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问题十篇

时间:2023-08-07 17:40:24

语文教学的问题

语文教学的问题篇1

一、问题设计应有深度,注意创造性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看其是否进行创造性思维。而思维主要是以评议为载体进行的。评议离开思维,就成为空洞的声音。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突破语言表层,教师应设计出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概括,推理和判断。例如:在讲授SEFC Book 2B Lessen78时,设计以下问题:①What is the professor of talking about in a lecture hall?②Why does his voice sound a bit strange?③What does he have to use When he speaks?④Who is the professor?⑤What is he famous for?

这几个问题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出,回答这些问题,中能让学生获得某些具体的感性认识,只培养了学生跳读技能,而对整个语篇的理解则支离破碎。看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际上学生的“发散”是教师定向的,没有摆脱教师主导的束缚,学生的“发散”是被动的,是停留在表层上的思维活动,缺乏内在的张力。如果教师能缉拿教材,适时适度设计出有深度的问题,必能撞击出学生心灵中思维的火花,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比如就上文提到的课文,可以设计以下两个问题:① Do you think many disabled people can enjoy their lives as much as we do?②If you become disabled sometime,What would you do ?

以上问题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利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离开课堂,自己寻找答案,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得到了体现。

二、问题设计应有梯度,注意全面性

外语学习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渐进过程。如每个阶段不能及时提出新的功能要求作为目标,学生就不能向这个目标前进。教师要有断诱导学生向新的水平发展,鉴于此,在课文教学的问题设计时要有梯度。根据阅读心理规律及英语教学规律,阅读程序应分为三步: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在不同的环节,问题设计的目的,方式和难度是不一样的,这样,就呈现了层次性。

三、问题设计应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多样,体裁各异。从文学角度来分有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从写作方式来看,一般以记叙文和说明为主。教师应根据每篇文章特有的行为结构,灵活多变地把问题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有耳目一新,条理清晰的感觉,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SEFC Book 2 A Lesson 18 Charlie Chaplin 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写出与char lie Chaplin 有关的年代和数字:

1889------ 1894-------- 1897---------- 1912---------

1977------ 69--------- 6

语文教学的问题篇2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语文教学必须达到“现代化五要素”的要求,才能适应四个现代化的步伐。

一、务实。

空谈误事、误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教学中提倡“大三实”,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我们要反对种种形式主义及烦琐哲学的课文内容分析及其提问。我们还主张“小三实”,即扎实、朴实、真实。所谓“扎实”,是要把语文基本训练落到实处,落到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上,特别是读写的基本功。所谓“朴实”,是提倡反朴归真,在课堂上不搞无益的“花样”。有人提倡“玩,玩,玩,玩中学”的所谓“乐学”,实不可取;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勤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课本剧搬到语文课堂上来,只能喧宾夺主、哗众取庞。短暂的外在兴趣产生不了持久的学习动机。所谓“真实”,主要针对某些观摩课的弄虚作假,事先搞排练而言。这样的公开课没有实用价值,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正面道德熏陶。

二、效率。

工农业生产讲究生产率,教学工作也要讲究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空间相对稳定,而各种教学环节的安排却因人而异。学生的读写能力只有主体在读写活动中才能得到提高、发展、表现和检验。课堂“三少”(读得少,思得少,写得更少)很难高效率地培养学生读写能力。造成“三少”的原因之一是受前苏联专家“文学分析法”的影响。明白如话、一读就懂的课文也要一段一段,一句一句地分析,占用了学生大量读写时间。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把启发式混同于提问或谈话法。提问可能有启发,也可能毫无启发。应该提最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一节课给学生写的时间不应该少于20分钟。包括听写,默写,抄书,写读书笔记,写片断,等等。“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必须改革。

三、理论。

正确的理论具有导向、增殖和增智的作用。现在大部分教师经验有余而理论不足,对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缺乏理论加工,任其自流,或在低层次上重复,徒费精力。比如,对于儿童的错别字类型之一是部件的左右对移(如知--),而很少上下调位的现象,若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就很难说清楚这是空间知觉发展的序列使然。儿童站立时,能正确指出上下,却不容易说清左右及东南西北,就是这个道理。又如类似汉字的字形比较,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多是先知觉期间的共同点,而忽略两者的相异点。教师如果有识字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就会预先作相反的心理导向,让学生先注意两个字的不同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新。

要求教师有改革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要有自我分析,自我比较、自我调解、自我监控的自我意识,不断摸索,不断试验。教师还要善于鼓励创造性学习的学生,引导他们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尖子。在对待好生和差生问题上,教师要搞积极平衡,不搞消极平衡。要充分关注学习,加以鼓励和辅导;也要鼓励差生迎头赶上,不甘落后。忽视好生,任其自流,把过多时间花在差生身上,企盼学们齐头并进,这违反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规律不利于基础人才培养。

五、信息。

语文教学的问题篇3

关键词:问题教学;意义;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72-01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李政道也说过:"学问,就是学会问,学会思考,不是学答案。"这其实就提醒我们"问题"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新课标中也要求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这种说法就体现了问题教学的一种实践思路。

所谓的问题教学法就是指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将"问题"贯穿其中,作为一个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设问,然后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就会调动起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行自主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将在以后长时间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更佳的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突显了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不仅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愈来愈多的语文教师都倾向于问题教学,这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了一定的活力,但随着问题的教学的深入,由于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暴露出愈来愈多的问题。笔者整理了在问题教学中发现的几点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

1 问题教学中的"问题"是否都有意义

在语文教学时,我们对文本的解读确实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些时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具有随意性、频繁性等问题的存在,面对脱离文本语境的问题,学生在回答时难免会摸不着头脑;还有时候一些教师会将回答是与非、选择对错的方式应用在需要交流探究的的问题上,打破了这类问题原本的意义;还有些时候教师不能主动地避开应试教育的主题,将课堂与其接轨;甚至还有时候教师意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变成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其实存在这些问题的教学实践都不是真正的问题教学,它缺少问题情境的创设,缺少对生成问题的自主探究,更缺少对探索的问题的及时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将问题的初步提出、深度分析、成功解决作为至始自终的线索。

比如在《一面》中,抓住的关键问题就是"瘦"字,围绕瘦去解读鲁迅的外貌描写,探讨鲁迅的形象性格,把这作为一条线索贯穿这篇文章的学习。既缺少整合又没有任何联系的问题会造成教师对问题过于依赖,以及学生对问题产生厌倦的问题存在。

2 问题教学中的"问题"是否偏离文本

那么问题教学中的问题从何而来,有从教参中得来的,有从备课中来的,有在课堂中生成的,有学生发现并主动提出来的。有时由于过于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就一味放任学生,忽视了教师,忽视了文本。这就使问题教学有时会倾向无主题、无系统。就比如在专题《广告多棱镜》中,在教学中我们还是要从语文的角度出发,一味的放任很可能就成为一堂广告的展示课。总而言之,问题的来源笔者还是坚持从教参、从备课、从教学中而来。

教参,它的编写是基于编者的仔细研究而成,这其中的一些创设性问题,不仅具有层次性,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在整本教材中前呼后应,甚至对于教材中的重要问题、关键知识等进行理解分析,对此,教师要做到对教参的熟悉,首先就是认真研读整本教参,然后从整体对编者的意图进行了解,将有用的部分应用于课堂教学,既不能一味的否认,也不能一味的照搬。

备课,这个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以及研读相关教辅的体会对教材、教法的准备,同时兼顾学生在其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疑问的地方,并且思考恰当有效的解决办法,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问题。

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主体存在,基于这种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提出问题,这样既能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掌控教学进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毕竟在教参中照搬照抄或者以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辅研读的角度提出的问题,并不能完全符合学生在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这在教学中要求我们不能放开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进行充分的预设和临场的有效引导,有效指导学生的讨论,使问题朝教师的预设方向发展,使课堂处于有序高效的状态。

3 问题教学中的"问题"是否循序渐进

在教学中,一直提醒教师不能成为教参的代言者,这是因为提出问题的过程不能仅靠对于学生的学习积累和阅读范围的考虑,还要兼顾学生所处的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的认知特点,以及相关的认知规律。否则,过难、过于脱离实际将会重新回到以前的教学误区;过易、过于无问而疑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来说,提出的问题不仅要难度适中还要有梯度,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过易问题所带来的思维假象,并有效地形成思维阶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享受思考的过程,逐渐认识到思考的必要性,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激发探索问题的热情。仍以《一面》为例,给与"瘦"这个把手,思考瘦的表现,然后延伸到瘦的内涵,由此探讨鲁迅的形象和品格,而不是停留在瘦不瘦、好不好、对不对的等级,也不能一开始就跳跃到鲁迅的形象和品格。

"问题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为学生展开一个与人交流合作、不断探索问题、深度拓展思维的平台,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主动提出并解决问题,感受这其中的魅力。将"问题"作为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在具体文本语境中发现问题并探索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从思考问题到学会学习再到自主创造,使学生不断地绽放发散思维之花。要正确开展问题教学,千万不要使问题教学却成了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的问题篇4

一、“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问题教学法的创始人是杜威。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经验相脱离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杜威的问题教学法是充分地体现了他所主张的“做中学”的活动原则。他认为,儿童并不是先了解了事物以后才利用事物的,而是在利用事物达到某一目的的过程中了解这一事物的。问题教学法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他的两部著作《问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和《问题教学基本理论问题》中,对“问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作过详细的论述。什么是“问题教学”,马赫穆托夫写道:“问题教学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这些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需要由教师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境,并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

马赫穆托夫还为“问题教学”规定了两条原则,第一是“教师要使学生了解在科学历史中概念发展的逻辑,再现形成关于现实的现象、过程和事物的概念中科学思维的进程”。第二是“通过教学问题,即通过解决矛盾提示作为统一体的对立面的新概念的实质”。这些科学的理论不仅符合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而且也反映了认识论的辩证法原则。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带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须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当然,问题水平高也必须有一个限度,不能让学生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这样会适得其反。问题水平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就足够了。否则,学生的思维难以实现跳跃发民,到头来是徒劳无益。

2.把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适时转到以学生发现问题为主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但要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能独立地听、说、读、写,就必须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首先,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师生互动贯穿课堂本身。课堂上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遇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欲望。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点拨学生理解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

其次,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包办,而应把时间、把任务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自学思考,提出有独到之处的问题。通过讨论,学生常常能想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如在《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个极为笼统地问题,即“依据文章,总结出王海桐的性格特点”。在这个问题的讨论、探究过程中,学生找出了文中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语句,从文字内涵中一步步挖掘出作者的性格特征。

第三,认真对待对学生所提处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途径。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对这类问题,一般用鼓励的话语引导,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学生,因为与上课内容关联不紧,建议在课外帮助学生解决。

第二类,与课文内容有关,但没有切中要害、关键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教师可以自己解答,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解答。

第三类,是那些跟课文关系密切的、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对待这类问题,教师要着重对提问的学生加以鼓励,甚至可以把问题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作为学习的重点。

语文教学的问题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12-01

作为小学课程中的基础性学科,怎样开展语文教学,将教学的特点有效体现出来,让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增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从长期语文教学实践效果看来,问题式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与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吻合,可以大大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纽带作用。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小学语文中问题式教学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问题式的教学原则

1、提问具有启发性

小学语文老师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启发和诱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因为现在广泛提倡素质教育,不能再按照传统教学的模式,一味让老师成为整个课堂的主导者,需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此时老师需要提出启发性非常强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来对这些问题主动思考,将知识的方法和要领领悟好,尝试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并且可以具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给学生各个学科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满足感,积累很多优秀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2、提问方式多元化

小学语文老师想要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让教学的课堂生动有趣,就一定要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不断呼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确保班里面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与此同时,老师给学生提问的时候,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征,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很简单,但是想要取得很好的效果,就与老师课堂提问的灵活度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老师给学生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整个课堂的气氛来提出问题。

3、提问具有针对性

问题具有针对性是指老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将提出问题想要达到的目的明确好,而不是老师随口提出的问题,要确保提出的问题都与老师上课时将的内容有一定关联,是老师经过认真思考过后提出的问题。同时老师在设计课堂上面所要提的问题时,要对整个教学目标进行统筹,保证提出的问题与教学的重点紧密相连,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或者是直接提出直奔主题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在给学生设置交际情景的时候一定要设计一些有趣、主题鲜明的活动,尽量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让学生在一定情景里面,围绕着学习的主题,自己进行没有拘束的交际。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和外界接触的时候,将学生想象、观察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很大程度上面的提高。例如,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里面,老师可以将学生从教室里面带出去,去看看春天里面粉嫩的桃花、金黄的迎春花、柳树上面的小嫩芽以及绿色的草地。在这样的环境下面,学生自然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会想要提出很多问题。

2、开阔学生的提问平台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给学生提供提问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提问平台中及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得到帮助和解决的方法。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发现不懂的问题,及时提出问题。同时老师可以建立好课后的提问平台,一旦学生在课后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通过该平台提问,或者是课堂上面学生没有提问的时间,可以在课后找老师将自己的问题说出来。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班级里面的学生建立成为几个提问小组,只要小组里面有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由小组长将这些问题集中整理起来,在课后找老师集中解决。并且有一些学生可能会不好意思直接面对老师提出问题,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来将这个问题解决。在提出问题的内容上面,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不管是文章的结构、文章的的理解、文章中的生字词还是文章里面标点符号的问题,都可以积极踊跃提出来。

三、讨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式教学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个过程,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自己给学生提问时的语言技巧,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来研究学习问题,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构建语文学习的知识体系。并且老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让学生考虑问题的时候要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来切入,创新思考问题的方式,最终提高语文学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的问题篇6

一、提问和质疑:必须辨析的两个概念

通常,我们把质疑与提问视为等义,其实,二者既有紧密联系又有细微差别——质疑一定是以问句方式提出,怀疑、疑惑是主要的;提问则是提出问题的简称,提问中有些问题一定包括了疑难,很多时候这是常格,但是,如果就此认定提问之“问”必为疑难,则是对提问的窄化。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发问,不能简单定格于以疑问句和疑义形式呈现的提问,在教学过程中,以陈述句形式直陈己见或主动提出异议的,也应视为学生的一种提问,而且是一种高姿态的发问,它表明学生在提出和发现问题后对问题作出了一定回答,希望自己的疑问和结论得到大家关注。所以,提问包括质疑,但比质疑的内涵和外延更广,质疑问难不能作为提问的代名词,更多的提问应是既有疑惑同时也有自我的一些思考。过分强调质疑,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学生问得越多越好;把发表不同意见、质疑问难简单等同于具有问题意识的表现,并以此视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第一要义,所以,课堂上一定要有让学生“充分质疑问难”这个“亮点”。于是乎,有些教师为了质疑而质疑,学生很少作出深入思考,到头来提不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要么照搬课本习题,要么重复他人,要么乱问一通,“随问随答”“碎问碎答”的主角由教师变成学生(包括随之进行的“讨论”),教学效率同样不见得高。

因此,与其说我们的学生缺乏质疑的精神,不如说缺乏质疑的能力。我们经常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其实,爱因斯坦所指的是富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思维方法的熏染,学生是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必须避免和纠正那种把学生“质疑问难”之外在表现作为学生“提问权”切实发挥、课堂导学趋于高水平的主要评判依据的认识和取向。

笔者以为,课程标准中谈及的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比“提出疑问”更为重要。对学生“提问权”的重视和落实,并非是外在形式上的谁提出问题、谁在牵引问题的讨论,而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表达、对话能力的提升以及问题意识的驱动和养成,关键是学生在什么样的认知过程、思维状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从自主提问中的“兜圈子”现象,管窥“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矛盾关系

让学生自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诚然是“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的较高层次的体现,然而,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自主提出和发现问题时很容易“兜圈子”(指向单一、简浅),以致束缚、影响了提问与探究水平的提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又在其中起了怎样的“引导”作用呢?

(一)教师单维定向、格式化的“自主”

【案例1】《阿里山纪行》的点评交流

在“整体感知”并略作梳理之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围绕阿里山风光的描写部分,选择你喜欢的语言点,做精要点评,说说好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好。请大家评点之后,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全班交流中,共有10余名学生分别选择文章主体部分的不同语言点交流了自我“体会”。教师对学生的意见基本肯定,几乎没有发表任何反对意见和矫正建议,皆大欢喜。实际情况是,为了迎合教师的需要,也为了自我操作的简单正确,多数学生都选择在最好理解的语言点上作简单分析,“哪里好”说得多,“为什么好”说得很少,对文本最为重要、最有价值的语言点基本未予涉及。

在“语言品味”上,教师首先作了一个存在问题的片面引导,其偏狭的单维定向(景物描写)限制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和深入探讨。而且,在这一偏狭的视域内,针对学生的分析交流,教师又未深入指导。“窄口宽出”之下,进一步导致学生在提出和发现问题上的低水平重复,导致了学生思维的徘徊不前。这种教学,看上去愉悦流畅,实则单调、肤浅。

(二)教师多维定向、格式化的“自主”

【案例2】《故乡》的“妙点揣摩”

师:什么叫“妙点揣摩”?就是你觉得在这篇小说里面,哪个字用得好,哪个词用得好,哪种修辞用得好,哪种构思方法用得好,哪个地方描写得好,它表现的是什么,你都可以说。我先把方法告诉大家,这叫多角度品析。(板书:多角度品析)什么地方你都可以找,都可以去揣摩。怎么揣摩呢?有这样四句话:妙在写出了什么,妙在表现了什么,妙在说明了什么,妙在点明了什么。(板书:写出了、表现了、说明了、点明了)不是这四句话都要你说,只需要你说其中的一句。下面读课文(指“这来的便是闰土……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近况”这一部分),在里面找出妙点,然后揣摩。还有一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笔拿在手上,你觉得这个地方要发言的,就写在旁边,开始——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让学生先“自己给自己讲”,然后同桌之间商量一下,准备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揣摩的“妙点”是: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破”和“薄”可以看出生活对他的压迫,使他万分愁苦。

师:“破毡帽”“极薄的棉衣”,写他非常冷。“极薄”,衣服不能御寒,多么的苦啊,妙在写出了他的衣着。

生:我觉得外貌描写把以前的闰土和现实中的闰土进行了对比,通过这么多年的变化可以看出闰土的生活有多么的苦,生活使他由一个聪明活泼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很呆的人。

师:妙在对比,我觉得你还可以说细一点。

生:我觉得第68自然段写得特别好,文中把水生的松松爽爽与闰土的迟疑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两代人之间的差异,突出了“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还有宏儿与水生之间非常亲密无间的关系。

师:我觉得你的观点非常深刻,你发现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地方我要讲一下,闰土和“我”现在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我们”的下一代怎么样呢?水生和宏儿的出场就暗示着作者的这种希望……你的发现非常深刻。好,接着来。

生:我觉得有一句话写得很好,就是“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我”的记忆中有一个闰土的形象,但是看到的却不是记忆中的闰土了,说明闰土变了,这为下文作了铺垫。

师:很好。“虽然我一见”就表示“我”对童年闰土的印象之深,说明他们的友谊之深,但又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感觉很沉重。

(随后又有六七位学生发言,教师穿插指点。)

师:好,下面我来问,你们答。“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表现了什么?

生:多子。

师:好,再来。“又不太平”表现了什么?

(学生纷纷说。)

师:对,表现了战乱频繁。“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表现了什么?

生:(齐)苛税!

师:对,苛税。土豪劣绅、军阀什么的,都向农民要钱是不是?“收成坏”写出了什么?

生:(齐)饥荒。

师:除了人祸,还有天灾。“东西种出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写出了什么?

生:(齐)关卡多。

……

最后,教师给学生分析了课文的“场景之妙”,对这一环节作简要总结、宣布“告一段落”。教师选点突破,向学生介绍了“妙点揣摩”的多角度品析方法,提供了一组明确而富有选择性的多维定向,提出的表达格式也很有层次性,训练要求具体明细,为学生多角度、深入提出问题奠定基础,首先从源头上扼制了“兜圈子”现象。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抓住学生的典型分析,通过必要的重复性话语,对其反馈评价、补充延续、深入指点,积极发表见解的学生越来越多,提出和发现问题的层次、水准也渐进提高,个别发言结束以后的全方位互动也有其必要。教师的引导从出场、中场、收场,都是在助推学生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显得比较灵活细腻。

(三)学生自我定向、格式化的“自主”

【案例3】《生命生命》的“品味研读”

师:通过刚才的读,你读出了什么?有什么发现?请用这样的句式来作答:我发现……好,好在……

生:我发现“冲破”这个词用得好,好在写出了一粒小小的种子所包含的巨大的力量。

师:在这段中还有一个词也表现了种子的力量,你能找出这个词吗?

生:应该是“擎天撼地”吧!

师:对,擎天撼地,力量之大,让作者震撼!

生:我发现“茁壮生长,昂然挺立”用得好,好在写出了小瓜苗健康生长的情态。

师:尽管只是几天的生命,也要活得乐观,活得灿烂。

生:我发现“肃然起敬”这个成语用得好,好在写出了作者的感动、作者的敬佩。

……

师:刚才,同学们从词语的角度进行了品味,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说。

生:我发现第三段中“可以……也可以……可以……也可以……”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读起来特别顺口。

师:角度换了,从句式的角度进行品味。

生:我发现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很有特色,先写了三件小事,然后从三个故事中引出思考。

师:这个思路也是现在很多文章经常用到的,我们今后作文时也可以借鉴,先写一个或几个小事例,然后从事例中引发思考。

“品读,即以师生互动为主的品析讨论”,“字、词、句、段、选材、结构、写法等都可作为品味、研读的重点”,“品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是对文章情感的深层次体验”。课堂上,教师对品读的导向虽然心里相当明确,但并没有为学生具体定向,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当学生出现根据格式、从词语角度“兜圈子”的情况时,教师转而提示学生变换角度,学生的发现随即多起来,理解也更为深入。

(四)学生自我定向、无格式的“自主”

【案例4】《口技》(复习课)的“考问答辩”

课始,教师先让学生自我总结文言文复习一般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先后在黑板上列了出来(背诵、文学常识、字形字音、译意词义、阅读探究等)。随后,教师让学生据此复习浏览有关内容,再以同桌或前后为单位,围绕总结的几个方面进行互问互答。最后是全班性的提问答辩。这一环节中,学生争先恐后,纷纷发问。在学生提问、回答了很多有关文学常识、重点词意思的问题后,教师说:“还可以问什么问题?”学生又开始提问(学生回答略):

生:文中写宾客反应的句子有哪些?

生:文中多次写到宾客的反应,有什么作用?

生:侧面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师:怎么老是抓侧面描写啊,还有——

生:(齐)正面描写。

……

生:文中都运用了什么修辞?请举例说明。

生:本文写时间的词语有哪些?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生:本文描述了哪些场景?

……

师:还有哪类问题没有提问?

生:词义中的一词多义。

生:还有写作技巧上的,本文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

教师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基本能够自我总结、准确定位复习方向,目标实际,过程实在。当学生在提问中淡忘了自己总结的多维定向,显得单一浅进、有些“兜圈子”时,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学生的提问开始逐渐显得更有坡度,更具复习价值。

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时为什么容易“兜圈子”、徘徊于低谷?原因大致有四个:其一,这是人的思维常态和思维惰性使然,习惯于从简单的说起;其二,受从众心理影响,容易与他人的提问、发言雷同;其三,学生的思考角度、状态受限,有外在限制,也有自我限制;其四,教师的引导有偏差或者跟不上,这一点影响很大。

此外,教师也须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在横向上适当拓宽学生的思考角度,让学生的思考方向有适当的选择余地;其次,要通过必要、恰当的介入,引导学生实现思考角度的转换、提升,从纵向上拉动思考的深度;再次,要精心审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教学的指向性、规定性的正当结合。

上述四个案例中,学生的“自主”都表现出较大的开放性,但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的方式、形态、背景有别:案例1、2中,是“先引后还”,即教师的指示性强一些,学生在教师的先行引导下提出和发现问题;案例3、4中,是“先还后引”,即教师的指示少一些,学生先行提出和发现问题,教师随后引导。两者的教学效度,需结合教学实际来作具体评判。而且,对多数教师的常态教学来说,采取哪种方式往往不可一概而论,需因课制宜、因需而定。无论哪种形态下的教学,之所以实施效果有别,关键还在于怎么“引”怎么“还”上。好不好的标尺,看的是在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提升上的效用,而不是形式上的谁在问、谁先问。可见,要让学生自主提出和发现问题,无论怎么“还”,要想“还”好,必须“引”好;越是高层次的“还”,越需要高水平的“引”;“引而不还”“还而不引”“乱引乱还”,都将使学生的“自主”变味。

三、基于教学调研和经典论述的再思考

王荣生、郑桂华主编的《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一书中提出:“语文阅读教学在处理师生关系这个问题上,走过了三个过程。一是‘教师讲、学生听’;二是‘教师问、学生回答’;三是‘学生问、学生回答’。”若就此认定“学生问学生回答”就是最理想的问题教学结构形态,这其实是一种简单的理解、片面的概括。笔者曾在专题调研中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当你在语文课上分析解答问题有困难时,你最想( )

A.让同学代替回答;

B.让语文老师给出答案;

C.在同学帮助、回答下完成;

D.在老师引导下努力完成。

几乎100%的学生选择了最后一项而不是C项。当学生面对疑难、有所困惑时,为什么首先想到的不是“在同学帮助、回答下完成”,这说明什么?说明教师的主导性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学生本身不可替代、无法与之比肩的作用。从中也可以看出,那种完全希图“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学对话由学生自理自控的教学结构形态,根本说来,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诉求,其实质是由不合理的无视学情、独霸讲坛、排斥对话的“教师中心”,转向另一种不合理的“学生中心”,无原则地淡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刻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这是对问题教学的曲解。

苏霍姆林斯基谈及教师组织讲解与引导学生提问两者的关系时,首先强调的恰恰不是学生的“质疑”,而是“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思考,都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面对学生产生的疑问,他又常常自己来讲评,而不是“喊学生起来回答一些个别的零碎的小问题”,更不是像现在有些教师那样——不管学生是否有相应的深厚的训练基础、不斟酌有无必要,放手就让学生“研讨”“互动”。为什么?因为这里更多的要考虑学生的实情,考虑教学成本的支出,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可见,强调学生的“自主发问”,教师的引导更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让学生有所知有所不知。这样,才可能从中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促成真正的思维对话。

《学记》云:“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善待问”表明在师生的多边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同时也不排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学生的提问,于漪老师也曾说:“面对众多问题,教师于喜悦的同时,须头脑清醒,立即分清主次、轻重,围绕教学目的与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筛选,选择最需要的加以解答。”注意,教师的“善待问”“善答问”指的并非当学生提出问题后都要由教师解答,这样只是由“师问生答”变为“生问师答”,仍停留于师生两方的单边互动。它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适切的方式解决来自学生本体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要得以切实提升并闪现思维深度,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参与和导引。正因如此,王荣生教授指出,“在课堂里,教学内容当然最好由学生提出,然而有些内容还是需由教师提出”,“语文教学应该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学其欲学,但是对身陷其中的问题,学生往往不能明确地意识到,因而就需要有站得比学生更高的教师来提出,或者‘有预谋’地引导学生去意识到进而能够‘发现问题’”。

语文教学的问题篇7

首先,说明语感的概念,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然后,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二)、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三)、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D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D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 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 ,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 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 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 、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 ,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 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 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 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 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注释: 

转摘自《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年月版上册,第页) 

转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年第期) 

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年第期) 

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年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年月版上册,第页) 

《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年第期) 

转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年第期) 

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年第期) 

参考书目: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年月版) 

、《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第期、年第期、年第期)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杂志社 主编:高宝立 年第期)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江苏教育学院出版社 年第期) 

语文教学的问题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58-01

初中作文教学是中学生树立正确写作思想的关键时期,也是初中课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但是由于对此缺乏足够重视,给作文教学带来许多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有许多,诸如教材缺乏系统性,教师的写作水平有待提高,学生自身能力有限等等,这些问题无疑禁锢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笔者立足于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类归纳,并提出一些建议,望有助于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1 我国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现状

语文作文是系统性的将自己的认识感悟、实践经验、思想卓见见诸与具体文字的书面语言表达形式,语文作文不仅仅是作者人生真知灼见的量化,也是作者创造文字的综合过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是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旨在将最基础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思想逻辑教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写作来深化对教学知识的认识,巩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指导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书面语言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展示给他人,并以此为渠道散发学生个人思想、写作魅力。

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进过数年的发展进步,许多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以及难以维系新时代背景下的指导教学体系,传统的教学指导观念以及没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编制不尽合理,教师本身的写作水平有待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指导中的教材是学生直接能够吸收的知识的来源,因而教材内容的编制、教材知识架构体系的组织形式对教学指导本身就产生直接且意义深远的影响,因而教材的编写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和时代性,满足日息万变的教学需求。除此以外,教师作为教学课堂的教学主体,要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吸收改造,整理归纳,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其效率。

2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语文作文写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需要写作者拥有很好的生活阅历和思维能力,对生活实践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初中学生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个人思想不够厚重成熟,思维体系还没有构建,观察生活的眼光不够犀利,缺乏生活感悟,这些原因都造成学生写作缺乏力量和思想深度,因而写不出能够给读者以心灵震撼的好文章。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缺乏阅读,或者是阅读的方法存在很大问题,知识积累较少,造成思维不够活跃,思想比较僵化,认知体系不够健全,视野不够开阔。学生往往不太重视语文作文教学指导,学生之间缺乏很好的学习写作氛围和环境,酷爱写作,爱好阅读的学生比例严重偏低。

2.2教师写作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给我国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学带来的困扰是由于教学主体、教材等等多方面多维度所共同造成的,其中不乏教师的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初中语文教学指导一般性原则的教育。写作文是教会学生如何动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给他人带来心理上的享受。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教学生如何为了写作而“写作”,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写作任务作为教学目标,而忽略了一般性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的原则,此举只会本末倒置,让学生写模板、说假话,往往会给学生的终身写作生涯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除此以外,教师自身缺乏深厚的写作功底,写作经验欠缺,无法给学生提供很好的作文教学指导。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实践中,教师应该发挥建设性作用,以领头羊的身份带领学生遨游写作知识的殿堂,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写作潜能,激发学生写作原创性文章的创造力。

2.3教材编制应该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教材要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为教师开展语文作文指导教学提供更好的教材准备。教材编制人员要根据教师的教学需要,对教材的知识结构、教材内容、教学案例和课后习题等进行必要的革新,给教师以充分的自主性空间。教材好比一个编委给教师语文作文指导教学创造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应该以教师为主,教材是教师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的必要道具,道具直接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初中语文作文教材的编制,教材内容要饱满充分,知识架构要合理科学,教学安排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语文作文教材的编制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章法明了清晰,编制人员不能以自身主观感受来随心所欲的对教材进行编制,应该结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的特点和要求,在不断改革在完善教材。

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病态的一个表现,拙文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分析,剖析其产生的根源,望能引起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以期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明学圣.谈中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特征[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

语文教学的问题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创新策略;教学情境

语文是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教学中,由于受到师资、思想观念等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今后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创新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课程内容安排不科学,往往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随着经验的积累,往往养成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束缚了教师的思维方式。在不同的课堂,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往往会采用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2.教师素质待提高。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掌握的知识比较陈旧,一些教师没有及时更新知识,导致不能适应教学新情况,不能很好地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些教师不专心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难以接受,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创新意识,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3.教学评价不完善。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常常采用单一的期末考试进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使得教学过程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另外,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忽视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评价,难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交际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小学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应当成为小学语文知识的主动接受者,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指导学生的学习,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与学习习惯。

2.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对此高度重视,推动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教师应该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知识创设良好的氛围。例如:在每堂课文内容学习之前,可以根据本章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情节,利用多媒体设置短小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3.优化课堂内容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设置以下内容,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当中。设置学生主动质疑的内容,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使学生养成善于提问、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此外,还要设计让学生积极动手的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当中。

4.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练习形式。在一部分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教师应该设置丰富的练习形式,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通过问答形式、小组接力赛、即兴演讲、辩论等,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正意见,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5.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在创新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对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引进工作,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注重引起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以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接受新知识和新理念,注重教学观念的创新,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6.完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教师不能忽视这项工作,在教学中需要灵活运用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让评价既发挥改进教学的依据,也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例如:采用及时评价的方法,当场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并提出改正意见;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改变单一的将卷面测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同时,将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流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总之,语文是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好这门课程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热爱,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在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创新策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启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反思[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2).

语文教学的问题篇10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存在问题;优化对策

探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可行性建议,是深化高校教育事业改革,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探索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汉语言文学的吸引力与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推进。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科的附加值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汉语言基本知识点与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优秀大学生,为大学生将来走出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必要的基础与保障。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教师过分注重了知识点的传授与讲解,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有所忽略,需要在今后的教书育人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面对如今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与压力,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基础,而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提升,人文素养的培养。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浓厚的人文气息,在教学环节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灌输。[1]

2、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由于受到就业前景与形式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是很理想,部分高校汉语言专业招生人数有所减少。许多汉语言文学的教师也开始转向其他学科发展,同时部分汉语言文学的教师还担任着学院或者学校各部门的领导职务,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专心于教学工作,影响到了教学质量与实效性的提高。还有部分教师在思想上、学术上不能与时俱进,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缺乏深入的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未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

3、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汉语言文学教学与时俱进,新课标教学的重要体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放在了课本知识的讲解与知识体系的构建上,但是在新时期的今天,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应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方面进行创新,从而达到增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吸引力,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在熟悉课本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与人文故事,将其应用衔接于课本知识中,从而既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又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将其与课本中的知识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3]

4、考试形式陈旧单一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与观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考试,知识点考查形式仍然是死记硬背,缺乏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口语表达能力、思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测评与考核。传统的考试方式与测评方法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更不能培养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思想,不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充分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中。对于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考查方式,可以组织学生对于本学期以来所阅读经典图书的心得与收获进行交流,以此来考评学生的思想深度与理解程度;通过小组形式的交流与互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精神。[4]

二、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建议

1、汉语言文学教学从传授知识向培养人文素养转变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所以, 大部分课堂上我们看到的还是知识讲授占主导地位的现象,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所以我们要进行改革,注重语言素养的教学,渗透文学、文化的熏陶与浸润,切实做到从思想上塑造学生,发挥文学教学的优势,着力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2、明确教育理念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如下几点:其一,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其二,准确把握汉语语言教学教育的核心;其三,提倡合作式、自主时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其四,构建开放而又充满兴趣的汉语言课程体系。对于汉语言教师来说,以上四点必须要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因为这些理念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得以总结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修正,这样才可以有效解决应试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3、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

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进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适合于社会人才需求计划,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应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思路与创新理念,赋予其时代特色与新的含义。以往教师在课堂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一味掌握主动权的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优秀人才培养,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表达其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搜集整理具有讨论意义的主题,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与陈述,对于同学们的讨论结果作出评价与鼓励。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组建网络交流平台,在课后或日常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的探讨与交流。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与状态,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加以及时的引导与启发,这样才有利与学生的成长。

4、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单纯的教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教师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知识的更新,将自己的学习所得传授给学生们。作为教师本身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紧跟时展的脚步,努力做大学生的知己和朋友,揣摩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让自己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解决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理念,结合自己与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努力钻研,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以增强其吸引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其次,还需要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及时思考、总结,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自己的思想,然后于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体现出较高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注 释】

[1] 吴桐洲.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4-45.

[2] 郑君.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56-257.

[3] 陈家琳.浅淡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6)80-90.

[4] 谢奇勇.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的基本特征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