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培训总结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13 18:44:05

保险培训总结体会

保险培训总结体会篇1

保险营销员培训体系作为保险公司的助推器,起着提升保险公司留存率、提升保费规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各家保险公司为支持2015年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大力增员所采用的重要业务推动配套工作。本文将从硬件—培训中心配置,软件—培训中心人员配置和培训课程体系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和对比总结,博取各家所长,为搭建良好的培训体系奠定基础是本文的重点。

关键词:

培训中心配置;培训部人员配置;培训课程体系;结构化培训体系构建模式;过程化培训体系构建模式

一、中外资保险公司培训体系对比研究的现实基础

2015年保监会下达了关于取消保险人从业资格证考试的相关规定,这个规定对于各家保险公司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意味着各家保险将可以大力推动和发展增员、扩大业务团队、扩增保费规模。但这同样意味着加入保险公司的保险营销人员少了一次重要的从业筛选、少了一次标准的专业系统保险知识考核。保险公司如何对于大量入职的保险人该如何培育,让已经产生的增员成本转化为业务收益,培训是其中关键因素之一。保险营销人员虽然分布在不同的保险公司,但其在每个阶段遇到的问题及培训需求类似。各家保险公司的培训体系,虽然表面上架构大体一致,但细化到培训部的构成、培训课程的执行文化、培训课程的操作形式、培训讲师的设置、培训课程的追踪,又有较大的区别。所以保险公司培训体系是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吸收的。从最具有代表性的外资保险A公司和中资保险B公司而言,两者的团队风格和外在公司形象给人的感觉均各有千秋。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牵涉很多,但这与两家公司不同的培训体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能够对比研究两者的不同,取长补短并完善系统,相信能为保险行业培训人员打开一个新视角。广州分公司无论是对于AB中外资保险公司哪家而言,都是重点机构、分公司级别、重点布局,市场份额大,并且在这个市场上,各家公司在培训部上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也都是毫不吝啬的,从而可对比性强。所以本文将从两家公司广州分公司为代表进行对比和分析。

二、培训体系对于保险营销员养成的重要意义

培训体系对于保险营销员的意义,相当于养料对于植物的意义,下面将从保险营销员的个人业务发展角度和晋升发展角度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从保险营销员业务角度而言。系统、专业、实战的培训能帮助他们掌握好系统的销售技能技巧、增强信心、从而达成更好的业绩、赢得更高的收入。人力发展是保险公司发展的极其重要板块、永恒的主题。人力发展包含“进”和“出”两部分。“进”代表增员,“出”代表留存。留存率的高低受到保险营销员的业绩影响,留存率高说明保险营销员有赚到钱,有成功销售到保单,他们留下来的继续拼搏的信心大。留存率低说明,保险营销员处处受挫,没有信心看好自己未来的发展,从而选择离职。保险营销员的养分与能量来自公司、主管、自身、客户。公司能给到的一大重要支持就是培训支持,帮助保险营销员搭建基本的营销认知框架、提升技能、调整心态、传授方法,搭建平台,为保险营销员的发展助力。

(二)从保险营销员晋升发展角度而言。良好的培训体系能帮助他们在晋升准备阶段和晋升后,搭建系统的认知框架,为更好的晋升和团队管理奠定基础。作为保险营销员而言,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为管理路线。新准备晋升的主管,如何进行增员、如何辅导新人、如何管理团队、如何进行会议经营,如何激励团队,这些都是他们的新课题,也是他们非常重要的、迫切需要得到指引和协助的部分。他们自然能从身边的团队和主管身上观察和领悟到很多经验,但没有系统的框架及整理帮助他们,容易让主管迷茫。并且培训部可以从整个公司层面来筛选各项指标都健康优秀的团队来进行经验的总结、分享和传承,从而拓展了新晋升主管们的思路和视野,也让公司能够在保险营销管理层中树立符合公司战略要求的典范和榜样。

三、AB中外资保险公司培训体系的对比与分析

无论对于哪家公司而言,保险营销员培训体系都同样包含软件和硬件两部分,软件包括培训课程体系以及培训部人员配置,硬件包括培训中心配置。本文将从以上几个维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培训中心配置在广州,因为广州市场份额足够大,所以广州分公司在两家保险公司内部都属于一级机构,也是两家保险公司保费贡献的大头和人力占比的大头。为了支持同等的业务规模,这两家保险公司的培训部都极具规模,分别都有各自的培训中心,并且都是极具代表性的。1.培训中心配置对比。(1)从培训中心地段和面积而言。A中资公司的培训中心面积更大并且地段更佳,所在地理位置是广州中心的黄金地段,A中资公司的广州培训中心有占据整两层楼的空间,B外资公司的广州培训中心在地段方面同样也非常不错,甲级写字楼,但在面积上会略逊色一筹,总面积上仅占据整一层楼的空间。(2)从培训课室的的设置上和布局上而言。A中资公司培训中心,是在正常的办公环境中区隔成了几个大培训课室,每个培训课室配备上独立的音响设备和投影设备以及教学设备。B外资公司的设置上更科学、更灵活、音响和吸音设施考虑更周全。合计3个培训课室,4个小型面谈室、以及一个音控室。4个培训课室之间的隔墙可以推开,最大可以变成一个容纳300人的中型培训室。4个小型面谈室可以支持主管培训中的督导和辅导的演练环节以及培训课程的通关环节。音控室可以统一操作4个培训课室的音响设备,可以进行现场录像,每个培训课室也同样有自己的音响设备可供独立操控。2.培训中心配置分析总结。两家公司在培训中心的地理位置、面积以及硬件设备配置、课室布局上都非常不错,但A中资公司因为在广州需要培训支持的业务团队规模大于B外资公司,所以培训中心的面积大于B外资公司。而就培训中心配置的考虑周全性、设计的现代与灵活性而言,B外资公司毕竟借鉴了香港成熟保险市场培训中心运营的良好理念,所以略胜一筹。这也是保险公司在搭建培训中心时非常值得借鉴之处。

(二)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式有结构化培训体系和过程化培训体系两种模式。两家公司在搭建培训体系时均有使用这两种方式,并且互相交织,无法独立剥离,但在应用过程中两家保险公司各有特色,各有值得借鉴的地方。1.从结构化培训体系构建对比。(1)A中资公司的培训课程分别为:①保险营销员培训课程:新人岗前培训;人考试培训;新人衔接培训;新人转正培训;成长训练;QS培训;产品培训;综合开拓培训;E化行销培训;②业务主管培训课程:主管晋升培训;主管成长训练;主管研修培训;增员旅程;③业务经理培训课程:部经理晋升培训;部经理研修培训;杰出部经理培训;④保险营销高手分享大型讲座。(2)B外资公司的培训课程分别为:①保险营销员培训课程:新人岗前培训;人考试培训;新人培训);新人重聚;营运知识培训;分红险培训;职业操守培训;万能险培训;社保培训;②业务主管培训课程:见习业务主任培训课程;讲师培训;团队管理培训;业务主任训练营(CAMP);业务主任年会(CLUB);③业务经理培训课程:卓越经理人课程;④专题讲座系列课程。2.从结构化培训体系构建上分析总结。(1)无论哪家保险公司的保险营销员在同一个市场下,他们都是具有共性需求的。两家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均依照了结构化培训体系构建方式,他们都依据了保险营销员的职业发展生涯来设计课程内容;并依照了结构化培训体系构建方式分析各个级别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者培训课程体系内容丰富,各个层级的课程内容均有兼顾。故而,两家公司培训课程体系整体上而言也都是类似的,区别不大。(2)A中资公司在业务经理级别的培训课程支持力度非常大。原因有几个,第一,各地的分支公司很多,业务团队大,总监多,可以借助的总监资源也多;第二,成立自己的企业大学后,企业大学会协同全国内勤讲师资源共同开设培训经理级别的课程,内勤讲师们对经理级别课程的掌握力度也自然更强。(3)两家公司均有举办专题讲座,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A中资公司重点在于帮营销团队建立坚定的信心,所以举办的专题讲座,更大型、规格更高,比如外部租赁大型礼堂并邀请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业内顶级高手进行销售分享。主导举办单位一般不是培训部,是市场营销部,主题多为销售类型。B外资公司举办的专题讲座,重点在于打造专业的团队,所以一般由培训部主导,在培训中心,规模约为300人,题材更丰富,主题不仅仅限于销售,还会包括外聘专家分享心理专题、经济形势专题、股市分析专题、医疗专题等,销售部分则由内部的资深经理或总监担任分享嘉宾,从而更好的帮助销售人员增强知识,增加与客户沟通的谈资。(4)B外资公司在主管层级的课程更加丰富。其中的CAMP和CLUB是两个非常重要且极具特色的课程,也是主管们从中收获非常深的课程。这与B外资公司有丰富高阶营销经理有关也与培训部资深培训讲师有能力、有意愿,深耕开发并掌握主管级别课程的讲授也有关。(5)B外资公司课程设置上延续性更强。例如,新人重聚课程是对之前的新人培训的回炉,业务主任年会是在业务主任训练营基础上搭建的一个分享平台。A中资公司也有在做,但课程的回炉培训做得并不彻底也并没有形成制度,更多的是为了相应总部推动要求而去做。课程的延续,让课程的指标追踪性更强,为未来调整和改进课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馈机会,同时也说明培训部设置课程时更加关注绩效指标及其达成。3.从过程化培训体系构建方式对比。根据在其中的工作经验和调研分析可以了解到,两家公司在培训体系中同样采用了过程化培训体系的构建方式,他们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均是按照四个过程来设计的培训体系,第一步确定培训需求,第二步设计和策划培训,第三步提供培训,第四步评估培训成果。这四个步骤都是各家保险公司都会做,区别在于做到的程度。4.从过程化培训体系构建上分析总结。在过程化培训体系构建方式方面,B外资公司做得更加到位。在2006年,B外资公司就已经在培训部引入了ISO标准。无论从培训课程的设计、课程的修订、培训班开班执行、培训部内部的相关通知、培训课程评估表、培训课程行政工作等通通都有编号、存档,做到有据可查。并且内部成立了审查团队,在接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外部审查通过之前,先内部审查。在外部审查通过并获得资质认定后,内部审查团队定期进行审查,如出现审查问题,将以备忘录的形式发送给部门主管,同时在部门主管会议上统一点评,直接有分公司总经理参与监督执行。所以执行力度是非常到位,确保每一个培训班的的质量按统一标准执行并有所保证,而不是形式主义。A中资公司培训部并未引入ISO标准来规范、监督培训部的相关工作,所以培训工作质量容易受到个别授课讲师和培训部部门调整的影响。

(三)培训部人员配置两家公司培训部的人员配置可以从培训部的部门架构角度来分析。1.培训部人员配置对比。(1)A中资公司培训部:培训部由部门经理担任,下设四个科室,分别为:业务员培训室、业务主管培训室、产品培训室、综合管理室。(2)B外资公司培训部:培训部在部门经理领导下,下设三个科室,分别为:业务培训组、业务主管培训组,行政组。在业务培训组中又分别设置职前培训小组、新人培训小组、资深业务员培训小组。2.培训部人员配置分析与总结。(1)从部门框架结构来看,两家公司培训人员人员配置,大体一致,相差不大。大体都是根据业务员的发展阶段来设置培训部的课室、并分配培训讲师。至于A中资公司培训部多了一个产品培训室,这个室,专门负责产品在营业区的推广和产品销售资格的确认。B外资公司培训部虽无这个科室,但其功能已经在其它小组涵盖完全了。(2)两家公司培训部都有行政支持的科室,但两者的功能有很大区别,对培训部讲师的工作影响也很大。B外资培训部行政组的功能非常强大,有力的支持了培训部的运转,并帮助培训部课程及课程管理能保质保量的进行。A中资公司培训部的综合管理室人员总配置一般为3人左右,是负责培训部的仓库、书籍、部门报表、培训课室及其设备管理,以及部门经理的行政秘书职责。B外资公司培训部行政组的人员配置可以达到8人左右,其工作职责除了以上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是支持培训讲师,支持课程行政工作。B外资公司培训部的业务员组和业务主管组都有对应的1-2个行政组的指定支持同事。所有第二天上课的物料行政组的同事均会提前准备好给讲师,中大型课程的音响设备控制和音乐等播放,均有行政组的技术支持同事支持,所有新课程开发过程中PPT、学员手册、讲师手册的文字处理工作也均由行政组的同事协助,更重要的是,每堂课程的评估表均会由行政组的同事录入、评分并下发到部门所有讲师签名确认及存档。这样的安排极大的简化了培训讲师的工作量,让培训讲师可以更多的将精力放在培训课程的授课、培训课程的管理和更新上。

四、总述

通过以上对比和分析总结,可以看到中外资保险公司营销员培训体系各有优劣势,互相借鉴将更有利于保险营销员的留存和发展。1.在培训部场地设置上,应该在结合规模需求的情况下,考虑设计的灵活性以及使用人的便利性,让培训部硬件配置上更加人性化。2.在培训课程体系设置上,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既要大力借助保险营销员团队的力量,来充实和提升课程的实战性以及号召力,同时又要提升培训讲师对高阶课程的掌握力,提高培训部的存在感。(2)在专题培训上,既要营销高手能发挥鼓气和标杆作用,又需要安排能提升保险营销员专业度的专题内容,让保险营销员内外兼修。(3)课程设置的延续性上,是容易被忽略的,关注和提升课程延续性,能让培训讲师更关注课程设计的品质和授课口碑。(4)在课程的标准操作上,一定要严把关,帮助提升和保持培训部课程品质的稳定性。3.在培训部人员配置上,要加强讲师的行政岗建设,让讲师能把更多时间放在课程开发和课程品质提升上。

参考文献:

[1]唐炯浙江保险营销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徐芳培训与开发理论及技术复旦大学出版社.

[3]王淑珍,王铜安现代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

[4]吴杰GS人寿保险公司营销员培训体系优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保险培训总结体会篇2

一、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员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保险业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大保险公司都在使用浑身解数来扩大自身的业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财险公司对公司内部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投以足够的重视,希望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营销和管理人才。但是遗憾的是,虽然很多公司在人员培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获得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如下。

(一)缺乏培训需求分析

很多财险公司在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时候,往往缺乏对员工培训需求的分析和调查。具体表现为:

1.没有确定哪些员工需要进行培训,哪些员工不需要进行培训;

2.没有确定哪些员工需要重点培训,哪些员工需要一般性培训;

3.没有确定哪些员工需要知识性培训,哪些员工需要技术性培训。财险公司在培训之前需要对上述相关因素着重考虑,并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认真调查,分门别类。这样培训就会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缺乏分层次递级

通常意义上来说,财险公司对于员工的培训一般可以分为态度、技能以及知识等三个层次的培训。

1.态度培训主要是指对员工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培训,这是一个较高层次的培训;

2.技能培训主要是指对员工的营销能力、管理能力、服务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这种培训对于员工来说较为实用;

3.知识培训主要是对一些相关的理论进行培训,比如营销理论、管理理论、法律基础知识等。也财险公司员工培训中最为基本的培训。但是,目前大多数财险公司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几乎都是对员工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而对员工实施态度培训的则很少。没有将财险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好的结合,造成公司员工异动频繁,对财险公司的忠诚度不高。

(三)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

很多财险公司虽然在公司内部对员工进行了很多次培训,但是只注重形式却不注重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很多财险公司在对员工进行培训之后,往往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卷面考试,以此来检验员工培训的效果。这样的培训评估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却很难对员工培训后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进行评估,更没有评估员工经过培训之后的变化是否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利。总体来说,很多财险公司在对员工培训之后缺乏对员工后期的跟踪评估,对培训是否收到预期效果结果并不清晰,培训费用投入产出比无法有效的衡量。

二、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员工培训的几点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

财险公司要想构建一个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在对员工进行培训之前,必须要经过相关的调查并进行充分的论证,还应该吸取一流财险公司员工培训的经验,从而建立一套适合现代财险公司管理的、完善的培训体系。笔者认为,财险公司构建培训体系必须要遵循下面几点原则:

首先,员工培训体系构建的完整性。很多财险公司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往往只重视培训的过程,而不注重培训的效果。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财险公司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至少应该包括三大内容:

1.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2.构建完整的讲师体系;

3.构建完整的培训效果反馈体系。

其次,要深入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财险公司了解员工培训需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根据员工的培训需求,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这样更能满足员工的内心需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最后,培训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基于员工培训需求的基础上,财险公司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即培训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比如,有的员工希望获得技能培训,那公司就应该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有的员工希望获得知识培训,那么公司就应该对他们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有的员工希望获得态度培训,那么公司就应该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态度培训。

(二)培训方法采取适合财险保险公司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由于财险公司对员工的学历、年龄要求并不高,因此很多财险公司内部的员工的培训需求相差很大。如果财险公司对员工培训的时候只是采用统一的、传统的、陈旧的讲授方法,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满足财险公司各层次员工的不同需求,财险公司可以适度考虑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比如,视频培训、演讲式培训、出外考察培训等。这样员工就可以感受到不同方式的培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比传统的讲授式培训方法效果要好很多。

(三)构建员工培训效果评估及反馈体系

培训效果评估是财险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财险公司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必须要构建一个科学的、完整的培训效果评估和反馈体系。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可以设立能够科学衡量的量化指标。

设立能够科学衡量的量化指标是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的一个重要工作。如销售前线的培训可以对比参训对象培训前后人均年化产能的提升、销售前线新人转正率、一年以上销售新人留存率等等指标来衡量销售前线培训效果。通过对参加培训人员训后行为改变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结合培训前后员工工作表现和绩效的变化情况来有效评估培训的效能转化。总之,只有设立的可衡量的目标,财险公司对员工的培训才更具科学性,才能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

其次,设计一个有效的培训评价反馈工具。

设计一个有效的培训评价反馈工具是保证财险公司员工培训取得理想效果的一个重要保障。财险公司在对员工培训之后,可以建立一个评估表格,让讲师认真填写,并要求可以真实反映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培训评估表格成为财险公司培训评价反馈的主要工具。在建立培训评价反馈表格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问题:

1.培训评价反馈表格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要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让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填写。员工填写的时候必须认真、真实。可以直言不讳。为了让参加培训的员工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采取匿名填写的方式;

2.参加培训的员工填写完表格之后,讲师必须要对反馈的结果进行认真的归纳和总结,并反馈给公司的相关管理部门,为公司的下一次培训做出经验上的借鉴。不足的地方要改进,有效的地方需发扬。

最后,构建培训追踪和反馈的渠道。

对于财险公司的培训评价的实施不仅仅只是将评价和反馈结果提交给公司相关的管理部门就算完事了。在做完这一切之后,还要确立如何完善现有的培训形式,建立一个科学的反馈渠道。

反馈的第一路线是由培训管理部门把培训效果评估反馈给参训学员及其上级主管,以激励学员学习精神,使培训效持续持下去。在培训中还要求学员制定训后行动方案和目标,要求学员将其培训方案及目标反馈给学员直线主管,让学员直线主管参与督导和执行,使培训效果得到延伸。反馈的第二条线路是受训学员对培训实施的组织工作进行反馈,如交通住宿的安排、培训的衔接等等多个方面,指出不足。在每次培训结束后,由此次培训的班主任进行培训办班的总结,将此次培训中办班组织、课程设计、讲师技能等各个环节进行训后的总结和评估。反馈的第三条线路是由培训管理者(班主任)将学员反馈表中对本次培训中的收获、感言、授课讲师的建议等信息以书面总结表格的形式将学员的意见汇集反馈给授课讲师,并寄发讲师感谢函。对于表现一般的讲师在下次培训时做适当的调整;在赠送感谢礼品、发感谢函时也是班主任与讲师再次进行沟通的良好机会。

三、结语

保险培训总结体会篇3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武穴、建设湖北综合实力强市的重要时期。我们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难点、重点,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坚持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劳动就业开创了新局面

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二五”期间,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促进就业的相关要求,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战略,多方提供就业和技能培训的针对,举办“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建立市场就业招聘机制,全方位就业信息,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帮助城乡劳动者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2%以内。

1、劳动就业再就业。2011年实现就业再就业3146人,2014年实现再就业4251人,同比增长35.13%。截止目前累计开发就业岗位36777个。

2、就业培训。以农民工为重点,集中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截止目前累计培训1543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278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8436人,新成长劳动力2115人,创业培训95人,扶持带动就业9178人。

3、创业扶持和就业援助。依托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内劳动力基本状况,落实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为各类人群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提高了创业成功率,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2194万元,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1785人。

(二)社会保障实现了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截止目前,全市五项社会保险(不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共有参保职工297864人,征收保险费共计29295.21万元。全市完成参保人员社会保障卡采集、比对并制卡313050人。社保基金滚存结余达7.36亿元。其中:

1、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截止2014年参保604家,参保职工68655人,征收养老保险费18531万元。比2011年65070增加3585人。

2、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截止目前,参保393家,参保职工8979人,基金征缴2704万元,比2011年8499人增加480人。

3、医疗保险。“十二五”期间,医疗保险参保范围逐步扩大,截止目前,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754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7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70%以上,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5万元。与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中南医院、协和医院、同济医院等18家三甲医院开通了异地住院就医即时网络在线结算报销服务平台,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2014年目前征收医疗保险费6958.5万元,2011年征收6137万元,同期增收11.81%。

4、失业保险。“十二五”期间,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6010人,征收失业保险费510.95万元。2011年参加失业保险31015人,征收保费385万元,同比增收24.65%。

5、工伤保险。目前参保职工31100人,征收工伤保险费364.52万元,比2011年工伤保险29276人增加1824人,征收工伤保险费231万元,同期增收36.63%。

6、生育保险。目前生育保险参保职工15580人,征收生育保险费226.24万元;比2011年参加生育保险13160人增加2320人.征收生育保险费76万元,同期增收66.41%。

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从2012年3月份开始,全市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截止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339616人,保费入库3137.966万元,适龄人员参保缴费率和6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养老金发放率均达100%。

(一)就业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各类下岗人员及就业困难人员难就业,就业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市内不少企业缺工。如我市一些纺织缝纫、制表、化工等企业常年缺少普工,而部分劳动者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岗位工作,招工难就业难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部分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招收“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仍持有偏见。部分企业员工劳动报酬偏低,保障政策不到位,劳动保护措施不力,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就业质量的提升。

(二)劳务品牌不响

目前我市还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劳务品牌,传统优势技术(广济三把刀:剃刀、蔑刀、泥刀)以及缝纫、铸造、石化、压力容器制造行业有技术人才基础,但是缺少宣传,致使劳动力输出缺乏竞争优势。技能培训受场地、师资及资金等影响,专业设置不多,培训层次不高,一些本地企业的就业环境不优,劳动力流动性太大,稳定性不够。

(三)社会保险扩覆工作难度较大

按照《社会

保险法》规定,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用人团体单位都必须参加五项保险。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通过市政府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一些财政全额拨款机关事业单位因政策和财政财力有限,五项保险未得到全面参保。近年来,我们每年数次向市政府写了“请求解决全额拨款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工伤、生育保险”申请的报告,但因地方财力有限,这一问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四)保险基金透支风险越来越显现

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是保障参保单位职工的基本利益,随着经济的发展、 保险消费的扩大,保险基金透支风险越来越显现突出,主要是政策导向与客观现实存在错位。近年来,各级政府为进一步体现党中央的各项政策的惠民力度,在制订各项具体政策时,总是将政策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强调保障水平在某一标准,但在客观现实中,如果按照相关政策标准执行的话,是有差距的,如果一味地强调达到上级要求的保障水平而调整现实政策,基金就会出现透支。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制定武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1、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应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满足广大劳动者在就业和增加收入方面的愿望,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改善就业条件,优化创业环境,努力降低失业率,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机制,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形成规范化的就业援助机制。健全和规范城乡统一、运行有序、管理科学的人力资源市场。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争使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力都能得到一次免费的职业培训;继续深入开展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全面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培训体系,确保“十三五”期间,每年培训3000人,五年共培训15000人。到“十三五”期末,全市新增城镇就业要达到4.5万人以上,引领大学生创业不少于10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人左右,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亿5千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左右。

2、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建立起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最大限度覆盖全市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努力实现保障形式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目标。到“十三五”期末,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5%、98.5%、97.8%、96%以上。各类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015至2020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力争达到236946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2027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500人,基本医疗保险费10349万元(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6828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3521万元)、工伤保险费350万元、生育保险费200万元,大病医疗保险费32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要达85%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达70%以上;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政策待遇落实率达100%。城乡居民参保对象应保尽保,参保率和发放率均达100%,确保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二)基本思路及具体举措

1、突出重点,全力打造“三大”培训主体。一是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全面提升培训工作质效。广泛开展就业前培训。秉着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原则,积极与企业、学校、镇处等机构联合开展联合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定向或订单培训;对有培训意愿的下岗职工、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开展缝纫、营销、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专业技能培训,建立“企业、劳动者、培训机构”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积极开展在职岗位提升培训。对已经就业的员工进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员工技术能力、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二是扎实开展创业培训,不断扩大带动就业效应。建立和完善“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建设+创业培训开展+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对具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人员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企业创办能力、企业的人员组织、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对他们在企业开办、经营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指导和扶持。三是深入开展高管培训,充分发挥促进发展的作用。继续聘请全国著名培训公司聚成公司导师团,为我市明星企业老总和高管开展“管理实效落地项目”培训,应用深圳聚成集团张涵中导师独创的《百炼成钢》课程体系,从个人技能、人际技能、团队建设三个方面展开学习培训,使武穴的明星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为我市的跨越发展作出贡献。

2、注重质效,全面落实“三大”培训举措。一是紧扣“服务”做文章,大力彰显人本特色。在就业培训学员前期准备和创业经营期间,积极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的创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全方位帮助自主创业人员创业发展。针对创业项目,积极开展相关创业知识培训,最大限度地挖掘创业人员的创业潜力。在提高创业人员创业能力的同时,积极帮助他们优化生产、经营和销售等环节的

管理模式,提高规避市场风险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能力。二是着眼“规范”下功夫,高效推进培训工作。从学员的登记报名到组织教学再到后期跟踪指导,从课本选定到教师的筛选再到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的制定,坚持派专人负责。全力打造专家、教授与学员互动交流的教学亮点,并做好培训学员信息储备,完善个人资信,强化后续跟踪服务工作。注重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宣传单、招生简章、横幅标语、下乡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与各乡镇保障中心联合举办的综合协理岗前培训等时机,积极向社会宣传就业培训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帮助有求职就业愿望的群众实现培训就业。三是立足“科学”求突破,稳步提升培训质效。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培训课程,聘请各界专家学者为小微企业老总授课,邀请当地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并参观当地明星企业。完善培训的考核管理,严格学习纪律和教学秩序的管理,并将课堂纪律和考试成绩与最终的培训毕业成绩挂钩。开展培训效果考核,总成绩不达标的将不予毕业,并建议重新参加培训课程,保证学员学到真知识,真本领。3、适应需求,大力开展“两大”创业培训。一是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对有培训意愿的下岗职工、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开展计算机、缝纫、营销、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就业培训与企业联动、就业培训与就业需求联动、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政府牵头与企业高管联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创业帮扶服务机制。充分利用市就业训练中心培训资源,给有创业欲望、有创业能力、有创业基本条件的人员充“电”输“氧”,送智补脑。对培训考核合格的创业者为其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咨询和创业指导等跟踪服务。二是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建立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继续把“小额贷款扶持创业”作为重点工作,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高校毕业大学生等城乡社会群体全面推行全民创业。

保险培训总结体会篇4

晋玉建

【摘要】美国保险是世界上体系最完备,发展最成熟的保险制度之一,它没有统一的保险立法,保险体系以保险为核心发展起来。其保险特色在于:各州建立了内容各异的保险法律法规;可供不同保险人选择的多层次的保险教育培训体系;保险人层次分明,在保险市场各司其职;实行政府和行业自律结合的保险监管体制。这些制度都促进了美国保险业的极大发展,研究分析美国保险制度,对完善我国保险制度大有裨益。

【关键词】美国 保险 评述 启示

美国的保险体系相当成熟和发达。在美国,保险人是推销保险的主要力量,人数量相当多,而且他们的业务无所不包,遍及各行各业,既给保险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保险业务,又给被保险人提供了人身、经济安全服务。研究美国保险制度,对建立完善我国保险制度有很大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美国保险制度概况

(一)保险人的种类

美国保险人类型多样。根据他们所的业务不同,分为人寿保险人、财产责任险人、事故及健康险人。

按保险人与保险公司的关系和地位不同,分为独立保险人和专业保险人。独立保险人独立于保险公司,可按照自己意愿同时为几家保险公司业务,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内开展活动。专业人只能为一家保险公司或某一保险集团业务,依附于保险公司。

按保险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机构设置不同,分为总人、分人和个人人。总人是独立的经营者,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和区域内销售保险,其组织形式一般是公司。分人是直接由保险公司设立的业务机构,其经理是保险公司的雇员,其全部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在个人中,个体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独立开展业务,承担费用开支,从保险公司提取手续费。

(二)保险人的执业资格及培训制度

美国没有统一的保险立法,联邦和各州都有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美国《NAIC人和经纪人的执照签发示范法》和一些州的保险中介法,保险人若想从业,必须通过相应考试取得执业资格。

美国《人再教育示范法规》规定人必须完成相关的培训。如必须完成监督官批准的课程或教学计划,教育量必须达到规定课时,而且保险人必须向向监督官提供他完成的课程、教学计划或报告会的书面结业证明,若不遵守教育要求,执业资格将被中止。

教育培训是确保保险人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保证。在美国,形成了多层次的保险业务培训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学院培训,即学校可以提供给保险人相关的保险知识培训;专业机构培训,即由专业机构提供专业化较强的培训,保险人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培训;保险公司自己也要给员工提供相应的保险课程或保险知识的培训,主要涉及公司文化、经营理念、营销技巧、营销商品状况等。

(三)美国保险市场营销制度

美国保险营销体系是以人营销制度为核心的,保险市场上活跃着庞大的人营销队伍。

1.人寿保险人营销制度

从保险机构的设置来看,寿险有三种营销方式:

(1)总人营销。总人是独立的经营单位,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和区域内独立开展活动,设立自己的分处,自主招收业务人员,对其进行保险培训和监管。保险公司根据总人完成的业务量支付给一定的手续费,总人再依据其业务人员的业绩来确定和支付员工工资。这对保险公司来说既节省费用,也减少了对业务员的监管责任。

(2)分人营销。这种形式的人与保险公司之间存在直接附属关系,严格来说,它是保险公司机构的拓展。分处招收人可以采用雇佣制,人是保险公司的正式职员。也可以采用合同授权的办法,其人不是保险公司的正式职员。

(3)个人人营销。个人人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独立开展业务。个人可以招募员工,为自己的营销网络拓展业务,独立承担自己及由自己招募来的人员费用。

2. 财产险和责任险人营销制度

财产险和责任险险种单一,业务相对简单,在此领域中独立保险人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1)独立保险人营销制度。独立人通常同时几家财产保险公司,在公司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他有权将招揽的业务在其的公司间进行分配,按照业务量从不同的保险公司获取手续费。他除了有签发保单、收取保费等基本权利外,还拥有保单续保的权利,即当投保人在保单到期后选择续保时,独立人有权建议投保人在原保险公司续保,或放弃原来的保险公司而转投他所的其他保险公司。这一规定保护了保险人的利益,使得保险公司损害他利益时,他能够迅速得到补偿。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保险人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客户利益。

(2)专业保险人营销制度。专业保险人仅一家保险公司, 对招揽的业务只能交给保险公司处理。他无权建议投保人在保单到期续保时选择其他保险公司。所以专业人要以发展新客户为工作目标,他的收入主要是发展新客户得到的手续费。

(四)保险人监管制度

美国保险监管是分散式的,联邦设立了保险监督委员会,各州设立了保险监督局。前者主要指导、协调各州保险工作,后者则实际监管保险机构和保险人的行为。各州也制定了保险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是对保险人执业资格和营业许可的监管和对保险人营销活动的监管。

此外,行业自律协会也是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自律组织通过制定行业自律条例及守则对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销售职业道德、日常行为规范等加以约束,负责对保险人从业资格的审查、考试的组织、佣金的管理及日常行为的监督。除此之外,还通过建立保险中介人信息档案库、对保险中介人的执业情况进行全面记录,并接受社会公众对保险中介人的查询和投诉。

二、美国保险制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美国保险制度有鲜明的特点:

(一)完备的保险法律制度。美国保险立法是分散的,联邦政府同各州都制定了行之有效的保险法律法规。规定了详细的执业申请程序、完善的保险人培训制度、完备的保险营销体制和监管制度。从保险人的执业申请到资格审查、资格取得再到资格延续,从保险人执业前的培训到执业中的学习和定期考察都有严格的规定。法律还严格规定了保险人的业务拓展,业务范围,保险公司的责任和保险人的责任,对保险机构和保险人的监管等。

(二)多层次、多种类的保险人结构在业务市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各有自己的领域。如在人寿保险领域主要依赖专业保险人,其他领域则主要依赖独立保险人。依保险机构的规模和举办者决定了保险分为总人、分人和个人人。各种人的销售方式各异,充分发挥他们的灵活性和优势,为美国保险业务开拓了多种渠道,使得保险业务和保险事业蓬勃发展。

(三)完善的、可供不同人选择的保险教育培训体系。美国的保险培训从不同角度和方面给需要的人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培训机会,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会主动参加各种培训,保险公司也会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量和声誉也会鼓励员工参加培训,或保险公司举办类似的培训。培训体系非常严密,适合不同层次的人选择。培训制度设置比较合理,对课程设置、学时、学期都规定得很明确。这样从整体上提高了保险人的业务素质,为全社会对保险人的认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四)专业保险人极大推动了保险业发展。专业保险公司是独立的经营单位,自主决策、自主核算,自负盈亏。保险公司不需要支付业务人员各种费用,仅仅按照他们完成得业务量给公司支付手续费。这样不仅为保险公司节约了成本,使他们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开发保险产品,而且减少了保险公司对业务员的监管责任。这种形式使保险易于形成产业化、专业化,降低成本,推动保险业务的发展。

(五)严格的保险监管体制。美国采取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并行的监管方式。联邦保险监督委员会主要指导、协调各州保险局的工作。各州保险监督局下设不同的保险办公室,各办公室职责不同,主要是对保险产品及税率的质疑、对违规保险机构的调查和取缔、制定和实施保险监管政策、对营业许可证进行管理等。但近年来,保险业务跨州发展,各州的保险立法又各不相同,因此,要求统一保险立法的呼声越来越大,保险监督委员会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美国的保险行业协会非常发达,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自律守则加强了对保险人的监管,补充和完善了政府监管体系。

随着经济发展,美国保险制度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原来专业人在保险市场发挥主要作用,现在独立保险人销售的保单份额正在大幅增加,专业保险人的销售额则日渐萎缩。究其原因在于,独立保险人在发展业务上方式灵活,能让客户在对比不同的保险产品后做出选择;另外近年美国经济疲软,保险公司大肆削减开支,而独立保险人可以减少保险公司的费用开支,这对保险公司来说无疑具有诱惑力。使雇佣专业人的保险公司竞争力受到极大挑战。从专业保险人制度来看,它僵化的体制也限制了自身发展。

以前,分处的经理人没有提成,但近年来,分处的经理人可以在人的销售额基础上按一定比例获得额外的提成。这样可以促进经理人克尽职守,增强服务意识。

三、美国保险制度评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以保险为核心的保险中介制度适应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保险中介制度采取以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共存的制度,并确立了以保险人为主体的中介制度体系。这与美国的环境相适应: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保险市场完善、健全;保险公司数量众多,提供的保险商品种类繁多;保险法律体系完备;保险监管体制严格以及美国国民对保险人的认同度高。这些都为保险制在美国发展壮大提供了肥沃土壤。

而我国市场经济建立时间不长,保险业发展时间很短,国民对保险业的接受程度有限,对保险的信任度不高;保险机构运作不成熟;保险人的素质普遍不高,这需要国家和社会以及个人的支持,国家要完善保险方面的立法,创造一个积极研究保险业的学术气氛,保险公司要转变经营理念,寻找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式,注意保险行业的发展和保险制度的创新、保险技术的更新,实现保险产品开发和营销体系分离,把精力放在新产品的开发上。要注意的是,美国联邦和各州分别立法的模式并不适合我国保险立法,我国应该在全国统一立法的前提下,各省市按照地方特色贯彻执行或变通实行,立法者也要积极研究国外保险立法,注意保险业的新动态,把完善国内保险立法和国际保险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保险法律。

(二)多层次、多种类的保险人结构适用范围广泛,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多种销售方式选择。保险公司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与不同的保险人签订协议。不同人在业务市场职责分明,利用自己灵活的优势,为保险公司拓展保险市场、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及维护投保人的利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一个规范有序的保险市场。

而我国的保险人种类不多,现有的保险中介机构以保险公司为主,其发展也不完备,中介市场非常混乱。如法律规定保险营销员是个人,但实践中并非如此,寿险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他们依附于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承担他们的行为责任。在美国,保险机构十分发达。它们地位独立,熟悉保险业务,国民大多通过保险中介购买保险产品。而我国保险公司仍然固守传统的经营模式,追求大而全,自身承揽了大部分保险业务,多数保险公司形成了以保险销售为主的部门,保险公司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保险公司应该迎合世界保险发展趋向,将精力放在保险业务的创新、保险产品的开发上,把销售业务交给保险公司,双方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三)美国的保险培训体系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它完备的、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使保险业务员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到保险知识。而且保险人要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格。我国保险培训体系发展极不完善,虽然我国实行了人资格考试制度,建立了中介培训机构,但这远远不能满足保险业发展要求。对保险资格考试制度的规定也有很多问题,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另外保险公司还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为了增加自己的业务量,实行粗放经营,一味增加人员,忽视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很多保险人的业务素质不高,出现了保险人为抢占保险市场,超出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和授权区域开展保险业务,这不仅加大了保险公司对业务员监管的难度,还破坏了保险市场的信誉,造成了保险业的恶性竞争,极大破坏了保险市场秩序。因此,要实现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险人的教育培训应该放在首位。

(四)美国保险既强调政府监管,又重视行 业自律。美国不仅各州有自己的保险监管机构,联邦也有监管机构,它们分层次管理,各司其职。行业协会虽是民间组织,但它与政府监管部门共同监管,相得益彰。

而我国对保险的监管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监管机构设置不尽合理,中央设立了保监会,实施保险监管,但其职能不完善,而且管理手段不太合理;保险监管部门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掌握丰富的监管知识的人员极度缺乏;保险行业自律协会尚处于发展初期,2002年才通过了《保险中介机构自律公约》,其中许多规定有待完善。我们应该研究借鉴美国保险行业自律守则,完善我国的行业自律规定。

美国的保险制度并不是没有缺陷,它未将保险人和保险经纪人严格区分,以致引起一定混乱。如在寿险业务中,保险人本身就是保险经纪人,因为他们可以将业务分给多家保险公司,而且寿险既可以是专门的保险人,也可以是独立人。阻碍了保险人和保险经纪人的独立发展,与保险人和经纪人独立发展的趋势违背。

还有对独立保险人的规定,即独立保险人有权对需要续保的客户劝说其他的其他的保险公司,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独立保险人的利益,但不能避免保险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保险公司合谋,共同损害客户利益,从而使客户的投保行为形式合理而实质不公平,使客户处于弱者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邓成明等著:《中外保险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11月

2. 刘文华主编:《WTO与中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冲突与规避》,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3月

3. 廖瑛:《保险人行为规范及管理模式》,见顾功耘主编《金融市场运行与法律监管》,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4月

4. 盛亚峰、赵勃、唐勇编著:《世界各国保险制度》,见顾海良、姚开建、胡晓林主编《世界市场制度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10月

5. 朱华琳 张润晖:《美国保险人制度介绍》,见《上海保险》2003年第5期

6. 张辉:《保险中介人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见《上海保险》1998年12月

7. 粟榆:《对保险人基本资格培训工作的思考》,《上海保险》2004年第四期

保险培训总结体会篇5

【关键词】金融保险;实践教学

一、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较宽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其中人才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鲜明特征,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已形成共识,因此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所谓的实践性教学是指实践、实习、实验、实训等与传统意义上的所谓“课堂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活动,是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的一个教学环节,因此,实践性教学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国外,实践教学也被称为模拟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它通过学生直接参与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作为高职学生,除了要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动手能力,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高职学院在这方面的教学开展程度,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同时又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深刻地认识和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总体框架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应由实践教学基地硬件、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及实践教学文件等四大部分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与职责为:实践教学基地硬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是建设的重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实践教学文件体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思路,涵盖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为指导性文件;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是保证实践教学良性运转的关键。以实践教学体系总体框架指导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才能使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建设原则准确,确保实践教学体系有鲜明的高职特色。[1]

三、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成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也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金融保险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开展实践、实训活动,这对高职院校的实训软硬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实训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组织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有效的实训方法,充分利用有限的实训资源,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进入职场前得到尽可能多的实践和锻炼机会,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一般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内教学实训、校外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社会调查实践等环节构成。

(一)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强弱,人才素质是根本,而素质培养的关键是专业培养方案,

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合格高职毕业生的根本保障,也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起点。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出发,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做到按需设置,随需调整。

(二)校内教学实训

一般来说,校内教学实训可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其中单项实训是基础,综合实训是关键。

1.单项实训。是指结合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某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而组织的实训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验证理论教学的相关知识,实训项目间的关联度较弱,通常穿插在理论教学中进行,不单独设置课程,实训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按一定比重计入总评成绩。

单项实训可通过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来实施,教学中主张理论知识应以实用、够用为度,把注意力集中在应用上,把精力集中在训练上,通过大量的课堂训练消化理论知识,达到学生“会用”的目的,从而使理论转化为技能。同时,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满堂灌”、“独白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演讲辩论等等多种具备实践性要素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得到职业感受和体验,使教室也成为实践性教学场所,把实践性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案例交流,鼓励教师设计、开发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教学案例,并拿出来进行相互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共同提高案例教学水平。

同时,为了整合教学资源,打破课程之间、专业之间的藩篱,可以考虑以真实或模拟的项目为纽带,充分利用不同课程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将不同课程内容组合在一起,开展项目教学活动。项目教学融知识、素质、能力教育于一体,通过项目教学,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学习、诚信品德、敬业奉献、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得到综合锻炼。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具体的项目特点和教学资源配置,合理安排分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动手操作的机会。

原则上,金融保险专业的每门实务性专业课程都应当组织若干次单项实训活动,并由相关教师编制实训指导书。

2.综合实训。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某门或多门专业课程的知识完成一定的实训任务,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实训项目间相互关联,至少应安排一个整周时间单独进行,并单独设置课程,单独记载成绩,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训教学体系。

综合实训课程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于一门专业课程知识应用的综合实训课程。这类课程应遵循“一门课程至少教会学生一种技能”的原则,从培养学生技能出发,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训活动,如人身保险业务实训。实训项目的设计可以是单项实训内容的拓展,但必须注重实训项目内容上的关联性,引入实际工作中真实运用的单证等必要的实训教学用具。二是基于多门专业课程知识应用的综合实训课程。这类课程应遵循“综合运用”的原则,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出发,组织学生开展本专业相关业务内容的系统实训。要打破理论教学的课程界限,按实际工作的业务流程,并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知识重新设计实训项目。实训内容应前后连贯、层层递进。实训项目要注重业务内容与业务流程的真实性,但一般不强求“角色模拟”。三是基于岗位职业能力训练的综合实训课程。这类课程应遵循“实战模拟”的原则,从强化职业岗位的仿真性出发,组织岗位模拟实训,如商业银行柜台业务实训。实训内容以真实的业务工作岗位为基础,而不以理论教学体系为依据,一般应实现“工作环境仿真、业务流程仿真、职业角色模拟”,通常应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以上三个层次,在与理论教学的关联度上渐次弱化,在与职业岗位的关联度上渐次强化,在教学时序的安排上顺次进行。

综合实训可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技能实训为重点,以模拟仿真为原则,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得到充分的职业技能训练,掌握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变成专业基本技能的基本过程和能力,使学校毕业生具有零距离上岗优势。具体操作上,针对金融保险专业特点,可以考虑建立虚拟银行业务实训室、证券业务实训室、保险业务实训室等,并配以相应的实训设备,以达到模拟仿真的效果。

金融保险专业的第一类综合实训课程,可以考虑以保险类核心课程的单项实训为基础来设计实训项目,如企业财产保险实训、人寿保险实训、意外伤害保险实训等;第二、三类综合实训课程,可以考虑按专业课程的大类来设计实训项目,如保险实务综合实训、保险营销综合实训、证券投资综合实训、银行理财实务综合实训等。[2]

(三)校外实习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需要紧密依托当地行业协会和专业对口单位,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按照校企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合作、开展社会服务等手段来实现。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把建设一大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为高职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逐步把学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教学、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具体操作上,校外实习在形式上可以考虑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岗位认识实习,主要是一天以内的现场参观实习,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现场感受企业工作氛围、了解操作流程,对所学知识有感性认识。岗位认识一般包括:(1)证券公司岗位认识;(2)商业银行岗位认识;(3)保险公司岗位认识。可组织学生到本市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保险公司如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实地考察和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总体运作与各部门职能,使他们具备对专业岗位的一般认识。

通过岗位认识实习,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和实习实训课程有足够信心和思想准备。学生能了解课堂上哪些知识是有用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还应具备哪些素质,通过岗位认识实习,使学生对自身有一个全面的认识。[3]

第二类是专业实训,一般是一周以内的岗位实训,以让学生熟悉岗位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为主要目的;第三类是毕业实训,时间可以在2-4个月,这是学生毕业前最重要的岗前实训,其主要内容应为专业技能实务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类是专题调查,时间不限,其主要目的是针对企业的实际问题开展市场调研,培养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四种类型的实训,除毕业实习外,其他三类都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分阶段、分主题,多次安排。同时,考虑到成建制、大规模的组织学生参加企业活动受太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须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训渠道和方式,保证学生在毕业前能够得到足够的技能锻炼,因此,在和企业合作时,应该灵活应变,以企业的经营需要为出发点,通过适当的减少参与的学生规模、调整作息时间等方式来适应企业需求,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参与实训的机会,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四)毕业顶岗实习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前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12个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金融保险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单位主要有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

毕业顶岗实习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典范。高职院校要与金融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岗位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4]

(五)社会调查

在校期间,应组织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进行多次社会调查活动,以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居民生活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用所学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的能力。调查内容可涉及城市居民参加商业保险的状况、保险消费者的投保意向,分析保险市场发展潜力,真实了解投保人对保险服务的评价;城乡居民的储蓄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分析其与国家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货币政策的作用和影响;城市居民对证券投资活动的认识及参与状况,所在城市证券公司的发展状况,分析证券市场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程度,以及人们的风险意识等。调查活动,是一次学生的专业实践,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交往能力,增强学生加强自身专业学习的愿望。

(六)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即不仅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是一天就能够完成的,这是一项难度很大、费时较长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建议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方面高职院校应通过产学结合,让教师到金融企业与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或承担部分金融企业项目工作,担任相关职务,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了解掌握工作技能和工作流程,成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金融企业的人力资源,聘请一些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带动高职院校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法,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再者,高职院校在师资引进时应优先考虑有金融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利用他们丰富的企业营销和管理经验,加强师资队伍力量。总之,金融保险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对高职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挑战。但是,只要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各专业教师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灵活求变,一定能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董奇志.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D].第二期高职高专评估专家理论研修班论文.

[2]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7.

保险培训总结体会篇6

保险服务是指保险公司为社会公众提供的一切有价值的活动。这是一种现代化服务观念,它与传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呈现出明显的外延扩张。传统观念认为,保险公司的服务集中体现为经济赔偿与给付,只要对客户履行了赔付的保险责任,也就意味着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而现代化服务观念则认为,保险服务远非局限于此,围绕经济赔偿与给付这一核心所进行的各种扩散,均在保险公司的服务范畴之内,这部分服务也被越来越多的客户、保险公司所重视,而重大项目及重要客户的防灾防损服务是保险服务工作前移,提升保险价值。延伸保险服务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协助客户提前预知风险、合理规避风险,有效控制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防范体制,防范风险于未然,实现双赢,更好的体现现代保险的价值所在。结合保险公司长期以来摸索总结的经验,介绍以下一些防灾防损服务做法。

一、培训服务

培训服务是我们承保重大项目及重要客户后需要做的第一项防灾防损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使客户的各级部门都知道保险保了什么、怎么保的,如何理赔等基础信息。通过培训服务进一步与客户进行直接的交流,加深了解,介绍保险知识,合理有效的引导客户理解保险保障范围,提高客户对保险的认知度,减少后期发生分歧的几率。通常情况下防灾防损的培训工作包括日常保险培训、主要风险培训、项目特有风险培训、案例培训,具体如下:

(一)日常保险培训

日常保险培训由公司承保、理赔人员对重大项目及重要客户的保险负责人或相关部门,对项目的保险情况、出险后的报案索赔流程做细致的培训,确保客户清楚保险范围及理赔流程,以便在出险后能及时、准确的报案及办理相应的保险索赔工作。

(二)主要风险培训

主要风险培训对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分类整理,将企业风险与保险保障进行有效结合分析,使客户充分了解不同类别风险如何购买不同保险产品来达到风险转移的目的,最大限度减少由于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确定意外发生而导致的与企业预期目标的偏离程度。根据项目特点开展的针对性培训。

(三)项目特有风险培训

项目特有风险培训在常规业务承保中每一个项目面临的风险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自己的行业特点,哪怕同一项目在不同的阶段、不同季节面临的风险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培训服务上应聘请专业人员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艺、不同的风险节点提供更具针对性、专业性的细致培训服务。

(四)案例培训

案例培训是对于重大项目、重要客户可以利用保险在同一行业内承保数据大量性的优势,收集整理同类项目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同类项目发生的赔案进行分析,总结风险管理教训,提出类似风险防范方法,以便协助客户总结经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二、风险巡查

除了培训服务,防灾防损服务的另一项重点内容就是风险巡查服务,一般有:雨季风险巡查、生产旺季风险巡查、控制性工程风险巡查、核心设备风险巡查等等,相关巡查都将形成巡查报告备案。通过细致、针对性强的风险巡查,有助于使承保人和客户更准确的了解项目的风险状况,保险人将从第三方的角度去发现风险,在充分体现保险服务的延伸价值,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公司自身防范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达到优化承保业务的质量。现阶段为重大项目及重要客户提供的相关服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日常风险巡查

日常风险巡查是保险公司将指派专业团队对承保项目长期入驻现场(日常风险巡查管理一般用于工程险业务服务),了解项目每个阶段安全管理要求,配合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共同进行日常性施工巡察、对安全隐患跟踪服务、对发现的风险点及时做出提示,并将日常风险巡查形成记录定期反馈到业主方,以便对项目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整改,避免发生管理性风险事故。

(二)雨季前的风险巡查

每年雨季是保险事故的发生频率都较高的季节,因此,对于承保的重大项目都将在每年雨季到来之前,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承保项目进行度汛防洪风险风险巡查,提出防灾防损的重点、编制风险巡查报告及整改方案,提示客户在汛期前消除风险隐患,并确保安全度汛。

(三)重要节点及风险点的风险巡查

每个项目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其风险点各不相同,所以在项目进展到某些重要节点和施工难度较大的部分,应有计划适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专项风险巡查,对客户的风险防范提出专业、具体、针对性强的建议。

三、风险提示函

风险提示函的作用一方面在于时刻让客户体会到保险的存在,提高对保险公司服务的认可度;另一方面也时刻提醒客户风险的潜在性,时刻提醒客户不能放松安全防范;此外,及时准确的风险提示工作也将为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理赔处理中争取一定的主动。

风险提示函应本着“日常巡查实时报送”、重点巡查专项报送“的原则,对于不同时期、不同节点的发现的风险隐患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报送,风险提示函具体可根据风险的发生概率、可能造成的损失情况对危险情况分级,在风险提示函中将简要的描述发现的风险点可能造成的损失、危险等级、以及预防建议,发挥保险“第三只眼”的参与作用,协助客户对相关风险点进行防护,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

四、防灾演练及应急机制的建立

对于重大项目及重要客户,进行日常的防灾演练以及应急机制的建立也是重要的防灾防损服务,其中进行保险相关理赔演练及理赔应急机制的建立都能有效提高客户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索赔的顺畅性,也有利于保险公司及时的进行赔付,提高整体理赔速度。此外,还应根据客户的承保风险特点,就发生重特大灾害如何应对建立紧急应急机制,帮助客户有效应对面临的重特大灾害。

五、防灾防损创新型服务

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保险公司应不断利用自身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为重要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强化公司在重要客户、重点项目上的竞争力。

(一)编制客户服务手册

为重大项目及重要客户有针对性编制服务手册,内容包括项目的承保条件,理赔流程,常见问题,常用保险表格、保险基本原则、服务人员联系方式等内容。这样的服务手册,通常制作成与手掌大小相近的尺寸,便于施工人员的携带。在项目承保后,保险公司将制作手册发到项目具体的安全管理部门,对于工程险项目将发到每一个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岗位,以便保险事故发生时协助当事人做出及时、正确保险报案、索赔、取证等相关事宜。

服务手册的制作和发放能有效的让被保险人在承保后及时、准确的进行保险理赔处理,有助于公司后期理赔的提速,体现保险服务的专业性和服务的细化。

(二)编制保险服务工作简报

根据项目情况及保险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风险巡查情况,定期制作保险服务工作简报,将一定时期内的风险巡查情况、案件处理情况、服务动态等信息向客户进行介绍。同时提出我们对风险防范的建议,建立保险与业主之间沟通的信息平台,交流分享风险管理经验。

(三)安全宣传警示牌

对于承保的重点项目或重要客户,在客户同意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制作安全宣传警示牌,一方面可以体现我们的服务工作,同时满足客户自身对于安全管理的一些需求;另一方面能有效的对公司品牌进行宣传。

(四)建立风险档案

对项目承保后的风险管理从计划、日常实施、定期反馈、客户整改效果保险公司应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档案,清晰的反应保险公司对客户风险管理的全过程积极配合客户做好风险事故的原因分析工作,帮助被保险人建立风险档案,协助被保险人做好改进和防范工作。

(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联系会议制是重要客户协调工作的重要保证,一般根据客户需要,保险各方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保险联席会。就保险服务工作进行沟通协商,听取客户意见,改进工作流程,总结工作经验,寻找服务盲区,交流防范防损经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六)建立灾害预警

保险公司将充分利用公司资源及已有的防灾协作体系,与气象、水文、地震等部门建立了气象及地震灾害预警系统,为客户提供多方面的灾害防御服务。定期向业主通报气象信息预报,实时监控各种自然灾害,在获知暴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后,及时通知被保险人做好防灾防损工作。

(七)建立理赔回访制度;

保险培训总结体会篇7

劳动保障是指以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为的总和。劳动保障制度的目的就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目的的,这是区别于其他对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制度。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乡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一20__年上半年,__乡劳动保障所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业务指导下,__乡劳动保障所始终坚持以_理论和“_”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全力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工作任务。现将我所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20__年上半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就业处的业务指导下,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下,紧紧围绕工作的重点,以就业服务建设为标准,圆满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任务数60人,实际完成任务50人,完成全年目标的 90%;持证实现再就业5人,4050下岗人员再就业6人,完成任务数6人的100%;同时开展各类技能人才培训班2期,已培训就业的有50人,并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实现了为各类求职者提供免费职介400人次,再就业培训2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300人,其中输送到富士康400人本市区企业600人外省市300人。办理小额担保贷款30人;接受企业离退休人员136。

二、加强组织领导,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产业来抓。乡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抓紧实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把劳务输出纳入对各村委会考核的重要指标。乡主要领导还经常深入到各村委会督促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并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密切协作,为劳务输出创造良好的宽松环境,确保消除零就业家庭。

三、加强宣传,促就业服务。一是通过宣传单、标语等方式及时正确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维权意识,促进了地方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社会经

济协调发展。二是建立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档案和再就业情况数据库,对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享受扶持政策的情况。三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工作,不仅下岗失业人员得到了帮助,而且各类待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得到了就业帮助。

四、继续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工作,达到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养老保险工作关系到老百姓的安居养老问题,我们必需认真对待,做细做实,力求扩大养老保险参保面,帮助老百姓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所以在上半年工作中我们划人群、分年龄做了大量工作,针对45至59周岁符合参保条件的重点人群一个不漏,保障我村居民老有所养,减轻子女的赡养压力。同时重点排查

1951--19__年生人的参保情况以及所有的民政五保对象,对这两部分中尚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的人员,逐一通知到位,并告知利害关系,鼓励其尽快参保。

五、积极开展专项活动,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上半年来,劳动监察大队紧紧围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宗旨,服务于构建__八千和谐劳动关系的大局,认真开展好了各项专查。1、积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根据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乡实际,全年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非法用工检查”、“ 用工单位遵守劳动合法情况专项检查”等专查共计15余次,共检查用人单位132户,涉及劳动者2800人,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就用工单位内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招用劳动者情况;订立与履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情况;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情况;支付工资情况;女职工未成年工和残疾人员劳动权益的保障情况;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及收取抵押金等情况作了认真专查,补签订劳动合同1179份。

2、认真做好投诉举报案件处理工作。

对劳动者投诉上访案件严肃认真查处,做到接案一起,受理一起,结案一起,全年共受理劳资纠纷案件 1 起,结案1起,拖欠农民工欠资案件 2起,结案2起,结案率达100%,涉及农民工32人,上半年无一起劳动监察案件被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通过对投诉上访案件的严肃查处,既帮助劳动者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又震摄了一部分别有用心的用工单位,使__乡劳动市场呈现出一片和谐规范的良好局面。

六、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服好务。__乡劳动保障所共管理企业离退休人员共计136人,没人我所都为其建立了个人档案,并按退管站分

布所有人员,同时根据他们的特长,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总之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对老同志进行引导,注意从生活上关心、帮助大家。同志们有什么困难,老干办都力所能及地为他们给予真诚的帮助,热心的指导。工作上注意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专长,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团结一班人共同做好工作。在队伍中形成了关心老干部、爱护老干部、真心实意为老干部办实事的良好风气。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是继续全面深入开展“个性化服务”。根据各村情况,建立电子信息文档,并纳入动态实名制系统管理,及时更新。并根据建立的电子信息文档,对服务群众进行梳理,建立完善所有分类台帐,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援助、就业培训、跟踪回访、劳动维权、社保参保、政策落实等一系列一对一的服务。二是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创业就业陪训基地,继续大力推行“理论培训+实训基地”等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加强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层次。三是加快创业孵化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全民创业,为创业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创业就业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观念,积极走出家门创业就业。营造“尊重创业,以创业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全民创业的良好局面。四是进一步加强就业帮扶工作。深入到村,大力开展“送培训、送岗位、送政策”和“结对子帮扶”、“挂钩帮扶”等活动,重点对高校毕业生、城市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等人群实施就业援助,力增实现全区充分就业。

(二)继续加强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认真落实惠民政策。下半年我乡将创新工作方式,实现业务上水平,管理上台阶。一是制度落实到位;二是政策宣传到位;三是服务意识到位;四是“惠民行动”落实到位。进一步增强服

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部门形像;加大社保稽核力度,确保各类基金征收到位;认真分析总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继续做好扩面工作,确保下半年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综合保险新增扩面任务完成。

(三)继续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一是认真做好20__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强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按照《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认真做好20__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此项工作按时超额完成。

(四)继续加大劳动监察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利益。一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采取部门检查和联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开展执法检查,依法纠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结合专项检查继续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劳动者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三是组织检查组成员单位对本区专项检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相关政策建议。

乡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二东阿镇劳保所在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做好劳务输出工作

为不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富民强镇,立足我镇实际情况,更好地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利用网络及时把招工简章发到各村。通过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对全镇55个村的待业青年以及外出务工情况都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和掌握,使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县局今年分配新增转移指标715人,到目前为止,全镇共输出新增劳动力633人,其中有组织输出88人,自发输出54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9%。

二、认真做好今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在今年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人力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迅速在第一时间内成立了领导小组。我们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利用集市发放宣传材料20__多份,在全镇范围内张贴条幅200条,进行了广泛有效的宣传活动。工作中,规范操作,确保新农保工作阳光运行,将收缴的保费统一存入财政帐户,统一管理上缴,做到基金安全运行,广泛接受群众监督,顺利完成了新农保工作。全镇共收缴保费3378354元,参保率达到99.8%,人均缴费额是204元,录入信息24652人。目前,全镇有60岁以上的城乡居民6746人领取养老金,每月领取金额达40.5万元。

三、积极稳妥地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按照县局要求,我们一是抓好政策性培训,重点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基本权益保护,法律常识等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知法、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二是抓好劳动技能培训,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思路,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经多方调查,针对群众意愿,我们在小屯村开展了200人的中式烹调师培训,全年培训任务293人,已完成全年任务的68%。

四、做好今年的劳动监察、技能扶贫技校招生及小额担保贷款等工作

为迎接好县局劳动监察大队对我镇各企业的检查,5月_日,劳保所联合经委到各企业进行填表登记并责令企业填好劳动保障监察书面审查材料,于6月_日到15日带领济南东泰压缩机厂、山东建成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济南乐喜施肥料有限公司、山东润发机械有限公司到县劳动监察大队接受了审查工作。目前技能扶贫技校招生及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正在办理之中。

乡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在开发区(__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街道办事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劳动保障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我社区在劳动保障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完成的工作

1、每年的一月为“再就业援助月”,为认真完成就

业援助月的总体工作任务,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就业再就业情况进行走访登记,随时掌握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动态变化,努力为失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掌握求职人员个人情况及求职意向,同时组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市劳动保障局、区人力资源中心和本社区组织的再就业援助月专项招聘会,为失业人员牵线搭桥,寻找就业途径。

2、每年二、三月份为“春风行动”月,今年_月_日,我社区组织召开了一场专场招聘会,来自开发区一期、二期企业共计24家,招聘信息140余条,达成就业意向人员80余人,邀请了新疆电视台、乌鲁木齐晚报、都市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积极落实,认真学习具体业务政策,每天抽出2-3小时,带上宣传资料下社区进行广泛宣传,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了解现行的相关优惠政策;

对于前来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人员,认真审核资料,严格把关,严审资料,尤其对于用担保人申请贷款的,详细向对方解释责任、义务和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确保每一个贷款都是优良贷款。

4、对辖区内原企业退休人员基本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提供有关政策方面的咨询,上半年新办养老资格认证24人。

5、在辖区内利用公示栏、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为居民宣传劳动保障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使社区居民能维护自身权益,了解应享受的优惠政策,从而推进劳动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收集空岗信息60余条,供社区内的失业人员选择,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率。

6、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劳动保障站的重要工作,为尽量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使居民了解参加社会保险和城镇医疗保险的重要性,我们在社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参保意识,灵活就业新参保人员39人,办理城镇医疗保险23人。

7、对辖区内失业人员情况及时了解,并登记造册。

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及“4050”人员台帐、失业人员台帐、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台帐、残疾人基本情况台帐、大中专毕业生台帐、低保人员、两劳释放人员、退役军人等的基本管理台帐工作,并实行专人管理。

8、上半年办理灵活就业城镇居民参保39人,城镇居民参保23人,办理就业失业证54人,小额担保贷款1人,报送驾驶培训2人,报销驾训培训费1人,审核老年资格证20人,新办老年资格证24人,办理40、50社保补贴10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2人,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14人,其中报送援疆培训本科生毕业生11人,办理五七工2人。

二、总结好的经验方面

1、积极收集空岗信息,并进行归类整理,对于前来求职人员,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很快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缩短了求职的时间。

2、档案归类整理较规范、完善,以便在日常工作中随时查阅,年底总结时便于整理档案。

3、因我辖区自建房多、流动人口多,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检查、流动人口登记、夜查等工作时,积极向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宣传办理社保的相关业务,提高入保率。

三、不足之处

1、工作人员因值班、请假、培训等情况不在办公时,部分工作内容方面交接不清楚,造成工作延误。

2、组织活动、开展工作等信息上报不及时,不能把我们日常工作、特色工作很好的、及时的宣传出去。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援助金、创业鼓励金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对于符合条件的积极宣传,尽快给予办理。

2、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时上报。

3、继续做好推荐就业工作,超额完成年初预定目标。

4、严格按照政策办理各项业务,避免出现工作失误。

以上是劳动保障上半年的工作小结,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主动作为,力争使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上一个台阶。

保险培训总结体会篇8

一、建立机制,拓宽渠道,就业再就业工作打开局面

20*年,按照全省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我市大力开展以“多下一份功夫落实政策,多帮一批人员实现就业”为主题的再就业政策实效行动和就业援助“春风行动”,优化城乡统筹就业环境。

一是扩大政策资金支持,加强增加就业工作力度。市政府出台《关于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瑞政发〔20*〕181号),明确我市新一轮三年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市财政从20*年起每年安排500万元就业再就业专项经费,并建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及专家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下岗失业人员税费减免、财政补贴、免费培训等扶持就业等政策进一步落实,协助完成地矿公司、烟花总厂等多家企业改制,全年接收下岗失业人员档案357份,发放《下岗失业人再就业优惠证》224个(其中“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86个),落实再就业专项资金350万元,再就业培训490人,帮助再就业1664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216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184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6%。

二是实现职介中心“管办分离”,优化务工求职软硬环境。全年1月,经公开招标市职介中心经营权,瑞诚职业介绍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管办分离”改革成功。该公司与市就业管理处从财务上、人员上彻底脱离关系,市就业管理处作为职介中心的产权单位,只负责职介中心国有资产和职介行为的监督管理。职介中心改扩建列入财政预算,20*年安排178万元。为提高新*人求职就业能力,通过关爱青年民工“金桥工程”志愿服务、第六个全省劳动者权益保护宣传周等活动,向外来务工人员赠送《农民工维权手册》、《劳动者维权问答》等普法宣传资料,并从20*年起无偿提供面额10元的职业介绍代价券和人均300元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总计285万元,可覆盖外来务工人员3.85万人。市职介中心全年共办理求职登记2.9万人,职业介绍6.9万人次。

三是建立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提高劳动用工管理水平。经过对280家企业3.2万名职工的深入调查,20*年我市首次出台企业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72个工种20*-20*年度职位工资标准。为华峰集团等8家规模企业,提供劳动用工业务咨询,不定时工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办理等上门服务。20*年全市28.3万城镇企业在岗职工中有25.47万人签订劳动合同,新增劳动合同5.6万份,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比上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3202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682家企业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2488家用人单位纳入诚信用工ABC分类管理体系。企业用工行为的前置规范管理,促进了劳资关系的和谐。

二、加强培训,规范鉴定,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

20*年,围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人才强市”战略,我局注重职能转变,发挥民办力量,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积极扩大职业资格证书覆盖面。

一是深化职业技术开发。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和跨省来瑞务工人员技能提升培训计划,组织全市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开办电器值班员、锻造工、电焊工等40个工种培训班,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2万人,跨省来瑞务工人员的技能提升培训6千余人,普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7千余人。特别是通过全省新技师培养计划、*市“名师名家”评选、*市第二届青工技能大赛等活动载体,全年共培养企业培训师、经营管理师、营养配餐员、高级维修电工、高级眼镜验光员等高级工种的高技能人才1017人。20*年8月我市成立国内首家县(市)级经营师协会,开设经营师管理研讨会和高级论坛,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搭建新平台。

二是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正式脱钩培训中心独立运作,配备3个全额事业编制,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坚定质量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鉴定质量督导制度、鉴定巡查通报制度,题库建设制度,组建480名专家教授的考评员队伍,开展鉴定站质量普查,严格把好鉴定质量关。该中心全年共完成职业技能鉴定114*人(次),发放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64人(次)。在推广就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基本实现我市职业技能鉴定“三个转变”:鉴定的工种从传统技术型向技术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并举转变;鉴定的范围从城市区域向城乡一体转变;鉴定的形式从全方位考评向专项能力考评转变。

三是开发职业教育资源。市技工学校盯紧部级技工学校创建目标,抓师德促教研,拓宽校企合作和大专班联办渠道,20*年招收8大专业468名学生,并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入学。技校迁建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列入年度重点目标责任制,纳入*市“*”规划。全市民办职业教育机构蓬勃发展,天宇、林立等职业培训学校与瑞立集团、南洋集团等规模企业强强联手,培养出一大批机电一体化高技能人才。20*年我市新审批民办培训机构4家,变更1家,年审35家,全市社会培训机构达42家,鉴定机构8家,覆盖42个工种,年培训能力超过3万人。

三、制定政策,完善服务,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20*年,我市社会保险扩面成效显著,保障待遇提高,基金监管规范,庇护民生的社会安全网更加巩固。

一是社保扩面全线丰收。市目标办向乡镇下达扩面任务,星级企业评选实行社保登记“一票否决”制,大大推动扩面步伐。市政府还专门就失业保险扩面发文明确,用人单位到20*年9月30日仍不办理登记手续的,由市地税部门根据其养老保险参保信息,按2%的比例预征失业保险费。截至12月底,全市五大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539250人次,比年初增加4.83万人次,总体增长9.7%。其中: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02794人(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77691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25103人),按参保人数计算新增10182人,增长5.3%,按缴费人数计算新增3823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完成*市下达任务6300人的162%。

——失业保险参保48396人,新增15*3人,增长45.2%,完成*市下达任务13000人的116%,为我市失业保险政策出台以来的最好扩面成绩。

——医疗保险参保115492人(其中在职参保93851人,退休参保21641人),新增12751人,增长12.4%,完成*市下达任务1500人的850%。

——工伤保险参保1*955人,新增8333人,增长8.4%,完成*市下达任务4500人的185%。

——生育保险参保64613人,新增1960人,增长3.1%。

此外,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广到22个乡镇252个征地村,征地1公顷以上的重点村参保219个,参保覆盖率突破96%,全市净增参保1976人,累计参保16481人,参保总人数、覆盖率、基金规模均居*地区首位。

二是社保待遇显著提高。20*年10月调资,全市企业退休(职)干部职工月养老金标准人均增加103.6元;基本医疗保险乙类药品自理比例由10%降到5%,允许中断缴费期限从2个月放宽到1年;失业救济金月标准提高58.1元。20*年,全市33257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其中企业离退休职工月人均养老金为952.2元,15398人领取被征地基本生活保障金,实现老有所养;历史遗留的26家乡镇卫生院和2家改制国有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2*79人享受年人均2464元的公务员医疗补助,37万人次享受住院、门诊医疗保险待遇,实现病有所医;824名失业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失业金,失业救济金月标准为469.7元,实现失业有济;19*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均5890元,实现伤有所偿;1125名职工获得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服务,人均6593元,实现育有所助。

三是社保基金规范运行。20*年,通过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共追回冒领、重复领取养老金共计1*人47.5万元;通过定点医疗机构检查,追回工伤保险基金骗保流失资金3.04万元,追回违规使用医保基金7.68万元、公务员补助基金22.77万元,查处公医卡违规使用5例9人共计8127元。全市五大社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21181万元,累计结余115486万元。基金主要收支包括:

①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5317万元,支出32803万元,结余12514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893万元,支出6265万元,结余1628万元;②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631万元,支出360万元,结余1271万元;③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5297万元,支出9768万元,结余5529万元;④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192万元,支出1124万元,结余68万元;⑤生育保险基金收入854万元,支出683万元,结余171万元。此外,主要基金收支项目还包括⑥公务员医疗补助收入2178万元,支出1219万元,累计结余1791万元;⑦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基金年收入3526万元,支出4712万元,累计结余17278万元。

四、注重维权,彰显法制,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20*年,我局把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突出人性化服务,作为维护劳动权益、化解劳资纠纷的重要抓手。

一是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不断加大。扎实开展“春雨行动”、“春雷行动”、“春苗行动”等专项检查,组织实施外口管理“蓝天行动”,建立健全劳资纠纷应急处置机制、企业欠薪应急专项资金制度、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管理办法,全力推进“和馨行动”和“关爱新*人工程”。全年共处理劳动侵权案件1451起,同比下降13.1%,为近二十年来首次负增长,涉及用人单位4134家、劳动者4143人,总计金额1474.8万元;查处非法使用童工案件23起,清退童工26人,清退娱乐场所非法使用未成年工6人;为3000多名务工人员追偿欠薪共计1091万元,及时、妥善平息10以上群体性投诉案件59起,仅罗阳大厦工程工地拖欠工资一案,就为约1000名职工追回欠薪共计500余万元。

二是劳动争议仲裁水平不断提高。错案追究制、快审快结机制、阳光仲裁六项公开等制度得到完善落实,特别是年初联合司法局出台《工伤、欠薪法律案件合作处理暂行办法》,强化法律援助联动联助机制,全年为特困家庭、下岗职工及绝症患者等560人缓、减、免仲裁费共计3万余元。市劳动仲裁院和9个辖区办事处全年共处理劳动争议案762件,同比增加2.8%,涉及职工3000余人,共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调解结案率达99%,当天立案率达21%,平均结案时间由60天承诺时限缩短到25天,没有发生一起超期立、结案和办案失误。

三是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不断完善。20*年我局专门设立法制科促进依法行政。全年提请市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5件,审核本局出台的规范性文件3件,清理行政许可项目4项,审查行政处罚案件33件,组织重大行政处罚行为听证7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5件,应诉行政诉讼案件3件、民事诉讼案件1件,维持率和胜诉率均达100%,规范性文件审查率、备案率均达100%。全年组织全局工作人员参加劳动保障业务知识培训和闭卷考试,以及工伤认定等专题培训班,62人考取《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

四是依法处访工作能力不断增强。落实《条例》,健全工作制度,实行工作专人接待,规范局工作送达回执制度,公示工作流程图。全年局机关共接待来访群众110批次660人次,同比下降68.9%,处理群众来信50件,受理上级交办件64件,按期办结率100%,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办结提案、议案8件,继续保持劳资纠纷恶性上访、集体上访的“零”纪录,有力推进“平安*”建设。

五、夯实基础,整体推进,劳动保障基础工作更加完善

20*年,按照建设“风正、气顺、心齐、业兴”的和谐机关的奋斗目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面夯实劳动保障事业基础。

一是加强党建工作。我局建立基层党校,原机关党支部和基层党支部合并后分组为5个党支部,全年共吸收预备党员4人,转正14人,列入考察对象8人。同时,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全系统开展“学、学先进,知荣辱、优服务”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廉政文化进机关”、第五个廉政教育宣传月等系列活动,认真学习、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增强工作人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二是推进行风建设。坚持提高办事程序透明度、缩短办事时间、减少办事环节的原则,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按照“改革创新、转变职能、从严管理”的要求,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和否定报备制度。局纪委对违反规定的单位或个人下发处罚告知书3份,通报批评6个。20*年*劳动保障纪检监察系统工作会议上,我局2个优质服务窗口做典型发言。

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社会保险(业务、计算机)操作规程》,改革社会保险费征收到帐方式,完成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基本建成统一申报、统一征缴、统一管理的“五险合一”社保信息网络,实现社保数据与地税、银行、医院的实时联网、刷卡就医。劳动保障监察软件、医保支付软件通过升级验收,*劳动保障网站正式开通,为市民提供审批表格网上下载和个人社保档案网上查询等便民服务。金保工程列入*市“*”规划。投入272万为市区二所购置新办公场所,增加工伤调查等工作用车3辆。

四是广泛开展劳动保障宣传。全年编发简报60期、宣传栏9期,在《浙江日报》、《浙江劳动保障》、《*日报》、《*商报》、《*日报》等各类刊物上刊登我市劳动保障专题通讯和论文60余篇,电台简讯26则、电视新闻19则。同时利用公交广告和政府网站等载体,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印发《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等各类政策宣传小册子10万余册,举办“民工维权”、“劳动法宣传”、“和馨行动”、“工伤保险”等专题广场咨询服务活动30多场次,接待群众3万多人次。

保险培训总结体会篇9

一、“十一五”期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主要成绩

(一)城镇就业形势成绩显著。

以实施新一轮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为工作重点,发挥促进就业整体功效,提升就业服务能力,优化就业服务质量,努力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抓落实、抓推进、抓实效,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0.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7.6万人次,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得到落实,工作成效显著。

(二)就业政策措施逐步配套、完善。

城乡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等人员的就业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已经制定了涉及促进各类劳动者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晋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做好农民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

(三)就业援助就业政策惠及城乡困难群众。

近年来,通过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为我市城乡的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一是扩大就业援助范围,让就业扶持政策扩大到农村劳动者;二是扩大补贴范围,让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创业的补贴范围扩大到农村劳动者。

(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遍及城乡。

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市12个乡镇(园区)已设立了保障事务所,10个居委会、224个行政村均已设立了保障事务站。形成了市、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三级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城市公共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向农村覆盖,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城乡一体化。

(五)失业保险征缴取得较大突破。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失业保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在此期间,失业保险制度不断深化,参保登记管理、保险费申报缴纳、保险金申领、发放等工作流程得到规范。截止12月,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2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719万元。

(六)各项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企业养老保险: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员21143人。累计征收保险费26640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全市所有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部参保,参保人数为4220人。累计征收保险费7157万元。工伤保险:企事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1513人。累计征收保险费607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共计达到了25770人。累计征收保险费8960万元。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800人。累计征收保险费561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7355人。累计征收105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9570人。累计征收保险费167万元。

(七)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参加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共有5689人,其中企业4810人,机关事业879人。年发放养老金过亿元。按时足额发放率保持100%。社会化发放率100%。为70周岁以上退休人员进行了免费体检;为高龄退休人员送生日蛋糕。并先后组织举办了离退休人员运动会、文艺汇演和摄影艺术展。

晋州市社会保险基金有一定积累,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抗风险能力。社会保险工作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社会保险局连续多年被石家庄市评为先进单位。社会保险局被石家庄市评为“人民满意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企业养老保险科被石家庄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一)结构性就业矛盾十分突出。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全市就业工作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求职与企业用工难以对接,还有劳动者对工资水平的期望值与企业实际支付能力的差距等。

(二)就业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既有在新产业发展中如何促使就业增长的问题,也有原有企业破产、关闭、退出,原有就业岗位流失的问题。

(三)就业形势还存在不稳定因素。存在岗位流失率居高、困难企业较多、困难人员就业难等问题,新增就业中还有不少人员没有享受社保补贴。

(四)失业保险工作仍有不足。不但存在着困难、停产、破产企业逐年增多,亏损面增大,出现无力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的情况。而且还有部分企业法人对社会保险政策缺乏正确、全面、长远的认识,造成近年来企业欠费屡屡发生,这都是不稳定因素。

(五)由于业务范围、工作量大幅增加,现有社保局工作力量已远远跟不上工作的需要,由于人员调整、借调、调出等原因,目前社保经办机构出现人员的严重不足,极大的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六)扩面工作依然严

峻。目前各企事业单位的养老、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扩面工作主要针对个体私营企业,而这些企业参保积极性不高,造成扩面工作开展缓慢。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出现,社保基金的支出压力将不断增大。三、“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实事实办、改革创新,以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为重点,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深化就业体制改革,促进机制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与新型城乡劳动保障制度相协调,促进城乡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就业稳定充分,结构科学合理。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我市劳动保障“全覆盖、低失业、高和谐”总体目标,按照建设“和谐晋州”的整体要求和“优化就业、服务民生”的就业工作目标,着力打造“晋州就业新天堂”,树立良好部门新形象,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新局面。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我市转移农村劳动力8.75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4万人以上。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0.3万人,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0.4万人,农村劳动力培训4万人以上,其中以阳光工程培训为主培训2万人,引导性培训1.6万人,技能培训0.2万人,农业科技技术培训0.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719万元。

到“十二五”末,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征缴5亿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00人以上,征缴1.5亿元;企事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8万人以上,征缴1亿元;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征缴1.5亿元;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万人以上,征缴1亿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万人以上;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万人以上,支付待遇8万人以上,支付3亿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保持100%,社会化发放率100%。

四、“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要工作

(一)以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为契机,建立健全促进就业长效机制。

强化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领导责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就业促进法》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学习培训,提高劳动保障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以公平就业为原则,努力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引导、支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

(二)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功能,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在现有人力资源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力争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建成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形成覆盖全市的市场网络,为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指导等就业服务。以人力资源市场为载体,每年深入开展促进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和复退军人等就业的“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活动,增进求职者与企业的交流,促进就业。

(三)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重点采取七项措施:一是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规划和管理,制订晋州市职业培训规划,对全市的职业培训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和管理。二是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确保培训质量。建立对培训机构的质量考核体系,实行优胜劣汰。三是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结合就业的需求来确定培训的工种和要求,达到以培训促就业的目的。四是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采取自建实训基地与利用社会资源并举、自我培养和委托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企业满意的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通过劳动者技能提升、素质提高改善就业结构、拉动就业增长,使职业技能培训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将从根本上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四)加大创业指导工作力度,以创业促就业。

建立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机制,帮助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积极落实创业促进政策,鼓励各类人员创办民营企业。一是积极为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专家咨询、项目论证、开业指导、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二是对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活动的人员,自筹资金有困难的,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从事微利项目经营的,给予两年贷款贴息。

(五)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

一是继续做好乡村(街道)劳动保障平台工作,完善乡村(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以乡村(街道)为依托,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对象;二是建立就业困难人员申报制度和定期回访制度,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基本情况,包括就业需求、培训需求以及生活上存在的困难;三是积极为就业困难对象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服务。对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进行创业指导,给予就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公益性岗位安置的,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四是建立完善就业困难对象安置动态为零制度,对现有的就业困难对象及时给予就业援助。

(六)进一步加强失业保险工作。

认真贯彻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将城镇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民办非企业及其职工纳入覆盖范围。进一步强化基金征缴,增强基金承受能力。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功能,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益,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险对象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是劳动者的“保护伞”和“安全网”。一是加大对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的贯彻落实的力度,认真组织好扩面征缴责任制的落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扩面征缴稳中有升。二是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市化管理服务工作,衔接好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市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完整的原始数据库,为退休人员社市管理走向信息化打好基础。三是加快劳动保障信息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社市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保障管理现代化。四是加强社保政策法规宣传力度。通过在电子屏、电视等宣传媒体进行社保政策宣传,使广大群众知政策、懂政策、了解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从而提高全民参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保险培训总结体会篇10

关健词:保险行业  培训

0 引言

我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保险需求量较大;保险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从事保险销售工作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但管理落后、员工素质低下已成为保险公司进一步 发展 的“瓶颈”,特别是进入2009年,受国际 金融 危机的影响,预计未来几年全球财产保险业将面临增长放缓的局面。我国又有不少保险公司特别是地方保险公司发展 历史 不长,员工培训经验不足,措施不当,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使得培训出现了亏本。长此下去将影响地方保险业质量的提高,制约地方保险公司的长远发展。为了了解地方保险行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对阳泉市部分保险行业进行问卷调查,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素质。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源来源于阳泉市8家保险公司的问卷调查,其中发放调查表至各保险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员工手中。共发放调查表210份,回收166份,回收率79%,有效问卷164份,有效率98.7%;涉及太平洋寿险阳泉中心支公司、

2.1.4 保险公司培训的途径 公司在确定了培训内容之后,就要考虑通过哪些途径对员工进行培训,当然也会认真考虑成本与效益的问题。在对阳泉市8家保险公司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在“更愿意”的培训途径的选择上,首先是本单位内部培训机构,其次是政府办的各类培训中心,再次是有业务关系的其它单位。总的来说,保险公司培训的途径是以自己单位内部培训机构为主,以与公司的业务关系的其他单位和政府主办的各类培训中心为辅。而在与之座谈中得知,公司培训员工首公司内部培训机构,不仅是为了节约开支,也是因为部分公司内部的培训机构有较为正规的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和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培训针对性较强,员工的收效也较大。而通过座谈了解到管理者更多地是从 经济 角度衡量投入产出比,对培训的直接费用、间接成本与培训收益进行对比分析而后做出的选择。

从对阳泉市8家保险公司问卷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地方保险行业的 发展 历史 短,加之地处较落后的地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方保险公司在培训的深化及发展也还存在很多需要加强的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2.2 地方保险行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 缺乏正确的培训理念和指导思想 由于培训并不能直接产生于经济效益,是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亏本买卖”,出于节约成本理念,能省则省,尤其是见于培训了员工要么“跳槽”要么要求“加薪”的两难境地。这些原因造成保险公司的管理者对待培训的随意性比较大,不能从公司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培训,过分强调短期效应,使得培训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支技,往往流于形式。培训的首要目的应该是满足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然而阳泉市的某些保险公司的领导对培训定位不清,并不是十分清楚公司人力瓶颈所在,也没有认真分析公司的困境是否通过培训就可以解决,只是简单地认为培训就是组织理论学习,教会员工基本的岗位技能和知识,无需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以至于将培训变成一种盲目的应急式、救火式工作,无法将培训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达不到真正激励员工的目的,更谈不上将培训制度融入公司文化之中,同时,在这种观念引导之下,公司往往会忽视对管理层和决策领导的培训,忽略培训的潜在价值。

2.2.2 缺乏各层级管理者对培训的支持力度 员工培训如果离开各层级管理者的支持,培训效果就很难保证。因为培训的很多工作,特别是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效果的跟踪都离不开一线管理者的支持和帮助。而地方的多数保险公司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实施保障体系,各层级管理者对自己在培训工作中的职责不明确,所以在团队建设中,还有很多管理人员认为员工技能缺乏和绩效低下是因为培训工作做的不好,跟他们毫无关系,甚至推卸责任。

2.2.3 缺乏对培训过程的监督和培训效果的评估 培训过程的监督和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培训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地方保险公司没有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或者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效果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培训后的简单 考试 上,而事后又不再做跟踪调查,使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是否成功,能否为 企业 带来预期收益,不得而知。这样不仅仅不能达到考评培训效果促进培训工作,对培训上的巨大投入也不能收到预期的回报。培训结束就意味着培训者与公司、与被培训者脱离了关系,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及效果反馈系统,如此循环使受训者的工作技能、工作行为、工作态度改进不大,并导致受训者丧失再次受训的信心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