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十篇

时间:2023-08-25 17:21:27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篇1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沿用前两次统计划分,对全省各县(市、区)中年产值上亿元的块状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从统计结果看,2000年以来浙江块状经济呈现出数量继续扩张、质量稳步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截止2004年,全省共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区块601个,比2000年多88个,其中新生228个,萎缩140个;块状经济工业总产值15826亿元,是2000年的2.6倍;块状经济工业产值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64%,比200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块状经济平均规模26.3亿元,是2000年的2.3倍;企业总数30.84万家,比2000年增加7.15万家;从业人员约800.4万人,是2000年的2.1倍。

从规模结构看,在601个块状经济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285个,比2000年增加138个。其中,10亿至50亿元的区块202个,比2000年增加84个;50亿至100亿元的区块46个,比2000年增加20个;超过100亿元的区块37个,比2000年增加34个。

从产业分布看,601个块状经济共涉及28个工业部门,比较集中的有9个,分别是纺织、服装、电气、通用设备、交通设备、金属制品、电子、皮革、工艺品等。其中,纺织业有51个区块,合计年产值2953亿元;纺织服装和鞋帽制造业53个区块,合计年产值1860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0个区块,合计年产值1404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48个区块,合计年产值1133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个区块,合计年产值1122亿元;金属制品业44个区块,合计年产值846亿元;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6个区块,合计年产值804亿元;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3个区块,合计年产值682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8个区块,合计年产值668亿元。其他比较集中的行业主要有: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印刷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其合计年产值均在400亿至500亿元之间。

从产品竞争力看,全省块状经济主要产品中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30%的有78个,比2000年增加26个,其中南湖精细化工的香兰素、鹿城打火机、温岭制鞋的仿皮鞋等13个区块主要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80%。

从企业规模结构看,在全省块状经济的近31万家企业中,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19065家,比2000年增加875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589家。全部企业平均规模约513万元,比2000年的253万元翻了一番。

从地区分布看,601个块状经济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和温台沿海地区。其中,杭州124个,合计年产值3380亿元;宁波77个,合计年产值2500亿元;温州73个,合计年产值1735亿元;湖州30个,合计年产值680亿元;嘉兴35个,合计年产值1540亿元;绍兴58个,合计年产值2647亿元;金华77个,合计年产值1310亿元;台州67个,合计年产值1680亿元;舟山11个,合计年产值110亿元;衢州24个,合计年产值108亿元;丽水25个,合计年产值136亿元。

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82个形成了块状经济。其中块状经济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的有45个县(市、区),50%~70%的有16个,70%~90%的有24个,90%以上的有5个。

二、特点趋势

1.跨区域跨行业融合不断深化

浙江的块状经济源于“一乡一品”,主要在县域的框架内发展。在年产值10亿以上的块状经济中,以一个乡镇为核心区块的至今仍有76个,占总数的27%。但在近10年的发展中,至少有50%的块状经济基本完成了从“一乡一品”到县域范围内融合重组的转变,其中约20%突破了县域框架,在更大区域内互相融合,形成了跨区域的块状经济。如绍兴纺织与萧山纺织的逐步融合,形成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巨大影响的萧绍纺织基地。2004年,绍兴纺织约1040亿元,萧山纺织约680亿元,两地合计约1720亿元。其他有影响的跨区域块状经济有:宁波家电(余姚、鄞州、慈溪),合计产值约600亿元;宁波服装(鄞州、慈溪、奉化、象山),合计产值约500亿元;台州汽摩配(温岭、玉环、路桥、黄岩),合计产值约320亿元;永康五金(永康、武义、缙云),合计产值约360亿元;温州皮鞋(永嘉、瓯海、鹿城),合计产值约270亿元;诸暨―义乌袜业,合计产值约230亿元,等等。

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块状经济通过裂变、集聚、延伸、派生等形式跨行业发展,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块状经济的跨行业发展,本质是在同一共生环境下的横向或纵向扩张。如绍兴纺织,从织造起步,通过向前向后延伸,形成了从PTA到化纤、织造、印染、服装的完整产业链;萧山纺织也有类似现象。比较突出的是义乌和永康。按照我们目前的分类方法,义乌2004年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有16个,其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10个。但这些块状经济都高度依赖同一个共生环境,即由义乌小商品市场、联托运体系、产业氛围等要素组成的共生环境,实际上是小商品集群,也可以看作是块状经济密集区。同样,永康1亿元以上的9个块状经济(其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7个),也高度依赖同一个共生环境,实际上是五金集群。

2.网络化生产体系不断健全

浙江的块状经济在起步阶段主要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在一定地域中的简单集聚。随着块状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这些企业提供零部件、中间产品以及加工服务、流通服务、技术服务、融资服务等配套企业和中介机构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终端企业+配套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的网络化生产体系。2004年,在全省601个块状经济中,共有亿元以上专业市场223个,行业协会和商会1152个,科技服务中心238个,生产力促进中心26个,企业技术开发机构522个,质量检测机构131个,融资担保机构165个,教育培训机构1124个,其他各类服务组织1845个。在285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中,配套企业占企业总数30%以上的85个,其中50%以上的34个;原材料、中间产品本地配套比重30%以上的91个,其中50%以上的48个。按照专业化协作水平比较高、中介组织体系比较健全等标准衡量,2004年在285个年产值10亿以上的块状经济中,约50个块状经济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网络化生产体系。

3.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1990年代中期以前,浙江块状经济主要针对国内市场特别是“三北”市场和广大的农村市场。1990年代中期特别是2000年以来,浙江块状经济的外向度逐步提高。2004年,全省块状经济合计出货值达3211亿元,约占年产出的20%;出货值占年总产值10%以上的区块281个,比2000年多120个,其中171个区块出口比重超过30%,103个区块出口比重超过50%;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总数达16139家,其中出口比重超过30%的有10644家。在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中,2004年出货值2901亿元。其中有出口实绩的区块229个,占总数的80%;出货值占年总产值10%以上的区块171个,30%以上的87个,50%以上的44个。平湖服装、临海礼品休闲用品、仙居工艺品等出口比重达到90%以上。在产品走出去的同时,相当一批块状经济开始了企业的“引进来、走出去”。截止2004年,全省块状经济中有268个区块引进外资企业,累计达2236家;有47个块状经济跨出国门投资办厂,累计达162家。诸暨大唐袜业,近年来每年引进合同外资超过4000万美元,实到外资超过3000万美元,一些世界知名袜子和原料企业,如美国杜邦、德国拜尔等纷纷驻足大唐,或投资办厂、或设立窗口,目前全镇已有40家外资企业。

4.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不断增强

浙江块状经济大多为传统产业,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五金、塑料及普通电器、机械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主要依托专业市场,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参与竞争。“九五”特别是“十五”以来,浙江块状经济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不断加强,技术装备水平以及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年产值10亿以上块状经济中,主要设备中进口设备比例超过30%的区块有58个,约占总数的20%,其中超过50%的有23个;累计拥有国家专利授权数13683个。

广泛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使一批传统块状经济转化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一批块状经济的龙头企业转化为高新技术企业,并新生了一批高技术块状经济。2004年,在年产值10亿以上块状经济中,有乐清智能电器、桐乡新型纤维、富阳光通信等30个块状经济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或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合计产值约1000亿元;478家龙头企业发展成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28%。与此同时,杭州的软件、通信制造,平湖的光机电等高新技术块状经济迅速发展,2004年合计产值超过1000亿元。

5.品牌建设不断加强

浙江块状经济的品牌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7年以前,主要是生产低档产品,企业规模也比较小,除个别企业外,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1997年以后,随着技术水平、产品档次的不断提高以及出口的不断增加,许多块状经济开始进行贴牌生产。2000年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浙江块状经济掀起了一轮品牌建设高潮。到2004年底,全省年产值10亿元以上区块中,共有中国驰名商标29个,中国名牌产品47个,国家免检产品125个,浙江省著名商标407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分别占全省的50%和34%;有75个区块获得了84个全国性生产基地称号。一些块状经济成为品牌密集区。如温州皮鞋,共有5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51个国家免检产品,22个浙江省著名商标;诸暨枫桥衬衫,共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10个浙江省著名商标。

6.大区块地位不断提高

2000年以来,虽然浙江块状经济总量继续呈增长态势,但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小区块在生生死死中不断分化,区块总量减少、产值占比下降。在2000年年产值10亿元以下的366个小区块中,到2004年有130个萎缩至1亿元以下,有80个成长至10亿元以上,同时在4年中新生了160个,区块总量减少到2004年的316个,合计总产值从2000年的1096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330亿元,产值占比由18.3%下降到8.5%。大区块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质量进一步提高。在2000年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147个区块中,到2004年有10个萎缩至1亿元以下,4年中新生了68个,区块总量增加到2004年的285个,合计总产值从2000年的489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4490亿元,产值占比由81.7%上升到91.5%。其中,年产值100亿元以上37区块合计总产值从2000年的436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6600亿元,产值占比由7.3%上升到41.7%。大区块特别是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区块已成为浙江块状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三、主要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浙江块状经济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并在部分领域取得了竞争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水平仍比较低,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近年来的新生增量看,大部分是原有区块的扩张或扩散,源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新生区块不多。本次调查显示,从2000年到2004年,全省块状经济总产值增量约9830亿元。其中,原有区块的扩张性增量7565亿元,原有区块萎缩产值损失合计930亿元,增减相抵净增产值约6635亿元,约占全部新增产值的

2/3;新生区块总产值约3195亿元,约占全部新增产值的1/3。在新生区块中,属于原有区块向邻近地区扩散的约30个,总产值266亿元,分别占新生区块的13.6%和8.3%;由年产值不足1亿元发展为1亿元以上的约170个,总产值2040亿元,分别占新生区块的73.7%和63.8%;真正源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新生区块仅29个,总产值约889亿元,分别占新生区块的12.7%和27.9%。

2.从集聚发展水平看,大部分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在空间上的简单集聚,属于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根据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空间集聚,主要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扎堆”在某个较小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第二阶段是专业化集聚,区块内出现了大量的配套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协作网络、中介服务体系以及区域产业链基本形成,区域品牌初步树立。第三阶段是系统化集聚,专业生产的系统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融入全球生产体系,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按照这样的标准,在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中,80%以上约230个处在第一阶段;15%左右近50个处在第二阶段;开始进入第三阶段的只有3―5个,如萧绍纺织、大唐袜业、义乌小商品等。

3.从主要区块在全国全球的行业地位看,大部分是生产加工基地,处在价值链的末端。2000年以来,我省块状经济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累计参与制定国家产品标准220个,相当一部分块状经济成为国际品牌的生产基地。但总体上看,我省块状经济产品低档次、低附加值的特征没有根本改变,仍然处在模仿创新为主、价格竞争为主阶段。在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中,按照区块中规模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创新中心及技术研发机构等指标测算,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仅20个左右;按照专业市场依赖度、品牌、出口市场结构等指标测算,初步走出价格竞争为主阶段、开始迈入产品差异化和品牌竞争阶段的仅15个左右。既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又走出价格竞争为主阶段的区块不到10个。绝大部分块状经济集中在生产加工环节,处在“微笑曲线”的中间。

四、对策举措

块状经济是浙江的特色和优势,在我省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加快整合提升块状经济,积极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着力形成一批总量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广、市场份额高的国际性产业集群,是“十一五”期间我省结构调整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为此,我们建议,尽快研究制定整合提升块状经济的专项规划并出台相应的政策。

根据浙江块状经济近10年来的发展演变趋势和国际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认为,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要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1.加强自主创新,努力占据技术创新制高点,以科技进步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从我省实际看,提高块状经济自主创新能力要抓住三个重点。一是进一步完善面向块状经济的区域创新体系。目前,全省面向块状经济的区域创新服务中心总量约260个,但分布不均衡,质量参差不齐,近60%的块状经济没有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仅38个。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块状经济内设立研发中心。同时鼓励规模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争取到2010年全省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都建立起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二是加强块状经济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采取政府引导、区块内企业联合攻坚或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招标,实施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推动块状经济整体科技水平进步。三是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载体,积极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转化,争取到2010年,全省块状经济中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达到50个,合计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2.加快品牌建设,努力占据价值分配制高点,以品牌力量引领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品牌是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块状经济的品牌建设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品牌,如嵊州领带、大唐袜业、宁波服装等。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大小,反映的是块状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二是企业品牌,如嵊州领带中的巴贝,大唐袜业中的丹吉娅,宁波服装中的雅戈尔、杉杉等。企业品牌是区域品牌的支柱。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支撑的区域品牌,必然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支撑的区域品牌,必然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三是“统一品牌”。“统一品牌”是块状经济中中小企业使用的共同商标。如意大利费留利椅业产业集群由800多家小企业组成,各个独立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使用统一的品牌。从浙江块状经济品牌建设现状看,目前各地主要关注的还是企业品牌建设,区域品牌建设刚刚破题,“统一品牌”建设尚未起步。“十一五”时期,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争取到2010年,形成20个左右由10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支撑,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同时积极探索“统一品牌”建设,争取到2010年有3―5个“统一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或省著名商标。

3.加快向高端市场拓展,努力占据市场竞争制高点,以国际化带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向高端市场拓展是提高块状经济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的重要途径。从国内市场看,高端市场不超过市场总量的20%;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市场看,与国内高端市场同等质量产品的市场比重超过80%。因此,推动块状经济的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必须在努力开拓国内高端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开拓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一是要继续鼓励块状经济内的企业为国际知名品牌进行贴牌生产(OEM),全面掌握高端市场产品的制造加工技术和工艺,在此基础上积极向自主设计和加工形式拓展(ODM),努力掌握产品设计和开发技术,最终实现自主品牌生产(OBM)和出口。二是积极引进国外大企业在块状经济建立高端制造基地和研究开发基地,鼓励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通过合资等产权形式和联盟等非产权形式广泛开展合作,通过跨国公司、国际采购商的营销网络进入国际高端市场。三是积极鼓励块状经济中的企业和专业市场走出去,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设立营销机构或营销网络,带动产品走出去。力争到2010年,全省出口总额10亿美元以上、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出口比重达到50%以上的产业集群达到20个左右。

4.加快跨行业跨区域融合,努力占据组织创新制高点,以范围经济促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顺应块状经济跨行业跨区域融合趋势,通过产业组织创新形成一批超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是充分发挥范围经济效应,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实现共生环境共享,进而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一是要构筑跨区域的产业链,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实现专业化和分工协作,形成区域生产综合体系。二是要构筑跨区域的服务支撑体系,鼓励县域内的服务机构拓宽服务面,鼓励县域之间的服务机构加强合作,鼓励设立跨区域的教育培训、技术创新、质量检测、信息服务等机构及行业协会,鼓励相关县(市、区)统一有关政策,形成同质的市场环境、服务环境和政策环境。三是要构筑跨区域的竞合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大区域意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联合开发新产品、联合拓展新市场、联合建立生产供应链,形成公平竞争、互动合作的良好格局,从而获取更大的集体效率。有关县市要联手打造企业信用体系,为构筑跨区域的竞合机制提供制度保障。四是要构筑大区域品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联合打造市域品牌,如宁波服装、温州皮鞋;鼓励相关县市联合打造跨区域品牌,如萧山、绍兴可联合打造萧绍纺织,温州、台州有关县市可联合打造温台汽摩配;鼓励相关县市联手将现有的区域品牌打造为大区域品牌,如永康、武义、缙云可联合打造永康五金。争取到2010年全省形成10个左右产值上1000亿元的超大规模产业集群。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篇2

关键词:楼宇经济;现状;模式;海宁市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77-04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楼宇经济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在国内开始出现并逐渐升温,反映了现代城区经济发展理念,被认为是现代都市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一种经济形态。尽管楼宇经济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拓展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优化了产业、空间布局,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并已逐渐成长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1]。

楼宇经济的实践在国内以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大都市为发端,随着国内其他城市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及城市集约型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楼宇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从大都市核心地区向大都市地区和中小城市扩展的态势。然而在中小城市发展楼宇经济,不仅在选择发展空间上限制因素颇多,而且相对大城市而言先天条件不足。因此,本文在借鉴大城市楼宇经济成功经验的同时,立足于海宁这样一个中小城市的发展实际,通过实地调研掌握海宁市楼宇经济发展现状资料,分析目前海宁楼宇经济现状特征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海宁市楼宇经济重点发展的空间模式,试图为促进海宁市的楼宇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提供建议。

一、楼宇经济及其内涵

楼宇经济是学术概念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其基本定义为:在城市中心区块(此处所指城市中心区块,不完全是空间的中心性,更加强调地块发展条件的中心性。即基础设施完善,人气、财气相对集中,从产业基础到外部景观都比较现代化的区段),以商务楼宇为载体,现代服务业为核心,发展现代型城区经济[2]。其在本质上不仅包括了空间的载体,更反映了楼宇背后的产业结构特性。楼宇经济的发展与城区经济实力紧密相关。只有在经济实力雄厚的基础上,楼宇经济才具备了发展的土壤和扩展的空间。楼宇不仅是一个城市的产业经济载体,也是其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海宁市楼宇经济现状特征与问题

海宁地处全国城镇和经济最为密集和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位于“十一五”长三角区域规划中确定的沿沪杭城镇发展带、沿杭州湾城镇发展带和环太湖城镇发展带“三带交叠”之处,并且在上海都市圈辐射的核心范围内,是浙江省极具县域经济特色的中小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深厚的区域人文历史积淀及当前城市三产发展、产业转型的迫切需要,使得海宁市具备了发展楼宇经济的优势、需求及必要条件。

近年来,新建商务楼宇无论从单体规模还是总量上都呈现快速扩张态势。通过笔者现状调研统计,目前海宁市中心城区已建和在建商务楼宇共13座,总建筑面积达36.73万平米(如下页表1)。

1.主要类型

一般而言,商务楼宇可以分为纯商务写字楼、商务居住混合型楼宇、商业办公混合型楼宇和酒店式写字楼四种类型。笔者调查发现,海宁中心城区已建成的7座商务楼宇中,纯商务写字楼和商业办公混合型各有3座,另有1座为商务居住混合型。在建的6座楼宇以纯商务写字楼为主,包括1座商务居住混合楼宇。目前,海宁市还没有能够提供酒店式服务的高档、多功能的商务办公楼宇。

2.空间分布

海宁市商务楼宇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城南、城北新老两大片区(图1)。其中,老城区以商业中心工人路与交通便捷、最早出现商务楼宇的西山路沿线为主,集中分布了已建成的5座商务办公楼宇。在城市跨洛塘河向南拓展的新城区内,集中了绝大部分新近规划建设的商务楼宇。与老城区的沿街带状分布不同,新城区的商务楼宇在规划导引下,呈现块状分布特征。此外,在城市北部的经济开发区与南部马桥经编产业园区内也分布有个别商务楼宇。

海宁中心城区商务楼宇分布随城市建设空间的扩展而呈现由北向南转移扩张的态势,总体上较为分散,有限的商务空间未能进行有效整合。

3.使用状况

海宁市中心区现有商务楼宇实际利用率较高,空置比重很低,这和部分大城市商务办公楼宇高空置状况对比强烈。对海宁市现状商务楼宇的实地踏勘表明,海宁商务楼宇平均入驻率大多达到90%以上,平均空置率仅为10%左右。

目前,海宁市商务楼宇使用主体包括海宁市域中小企业办事处、营销机构,外地公司驻海宁办事机构以及广告设计、软件、信息咨询、法律、中介事务、物流、贸易等各类生产业企业。不同的商务楼宇,使用主体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在海宁成立最早、知名度较高的龙翔商务中心,入住主体主要是海宁市中小企业,占楼宇承租企业总数的近50%,为企业经营服务的广告、咨询、法律、票务、物流机构共占20%左右,此外,还有部分港台和外地企业驻海宁办事机构。而在东方商厦,楼宇使用主体则设计创意与电脑软件企业为主体,同时集聚了较多外地企业办事机构,两者分别占承租企业总数的26%和18%。

海宁商务楼宇使用状况表明:一方面海宁民营经济发达,工业企业数量多,经济发展对商务空间需求比较旺盛,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现有商务楼宇供给量总体偏少,商务办公场所可选择余地较小。

三、海宁市楼宇经济发展模式

在对海宁市楼宇经济发展现状特征解读的基础上,根据海宁市区位条件、自身的产业特色和经济基础,城市三产及产业转型的需要,提出了未来海宁市楼宇经济重点发展模式:

1.商务中心

结合海宁市工业经济发达,本土企业发展迅猛,大型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不断涌现的趋势,重点打造为本土企业发展升级服务的商务业平台,引导大型企业总部集聚。

城市中心商务区以大型企业总部为核心,发展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会计服务、中介服务、物流服务、广告策划等在内的商务服务体系,建构方便高效的行政服务体系。

海宁CBD将既是为本地企业服务的商务业平台,也是海宁市商务业功能最为集中和完善的商务活动中心。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城市新商业中心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具有标志性的城市商务商业中心。

2.特色商务业基地

结合海宁市已经形成品牌优势的皮革、轻纺、经编产业,打造具有区域和全国影响力的专业性研发、会展、信息、创意和总部基地。

即将动工建设的海宁皮革城三期工程依托皮革城既有的优势,按照现代总部商务花园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建成为一个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集展示、交易、设计、研发、品牌营销、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皮革行业总部商务基地。

马桥经编园区在经编生产力促进中心项目的基础上,打造经编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基地,依托生产基地拓展经编市场,培育经编产品展示和交易中心。

许村家纺业基地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家纺市场功能、品质的基础上,以提升家纺产业品牌创新、价值创造能力为目标,结合生产基地的升级改造,培育集会展、交易、研发、创意、营销、结算、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家纺业总部商务基地。

3.中小企业总部基地

结合海宁市域中小企业众多,民营经济发达的特点,依托海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为中小企业服务,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在现有中小企业不断向园区集聚的基础上,完善园区的商务服务、生活服务功能配套,重点增强园区的研发创新、教育培训、孵化支持能力,形成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和总部职能基地。

4.都市产业园

都市产业是指位于都市市区范围内,占地少、规模小、污染小、能耗低、低物耗、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都市产业园既可以采取开发新建,也可以通过对旧工业区的更新置换。

海宁都市产业园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选择与皮革、经编、家纺等主导产关联度高,具有重要支撑的专业化配套及服务性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形成广泛有序的大中小企业多层分包专业化协作生产体系。(2)依托中心城市的集散功能和区位优势,培育旅游休闲、文化创意、软件开发、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新产业。(3)鼓励发展直接为城市居民生活服务的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和服务业,如服装、个人设计、居室装饰、家居产品等集制造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产业。

5.大都市扩展商务区

凭借海宁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特色以及现状发展成熟的专业市场等条件,考虑接轨上海、杭州大都市商务业空间扩散,为打造“杭州―海宁”市郊商务区(SBD:Suburban Business District)[3]、“长三角―海宁”休闲商务区(LBD:Leisure Business District)[4]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结语

楼宇经济作为一种快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以其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现代服务业内涵,在长三角一级城市如火如荼的发展,并已经开始向海宁等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小城市扩散。海宁市优越的区位条件、雄厚的经济基础、深厚的文化内涵等为其发展楼宇经济提供了支持,而目前城市自身三产发展的巨大潜力、城市所面临的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则为其发展楼宇经济提供了必要性。

海宁市应根据自身城市实际情况,认清自身的利弊条件,抓住自身的特色,采取扬长避短和错位发展战略,楼宇经济定位为强化特色的专业性行业总部(Special Headquarters),立足本地的中小企业商务平台(Small Headquarters),接轨沪杭的大都市郊外商务基地(Suburb CBD)。

对于海宁这样一个极具县域经济特色的中小城市发展楼宇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于发展中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楼宇经济的效益,才能增强自身城市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建梁,卫国昌.楼宇经济:上海经济增长的新亮点[J].上海房产,2006,(9):7-9.

[2]刘黎,徐逸伦,张敏.中小城市楼宇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分析――以浙江省海宁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9,(8):83-89.

[3]王绍凯.郊外商业商务中心(SBD)的发展[J].上海房地,2006,(1):35-37.

[4]方田红.上海城市休闲商业区(LBD)空间布局分析[J].江南论坛,2006,(5):20-22.

Research on the Modes of Buliding Economy Development in Haining

LIU Xue1,ZANG Min2,YAO Lei1

(1.Nantong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Nantong 226019,China;

2.Nanji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Nanjing 210093,China)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篇3

关键词:动态投入产出分析a业结构快车道模型

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独有的应用领域是进行高速均衡增长轨道的计算。高速均衡增长模型是刻画经济系统动态变化的均衡模型,它一方面要以确定时期的经济均衡状态为目标,另一方面要兼顾不同时期之间经济发展的均衡。高速增长轨道的计算依据是快车道定理。

一、动态投入产出快车道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一)动态投入产出快车道模型理论基础

列昂惕夫提出的静态和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是线性多部门模型,可看作是线性静态和动态一般均衡分析。德国数学家冯・诺依曼最早确立了冯・诺依曼模型,并给出线性动态均衡模型平稳增长解。美国经济学家陶夫曼、萨缪尔森、索洛在合著的《线性计划与经济分析》一书中,提出快车道定理与经济有效增长问题钟契夫,陈锡康,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在研究中发现,就长期规划而言,无论经济系统的初始状态(生产水平和结构)如何,也不管其最终状态如何,经济发展的最优途径总是趋近于冯・诺依曼射线。例如从某地乘车去往目的地,因两地距离很远,有必要出发时先绕行到高速公路上,然后大部分时间沿高速公路行驶,接近终点时,再离开高速公路转向目的地,故形象的称之为快车道定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往往不是保持基期各部门比例关系向前发展,而是大多时间在另一条高速轨道上运行,这条轨道就是冯・诺依曼射线,又称高速均衡增长路线。而无论最终点位置如何,最优增长路线总是趋近高速均衡增长路线的性质被称为高速增长定理,即快车道定理。该贡献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冯・诺依曼革命,冯・诺依曼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多部门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快车道模型

快车道模型是对经济增长的动态表现,可以利用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结合线性规划模型建立投入产出快车道模型。

根据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表,在均衡状态下,总产出等于中间投入需求、投资需求、最终消费需求之和。

1α为矩阵H的特征值,属于矩阵H特征值1α的特征向量就是所求经济增长快车道。下面分析证明矩阵H的特征值1α的性质。

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快车道模型平衡增长解的证明分为存在性、稳定性与唯一性的证明。存在性可通过Frobenius定理完成。Frobenius定理说明非负定矩阵一定存在半正的特征向量(其每个分量都大于或者等于零),并对应一个非负的实根,使得它的模至少不比其他特征根的模小。而这个最大的特征根被称为Frobenius根。该定理在求解经济系统平稳增长解时有重要应用。

在H=(I-A-T)-1B中,不难验证其逆阵为非负定矩阵,根据Frobenius定理,总能找到一个Frobenius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而这个特征向量就是均衡产出向量。其经济意义是该模型总有解,而且最优均衡增长路径唯一。曾力生在《非负矩阵新的谱理论及其在投入产出模型中的应用》许宪春,刘起运中国投入产出分析应用论文精萃[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中对其有深入的讨论。唯一性问题就是讨论H=(I-A-T)-1B所决定的n个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中有几个有经济意义的问题。利用Jordan分解定理证明可简约性,由此可以证明Frobenius根的唯一性。投入产出矩阵H-1是一个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反映了各个产品部门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联系,那么有定理可以保证当经济系统中各部门联系比较紧密时,平衡增长解是唯一的。而且,经济现实问题的均衡解或者最优解都是唯一的,这就是Frobenius根。稳定性由系数矩阵的稳定性来保证的。本文只根据已有结论来说明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快车道模型的解的存在性、稳定性与唯一性,而没有详细证明,是因为该证明所涉及的相关数学分析技术己超出本文的研究范畴。

根据Frobenius定理,计算快车道模型的平衡增长解,可以先计算H=(I-A-T)-1B的所有特征值,找出Frobenius根,然后求出对应的特征向量即可。一般用计算机和专用软件包来求解,投入产出模型中矩阵可在SPSS、MATLAB和EXCEL中计算。

二、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快车道分析

(一)2012年平衡增长解和快车道计算

利用快车道模型对江苏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局提供的江苏2012年投入产出表。首先把江苏2012年42个产业部门(42×42)的投入产出表合并为三次产业(3×3)的投入产出表,结果见表1。

由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不形成固定资产,因此在固定资产使用系数矩阵中,b1j,b3j(j=1,2,3)都为0。

由于各产业固定资产占用情况无法从统计年鉴中直接查出,因此只能采取间接方法估算得到。从江苏统计年鉴中能够查询到历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本文根据固定资产平均折旧年限为20年进行估算,最终可以估算得到2012年江苏固定资产总值为142402.9亿元。

在测算固定资产总值基础上,根据江苏2012年三次产业固定资本投资比例关系,估算出2012年江苏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总值为(921.774694.766786.5)T,则固定资产使用系数矩阵B为:

从快车道计算结果的纵向比较来看,第一产业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占比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占比先降后升趋势。可见,从江苏经济结构的技术特性(即投入产出特性)来看,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并且其地位仍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第一产业占比最小,并且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占比与第二产业差距仍然较大,但其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处于转折期,从下降转入上升期。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来看,“三二一”型是总体趋势,但江苏目前的投入产出特征仍表现出第二产业的强势特性,无论从直接消耗系数或是投资、劳动力等要素结构状况,都能反映出第二产业的强势特性。当然,用总产出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状况与用GDP计算的结构状况有很大差距,但投入产出情况恰恰能够反映出深层次的结构状况,即三次产业演变的内在机理问题。在投资、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均占优势、大部分产业部门占主导的情况下,第二产业不可能被第三产业取代。也就是,产业的技术经济特性决定了第二产业占主导的局面仍将持续一定时期。当然从增加值角度,第三产业具有超过第二产业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产业从幼稚期到成长期、成熟期,最终到衰退期,产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不一致的,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加速增长、平稳增长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过程。相对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很多产业部门是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强,创造增加值的能力大。总之,当前仍处于第二产业占主导的经济时期,经济发展仍需要第二产业为主要驱动力,这是由产业的技术经济特性决定的。但随着投入产出状况的改变,整个投入产出和要素投入等向第三产业倾斜,第三产业才能成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从第三产业为主导发展到第三产业为主导仍需要一定时期。尽管从增加值角度实现了向“三二一”型的转换,但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仍未实现根本性转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第二产业在几十年中积累的各种优势不可能短时间内转向第三产业。

做快车道模型计算的重要用途之一,是对现实产业结构状况与理想产业结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判断各种投入和产出是否达到合理配置。当下,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的就是实现供给与需求之前的合理匹配,从而避免结构性失衡造成的资源浪费。经济发展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也就是各个产业达到一般均衡状态。而动态投入产出分析就是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经济活动的一般均衡状态,在这个状态上,能够使各种资源要素达到最优化配置。在这个知识背景下,看3个年份快车道与当年值的比较,2002年第一产业快车道与当年值相差幅度较小,第二产业快车道高于当年值,第三产业快车道低于当年值,表明第二产业的产出水平没有达到各种资源投入应该达到的理想状态,而第三产业产出水平却超出了需求水平。一个产业部门过渡投入必然会挤压其他产业部门,从而降低全社会的整体产出水平。2002年的情况表明第二产业产出相对不足,第三产业相对过剩,因此根据快车道进行调整,要降低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其内部机理正是如前所述,由投入产出的技术经济特性决定的。2007年,第一产业产出水平需要强化,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需要下调,以保持部门间的平衡,实现产业间的一般均衡。2012年,第一产业基本可以维持现状,第二产业需要提升,第三产业需要下调。而且,与2002年和2007年相比,2012年三次产业失衡的幅度加大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快车道与当年值的差距在3个百分点作用。当然,快车道模式的计算结果不是静态的规律,也要从动态的角度考察。因为经济的投入产出技术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相关技术参数就会发生改变,也最终影响快车道计算结果发生改变。但是快车道一定是某一状态下的最优轨道。实际值与快车道的偏差能蚍从尘济状态与一般均衡状态的偏离,也就预示着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及时根据快车道做相应调整。

参考文献:

[1]Ronald E.Miller,Peter D.Blair.Input-Output Analysis: 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M].Secon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2]贾晓峰.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定量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5(6).

[3]贾晓峰.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历史演变与对策[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12).

[4]钟契夫,陈锡康,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5]许宪春,刘起运.中国投入产出分析应用论文精萃[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6]王岳平,葛岳静.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管理世界,2007(2).

[7]刘伟,蔡志洲.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改善国民经济中间消耗[J].经济研究,2008(12).

[8]李春顶,赵美英,彭冠军.美国三大需求结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导刊,2014(8).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篇4

【摘要】国际经济学的传统理论无法为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提供合理的解释。因为传统理论在考虑内外均衡关系时主要关注两者之间的总量平衡,而忽视内外均衡的结构性互补关系。通过考察内部结构调整对外部环境的要求,并结合中美两国当前的经济结构特征,不难看出,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两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的特征和潜在的互补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摩擦的产生和解决过程就可以称为协调两国内部结构调整的契机和手段。

一 背景:问题的提出

过去几年,中美两国的经贸交往全面发展.但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不断升温,并日益成为国际经济领域的一个热点。进入2003年以后,贸易摩擦升温的趋势更加明显,继美国政府就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断对中国政府施压以后,针对中国一般制成品出口的贸易保护措施也被美国政府相继付诸实施。

从中美经贸交往的历史来看,每当美国临近大选年,中美之间总会出现一些争执与摩擦。对于国内外很多关注中美经贸交往的学者来说,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定式。毫无疑问,大选前各经济、*利益集团的角逐,是影响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有人认为除了*因素的影响外,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贸易过程中出现一些摩擦和争执也是必然的。这类似于自然界中混沌和秩序的“和谐悖论”。这两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学者看待中美贸易摩擦的主流观点。

从这两种观点出发,一方面,大选因素只是暂时的,也是中国无法左右的;另一方面,贸易规模扩张和摩擦增多之间又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那么,中国似乎只能采取“无为”的策略。然而问题绝非如此!*利益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离不开经济利益的支撑;规模只是一个总量指标,它掩盖了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后,贸易结构并没有背离中美两国经济结构的对比现状,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工和交换的特点。因此,如果只是基于静态的分析,我们会得出中美之间不应该出现摩擦的结论。而就*利益来说,一方面,美国在传统产业受到来自全球的竞争,中国在其中的份额并不大;另一方面,为维护这些传统产业的利益而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必然要牺牲其他行业的利益,如流通行业或整个服务业。考虑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一直与中国竞争美国市场,美国对中国的产品施加各种保护主义措施,很难改变其国内传统产业的现状,而且会引发不同利益集团的争执。

从目前流行的观点出发,我们很难理解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为此有必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去展开分析。为寻找这个新的分析视角,我们首先分析中美经贸交往赖以发生的大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WTO的诞生,人们所期待的平和、有序的国际贸易环境并没有如期出现。相反,发达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凸现了现行多边贸易和投资体系的不足。从西雅图到多哈再到坎昆,WTO框架下的多边谈判不断重复无果而终的结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美国经济的调整为先导,世界经济步人一个普遍而深刻的结构调整期。

结构调整通常伴随着经济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爆发,从长期来看,这是维持经济长期发展潜力的必要条件;但是在短期内,这往往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各种经济、社会和*问题激化。这种短期阵痛可以说是经济调整的必然成本,关键是一个经济体能否承担、消化和吸收这样的成本。一方面,这受制于一国内部的各种结构性和制度性因素;另一方面,在开放经济中,这还受制于外部经济环境。以国际贸易、投资等为纽带的国际经济传导机制,为各国释放内部调整压力、转移调整成本提供了条件,但也增加了各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不和谐性。

多边贸易—投资体系的制度调整滞后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这样的体系自然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对外经济政策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和谐因素就会不断激化,并演变成现实的贸易摩擦和纠纷。这是世界经济理论和实践带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中,伴随着各国经济的涨落,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交替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自然规律。反映在理论上,就是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在贸易领域永恒的纷争。

结合全球性结构调整趋势和多边贸易、投资体系在目前所遇到的发展困境,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不断升温的贸易摩擦将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所有问题是不是都符合这个特征?具体到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问题,各国自身的结构调整又是如何发生联系和作用的?这个过程又是如何导致摩擦的?我们试图在理论层面上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

二 分析问题的视角:开放经济的动态均衡

国际交换问题的传统分析框架是斯密、李嘉图等人所开创的古典贸易理论,它强调优势互补下的分工和合作原则。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自由贸易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无法在这个分析框架下得到解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古典贸易理论过分强调贸易的福利效应和帕累托改进,忽略了利益分配和利益转移问题。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则是用另一种分析范式分析国际贸易和产业成长过程的融合,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这两种研究范式的交织和竞争构成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变化的主要线索。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了反映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等新贸易理论逐渐成为西方学者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的主要方法。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新贸易理论分析了国际水平分工和国际贸易背后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机制,对自由贸 易和保护贸易各自不同的政策效应进行了分析。

在考虑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上述理论是没有多少说服力的。古典贸易理论强调差异基础上的分工、合作和自由贸易,它与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是不相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所要保护的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产业,这些产业必须有发展前景和长期发展潜力。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相关产业主要是纺织、钢铁等一般制造业,这些产业在美国不是幼稚产业,而是接近生命周期尽头的“衰退产业”。新贸易理论分析的是水平分工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和相关政策,这同样不符合中美两国经济结构对比的现状。

但是在这些理论框架之外,我们又该如何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呢?为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在开放宏观经济这样一个更大的背景下考虑国际贸易及相关政策问题。在开放的宏观经济中,外部均衡是不同国家宏观经济运行过程的交集。国际贸易之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正是在这个交集中发挥的。国际贸易的变化直接改变经常项目的收支状况,进而影响一国经济的整个外部均衡状况。这是国际贸易政策直接作用的对象,但不是国际贸易政策的终极目标,国际贸易政策最终要影响的是宏观经济的整体状况,这也是开放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总目标。从这样的目标出发,国际贸易政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都必须依赖和服务于开放宏观经济的整体均衡关系。

内、外均衡是开放宏观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平衡关系,宏观经济的整体状况取决于内部均衡状况、外部均衡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程度。因此,国际贸易政策的实施必然依附于宏观经济的整体状况,不仅要反映贸易收支或外部均衡状况,更要反映宏观经济的内部均衡状况以及内、外均衡之间的协调程度。尤其重要的是,国际贸易政策必须顺应内、外均衡之间的配合和协调状况。通常的理解是,在内、外部经济同时实现均衡的基础上,开放宏观经济实现总体均衡,这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况。但实际上,内、外部经济同时达到均衡只是一个静态环境下的理想情况。在动态的环境中,宏观经济总是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同时实现均衡是一种“刀刃情况”。更普遍的情况是内、外经济各自都是非均衡的,但它们结合在一起却能实现经济的总体均衡。进一步说,这种状况不仅反映了现实中开放宏观经济的常态,更反映了外部经济在维持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平衡过程中的作用所在。这也可以说是“开放”两字的意义所在。在总量关系上,国内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额可以由外部经济来弥补;在结构关系上,国内供求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可以由外部经济来弥补。在这样一种互补关系中,国际贸易政策的实施方向不仅要维持外部均衡,还要促使进出口适应内部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调整。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篇5

四川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省份,四川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会大大带动整个西部的发展。因此,从数量上研究四川省三次产业的间接经济效益变化状况,分析三次产业对四川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讲,经济效益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文献[1]提出了一种间接经济效益的理论计算方法,文献[2]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间接经济效益计算模型,文献[3]从传递和获取两个方面研究了各部门间接经济效益状况。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反映了对国民经济的带动情况,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反映了对国民经济的推动情况。本文将在前面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利用四川省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和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分析四川省三次产业十年来是间接经济效益变化状况,同时对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做出评价。

2三次产业总产出分析

根据四川省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四川省国民经济总产出分别为1599.81亿元、2513.02亿元、3902.26亿元、9334.20亿元、8049.02亿元。1997年与1987年相比,总量增加了6449.21亿元(含物价因素,后同),增加4.03倍。

按三次产业分组,四川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总产出、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十年来,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的总产出从绝对数额上都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分别增加了1006.487亿元、3864.233亿元、1578.4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的数额最多。但从增长幅度看,第三产业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4.87倍,第二产业其次,增长了4.35倍,第一产业仅增长了2.58倍。

从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来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总产出的比重从24.32下降到了17.34,下降了6.98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28.69%。第二产业是增加了3.57个百分点,增加幅度6.44%。第三产业虽然只增加了3.41个百分点,但增长幅度最大,为16.84%。尽管如此,四川省“

二、

三、一”的产业格局并未改变。第二产业仍然是四川经济的主体。

3三次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表2列出了四川三次产业1987年至1997年5个年度的直接经济效益。

从变化状况来看,1987年至1995年的8年时间内,四川省直接经济效益总量呈现逐渐增长态势,1990年比1987年增长了5.14%;1992年比1990年增长了128.87%;1995年比1992年增长了132.61%。1990年至1995年是直接经济效益增长最快的时期,到1997年,直接经济效益总量有所下降,下降了8.56%。

表2四川三次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与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单位:亿元

年度

产业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

直接效益比例直接效益比例直接效益比例直接效益比例直接效益比例

第一产业5.883.048.184.0239.048.3590.018.2888.688.92

第二产业122.6863.42134.5466.15219.0746.86603.0555.45524.2452.72

第三产业64.8833.5460.6729.83209.4044.79394.4236.27381.4738.36

总量193.44100.00203.39100.00467.51100.001087.48100.00994.39100.00

1997年与1987年进行比较,第二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增加最多,增加了401.55亿元,占增加总量(800.94亿元)的一半,但它的增长幅度却是最低的,只增长了3.27倍。第一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虽然增加得不多,只增加了82.80亿元,但增长幅度却是最大的,达到14.08倍,远远超过了第二产业。原因在于第一产业直接经济效益的基数很低,稍微有一点提高就增长很快。第三产业直接经济效益增增加了316.59亿元,增长了4.87倍。直接经济效益的格局仍然是“

二、

三、一”。

为了准确的评价三次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情况。我们使用评价指标dx来分析。

dx=某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某产业的总产出(1)

它的经济含义为,某产业每亿元总产出(或单位总产出)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表3列出了四川三次产业的dx指标。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dx指标是三个产业中最低的,但它却在逐步增长。1987年第一产业的dx指标与第二产业的dx指标相比,相差10倍,而1997年只相差2倍左右。相比之下,第二产业在走下坡路,dx指标在下滑,由于第二产业占四川经济的比重很大,保持和增加第二产业dx指标是提高四川经济直接经济效益总量的途径之一。第三产业的dx指标值是三个产业中最大的,说明四川全社会每亿元总产出中,第三产业直接经济效益是最好的,高于第一产业3倍,第二产业2倍(1997年)。由于三个产业中,只有第一产业的dx指标值是在逐渐增长,其它产业都起伏不定,不能保持稳定增长,此消彼涨,导致四川省的十年来dx平均值,起伏不定,不能保持稳定增长。

表3四川三次产业的dx指标

年度

产业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

第一产业0.01510.01280.05240.05920.0636

第二产业0.13830.09480.10020.10500.1103

第三产业0.20050.13270.21560.19040.2006

4三次产业的间接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间接经济效益的计算模型[2],三次产业的间接经济效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某产业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它的大小反映了某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另一类是某产业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它的大小反映了某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3]。1987年至1997年四川省三次产业部门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见表4。

表4四川三次产业的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与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单位:亿元

效益

年度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

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

第一产业5.718.1346.64142.29112.7620.9429.6861.86138.49123.65

第二产业155.91183.84346.551104.13821.43165.70208.24502.651374.311090.31

第三产业62.2779.75321.34601.55580.7137.2533.80150.03335.17300.94

总量223.89271.72714.531847.981514.90223.89271.72714.531847.981514.90

从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总量上看,1997年比1987年增加了1291.01亿元,增长了5.77倍,增长幅度超过了总产出和直接经济效益总量增长的倍数。三个产业中,第二产业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增加的最多,增加了665.52亿元,占增加总量的一半左右。从表面上看第二产业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在十年间占了四川省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的一半以上,第二产业对四川经济的带动作用占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是另外两个产业无法替代的。但仔细分析第二产业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在四川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的变化状况就会发现:1987年,第二产业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所占的比重为69.63%;1990年为67.66%;1992年为48.50%;1995年为59.74%;1997年为54.22%。比重呈逐渐下降趋势。这表明,第二产业对四川经济的带动作用所占的绝对统治地位正在逐渐下降。而其两个产业对四川经济的带动作用正在逐步加强。1987年这两个产业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分别只占四川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总量的2.55%和27.81%,但到1997年分别达到7.44%和38.33%。

从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增长倍数来看,增长最多的部门是第一产业,十年来增长了18.74倍,远远高于它的总产出增长倍数(2.58倍)和直接经济效益增长倍数(14.08倍)。第二位的是第三产业,十年来,虽然总产出和直接经济效益都增加了4.87倍,但它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却增加了8.32倍。增长幅度最低的是第二产业,仅仅增长了4.27倍,不仅低于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增长的平均水平(5.77倍),还低于该产业总产出增长的水平,究其原因是因为该产业直接经济效益增长缓慢,增长幅度仅为3.27倍。因此,要想提高第二产业对四川经济的带动作用,就必须提高第二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

从三次产业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来看,仍然是第二产业占了大头,1997年比1987年增加了924.61亿元,增长了5.58倍,占增加总量的71.62%,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占四川省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的比重,1987年,为71.01%;1990年,为76.64%;1992年,为70.34%;1995年,为74.37%;1997年,为71.97%。这说明:第二产业对四川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当大,是另外两个产业难以比拟的。从增长速率看,增长最快的是第三产业,增长了7.07倍,其次是第二产业(5.58倍),最差的是第一产业(4.91倍)。

与上节分析相类似,为了准确的分析各产业间接经济效益的状况,我们使用tqx和oqx两个指标来分析。

tqx=某产业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某产业的总产出(2)

oqx=某产业的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某产业的总产出(3)

它们的经济含义分别为某产业每亿元总产出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和每亿元总产出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1987年至1997年四川省三次产业的这两个指标见表5。

表5四川三次产业的tqx指标和oqx指标

指标

产业tqx指标oqx指标

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

第一产业0.01470.01280.06260.09360.08080.05380.04660.08310.09110.0886

第二产业0.17570.12960.15850.19230.17290.18670.14680.22990.23930.2295

第三产业0.19250.17440.33080.29050.30530.11510.07390.15450.16180.1582

从表5可以看出,,十年间,各产业的tqx指标变化是不一样的。第一产业的tqx指标出现逐步增长的态势,1997年比1987年增长了450%。第二产业的tqx指标,1997年基本上与1987年持平,但中间表现得不稳定,呈一种波浪变化状况,1992年最小,1995年最大。第三产业的tqx指标总体趋势是上升,但中间起伏较大,1992年达到创记录0.3308,这意味着当时第三产业每亿元总产出要传递3308万元的间接经济效益,它的亿元产出对四川经济所起的带作用之大,远远超过其它两个产业。因此,从单位总产出角度看,第一产业对四川经济的带动作用在逐渐增强,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相对稳定,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带动四川经济的发展。所有产业的oqx指标变化状态相对于tqx指标的变化状态要稳定得多。而且增长得不多,1997年于1987年相比,增长多的部门是第一产业,达到64.61%;增长最少的部门是第二产业,仅增长了22.87%。所有产业平均增长了29.20%。这表明,从单位总产出角度看,十年间,三个产业对四川经济的推动作用虽然在增加,但幅度都不大。

5三次产业的作用类型分析

仔细观察表4可以发现,虽然各产业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和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都在增大,但它们增加的速率是不一样的。由于某产业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反映的是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的带动作用,而某产业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反映的是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的推动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比较某产业不同年度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和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来分析某产业对国民经济作用方向上的变化。对此,我们使用tq指标来分析。

tq=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4)

如果某产业的tq指标值远远大于1,就表明它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远远大于它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是带动作用,它属于带动型产业。如果tq指标值远远小于1,就表明它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远远大于它的带动作用,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是推动作用,是推动型产业。如果tq指标接近1,表明它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和推动作用相当,是综合型产业。表6给出了十年来四川三个产业的tq指标值。

表6四川三次产业的tq指标

年度

产业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

第一产业0.2727670.2738780.7540431.0274640.911902

第二产业0.9409010.8828520.6894570.8034050.753394

第三产业1.6716602.3594812.1418241.7947511.929665

从表6可以看出:第一产业tq指标值虽然一直都小于1,但逐渐向1靠拢,这说明,第一产业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的增大速率快于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增大速率,第一产业的这两种间接经济效益的差距在缩小。因此,从作用类型上看,第一产业对四川经济的作用正在发生变化,从推动型逐渐变为带动型。第二产业基本上是综合型的,但有向推动型转变的倾向。第三产业是典型的带动型产业,并且有增强的趋势。

6结论

(1)1987年至1997年十年期间,虽然四川第二产业的间接经济效益都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小于第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篇6

近几年来,块状经济已成为支撑湖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以制造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已约占湖州市工业总量的三分之二,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产业竞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块状经济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强、规划引导缺失、平台支撑不力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急待优化提升。

一、湖州市块状经济现状

(一)总量快速增长

截止底,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家数10家以上的块状经济有46个,包含各类大小企业3.3家,从业47人员万人左右。46个块状经济共实现销售收入1870亿元,约占全市工业全部销售收入的65%左右。其中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32个,实现销售收入1826亿元。至六年期间,全市46个块状经济平均增长24.5%,块状经济在湖州市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日益显现。

(二)重化趋势明显

湖州工业共有34个大类行业,其中有22个大类行业分布在46个块状经济中,覆盖了大部分传统行业,由于块状经济的起源以自发集聚而产生,所以行业属性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块状经济中轻、重工业的比重为74∶26,排名前5位的行业中轻纺行业有3个(纺织、家具、纺织服装)。随着湖州市工业向工业化中后期发展,块状经济中重工业比重逐年提高,增长速度趋缓的传统轻纺产业占比下降。到,轻、重工业的比重提高到59∶41,其中金属加工、机电制造等6个重工业行业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

(三)知名度的有效提升

块状经济不仅在经济总量上支撑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区域知名度。湖州市几个规模较大、特色明显的块状经济对区域知名度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织里童装、南浔木地板、安吉椅业、长兴蓄电池。区域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区域地名的经济内涵。以来,湖州市块状经济陆续获得了7个部级区域品牌,分别是中国童装名镇、中国绸都、中国毛笔之都、中国椅业之乡、中国实木地板之都、中国竹地板之都和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产生了珍贝牌羊绒衫、美欣达牌灯芯绒、诺力牌液压搬运车等8只中国名牌产品和金洲牌钢管、蓝鸽牌床上用品等68只中国驰名商标,其中湖州竹木制品行业共产生了3只中国名牌产品和13只中国驰名商标;纺织行业共产生了2只中国名牌产品和7只中国驰名商标。

(四)竞争优势逐渐增强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湖州市目前已形成一批产业特色明显、行业知名度较高、配套设施较完善、产品竞争力较强、产业集聚度较高的优势块状经济。如织里的童装,具有产业配套完整、商务成本低、工业基地集中、专业市场配套、市场知名度较高等优势,被评为“中国童装名镇”,块状经济中拥有企业6千余家,销售收入10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4%左右,产业集聚十分明显。南浔实木地板,已成为国内实木地板的重要生产基地,被评为“中国实木地板之都”,知名度较高,产量占全国50%以上,相关木制品企业1000多家,销售收入达179亿元。长兴蓄电池,电动车用蓄电池占全行业的半壁江山,产业发展历史较长,技术装备较先进,经过规范整治,企业规模、档次有大幅提升,产品性能稳定,已成为该行业的标准制定者和价格决定者,被评为“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销售收入达121亿元。南浔电梯,区域内电梯年产量占全省一半,国内市场占有率8%左右,产业相对集中,产业集聚明显。钟管生物医(兽)药,已形成以升华拜克为主的生物医(兽)药生产基地。安吉竹产业,上下游产业配套较齐全,已基本形成产业链,加工技术国内领先,其中竹机械工业有8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占全国竹工机械的大部分销售额。递铺椅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成为中低档办公椅的制造基地,办公椅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4%。南浔电磁线,产业分布区域相对集中,随着品牌效应的不断提升,知名度也与日俱增,国内市场占有率38%左右。

二、湖州市块状经济存在的问题

1.从集聚发展水平分析,大部分是同类产品在空间上的简单叠加,属于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全市大部分块状经济还处于通过企业自身扩张而产生集聚优势的成长阶段,只是大量企业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领域、甚至同一分工环节扎堆。没有形成彼此关联的专业化供应商、服务机构及相关产业。主体产业的上下游延伸不足,企业的分工合作集中在内部以纵向工艺分工为主的状况,而缺少企业之间的横向的分工协作,生产经营自成体系,小而全企业十分普遍。

2.从主要区块的行业地位分析,大部分是生产加

工基地,处于价值链的末端。长期以来,湖州市块状经济的产业分布总体上处在自发状态,产业集中度不高、资源不能共享。企业的竞争优势还是处于以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基础上。大多数块状经济产品属于成熟期的传统产业,进入门槛较低,投资量不大,缺少创新和技术,产品易于模仿。许多企业围绕一只产品生产,相互模仿重复生产,产品的差异性不大,行业空间没有充分拓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无序竞争和恶意竞争。

3.从块状经济规模与行业发展空间分析,规模总量不大、产业链短、缺乏核心竞争力。湖州市块状经济“小短散”现象比较突出,单个块状经济总量小,百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只有8个。块状经济主体以传统的纺织、建材为主,而容易形成产业集群的机电制造产业主体地位不突出,产业链短而窄,难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为其配套的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在产业集聚度上,呈现布局分散、集聚度低的格局。这种分散的产业格局,直接导致了信息、技术、市场等资源难以整合和规模效率低下的状况。

4.从保障块状经济健康发展的支撑面分析,还未形成完善的规划和政策支撑体系。近年来,湖州市各级政府对提升块状经济和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都比较重视,也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性的政策措施,但是如何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研究还不够深,政策框架也不够清晰,扶持措施也不够到位。迄今尚未有发展产业集群的专项规划,尚未形成操作性强的政策保障和扶持体系。支持块状经济发展的区域中介公共服务平台还不完善,虽建有童装、转椅、电磁线、竹木制品等一些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但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的创新能力还不强。另外,行业协会也不完善,科研培训机构也不健全,无法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三、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的建议对策

(一)加强科学规划

以政府为主导、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联合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力量,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资本链整合提升的高度,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互动的角度,把握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对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提升工作进行整体谋划、科学规划。结合正在制定的《湖州市重点特色产业培育发展规划(20xx-2015年)》和《湖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提出湖州市生物医药、新能源、金属管道与不锈钢、装备制造、特色纺织品、木地板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总体目标、主要思路和产业定位。规划中要重点突出空间布局。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是块状经济提升的重要载体。按照高水平开发、高强度投入、高密度产出的要求规划建设好各类园区,使之成为块状经济提升的核心区,着力形成多层次、梯度式工业发展格局。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加快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土地存量,特别是要为引进大好高项目,建设新型产业集群留足发展空间。完善标准厂房等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保障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用地需求,为企业集聚发展提供必要空间。要完善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功能性建设步伐,满足块状经济提升以及总部经济、物流集聚区、公共检测、信息平台等生产业集聚发展的支撑条件。

(二)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一个现代产业集群示范区由一名市领导牵头、一个部门主推、一个专项协调推进小组主抓、一个发展规划引导、一个保障体系扶持、一个工作推进计划实施的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提升“六个一”推进机制。牵头市领导和主推部门负责问题矛盾的解决协调;块状经济所在地的县区政府负责对本区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编制。探索建立工业项目统筹布点机制。要按照谁招商,谁收益的原则,确定分配比例,实行收益分享,调动乡镇打破区域限制,构建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和跨区域工作协调机制,减少重复投入和无序竞争,推进产业集聚。市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共同研究解决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问题。要加强调研和督促检查,及时了解和把握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动态,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三)开展试点示范

建立省、市、县区三级产业集群试点示范。长兴蓄电池产业集群作为湖州市唯一的浙江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应尽早尽快制订工作标准、完善实施方案、深化指导服务,着力把握好块状经济提升的共性要素和个性特色,积极探索块状经济提升的路径,为全市块状经济转型升级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全市重点特色产业的培育发展,从全市范围内确定生物医药、新能源、金属管道与不锈钢、装备制造、特色纺织品、木地板等若干个产业规模大、提升空间广、带动能力强、示范意义好的块状经济作为转型升级示范试点,及时总结各地块状经济提升经验,树立典型,扩大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加强对试点示范区的监督检查,对方案编制、政策配套及工作推进不力、收效不大的示范区实行动态调整。县区政府重点抓好本区域内块状经济的提升发展工作,选择一批产业基础良好、区域优势明显、升级潜质较大的块状经济作为重点,加强工作指导、健全区域协调机制、集聚各类要素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不断摸索和创新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对跨区域的块状经济,其核心区所在县区政府要牵头抓好块状经济提升发展工作。

(四)培育龙头企业

积极培育块状经济中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引领作用。引导湖州市的明星企业、优质企业等通过联合、并购和品牌经营、虚拟经营等现代方式整合中小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支持其在市外、海外设立原料、能源供应基地、研发设计基地和营销网络,积极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对财政贡献大、配套企业多、拥有行业话语权和定价权、行业引领作用明显的龙头骨干企业,给予政府奖励和政策扶持。加强配套协作。鼓励引导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在做强核心业务的同时,加快剥离专业性强的零部件生产,发挥中小企业在块状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环节的加工型、劳动密集型、贴牌生产型中小企业发展零部件专业化生产,提高企业间配套协作水平,构建完善产业集群分工协作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加速成长。大力发展生产业。引导区域内行业龙头企业努力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加快从单纯生产向“研发+生产+服务”型转变。在木地板、家用电器、电梯、转椅、预拌混凝土等有特色的块状经济中,选择几家龙头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试点,在研究开发、仓储物流、市场营销、后勤保障等非制造环节,在满足本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同时,为其他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

(五)加大财金扶持

市和县区政府要加大对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扶持力度,整合相应的财政扶持政策,每年确定一块政策资金,采取贷款贴息、专项补助、政府奖励等方式,重点支持产业集群规划制定,龙头骨干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节能减排等,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加强块状经济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对接与合作,创新块状经济融资方式。对重点培育提升的块状经济,各级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规定,建立健全有效机制,积极支持重点企业的信贷项目。优先支持龙头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拓展融资渠道。

(六)构建服务平台

根据不同块状经济特征,探索推进多形式、多层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大企业主导型的块状经济,支持依托大企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块状经济,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原则,鼓励民营投资、产学研合作、科研院所集聚等多种方式和经济主体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部门分工协作机制,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明确分工、加强协作、聚焦政策、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各领域、各层面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鼓励为块状经济提升服务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重点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管理咨询、技术专利服务、人才教育培训、市场营销、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中介机构建设,为块状经济内部各企业解决生产、技术、管理、品牌、人才、信息等各方面问题提供支持和服务。

(七)提升集群品牌

大力实施质量振兴和品牌带动战略,提升块状经济内企业质量和品牌意识。加强企业计量、质量、标准等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引导和支持块状经济内企业创立品牌,实现从无牌、贴牌到有牌、自主品牌的转变,鼓励支持企业积极争创省级和部级品牌。推动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和优势企业流动,形成集聚效应,长兴的新型墙材、安吉的竹产业、南浔的电梯、湖州开发区的水处理设备等,要加快培育形成区域品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探索不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的路径和方式,着力将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升级为城市品牌,从而形成浓厚的区域产业文化,抓好品牌保护,促进品牌企业自我保护,强化行政执法力度,形成打假工作合力,切实维护品牌形象。

(八)推进持续发展

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推动块状经济向资源节约集约和生态环保型产业集群转变。全面建立项目决策咨询服务协调制度,政府有关部门要坚持工业项目联审机制,严格执行工业投资项目单位工业增加值1.56吨标煤准入标准,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严格限制低、小、散项目的重复建设,切实把好新上项目入口关、布局关。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序转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资源依赖和市场依托型等生产能力。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篇7

论坛嘉宾现场访谈

12月25日,在第十三届中国经济论坛上,《2013年中国经济升级报告》中一组数据的引发颇多关注。数据显示,2013年上市公司整体财务安全状况出现快速反弹。 FSI总指数(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总指数)从2012年第三季度的5年最低点,快速上升到2013年第三季度的5年最高点,短短一年时间,增长高达16.99%。

16.99%的高增长似乎预示着中国经济又一次进入了上升渠道,然而报告人之一、商务部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主任韩家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关注财务指数改善的同时,不能忽视乐观数据背后隐藏的风险。

三驾马车中投资贡献最大

“FSI总指数增长之快出乎意料。”韩家平表示,这表明上市公司总体财务状况已经明显好转,中国经济正在走出低谷,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然而令韩家平担忧的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好转的最大动因是由于政府投资拉动,而非消费增长,FSI总指数反弹或只是短期现象。

2012年底,中国经济增长遭遇时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同时加大了政府投资力度。2013年元旦前后,各地方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陆续召开,各省、市、县财政资金的投资计划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且多数增长幅度大于GDP增幅。

韩家平表示,短期刺激性投资是FSI总指数增长最大的贡献因素,意味着上市公司整体财务安全状况的快速反弹或将难以持续。目前FSI总指数虽然达到5年来的最高水平,但计算FSI总指数的1725家样本公司中,财务安全3A级公司只有2家,占比0.12%。预计2014年GDP增长将维持在7.6%左右,经济增长处于下行阶段,企业的付款速度会相应减缓,因此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状况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房地产行业风险最大

韩家平表示,2013年第三季度没有2A级以上上市公司的行业是:房地产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同时,电信业和采矿业优秀公司占比也极低。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一直是财务风险的“重灾区”,5年来财务风险一直位列20个行业的首位。韩家平介绍说,目前房地产行业内部存在两极分化,排名靠前的几家大型房地产商财务状况较好,而大量中小企业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财务风险。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篇8

截至2010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增加到2062家,对比1990年股票市场初创时期增长约257倍,其中,沪市上市公司893家,深市主板上市公司48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53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153家。1990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增长情况如图1所示。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变化情况,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第一,上市公司控股性质数量变化情况基本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状况。通过对2062家上市公司上市时间及实际控制人情况数据采集和集成分析,上市公司控股性质数量变化情况反映出资本市场20年大致经历了初期支持股份制试点、中期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服务、近期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上市公司大体保持了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截至2010年底,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共计1008家,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48.91%,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共计898家,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43.57%。随着中小板、创业板的快速成长,截至2011年4月30日,2141家上市公司控股性质就家数而言国有控股与民营控股已大致持平。第二,我国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数量情况基本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布局和发展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我国三大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分别为11.3%、48.6%和40.1%。截至2010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按照三大产业划分的市值比重分别为0.69%、57.24%和42.07%,二者大致吻合,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已初步显现。

我国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数量变化情况基本反映了20年来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历经了由工业、商业和综合类为主,转向以钢铁、冶金、港口、化工、电子、汽车、电力、能源等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为主导的新格局。截至2010年底,拥有最多上市公司数量的行业是机器、设备、仪表,石油、化学、塑胶、塑料,金属、非金属以及信息技术业,即泛制造业。上述四大行业分别拥有357家、214家、164家和160家上市公司,合计占全部上市公司的43.43%。上市公司行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总体反映了现阶段我国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第三,我国上市公司地理分布数量情况,基本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市场化程度。按照行政大区分布,1990年以来每年新上市公司地理分布情况变化如下: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华北: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华东: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上海;华中:河南、湖北、湖南;华南:广东、广西、海南;西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北:新疆、陕西、宁夏、青海、甘肃。就覆盖面而言,我国上市公司已分布在除台湾外的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区域分布的增长趋势看,由东向西逐次递增,东部地区具有带动作用。在地区分布上,华东地区上市公司823家占全部公司的比例为40%,西北地区116家,占全部公司比例的5.62%,基本反映了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差异。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伊始,上市公司主要来自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及华南地区,一方面这两个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具有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另一方面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中西部上市公司数量占比也在不断提升。总体来说,上市公司年递增数量、分布状况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市场化程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截至2010年底,浙江、山东、江苏、上海、广东、北京的上市公司分别有186家、125家、168家、177家、296家以及165家,分别占当年上市公司总家数的9.02%、6.07%、8.15%、8.59%、14.36%、8.01%。

二、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状况结构分析

上市公司结构分析通常是以市场集中度指标来描述,包括资产、营业收入、利润和市值等指标的市场集中度分析。上市公司市场集中度状况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成长性、规模化、龙头化发展趋势。为准确反映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效果,分析上市公司的市场集中度情况剔除了金融行业上市公司。

(一)资产的市场集中度分析如图2所示,早期上市公司由于数量有限,代表性不强;1993~1999年市场集中度不明显;2000年以后随着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市场集中度特征逐步显现。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进入A股市场,同时资本市场孵化功能进一步发挥,一批大型上市公司逐步成长起来,上市公司资产的市场集中度上升趋势日益显著。截至2010年底,前20%的上市公司总资产占全部上市公司总资产比例达到95.89%。

(二)营业收入集中度分析如图3所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自1999年以后保持了持续稳定递增趋势。截至2010年底,前20%的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占全部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88.34%。

(三)利润的市场集中度分析如图4所示,利润的市场集中度曲线相对平滑,1999年后开始稳中有升。值得注意的是,在2005年和2008年前20%的上市公司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都超过100%,分别达到107.49%和102.45%,随后都出现了向下波动。一是说明2005年实体经济增长较快,随后两年金融类上市公司数量规模增长,对市场集中度有明显影响;二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实体经济增速减慢。

(四)股票市值的市场集中度分析如图5所示,前20%上市公司市值的市场集中度指标,与收入的市场集中度指标走势较为相似。2008年以后市值集中度有所下降,一是表明实体经济受到了金融危机影响;二是中小板、创业板的快速扩容,以及大盘股与中小盘股的估值水平差异(中小盘股高市盈率),对市值的市场集中度产生了影响。截至2010年12月31日,前20%上市公司市值占全部上市公司市值比例为75.83%。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境内上市银行有16家,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大商业银行,从资产总量、股份总量、市价总值等指标看,16家银行在境内证券市场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权重。2010年年报显示,全部上市公司资产总计为85万亿元,总股本为3.3万亿元,其中,16家上市银行总资产合计为63.6万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总资产的74.8%;股本总计为1.43万亿元,占全部股本的43.24%。上市银行各项指标的市场集中度较高,既是特定历史阶段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总体来看,就市值水平而言,如图6所示,我国资本市场已出现上万亿元市值的超大型上市公司,市值在百亿元、千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说明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和效率已取得重大进步,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代表性和带动力不断增强。

三、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状况质量分析

上市公司质量是投资者在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质量分析的指标一般关注资产状况、盈利能力、融资能力等方面,通过质量分析可以揭示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状况,同时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促进资源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金融类上市公司、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影响较大,本部分对其进行了分析。

(一)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分析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分析,包括对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总股本的状况分析。1990年以来,上市公司资产总量及平均总资产变化情况如图7所示。1990年以来,上市公司净资产及平均净资产值变化情况如图8所示。1990年以来,上市公司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变化情况如图9所示。由上述各图可知,我国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和平均总资产水平、净资产和平均净资产值、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变化情况呈现大致相近的特征,即在2006年后出现转折性变化,2005-2010年总资产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5%,平均总资产水平则从2005年的53.02亿元增至2010年底的418.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1.14%;2005-2010年净资产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00%,平均净资产年复合增长率为30.35%。截至2010年底,上市公司总股本达33184亿股,上市公司平均总股本达到16.09亿股。1990-2005年流通股占总股本的平均比例为36.14%,这一比例在2006-2010年达到了56.86%,增长57.33%,全流通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既包括代表即期盈利水平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指标分析,也包括代表成长性水平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分析。1.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状况分析1990年以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与平均营业收入变化如图11所示。由图11、图12可知,整体而言,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总体保持持续增长趋势,2005年开始明显增长提速。从指标上来看,2005-2010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之和年复合增长率为34.52%,平均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23.50%。自2000年至今,平均净利润保持了35%的增速,高于同期规模以上企业平均净利润增速26%的水平。两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同期GDP平均10%的增长速度,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支持作用。2.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状况分析1990年以来,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如图13所示。整体来看,1990-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平均每股净资产从1990年的1.85元/股上升到2010年的5.35元/股,年复合增长率为4.37%,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每股收益缺少1990-1992年的统计数据,1993~2002年大致是一个下降趋势,到2005年末平均每股收益为0.17元/股,只有1993年0.51元/股的1/3。这与股权分置期间资本市场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有较大关系,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2005年以后,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出现增长,2006-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为0.41元/股,大幅高于1993-2005年的0.30元/股。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收益变化情况相似,即在2005年之前呈现一路走低的格局,从1991年高点时的59.82%下降至2005年的2.21%,从2006年开始逐渐回升,2006-2010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37%。

(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状况分析1990年以来,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募集资金数量如图14所示。我国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规模在2005年以前相对保持较低的水平,2006年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新老划断后,情况发生了转折性变化,随后推进发行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发行体制的市场化程度和股权融资效率。截至2010年底,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共筹集资金超过38170亿元。其中,通过首发A股筹资19225亿元,通过配股筹集资金4215亿元,增发筹资14730亿元。

(四)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质量分析截至2011年6月30日,金融类上市公司共有37家,其中,上市银行和上市证券公司各16家,上市保险公司3家,另有2家为信托公司;金融类上市公司总资产74.64万亿元,占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78.08%;净资产4.69万元,占上市公司净资产总额的37.8%;总股本1.53万亿元,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43.87%。由于近年来金融企业估值水平降低,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在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比重逐年下降。截至6月末,金融类上市公司总市值为5.48万亿元,在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比重下降为20.8%,接近历史最低水平。2011年上半年,金融类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万亿元,同比增加25.96%,占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15.11%,占同期GDP的7.7%;实现利润5059.59亿元,占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50.68%。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在保持增长的同时,对全部上市公司的贡献度也不断增强。从盈利能力来看,截至2011年6月30日,金融类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率为32.99%,同期上市公司整体平均净利润率仅为9.6%;每股收益0.33元/股,高出上市公司整体平均值0.29元/股的15.51%。

(五)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质量分析1990年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相关指标占上市公司比例如图15所示。如图15所示,1990年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指标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逐年提高,其中,总资产权重最高,净资产次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占比稍低。从单项指标来看,截至2010年12月31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占全部上市公司的62.35%,低于总资产的77.21%。净资产占比低于总资产,与央企较为宽松的信贷环境有一定关系,如图16所示。2010年,央企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占全部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60.32%,低于净利润的66.28%,如图17所示。

四、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状况的经济相关性分析

上市公司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股票价格信号传导的宏观经济运行信息,其一般关注两组关系,股票市值与证券化率、GDP的关系,市值增长率、市盈率曲线与M2、CPI的关系;二是上市公司经济效益反映的微观经济运行状况,通常是对比上市公司与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

(一)股票价格信号传导的宏观经济运行信息本部分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1.上市公司市价总值与经济证券化率、GDP的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证券化率通常被视为金融发达程度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上市公司市价总值与经济证券化率和GDP的关系如图18所示。国际上一般认为经济证券化率与该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市场化程度、金融化程度密切相关,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值通常显著低于GDP,低收入国家一般在20%~30%,中等收入国家一般在50%,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其股市市值大体与GDP持平。全世界股票市场总市值与GDP的比例约为92%,美国、英国、日本等股票市场的市值占当地GDP的比例均超过了100%,韩国和印度市场也分别达到88%和70%。如图18所示,1990年以来,整体来看,我国证券化率不断提高,2000-2005年一度出现下降,但仍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2006年以后,经济证券化率有较大幅度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有较大波动,但是仍然保持了中等水平,截至2010年底,我国证券化率达到了76.17%。2.上市公司市值增长率、市盈率曲线与M2、CPI的关系上市公司市值增长率、市盈率曲线与M2、CPI关联度分析反映了资产价格与流动性的相关性关系,如图19所示。为使几个指标在图形上的联动性更为明显,将M2同比增长率放大100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放大10倍后,可以看出,几个指标之间的联动性非常明显。M2反映了货币供给量的宽松程度,其与市值和市盈率指标的联动性表明,资金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走势有较大的影响。上市公司市值增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新增市值、估值水平提升和盈利水平提高而带来的价格增长,新增市值是和融资规模有关的,从前述数据可以看到,近期融资规模的增长比较快,尤其是2006-2007年以后,对市值的增加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估值水平的变化受资金推动的影响比较大,从图19可以看出M2同比增长率和全国居民价格消费指数都对估值水平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基本上是同步的,当然估值水平的变化对市值的变化影响也比较显著。而企业利润的增长对于股票市值的影响则没有那么明显,或者说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二)上市公司经济效益反映的微观经济运行状况分析本部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1.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较分析1990年以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关系如图20和图21所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口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界定,近年来发生了多次变化。1998-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企业及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企业;2007年开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2011年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整体来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口径较广,工业类的上市公司也大都在这一统计口径内,因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相应财务指标均大于上市公司的相应财务指标。但1990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相应财务指标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例显著增高—利润总额占比从1990年的不到1%上升到2009年的38.61%,营业收入占比从1990年的不到1%上升到2009年的21.18%。其中,利润占比显著高于营业收入占比,说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从增长趋势上看,由于上市公司中也以工业企业为主,而且大部分都超过规模以上企业的标准,其代表了经济中最具竞争力的部分,因此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保持了一致的形态;从绝对增速上看,上市公司的水平要略高一些。选取煤炭开采和采选业的上市公司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如图22所示。总额的40.47%,高于营业收入占比的22.41%,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强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选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上市公司行业中的信息技术业进行比较,如图23所示。如图23所示,截至2010年,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15.93%,高于营业收入占比的9.11%,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强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2.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融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较分析1990年以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融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关系如图24所示。如图25所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很强,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与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增长率关联度也较高,一方面存在企业为了融资而释放利润;另一方面企业融资后也促进了企业净利润的增长。

五、结语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篇9

【摘要】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但物流统计发展却相对缓慢,不能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文章针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物流统计体系现状,构建了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以增加值为核心指标设置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物流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我国,物流作为一种实现经济高效运行的先进管理技术与组织方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2001年我国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现代物流培育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迅速成为国内政府部门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和投资热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纷纷启动,但物流统计发展相对相慢.远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2004年5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出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试行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物流统计制度的正式出台。但现行物流统计制度中侧重于宏观统计,对于微观企业统计特别是第三方物流统计涉及内容很少,无法满足行业管理、企业管理的需求。目前我国部分省市纷纷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急需物流需求的统计数据作为物流业发展的可靠依据。尤其是在加速发展物流产业、一些地方政府把物流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情况下,执行完善的物流产业统计核算体系变得尤其迫切和重要。因而研究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现代物流统计,构建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是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一、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特点分析

从国际物流统计现状来看,各国普遍重视物流业规模和结构的统计,其中有些国家如美国将第三方物流作用独立的产业来统计。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来表示物流市场规模和物流业总体水平,并根据比例预测进行未来产业规模预测,还有一些国家使用全社会物流费用总开支指标,但对物流产业增加值这类的价值统计指标涉及较少。

(二)我国现行物流统计核算体系的特点分析

目前反映我国物流产业运行状况的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以及2004年起开展的社会物流统计及社会物流总量核算的试算统计数据。前者由于并未将物流作为独立的产业进行核算,因此只有基本的货物运输量和货转量统计,缺乏反映现代物流内涵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物流总成本和物流服务水平,也缺乏反映物流组成要素和物流产业价值的指标,如:运输包装、配送等要素包含在有关工业统计指标或零售业统计指标中,无法剥离这些数据,更没有对物流产业增加值的核算。

正在试算的社会物流统计及社会物流总量核算体系,从物流业的规模、结构、成本、价值等多方面进行了设计,为物流产业建立了较完整的统计体系,能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物流产业经济宏观运行状况,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由于尚未将物流产业定义与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衔接,可能造成对物流产业的划分界定不清,各地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数字可信度低尤其是企业物流方面。其二,关于物流产业的一些重要指标仍未设立专项统计。如第三方物流企业统计,在数量、业务量、指标和价值指标等方面均有待开发。

二、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构建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根据国外物流统计体系的特点及中国现行物流产业统计体系的特点,我们认为,构建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如下:第一,以现行的社会物流统计及社会物流总量核算体系制度为指导,把握物流业宏观发展状况。第二,须与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衔接,以增加值指标为核心指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一种核算方法,具有国际可比性,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应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对物流产业核算的要求。第三,强化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统计,充分反映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核心,第三方物流比重和发达程度,代表物流产业发达程度,因此,通过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本情况的数据统计,能有代表性地反映物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

(二)物流产业范畴和行业划分

目前,我国对物流产业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对产业的划分中,并未将物流产业设为独立的产业。为了准确地反映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参考国际的有关资料,按照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确定我国物流产业的统计范畴和行业分类。现代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把生产商、零售商,甚至到最终消费者衔接成供应链,使销售、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环节串联起来,提供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服务活动。我们认为,物流产业主要包括以运输、储存、搬运、包装、商品流通信息处理等为主要业务活动的企业构成的产业。在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中,物流产业的生产成果分布在国家规定的各行业中,如工业部门、交通运输及邮电部门、商业和服务业部门。在进行物流统计时,要对现有行业统计资料进行再加工,即对各相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进行专业调查,运用科学的测算方法,将其生产经营成果,按照物流产业的界定进行重新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以避免产生重复,引起指标体系的混乱。

(三)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由以下七个统计指标子体系构成。

1.供需统计指标子体系。物流供需统计指标是指从量的方面对反映物流宏观层面和总体物流活动方面的供需状况进行统计,主要包括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两方面指标。这方面指标主要侧重于物流市场规模、结构方面的统计,涵盖了运输与配送、仓储和保管、装卸、包装、物流加工、物流信息等活动环节的内容,从宏观层面对物流市场供应状况和需求状况等进行统计,以反映出物流业的总体规模、物流服务水平。

2.生产设施统计指标子体系。高度发达的物流设施是现代物流系统的特征之一,它对提高物流能力与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保证服务质量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物流生产设施统计,对于发展现代物流,改善物流状况,促进现代化大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物流设施统计涉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分为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来的物流生产设施统计指标群。以运输设施统计指标为群例,它分为铁路运输系统技术设施、公路运输系统技术设施、水路运输系统技术设施、航空运输系统技术设施和管道运输系统技术设施五部分。每部分下又设有若干统计指标组,如铁路运输系统技术设施主要由线路、机车车辆、信号设备和车站四部分统计指标组组成。各统计组下包括具体的统计指标。

3.罔定资产投资统计指标子体系。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物流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果,为物流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是物流企业和社会认识物流、管理物流、监督物流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包括建设项目统计、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新增生产能力统计、新增固定资产统计、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统计等统计指标群。

4.人力资源统计指标子体系。人力资源统计子体系是对物流产业从业人员基本状况的统计,包括从业人数统计、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统计、劳动生产率统计、劳动报酬和劳保福利统计、物流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统计等指标群。指标群下又包括多个指标组,以劳动生产率统计指标群为例,它包括劳动生产率、分物流活动环节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指数等一系列指标。

5.物流成本利润统计指标子体系。成本利润统计指标子体系重点反映了物流活动的效率、效益。其中物流总成本是物流过程中的费用总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统计和通常将物流总成本分成库存费用、运输费用、物流管理费用三大类。库存费用是指保存货物的费用,除了包括仓储、残损、人力费用、保险费用及税收外,还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把库存占压的资金利息计人物流成本,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最大区别,只有这样,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资金周速度才从根本利益上统一起来。运输费用包括公路运输、其他运输方式及货主费用。公路运输包括城市内运送费用与区域间卡车运输费用。其它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费用、航空运输费用、货代费用、油气管道运输费用。货主费用包括运输部门运作及装卸费用。物流管理费用是指相关的物流行政管理费用。通常该项费用是由库存费用与运输费用总和乘以比例系数计算而来,该系数是按照专家判断法确定的比例。

6.物流增加值统计指标子体系。物流增加值统计指标子体系可以反映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物流业增加值是货物经过物流活动前后的价值之差,在扣除物流成本后就是物流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物流业增加值的构成涉及到物流统计的各行业的增加值,其核算涉及到多个指标。

7.物流质量统计指标子体系。为衡量物流活动质量和效率状况,特设立物流质量统计指标子体系。它主要包括信息、运输、配送、仓库、流通加工、包装等质量指标群。各指标群下包括具体的统计指标,如仓库质量指标组包括仓库吞吐能力实现率、商品收发正确率、商品完好率、库存商品缺损率等统计指标。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篇10

关键词:规划,内容,分析

 

1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简介

区域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解决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以及协调区域之间关系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政府干预手段[1]。它是对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对其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更高层次的战略部署,是描绘区域未来建设的蓝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规划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规划,以城镇为核心的市域规划,跨省区规划等类型多样、时空尺度不同的规划互补递进,区位论、中心地理论、梯度发展理论等引入,使规划内容不断充实,遥感地信机助制图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带来了规划手段与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学术领域更是百家齐放。

2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工农商业等多领域和部门,因此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又由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产业历史基础与现状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远,或者区位条件与经济体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规划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世界上各个地区无论发达富裕的城市地区还是贫穷落后的边远山区,其总体规划主要内容都遵循大体相近的几个方面。论文参考,分析。

2.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区域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即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的、行业的发展战略,也有空间的开发战略。制定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指标,一、二、三产业大体的就业结构,实施战略的措施或对策作为研究的重点。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规划区域适宜发展的重点部门,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明确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各部门的重点建设项目。空间开发战略着重研究区域开发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布局、城镇布局的总体蓝图。

2.2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区域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重点习惯上放在工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上。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地域经济空间结构,科学布局生产力,是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区域规划要对规划区域的产业结构、工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区分布状况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照当地生产发展的条件,揭示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和行业,以及重点的发展区域。论文参考,分析。规划中要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根据产业链的关系和地域分工状况,明确与主导产业直接相关部门发展的可能性。有时对新开发的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的生产项目,特别是企业集团、骨干企业,要选址定点,并安排好生产的地域组合。有时对原有生产基地的调整、对原有企业的迁徙要作出调整和迁徙的布局规划。区域规划中往往需要对工农业生产基地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作出安排,处理好城乡用地关系,搞好工农业生产的结合。与工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的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也常常在工农业生产布局规划中一并研究,统筹安排。2.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是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在地域空间组合的具体反映。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生产力综合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协调各项专业规划的重要环节。由于农村居民点比较分散,点多面广,故区域规划多数只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论文参考,分析。研究城镇体系演变过程,现状特征,预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区域城镇化的道路是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1)拟定区域城镇化目标和政策;

(2)确定规划区的城镇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

(3)原则确定各主要城镇的性质和方向,明确城镇之间的合理分工与经济联系;

(4)原则确定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各阶段主要城镇的人口发展规模、用地规模;

(5)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各级中心城镇的分布,新城镇出现的可能性及其分布;

(6)提出重点发展的城镇地区或重点发展的城镇,以及重点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建议。论文参考,分析。

(7)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议。

2.4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赖以正常进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公用性等特点。基础设施对生产力和城镇的发展与空间布局有重要影响,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或者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大体上可以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大类。生产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的运行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仓储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运行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又称为社会服务事业或福利事业设施,包括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商业、金融、贸易、旅游、园林、绿化等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要在对各种基础设施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预测未来对各种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确定各种设施的数量、等级、规模、建设工程项目及空间分布。

2.5土地利用规划

准确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组织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实行优化组合并在时间上实行优化组合的科学安排,是实现区域战略目标,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土地利用规划应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质量评价基础上,以达到区域最佳预期目标的目的,对土地利用现状加以评价,并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布局。

区域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主要是:

(1)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土地质量评价;

(3)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

(4)未来各类用地布局和农业用地、园林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特殊用地等各类型用地分区规划;

(5)土地资源整治、保护规划。

2.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广义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狭义的环境仅指自然环境而言。过去的区域规划着重于狭义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但近50年来,对环境已多作广义的理解。论文参考,分析。

区域规划中自然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是:

(1)分析环境诸要素的现状特征;

(2)揭示整个区域环境和各个环境要素状态的存在问题。

(3)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预测环境状况,制定区域近期和远期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包括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和自然生态保护目标。

(4)拟定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大气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保护,土壤植被保护和被毁土地的恢复,绿化体系的形成,卫生防疫条件的改善,防噪声、防电磁震荡、防热污染,动物界的保护,景观的保持与改善等措施。

2.7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政策可以看作是为实现区域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的总和。政策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企业布局区位的政策,属于微观政策范畴,如补贴政策、区位控制和产业支持政策等;另一类是影响区域人民收入与地区投资的政策,属于宏观政策范畴,可用以调整区域问题。它在不同的区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关税、汇率等。区域规划的区域发展政策研究,侧重于微观政策研究,并且要注意区域政策与国家其它政策相互协调一致,避免彼此间的矛盾。

区域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1)劳动力政策。包括流动政策和就地转移政策等,既要防止后进地区人才流失,又要区内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低的行业转向高的行业。

(2)资金政策。包括财政手段(如补贴和税收)、改善企业金融状况和行政控制等,诱导资金投向。

(3)企业区位控制政策。如通过税收和企业开发许可证制度,促使工业的发展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论文参考,分析。

(4)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促进新企业的创建和小企业的成长,促进技术革新,发展经济开发区。

3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分析逻辑研究

规划摘要。

具体说来,规划基础线索包含人口、城镇、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基础、区域分工、比较研究、领导思路、市场潜力、适宜性评价等方面。人口现状主要包括人口总数、年龄结构、地域分布、产业分布、非农人口数量。城镇现状主要包括城镇职能、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机构与设施体系与布局、科学研究的配套建设、文化卫生机构的层次与等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海陆空多方位立体化交通和商业服务业设施、供水电气热工程、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资源环境基础主要包括土地、水、工业矿产、森林、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指标调控。区域分工主要是区域基于区位、资源基础与地域战略选择的一种发展定位。比较研究是本区域与国内外相似条件的区域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既包括向历史上曾经繁荣或者现在蓬勃发展的区域学习经验,也不乏从走向衰落的区域汲取教训。市场潜力是对与本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域现状、未来走向、宏观与微观市场调节作用多要素的综合考量。适宜性评价是对一定时期规划工作完成程度与产生效果进行把握与修正的不可或缺环节。领导思路是规划工作的集体智慧总结与指引方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规划变化分析线索是对规划基础线索中各个方面指标的未来一定时间段内(5年、20年或者更长的规划预期)动态演进态势的勾勒与描绘。在某些大政方针与规划思想指导下,如国内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 、“发展是硬道理”[2] ,国外的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西方校园社会的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小即是美”思潮[3],调整产业发展,建立相应的新产业链条与产业园区,进而影响人口的劳动就业与迁移集聚,也同时推动着城镇规模与职能的不同程度的分化与变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不可避免地做出适应性的响应。

规划影响后果线索是对上述线索中各个指标体系的明细与确定,每一方面都有各自的控制规划。如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包括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战略措施等多层次阐释。战略定位主要是在更大地域范围内本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做出的总体合理性展望,如建设某经济圈内科技含量较高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某沿海带重要的海滨农家乐示范区,某省市区中高档居住区。战略目标层次性强,可以分为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产业与相关目标体系。战略部署根据区域功能、产业与人口的现实需要,按照放大结构效应、优势互补、整合资源的原则,做出构建分城区带、组团式、条带状的空间格局分配。战略措施,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产业调整基于产业发展详细设计有条不紊地逐步进行。产业调整的目标,增加居民与政府财政收入都会在此得以体现。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对应不同的未来规划与解决方案。

图1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的主要线索与分析逻辑

Fig.1 The mainclues and analytic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otal planning

4小结

区域规划是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

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雯.我国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的若干问题[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2):141-147

[2]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5,(2):1-6

[3]孙娟,崔功豪.国外区域规划发展与动态[J].城市规划汇刊,2002,(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