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15 15:31:57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1

刘贞福

(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09)

摘要:感悟一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出现在新大纲、义教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见端倪,而且还日益显著而深远。但是新大纲、义教课标仅提概念,未作详说,本文顺着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思路据以推断、演绎出它们的应有之义。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关键词:感悟;新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3.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3-06-26;修回日期:2003-12-30

作者简介:刘贞福(1959—),江西南昌人,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语文教学,阅读学,文学鉴赏。

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它是蕴含许多新思想元素的一个核心概念或复合概念,刚一问世便引起普遍的关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渐露端倪,而且还将日益显著而深远。我们说它是核心概念、宏大概念和复合概念,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理念,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来。

但是,当一个新的重要的教学概念问世之后,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骤见感悟一词会想到:它的准确而全面的含义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大纲、课程标准写进这一概念的意图是什么?既然阅读要实施感悟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不是也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其要求?要防范哪些偏向?也许人们还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新大纲、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说,感悟概念新则新矣,只是对它既无“感”也无“悟”,甚至连感悟一词作何解说都不甚了然,更难据以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急盼有关人士详作申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试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态度,对新大纲、义教课标有关感悟的内容加以观照领会,引申发挥。

语文教学的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谈论感悟话题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本文立论的一个起点。工具书得不到合适的答案,试看几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新版410页):“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新版4547页):“受到感动而醒悟。《后汉书·丁鸿传》:‘鸿感悟,垂涕叹息。’”《辞源》(缩印新版622页):“有所感而觉悟。《汉书·刘向传》:‘上感悟,下沼赐(萧)望之爵关内侯。’”如果用一般工具书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感悟一词,显然是缘木求鱼,我们还得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思考、下定义。

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语言诸元素中语义一项最富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感悟一词流传至今,成为指导、评议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必定带有文化语义、思想蕴含;它作为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核心概念,也要求人们将它的意蕴深挖、推究到极致。总的说来,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佛教最善于讲悟,古代文人学士携禅悟入诗,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重在培养悟性,现代学者更是自觉运用文艺学、美学和文学鉴赏理论来阐发感悟的现象及原理。其中的道理可以推广移用于语文教学,作为建立语文感悟观的思想资源。当然,将文学、美学理论意义上感悟的思想和语言转换成语文教学的思想和语言,其间尚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

这里试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下一个定义,未必是合适的,只是尝试的:所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语文的感悟具有综合性特点,它综合了多种心理意识的能力和品质(感觉、知觉、表象、意象……);语文的感悟具有循序性特点,它依循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表现为情感和思维由平缓推进到突发式跃进;语文的感悟具有升华性特点,从根本上说,它是学习者接受心智挑战的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积累,养成人的灵气、悟性和才华,乃至全面充实人的内在素质。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有关语文的感悟的学理性质,并延伸论及它的教学意义、教学策略等问题。

一、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既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也就是说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又发展情商。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有关说明值得关注: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初中大纲);“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义教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高中课标)。

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强调语文的“情感”特点,突出语文的感彩,这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既

总结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借鉴了外国母语教学经验,还着眼于纠正当前语文教学的偏向,可见新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们用心良苦。母语教学尤其是汉语文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的不可分离性,是感悟教学的突出特性之一。我们将认知与情感分开来说,具有理论意义,在教学操作中却是相通相融的。语文材料本来就是认知元素与情感元素的集合体,在进行认知性教学的时候,自然要渗透感情教育的内容,舍此不成其为语文的认知性教学;在进行情感性教学的时候,又必须以语文认知为依托,舍此不成其为情感性教学。但时至今日,如何进行改造或抵制“无情教育”并倡导和实施“有情教育”,仍是教学工作者、考试命题者和教材编写者所面临的十分陌生而艰巨的课题。二、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

整体地看,感与悟合二而一,不能分离;细究起来,它们在心理流程上毕竟先后有序,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知活动。如果我们把感当作以感性认识占优势的前一心理阶段,把悟当作以理性认识占优势的后一心理阶段,并引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的话,那么,感性认识是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起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终端,起着终结或完成的作用。用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由感到悟,先感后悟。感性认识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较为明显,理性认识的抽象性理论性特点较为明显。感表现心智的沉潜,悟表现为神思的飞跃。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意义,把握好感悟的规律、次序。感悟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从在不同学段和在所有学段的实施策略中体现出来。先说在不同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义教课标从3年级开始即已提到“体验感情,领悟内容”,初步涉及感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要早于这一学段),这是有教育心理学依据的: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萌芽,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水平大体能力齐平,难分主次,他们既能感也能悟,但主要还是以感为主。7~9年级(相当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这两个学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7~9年级似乎更多地借助感来达到悟,即感多而悟少;高中则无须经过过长的感的过程来达到悟,即感少而悟深。但这里的区别不只是数量上的,也有性质、品质上的区别。高中教学同样也要着力利用和发展感性思维,高中生感的能力应强于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感的内容应更丰富、更深广,悟的内容也赖此得以深广;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理性思维也依凭他们的心理条件可以着重发展,不光要训练从感到悟,还要训练从悟到悟。因此,应该利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区别地采用不同的感和悟的教学策略。

再说在所有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任何学习者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既然感应该占据思维活动大半的进程和阶段,为悟作量变的积累,悟只是在充分感的基础上的突变或质变,那么从教学策略来说,不应过分执著于培养学生悟性思维的目标,还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感性认识方面多多启发学生,感得充分了,悟也就获得了生成的基础,理性认识则应被视作水到渠成之事。然而课堂上普遍见到的是感与悟贴合为一,即有悟无感或有悟少感,用“满堂灌”的方式将结论过早地告诉给学生,然后在结论的分析上絮叨不休,在学生那边悟已饱和而感已枯竭。就这点来说,在教学中区分感与悟的不同性质、作用,实施由感到悟的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在本文语境中,客体是指感悟的客观对象,主体是指感悟者主体。感悟的对象包括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的符号,以及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客观内容,即有字书和无字书。感悟的客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的客观性自然生成感悟的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悟的性质和走向起着规范、制约作用;感悟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因时地而异,因心态、心情和视角而异,这些可以总括为感悟的不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终结形成,对感悟起着主导作用。主体认知客体时,可以在有限的对象中感悟到无限的意义,这就是感悟中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充分利用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实行教学民主化,采取“趋异避同”策略,在承认并遵循感悟材料的客观性、确定性,养成学生规范性思维品质的前提下,着力激发、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对同一语文材料取用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体验,有勇气有能力质疑权威性结论,努力避免循规蹈矩,株守成见,避免甘于平庸,丧失灵性。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了良好的宣传、引导: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初中大纲)“……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大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教课标)“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高中课标)

统观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诸项教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感悟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创造”“创新”“创意”之类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然而,多少年积淀、沿袭下来的惰性惯性导致这种创新教育的要求、呼唤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本来最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最富有鲜活的感悟力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经过学校的“塑造”,很容易变成认同、趋同、求同的“标准产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性必然要求,新局面正在缓慢而艰难地形成、演进。

四、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求知学习需要感悟,东方人、中国人的求知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以感悟为重要特征的。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注重通过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来体认其中的伦理意义、政教意义。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教育学生读诗要善于感受、引发、领悟、提升,并据以指导实践。《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即是人生体验之一种。再有,司马光说:“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

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这也是强调人生体验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固然打上了落后、过时的印记,我们不必全面认同,但是考虑到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沉淀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铸成一代代人的认知模式、人格模式,我们可以剔除其糟粕性的内容,继承其可以利用的东西。感悟式的求知学习需要健康的人格、强大的心理动力、充沛的感情和灵敏的思维,从另一方面说它又是一种以完善心智和人格为目的的积极进取的行为。感悟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可以理解为技艺层面上的,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体验层面上的(人们常说的“感悟人生”就是一例)。因此,我们可以从微观的和宏观的两个层面来考察它的积极进取意义。微观层面即是求知、得技和益智;宏观层面即是识妙理、体人情、完善人格、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增进对人类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它们在逻辑上是先后有序的两个层面,微观的积累必然导致宏观的生成;它们又是同时进行同时完成的同一个过程,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的表现,二者的关联及其转化最为关键。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一方面讲求狭义语文的成效,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感受力、悟性和灵气;另一方面又追求广义语文的成效,即本着树人、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部的智慧、全副的心灵和全面的素质,通过语文学习感受人生,悟出语文与人生的相通相融、相辅相成的道理。为达此目的,一方面强化语文与生活、学文与做人的联系,另一方面强化读写听说的感悟力、对语文材料的感悟力。语文首先是语文,感悟首先是感悟语文;但是,语文又不仅仅是狭义的语文,感悟也不能仅仅是狭义的感悟。这对立着的两个方面,都各自包含有颠扑不破的真理,关键是把握二者的平衡,坚持“两手抓”,防止畸轻畸重,用形象的话来说,始而凭借感悟之舟楫驶出语文之港湾,继而出没于生活的风波里。

新大纲和课程标准在这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思路,刷新了语文教学的话语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初中大纲。高中大纲与此大同小异,从略)

课程标准中有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健康感情、健全人格等的说明很多,难以一一列举,这里列举有代表性的内容: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义教课标)“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高中课标)

新大纲、课程标准吸收当代语文教改的新成果,将语文目标由过去的“语文能力”更换为现在的“语文素养”,又在“语文素养”中注入生活体验、人格培养等新鲜内容,成为最新异的亮点。义教课标比新大纲更前进、更深化了一大步,不仅指明了目标,而且指明了手段、途径,即“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种崇高目标的实施变为“日课”,变为具体细致的教学任务。高中课标又与义教课标有所不同,更加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规划,突显高中课程的新特点。

实施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结合这一感悟教学策略,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纯以语文工具性内容或狭义的语文能力为关注的目标,仅从事语文的微观建构,其极端表现就是“应试教育”;一是纯以与工具性内容相脱节的“崇高内容”为关注的目标,仅从事语文的宏观建构或“高空作业”,其极端表现就是过去的思想政治统帅一切的“语文—政治课”。目前后一种现象几乎已绝迹,而前一种现象还很盛行,由于教育体制、教学体制、教材体制、评价体制等正处于转型期,旧的观念、旧的体制、旧的习惯习俗的阻碍制约作用仍然很大,上面雷厉风行,下面龟步蜗行,很多地方的课堂教学依旧是“应试教育”的天下。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再瞻望未来的发展,希望与艰巨并存,任重而道远。

语文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近几年相继颁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我们揣摩制订者的初衷,提出积累、感悟等概念,或许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保持、发扬光大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根据我国青少年的文化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指导他们学习汉语的语言、文学和文化。

但是从一种更高的标准、要求来看,不论是大纲还是义教课标,仅做了草创性的工作,余下更多的完善性、深化性、细化性的工作还等着语:请记住我站域名文教学界的人们协同完成。认真推敲之下,会发现新大纲、课程标准对于这些核心概念的说明有缺略之处、失当之处。其中缺乏可操作性这一点不必说了。其他方面,如偏爱阅读感悟而忽略写作感悟,就是一个显例。感悟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是关乎语文教学全局性的问题,不只是阅读教学的专用概念,感悟之于写作的重要意义决不在阅读之下(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可另文论述)。再如,没有将感悟的人文性内容与工具性内容统一起来思考和表述,也就是说没有意识到双重感悟或感悟的双重性意义。当阐述到感悟的重要性和有关方面问题时,新大纲、义教课标没有意识到往宏观要旨上升迁;当阐述“个性”“人格”“情趣”“情操”“人文性”“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及实施策略时,没有意识到这些“高层建构”所恃手段、途径──积累、感悟等。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2

那么,什么是感悟?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感悟能力呢?

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感悟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心有灵犀一点通”指的其实也就是感悟能力。感悟能力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智商与知识层次及外界启发都有一定的关系。一个人的感悟能力并非天生的,是后天可以培养的,学生阶段是一个人综合能力(包括感悟能力)形成与提高的关键时期。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从哪些途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可以在三个方面来培养锻炼学生的感悟能力。

一、在阅读中培养感悟能力

关于阅读,叶圣陶先生有过这么一段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借助所刻画的人物,所叙述的事情,所描绘的景物,所抒发的情感等艺术地表现他们对客观世界的感悟。而我们的阅读,就是要将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引导中,我们可能按“读、思、评、品、悟”五个步骤进行。前四步是基础,只要我们对这几步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领悟。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且是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悟、生活阅历、文化素质,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从而完成在阅读过程中对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例如阅读《旅行家树》(人教版第九册选读课文)一文,通过老师对背景的介绍,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很容易得到“赞美旅行家树和像旅行家树那样为人类造福的高尚品质”的感悟。我认为这就形成学生自己的价值取向。如果我们老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何愁他们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二、在生活实践中和写作实践中培养感悟能力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说明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是学生创作之源。同时,生活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但如何从每个人每天都面对的生活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呢?这就要平时引导学生“留心”于生活,“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所以在平时我们除了教育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这些好习惯外,还要告诉他们,他所记的那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很有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的并能给人启迪的哲理。这一点对于目前比较流行的话题作文尤为重要。比如,《再见了,亲人》,面对即将分别的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感悟其用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深情厚谊;《挑山工》一文,从挑山工朴实的话语中就会领悟“意味深长的哲理”,即踩实、抓紧时间、坚持不懈和勇敢。……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用“心”的观察。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心观察生活,也就是说不要满足于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亲身加以体验,融入自己的感受。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不平凡甚至是伟大的那一面。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也才可能写出感动自己乃至感动别人的文章,这样的文章自然才会有深度。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揭灿Ω檬怯镂氖导。”语文教育中所一直提倡的大语文教育观也指明了这一点,可见语文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而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通过课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3

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上。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林林总总,触及文本的骨架,筋脉乃至神经末梢,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二、改“捡骨架”为“见全身”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课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

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这样做,他在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船夫,向“游人”吆喝,招揽游人来坐自己的小艇。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人侧重介绍小艇的舒适,有人侧重介绍自己行船之快,有人侧重自己驾船的安全性……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理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有:

(一)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对于送别场面的感悟,一位老师就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这个班刚好送走一批贫困山区来做客的孩子,教师就以导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着读着,仿佛自己成了志愿军战士或送别的小金花,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

(二)读写结合,加深理解

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比如在上《猫》这一课时,课后让学生写一写想对老舍先生说的话,学生写来写去无非“老舍先生,你真喜欢猫啊”、“老舍先生,你真善良”,毫无意义。如果让学生想象满月的小猫来到卧室,来到厨房……它们会闯些什么祸呢?因此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三)表演再现,加工教材

小学课本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寓言《东郭先生和狼》《狼和小羊》《滥竽充数》历史故事《将相和》,小说《卖完柴的小女孩》《三顾茅庐》,童话《狐狸和乌鸦》、《公鸡的脸红了》……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对话的,补上了对话,为了更好地表现,还外加一些动作。内心的想法变成了内心独白,这是对教材再创造的结果。

此外,教师还要树立“超文本”的大语文教育观,即不要死守教材钻坚仰高,固守一隅,应跳出语文教语文,积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不断拓展信息渠道,使学生拥有充满生机和意蕴的生活。引导学生看电视,听广播、上网,使课内、课外知识融会贯通。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作文;悟性;阅读

作文一直是老师比较头疼的,很多老师会觉得很用心地去教了,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质量也参差不齐。彼此探讨研究,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不是缺乏训练也不是缺少生活的磨炼,而是个人的悟性。悟性指的是人对事物的分析理解以及感悟和觉悟,悟性高的人通常会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合起来,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这种能力很是厉害,悟性不高或者缺乏一定的悟性,对于作文的质量很有影响。所以,培养学生的悟性很是重要,那么,作为老师,要如何让学生有悟性呢?笔者有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读书千遍,其义自现。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书本的阅读中找到灵感。现在的学生天天行走于学校和家庭两点之间,生活过于单调。在老师和家长双重大山的压迫下,或许是没有时间到大自然当中感受生活的,可能也没有很多的机会去实际生活中考察,参与实践,所以通过多多阅读,也可以感同身受地悟出生活,而且也会闪现思想的火花。阅读能够打开思路,拓展知识面,启发思想,累积写作材料。读书的重点在于理解意思,明白文章的结构技巧,还要感悟它的巧妙之处,这和读的数量是没多大关系的。读的很多,但是就像狗熊掰棒子,读了以后也不加工思考,那便是读的再多也是不行的。对于写作也是毫无益处的。而阅读还要选择那些思想深远,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要细细地品尝,才有帮助。那么,要读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现在的状态,要多多阅读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生活风味的文章,能够开阔视野也能活跃思想。要怎么做,读什么、如何读才能开启悟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眼睛、手、心这三者要相互合作,才能有效果。我们的很多学生,读的书还是不够多或者根本没用心去阅读。我要求学生要带着目的和计划地去读,手要勤,脑要活,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让学生摘抄几篇优美的文章或者自己喜欢的段落,再写一些读后感,当中要评论作者的特色,并且还要有自己的心得。这个工作在一开始实施起来有困难,好多学生都无从下笔,对于优美的文章的评论更是不会写。当然,得引导学生不气馁,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从开始只能写一句话到后来的三五句评论,这就是提高。对于那些水平低的学生,评论即使不够到位,也要先予以表扬,让他们建立自信心。事实上,在选择文章、阅读文章后并写出评论,这本身就是对悟性的提高。

培养悟性的过程是艰难的,因为本身追求的是个高境界。虽然任务艰巨,路途遥远,但是作为老师,我们不要怕麻烦,平时的工作要慢慢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恋真.也谈“语文悟性”.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04).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5

现实生活中引起人们感悟的东西不外乎生活(包括林林总总的具体事物)和文字。

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演绎着鲜活的故事,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勤思考,不断发现生活中新鲜的故事与动人的细节,然后经过加工处理,把它储存在大脑的材料库里以备使用。但现实生活毕竟是感性的、芜杂的,甚至带有偶然性,如何进入我们的作文视野,成为“于我心有戚戚焉”动人心弦的篇章,还需要一个再加工的过程,而感悟的重要作用就是提纯的艺术。生活中的材料是信息获取者发现的,是他独特的体验。临场写作时,根据作文要求和主题表达的需要,把这些材料从大脑材料库中调取出来,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再处理,再加工,写在作文中,自然就能切中作文评分标准中“内容丰富,材料新鲜”的得分点。人们常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世事奥妙,天地玄机,尽藏蚁动风摇之间。清人袁枚有首诗写道:“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平凡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一景、一物、一画面,如果你用独特的目光去审视,就能读出全新的意境: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一群蚂蚁能抬走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能滴穿岩石,那是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从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含羞草默默地收回叶片,那是在告诫我们切莫张扬……

“人是能思想的芦苇”(法国・帕斯卡尔)。我们读书,要读出人生哲理、时代变迁,要读出科技进步、文明发展,要读出人情冷暖、社会变化。既不能死读书,也不能读死书。应把书本理解透彻,使知识活在脑中。几何证明所用的思维方法,使我们懂得了思维变化的规律:牛顿定律的发现,向我们体现了认知精神:海平面不断上升的自然现象,给我们说明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至于语文课本和课外阅读,更不必多言。《庄子》中的《秋水》《逍遥游》和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让我们领悟到道家“生死齐一”的自然生命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让我们感悟到“自然与生命的和谐”;沈从文在《边城》中构建了一个未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封闭的湘西乡村社会,勤劳、善良、朴实、勇敢的乡村人安分守己的生活着,作品中表现的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是那么地和谐优美、纯净本色,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是那么地至善至美、栩栩如生,作品所展示的故事情节又是那么地真实明了、凄美落寞,让我们领悟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些感悟,不仅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更能促进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鲁迅先生说得好: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这就清楚地阐明了阅读感悟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读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有的学生便情不自禁的提笔写了以《幸福》为题的作文。有的认为有父母的呵护就是幸福,有的认为在学校得了好成绩就是幸福,也有的认为拥有真挚的友谊是幸福,甚至于人为春风飘拂、阳光和煦也是幸福。最后悟到幸福是无所不在的,关键在于是否用心去体验,用心去领悟。这样,从阅读到思考,由思考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整个学习过程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也。研读《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我和学生一起着重理解和品味那些充满真情的语句,如“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句话最关键之处在于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痛苦心理的感受,是对母亲的深切理解和爱,以此来揭示母子之间各以对方为重的纯真感人的深情厚意,极具感染力。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变“怕写”为敢写、想写,后来有很多学生在周记中都写出了感情真挚的好文章。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品读;感悟;思辨

在新课改理念的感召下,我们的阅读教学日益凸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重视学生自我感悟后的独特体验,努力满足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并使之不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因而我们注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读自悟,不断获得“自然得之于己”的愉悦,从而达到“欲罢不能”的乐学境界。

一、品读文本,感悟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自主读书作为最主要、最经常的活动,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读书,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特级教师于永正坚信“读中自悟”是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教学规律:“知识要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教师的职责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感知,主动地领悟。

《五月端阳》一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懂得一心为祖国富强着想、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必将受到人民的敬仰。笔者在教学此课时,力求将人文性和情感性渗透在课堂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屈原的爱国情怀,笔者抓住文中“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长叹一声:“永别了……祖国!”一纵身跳入江中。”这句话中的“长叹一声”,借鉴名师名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滋味,理解文字蕴涵的营养。

师: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他在为谁而悲叹,又在悲叹什么呢?

生:屈原在悲叹自己的祖国已经被秦国所占领。

师:为国家的灭亡而悲叹,这是绝望的叹息。因此,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引读)。

师:他还为谁而悲叹呢?

生:他还会为楚王悲叹。因为是楚王把他赶出了都城,把他削职流放。

师:因为楚王听信奸臣的甜言蜜语,不听忠臣的肺腑之言,最后导致国破家亡,这是无奈的叹息。因此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引读)。

生:屈原还会为老百姓而悲叹,因为楚王听信奸臣的话,使得国家灭亡,老百姓遇难,成为亡国奴。

师:是呀!楚国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屈原热爱楚国的百姓,这是凄凉的叹息。因此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引读)。

师:还有吗?

生:屈原也在为自己而悲叹,因为他永远也不能为祖国效劳了。

师:屈原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为了不做亡国奴,他只得选择以死明志,这是悲愤的叹息。因此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引读)。

师:在投江之前,屈原的心情是非常痛苦、矛盾的,而这种痛苦和矛盾就融到了这一声长叹之中。让我们再次来朗读此句。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尽可能地为学生去创造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进行一次次引读、一次次齐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引导学生体味词句中蕴藏的绝望、无奈、凄凉、悲愤等复杂的情绪,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的阅读情感也便自然地从心底里喷发出来。

二、品读文本,思辨解惑

古人主张“熟读精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在自主阅读中思辨,在思辨中质疑解疑。教师要善于设问,循序渐进地提出精读的要求,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反复朗读,仔细思考,读思结合,培养学生在读中思,思中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对课文有所感悟,有所收益。

在学习《一夜的工作》第七和第八两个自然段中,笔者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和段落,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让学生学会思辨,把读、思、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发掘”文章的蕴含。

师: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说说你觉得哪些词句让你感动,为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并思考课后问题)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这句话:“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新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让我感受到我们新中国的总理不仅工作劳苦,而且生活简朴。他为了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师:理解得非常好。作者亲眼看见了一夜的工作,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胸中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因此——生接读第七自然段。

生:第八自然段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这句话:“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说明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他的一生是为国为民的一生,为国操劳,为民解忧。

师:对!从一夜想到了无数个这样的工作之夜,作者心潮澎湃,更加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于是——生接读第八自然段。

师:作者不仅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渗透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且在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中集中抒发了自己对总理的敬仰爱戴之情。请你用自己真心的话语表达对总理的爱戴之情吧!

回忆学过的课文完成填空题:读了《借书》一课,我感受到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当飞机遇险的时候》一课,我感受到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一夜的工作》一课,我感受到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我感受到总理_________________。

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自主学习,说说令自己最为感动的句子及理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有创见性和个性化的体会表达出来。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引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上的感染。最后引导学生顺着课文延伸想象,拓展内涵。通过对总理发自内心的赞颂,有效地升华总理的形象。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7

一、 对话,激发学生在感知中进入情感参与

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知也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学生面对文本(即阅读材料),必须完成从书面符号中获取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必须是学生情感参与的过程,如果阅读教学中只有认知,没有情感,就如同油绿的树叶榨干了水分,绚丽的鲜花抽调了色彩。因此,阅读教学要用响亮的朗读来刺激学生的语言直觉,以对话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阅读材料之后的对话,教师关注的不应仅仅是读准哪个字音,理解哪个词语,而更重要的是关注:读了这篇文章,学生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学生因何而激动、悲戚、忧伤和喜悦。要让学生在对话中充分地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对人物情感的感受,对作者思想的体会,使学生进入乐作者之乐,悲人物之悲的阅读心境,并以积极的情感参与阅读的全过程。

如学习《我的战友》,在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之后,师生围绕“读了课文,想到了什么”这一话题进行对话,学生可能想到了被“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的危险处境,可能想到了“像千斤巨石,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的惊人毅力,可能想到了“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我忍不住不看”的复杂心情等等。学生能够想到,就一定会围绕他们所“想到的”,以丰富的情感去阅读文章,去寻找自己独特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在“对话”中与大家一起交流。这种建立在学生大胆揣摩文本语言和积极的情感参与的对话,把学生带进了阅读的空天阔海,使学生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 对话,促使学生在感受中进行情感体验

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了初步的感知,并伴有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师因势利导,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殿堂去感受,或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或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种“揣摩”、“体会”、“领悟”都应引导学生去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上的对话、情感上的沟通,而不是简单的师生间的一问一答。费尔巴哈说过:“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为感情只能为感情所理解”。如果没有学生阅读文本后的独特感受,没有学生阅读文本后的情感体验,那么,即使学生有发展,可能发展的只是学生的语言,淡化的就是学生的精神培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就谈不上二者的统一,学生的语言与精神就难以在语文教学之中实现“同构共生”。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要引导学生在弄清地震中父亲与儿子分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基础上,师生围绕“父亲和儿子为什么这样想”的话题进行对话,学生联系自身的某些经历,进行换位体验,便能较好地揣摩父亲与儿子的内心活动,去领悟“这对了不起的父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感受他们之间的无限亲情。

三、对话,帮助学生在感悟中实现情感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过程,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才会有所感悟。所谓感悟,即受到感动而醒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抓住能触动学生内心、引起学生情感共振的话题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去悟语言之妙,悟亲情之深,悟友情之真,悟自然之美,悟生命之贵等,使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情感得到升华,胸怀得到荡涤。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8

电影通过入殓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反映了一幅又一幅生离死别的感人场景,充分体现了骨肉情深、夫妻间的爱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对工作的价值的诠释,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人伦之情。电影中借助了浑厚悠扬的大提琴配乐与日本山形地区的风景特色完美融合起来,同时画面中不时出现的诙谐与幽默片段,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对生死的独特感受,让观众能够在欢笑与泪水中感悟到另外一种人生。该片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影片超越了宗教的束缚,将现实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完全以一种温情、柔和而又不失诙谐幽默的方式,使得观众对死有了一种全新的感悟。

一、电影《入殓师》的概述

影片《入殓师》描绘的是:小林大悟是一名大提琴演奏家,由于乐团解散,为了生计只有携妻子美香回到自己的家乡山形,正要去找工作看到报纸上一则招聘广告,其招聘内容是NK公司需要招聘协助旅行的员工,工作时间少,报酬可观。于是小林大悟便前去应聘。社长佐佐木问都没问就决定录取他,每月的薪酬高达50万日元,而且可以按日支付薪水。但是当大悟认真了解其工作内容的时候,才发现由于打印错误“协助旅行”其实是“协助别人的安息之旅”,NK是日语“入殓”(NO KAN)一词英文拼写的缩写。这让小林大悟感到非常错愕,社长佐佐木劝他不妨先干干看,并给了他2万元日元当作当天的薪水。小林大悟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勉强答应。接下来小林大悟瞒着妻子干起了这份入殓师的工作。在干入殓师期间,他需要妆扮遗体,也必须与高度腐烂的尸体接触,还会遭到死者家属的歧视与误解,甚至连他的朋友对他都产生了误解,妻子也因为不理解而离家出走。他也想过要放弃,然而社长佐佐木与他真心交谈之后,由于社长富有哲理的劝告使小林大悟决定坚持下去,并且在佐佐木的感染下他慢慢爱上入殓师这份职业,并最终获得朋友和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当小林大悟为多年没有见面的父亲入殓的时候,发现父亲竟然还珍藏着自己幼年时送给他的石头,此时,他对父亲所有的怨恨都烟消云散,观众无不为之感动落泪。

二、影片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生死观

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引起全球观众的共鸣,其中影片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电影《入殓师》是一部带有显著东方风格特点的电影,这部电影之所以获得观众的广泛共鸣,主要是因为电影对主题进行了巧妙处理。生与死,历来就是全人类思想意识形态当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任何生命个体都不可能避免由于生死所导致的各种问题。电影《入殓师》正是选择了生与死这个主题,向观众传递了生死观这个人类永恒的价值观。该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对生死问题的处理选择的是一种比较平和的处理形式,而不像其他大部分表现生死主题的电影那样选择一种大起大落的表现形式。正如日本的知名影评人佐藤睦雄所言,电影《入殓师》是利用见证死亡仪式的过程,从而体现出电影的极致之美。而美国的《好莱坞通讯》对于该片的评价是,电影通过对死的敬畏使得生得到进一步升华。

到底什么是生死观呢?事实上,生死观就是人类对于生存与死亡的一种主观理解与态度。从生命体征的角度理解,死就是停止了机体生命活动以及新陈代谢。然而从精神层面进行理解,生与死之间的关系在实质上并未割裂,生与死之间存在一个循环过程。特别是像日本这个国家,信仰佛教,其中的因果报应以及前生来世的轮回观念对日本人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观念使得日本人民相信生存与死亡之间存在一个循环过程。这正是影片中所传递出的生死观念,也就是说客观生命体征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生死间存在一根连绵不断的情感连接纽带。

入殓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生离死别的场景,电影通过主人公小林大悟的视角,来观察不同的死者及其围绕在其周围的亲人、爱人、朋友,从而让广大观众充分感悟到生与死之间的意义。小林大悟由于机缘巧合成为一名入殓师。他第一次参加入殓的过程是对着一具高度腐烂的老太太的尸体。在协助社长佐佐木入殓的过程中,他狂吐不止,甚至是下班之后仍在浴室中不停地冲洗身体,连妻子端来的生鸡肉也会让他感到非常恶心,简直难以下咽。这种设计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正常人对待死亡肯定是充满极度恐惧和忌讳的。但是,当小林大悟看到社长佐佐木怀有一种极为崇敬的心态,认真地甚至程序化地为死者进行入殓仪式的过程,并获得死者家属真诚的感激之时,他对入殓师这个十分特殊的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正如社长佐佐木对于入殓师的解释那样,让那些冰冷的亡者重新获得生机,使得他们拥有永恒的美丽容颜。要求入殓师十分冷静而准确,同时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离之时送别故人,宁静,一切的举动都是那么的美丽动人。

有一次,小林大悟站在河边,看到鲑鱼为了产下后代而在逆流中累死的情景感到十分疑惑,这使他对于生死有了更深的思索,他觉得为了死而努力,最终还是一死,为何还要如此努力呢。而一名路过的老人的话却指出了生死态度的内涵:“自然定理吧,它们天生就是这样。”这也正是本片所想传递的一种隐含的生死观。所以说,尽管任何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而通过入殓师面对死者的过程,也就是让广大观众充分感受生死交界的一个过程。从而让观众对于最终死亡的结局抱有一种朝圣者般的态度,并从内心产生由衷的敬意。抱有极大的勇气面对死亡这个永恒而又残忍的话题,同时借助入殓师使得生死更加具象化,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生和死并不是单向的结束,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生最终的结局是死,而死却能反观生。

在电影的尾声是小林大悟为父亲入殓,同时又迎来了妻子怀孕,父亲的生命逝去,但是肚子里却孕育着新的生命,这不仅是一种承接,同时也是一种生死循环的过程。有生就有死,通过死亡,反映出生的希望,这是该片所要传递的一个重要主题,电影所体现的这种豁达的生死观念让观众十分感动。

三、影片深入剖析了人性

电影《入殓师》给广大观众呈现了人性所具有的善恶两面性,并充分发掘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电影中成功塑造了各种善良的人物形象,比如小林大悟的社长佐佐木,澡堂的老板娘等人物形象。对于电影中的主人公小林大悟而言,碰到社长佐佐木是他人生的拐点,也意味着他与入殓师这个十分特殊的职业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使得他从最开始的对入殓师的极度恐惧与难以忍受,到后来慢慢接受并适应这个职业,社长佐佐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小林大悟都是非常关心的,最关键的是他从内心深处理解小林大悟,从思想上像长者和亲人一样帮助小林大悟。社长佐佐木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并怀着极大的敬意,同时还在心灵上帮助小林大悟摆脱内心的阴霾。就算是小林大悟提出要辞职的时候,他仍然邀请小林大悟和他一起进餐,享受人间美食。而事实上,社长佐佐木同样被很多人误解,然而他却以他自己十分独特的哲学观念,从容而又自信地坚守在入殓师这个岗位上。在社长佐佐木的身上,让广大观众感悟到一种人性内在美的静穆。

在小林大悟工作的过程中,曾经碰到过一个由于事故而亡的年轻女子,当他为其化妆后,年轻女子的母亲失声痛哭,她觉得这不是她的孩子。而且女子的父亲更是责难导致这次交通事故的男孩子,他骂男孩子,叫他去做一名入殓师,终生都要向自己的女儿赎罪。而小林大悟面对这样的侮辱,甚至是对他人格的践踏,他也只能沉默、忍受。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的日本人十分歧视入殓师这个职业。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性丑恶一面的对比,才使得人性中那些美好以及善良的一面才显得更加珍贵,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以及理解才显得更加重要,更能让观众获得启迪。

四、影片带来的启迪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9

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就是追求高效语文课堂。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语文高效课堂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让学生自己走进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大项,我原来在阅读教学中总是讲的多,学生读的少,结果教学效果不理想,于是我改变教法,让学生自己走进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实践也使我认识到: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读文――感悟――体情”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趣。

二、让学生自己找到内容主旨

语文教学当中,关于怎样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是很重要的。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比如,在教学语文课文时,传统的方法教学总是教师先点拨,列出许多框架,于是学生把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一张表格,可以说捡出了这段课文的“骨架”。但仔细想想,学生列出了表格,就等于对课文有了深刻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没有细细品味每一句话,还没有好好看一看文章的“全身”呢!所以我改变了这一传统教法,把教师的许多包办都收起来,相信学生的潜力,把全文交给他,让他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自己去找到文章的主旨。

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找到内容主旨,确实语文高效课堂的很好途径。

三、让学生找到感悟的桥梁

1.托物寓情,感悟生活。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古诗的时候,首先诵读明其意,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感悟生活,例如对于送别场面的感悟,我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正好有个同学要转学到远方去,我就先让学生仿写送别诗,,引导学生托物写出送别的场面,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着读着,就动了真情,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要运用好“移情体验”的方法,教师自己要做有心人,多关注学生的生活。还有一些课文,学生无法产生移情体验,教师可以运用师生对话方式或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将故事写体会,例如;我给学生讲古人孝道的小故事,让同学写出自己的体会,即进行了思想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我把生活当中的小场景都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写感悟,经过半年的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听说读写,全位提高。

语文教学的能力目标其实就是四个字:听说读写。

这四个方面的训练不是孤立的,分解的,应该是密切结合的。我经常利用讲故事,让学生听完就说出来,再把体会写出来,形成了听说读写一条链,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有许多学生总是不能独立写作,总是找范文仿写,甚至死记范文,我认为这样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讲作文就是生活,作文与做人的关系,每节课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使语文课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把高效课堂做得名副其实。

3.课件教学,辅助高效。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作文教学 思维感悟 学生写作

于漪老师曾把读和写喻为语文能力的双翼,提倡比翼双飞。而这双翼中“写”这一翼是最难丰满又最易受损的。作文教学有两苦:一是学生苦,苦于无话可写,生拼硬凑;二是教师苦,苦于学生之苦,强逼硬迫。一次作文训练结束后,学生、教师均有如释重负之感。当写作已成为让人痛苦的负荷时,又怎能提及快乐写作、自主创作?又怎能指望其振翅高飞呢?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作文教学中引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点亮情感的明灯,照亮生活的角落,激发思维的光彩,从而唤起学生昭示情感、张扬个性的创作热情,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感”和“悟”。

《礼记・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之使然”,“感”正是把外物与内在感情连接起来的一道桥梁。用感官去观察自然的细微变化,聆听世间的嬉笑怒骂,品尝生活的苦辣酸甜,这种自发地感受、体味方能产生感动、感慨、感谢、感激等一系列情感体验,触景伤情、睹物思人即是如此。“悟”是这种情感体验的理性思考,是在“感”的基础上发展的第一层次的心理能力。悟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深入了解,反复思辨,最终洞悉、领会与觉醒的过程。悟是一种状态,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状态。“情郁于中,发乎于外”,当情感经过理性的分析思索,褪去了拉杂无序和晦涩难明变得仿佛触手可及时,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用文字抒发表达的欲望。

一、感悟与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感情则是开凿泉眼的工具。创作根植于生活,又必须是对生活的浓缩与提炼。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感悟无疑会充满虚情假意,空洞苍白,如水中月、镜中花,经不起岁月的涤荡、实践的推敲。而不经过感受与感悟的过程,照录生活原样的作品没有可掬可视的真情与见微知著的启迪与警醒,没有意气风发的激昂,也没有娓娓道来的雅致。

二、感悟与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使生活无限延伸,可以使人获取新知,开拓视野,丰富人生体验,为感与悟提供广阔的空间。阅读带来人格的完善,优秀作品大抵是思想深邃、底蕴厚重、情感充沛、语言优美之作,读之如饮甘霖,如沐春风,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滋润,人性得以升华。读书可养性,读书可修身,读书亦可提升文化品位,提升感悟的层次与水平。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对文本的感悟才能吸取作品的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许多作品“用意十分,下笔三分”,要想读懂读透,需要置身其中,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感悟直达作者的心灵,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

三、感悟与个性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大观园里众姐妹同作柳絮词,其中黛玉与宝钗的作品最能体现各自的性格,一个是“飘泊亦如人命薄”的“缠绵悲戚”,一个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高远志向。面对同样的景致,两位同样才华横溢的贵族少女却有如此不同的感悟,不能不说是其个性使然;而另一方面也是个性的差异使得两人观察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感受不同、领悟也不同。人的感悟是有个性差异的,同样是秋风,有人感叹它对生活的摧毁,有人赞美它摧枯拉朽的魅力,有人叹息时光的飞逝,还有人会欣赏它吹得天高云淡,满目金黄,更有人会体味出秋风肃杀的悲凉。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才可以涌现出众多有独到见解呈现丰富个性化色彩的文章。

感悟能力是有差异的,例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这首词中塑造了两个感悟能力不同的人物“卷帘人”与“我”,在看同一景物、经历同一事情时,一个是木然无知,一个是心细如发、百感交集。罗丹有句名言“艺术就是情感”,感悟力强者“感悟吟志”莫不充满“灵性”与“激情”。感悟能力差异其实是由于人的各种素质(心理、文化、智能)差异产生的。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引导学生增强感悟力,提高写作水平呢?

(一)用心观察生活

鲁迅曾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观察是进行感悟的前提。现实中不少学生抱怨生活平淡缺乏亮点,以致作文选材日渐枯萎。其实这是对生活熟视无睹所致,也是缺乏观察能力的表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明确目标进行训练。就是为了达到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室内室外的观察活动,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可以进行专题观察、连续观察、积累观察等。②掌握正确观察方法。要注意观察对象的整体到局部的特征;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突出顺序性层次感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观察;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共同感受。通过锻炼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全面性,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普通人,关注平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发现美,品味生活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还要倡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注那些反映观察改革、社会矛盾、时展取向、世界风云局势的热点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宏观的视角、纵横综合的思维、博大的胸襟,使感悟更厚重,使文章具有时代感、责任感和真情实感。

(二)加强课内外阅读

课内阅读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悟性的培养。①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式思考。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入角色进行积极思考可以使感受更真切、思维更清晰。②巧设疑问层层深入。这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整体理解,有利于培养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洞察力。③利用课文特点巧设课程收尾。可续写、可谈感想、可针对某一看法或疑问进行探讨,既可以加强对道理或哲理的领悟,又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此外,要营造比较宽松自由的课外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为学生推荐丰富健康的读物、创设图书角、进行读书笔记评比、举办读书交流会等,这些方法保证了读书质量和效果。总之,广泛的阅读使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写出的文章大气、积极健康、内容充实、题材广泛、独到新颖。

勤写札记、随笔

不限篇幅,不限内容,一段美文、一个场景、一处风光、一束思想火花、一点感悟都可以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素材,保留灵感,整理思绪,下笔成文后,我们的思想将更成熟完善,不再是一种如丝如缕、若即若离的状态。

转换角度,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突出作品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