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人才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10 12:52:53

环保局人才工作计划

环保局人才工作计划篇1

*5年原*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学会法人魏山峰同志调任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工作。根据有关规定,*环境科学学会于*6年初着手开展选举新任理事长和学会法人变更等各项工作。由于变更手续繁杂加之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上述工作进展缓慢,直到*6年年底才全部完成,对学会正常运作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6年学会的各项正常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环境科学学会在学会法人更换后,学会各项工作正逐步展开。最主要的一项工作是广泛征求会员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制定*环境科学学会*7年的工作计划,使学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7年工作计划

*7年将是*环境科学学会全面开展工作的一年,为了使学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学会办公室根据环保局科技处以及*科协的指示要求,以及会员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对*7年学会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学会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以提高广大农牧区群众的环境意识为己任,大力开展千乡万村农村科普活动;建好环境保护工作者之家,为环境科学工作者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二)学会的工作目的

团结和组织广大环境科学科技工作者、环境管理工作者和环保科技实业家,发挥学科交叉、人才荟萃和横向联系广泛的优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环境科学事业的发展,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促进环境科学科技人才的培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发展我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反映广大环境科学科技工作者的呼声和维护其合法权益。

(三)主要工作任务

1、积极与学会各分会建立业务联系,建立正常的学会运行机制。在4月30号以前召开各分会负责人及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常务理事联席会议,就学会*7年的工作计划及安排集思广益的征求意见并进行讨论,以获得各分会及相关单位的最大支持,同时落实各分会*7年的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

2、开展优秀科技论文、质量报告书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评奖活动。参照国家环境科学学会和*科学技术协会的相关办法,受环保局的委托制定相应的评奖办法,并具体承办各类评奖业务。

建议优秀科技论文评奖从今年开始,以后每二年举办一次,质量报告书一年一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年一次(经费来源由环保局拨款一部分、参评单位收费一部分、学会自行解决一部分)。

3、按照*环境学会和*环境保护宣教中心联合制定的《*千乡万村环境保护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组织落实千乡万村环境保护科普行动的各项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今后学会的一项主要工作来安排实施。

(1)、组织培训

培训机构:*环境保护局、*环境科学学会、宣教中心

培训对象:地、州、市(县)级环保局负责农村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实施“千乡万村计划”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农村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内容和活动方法;

*开展农村环保科普活动经验;

*部署本地区“千乡万村计划”具体实施方案。

培训材料:*《农村基层干部环境保护知识读本》(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编写)。

*《*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与技术》(*环保局、*环境科学学会编写)。

阶段目标:*7-*8年,完成对地、州、市(县)环保局负责农村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培训任务,增强他们对农村环保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比较系统的掌握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和开展农村环保科普活动的方法,提高开展农村环保科普工作的实际能力,确保国家“千乡万村计划”在农村真正有效的实施。

(2)、建立《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计划》示范村,广泛开展农村环保科普知识的传播活动

*环保局、环境科学学会要选择1-2个合适的乡村作为《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计划》示范村。并每年有计划地组织1-2次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传播现场会,结合示范村的经验,组织并指导地、州、县(市)环保局,尤其是县一级环保局开展农村环保科普知识的传播活动。

组织形式:现场会、报告会、讲座、咨询、农村科普知识展示,村委会宣传栏、板报,播放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录像、发放宣传资料等。

(3)、组织农村环保科普志愿者队伍深入乡村普及农村环保科技知识

志愿者队伍人员包括:地、州、市(县)环保局、监测站科技骨干,联合*大学、*师范大学、*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四所大学环保志愿者,当地农村中小学学生,村委会干部。

志愿者队伍的作用:通过农村中小学生、高校大学生、村委会干部将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宣传品送到农民父母和农民手中。通过当地环保科技人员骨干、高校大学生为家乡农民传授农村环保科普知识。

(4)、发挥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媒作用,特别是地、县级电视台,村广播站等传媒作用,向当地农民传播普及环境保护科普知识。

(5)、开展项目实施情况总结交流

“千乡万村计划”将作为*环保局科技处、自然处和*环境科学学会科普工作会议交流内容之一。

*环境科学学会将各地实施“千乡万村计划”动态经验情况,通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网站、*环保局网站实现动态,达到省际和*各地之间的信息、经验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以推动该项目在*的实施。

(6)、开展实施项目表彰活动

计划在*7、2010年,由*环保局、*环境科学学会对“千乡万村计划”实施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活动进行表彰,同时举办项目实施成果图片展。

(7)、编写或翻印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品

*《农村基层干部环境保护科普知识读本》;

*《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挂图》(向农村赠送);

*《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展板(用于农村科普活动展示);

*《农村青少年环境保护科普知识挂图》(向农村中小学校赠送);

*《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系列讲座》VCD(向农村、农村中小学赠送)。

*《*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与技术》

*《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挂图》

4、按时召开学会理事会会议,讨论、研究学会的重大工作和今后发展方向。

5、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积极完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自治区环境保护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环保局人才工作计划篇2

1.1科学设计建筑的布局

这是建筑设计的紧张关键。在库区地点选定以后,总立体安排必要以生产的工艺流程为依据,进而肯定库内的功效分区和各建、构筑物的地位,最大限度的晋升地皮的利用率和使各类管线安排更短捷。

1.2建筑设计必须要满足生产的要求

这是建筑计划的根本起点,也是顺遂展开其余计划运动的条件。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依照计划划定停止,并联合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对计划的流程停止迷信掌握。

1.3合理选择建筑的结构形式

对于建筑来说,其布局的抉择既必要满意节能环保的请求,又要最大限度的晋升修建的应用效力,详细来说,在计划的过程当中必要依据临盆工艺的详细环境,联合资料特色和施工环境前提抉择正当的布局系统。必要留意的是,为了满意修建临盆运行的请求,抉择的资料一定要耐火耐蚀,而且要具备较广的顺应面,一般来说,最佳抉择工业化系统修建,如许可以或许更好地勤俭投资,确保工期提前完成。

1.4要确保建筑具有优良的环境空间

一般来讲,对于建筑来讲,既必要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前提,防止阳光直射,又必要具备较好的透风举措措施,如许才可以或许更好的包管修建情况的全体优良性。这就必要在修建计划的过程当中,要做好采光和透风的计划,特别是对付油库修建来说,一定要做好透风计划,坚持室内的透风后果,同时必要重视平安性计划,包管油车库等修建物满意标准请求的泄爆面积,防止呈现平安成绩。

2.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渐渐不得人心,在修建设计的进程当中也慢慢的利用了绿色设计理念,如许既可以或许低落修建物的能耗,又可以或许低落修建施工对环境的净化。从我国传统的修建设计模式角度来看,此中存在着许多不科学不绿色的身分,加重了环境净化,同时也低落了人们的生涯品质,在这种环境下,绿色节能理念渐渐不得人心,该理念在修建设计中的利用,使我国的修建设计系统慢慢朝着可连续的偏向成长。我国现如今正处于经济高速成长中,修建业也阅历了一个飞速成长的进程,在这飞速成长的面前,存在的一个严格的成绩便是动力被大批耗费,渐渐招致动力的匮乏,经济的成长同掩护环境之间的抵触日趋凸显。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伴跟着生齿疾速增加和经济飞速成长的同时,环球动力危急的环境渐渐变得有目共睹,可连续成长战略的提出,为人们追求前途指清楚明了一条偏向。据不完备统计,到09年为止,修建业的耗能在动力耗费总量中占了约莫三分之一,发达国家修建业耗能更是占动力耗费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跟着我国自08年房地产业的突起,在修建业这块上耗能也是呈多少数字增加,以是,此时提出绿色节能理念具备特其余意义。

3.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3.1对建筑的整体环境进行设计

对于建筑来说,全体情况的计划重要是指要以总体规划作为基础,并联合地域的水文、地质、气象、地形地貌等情况,综合产业临盆的必要,对修建计划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做出有用的阐发。具体来说,第一要构建起凋谢的空间抽象和集中的修建布局。长期以来,我国的修建基本上采用的是线性空间布局,而且构建起凋谢式和静态的空间系统。为了到达资本的高效同享,保证产业污水的处置,到达节能的目的,在临盆内还必要采用绝对集中的布局方法,特别对付石油行业来说,罐区、装卸油地域有可能产生的跑、冒、滴、漏和含油污水的排放,假如处置不当将会形成严重的水资本净化。要想办理这一成绩,在石油库修建计划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科学的计划污水处置布局,正当布局,如许才可以或许更好的完成节能环保的目的。

3.2从建筑单体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般来讲,修建的计划必要更好的晋升修建衡宇的适用性和可变性。在对修建停止计划的过程当中,必要实在包管修建的布局和修建装备的灵活性,比方要留意框架布局修建添补墙体分开的灵活性、门的高度满意装备收支的请求和未来接建和扩建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晋升修建衡宇的可变性和适用性,到达绿色节能的后果。同时,在计划的过程当中,还必要重视节能和智能的联合。在计划中,为了到达节能的目标,能够踊跃的开辟二次可再生新能源,比方太阳能等,勤俭不可再生资源的应用,而且晋升其应用效力。要完成智能化,则必要在修建计划中踊跃的引入电子通信和自动化节制技巧,如许能够或许完成修建的智能化计划,进而完成修建朝着高效能、低能耗和低净化的计划偏向成长。

3.3进一步强调绿色建筑设计,降低建筑设计的风险

在修建计划的过程当中,要在传统绿色修建计划的基础上,赓续立异。具体来说,一是要对传统的计划系统停止阐发,找到此中存在的各类危险,进而依据实际情况停止绿色节能计划,到达低落绿色修建计划危险的目标。对付石油库的计划来说,更应该重视危险成绩。另一方面,在绿色修建计划时,还必要严厉的依照危险评估的法式,对计划计划停止检测节制,并停止本质性的测试,进一步晋升修建计划事情的安全性、绿色节能性,并包管修建计划申报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3.4从建筑设计中的细节角度进行分析

建筑外墙是节能计划中的紧张关键,查询拜访表现,修建外墙的能耗占到了修建物整体能耗的一半以上,因此说要想完成修建的绿色节能计划目的,一定要采用迷信步伐停止修建外墙的节能计划。具体来讲,在计划中,必要采纳复合墙体计划以满意以后节能的必要,用保温机能较好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基础上,贴正当厚度的外墙保温材料,可以或许有用的转变墙体的导热机能,加上依据分歧地域和分歧项目的必要选用分歧的中空节能门窗进一步晋升修建物的全体保温才能,到达低落能耗的目的。同时,这类复合的墙体可以或许在确保墙体承重才能的基础上晋升墙体的保温才能,更好的完成修建节能计划的理念。

4.结语

建筑的种类较多,按照用途可以分为生产厂房、设备仓库、动力加油站等,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设计举措。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将节能降耗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能够更好的提升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将这一理念应用到建筑的设计中,可有效的改变我国当前建筑设计的现状,对于今后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更好的提升建筑的节能效果。

作者:郭颂 单位: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建材与装饰,2013.21.

环保局人才工作计划篇3

一、规范化建设基本情况

(一)机构人员得到充实

根据规范化建设要求,我市各级环保部门重视环境信息管理机构及人员落买,在相应科(室)配备信息根据需要和可技术人员。XX市环境信息中心经市编办批复同意在市环境境监理支队挂牌。现与环境监测信息处合署办公。共6名工作人员,承担监测信息职责。专职从事环境信息管理人员3名、配备的6名工作人员,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4名、大专1名;具有高级职称的1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3名。目前,全市人员配备基本到位,组织网络已经形成。

(二)运行及建设经费得到保障

几年来,我市各级环保部门环境信息建设投入逐年递增,环境信息管理机构的人员与公用经费,以及专项建设经费全部纳入环保部门事业发展经费预算之中予以保障,我局环境信息中心近:年累计投入专项建设经费近300万元,有力的保证了环境信息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环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三)重视信息网络基础建设

几年来,我局先后完成了局机关、监察支队、监测站局域网建设‘光纤宽带上网、信息中心机房改造和日政府无偿援助中国100城市环境信息中心建设项目、计算机配置、升级、空气自动监测一拖九、南水北调水质自动站、噪声自动监测站等工作。各县(市、区)全面完成了局域网建设,高邮市、仪征市政府网站建设已经启动,邗江、江都办公自动化初步安装,即将运行。我局信息中心、机关及所属支队、站(所)信息硬件配置基本到位。县(市)联网工作正在实施。对照标准,我市信息网络建设已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四)开展多层次技术业务培训

尽快了解和掌握环境信息管理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操作技能,我局非常重视环境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将环境管理人员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培训:信息管理人员进行高级技术培训,主要培训网络管理、数据库维护与开发、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内容:环境管理人员进行中级技术培训,主要培训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软件的操作与维护、信息查询等方面的内容;决策人员进行基础培训,主要培训计算机操作、信息浏览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了全市环保系统人员的信息应用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

(五)信息管理与服务得到加强

我市环境信息始终坚持以服务于环境管理、环境决策为宗旨,不断适应环境管理工作需要。

1、环境基础数据库建设。根据环保业务发展要求,先后将1991年一2002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1995年一2002年的排污申报数据、l996年一2002年的环境统计数据以及2002年城考数据(总汁达400兆)集中放入服务器;利用中日项目提供的思路数据中心软件,通过网络实现局域网内;根据近十多年来每个监测点位环境质量数据编制变化趋势分析图: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突变指标进行分析;完成了排污申报数据对环境统计的数

据转换,利用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各类环境管理数据实现数据共享。这一工作为我们环境管理提供极大的便利。

2、信息及办公自动化完成因特网“XX环保”主页制作。根据政府统一部署,承担XX政府门户网站“中国XX”环保部门的版面制作、维护,建立局域网内部主页,承担“三网’’版面的更新和内容的不断充实。今年以来,根据要求每天网上公布空气环境质量日报、预报。“XX环保”、“中国XX’环保部门以及局内部主页构成了我市环保网络信息和宣传的完整的体系,极大提高了公众了解环保、联系环保、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办公自动化得到有效控制,各处(室)、直属单位可以方便地在网上查询和信息。

3、多媒体报告制作。从1999年以来,每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新闻会,利用多媒体演示“环境状况公报’’;在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验收、监理支队、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验收、市长目标责任状检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等方面,均成功地应用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多媒体声像报告和技术报告制作,坚持高质量、严标准,其质量效果受到同行好评,在接受省和国家调研、考核过程中,其演示效果达以了预期目的。

4、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厅的要求,我市成功地在1:10000、1:50000的电子地图上建立了我市地面水水环境功能区划电子地图基础地理信息和环境数据库,与环境功能区划文本其他内容相衔接,相辅相成,科学客观的反映I业污染源、排污口分布状况、城市水环境功能现状及发展规划目标,该项工作成果顺利通过省级与国家的考核验收。联合监测点位分布建设,完成了城区环境监测点位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建设。目前该系统运行良好。

(六)对外合作初见成效

结合“863”项目一XX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公共平台建设,积极利用社会力量。与上海飞天空间遥感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申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上报了“面阵CCD数字航测相机系统综合应用示范和成果产业化推广’’申请书,我局作为联合申请单位将结合XX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利用多光谱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对市域进行环境综合遥感调查(包括绿地、面污染源、固体废弃物、水污染源、空气污染源、城市热岛、湿地等)。与南大苏福特、扬州国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洽谈合作,计划在开展环境本底调查基础上,借助环保系统现有各类管理数据库,以GIS为平台、以数据仓库技术为支持,以WEB技术为前台,开发环境综合管理应用程序,相信通过上述合作项目的实施和成果的应用,会更有利于我市环境信息水平和服务环境管理能力的提高。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1、提高/3.47,。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应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发展必将对社会各行业的信息化起到政策导向作用。省厅《关于力,强全省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印发以后,及时转发《意见》,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计划等方面将发挥着越来越显现的技术支持功能,同时要求全市各级环保部门,高度重视环境信息规范化建设工作,认真贯彻省厅意见,全面有序快速的实施我市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提升环境信息管理水平,强化环境信息队伍建设。

2、强化领导。环境信息规范化建设工作重点在领导,只有实施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才能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实施我市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地通过省环保厅的验收,我局成立了由XXX局长任组长,相关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局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并要求各县(市)区也成立相关领导协调小组,负责本局的信息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为有效推进规范化建设工作,要求领导小组各成员各司其职,一把手坚持定期检查环境信息管理工作情况,听取工作汇报,及时做出相应决定,分管领导密切关注环境信息工作,经常了解和听取环境信息建设情况,提出工作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每月在局办公会上通报信息建设进展状态。

3、健全机制。实施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关键在人。我市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98年市编办批复扬州市环境信息中心在监测站挂牌,2001年随着市级机关机构改革发展要求,批复同意信息中心在监理支队挂牌,去年信息中心与监测信息处合署办公,实施人力智力资源整合。目前,我市环境信息中心人员配置达到了规范化建设要求,在局各处(室)、站、支队同时配有兼职信息数据管理人员,监测中心站配有专职监测信息室,监察支队有专职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人员。在抓好市信息中心队伍建设的同时,我局要求各县(市)区环保部门必须认真贯彻省厅文件精神,应明确承担环境信息管理的职能科(室、股),条件具备的应成立信息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县(市)及邗江区人员配备不少于2人,XX、XXX两区可结合工作实际配备相应专职人员,目前,全市环境信息人员配备均已到位,XXX市成立环境信息中心。全市系统已初步形成了环境信息管理网络体系,为环境信息管理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规划,明确职责,完善制度

1、科学规划。环境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其建设指导思想和工作规划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整体效益的发挥。为此,我市在2000年就开始编制全市环境信息建设规划,于2002年印发全市环境信息“十五”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我市环境信息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建设局内部局域网络和监察、监测网络,现已完成:第二阶段建设各县(市、区)局域网和全市范围内广域网,目前正在积极实施:第三阶段建设环保数据库、应用系统等内容,正处于前期准备中,有关方案已报市环境信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待批。科学地规划和严格的实施保证了我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2、明确职责。我局先后印发了《关于贯彻省环保厅X环发[2002]24号文件的实施意见》(X环计[2002]2号)和《XX市环境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X环计[2003]13号),明确提出规范化建设的目标职责,要求各县(市、区)环保局切实围绕目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全面推进信息规范化建设工作,认真制定信息化工作规划和环境信息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建设和运行信息管理网络,保障环境信息和网络安全,强化服务实施资源共享,积极推进信息应用软件开发,规范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市局各处(室)在环境信息管理方面分别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岗位职责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3、完善制度。为确保环境信息管理机构的有效运行,我局完善和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政治学习、财务管理、环境信息管理、信息设备管理与维护、安全保密、网络建设与管理等,使环境信息管理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标准、行为有规则、考核有依据,初步形成了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运行机制。

(三)重视基础投入,强化服务意识

1、基础投入是保障。近几年来,我市环境信息管理与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在信息投入方面,我们适时安排各类专项经费,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外援,有力的保障和促进了我市环境信息建设,借中日100城市信息建设合作项目,获得了20万美元的设备援助,我局信息中心的基础实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水质自动站、市区噪声自动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一拖九建设中,同步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传输,实现全市联网,满足了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对环境质量数据自动传输的功能要求。与此同时,我局积极将信息化工作纳入本地区的相关工作规划、计划和财政预算中,逐步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1999年以来,我局加大了环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每年投入信息基础建设的资金达30万元以上(不包括人员经费)。各县(市、区)环保局也都积极筹集资金,目前我市各县(市)环保局及邗江区环保局都已建成局域网,部分县(市)环保局建成了内部主页和因特网主页,为环境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2、信息服务是中心。环境信息是推进环境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环境信息只有服务于环境管理才会有用武之地。我们要求全市上下信息管理人员必须紧紧围绕环保部门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切实找准环境信息工作与全局中心工作的切入点,以积极、主动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为环境信息管理的工作思路。近年来,市信息中心的服务功能得到力,强。以服务于创模为重点,与电视台合作,成功的为创模考核验收制作一部反映扬州市环保工作全貌的创模专题片《春风十里绿扬城》。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为创模验收资料扫描、编辑、制作了大量的彩图充实“创模”资料。在搜集整理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污染控制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承担并完成了创模技术报告声像版的制作任务。

以服务于全局为己任,配合档案达标验收,在局域网上安装了“科怡2000档案查询系统”网络版,将3年来的大部分档案资料扫描、制作成电子图片,输入到数据库中。处室的工作人员在自己的电脑前就可以方便快捷的查询到3年来的原始档案资料。为确保中德合作建设扬州生态城市的德方专家抵扬能尽快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提前服务,为其新铺设宽带上网线路,申请邮箱域名,提供设备采购建议。以服务于管理为目标,配合监察支队为“三化”工作服务,完成污染源监控设备联网线路的安装和调试。配合监测站标准化站验收、监察支队标准化验收等工作完成多个声像报告的制作。结合我局实际,开发了建设项目管理软件和档案查询软件。服务不分部门,服务不分大小,服务不分时间,日常工作中面对面广量大的计算机维护、管理,一般信息程序使用困难,以及提供信息查询等纷繁工作,坚持做到随叫随到,随来随做,及时解决问题。版权所有

3、人才培养是关键。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难于保证环境信息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我市环保部门高度重视、大力加强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能够适应环境管理现代化需要的既懂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又有环境管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加强信息技术和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近年来,我们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多层次、全方面的环境信息技术与业务培训,要求全系统干部职I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管理对环境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把专业培训与一般技能培训相结合,把集中培训与职工自学相结合,把接受上级技术培训与专业院校的培训相结合,把学习信息管理知识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我市环境管理人员掌握和运用环境信息应用技术的水平得到了提高,拥有了一支稳定的环境信息队伍,这支队伍是我们搞好环境信息工作的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我市环境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环境管理事业发展的形势还很不适应,与上级环保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环境管理主流程尚未真正实现信息化,尚未摆脱以手工为主的工作方式。信息获取、处理到加工、分析的环境管理全过程没有实现数字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技术应用仅局限在文字处理方面;少数单项业务联系虽已初步实现信息化,但综合性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建成,信息共享服务程

度低;二是已建成网站的信息量少,社会服务程度下高;三是对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够,存在重硬件建设,忽视数据库的更新维护等现象。此外,一些地方基础差、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环保局人才工作计划篇4

今天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7月26日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其中关于芙蓉人才计划实施重要意义,认真分析我省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的人才工作。刚才,红军同志对我们人才办起草的三个文件作了很好的说明,大家也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虽然意见发表的都不长,但是我觉得都讲的很有质量、很有价值,人才工作要想搞好,就得要集中各部门、在座的各位同志、全省上下共同努力,那么人才工作才能有起色、有变化,所以希望大家不仅是今天对文件提出意见,回去以后也对全省人才工作多多地关注,不断地寻求更多、更好的意见。根据大家的意见,我想我们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原则同意这三个文件,刚刚,力力省长讲了,人才办根据大家的意见对这三个文件进一步修改完善,特别是前两个文件修改完善以后,提请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下发。

应该说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应该说我们的人才工作迈出了先进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专门研究部署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这个工作,出台了专门的意见,那么在这个意见中对实施芙蓉人才计划、提升我们的发展水平、增强我们的发展优势作出了这么一个部署。应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落实好三次全会的精神,特别是实施好芙蓉人才计划,是全省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所以下面,我想就认真学习贯彻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好省委三次全会部署,做好人才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以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人才事业创新发展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与战略的高度,多次就人才工作作出了重要论述。他先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在同外国专家、大学师生代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以及到国防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上海、广东、浙江、辽宁等地视察调研的一些重要场合,就人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总书记强调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强调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抓好,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强调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强调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实用技术人才等方面人才队伍建设,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急需人才;强调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引领作用,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强调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放手使用人才,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待遇适当、后顾无忧的生活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下大功夫、下大本钱,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提高全球配置人才资源能力;强调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强调要让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既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使他们“名利双收”,对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

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要求明确,系统回答了人才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进一步深化了人才工作规律的认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创新性、指导性,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开创新时期人才工作新局面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学思践悟,在工作实践中,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确保人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主要目标,努力建设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作用导向,自觉服务发展大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重大战略,科学谋划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战略视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深层动力,不断深化改革创新,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科学方法,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不断增强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推进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我们必须深入持久跟进学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强化行动自觉,不断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认真分析、全面把握我省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始终着眼全局、围绕大局,紧贴全省发展愿景、发展战略、发展举措推进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真正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切实推进全省人才事业创新发展,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更加强大的人才支持。

二、以服务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为主线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整体水平

反复强调,党的各项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人才工作,也必须观大局、谋大事,在服务大局上聚焦发力,找准工作的方向方位和重点着力点。当前,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是全省上下一项重大而紧要的政治任务。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必须紧紧把握好这个目标、服务好这个大局。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人才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7.26”重要讲话精神,以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为根本,以服务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为主线,以大力实施芙蓉人才计划为抓手,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湖湘人才集群优势,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有效人才资源和有力人才支撑。贯彻落实好人才工作总体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规律,精准发力,不断推动我省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总书记强调,抓改革、干工作,要始终把准方向。谋划推进新时期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战略思维、全球视野、开放理念,确保人才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强化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着眼现实需要和长远需求,作出全面规划。当前,我们正在实施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去年出台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今天我们又审议了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人才行动计划——芙蓉人才计划,基本建立起全省人才规划体系。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变化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各个层次、各个类别、各个领域人才的引进培育和开发利用作出战略安排,形成合理布局,真正使人才工作始终把握规律性、体现科学性、富有创造性。要强化问题意识,针对我省一般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较少,传统产业人才多、新兴产业人才较少,优秀领军人才、企业家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紧缺等突出问题,强化问题导向,坚持攻坚克难,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努力破解。要坚持人才发展与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同步谋划,与“五个强省”和“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同步推进,实现人才工作与发展战略的精准对接、与中心大局的高度融合;要积极适应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特别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现实需要,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紧迫需求,聚焦优势产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促进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之相适应、相协调;要科学分析各区域对人才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促进人才工作与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对接,引导和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发人才,依托区域优势打造特色人才集聚群。

二是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着力抓实、精准落实。芙蓉人才计划作为《关于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的重要内容,较好地体现了战略性谋划、开放式引领、全口径对接、高精度定位的谋划思想和工作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基本抓手。各级各部门要以实施芙蓉人才计划为契机,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芙蓉人才计划的目标要求、核心内容和重点任务,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健全复合型人才发展新机制,形成湖湘人才集群优势;要大力实施智汇潇湘引才工程、发展高地聚才工程、名家名匠铸才工程、青年菁英育才工程、固基兴业扶才工程、崇绩重能优才工程,突出抓好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型企业家、高技能产业工人、湖湘青年英才、农村基层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各地各部门推出的人才计划,都要与芙蓉人才计划全面对标;出台的人才政策,都要与芙蓉人才计划衔接配套;承担的人才工作任务,都要与芙蓉人才计划紧密挂钩。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芙蓉人才计划与自己的职能职责具体地科学地结合起来,通过认真研究、系统梳理、综合分析,精心谋划政策举措,及时提出落实计划,不断提升人才服务发展战略的精准度和科学性。要分解人才工程任务,拿出实招硬招,一个一个地实施,一项一项地落实,真正使人才项目发挥效应、见到效果。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协同推动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的人才工作梯次展开、扎实落地。

三是要始终坚持管理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我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对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保障等制度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要加快推进,持续深化,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做好“放管服”各项工作,健全完善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清理和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在人才选聘、职称评审、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绩效工资等方面,保障和发挥用人单位的自,特别要落实职称制度改革措施,进一步下放职称评审权限。要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人才供求、竞争和价格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要坚持把市场运作、市场评价、市场孵化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不断发展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放宽人才服务的准入限制,让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得更顺畅、更充分、更有效。要创新政策制度,改进人才培养方式,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重点聚焦专业人才,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才模式,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畅通人才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渠道,推动人才纵向和横向流动;完善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让人才合理合法享有创新收益。总之,要通过创新政策体系,着力构建更加科学有效、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四是要始终坚持强化服务、营造氛围、优化环境。总书记强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人才的成长依赖于环境,人才的竞争取决于环境。我们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积极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次会议审议了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进一步研究制定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专家、联系企业家、联系高技能人才办法,加强思想联络和感情交流。积极组织各类人才开展教育培训、国情省情研修、考察休假、服务基层等活动,加强各类人才服务窗口建设,完善人才公共服务方式,切实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要积极搭建平台,放手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失败,不搞求全责备。要始终把人才的困难和需求挂在心上,对他们多关心、多帮助、多支持,最大限度地为他们解决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家属就业等难题,让他们凝神聚力、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发挥作用。要加强对人才工作典型经验的宣传推介,精心策划设计宣传主题,加强对优秀人才、名家名匠的宣传;加大人才奖励表彰力度,建立杰出人才荣誉制度,评选“芙蓉人才奖”,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培树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风尚。

三、以更加有效的工作责任体系推动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总书记多次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明确人才工作主体责任,重视抓落实求实效,确保各项决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要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做到落实有力。充分发挥党委(党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重点抓好人才发展的宏观谋划,抓好重要政策统筹和重要制度安排,抓好重大人才工程的组织实施。一把手要亲自抓第一资源,做到重大思路亲自研究、重点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大任务亲自督办。组织部门要更好地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把握人才工作正确方向、引领人才工作健康发展、统筹各方力量、协调推动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落实主体责任、理清责任链条、主动协调落实,推动形成人才工作新格局。要落实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的重要内容,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以责任的落实推动工作落实。

二是要健全工作机制,促进做到运行有序。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任务,完善工作规则,健全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机制,每年要至少召开两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全省人才工作重大问题、重要政策、重点项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做到全过程跟进、全过程督导,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大力支持基层创新,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要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单作业,列出重点项目的时间进度表、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和成效评估机制,适时通报工作情况,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环保局人才工作计划篇5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切实抓好打基础、谋长远工作;围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组织开展各类人才专家服务企业发展、促进转型升级主题活动,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围绕建设一支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紧扣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突出抓好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两个重点,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围绕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狠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增强了农村人才的实力和活力;围绕建立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评选表彰了一批市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特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六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一轮首席技师等,深入实施党政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大力推进人才公寓建设,为引才聚才留才奠定了扎实基础,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对去年的人才工作,市委是满意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这几年我市的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人才要素的“瓶颈”制约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尤其是面对当前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抓好人才工作、建好人才队伍,为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和智力保障,更加迫在眉睫,更显意义重大。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看,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任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今年2月,中央政治局在审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时指出,要把人才优先发展确立为今后人才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省委赵洪祝书记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人才优先发展,就是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优先发展人才,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这些,都对我们抓好新时期的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人才的发展趋势看,当前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并逐步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进,高新技术、高级管理、高创意人才和学科领军人才已成为人才争夺的重点和焦点。从国家层面讲,为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人才竞争中争取主动,我国正大力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在国际市场上吸引人才。从城市层面讲,当前各地对优秀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争夺人才的手段也日益多样,通过提供丰厚的薪金待遇、优惠的创业支持、优越的人才服务等,大力招揽各类人才,如无锡市的“530”计划、湖州市的“南太湖精英计划”,省内嘉兴、台州、衢州等地也相继出台了很多引才优惠政策。这些,都对我市吸引、使用和留住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从我市的现实需求看,今年是我市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全面胜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尤其是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深入研究实施沿海产业带发展、大都市区建设、生态环境优先、先进文化引领、内外*人互动等“五大战略”,着力提高*科学发展水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人才是支撑、是保证。但当前,我市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人才难引、难留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大力度,培养集聚各类高素质人才,为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作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地把人才工作摆到突出位置来抓,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

二、明确要求,突出重点,统筹做好今年人才各项工作

今年我市的人才工作,总的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创新机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开创我市人才工作新局面,切实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找准定位促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发展,既是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才工作的立身之本。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坚持在认清形势中明晰思路、在服务全局中找准定位、在推动发展中发挥作用,以编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抓手,认真研究谋划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一要上下对接。今年,中央将颁布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召开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也标志着人才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在编制规划纲要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省规划纲要和第二次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并同*人才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好上下对接文章,确保规划纲要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指导性。二要围绕中心。要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针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五大战略”的研究实施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新要求,针对我市人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研究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认真研究制定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创业创新的各项人才重大政策,努力以人才工作的新提升促进中心工作的新推进、实现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三要注重落实。要在完成规划纲要编制任务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分解落实工作,进一步明确任务、责任和要求,建立实施规划纲要的监测、评估、考核和督查机制,促进规划纲要各项任务落实到位、顺利推进。同时,要抓紧筹备召开第二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人才工作任务;认真做好“十二五”人才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对接配套,进一步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

(二)狠抓队伍提实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市”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的原则,扎实抓好党政人才、宣传文化人才、教育卫生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壮大我市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一要坚持培引并重,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要抓紧制定出台有关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的政策意见,采取本土培养、国内引才和海外招才相结合的方式,以更加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培养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要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双百计划”,推进“新世纪551人才工程”,多渠道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要积极做好国家“”和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遴选推荐工作,力争引进一批国家和省级的高端创业创新人才。要加强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认真做好市级重点创新团队遴选工作,遴选和重点资助一批科技创新团队、企业技术创新团队、文化创新团队。要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窗口,完善“一个窗口对外、全程、服务一站式”的服务机制,加快建设全市高层次人才信息库。要注重以才引才、以侨引才,利用在外*人众多且联系紧密的优势,充分发挥*商会、世界*人联谊总会、各类海外侨团、留学人员组织的作用,在国内外重要城市建好一批高层次人才工作联络站,切实做好海外招才引智工作。二要坚持多措并举,切实加快企业人才开发。要把加快企业人才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以实施“瓯江民营企业人才计划”为抓手,统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创新型人才集聚工程、温商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等“三大工程”,引导激励企业更好地集聚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要坚持企业主导、政府支持,以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为重点,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名师名家”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等为载体,大规模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要健全校企合作机制,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市内外大院名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培育一批校地、校企、院企合作示范单位;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探索建立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要组织开展“院士专家服务企业活动”、“百名博士*企业行”等活动,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智力公共服务。要进一步加大重大科技项目、人才培养工程、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向企业人才的倾斜力度,引导和支持人才向企业流动和集聚。要培育和评选表彰一批企业人才工作示范点,努力形成示范引导作用。三要坚持协调并进,切实抓好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要深入贯彻实施《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意见》,继续开展“专家咨询服务团”活动和“551”人才扶工扶农活动,切实抓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合理确定选聘规模,加强日常管理,注重培养使用,积极为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级组织班子创造条件,帮助大学生“村官”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流得动”机制。要进一步拓宽渠道、创新方式,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通过扶持欠发达地区重点人才项目,引导欠发达地区与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共建活动,引导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人才下乡,进一步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

(三)优化环境聚才智。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才环境的竞争。环境优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劣则人才散、事业衰。大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小到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哪里的人才环境好,哪里的人才成长就快,哪里的人才聚集就多,哪里的人才活力就强。反之亦然。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大投入,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为*科学发展集聚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一要强化保障,着力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要认真做好保障人才住房、促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等方面工作,促进广大人才安心工作、潜心创业。特别要以制定实施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为切入点,统筹各类人才专项住房资源,采取“租售并举”、实物住房和货币补贴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多途径解决各类人才住房问题,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有效破解各类人才“住房难”问题。同时,今年聚英家园人才公寓将投入使用。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坚持原则,公开公正,切实为广大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办好这件大实事大好事。二要打造平台,着力推动人才的健康发展。要加强公共创新平台、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加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设,为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创造良好条件,为广大人才创业发展、不断成长提供广阔舞台。三要创新机制,着力激发人才的创新热情。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推动人才以技术、管理入股企业,健全人才奖励制度,进一步把奖励向作出重大贡献的创新人才和一线人才倾斜。要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大胆把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要创新高层次人才服务机制,成立拔尖人才联谊会,实行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狠抓落实,确保人才工作有效推进

一要完善格局抓落实。要建立健全党管人才科学决策机制和务实高效的协调机制,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大局、各尽其责、紧密合作,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要求。

环保局人才工作计划篇6

一、全面学习贯彻各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工作责任。

继中央、区、市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之后,为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推动工作,我局组织召开了全体工作人员学习会议,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通过学习、宣传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区“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对分解到我局的每一项工作任务,确定了一位副局长为具体的负责领导、综合计划股和社会事业股为配合股室。我局还认真积极参加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在联系会议上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行动计划落实。

二、创新培训机制,提高人才素质

根据各级会议的要求,以建设创新型、实干型、知识型、专业型社会人才为目标,加快整合培训资源,构建了干部和人才培训的“高速路”,使干部和人才培训工作走上了“快车道”。

一是整合资源抓培训。整合培训资源,搭建培训平台,充分发挥各级职中及完中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全年共实施校舍改造和布局调整工程项目22校,区一中改扩建二期、职业技术学校异地迁建和潞江热区民族职业高中新建工程等有序推进,区职教科研楼开工建设,使人、财、物资源实现合理配置。

二是积极支持规模化培训。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积极鼓励各部门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做好培训项目的核准,培训对象由各级党政干部向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各类社会人才不断延伸,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207期,8.79万人次,其中社会人才培训86期,计划培训各级干部、各类人才18300人,累计培训5177人次,形成了大规模培训、高效率运行的培训工作机制。

三是人才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的创业环境包括金融保障,项目支持,风险投入,教育培训等,我区为吸引人才是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如:土地征用、贷款、户籍等,我局积极发挥好服务协调作用,积极跟进项目引进,为人才的创业搭建好服务平台。

四、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大力集聚各类优秀人才

环保局人才工作计划篇7

7月1日、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启动仪式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厅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副市长严隽琪出席仪式并讲话。

王安顺在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集聚了5.6万名留学人员,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该市一支重要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从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定位出发,上海留学人员队伍在规模和层次上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必须持之以恒地把留学人员工作作为人才工作全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在政策、投入、服务等各今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吸引和集聚海外留学人员特别是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和创业。

王安顺强调,当前上海的海外人才集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人才环境总体看好,但在留学人员的工作、创业环境等方面还有不少瓶颈需要突破。上海市人事局和上海市科委联合设立浦江人才计划,重点为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创业提供初期启动经费支持,这是政府职能部门积极突破瓶颈、促进留学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的示范和导向。各级有关职能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快新一轮留学人员政策体系、工作机制的开拓创新,扎扎实实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留学人员创业环境。

王安顺进一步要求,全市各个部门、社会各个方面增强协作意识。在留学人员集聚工程。留学人员服务体系建设等留学人员工作的各个方面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工作优势,为上海新一轮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严隽琪在讲话中指出,截至2004年底,上海30个国家“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全部为留学回国人才,全市的“两院”院士中有84位是海外留学回国人才。这些优秀的留学人才已经肩负起上海科技创新领航的重任。本世纪前20年是上海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广大留学人才来沪创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要紧紧围绕“科教兴市”这条主线,广纳海外人才,切实推动上海的科技创新工作。

严隽琪要求,在下一阶段的留学人员工作中,要抓住浦江人才计划实施的契机,进一步优化上海市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加速科技人才队伍国际化,全面提升上海创新实力。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工作机制,加速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上海高科技产业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切实解决留学人才来沪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为留学人才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强浦江人才计划的宣传工作,在海外学子心目中,树立浦江人才计划的品牌形象,增强上海的感召力和到上海创业发展的原动力。

据悉,浦江人才计划主要资助新近回国来沪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及团队,主要资助对象为:应聘来本市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的留学人员及团队;在本市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及团队;来本市讲学或进行咨询的留学人员及团队;其他本市特殊急需的留学人员及团队。申请者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申请者必须通过上海市人事局的留学人员资格认定;新近回国来沪工作或创业不超过2年;必须具有上海市户籍或持有有效期1年(含)以上的《上海市居住证》(应邀来上海市讲学或进行咨询的留学人员除外);申请当年1月1日年龄未满50周岁;申请者申请项目的执行年限必须在申请者与所在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有效期内。持有重要发明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来沪自主创业或上海急需的具有特殊专长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不受学历、经历等条件限制。

资助类型分为科研开发(A类)、科技创业(B类)、社会科学(C类)和特殊急需人才旧类)等四类资助:

――科研开发(A类)主要资助在沪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引进的留学回国科技人才及团队的研发项目。

――科技创业(B类)主要资助留学回国科技人才及团队自主创办科技企业的技术研发项目,包括专利技术的产业化研究和后续技术研发工作等。

――社会科学(C类)主要资助社会科学(包括文化、文艺、新闻、金融、保险、证券、财会、体育等)领域留学回国人员及团队的工作启动、来沪讲学(教学)或进行咨询和自主创业。

――特殊急需人才(D类)主要资助上海急需的具有特殊专长的留学回国人员的工作启动项目。

资助额度分为三类:一类为50万元;二类为20至30万元;三类为10万左右,为海外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和创业提供“第一桶金”。2005年度重点资助专业领域为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制造业、航空航天、金融、会展、港航、文化艺术等。

上海市人事局和上海市科委联合成立浦江人才计划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浦江人才计划并监督资助经费使用。领导小组下设两个浦江人才计划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管理办公室),分别设在市人事局留学人员工作处和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市人事局和市科委根据各自的职责,负责浦江人才计划的实施(包括申请受理、组织专家评审以及组织验收等)和各类资助资金的管理,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浦江计划受理窗口设在市人事局(浦东商城路660号5楼)。

环保局人才工作计划篇8

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

 

    一、省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时期重点工作涉杭任务责任分解

序号

重点工作任务(杭州市2项配合工作)

责任单位

(一)王宏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1

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81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稳定杭嘉湖平原等优势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应用优质高产良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步提升、产量在120亿斤以上,猪肉自给率提高并稳定在70%左右,端好浙江人的“饭碗”和“餐盘”。

市农业农村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省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

(二)胡伟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2

深入实施消费新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持续打响“浙里来消费”品牌,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数字生活服务强省,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万亿元,居民消费率达到42%。

市商务局、市发改委

省牵头单位:省商务厅

 

    二、省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重点工作涉杭任务责任分解

序号

重点工作任务(杭州市2项牵头工作、19项配合工作)

责任单位

(一)戴建平常务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1*

大力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

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建委

2

坚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理念,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便利化,在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办事流程设计上要把方便留给群众和企业,把麻烦留给自己。

市发改委

省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3

深入推进各项区域金融改革。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省牵头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4

加快中心城市能级提升,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培育国家中心城市。

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

省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5

制定实施我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志性工程,推进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建设。

市发改委

省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6

合力推进杭黄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

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林水局

省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7

加快杭绍台、杭温、金甬、湖杭、衢丽等铁路和湖杭、瑞苍、苏台等公路项目建设,全面开工建设通苏嘉甬、甬舟等铁路项目,力争综合交通投资完成3300亿元,新增铁路和轨道交通600公里以上。

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

省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8

推动嘉湖、杭嘉、杭绍、甬绍、甬舟、甬台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提升都市区集聚辐射能力。

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

省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9

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紧扣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发展全产业美丽生态经济。推进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和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改革。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水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省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二)柯吉欣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10

深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联动推进G60(浙江段)、宁波甬江、温州环大罗山、浙中等科创大走廊建设。

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省牵头单位:省科技厅

11

提升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创新水平,组建甬江、瓯江等省实验室,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打造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力量,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谋划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杭州钱塘新区管委会,滨江区、西湖区、余杭区政府

省牵头单位:省科技厅

12

突出环杭州湾引领作用,高标准建设省级新区,推进生态海岸带示范段建设。

杭州钱塘新区管委会,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委、市林水局

省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三)缪承潮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13

制定实施各设区市、重点县(市)“一城一策”方案,强化保障性租赁房建设,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市住保房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省牵头单位:省建设厅

(四)王宏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14

深化山海协作,实施“飞地”建设政策,推进山海协作产业项目300个、投资4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民族宗教局

省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五)胡伟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15

深化全省数字口岸一体化,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海港口岸收费保持全国主要海港最低水平。

市跨境电商综试办、钱江海关、市口岸办、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税务局、市贸促会

省牵头单位:省政府办公厅

16

推进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高水平建设宁波、杭州、金义新片区,推动数字自贸区先行突破。

市自贸办

省牵头单位:省商务厅

(六)陈国妹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17

坚持文化强省、文化树人,推进现代文化生活示范区建设。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配合落实

省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

18

高水平建设之江文化中心,启动浙江社科中心、浙江音乐厅新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前期工作,打造新时代浙江文化地标。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社科联

省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

19

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支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象山影视城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文化创新中心。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发改委、杭报集团、杭州文广集团配合落实

省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

20

坚持高标准、常态化,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市文明委各成员单位

省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

(七)陈卫强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21*

加紧做好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备工作。

亚组委,市体育局、市残联,亚组委其他委员单位

    备注:1.以上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涉杭任务中的工作任务及相应数据指标均为全省重点工作任务及全省数据指标,杭州市的数据指标以省下达为准;

          2.省政府2021年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涉杭任务中我市牵头两项,分别为第1项和第21项(*标注)。

    三、市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时期重点工作责任分解

序号

重点工作任务

责任单位

(一)戴建平常务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1

努力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以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

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建委

2

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研发设计、科技服务、商贸物流、广告会展、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集成化、平台化、国际化发展。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

3

推进“五港联动”,实施“六铁、四高、两枢纽、两环线”等重大交通项目,率先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交通圈”。

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建委

4

以城市大脑建设为牵引,提升城市能级,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奋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市数据资源局

5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行政机关数字化转型、集成式改革。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审管办、市数据资源局配合落实

6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项目集中,打造市场机制最活、要素配套最优、营商环境最佳城市。

市发改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数据资源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7

深化信用杭州建设。

市发改委

8

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国际一流城市的交流合作。

市发改委

9

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高水平打造杭州都市区。

市发改委

10

深入推进全国“双创”示范城市建设,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市发改委

11

构建韧性城市管理服务体系。

市安委办(市应急管理局)、市城管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

12

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探索建立金融风险治理平台。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13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风险智慧感知能力建设,推动城市安全体检制度化、日常化,强化公共安全、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等体系建设。

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林水局、市城管局

(二)柯吉欣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14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率先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

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数据资源局

15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共性技术平台,集中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

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16

推进最优人才生态城市建设,大力引进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打造全球高端人才“蓄水池”。深化科技与人才体制改革,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全面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区域创新生态。

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人力社保局配合落实

17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大力培育电商平台、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智慧视觉、空天信息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投资促进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数据资源局、市科技局

18

深入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持续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加快下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圈集聚,打造制造业标志性产业链。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投资促进局、市科技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19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三)缪承潮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20

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市城管局、市司法局

21

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专项规划,加快构建“一核九星、双网融合、三江绿楔”的新型特大城市空间格局,着力推进郊区新城建设。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拥江办(市钱江新城管委会)

22

建成杭州中环,全面打通跨区域断头路。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建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3

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有序推进南宋皇城遗址、钱塘江古海塘、天目窑遗址等保护和申遗工作,加强宋韵文化挖掘。

市园文局

24

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保护,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生命共同体的协同治理。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水局、市园文局

25

持续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微改造”和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

市建委、市农业农村局

26

深入推进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

市住保房管局、市建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数据资源局

(四)王宏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2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深化“千万工程”牵引新时代乡村建设,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弘扬乡贤文化、滋养乡风文明。

市农业农村局

28

高水平建设“湿地水城”,深入实施“万顷湿地、万里碧水”工程,加快形成六大标志性成果。

市林水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钱塘新区管委会,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政府

(五)胡伟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29

立足打造国内大循环的强劲动力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大链接点,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点打造“三圈三街三站”时尚科技艺术消费地标,加快发展新型消费模式,精心打造“数字消费之都”和新零售标杆城市。

市商务局、市数据资源局

30

加快建设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全面提升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水平,做大做强国家(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探索建设国家数字自由贸易试验区。

市跨境电商综试办、市商务局

31

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争取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市市场监管局

32

深化治气治水治废,持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举措,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水局

(六)陈国妹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33

全力支持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西湖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中法航空大学、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名校名院名所建设,支持浙江省四大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建设。

市教育局(三名办)、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西湖区、余杭区政府

34

创新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规划建设文化新地标。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配合落实

35

积极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建设,壮大数字内容、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影视演艺等优势产业。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配合落实

36

深化文旅融合,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37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夯实主流舆论阵地。

市数据资源局、市金融投资集团、杭报集团,相关区、(县)市配合落实

38

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提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

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发改委

39

强化社会保障。

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医疗保障局

(七)陈卫强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40

坚持“体育亚运、城市亚运、品牌亚运”齐头并进,高品质建成“亚运三馆三村”等重大工程,加快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完善国际赛事保障及赛后开发利用体系,持续开展亚运城市行动,办一届“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国际盛会。

亚组委,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41

围绕“健康杭州”建设,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卫生体系。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

42

关心关爱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市残联

    

    四、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重点工作责任分解

序号

重点工作任务

责任单位

(一)刘忻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1

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2

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

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二)戴建平常务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3

加快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

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建委

4

推进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全球青年人才中心建设。

市发改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团市委配合落实

5

全面推进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打造一批高能级战略平台。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6

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商贸物流、信息服务、广告会展、研发设计、会计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健康、养老、家政、物业、租赁等生活性服务业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

市发改委

7

实施金融强基工程,大力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优化金融科技平台产业生态,提升蚂蚁集团、连连科技等金融科技龙头企业带动力服务力。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科技局

8

加快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9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

市发改委

10

鼓励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回投杭州。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11

加强项目谋划,加大政府专项债争取力度。

市财政局、市发改委

12

加快实施“152”省市县长项目工程,确保总数不低于70个、制造业项目占比不低于40%。

市发改委、市投资促进局

13

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资源整合、服务集成。

市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联席会议办公室(市数据资源局),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14

优化升级21项群众、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以时限制倒逼政府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分钟制”“小时制”,全面优化政府各项审批服务改革,实现不动产登记45分钟办结、商事登记25分钟完成。

市审管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

15

加快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做好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样本城市的对标和能力提升工作。

市发改委

16

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修订出台“凤凰行动”2.0版,新增上市企业25家。加大产业投资力度,组建千亿级产业基金。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市投资促进局、市经信局、市国资委

17

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市国资委

18

提升国资国企监管考核的科学化精准化现代化水平,激发市属国企活力,国有企业净资产增长15%,利润总额增长13%。

市国资委

19

强化与长三角城市协同联动、错位发展。

市发改委

20

唱好杭甬“双城记”。

市发改委

21

合力推进杭黄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

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2

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实施。

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23

推动杭州云城、三江汇规划实施。

市发改委、杭州云城建设管理指挥部、市拥江办(市钱江新城管委会)、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政府

24

高标准规划建设11个未来社区试点项目。

市发改委

25

持续打好“5433”现代综合交通大会战,推进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工程、运河二通道、西站枢纽等重大交通项目。

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建委、市交投集团、市地铁集团,萧山区、余杭区政府

26

新增地铁运营里程75公里。

市地铁集团、市轨道办

27

推进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报批。

市发改委、市地铁集团、市轨道办

28

启动“千年古城”复兴计划。

市发改委

29

健全“大数据+网格化”体系,加快提升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

市数据资源局

30

加强城市安全隐患排查、预防预警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防治,健全城市抗震、防洪、排涝应急指挥体系。

市应急管理局(市安委办)、市城管局、市建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林水局

3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突出易燃易爆品全周期管理、建筑工地、地铁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建设地下智慧感知预警系统,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明显下降。

市应急管理局(市安委办)、市轨道办、市建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市军民融合办、市城管局、市地铁集团

32

持续推进网贷风险彻底出清、政府隐性债务和企业“两链”风险化解。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局

33

完善舆情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稳定清朗的网络空间。

市公安局配合落实

34

坚决防范和打击黑恶势力和跨国犯罪。

市公安局

35

深化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市公安局

36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市司法局、市政府办公厅、市审计局、市统计局、市信访局

37

深化行政服务中心“去中心化”改革,全力建设一键直达的“指尖上的行政服务中心”。

市审管办、市数据资源局

38

带头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培训费和会议费均压减10%,把更多财政资金用于科技创新、企业帮扶、改善民生。

市财政局,市级各预算单位

(三)柯吉欣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39

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服务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完成技术交易额480亿元。

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数据资源局

40

深化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杭州钱塘新区管委会,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政府

41

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攻关项目100项以上,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40个、共性技术平台1家。

市科技局

42

新增“单项冠军”企业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隐形冠军”企业10家。

市经信局

43

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雏鹰企业”双倍增计划,分别新增1650家、800家。

市科技局

44

完善孵化培育体系,全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面积达到420万平方米。

市科技局

45

加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金融科技、医疗、教育、家居生活、物业等领域20个应用场景开放。

市科技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教育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数据资源局

46

深入实施集成电路攻坚工程,推进运算处理、图像处理、通信射频、边缘计算等芯片研发制造。

市经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科技局

47

实施生物医药产业三年翻番计划,着力提升杭州医药港能级,充分发挥医药外包服务头部企业的平台支撑作用,支持创新药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产值突破850亿元、增长26%以上。

市经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投资促进局

48

推进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持续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15个,构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10个。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实施“新工厂计划”,建设数字化车间30家、未来工厂6家,全市规上工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10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0家,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投资促进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数据资源局、市科技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49

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建立健全专班抓项目、专人联企业机制,强化对大企业大集团点对点精准服务,推动增量项目、强链补链项目落地。

市经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四)缪承潮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50

推进“三通一达”科研总部建设,提高物流快递产业竞争力。

市邮政管理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桐庐县政府

51

实施节约集约用地专项行动,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12万亩。新出让工业用地1万亩,完善“控地价、竞贡献”市场化出让方式。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52

实施建筑质量提升工程,出台“竞地价、竞质量”政策。

市建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保房管局、市市场监管局

53

围绕“一核九星、双网融合、三江绿楔”布局,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做好产业创新、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制度创新等专项规划。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拥江办(市钱江新城管委会)、市经信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民政局

54

推动大城北规划实施。

市建委、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市园文局、市运河集团,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余杭区政府

55

推动钱江新城二期规划实施。

市钱江新城二期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市钱投集团)

56

建设高速公路4条、133公里。

市交通运输局

57

建成城市快速路8条、70公里,主次干路25条、30公里。

市快速路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建委)、市城投集团,各区政府(管委会)

58

加快千岛湖供水工程江南线和之江线建设,建成闲林水厂一期、二期,推进取水口上移工程。

市建委、市城投集团、市水务集团,西湖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政府

59

新建改造污水管网90公里。

市建委,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60

实施清水入城工程。

市城管局、市林水局、市建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城投集团,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西湖区、余杭区政府

61

深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300项事项划转,完善协调机制,对城市运行实行一网统管。

市城管局、市司法局、市数据资源局

62

建立城市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以绣花功夫实施“全周期、全时段、全覆盖”精细化管理,用西湖品质、西溪意境、江南特质扮靓杭州,打造全国最清洁城市。

市城管局、市建委、市公安局交警局、市住保房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园文局、市地铁集团,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63

坚决守牢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

64

深化“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建成10个以上省级美丽城镇样板。

市建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65

完成农村土地全域整治8万亩。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建德市政府

66

加快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建设。

市运河集团

67

深入推进西湖综保工程。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68

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市建委、市发改委、市园文局(市运河综保委)、市运河集团,余杭区政府

69

强化良渚古城遗址保护。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市园文局,余杭区政府

70

加快德寿宫遗址保护工程暨南宋博物院项目建设,开展钱塘江古海塘价值评估,加大吴越国王陵遗址公园、临安天目窑考古发掘与保护力度。

市园文局,临安区、上城区政府

71

推进世界爱情文化之窗重大项目建设。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

72

加强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工业遗产、古镇古村、古树古木、古民居古祠堂保护。

市园文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保房管局、市经信局

73

提升西湖、西溪综合保护和利用水平。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

74

提升湘湖综合保护和利用水平。

萧山区政府,市钱江新城管委会、市生态环境局

75

加快推进之江净水厂、城北净水厂等8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

市建委、市城投集团,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建德市政府

76

全面推进全市垃圾填埋场生态治理,将天子岭填埋场生态治理项目打造成全国示范标杆。提高渣土处置能力,新增渣土消纳保障场地900万立方米。

市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园文局、市林水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交警局、市城投集团

77

深化生活垃圾分类。

市城管局

78

坚持“房住不炒”,实施精准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

市住保房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五)王宏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79

加快国际社区建设。

市民政局

80

高质量建设杭州都市圈。

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

81

抓好“菜篮子”工程,蔬菜年产量340万吨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82

深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提高农业产业组织方式、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的网络化、平台化、现代化水平。

市农业农村局

83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种子种苗种群研发推广。

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林水局、市农科院、杭州种业集团、市供销社

84

加强西湖龙井茶产地标识与品牌保护。

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

85

推广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等模式。

市农业农村局,淳安县政府

86

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特色村30个,覆盖面超过 60%。

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建委

87

加快乡村服务和治理数字化,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

市农业农村局、市数据资源局、市经信局、市民政局

88

统筹推进“六大西进”工程,持续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培训农村实用人才6000人次,建成高水平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1个,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6%,吸引1500名新时代乡贤回乡投资兴业。

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

89

实施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和交易规则,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市农业农村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90

深化区县协作和“联乡结村”,巩固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75%的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经营性年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加大技能培训、产业帮扶力度,力争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

市农业农村局

91

深化对口支援、对口协作、对口合作,推动山海协作迭代升级。

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

92

加快国际茶博会永久会址建设。

西湖区政府

93

继续加强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94

全面完成117座水库安全鉴定,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8座、山塘综合整治50座、水文测报站点新建及改造提升100个。

市林水局,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政府,杭州钱塘新区管委会

95

加快编制新一轮湿地保护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湿地生态预警机制,开展动态监测和评估,科学恢复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市林水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96

深入实施“万顷湿地、万里碧水”工程,公园化推进湿地建设,精心打造三江两岸生态人文景观和湿地公园群落。

市林水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钱塘新区管委会,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政府

97

落实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加快康养联合体建设。

市民政局

(六)胡伟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98

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5%以上。

市市场监管局

99

办好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和中国质量(杭州)大会。

市贸促会、市市场监管局

100

争取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落户杭州。

市自贸办

101

新增头部多频道网络服务(MCN)机构20家,大力发展按需制造电商新模式新平台。

市投资促进局、市商务局

102

实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消费数智化升级、商圈智慧化融合,发展线上线下互动的“数字+”“体验+”消费新模式,提升“三圈三街三站”能级,启动文三街数字生活街区建设。

市商务局、市数据资源局、市经信局,西湖区政府

103

大力发展时尚经济、夜间经济、文化消费。

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104

积极培育区域消费中心、特色休闲消费街区和便民服务圈。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积极拓展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8%、10%。

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105

深入实施浙商回归、杭商回家工程,推动总部、投资、生产、研发、结算和高价值配套回归。

市投资促进局

106

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机遇,启动实施自贸区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在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等自由便利规则上先行先试,推动数字自贸区、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临空经济示范区协同发展,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市商务局、市跨境电商综试办,萧山区政府

107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商,确保全市出口占全国份额基本稳定,服务贸易出口额突破900亿元。

市商务局、市跨境电商综试办

108

持续优化“一脑治全城、两端同赋能”运行模式,加快建设天空地车人一体化智慧感知系统,打通数据瓶颈、实施流程再造,深化48个应用场景建设,完善数据驾驶舱功能,提升城市大脑“全域感知、深度思考、快速行动、知冷知暖、确保安全”五大功能,全方位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数字化改革,进一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让城市更智慧、更聪明。

市数据资源局,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109

抓好“米袋子”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达到136.7万亩、10.4亿斤以上。

市商务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110

深化高水平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强化对重大民生必需品的储备和调控,做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

111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和互联网金融规范健康发展。

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112

扎实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加快剩余104件信访件办理。

市生态环境局

113

持续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销号。

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长江办)、市城管局、市林水局、市建委、市治水办,杭州钱塘新区管委会

114

实施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力争PM2.5年均浓度稳定达标、臭氧浓度控制在175微克/立方米以下。

市生态环境局

115

推进碧水行动,力争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在96%以上。

市生态环境局

116

强化土壤环境分类分级污染防治,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3%。

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117

推进固废源头减量、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率先建成全域“无废城市”。

市生态环境局

118

加快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淳安县政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119

启动碳排放达峰行动,落实能源“双控”制度。

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林水局、市农业农村局

(七)陈国妹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120

推进浙江大学、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建设国家实验室,深化与名校名院名所合作。

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西湖区、余杭区政府

121

实施全球英才杭聚、专项人才引育、青年人才弄潮等工程,办好杭州国际人才大会、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35场活动,培育引进部级、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60名。

市人力社保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配合落实

122

加快国际学校建设。

市教育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123

结合亚运会筹办,深入开展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市文明委各成员单位

124

积极挖掘传统文化、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强化思政和国防教育,开展“传承红色记忆,创树百场精品”主题活动,选树“最美”典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创新文化、感恩文化、诚信文化。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教育局

125

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立足大运河、宋文化等本源文化,拍摄15个杭州故事系列视频,扶持40部优秀文艺作品。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杭州文广集团、市运河集团配合落实

126

办好西湖读书节、杭州学习节,倡导全民阅读,新增杭州书房35个,组织杭州书房活动800场,打造书香满城的“阅读城市”。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教育局配合落实

127

加快建设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之江文化中心、杭州音乐厅等重大文化地标,启动杭州文化艺术中心、艺术学校建设。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配合落实

128

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配合落实

129

做大做强杭州演艺集团。

杭州文广集团

130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131

深化金石篆刻、浙派古琴等非遗活化传承。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132

加快之江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带、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建设。

市发改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运河集团配合落实

133

促进文化与旅游、消费、会展深度融合,投资281亿元推进134个文旅项目,打造具有“中国气派、江南韵味、杭州特色”的文化品牌。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发改委

134

做大做强数字内容、动漫游戏、影视音乐等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8%。建设全国影视文化创新中心和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基地。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经信局配合落实

135

加快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建设。

杭州文广集团

136

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市人力社保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残联

137

深入实施新名校集团化战略,深化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持续推动基础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138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行工伤保险费率浮动与安全生产挂钩。

市人力社保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安委办)

139

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

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税务局

140

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市人力社保局

141

积极推进医保市级统筹。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八)陈卫强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

142

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科学精准做好防控,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健全“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暖心服务”机制,筑牢人防物防技防、监测预警、集中管控、医疗救治等防线,确保不出现聚集性疫情,确保疫情风险点不发生失管漏管,力争不发生本土新增病例。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公安局、市数据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外办、杭州海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公司,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143

健全“属地处置、区域协作、高效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市县镇三级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144

抓好公众防护知识教育,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145

坚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赛理念,精心精简精细筹办亚运会、亚残运会。深入开展亚运城市八大行动,以亚运会带动城市能级提升,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亚组委,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146

基本完成亚运村和55个竞赛场馆建设。

亚组委,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147

发动人民群众、社会团体和企业积极参与,开展“亚运四进”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亚运共建共享。

亚组委

148

加快国际医院建设。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

149

新增百姓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足球场、游泳池等体育场地设施200处。

市体育局、市发改委、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数据资源局、市城投集团、市绿化办,亚组委场馆建设部,各区、县(市)政府,杭州钱塘新区管委会

150

实施“健康杭州”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与浙大附属医院和省属医院合作,提升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发展水平。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家庭医生服务水平,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和儿童急救网络。实现4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发热门诊规范设置全覆盖,设置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规范化专用诊室和隔离观察室80家。加快市一医院新院区、西溪医院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持续提高预防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医疗保障局,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151

加快浙大二院总部建设。

环保局人才工作计划篇9

作业区域分散、地貌复杂、人员流动频率高、多数“帮扶村”交通不便;所需测绘地理信息人员、测绘仪器、交通工具、材料消耗数量巨大,难以调度;加上时间紧,任务重,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困难。

会议分析了困难,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就是河北局局长高献计的那句话:“这是一场河北地理信息事业的硬仗,我们要迎难而上,解决困难,千方百计优先保证‘帮扶村’规划测图,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

接受任务

4月13日下午,河北省住建厅组织召开了由“河北省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地理信息局以及全省设区市规划局和有关规划设计院参加的“全省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村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推进会”。

会上,为了使河北省各设区市规划局在6月底前完成5010个“帮扶村”的全部规划编制工作,在参会各方的一致同意下,河北省地理信息局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4月底完成并提供全省5010个帮扶村1:2000正射影像图,5月底前完成并提供全省2600个重点帮扶村1:1000地形图。

2012年是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省基层建设年”,为了保障活动的扎实推进,“河北省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河北省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项目帮扶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省直有关部门、各设区市对“帮扶村”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责任,其中明确规定,河北省地理信息局负责提供测绘资料及地图服务保障相关工作。实际上,在“全省基层建设年”活动中,河北省地理信息局全力投入,已经派出了由副局长续铁枢带队的三人帮扶小组,他们已经驻扎在唐山迁安王官营村两月有余。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副局长续铁枢专程赶回研究落实。

可是,完成这项任务面临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客观上来看,河北地域辽阔,且分布不集中,地貌复杂,时间紧,任务重,这就对作业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必须短时间内在全省18.88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内紧张奔波。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这也正是河北省委省政府进行“基层建设年”活动的主要原因所在。如何在多数“帮扶村”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完成测绘任务?这是摆在所有参战单位面前的难题。同时,在测绘人员、测绘仪器、交通工具的调度上,需要河北局领导统筹全局,合理部署,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节省时间,事半功倍。

接到任务后,河北局国土测绘处积极行动,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协调安排局属各院,落实人员、设备、仪器,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当天晚上,国土测绘处还组织人员编写技术设计书,明确技术方案。同时对全省可用地图进行摸底,河北省制图院第一时间提供了全省150多个县的县图,河北省测绘资料档案馆提供测图所需的航片数据、CORS系统账号等资料,这些为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动员和部署

4月14日上午9点,河北省地信局召开了“为全省5010个帮扶村紧急测制帮扶村大比例尺地形图工作动员会”。按照技术方案,负责此项工作的河北省第一测绘院、河北省第二测绘院、河北省第三测绘院、河北省制图院主要负责人和生产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省地理信息局长高献计,副局长续铁枢,副局长曹立,局总工程师李爱生参与了会议讨论。

副局长曹立首先传达了“全省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村村庄规划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强调了该项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副局长续铁枢以驻村工作以来的亲身经历分析了“帮扶村”测图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局总工程师李爱生简述了技术草案,拟定了各院工作任务,明确了此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国土测绘处副调研员潘然详细分析了技术草案,针对作业方法、坐标系、高程精度、地物取舍等问题做出解释,并组织与会高级工程师、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4月15日下午下班前根据会议讨论,完善完成该项目的技术设计书编写。

随后,为全省5010个帮扶村规划编制提供地图任务被分解到各个具体落实单位:河北省第一测绘院负责邢台市533村、衡水市508村,共计1041个村;河北省第二测绘院负责邯郸市549村、沧州市592村、秦皇岛市234村,共计1375个村;河北省第三测绘院负责唐山市513村、承德市275村、张家口市425村,共计1213个村;河北省制图院负责保定市643村、石家庄市451村、廊坊市288村,共计1382个村。

在听取了任务分配及各单位技术讨论后,为了鼓舞参战单位迎难而上,局长高献计做了动员讲话,他说:“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关系到我局的信誉和形象。局属各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组织严密、严格要求、克服困难,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为全省帮扶村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做出贡献。”

他强调说:“这是一场河北地理信息事业的硬仗,一定要千方百计优先保证帮扶村规划测图,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虽然客观上存在很多困难,但是我们要迎难而上,不仅局属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人员全部投入,同时协调全省具有甲乙级测绘资质单位的技术人员参加,超常规作业、加班加点、内外业联动,集全省测绘力量,确保帮扶村新规划顺利完成。 ”

迎难而上

接到任务后,各个任务支撑单位马上调派人员、车辆、设备,赶赴实地,第一时间展开工作。

环保局人才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城市建设规划;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发展的同时,城市规划也显现出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的核心主导,更是体现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设计规划,而城市建设规划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同环境保护规划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发展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等诸多问题,这些诱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制约着城市发展的步伐,对城市化的进程也存在阻碍作用,经济发展还需要城市规划的合理配合,为此,城市规划的严谨性、科学性是很重要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才是一个城市稳定发展的关键。

一、城市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首先,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城市规划的处罚和违法行为不符,导致无法对违法建设的当事人进行合理处罚,法律法规没有严格的介入,完善对城市规划的监督机制,复杂城市规划的各级管理部门多,在不同层次不可避免地存在既得利益冲突,这种缺乏法律保障,民主监督的城市规划,很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背离城市规划目标,最终受害者是人们群众。其次,城市规划未形成系统。没有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系统,多个需要编制的专项规划尚未编制,很容易在规划中产生较大误差,引发争议,规划的思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对市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考察不够仔细,出现很大重建、修建的浪费工程。然后,在城市规划实施的上与规划设计不符,往往受到一些局部利益的影响,以致造成个别地段的规划与实施脱节。同时,规划实施没有按照合理的时序来进行造成城市建设的集约性下降、土地浪费及城市远期发展受到制约。最后,在城市规划管理上存在权限分散现象,由于市城建局、市建委、各区有不同区域范围内相平行的规划建设管理权限,编制各自不同的规划,执行各自不同的管理程序和收费标准,导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无法形成统一,同时大量违章建筑的存在破坏了城市合理布局,影响城市总体质量下降。

二、城市建设规划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城市规划的法规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规划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保证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让城市规划管理在法律的保证下得到协调发展,抓紧法制建设工作,确保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城市规划技术达到更为标准化和严密化。同时加强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督促提高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城市规划违法活动,及时发现纠正,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出现的问题细节。

(二)设计合理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和管理体制

设计的城市规划要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其体现出更多科学性,在城市规划法规有其合理的程序监控,防止各种行为发生。对于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也要以有关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为依据,对违背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行为要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三)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如何科学编制

生态城市规划是当前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和设计实施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就是要建立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城市规划要做好以下几点:

1.用科技创新改善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领域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规划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2.城市建设规划要具有特色性中国城市建设文化走向。风情各异、不同特色的城市景象已不复存在,代之以“千人一面”的再造城市。高大的玻璃幕墙建筑、点缀着假山、假石、喷泉、罗马柱的大广场,有着各式各样路灯,加上中间绿化隔离带的大马路、穿行在城市中的高架桥等,几乎成了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在趋同化的大潮中,曾经熟悉的城市面孔,城市记忆已经被淹没。城市建设并不等于城市表面形象的建设,高楼大厦并不等于现代化。照搬照抄、拿来主义,人有我也要有的城市建设思维只会导致城市传统文化、城市特色的丧失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城市就缺少了灵魂和活力,没有特色的城市就没有了发展的竞争力。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山水特征、地质资源、物产资源、气候特征等等都是丰富多彩的,这些就是独特的地理文化;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追求等人文精神内容也不尽相同,这无不与当地的城市文化基因、传统个性都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这些人文内容也就形成了当地的独特的社会文化。

3.用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

结语:城市是一个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是一个物质文化高度集中地地方,城市与环境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针对以上的城市建设规划中存在问题和对策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建设更应该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不仅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严格要求设计,更要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要保证城市建筑在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协调及统一,不断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城市规划设计完善保障城市规划顺利实施,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