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十篇

时间:2023-09-10 15:22:23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篇1

【关键词】银证合作 影子银行 券商资管

一、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简介

定向资产管理是证券公司与客户签订定向资产管理合同,为单一客户开展的资产管理服务,与基金公司的专户理财性质相同,最低投资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定向资产管理客户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委托资产可以是现金、债券、资产支持证券、证券投资基金、股票、金融衍生品或证监会允许的其他资产。

在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中,券商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财方案与其他理财方式相比,定向资产管理具有理财方案个性化、投资灵活、投资领域多样的特点。根据证监会2012年10月颁布的《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的规定[1],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范围由证券公司与客户通过合同约定,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禁止规定,并且应当与客户的风险认知与承受能力,以及证券公司的投资经验、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相匹配。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可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也可以将其持有的证券作为融资标的证券出借给证券金融公司。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是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传统业务之一。创新型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结合银行、券商、信托、保险等多种金融机构的优势,通过有效的金融创新,实现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目标。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主要为高端客户提供整体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满足各类资金的不同投资需求。

除一般意义上的权益类资管业务、现金管理业务外,支撑券商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银证合作的“通道类”业务的快速发展。[2]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初,券商资管规模突破1.2万亿元。其中,定向资管规模超过1万亿元,市场贡献率达80%左右。[3]

银证合作通道类业务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监管层对资管业务松绑,2012年10月,修订后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中,定向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范围几乎不存在限制。[4]另一方面,证监会降低了各类业务的风险准备比例,放宽了净资本的计算方法,使得资管业务消耗的净资本减少,进而提升了券商资产管理的规模上限。随着资管新政的实施,券商资管开放式通道的价值开始被发现并逐渐受到重视,极大地推进了银证合作。

二、银证合作通道类业务的主要类型

目前,创新性的银证合作通道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主要包括:SOT类、票据类、特定收益权类、委托贷款类、银行间市场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等。

(一)SOT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SOT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是指券商接受委托人(自有资金、理财基金)的委托,投资于信托计划,信托计划投资于特定信贷项目,并在信贷资产到期后,将相关收益分配给委托人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具体流程如下图:

SOT产品能够实现银行贷款的表外发放,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

(二)票据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票据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是指券商接受委托人(自有资金、理财资金)的委托,投资于票据资产在票据资产到期并由委托银行托收后,将相关收益分配给委托人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具体流程如下图:

票据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能够实现银行贷款资产表内转表外,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票据资产收益较高且稳定。

(三)特定收益权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特定收益权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证券公司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投资于特定项目收益权,项目收益权人到期回购特定项目收益权后证券公司将回购价款分配给委托人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特定收益权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能够实现银行贷款的表外发放,无需借助信托通道,实现项目的直接投资,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

(四)委托贷款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委托贷款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证券公司接受出资方的委托,作为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受托人进行委托贷款业务。在委托贷款业务中,证券公司作为委托人,运用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的资金,委托商业银行向特定借款人发放贷款。贷款到期后,借款人向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还款,证券公司将相关受益分配给委托人。

委托贷款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能够直接连接出资方和融资方,参与委托贷款业务新领域,为出资方提供更多的资金使用渠道。

(五)银行间市场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1.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投资项目。是指证券公司接受委托人(自有资金、理财资金)的委托,根据委托人的需求,投资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流通的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资产支持证券(ABS)、资产支持票据(ABN)等非金融企业债务人融资工具,持有到期或进行特定交易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2.债券正回购类投资项目。债券正回购类投资项目是指证券公司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根据委托人的风险承受能力,通过债券正回购融入资金,放大投资的杠杆比例,并投资于委托人指定的投资品种,实现更高投资收益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债券正回购类投资项目使委托人通过债券正回购放大投资杠杆,证券公司为委托人提供主动管理业务,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综上,银证合作的“通道类”资管业务属于“需求迎合型”创新产品,短期内可对券商资管规模的扩大产生加速作用,但并不能成为券商资管业务创新之路的长久之计。在银证合作中,券商并不占据主动,既不负责产品销售,也不负责产品设计,仅充当银行放贷的通道。从长期而言,券商资管业务应着力于发挥其自身在金融系统内的资源配置能力,依托自身独有优势发展“服务型”资管业务。

三、“通道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监管

(一)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监管规定

对于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有以下监管规定:

1.制度报备。证券公司从事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应当建立健全投资决策、公平交易、会计核算、风险控制、合规管理等制度,规范业务运作,控制业务风险,保护客户合法权益。证券公司应当将以上管理制度报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

2.业务报备。证券公司应当在5日内将签订的定向资产管理合同报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

3.存续期管理报备。证券公司应当在每年度结束之日起60日内,完成资产管理业务合规检查年度报告和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年度报告,并报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

会计师事务所对证券公司进行年度审计时,应当对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出具专项审计意见。证券公司应当将审计结果报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

(二)针对“通道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监管

从2012年三季度以来,券商资管规模的激增引起了业内和监管层的共同关注,其中银证合作的通道类业务是券商资管规模大幅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通道业务的实质是券商为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供通道。iFinD数据显示,目前74家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份额合计2249.5亿份,产品份额过百亿的四家公司分别是国泰君安资产管理、中信证券、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华泰证券。从整个行业来看目前全行业通道类业务规模占比达到80%以上,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中信证券、宏源证券等公司,通道类业务的规模占比很可能达到95%以上。根据证监会数据,截至2012年年底,券商资管部门的通道性质业务规模达到1.5万亿,占资管业务管理规模的80%。[5]

尽管券商通道类业务尚未构成实质性风险,但由于券商通道类业务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2013年,监管层加大了对银证合作的通道类业务的监管力度,这类业务也成为证监会现场检查中的重点。[6]

随着券商资管规模突破两万亿元,银证合作的方向也会在新的监管背景以及行业发展背景下产生新的变化。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使得现阶段银证合作的“纯通道”类业务的费率降至万分之五的微利甚至无利润水平。盈利模式的改变将是券商继续推进资管业务在量变的基础上实现质变的根本途径。瑞银证券研报指出,未来券商资管与银行合作的发展方向或包括:发挥主动资产管理能力为银行资金选择优质项目;发挥自身产品创新实力,开发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产品供银行选择。券商由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通道”转变为银行资产的管理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业务。

参考文献

[1]钟慧.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操作细则出台.[N]金融时报,2008-05-31-(1).

[2]肖渔.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全面铺开.[N]证券时报,2008-06-03(5).

[3]券商定向资产管理成银行信贷“影子”通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1-22(9).

[4]证监会《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N]中国证券报,2012-10-19(6).

[5]李东亮.中国券业资产管理现状深度调查.[N]证券时报,2011-08-10(11).

[6]李文.监管层强力检查券商资管业务.[N]证券日报,2013-02-27(8).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篇2

摘要:文章通过对电信行业资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资产管理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并展开实施。针对电信行业特点,适合行业的资产管理系统应包含:生产类资产、管理类资产、低值易耗品、数据挖掘、系统管理五大管理模块。同时从企业实施实务出发对,实施技术路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实施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信企业固定资产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在促进企业生产运行和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高速进程中,电信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使得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甚至流失。随着公司资产规模快速扩大,以及多元化资产的形成,给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带来巨大考验。如何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合理配置资源,如何推动企业低成本高效运营、提升企业竞争力等重要命题逐步走向前台。面对企业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构建全方位资产管理体系,落实资产管理制度,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刘辉[1]在其文章中指出电信行业有大量的资产具有很强的流动性,需要加强管理。这类资产不仅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同时还具有单价较高,流动性较大,使用频率很高,管理难度很大等特点。表现为资产管理难度很大,每年由于资产流失而造成电信运营商的巨大损失。他提出利用物联网的概念对电信行业的资产进行管理。

陈霞玲[2]在其文章中指出中国运营商一般情况下拥有巨额的设备、管线资源等固定资产。怎么对这些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是电信企业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在电信行业管线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使电信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实现信息化、科学化。

王英奎、罗平[3]在其文章中指出由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电信企业开始关注占其总资产85%的固定资产管理,认为这些资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果,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在其文中基于e-TOM和价值链模型,对资产管理系统的重要流程进行构建,同时分析了建设资产管理系统的必要性,提供了实施实物资产全程管理系统的具体建议。

电信行业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议性研究较多,有的从整体业务流程进行研究、有的从物联网设计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些指导性意见,本文结合电信行业日常运营实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理念出发对电信行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研究。

1、电信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电信行业的资产管理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决策数据分析的功能,因此本文借鉴两个系统的特点设计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1.1 电信企业资产管理分析

为了加强对资产管理的监督,促进资产管理的规范运作,保障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电信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规范了物资采购、资产调拨、报废等一系列程序,了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目前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主要包括:资产账实不符;实物管理基础薄弱;管理制度执行不规范;缺乏资产管理监管措施。

1) 资产账实不符,是指财务账上资产与实物无法找到匹配关系,即资产没有找到与之相关的实物。本文资产账实不符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资产管理台账,在台账中未建立财务账上资产与实物匹配关系即视为账实不符。

2) 实物管理基础薄弱,电信企业作为上市公司,资产管理需要遵循SOX要求,对资产管理提出明确控制点。通信企业受行业特点所决定,具有经营场所多、分布面广、管理对象复杂等特点,给资产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资产管理之所以长期积累问题较多,与其资产管理基础相对较弱有着直接关联,主要体现在:1)的重视基础不够,重建设轻管理;2)管理标准存在不一致,资产与实物管理颗粒度有差异;3)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3) 管理制度执行不规范,根据电信企业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分类模式,可分为网络类资产、管理类资产,这两类资产的管理方面目前均十分不规范。

4) 缺乏资产管理监管措施,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经过几年的积累,资产的责任部门、责任人、使用人落实的不准确;管理力量不足,各公司财务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而且实物使用部门资产管理员对资产管理业务理解不深,影响资产管理业务操作。因此造成整体的资产管理水平不高。

1.2 电信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模块分析

本文所研究的资产管理系统是集资产管理、资产分析的信息系统,因此在模块设计时不仅结合了电信行业的特点,同时还结合了管理信息系统特点、决策分析系统特点进行设计。系统整体设计图如图1所示。

(1) 生产类资产管理模块:

电信行业企业一般具有多种生产类资产,且每种资产均具有不同的任务,包括:新建、扩容、减容、维修、替换、搬迁、巡检,以及工单删除、工单EXCEL上传、工单归档等功能。因此在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时可考虑包括的模块有包括:新建工程管理子模块、工程扩容工程管理子模块、工程减容工程管理子模块、工程维修工单、资产替换工单、资产搬迁工单、资产巡检工单。

(2) 管理类资产管理模块:

管理类资产在电信行业所站的比重较大,且所占的资本额也较大。其分布于每个公司所辖区域的各个区县,对企业来说管理起来难度较大,但从对这些资产管理的角度可以设计以下模块对资产进行管理。这些模块可包括:资产台帐管理、资产调拨管理、资产盘点管理、资产折旧预测分析、资产考核统计报表、资产报废管理。实施统一的流程来对企业的管理类资产进行管理。

(3) 低值易耗品管理模块:

低值易耗台账包括营业部自购、机关部室(综合部)统购和营业厅新建台账。营业部自购或综合部统购台账:营业部、综合部收货人收到送货单后登记台账,并打印低值易耗领用单,使用部门的领用人领用签字。营业厅新建台账:营业厅责任人启动整理低值易耗清单上报营业本部,营业部低值易耗管理登记台账。根据低值易耗品管理的内容可将系统模块设计为以下部分:低值易耗台帐、低值易耗盘点、低值易耗处置、低值易耗维护、领用出库。

(4) 数据挖掘模块

数据挖掘分析主要是用于资产分析,资产分析主要针对账实相符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固定资产余额与投入比、固定资产应用结果分析、固定资产调拨统计、固定资产分布情况、固定资产新增信息统计等。

(5)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是对资产管理系统运转所需的相关管理,其中包括:用户及权限管理、基础数据维护、菜单配置和工作流配置等的管理。资产分类信息维护,以数据字典的方式,维护系统中设备分类数据;用户管理,定义能够使用资产管理系统的用户,以及各用户访问系统的具体权限;工作流程维护,工作流管理主要是针对资产管理系统使用的工作流程引擎进行的系统流程设置。

2、电信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实施

(1) 根据资产账实不符的分析,结合资产管理系统,实施工作总体思路分为五个层面处理:对现有账实信息匹配、可能去向追查、地市间调拨资产匹配、优化资产匹配关系处理和核销账实不符资产。根据提高资产账实相符率工作五步法,每类资产要经过调研分析、责任落实、现场盘查、资产匹配和优化处理等过程达到资产账实相符。

(2) 根据本次解决方案目标,不仅要提高资产账实相符率,而且要规范资产管理业务操作持续保持资产账实相符。结合各类资产处理过程,形成地市基线方案,可分为六个阶段完成解决方案目标:业务宣传、调研分析、责任落实、现场盘查、资产匹配、优化处理。

1) 业务宣传:业务宣传阶段主要包括对资产管理业务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培训、宣讲业务考核指标与评分标准、制定实施计划、组建地市项目团队。

2) 调研分析:调研分析阶段主要是收集数据、解除报废资产匹配关系和核对权证资料等工作处理。

3) 责任落实:由于资产账的部分信息不够规范,造成资产实物与帐无法匹配。责任落实阶段主要是对已收集的实物信息与资产账进行匹配。主要包括工程物资确认、租赁资产确认、原始凭证查阅、追踪个人保管资产、建立父资产、生成标签、建立实物台帐、资产匹配和分析未盘点资产去向。

4) 现场盘查:现场盘查是根据资产分布地点,盘点资产设备。固定资产存放地点通常可分为七类:办公楼、营业部、营业厅、仓库、机房、基站地点和网优地点。

5) 资产匹配:主要是通过资产管理系统的资产匹配功能,实现资产账实相符。根据资产匹配原则,首先匹配新增资产,确保新增资产达到完全账实相符。

6) 优化处理:主要是指资产与实物匹配关系合理后,提出资产报废建议,最后完成资产同步,达到账实信息相符,erp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的信息一致。

3、小结

本文结合电信行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梳理了电信行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信息系统理论对电信行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其包括生产类资产管理模块、管理类资产管理模块、低值易耗品管理模块、数据挖掘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共五部分。同时根据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现状,对信息系统的实施路径进行研究,分为业务宣传、调研分析、责任落实、现场盘查、资产匹配、优化处理六个部分,特别是对账实不符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辉. 一种流动性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0:56-57.

[2] 陈霞玲. 面向流程的电信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0,09:198-199.

[3] 王英奎,罗平. 电信运营企业实物资产全程管理系统构建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42-47.

作者简介:

徐伟,硕士研究生,上海理工大学,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樊重俊,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系统工程;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篇3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 会计核算 会计准则适用

201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2010]25号,下简称25号文),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和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完善会计制度。

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暂未对合同能源管理的会计核算进行明确规范。近年来关于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的理论研究也有不少,而在实践中,不同的节能服务公司及用能单位、或合作方式不同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其会计处理也是方法各异。在此笔者想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合同能源管理的会计核算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合同能源管理,就是由能源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培训、维护甚至节能量监测等一条龙综合,并通过与用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回收投资成本及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用能单位在零投资、零资金风险的前提下实现节能效益,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支付节能改造项目成本,合同期满后可免费获得该节能设备;

2.能源服务公司先垫付资金为用户进行节能改造,因此承担了资金使用成本和投资回收的风险,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投资的收益往往比节能设备即时卖断方式的利润空间要大。

3.节能设备由能源服务公司投资建设,在合同期内设备的所有权属于能源服务公司,使用权属于用能单位。合同期满,节能设备一般无偿赠送给用能单位。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会计准则适用

合同能源管理主要依赖于特定的节能设备进行,因此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的关键是节能设备的核算,而会计核算的基础是会计准则的适用。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合同条件,对节能设备的会计核算主要有以下观点或方法:

1.适用存货准则

节能设备生产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向用能单位提供自产的节能设备及节能服务,并分享节能效益,这种情况下,节能设备作为存货核算,其实质类似于分期收款的节能设备和节能服务的混合销售。

2.适用租赁准则

认为合同能源管理适用租赁准则的理由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的解释:确定一项协议是否属于或包括租赁业务,应重点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履行该协议是否依赖某特定资产,二是协议是否转移了资产的使用权。合同能源管理中,节能改造需依赖特定的节能设备进行,在合同期内节能设备由用能单位使用和管理。可见,合同能源管理符合会计准则关于租赁的规定。虽然。合同能源管理的合同条款表现为效益分成而不是租金的收付,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亦提到:某些情况下企业签署的协议所包含的交易虽然未采取租赁的法律形式,但该交易就经济实质而言属于租赁业务。因此,合同能源管理适用租赁会计准则。

由于租赁又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因此合同能源管理应归类融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也有不同观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定,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的,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融资租赁以外的为经营租赁:

(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

(3)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4)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按照前述分析,合同能源管理至少具备了融资租赁的第1、2、5项特点,应视为融资租赁的一种特殊形式。

另有观点则认为合同能源管理下未来的节能收益并不能确定,且在合同期内节能效益由双方共享,与节能设备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没有全部转移给用能单位,再者合同期通常远短于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因此,建议按经营租赁核算。

3.采用BOT处理

BOT(buiI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认为合同能源管理可采用BOT处理的理由是:该项业务有着明显的建造一经营一转移这一过程,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规定的BOT模式一致,因此,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进行处理。

4.作为长期摊销的费用处理

又有观点认为由于未来的节能收益不能准确确定,每期的节能收益都不相同,如果节能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则按合同期平均计提的折旧与每期的节能收益不配比,因此可考虑把节能设备投资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合同期限内按与确认收入相同的基础进行分摊。尤其是在25号文未前,相关的财税优惠政策不明确,如果节能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考虑到加速折旧及合同期满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用能单位的涉税问题,在实务中不少能源服务公司采用此种处理方法。

三、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

前述的几种会计准则适用,就形式特征而言。似乎适用租赁准则的理论依据比较充分,在理论研究领域倾向于适用租赁特别是融资租赁准则的观点也比较多。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能源服务公司,特别是非上市的小型能源服务公司却绝大部分将节能设备投资作为待摊销的费用处理,在合同期内进行摊销;个别上市的、或纳入上市公司报表合并范围的、或规模较大的能源服务公司则把节能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按直线法以合同期为限计提折旧;销售自产节能产品同时提供节能改造服务的生产型能源服务公司则将节能设备作为存货核算;按融资租赁或BOT处理的极少,甚至可以说是零个案。

因此。笔者认为,在以会计准则为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我国能源服务公司的发展现状,本着简化核算和便于操作的原则,可根据不同情况对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进行以下会计核算处理:

1.节能设备作为特殊的固定资产核算

节能设备作为能源服务公司一类特殊的自有固定资产核算,既不作融资租赁处理,也不完全等同于经营租赁。因为,合同能源管理下未来的节能效益只是一个理论上的预期值,每期的实际收益一般不能在合同明确,也不会规定一个利率。但在融资租赁的会计

核算中。需要确定租赁内含利率和最低租赁收、付款额,从而计算资产及融资费用或融资收益的入账价值;再者,合同期内与节能设备所有权相关的风险与报酬并没有完全转给用能单位,所以从可操作性的角度看,不主张采用融资租赁的处理;而如果作为经营租赁的固定资产处理,按会计制度规定应合理确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并预计净残值,按税法规定生产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是+年,为了使会计与税法处理趋同。企业往往按税法的规定制定折旧年限,并预留残值。但合同能源管理下,合同期一般都远短于上述规定的折旧年限,目前实际工作中合同能源管理的合同期多为五年左右。因此,笔者认为节能设备可按合同期为折旧年限进行平均摊销。又因合同期满时节能设备一般会无偿赠送给用能单位,对于能源服务公司而言预计残值的意义不大,建议残值预计为零。相应地用能单位按合同约定比例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节能效益分成建议作为费用列支,不再区分购建资产和接受服务的支出。合同期满用能单位接受无偿移交的节能设备时,将其作为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入账。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与25号文的精神也是一致的,据25号文的意见: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会计上按捐赠处理,税务上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处理,并免征增值税;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企业所得税实行“三免三半”;对于用能单位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支出,如果用能单位是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该支出作为能源费用或相关支出列支,如果是企业,其购建资产和接受服务能合理区分且单独计量的,应分别核算,不能合理区分或单独计量的,作为费用列支。

至于现阶段实际工作中,很多能源服务公司通过“长期待摊费用”或直接在“在建工程”进行核算,一定程度上是考虑了节能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时计提折旧以及合同期满设备转交用能单位时的涉税问题,随着25号文的公布及具体实施办法的陆续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得以明确,节能设备如按前述作为特殊的自有固定资产核算,其实质与按“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并无太大差别。

2.采用BOT处理

对一些政府招标的公共基础设施节能改造项目,也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采用BOT处理,但这种情况下能源服务公司可能要确认一项金融资产一能源服务公司可以无条件地从合同授予方收取的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或者确认一项无形资产一合同授予方授予能源服务公司的特许经营权力,即用基础资产向第三方提供服务并向其收取服务费用的权力。如果由能源服务公司确认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则要由合同授予方确认固定资产。如前述在合同期内与节能设备所有权相关的风险与报酬并未完全转移给用能单位,因此笔者认为采用BOT的处理不如按能源服务公司自有固定资产核算恰当。

3.节能设备作为存货核算

能源服务公司用自产节能产品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服务,属于正常的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设备部分按产品销售处理则可,在此不赘述。

4.后续服务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能源服务公司在合同期内为用能单位提供的设备维护、技术咨询等后续服务支出,直接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

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任务是难巨的,但同时节能的潜力也是巨大的,节能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如何本着创新和扶持的原则完善、细化合同能源管理的会计核算制度以及财税优惠政策,切实推动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有着更大的现实意义。而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点思考,亦是笔者拟写本文的初衷。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2006年2月15日

[2]《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3]《完善会计核算方法加速推进节能减排》作者:尹桂凤宋佳璐《经济视角》2007年第10期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篇4

关键词:管理变革 业绩评价 创新趋势

在当前由工业社会向信息和知识社会转变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发生了全面变革,体现在战略思维、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

企业管理变革

(一)战略思维方式的转变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巨变促使人们纷纷跳出以前的战略思维模式(规划学派、环境适应学派的战略观),从而出现了以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为代表的战略新范式。其要点是企业要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具体地说,首先要选择一个具有最大盈利潜力的行业,其次要根据其特点在行业中占有一个优势地位。但是,随后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发现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业绩差异远大于行业间的差异。比如,Rumelt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内部比产业间的企业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大得多,这就使产业组织范式陷入窘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和学者逐渐将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了企业层面,产生了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资源基础论将企业看成是一系列独特资源的组合,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这种战略思维模式却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因为人们无法正确评估企业众多资源中,哪种或哪个组合对企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从而奠定了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从而特别是运用企业资源的独特能力。现今核心竞争力理论已经涉及到知识资本或者智力资本的相关概念,强调无形资产的使用所带来的长期财务价值的实现。

总体而言,企业战略的关注点已经从产业选择转变为对独特资源的占有尤其是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上。战略思维方式的转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构建,特别是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

(二)组织结构的变革

新时期企业组织设计致力于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应变力,并呈现出虚拟化、柔性化、扁平化和网络化的趋势。

1.虚拟化。虚拟是指把不同地区的资讯组合成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的企业组织模式。虚拟经营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外向优化。虚拟企业将不同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联合起来,在保持单个企业独立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将原本分散的资源和技术集成一个高速快捷的生产系统。

2.柔性化。柔性组织结构注重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和合作性,强调系统要灵敏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保持组织系统的动态稳定。组织结构的柔性化主要体现在职权结构合理化、集权和分权的合理统一,它通过权限结构的调整,提高决策的时效性。

3.扁平化。扁平化组织结构是一种紧凑而富有弹性的新型团队组织,它具有敏捷、灵活、快速、高效的优点。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预言“未来的企业组织将不再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式结构,而会逐步向扁平式结构演进”。汤姆J彼得在《管理的解放》一书中指出科层制必将走向灭亡。组织扁平化减少了信息处理的环节,缩短了信息处理的时间,使决策变得更加灵活机动,贴近现实。

4.网络化。网络型结构是在特定职能或任务上实行了专门化的几个组织,以其中一个组织为中心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类似网络的一种结构。网络化组织的界限越来越趋向于无形,企业并不倾向于采用众多界限将人员、任务、工艺及地点分开,而是将精力集中于如何影响这些界限,以尽快地将信息、人才、奖励及行动落实到最需要的地方。

(三)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单个企业的资源利用为核心和出发点的经营管理模式;第二阶段是基于扩展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质量、成本和时间是企业的三个核心活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也是围绕着这三个方面不断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以前,企业出于对制造资源的占有要求和对生产过程直接控制的需要,常常采用扩大自身规模、参股到供应商企业等策略,即所谓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有效的。但是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弊端日益暴露。比如,该模式降低了企业经营运作的灵活性、减缓了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加大了投资成本、增加了经营风险等。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转而采用“横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抓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即供应链。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协调运行,才有可能使所有企业都能受益,于是供应链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供应链管理把企业资源的范畴从过去的单个企业扩大到整个社会,将原来管理模式的核心要求,即时间、质量和成本拓展为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弹性。

企业管理变革对业绩评价的影响

根据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的理论框架,战略影响结构,结构追随战略。在组织结构定型之后,一般要通过具体的管理控制手段来组织公司经营,建立相关的业绩评价和反馈制度。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将引起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中的评价主客体及其定位、评价的流程相应变化。在不同战略层次上的业绩评价中,评价内容、关注角度和侧重点不一样。而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也会极大地影响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的选择及评价报告的内容。

企业不同的战略组合将决定管理控制系统的属性和作用,进而决定业绩计量与评价系统所应当具备的功能。具体说,不同竞争战略下的业绩评价体系各有侧重点。例如,产品高度标准化、生产流程相对稳定的生产型企业,通常将其战略定位于成本最小化之上。相应地,评价指标着重于原材料的价格性能比、内部制造效率、市场占有率及产品交货率,而评价的标准将有利于那些促使成本降低的行为。反之,如果企业是在卓越的质量和服务的基础上追求差别化战略,那么评价时应注重产品合格率、产品品质改进效率、产品退货率和产品返修率、交货期等指标。评价时,将鼓励那些追求零缺陷,减少产品返修次数,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加快定货和发货速度的行为。从动态的观点来看,企业在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最初阶段,一般将注意力集中在制造系统的弹性上,强调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在高度实施差异化战略阶段,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转向鼓励功能交叉、协作、改良等关键业绩指标。此时,涉及生产流程、顾客服务、产品开发、跨部门协作的业绩指标都将被开发出来。

相比较而言,相比差异化竞争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公司专有技能、智力资本或者知识资本的概念,此种经营战略下的组织机构更加强调跨职能、跨部门的协作。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兴起,也深刻地影响了业绩评价体系。根据供应链管理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和目标,供应链业绩评价指标应该能够恰当地反映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以及上下节点企业之间的运营关系,而不是孤立地评价某一供应商的运营情况。现行的业绩评价指标主要是基于部门职能的指标,不适用于对供应链运营绩效的评价,它是基于业务流程的评价指标。随着人们对供应链总体绩效和效率的日益重视,能从总体上透视供应链运作绩效的指标体系将逐渐被开发出来。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创新趋势

企业战略、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革,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变革,使之呈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

(一)企业业绩评价的重心转到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

企业日益重视将业绩评价系统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联系,也就是将企业战略作为业绩评价的起点,通过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将企业战略目标转换成阶段性的战术目标,再将这些目标自上而下层层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内容,以便使不同部门不同人员明确各自的任务,使得各部门在企业战略的统一部署下协调一致。

(二)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以体现企业的长期发展优势

财务业绩与非财务业绩都是企业总体业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业绩评价除了要关注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及生产率的提高外,还应充分关注客户满意程度、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员工满意程度等非财务因素。客户层面、职员层面和内部生产经营过程层面等指标,大多能反映出企业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定的预示性作用,可以有效地弥补财务指标易引致企业短期行为的缺陷。

(三)注重反映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传统的业绩评价主要在于满足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者的需要,偏重于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衡量。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及内涵被大大扩展。广义的利益相关者指能够影响企业或受企业决策和行为影响的个人与团体,如员工、股东、顾客、供应商、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等。新的战略性业绩评价在注意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过程的同时,开始将视野投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四)注重对知识、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的评价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核心利润源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它从以实物型资产为主,演变为以实物型资产和金融/财务型资产为主,进而演变为以金融/财务型资产和无形资产为主。这些无形资产实质上就是企业内部知识的积累以及智力资本的体现。一些企业在制定业绩评价体系时,已经开始考虑以上因素。

(五)注重对整体流程的关注

传统的业绩评价侧重于单一企业或单个职能部门的评价。在新的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重点已逐渐转变成各自供应链体系的效能之争。为适应企业竞争环境和竞争方式的变化,从供应链整体出发注重对企业整体流程的评价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六)结果评价与实时动态过程评价相结合

随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呈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等发展趋势,具有沟通机制功能的管理控制系统也必然逐步由纵向控制和后馈控制发展为横向控制和前馈控制。与此同时,作为管理控制系统中信息反馈机制的业绩评价系统也必将由主要提供事后的财务信息向全面提供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与非财务的信息的方向发展。

(七)重视创新业绩的评价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特征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与保持的关键因素,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法宝。因此,创新业绩的评价将逐渐成为业绩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周长青. 当代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创新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学报,2002

2.(美)迈克尔波特著.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7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篇5

关键词:银行 资金结算 现金管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进一步接轨,国内企业发展呈现出集团化、专业化、国际化等特点,同时客户对其资金结算、管理、运用等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由此以资金结算服务为基础和切入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满足客户个性化、多元化、综合化业务需求为目标的银行资金结算高端产品――“现金管理服务”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

一、现金管理服务VS传统支付结算服务

1、共同点:现金管理业务及传统支付结算业务均属于银行资金结算业务的范畴,即银行作为中介机构,依托银行网点或电子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单位客户提供的以货币给付、资金管理、信息报告为核心的工具、产品和服务。

2、主要区别

支付结算业务

定义:根据中国人银行《支付结算办法》,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信用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的行为”,支付结算业务属于狭义的资金结算业务。

特点:其主要特点是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中处于中介地位。支付结算业务是银行最传统、最基本的职能,是商业银行资金结算业务标准化的产品。

现金管理业务

定义:现金管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IT系统、渠道网络等优势,将传统支付结算业务、投融资业务加以组合、创新、延伸,为不同类型的客户设计和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综合资金解决方案,包括现金收付款交易管理、流动性管理、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等服务。

特点:现金管理业务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实施复杂、周期性较长以及与客户密合度高等特征,有利于提高客户对银行的依存度,提升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是银行构建自身不可模仿的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支付结算业务、现金管理业务均属于资金结算业务,但相对于传统支付结算业务,现金管理业务更多体现的是银行在资金结算业务中对客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量体裁衣”服务,现金管理业务的出现使银行的传统结算功能发生了升华和转变,为企业资金结算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服务平台。“支付结算”、“资金结算”、“现金管理”业务三者比较如下:

二、现金管理业务内涵分析

当前现金管理业务内涵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以账户和供应链为核心的收付款交易管理。主要是通过传统支付结算工具、创新结算工具来完成资金的收付,同时完成交易有关信息流的采集。

2、以现金资源集中、共享为核心的流动性管理。主要是通过实时或一定周期完成客户(尤其是集团企业、连锁企业等客户)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资金归集,或对同一客户(如:财政社保客户)不同性质的资金实行分户管理,统一规范和分担共享各分支机构的资金收付行为,提高整体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客户财务成本。

3、以创造现金流价值为核心的投/融资管理。主要是为归集资金或沉淀资金提供投资理财产品,特别是开放式、短期的理财产品,提高资金收益,更好地体现银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

4、以资金流、信息流、乃至物流为核心的综合信息报告。主要是依托银行电子系统对收付款管理产品、流动性管理产品、投/融资管理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财务信息以及所对应的物流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后,方便快捷地提供、展示给客户,为客户的资金决策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

三、国内企业现金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现金管理业务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资金集中和共享,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企业加强自身流动性管理,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等,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

以下从“资金分散式企业”与“资金集中管理企业”资金运用模型比较分析国内企业进行现金管理必要性。

(一)现金分散式企业资金运用模型

从以上模式可以看出,现金分散式企业管理模式下,集团总部对整个资金运用及控制能力较弱,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较分散。主要表现在虽然整个集团公司存款资金较多,但主要分散于各分公司及子公司,集团公司不能对其下属分公司及子公司资金进行统一运用及有效管理,资金运用能力低。

2、财务费用较高。主要原因是由于集团公司整体资金运用水平低,部分子公司及分公司在资金出现缺口时只能从外部进行融资,从而可能出现在集团整体现金流充裕情况下,其分公司或子公司贷款额仍然较高,集团公司整体财务费用居高不下。

3、资金风险大。由于集团资金分散于各个分、子公司,集团对资金监控难度加大,资金管理成本高,可能存在较大资金风险隐患。

(二)资金集中管理企业资金运用模型

现金集中企业资金管理模式下,集团通过银行现金管理业务,较好实现了集团总部对集团内部资金归集、支付、运用、管理等,提高了集团资金管理水平,其主要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面:

1、实现资金集中管理。集团总部通过现金余额管理务及时归集各分、子公司的盈余资金,实现了企业资金集中管理。

2、提高了资金运用水平。在资金归集基础上,对资金暂时存在缺口分公司,可在集团内部通过委托贷款等方式实现资金调配使用,提高了资金运用水平,降低了银行借款,优化了企业财务结构。

3、资金管控能力强。通过统一支付管理,集团总部加大了对资金使用监控力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结论:从以上对比可看出,现金管理服务可以帮助客户较好管理现金头寸和现金流,增强企业财务竞争力、提高资金管理效率、改善现金流等,将资本从企业经营性资产中释放出来,让企业利用自己的现金流来发展壮大自己而不是过多地依靠银行贷款来维持增长。

四、商业银行现金管理业务发展必然性

一是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电子化、网络化、资本市场纵深发展等因素为商业银行现金管理业务提供了发展机遇。

二是从企业端看,企业经营行为日益复杂、治理结构趋于多样、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地域分布广泛(跨区、跨境)、财务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提高(ERP\TMS)、企业现金流预测和管理等为商业银行现金管理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是从银行端看,资本市场发展(股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典当行、民间借贷等)分流了客户的融资需求,对银行信贷形成一定冲击,利率市场化预期促使银行积极进行业务转型,调整收入结构,拓展非息收入来源,而现金管理业务正是商业银行实施业务转型的有力抓手。

四是从银企关系看,现金管理服务使银行与企业关系发生了悄然变化,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通过现金管理服务为企业提供资金管理解决方案(资产、负债、理财),改变了银企之间简单的传统存贷关系;通过现金管理产品、系统与企业的深入耦合,加深了银企合作关系,改变了以往依靠关系营销、维护客户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对银行的依存度,较好实现了银行与企业长远和双赢合作。

总之,现金管理服务体现了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向客户阐释了全新的银行账户管理、资金结算、资金管理等金融服务,改变了银行提供单一产品服务模式,商业银行通过提供综合性的金融解决方案满足了客户资金管理的全面需求,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国内电子银行的全面发展,更是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重要标志。

五、国内商业银行现金管理服务简介

当前国内已有多家商业银行推出了现金管理服务,如:

工商银行――“财智账户”,客户涵盖了大中小各类企事业单位,主要帮助公司、政府、事业等客户高效管理应收、应付款,归集、调剂内部资金,及时、准确获取现金流信息,提供多样化投资机会,提高资金回报。同时能为重点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实现了量身定做、贴身服务,并推出了全球现金管理;

中信银行――“企业财资专家中信财富阶梯”,是该行推出的“新一代现金管理服务平台”;华夏银行――“华夏银行现金新干线”,包括集算快线、集付快线、E商快线、速汇快线、直联快线、透支快线、银关快线等七大类产品解决方案;“融资共赢链”它是通过与横向的协作企业合作,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运用不同的融资方式,以业务本身的自偿性特点为风险控制基础,围绕核心企业设计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

农业银行――“行云・现金管理服务品牌”,以集团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账户管理为核心,协助客户进行头寸管理和风险管理,实现资金管理安全性、资金流动实时性、资金运营效益性,系统解决集团客户分支众多、资金分散、信息滞后的难题。

建设银行――“禹道――智胜的现金管理”,涵盖了建行七大现金管理产品线,即账户服务、收付款产品、流动性管理、投融资管理、信息报告、行业解决方案、服务渠道。近百种现金管理产品及十余个行业现金管理综合解决方案,服务着包括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政府客户、金融同业等在内的庞大的现金管理客户群,不仅可为客户快速定制各类融智、融资、融技的综合现金管理服务方案,而且凭借强大的现金管理系统以及最大程度契合客户机构分布的营业网点,为客户周到地提供全方位的现金管理服务。

六、关于商业银行现金管理业务几点建议

1、商业银行要加强对现金管理业务的理解。首先,商业银行要深刻理解现金管理业务所涵盖内容及服务内涵。从全球现金管理服务来看,现金管理业务是银行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的账户开立、资金划转与收付款、融资额度、投资工具和信息报告等打包综合金融服务;其次,从目标客户营销来看,当前国内商业银行更多将目光投向大型集团客户,集团类客户现金管理业务已初具规模,另一方面,国内中小企业同样在现金管理服务方面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银行对其议价能力也更高,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延伸现金管理服务客户群体,推动现金管理服务的社会履盖面;从服务方式来看,对于集团类、机构类、连锁商业、大型企业等客户,该类客户对现金管理业务需求具有行业共性等特点,商业银行要通过专业化的现金管理服务更多地为该类客户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对于中小企业类客户,由于其个体差异较大,商业银行应在分析内在需求基础上,通过“量体裁衣”分别为其提供个性化现金管理服务。

2、商业银行要注重现金管理平台建设。现金管理服务涉及大、中、小企业以及机构客户等客户群体,服务实施渠道涵盖了柜面、自助终端、电子银行、银企直联、手机短信等多种客户服务渠道,产品包括基础产品、现金管理产品、创新类产品等,显然依靠传统的渠道、产品、服务方式,商业银行已无法为客户提供有效现金管理服务,而商业银行通过建设现金管理平台,可以较好将客户、机构、渠道、产品等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为客户实施现金管理服务。一是要建设面向大中小企业以及机构类对公客户具备互联网和主机直联接入的、集中式的综合产品服务平台;二是要建设现金管理产品创新平台,支持业务产品高效快速研发,满足服务资源共享,松耦合运行、可扩展的要求;三是要通过现金管理平台整合业务、产品、客户、渠道等多个层面的信息流,为客户提供信息报告统计服务,满足客户业务管理精细化要求。

3、要加快现金管理产品体系建设。相对于商业银行标准化的产品,现金管理业务更多体现的是各类产品组件定制、产品灵活组合及综合运用等打包服务,需要品种丰富、功能完备的产品体系支持,为此商业银行应紧紧围绕市场、客户、渠道等维度不断夯实现金管理产品创新及建设,以满足现金管理业务发展需要。一是现金管理产品体系建设要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细分客户,根据客户行业、类别、规模等不同属性,逐一分析各类客户现金管理服务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现金管理产品创新及研发,满足客户差别化需求。二是要不断拓展已有产品体系服务功能。商业银行可从“改善客户体验”为出发点,对现有产品(或服务)逐一进行功能分析,确定产品优化内容,并通过与IT技术平台相结合实现产品功能的优化升级,包括优化产品服务功能,扩大产品运用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等,从而提高客户现金管理服务体验,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现金管理服务水平。三是现金管理产品体系建设要与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就是现金管理产品研发要以市场为基础,能够满足市场实际业务需求,并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优化、创新现金管理产品。

4、现金管理要走品牌建设之路。商业银行加强现金管理业务品牌建设可以向市场更好地诠释现金管理服务内涵,实现与客户群体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为商业银行建立不可复制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从而树立商业银行整体现金管理服务形象,提高商业银行在市场中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篇6

传统认为,“战略”是指重大的、带全局性和决定性的谋划;财务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职能管理,只是企业管理的一个侧面,不具有全局性特征,因而无战略成分可言。然而,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因融资结构等重大财务安排不当而导致财务危机的诸多教训越发清楚地告诉我们,财务管理并非仅限于“策略”和“战术”层面,也有着事关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内容。这就是说,财务战略应该有其相对独立的存在意义。

二、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企业战略角度的考察

企业战略也常被称作“企业经营战略”或简称为“经营战略”。企业战略问题的提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从西方的情况(以美国为例)来看,企业战略的产生大约是50年代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亦即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这段时间,虽然由于基本消费品的需要正逐步趋于饱和而使企业意识到了以销定产的道理,这种道理也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付诸实践,因此,企业不再仅仅依靠内部控制式的传统管理,而是更多地根据环境从需求的变化来规划未来发展,并在实践中采用了诸如预算管理和长期计划等具体做法。但是,那时的计划和预算都是主要地以历史实绩为基础,采取简单的趋势推断办法加以确定的,而比较缺乏对未来环境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预测。显然,这样的计划或预算离以“谋划未来”为基本特征的“战略”尚有较大距离。

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时代,社会需求由“量”转向“质”,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推动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革新,大大加剧了市场竞争。与此同时,资源短缺(如石油危机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此外,由于通货膨胀及垄断行为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地破坏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政府对经济生活及企业活动的干预因此而不断增加。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企业发展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日益深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唯有切切实实地根据环境及其可能变化谋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相应的实现途径,方能求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企业战略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企业战略的产生是进入80年代之后的事情。在1978年开始进行的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企业以国有企业为绝对主导,而国有企业又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控制之下。所以,严格说来,当时的国有企业事实上都只是承担国家计划所指定的生产任务的“工厂”而已,它们基本不具备“筹划事业”这一职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企业改革主要围绕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权力与利益分配作一定的调整,而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国有企业的机制改造;与此同时,非国有企业也尚处于初步成长阶段,对国有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不够显著。而到了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机制改造已基本做到了“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以展现;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壮大使得市场竞争趋于激化。加之,在经历了80年代末的“抢购风”之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渐趋理性,社会需求也发生着由“量”到“质”的深刻转变;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国际市场也日益影响乃至冲击着国内市场。这些都给我国企业提出了警示:企业唯有根据环境及其可能的未来变化规划其发展之路,才有可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企业战略管理内容的构成和战略管理的程序,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与西里尔•奥唐奈认为:“虽然一般在使用‘战略’这个术语时意味着为企业或其它事业单位的经营和计划工作规定基本和总的方向,但也不应该忽略它存在着几种基本类型。最重要的当然是全面的总体的战略和政策,另外有一些辅助的或派生的战略和政策,还有些较次要的战略和政策。但大多数企业实行的是战略和政策的混合物。此外,考虑到执行计划的预期环境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有些战略和政策要具有随机制宜的特性。”在孔茨与奥唐奈看来,重大的战略和政策就是指能使企业达到目标的基本战略和政策。他们认为,企业主要的战略和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销售、新产品开发、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和基本建设等。而且,这些战略往往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因此,大多数企业的战略和政策,多为许多战略和政策的混合物。

由上可见,企业战略具有多元结构特征。也就是说,企业战略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意义上的战略,且也应该包括事业部层次和/或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是企业诸方面职能战略之一。然而,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的区分往往并不那么绝对。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看,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取决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

第一,财务管理从而财务战略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属职能,而是有其自身特定的内容。之所以这样,其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的独立存在。财务活动之所以成为现代企业活动的一项相对独立的内容,首先就是以货币的独立存在为基础的。货币独立存在的初始意义只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货币运动就逐步地独立于商品的运动,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运动规律。于是,商业社会就出现了专门经营货币的金融资本家。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分离,从根本上决定了主要从事产业资本营运的工商企业对金融市场的依赖,尽管金融资本和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本质上也不能脱离产业资本。这就决定了企业资金的筹集与运用及由此派生的其他财务活动的管理,都必须以满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要求为基本准则。

(2)资金的有限性。资金的有限性是财务活动从而财务管理独立存在的又一重要原因。所谓资金的有限性,具体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从全社会来看,任何特定时点上金融市场所能提供的资金总量总是有限的。其二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企业而言,企业现状(如规模、获利水平、财务结构等)和企业环境(如经济成长速度、产业生命周期、有关法律和政策等)既定的情况下,其可能获得的资金总量也必然是有限的。由于资金的有限性,企业活动过程中资金的需要与资金的供给永远是一对需要谨慎处理的矛盾。企业既需要确保各项业务活动(如营销、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基本建设等)的资金需要,又必须讲究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合理性,尽可能节约资金占用。

(3)企业对现金流状况的关注。从一个长期的过程来讲,赚取利润于任何企业无疑都是必要和重要的。一个企业倘若获得不了利润,就没有长期存在的可能。然而,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满足企业发展和/或生产经营的需要,即便有利可图,也可能会因财务状况尤其是现金状况陷于困境而发生危机。所以,现代企业不仅需要有获取利润的能力,而且必须确保赚取利润过程资金流转的顺畅和财务结构的合理与安全。

(4)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带来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由此而引起的委托关系的出现。委托人与人之间需要处理的关系虽然包括多个方面,但从委托人的角度看,最重要的莫过于其财务利益的实现。为此,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确保委托人财务利益的实现,自然就成了人所承担的诸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企业来自委托人亦即所有者的压力完全市场化了。除了融资和投资,股利分派也成为企业财务中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领域。

第二,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关系特征。由于资金的筹集取决于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需要,资金的投放和使用更是与企业再生产过程不可分割,即便是股利分派,也决不是单一、纯粹的财务问题,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的需要。所以,企业财务活动的实际过程总是与企业活动的其它方面相互联系的,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其它方面的关系亦然。诚如前述,尽管企业战略指的首先是那些全局和长远的方面,但因全局与局部总是相对而言的,某些“局部”的职能活动往往事关“全局”且具有长远的特征,也就同样地成为企业某一“局部”的战略问题。财务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这种特性;财务战略作为一种“局部”战略而存在。然而,由于诸如购并等企业活动的许多方面都具有多重属性,我们很难将它们简单地划归于财务活动或非财务活动。它们事实上需要人们从多个职能角度予以考虑。有鉴于此,本文所采用的财务战略概念,虽然主要是指对企业总体的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但又不完全限于此。一些与财务密切相关但具有多重属性的企业活动的财务指导思想和原则也包含于其中。

三、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财务管理角度的考察

根据现有的一般认识,现代企业的财务活动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财务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资金的筹集与运用;(2)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与运用等财务活动进行管理;(3)财务活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牵涉面甚广的职能管理工作,财务管理部门乃至财务总管(财务副总经理)往往是组织而非完全独立地承担企业的财务管理任务,许多重要的财务事项都需要由企业最高决策层行使最终决策权。

从财务管理角度考察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亦即财务战略问题能否相对地区别于一般财务问题。换句话说,哪些财务活动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哪些财务活动不具有战略意义而只是策略或战术问题。笔者认为,恰当地作出这种区分的关键仍在于如何把握战略与策略及战术之间的联系及差异。遵循“战略总是带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特征,而策略和战术则是指为达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这一基本观点,那些属于财务战略范畴的企业财务活动必须具有“对企业全局尤其是指企业总体财务状况的长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特征;而那些一般财务问题,亦即所谓的财务策略及战术问题,其本身通常不具有“全局”和“长期”的特征,尽管它们也是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所必须做的工作。

根据上述财务战略内涵特征,我们基本可以列出一些主要的财务战略,尽管难于做到罗列齐全。当然,财务战略问题的类别会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异。(1)从企业基本财务活动亦即财务管理基本内容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融资战略、投资战略、营运资金战略和股利分派战略等;(2)从派生财务活动亦即财务管理派生内容的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投资规模战略、投资方向战略、企业购并战略、分部财务战略、特殊条件(如通货膨胀)之下的财务战略等;(3)从企业状况特征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不同行业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规模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组织形式企业的财务战略等。(4)从财务活动本身直接涉及的范围来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总体或曰综合财务战略(积极或消极型战略;快速扩张、稳定发展或收缩型战略)和分项财务战略(即指主要涉及某一方面财务活动的财务战略问题)。

从上述财务战略问题的类别来看,财务战略似已涉及了企业财务活动的所有领域。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所给出的财务战略范畴在外延上过于宽泛?其实并非如此。应该说,企业财务活动的任何领域都同时存在着“战略性”的方面和“策略及战术性”的方面。即便就营运资金管理而言,尽管它通常被人们归于“日常”财务管理的范畴,尽管它的大量工作属于甚为琐细的策略乃至技术事务,但营运资金管理事实上也存在一些带有“战略”意义的成分,如营运资金管理中的资产组合和筹资组合的协调问题,就不可能不对企业长期的财务稳定甚至企业的。

健康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此相反,诸如一般长期投资乃至企业购并等重大财务活动,尽管它们往往会很自然地被划归“战略性”财务活动的范畴,但其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却又必然包含着许多细节问题,亦即“策略或技术性”的财务活动。所以,任何大类意义上的财务活动,事实上都同时包含着战略与非战略的成分,其差异只是何者为主、何者为辅的不同而已。

四、企业总体财务战略的类型及特征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弗雷德•R•戴维认为,企业战略包括以下四种类型,即:一体化战略、加强型战略、多元经营战略以及防御型战略。一体化战略又包括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其中,纵向一体化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它们的控制。后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供货方公司的所有权或增加对其的控制。横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竞争公司所有权或加强对其的控制,加强型战略是市场渗透、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的统称。市场渗透战略是通过更大的市场营销努力,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在现有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市场开发战略是指将现有产品或服务打入新的地区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开发和国际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战略是通过改进和改变产品或服务而增加产品销售。多元经营战略包括集中化多元经营、横向多元经营及混合式多元经营。集中化多元经营战略是指,增加新的,但与原有业务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横向多元经营战略是指向现有用户提供新的,且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混合式多元经营战略则是指,增加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防御型战略则包括合资经营、收缩、剥离和清算等。合资经营战略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公司结成暂时的合作关系以共同利用某些机会。收缩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减少资产与成本而重组企业,以扭亏为盈。剥离战略是指出售企业的分部、分公司或任何一个部分,以使企业摆脱为那些不盈利却又占用大量资金的分部所累的状况。清算战略是指企业停止营业,将企业全部资产出售,以实现其有形资产价值。

企业战略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我们主要关心的不是这些具体的企业战略形式,而是与这些企业战略形式相配合的财务战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如前所述,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密不可分,但财务战略又侧重于资金的筹措与使用。所以,财务战略类型也就应该主要地从资金筹措与使用特征的角度进行划分。笔者认为,从这一角度划分财务战略,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和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为了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大量筹措外部资金,是为了弥补内部积累相对于企业扩张需要的不足;更多地利用负债而不是股权筹资,是因为负债筹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往往会使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表现为相对的低水平,因为收益的增长相对于资产的增长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总之,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的特征。

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这类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从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所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低负债、高收益、中分配”。当然,随着企业逐步走向成熟,内部利润积累就会越来越成为不必要,那么,“少分配”的特征也就随之而逐步消失。

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是指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采取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这类企业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挫折,也很可能曾经实施过快速扩张的财务战略,因而历史上所形成的负债包袱和当前经营上所面临的困难,就成为迫使其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两个重要原因。“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是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

五、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财务战略管理,或称战略财务管理,指的是对企业财务战略或曰战略性财务活动的管理。财务战略管理既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财务战略管理既要体现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要求,又要遵循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笔者认为,财务战略管理基本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财务战略管理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的确立。这是因为,每一个企业客观上都应该有一个指导其行为的基本目标以及相应的财务目标。企业目标的明确,也就意味着明确了企业的总体发展方向;财务目标的明确,则为财务战略管理提供了具体行为准则。有了明确的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才可以界定财务战略方案选择的边界,才能排除那些显然偏离企业发展方向和财务目标要求的战略选择。也就是说,只有明确了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才可以将财务战略管理尤其是财务战略形成过程限定在一个合理的框架之内,才能避免漫无目的地探寻财务战略方案这种劳而无功的做法。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篇7

一、做好资本交易税收管理和检查的前期工作      

(一)熟悉资本交易事项涉及的税种及相关税收政策    

不同的资本交易事项涉及的税种不尽相同。概括起来说,资本交易事项涉及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这些税种除基本规定外,还有若干与资本交易事项相关的专门税收政策,税务人员和纳税人最好都能熟悉、理解、正确适用这些政策。以股权转让和股权收购的现行税收政策为例,股权转让不征收增值税,但单位将股权作为金融商品转让的,应征收增值税。企业转让股权,在企业所得税中可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符合条件的,也可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或适用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股权划转、划入资产的税务处理。个人转让股权,应按“财产转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限售股除外)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属于个人用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可自发生应税行为之日起不超过5个公历年度内(含)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股权转让应按“产权转移书据”贴花,但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免予贴花。在股权(股份)转让中,单位、个人承受公司股权(股份),公司土地、房屋权属不发生转移,不征收契税。同理,也应不征收土地增值税。      

(二)发现资本交易事项    

有企业就有与资本有关的税收问题。企业在新办设立、存续期间、兼并重组和注销解散时都会发生相应的资本交易事项。企业在新办设立或存续期间接受股东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事业单位改制,企业存续期间的股利分配,企业债务重组,企业股权、资产的转让或划转,企业合并、分立,企业注销或破产清算,均是比较重要的资本交易事项。    

资本交易事项比较多地发生在新办企业、拟上市和已上市公司、企业集团、热点行业、快速发展的行业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中,我们可以通过工商登记信息、上市公司公告、企业公开信息、新闻媒体报道、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和纳税申报资料等多种途径发现。      

(三)正确确定资本交易事项的类型    

从与资本交易事项有关的现行税收政策梳理看,资本交易事项的类型主要有:企业法律形式改变、企事业单位改制、债务重组、股权转让与股权收购、资产转让与资产收购、企业合并、企业分立、撤资减资、非货币险资产投资、增资扩股、定向增发、股权分置改革、股权激励、股权划转、资产划转、划入资产、股利分配、企业清算等。还有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型资本交易事项,如股权稀释、股份回购、对赌协议等,目前没有专门的税收政策规定,需要我们根据税法及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进行甄别处理,甚至需要根据税法原理去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    有的资本交易事项只能归属于一种类型,如债权转股权只属于债务重组;有的资本交易事项可以归属于几种不同类型,如用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到现存企业,就还有可能属于资产转让与资产收购、资产划转、划入资产、增资扩股等类型。不同的资本交易类型可能有相同或类似的税务处理,如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企业所得税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前提、条件和具体做法基本相同;不同的资本交易类型也可能有不同的税务处理,如资产收购和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企业所得税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前提、条件和具体做法均不相同。因此,资本交易事项类型的划分直接影响到其具体的税务处理,尤显重要。纳税人具体的资本交易事项应该划归何种类型,需要我们根据税法及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和纳税人对该资本交易事项税务处理的取向,对资本交易事项的具体交易过程和要件进行仔细分析后确定。    

二、做好资本交易税收管理和检查的基础分析      

(一)准确辫别资本交易各方在资本交易事项中的角色    

从不同税种角度考察,资本交易各方在资本交易事项中的角色各异,税务处理的内容也不相同。以资产转让和资产收购为例。涉及货物、股权、无形资产(含土地使用权)、不动产的转让,一方为销售方或转让方,另一方为收购方或受让方。在增值税的处理上,销售方或转让方主要关注是否要缴纳增值税、如何计算增值税的问题,收购方或受让方主要关注能否抵扣进项税额问题,或将来再销售或转让时能否差额征税问题。在企业所得税的处理上,如果作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 59号)文件规定的资产收购类型处理,转让方主要关注是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还是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问题,收购方主要关注所收购资产的计税基础应如何确定问题。资产的转让方为个人的,应关注是否应按“财产转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能否适用分期缴税政策问题。在印花税中,资产转让和资产收购的当事各方为立合同人或立据人,应关注是否要缴纳印花税、如何计算印花税、能否享受税收优惠的问题。从契税角度考察,涉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的,承受方应关注是否要缴纳契税、如何计算契税、能否享受税收优惠的问题。从土地增值税角度分析,涉及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的,转让方应关注是否要缴纳土地增值税、如何计算土地增值税、能否享受税收优惠的问题,购买方或受让方应关注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金额的确定问题,以备将来再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时确定扣除项目金额。      

(二)正确确定资本交易事项涉及税种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地点    

资本交易事项相关当事各方如果需要纳税,就要正确确定涉及的各税种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地点,避免发生未按规定期限和地点纳税的问题。就增值税来说,销售方或转让方销售货物等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地点,应符合增值税的相关规定。在企业所得税中,对有可能产生所得的当事一方来说,无论是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还是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都要正确确定不同资本交易事项的重组日所属的纳税年度及其纳税地点。资本交易当事方为个人且可能产生所得的,也要正确确认“每次”资本交易事项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时间和纳税地点;尤其要关注转让股权、不动产和其他非货币资产的纳税地点。印花税、契税和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地点,也应符合相关税种的规定。      

(三) 准确计算资本交易事项涉及税种的计税依据或应纳税额    

资本交易事项相关当事各方如果需要纳税,就应准确计算涉及的各税种的计税依据或应纳税额,避免多或少纳税问题的发生。要正确计算缴纳增值税,关键是要准确确认资本交易事项涉及的货物、不动产或无形资产的销售额,计算相应的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要正确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关键是要准确确认资本交易事项的收入额和扣除项目金额。要正确计算缴纳印花税和契税,关键是要准确确认资本交易事项的印花税计税金额和契税计税依据、计算相应的应纳税额。要正确计算缴纳土地增值税,关键是要准确确认资本交易事项中涉及转让房地产的销售收入和扣除项目金额、计算相应的应纳税额。    

对于采用资产负债表下的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的企业来说,在资本交易事项适用“暂不确认”或“分期计入”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情况下,还要正确计算由此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四) 准确确定资本交易事项涉及的资产、股权的计税基础    

资本交易事项的企业所得税处理分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下,一方面,资本交易事项涉及的资产、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直接关系到资产、股权转让所得的正确计算,而资产、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又受资本交易事项发生之前其税务处理的影响,不一定与其账面价值相等,需要全面准确确定;另一方面,通过资本交易取得的资产、股权的计税基础应按其公允价值确定,因此,资本交易各方应确保资本交易作价的公允性、合理性、正当性。在适用特殊J性税务处理下,如果适用“暂不确认”的税务处理方法(主要有债权转股权、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企业合并、企业分立、资产划转、股权划转),除科技成果投资入股外,资产交易各方取得资产、股权的计税基础应以在资本交易事项中转移的资产、股权或放弃债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如果适用“分期计入”的税务处理方法(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资产、股权的转让方(投资方)取得股权的计税基础应以被转让资产、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并随资产、股权转让所得分期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而逐步调整,资产、股权的受让方(被投资企业)取得被转让资产、股权的计税基础应按其公允价值确定。   

 三、做好资本交易税收管理和检查的特殊处理和后续管理工作      

(一)依规审核资本交易事项适用不征税、免税或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前提、条件和手续    

在现行税收政策中,资本交易事项涉及的主要税种有的不征税,有的免税或者减税,有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但其适用前提、条件和手续各不相同。如,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涉及的货物、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包括多次转让),不征收增值税的条件是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即“人随资产走”。在企业所得税中,股权收购、资产收购、企业合并和企业分立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前提是必须有股权支付,且要符合目的条件、比例条件、经营连续性条件、权益连续性条件,还要按规定确定重组主导方,重组各方分别向各自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重组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报告表及附表》(以下简称《特殊性税务处理报告表》)和相关资料;而股权划转、资产划转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则没有股权支付的前提,也不需要确定重组主导方,但也要符合股权控制条件、目的条件、经营连续性条件、会计处理条件,交易双方也要按规定向各自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居民企业资产(股权)划转特殊性税务处理申报表》和相关资料。个人以非货币资产投资,应纳个人所得税分期缴纳的前提仅是纳税人一次性缴税有困难,但要制定缴税计划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备案表》(以下简称《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备案表》)及相关资料。印花税、契税和土地增值税对企事业单位重组改制、合并、分立等事项也有免税、减税或暂不征税的规定,但其适用前提和条件也不完全一致。      

(二) 搞清不同资本交易事项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要点    

在企业所得税中,不同资本交易事项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规则并不完全相同。如,股权收购、资产收购、企业合并、企业分立、资产划转、股权划转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其规则是“暂不确认VS原有计税基础”,即资产、股权转出方暂不确认所得,资产、股权转入方按原有计税基础确定所取得资产、股权的计税基础。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改制上市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其规则是“税转股VS评估价为计税基础”,即改制上市过程中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获得股权对价的,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可以不征收入库,作为国家投资直接转增国有资本金(含资本公积),经确认的评估增值资产,可按评估价值入账并按规定计提折旧或摊销在税前扣除。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其规则是“分期缴税vs评估价为计税基础”,即投资方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被投资企业取得非货币性资产的计税基础,按其公允价值确定。企业以技术成果投资入股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其规则是“递延纳税vs评估价为计税基础”,即投资方的技术成果转让所得可暂不纳税,允许递延至转让股权时按股权转让所得计算纳税,被投资企业按技术成果投资入股时的评估值入账并在税前摊销扣除。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篇8

【关键词】财务战略;公司战略;财务目标

当前,企业的竞争环境及其游戏规则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的经营方式由于这些变化发生着重大的变革,传统的管理会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财务总监的战略管理职责应该向两个方面转变,即制定并实施与公司战略相适应的财务战略;努力实现传统会计向战略管理会计方面转变。本文仅就财务战略作如下简述。

一、财务战略的内涵

财务战略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司发展战略,对财务活动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道路,从总体上作出的一种客观而科学地概括和描述。财务战略定位的准确与否、运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体资源配置的有序性与运转的高效性和企业经营的效益性,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

二、财务战略的特征

财务战略管理既要体现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要求,又要遵循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1.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的确立是财务战略管理的逻辑起点;

2.环境分析是财务战略管理的难点;

3.财务战略管理包括战略方案的制订、实施与评价等环节

三、财务战略与公司战略

公司战略具有多元结构特征,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意义上的战略,也应包括事业部层次和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的目标定位必须依托于企业集团的战略发展结构规划,但与其他职能战略相比较,财务战略具有明显的独立性。

四、财务战略的类型

企业财务战略是对企业传统财务管理的突破,其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一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扩张型财务战略。企业要实施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情况是需要在将企业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还要大量地进行对外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由于扩张型战略具有着“高负债、高效益、少分配”的特征,必将随着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张,使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水平。

二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稳健型财务战略。企业在实施这种战略时,往往会尽可能地把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对承担较重利息的负债经营持十分谨慎的态度。由此,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表现出“适度负债、适中收益、适度分配”的财务特征。

三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防御型财务危机。企业实施这种防御型财务战略时,一般会在尽可能把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的同时,通过采取精简机构、压缩中间管理层次以削减不必要的财务费用,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开支,以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和物力,提升企业的主导业务和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就成为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基本财务特征。

五、选择财务战略必须注意的问题

企业在选择财务战略类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企业财务战略选择要与经济运行周期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运行带有一定的波动性。这种波动性大体上经历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几个阶段的循环,这种循环称为经济周期。它对财务战略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国经过若干次投资膨胀、生产高涨到控制通货膨胀、紧缩银根到通货膨胀的发展过程,给企业的财务环境带来很大的变化,企业的筹资、投资和资产运营活动都受到这种波动的影响。我们在制定和选择及实施企业财务战略时,必须要顺应经济周期的过程和阶段,并要做到尽可能与经济运行周期相配合。当经济处在复苏阶段时,企业应采取增加厂房设备和劳动力、实行融资租赁、提高产品价格、开展营销筹划的财务扩张型财务战略;当经济处在繁荣后期时,企业应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当经济处在衰退阶段特别是低谷时期时,企业应采取停止扩张、出售多余的厂房设备、减少雇员、停止不利的产品生产、停止长期采购的防御型财务战略。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篇9

[关键词]财务战略管理 目标 选择

近年来,财务战略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企业集团发展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但是,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企业集团具有业务跨度大、管理幅度宽、管理层级多、分布地域广、产权关系复杂等特点,这更增添了战略管理中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及战略调整的难度。因此,极有必要对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进行探讨。

一、财务战略管理的内涵、特点及目标

财务战略是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为加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由此可见,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不仅体现了财务战略的“战略”共性,而且勾画出了财务战略的“财务”个性。

财务战略的“战略”共性体现在:①全局性和长期性。财务战略是以整个企业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全局性工作为对象,根据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它是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所作的描述,是企业未来活动的行动纲领和蓝图,对企业的各项具体财务工作、计划等起着普遍的和权威的指导作用,并且财务战略一经制定就会对企业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财务活动产生重大影响。②导向性。财务战略规定了企业未来较长时期内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它是企业一切财务战术决策的指南,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都应该仅仅围绕其实施和开展。

财务战略的“财务”个性体现在:①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企业战略具有多元化结构的特征,它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意义上的战略,而且包括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作为企业职能战略之一,其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属职能,而是有其特定的相对独立的内容;财务活动并非总是企业的“局部”活动,而是有着许多对企业整体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内容。②财务战略的从属性。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须服从和反映企业战略的总体要求,应该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并为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提供资金支持。③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财务战略要解决风险与收益的矛盾、收益与成长性的矛盾、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矛盾、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矛盾等,这一系列矛盾都是由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引发的。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整个集团财富的最大化和集团运转效率最优化。

二、如何强化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水平

1.制定发展战略

战略应包括战略的目标、重点、举措、保障、评价等,它应是一套体系。中国的大企业集团特别是从计划经济时代改制而来的企业集团,往往缺乏战略,更缺少战略管理。集团层面的管理是集成管理,其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实现集团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由于重点发展业务才是企业集团经营战略的重点,所以对战略重点的确定和集团业务优先级别的评估,是企业集团实施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同时,企业集团和政府一样面临民主科学决策的风险和压力,进行相关政策的分析研究或在企业集团决策前进行评估至关重要。

2.制定科学的财务战略阶段实施计划

①资本支出计划。在集团战略发展规划基础上,确定近期与未来三年的资本支出项目计划。资本支出规划是集团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但财务上的资本支出规划更侧重于投资时间、资本支出额度以及财务可行性研究等方面的规划。对于集团而言,它还涉及多项目间的排队与资本配置和支出方式问题,必须在计划中列明。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资本支出问题是企业集团财务决策中的主要因素,因此,资本支出项目计划的制定一定要注意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要详细,要经得起推敲。

②融资规划。即针对资本支出规划确定集团的融资规划,包括何时融资、融资方式选择及融资额度大小的确定等问题。融资时间与项目所需支出时间相配比,但存在多项目间交叉问题,因此某一时期的投资总额并不等于其现金需要总量,融资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确具体时点的现金支出需要量,以便融资,也就是说,融资时机的把握要准确,因为这也是降低融资成本、发挥融资效率的一种较好方法。融资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初创期的特点,以股权资本投入为主,辅之以项目融资和其他负债融资方式,但负债融资不应成为主流方式,以降低财务风险和融资成本。总之,对于企业集团的融资,要把握好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利用最小的融资额度来达到企业集团的预期财务目的。

三、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

1.财务战略的类型

扩张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为了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随着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张,也往往使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水平。扩张性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高收益、少分配”的特征。

稳健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这类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所以,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适度负债、中收益、适度分配”。

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它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防御性财务战略,一般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财务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是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

2.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着眼于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增长方式等,并及时地对企业财务战略进行调整,以动态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选择财务战略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财务战略的选择要与经济周期相适应。

从财务的观点看,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求企业顺应经济周期的过程和阶段,通过制定和选择富有弹性的财务战略,以减少它对财务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减少经济周期中上升和下降抑制财务活动的负效应。财务战略的选择和实施要与经济运行周期相配合。在经济复苏阶段应采取财务扩张型财务战略:增加厂房设备,采用融资租赁,继续建立存货,提高产品价格,开展营销筹划,增加劳动力。繁荣后期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在经济衰退阶段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停止扩张,出售多余的厂房设备,停产不利的产品,停止长期采购,削减存货,减少雇员。在经济萧条阶段,特别在经济处于低谷时期,保持市场份额,压缩管理费用,放弃次要的财务利益,削减存货,减少临时性雇员。

(2)企业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产品生命周期相适应。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大多数企业的发展可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阶段特色,正确把握本企业的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战略非常重要。在企业初创期,主要财务特征是资金短缺,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财务管理的重点应是如何筹措资金,通过企业内部自我发展来实现企业增长。在企业成长、成熟期,资金相对充裕,企业已拥有核心竞争力和相当的规模,可以考虑通过并购实现外部发展。在企业衰退期,销售额和利润额已明显下降,企业应考虑如何改制、变革企业组织形态和经营方向,实现企业蜕变和重生,由此可见,在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在成熟期则一般采用稳健型财务战略,而在衰退期企业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篇10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可持续发展 战略规划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末,全国144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5.68万亿元,在全国银行业中占比7.36%;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8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3%;不良贷款余额376.9亿元;平均资本收益率达到15.87%;共实现税后利润496.5亿元;平均拨备覆盖率182.28%,比全国商业银行的平均拨备率高出27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了12.96%。小企业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大关,达到7155亿元,较年初增幅达到42%,高于大中型企业贷款增幅,基本实现了城市商业银行大中小型企业信贷投放的“三分天下”,成为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生力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二、城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问题

(一)外部金融经济形势十分复杂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重要转折时期。既要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又要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还要防止通货膨胀。因此,如何科学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合理处置调控政策不确定性显著增大带来的政策风险,将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审慎面对的首要挑战。

(二)风险抵御和控制能力面临新的挑战

自2009年以来,尽管2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通过配售、定向增发、次级债、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手段增强了资本实力,但随着信贷规模的激增和跨区域步伐的加快,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导致资本消耗过快,加之对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系统性资本短缺问题凸显,补充资本金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三)过度信贷扩张增大了系统性呆坏帐风险

2009年高达9.6万亿元的信贷投放,加之地方政府主导的贷款集中投向,大量的信贷资金投放到有政府背景的“铁公基”项目,这些项目建设周期长、后续资金需求量大,不仅影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使贷款集中度、中长期贷款占比和关联交易等风险指标恶化,还带来了资产质量下滑的潜在风险。

三、国外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一)美国的社区银行

美国的社区银行是在特定地区范围内组建并独立运营的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普遍较小,主要是为当地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与之保持长期业务合作关系。它们专门为低收入的个人消费者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小型企业为本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致力于提高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的生活质量。社区银行在资金来源、资金投向、客户群、管理层和员工等诸多方面与所在社区融为一体。

(二)日本的地方银行

日本的地方银行总部设在地方城市,并以总行所在的城市为经营区域,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以及地方的公共团体保持密切的联系。日本的地方政府对地方银行经营干预程度很大,高度强调地方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20世纪80年代,日本一些银行开始扩张走国际化道路。但进入9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地方银行的资产质量普遍恶化。目前,日本也正在通过重组联合等方式对地方银行进行改革。

(三)欧洲的储蓄机构

在欧洲,作为中小银行的储蓄机构最初由社会改革家、慈善家、宗教或互助组织、贸易行会、雇主和企业组成。储蓄机构主要定位于向经济发展主流之外的部门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大多数的储蓄机构都由政府参股或控股,如德国和奥地利的多数储蓄机构是由政府拥有和控制,而且主要是由州和地方政府当局控制。同时,各国政府鼓励地区性的银行积极参与全国性的银行竞争。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欧洲储蓄机构纷纷建立防御性的行业内部联盟或展开积极合作。

四、城市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公司治理,增强科学决策和风险管理能力

1.强化董事会建设,确保履职尽责。要不断优化董事选拔机制,注重董事的责任心、道德水平和履职能力及继续加强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建设,逐步完善董事会内审体系、信息披露和沟通、资本管理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等制度建设,强化对董事的履职评价,进一步提升董事会的决策能力和水平。

2.制订科学的风险战略,确保稳健经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董事会要进一步加强对整体风险战略的研究,建立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依据业务扩张和经营管理实际,及时补充资本金,确保城市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明确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

1.以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为原则,制订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城市商业银行要彻底转变传统的发展观,由单纯追求资产规模的高增长战略转向注重质量效益、发挥资源优势的特色化战略,依据自身的资本实力、地缘优势、管理能力、业务特点和人力资源状况,合理规划战略目标。

2.坚持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城市居民为方向,进一步突出经营特色。坚持三个服务的定位是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新的形势下,城市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把握发展方向,坚持细分市场和客户,搞好网点布局和产品开发,充分发挥地方银行的地缘和决策优势,创新消费金融和小企业业务,走差异化、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三)巩固差异化市场定位,不断培育细分客户群体

1.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对市场份额、资本实力、现有客户、机构网络、品牌声誉、特色产品、研发和管理人才等资源禀赋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突出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能,制订并实施扬长避短的发展策略。

2.加强市场调研和业务规划。经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锁定细分市场,围绕目标客户群体的特征,加强业务发展规划,改进运营和管理流程,提高产品创新、技术保障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适应能力,不断完善定制化、特色化的产品体系,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形成并巩固市场竞争优势。

3.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城市商业银行要进一步突出小企业金融服务特色,在授信流程、评审标准、贷后管理等方面,实施更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强化与中小客户相匹配的产品设计、流程再造和管理能力建设,将环境与社会责任融入信贷文化、政策和流程中。

(四)创新管理体制,以客户为中心实施组织和流程再造

1.推进“客户中心型”组织建设。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建立以线条管理的“客户中心型”的组织架构,采取“先纵后横”的策略,在纵向上划分业务条线,以条线为单元归集产品设计、营销推广、业务操作、风险控制等职能,专注于特定行业和细分市场,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再在横向上,进行各线条内部,分层次、分地域的职能架构设计。

2.努力打造面向客户的流程。城市商业银行要根据目标客户的风险特征及服务需求,搭建运营、支持和管理等各项活动的业务流程,做到四个力求:力求流程内控措施适应客户风险特性、力求流程操作人员尽职履责、力求与流程相关的IT系统功能完备、力求流程各环节能够充分响应服务需求。

(五)遵循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不断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1.健全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组织架构。要制定风险管理政策、明确业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别、各类风险偏好和容忍度、风险处置方式和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合理搭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通过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的工具、流程和方法,提高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报告和控制能力。

2.按照内控要求强化操作风险管理。要从整体上搭建起操作风险的三道防线,不断改进制度和流程设计,确保有效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同时,要高度关注授信和会计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强化业务的中、后台集中处理,减少授权环节,降低风险暴露,重点防范内外部欺诈,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五、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趋势

144家城市商业银行按照经营地域、经营特色和服务功能三个纬度进行划分,城市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有四个方向,即全国性银行、区域性银行、特色银行和社区银行。后三类将是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选择。

(一)全国性银行。即部分规模大、业绩好、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率先实现跨区域发展的特大型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机构扩张,扩大网点布局,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发展成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在中小企业业务方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经营地域覆盖全国的综合性、全国性商业银行。

(二)区域性银行。即同属于某一区域(或者为行政区域,或者为经济区域)或有比较密切合作关系、有较强互补性和可整合性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联合重组,化解历史包袱,打破经营限制,做大规模,优化网点布局,发展成跨区域经营的、提供较全面金融服务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区域性银行。

(三)社区银行。即那些规模较小、自身条件较好、特别是历史包袱轻、盈利能力较强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支持,进一步优化财务状况,找准市场定位,并努力做精、做细,发展成规模不大、定位鲜明、主要服务于所在区域内的小型企业和居民的社区银行。

(四)特色银行。即规模中等、业绩较好、有一定潜力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特色定位,立足当地,紧密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点,开发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形成比较优势和自身特色,发展成规模中等但具有很强产品特色或市场特色的特色银行。

六、结语

城市商业银行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城市商业银行要通过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完善公司治理,明确战略规划,注重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坚持特色化、差异化、精细化发展等有力措施,并在业务创新中转变方式,把握好原则,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必将拥有自己一片美好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兰州市商业银行:《准确定位 规范经营 科学管理 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第三次会议材料[R].

[2] 杨家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并购与重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赖小民:《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第三次会议材料[R].

[4] 刘剑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及策略选择.金融研究[J] .1998,9.

[5] 陈愚.在深化和加快金融改革中的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问题.广西金融研究[J],1998,11.

[6] 丁志杰.欧美中小银行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意义[J].金融论坛,2002,(4).

[7] 刘豫闽,范丽红.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10).

[8] 《银行家》研究中心――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课题组.2007―2008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