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灾害的看法十篇

时间:2023-08-03 17:31:30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篇1

[教材分析]《天有不测风云》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中的第二课。根据课程标准对本主题的阐述: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的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这一课教材共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天灾之中有人祸”“天灾无情人有情”。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安排了“大自然的另一幅面孔”的学习。[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视频资源及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自然灾害就发生在身边,它的危害不容忽视;意识到自然灾难的无情,初步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可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3.知识与技能: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之中。4.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资料、观看视频、图片等活动,意识到自然灾害的可怕,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通过电视、网络等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自然灾害带给人类的经济、生活、生命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尚不清楚。[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难点:自然灾害的种类。[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概况。并能选取自然灾害中的一种,进行较为深入的资料搜集。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出话题1.(播放视频、图片)欣赏美。师:请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枫叶似火,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看着这些美景,你想说些什么?[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感受自然的美丽。]2.感受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师:大自然并不总是风和日丽、和蔼可亲的。她常常会摆出另一副面孔,(课件播放部分自然灾害)有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洪水泛滥;有时会吞噬人类的财产以及生命;有时疾病流行……看着这些,你又想说些什么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灾害很可怕的影像。]二、教学活动一:感受地震1.(播放地震视频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地震在顷刻间使得一幢幢矗立的高楼夷为平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停止了呼吸……)[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地震的不可抗拒性。]2.师:这个统计表记载了汶川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自己读一读。 (出示统计表格)汶川大地震造成损失统计表■[设计意图:让学生真切感受汶川大地震的危害深重,感受到了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性、破坏性和毁灭性。][“感受地震”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地震这一自然灾害为核心,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实现“以点带面” (“点”指地震,“面”指其余的自然灾害)的课程设计思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整体实现课程目标。]三、教学活动二:你知道吗?1.师:伴随着人类的仅仅是地震这种破坏性大、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吗?(出示: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记录的相关文字资料。)从这些红色的数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自然灾害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这份资料认识到自然灾害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是不可抗拒的,必须正确面对它,了解它,才能正确应对。]2.师: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内,依次派生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火灾五大类。(课件出示自然灾害分类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脑海中初建自然灾害的分类概念。]3.师: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自然灾害调查统计表,分组交流。待会儿,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在全班就你们印象深的自然灾害选择两三个在全班作汇报交流。[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课前搜集到的资料,通过小组交流、汇报交流的自主活动的形式让学生真切感受这些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所造成的损失,认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还培养了学生看新闻、搜集信息的学习习惯。]4.师点评。(洪水、干旱、地震、火灾,灾难无法抗拒,家园瞬间被毁,生命被无情地夺走。不论是哪种自然灾害都是让我们认识到其危害无穷。)[“你知道吗”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的学习方式认识到自然灾害的种类之多,危害之大,从而意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自然过渡到教学活动三。]三、教学活动三:减灾“我能行”1.师: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此起彼伏,连续不断。自然灾害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难以避免的。千百年来,世界各国一直在寻求防治自然灾害的方法,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设计意图:让学生齐读,认识到防灾减灾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2.师:看这份真实的报道:(指名读)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桑枣中学全校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仅用时1分36秒。从11岁到15岁的学生,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桑枣中学的安全和叶校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2005年开始,桑枣中学的叶校长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桑枣中学的学生是按照平时学校要求的和他们已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3.师:听了这份真实的报道,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从中获得的启示,认识到只有掌握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正确的方法才能将灾害降低到最小化。认识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4.师:由此可见,面对天灾,掌握自救的知识和方法是何等重要啊!因此,了解一些地震自救方法是必需的,快速浏览一下课本内容。(学生读书上第48页的 “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变” 文字资料)如果现在地震,结合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该怎么做?(指名说)[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进行实地防震减灾演练,既强化了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救能力。][“减灾我能行”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看汶川地震中一份真实的报道,明白面对天灾掌握自救的知识和正确的自救方法是何等的重要,并能结合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防震减灾演练,让学生明确防灾减灾不是纸上谈兵,而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四、教学总结:(课件出示)“正确面对,防灾减灾,从我做起”(齐读)[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自然地引出下节课探究的话题。](责编 张翼翔)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篇2

 

关键词:自然灾害;资金投入;财税优惠

我国是世界上发生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就2008年而言,我国经历两次严重的自然灾害。1月25日,我国南方遭遇数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造成公路、铁路、电力大规模受损,10个省区3000多万人受灾,直接损失1516.5亿元;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房屋大面积倒塌,数十万人伤亡。在自然灾害发生之际,政府加紧建造防灾设施,消除灾害发生的隐患,采取各种手段,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中,建立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是今后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现状

就财政政策而言,国家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的形式给予灾区支持。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看,中央政府也一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救灾工作。如,1950年到1966年,中央用于救灾投入共计55.08亿元,而在此期间,中央财政收入每年只有300亿元左右。从近年看,中央对地方救灾工作的补助范围得到扩展,包括灾民生活救济经费、卫生救灾经费、防汛抗旱经费、汛前应急度汛经费、水毁道路补助经费、文教行政救灾补助经费、农业救灾经费和恢复重建补助经费等。随着补助范围的扩大,中央救灾资金的投入也相应增加。

从我国现行税收的法律法规看,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分散于各税种的税收优惠中。如,《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决定减免税。《契税暂行条例》规定,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酌情减免。不可抗力是指自然灾害、战争等不能预见、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因自然灾害造成严重损失,缴纳确有困难的,可依法申请定期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暂行条例》规定,已完税的车船因地震灾害报废、灭失的,纳税人可申请退还自报废、灭失月份起至本年度终了期间的税款。《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经有关部门鉴定,对毁损不堪居住和使用的房屋、危险房屋,在停止使用后,可免征房产税。房屋大修停用半年以上的,在大修期间免征房产税,免征税额由纳税人在申报缴纳房产税时自行计算扣除,并在申报表附表或备注栏中作相应说明。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规定,个体户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因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可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减征幅度和期限由受灾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受灾地区个人取得的抚恤金、救济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将其所得向灾区的捐赠,按照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对外国政府、民间团体、企业、个人等向我国境内受灾地区捐赠的物资,包括食品、生活必需品、药品、抢救工具等,免征进口环节税。

从这些税收优惠可看出,税收优惠主要是以减免税和捐赠扣除为主,其他方式较少。而税收优惠的方式很多,包括税率、退税、亏损弥补、投资抵免等。可见,现行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处理方式还不够完善。此外,当前税收政策对防灾救灾先进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力度不大,没有专门的用于防灾救灾的技术、产品和工艺的优惠政策。从我国现行的税收程序法看,税收征管的相关措施也不尽完善。《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延期办理。但一般延长期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目前在要求企业提供的延期申报资料中,没有关于自然灾害种类及相关信号级别的认定材料。对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自然灾害也没有统一的税收服务操作规定,只能按个别企业特殊情况来处理。此外,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企业的发票、账簿、税控机等纳税资料和物品也可能同时遭受损失或丢失。对此类问题,相关部门也应有应对措施。二、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强地震、强台风、暴雪、海啸等灾害时有发生。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日本抗灾政策较为完善。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政府资金投入体系是一种分项投入、分部门管理、专款专用的体系,这就使投入的资金有具体的管理部门及明确的使用方向,从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减轻灾民重建时的负担,政府还根据《灾害减免法》,不同程度地减免灾民的所得税和固定资产税等其他赋税。此外,日本金融机构也出台一些救济措施,如临时缓缴按揭贷款、减少贷款利息等来减轻灾民负担。除政府投入外,作为国家财政支持的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地震灾后重建、帮助灾民尽快恢复生活和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自1966年起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人们只要参加地震保险,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金,这大大减轻了灾民在重建过程中的经济负担。现阶段日本的地震保险为非强制性购买,民众可根据自己对灾害保险的认识和对本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等进行综合判断后,考虑是否购买地震保险。总之,日本民众的地震保险意识较高,全国地震保险平均参保率约达20%。

三、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财税政策的主要措施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篇3

【关键词】应急管理,完善对策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突发自然灾害的影响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灾害风险,政府加强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势在必行。

虽然目前我国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除了应急主体单一 ,机构设置不合理;应急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之外主要还有以下几方面:

(一)应急管理预警监测机制尚需完善

首先,预警监测机制不健全。在危机爆发后的处理过程中,政府往往“临阵磨枪”,仓促上阵,形成“消防队员”式的被动反应模式。其次,风险指标评估体系的建设还不完备,国家减灾委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先期级别反应是二级,级别不够到位,当天夜里又改为一级;地震级别一开始是7.6级,后又改为7.8级,最后确定是8.0级,所以自然灾害的相应级别标准还需完善。

(二)灾害应急信息系统匮乏

信息的匮乏是指当前国家缺乏应急救灾信息系统。从信息分析理论来讲,在应急管理中应坚持信息优先的原则,救灾工作开展是否顺利有效,关键看救灾信息是否准确及时,信息缺乏会造成无法决策,信息错误导致决策失误,信息中断,对于灾情的评估、救灾安排、资源调配、政策调整等都有严重的影响。汶川地震,由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造成信息中断,汶川、映秀、北川等多个重灾区,失去联系,无法施救。同时,在救灾前几天,由于政府没有及时成立专门针对灾害应急的信息系统,造成政府对震中地区信息缺乏,不得不临时收集材料进行决策部署,严重影响了救灾的效率和进程。

(三)应急救灾的物资储备善后恢复措施还需加强

当前,政府在应急储备上不科学,主要表现为储备不足,储备不全、储备分布不科学。储备不足表现当地在物资储备上,包括食品、药品、帐篷等必须物品,国家没有专门的地方储备;储备不全主要是指,没有相应的救灾通讯设备,没有专门的救灾专家队伍、医疗保障队伍等,使应急救灾工作趋于被动。最后,储备资源管理不科学,在08年南方暴风雪期间,某省舍近求远地调集大量麻袋,孰不曾想到,备灾仓库中就有麻袋,只不过属于国家储备,彼此间储备信息上部门之间缺少相互协调配合。应急储备工作关系到整个救灾的全局,一定要引起救灾各部门的重视。

在善后恢复重建方面我国政府一直表现突出,每次灾害过后,政府总是千方百计帮助灾区恢复基础设施的建设,然而我们还应该在社会保障、保险方面发挥更突出的作用,因为没有相应的善后评估机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很难估量的,对受灾群体的补偿无法达到尽善尽美,社会保障的补偿面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往往会造成因灾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在善后处理中,只突出经济上的补偿还不够,不能忽视对遇难者家属以及部分承担着应急救灾责任的基层干部的心理干预。灾害发生的当时由于关注人数多,关注面积大,受害者家属的心理失衡感较弱,灾后也要有长期的心理干预措施,要为这部分社会公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尽量弥合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创伤,防止过激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

二、政府完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对策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政府的完善对策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建立规范化应急管理体系

法律和制度保障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无规矩不成方圆”,组织机构、法律规章是应急救灾的前提条件。在规范组织机构建设方面为更快更有效的处理突发灾害的事件,我国应建立统一的、专门的、常设的针对自然灾害的的应急管理机构,能够对地震、洪涝、暴风雨雪、等各类自然灾害做出迅速反映、协调运作的部门。

在健全法律法规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备是应急救灾工作顺利展开的保障,对于经常发生的、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来指导救灾和个人的防灾自救,法律应急过程中要及时发现不足,不断总结完善。从整个应急体系来看,要建立驾驭整个救灾系统的法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灾害管理基本法》,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在很多细节上需要完善,在救灾过程和方法上还需细化,特别是预警及应急分级的标准还要进行必要的修改,要正确判定突发事件的大小和影响程度,明确救灾措施。

(二)做好防灾知识的学习与信息舆论引导

提高公众对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自救意识,是有效减轻灾害的重要举措。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及时公开的救灾信息的传播,正确的舆论引导,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的义务。实践证明,具有防灾减灾自救意识的公民,面对灾害更能采取科学理智的处置方法,能保护自己,也能救助他人,因此,加强公民危机意识的培养,应当引起各级救灾部门的高度注视。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灾害应急管理的过程分类包括:预测、处置、恢复,从运行机构的预警机制 建设来分包括:灾前的监测预警机制、灾中的应急救援机制、灾后的快速反应机制。只有保证三个阶段机制的建立健全,才能使整个运行机制较顺利运转。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这就为灾害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参与救灾的水平,在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政府在各个环节都起到主导作用,但应对灾害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突发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不是万能的,要以“有限政府”新理念,定位政府的职能,在灾害的应急管理中,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体现社会团体、公众个人的力量,政府与社会要加强合作、互助,共同体现各自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篇4

自然灾害风险行政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特别是作为自然灾害频发的几个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更是关注对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工作。依据对北美洲、亚洲、欧洲等国自然自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比较[8],本文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管理模式。

(一)美国式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詹姆士·米切尔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的灾害管理政策和协调机制[9]。从1974年起,美国政府组建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以来,即以一个核心政府机构为中心,联合联邦27个相关的机构,形成对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体系。2003年3月1日以后,FEMA整建制归入美国联邦政府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ofHomelandSe2curity(DHS)],其功能和力量更为加强。目前,该系统作为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五个核心机构,掌管国家的应急响应准备和行动工作,除在首都华盛顿设有总局机关外,还在全国建立了十个区域机构和两个地区机构,形成了以联邦和区域两级行政体系为核心、辅以联邦相关机构参与的灾害风险行政管理区域模式(块块模式)。与此模式相一致的还有德国政府,即德国联邦政府管理办(BVA)下属的民防中心(ZFZ),不过其联邦的作用只是在战时发挥作用,平时主要由各州政府负责其辖区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工作,即以政府灾害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区域模式。法国也属这一模式,即法国政府下设的应急局(DDSL),也如美国,以国家和地方二级为核心,辅以国家相关机构的参与。俄罗斯、意大利也与此类模式相似[8]。

(二)日本式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叶耀先系统地介绍了日本防灾和灾害应急管理情况,并与中国进行了比较[10](P254-290)。日本在一整套详细的与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相关的法律框架下,构建了以首相为首的“中央防灾会议”制度,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指定行政机关、指定公共单位应对自然灾害。为了有效地进行灾害管理,要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指定的行政机关和公共单位,依据“灾害对策基本法”,必须制定防灾计划并予以实施。2001年,日本中央政府机构重组,内阁府成为国家灾害管理的行政机构。内阁府灾害管理政策统括官负责防灾基本政策,如防灾计划的制定,协调各省、厅的活动以及巨大灾害的响应。此外,作为负有特殊使命的大臣,还新设立了“防灾担当大臣”职位。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式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以中央为核心、各省厅局机构参与的垂直管理模式。一些国土面积相对小的国家都建立了与此模式近似的自然灾害风险行政管理体系。

(三)中国式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

中国政府历来对自然灾害管理予以高度重视。近年来从参与实施国际减灾计划和减灾战略过程中,加强了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工作。1989年响应联合国发起的国际减灾十年计划,率先成立了由国务院领导负责的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减灾十年结束后,于2001年该机构调整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5年又调整为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并成立了该委员会的科技委。国家减灾委作为一个部际协调机构,已成为中国应对自然灾害之中央政府的最高机构,其办公室设在民政部。此外,民政部还组建了国家减灾中心,作为承办国家减灾委和民政部相关工作的一个技术支撑单位。目前,中国各类自然灾害风险的行政管理,依自然致灾因子仍然由与此相关的部委局负责管理,例如中国地震局负责地震灾害的风险管理,中国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水利部负责水旱灾害的风险管理,国土资源部负责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风险管理,海洋灾害的风险管理由国家海洋局负责,森林火灾由国家林业局负责,农业病虫鼠害及草原火灾则由农业部负责等。为了加强对一些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的风险行政管理,国务院还特别设立了一些自然灾害管理的领导小组,如国务院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国务院抗震领导小组等。与政府设置的有关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构相对应,还在全国各级地方政府设置了相应的机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政府目前运行的是以部门为主、结合地方政府的“垂直与区域相结合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与此模式相一致的还有比利时、挪威等国。

上述三种自然灾害风险行政管理模式,都包括灾前的监测、预报和预警,以及各种减灾工程建设;灾中的应急响应;灾后的灾情评估、救助救济、恢复与重建,通常形成一种循环的模式。这三种自然灾害风险行政管理模式,都呈现出“条与块”的结合,或以“条”为主,或以“块”为主,或“条”与“块”并重。美国式管理突出了“块”的重要性,强调了联邦和州、县三级政府的作用,辅以妥善协调联邦政府下设部门的功能;日本式管理突出了“条”的重要作用,强调中央政府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辅以协调发挥都道府的作用;中国式管理突出了“条块”并重,发挥其整体功能的作用不显著。因此,应从系统和综合的角度着眼,突出“块块”的核心作用,并协调“条条”的专业职能。

二、自然灾害风险的复杂性与链性特征

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与渐发性特征,决定了其对承灾体影响的方式、程度,并且还影响人类的响应措施。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与链性特征则决定其风险形成的多因性和综合性。

自然灾害系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组成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复杂过程(图1)。从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段,自然致灾因子发生种类和频率及强度都是随机的,致使对其预报一直成为灾害研究领域的世界难题,至今进展甚微。因此,准确地估计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发生的概率,进而计算其造成的风险(假定受其影响的承灾体不变)仍然是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一项艰巨任务。承灾体是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总称,由于区域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人口数量、经济水平、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具有相同致灾强度的致灾因子发生后,造成的影响迥然不同。如1991年中国淮河流域发生流域性洪水,水情资料表明其上中游和下游几乎接近百年不遇,但造成的损失在两地产生明显差异,不仅因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还因防洪排涝能力的差异所致。由此可见,承灾体的脆弱性对灾情大小的影响是显然的。受承灾体灾后恢复力差异的影响,诸如是否吸取了经验教训,是否加大了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控制的能力等等,这不仅对致灾因子的强度产生影响,而且还进一步影响到承灾体的脆弱性,进而影响自然灾害风险的大小。区域灾情的大小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影响,不仅取决于绝对水平,而且还与区域整个经济社会水平相关。通常我们对“小灾大害”和“大灾小害”的描述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区域经济社会水平高的地方,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高,尽管同样的自然致灾因子造成灾情的绝对值可能比经济社会水平低的地方要高,但因其恢复力强,可大大降低其风险水平。因此,可以看出自然灾害风险既受自然因素,还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自然灾害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使其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特性,就显然影响着对其进行管理途径和措施的确定。

自然灾害系统还表现出链性的特征,即以主发致灾因子为诱因,形成灾害链。我们曾总结了发生在中国的四种主要的自然灾害链,即地震灾害链、台风-暴雨灾害链、寒潮灾害链、干旱灾害链(图2-a、b、c、d)[11](P187-189)。从中可以看出,致灾因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链性特征。由于自然灾害链的存在,不仅对客观估计自然灾害风险造成困难,还对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编制、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灾后救助与恢复,以及灾前的备灾等各项减灾工作造成影响。

三、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模式

针对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和链性特征,借鉴前面已有的三种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行政模式,参考Okada提出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塔式模式[12],席酉民等提出的“和谐管理”模式[13],本文提出整合纵向协调、横向协调、政策协调为一体,减灾资源高效利用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三维矩阵模式”。

Okada在其倡导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中,强调协调社会各方面与减灾相关力量的能动性,重视发展与风险控制相平衡,并通过系统的营养动力过程,实现整体管理的优化。前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日本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Okada提出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的思想,这就是强调以纵向协调为主辅以横向协调的综合管理模式。席酉民倡导“和谐管理”的思想。他认为,对以人与物两类不同性质的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其在复杂和不确定的状况下,维持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在于如何充分地发挥系统内有差异个体各自的能动作用。而这种能动作用的发挥系于系统内的两种基本秩序,也即系统内各种互动关系的本质就是人类行为的两种基本秩序———和与谐,其中前者表征了系统内演化的方式,后者表征了基于人类理性设计的建构方式。“和谐管理”理论的终极目标是:对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一系列管理问题,提出一种较为全面的解决方法。

由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及链性特征,实施对其进行综合行政管理,就必须首先强调对现有行政管理方式的纵向协调,即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作用,特别是要强调基层社区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作用。中国政府在处理2003年SARS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强调以属地为核心的行政管理就是强调了基层组织在社区水平上的重要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这种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纵向协调,就是强调了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在管理自然灾害风险的组织中,协调好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关系,突出“和”的原则。诸如发生水灾时,流域上、中、下游之间的防洪减灾协调,就要突出涉及各级行政区之间的协调,通过实现“和”的原则形成“合意”的“嵌入”,实现减灾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率化和效益化。

与此同时,在强调纵向协调的同时,遵循区域自然灾害系统所具有的链性特征,对其实行综合行政管理,就必须同时强调对现有行政管理方式的横向协调,即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设置的与减灾相关的机构的能动作用。这正如Okada所阐述的“螃蟹”行走模式,多条腿协调一致向前走的作用,这也是体现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和”的原则基础上,形成“合力”的一种具体体现。中国政府在同一级政府中所设置的与减灾相关部门间的协调机构,就是对这一横向协调机制的具体实践,如国家减灾委、国务院防洪抗旱领导小组均由多个国家部委局负责人组成。

如何充分发挥纵向协调和横向协调的再协调,则必须通过制定各类标准、规范、指标体系,以实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信息的共建和共享,以发挥灾前、灾中、灾后减灾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获取这些信息资源装备和设备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制定各种与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相关的法律,以规范纵向与横向协调过程中的组织和个人行为,以此,充分调动各种减灾力量的积极性(如政府减灾资源和社会减灾资源等)。这就是通过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相关政策的协调,实现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为此,从管理学的角度,就是寻找发挥所有减灾要素在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中的“合理”的投入。这就是要遵循席酉民等提出的“谐则”[13]。“谐”是指一切要素在组织中的“合理”的投入,是一种客观、被动的状态,“谐则”是指在“谐”的概念基础上,概括那些系统中任何可以被最终要素化的管理问题,系统中的这个方面是可以通过数学量化处理模式且根据目标需求得以解决的[12]。我们通常说的优化系统结构,寻求系统整体功能作用的最大化,就是要在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过程中,通过协调各类与减灾相关的政策,使之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发挥纵向与横向减灾资源的功效,通过非线性系统优化模拟实现纵横之间的优化配置。如区域发展与减灾规划之间的协调,平原城市规划与河网格局之间的协调,土地开发规划与生态建设间的协调,以及水旱灾害与水土保持间的协调等。

我们将上述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模式中的纵向、横向和政策协调,概括为如图3框架,并称其为“灾害风险行政管理的系统综合模式”,即是一个“三维矩阵模式”。图3中“和度”对应“和则”、“谐度”对应“谐则”。与席酉民等提出的“和谐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和”和“谐”、“和则”与“谐则”的含意是一致的;考虑到区域灾害系统所具有的链性特征,我们在此模式中,增加了“合度”和“合则”,即在同级行政管理体系中,强调各个与减灾相关部门之间应形成合力,即在席酉民等强调“人与物要素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关注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的优化与和谐。

四、中国自然灾害风险

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针对中国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和存在多种灾害链的特性,依据上述论证,提出构建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议。

首先,加强国家关于减灾政策协调的力度,健全减灾管理法制。尽快出台“中国自然灾害防御基本法”、“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法”,以此协调现有的单一自然灾害管理法规体系之间的矛盾,完善并补充现有单一自然灾害管理的法规体系,特别是要完善对各类自然灾害产生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与承灾体管理之间的法规协调,即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管理法规的协调,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自然灾害管理法规的协调。

其次,加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减灾职能协调的力度,完善减灾管理机制。完善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信息共享”机制,特别需加快制定有关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标准、规范及指标体系。厘定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尽可能实现各相关部门在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良好衔接,如在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中,气象、水利、农业与民政部门之间的职能明晰;减轻水旱灾害过程中科技、教育、国土、财政、金融、发展与改革等部门之间的职能界定。再次,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改革减灾管理体制。针对辖区所发生的自然灾害的严重性程度,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加强辖区自然灾害区划、减灾规划、应急预案编制、应急行动、救灾救济基金、恢复与重建等项工作,从而实现明确目标、分级负责、协同作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整合上述三个方面关于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功能,具体操作方案如下:

在各级政府组建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行政职能部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局。考虑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周期性[14],其下设减灾法制管理、信息共享、技术、应急管理、物资储备、应急行动(可实施军政双重领导)、救灾救济、装备管理等部门。在上述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局”设立的基础上,针对辖区自然灾害系统的特征,明晰并完善现有单一自然灾害系统管理部门的职能。一般可包括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生物灾害、火灾与病虫害等主要自然灾害风险管理部门。内陆辖区则可不设海洋灾害风险管理的专业机构。要加强对这些主要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价和应急预案制定等技术能力的提高,以及相应的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的完善。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分析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复杂性和链性特征的基础上,吸取各国关于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行政模式的优点,参考有关研究提出的模式,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模式,即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政策高效的“和则、合则与谐则共存,和度、合度与谐度合一,纵向协调、横向协调与政策协调集成为一体,减灾资源高效利用”的“三维矩阵管理模式”,以此加强辖区减灾区划、立法、规划、应急预案编制、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行动、救灾救济等能力的建设。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篇5

[关键词]河西四郡;自然灾害;悬泉汉简

[中图分类号]K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0-0005-04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多发时期,有关汉代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主要集中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中。从有关记载看,汉高祖元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06~220)的425年间,共有292个年份发生自然灾害,水灾121次,旱灾106次,地震104次,虫灾62次,疫病49次,风灾33次,雹灾35次,低温类灾害31次,山崩地裂39次,以上灾害共计580次,?q?可见两汉时期自然灾害对当时社会影响非常大。这一时期发生在河西四郡,即张掖(十县)、酒泉(九县)、武威(十县)、敦煌(九县)区域的各类自然灾害就有十几次。近年来陆续出土的汉代简牍记录了传世典籍中没有记载的部分自然灾害。本文主要结合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对两汉时期河西四郡的自然灾害状况、成因、危害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试作分析。

一、两汉时期河西四郡概况

两汉时期,河西四郡地域范围是黄河以西至今新疆哈密,东到今甘肃景泰,北包括内蒙古阿拉善高原中、西部,河西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青藏高原向蒙新荒漠过渡的内陆荒漠地带。?r?从气候看,该地区大部属温带、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丰富、热量较好、温差大、干燥少雨、多风沙是其特征。从现有资料看,河西四郡从地形上大致可分河西走廊平原区、祁连山区、北山山地区三个自然地貌类型区,平均海拔1000~1500米。从现有的资料记载看,年平均降水量250毫升至35毫升左右,蒸发量2000毫升以下至3500毫升以上。?s?河西地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流域每一流域内又形成一大盆地,即石羊河流域的武威盆地、黑河流域的酒泉―张掖盆地、疏勒河流域的安西―敦煌盆地。该地区处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东南季风区、蒙新高原区、青藏高寒区的交汇处,自然条件复杂,形成以山地土壤、荒漠土壤、绿洲灌溉耕地土壤为主的各类土壤。综合以上分析,河西四郡的气候、地理特点是发生各类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

二、两汉时期河西四郡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一)蝗灾

蝗虫属直翅目蝗总科,以禾本植物玉米、高粱、小麦等为主要食物。蝗虫的繁育、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与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因而蝗灾的形成与气候关系密切,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从相关资料看,蝗灾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这两个季节的气候特点是湿度和温度较高,农作物正值生长期和丰收期,加之夏历五月和七月分别是蝗虫的若虫繁衍的两个高峰期,因此,蝗灾也主要集中在这段时间。④见于传世典籍的关于河西四郡的蝗灾如下: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夏(八月),蝗从东方蜚至敦煌。⑤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公元53年)四月,武威、酒泉、清河、京兆、魏郡、弘农蝗,发生蝗灾⑥

东汉明帝永平四年(61年)十二月,酒泉大蝗,从塞外入。⑦

第一则和第三则材料说明这次蝗灾的发生地域很广,是从东部地区逐渐向西部扩展到达敦煌。这正好体现了蝗灾发生扩散性和远飞性的特点,从蝗灾发生的条件推测原发地处于干旱状态。第二则材料说明蝗灾发生的群集性特点,一旦区域内具备所有发生条件,往往几个临近地区都会聚积群发。

两汉政府为了巩固西北边防,在河西四郡开展了大规模的屯田建设,屯田不仅促进了西北边疆地区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节省了从内地长途运输的大量消耗。粮食作物的大量种植、河西四郡当时的气候特点也是该地区蝗灾高发的一个原因。

(二)沙尘暴

今人对沙尘暴的的定义是: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浑浊,水平能见度非常低。关于河西四郡地区的沙尘暴,《汉书》卷27《五行志》有这样的记载:“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丑夜,西北如火光。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着地者黄土尘也。”成帝建始元年为公元前32年,“四月”正好处于春、夏之交,此时西北地区正处于沙尘暴的多发期。“夜”按照王子今先生的推断认为是“黄昏”。王先生认为:“沙尘暴发生的季节为3~5月,以5月最多,而且多发生在下午。”?x?敦煌汉简2253号也印证了这一现象,即“日不显目兮黑云多月不可视兮风非沙从恣蒙水诚江河流灌注兮转扬波辟柱”。

(三)风灾

《汉书》和《后汉书》关于风灾的记录比较模糊,敦煌悬泉汉简有两条记录了风灾影响的事例:

简一:送使渠犁校尉莫府,掾迁会大风,折伤盖口十五枚,御赵定伤。

Ⅱ 90DXT0215④:36⑨

简二:二月中送使者黄君,适逢大风,马警折死……

Ⅱ 90DXT0215④:71

悬泉置有多种功能,接待来往使者是其功能之一。这两枚简文都与护送使者有关,从内容来看,记录了当时风灾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简一说受风灾影响有人受伤;简二表明这次风灾发生正值初春时节,马因为遇到大风被惊死。从现在的资料看,这个时节是大风扬沙的多发季节。按照《蒲福风级表》的标准,这两次大风应该在8.5级,说明两汉时期敦煌地区风灾成为影响当地的主要灾害之一。

(四)地震

地震灾害是地震作用于人类社会形成的灾难事件。地震成灾的程度既取决于地震本身的大小,还与震区场地、各类工程结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等条件有很大关系。发生在无人区的大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灾害;而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一次中等地震却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灾害。根据发生原因的不同,地震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其中构造地震是因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强,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我国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甘、青、宁地区,蒙古的阿拉善高原是影响我国的三大地震带之一。从历史上看,我国受地域影响,是地震发生较多的国家。???通过表1、表2我们可以大体了解两汉时期河西四郡地震发生的状况。

从汉武帝设河西四郡至东汉末年,河西四郡地震灾害的记录共五次,传世典籍记载四次,敦煌悬泉汉简一次。依据特征分析,均属构造地震。这些地震平均级别在6级左右,五次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均属破坏性地震。

(五)旱灾

传世典籍对两汉时期的旱灾范围记载较为模糊,敦煌悬泉汉简有两枚关于西汉时期敦煌地区旱情的记录,对研究两汉时期当地的旱灾状况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简三:悬泉地势多风,涂立干燥,毋其湿也。度得r六枚,今遣效b仓曹令史张博

Ⅱ0211③:26

简四:建昭二年九月庚申朔壬戌,敦煌长史渊以私印行太守事,丞敝敢告都尉卒人,谓南塞三候、县、郡仓,令曰:敦煌、酒泉地执(势)寒不雨,蚤(早)杀民田,贷种扩麦皮芒厚以廪当食者,小石……

简三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干燥多风沙的气候特点。简四是汉元帝(前37)敦煌长史渊代太守签发的一封下行文书,指示阳关都尉三候:“敦煌、酒泉地区气候寒冷少雨,应多种适应这种气候有芒的作物。”敦煌地处西北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短、干燥少雨、多风沙和蒸发量大等,9月份的敦煌气候正符合此特点。《汉书》和《后汉书》中对旱灾所带来的影响也有较为明确的记载,汉安帝永初三年(109),“并、凉二州大饥,人相食”,汉顺帝汉安元年(142),“河西大旱成灾,无收成,民饥,赈给”。这两则史料也说明了东汉时期河西四郡旱灾的影响,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恰好在这一时期即汉安二三年间(143~144),张掖、武威发生了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并且引发山崩地裂,由此可以推测东汉顺帝初期这两种自然灾害给河西四郡的居民和地方政府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三、两汉时期河西四郡自然灾害的影响

两汉时期,河西四郡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特征是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此时期为温暖期,???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河西四郡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这些灾害对当时的居民和汉政府的影响总体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导致人口锐减,流民大增。地震灾害导致大规模人员伤亡,能印证这一点,以上五次强烈地震没有表现出流民问题,但在《汉书》和《后汉书》关于其他地方地震灾害的记录中均有流民现象存在,河西四郡的地震灾害也应该有此现象存在。二是破坏了经济的正常发展。自然灾害对社会财产的破坏非常大,大量的房舍、城郭被毁,大量的牲畜死亡,又耗费无法计算的物资去赈灾救灾,增加了国家投入成本,对当时的经济破坏是巨大的。三是导致社会动荡。汉安帝永初三年(109),“并、凉二州大饥,人相食”,???说明因为饥荒,出现人吃人的现象。河西地处边塞,在较短的时间内赈济灾难无法到位的情况下,极容易导致社会秩序动荡。两汉政府为了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在简文四中记录了因为干旱敦煌地方官员倡导居民种植抗旱农作物,地震造成房屋、城郭倒塌,政府出资异地重建。自然灾害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是永远回避不了的问题,主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条件、人们防灾意识等诸多因素影响,这也是受灾害产生巨大损失的客观原因。

Ⅱ0215③:46

表一

表二

简三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干燥多风沙的气候特点。简四是汉元帝(前37)敦煌长史渊代太守签发的一封下行文书,指示阳关都尉三候:“敦煌、酒泉地区气候寒冷少雨,应多种适应这种气候有芒的作物。”敦煌地处西北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短、干燥少雨、多风沙和蒸发量大等,9月份的敦煌气候正符合此特点。《汉书》和《后汉书》中对旱灾所带来的影响也有较为明确的记载,汉安帝永初三年(109),“并、凉二州大饥,人相食”,汉顺帝汉安元年(142),“河西大旱成灾,无收成,民饥,赈给”。这两则史料也说明了东汉时期河西四郡旱灾的影响,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恰好在这一时期即汉安二三年间(143~144),张掖、武威发生了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并且引发山崩地裂,由此可以推测东汉顺帝初期这两种自然灾害给河西四郡的居民和地方政府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篇6

关键词:南方雪灾 拉尼娜现象 应急管理

在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雪灾使南国大地蒙受重大损失,交通受阻、城区停电、民房倒塌等现象。这次冰雪灾害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影响很大。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多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四川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暴风雪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断。由于正逢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站场港埠。另外,电力受损、煤炭运输受阻,不少地区用电中断,电信、通讯、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某些重灾区甚至面临断粮危险。而融雪流入海中,对海洋生物亦造成巨大影响。

冰雪灾害的发生原因及救灾处理情况

(一)冰雪灾害的发生原因

这次冰雪灾害的覆盖范围包括浙江、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有关冰雪灾害发生的原因,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看法,但大体的原因分析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冰雪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WwW.133229.CoM

冰雪灾害气候异常与拉尼娜的关系。中国国家气象部门的专家指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过程应归因于与拉尼娜现象有关的大气环流异常:环流自1月起长期经向分布使冷空气活动频繁,同时副热带高压偏强、南支槽活跃,源自南方的暖湿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强烈降水。大气环流的稳定使雨雪天气持续,最终酿成雪灾。

大气环流的异常运行。专家指出,处于中高纬度的欧亚地区,高空几个月来形成了一个阻塞高气压,大气环流停留不动,导致北方冷空气连续不断入侵中国。在冷空气来临的同时,来自南亚、东南亚的暖湿空气又源源不断向华南地区输送,冷暖气流在华南、江南一带交汇,导致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低温雨雪。

(二)雪灾救灾活动反思

灾难发生后,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击冰雪灾害,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北方每年的冰雪比南方这场灾害要大得多,依然可以安然无恙?美国发生冰雪灾害时,为什么损失很小呢?为什么整个救灾过程不够顺利呢?

在救灾过程中,出现安排不当现象。在雪灾初期,湖南正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会议,该省大部分主要地方官员都在长沙参加会议。两会结束后,进出长沙的交通几乎都被雪灾阻断,导致地方官员无法回到任职地区指挥抗灾。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湖南成为了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省份。同时,这次雪灾亦暴露了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在应付突发事件时未有港澳地区及广东省的经验丰富。在上海,公安人员由于未能控制心急的乘客而与乘客爆发肢体冲突。在救灾过程中,也出现政策不当的现象。国务院曾在上世纪50年代做出规定,南方因为气候比北方温暖,民居内不必安装暖气,但雪灾的受灾地区正是南方地区,导致灾情严重。

从整体来看,出现如此脆弱的局面,主要原因还包括缺失了对灾害的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置措施,说明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策略

冰雪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带来巨大的危害,促使我国政府加强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尽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应对自然灾害的方针政策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缺乏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等等。

(一)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

自然灾害的群发性、频发性、多样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以专门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我国现行的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之一是政出多门,应急管理工作条块分割,不利于统一指挥和调度。从灾害综合管理的角度看,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应建立一个由国务院领导人牵头的处理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各种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部门,在该机构下设立专门应对自然灾害的职能部门,如自然灾害局,该职能部门的主要功能分为日常运作和应急管理两个方面。同时,该机构还应该建立重大危机时间会商制度。综合协调部门在平时主要起预警、监控、咨询和业务指导作用,一旦突发公共事件,就转为国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指挥与协调机构。

(二)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的建立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针对雪灾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在平时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某些自然灾害还是无法准确地进行预测,不能避免其发生,那么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一旦自然灾害发生,有关部门则可以根据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然灾害进行处置。因此,应当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设,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沟通是危机处理的核心,危机产生后,危机所在地政府要立即上报危机事件的最新信息。上报的各种数据要准确,做到及时准确,以便于上级政府决策。同时,搞好信息。危机事件发生后,往往谣言较多,容易造成社会混乱,因此,要建立信息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事件的信息,使广大公众了解真相。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由应急管理机构统一确定,新闻办负责具体实施。危机处理中的沟通要处理好政府与公众、政府与新闻媒介、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关系。

(四)完善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灾害管理应急机制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减少损失、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保证。我国相关方面的应急管理机制未发挥真正作用。真正有效的应急机制是,在自然灾害未发生时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尽早发现,及早应对。同时,相关研究工作应当继续加强,做好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尽可能准确预测自然灾害,采取措施避免其发生。因而,应当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快速反应机制,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立刻采取积极的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减少其造成损失。

参考文献: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篇7

关键词:危机效应;治理方式;普世价值;社会共识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2)05-0072-06



危机事件一直是影响政府政策走向以及治理变迁的重要变量。在转型期的中国,这种影响更加强烈、频繁,由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流行性疾病、食品安全、、拆迁等敏感问题所引起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其他有损政府形象的重大公共事件,都是影响政府政策走向和治理变革的重要因素。

一、危机事件对政府产生的影响

危机事件对政府的影响主要包括从政府过程的角度而言,对政策议程、政府政策以及政府治理方式的影响,这几个方面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逐步递进。

我们以自然灾害为例,应用实证分析法来考察危机事件对政府议程设置的影响。

首先,通过考察全国自然灾害灾情的年度变化以及各个地区受灾的可能性,并将考察结果与各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灾”的次数进行对照,以此来探讨自然灾害对政府议程设置的影响。人代会都是年初召开的,所以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反映的是前一年的情况。因此,将政府工作报告中“灾”字出现的次数与全国前一年的灾情进行对照,就可以发现自然灾害与政策议程在时间上的关联性。此外,在统计中我们发现,“灾”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只有“灾害”之义,没有其他含义。图1表示的是全国31个省和中央政府从2001年到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灾”字的出现次数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灾”的次数在2001-2003年间变化不大;2003年的“非典”过后,2004年比2003年翻了一倍还多;随着“非典”的远去,这一数据又有所回落,但始终没有再回到2004年之前的水平。2008年的中国可谓是大灾大难的一年,此后的2009年,除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灾”字由2008年的8个下降到5个之外,其他30个省和国务院的工作报告都增加了,有的甚至增加了几十倍,四川省政府2009年的工作报告有“灾”字105个,几乎可以说是一部抗震减灾宣言书。2009年“灾”的总数也是2008年的三倍多,这些足以看出巨灾对中国政策议程的影响之大。与2008年相比,2009年基本上没有特大灾害,相应地,201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灾”字的次数明显下降,但也没有下降到2008年之前的水平。2010年虽然没有发生重大灾害,但全国因灾死亡和失踪的人数由2009年的1528人上升到2010年的7844人,增加了4.13倍,因此2011年“灾”的次数又一次猛增,增长了87%。这说明,对政府议程影响最大的是巨灾,尤其是死伤严重的巨灾。因为小灾非常普遍,所以对政策议程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那些能够造成人员死亡和致使人们生活困难的灾害,受到了政府的格外重视。

就空间分布来看,总体而言,那些造成人员伤亡数量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灾害分布密集的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灾”字的频率明显偏高。在中国,水旱灾害(洪涝灾害与旱灾)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灾害损失的60%以上,是中国的主要灾种,而泥石流和地震都是危害性非常大的地质灾害,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非常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有必要考察水旱灾害和地质灾害与政府工作报告中“灾”的次数的相关性。我国秦岭山脉、太行山脉、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云贵高原、珠江流域等,都是水旱灾害和(或)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我们的统计结果也显示,这些地区2001年到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灾”的次数也明显偏高(如表1所示),这说明其间具有较高的关联性。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篇8

关键词:南方雪灾拉尼娜现象应急管理

在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雪灾使南国大地蒙受重大损失,交通受阻、城区停电、民房倒塌等现象。这次冰雪灾害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影响很大。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多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四川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暴风雪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断。由于正逢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站场港埠。另外,电力受损、煤炭运输受阻,不少地区用电中断,电信、通讯、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某些重灾区甚至面临断粮危险。而融雪流入海中,对海洋生物亦造成巨大影响。

冰雪灾害的发生原因及救灾处理情况

(一)冰雪灾害的发生原因

这次冰雪灾害的覆盖范围包括浙江、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有关冰雪灾害发生的原因,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看法,但大体的原因分析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冰雪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冰雪灾害气候异常与拉尼娜的关系。中国国家气象部门的专家指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过程应归因于与拉尼娜现象有关的大气环流异常:环流自1月起长期经向分布使冷空气活动频繁,同时副热带高压偏强、南支槽活跃,源自南方的暖湿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强烈降水。大气环流的稳定使雨雪天气持续,最终酿成雪灾。

大气环流的异常运行。专家指出,处于中高纬度的欧亚地区,高空几个月来形成了一个阻塞高气压,大气环流停留不动,导致北方冷空气连续不断入侵中国。在冷空气来临的同时,来自南亚、东南亚的暖湿空气又源源不断向华南地区输送,冷暖气流在华南、江南一带交汇,导致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低温雨雪。

(二)雪灾救灾活动反思

灾难发生后,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击冰雪灾害,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北方每年的冰雪比南方这场灾害要大得多,依然可以安然无恙?美国发生冰雪灾害时,为什么损失很小呢?为什么整个救灾过程不够顺利呢?

在救灾过程中,出现安排不当现象。在雪灾初期,湖南正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会议,该省大部分主要地方官员都在长沙参加会议。两会结束后,进出长沙的交通几乎都被雪灾阻断,导致地方官员无法回到任职地区指挥抗灾。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湖南成为了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省份。同时,这次雪灾亦暴露了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在应付突发事件时未有港澳地区及广东省的经验丰富。在上海,公安人员由于未能控制心急的乘客而与乘客爆发肢体冲突。在救灾过程中,也出现政策不当的现象。国务院曾在上世纪50年代做出规定,南方因为气候比北方温暖,民居内不必安装暖气,但雪灾的受灾地区正是南方地区,导致灾情严重。

从整体来看,出现如此脆弱的局面,主要原因还包括缺失了对灾害的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置措施,说明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策略

冰雪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带来巨大的危害,促使我国政府加强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尽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应对自然灾害的方针政策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缺乏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等等。

(一)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

自然灾害的群发性、频发性、多样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以专门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我国现行的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之一是政出多门,应急管理工作条块分割,不利于统一指挥和调度。从灾害综合管理的角度看,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应建立一个由国务院领导人牵头的处理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各种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部门,在该机构下设立专门应对自然灾害的职能部门,如自然灾害局,该职能部门的主要功能分为日常运作和应急管理两个方面。同时,该机构还应该建立重大危机时间会商制度。综合协调部门在平时主要起预警、监控、咨询和业务指导作用,一旦突发公共事件,就转为国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指挥与协调机构。

(二)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的建立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针对雪灾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在平时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某些自然灾害还是无法准确地进行预测,不能避免其发生,那么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一旦自然灾害发生,有关部门则可以根据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然灾害进行处置。因此,应当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设,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沟通是危机处理的核心,危机产生后,危机所在地政府要立即上报危机事件的最新信息。上报的各种数据要准确,做到及时准确,以便于上级政府决策。同时,搞好信息。危机事件发生后,往往谣言较多,容易造成社会混乱,因此,要建立信息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事件的信息,使广大公众了解真相。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由应急管理机构统一确定,新闻办负责具体实施。危机处理中的沟通要处理好政府与公众、政府与新闻媒介、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关系。

(四)完善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灾害管理应急机制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减少损失、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保证。我国相关方面的应急管理机制未发挥真正作用。真正有效的应急机制是,在自然灾害未发生时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尽早发现,及早应对。同时,相关研究工作应当继续加强,做好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尽可能准确预测自然灾害,采取措施避免其发生。因而,应当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快速反应机制,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立刻采取积极的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减少其造成损失。

参考文献: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篇9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U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120-01

一、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分析

1.利用人工增雨抗旱减灾

从我国的气象条件上来看,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尤其是干旱等自然灾害,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我国来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出现,严重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底,曲靖市因干旱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7.47亿元,近47万人饮水困难。自古以来,我国便有依靠人力进行“呼风唤雨”的传说。由此看来,我国古人便有依靠人力来改变气象灾害的愿望。然而,从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来看,人工增雨并非不可能实现,只是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采取科学的催化技术手段才能取得成功。从人工增雨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在进行人工增雨前,要先对需要人工增雨的云层物理特性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不同的时机,使用人工增雨炮弹向云层中撒播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从而起到促进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的效果。

例如:2015年,由于武汉市的雾霾十分严重,武汉市采取了飞机撒播以及炮弹撒播两种方式,向云层中撒播利于增雨的催化剂,通过人工增雨的方式减缓了雾霾对武汉市造成的影响。由此看来,通过人工影响天气,可以在气象防灾与减灾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从人工影响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实际使用效果上来看,除了驱散雾霾以外,人工增雨缓解地方干旱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地区由于缺乏云层,无法满足人工增雨的条件,人工增雨也无法实行。

2.人工消雹减灾

冰雹作为破坏性较强的气象灾害,主要是由于气候变暖所引起。冰雹不仅会对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灾害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灾害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据史料记载:1959年曲靖地区由于遭受冰雹,小春作物损失达50%;1961年5月,宣威最大冰雹有碗大,重3公斤。早在多年以前,我国人民就在人工防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清代末年便有了土炮防雹的记载。这说明,人力的影响,在气象灾害的防御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防雹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人工增雨的方法基本相同,利用“三七高炮”或火箭炮将防雹催化剂送入到云层当中,对冰雹的形成进行破坏,使冰雹无法成长,最终以雨水的形式落地,减少或消除冰雹对灾害地区造成的危害。

3.人工影响天气的其他作用

人工影响天气除了能够起到气象防灾、减灾的作用,还能够减缓或消除一些自然灾害。例如:1987年,我国的大兴安岭森林自然保护区发生了我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烧毁了境内1800万亩的森林。由于大火始终无法熄灭,便采取了人工增雨的方式进行灭火,并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由此看来,通过人力影响天气的变化,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我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

从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情况来看,依旧沿用传统的作业方式,采用飞机或“三七高炮”、火箭炮撒播催化剂的方式,来完成人力对天气的影响。而且,其主要的影响方式就是抗旱与防雹,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方面还相对较弱。一方面,由于许多气象灾害的预防工作属于世界性难题,以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说,根本无法解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充足,使得许多与之相关的科研项目无法持续进行,从而导致了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技术水平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由于我国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较大,许多地区在遇到气象灾害的过程中,无力承担该作业方式产生的资金消耗,使得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2.管理、作业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从建国以来,我国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面的重视程度便很高,多次开展大规模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从事天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水平却始终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工薪待遇也不高,使得许多高素质专业人才不愿从事该项工作。其次,由于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较低,技术发展停滞,使得许多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缺乏积极进取的心态,工作热情不高。最后,由于部分地区在招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的过程中,准入门槛较低,导致许多作业人员在入职时便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水平,更有一些作业人员不稳定,使得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很难实现规范化管理,对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三、关于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未来的发展与思考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务必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通过法制对当前作业中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并以法律规定为依据,对各个作业点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细致的考察。从而确保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高对气象防灾减灾的作业效果。除此之外,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还要建立全面安全防患体系,并制定相的应急对策,使管理、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发生以后,能够依照应急对策尽快采取措施,减少气象灾害对地区经济以及人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2.建设气象观测体系

从作用上来看,人工影响天气是我国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气象探测体系的建立,可以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从而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不仅如此,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完成。而气象探测体系的建设,可以及时寻找到最适合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气候条件,通过对气候的推演与预估,使其向着有利的气候条件发展。

3.提高储备力量

在科技时代,人力影响天气作业若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除了在资金以及法制建设等方面的需求以外,人才储备力量的强弱,也是决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大相关人才的后期储备,不仅能够加快相关技术产业的研发。与此同时,也能有效的推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逐渐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人员的综合性培训,使其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从而培养出一批专业素质技能水平高超的服务型人才,促进人工影响天气事业未来的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气象灾害对人们日常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是我国气象部门工作的重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不仅能够有效的起到气象防灾与减灾的作用,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务必要从法制、气象观测体系以及后备力量储备这三方面入手,提高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水平,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与影响。

参考文献

[1] 宁瑞斌.人工影响天气在防御气象灾害中的重要作用[J].吉林农业,2015(06):115-115.

[2] 朱马德力.夏力甫.人影工作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的意义及思考[J].科研, 2016(12).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篇10

关键词:契丹辽文化;辽朝;中后期;自然灾害;政局;影响

中图分类号:K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011-03

辽朝中后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于整个辽朝社会都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关于辽朝中后期自然灾害的研究,在辽朝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近些年来,关于辽朝自然灾害的研究也逐步增多,主要有对辽朝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对辽朝自然灾害的灾情及辽朝政府的赈恤措施和救灾措施的论述等。然而对辽朝自然灾害中时段的研究还较少,目前学界只有孟古托力对道宗朝的自然灾害进行过研究。关于辽朝中后期自然灾害的研究几乎没有,所以笔者力图通过对辽朝中后期自然灾害的梳理,从而探究辽朝中后期自然灾害对辽朝中后期政局产生的巨大影响。

一、辽朝中后期的自然灾害

从蒋金玲《辽代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基本规律》[1]一文中有关辽代自然灾害年段分布表可以看出,辽朝中后期自然灾害的严重。辽朝有记载以来,共发生自然灾害133次,而中后期自然灾害高达111次,约占83.46%。由此可见,辽朝中后期的自然灾害确实严重。而在这些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水灾、旱灾、蝗灾、雪灾、地震尤甚严重。

辽朝中后期这五种主要的自然灾害在142年的时间里面,一共发生了61次,基本上是每2.33年就会发生一次。

水灾是辽朝中后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从圣宗统和元年(983)直到天祚帝保大二年(1122),水灾共发生20次。从水灾发生的时间来看,大多都是发生在夏秋季节,统和十一年(993)六月,“大雨……桑干,羊河溢居庸关西,害禾稼殆尽,奉圣、南京居民庐舍多垫溺者” [2]。大康八年(1082)七月,“南京霖雨,沙河溢永清、归义、新城、安次、武清、香河六县,伤稼。”[3]夏季是农作物的生长季节,秋季是农作物的收割季节,加之辽中后期农业比重逐渐增加,所以水灾对辽朝农业的影响增大。就水灾发生的地区来看,多发生在辽朝农业的重要区域,如南京道。

旱灾和蝗灾也是辽朝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从统和元年(983)到天庆八年(1118),有记载的一共发生了25次。通常发生在四至九月间。其中上京道和南京道发生的较多。辽重熙十五年(1046),“境内亢旱,苗稼将槁”[4];咸雍九年(1073)七月,“南京奏归义,涞水两县蝗,飞入宋境,余为蜂所食”[5]。

辽朝所处的地理位置,发生雪灾也不足为奇。但是从所见史料来看,发生在四月,八月,九月间的雪灾,则对农牧业影响巨大。例如:大康九年(1083)夏四月丙午朔,“大雪,平地丈余,马死者十六七”[6]。

地震是破坏性较大的一种自然灾害,具有预测不易,突然发生,破坏性大,带来次生灾害,灾后恢复困难等特点。时间上看,多在夏秋季节;就位置而言大多数是发生在南京道和西京道。这两个区域也是辽朝农业较为发达的区域。太平二年(1022)三月,“地震,云、应二州屋摧地陷,嵬白山裂数百步,泉涌成流”[7]。大康二年(1076)十一月,“南京地震,民舍多坏”[8]。

辽国作为契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其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前期以畜牧业经济为主,中后期农业经济成分逐步上升,而畜牧业经济则变化不大,基本上处于平稳状态。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然而辽朝中后期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主要的自然灾害又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灾害发生,农作物遭到破坏,人员和牲畜的大量死亡,这些都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辽朝中后期自然灾害非常频繁,往往经济还未恢复到灾害前的状态,下一个灾害便又袭来,而且有时候还是多种自然灾害相伴发生,阻碍了农牧业的恢复和发展。

二、辽朝中后期自然灾害对其政局的影响

辽朝中后期自然灾害以持续时间长、多种灾害相伴发生、破坏性大为其特点,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辽朝政府的施政措施,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一)吏治腐化

辽朝中后期自然灾害频繁,政府国库粮食收入相应减少,而且用于救灾的粮食开支又相应增加。在辽朝中后期政府粮食贮备变得相当重要,在这时,辽朝政府为了获得粮食,便有了入粟补官政策。辽道宗大安四年(1088)四月,“立入粟补官法”[9],通过这道法令,富户可以用粮食来换取官位。辽天祚帝时,“屡年困于用兵,应有诸州富户子弟,自愿进军马,人献钱三千贯,特补进士出身,诸番部富人进军献马,纳粟出身,官各有差……辽东失业饥民困踣道路;死者十之八九,有旨令中京;燕、云、平三路诸色人收养,候次年等第推恩”[10]。富户向政府提供马匹、粮食便可以获得进士出身,按照多少便可获得相应的官位。而且在灾害发生时,只要收养灾民,便可以以此来获得恩荫。通过这种方式,辽朝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充盈了国库。这是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不得已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这种卖官制度波及军界、政界等领域。该制度本意是为增加国库收入,以帮助赈灾。但实际上,这些人用粟取得官位后,便会连本带利收回,使得吏治更加腐败。

统治集团内部关于救灾问题矛盾重重,使得吏治也日益腐败。道宗大安二年(1086),“是岁谷价不登,四方交请赈复流亡穷饿之民。朝议以上心忧恻,不,力言之,事多见纳,故民被其赐者众。”[11]这次关于救灾的朝会上,道宗皇帝“心忧恻”,可能是担心救济灾民而导致国家过重的财政负担,因此,许多大臣便主张不救济,而此时任枢密副使的贾师训则力主赈济,在他的努力之下,道宗同意救济。辽道宗大安八年(1092),王师儒任枢密副使,刚好“适知燕民歉乏,(王师儒)力奏赈之”。但是“主计者过官粟,以状上闻,谓粟价腾踊,不可贱出”[12]。从此可以看出,当时对于灾民救济,统治集团内部是存在着分歧的。由于连年的灾害,导致政府的粮食存储下降,正如前面所说,曾采取入粟补官的办法,获得粮食。众官员明知若不救济灾民,将导致许多人饿死、冻死,甚至走上反抗朝廷的道路。但大多数官员却奉行明哲保身的原则,不插手此事,只求保得自己的荣华富贵即可,民众死活,皆与他们无关。最后通过王师儒的努力,道宗终于认识到救济灾民的重要性。“燕民赖之济活者数百万”[13],我国历史上,一般国家都会在财政支出中,有一份专门的预算是用于救灾的,如义仓就是专门为救灾而设计的。但是辽道宗却希望高价出售粮食来谋利,满朝文武大多竟缄默不语,任由道宗我行我素,只有像王师儒这种少数的官员力主救灾。

参考文献:

〔1〕蒋金玲.辽代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基本规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8.

〔2〕〔18〕(元)脱脱.辽史(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43,149.

〔3〕〔6〕〔22〕(元)脱脱.辽史(卷二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4.287,288.

〔4〕(元)脱脱.辽史(卷八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1353.

〔5〕〔8〕(元)脱脱.辽史(卷二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75,278.

〔7〕(元)脱脱.辽史(卷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4.190.

〔9〕(元)脱脱.辽史(卷二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4.296.

〔10〕(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十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17.

〔11〕向南.辽代石刻文编.天祚编.贾师训墓志[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479.

〔12〕〔13〕向南.辽代石刻文编.天祚编.王师儒墓志[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647.

〔14〕(宋)苏辙.栾城集(卷四十一)[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5〕〔17〕〔23〕(元)脱脱.辽史(卷一百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46.

〔16〕(元)脱脱.辽史(卷一百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54.

〔19〕(元)脱脱.辽史(卷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8.

〔20〕〔28〕(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七十七)[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011-1012.

〔21〕(元)脱脱.辽史(卷二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256.

〔24〕〔25〕〔26〕〔27〕(元)脱脱.辽史(卷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