任特征量表》进行数据分析。需设计的工具为《员工胜任特征量表》;对数据分析进行综合,得出评价结果。对于评价指标的设计、数据分析、数据综合可应用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和现代评价技术,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法等。

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的实施

按照“素质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修订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一方面,把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设置为一门实践课程并纳入到旅游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课程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工作实践,明确课名课号、课程学分、选修或必修、指导教师、课时数、授课期限、成绩考核、学分认定等环节,学生的教学形式就是日常的工作实践。高职学生一般在最后一年要顶岗实习,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前两年参加工学并行的工作实践。规定两年内共计完成200小时的工作实践,经职业素质考核后,给予学分。另一方面,改革相关课程和教学,使工学平行教育模式拓展到专业教育领域。

员工职业素质教育篇3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职业素养;养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160-03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端技能专门人才的使命,为此,高职院校把学生的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素质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也指出: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素质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高职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培养的直接参与者。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能够较好地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养成。

一、什么是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可以理解为职业素质的养成。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态度及职业个性等方面。职业素质的提高是通过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来实现的,它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职业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职业指导、专业实习等多种内容。

二、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

1.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定义

高职生的职业基本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等三方面的内容。职业道德主要是指诚信意识、敬业意识、职场礼仪;职业态度包括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务实精神、学会坚持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包括执行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性

高职生处在由“高中生”向“职场人”转变的进程中,所受的高职教育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虽然,高职院校很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工作,但高职学生自身却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重视。他们往往更重视技能知识的学习,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精神的养成上有点欠缺。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除了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外,更看重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就业中往往就出现一些问题。学生就业时面临的问题,不单单是求职难的单方体现,从企业招工用人这一角度看也很不容易。现在不少学生抱怨,企业招录新人时往往强调工作经验,等于给应届学生求职设置了一道门槛。其实分析这一现状,主要是因为学生并没有认真考虑工作经验的拥有对企业的意义。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有一定工作经验意味新人具有一定的工作技能,进入企业后可以很快进入工作流程,而不必消耗企业的额外精力去进行专门的培训,从而降低用工成本;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企业可以通过新人曾经的工作情况,初步了解新人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工作潜能以及发展方向,掌握新人的职业素养状况,从而做出最终决定。多数企业在招用新人时,尤其是一些管理类岗位和技术类岗位,更多的考虑是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和储备后续人才,因此更看重的是录用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如果一些应届毕业生单单将企业看作人往高处走的跳板,那么,对企业而言,不仅仅是人才上的损失,有时更是企业的灾难。因此,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一定的职业素养,一般都会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此外,拥有不同水平的职业素养的学生,往往在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上有着不同的表现。职业素养高的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很快摆正心态,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差距,知道如何通过学习提高自己,而不会好高骛远,不会在实际工作中让人感觉眼高手低。他们在工作中会有主动合作的意识,不怕苦,不怕累,懂得工作经验的积累要靠勤奋。同时,还能够主动学习,逐步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结合自我发展规划.取得不断的进步。这对于企业,无疑是一笔宝贵的人力财富,企业是不会拒绝这样的学生加入的。现在,不少学生热衷于考取各类证书,认为有了证书就可以一劳永逸,万事大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各种技能证书是一种证明,代表持证者拥有的一些技能和一定的职业能力。有些时候,也确实是很好的求职敲门砖,可望帮助学生很快得到企业的录用。但是,证书只能代表过去,只能代表理论上、书本上的水平。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知识的迅速更新和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如果缺乏职业素养,沉溺于过去,缺乏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动力,仅仅满足于现有的证书和能力,不去考虑进一步的学习,最后的结果,恐怕只能是被淘汰的结局。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学风建设,文明习惯的养成,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途径,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三、辅导员在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和措施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扮演着引导和管理学生的一线组织者的角色。学院、系部的每一项与学生有关的具体安排,都是由辅导员安排并传达给学生的。辅导员可以把素质教育融入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

1.宣讲——让学生了解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首先,必须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了解到职业素质在个人成长及就业过程中占有的很重要的位置,从而重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唤起内在的需求。比如,辅导员可以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可以利用诚信教育考试,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可以利用奖助学金评比,增强学生的感恩思想、增加社会责任意识;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和国家的重大节日,让学生把自已的责任意识与祖国前途结合起来,增加社会责任感及自豪感。

2.示范——培养学生班干部的示范作用

班干部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完成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在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班干部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借鉴企业用人制度来要求,实行专人专项负责制。班长就像车间主任一样,其他的班委如学习委员、团支书、纪律委员、生活委员、文艺委员、生活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司其责,各班委在班长的带领下,把树立良好的班风作为工作中心,带领全班学生认真贯彻落实“大学生守则”,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各项班级活动;贯彻落实校风、校纪;培养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尊敬教师、团结同学的好品德,抵制歪风邪气,树立良好学风;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向上、勤奋学习,朝气蓬勃”的班风。

3活动——抓好第二课堂

社团活动对高职生职业素养养成起到积极作用。首先,社团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的社团大多由共青团组织指导,大都有充实的内容、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格调。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社团活动形式展开。比如,组建政治理论研习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通过各种政治学习、社会服务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活动,寓教于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育任务,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其次,能够促进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近年来,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大都要求具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和一些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而学生社团的“英语协会”通过“英语角”、“英语小品话剧演出”、“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寓教于乐地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网页设计协会”、“电子协会”通过“网页设计大赛”、“装机技能比赛”、“网络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社团活动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团结能力,辅导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发挥这些社团活动的导向作用。特别是抓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动员,宣传,将其作为学生职业前的一次提前体验。

4.载体——针对各年级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载体之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实践性、阶段性和灵活性。辅导员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时.应以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以健康丰富的内容感染学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以浓郁醇香的文化氛围熏陶学生,让“90后”高职生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感悟人生、锤炼品德、提升自我。针对各年级不同时期的特点,主题教育的内容要有所侧重。一年级要侧重于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引导他们尽快适应高职生活。如开展入学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等。二年级要侧重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三年级临近毕业,要侧重于对学生行为实践的引导,为毕业就业做准备。如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反传销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征兵宣传,等等。结合“90后”高职生的兴趣爱好,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不断创新,如主题班会、座谈会、素质拓展活动、班级竞赛、户外活动,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活生生的教育,让他们亲自去体验生活,获得第一感受。

5.表率——辅导员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形象化的载体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一个敬业的辅导员,一个知识渊博的辅导员,一个工作态度认真的辅导员,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辅导员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职院校管理者要充分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对他们的工作指导,推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项目一,“职业基本素养培育体系”)[Z].2012.

[2]刘予.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意义浅议[J].现代企业教育,2009,(18).

[3]罗箭华.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2).

员工职业素质教育篇4

关键词:企业职工教育;加强;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企业职工在其素质方面,工作能力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着的教育事业在现如今的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也需得到加强。而对于已经投入生产的企业来说,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提高所面临的限制会有很多,企业领导者应重视对企业职工的素质培养。文章将列举我国现如今企业在对职工教育上的重要性以及在教育方面所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加强企业职工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想要重新崛起,想要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其中的一个难题就是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要提高劳动者素质,除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外,大力加强企业职工教育,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对于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企业产品质量,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影响,不少企业的发展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其中不缺少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但是一些企业却依旧能够安稳的发展,其原因便是在于这部分企业的员工素质要远远高于我国企业职员的平均素质。企业在对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的情况下也需注意到,企业职员素质以及企业职员的专业知识对于企业将要发展的规划上是否能够适应,只有在不断提升企业职员的综合素养,加强企业职员的知识教育和培训,企业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得以更好的生存。

二、企业职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职工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在我国很多企业对员工教育缺乏根本性的认识,对企业职工的创新精神,知识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严重缺乏。一些中小型企业无法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对人才需求的重要性,没有将职工教育纳入企业发展的规划之中,导致企业在受到外部冲击的时候没有办法做出适当有效的调整。人才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大要素,企业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其实是人才竞争。因此,企业领导者知识在乎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市场经济中职工教育的重要性的话,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对职工教育的针对性不足

职工的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大多企业虽然已经开始对企业职工进行定期培训,但是其教育知识内容大部分都是关于工作中的知识和技巧,而更多企业的教育模式知识单纯的机械性关注一些提高操作技能的知识,而对于其操作原理和工作要点精华等方面都没有做出过多解释。着也导致企业缺乏对市场有足够熟悉,具有决策能力的领导层,也缺乏对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相关的,对资本运行熟悉的复合型人才。企业职工的工作能力局限于对目前工作流程的熟悉以及对机械操作应用的熟练,但却缺少应有的创新能力和对企业流程的灵活应用,也缺乏对高新技术的认识和对专业技能的革新应用等等。

3.职工教育培训机构的不完善

新进职工如果不能快速适应到其所试用的工作岗位上的话,对企业的成本消耗的生产效率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以此企业目前对职工教育机构的不完善也是影响新进职工,包括一些老员工在往新的职位转变时需要适应的时间过长。这也导致一些科技人员的需求匮乏,企业的新鲜血液注入速度慢,科技人员老化,人才知识新慢,原本一些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面临“知识恐慌”等不利现象,难以支撑企业的发展。

三、如何加强企业职工的教育

1.强化职工的思想教育

企业职工教育,要以思想素质教育为先导,把企业职工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奠定职工教育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内部,企业若想进一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必须与时俱进,将职工的教育在思想上加以解放,将专业知识与企业工作真正有意义的结合在一起,贯彻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任务之中,推动企业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我国现如今企业所面临的危机大致存在于新进员工对企业熟悉程度不够,技术水平不高且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而老职工却面临退休或将提前退休的情况。在两种冲突的结合之下,企业对职工教育和培训力度的加强便显得非常有必要,在对职工教育与科教兴业相结合的认识基础下,实施各项教育措施,确保职工培训的有序开展。

2.对新进职工教育与生产经营相结合

将职工教育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组合,企业职工将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观察到企业文化的优势,认识自身职位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对自我职位意识的提升,才能在其职位上发挥出更加出色的表现。另外,在对职能掌握关键之后,企业职工的工作能动性以及创新能力也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对新职工的教育应注意到两种不同的区别,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或者地人员等大多接受过专业教育,但是缺乏一定实践经验,因此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培训,而新招进的工人他们的基础理论薄弱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应提高理论知识的培训力度。

四、结语

笔者认为,职工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宽领域、阶梯式教育,职工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职工素质。企业要制定全员培训的规划,既要针对企业所有职工的岗位分工,更要把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全面地对企业职工教育起到更有效的加强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秀清.如何加强企业的职工教育[J].经济研究导刊,2011(09):131-132.

[2]梁健萍.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工作的思考[J].探求,2011(05):73-76.

员工职业素质教育篇5

人文素质是构成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个性品质的基本文化修养,是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广义的文化状况、特征、趋势和利于社会进步的潜能。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四个方面,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一、重视高职院校辅导员人文素质提升工作

大学三年中,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影响也最直接。辅导员的一言一行、情绪情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质、对待工作的态度、与学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甚至今后的职业态度、人际交往。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人文素质,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少数辅导员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个别辅导员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的问题。同时,一些地方和院校对提升辅导员人文素质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方法不多、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提升辅导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切实把提高辅导员人文素质的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思想政治素质上主动引导、职业素质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促进广大辅导员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矢志艰苦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造创新,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具备的人文素质

(一)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职院校辅导员肩负着培育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要有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大学生的教育事业;要能够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影响和激励学生积极向上。面对着国家、社会、学校对教师的严格要求,挑战无疑是严峻的。因此,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和辅导员工作机制,把学习师德规范纳入辅导员培训计划,作为辅导员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激励辅导员爱岗敬业,以高尚的师德、健康的人格魅力以及良好的学识风范去教育学生和感染学生。

(二)全面的知识素质

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广、善于思考、思维活跃、自主性强,这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辅导员要拥有广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才能够海纳百川,包容学生,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想法、志向和梦想,并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辅导员的知识素养,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看法,进而影响了他们对学生的教育。全面的知识素质能够使辅导员客观地理解世界的美好和丑恶,理解世界的各种发展、各种现象,并善于在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美好的德行发扬光大。新时期,为了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学校要搭建有效的平台,提升辅导员的知识素质。一方面,为辅导员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加强辅导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激发他们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另一方面,强化辅导员的职业指导能力,提升他们发现并培育创业创新人才的能力,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健康的心理素质

高职院校辅导员承担着大量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等繁重的工作,使他们面临着严峻的心理挑战。同时,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有效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方面,辅导员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高职院校应建立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完善辅导员心理疏导机制,给予他们积极的人文关怀,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聘请专家、学者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定期组织辅导员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技术,指导他们在工作中、生活中灵活运用,提高他们自我调适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减缓职业倦怠,增强身心和谐,养成健康人格。辅导员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营造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同时,对于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人文素质提升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舆论环境

良好的校园氛围和舆论环境对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促进自身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陶冶辅导员的情操,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凝聚人心,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能够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学院建立人文教育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加强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渗透,增添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力,为辅导员人文素质提升提供一个较好的发展平台。如开设各类人文素质讲座、培训班,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邀请道德模范、消防战士讲述他们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故事,在不知不觉中熏陶了人文素质。而辅导员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能够以先进分子高尚的民族精神之光感染和感召学生,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辅导员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人文精神得到了提升。

(二)提升以应用为主的创新能力

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加强全社会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不断增强创业创新意识,使创业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同时,《意见》还提出:“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服务水平。”这对新时期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学院要更加完善辅导员工作考核机制,一方面,加大对辅导员的职称政策支持,将辅导员指导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纳入辅导员工作年度考核中,作为职称评聘的标准之一。另一方面,改革辅导员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送辅导员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提升辅导员指导学生创业创新的素质与能力,提高他们为学生创业服务的水平。把这一工作或学习经历作为辅导员岗位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辅导员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专注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业创新能力,并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

(三)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辅导员

员工职业素质教育篇6

素养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工作环境具有动态性与复杂性,面对高职工科学生,需要技高一筹,尤其是在分层教学、分类培养的教学理念下,更需要土建类专业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要求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隐性职业素养.

1.1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求土建类专业辅导员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在面对高职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土建类专业辅导员需要具有较深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的人生追求.

1.2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信念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工作的群体是面对工科高职学生.当前,高职院校进行了招生改革,通过多种渠道录取高职生,包括自主招生、普通招生和对口单招等形式,高职学生种类多.高职学生在整体素质上相对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较差,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组织能力也都相对较弱.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在服务学生时,需要有更好的服务态度.同时,土建类专业辅导员还要有比常人更多的耐心.

1.3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辅导员的工作是做学生工作,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并且为人正直诚实.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诚实面对每一位学生,不偏袒也不包庇学生,对学生工作做到细致入微,井井有条.

1.4具有教育管理和研究能力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应该具备教育管理和研究能力,管理能力是影响学生管理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育研究能力是反映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1.5具有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土建类专业辅导员面对繁杂的学生工作,要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健康的体魄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有充沛的精力面对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决定土建类专业辅导员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遇到困难、挫折和压力时,沉着应对,适时调整好心态,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1.6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是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在面对枯燥而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时,不畏艰难,勇敢面对.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求土建类专业辅导员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土建类专业辅导员的工作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有时在室内,有时在建筑工地.很多工作无法量化,工作中有一定的随机性,这就要求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对工作无比热爱和忠诚.

1.7具有勤奋工作和主动意识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具有教育和管理双重工作.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必须遵守工作纪律,艰苦奋斗,主动参与学生工作.能够与团队成员友好合作,共同完成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1.8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和繁琐性,需要有创新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思想状态也在不断变化,如果一味采用原有的方式教育学生,肯定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在科研方面也应该边工作边总结,既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又要把学生工作做出色.

2土建类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要求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人在从业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而形成.概括的说,土建类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包含以下4个方面:

)职业道德.要求土建类专业学生具有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服务观念、法规意识、诚实守信和奉献精神等.

2)职业意识.要求土建类专业学生应遵守劳动纪律,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3)职业行为习惯.要求土建类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按照技术规范施工,具有较强责任感和对单位忠诚.

4)职业技能.要求土建类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识图绘图能力、测量仪器使用能力、水电预算能力、钢筋下料计算能力等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建筑行业工作.职业素养成为一个人能否从事一种职业,能否胜任该职业岗位的重要条件.土建类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来的职业生涯.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更多的是在校园生活中与辅导员的接触、交流沟通.土建类专业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频率最高,其隐性职业素养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3辅导员的隐性职业素养与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关系

3.1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大部分来自于理工科院校,在文学修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土建类专业辅导员要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文学修养,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指导大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强化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学生敬业、奉献、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奉献社会.

3.2敬业奉献精神方面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敬业奉献精神时刻影响着高职学生.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言行举止是影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方面,只有自身做好了,才能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学生工作没有具体的上班和下班时间界限,很多时候都是在下班时间发生突发事情.如果辅导员能够及时赶到,给予帮助,妥善处理,会强化大学生对辅导员职业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任何职业都应该具备敬业奉献精神.

3.3责任心方面责任心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这样才能在职业环境下与学生诚恳相待,取得学生的信任.针对不同生源学生,辅导员应该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体现辅导员以生为本的理念.这样才会让学生亲近和信服,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支持.不仅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了威信,又能给学生在生活中以引导和帮助.做好沟通工作是辅导员的职业习惯,这样可以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责任感,形成职业行为习惯.

3.4职业态度方面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暠,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应树立起远大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信念,给学生树立起良好榜样,言传身教,启发和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引导学生提高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结语

员工职业素质教育篇7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现状;对策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辅导员职业定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事务服务者,辅导员确实在自己的岗位上潜心做好工作,努力推进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但由于学生事务工作的处理占去了辅导员绝大部分精力,导致部分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得不到位,这是客观原 因;主观方面是部分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认为有专门的思想政治课老师会传授此方面的知识,不需要辅导员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外,部分辅导员不熟悉“90后”学生的思想特点,对学生期待过高,认为他们已经是成年人,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没必要紧抓思想政治教育了;在平时的工作中,少数辅导员与学生家长交流的情况比较少,或者说即使已联系过学生家长,但沟通方式不恰当,也没有达到交流的目的,更别谈下一步的思想政治教育了。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概率)愈大。”如果一个大学生拥有优异的文化成绩,却丧失了道德素养,他也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所以,辅导员一定重视学生的思想政 治教育,教育好学生,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正是对我们的最好提醒。

2.职业信念不够坚定

作为辅导员,我们要有坚定的职业信念,爱学生,尊重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但少数辅导员恰恰相反,没有坚定的服务育人的信念,对工作没有热情,大多敷衍了事,没有做到真正去为学生排忧解难。平时,对学生关注不够,不熟悉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情况,不熟悉学生的家庭生长环境,导致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比较被动。

另外,还有一些辅导员没有把辅导员岗位当做自己可以终生奋斗的岗位,他们只是把它当作“跳板”,当作过渡性岗位,他们对这份工作没有足够的热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关于教师道德的论述对世界进步教育学说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他把教师的职业信念和个性品质视为教育的基础,他认为:“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树立不断发展的教育理念,才能有助于坚定职业信念的形成。”作为辅导员,我们要用自己职业信念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目 的。

3.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辅导员岗位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有知识的老师,更需要的是一个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俱佳的老师。辅导员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教师工作,上下班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也就是“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过了白天的工作时间后,名义上是下班了,但学生电话询问事情,我们还是要做到耐心解 答;学生出事情了,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们都会尽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面对这样的工作,没有一个强健的体格怎么能够胜任呢?所以说提高身体素质是工作之必需。

除了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心理素质也是必备的,同时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才不会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手忙脚乱。事实上,在辅导员岗位这条道路上,学生是我们的坚强后盾,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我们的前进之路才会走得更平更稳。

二、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对策研究

1.明确职责,定位准确

同志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1]毋庸置疑,学校承担了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站在教学第一线的科任老师教会了学生知识,而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必须明确自己肩上的重任,不能因为日常事务繁多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平常应该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和交流,抓好、抓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辅导员对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及时提供各种信息并协助处理工作日常事务,这样,辅导员就可以有更多时间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正所谓“只有走进学生的门槛,才能走进学生的心坎”,平时要从多方面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状态,及时进行 心理沟通,做好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护航人。

2.提高素质,应对挑战

辅导员要提高各方面素质,包括身体、心理、文化知识、职业信念等方面的素质。辅导员由于平时工作量大,工作时间不固定,更需要健康的身体作支撑。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安排好时间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另外,部分辅导员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掌握较少,面对“90后”大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往往理论知识用不上,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补充知识以完善自己,更应该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就像赣南师范大学辅导员黄晖在博客里说的“要像大海一样存在,有着独特而强大的自我调节和净化的能力,给人以平静和力量”。辅导员必须不断转变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好网络资源和班干部的信息资源,对学生不恰当的思想行为作出及时的教育引导。

既然选择了辅导员岗位,就要踏踏实实“握好枪”“站好岗”,要有职业精神。有位优秀辅导员这样说过:“将辅导员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我们就有事业;将辅导员工作当做自己的快乐来做,我们就有快乐;将辅导员工作当做自己的价值来做,我们就有价值。”

3.注重反思,优化自我

教育的本真意义是追求智慧,使人向善,教人成人,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使学生成为独特的精神自我与有活力的生命个体[2],也即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我们时刻应该关注的。作为辅导员,我们秉承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位一体”价值观,应该时刻反思自己在辅导员岗位上是否尽心了,是否尽力了,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是否有了提高。一个辅导员是否具有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个辅导员自身素养的高低。人性之弱点在于过于强调外部环境而忽视了自身的努力,只有不断反思总结,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才能实现自我成长。辅导员工作是一个长期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也正是自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优化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支撑。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学生工作的专职人员,其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影响学生,辅导员只有辨清方向,明确职责,将职业道德内化于心,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自身的培养和培训,注重工作中的反思与总结,才能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员工职业素质教育篇8

1 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核心,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基础,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学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与国家、企业、社会需求零对接的学生素质教育五化体系(工作体系化、教育课程化、活动项目化、文化企业化、服务网络化),形成和完善具有带动作用的全员覆盖、全过程渗透、全方位展开的校企合作共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模式。

2 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主要建设内容

2.1 优化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运行体系

(1)建立校企融合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机制。建设人才共育、标准共设、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基地共建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机制,成立综合素质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企业等校内外专家担任委员会成员,对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评价及考核办法、年度工作计划、校企共建方式等进行决策。

(2)构建人人育人、课课育人、处处育人的大思政[2]工作格局。改革思政课成绩评定方式,形成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测评体系。以企业用人需求为标准,细化量化每个岗位、每节课、每个地点的育人职责、育人目标和育人方案。

(3)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综合素质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以综合素质教育与企业和社会需求对接为原则,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职业需求,分专业群分年级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建立实时、动态的网络测评平台,及时反馈学生综合素质现状。测评结果与学生择业、就业紧密联系,充分发挥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导向功能。引入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和第三方评价,建立综合素质教育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2.2 开发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较多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培养都是采取课外活动形式,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从制度层面、工作层面进行规划。首先要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和《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其次要完善教材体系,要组织编写《综合素质教育系列教材》。形成具有学院特色、专业特色、企业用人单位特色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将综合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构架,综合素质教育课程进入学生课表,在年度预算中拨付专门资金予以经费保障。

2.3 创新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载体

(1)开展三百工程,形成校企融合的校园文化。实施百家企业进校园,建立100家主要用人单位企业文化展示区,引导学生增加对企业文化、就业岗位和企业用人标准的了解和认同,强化职业意识。实施百位导师进校园,以双导师建设为基础,聘请100位优秀校友、企业精英担任学生导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指导,助推学生取得职业成功。实施百项文化进校园,每年举办企业文化论坛、创业者论坛、名师学者论坛、成功论坛、学子论坛等讲座100场,多维度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企业文化。

(2)依托主题教育活动,夯实综合素质教育基础。开展品牌引领人生大学生文明修身、春华秋实学风建设、梦想起航大学生创新创业、阳光人生心理健康、诚信感恩、我和我的祖国核心价值观、我爱我家宿舍文化、关注就业关注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教育,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活动平台。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成立创新创业教研室,建设双创导师库,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构建234N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和创业两项能力,学校、企业、社会3方联动,合作搭建课堂学习、课外拓展、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实验室4个平台,开展SYB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N)学习实践活动。

(4)建设富有企业特色的宿舍文化,营造职业素养氛围。在宿舍工作中推行8S企业管理模式[3](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建设宿舍企业文化展示区,开展一方四线五不文明达标宿舍建设。通过宿舍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方向感、急迫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强化宿舍服务育人功能,切实发挥宿舍文化育人作用。

(5)实施榜样的力量引路工程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动力。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在校各类优秀学生的挖掘、报道,加强优秀校友成功案例收集和宣传,以榜样激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成长成才。

2.4 建设综合素质教育专兼职队伍

(1)全面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按1∶100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外兼职班级导师,按1∶50聘请校内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学生班级导师,指导学生树立职业认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参与科研项目、科技创新和各类竞赛活动等,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2)建设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立辅导员职称单列工作机制,为辅导员职称晋升创造条件,为稳定辅导员队伍提供制度保障。建设特色成长辅导室、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心理咨询、职业礼仪、就业指导等辅导员团队,提升教育学生、服务学生专项能力。

员工职业素质教育篇9

论文关键词:思想教育 企业员工 员工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通信业的竞争也随之而产生。渐渐的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是每个员工生存活动的大舞台,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下,假若企业失去竞争力,员工就会失去工作生存的平台, 企业员工要想在企业立足,就必须要加强员工自身的思想教育,这样才能在企业中持久的发展。

1.加强员工思想文化教育

1.1充分利用员工教育资源

职工学校的职工教育将要成为企业员工教育资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目前来讲,职工教育的学校有很多,职工教育学校应该以针对性强且以培养使用性人才为最主要的目标。由于企业员工所从事的工作不同,所以员工在职工学校学习的内容也是不同的,即职工要学习的是与工作有关联的知识,管理人员要学习的是企业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技术人员要学习的是企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一线的工人要学习的是企业专业的操作的技能。

1.2充分利用员工培训资源

企业员工除了要有对在职工学校的教育外,还要充分的重视社会培训资源,即再教育,从而能更进一步的提高职工的素质,成为能够满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员工的培训是提高其素质的必要手段,这也是不容小视的问题,因此企业员工的培训与教育可以委托给社会上的教育机构。为了给企业员工的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社会上一些教育机构的培训体系是非常强大的。这也为企业员工能在本职岗位上立足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1.3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方式

由于企业员工与在校的学生不同,则其首要的任务不是接受教育,而是做好各种各样的本职工作任务,因而企业员工的学习方式要有别于在校学生的常规的教育规范。由于企业员工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责任等的不同,企业员工要想取得较好的教育成果,可以因材施教,采取不同于学生的教育方式。此外,企业员工还可以通过企业提供内部的培训、进修以及外派考察等用来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更好的调动自身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可以自主的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在本职岗位上立足。

2.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

2.1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社会是快速发展的,这就赋予了新时代的企业员工要有多种的使命感。企业员工不仅仅要具备业务素质,掌握科学技术,还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要拥有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以及思想道德较高的素质。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社会的最终发展都不过是人自身的发展。这就说明了,企业间应该本着提高员工素质的思想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让员工切身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的热忱当中去。

2.2进行铁道兵光荣传统教育,树立集体荣辱观

企业员工要加强其思想政治上的教育,要充分的利用铁道兵的精神,企业员工要了解铁道兵的英雄事迹以及其光荣的历史,从而使企业员工在思想道德方面更上一个新台阶,使其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誉感及荣辱观。这样就可以让企业员工在思想上达成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建立员工与企业间的深厚的感情,把切身的利益与企业的荣辱兴衰相结合。它不仅仅有助于员工对企业的主人翁意识和较高的事业心,还有助于企业员工的发展。

2.3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不断进取的企业精神

对于一个高素质的企业员工来说,较高的业务素质是其决定的一方面。但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将是决定其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员工想要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等的传统美德,首先要通过学习国家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与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一个企业员工要想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更好的生存必须要具备企业精神。

3.加强员工思想激励教育

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重要的途经是有良好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也是企业员工素质提高的动力的源泉。员工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自身的机制,从而全面的提高自觉的意识,调动其积极性,鼓励让其动起来,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员工要搭建一个属于自己展示的平台,用以展现其个性的空间。企业对用人方面要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则。要将岗前的培训、考核与生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与业务能力相结合,将培训、考核、使用有机的相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员工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目的,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使其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好的生存。

4.结语

员工职业素质教育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人 职业道德 职业心理素质

[作者简介]刘必千(1961-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主任、党总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教学与教育管理。(江苏 盐城 224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职业人、岗位人、创业人’为核心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JSJG428)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82-02

教育作为人类最具特色的自觉行为,都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自觉地把握和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单位用人的标准,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活动。教育“人本论”观点告诉我们,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本性及其发展规律,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培养的学生全面发展就是人本论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是一种尺度,一种价值,归根结底就是用什么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根据高职教育的属性、市场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和人的发展理论思考,高职院培养的是“职业人”“岗位人”“创业人”,并将其融为一体,我们简称为“三人”培养。“三人”培养是以专业为载体,以人的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人的职业生存与发展为立脚点,目的在于构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培养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职业人”的视角探索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以期寻找将“校园人”蜕变为“职业人”的路径,从而使毕业生在学习、就业、职业之间形成一条“绿色通道”。

所谓职业人,就是有职业的人,是作为职业的主体因素和基本单位而存在的人,具有特定的规范或规定性。高职院所培养的“职业人”就是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要求实施培养,初步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即将进入企业,并能够适应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人,也称“准职业人”。“职业人”体现具有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强调职业形象、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职业心理等。“职业人”教育目的就是形成全新的高职教育理念,“跨进高职门,甘当职业人”。会计专业人才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和岗位的重要性,要求更具备“优秀职业人”的品质和素养。财会人员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以及企业财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全社会会计队伍的状况,则关系到社会经济和整个财务行业的发展。因此,高职院会计人才的培养就要围绕培养“优秀职业人”为目标,以培养职业素质为主要内容,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的潜移默化,达到外塑形象、内修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会做人、能做事、愿合作、肯交流、懂财会的优秀人才。但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许多毕业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人守不住道德底线,有人崇拜金钱、贪图享受,有人心浮气躁、我行我素等。这些问题的形成不能只责备学生,我们还应该检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没有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就“高素质、高技能”培养目标,轻素质,无行之有效的“高素质”培养体系等都是原因所在。现实又告诉我们:现代企业需要“职业化”员工,希望接纳的毕业生能成为“准职业人”。希望员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进取精神;能适应企业环境,接受企业文化,具有创业品质,发挥创新能力,早日融入企业,从而赢得在企业发展的机会。企业用人单位反复强调“不想对所录用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支付很高的适应期成本”,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选用人才接轨。总之,会计专业在落实“高素质”培养上,有着更具体内容与更高标准,我们必须始终围绕培养会计“职业人”,紧紧抓住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等,保证人才在“做人”“做事”方面达到企业预期的用人要求。

一、围绕职业道德教育,夯实学生“做人”基础

会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会计素质中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会计人员每天面对的是财务人员与社会之间、财务人员个人之间、财务人员个人与集体之间众多关系,必须要求其职业道德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成为统一体。1996年财政部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中在第二章第二节中专门规定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其内容包括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六个方面。2011年朱镕基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强调的就是会计职业道德。

笔者认为,会计人员最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就是“诚实守信、不做假账”。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做人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品德修养和人格高尚的表现,也是赢得别人尊重的重要前提。所谓“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所谓“守信”,就是要“讲信用”“守诺言”“言而有信”。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根本和做人基本原则,体现的是人的道德态度、道德信念、道德品质,塑造的是人的形象,表现的是一种信誉。

古人认为:“履,德之基也”(《周易·爻辞下》),“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荀子·大略》),把能否实践道德作为道德建设的根本。不做假账既是职业道德的规范准则,也是诚实守信在会计行业中的具体表现。不做假账是高尚的独立人格的体现,己不作假,不为他人作假,抛除私心,存有公心,则无欲则刚。不做假账也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实事求是是我们会计人员可贵的作风和品格,对各项业务处理必须如实反映,敢于坚持财经制度,认真求实,向一切不良倾向作斗争,从而使那些搞邪门歪道的人无机可乘。违背实事求是定会破坏良好的经济运行和长远的发展战略,最终也定会害人害己。

高职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要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让学生明白。目前,学生中缺失诚信度,时常不实事求是,言行不一,如果不系统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强化职业道德意识,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会违背人的良心,违背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造成用人经济和荣誉损失。作为人才培养单位的主阵地,学校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路径,提升毕业生职业道德品质和做人的水准。作为教育者“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就是活教材,学校需要把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品质教育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这样的话就能起到效仿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汉代的著名思想家杨雄《法言》中说道:“师者,人之模范也。”提出了教师在“做人”上的“模范”作用,强调了对教师的道德品质的要求。如果教师在工作中信誉有问题,人格不高尚,不仅学生会鄙视,同样也会间接影响学生道德素养。

要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还要采取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采取专题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全科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相结合等,构建学生道德教育与评价体系,为会计行业培养合格的具有职业道德和做人标杆的“职业人”。

二、围绕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夯实学生“做事”基础

职业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确保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保证做事的质量。我们认为,许多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不佳、做事常出错,是心理素质不高的表现。因此,我们必须将职业心理素质纳为重点,优化他们素质培养。需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开放的心态。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现实告诉我们,大部分会计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着会计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工作质量。他们工作环境经常受到钱财刺激,经常受到各种人际关系的刺激,处于道德良心和法律两难选择的困惑中,再加上工作内容单调无味,如果精神压力长期不能得到有效释放,就会出现神经衰弱、焦虑、抑郁、恐惧和疑虑等心理症状。因此,要指导学生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有利于调节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指导学生时常自我反省,认识自我;加强锻炼,挖掘潜能,学习自我调控,进行必要的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保持自我个性,避免挫折,经常疏导积压的压力等。

其次要有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是优秀会计人才必须具备的优秀心理素质,他们有着眼未来的决策心理,为企业超前思考,能重视预测与规划,特别重视分析对企业内涵发展的“素质”要求,为企业进入市场大潮的搏击做素质准备,时刻投入大量精力把焦点放在企业未来发展。他们尽力使各项决策既收近效,又谋远功,超越了现在某些企业会计人员决策时的那种急功近利、坐井观天,只关注本企业短期效果与利益和盈利水平的狭隘心理。开放的心态有着眼世界的视野。目前,世界已成为一个全球经济时代,一国经济往往不能“独善其身”,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战、贸易战、科技战、人才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优秀会计人员应该把本企业的发展放在世界大背景思考,从而超越功利心理以及狭窄视野。

2.细心谨慎的性格。会计工作与人、财、物打交道,还时常要做出职业判断,这一切工作内容都很细微却往往责任重大,因此必须具有细心谨慎的性格。谨慎与细心是相伴的,只要谨慎就必然会细心对待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凭证、每一道程序,保证工作不出差错。财务部门是企业的一个综合性管理部门,要和企业内外方方面面的人进行接触,因此必须谨慎地与别人沟通协调,说话讲分寸,交代工作求清晰,这样就不会有误解。会计人员是领导的参谋,参与决策时也需要谨慎。21世纪的财会专业人才早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账房先生”,目前,很多企业中的财务人员需要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决策,所以企业对于财会人员的需求早已不同以往。实践证明,决策上的失误,往往导致经营上的失败。决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一个关键性问题,财会人员有责任参与决策,但若要科学决策,就需要他们在谨慎求证的基础上为领导者出谋划策。

学生是否会做事,许多情况下与心理素质高低有关。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一种健康的思维方式,稳重、细心、谨慎的性格,高尚的情趣以及超前、创新的意识,都是把事做好的前提,同时也是一个人素质、品位高低的具体表现。所以,高职院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分解到相应的课程和课外活动方方面面。总之,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渐进与陶冶的过程,不能敷衍了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盘棋的全局观、需要全员参与引导、需要全程跟踪辅导以及个性针对疏导等。

会计专业人才在现代企业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彰显其影响力和魅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论述选择从“职业人”视角出发,突出就两个重点谈素质教育。其实还可以选择从“岗位人”“创业人”的视角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但不管从那种视角出发,我们的使命都是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期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廉世民.围绕就业创业能力造就“职业人”[N].中国教育报,200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