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与心理学十篇

时间:2023-09-28 17:37:45

读心术与心理学

读心术与心理学篇1

关键词:雅舍 张力 期待视野 文本话语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4-0089-03

作者简介:蒋长兰(1969―),女,江苏如皋人,教育硕士,江苏教育学院如皋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雅舍》以“序”的形式立于其文集《雅舍小品》之首,开启了“雅舍体”散文的创作道路,成为透视梁实秋先生“雅舍现象”“雅舍精神”的窗口。老舍先生曾说:“只有文艺本身是文学特质的真正说明。”??(P.50 )那么,《雅舍》之所以能成为现代散文经典,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艺术价值方面的文学特质。基于此,本文意在从《雅舍》文本话语艺术张力的角度探讨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张力”一词,原为物理学专用术语,即物体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作用时,在其内部产生的牵引力。后来,该词被借用到艺术研究中,指艺术文本内部诸要素排列组合中生成的紧张关系,并聚增为超常的、能洞穿读者惯常感觉心理的势能。文学理论中,第一个确切地提出并使用“张力”这个概念的是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特,他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指出:“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 (P.130 )从那以后,张力就成了文学批评中进行描述和评价的通用术语。文学张力说认为,文学的各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因素之间存在着张力并构成张力场,且对作品的艺术性明示着或潜藏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后来受接受美学影响,研究者们认识到“张力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内部,而且更存在于作者的创作心理和读者的接受心理之中”,?? (P.79 )认为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者自身的心理期待在与作品的碰撞与互渗过程中,也充满了既统一又矛盾的心理张力,维持阅读心理的动态平衡。” ?? (P.79 )总之,文学张力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它直接关系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一、读者的心理期待与《雅舍》文本话语之间的艺术张力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往往是带着一定的心理期待阅读文学作品的。这种“心理期待”就是接受美学所说的“期待视野”,即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素养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当这种“期待”遭遇到作品的颠覆时,读者的心理会失去平衡,审美情感会暂时被压抑,从而构成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对立冲突的心理张力。这种张力能唤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主动调整与作品的关系,调动自己全部的心理能量进行新的积极的思考,扩充、丰富期待视野,最终使期待视野与作品在新的高度上达成融合与统一。正如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所言:“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 (P.340 )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就蕴涵着读者的心理期待与文本话语之间的艺术张力。

初读《雅舍》,读者一般都会产生“文不对题”的阅读感受。因为大多数读者凭着自己对“雅”字语义内涵的理解,会推断梁实秋先生笔下的“雅舍”是一座典雅、别致、舒适、惬意的住所。然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雅舍》文本话语几乎完全颠覆了读者的这种心理期待,梁实秋笔下作为居所的“雅舍”只不过是一处结构简易、行走不便、环境嘈杂、陈设简朴的“陋舍”,甚至连房屋最基本的功能――遮风避雨,都不具备。文中一千多字描写“雅舍”的文字完全突破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阻碍了读者的阅读思路,形成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与“雅舍”文本话语之间互相冲突的张力。这种张力延长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它能刺激读者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对“雅舍”内涵的理解,深入思索这样的问题:“雅舍”不雅,梁实秋为什么要以“雅舍”命名呢?“雅舍”中“雅”字的意蕴在文中究竟指什么?而这些质疑与思索又会进一步激发读者的心理潜能,激活读者的审美注意,唤起其探究《雅舍》文本深层内蕴的阅读欲望。这种张力让读者抵达阅读目标前有一个来得及咀嚼和享受的过程,并为这个过程做足功课,这比瞬间实现更有价值。

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当读者读到“‘雅舍’最宜月夜……”及“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 (P.4 )等文本话语时,读者会获得“小舟撑出柳阴来”的意外喜悦,先前被压抑的审美情感在这里找到了宣泄的突破口。《雅舍》的意义内涵及梁实秋先生的人格、境界、审美意趣等都蕴涵在这些文本话语中。深入解读这些话语,读者就能领悟“雅舍”之“雅”不在于作为物质形态的那两间平房,而是居住在这平房里的作者――梁实秋先生,他有一种淡定苦难、诗意栖居的豁达心境,有一种困境中寻觅生活情趣、陋舍里品出人生雅意的儒雅情怀。至此,读者会因探究与挖掘出了作品的奥秘与内蕴,扩充和丰富了自己的期待视野而感到欣慰与满足,从而达到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张力平衡。

二、《雅舍》文本话语内在的艺术张力

文学作品文本张力的构建主要有两种基本范式:一种范式是同质元素的叠加、聚增。如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于杜甫这样的古代文人,“别家去国”本身就是令人愁苦悲伤的,何况是万里漂泊且“作客”,又在“落木萧萧”的深秋时节,于百病缠身的垂暮之年,孤独地“登台”望远。经过逐层叠加,蕴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被聚集成了一种能穿透读者心扉的强大心理势能,触动读者的审美感知,感受诗歌殊深的艺术魅力。另一种范式是文学作品文本中异质元素的悖论式组合。如“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葱翠的芳树、妖娆的山花、清脆的鸟鸣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美丽迷人的春山春景图,但诗句中嵌入的“无人”二字完全消解了自然美景的意义,行走在春山中的抒情主人公心间满装着无限的哀愁,无心观赏身边的美景佳境,山花只能自开自落,鸟儿只能徒然鸣叫。自然景物之美与诗人内心之愁形成了对立冲突且又悖论式地并存于诗行中,从而产生能穿透读者审美感知的强大势能。梁实秋《雅舍》文本张力的构建就使用了上述两种范式。

读心术与心理学篇2

一、艺术设计教学视图量研究

其一,艺术设计教学中视图量研究的内容。通过了解我国艺术设计教学对视图量的认识现状,笔者确定了艺术设计教学中视图量研究的内容,对艺术设计课程中单位课时的读图总量、精读与略读视图分配方法以及每堂课中精读图片与略读图片的时间长度几个变量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大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此确定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如何配置视图量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其二,艺术设计教学中视图量研究的目标。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得出一组确定的视图量数据,在获取本专业教师认可的基础上,在视图量的选取和分配上形成一个最佳的组合形式,提高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将研究得出的数据作为评价以及考核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数据。通过数据的比对得出教学中的读图量与学生舒适度之间的关系、略读图片与学生接受程度以及记忆度之间的关系、精读图片的时间与厌倦度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探索出一个精读、略读图片数量的极限数值,并研究艺术设计各个不同科目的特性是否对数据有所影响。其三,艺术设计教学中视图量研究实施方法。笔者在2012一2013年度第一学期对惠州学院艺术设计专业14位不同教师的所有承接课程进行单位课时读图量的收集,并在课下随机对每个课堂的5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他们在课堂上接受的内容比例做数据的记录。在实施的过程中,研究分析信息化数据标准的制订,提出以课程为单位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质量评估适用数据,其中包括每单位课时略读、精读图片的数量以及读图时长。其四,艺术设计教学视图量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我们发现,以单位课时45分钟为准,读图的总量须在10一20张,其中,精读图片控制在3一5张为最佳,每张精读图片花费3一5分钟;略读图片了一15张,每张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二、艺术设计教学视图量与视觉素养培养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制订标准的读图信息量以及读图时间长度,在日后的改革试点工作中继续跟踪调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所提高,学生的视觉素养有没有真正改观,同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以及相关的反馈信息。其一,艺术设计教学视觉素养培养的意义。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艺术设计要求学生具有很好的观察力,这也是艺术设计教学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原因。学生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观察,积累专业方面的知识,有效运用视觉资料,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夯实基础。科学研究表明,在人们接受的信息当中,83%来自视觉信息,在获取的知识中这个比例也达到了了O%,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90%以上的信息获取来自视图。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在不断进步中总是在追求简洁而完整的表达形式,而视觉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正印证了心理学的这一理论。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讲,简洁化的表达方式含有的直接信息很有限,所以在读图过程中需要选取一些好的图片进行精读。其二,艺术设计教学视图量研究对于培养视觉素养的意义。视觉素养是艺术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通过对视图量与学生心理之间关系的研究分析,通过优化艺术设计课程中精读图片、略读图片的数量搭配,以及精读图片、略读图片最佳时间分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接受更多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之上,能够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视觉素养。总之,通过本研究,笔者得出了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视图量与学生心理之间数据化的相互关系以及视图量的优化对视觉素养培养的意义。但是笔者得出的理论能否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在视图量的接受程度上是否具有区域化的差别以及不同艺术设计课程的特点是否对理论结果有所影响,还需要更多的艺术设计教师在今后教学中积极反馈信息来解答。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能够完善艺术设计教学中视图量与学生心理之间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帆

读心术与心理学篇3

接受美学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从先前一直被忽略的读者的角度来审视艺术作品。这一理论的基本取向是把作家作品逐出审美释义中心,根据效果历史和期待视界的理论把重心转向了读者。它认为读者根据文本重新创造才能构成完整作品,作品的价值与意义需要读者的审美经验对其理解和解读。由此,接受者即读者的地位被抬升到与创作者和作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形成了三者之间的民主局势。接受美学把艺术引入了接受者阶层,是由于其理论视角的转换。读者进入作品本体,不仅使接受美学突破了文本中心论的樊篱,也突破了它自身设定的作品本体论的新的界域,这是“读者”自身的性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而产生的。这些变化最终使艺术与平民和大众的距离感更近了。

一、接受美学理论的几个概念及其产生的两种变化

变化之一 :形成对话式交流格局

审美接受之所以称为接受,首要条件就是对话,既有主体对客体的接受,又承认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接受美学即如此,提倡审美接受不是一种作为客体的物的对象性活动,而是一种处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在创作者、作品和读者中,创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而作品可谓客体,是创作对象和接受对象。如果将客体虚化、淡化,以至于把它置于微不足道的地位,主体对客体只有任意摆布,其结果则是完全忽视了审美认识中常见的主体按照认识规律和审美规律主动接受客体制约,从而深入客体内部结构复杂的顺应过程。这是旧有的臣服式交流方式。传统的审美接受理论认为艺术是一种完全独立于读者而存在的客观认识对象。两种审美接受交流方式如图所示:

传统美学的交流方式: 创作者 作品 读者

接受美学的交流方式: 创作者

?? ??

作品 读者

由此可见,传统的审美接受交流方式具有单向性,是一种单维视角,而接受美学的交流方式则具有多向性,是一种多维视角。这种全新的交流方式有利于三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过去的美学理论研究只重视作家、作品之维,而忽视了艺术的接受和影响之维。而作者 ― 作品 一 读者所形成的总体关系中,读者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因素。相反,从根本意义上说,艺术作品是注定为读者而创作的,读者是艺术活动的能动主体。接受美学的倡导者之一姚斯说:“读者本身便是一种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文学作品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能动的参与介入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作品才能够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只有读者,才能使作品获得新的规定性存在。这无疑极大抬升了读者在审美接受活动中的地位。

接受美学理论“文本”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体现在伊瑟尔的“召唤结构”(伊瑟尔沿袭了英加登的阐释学概念)概念中,召唤结构一般呈现两种结构:“空白”和“否定”。二者都使文本呈现一种开放状态。其中“空白”对于作者来说是为了结构的需要的特别省略,而对于读者而言则具有暗示作用,它召唤读者将文本每个部分结构连接起来。空白的模式结构赋予了读者这样的角色――在阅读过程中与文学作品进行对话,这给读者许多参与创作的机会。如伊瑟尔所言:“通过阻碍读者建立文本的连贯性,空白把自身转化成激发读者观念化的动因。在这种意义上说,空白在文学交流中发挥的是一种自我调节结构作用;它们所悬置的东西转化成了推动读者想象力的力量……。”

艺术不是一种指向客体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交往活动。在艺术活动中,接受美学认为艺术是一种处理主体人和人之间相互认识,相互解释,相互说明的活动。正如姚斯所说,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关系性质。传统的美学理论往往把艺术活动仅仅看成艺术创作过程,将其作为一种片面的对象性研究,只考察作家和作品,而忽略了读者与作品的交往活动研究。这便形成静止的平面式的交流关系。相反,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三者关系则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交流关系,具有深度性。文本的意义通过人的解释方能生成,它只存在于人的理解意向性结构中。正是读者的解读和阐释,才打破了文本意义结构的封闭形式,使其抽象性变为具体化。读者经验与本文结构互为主体,相互阐释,相互生成。

变化之二:激发接受者的主动解读心态

两种交流方式对文本的解读心态是不同的。传统美学中的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是被动的,因为文本的创作者并不关心这一点,对其持一种漠然的态度。于是艺术往往被认为是“空中楼阁”。读者形成了对文本逆来顺受的被动接受习惯。相反,接受美学中的读者是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对文本进行解读。读者在解读的过程中是充分调动了其主体能动性,读者会主动协调自己的感性和理性,激活自己对作品(文本)的感受力,对作品(文本)形成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这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同时也带有再度创造作品的因素。我们可以设想这种再度创作,它渗入了读者的人性和文化因素,形成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而这个艺术形象是特有的,与曾经的作者的文本相比是一次文本的升华和深化。可以说,在这里读者是被创作者尊重的,作者,作品(文本)和读者很自然得形成交流互动关系。姚斯说:“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这种性质决定了文学不能脱离其观察者而独立存在。”因此,主体(作家与读者)通过对象(文本)而互相沟通,因为,理解总是一种对话的形式,是一个在其中发生交流的语言事件。若要解释这些文本,便要与它们进入一种对话。通过文本的理解,创作活动与接受活动便不再成为互不相连的两个方面,而构成艺术交往活动不可或缺的两维。作家和读者是艺术交往活动过程形成了主动交流的态势。

在接受美学中提出“期待视野”的观点,可以说明读者解读作品的主动性。所谓“期待视野”,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承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等。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人而异,因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所处时代读者的期待视野。这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为什么人”和“怎样为人”的问题,也是创作的群众性和时代性问题,读者被赋予对作品解读权,于是对作品形成了期待视野。那么,如果读者在阅读中的感受与自己期待视野一致,读者便感到作品缺乏新意和刺激力而索然寡味,读者的期待视野缩小。相反,作品意味大出意料之外,超出期待视野,便感到振奋,这种新体验便丰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视野。一部作品的期待视野允许人们根据它对于一个预先假定的读者发生影响的种类和等级来决定它的艺术特性。假如人们把先前的期待视野与新作品出现之间的不一致描绘为“审美距离”,那么新作品的接受就可以通过对熟悉经验的否定或通过把新经验提高到意识层次,造成“视野的变化”。读者审美经验具有一种使人产生潜在反射审美态度的机制。个体期待视野与他的具体阅读中存在一个“审美距离”,并不断发生变化:当接受者与艺术作品中的角色距离为零时,接受者完全进入角色,无法获得审美享受;相反,当这种距离增大时,期待视野对接受的制导作用趋近为零时,接受者则对作品漠然。这种“期待视野”促使读者对作品去主动解读。

读者的审美接受的求新求变导致作者对作品(即新文本)的不断推陈出新,读者在接受活动中,总是对旧形式的作品加以扬弃,对新形式作品加以激赏。但是,新作品崛起是以先前已完成的作品为背景,尽管成功的新作品可以达到某个文学时期的“峰巅”,但也会很快变得习以为常,直到具有更新的艺术形式的作品崛起,这样形成一种历史的连续性,而新旧形式的对立也能使人们认识到它们特殊的调节。这种调节不仅包括作品与接受者在互相作用中的意义生成,而且包括读者的接受和评价,反过来去影响作者的创新。因此,“文学接受并非是对作品的单一的复制和还原,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反作用”。由于读者的接受对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创作意向进行了检验,由于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判断标准反馈到了作者的创作活动中,所以作者就不可能再走司空见惯的旧路,他只能不断地创新,主动地拉开与读者期待视野的距离。因此 对作品解读的目的不在于复原作者的原初意思,相反,在接受美学看来,对作品意义的求索同时是读者生命意义的不断赋予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读者通过作品实现了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作品成为一种潜在的引导力量,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性方式和行为方式,生成新的生命感性和理性,对传统观念和价值标准提出疑问和挑战。“阅读经验能使人们从一种日常生活的惯性、偏见和困境中解放出来。”在接受活动中,艺术给予人们一种对世界的全新感觉。可见,读者对作品的主动解读刺激了作者对新作品的创作。更为有价值的是作者消除了创作的盲目性,其作品有了更多展示的空间。“否定”是“召唤结构”中的另一个概念。其意义是指对读者的给定观念给予冲击,在读者的观念上形成暂时的不协调,形成对文本的陌生化,从而激发读者的参与欲望,满足自身的心理平衡,形成第二文本。伊泽尔认为: “文本并不单纯是给定的文本特征,而是一种能够使读者从他习以为常的惯例框架中挣脱出来的结构,……读者只有在陌生的环境中,而不是在他固有的条件下,被迫形成文本的意义,他才能把他以前在有意识的心灵中无法系统表述的他的人格层次揭示出来。”召唤结构中“否定”的陌生化所带来的文本的不确定性,激发了读者参与文本创作的主动性。

二、接受美学的市场价值影响

读心术与心理学篇4

《中华奇石》杂志编辑部主任吴蕊贤女士转来《奇石是一种表达的艺术》一文,读后有许多感触,愿以拙文与焦先生共勉!

―― 题记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清・袁枚

一方奇石,是呆板乏味,还是生气盎然,全凭主体灵心绣腑的解读,寻常的石头才显示出不寻常的意义,才“带着诗意的情感的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马克思)。

天工创造了奇石,奇石蕴含了一个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有赖于人的解读。奇石审美活动是一个由艺术四要素构成的动态的有机的整体。

奇石艺术四要素:

作者――天工、内外地质力。

作品――奇石、天然艺术品。

艺术世界――物趣、人物形象、诗画、意象、意境、哲理、某些艺术符号等。

解读者――发现者、观赏者、表达者、点评者、密码破译者等。

奇石解读就是在以上艺术四要素中来构建奇石艺术理论体系的。

解读可分为科学解读与审美解读。科学解读是地质学家、矿物学家对奇石的形成、矿物成分、理化指标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考证、分析和研究的科学理论。审美解读又称艺术解读,是解读者运用古今中外各种艺术理论对奇石进行的审美理论探讨。可以说,解读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对奇石的接受、消费、传播、收藏有很强的指导性。

解读是一种创造的权力

奇石一旦脱离自然界,进入审美领域,其创作也就戛然而止。这时的奇石是一个召唤性的“空筐结构”。它向观赏者提供了一个心思漫游的广阔空间,解读者对奇石的感悟、阐发、探赜,甚至组合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人格理想投入这个“空筐”。通过移情、投射、表达、灌注等主观能动性,神领意造、自由地实现审美再创造。比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创造了屈原这个伟岸的形象。米芾在瘦皱漏透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创造就是在审美对象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找回自己,是人的生命本质的自我确证。

但解读者的再创造与天工的创造相比,毕竟是第二位的创造,即这种创造是受奇石本身制约的。实的部分为审美再创造提供了契机,规定了方向。虚的部分为解读者的想象、联想提供了余地和空间。如果抽掉了实的规定性,凌空蹈虚,再创造就会脱离解读轨道,是非审美的。

能力不够就会产生解读不及,随心所欲就会产生过度解读。历史上就有人把《红楼梦》解读成侦探小说,这在艺术理论中称为“过度诠释”。在奇石的解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要在“过犹不及”之间把握好这个度,是解读创造的一种审美巧慧,是艺术修养的全面检测。

解读的宽泛性

有许多造型石和画面石由于形象逼真,画面图像清晰可辨只能有一种解读,但有许多奇石由于造型及画面的不确定性就造成了解读结果的多样性,这种状况的产生就是解读的宽泛性。

瑞士精神病理学家罗夏的“墨渍测验”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他把一个什么也不是的墨迹给受试者解读,受试者就会将自己记忆中的形象投射到那团墨迹上面去。10个人产生了10个不同的解读结果。

1、两个圣诞老人用手臂夹着两把扫帚; 2、一只蝴蝶;3、两个提线木偶的形象;4、家具上的一件装饰品;5、一只蝙蝠;6、一只飞蛾或一棵树;7、两个人头或两个动物的头;8、两只小熊;9、两个小丑或燃烧的火焰;10、一只兔子的头,两条毛毛虫或两只蜘蛛。

科学解读最忌讳犯“这鸭头就是那丫头”的毛病,但在奇石的审美解读中,如果产生像墨迹测验这样的情况,并不违反审美逻辑,奇石解读追求的是审美价值,它要创建一个扩展结构,形成审美符号与意义之间一与多、简与繁的生发关系。我们应该以包容之心去看待别人的心裁。

解读中的不可解读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晋・陶渊明

有很多奇石,比如摩尔石、雨花石、长江画面石等,你越是试图去解读它,越是觉得言不尽意,只能得其仿佛。有许多石友问我,这方奇石好在哪里,美在什么地方,我有时会陷入茫然,只觉得朦胧、深邃、难以言说。这种情况就是解读中的不可解读。

有许多奇石,它们表现的不是逼真的形象,也不是一幅清晰可考的画面,似乎是一种情绪,一种空虚飘渺的意境。无数事实证明,人类认识活动中,模糊现象、模糊判断都是人们把握审美对象的一条重要途径。

奇石艺术中那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神韵、意境、悟境颇类似禅的拈花微笑,只能靠整体的模糊性去把握对象之美。古代文论中说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韵外之致”就表达了解读中的无奈。唯一的办法只能导入内心去咀嚼、去咂摸,领悟到真意就算达到了目的,何必要去细加分辨或借助语言解读出来呢?这是解读中的悖论,任何皮相之见都难以理解。奇石之美不能完全做到穷形尽相的解读,只能“心有灵犀”地去心吻、对接,可以产生一种超验的领悟和体会。

解读的目的和意义

从天然物趣、人物形象、意象意境、道禅哲理、生命智慧,奇石涵盖了一大片审美原野,是一座美的大宝库,是耐消费的天然艺术品,岁月流逝,韵味常在,“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

奇石解读表现为知识的增长、情感的陶冶、精神的愉悦,成了慰藉思想灵魂的精神滋补品。在解读过程中,审美主体所有的感官都打通了,进入了“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境地,仿佛经过长途的跋涉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心灵家园。

“丧志”应该是过去时,解读是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是一个大写“我”的实现。这里没有庸俗、消极的趣味,而是精神沉入到奇石之中和奇石升华到精神之中的人石合一的高尚境界,人成为了有机的石头;石头也成为了人的无机的肉身。

主要参考书目:

艾布拉姆斯(美).镜与灯

黄希庭.心理学十五讲

读心术与心理学篇5

关键词:接受美学;读者;艺术大众化

接受美学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德国,汉斯・罗伯特・姚斯教授和沃尔夫冈・伊瑟尔教授根据德国现代哲学家加德默尔的阐释学理论,同时又以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学派为根基,率先创建了接受美学理论。接受理论的确立宣告作者的时代的结束。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以文本的主体性代替了作者的主体性,法国的结构主义在文本分析中读者代替了作者掌握故事的进程。由此,一种现代人的理性自觉使艺术回归大众成为必然。

接受美学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从先前一直被忽略的读者的角度来审视艺术作品。这一理论的基本取向是把作家作品逐出审美释义中心,根据效果历史和期待视界的理论把重心转向了读者。它认为读者根据文本重新创造才能构成完整作品,作品的价值与意义需要读者的审美经验对其理解和解读。由此,接受者即读者的地位被抬升到与创作者和作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形成了三者之间的民主局势。接受美学把艺术引入了接受者阶层,是由于其理论视角的转换。读者进入作品本体,不仅使接受美学突破了文本中心论的樊篱,也突破了它自身设定的作品本体论的新的界域,这是“读者”自身的性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而产生的。这些变化最终使艺术与平民和大众的距离感更近了。

一、接受美学理论的几个概念及其产生的两种变化

变化之一 :形成对话式交流格局

审美接受之所以称为接受,首要条件就是对话,既有主体对客体的接受,又承认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接受美学即如此,提倡审美接受不是一种作为客体的物的对象性活动,而是一种处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在创作者、作品和读者中,创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而作品可谓客体,是创作对象和接受对象。如果将客体虚化、淡化,以至于把它置于微不足道的地位,主体对客体只有任意摆布,其结果则是完全忽视了审美认识中常见的主体按照认识规律和审美规律主动接受客体制约,从而深入客体内部结构复杂的顺应过程。这是旧有的臣服式交流方式。传统的审美接受理论认为艺术是一种完全独立于读者而存在的客观认识对象。两种审美接受交流方式如图所示:

传统美学的交流方式: 创作者 作品 读者

接受美学的交流方式: 创作者

作品 读者

由此可见,传统的审美接受交流方式具有单向性,是一种单维视角,而接受美学的交流方式则具有多向性,是一种多维视角。这种全新的交流方式有利于三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过去的美学理论研究只重视作家、作品之维,而忽视了艺术的接受和影响之维。而作者 ― 作品 一 读者所形成的总体关系中,读者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因素。相反,从根本意义上说,艺术作品是注定为读者而创作的,读者是艺术活动的能动主体。接受美学的倡导者之一姚斯说:“读者本身便是一种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文学作品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能动的参与介入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作品才能够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只有读者,才能使作品获得新的规定性存在。这无疑极大抬升了读者在审美接受活动中的地位。

接受美学理论“文本”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体现在伊瑟尔的“召唤结构”(伊瑟尔沿袭了英加登的阐释学概念)概念中,召唤结构一般呈现两种结构:“空白”和“否定”。二者都使文本呈现一种开放状态。其中“空白”对于作者来说是为了结构的需要的特别省略,而对于读者而言则具有暗示作用,它召唤读者将文本每个部分结构连接起来。空白的模式结构赋予了读者这样的角色――在阅读过程中与文学作品进行对话,这给读者许多参与创作的机会。如伊瑟尔所言:“通过阻碍读者建立文本的连贯性,空白把自身转化成激发读者观念化的动因。在这种意义上说,空白在文学交流中发挥的是一种自我调节结构作用;它们所悬置的东西转化成了推动读者想象力的力量……。”

艺术不是一种指向客体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交往活动。在艺术活动中,接受美学认为艺术是一种处理主体人和人之间相互认识,相互解释,相互说明的活动。正如姚斯所说,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关系性质。传统的美学理论往往把艺术活动仅仅看成艺术创作过程,将其作为一种片面的对象性研究,只考察作家和作品,而忽略了读者与作品的交往活动研究。这便形成静止的平面式的交流关系。相反,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三者关系则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交流关系,具有深度性。文本的意义通过人的解释方能生成,它只存在于人的理解意向性结构中。正是读者的解读和阐释,才打破了文本意义结构的封闭形式,使其抽象性变为具体化。读者经验与本文结构互为主体,相互阐释,相互生成。

变化之二:激发接受者的主动解读心态

两种交流方式对文本的解读心态是不同的。传统美学中的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是被动的,因为文本的创作者并不关心这一点,对其持一种漠然的态度。于是艺术往往被认为是“空中楼阁”。读者形成了对文本逆来顺受的被动接受习惯。相反,接受美学中的读者是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对文本进行解读。读者在解读的过程中是充分调动了其主体能动性,读者会主动协调自己的感性和理性,激活自己对作品(文本)的感受力,对作品(文本)形成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这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同时也带有再度创造作品的因素。我们可以设想这种再度创作,它渗入了读者的人性和文化因素,形成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而这个艺术形象是特有的,与曾经的作者的文本相比是一次文本的升华和深化。可以说,在这里读者是被创作者尊重的,作者,作品(文本)和读者很自然得形成交流互动关系。姚斯说:“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这种性质决定了文学不能脱离其观察者而独立存在。”因此,主体(作家与读者)通过对象(文本)而互相沟通,因为,理解总是一种对话的形式,是一个在其中发生交流的语言事件。若要解释这些文本,便要与它们进入一种对话。通过文本的理解,创作活动与接受活动便不再成为互不相连的两个方面,而构成艺术交往活动不可或缺的两维。作家和读者是艺术交往活动过程形成了主动交流的态势。

在接受美学中提出“期待视野”的观点,可以说明读者解读作品的主动性。所谓“期待视野”,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承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等。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人而异,因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所处时代读者的期待视野。这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为什么人”和“怎样为人”的问题,也是创作的群众性和时代性问题,读者被赋予对作品解读权,于是对作品形成了期待视野。那么,如果读者在阅读中的感受与自己期待视野一致,读者便感到作品缺乏新意和刺激力而索然寡味,读者的期待视野缩小。相反,作品意味大出意料之外,超出期待视野,便感到振奋,这种新体验便丰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视野。一部作品的期待视野允许人们根据它对于一个预先假定的读者发生影响的种类和等级来决定它的艺术特性。假如人们把先前的期待视野与新作品出现之间的不一致描绘为“审美距离”,那么新作品的接受就可以通过对熟悉经验的否定或通过把新经验提高到意识层次,造成“视野的变化”。读者审美经验具有一种使人产生潜在反射审美态度的机制。个体期待视野与他的具体阅读中存在一个“审美距离”,并不断发生变化:当接受者与艺术作品中的角色距离为零时,接受者完全进入角色,无法获得审美享受;相反,当这种距离增大时,期待视野对接受的制导作用趋近为零时,接受者则对作品漠然。这种“期待视野”促使读者对作品去主动解读。

读者的审美接受的求新求变导致作者对作品(即新文本)的不断推陈出新,读者在接受活动中,总是对旧形式的作品加以扬弃,对新形式作品加以激赏。但是,新作品崛起是以先前已完成的作品为背景,尽管成功的新作品可以达到某个文学时期的“峰巅”,但也会很快变得习以为常,直到具有更新的艺术形式的作品崛起,这样形成一种历史的连续性,而新旧形式的对立也能使人们认识到它们特殊的调节。这种调节不仅包括作品与接受者在互相作用中的意义生成,而且包括读者的接受和评价,反过来去影响作者的创新。因此,“文学接受并非是对作品的单一的复制和还原,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反作用”。由于读者的接受对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创作意向进行了检验,由于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判断标准反馈到了作者的创作活动中,所以作者就不可能再走司空见惯的旧路,他只能不断地创新,主动地拉开与读者期待视野的距离。因此 对作品解读的目的不在于复原作者的原初意思,相反,在接受美学看来,对作品意义的求索同时是读者生命意义的不断赋予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读者通过作品实现了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作品成为一种潜在的引导力量,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性方式和行为方式,生成新的生命感性和理性,对传统观念和价值标准提出疑问和挑战。“阅读经验能使人们从一种日常生活的惯性、偏见和困境中解放出来。”在接受活动中,艺术给予人们一种对世界的全新感觉。可见,读者对作品的主动解读刺激了作者对新作品的创作。更为有价值的是作者消除了创作的盲目性,其作品有了更多展示的空间。“否定”是“召唤结构”中的另一个概念。其意义是指对读者的给定观念给予冲击,在读者的观念上形成暂时的不协调,形成对文本的陌生化,从而激发读者的参与欲望,满足自身的心理平衡,形成第二文本。伊泽尔认为: “文本并不单纯是给定的文本特征,而是一种能够使读者从他习以为常的惯例框架中挣脱出来的结构,……读者只有在陌生的环境中,而不是在他固有的条件下,被迫形成文本的意义,他才能把他以前在有意识的心灵中无法系统表述的他的人格层次揭示出来。”召唤结构中“否定”的陌生化所带来的文本的不确定性,激发了读者参与文本创作的主动性。

二、接受美学的市场价值影响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在审美接受的市场运作下,接受美学理论使普通的读者拥有了对艺术的评价权、舆论权和选择权,开辟了艺术在读者阶层的市场。显而易见,在这个经济时代里,这一理论为经济的发展又开辟了崭新的视野。迎合接受者的口味成为艺术商家的口号。于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传媒体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对现实的表层化的简单记叙,以及那种居高临下训导式的报道方式被改变了,转为关注于读者,关注他们的“接受”程度,努力向生活的本质和全面真实靠拢,努力向审美开拓,以便把报纸、广播、电视办得更具有吸引力、说服人、感染力,从而激发读者、听众和观众的接受欲望。从某种程度看,读者的地位超过了作者的地位,读者已成为艺术的仲裁者了。当然,许多其他艺术形式也如此。由此,便出现了对在接受美学影响下形成的艺术市场的受众问题,即信息传播中的接受问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接受美学的诸多理论无疑成为更有价值的理论参照,体现出它的现实价值。

从传统文学文本观走向以文化信息与大众媒介为代表的当下文化,接受美学介入新的信息媒介方式是一场具有根本意义的范式变革。它体现着对“人”的关注,尊重了接受者作为主体的感官快乐和美的体验。对艺术的社会性,对艺术与当下社会生活的联系的关注,是接受美学理论独具特色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阅读活动:审美影响理论》沃尔夫冈・伊泽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读心术与心理学篇6

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优化学生的个性气质,改变学生的人生。语文阅读是一种具有较强个性化色彩的一种活动,这一性质与新课改中倡导培养学生个性化不谋而合。所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意义

(1)传统阅读教学单一枯燥,往往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大大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的阅读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信息技术具有认知作用、激情作用,通过这些可以有效地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心的交流,将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教学整体。这种教学创新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新课改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信息技术恰恰能符合这一要求。将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和信息技术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整合,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这是因为信息技术具有助知功能、激情功能和交流功能,可以将抽象、枯燥的阅读内容变得形象化、动态化,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有机的整合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存在的不足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并不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运用于教学当中,而是要深层次的融合和适应。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信息技术的整合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真正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例如,在教学中有些教师重技术、轻学科,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只是形式上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结合起来,却忽视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对语文人文性的思考。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机械电灌”,这和以往的传统阅读教学又有何异,都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总之,错误的认识和应用信息技术已成为大多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使得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不能合理地整合起来,从而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3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策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步入乐之者,所以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从而学习效率也就很高。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提高阅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变成了一个听众,这样的教学试想怎么能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

3.1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情境教学是当代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快乐的氛围下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等来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快乐的教学环境,用形象生动的画面或者美妙动听的语言等丰富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把他们带入到阅读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去体会、去领悟,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3.2 借助信息技术阅读心得,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初中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在学习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求新求奇的要求。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十分珍视学生的热情,不能随意地无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比如,组织阅读兴趣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在课后办阅读心得板报,在班级范围内阅读心得等。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他们的阅读知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其影响力有限。如果我们把利用信息技术学生的阅读心得到更加广阔的空间,如年级、学校、社区乃至社会,这可能将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4 结语

读心术与心理学篇7

绘本创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图像语言教学形式,改变语言和图画的关系,使图画成为通过语言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中介。因此,教师要在绘本创编教学中,引领学生从“看见”到“洞见”的阅图过程中形成视觉经验,真正认识图像语言,以此遐想文字、图画以外的世界,储备阅图、绘图、创图能力,让学生的思绪驰骋、思维共舞,真正学会运用图像语言绘出心中的故事。

一、用美术眼光“阅”读绘本,洞见图像阅读的力量

绘本读物中的图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文字能直接转换成语言朗读,而图像则需要依赖个人的视觉经验把图转译为语言。因为每个人对插画的诠释不同,能否通过阅图了解图像信息,不仅要累积视觉经验,还需要教师的引导。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美术的眼光更清楚地了解图像所传达的意蕴。

何谓“美术的眼光”?丰子凯认为,眼光是直的,即看见物象本身的姿态,是真正“看见”;眼光是曲的,即看见物象的作用和对外的关系,是“想见”。例如,面对一个花瓶,我们会看到它的颜色、造型、轮廓线条和材质等,即眼光放直;若看到花瓶大概值多少钱,放在什么地方等,即眼光是曲的。再如,用非美术的眼光看花,所见的只是果实的成因、植物的生殖器等,而用美术的眼光看到的是花本身的姿态、色彩等,这就是美术的眼光。

对于图像的解读,应从外在表面浏览提升到个体行为的内在思考和想象等心智活动,即将图像上升为图感,从中领悟图像的主旨与意义,促进学生的情感生成和智慧发展。

1.从“图像”到“图感”,品读图像形式美

图像阅读其实就是“看图”,若阅读一段文字,让我们马上发生变化不太可能。但阅读一组醒目的图片,我们的内心可能会立刻发生变化,情感也会受到视觉冲击。这并不是说图片比文字强,可替代文字,而是因为视觉形象更容易被儿童阅读与记忆,因为在儿童的所有感觉器官中,眼睛最主动、最活跃和最重要。

在成熟的绘本家的眼中,绘本就像一部动画,每幅图都是有生命的。如何才能感知这些图像所传达的情绪、氛围、思想和情感?这需要培养“图感”,即在阅读“图像”中,由视觉植入大脑,经过感知触动进行感受、思考和想象等一系列活动,唤醒大脑中相关的图形、影像和记忆,牵动情感共鸣,从而接收图像所传递的丰富的视觉信息,感受画者所传递的情绪与思想。

(1)赏读色彩美,建构第一好感

一本优美的绘本,其画面的视觉力量是基础,绘者以新奇创意、趣味情境、新颖技法、和谐版面、美感造型和独特风格都为读者呈现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画面,特别是色彩,它是画家用来沟通的重要工具,对强化故事情绪与气氛、引发读者解读图像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儿童绘本图像的色彩并不需要很写实,如《乱七八糟的变色龙》中的绿色的灌木丛配上绚丽的变色龙,有学生读后会说:“绿色的灌木丛中,这只色彩斑斓的变色龙蹲在大石头上……真奇怪,变色龙怎么不变色,颜色这么鲜艳,对比这么明显,怎么藏身呢。”给学生留有想象空间。

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感官,欣赏图像的色彩美,以此建构图感,体味画家在用色上的美感,可以让学生说说图像色彩给予他们的第一视觉感受,赏读分析图像的色彩好在哪里,闭眼遐思并感知图像色彩的独特美感,进而创意表达,阐述对于同一作品自己如何用色彩进行表达。

(2)品读意境美,体味画面情趣

中国绘画历来强调意境,画面会以特有的意境,充分反映出主题,一目了然。因此,绘本图像不能仅是文字图解,更应注重以特有的具有一定艺术感染力的画面意境来征服读者。例如,《月光长廊》中的图像,画风清新,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与朴实淡雅的情调,从景、形、色等方面围绕这一意境的营造展开,蓝色的天空、树林等景营造的夜晚很宁静,两个小主角的出现增加画面情趣,使画面变得静中有动。

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品读意境美,以此体味画面情趣,理解画家在构思上营造的氛围?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第一页画面开始读图,感知画家是如何以引人入胜的意境吸引我们的眼球,并将我们带进故事中的。而且,细读画家设计的生动、幽默的图像效果,展开并深化主题,令故事情节生动。此外,研读节奏美,感悟图像生命。图像中的节奏与韵律是通过线条、色彩、图形按一定的条理和秩序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变化。绘本图像中的节奏表达依靠各种视觉元素的组合来实现。开展动态阅读,把每幅图设想为动态画面,看出隐藏在其背后的信息。图中动态想象看似单调,实则有益,因为巧妙运用它们,将视觉节奏感与故事情节的发展节奏完美融合,引起读者的生理感受,产生共鸣。

那么,如何启发学生思维,研读节奏美呢?我们应以此领悟图像生命,理解画家在节奏上的动态设计:第一,研读图像中排列组合产生的律动美,重复节奏感。第二,研读图像中画面大小、色彩变化的设计,体味情节发展与节奏步调造就的律动美。

2.从“图感”到“语感”,研读图像的内容美

从头到尾阅读图画绘本,我们会发现它其实是一张到处隐藏秘密的“神秘地图”, 绘本的各个部分,如扉页、封面、环衬等都会为读者献上精美的图像。当对图文的理解不仅是看到、读到,更能在字里行间产生自我联想时,我们更能深切地感受这一丰富且深刻的体会,培养敏锐的“语感 ”。

(1)读封面图像,体会内容的图意美

无论什么样的书,封面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的封面,画有一大一小两只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仿佛在说些什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孩子看图,猜猜对话的内容,从而引出题目―《猜猜我有多爱你》,以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2)读环衬图像,体会内容的意蕴美

环衬是封面与书芯间的一张衬纸,而且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有图画,不应仅仅认为它们只是起装饰作用而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环衬不但与正文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我爸爸》这一绘本的环衬图案就是“爸爸”身上那件棕黄色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睡衣是爸爸的标志,串联整个故事,透过孩子的夸张幻想,塑造出一个让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安东尼・布朗以一贯的幽默风趣,借着想象力十足的童言童语,让穿着格子睡袍的老爸,化身为十项全能的超人。以孩子的眼光为出发点,绘本里的爸爸是巨大的,用仰视的角度表现孩子崇拜的眼光……

(3)读正文图像,体会内容的情境美

绘本正文图像就如导演设计的电影画面一样,是画家利用分镜图把整本书的图像、文字做整体的内在架构,把节奏、构图、色彩等元素结合在一起,再分页分画面呈现。阅读需要从整体到局部,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多元地观察与体会,一步一步地发现蕴藏于图像中的内容及背后的奥秘。通过翻页整体感知,探究不同角度的思维与观点,获取信息,用自己的声音、感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让阅读的快乐、喜悦和美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使绘本体验永远地留在孩子的心中。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正文图像,让他们充分挖掘图像中隐藏的故事,引导学生以口语初步感知表达,用顺口溜形式将文字内没有提到的内容再现,打开学生的想象阀门,有趣的文字就会从他们的思绪中奔涌而出,将绘本原有文字和学生创作进行整合,再通过故事创编,一幅图画应运而生。

在图文双向阅读中,应从外在的“图像”“字迹”发展到内在的神游,触动内在的思维与感受,洞察图文信息,从“图感”接引“语感”,深层感受心领神会的阅读乐趣,体味图像阅读触动心灵的力量。

二、用美术语言“创”编绘本,展现图像阅读的力量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有属于“我”的个性经历和情感。儿童的美术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形态是其特有的,这不但表现在儿童美术所独有的外显形式,也表现在达到这个形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流程,引导他们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图像,用心灵理解图像,借美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展现图像,呈现生活。

1.临图像,感悟表现风格

学生的美术语言有独属于他们的符号形式,还有独属于他们的调动这些符号的内在法则。任何一幅学生作品都包含其对表现对象的理解,不同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临摹也可以成为学生以自己的美术语言感受绘本图像表现风格的好方法。

(1)仿临图像,复制美术语言

所谓仿临图像,是指对照一幅画,照着它的样子画下来。在模仿画像时,要求在形、色以及用笔刻画上尽力和原作保持一致,把握好图像特征与画面美感。当学生进行电脑绘画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画面色彩协调、造型可爱的绘本图像。

(2)创临图像,生成美术语言

在创临一幅图像的过程中,临者的思想会产生变化,其手中的画也会随机经历变化。因此,在临摹图像时,应引导学生在读懂图像的基础上汲取画家图像的优势,变换美术语言,即造型、色彩、主题内容等的处理,以自我喜好的形式创临,追求自我表现,张扬美术个性。

第一,添临补空白。绘本图像是延展、跳跃、活动的图画,能引领学生走进故事情境,蕴含文字无法表达的寓意。这种“空白”给学生预留很多想象的空间,可引发丰富的联想。如引导细读图、补空白,可能会收到别样的精彩。

第二,变临营想象。想象属于心灵,属于每一个人,可以说学生的想象是其原始生命意识的流淌和波动。在图像变临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滋生想象的土壤,营造激发想象的意境,引导学生找准图像中的某些特定角色或场景,通过联想添加、变换创造,在临摹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用自己独特的体验方式,表达出极富个性的生命言说。

第三,创临觅真情。情既是图像生命的一种重要表现,也是存在性创作的根本动力。在图像阅读教学中,作为学生应该有双重身份,即自我身份与作者身份。要想真正读懂图像,就必须以作者的身份出现,不断地与另一个“我”对话,与图像中的角色对话,获得与图像相谐的最大程度的认同。

2.创图像,展现图像力量

通过读图与临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素材,充实美术语言,补充编绘技能。在创图像过程中,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关注适合学生的创作素材,结合教学,随时给学生提供创编机会,培养他们动笔绘图的习惯,说和看都不如让学生动笔画一画。在创图的方法安排上要巧取材,合理选择适合学生创编的图像素材,结合优秀绘本图像引导学生进行创编表达,绘画创作,自然水到渠成。

(1)借内容变换图像

借内容,即根据图像阅读对象的主题或内容,展开独立创作。这就需要抓住创作时机,即在学生表达欲望和自然童心在图像阅读中被引发之际,把他们表现的生活激情引导到绘本创编上,这是促使图像创作兴趣萌芽的最佳状态。如导读欣赏《我爸爸》《我妈妈》后,让学生说说、画画自己爸爸妈妈的故事,我们会发现学生作品的情节生动有趣,想象丰富,令人难忘。

(2)借方法升华图像

读图应会创作表达,才会读懂、读透、读好。创图能有力地强化对图像阅读的理解,有效地提高阅读图像运用的迁移效应。借方法,即让学生借优秀绘本图像的构图、情节设置和表现手法,用自己擅长的绘图手段与素材展开再创作,在新的创作理解中拥有新的感受与体验,促其创作能力不断迸发。

第一,个体创作,移情主角,融入情境,展现自我。绘画创作是画家的生存性选择,更是其存在性选择。创作是存在的言说,是生命的情性与理性、感性与智性的独特表达,是对人自我存在价值的确证。人,作为创造性动物,“我创故我存”。

第二,集体创作,紧抓主角,以关键点,一角多创。以自我意识创图,不同的学生以不同身份介入,使原本固有的形象有了温度、活力和生命,灌注自己全部情感和智慧的角色,让学生内心深深地烙上个体的生命印记,创编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3)借形式,创生图像

在绘本创编教学中的图像阅读与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学生在用画笔与图像的对话中,发现图像阅读的力量,在创图中发展自我,发现灵魂深处的那个最为隐秘的自己。这是一个不断敞开自我创作,使自己的心与绘本图像共舞的过程。借形式,即借鉴绘本的表现形式,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启蒙学生创编属于自己的绘本童年。

第一,借形式,换事物。这是根据绘本图像的形式,寻找可以被替代和延伸事物。在创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阅历展开想象,融入感受,聆听内心图像的言说,二度创作角色,传达个性化的图像表达,实现图像阅读的突围。例如,教师可以借助《逃家小兔》的形式,让学生将其改创成《逃家小猫》《逃家狐狸》《逃家小孩》等。

第二,借形式,创经典。这是指寻找可以用绘本的形式创编经典作品。学校会安排《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背诵,美术教师应运用美术方法,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与领会。教师可以借绘本的形式,让学生设计《弟子规》的主角松鼠―小豆豆,让学生做那个可爱的小豆豆,用自己的故事诠释《弟子规》,有的学生会用“小豆豆,学魔术”这样有趣的故事来画。用画笔传诵《弟子规》,学得轻松,画得愉快,从中体验到的不是枯燥,而是更多的乐趣。

第三,借形式,绘生活。这是指根据一本绘本图像的形式,描绘发生在生活中的故事,画“我”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综上所述,创生“图像”是开展学生绘本创编实践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将学生的美术语言发展与创作表达的欲求置于心间,及时捕捉创编素材与时机,让学生敞开心扉,想“我”所想,画“我”所想,以图像言说自我的生活体验。

读心术与心理学篇8

论文摘要:通过对高校学报现状的考察,发现其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在市场经济下,高校学报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精品观念,创办精品学报;突出专业优势,体现学报特色;加强读者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市场营销意识,创造经济效益。

普通高等院校学报是综合性的学术理论刊物,它是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的窗口,科技信息交流的载体,肩负着传播科研信息,推动学术进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在高校工作中不断地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发展,高校学报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市场竟争中来,恰如江河归海必趋之势。高校学报怎样适时生存、发展状大,是每位高校学报工作者巫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学报存在的问题及弊端

1.高校学报属于特殊的期刊群体。学术性和专业性是高校学报最基本的特性。这种特性的存在造成服务对象局限、读者群落特定。

2.许多高等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一专业设置众多,有的学科多达数十种。每种专业都有论文入选学报发表,久而久之始呈平均化倾向,模糊重点学科。百花虽艳,惜无一枝独秀。

3.“一校一刊”的办刊模式使学报成为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理论刊物。所刊登的论文大多出自本校师生及科研人员之手。由于外稿较少,同行之间竟争不甚激烈,有深度、有新意的论文产出率不高。再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作者投稿是为了评职称需要而仓促拟文,间或参杂一些“人情稿”和“关系稿”,影响了学报的学术水平。

4.目前,高校学报编辑部人员普遍较少,绝大多数都是编采审合一,很少有机会外出学习交流,组稿方式近乎“守株待兔”。闭关自守的工作方式致使编辑习惯于用现有知识水平去组织策划和编发文稿,学报的学术质量长期停留于同一水平而不得提高,甚至于跟不上学术发展而趋于后滞。

5.在发行经费尚有行政保障时,学报编辑不必为发行经费、期刊发行量而大伤脑筋,造成竞争意识不强、读者服务意识淡漠,不思进取,居安而不必思危。

6.不乏有些高校学报被经费拮据所迫,单纯实行版面与经济利益挂钩,一味迎合读者口味,追炒社会热点,忽视或轻视了学报自身所固有的学术性,导致学术质量大幅下降,与办刊宗旨和方向背道而驰。

二、高校学报的发展方向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高校学报若仍幻想着做主管单位的附属机构而闭门造刊,游离于计划经济之外,其前景必然是山穷水尽的穷途末路。高校学报必须跳出以往自我封闭、自我循环、自我服务的旧模式,重新审视自我、解剖自我、更新自我,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办精品学报、突出专业特色、重视读者服务、增强营销意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办刊方针。

1.高校学报必须树立精品观念,创办精品学报。

所谓精品,是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精品期刊的诞生是顺应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欣赏和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学术价值大、信息含量高、装帧精美的精品期刊受到读者的青睐。因此,学报编辑就要有强烈的精品意识,在学报的政治方向、学术价值、编辑校对和装帧水平上多下功夫,努力把学报办成精品学报。

1.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学报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其中必然包含着某种舆论导向,或为敏感的政治方向,或为潜在的价值取向,或为鲜明的情趣趋向。这种舆论导向的作用不可低估。好的舆论导向会科学地指导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否则就起反作用。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性质决定了高校学报办刊宗旨,它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现行政策的理论阵地。这是检验学报的政治方向是否正确的最重要、最核心、最直接的方法。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客观地、科学地分析处理文稿,加土出思想内容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陶冶人们情操,净化人们心灵,推动学术发展。

1.2学报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学术性是高校学报最基本、最核心的特性,如果丢失了这一特性,那么,学报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可见,学术性是学报的灵魂和生命。保证学报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编辑必须处理好以下两项工作。

其一,严格评审文稿。这是编辑工作流程中实质性环节,是学术质量把关的关键所在。审评文稿与其说是编辑对作者学术水平的检验,莫如说是对编辑的知识结构、思维判断力、科学预测力等方面的测试与挑战。编辑每夭都接触大量文稿,其中既有根据编辑策划的选题范围而撰写的文稿,又有作者自己选题而撰写的文稿。文稿涉及的学科也是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编辑能够对文稿的学术水平、科学价值、文字表达、思维逻辑等方向作出正确评价,从而做出去粗存精的筛选,决定取舍,为读者提供时新求实、达理质优的精品论文。

其二,吸引、团结、培养一支学术精湛的作者队伍。精品学报的学术水平应保持相对稳定并渐次上升,学报的学术水平体现于优秀的文稿,优秀的文稿出自于优秀的论文作者,优秀的学报依靠优秀作者的扶持。因此,学报要有意识地吸引、培养一批学术精深的作者,靠他们恒定期刊的学术水平。这些作者大致可划分为核心作者和流动作者。将在某些领域已取得较高成就的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划定为学报的核心作者。定期索取他们的研究成果,让这些作者高品质的论文成为学报的主流。将校内科研人员和自亩来稿人定为流动作者群,虽然他们整体学来水平不及核心作者,但也不乏有价值的文稿产生沂编辑注意从中掏沙取金加以选登。这样,基本保证了学报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1.3严格编辑校对。编辑加工与校对土作在期刊出版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也影响和决走一看期刊的质量。试想,文句失协,随篇皆视别字的学术论文如何体现其学术上的严谨、逻辑上的周密呢,其学术价值定会大大折扣。编辑与校对是相辅相承、相互影响的。编辑是校对的基础,校对是编辑的继续和补充。编辑的落脚点是考查文稿的作者逻辑思维是否清楚明确、出现的知识性内容是否科学准确、词语句子是否准确无误以及直接引文是否完全正确等。校对的重要落脚点则是文稿中的错别字。常言道“失之毫厘.差之干里。”对待校对干万不能掉以轻心。严格编辑校对,保证学报质量。

1.4提高装帧水平。黑格尔讲:“一件作品,我们首先要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然后再追究他的意蕴或内容。”用纸讲究、印刷精美、设计精致、视觉效果舒服大方的学报在期刊市场的同类竞争中将会占据一定优势。大家广为熟知的《读者》、《时尚》等期刊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美的设计装帧而令读者爱不释手,并被许多读者长久收藏。学报编辑应对这种文化现象做些思考和探讨。

2.高校学报必须突出专业优势,体现学报特色。

邹韬奋曾说:“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因此学报要根据自己的力、刊宗旨,扬长避短,精心培育有别于其他期刊的特色风格,使之独树一帜。

创立一种风格的先决条件是知己知彼。首先,要对同类期刊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否满足了读者的某些需求,满足度是多少,这些期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其次,冷静剖析自身。分析本刊在本地区、本系统乃至全国期刊界中的地位,认清现今状况,挖掘潜在优势。再有,研究读者心理、追踪需求动态,及早发现新层面、新侧面。力求使期刊处于“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学报要体现出特色,最重要和实质的是专业特色。实际上,每所高校都有各自不同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认真调查研究论证,确立学报重点专业,策划栏目和选题,集中连续推出这些专业的学术成果、科研动态。这不仅体现该学报的专业特色,也吸引、集结大量从事该专业研究的作者,推动学科浦人持久地研究.产生广泛影响。树立学报专业特色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行为,发挥现有专业优势的同时,注意发挥潜在专业优势,认真分析调整,不断积累,永恒追求。

3.高校学报必须加强读者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文化市场日益完善,读者买方市场业已形成的客观形势要求,读者的选择决定着期刊的生死存亡。学报编辑必须增强读者服务意识,研究读者需求心理,针对特点策划学报出版发行工作,以期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1研究读者心理需求,开发设计选题。读者是个复杂的社会群体,由于其年龄、职业及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区分成多种层次,多层次的读者构成必然产生多层次的读者需求。表现在与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接受能力、认识能力和心理渴望有关的一系列需求。编辑通过对读者心理需求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设计、开发选题,最大限度地接近读者的阅读期待程度,满足他们工作、学习的需要。

读心术与心理学篇9

一、指导诵读

陈钟梁先生说:“诵读,是语文课堂最真的一件事。”诵读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怎样使诵读起到应有的效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有时候,我们只是为了诵读而诵读,而对在什么教学环节之下,为什么要诵读,怎样诵读这些问题并没有作深入思考,诵读仅仅成了一种形式,这是对诵读的漠视和亵渎。笔者认为在诵读指导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诗歌的内容情感,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表达出这种情感。

诵读的过程其实也是反复玩味的涵泳过程。理解是诵读的基石。这是语文老师必须牢记的原则。而一定的诵读技巧又是师生演绎作者情感的有力手段。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这样设计教学:先教师或媒体范读,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本词的节奏韵律;其次研读,研究重点词句的语速快慢、语调轻重,指导学生体会抒情效果;接着精读,重点地诵读词的景物描写部分,赏析画面描摹之美;最后悟读,细读全词,探究所抒之情,体悟所含之旨。如此借助不同的“读”,培养学生的“读”诗之法,围绕诵音、观形、思情、明意的核心,眼口手心协调参与,多种感官多种途径地刺激,激活思维,学生能明显地感受到诗歌鉴赏的愉悦,从而提升诗词教学的效果。

二、展开想象

诗歌极具想象力,表达具有跳跃性,常常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品读时,通过放飞想象、还原情境,将诗歌的意象等语言符号组合成生动的画面、场景,尽力去建构作者的艺术世界,近距离地感悟诗歌多姿多彩的美。《静女》中写“静女”早早地在预先约定的僻静的城角等“我”。可是,既然如约而至,可是她又“爱而不见”,见到男子来了,故意隐藏起来。为什么“爱而不见”呢?同学们给出了很多的回答:也许是为了考验男子的耐心和真心,也许是为了给男子一个惊喜,也许是故意捉弄男子,逗他出洋相,也许是增添约会的浪漫气息,等等。“爱而不见”,出神入化地表现了“静女”的活泼、机灵和浪漫。

“搔首踟蹰”一句写男子未见到心上人时的典型动作和心理。“搔首”逼真地刻画了男子见不到“静女”时心急如焚的心理;“踟蹰”生动地描摹了男子迟疑难决的心理。这个典型动作和心理,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我”心爱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来呢?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意外的事情?你是不是突然变卦失约了呢?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惹你生气了?是不是你父母不同意咱俩继续往来了?你是不是突然变心了,不再爱我了?……总之,“我”想了很多很多。由此可见男子对“静女”的一往情深和如痴如醉的爱慕程度。课堂上,当我们用想象徜徉在作者为读者创设的艺术“空白”的世界里时,诗歌生命的律动便自然清晰起来。

三、品味语言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需要用心品味。品味,就是借助语言这个抓手,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思想相契合。教学《归园田居》时,学生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这样的句子也能叫诗吗?而这样的景物在农村太过平常。其实本诗景物描写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嚼头。笔者让学生结合以下几个方面细细品读:一是抓出诗中的名词,明确作者着力描写了哪些景物;二是抓出诗中的形容词(景物特征,如形状颜色、声音味道)、动词(景物状态,如动态、静态),明确作者着力描写了景物的什么特征;如此授以学生诗词鉴赏之“渔”。再深入研读,学生即能感受到文字中所透发出来的“生气”与“灵机”,而这正是张戒《岁寒堂诗话》中所说的“渊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本以言郊居闲适之趣,非以咏园田。”这闲适之趣,就是诗歌的意趣。继而,笔者让学生注意“虚室”这个词。教材中的注释为“空室”,我问,仅仅是房间的空吗?学生答是心之空也,我追问,这心之“空”的“空”是无聊空虚的意思吗?一番思考讨论后,学生答是空明,如此理解“虚室”意象,即能深刻体悟陶渊明诗尾“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意味深长。

四、巧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各学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巧用信息技术能为古诗文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教学《山居秋暝》时,教师或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诗中所展现出来的情境后,教者将制作的水墨动画呈现给学生,从而使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促使学生更充分地领悟诗歌之中蕴含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一旦诗歌自身的魅力与信息技术实现了有效的整合,就能很好地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使古诗词的教学有画面感,能直观、直接地滋润学生的心田,丰润他们的生命。

读心术与心理学篇10

【关键词】图书馆阅览;美术设计;空间延展;适宜

一、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环境美术设计的主要现实问题

由于传统的设计观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制约,使得许多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美术设计仍然采取传统的设计形式,出现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多样化的信息阅览媒介以及多元化的读者需求传统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新要求;其次,图书馆的阅览美术设计缺少融入现代化的空间设计理念,缺乏空间生态的美术设计思维理念,致使即便有光鲜的设计外表,但其内部的空间延展性和适宜性结构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再者,图书馆阅览的空间美术设计缺乏改变与创新,忽视了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设计理念,造成图书馆的美术设计在人性化服务方面的考虑不够全面,没有做到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阅览时的优雅舒适程度需求,没有充分体现图书馆内部布局结构的安全私密程度,同时图书馆内部环境功能较差,不能满足读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无法使读者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的激情;最后,高校图书馆阅览美术设计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观念没有真正融合在一起,空间设计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没有以人性化的设计思维,为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便捷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阅览美术设计中提升空间延展性及适宜性的策略

从图书馆空间服务的角度来看,图书馆的美术设计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会直接影响到空间的延展性与适宜性,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其优化策略:第一,将图书馆的内部结构设计划分为几个主要的区域,包括图书阅览区域、书籍设备管理区域、人工服务区域、休息交谈区域、网络信息区域等。通过不同区域的细致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美术设计的空间延展性与适宜性特点,独立开放,互不干扰。此外,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在实际空间设计工作中灵活运用,充分利用已有的建筑空间;可以从设计空间上设立相对独立的自习室、配置电脑与家具,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组合,设立此区域不仅可以使读者讨论学习,还可以为学校导师提供专业授课的教室,根据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自主性学习的需求。第二,图书馆休息交流区域可以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设立在各个楼层,为读者提供额外交流学习的场所,读者可以与朋友自由随意的交流并品尝美食,不用担心会影响到别人;静读图书阅览室、书吧、楼道走廊等公共区域的座位可以选用简约舒适、色彩亮丽的休闲沙发,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让读者在随时随地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充分放松身心,体验休闲舒适的图书馆阅读环境,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长图书馆的服务时间,吸引更多读者驻留在图书馆;在不断更新换代的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阅览美术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中对图书馆的阅览实行综合管理制度,比如可以实行自助借还图书系统、网上阅览服务、座位布局系统等。第三,将读者使用较为频繁的区域设置在读者出入最方便的地方,按照楼层进行细致划分,这样不仅节省了图书馆的空间资源,还合理地分流读者的阅览区域,减少读者寻找书籍的时间,同时也使各个区域的空间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与应用。此外,要合理利用图书馆内每个区域的图书文献,避免使用率较高的区域出现座位紧张的状况;要重视图书馆的外观造型、采光照明、色调装扮、摆放装饰等,使读者通过优雅舒适的馆内环境产生轻松愉悦的心情,让空间美术设计充分体现人性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