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十篇

时间:2023-08-03 17:30:53

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

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篇1

一、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新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露出来,观念的碰撞和更新进一步突出,职工群众对物质和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多元化的要求。在这样一个全新、复杂的背景形势下,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发生着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日渐突出。

一方面,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体制讲究生产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流动性,促使了职工的流动性相应加大,随之出现“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趋向,人们在社区活动中的空间增大、时间增多。同时就业岗位和方式的多样化使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意识开始淡化,因而与此相对应的社区作为每个人必定的生活区域,作用也日渐突出。原来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般依托单位进行,现在社区承担了更重要的作用,更主要的职能,并将以新的方式展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旧体制的转换引发的矛盾,西方价值观和不良文化的渗透对人们思想的侵蚀等都决定了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也决定了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使用强制或简单的方式,而要用行之有效、有说服力的工作方式,入耳入脑,深入人心,把一切群众的矛盾、困难解决在最基层。

2、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需求日显层次化。

在新型分配方式的驱使下,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逐渐拉开,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需求在原本就复杂的基础上,更呈现出层次化的特点。以我们玉山物业公司所辖小区的居民来看,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包括:困难群体(包括残疾、特困户等);无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普通工薪和高薪阶层;在职和离退休的党员干部等。由于经济、文化层次分明,差距明显,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不尽相同。从需求层次来看,呈“生存、享受、发展”的阶梯形构成,这种需求上的反差给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弱势群体在为生存而拼搏,比较富裕的群体在享受的同时为发展而努力。这就决定了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得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宜,更具针对性,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化。

3、对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

首先是管理局、社区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加大物业公司和各小区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力度,配齐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针对社区工作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发挥了社区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我们玉山物业公司的二个小区党支部都建立了党员学习日制度,他们通过党员学习日,组织全体党员,逐章逐节地学完了《邓小平理论》、《论‘三个代表’》等专题读本,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习讨论活动;二是重视了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改善干部队伍结构,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家委会干部逐步扩散到小区党员、楼栋长,为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2002年我们按上级要求对所辖的两个小区家委会进行了换届改选,并专门设立了由小区居民担任的副主任职务,使群众真正参与到了小区管理工作中来,雅苑小区家委会从组建之初就组织专人摸清了辖区内在职党员底数,并按要求划分了党支部,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逐步完善,在小区、家委会、楼栋长的建设、选拔中,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层层落实,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范围,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覆盖于社区的方方面面。

4、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日渐丰富。

在各级党委的重视下,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已经越来越丰富,并且将进一步得到充实。一是中央精神、路线的宣传教育。我们在党员中注重开展对同志关于“三个代表”论述的宣传,注重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学习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政治敏锐性,加强了大局观念,坚定了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信念。二是时事教育,及时针对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加强形势观念和时事观念。三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和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的教育,增强干部群众反对愚昧、抵御歪理邪说的能力。四是理想信念的教育,开展信仰、信念、信任、信心的“四信”教育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三爱”教育。五是讲文明、树新风的教育,弘扬正气,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宣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努力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为创建良好的治安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提供保证。

5、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日渐多样化。

目前,思想政治工作正以多样化的形式深入社区,并与文明小区的创建工作相融合,2002年,我们玉山物业公司明确提出了“四进”社区的内容,制定了实施计划并积极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2年我们玉山物业公司共组织大型文化活动数十次,并在小区内建立完善了文化广场、背景音乐、老年活动室,门球场,篮球场,普法、科普宣传栏,健身园等多处基础设施,这些都已成为贴近百姓生活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

二、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复杂的新情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对新形势下的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高,而教育主体薄弱。

对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人力与物力的缺乏使得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对象和需求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层化与队伍建设薄弱形成反差,目前,小区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家委会干部和退休党员为主,面对众多的教育对象,势单力薄,人员的缺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二是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内容与物质条件的不足形成反差,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支撑,而小区资金来源途径少,资金缺乏,很难由物业公司独立的组织各类活动。

2、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复杂,而教育针对性弱。

根据现状的分析,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有很多类,但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笼统的宣传教育容易留于表面、留于形式,无针对性所引发的是实效性差。打工人群、无业人群、困难人群、党员干部都需要对其特殊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分别要侧重加强法制观念、转变思想再就业观念、自强自立精神、奉献精神等的思想教育。

3、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丰富,而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参与面窄。

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逐步丰富是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群众和党员干部既是社区内受教育的对象,又应该承担自我教育的教育主体作用,这才能符合形势发展的需求。而目前发动起来的只是少数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且以退休党员为主,面窄人少,造成无论什么活动都只有“老面孔”参加,特别是在职党员职工始终处在被动的地位,积极性、主动性差,发牢骚的多,关心公益活动的少,不愿参加志愿者活动。

三、探索加强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消除思想政治工作的“空白点”;群众利益格局的变化要求我们研究政治思想工作的新内容;人们社会活动方式的变化,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政治思想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对社区工作中起到指导性作用。

1、以职工群众的思想和需求为切入点。

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职工群众的思想和需求作为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小区管理人员,特别是家委会干部要通过串百家门,及时了解不同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掌握热点和难点问题,努力做到民有所求,我有所应。随着形势的变化、新情况的出现,掌握动态,及时应变,使思想政治工作贴近人心,不入俗套,常做常新。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了解社情民意,更多地邀请居民和党员干部加入家委会的议事层,出谋划策,共商小区的管理和发展;登门拜访,走街串巷,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做到“知底、知情、知心”。

2、以为民办事,排忧解难为着力点。

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求虚实结合,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家委会和物业站干部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对于困难人群,应通过发动志愿者结对帮困,给予及时、有效地帮助,做到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忧、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

3、以建设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重点。版权所有

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所肩负的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因而必须加强社区的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人力保证。一方面,要提高物业管理人员和小区家委会干部的素质,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做思想工作的能力,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通过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扩大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覆盖面,发挥小区自治的作用,实现小区内居民的自我教育,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积极投入到小区活动和小区建设中来,积极抵制不良思潮、不良风气和不良行为。

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篇2

关键词:区域成人高校;社会治理创新;相关性;优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7-0047-05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把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目标要求。从加强社会管理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昭示了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大变革。

社会学研究认为,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而在这三大系统中,目前的突出问题是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对社会治理创新来说,最值得挖掘的资源就是激发社会活力,关键是治理重心下移。社区是基本社会单位,如果每一个社区都治理好了,社会治理自然也就好了。目前,我国社区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类型丰富、结构复杂,既有传统的单位大院,也有新建的住宅小区,还有开发区、科技园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成人高校作为城市中心城区政府举办的独立设置成人高校,长期深耕于社区之中,其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区域成人高校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相关性分析

(一)社会治理创新的内涵揭示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的必要性

社会治理作为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是西方国家在现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内,在政府部分职能和公共服务输出市场化以后所采取的一种社会管理范式。在我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指导战略,并指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具体任务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四个方面[2]。毫无疑问,社会治理创新的主体仍然是政府,但是与之前社会管理不同的是,社会治理在强调政府主体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上下互动、政府主导与社会自治相结合,更加重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首创精神。

区域成人高校作为区域内重要的终身教育机构,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很多地区将区域成人高校作为组建社区学院的重要基础,比如,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关于推进本市社区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沪教委终〔2007〕18号)提出,社区学院原则上应在整合本地区业余大学、电视大学分校、成人教育中心、成人中等教育机构以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等基础上组建。近年来,区域成人高校作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龙头,在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提升了城区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和谐程度,成为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毫无疑问,社会治理创新需要区域成人高校发挥自身的优势,融入社会治理创新,形成在政府的主导下,与区域内政企单位和相关组织进行协同合作,探索区域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同时,其作为一所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能,它的协同与参与必将在社会治理创新领域做出比其他社会组织更大的贡献。

(二)社会治理创新的要求与区域成人高校属性具有一致性

社会治理是以实现和维护群众权利为核心,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治理的基本职能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持社会稳定。实现这些职能的过程必须要有人文环境、信息环境、法律环境和知识环境。而这些环境是由社会事物与活动的参与者、治理者,在一致的制度与规则社会认知下构成的。

区域成人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机构形式,具有公共性、服务性、开放性、社会性等公共属性,而每一种公共属性则赋予区域成人高校的内涵又是不一样的,其中,公共性说明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服务性要求其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社会性体现了其要顺应社会发展与变化的要求;开放性则要求其主动融入到社会中去。区域成人高校作为终身教育的平台,可以为广大市民提供各类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闲暇教育等多种教育服务,可以成为各类人群参与各种学习的立交桥和枢纽。随着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工作的触角不断向社区延伸,学校紧紧依托社区、服务社区,通过各类教育培训服务市民、改善民生,回应广大群众关切,成为区域社会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是区域成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

高等学校的职能反映着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作用关系。区域成人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从社会发展的实际意义来看,区域成人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和传承文明的任务,而且还肩负着促进现代化建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责任。从社会功能角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区域成人高校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责任,其性质与作用定位又都可以归属于它的社会功能。如今,区域成人高校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也体现为其在社会治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这也是新时期对区域成成人高校提出的社会责任新要求。

与普通高校相比,区域成人高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中更加突出的是社会服务职能,关键在于其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式来体现这一服务职能。区域成人高校参与和服务社会发展,绝不是为参与而参与、为服务而服务,而是要紧密联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密切关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积极协助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解决突出的社会问题,化解突出的社会矛盾,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促进社会公正。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21条明确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只有全方位参与社会服务,才能赢得社会的支持。目前,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是区域成人高校重要的社会服务工作,我国社区教育从实验到示范,区域成人高校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龙头,这为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区治理创新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区域成人高校只有通过主动性的、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工作,才能在社会治理创新中体现突出作用。

二、参与的主要优势

(一)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具有良好的基础

区域成人高校通过长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的改革创新,已经具备参与社区治理创新的良好基础。有学者研究认为,高校服务社会管理创新,首先是创新自身内部的管理,保持和促进自身的稳定,防止或缓解由于自身的不稳定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风险[3]。纵观区域成人高校5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从建立初期的补偿教育办学机构,到稳定发展时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载体,再到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区域市民终身学习平台,区域成人高校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目前基本形成了“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运作机制,明确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和区域市民终身教育的功能定位。同时,通过创新自身内部的管理,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为其自身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证,防止和缓解了由于自身的不稳定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区域成人高校以创新的方式加强自身的稳定,实际上也就是在直接参与社会治理创新,这无疑是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在基础。

同时,区域成人高校作为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在开展好高等学历教育、各类职业培训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以社区教育为主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各项工作,逐步确立了自身在区域的重要地位。我国自2000年开展社区教育实验以来,以区域成人高校为龙头的三级网络逐步健全,形成了比较稳固的社区教育办学实体,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社区教育办学力量。区域成人高校面向各类人群开放办学,提升区域各类人员的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尤其是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弱势群体、老年人等开展各类教育,较好地满足了大家的需求。目前,我国城乡已形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122个,实验区241个,社区教育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由此可见,区域成人高校已经具备参与社治理创新的扎实基础。

(二)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具有清晰的定位

区域成人高校作为区域内为数不多由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院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立足并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取向。为此,区域成人高校要融入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立足区域、融入区域、服务区域、回报区域”的办学方针,在政府的主导下,探索参与区域社会治理创新的途径,主要是教育的途径。首先,根据学校的区位优势及政府的相关要求,着力开展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指导工作,深入社区第一线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成为服务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指导中心;其次,依托其地域文化特色,将学习与文化紧密结合,通过学习型城区建设的组织网络以及各类机构、载体、活动等,提升并发扬优秀的区域文化;第三,依托学校的教学优势,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联合,开发区域急需要的职业技能、社会服务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4]。

指出,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这说明区域成人高校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提高人的素养是区域成人高校追求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定位。据此,区域成人高校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强化立德树人,提高人的基本素养和文明程度;通过社区教育架设起政府与市民广泛联系的桥梁,促进市民更加了解政府工作,政府工作也更加贴近基层和市民,从而有利于政府凝心聚力,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社区教育的开展还有助于促进社区的文化建设、环境治理、养老、就业与创业等民生事业,这也是社会创新关注的重点工作。从上海“一号课题”对街镇机构设置来看,社区教育职能被整合到民生、社会发展等职能部门中,进一步强化了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融合。因此,要不断强化区域成人高校在全民终身学习中的地位的作用,寓教于社会治理创新中。

(三)与社区的天然联系成为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的便捷途径

区域成人高校是由地区政府主办、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从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市民终身学习指导工作的教育机构。近年来,随着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化,与社区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随着学校社会工作的不断加强,与社区各项工作也形成了广泛的互动关系。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基层社区是社会的单元细胞,是感知社会需求最敏感的神经末梢,也是许多社会矛盾的源头。基层社区又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与基层的天然联系使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具备了独特的优势,也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突破口。

近年来,随着终身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区域成人高校与区域内各级政府部门、群众组织等均形成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具有自然性和必然性。比如,学校与人社部门合作开展了政府支持的各类岗位培训,与民政部门合作开展了弱势群体再就业培训,与文明建设部门合作开展了文明社区建设工作等等,而且,这些合作还在不断向文化、环保、科委等部门拓展与渗透。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深入,社区教育已成为区域成人高校与社区联系的重要渠道,在社区教育中,通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拓展社区教育的辐射面,促进社区成员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劳动素质及价值观念、劳动态度、合作精神、创业意识等都获得全面和谐发展,从而提升城区的和谐发展。这些,都为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通道。

三、参与的基本策略

(一)立足点在于服务区域民生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区域成人高校作为区域内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其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区域民生。因此,区域成人高校通过本职业务开展,满足区域内市民的各种学习需求。其中,学历教育仍然是其主要职能和生存基础,需要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有所作为、发挥重要作用并承担应有责任,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教学管理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平;同时,为适应人才培训和区域教育服务业的发展,学校应该成为人才培训的实体、继续教育的场所和教育服务的枢纽,培训项目需要进一步拓展,教育服务范围需要不断延伸、服务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教育培训和教育服务应该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区域成人高校要成为区域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为市民终身学习搭建“学有所教”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突破点在于创新服务方式

区域成人高校推进社会治理创的过程,是一个服务社区的过程,其服务方式直接影响到服务效果。鉴于社会治理创新并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因此,服务方式也需要全面思考。有一种方法叫项目推动法,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服务项目,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如在开展白领培训进楼宇项目、企业员工网上阅读活动项目、社区居民读书会支持项目过程中,可以引导社会各方参与,从而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有效机制,促进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还可以运用事件驱动法,就是运用重大事件驱动的方法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推进,关键是促进人的思想转变,比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智慧城区建设等,可以通过创新培训课程、建立培训基地等,深入社区开展相关培训,转变思维方法和认知水平。此外,还有典型案例法,就是通过好的案例分析研究,获得更多的推广经验,促进社会治理不断向纵深推进。因此,社会治理不仅是对社会管理的观念创新,也是对社会管理的手段创新,创新才是社区治理创新的不竭动力。

(三)关键点在于推进社区治理

基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社会具体而微的缩影,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前沿,甚至被喻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程”[5]。上海市委一号课题也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以街道、乡镇和居村为重点的基层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探索特大型城市社会基层治理的新路,目的是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社区,尽可能将资源、服务和管理放到基层。区域成人高校的基层单位属性,以及与社区天然联系的优势使其在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时的重点在于推进基层社区治理。而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仍面临角色错位、资源匮乏、参与不足等难题。因此,区域成人高校首先要以社区公共需求为基本导向,创新社区公共服务,基本形成群众诉求表达――群众利益保障――群众权利实现――群众需要满足的良性循环[6]。其次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协同,共同缔造,开发社会潜力,激发居民动力、活力,形成社区居民通过民主协商等方式合作处理社区事务,使社区进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秩序的过程。再次以社区学校为沟通桥梁,打造政府和百姓对话交流、化解矛盾的平台。

(四)基本点在于把握角色定位

随着党和国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战略部署的提出,以及上海市市委“一号课题”精神的落实,区域成人高校的角色定位将进一步发生变化,把握好角色定位是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要点。

首先,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角色转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组织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正如《决定》中所提到一样,要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首创精神。区域成人高校作为区域终身教育机构,过去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辅助者。与此同时,辅助者的角色往往也包含了被动者的成份,往往是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作为区域成人高校更多的是领会、落实、执行,这样就会容易造成缺乏活力的局面。而“活力”一词在《决定》中出现十次之多,“活力”的背后更多的是积极主动的体现。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区域成人高校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治理创新中来,从被动接受政府委托承担管理任务的人,转变成具备治理主体地位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对接社会治理创新的要求,将其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块面,实现从被动辅助者到主动参与者的转型升级,充分体现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主体者角色。

其次,由单方投入到合作共治的角色转换。创新社会治理要求多元主体广泛参与,更加强调为实现公共利益而相互合作,共担治理职责,资源共享,相互信任和平等协商。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从单方行政到合作共治的转型升级。在用好政府资源的同时,积极开发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资源整合优势。尤其是随着区域成人高校转型,学校被置身于“大教育”环境中,学校工作范畴已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或教育机构,需要在更大的范围、更多层面开展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而且,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区域成人高校在管理水平、教师资源、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和不足,仅靠自身力量来实现工作目标仍有较大困难。因此,学校必须依靠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全面联动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肖文涛.社会治理创新:面临挑战与政策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7(10):105-109.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3]袁贵仁.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02-26.

[4]宋亦芳.区域成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特征及其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0):39-43.

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篇3

一、基层社会管理中的法治化需求城乡社区是大多数居民生活的基本依托,基层社会管理主要体现在对社区社会事务的管理。为使管理有序、有效,应以社区建设为平台,实现依法管理、制度管理,充分发挥其基础作用。 (一)社区管理体制建设的法治化需求 社区管理体制是指社区的组织结构及其制度体系。 我国社区在管理体制上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 不管什么形式的社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都面临人口复杂化、利益多样化、服务专业化等诸多新问题,因此,社区管理体制的协调运行更需要法治规则和秩序。首先,社区管理体制应依法建设。当前,我国社区管理体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的组织结构、管理主体、管理权限、管理责任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在城市,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打破了以“单位”为载体的行政组织化管理,公众的参与和自治成为社区组织管理的发展趋势,有待健全法制,形成行政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相结合、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在农村,随人口流动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面临新建社区、社区功能转变、社区服务提升等新挑战,社区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都有待依法创新。其次,社区管理体制应依法运行。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总体要求,社区管理体制应实现政府引导机制与社区自治机制的结合,政府的规划指导、社区的议事决策、民主选举以及社区事务的管理、监督等活动都需要依法进行。再有,社区管理体制应依法保障。社区管理体系应适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方面,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成员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对政府行政过程的监督,都应该以法保障。 (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法治化需求 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工作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等责任。社区工作的依法开展,是推进社区法治化建设的关键。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尚不完善,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构成复杂,没有形成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专职工作队伍,不能适应新型社区建设的需要。为此,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上,一方面,需要从法律上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身份,对其职责、权益加以规范,另一方面,需要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法治教育,促使社区工作能依法而为,推进社区建设的法治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既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学法制度,不断提高社区依法决策、依法建设的水平,还需要大力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切实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同时,法制教育是社区法治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只有通过宣传教育,才能使广大基层群众真正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懂得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从而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 (三)社区矛盾纠纷解决的法治化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而这些矛盾大多是群众日常性的矛盾,更多地集中在基层,社区也成了矛盾的集中地。当前,社区内出现的矛盾将呈现内容多样化、主体多元化、原因复杂化的新特点,社区矛盾既涉及婚姻、家庭、邻里、财产权益等民间纠纷,也涉及劳动保障、下岗就业、拆迁征地等社会纠纷。这些矛盾纠纷涉及居民、相关经济组织、政府等多方利益,调解难度大,容易激化,从而导致基层社会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同时,在社区还存在大量弱势群体,如老龄人口养老问题、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妇女儿童特殊保护问题,这些群体更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也需要社区具备相应的功能。要化解社区矛盾只有依靠法制,只有把社区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以民主化、法治化促进社区建设和管理,才能维护社区社会稳定,保障社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法学教育与基层社区法治需求的有效结合 (一)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设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法学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正在经历从职业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演变过程。就法学教育整体而言,学校类型、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标准都存在很大差异。法学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虽然这种现象在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对法律的现实需求,但另一方面也给各法学教育单位带来了适应市场竞争的挑战。当前,法学教育越是普及,规模越是扩张,特色办学价值就越是凸显出来。作为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尤其是本科层次教育,怎样在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上,结合地方法治需求,办出地方特色,是引人深思的。从时展背景来看,法学教育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国法学教育承担了三大历史任务,一是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围绕司法改革,为立法、司法、执法环节提供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二是营造和弘扬法治文化,通过普及法制教育,推动社会成员把法治作为稳定的生活方式;三是发挥法学教育社会服务的功能,结合社会的法治需求,为社会提供法治研究、决策咨询、司法实践和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在定位选择上,应充分与地方法治建设的需要相结合,更注重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法学教育应根据各自学校的类型、层次、办学传统与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各自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应与当地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基于基层社会管理中存在的多种法治需求,法学教育可以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协同作用,在发展教育型法律的同时,让老师、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走进基层,通过参与基层社会法律服务,实现真正适应社会法治需求的人才培养。从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法学是实务性科学,在进行知识性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实践培训,而且这样的体验和培训应贯穿学习的始终,不是靠随意的毕业实习等环节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性与稳定性。如果法学教育能以基层社会管理为平台,通过与基层社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那么在服务基层社会管理的同时,法学教育既能发挥专业教育优势,又能将专业教育融入社会实际,适应法律职业的现实需要。#p#分页标题#e# (二)法学教育与基层法治需求的有效结合 为实现法学教育与基层法治需求的有效结合,有必要进行各项资源的整合,包括知识的整合、人员的整合和服务平台的整合。 1.法学教育与基层法治需求应进行知识的整合。所谓知识的整合,是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课堂知识与社区知识有机融合,使之更具条理性和系统性,从而实现教育的知行合一。法学教育除了强调法律知识和基础理论学习外,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所需要的特有思维方式和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社会的。如美国法学教育界认为法律是一种渊博的社会之学,学生学习法律之前必须有较成熟的思想,才可能对法律有深入的理解。当前,我国法学教育是建立在一种“大司法”观的教育理念之上,即法学教育是广泛地为全社会各领域培养法律人才,为此,法学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接触的是社会基层,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里有形形的人、形形的现象,存在很大的社会学习空间。 2.法学教育与基层法治需求应进行人员的整合。基层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明确领导主体、管理主体、协同主体、衔接机制和考核体系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基层社会管理涉及政策、法律、政治、经济、心理等多方面知识,要求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协调能力、组织技巧和心理应对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素质。而当前,我国基层社区的管理普遍存在任务繁重、人员紧张、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很多基层工作人员结构单一、素质偏低,有些临时聘用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同时基层工作人员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其身份、权责、工作形式都有待明确。基层社会管理进行人员的整合就是一方面应以基层社会管理为平台,整合包括政府、企业、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合作治理社会公共事务;另一方面应重视基层法治需求,重点发挥高校法学人才的专业优势,以协同主体的身份融入基层社会管理,为基层社会管理提供相关知识和业务帮助。高校学生有理想、有知识、有热情,参与基层社会管理,既充实了基层社会工作队伍,又能充分学习与锻炼,为日后成长奠定社会基础。 3.法学教育与基层法治需求应进行服务平台的整合。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政府主要负责的是服务,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确保职能部门形成运转协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力。法律服务属于社会服务之一,在基层,法律服务提供主体具有多元化趋势,既有社区律师事务所、基层司法所等正式主体,也存在大量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非正式主体。在这些众多的法律服务主体中,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有的主体具有专业化、职业化优势,如律师事务所、司法所,但有时与基层实际需求不相协调,尤其在我国农村社区,因为诉求成本因素的考虑,在选择民间纠纷解决方式的时候,更倾向于借助民间习惯和风俗取代抽象的法律条文;有的主体具有符合公共利益、满足群众切身需要的优势,如基层法律服务所,但其没有存在的法律依据。很多基层法律工作者在普通民众“获得司法救济”的道路上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但不具有专业的法学教育背景。尤其是在广大的基层农村,很多法律工作者是当地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德高望重的人组成,不能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高素质要求。培养法律实用型专业人才是法学教育的目的之一,由法学学生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提供法律服务,一方面可以弥补律师等专业人才高价位服务标准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基层法律工作者缺乏专业背景的不足。要实现法学教育与基层法治需求的结合,有必要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明确学校教育与基层社会工作的衔接方式。为此,需要将基层社会中多种法律服务主体进行整合,根据不同层次的法治需求来明确各服务主体的服务范围,如涉讼纠纷由律师事务所、司法所等职业主体负责,民间调解、法制宣传等法律服务由基层法律工作者、法学学生承担。 三、法学教育服务社区法治建设的实现途径 社区法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既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也为社区的健康发展、有序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直接以地方社区建设实际为依托,可以在基层社区的法治规划、法治宣传和法律援助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社区法治建设的完善。 (一)基层社区的法治规划 当前,我国已颁布实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两部基本法律,在推动城乡村(居)民自治、村(居)民民主、村(居)务公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两法”中涉及的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机制和村(居)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等问题需要结合社区发展实际,就实施方式、实施过程等进行具体规划。为此,基层社区进行法治建设,首先应进行法治规划,应依据基层社区的地域特点、文化特点和村(居)民特点等,明确依法治区的目标、方式及步骤。在基层法治规划中,地方高校可以社会协同主体的身份,参与基层调查、制度建设和民主监督等工作。以民主选举制度为例,就候选人的情况宣传、基层群众的需求调查、选举人的培训等问题,都可以由法学学生承担。同时,在民主决策机制中,涉及议事规则、听证制度等规范化问题的法学师生也可以参与进来,负责制度建设的咨询、建议和起草工作等。如村(居)务听证制度的建立,其目的在于保证了村(居)民行使当家作主、直接参加民主管理的权利,但这项制度在实践中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听证参与人没有真正发挥听证的作用,如果由法学学生参与听证过程,负责听证宣传、监督等工作,有助于听证制度的实效发挥。 (二)基层社区的法治宣传 基层社区进行法治建设,需要有效的法治宣传,并且这种宣传需要长期性和稳定性。如果由地方高校的法学学生承担基层社区的法治宣传工作,既有助于国家基本法律在基层的落实,又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在宣传的形式上,可以采取日常性宣传、阶段性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的方法。日常性选传是广泛地普法式宣传,主要通过布置法制宣传栏、印发宣传手册、宣传单的方式进行,以便广大基层群众了解我国的宪法和基本法律。阶段性宣传主要是结合我国某阶段的立法动态,就新法律的颁布与实施进行重点宣传,可以与报纸、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相结合,采用表演、布置展台等方式开展。重点宣传是与基层群众的现实法治需求挂钩,通过走村入户的方式进行宣传。如在基层进行换届选举时,广泛深入地宣传村(居)民自治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程序步骤,有针对性地解决村(居)民在自治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还有可以通过讲座形式,就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基层群众社保医疗、劳动保障、失业救济和公共服务等热点问题进行宣讲,让广大群众了解我国的法律,从而增强法律意识,更好地规范行为。#p#分页标题#e# (三)基层社区的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基层社区,存在一些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处于弱势地位群体,主要是由孤、寡、残疾、下岗、失业、农村失地、失保等人员构成,他们在维权、经济收入、个人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弱势。 法律援助通过向这些缺乏能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使他们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享受平等的法律保护。地方高校法学教育可以以社区为基本单位,通过直接在社区建立法律援助站,开展法律服务。地方高校可以与当地司法局合作,以小分队形式,在周边基层社区设立法律援助点。 通过这种免费的法律服务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开展,既可以使更多的群众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以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又可以解决法学实践性教学的案件来源问题,使学生接触更多的,不同类型的案件,从而多方面锻炼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综上所述,基层社会管理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微观基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需要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形式。 基层社会管理通过调动一切社会协同力量,有助于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地方高校作为重要的协同力量,有必要通过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的发挥,尝试“校区合作”管理,促进社区法治化建设。

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篇4

推进社区党建的几点思考

社区党建工作是城区党的建设在基层的拓展和延伸,具有广泛的区域性和辐射性,是在我国的社会结构、组织结构、管理结构进一步裂变的形势下,我们党实现新的社会组织整合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具有强烈的整合社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价值取向。因此,必须从政治的高度认识社区党建的意义,开展社区党建工作。

一、健全组织网络,把社区党组织联系起来,强化社区的政治优势

社区党建工作是一种区域性的党建活动,它的生命力在于社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全体党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当前,社区内有三类党组织,一是直接隶属街道党工委领导的社区居委会及企业党组织,二是驻在辖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三是若干无主管部门的新经济组织党组织。这些党组织的规模、级别需求不同,如何把它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并通过这个党组织的网络,增强对社区的政治辐射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在社区内形成强大的政治组织优势,是社区党建的首要问题。因此,从社区内党组织的构成看,首先要加强自身党组织的建设。要根据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形势,适时调整街道、社区党组织,形成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为架构的三级社区党组织的纵向组织体系。采用公开选聘的形式,从优秀的党员干部中选任社区党组织书记,真正把有文化、会管、不怕吃亏、热心服务、甘愿奉献的居委会干部选拔到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岗位。要通过采取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要强化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使思维和工作方式实现三个转变;即思维方式从抓自身向抓区域的转变,领导方式从纵向的行政管理模式向横向的协调指导服务转变,活动方式从以条块为主、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的网络化方向转变;工作内容实现三个拓展:即在范围上实现抓社区、企业党组织逐步向社区所有单位党组织拓展,内容上实现由侧重党务向推进社区全局性工作拓展,对象上从抓离退休党员向社区内各类党员拓展;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和协调意识;强化社区控制管理功能、社区互助服务功能、社区综合治理功能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功能。其次要建立非公经济党组织,增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要从企业规模、党员人数、构成差别的实际出发,采取单独建立、联建等方式,加强新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力度。三是要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协调机构。从全国各地的实际看,主要是建立地区性的协调委员会或党建联席会,作为社区党建的协调领导机构。实践证明,协调委员会或联席会议是联系组织社区的有效形式,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区党建的能力。但是,随着不断发展的改革形势,为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整合力度,进一步强化社区的政治优势。而且,在社区党建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社区党组织应逐步建立“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格局,集中力量抓好全局和“四性”工作,把握社区发展的政治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协调委员会或联席会的方式加强联系、协调和领导是不够的,事实上这种方式在实践上的实效性、权威性也差的很远,而且也没有从体制上解决矛盾,没有权威效力,领导作用较弱。因此,必须创新联系、组织社区各类党组织的方式,把社区党组织紧紧地凝聚团结在一起。要着眼于改革发展的需要和社区党建的发展方向,进行大胆创新和探索,在协调委员会或联席会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真正建立起实用有效的组织网络,形成社区内强大的党组织基础和强大的政治辐射力、渗透力。

二、开展党建活动,把社区党建同其它工作结合起来,强化社区的政治功能

江总书记指出:“社区党建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就会有生命力”。社区党建的政治功能不是空的,要体现在社区的各项具体工作中,体现在社区建设、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社区群众工作、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体现在为群众的服务中。一是发挥社区党建的龙头作用,推动和促进社区建设水平的提高。要发挥社区党建在社区建设中的带动作用,以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为抓手,整合社区资源,在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和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式作用,用区域性党建带动社区建设。二是创新党建载体,促进共同提高。应采取建立党建研究会、党建促进会、举办交流会、党组织负责人座谈会等办法,突出社区党建的抓党议党主题,加强不同行业、不同级别的党组织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辖区党建工作的共同提高。三是要创新精神文明建设载体,强化党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要充分挖掘社区人力物力资源,创建适应时代特点和人民群众需求的新载体。同创建文明小区、文明市民、文明楼院、文明业户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占领人们的思想阵地。四是要创新服务载体,强化社区服务。要围绕“四个服务”,以建立健全街道、社区服务保障中心为核心,完善社区服务网络,促进社区服务向网络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社区阵地,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要以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突破口,直接解决人民群众疾苦。要以人为本,着眼群众的时代需求,以新的方式和载体,实现社区服务的人情化和人性化。

三、加大宣传力度,把辖区单位党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强化社区的政治氛围

强化社区党建的政治优势,必须形成浓厚的社区政治氛围。仅靠街道党工委、居委会党组织是不够的,需要社区内各类党组织的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此,要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宣传,培育社区理念。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专家授课、墙报板报、宣传栏、发倡议信、组织社区党建宣传周以及其他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营造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的良好氛围,增强辖区单位和成员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打造社区理念,形成全社会的共识。要倡导和叫响“党的工作到社区、全区党组织抓落实”的精神,各方参与,形成合力,营造氛围。要创新参与方式,增强参与效果。要以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怀的工作为突破口,以社区成员的共同需要、共同利益为结合点,达到社区建设资源与利益的共享,使社区成员单位在社区参与的实践中,通过“双赢”效果,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以地区党建指导委员会的名义制定和实施“社区党日”、“固定奉献日”等制度和活动,发动社区的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到社区建设中来,以固定的活动方式强化社区意识。

四、加强教育引导,把社区各类党员组织管理起来,壮大社区的政治力量

社区内既有离退休党员,又有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等等。党在社区的领导和政治功能与优势的实现,要靠社区内全体党员对广大群众的组织动员来实现,靠广大党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来实现,靠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群众的影响、带动、激励来实现。实现这种政治优势,仅靠街道、社区党组织的自管党员显得“势单力薄”,必须把社区内的各类党员集合组织起来,才能壮大社区内的政治力量,从“单兵作战”到“兵团作战”,形成浓厚的政治优势。要广泛宣传,大力营造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的良好氛围。要调查摸底,掌握党员情况,建立社区党员档案,摸清辖区内党员的自然状况、工作情况、思想状况、分布情况、服务意愿、困难需求等,分门别类建立社区党员档案。要针对党员的不同特点,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形式、新方法。对在职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都要加强组织引导,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创新符合实情与党员本身特点的载体,组织他们为社区服务,以自身的模范作用影响带动群众,发挥好每一个个体的先锋作用,形成整体的示范效应。

五、建立制约机制,把社区党建工作规范起来,强化社区的政治保证

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篇5

新疆和谐社会建设,任务艰巨。建设的速度和程度,影响到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些年来,南疆和北疆的差距、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和谐,一直制约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新疆和谐社会建设,虽路途坎坷,但意义重大,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弄清社会中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一、新形势下新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疆问题错综复杂,除了由来久远的民族问题外,外部势力是其极重要的原因。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中央对新疆采取了一系列维稳政策。处于此种背景,2010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

新形势下,新疆和谐社会建设顺应历史潮流与客观现实需要,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事关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国家大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新疆的稳定与发展既影响到新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事关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中央对新疆建设做出重要部署和扶持政策,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使新疆社会呈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谱写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可以为新疆各族人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各族人民造福,形成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实现新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2.有利于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

新疆的地域渊源,突出了自己的特点。新疆的社会建设,影响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进程。加强新疆和谐社会建设,形成南北疆协调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突出新疆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将有利于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局面

新疆的区域优势,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由于资源优势明显,加强新疆和谐社会建设,将会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态环境,高效利用资源;将会更加有效的突出草原特色、牧区特色。新疆的生态、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必定为子孙后代造福,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新形势下新疆社会中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新形势下,新疆发展和稳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已经步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当前,新疆各地呈现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很多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新形势之下,新疆社会中不和谐的主要表现有:

1.城乡发展不平衡

依据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的数据,目前,新疆总人口2158.63万人。其中,城镇总人口860.21万人,占人口比重39.85%;农村人口1298.42万人,占人口比重60.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3元。

可以看出,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低20.3个百分点,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却是农村的3.15倍,城乡发展极其不平衡。

2.区域发展不平衡

新疆的区域发展在我国的区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发展程度和速度不仅事关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状态,而且也事关国家发展的大局。新疆南北疆的区域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人口分布不均,人均收入分化严重,阶层消费差距拉大。当前,在南北疆区域发展进程中,南疆地区的克孜勒苏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发展起点低,基础弱,其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3.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受到挑战

新疆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绿洲生态环境恶化的整体趋势有所遏制,局部生态环境呈逐渐好转态势。但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并且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危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当前,新疆能源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但综合利用率低,破坏和浪费现象突出;新疆沙漠化速度加快,全疆各族人民正在面临危害;土地质量差,盐碱化现象突出,长期超载放牧造成草场退化。

此外,社会诚信缺失、就业形势严峻、教育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等问题, 依然制约着新疆社会的良性发展,对新疆和谐社会的建设构成重大的阻力。

三、新形势下新疆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

新形势下,新疆和谐社会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根据新疆的区情,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坚持南北疆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同时要注重发展的协调性,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在新疆地区,要扎实推进南北疆14个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缓解城镇、乡村、牧区的社会就业压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改善边远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各族群众人民健康水平;加强环境治理保护,推进新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新疆的和谐文化建设,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新疆各族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据统计,目前新疆拥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等47个民族。各族人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增强诚实守信意识,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将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3.加强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是境内外“三股势力”制造的,是一起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暴行。乌鲁木齐“7?5”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损害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让我们认识了过去,认识到稳疆兴疆的重要性。当前阶段,我们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推进社区建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风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新疆安全工作和兵团建设,稳疆固疆,保证社会安定有序。

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篇6

关键词:社区 思想政治工作 新视野 新思路

社区是我党执政和国家管理的重要元素,在建国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中,社区承担着社会组织、社会控制和社会监督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大规模建设的推进和新型社区的出现,社区的性质和功能逐渐发生着转变,其基本趋势是,从维系组织向生活港湾转变,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自上而下向上下结合转变。今天的社区组织无论是人员结构、产生方式、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其定位、功能、目的、作用也随之而变化,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探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野新思路。

社区多样发展、“人户分离”状况、社区“老龄化”现象、社区“空巢”现象等等

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目前,社区主要的新问题是居民自主管理和社区矛盾新动向。

居民自主管理提出的新问题。伴随着群众自治意识的增强和国家法律的完善,社区居民的自主管理权限大大扩大,群众在社区中的发言权大大增加。在现实中,社区群众自治组织不断涌现和扩张,如何引导、管理社区中的群众自发性组织,这是我们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远非传统社区管理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所能容纳和应对,需要开拓思路,创新思维。

社区矛盾新动向提出的问题。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中国社会进入了矛盾的多发期,社区是各类矛盾和问题的汇集地之一。今天的社区矛盾已经超越了传统领域和范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和尖锐激烈的特点。一是经济问题和利益冲突是社区矛盾的聚焦点。二是群发性和突发性事件是当前社区矛盾的新走向。三是各式各样、纷繁复杂的家庭矛盾和冲突困扰着社区工作者,传统工作中的直接干预的方式现在不适应了,“不管不行,管又管不了”的两难境地对社区工作者提出挑战。

一、新形势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野

新形势下,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针对社区中出现的新情况,紧密联系社区居民的思想实际和精神追求,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从社区的现实状况出发,思想政治工作要有观念上的创新和视野上的大拓展。

1.社区发展的多样化特点

要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针对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联系居民群众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才能收到实际效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须面对现实,敢于承认矛盾,善于解决矛盾,积极回应社会“老龄化”、家庭“空巢化”、教育“隔代化”等新情况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下功夫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新矛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定要克服和避免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倾向,既要着眼于当前,又要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未来着眼,研究思想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趋势,使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增强工作的质量意识和效益观念,脚踏实地,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2.社区管理的自主性质

要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渗透与感化为工作主导,必须渗透在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相融于社区文明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安全建设等活动之中,贯穿于社区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在吸引群众参与社区建设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隐性”的,是弥漫于空间的“氧气”,是功夫中的“无形手”,它可能是孤独时的一个拥抱,逆境中的一句鼓励,冷落时的一个微笑,烦恼中的一声劝解,寂寞时的一次聆听;也可能是一项便民措施,一个服务活动,一次调解。推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要重在渗透、融合、感化、引领,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在感动中觉悟。

3.维护社区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满足需求为工作基础。推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尊重居民对物质利益的重视和追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利益观的引导,进而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在居民群众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除了一部分纯属认识问题和思想意识问题外,其大多数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所谓实际问题,主要是指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难以处理的实际矛盾,如经济负担、住房问题、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出行不便,以及家庭不和睦、邻里不团结等。在解决居民群众的思想问题时,要注意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如果只讲大道理,不注意解决居民群众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实际矛盾,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就得不到群众的认同,更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加强新形势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社会组织的基础,做好社区工作有利于社会稳定,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1.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提高广大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维护居民的根本利益,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提升社区的服务功能和质量,赢得绝大多数人的满意度,是社区建设乃至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追求。通过服务和满足,进一步引领社区居民的集体观念和整体价值,提升居民群众对本社区的归属感和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在“社区是我家,人人爱护它”的良好氛围下,形成社区建设的共识和合力。既要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实事,更要在办实事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和凸显隐含在社区服务中的价值导向,促进社区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基本素养。

2.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满足社区居民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在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城市社区的硬件投入,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舞台,也是加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通过为居民提供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情、寓教于活动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在部分大都市的社区中,已经普遍建立了融文化、服务、管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社区中心,针对本社区居民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在社区层面广泛建立了市民学校,有针对性地开设时事政治、物业管理、子孙教育、点心烹饪、庭院绿化、老年保健、健身活动、书法声乐等多种课程,丰富居民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的生活。为了充实和规范管理,在市一级层面建立了专门的指导机构,通过引入集团化管理方式,规范要求,集中配送,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服务的功效。

3.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巩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环节

加强社区居民思想建设,其核心环节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基础建设,发挥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居民区党支部的主导作用和党员的示范表率作用,从而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得到更好体现。

发挥社区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把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放到社区党工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立足社区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标,组织、协调、整合好社区内各方的关系,形成工作合力。社区党组织的一个工作重点是把握方向,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要重视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社区居民的思想动态,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通过加强分类指导,更好发挥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发挥居民区党支部的主导作用。面对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多样化的新情况,居民区党支部要注重发挥好居委会的主体作用,通过居委会下设的各工作委员会直接参与社区内大量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当地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并通过适宜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使之渗透到社区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

发挥党员的示范表率作用。动员社区居民中的离退休和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开辟途径,规范操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以党员为主体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载体。

作者简介:

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篇7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工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肩负着代表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利益的基本职责,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工会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工运理论、方针、政策和基本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不断开创党的工运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的根本遵循。当前,各级工会要更加自觉地把工会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将党对工会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工会的工作优势、发展优势,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自治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做好直接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工作,不断加大工会协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力度。同志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上强调指出:“要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做好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协调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紧紧依靠群众做好社会管理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到做好新时期职工群众工作,特别是直接服务职工群众工作,是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客观需要。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的最大优势,脱离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的最大危险。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工群众的维权需求不断向实现体面劳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关注自身发展转变,职工群众工作的领域更宽、难度更大。工会要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必须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切实发挥好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才能为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研究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规律,准确把握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明确要求,不仅直接关系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群众利益的实现,而且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进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为重要。从我区的情况来看,伴随着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工队伍构成日益多元,职工群众的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益和精神文化权益的实现程度出现较大差异;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加之由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引发的劳动关系矛盾不断增加,职工群众特别是农牧民工、劳务派遣工、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实现还存在不少问题,部分低收入职工生活还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工会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形成强大合力,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稳定。

二、求真务实,努力实现2012年各项重点工作新突破

2012年,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坚定信念,满怀信心,团结动员各族职工为构建和谐内蒙古贡献力量。今年,我们将重点开展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有新作为。各级工会要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努力形成强大合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深入发展。要以建立健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工作联席会议和与政府(行政)联席(联系)会议制度为重点,加快完善源头参与、宏观维护机制。加快完善社会协商合作机制,推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从自治区、盟市、旗县向乡镇(街道)、工业园区以及行业延伸。要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为重点,加快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依法维护职工核心经济权益。以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为重点,加快完善劳动保护机制,依法保障职工生命健康权益。要推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向工业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和企业集中的乡镇(街道)、村(社区)拓展。要健全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加强职代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篇8

关键词 网格化治理 模式创新 样本考察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的社区建设起步较早,是从试点逐渐向全面推进的过程。时至今日,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仍是中央乃至地方所着力提倡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社区治理模式的选择问题,对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社会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社区网格化治理新模式的形成,无论是在社区管理手段上,还是管理方法和理念上,都有独创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带来了社区民主自治、居民居住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变革性的尝试引发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思考,并引发了较为激烈的讨论。

1“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服务

西部地区如青海和西安采用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了服务触角的延伸再延伸,为基层群众带来了真正的实惠。长期以来国家实施单一政府行政主导的社区管理,其特征主要是社区的管理权属于政府所有,基本不存在社区和群众的自,在保证政府主体地位与利益的前提下,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实施行政权力,组织社区建设,垄断公共资源,居民缺乏对社区的依赖性,其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相应的欠缺,那么,社区建设的责任到底由谁承担,主体是谁呢?就当前的社会管理形势来看,存在着主体的多元性与不同利益主体分化的趋势。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社区服务体系明确了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整合了公共资源,赢得了居民的普遍认同。这种精细化、信息化和实效化的服务体系,决定了基层准行政区建设的终结,真正代表群众利益的自治组织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力量。也决定了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多元沟通与良性互动,使群众的意愿能够通畅的向政府表达,促进公众广泛而理性的参与政治生活。除了服务延伸和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服务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政府的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各区域具有明显的差异。

青海格尔木市对各项职能部口的服务项目进行整合。创立了网格――社区――街道――工行委――市的层级责任制。按照“一格多员”的模式,将900多名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民政、司法等服务人员整合到网格化治理工作来,实行社区“一站式”服务。而未整合前,全市各相关职能部口呈分散化,也经常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百姓不仅是办事难,有时甚至是找人难。而实行职能部口服务项目整合后,可以有效解决跨部门办事的麻烦,提高了老百姓办事的速度和效率。保证办事人员上班时间在岗,老百姓能够随时找到负责人;同时也能保证政策的宣传到位。

西安市对各种社会优质服务资源的整合。各种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都是进行社区建设的关键力量,但他们中也普遍存在着管理落后,组织性涣散等问题。确立了“N+5”社区服务体系,社区细分为N个单元网格,实行精细化服务、合理配置资源,社区中的每个网格都有信息员、管理员、督导员、专管员、协理员等5大员进行实时服务,这五大员是由专职社工、社会组织成员和志愿者组成的。通过对各种社会优质资源的整合,社区不但能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实现便民服务全面化,而且对于杜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志愿者规模的扩大都有巨大的作用。

2网格化助推基层社区民主自治

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居民的需求如何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衔接呢?西安市探索出社区民主自治的新机制。2010年西安市碑林社区创造出了利于基层民主治理的新模式,即“四议六公开”制度,在该区103个社区进行了大力的推广实行,所谓“四议”就是社区事务按照提议(社区党支部)、商议(社区两委会)、审议(党员大会)、决议(居民大会)的程序组织实施;“六公开”是指社区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服务公开、决议公开、结果公开。从实施“四议六公开”制度以来,社区共召开了320多次民主议事会议,对700多件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65件社区复杂事项得到解决,24起矛盾纠纷得到化解,而且还制定了38项社区自治制度,内容涉及民主选举、民主评议、居民代表大会、居务公开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可见,政府通过网格化治理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内容与自治性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从政府“管理”到“治理”,从“控制”到“服务”的过程中,政府――社区――居民关系的变更,在社区治理中三者关系的协调和利益分配的问题日益突出,社区自主性增强、居民参与基层民主决策形式多样、政府统筹多种利益群体,极大的提高了建设基层民主政治的实力。因此,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政府所要面对和处理的,是以怎样的方式更有效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从而达到政府治理与群众自治的有机统一。

3凸显民生情怀的网格化社区治理理念

为践行“民生为先,服务为先,基层为先”的理念,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构筑“三色民生管理防线”。确立了关乎社会稳定的风险评估机制,让人民群众真正的当家做主。现今,该市区基本构建了一套“红、黄、绿”三级管理体系,只要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必须要纳入到这个三级管理体系中。具体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绿色等级管理的主要是那些群众满意度高、实施条件成熟,风险较低的项目,集中精为快速推进;第二,黄色等级管理的主要是那些在政策上有分歧,存在一定风险的项目,等到条件成熟了再实施;第三,红色等级管理的是那些对政策存有较大的争议、矛盾纠纷频发,风险很大地项目,暂时不予推行,以防发生社会纷争和。

4“项目化”推进网格化社区治理创新

社会管理的范畴广泛,涉及社区治理的诸多方面,如工作内容、工作领域、工作手段等。我们说要想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做到多方参与、有效切入,关键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项目化管理一直就是被各方所广泛推崇的实践方式,尤其是实行社会管理创新以来,内蒙、西安、青海均把握住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的难得机遇,敢于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深入推动“项目化管理”方式,极大的激发了社区发展的动力源泉,全面增强了社区工作的实效性与影响力。

内蒙、西安、青海虽然都致力于以项目化带动社区治理创新,但是三者具体来说,其项目化工作举措是存在差异的:内蒙鄂尔多斯市是群众性需求创设项目“民生工程”,结合当地实际和民生问题的紧迫性,紧紧围绕社区居民的需求寻找项目。开展“民生工程”,形成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使得民生工程向制度化、公平化、均衡化方向迈进。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尤其要注意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养老保险等方面保证城乡居民享有均等的权力,建立惠及城乡居民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以此为基础,每个社区可以按照项目进展的程度做出阶段性的定位,并对项目的进度做出安排,至今,项目已经具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青海格尔木市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项目中,全市上下联动,重点打造了“高原先锋工程”这个中心项目。提倡实体化运作方式,主要体现在有场所干事,有专门人员做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星级评定”、“五个好党组织活动”、“一线工作法”、“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活动,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实现了社会和谐,汇聚了民心,服务了人民群众,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西安社会化机制推进项目“天网工程”,确保平安。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集中优势警力,综合采用了人防、技防和物防的举措,以借力、趁势、融合、渗透等方式推动了项目的有效实施。资金的来源方面,主要是采取企业冠名和商业赞助的形式,开拓了筹措资金的渠道,为项目的运作提供了保障;项目推进方面,集合社会整体实力共同推进项目运作。“天网工程”的实施,依赖于政府、社区、公安机关、群众发挥各自优势,给政策、给资金、给设备、给人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聚集效应,实现了西安市社区建设在范围上的全覆盖,在管理上的高标准,联合各方力量,通过借势借力借台的方式汇集各种社会资源为社区建设服务,形成了推进网格化工作顺利运行的强大合力。

5结论

总体上,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态势,是行政型走向网格化治理,从单一、封闭走向互动、开放的趋势。改革初期,管理权在政府,个人只是被动服从,没有独立自治的权利。而现在,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都在实行网格化社区治理,明晰了社区及个人的自利,打破了一元化的利益格局,有助于合理划分个人与社会、政府的权利,从而为实现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制度与群众基础。网格化社区治理模式的生成,将会对原有的社区体制架构进行重大变革,使得社区居民能够同等的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有益成果。重新构建群众与社会、政府的利益关系,也将对社区的组织和权力结构及政府的职能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将成为我国社区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参考文献

[1] 杨敏,骆明璞.城乡社会变迁统合性视野中的城市社会与社区――“全域城市社会”理念下的生态社区建设[J].思想战线,2015(1).

[2] 夏建忠.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熊炎.北京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推广与完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3).

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篇9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社区统战工作;社区统战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3)04-0038-05

比较研究表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出现不稳定的几率较小,而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往往是一个相对不稳定时期。对这一现象的权威性解释来自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假如这一解释成立的话,那么,中国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都处于矛盾凸显期与战略机遇期并重的阶段,作为党领导和执政重要方式的统一战线无疑要服务于社会和谐与发展。

一般来说,社会管理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城市社区统战工作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统战工作,具有特殊性。研究城市社区统战工作如何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是个新课题。本文以合肥市为个案,检视社会管理创新标准下的城市社区统战工作。

一、城市社区统战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独特作用

合肥是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其社区统战工作2007年开始试点,2012年5月召开全市社区统战工作经验交流表彰会。经过5年的试点,社区统战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统一战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

(一)社区统战组织网络嵌入社会管理格局,改善了多元化的社区治理主体结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表明: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社会公众都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但就基层社区管理而言,行政权力回撤、拓展社区自治是一个趋势。在缺少行政权力“主导”的情况下,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主体如何在社区相互配合、协同合作,形成分工合理的工作格局,建构社区治理的组织基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社区统战工作形成的各区党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统战部长任副组长,各街道党工委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镇建立的社区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有关社区成立的统战工作协调小组,以及社区内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统战代表人士担任社区统战工作联络员。由此构成的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的层级社区统战工作网络,对于社区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起到了辅助作用,填补了政府权力撤离社区后所造成的“主导权力”空缺。

(二)建立专业性通道,改善了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因此,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至关重要,但是,机制制度针对的大都是一般性、普遍性问题,对于一些特殊人群的特殊利益往往存在着制度失灵的问题。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有各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才,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原工商业者,起义投诚的原军政人员及眷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等15个方面,这些人不是一般普通的党外群众,但仍然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利益同样需要维护。正是因为他们不是普通的党外群众,因而有一些区别于普通群众的特殊利益需要表达、协调、调处与保障。社区统战按照统战工作范围、对象,分类建立统一战线成员台帐,实行网格化、动态化管理,从而为他们“特殊利益”的表达、协调、调处与保障建立了专门性的通道,有利于克服制度失灵与市场失灵。

(三)挖掘整合统战资源,改善了社区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社区作为生活共同体需要向社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倡导公民参与,培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这些都需要社区吸纳内外部资源。社区资源包括制度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等。社区统战从实际出发,挖掘潜力,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独特的资源优势。如有的发挥社区派成员、党外知识分子集中的优势,征求他们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民主管理、和谐社区建设与文明创建;有的发挥宗教界人士较多的优势,通过走访慰问等方式,加强联系沟通,引导他们协助做好社区信教群众工作,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等等。这些人力、财力、物力的汇集,增强了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物质与精神基础。事实上,新时期统战工作对象就是15个方面的特殊资源,蕴含丰富,潜能巨大。

(四)搭建载体开展活动,改善了以社区为中心的社会资本结构。社区为居民提供的公共产品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方面,前者是满足居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而后者更重要,主要是创造社会资本,正如著名学者青木昌彦指出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最重要的意义也许不在于提供公共产品本身,而是成员所创造的独特的社会资本,从而……形成对公共产品供应大有作用的市民规范和职业伦理”。培育社会资本的主要途径是合作、自治、参与,以及建立更多横向结构的居民组织。合肥市各社区根据统战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培育活动载体,创建了联谊型、服务型、结对帮扶型等横向组织载体。如分类建立的社区各界人士联谊会,有台胞台属联谊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谊会、宗教界人士联谊会、少数民族人士联谊会等;有的社区发挥辖区内有黄梅戏剧院等文化事业单位相对集中的优势,定期组织辖区单位与统战成员中的戏曲书画爱好者开展戏曲演艺、书画展览等双向交流活动。借助于各类活动,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增加了以社区归属感为中心的社会资本,努力打造社区生活共同体。

二、城市社区统战工作与创新社会管理新要求的差距

未来的城市社区统战工作,在应然的价值层面,需要满足社会管理创新、社区善治与强化基层党建三位一体的要求。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二)社区善治的要求。“Community”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中国将其翻译为“社区”,“社”是社群性,“区”是地域性,“社区”兼有“地域性”和“社群性”的双重含义。“社区治理”就是在接近居民生活的多层次复合的社区内,依托政府组织、民营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以及个人等各种网络体系,应对社区内的公共问题,共同完成和实现社区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社区治理根源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社区能够做到市场和政府做不到的事情。良好的社区治理即“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基本要素有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有效性与稳定。

(三)强化基层党建的要求。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巩固党的执政地基;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根据上述要求,城市社区统战工作的现实还不尽如人意,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市社区统战工作在社区党建、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定位需要进一步厘清。有人主张“目前看来,国家政权力量更为合理的介入途径是通过社区党组织来实现这一目标。”有人建议“以社区统战工作为核心重构社区党的工作”,实现从“单位党建一社区党建―社区统战党建”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第二次转变,不从这个高度想问题就无法真正理解社区统战在新形势下具有的战略价值。可见,在“社区善治一社区党建~y区统战”的层次递进链条中,城市社区统战在社会管理创新(社区治理)中到底居于何种地位,学界与实际部门都还存在着分歧,需要重新认识与定位。

(二)城市社区统战工作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薄弱,横向枢纽型组织欠缺。社区的本质在自治。因此,应当更多地建立横向结构的社区居民组织,尽可能减少纵向结构的社区组织。只有前者才可能形成社区治理主体的平等合作关系,居民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才乐于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而纵向的领导与被领导组织,只能产生上级政府的权威和行政命令,形成下级对上级的服从,而无法形成自愿参与基础上的网络联系和互惠基础上的信任循环。在横向结构的社区组织体系中需要枢纽型的社区组织,显然,社区党组织需要且有能力担此重任。社区统战工作作为社区党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比较特殊的部分,也有自己的工作系统与承载组织,如统战15个方面对象,其间需要建立横向结构的统战组织体系,也需要有为其他统战组织服务的枢纽型组织。从目前的实际运行情况看,基层党组织是社区统战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可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有的社区内没有建立基层党组织,有的社区虽然建立了组织却形同虚设。一旦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需要辖区内党组织予以支持和配合时,除了直属于街道党工委领导的基层党组织之外,其他类型的党组织往往缺乏热情,不能够给予实质性的支持。这说明当下的社区统战工作主要还是行政的纵向推动,缺乏横向的社会网络支持。

(三)城市社区统战工作对象复杂多变,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社区统战工作对象也是社会管理客体,具有成分多样性、层次差异性、关系松散性和归属流动性的特点。成分多样性是指社区统战人士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新的社会阶层成员以及少许流动市民和外来人员等;层次差异性是指在社区统战人士中,既有各级领导干部、知识分子、社会知名人士,也有普通工人、职员和打工者,还有少部分特困和残疾人员;关系松散性是指社区统战工作对象及其所在的单位大多与社区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也没有经济关系,仅仅是松散的属地管理关系;归属流动性是指社区内的统战工作对象始终处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之中。对于工作人员十分有限的社区统战队伍来说,如何根据复杂多样的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是当前社区统战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

(四)城市社区统战可调度资源少,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物质基础需要夯实。统一战线工作实际上是执政党对利益进行调整的一种方式,所以其有效性决定于统战部门实际掌握和控制的各种社会资源。改革开放前的统战工作之所以成效明显是因为当时的统战工作部门不仅掌握一定的政治资源,还间接掌握着一定的经济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战部门所能间接掌握的经济资源迅速减少,社区统战工作更是“资源匮乏”,既没有改革开放前统战部门所拥有的经济资源,也没有改革开放后上级统战部门所拥有的政治资源,更不会挖掘和开发市场与社会的潜在资源。资源的匮乏,削弱了城市社区统战工作的效果和影响力,成为社区统战工作将长期面对和必须克服的困难。

三、改革创新推动城市社区统战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与矛盾的凸显期,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是历史赋予的时代责任。然而,传统的统战工作模式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新形势,在社区复制“街道统战”模式更是难以为继。因此,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组织体制,整合统战资源,转换工作机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统战工作模式,真正实现从传统统战工作向现代统战工作,从街道统战工作向社区统战工作的实质f生转移,谱写城市社区统战工作的新篇章。

(一)充分认识构建现代社区统战新模式的紧迫性。传统“街道统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1,层级上,统战工作一般只进行到最基层的乡、镇、街道一级,是一种上层统战工作;2,载体上,由于传统单位制的存在,统战工作大多依托于单位系统,形成以单位组织为主导的基本结构;3,方法上,以隶属关系为基础,运用执政党执政所拥有的强大组织资源,借助于行政权力从上向下纵向推动;4-内容上,以联谊会、座谈会、报告会等传统手段为主,交友联谊、建言献策与举荐人才;5,人员与经费上,工作人员由国家公职人员担任,财政资金保障统战所需要的经费。“街道统战”模式在过去的统战工作中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单位制的逐步解体与社区制的逐渐发育,传统街道统战模式形成的条块分割、工作脱节等弊端日益显露,传统统战工作领域、工作对象、工作方法、活动方式和运行机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型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需要加以改革和创新。建构城市社区统战工作新模式,就是要使社区统战工作从过去的单一行政管理模式向开放的社会协调模式转变,从过去的条块分割向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转变,从过去主要依靠街道组织向更多地依靠社区各类组织的转变,彰显社区统战工作模式更多的协商性而非强制性、更多的群众性而非特殊性、更多的服务性而非行政性、更多的差异性而非同质性等新趋势,契合追求多元、民主、结社、协商、个性、共享的时代特征。为此,在思想观念上要破除旧的统战思维定势:一要强化革新意识,淡化保守观念;二要强化社区意识,淡化单位观念;三要强化服务意识,淡化权力观念;四要强化主动意识,淡化等靠要观念;五要强化大统战意识,改变“就统战抓统战”的工作惯性。

(二)建立与不同社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社区统战工作部门。社区统战不能脱离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社区治理结构与社区基层党组织,否则,就可能出现“两张皮”,吃力不讨好的后果。

1 社区统战组织设置必须同城市的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如合肥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基本目标是: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城乡社区建设紧密结合,以居民群众满意和社会和谐安定为目标,在两年时间内,以网格化建设为手段、以组织化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服务化建设为方向,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和谐社区,基本实现社区居(村)民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抚、病有所医、学有所教、难有所帮,为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迈进营造安定祥和的基层社会环境。这里的社区网格化、组织化、信息化与服务化建设就是合肥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框架,社区统战组织设置只有在这个框架下才能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依此类推,其他地方也应该同本地区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设置社区统战组织,鼓励基层创新。

2 社区统战组织设置必须与不同的社区治理结构相适应。社区治理结构是指社区内各治理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社区治理的动力来源有两个,一是政府的推动,二是社区自身的力量。将政府与社区作为两极,社区的治理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型、社区自治型、政府与社区合作型社区治理结构。三种社区治理结构模式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内,从总体上来看,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结构是当下的主要模式,在一些新建商品房小区的新型社区则偏向于自治型的社区治理结构。三种治理结构中的党组织、社居委、业主委员会、各种社区组织、居民之间的关系结构不同,作为社区党组织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统战组织应与社区的治理结构相适应。

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篇10

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进行大排查、大整治的

根据全国、省、运城市和河津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会议精神,按照运城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全市公安机关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公安活动工作重点》要求,结合城区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当前涉黑涉恶问题新动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全面建设开放智慧绿色文明幸福的新河津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按照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通过三年不懈努力,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特别是农村涉黑涉恶问题得到根本遏制,涉黑涉恶治安乱点得到全面整治,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管理得到明显加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黑恶势力“保护伞”得以铲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环境明显优化,基层反腐败斗争和“拍蝇”工作取得实效;基层社会治安能力明显提升、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防范打击长效机制更加健全,扫黑除恶工作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坚决做到“五个全部”,即涉黑涉恶线索全部查实、黑恶势力全部打掉、“保护伞”全部挖出、经济基础全部摧毁、长效机制全部建立,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市委部署,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街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方面和全过程。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动群众,打一场扫黑除恶的人民战争,实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过程人民参与、成效人民评价、成果人民共享。

坚持严格依法办案,从严惩处。充分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从严惩处黑恶势力,始终保持对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黑恶势力早发现、早处理,努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坐大成势;对党员干部和其他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存在的涉黑涉恶苗头性问题,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日常监督执纪。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效整合部门资源力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既要解决涉黑涉恶突出问题,又要建立健全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

坚持因地制宜,因案决策。认真分析黑恶犯罪特点,区别不同案件、不同群体、不同领域,针对性开展排查打击工作,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非法传销组织和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突出犯罪活动,适时开展集中打击。严防“一刀切”“一边倒”“一个方子吃药”,切实打出声威、打出实效、打出特色。

严格落实责任,强化责任追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和责任效应,分头负责、层层落实,形成打击合力,实现扫黑除恶工作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此次专项斗争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长:**(城区街道党工委书记)

常务副组长:**(城区街道办事处主任)

长:**(城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城区中心派出所所长)

**(城区街道纪工委书记)

**(城区街道武装部长)

**(城区街道组织委员)

员:**(办公室主任)

**(综治干事)

**(信访干事)

**(党建办干事)

**(纪工委干事)

**(民政办主任)

**(城建办主任)

**(文化站站长)

**(农科站站长)

**(安监站站长)

**(司法所所长)

**(中心校校长)

**(财政所所长)

**(东城土地所所长)

**(西城土地所所长)

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区中心派出所,办公室主任由董耿贞同志担任。

五、工作重点

各村(社区)要结合黑恶势力的12种表现形式,专门对以下的地区、领域、行业摸排并及时上报线索。

1、对容易滋生黑恶势力犯罪地区;2、严重暴力犯罪突出的地区;3、文物犯罪活动猖獗地区;4、“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突出的地区;5、“黄赌毒”泛滥地区;6、非法传销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地区;7、社会治安秩序混乱地区;8、校园医院等公共安全隐患突出地区;9、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地区;10、其他社会治安秩序比较混乱地区。要对以上十大重点地区,深入开展排查摸底工作。

具体摸排内容如下:

(一)对本村(社区)以下行业进行统计登记。

1、地产开发行业;2、装饰装修行业;3、物流运输行业;4、小额借贷行业;5、抵押典当行业;6、矿产开采行业;7、古董文玩行业;8、文化娱乐行业;9、餐饮洗浴行业;10、集贸市场行业;11、出租房屋;12、废品收购;13、汽车修理;14、黑加油站。各村、社区要进行入户排查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对以下重点人群进行统计。

1、刑满释放人员;2、正在服刑人员;3、非正常上访

人员;4、肇事肇祸精神病人;5、社区矫正人员;6、吸毒人员;7、流动人口(本市跨乡镇人员及我市以外人员)。排查登记要做到村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做到专人专管,责任到人。

六、工作要求

本次安排专项排摸从2018年9月1日开始到2018年9月底结束。以后每月要对所摸排行业进行检查一次,并更新上报,直到2020年12月底结束。

(一)各村(社区)要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小组,书记为组长,村委主任为副组长。各支村委成员要有明确分工,分组划片,专人统计,及时上报。

(二)宣传发动

1、认真做好每次宣传动员工作,开好动员会,参会人员包括包村干部、包村(社区)民警、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辖区企业代表、商户代表等各界人士,做好会议记录,留好影像资料。

2、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种宣传材料必须全部到户,按村户花名册逐户宣传并签字且留有影像资料。

3、各村、社区通过张贴通告、悬挂横幅、散发传单、刷墙体标语、喇叭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确保取得积极成效,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三)线索摸排

在登记、排查各行业、各重点人群工作中,各村(社区)要及时排摸各种黑恶线索,若发现相关线索,及时上报街道扫黑办或直接上报市扫黑办。

(四)打击处理

凡是对举报或摸排的黑恶线索,城区街道扫黑办公室要及时上报市扫黑办,并针对黑恶势力及时调查处置,做到发现一起,打击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