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十篇

时间:2023-08-04 17:38:03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篇1

[关键词]旅游学科;旅游教育与科研;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3-0019-05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在中国和全球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趋势、新特点和新问题。笔者在此所称旅游不是仅指旅游业,而是指作为一种综合性社会现象的旅游。

新世纪旅游发展对专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所称人才包括政府对旅游发展宏观调控方面的人才、各类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旅游教育与科研人才。新世纪的旅游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多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需要具备有效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旅游发展中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特别需要具备创新能力。

与此相应,新世纪的旅游发展对旅游学科和高等旅游教育的教学、科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学科应当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高等旅游教育应当作为现代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的孵化器;旅游研究应当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研究,进而要求高等旅游教育和研究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

旅游学科建设与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事物: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主干课程的设置、教学重点的确定必须以旅游学科为基础,以旅游科研成果为先导和指导,应当通过改革和提升不断趋于科学化、合理化,以适应现代旅游不断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旅游发展始于改革开放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等旅游教育和科研几乎与旅游发展同时起步。对近30年来走过的历程需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全面分析。一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人所共知的;另一方面,中国的旅游发展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高等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中确有一些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新世纪旅游发展要求我们通过认真反思,重新审视近30年来我们对旅游、对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的理解、看法、态度以及相关行为。

一、从中国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谈旅游的基本性质

中国的旅游发展,由于当时特定的创汇需要,是从入境旅游开始的。入境旅游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外汇创收,2006年已达339.5亿美元。30年来,我们始终将入境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全国和各地旅游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似乎入境人数越多,创汇越多,旅游发展的成绩就越大。然而,这些外汇创收的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文化成本,却始终是一个更值得重视但又长期被疏忽的问题。

为刺激国内旅游发展而设立的“黄金周”制度,对拉动内需和货币回笼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黄金周”期间人满为患,对旅游资源造成了大面积毁损。旅游接待地面对人山人海的游客应接不暇,旅游服务质量下降,进而对旅游声誉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提法在符合条件的地区确实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各地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跟风,造成了资源的破坏、资金的浪费,也造成了劳动力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人为失衡。

出境旅游的增长标志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有损于中国国民形象。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深入挖掘和研究这一现象的根源,只是采取了一些就事论事的表面措施。

中国在发展旅游的早期就十分重视法制建设,实属明智之举,而且旅游法制建设也的确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但是迄今为止,各种旅游法律法规的调整重点始终是政府和旅游业之间的纵向法律关系,可在旅游的实际运作中大量发生的却是旅游接待地及其各类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横向法律关系,这是体现旅游活动本质的“主客关系”在法律层面的反映,然而恰好在这种关系上缺乏足够的法律规范加以调整,从而使旅游者与各类旅游经营者之间矛盾和纠纷的解决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更值得提出的是,作为中国旅游事业发展根本大法的旅游基本法至今未能出台。这样,不仅各种具体的旅游关系,就连旅游发展的根本宗旨、根本性政策原则以及旅游发展中一系列根本性权利义务关系都缺乏直接的法律规定。

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对旅游基本性质的认识密切相关。认识的偏颇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行为的偏颇。

对旅游的基本性质,目前有几种不同认识:在一般人看来,旅游是玩,是去外地游乐;旅游实业界和学术界的一些人士将旅游看作是一种可以赚钱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也有人将旅游定性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当然,也还有其他说法,例如:旅游是具有文化性质的经济活动、旅游是具有经济性质的文化活动、旅游的性质既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或者说,旅游的性质有时是经济的,有时是文化的。笔者真是不能理解,一个事物的基本性质怎么可以随意变化。

这些说法长期同时存在,各自在努力寻找其根据,相互争论不休。不同观点的争论是正常现象,但是,对旅游基本性质问题的困惑和混淆已经对旅游发展和高等旅游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上述问题的根源,在笔者看来,主要是没有真正将旅游纳入社会科学的范围,没有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旅游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如果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纳入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认真研究它的起源、结构和形态、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就会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其基本属性是文化而不是经济,它是一种多元系统网络结构。

二、旅游研究与旅游学科的发展

1、关于中国旅游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旅游研究在高等旅游院校广泛开展。但实事求是地评价,研究领域较为片面:政策研究和为论证政策所做的研究较多,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较多,然而对旅游学科本身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则不足。研究人员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论尚存在差距。研究文献较为丰富,但对旅游学科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甚至是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则研究深度不够,例如旅游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对旅游学科应如何定性和定位?什么是旅游学科体系?旅游学科体系应如何建设?笔者曾试验性地询问过一些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教师,“什么是旅游学科体系”?大部分情况下是两种回答:一是“不知道”;二是将旅游学科体系混同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事实上,学科体系和课 程体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学科体系是课程体系的基础。学科体系的结构由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应用理论3个层级构成;课程体系则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3个层级构成。两个概念的混淆是目前有些院校课程设置科学性、合理性存在欠缺的重要原因。造成这种混淆主要应归结于学科意识不足。

上述问题的根源包括中国的特定国情方面、政策导向方面,也包括相关人员的科学素养和思维方式方面。正是由于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至今没能有效地建立起完整的旅游学科理论体系。

2、关于旅游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尽管目前还有不同认识,但纵观30年的发展历程,应当说认识在不断进步。

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旅游的研究不被看成是一种学问。在当时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院校,要建立旅游专业曾受到传统学科多数专家学者的反对。后来旅游专业在有些高等院校设立之后,政府旅游主管机构的官员也公开劝阻旅游专业的教授不要做旅游研究,只要上好课,教会学生一些技能就可以了,坚持主张“旅游不是学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和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专业的教师认识到,旅游领域有大量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一个特别值得提出的进步就是1996年在浙江萧山举行的全国高等旅游院校协作会上,有许多教师发出“加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呼声。进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多数高等旅游院校已经达成共识:旅游学科不应设在工商管理之下,而应当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

旅游学要成为一门科学,置身于高等教育和科研之列并顺利发展,就必须建立起独立的旅游学科,而要证明具有这种学科资格,就必须能够提出具有方法论内涵的旅游学基础理论体系,基础理论是学科建设的根本。

3、关于旅游学科的定性和定位问题

根据笔者的理解,旅游学是一门科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这里重要的是首先必须正确理解科学、社会科学、旅游学这3个概念。

科学并非神秘和深不可测。按照德国哲学家波塞尔的说法,“科学就是由真实陈述句构成的系统”。这里包括两层含义:首先,它是真实的陈述句,是事实真相的反映;第二,这些陈述句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系统。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互动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学科集群,主要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

笔者以为,目前将旅游管理列在工商管理之下是很不恰当的。这种做法违背学科划分的基本原则,限制了旅游学科的发展。因为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旅游发展中形成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决非工商管理所能囊括。

众所周知,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经济学从出现到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经历了两三百年的时间,而旅游学科在中国出现还不到30年,在欧美国家也不过是从二战以后才发展起来。按照科学的态度,应当允许它有一个成长过程,应当允许它存在一些不完善,决不能因为这种不完善就轻易否定它的存在。

4、关于旅游学科的理论体系问题

旅游学科的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应用理论3个层级构成。这3个层级理论的研究对象都是体现旅游自身特征、自身固有规律的现象和关系,而不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在旅游领域的简单应用或套用。例如,旅游心理学、旅游法学就不属于这个范围。

旅游基础理论是整个旅游学理论体系的统领和指导,它研究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的起源、结构与形态、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旅游基础理论之下,有5个方面的分支性专业理论,即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社会学理论、旅游人类学理论、旅游管理学理论、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理论。

这5个方面专业理论所研究的对象都是旅游活动必然引起的现象、关系和问题,都体现了旅游的自身特征和自身规律。

第3个层级的应用理论对旅游的各专业领域,例如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景区和景点的开发、旅游交通运输等业务的运作提供理论依据。

5、关于旅游学科的研究方法论问题

方法论既不是科学哲学,也不是某些具体的研究方法。方法论是指在一项研究中从思考问题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到陈述作者观点、形成理论的系统过程。方法论实际上是理论骨架,用以支持理论,使理论得以自圆其说。方法论是有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方式,其关键因素是逻辑。

旅游学科的方法论只能在旅游学研究过程中形成,在研究完成之后才能做出系统的、完整的解释。在此之前只能暂时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论。

在旅游学研究中首先必须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论,它们是方法论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孔德的实证论、休谟的“铡刀”命题、因果关系和逻辑思维。所谓休谟的“铡刀”命题是指价值中立,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断然分开,通过对事实的观察和研究得出“是”或“不是”的判断,从“是”不能导出“应该是”的结论。

当然,在旅游学研究中除了掌握基本方法论之外,也应注意掌握和运用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例如:比较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等。

三、高等旅游教育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我们的高等旅游院校及其所培养学生的数目在不断增长。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2005年全国高等旅游院校已达693所,在校学生30万人。但是,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能力结构却存在较为明显的欠缺。目前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但另一方面还就是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难以适应现代旅游不断发展的需要。

对于高等旅游教育,有几个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质量的根本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高等旅游教育的定性

这一问题在国内始终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其一,认为高等旅游教育是职业教育;其二,认为高等旅游教育是科学教育或称专业学科教育。笔者以为,定性问题是十分关键的,它决定高等旅游教育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问题。

按照申葆嘉教授的说法,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都是以体现自身特征的独立学科作为建系的基础,围绕自身特征展开的基础研究则是建立学科的理论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因受其培训目标的限制,一般不讲授学科基础理论,也不从事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只从事“工艺性”的教学和研究,侧重技能训练。

由此看来,目前国内除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类院校中的旅游专业属职业教育之外,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的旅游专业都应当是以独立学科为存在基础的科学教育或称专业学科教育。

应当看到,国内有相当一批普通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事实上是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无论从课 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内容的安排,还是对实践环节的要求等方面都可以找出足够的证据。另有一些院校从指导思想上就认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就应当是高等职业教育。

造成这一现象的起始原因是我国在建立高等旅游教育之初就将它定位为高等旅游职业教育,提出了“走洛桑道路”的办学方针。这种定位事实上否定了旅游学科建设以及旅游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必要性。然而,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旅游专业并不适合“走洛桑道路”,至少是并不全适合“走洛桑道路”。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教育主管机构的学科目录将旅游专业以旅游管理的名称列在管理学门类中的工商管理之下,事实上降为三级学科,因而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限制了旅游学科的发展。一个工商管理不可能包括旅游学科的全部内容,甚至可以说仅包括了很小一部分内容。

前面提及的中国旅游教育和科研存在的偏差与这两个政策导向性因素直接关系。

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差距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以旅游学科发展的研究成果为指导,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以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需要。为此,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差距。主要是以下3个方面:一是有些院校,尤其是新建旅游院校盲目模仿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但由于自身条件不足,使教学计划不能充分实施,部分课程落空,难以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二是有些院校师资队伍学科背景较为狭窄,又未能有效地引进必要人员使师资结构合理化,只能是因人设课,从而难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三是刻意追求所谓“特色”、“创新”,而没能保证其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旅游教育和旅游院校膨胀大潮使然,都想跟风,于是便匆匆上马;二是设立专业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不足,机构成立了,但机构运作条件尚不充分;三是学术积累不足,甚至学科观念和学科态度存在偏差。其实说到底,还是一个科学素养和思维方式问题。

3、旅游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几个值得重视的关键

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对主干课程的设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是主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事实上涉及本专业课程体系的两个部分,即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除了与学科体系中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相匹配之外,还应包括一部分必要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在旅游领域应用方面的课程,而专业选修课除了包括学科体系中的应用理论之外,也包括一部分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所必需的相关知识课程和应用性课程。

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应当突破工商管理的限制。因为旅游学是要按照独立学科来建设的,旅游学科的一些必须掌握的内容甚至可以说与工商管理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专业选修课最好能够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兴趣、就业前景、职业生涯,设计为板块模式。

第二是各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或学科负责人对旅游学科的理解,对主干课程设置原则的确定,对各主干课程讲授内容和相互关系以及主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关系的设计与安排。他们的理解以及相关设计和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命运。

第三是各主干课程的任课教师。课程体系设计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只是走出了正确的第一步,一个同样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师的选任。主干课程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是“博”和“专”的良好结合,知识面应当较宽。与此同时,在其所任教的专业领域内应当有较深的研究。

必须指出的是,社会科学在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呈现了一个长达30年的真空。当时由于多次政治运动的干扰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禁锢,社会科学被批判为“资产阶级的学问”。所幸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恢复了它在中国学科领域中的地位。但是,目前有相当一批旅游专业的教师对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十分陌生。既然旅游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范围,那么这一课就必须补上。

旅游学科各主干课程的教师都必须共同地对旅游基础理论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娴熟的掌握,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旅游基础理论指导自己所任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教师在教好所承担课程的同时,应当以足够的责任心和能力有效地指导学生合理选课,合理设计自己的专业方向,建立专业兴趣,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最后,旅游专业主干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讲授内容应当是一种衔接关系,不能出现较多的重复。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课程体系的合理设计,但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设计和讲授、各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同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近些年来旅游实业界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颇有微词。应当如何理解和评价实业界的立场和说法?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本科教育应当给学生什么?用人单位应当给学生什么?各自对学生的职责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必须搞清。

从总体上划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由院校培养,职业技能由用人单位培养。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和高职院校所传授的理论知识是不同的,这是出于学校类型的区别。这种基本分工不能错位。目前一些用人单位提出毕业生报到后很快就能够顶岗作业是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期间接触旅游实践无论如何是必要的,但问题在于以什么心态、什么形式、多长时间接触实践?这种接触要达到什么目标?在普通高等院校教学计划规定的两三个月的实习期内,很难使他们获得任职不久就可以顶岗作业的能力。

过去一直有一个说法:高等院校本科学生比中专和高职院校的学生“后劲足”。认为后者由于实习期长,动手能力较强,可能开始时表现得较为突出;但前者如果理论基础扎实,知识能力结构合理,则会有更大发展潜力。这正是普通本科院校及其学生所应追求的目标。

应当努力使学生端正实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通过认真实习,掌握必要的技能是为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实习学分。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篇2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这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标准。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在对100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大三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并结合当前教学实际,提出了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旅游行业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旺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培养,而旅游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旅游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这对旅游管理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标准。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新时期旅游教育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综述

国外旅游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各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时期。各国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太相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大相径庭。一般而言,都是根据各自的旅游发展实际,不断调整其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国外旅游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教学、研究与实际相结合。应用型环节是外国旅游本科教育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大学教育中有固定的实践时间和实践学分。在英国,一般旅游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会为第三学年学生提供48周的实习机会,且实习多在假期进行,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前获得工作方面的知识与经验,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实习单位包括大众性的旅游公司、旅游景点、旅馆、旅游机构和旅行公司等[1]。如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饭店管理本科教育的实践安排为:每年4月,学生有3天时间可以接管酒店,为毕业生和酒店知名人士提供全方位服务;作为三四年级的学生,你可以申请为康奈尔发起组织之一的任何一个饭店工作6个月;在酒店管理学院自己的饭店和高级管理人员教育中心,学生在平时或暑假都可以得到餐饮服务、客房服务、会计、前台、宴会等岗位的实习机会[2]。美国、德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表明,积极发展短期的、应用型的、技能型的高等教育,为快速扩充和升级的旅游市场提供适应其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是旅游业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迅速转型阶段时的必要举措。

目前,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国内各普通高等院校都有很多探讨,也已经形成了很多典型的模式。例如,有些院校根据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应用型”特征和专业岗位要求,结合旅游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情况,构建起了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大专业、多方向”,“宽基础、活板块”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突出的教学体系,校企紧密结合的培养途径,“双师素质”的师资建设,地方性特色突出的教材建设及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与质量管理培养体系;一些院校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能力为重点,推动实训基地建设,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这些模式对其他高等院校旅游类专业具有很好参考价值,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调研分析

旅游教育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如今,中国的旅游管理教育已经建立起以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起点,高职高专、普通本科为主体,并且涵盖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的较为完整的教育层次系统。目前,多渠道、多方位、多种类、多层次的旅游高等教育格局已经形成[3]。

在众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对培养对象——旅游专业在读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目标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对100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大三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当前教学实际,提出了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为相关的旅游院校参考借鉴。

在100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在高考选择旅游管理作为自己的专业主要是出于爱好和兴趣,占总人数的41%。并且男女生比例达到7:93,主要是女生喜欢并选择了旅游管理专业。

作为大三的学生,他们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未来并不看好,认为旅游行业累、不稳定的占了一半以上。可以看出来到学校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与外界的接触,他们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有所改变。

由于旅游业发展迅速,市场对各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上急剧增长,知识和技能上逐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明显跟不上市场不断提出的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要表现在:知识陈旧,知识不够全面、系统;对旅游管理的应用认识不够,认为学旅游管理专业就是伺候人,就是为别人服务,

[1] [2] [3]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端盘子、洗碗;不能迅速解决实际工作中随时遇到的难题,实践能力不强。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旅游管理开设的课程提出了许多想法和建议。在调查问卷中,对回答“大学已经学过的课程感兴趣的课程有哪些?”这个问题上,有%的同学选择了礼仪课,%的同学选择了中国旅游文化,%的同学选择了英语,%的同学选择了餐饮,可以看出实践类的课程更加吸引学生。对于回答“有没有什么知识是你非常感兴趣,而我们的教学计划里没有的?”这个问题时,%的同学提出想学习小语种类的课程,还有%的同学只是提出想学习实践类的课程。在回答学习感到吃力的课程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学选择了高等数学,%的同学选择了经济学,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数学功底比较薄弱。

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比较迷茫,没有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从事旅游行业的学生占%,对未来的工作问题,有%的学生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也有%的同学选择了“走一步看一步”。

在调查问卷中,学生中有%的同学愿意和老师谈谈未来的职业规划,但是不知道哪些老师能就这方面沟通,这表明了学校在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方面做的还很不到位,老师也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调查问卷统计以及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更新培养观

念,实现由培养以专才型人才为主到培养以通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改革培养方式,实现由被动灌输向主动思考培养方式的转变;转换培养体制,实现由封闭式培养向开放式培养的转变。旅游管理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实践教学这一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除了开设一些模拟实验课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到实践中去学习。

三、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通过调研对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构想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进行课程规划设计,确定课程内容,组织实施教学,努力探索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创新,建立与职业技能资格考核体系接轨的能力评估系统;将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和教学条件作为人才培养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一)构建四阶段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逐步构建“素质、能力、技能、学术”四阶段式课程体系。第一学年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第二学年开设的课程目的在于打造学生的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第三学年开设的课程重在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第四学年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毕业答辩等培养学生的学术水平。通过四年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得以提升。

(二)优化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应用性人才

.注重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因此教学环节中应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在设置上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习及自我学习能力。主要由课堂参与、独立作业、小组作业、外出考察、毕业论文组成。开设带有研究性质的实验课,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纳入某项课程的研究之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旅游活动深层次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归纳、综合的研究能力。

.重视英语口语交流和表达和计算机能力培养。开设各类英语口语课,如基础英语口语、专业英语口语等课程,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另外,鼓励学生经常到学校“英语角”锻炼和提高口语能力。在《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软件设计》等课程中注重实践环节,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多引入探讨式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课堂讲授向多样化的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发展。使用案例讨论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和参与精神;运用电子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实地教学,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实务感;引入角色模拟教学法,可引导学生在特定环境下进行角色体验,增强对知识的领悟和运用;采用专题研讨教学法,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学术探索精神。

.重视校内外实践基地。校内外实践基地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职业能力培养不只是操作技能或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包括知识的应用、技能的掌握、经验的积累、职业意识、习惯态度的养成与职业创新等。同时,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其就业上岗后的服务和管理行为大多是相互联系的群体活动,因此必须十分注意对学生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行业有真实的认知。

(三)建立导师制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篇3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高等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数为31.19万人,其中专科生18.8万人,占58.88%;2012年全国旅游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数为31.93万人,其中专科生18.08万人,占56.64%。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总数已占据旅游高等教育总人数相当高的比例,未来也应该成为旅游行业人力资源的主力军。因此,调查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本行业就业倾向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调查问卷和走访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为三所高职院校和一所专科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30份,回收问卷122份,有效问卷114份,回收率93.8%,有效回收率93.4%。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三个部分:第一,高职高专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知晓程度,即对专业和就业渠道的了解程度;第二,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即专业学习情况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情况;第三,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忠诚度,即学生未来在择业时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的意愿。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专业知晓度

本文将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和该专业就业渠道的了解程度称为专业知晓度,问卷中设计了两个问题来反应此项内容。一是调查学生

们在入学前是否了解旅游管理专业;二是调查在入学前是否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

就业去向。调查结果如表1: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入学前,有54.4%的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并不了解,他们可能在选择专业时非常盲目,甚至是按照父母的意愿进行的选择。而对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去向的选项中,有63%的人选择了“不明确”。

(二)专业能力

本文中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指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和职业资格证书实际考取情况及考取意愿。调查结果如表2: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仅有28.1%的人认为自身的专业学习较好,而64.9%的人认为专业学习情况一般。梅虎等通过因子分析法的定量研究认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旅游管理本科生本行业就业倾向的因素。笔者认为,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样能够促进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本行业就业。对于职业资格证书的调查,有63.2%的学生打算或已经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为今后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做准备。

(三)专业忠诚度

本文将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定义为专业忠诚度。调查结果如表3: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仅有7%的学生未来不选择在旅游行业就业,这说明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忠诚度较高,本行业就业倾向较高。然而实际的情形却是:旅游管理专业相关职位的初次就业离职率普遍较高,并且从长期就业情况看,旅游管理类学生较少留在本行业内。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较高的本行业就业倾向与高流失率这一矛盾的现象迫切需要引起学校、企业的高度重视。在“毕业后从事何种旅游工作”的调查中,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行社和酒店。

三、结论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忠诚度较高,本行业就业倾向也较高,希望在本行业就业,大部分学生已经考取或正在积极准备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但是因为在入学前对就业去向不明确,对今后的工作岗位也不了解,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自身的感受与选择专业时的期望值之间有很大的落差,导致学生尽管有本行业就业的倾向,但是在经历了初次就业、甚至是在实习以后,出现大批学生离开旅游行业就业的现象。加之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较薄弱,在就业岗位上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忠诚度。

伴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旅游教育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重要板块,最直接地适应了旅游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对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理应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主力军,然而,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却选择“有业不就”,离开旅游行业。解决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较高的本行业就业倾向与较高的行业流失率这一突出问题,需要社会、行业、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多方的共同努力,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提升旅游行业就业吸引力

旅游主管部门、行业组织、旅游企业和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要大力宣传旅游行业就业优势、发展前景和工作环境,提高社会各方面对旅游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要在岗位调整、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为旅游行业各类员工打通职业上升通道。尤其是旅游企业,要在提高和改善员工薪酬待遇水平的同时,加强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珍惜一线员工,为企业发展储备后备人才。

(二)高职高专院校要建立旅游人才培养与产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产业的性质决定了旅游教育要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旅游业需要的人才以应用型人才为主,旅游高职高专教育一定要突出自身的特色,将人才培养扎根于旅游产业实践,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决不能做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笔者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认为所在学校的专业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设计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三)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篇4

关键词: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社会经济

一、概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高校的特色是通过其特色专业显现出来的。在一定意义上说,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是竞争力、品牌和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办学经验趋于成熟的标志,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获得持续竞争力、影响力,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特色专业的多寡,也是衡量一所高校、一个地区高校综合水平和竞争力的一项主要指标。海南高校怎样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正确识别和遴选一批特色专业并大力进行特色专业的建设,成为海南高校面临的一大任务。

二、海南应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的缘由

1.现有部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布点情况与分析

自2007年至今,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七批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共3454个,其中,有23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被确定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如表1)。

注:本表数据系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各批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统计;

?该校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名称为“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该校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名称为“旅游管理(英语)”。

显然,这些学校获得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并不完全因为其在国内各高校之间的比较优势,还有一些真正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学(如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并没有将旅游管理申报为部级特色专业。从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分布来看,高等学校在自己的特色专业识别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旅游管理专业在本校各专业中的比较优势是否明显;二是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否能够较好结合。

2.海南省现有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分布及分析

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七批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海南省获得了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如表2),占全国的0.376%,从比例来看,是全国最低的水平的省份之一。[1]

注:本表数据系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各批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统计。

从海南省高校的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所属学科来看,包括农学5个、医学2个、理学1个、工学1个、法学1个、教育学1个、艺术学1个和与农林相关的管理学1个,较好地反映了海南高等教育的积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这些特色专业集中于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医学院,其余本科院校无一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3.特色专业建设的目的与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的人才供给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表现在数量上,而主要表现在人才的结构、质量和适用性等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变动性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稳定性、滞后性之间的差异;二是各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与高校培养人才的通用性之间的差异;三是特定工作岗位所涉及的知识的广泛性、交叉性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专门性之间的差异。[2]正是在这种高等教育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下,非常有必要进行特色专业建设。通过特色专业建设,促进学科的发育和成熟,为人才市场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对于地方性高校来说,特色专业的建设要面向地方、充分依靠地方的现有条件和优势,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充分研究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发展战略,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服务于地方的发展战略。

海南建省之后,海南社会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颁布之后,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产业选择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现有的特色专业建设水平、专业布点与海南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即将发挥的作用是不相称的,海南高等学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当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

[1] [2] [3] 

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具有海南特色、为建设国际旅游岛服务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海南高校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特色专业的培育和建设对于海南高校的发展、对于海南高校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海南高校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使命的必然选择。

作为建设中的国际旅游岛,其旅游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无疑取决于旅游管理与服务人才的质量与数量,旅游规划、旅游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应是海南高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而建设旅游管理特色专业是完成好这一任务的不二途径。

.海南现有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情况

海南省现有本科院校所,除海南医学院之外,其余所均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从专业(方向)设置来看,所本科院校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海南大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下分旅游企业管理、国际酒店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管理、旅游信息管理和应用外语(英、日)等方向,另外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下设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在市场营销专业下设旅游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方向;海南师范大学在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同时,还设有中英校际合作旅游管理专业;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不仅设有旅业管理分院,该分院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专业,且在旅游管理专业下设旅行社管理、邮轮服务与管理、高尔夫管理和体育竞猜管理等方向,还另设有国际旅游分院。从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学生来看,在校学生规模超过人的达到所,在校生人数不足人的学校的年招生规模也是较大的,海南旅游管理本科学生总规模达万人;从师资来看,尽管海南各校尚无如保继刚、吴必虎、杜江、马勇、罗明义等在全国有很大影响力的专家,但已经拥有了一个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已经承担起了全部教学工作并为海南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智力支持。

应该说,海南旅游管理类专业建设具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并逐渐显现出其优势和特色。有的学校从专业内涵方面进行方向拓展,有的高校则从专业的外延进行方向拓展,呈现了多样性的发展态势。这些多样化的发展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建设旅游管理部级特色专业并建立一个旅游管理特色专业体系,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于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海南部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分层分级建设特色专业

海南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呈现了较为丰富多彩的局面,可以针对这个实际,建立一个特色专业建设体系。这个体系不仅仅是一个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形成的层级体系,即所谓省级、校级特色专业,而且还应该是一个充分运用旅游管理专业内涵和外延的体系,即在旅游管理的各个环节管理方向、旅游的各个方面内容管理方向确定各级特色专业(方向)。从特色专业建设的步骤来看,首先鼓励各学校建设自己的特色专业(方向),然后在对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省级特色专业,并由教育、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拨款支持;在省级特色专业建设达到一定水准的基础上,遴选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另外,在各级特色专业的遴选中,不应只看材料的好坏,应当主要看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应当对所申报的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育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特别是社会对于该专业人才的认同程度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将那些确实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选拔出来,加大建设力度,建设成为社会认可的真正的特色专业。

.鼓励特色,杜绝同质化

海南培育部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不能将已有的个其他院校的特色作为自己的特色,海南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应有自己的特色。海南省内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也应具有不同于别校的自己的特色,应当鼓励和支持省内各高校根据实际凝练自己的专业特色。

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一个非常宽阔的平台,各高校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可以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多个方面展开,这是海南高校建设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的基本背景。针对海南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较多的实际,各高校之间的专业建设应主要形成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注重培养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篇5

关键词: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旅游行业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旺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培养,而旅游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旅游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这对旅游管理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标准。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新时期旅游教育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综述

国外旅游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各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时期。各国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太相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大相径庭。一般而言,都是根据各自的旅游发展实际,不断调整其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国外旅游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教学、研究与实际相结合。应用型环节是外国旅游本科教育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大学教育中有固定的实践时间和实践学分。在英国,一般旅游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会为第三学年学生提供48周的实习机会,且实习多在假期进行,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前获得工作方面的知识与经验,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实习单位包括大众性的旅游公司、旅游景点、旅馆、旅游机构和旅行公司等[1]。如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饭店管理本科教育的实践安排为:每年4月,学生有3天时间可以接管酒店,为毕业生和酒店知名人士提供全方位服务;作为三四年级的学生,你可以申请为康奈尔发起组织之一的任何一个饭店工作6个月;在酒店管理学院自己的饭店和高级管理人员教育中心,学生在平时或暑假都可以得到餐饮服务、客房服务、会计、前台、宴会等岗位的实习机会[2]。美国、德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表明,积极发展短期的、应用型的、技能型的高等教育,为快速扩充和升级的旅游市场提供适应其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是旅游业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迅速转型阶段时的必要举措。

目前,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国内各普通高等院校都有很多探讨,也已经形成了很多典型的模式。例如,有些院校根据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应用型”特征和专业岗位要求,结合旅游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情况,构建起了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大专业、多方向”,“宽基础、活板块”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突出的教学体系,校企紧密结合的培养途径,“双师素质”的师资建设,地方性特色突出的教材建设及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与质量管理培养体系;一些院校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能力为重点,推动实训基地建设,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这些模式对其他高等院校旅游类专业具有很好参考价值,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调研分析

旅游教育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如今,中国的旅游管理教育已经建立起以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起点,高职高专、普通本科为主体,并且涵盖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的较为完整的教育层次系统。目前,多渠道、多方位、多种类、多层次的旅游高等教育格局已经形成[3]。

在众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对培养对象——旅游专业在读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目标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对100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大三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当前教学实际,提出了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为相关的旅游院校参考借鉴。

在100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在高考选择旅游管理作为自己的专业主要是出于爱好和兴趣,占总人数的41%。并且男女生比例达到7:93,主要是女生喜欢并选择了旅游管理专业。

作为大三的学生,他们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未来并不看好,认为旅游行业累、不稳定的占了一半以上。可以看出来到学校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与外界的接触,他们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有所改变。

由于旅游业发展迅速,市场对各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上急剧增长,知识和技能上逐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明显跟不上市场不断提出的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要表现在:知识陈旧,知识不够全面、系统;对旅游管理的应用认识不够,认为学旅游管理专业就是伺候人,就是为别人服务,端盘子、洗碗;不能迅速解决实际工作中随时遇到的难题,实践能力不强[4]。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旅游管理开设的课程提出了许多想法和建议。在调查问卷中,对回答“大学已经学过的课程感兴趣的课程有哪些?”这个问题上,有25%的同学选择了礼仪课,29%的同学选择了中国旅游文化,21%的同学选择了英语,20%的同学选择了餐饮,可以看出实践类的课程更加吸引学生。对于回答“有没有什么知识是你非常感兴趣,而我们的教学计划里没有的?”这个问题时,16%的同学提出想学习小语种类的课程,还有17%的同学只是提出想学习实践类的课程。在回答学习感到吃力的课程这个问题时,有19%的同学选择了高等数学,35%的同学选择了经济学,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数学功底比较薄弱。

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比较迷茫,没有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从事旅游行业的学生占26%,对未来的工作问题,有38%的学生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也有26%的同学选择了“走一步看一步”。

在调查问卷中,学生中有70%的同学愿意和老师谈谈未来的职业规划,但是不知道哪些老师能就这方面沟通,这表明了学校在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方面做的还很不到位,老师也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调查问卷统计以及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更新培养观

转贴于 念,实现由培养以专才型人才为主到培养以通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改革培养方式,实现由被动灌输向主动思考培养方式的转变;转换培养体制,实现由封闭式培养向开放式培养的转变。旅游管理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实践教学这一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除了开设一些模拟实验课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到实践中去学习。

三、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通过调研对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构想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进行课程规划设计,确定课程内容,组织实施教学,努力探索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创新,建立与职业技能资格考核体系接轨的能力评估系统;将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和教学条件作为人才培养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一)构建四阶段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逐步构建“素质、能力、技能、学术”四阶段式课程体系。第一学年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第二学年开设的课程目的在于打造学生的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第三学年开设的课程重在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第四学年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毕业答辩等培养学生的学术水平。通过四年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得以提升。

(二)优化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应用性人才

1.注重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因此教学环节中应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在设置上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习及自我学习能力。主要由课堂参与、独立作业、小组作业、外出考察、毕业论文组成。开设带有研究性质的实验课,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纳入某项课程的研究之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旅游活动深层次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归纳、综合的研究能力。

2.重视英语口语交流和表达和计算机能力培养。开设各类英语口语课,如基础英语口语、专业英语口语等课程,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另外,鼓励学生经常到学校“英语角”锻炼和提高口语能力。在《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软件设计》等课程中注重实践环节,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多引入探讨式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课堂讲授向多样化的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发展。使用案例讨论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和参与精神;运用电子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实地教学,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实务感;引入角色模拟教学法,可引导学生在特定环境下进行角色体验,增强对知识的领悟和运用;采用专题研讨教学法,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学术探索精神。[5]

4.重视校内外实践基地。校内外实践基地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职业能力培养不只是操作技能或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包括知识的应用、技能的掌握、经验的积累、职业意识、习惯态度的养成与职业创新等。同时,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其就业上岗后的服务和管理行为大多是相互联系的群体活动,因此必须十分注意对学生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行业有真实的认知。

(三)建立导师制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有很多实际问题愿意和老师沟通的现实,应抓紧建立导师制,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等问题进行引导,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的对策,力争缩小导师制的生师比例,进行学生与导师的情感体验互动和思维模式互动,真正为学生“解惑”。

(四)重视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

目前很多院校现有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多是从相关学科通过一定的短期培训或自学方式转入本专业的,所学知识不系统,再加上没有从事过实际旅游工作,很难胜任他们所承担的课程教学任务,更谈不上承担大型的科研任务,必将影响到毕业论文质量和人才培养的目标[7]。因此,要求旅游院校推行“双师制”,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旅游院校也可以从旅游企业中选聘兼职教师,增加专业课“现场教学”的学时比例,从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鼓励专业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听说能力和应用能力,突出外向性特色。

参考文献

[1]舒惠芳,石强.英国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7(5):91- 93.

[2]翁鸣鸣.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0):179-181.

[3]陈健平,黄安民.浅析旅游专业大学生的旅游职业化——以华侨大学旅游专业大学生问卷调查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9-253.

[4]周旗.河南省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南都学坛(自然科学版),2000(3):93-95.

[5]刘昌雪,汪德根.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对81 家旅游企业调查结果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495-463.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篇6

[关键词]旅游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作者简介]崔莹(1978-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郝月(1978- ),女,吉林松原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吉林长春13005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12-02

目前,吉林省旅游产业的地位得以迅速提升,省政府于2012年5月颁布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旅游产业壮大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在未来五年内,规划建设100个重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培育10家大型旅游集团,5家“全国百强”旅行社,新增3家5A级景区,15家5星级饭店,长白山等主要景区交通干线的高等级旅游公路建设基本完成,长春到长白山等重点景区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成,开通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等重点航段的水上旅游航线。

根据《通知》中制定的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整体目标可以看出,建设完善的旅游人才队伍是实现目标的重中之重。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应具备完善的人才培养、开发制度,完备的人才引进政策与管理办法,应实现宽渠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国内外旅游发达地区进行合作的方式培养人才等。

旅游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旅游人才的重要任务,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能否实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高级旅游人才的素质,依赖于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虽然吉林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旅游教育与研究资源,但是目前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在教学体制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还没有完善的旅游教育培训基地、企业与高校还未实现真正的联合办学等,这些问题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制约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只有实行旅游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式提升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使旅游高等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吉林省旅游产业壮大的目标。

一、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旅游人才

1.综合素质方面。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其发展有赖于相关行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旅游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因此,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必须深刻了解旅游产业这样的特性,在旅游管理工作中必须具备全局观念,不仅对旅游产业负责,也同样对旅游地的整体发展负责,这是作为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另外,对于高级旅游人才来说,战略管理能力也是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的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主要包括精品名牌战略、集约经营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应的,具备经营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市场发展战略管理等战略管理能力则是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的必备条件。

2.旅游策划人才。根据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推动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依托吉林省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文化内涵,营造旅游大环境和精细化建设,重点开发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风情旅游、历史文化游、城市风情游等。如何进行吉林省的旅游形象策划、公关策划、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服务策划是将吉林省建设成旅游大省、旅游强省的关键。高级旅游策划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意思维能力,能够在旅游项目策划中提出好的创意;具备深厚的文案写作能力;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良好沟通所涉及的各方面利益主体。

3.旅游市场营销人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高级旅游营销人才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全面掌握旅游行业发展动态,科学预测市场前景,根据吉林省的不同客源市场的需求,准确把握温泉养生、森林康体、民俗体验、修学考察、商务会议、展览奖励等旅游产品的信息,以旅游市场为导向,进行营销活动,从而为旅游市场营销提供可靠的市场基础。

4.旅游管理人才。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急需的旅游管理类人才包括高级职业经理人、会展管理、度假区管理、电子商务管理以及特级、高级导游人才等。这些具有国际水平、对国际旅游市场非常了解的人才为吉林省旅游业发展中的技术管理、服务水平管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人才的智力支持。

二、从吉林省旅游产业人才需求看旅游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吉林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各方面高级旅游人才的需求量极大,但从目前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现状来看,高校旅游教育仍然滞后于产业的发展,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在提供人才的数量、结构及综合素质方面相对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仍存在着诸多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适用于产业需求。目前旅游学科的内容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生态学、经济学、金融财政学、地理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学科体系宽泛综合,并不是专门化的学科,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深入、不系统,导致旅游高等教育将过多的关注点停留在客房服务、餐饮管理等浅层面上。同时,学科设置出现多重复。据调查,吉林省很多旅游院校同时开设管理学、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课程,造成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这样的学科设置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学到的知识杂乱无章,无法形成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另外,按照目前的学科设置,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工商管理专业下的二级学科,其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统一设定。但实际上旅游管理专业又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独特之处,即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要求很高,在就业时如果没有行业经历,则很难直接从事基层管理者的工作,而必须要从最基层员工做起,本科毕业生和中职中专类毕业生的工作几乎没有区别,这样也就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从人才提供的总量上难以满足吉林省旅游产业需求。

2.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模糊不清。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从整体来看在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方面大多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如长春市某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各级各类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主要开设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法规、旅游资源规划开发、饭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公关礼仪等。另一所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为掌握饭店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饭店管理能力和服务技能,熟悉饭店管理的相关法规及行业规定。毕业生能胜任旅游和酒店行业服务与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公关、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是能独立进行饭店创业、项目开发、市场推广的专业人才。

从这两所旅游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要么是培养目标过高,在学科没有得到应有地位的前提下,在实际人才培养中无法将目标落到实处,也就造成课程体系无法深入;要么就是比较严重的不对称结构,严重偏向某一方面,如酒店管理方向等。模糊不清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极易造成学生无法深入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导致学生就业时无法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

3.人才培养方式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目前吉林省旅游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手段比较落后,相对于旅游产业快速的发展,旅游高等教育远远跟不上其发展步伐,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严重缺乏产业跟踪,缺乏按照产业发展速度和形势及时调整的能力,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实际市场需求脱节严重。

同时,由于目前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程度很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造成教学水平难以与国际接轨,难以培养出国际化的创新型人才,更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途径

1.结合产业需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来说,最急需的是应用型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因此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不能过高过空;另一方面注重培养人才的知识应用能力,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确定未来发展主要方向,以便中高级旅游人才能够在旅游产业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不仅具备旅游专业知识,更能够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方向对旅游产业进行开发和服务。

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方面,除了针对旅游市场、旅游策划、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方面进行理论知识的培养之外,也要注重旅游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尝试按以下模式进行: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旅游产业策划、旅游市场营销及旅游行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能够在旅游产业各部门包括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从事策划、营销、管理工作。针对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状况,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常规的旅游专业课程之外,还应增开“吉林省民俗”“吉林省文化发展史”等凸显吉林省地方旅游特色的专业课,以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很快适应岗位。

2.构建特色实践教学模块。在现有理论课程教学模块的基础上,集中改革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模块中,充分利用各个旅游院校的实训室条件,构建特色实践教学模块。

目前各个旅游高校能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建设模拟实训室,但是从吉林省旅游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来看,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块仅局限于模拟饭店餐厅摆台、模拟前台接待、模拟客房铺床等岗位基本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在职业意识、人际交往沟通、判断决策等能力培养方面加大力度。在实践教学模块中应该增加职业经理人素质培养训练模块、旅游业管理技术模块。在职业经理人素质培养模块中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增加逻辑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训练;在旅游业管理技术模块中设置管理语言能力、综合执行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同时围绕相关岗位进行职业意识的训练。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篇7

引言 

自古以来,旅游就是非常受欢迎的户外活动,一些商人抓住这一商机,根据本地独有自然风光或文化古迹,设立相应的旅游景点吸引游客,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旅游业属于一种服务行业,不但可以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本地环境设施建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一、我国旅游教育发展现状 

(一)旅游人才供给不足 

每个十五期间,旅游新增就业人数达到50多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2005年,我国旅游从业人员近750万,但旅游主体人才还不到135万,相较之2000年提高了89.6%。到2006年,我国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000万,其占全国就业总人数近8%。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15年我国旅游从业总人数将超过1500万,还有近8500万的非专业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从业总人数将实现1亿。目前,随着旅游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发展速度比较快,旅行社与宾馆中高层管理人才需求量不断扩大,因而旅游人才社会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旅游教育人才供给却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发展所需。

 

(二)行业市场把握不准确 

一些旅游院校,在互联网+新形势下,没有充分把握并准确分析旅游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因而在人才培养中,目标不准确,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这都无法满足社会发展所需,主要包含培养的旅游主体人才比较少,不能适应行业岗位能力与知识结构需求。这就不难看出,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环节出现失误,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无法满足企业所需,加大了就业难度。 

(三)旅游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不高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旅游高效并未准确把握行业动态变化,因而难以培养出开放型、复合型及创新型的高素质旅游人才。有人提出,积极提高旅游人才參与国际竞争与创新的能力是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高等旅游教育形势不够乐观 

学科设置不合理,是旅游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有的高校在本院校的人文、文学或外语等工商管理学院设置旅游专业,这样不利于旅游学科发展的独立性。目前,我国旅游专业发展处于起始阶段,自身发展不够成熟,直接影响到社会各界对其的认可。同时有的学生毕业后不愿从事旅游行业;甚至有的高校旅游专业缺乏学科带头人,导致很多学生不愿选择旅游专业。从微观角度来看,高校没有根据行业发展所需,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体制。目前我国已成为重要入境游接待国之一,亚洲地区最大旅游市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之一,因此我国旅游教育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二、互联网+时代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使用措施 

(一)不断完善专业教学课程设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新时代,传统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所需。在实际教学中,将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专业内容相结合,比如在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课程中,借助网络技术讲解现代营销知识;利用微博、微信、官方网站等途径,宣传企业创新旅游服务产品;在导游讲解课程中,借助现代化科技与人工服务相结合,对内容进行智能讲解;在景点规划课程中,增设智能停车与环境质量检测等内容。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作用,加强建设智慧景区。由于一些学生没有掌握充足的计算机知识,因此在教材设置中适当的增设一些计算机基础课程,比如电子商务及3s等技术,辅助旅游管理专业学习。 

(二)加强师资建设 

在新时代,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使用中,受专业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人才素质不高。专业老师专业素质不高,旅游实践管理经验不足。由此,国家必须要重视,加大旅游管理专业投资力度。为专业老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技术与知识以此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 

(三)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互联网+新时代,对旅游管理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为市场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与高水平优秀人才。首先,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专业基础知识要牢固,从业综合素质高。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分组学习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等,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 

三、结语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篇8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的告诉发展,我国已经由旅游大国发展成为旅游强国,各大高校也为社会和旅游企业输送了大量旅游专业人才,但是数量并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才素质水平才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要保证我国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就必须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虽然我国高校基本都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采取恰当的措施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是目前高校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经济发展计划是二十年内经济水平翻两番,国家旅游局于2000年制定的旅游发展规划则提出了要在二十年在翻三番的超常发展计划,根据我国目前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实现这个目标是基本没有问题的,假定2000年我国旅游产业总收入为4000亿元,那么按照规划到2020年旅游产业总收入将会达到32000亿元,如此之高的产业经济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从事旅游及相关专业的人数约3500万人,未来十年内人才需求量将会有4000万的缺口,也就是说到了2026年,我国旅游产业总的就业人数可能达到7500万人左右,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高校教育是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在旅游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人才培养层次,包括职业教育、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我国高等旅游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总数约为1207所左右,高等院校495个,中等职业院校712个,在校学生共46万左右,旅游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20万人左右,旅游专业教师18.8万人左右,高等教师0.92万人,中等职业教师0.96万人,不论是在校学生数量还是办学规模都位居世界前列,基本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但是从专业细化、教学质量和培养途径多样化等方面看,我国与美国等旅游产业强国之间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初期主要是抓数量,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应将旅游产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优质人才上。对于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特点是细化程度较高,旅游专业包括了很多专业领域,如旅行社管理专业、旅游会展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等,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首先应科学的进行课程设置,才能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水平人才。各大高校和旅游类高校就是向社会和企业输送高水平人才的“供应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应该针对培养学生的数量、培养学生的能力等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培养的人才数量和能力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才能充分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其次,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应该注重细化,才能实现不断创新,发展新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模式,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点仍然放在向星级酒店和各大旅行社输送人才,但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农家乐旅游模式却缺少专业人才,而近年来我国召开的乡村旅游论坛和旅游节等充分说明了我国对农家乐旅游的重视,但是我国高校并没有跟随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开设农家乐旅游专业,如果开设了这个专业,将会给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开辟巨大的就业空间,农村学生毕业后能够继续服务农村。如果从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看,高校旅游专业建设同样要重视细化问题,休闲产业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04年我国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了6800亿元,如果加上休闲产业的总收入,至少能够达到20400亿元。休闲产业同样包含了很多内容,如咖啡屋、酒吧和足疗产业等,但是我国高校认为这些行业比较低端,实际上这方面的毕业生才真正是社会和企业急需的人才,如果经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毕业后进入了酒吧、咖啡屋等企业,将会大幅提高休闲产业的总体水平,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于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应该将“细化”作为核心,针对市场需求灵活改变培养数量,市场需求小就降低培养规模,市场需求大就提高培养规模,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一直采用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也没有跟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缺乏创新意识。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理论性知识,学生只能了解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状况,但是对于旅游管理中“管理”的部分不甚了解。虽然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却无法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实践能力严重欠缺,因此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缺乏创新是造成人才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我国不重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旅游人才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缺口,也就是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影响了我国旅游产业的正常发展。调查显示,很多学生毕业后并未从事旅游或者其他相关工作,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得到高校和政府的重视,如果这些流失的人才能够从事旅游专业的相关工作,将会给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对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不重视也是导致旅游产业发展受到阻碍的原因之一。

(三)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足够的师资力量是高校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基础和必需条件,如果教师能够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如果教师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那么学生将很对对这门课失去兴趣,照本宣科是非常可怕的现象。对于我国高校来说,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建设力度不足,也是导致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四、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术发展

国内和国外的旅游类院校,在学术科研方面都较为欠缺,缺少开创性的研究成果。瑞士是最早开始旅游管理教育的国家,例如瑞士的饭店管理学院注重实用性操作,而整个欧洲的旅游教育也将实用性技能作为教育重点;而美国的旅游管理教育的特点是不拘一格,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较为重视培养高层旅游管理管理人员;而日本在旅游管理教育方面,则是不断扩大范围和规模;澳大利亚比较看重科技含量较高的旅游管理方式,例如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等。但是总的来说,世界范围内旅游管理专业学术发展水平并不高。较强的实证性是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之一,因此对应于基础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严谨性和规范性不应可以追求,是否能够拉动产业经济发展才是这门学科学术含量水平的体现,也就是学科建设应发挥实质性力量,而不是流于形式的理论知识。我国尚处于发展中阶段,因此拉动发展才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从这个角度讲,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同样要注重体系化、创新和先导等方面。这其中系统化指的是专业发展稳定,但是旅游管理专业在随产业变化不断变化,也就是不可能绝对稳定,因此学科建设只能寻求逐步系统化和深化;创新指的是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实践,很多项目既是实践项目又是科研项目,要想提高专业规划水平,就必须坚持科研创新;高校领导者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认真分析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状况,从中寻求新鲜事物,只有不断实践和总结,才能发挥旅游学科的先导作用。

(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

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以传统高校教学为主,成人教育和委托培训等方式为辅,在学生教学方面或多或少会存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题目后学生基本都是上网查找资料,修改一下就算完成了作业,除了学生本身的问题,教学方法也是问题之一,旅游学科实证性很强,在讲解实际问题时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恰当的措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委托培训和成人教育均能做到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实际上我国高校教育仍然是流水线式的批量培养模式,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一个例证教师可以长期使用,但是旅游产业在不断发展,因此一个案例重复用好几年显然是不行的。

五、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注重养成训练

养成训练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必须重视的,但是目前得不到高校教师的重视,旅游管理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但是大部分高校并不进行为人处世方面的训练。教学固然应该将重点放在方法技巧和工具等,但是沟通技巧是最基本、最低层次的要求,缺少沟通技巧的学生不仅不适合旅游类工作,也不可能在其他领域发挥力量。我国高校重视能力培养,眼高手低是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做好基本素质和基本技巧的养成训练,例如天津某旅游管理学院,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使用英语沟通的能力,全部课程都采用了英语授课,考核也不再是单纯的考试,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菜单、自己采购原料并向教师推销自己的“考核宴会”。

(二)促进学科的全面发展

1、师资力量建设,近年来高校聘请了大量高水平教师,但是很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师资力量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教师素质水平,在工作中教师也应不断学习,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

2、教材的恰当利用,现在旅游管理专业可用的教材有几十种,一些教材我们可以直接使用,例如酒店管理方面的教材,但是对于新专业、新领域的研究我们应该坚持原创,这样才能提高高校的学术地位,让高校在旅游管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高校应针对市场、社会需求不断革新教材内容,生产新教材,在使用中不断完善这些原创教材。

3、学生培养,目前学生大多是90后,个性鲜明,高校应针对学生进行调研,分析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力求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

六、结束语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篇9

【关键词】信息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作用;策略

1信息化相关含义解析

信息化主要指的是以当代网络通信以及数据库技术为核心基础,对所要研究的对象各个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的人群工作、学习、生活、辅助决策等与当代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信息化使得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它极大的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尤其对于人类思维的改变,可以说,信息化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

2信息化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在我们周围所看到事物,其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教育领域,信息化的作用也得到体现,就以其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所产生的作用为例。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过程有了极大的改善,不仅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且还能够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也更为丰富,不仅可以让新媒体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合理应用,而且还使得教学过程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信息化是时展的表现,是提高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有利保障。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要想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保质保量的人才,就必须充分地利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开阔学生视野,让他们能够借助于教学资源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在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主要涉及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为了更详细地清楚地阐述在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策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3.1对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是保证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整个教学环节基本上都是围绕所设定的课程体系进行的,所以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化的发展为设定一个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的课程体系奠定基础,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我们可以更为充分地开展调研工作,借鉴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成功的案例,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保证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的有效性。推进专业核心课课程改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旅行社虚拟运营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营销运营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3.2对教学内容改革

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而很多的知识都已经过时,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脱节严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备运用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熟悉我国有关旅游行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且熟悉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等等。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使用最新的教材,并且及时地调整课件里的内容,将旅游管理行业最新的研究成果添加到课件当中,满足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要,完成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需要。

3.3对教学方式改革

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而实践课程教学课时则很少,这就很容易使得学生实践能力不强,遇到问题时很容易慌乱。对于旅游管理行业来说,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而且还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心态,保证他们在遇到实际问题以后临危不乱,从容地处理问题。而这就对当前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授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技巧,锻炼他们的心态。所以,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优势,找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并且尽可能地让学生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加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3.4改变教学理念。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旅游管理专业授课教师并没有把旅游管理专业当成是实践应用性强的专业来看待,所以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更倾向于“纸上谈兵”,并没有多大的能力。尤其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更容易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得到“生存”。与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相比,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更为重要,这就需要相关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能够相互之间传递信息、交流心得,这也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供了条件。

4结语

一言以蔽之,信息化是时展的表现,是提高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有利保障。如果结合信息化背景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不仅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需要,而且还可以改变旅游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赟,方法林.基于高职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信息化课堂赛项教学设计探讨——以《客房迎接服务中的手势礼仪》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篇10

摘 要:本文汇集了160种国际旅游学界专业杂志名录,从中遴选出35种常见的旅游专业期刊予以简要介绍,并又在其中选取了20种学术杂志在2005~2006年间发表的1043篇论文进行了选题统计,对旅游和休闲方面的4本最有影响的学术杂志刊载的论文被中外学者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最后,简要探讨了我国旅游学术研究“国际化”的问题。

关键词:旅游学术期刊;旅游研究选题;论文引用

旅游学术期刊是旅游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旅游学术研究繁荣程度的标志之一,其选题偏好和价值取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旅游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学术前沿。因此,我们对于近年来国际旅游学术期刊以及发表的论一概述和分析,由此可窥见国际旅游学术研究的近今发展走向以及与我国主流旅游学术研究之间的差异。文中表1~表8的内容均由作者整理。

一、国际旅游学界专业杂志概况

据我们对境外出版的与旅游相关专业杂志(包括在线杂志)的检索,找到了近200种,除去那些主要面向旅游者消费指南类刊物外,我们列出其中对从业人员和专家学者有参考价值的刊物共160种(其中前133种为英文刊目,见表1)。

在表1中,有许多刊物是业界内的信息和经验交流刊物,学术性的刊物只占到约20%,表2中列出的是我们从表1中遴选出35种国际常见的旅游专业学术刊物及其出版周期、出版商和主编等信息。从中可看出,这些刊物都是英文刊物(只有《旅游评论》还同时发行有法、德文版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出版的《中国旅游研究》是中英文双语版)。而主编也大多是由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教授出任,出版商则是以跨国的专业学术出版社为主。此外,许多旅游学术刊物都聘请国外学者担任杂志主编,或由各国各地区的学者组成编委。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的田桂成和徐惠群教授分别担任美国的两本旅游学术期刊的主编。

二、国外旅游学界专业杂志选题和被引用情况

为了了解国外旅游专业学术期刊的选题情况,我们选取了其中20种杂志在2005~2006年间发表的1043篇论文进行选题统计,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接待业管理、休闲度假和旅游者的研究占到前3位,而对于旅游产品、人力资源和旅游网站等研究则居后3位。

当然这也与所选的刊物种类有关,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旅游杂志如《信息技术与旅游业》、《接待业信息技术》和《接待业和旅游业人力资源杂志》未被选入,致使这类选题比例偏低。而接待业管理和休闲度假入选的杂志较多,前者的杂志多达5种,后者也多达4种,且这两类选题涉及的面也较广。因此,这两类题材排在第一、二位也是理所当然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专门研究旅游者行为和旅游基础理论的杂志较少,但这两个领域的论文数量较多,如将旅游者的研究(一般多为心理学和行为学模型研究)和旅游理论研究(除旅游者研究外的方法和模型)两个方向的论文数量相加的话,达到了155篇,占14.9%,超过列在首位的接待业管理。刊登这两个方向论文最多的是《旅游研究纪事》(以下简称ATR或纪事)、《旅游管理》(以下简称TM)和旅游研究杂志(以下简称JTR)三本杂志,其中在国际学术界影响最大的是《旅游研究纪事》(以下简称ATR)和《旅游管理》(以下简称TM)两种,这两本刊物也是国际旅游学界仅有的两本被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专业性杂志(此外,虽然《旅行医学杂志》也被SSCI收录。但一般认为,这是一本医学杂志)。这两本杂志的出版方都是同一家以出版学术著作著称的跨国出版公司――埃尔塞维尔科学(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这两本杂志刊登的论文涉及的领域较广,《旅游管理》也并不局限于刊登旅游业管理方面的文章,事实上,在《旅游管理》上发表的管理学论文数量并不多。这两本杂志的主编都是在国际旅游学术界享有盛名的资深学者,ATR的主编是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的加法尔・加法里教授,而TM主编是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的克里斯・瑞安教授。有意思的是,这两位教授的学术背景都不是研究旅游经济或旅游管理的,而是从事旅游社会学和旅游人类学研究的。这也许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方旅游研究的学术重心和价值取向。国内旅游学术界对于这两种期刊并不陌生,我国许多学者都是通过这两本杂志来了解国外旅游相关专题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评述和比较研究的。可以说,近年来见诸于各种旅游或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利用ATR和TM期刊进行综述和中外比较研究的论文比比皆是(见表4),这两本期刊的学术地位由此也可见一斑。

注:所选的20本期刊是:1.Tourism Management;2.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4.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5.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6.Leisure Sciences;7.Tourism Geographies;8.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9.Journal of Convention & Event Tourism;10.Tourism Analysis;11.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Education;12.Tourism Economics;1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Administration;14.Tourism & Hospitality Research;15.Journal of Sport Tourism;16.Cornell Hotel &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18.Tourism and Hospitality Planning & Development;19.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从表4可看出,ATR和TM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了解国外旅游研究的主要媒介,而其中对于发表在ATR的论文引用要多于TM。对于ATR和TM(当然还包括其他有限的几种旅游研究类期刊)国内外都有许多学者做过比较研究,我们仅选择2002~2005年间在旅游和休闲方面最有影响的4本刊物,即《旅游研究纪事》、《旅游管理》、《休闲科学》和《休闲研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情况做一简要说明(见表5~表8)。

从表5~表8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旅游研究纪事》(ATR)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最多,达138篇,其中被本刊引用的占近40%,被旅游管理引用的约占24%,而被其他刊物引用的比例较低;论文被引用的数量列第二的是《旅游管理》(TM)共130篇,其中被本刊引用的超过40%,而被《旅游研究纪事》引用的超过24%。总的来看,这两本杂志的论文被引用和互相引用的数量都远高于另两本休闲研究类期刊。从这4本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情况看,可以发现,旅游与休闲类杂志之间互相引用的并不多。而且引用在该本杂志上曾发表过的论文要明显多于其他杂志,这或许是作者阅读和参考的杂志范围相对固定所致以及与杂志选稿制度安排中的路径依赖有关。

三、我国旅游学术研究“国际化”问题

总体上看,在ATR和TM上的作者大多以英语国家为主,对于一些母语为非英语的作者来讲,语言障碍是他们的研究成果较难以在这些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在国外学术刊物较少见到中国大陆本土学者(包括其他非英语国家学者)论文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但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关于中国旅游问题的研究论文,大多数是由在海外执教的华人学者(包括香港学者和华裔学者)、中国留学生与国外教授合作撰写的。据吉里・若加拉特南等人(2005)的研究[1],1992~2001年期间在ATR、JTR和TM三大刊物上超过5篇的35位学者中只有2名华人学者,一位是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饭店和餐饮管理学院屈海林教授,另一位则是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的徐惠群教授。无独有偶,他们两人还分别是在美国出版的《接待业与旅游业质量保证杂志》和《旅行与旅游教学杂志》的主编(见表2),而中国大陆本土学者无一人入围。究其原因,除了语言因素外,主要是与我国旅游业发展所处的特殊阶段有关,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很快,并且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迥然不同,旅游业是在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在政府主导和制度变迁的诱发下亦步亦趋地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都具有中国的特殊性,其中有些问题对于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来说是不存在的,也不会成为他们的研究选题,更无现成的经验借鉴可言。此外,国内外在学术研究习惯、研究方法、选题思路、学术规范等诸多存在着不少差异。国内的学者一般不太适应国外的旅游学术研究规范(即撰写学术论文应遵循的“洋八股”),但在目前西方国家握有国际旅游学术话语权的情形下,我们如要跻身于国际旅游学术界只能主动去适应这些我们尚不习惯的研究规范和文本格式。从选题上看,国内学者(尤其是一些著名学者)的论文往往都选契合当下发展形势需要的“重大题材”,宏大叙事式的论文构架比较符合政府部门制订政策和行业管理的需要。而西方学者在旅游研究中似乎采取的是“无政府主义”,很少研究旅游业的宏观运行体制和机制以及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而是更多地从细节上关注微观层面、技术层面和个体层面上的问题。也就是说,国内学者热衷于探讨价值理性问题,而国外学者更多地研究工具理性问题。因此,在国内学者的论文中流行的时势政治词汇屡见不鲜,论文的时效性较强,紧跟形势。而西方学者往往喜欢在个案研究中,设计数理模型或构建概念模式。应用量化研究方法已经成为许多西方旅游学者提高论文“科学性”的一大法宝和流行趋势,甚至成为某些西方学术刊物是否录用稿件的一个主要标准或“潜规则”。数理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确有其科学严谨的一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消化和吸收,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数理分析作为一种工具,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被滥用和误用。《旅游管理》杂志主编克里斯・瑞安教授(2005)认为“研究人员的一些纯技术性的量化研究成果更容易获得出版,而实际上这些文章对新理论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2]。另一方面,中国旅游发展的多元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在中国很难简单地套用某一个理想化、单一的发展模式来解释和解决各地旅游发展中遇到实际问题。事实上,中国无论是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历史遗产资源,还是旅游供需市场方面,从规模数量到种类结构都是非常巨大和齐全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当今中国,旅游业的各个发展历史阶段在全国各地以共时态的方式并存,在一种国家制度的框架下,我们既有可与西方发达国家美的一流城市旅游接待业,也有与一些欠发达国家相似的以土著居民生活的原始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地区的旅游业快速发展和社会实践可以为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等学科产生新理论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室”。我们深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在国际旅游学术讲坛上中国本土学者应该发出更多的声音,我们更期待在众多的旅游理论中可以看到“中国学派”的身影。

参考文献:

[1] Jogaratnam Giri Chon Kaye,McCleary Ken,Mena Miguela,Yoo Joanne.An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contributors to three major academic tourism journals:1992-2001[J].Tourism Management,Oct.,2005(5):641-648.

[2] Ryan Chris.The ranking and rating of academics and journals in tourism research[J].Tourism Management,Oct.,2005(5):657-662.

[3] Bob McKercher,Rob Law,Terry Lam.Rating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journals[J].Tourism Management,Feb.,2006(6):1235-1252.

An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Academic Journals

and Thesis Topics

ZHANG lingyun

(Academy of tourism Development,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2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