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战略十篇

时间:2023-07-18 17:3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新战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新战略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1

一、新作的主要内容

笔者认为新作略可分为七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绪论。作者认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为此,他在绪论中着重阐述了开展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背景、内涵与意义,国内外民族地区经济及其发展战略研究现状,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与方法,并勾勒了全书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二)基本概念。规范、严谨的学术研究,必须奠立在核心概念的厘清之上,否则就很难与读者形成顺畅的沟通与交流。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民族、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经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基本概念。为此,作者在全书第一章便着重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和民族观,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内涵进行了辨析;介绍了战略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及其战略理论;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实践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

(三)阶段理论。在新作第二章中,作者通过认真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历程,指出: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民族地区经济总体上呈现出总量小、水平低、财力弱、城镇化慢、收入低、二元结构明显等特点;但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将全面提速、特色产业竞争力将全面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明显加快、开放合作将明显加强、竞争发展格局将进一步巩固;总体来看,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民族地区经济将全面进入持续、健康、高效的快速发展阶段。他还进一步阐述了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研究回顾。国家发展战略选择和政策安排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发展战略。作者在第三章中分析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三个转变、四个阶段——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局部区域优先发展战略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此相应,民族地区发展战略也先后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区域科学发展战略的转变。

(五)中外对比。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学习借鉴沿海及内地的先进经验,还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作者在第四章中分析认为,从发展历程来看,发达国家也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这些国家为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其做法及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在综合分析、深入比较的基础上,作者指出:促进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良好环境是前提,国家主导是关键,健全法制是保障,环境保护是根本。

(六)战略选择。在新作第五至九章中,作者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扎实的国情研究功力,科学总结和系统提出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方针、奋斗目标以及制定实施发展战略的基本步骤,根据民族地区的民族特征、区情特征、发展特点,创造性提出了制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遵循的新理念、新观点,必须实施的重要战略,必须采取的战略措施,从而构建了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理论体系。

(七)个案研究。为了运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发展、服务社会的特殊功能,作者对广西“两区一带”发展战略,梧州、扶绥融入发达地区发展战略,百色、大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恭城、巴马特色现代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广西充分利用区位、资源、生态、政策等优势,大力实施“两区一带”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高效发展。“两区一带”总体战略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市域、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二、新作的主要突破

新作约28万字,算不上煌煌巨著,但它成熟的思想、鲜明的观点、独特的视角、严谨的理论和大胆的创新,十分引人入胜,笔者相信它将成为引领中国21世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新作取得的重要突破可从五个方面概括:

(一)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学科建设新突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一门边缘的分支科学,它因“高、深、难”的特点而成为我国经济研究领域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薄弱环节。然而,作者却能站在经济发展理论基石上,把普遍性的经济发展理论与民族地区这一特殊区情和民族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采用文献检索与阅读、实证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理念、战略模式、战略重点、战略措施,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表现了较强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科学性,这是对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学科建设的新突破、新贡献。

(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新突破。作者认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邓小平、、先后提出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理论,都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反映了中央和全国各民族人民对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本质特征认识的不断深入。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都以唯物史观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各自所处时代的特点,科学地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都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坚持以人民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根本标准的价值取向;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基本国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的结合。不同时期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辩证地处理内地与沿海、东部与西部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新诠释,这是对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的新阐述。

(三)民族地区发展阶段理论研究新突破。按照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我国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而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尚处在更落后的初级发展阶段。但是,巩固边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全面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鉴于民族地区具有后发性技术优势和制度性后发优势,作者认为,民族地区通过引人发达地区新技术,在技术领域形成“复制效应”,实现技术复制;通过引入发达地区最新科研成果,在生产领域形成“跨越效应”,实现生产跨越;通过引入发达地区最新管理机制,在管理领域形成“递增效应”,实现经济发展阶段的新跨越。发挥复制、跨越、递增效应,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理论的最新诠释。

(四)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对比研究新突破。作者认为,探索和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借鉴德国区域政策、法国中心向外辐射、意大利政府投资主导、美国资源市场并驱、日本综合开发计划、巴西增长极、韩国特定地区开发、印度农村整体发展计划等手段,在整合部门资源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步骤地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问题,从而系统提出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这是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的新突破。

(五)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战略理论新突破。作者认为,制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经济所处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结合鲜明的民族特征、区域特色,立足独特的比较优势、明显的后发优势,确立和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向先进生产力靠拢,同域化发展,利用和创造区位资源优势,后发展高起点,人才是第一资源,特色发展等七大科学理念,通过立足特色、培育特色、发展特色,走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发展之路。这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系统阐述和最新成果,表现了作者成熟的研究思想。

三、新作的理论启示

通读全书,笔者觉得新作有如下四点理论启示: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定要上升到民族经济学科建设的高度,才能有新的建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既有应用性研究性质,又有基础性研究性质。作为应用性研究,它的目的是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因而需要提出对策建议、完善体制机制;而作为基础性研究,它的目的是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之成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科学方法和理论武器。作者提出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是对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指导民族地区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发展的科学理论,因而成为了新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学科理论建设的最新成果。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定要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才能有新的突破。作者把民族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研究,重点考察民族地区在国家宏观战略指导下如何实施和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考察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明确提出了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方针、奋斗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从而构建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战略理论体系,在民族经济研究领域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2

关键词:宏观经济;企业发展;影响;对策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企业筹资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足够的资金支持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最基本的保障,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现状下,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着我国企业融资环境。如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席卷全球,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国很多企业融资困难,甚至导致部分过分依赖国际资金的企业惨遭破产,可见,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到我国企业的融资发展,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部分企业筹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国际资金的弊端。

从国内环境来看,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着我国企业融资环境。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以利率为核心的调控机制,政府如果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会放出更多的货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就会更加多样化、贷款渠道也会更加顺畅。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虽比不上计划经济政策那样明显,但政府进行的很多宏观调控政策都会给企业或多或少的带来一些指向性影响,促使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紧跟宏观经济走势 创新企业发展战略

宏观经济是企业发展的指向标,未来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面对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企业应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促进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一)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态势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想做好自己的企业,首先要成为宏观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的分析家,同时保持自己企业的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要灵敏。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与国内宏观经济态势,依靠冷静而理性的分析,确保企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尽可能降低企业风险。为此,企业重大决策应尽量集体进行,吸收有关人员的参与决策,这是确保企业决策科学性的有效途径。比如,青岛著名品牌海尔集团,改革开放以来,海尔总裁张瑞敏就敏锐的嗅到了多元经济的新气息,从单纯制作冰箱,逐渐扩展到洗衣机、冷柜、酒柜等其他产业,大大扩展了其影响力。海尔从最初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今天全球家电第一品牌,与历代经营管理者的与时俱进、紧跟宏观经济形势不无关系。

(二)结合企业实际,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在当前宏观经济态势下,企业应注重联合重组,走集团化发展之路。美欧债务危机后,世界经济出现了大调整和大重组的新动向。为此,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积极顺应宏观经济发展大势,突出强强联合,在联合重组中优化自身结构,走集团化、集群化发展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态势,如黑龙江省的哈电集团就是在与国外企业的兼并重组中趟出了新路子,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此外,现代企业还应积极顺应宏观经济形势,注重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创新是新时代宏观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现在和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市场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认可和支持,因此,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依托于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推动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三)不断与时俱进,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要想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就必须不断与时俱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永葆青春活力。比如,传统的医药化工企业对环境污染较大,但在建国之初,国家将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那时的医药化工企业高度重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产量,以满足日益庞大的医药消费需求。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认识到了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再提倡牺牲环境式的经济发展,此时,具有前瞻性的很多医药化工企业积极顺应宏观经济走势,高度重视提高技术含量,严格控制污水污气的排放,比如通过对甲基多巴等产品的技术革新,大大降低了废污的产生,有效的保护了环境,促进了医药化工企业的发展进步。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要紧跟宏观经济走势,积极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主义市场宏观经济形势,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坐标定位,创新企业发展战略,自觉趋利避害,抓住宏观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3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01

一、新常态的概念与特征

最早在2002年出现“经济新常态”一词,指西方发达国家从经济危机中缓慢恢复的过程。在此后的2014年,主席在“APEC”第22次会议(北京召开)和G20峰会(澳大利亚召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经济新常态”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新常态,指新的普遍性表现形式,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经济新常态是说经济的发展从一个旧的状态变化到了一个新的稳定的状态,也即经济从旧常态变为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形成和发展来自于旧常态,不断地摒弃和继承旧常态的一些特征。因此,分析经济新常态可以先从旧常态入手。

中国经济旧常态表现的特征如下:

(1)经增长迅速,年增长率在10%左右;

(2)经济发展是粗放式发展,依靠资源要素和劳动力投入,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3)经济发展依靠投资拉动,消费不足,缺乏平衡;

(4)投资率、储蓄率、杠杆率较高。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会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第二产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消费”,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这两驾马车,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要素的投入,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同时,经济的发展很大一部分也是依靠出口,利用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也靠外资拉动投资市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所依靠的能源消耗正逐渐下降,科技密集型产业逐渐兴起,我国经济的发展正走向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需要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需要,经济结构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

(二)经济发展将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

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或者中速增长。从2012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有所下降,2012年首次跌破8%,稳定在7.5%左右,近两年来,经济增长速度逐渐下降,到2015年达到了6.9%。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纵观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发现,当经济总量提高到一定水平,经济增速放缓是一个必经的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保持平稳,国内经济形势仍然良好,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经历的转型期。

(三)经济发展依靠创新驱动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从原来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况下,传统旧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必须放弃原来通过规模扩张获取效益的发展模式,转而通过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创新驱动经济的发展,摈弃原来旧的落后的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是经济新常态最核心的内涵。

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问题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条件下,我国长期积累的发展问题较为明显,长期粗放式经济带来的弊端不断地暴露出来,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雾霾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问题,环境治理已经刻不容缓,这是中国经济发展面对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同时,随着国际上一些国家经济的萎靡,国际市场持续萎缩,缺乏动力,而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对外出口发展经济,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出口贸易是它们的经济发展支柱,所以经济发展压力仍然很大。而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也较为严重,我国制造业升级的整体形势不够乐观,仍然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与调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支持经济的转型发展。

三、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

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要依赖政府的宏观指导,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保障经济的合理运行。但也应把握政策指导的力度,过度的政府调控会干扰市场的配置,导致市场秩序的紊乱。

(一)提供优质的创新环境

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通过创新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使原来的依靠资源投入、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转变为依靠科技投入的发展方式。

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引导市场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政策,保护创新;同时,也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力度,鼓励创新;对创新型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保障创新企业的利润回报。

(二)增强消费拉动力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我国经济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而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想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要依靠消费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需要考虑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增加消费,一方面是增加居民收入,另一方面是鼓励居民消费。为此,政府可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从而使他们有钱可花,有收入去消费。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人们因为未来不确定性而不愿消费的顾忌,从而增强消费。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也不断兴起,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态势出现在大众面前,信息与互联网经济不同于实物经济,是介于连接实物经济和非实物经济之间的一种经济,它有包括生产、存储和传播信息资源等物质基础,是一种新型的经济驱动源泉。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关的信息市场、信息需求、信息消费拉动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有创新性和很强的关联带动性,并且有着无限的增长潜力,因此,今后的中国经济必须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经济,实现更高效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4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越是面对金融危机,就越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化原来传统发展模式之“危”,迎接科学发展模式之“机”。站在历史的角度,目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堪称“百年危机”,同时又是“千载商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下,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迫切要求使得我们有可能同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经济复苏。并为下一轮长期新经济增长找到动力源泉。时代呼唤我们转变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危机中找转机,坚持新型工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高碳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和重要的农牧业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761.8亿元,同比增长17.2%,连续7年增速全国领先;地方财政总收入(新口径)1107.3亿元,增长27.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3亿元,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3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56元,平均实际增长11%左右。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也不断加强。

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崛起的内蒙古自治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本区、煤电为主、多元发展、节水环保的方针,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发展以低碳化新型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产业,努力打造发展低碳经济的六大基地,争取经过5-10年的发展,把内蒙古建设成21世纪中国重要的新型能源战略基地。

一、打造21世纪中国重要的节能环保型煤电基地

内蒙古煤炭资源极其丰富,且品种优良,种类齐全,易于开采。全区已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6583亿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2981.53亿吨,居全国第1位。截至2007年,全区煤炭耗用量192亿吨,尚有查明煤炭资源储量6346亿吨。2008年全区产煤4.72亿吨。若按“十一五”期末规划6亿吨年产量推算,可满足500年以上生产需要:若按2020年8亿吨产能估算,可满足300年以上生产需要,内蒙古丰富的煤炭资源为打造21世纪中国重要的节能环保型煤电基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5年以来,内蒙古电力装机容量年均增长1000万千瓦以上,截至到2008年底,全区电力装机容量达到4881万千瓦,是1978年电力装机的44.8倍,装机容量跃居全国第5位。2008年累计发电量2055.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3%,其中火电200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2%,全区发电量居全国第5位。内蒙古是全国最早实施“西电东送”的省份之一,1989年实现了“煤从空中走、电送北京城”,通过500千伏输电线路,向华北电网送电。目前,内蒙古已形成向华北、东北“网对网”和“点对网”8条500千伏外送电通道。2008年内蒙古累计外送电量846.42亿千瓦时,送出区外电量占全区发电量的41.18%,成为全国向外省输出电量最多的省份。

内蒙古按照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循环化发展模式,依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走一条资源利用率高、科技含量高、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电工业之路,打造21世纪中国节能环保型的重要煤电基地,建生态矿区,产绿色煤电,为全区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控制在29.8万吨和155.7万吨的目标做出重大贡献。几年来内蒙古认真落实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五条措施:一是加快淘汰小火电的步伐、老机组的脱硫改造、新机组的同步脱硫设施建设,新建电厂脱硫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168小时运行测试。严禁在脱硫塔没有建成的条件下点火试生产。二是对未获得排污总量指标的机组,严禁点火试生产。三是2004年以前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准建设的5万千瓦(含5万千瓦)以下的小机组,凡没有上脱硫设施的。严禁点火试生产。四是凡停用脱硫设施的燃烧火电机组,主机必须同时停运。否则按实际排污量加大增收排污费力度,并实施处罚。五是火电机组必须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否则减排量只按30%计算。与此同时,加强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科技合作,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造和装备能源产业,带动能源产业整体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力度,组建能源产学研联盟,在新的运行机制下围绕能源勘探、开采、加工转化等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攻关。重视引进国家级科研机构在内蒙古建立能源科技研发和中试基地,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做好先进技术和管理的推广应用,加大对能源领域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办有关能源化工学院和职业教育机构。强制推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壁式采煤和火电风冷节水、脱硫环保、洁净燃煤发电、热电多联产等先进实用技术,发展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项目,争取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和1013万千瓦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在内蒙古落地。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将以大型煤炭基地为依托,加快大型坑口、路口火电集群的建设,重点建设国家已规划的蒙东火电基地、锡林郭勒火电基地、蒙西火电基地。到2010年,内蒙古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5.5%左右。外送电力将达到2200万千瓦。

二、打造21世纪中国重要的煤制油、煤制醇醚燃料等替代新能源的示范和生产基地

内蒙古实施资源转化战略,继续做好煤电转化增值这篇大文章。按现在的煤价测算,1吨煤转化成电大约增值1倍,转化成油、甲醇等大约增值3-4倍,税收也可翻番,对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借助已经颁布的乙醇燃料两个国家标准和即将颁布的M85、

M15两个车用甲醇汽油国家标准带来的市场空间,做好相关规划、宣传和推广工作,推动煤化工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战略储备,坚持“稳步示范”的方针,通过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完善技术和工艺,达到技术成熟和稳定,严把节能减排关,降低煤耗、水耗和碳排放,提高能效,向“可持续的清洁替代”迈进,煤制油、煤制醇醚燃料等替代新能源的产业正在内蒙古兴起。在鄂尔多斯市神华直接法煤制油项目和伊泰间接法煤制油项目,先期产能分别为128万吨、16万吨,全部工程投产后将分别达到500万吨以上产能。目前,该两个项目均已试车成功。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都开始制定和实施“煤制油”项目规划。在不远的将来,内蒙古“煤制油”规模有望超过2000万吨。中天合创300万吨二甲醚和大唐40亿立方米煤制天燃气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2007年,内蒙古甲醇产量已达140万吨,居全国第3位。目前有5家企业,正在着手利用甲醇代汽油和二甲醚替代柴油生产醇醚燃料的前期工作,先期将形成80万吨甲醇汽油的产能。

三、打造21世纪中国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基地

内蒙古积极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工业布局,根据工业发展需要和电网实际,稳步推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工作。

内蒙古是我国风能最丰富的地区。在全区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46万平方公里属风能丰富区,其中10米高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为1.01亿千瓦,占全国风能资源的40%,居全国首位,到2007年底,全区风电装机容量165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7%,成为全国首个风电装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的省区,居全国第1位。2008年,全区风电新增吊装容量175万千瓦,新增并网容量101.3万千瓦。2008年底,全区累计投产风电装机容量达230万千瓦,在全国仍居第1位。到今年底,全区累计并网运行风电容量将达到300万千瓦,其中并入内蒙古电网148.7万千瓦,约占内蒙古电网统调装机容量的5%左右,并入东北电网135万千瓦,并入西北电网16.3万千瓦。到“十一五”期末,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将突破500万千瓦。今后加快5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和10个风电试点风能区的建设,启动内蒙古“风电三峡”建设规划,做好1500万千瓦风电项目前期准备。内蒙古自治区拟定了“115”风电基地规划方案,即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地区1000万千瓦送人华北电网,东部赤峰、通辽、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四盟市1000万千瓦送人东北电网:西部地区500万千瓦,送入内蒙古电网。近期重点规划建设靠近东北、华北、西北和内蒙古电网的齐达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总额1500万千瓦。

内蒙古的太阳能资源异常丰富,全区总辐射量在每平方厘米115―167千卡之间,全年日照时数在2600~3400小时,仅次于,居全国第2位。鄂尔多斯市已建成伊泰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装机容量205千瓦,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阿拉善左旗15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已按国家太阳能特许权招标规定完成前期工作,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内蒙古神舟光伏电力公司5MW太阳能光状示范电站项目已按照核准要求上报国家能源局,内蒙古科技大学爱能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的100千瓦沙漠太阳能热气流发电试验电站也将在内蒙古乌海市正式动工建设。截至2007年底,内蒙古境内的鄂尔多斯盆地太阳能发电总容量为322.16千瓦,其中鄂尔多斯市太阳能发电容量为205千瓦、巴彦淖尔市太阳能发电容量为25.36千瓦、阿拉善左旗太阳能发电容量为91.8千瓦。此外,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44.19万平方米,太阳房总集热面积达1653平方米,太阳灶1128台。

内蒙古生物质能源资源主要是农作物秸秆、林木和沙产业加工剩余物、能源植物等。据有关部门的初步统计,内蒙古现年产秸杆约2500万吨,林木生物质储量约6.6亿吨,在不与粮食争地的原则下,有大量宜林宜农荒地和宜发展沙产业荒漠地区,适宜种植和生长的能源作物有甜高粱、文冠果、篦麻和沙柳等。动物资源中家养禽畜约百种,牛猪羊鸡鸭鹅等存栏头数可观,其代谢排泄物、生物遗弃物、污水,以及人类生活垃圾都是颇具开发潜力的生物质能源。根据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的初步研究结论,内蒙古是开发生物质能源潜力最大的省区之一。内蒙古发展生物质能源,正在农村牧区大力推广秸秆转化为沼气的技术,目前已有近15万农牧户用上沼气,每年可节约近20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20万吨二氧化碳。重视发展、应用生物质原料发电和转化燃料技术,有千家生物质发电企业开工建设,容量均有2×1.2万千瓦,包括2家秸秆发电企业和2家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企业。内蒙古已建成蒙牛澳亚牧场沼气发电项目(装机1360千瓦),赤峰塞飞亚沼气发电项目(装机300千瓦),巴彦淖尔等地的生物质转化成液体燃料项目也已启动,正在建设国家级“生物质能源基地”。

四、打造21世纪中国重要的森林碳汇基地

森林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备二氧化碳的能力。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森林的碳汇作用。中国的碳汇总量约为8.95亿吨,各省市中以内蒙古最高,约为1.52亿吨(2006年)。内蒙古森林面积约2050.67万公顷,居全国第1。“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的森林面积每年约增加70万公顷,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7.57%有可能超过20%。据专家测算,每公顷温带森林每年的固碳能力为2.7―11.25吨,平均数为5吨则内蒙古每年可增加森林碳贮量350万吨,再加疏林、散生木,总体上不低于500万吨。我国国家林业局与意大利环境和国土资源部根据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相关规定而签署的合作造林项目一“中国东北部敖汉旗防治荒漠化青年造林项目”,是我国与国际社会合作的首个碳汇造林项目。该项目双方确定,在第一个有效期的5年时间内投资153万美元,在我区赤峰市敖汉旗荒沙地造林3000公顷,其中。意大利环境和国土资源部投资135万美元,其余18万美元为当地配套。双方确定,到2012年,该项目产生的可认证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归意大利所有,通过实施该项目,既可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又可以满足意大利对减排二氧化碳的承诺,该项目为开展其它碳汇项目提供了一个范式。

五、打造21世纪中国重要的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研发基地

目前,内蒙古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虽然比较广泛,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不太多。属于自主创新的,主

要有风力发电自控系统、沙漠太阳能热气流发电集成技术、提取用于节能减排的稀土材料技术、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技术等等。但是,内蒙古低碳产品的发展潜力较大,一是能源类,包括煤制油、煤制醇醚燃料、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二是装备类。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配件,纯电动汽车已生产出若干台样车。优质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已在国内汽车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内蒙古的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很快,截至2008年9月,内蒙古已有风力发电制造企业16户,其中5户已建成投产,2009年的生产能力将突破1000台,单机容量分别为2MW、1.5MW和1MW。沙漠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的集热棚、涡轮机等装备近期内也有能力供应。三是材料类,包括用于节能减排的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用于制造光伏电池的硅材料等。四是循环利用类,如利用粉煤灰制造砖块、提取氧化铝,利用建筑垃圾制造节能墙体材料,利用煤矸石发电、制造优质高岭土等。我们相信,随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内蒙古煤制油、煤制醇醚燃料、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开发及其装备制造业,集成气化联合循环技术的开发及其装备制造业,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及其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运输的开发及其装备制造业以及节能减排服务业等等,一定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发展低碳经济作出新的贡献。

六、打造21世纪中国重要的碳排放市场交易基地

在全世界都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环境下,碳排放权就成一种稀缺资源。所谓碳排放交易,就是这种稀缺资源的交易。通过碳排放交易,可以合理地配置碳排放的空间布局,并激励交易双方共同减少碳排放。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目前世界上的碳排放交易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配额交易,即在具有强制性减排任务的发达国家之间,完不成任务的国家可以购买超额完成任务国家的剩余排放权,以抵扣自己的减排任务,这就是所谓的“国际排放贸易机制”(IEF)。另一种是项目交易,即发达国家及其企业可以购买不承担强制性减排任务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减排效应的项目,以这些项目的减排抵扣自己的减排任务,这就是所谓“清洁发展机制”(CDM)。据分析和预测,碳排放交易将成为世界下一轮极大的市场。2007年世界碳排放交易市场约为600亿美元,10年内可能增加到1万亿美元。截至2009年3月30日,中国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达1797个,但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EB)成功注册的只有501个。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在国内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也是势在必行的。目前,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和中国战略学研究会社会战略专业委员会共同开展的“中国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已在北京公布。不管这个方案是否可行,抑或是需要做很大修正,但它透露了一个信息,即国内的碳排放交易已在准备进行。内蒙古的优势在于:一是碳排放量大,减排潜力也相应增大;二是可再生能源丰富,零排放的空间较广阔;三是碳汇量高,抵扣的份额也相当可观。因此,内蒙古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碳排放市场交易基地。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5

[关键词] 天津滨海新区;区域开发;河北;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2-0018-04

在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在制造业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端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中国适时启动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战略。滨海新区包括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三个功能区和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以及海河下游工业区,位于天津城区到港口之间,面积达2270平方公里。2006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要努力把天津市建设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同年6月6日,国务院全文《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之后中国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这意味着滨海新区的开发由地方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并进入实施阶段,新一轮开发建设开始强势启动。

河北省与天津市共处环渤海地区,二者在经济发展上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过去学界对河北与北京的关系关注较多,相对忽视了河北与天津之间的经济关联。滨海新区的崛起,要求学界改变以大北京为经济中心的研究传统,充分考虑滨海新区开发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带动作用,更加全面地认识两环开放带动战略,战略方向也要作出适应性调整,以便趋利避害,借滨海新区开发的历史机遇,带动河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在此,笔者对天津滨海新区开发与河北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率先进行较系统、深入的分析,引导京津冀区域协作研究向着以天津为中心的指向转变。

一、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从山前地带向沿海迁移

未来环渤海经济圈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而京津冀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昔日的经济中心――北京为了摆脱日趋严重的“大城市病”,需要“卸载”部分经济职能,以更好地承担起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职能,而天津将成为承载“经济中心”职能的最佳城市。如天津市市长戴相龙所言,希望在滨海新区建设中,天津和北京形成类似“横滨―东京”的关系。北京的经济中心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中央集权式的体制来支撑的,以北京为核心的经济圈具有计划型、内陆型的特点。而天津滨海新区被赋予了先行先试改革试验的权力,它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带动环渤海经济圈向着沿海经济、港口经济的方向转型。

建国后京津冀的产业中心集中于太行山前地带,以内陆资源型产业(比如钢铁、纺织、制药等)为主,改革开放后,唐山、沧州、秦皇岛的沿海地区仍未获得更大的提升,河北沿海的区位优势未能发挥出来,经济外向化程度低,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竞争力弱,利用外资比例从1990年的4.4%下降至2002年的0.9%,这是造成河北东部区位、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原因。整个京津冀地区沿海不发达,也是该区域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京津冀亟需改变山前经济“一头沉”的局面,发挥沿海对内地的带动优势,建设沿海京畿隆起带。而天津作为京津冀滨海带的中点,有望带动整个沿海地带的经济发展,并成为京津冀传统内陆文化(燕赵文化、京派文化、津门文化)走向开放的节点。对河北来说,将以首钢搬迁曹妃甸为启动点,建设环渤海重化工工业基地,将钢铁、石化、电力等重化工业布局逐步向沿海转移、向临港聚集。

河北发展沿海经济的重点是利用好487公里海岸线,像日本、鹿特丹、上海、广东那样发展临港加工业。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像发展高速公路那样重视航运业的投资与建设,大力支持国际航线的开辟,鼓励与国内外的大航运集团联姻,加快集装箱码头建设,增开国际班轮,以促进临港物流业的发展,实现港市互动。

秦皇岛港下放给秦皇岛市管理以后,重新制定了发展规划,正在从单一的煤炭输出港向综合性港口过渡;黄骅港在建设万吨级煤源输出通道的同时,已经建成了化学液体码头,正在建设杂货港;曹妃甸作为国宝级的港口和钻石岸线,其开发建设更是河北省的“一号工程”。但必须看到,河北三大港口的发展,有可能加剧与天津港等港口的竞争,甚至因过度竞争而最终导致集体衰落。解决这一矛盾的前提是,深入研究每个港口在功能上的定位,寻求合作共赢的可能性。要做好谋划,在港口、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生产性的现代服务业(金融、贸易、物流、通讯、信息、咨询等)上找关联项目,研究以参股、共管等方式与天津港实现共建的可能性。曹妃甸规划设想的主导产业是大码头、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但是,天津滨海新区列入国家战略之后,国家已批准在天津生产100万吨氮乙烯、1 000万吨炼油项目,这使河北省在同类项目中的竞争中失去了机会。河北要适时地调整产业规划。依笔者看来,曹妃甸作为港口的功能仍是首位的,建设国际性能源和原材料(铁矿石、煤炭、原油、天然气等)集疏枢纽港是其最主要的长远目标。天津港作为国家的主枢纽港,已跨入亿吨大港行列,其外贸出口量和外贸吞吐量分别居中国大陆港口行业的第一、第二位。但天津港的不足之处是,航道水深仅为15米,难以满足15万吨级船舶进出港的要求。曹妃甸距天津港仅38海里,作为天津港的深水外港,与天津港在开发条件上有极好的互补性,如果加强两个港口之间的合作,天津―曹妃甸组合港完全有可能成为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因此,河北最明智的战略是两手抓:一方面,要争取把曹妃甸工业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一起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成为环渤海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应充分利用曹妃甸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历史性机遇,争取国家对曹妃甸经济区科技大项目的支持,积极争取曹妃甸经济区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带动河北省重化工业升级转型。另一方面,要从西太平洋、东北亚经济布局着眼,积极推进与天津港资源的整合,通过参股、共管等形式,提高整体竞争实力。2006年12月,石家庄内陆港与天津港务集团合资成立河北冀津国际物流公司,将以“无水港”为平台,采用“一次报关、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实现河北口岸与天津港无缝对接。此举将进一步降低综合物流成本,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河北省对外开放水平。

外向型经济与内陆型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宏观布局看,环渤海经济圈的舌头在港口,一条腿在外长城经济圈,另一条腿在中国东三省。当前,与外长城经济圈的对接是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战略问题。外长城经济圈包括张家口、包头、呼和浩特、锡林郭特、二连浩特、大同、榆林、兰州、西宁等十几个城市,其特点是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矿石基地,也是错季蔬菜和畜禽供应基地,还承担着生态屏障的战略职能。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下,在新亚欧大陆桥开通以来,外长城经济圈的巨大发展潜力日益凸显,将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制造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初级产品和能源供应。要鼓励与外长城经济圈的市场协作,鼓励企业到山西、内蒙古、陕西的能源基地独资或者与当地企业合资兴办煤矿、电站等项目,以缓解京津冀等主要城市的电力、煤炭供需矛盾。从“两环”到“两圈”的拓展,实际上是沿海与内地协调发展的体现。

二、在津冀合作中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由于历史原因,津冀产业同构化较为突出,天津第二产业在GDP中仍占56%,甚至高于河北(53%),在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方面与河北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另一方面,河北一些城市和天津之间从工业到商贸流通领域联系都十分密切,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随着自由、开放、统一的共同市场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河北与天津的产业定位需要合理协调,其中重点是处理好津冀之间在临港产业和制造业等方面的关系,以彻底解决以往的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问题。对河北来说,如果能在津冀区域分工与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就有可能借机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1. 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与天津产业的融合与合作。由于看好滨海新区的长远发展前景,已有160多家跨国巨头入驻新区,如丹麦维斯塔斯、韩国锦湖轮胎、韩国三星手机等已在新区投产或扩产,欧洲空中客车、美国奥的斯电梯、美国孟菲斯等公司也与新区签署落户协议。在国内,中国民航总局、中国海洋石油、中国五矿集团、清华大学等也纷纷与天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但是,天津滨海新区尚未形成高层次的产业集群,这固然与北京多年来在经济上的强势地位有关[1],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新区过多地受到周边低梯度地区软硬环境的制约,主导产业发展要求的配套产业不足,相关服务业发展缓慢,抑制了主导产业提升的空间。因此,滨海新区要提升制造业层次,进而承担起中央政府所寄予的“北方经济中心”的职能,亟需同周边地区加强合作。从1993~2000年相关统计资料来看,环渤海城市间的竞争与联合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2],“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经验也表明,地区经济中心的崛起离不开坚实的腹地作支撑。在津冀交通网络一体化趋势下,随着要素的低成本流动,河北的腹地作用将日益坚实。在进行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时,要着力夯实基础产业,将实现与滨海新区产业对接作为重要的定位和目标,为京津发展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做好配套和服务。譬如,空中客车公司总装厂已选址滨海新区。以此为契机,“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启动大飞机的研制。业内专家较一致的看法是将国家大飞机项目和空客总装线放在同一个地区(滨海新区)。国际经验表明,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给落地带来的效益是: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此外,还能带动基础建设、材料、装备制造、动力机械电子等诸多产业。对河北省来说,最大受益在于可以利用地缘、资源、产业优势,为大型飞机相关产业提供配套和发展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了争取这样的大项目支撑,河北应未雨绸缪,及早作出安排、部署和决策。

2. 要尽可能利用滨海新区开发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扩散效应,推动基于企业价值网络的深度耦合,这是津冀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必经路径[3]。滨海新区开发作为极化、扩散交替的过程[4],其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将会日益发挥出来。就区位选择而言,新区较为宽松的金融政策环境更适合那些成长中的大中型企业。而目前来滨海新区投资的主流群体是外资,来滨海落户的河北企业只有卓达集团投资兴建的燕赵大厦,以及秦皇岛一家企业投资开发的滨海王相大厦,这些耗资巨大的地产项目还都处于前期规划阶段。在制造业和金融服务等行业,来自河北的企业寥寥无几。对此,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利用企业协会等组织在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鼓励河北企业在滨海新区设立总部,利用京津的信息优势、范围经济和区域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这不失为河北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一步。

3. 利用天津的技术、人才,加速存量调整步伐。河北依托自然资源和较早的国家投资,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初加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现代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发育滞后。传统产业由于沉淀成本高,社会经济影响大,因而退出成本高。但面对日益紧迫的资源环境压力,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向下,河北产业结构必须经历痛苦的调整过程,长痛不如短痛。要贯彻国家钢铁新政,提高产业进入门槛,控制一般性加工制造业的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层次,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与北京相比,天津具有悠久的手工业历史,科技转化能力较强,与河北产业对接相对容易。河北的高校、科研机构和研发机构要抓住滨海新区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尽快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

4.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核心是要依托京廊津塘科技新干线,从全球经济链的角度,实现科技新干线作为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作用[5],在这条新干线上,廊坊作为“京津走廊”的优势日益凸显。2005年,廊坊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271家,技工贸总收入183亿元,其中中国电信华为集团投资20亿元在廊坊建设当年年产值100亿元的生产基地,2007年年产值将达到600亿元。2004年廊坊与京津合作项目580项,合同引资78.3亿元,实际到位44.6亿元,引进技术人才4 505名,在“十一五”规划中廊坊要谋划亿元以上的项目120个。廊坊、曹妃甸和天津滨海新区将成为河北经济发展的新三角。

此外,空间布局的演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均要求在所有制结构、体制变革等方面适时跟进。河北在市场经济的意识、观念、管理体制方面与京津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将成为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因此,必须在滨海新区的示范带动之下,打破条块分割,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加强政府间的协商,使京津冀之间由“对话性合作”引向“制度性合作”,这也是河北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制度前提。

[参考文献]

[1]戴宏伟.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2]贾艳杰.天津滨海新区区域发展过程研究[J].地理科学,2002,(4).

[3]郝玉龙,崔巍.基于企业价值网建设过程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以京津冀一体化为例[J].北方经济,2005,(9).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6

论文摘要:本文沿用以往的文献,将当前的企业经济背景划分为工业经济时代和新经济时代,并提出了新经济时代的四个主要特征: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本文又分别对这四个特征进行描述,并分析研究了四个特征对企业战略的影响。最后,概括分析了新经济时代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明茨伯格将战略管理划分为十大流派,然后再将这十大流派汇总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概念,这其实是用静止的观点来认识战略,因为“战略的本质是人们对企业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各个流派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战略管理思想本身,也不在于研究者所采取的视角,而在于不同历史时期企业环境的变化”(周三多,2002。)不同的时代背景,战略管理的思想和范式都会发生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外部环境,对于战略管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从战略发展的纵向、动态的角度出发,才能把握住战略管理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进行战略管理,就首先要对战略管理的时代背景,“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战略管理的背景,是因为战略管理本质上是企业与变化着的背景与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背景不同,战略管理的观念、理论、范式及其应用都将随之改变。”(周三多,2002)当今的时代背景与以往的时代背景,有着较大的不同。为区别于工业经济时代,当今朝代更多地被描述为“信息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等,无论使用哪个概念,都说明当今的经济背景已经明显的区别于以往的工业经济时代,为便于区别于工业经济时代凸现时代的变迁特征,在本文中将采用“新经济时代”这一概念。

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

新经济时代背景出现了四个重大的特征,被称为“四化”,也即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李维安,2003)。

信息化。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向新经济时代转移的最直接的因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的时空结构,降低了交流沟通成本,企业的组织和工作方式也由此发生了改变。

知识化。知识化是新经济时代的又一重要特征,在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知识对价值创造的贡献比例日趋增长。在工业经济时代,以自然资源和资本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价值创造方式,也逐渐被新经济时代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新价值创造方式所代替。知识逐渐成为企业所拥有的真正的异质资源,这种资源不能通过外部市场进行交易购买,不易被转移和模仿,因此成为维持企业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主要依赖因素。

网络化。这里指的网络化,要明显区别于从技术层面所指的互联网的狭义网络化。从组织层面理解,主要是指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的网络化。为适应外部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满足消费者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网络组织型的企业将逐步取代以往企业科层式的组织结构,网络组织也将打破以往市场、企业的二元资源配置方式,而成为介于市场和科层组织企业之间的一种新型资源配置体系。同时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整个社会各个组织间将形成更加紧密的网络,企业网络组织只是嵌入在这个网络组织内的一个“子群”。

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一个社会现实。社会经济活动、生产要素、最终产品和服务,已经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更加高效与合理的配置。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市场已经没有国内外之分,企业的竞争对手来自全球各地,因此企业战略制定一开始就要从参与全球竞争的角度出发。

新经济特征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一)信息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迈克尔·波特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形成竞争优势》中认为,信息技术主要在三个方面改变了企业的竞争内容和竞争方式。首先,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的价值链信息技术出现在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改变了价值活动的执行方式与活动之间联结点的本质。它同时影响了竞争范围,并重新塑造产品符合客户需求的方式。第二,信息技术改变了产业结构。笔者从“五种竞争力”的角度,定义产业结构。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改变这五种竞争力,而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第三,信息技术改变了产品与业务范围。大多数产品都兼具实体和信息两项要素。传统上,产品的实体要素比信息要素更重要,然而在新经济环境下,信息技术可以在提供产品的同时,也提供更多信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只供

应信息而没有实体产品逐渐变得可能。许多产品也在一般功能之下增加了信息处理的功能。沿用迈克尔·波特竞争景框的概念,国内学者(陈立敏,谭力文,2003)从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景框的影响角度分析认为,信息技术从四个方面改变企业的竞争景框:细分景框缩小,从大规模生产到敏捷制造;地理景框扩大,从区域化到全球化;产业景框缩小,从多元化到专业化;纵向景框缩小,从纵向整合外包联盟。

(二)知识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知识化是指那些难以编码的知识在价值创造活动中核心地位的凸现(周三多,周建,2002)。由于知识要素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所占的贡献比例越来越大,与传统的生产要素相比,知识要素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如何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资源的开发、转化、运用,将成为未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管理也将成为制定企业战略的主要内容。这将导致未来组织结构的重大变化。首先,对于企业内部组织而言,企业的管理重心将下移,企业不仅要实现组织扁平化,而且要求组织内部的各组织单元成为具备更大自主决策权的具有半自律或半组织功能的企业微观单位,企业内部根据能力要素的分工更细,同时组织单元间的联络更强,这其实也是企业组织的内部网络化的一种表现。第二,对于企业外部环境而言,为了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要求企业通过股权安排或者契约安排与外部企业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这其实也是企业的外部网络化过程。通过将企业的内部网络嵌入到更大的外部网络环境中,为企业的知识产生、转移、转化、利用等塑造更好的战略环境。

(三)网络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互赖关系是网络化合作的常态且居于主导地位,正是这种互赖关系使合作各方的经济行为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由此可以认为,网络组织的性质派生出网络组织战略,即“外紧内松”、“厚内薄外”的锁定战略,其特点是对内的吸引力与对外的排斥力并存,表现为成员的准入原则。网络协同效应将成为节点企业之间进行互动合作的基本驱动力量,各个节点企业将凭借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能力而参与到网络组织的分工体系当中。未来的企业不再是独立企业问的单打独斗,而是企业大联合体之间的群体竞争,未来市场份额的分割将在企业联合体之间定格,网络组织将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在网络经济时代的“核心一节点”新组织结构中,企业都必须采取更加专业化的战略,才能充当好“部件”的角色,成为企业网络中一个不可替代的节点,从而在网络经济时代生存和竞争。网络经济时代的新型竞争战略的特点是专业化、全球化和联盟化,他们之间是紧密相关、环环相扣的,新型竞争战略的特征框架可以用图1表示。

(四)全球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根据南京大学周三多教授对经济全球化内含划分,经济全球化对于企业而言从四个层面产生了影响:第一,是企业需求的全球化。在全球信息化的支持下,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和消费自己喜爱的产品,因此出现了跨国界的全球消费需求。第二,竞争的全球化。由于需求的全球化,导致了企业的跨国界经营,进而导致了竞争范围的全球化。第三,供应的全球化。企业的需求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要求企业从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获取,以满足全球需求和竞争的需要。第四,战略全球化。需求全球化、竞争全球化和供应全球化,直接推动了企业战略的全球化。与战略全球化相适应,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全球性的企业边界扩张,从组织能力支持企业的战略全球化,以达到对企业内部资源全球配置的优化状态。在战略全球化的框架下,企业内部要建立和保持三种依存关系,来支持和保障全球化战略的执行。这三种关系分别是:规模的相互依存、企业的运行相互依存和企业的知识相互依存。

新经济时代企业战略的发展趋势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企业经营绿色环保

一、循环经济对企业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协调统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对发达国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在本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扶植下,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其长期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生产与管理,不仅为国家宏观循环经济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一直在进行着发展循环经济的艰难探索,经过一定时期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在政策管理、企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较低,发展循环经济也凸现出很多问题。应当指出的是,我国国内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践,依然集中在大循环和中循环(国家级、省级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这两个层面上,对消循环(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独立研究很少。另外,很多企业经营者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上知之甚少。认识的不足导致坚持经济利益导向的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这对更广泛的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制约。还有,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作基础,包括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国外发展情况的研究;经济政策法规的研究;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的研发。目前,中国企业对这些理论和技术的研发还处在初级阶段,应当着力进行研究。

众所周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企业行为的转变将有力的促进经济循环的实现。企业是实行循环经济的主体,无论是经济的大循环,还是经济的中循环,都是建立在经济的小循环基础之上的。因此,企业层次循环及理论与实践是我国进行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企业层次循环经济的建设特别是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仅从循环经济微观的角度——“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战略”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二、什么是循环经济?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把经济活动和物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得经济系统顺畅地并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自然与经济协调发展,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这就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在循环经济中,企业将其经济效益目标同生态效益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在生产全过程中加强对污染的控制,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加强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以实现废弃物更为有效为目标。企业对其产品也不仅从经济效益而且从环保角度出发,进行生产改造,实施清洁生产,将其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此,通过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解决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而又无法提高环境效益这一难题,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企业行为,是企业适应日益增长的环境压力,提高自身竞争力与生存能力的必然选择。

三、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战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污染控制战略。

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污染控制战略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充分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形成从生态设计——绿色制造——生态包装——绿色运输的全过程考虑,尽可能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并在企业本身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污染零排放,同时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环境监管。

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施生态设计,要求企业尽可能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生态设计和环境标志产品要求,开发出低能耗、低(或无)污染、经久耐用、可维修、可再循环和能够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

选用产品原材料时禁止使用某些危害或风险极大的污染物质,寻找相应的无害替代物,选用清洁能源和环保型原料,或是改变产品的生产原料,从源头直接降低污染的潜在机会。另外还要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尽量使用能够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减少进入循环的物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选用先进的技术工艺,配合生态设计,生产低能耗、低消耗、低(或无)污染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水、余能和原料的再循环利用、开发、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艺,在企业内部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在产品包装阶段,实行生态包装,包装材料减量化,并充分回收利用,减少包装废物填埋与焚烧的数量。

在产品运输阶段,利用现代第三方物流业进行运输,倡导绿色物流。

第二,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战略。

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战略包括三个阶段,产品销售、产品售后服务以及废物产品回收阶段。

将循环经济理念延伸到生产过程之外,在产品销售阶段,提倡绿色销售,宣传绿色消费,开拓网络经营模式,减少销售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在产品服务阶段及回收阶段,通过提品保养维护、产品主要部件升级、产品零部件功能梯级使用等服务,一方面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资源的流动速度,从而达到物质的减量化要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废旧产品的回收,实现产品的功能梯级利用。同时,这一战略的实施还提高了服务质量,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实践证明,实施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战略,加强企业服务终端的功能,将成为企业循环经济的增长点。

第三,产业链拓展战略。

产业链拓展战略是为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物而提出的,这些中间物虽然不能利用于原有的生产系统,但却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拓展产业链主要是在于考虑企业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开发多产品联系系统,改变原有的单一生产路线的做法,充分利用生产路线中的中间产物,利用其为原料开发新型生产工艺,生产新的产品,构建共生系统,在为企业解决废弃物的同时,获得新的经济效益。

第四,废弃物综合利用战略。

在充分考虑了减量化和再循环原则之后,再利用原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最后一项重要原则。因此提出了废弃物综合利用战略。这里所说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战略,主要强调生产的最终废弃物在企业生产系统以外的综合利用。

废弃物综合利用方式在有很多种,在微观(企业)层次上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将废弃物用于企业的绿化建设,例如说可以将废水用于浇灌企业的绿地,部分废弃物可用作肥料,再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同时,改变了企业的环境面貌。

二是将废弃物用于农业畜牧业建设,尤其在一些食品行业,其废弃物有些是很好的饲料,有些具有很好的肥力,可以用于养殖业或是种植业。

三是通过废弃物交换或买卖,将废弃物转手给有需要的企业,既解决废弃物的治理排放问题,又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第五,企业加强循环经济实践战略。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意味着设施、设备等“硬件”的建设,还包括在企业文化等方面“软件”的实践。企业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通过员工集中培训和其他方式的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树立其环保理念,规范其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的行为,促进其在节约能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与周边和相关企业的信息交流以及发展生态经济方面的合作。企业的循环经济实践可以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展开,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有重点、分阶段的进行。

第六,企业加大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生态建设和环保建设等方面的奖励和惩罚力度。

在政策层面上,用更具实效的经济奖励以及其他刺激手段促进企业进行循环经济的实践,采用价格、税收、信贷、征费等手段,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引导企业自觉自愿的发展循环经济。与此同时,利用逐步提高各项排污费用及其他惩罚性措施,使企业不论在成本上还是在社会影响上,都会自觉自愿的选择在环保方面进行投入。

第七,推广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采用试点的方式进行推广是上佳的选择,我国应深入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使更多地区、更多行业的企业走上发展循环经济的康庄大道。另外,我国企业的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主要是进行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具体表现为很多地方建设了或者将原来的工业区改造成生态工业区,很多生态园区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这项实践应当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广。

第八,加强国际合作,追踪先进的前沿学科理论和工程技术的战略。

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应当加大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国际知名企业、科研机构等在循环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绿色贸易。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汲取其失败的经验教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并展示我们的成果,彼此联合、实现共赢。

四、结论

总的来说,以上的战略都是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将废弃物“变废为宝”为主旨的。企业创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首先是要从生产源头开始,尽可能利用绿色原料,开发绿色生产工艺,在生产的全过程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其次是要对本企业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分析,了解每段工序中各种废弃物的产生情况和能量剩余情况,寻找这些废弃物再循环、再利用的途径;使其首先回用于生产过程,其次回用于企业内部,最后尽可能在区域范围内得到再利用,争取实现污染“零排放”。

要想真正实现循环经济,还需要加强中循环和大循环这两个层次的循环经济建设,只有各个行业、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在全社会的大力配合下,循环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左红英.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管理现代化,2005,(1).

[2]周洁,王远,陆根法,张蓓,宋莉娟.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战略探讨.四川环境,2005,24(2).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8

文章摘要: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以外部性和长期性为核心特征的管理会计形式,是管理会计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其理念将渗透到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信息,使企业获得持久的战略竟争力。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具体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战略目标群体的教育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新的法律的出台及原有法律的变更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以及整个经济市场、自然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变动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二)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表明,以下八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顾客的满意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

(三)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1)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其中经营业绩信息主要是指与收人、市场占有率、质量等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与生产率有关的数据;与从事战略经营业务有关的数据;与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战略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关的数据;与知识开发和创新有关的指标;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与供货方的战略关系。(2)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具体包括揭示机会和风险;揭示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战略因素;实际经营业绩一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以及与计划的比较。(4)背景信息。一是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二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三是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5)竞争对手信息。具体是指: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四)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分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一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完善

(一)技术方面

首先,技术革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革新速度的提高是与其传播速度的加快密切相关的。传播速度的提高起到了类似加速器的作用,促进了技术的不断更新。这种快速变化使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这样,新技术所能拥有的超额回报期缩短了,厂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而创新的方向和决策的做出,要基于对客户需求和竟争对手的战略分析,这就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更为及时的信息。

其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强调知识对企业保持其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从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一方面,信息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信息收集、处理及传递速度和效率大大加强,传统的”维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系统过于昂贵”的观点将会改变,建立并维护一个能同时提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的系统,将普遍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所接受。这种变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企业管理人员将更有机会和能力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人和知识要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将要求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使决策者确定是否对人力及技术进行投资,并评价所做出的人力及技术投资决策的投人一产出效率和效益。这些信息将要包括研究与处在同一技术革新方向的合作者或竞争对手的有关信息,并要结合分析决策前后客户需求的变化等战略信息,以判断投人是否有利于企业获取战略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方面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9

关键词: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 核心竞争力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问题的思考

1.新经济形式下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面临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以人才为主的时代,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的控制和开发方面存在奖惩机制不够灵活,企业人力的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不想符合的情况,企业无法控制人才流向,导致人才流失,面临新的经济形势,国有企业并没有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面对这种情况,国有企业就必须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将企业战略转移到知识和人才上来。

(1)企业内部的奖惩激励措施不完善。一个不完善的奖惩激励措施就难以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行为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精神层面上的激励不足,国有企业在大多时候还主要强调企业而忽略了对人的重视程度,二是在物质层面的激励不足,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的管理层人员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当企业有重大盈利时他们却分不到自己应得的利润,其收入与公司的利润比起来显然是偏低的。三是负面的激励不足,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还无法做到把国家的当成自己的,没有真正的建立起对国有资产的负责机制,这是所有国有企业都面临的重大问题。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严重脱节。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当前阶段还处于比较低级传统的人事管理阶层,其中多为工资分配方案制定以及人员调动,培训等方面,但是并没有将企业员工按照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来对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规划,企业的培训工作与企业的人事部门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我国现阶段许多国有企业都将企业培训工作与人事部门分开,企业的员工培训业往往由业务部门开展,这种短期培训的着眼点主要在于眼前利益,存在着严重短视的行为。建立企业和员建立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协调发展。企业管理要从尊重人开始,尊重人才的多样性和个性的多元化,管理要具有人性化的亲和力,要真正心员工的前途和未来,为员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把人才培养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寻求企业与人的共同协调发展。

(3)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由于企业在开发利用人才的时候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的行为,再加上企业发展出现问题,效益不景气,收入低等多方面原因,致使许多国有企业的职工,尤其是管理人才,骨干技术人员流失严重,造成国有企业人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最终出现国有企业既“人满为患”,又人才奇缺的尴尬局面。

2.解决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方法。(1)建立灵活的薪酬制度,加大物质经济方面的激励措施。本着人本主义的精神,不断完善和改革工资制度,创新工资形式,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资本的一种其回报的就不应仅仅是薪资报酬,更要考虑到多中工资形式。薪酬制度与工资制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薪酬制度是把人作为资本的经济回报方式,而工资制度则是把人作为劳动的经济回报方式。现在国际上对人力资本经济利益激励的薪酬制度,主要包括了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岗位工资、年终奖、期权,职务消费、福利补贴。

(2)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在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坚持以人为本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重要话题,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之下,对企业员工的培养就越来越重要,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力的大小越来 越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员工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培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工作人员进行不同类别的培训考虑,着重项目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等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从而使员工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普遍得到提高。

(3)设置CEO,强化对人力资本的权利与地位的激励。CEO就是首席执行官,CEO的出现呈现了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权利和地位已经极大地增强和提升。在CEO存在的条件下,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拍板权由CEO决定,而非董事长,过去谁出资谁说了算的时代已经过时,有CEO的企业,其董事会不再对重大经营决策拍板,董事会的功能主要是选择、考评和制定CEO为代表的管理层的薪酬制度,经营活动已交由CEO来独立进行,实现功能性分工。

二、新经济角度下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国有企业在许多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这是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国有企业今后的发展进步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当今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让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了我国国有企业与国外那些先进企业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企业规模,企业实力和企业管理水平之上,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远远不足, 这种现象表明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例如一部苹果手机在美国苹果手机研发本部只需要提供出最核心的科学技术就可以让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工厂进行生产,而代工工厂却只能得到很小的一部分酬劳,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通过多手段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

1.通过合理的并购活动来壮大企业规模。在新的经济形势之下我国的国有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科学的并购,国有企业也必须打破传统的地区部门限制,对于全国各个经济效益水平较低,技术水平较低的企业要通过并购将他们联合起来,只有走联合之路才能组建中国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 中度,增强核心竞争力。

2.加强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企业的智力成本,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下最坚实的智力基础。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让企业通过自身的形象和内在价值观来留住人才,培养人才,让人才在企业中发光发亮。

3.以构建虚拟科研网为主要途径,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国有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 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4.以信息化为 动力,促进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国有企业可以将信息化广泛应用于企 业重组、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和产业调整中, 使企业数据通信网络 化、经营管理电子化、生产流程自动化、产品设计智能化、信息服 务社会化。加强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促 进管理创新,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5.国有企业要注重国有品牌的开发。整合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国产品牌推向世界,要通过自主研发,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等方式打造出一批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的重要品牌。(1)成功进行CIS设计。(2)正确给品牌定位。(3)保证产品质量。(4)取得有关国际标准认证。(5)保持产品个性。(6)进行成功的品牌宣传。

6.以企业文化创新。对内遵旨知识产权,重视人才培养,充分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对外要做到充分了解市场行情,挖掘潜在客户,提高企业的外在形象,提高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让顾客在心灵深处对企业自身产生信任和忠诚感。

三、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成为突破口

要想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进行改革就要改变以往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以前的国有企业是管人、管事、管资产,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如何使政企分离,企业一把手去行政化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难点,进行更大的市场化改革,存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史国企改革的突破口。

“只有混合所有制经济,才可以有效放大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发挥影响力。用100%带动100%,只等于1;用1%带动99%,那才叫本事。”根据我国国务院的最新批示,到2020年,除少数特殊领域外大部分国有企业将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决定实施绝对控股、相对控股、还是参股。非公有制经济也可以通过与国有企业交叉持股实现优势互补。

混合所有制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对中国特色基本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综合的运用各种手段来发展国有企业,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力量,改革我国的企业制度,实现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协调的企业制度,让我过的企业制度与国际企业制度相接轨。

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解决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在体制方面存在的弊端,可以充分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允许企业员工持有自己企业的股份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

当今中国已经存在一些按着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国有企业,例如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建材净资产620亿,其中200亿是国有,420亿是社会资本,从资本角度看占1/3。改革开放以来,国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是将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带到国有企业中来。让国有企业的发展更具创新性。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的壮大和影响力的扩大上面。

四、结语

当今社会正在飞速的变化着,每一秒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镜像,在这么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我国的国有企业能否逆流而上,激流勇进,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国有企业只有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求变,才能在激烈世界企业竞争之中站有一席之地。本文提出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法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拥有活力,只有不断改革不断发现问题才能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泓椿.新经济角度下的国有企业发展战略思考[J].经济视野.2013.07.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10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FDI;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06-02

引言

长江经济带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除沿海开放地区以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地带。与沿海和其他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今后十五年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应该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

因此,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为吸引FDI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相信FDI也将会促进长江经济带更好地发展。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方兴未艾

长江经济带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提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重视,长江经济带已成为产业转移、区域协调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多省市,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长江经济带首尾的重庆江北嘴和上海陆家嘴国家级金融核心区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并和国际经济关联密切的金融中心。《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将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际竞争力,培育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促进渝蓉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黔中和滇中区域性城市群发展,优化沿江城镇化格局,科学引导沿江城市发展,强化城市通网络建设,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二、长江经济带吸引FDI的优势

(一)综合优势明显

1.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连接东、中、西三大地带,与京沪、京九、京广、皖赣等南北铁路干线交汇,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

2.资源优势。长江经济带不仅具有丰沛的淡水资源,且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还有众多著名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大。

3.产业优势。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此外,大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居全国首位,沿江九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40%以上。

4.城市密集,市场广阔。沿江城市群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也十分可观,对FDI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国家政策支持

国务院总理2014年6月11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发挥黄金水道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缩小东中西差距;能优化经济结构,形成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互动,打造新的经济支撑带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合作新平台。

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等以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全面发展。政策指出,要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同时,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统筹发展,相关部门还召开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这不仅充分利用了沿江地理环境优势,还能促进城市带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吸引FDI提供了广阔市场前景。

(三)地方政策支持

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地理优势,出台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例如,安徽省打造长江沿线黄金旅游带,规划低空飞行游览线;重庆市提出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湖北省加快把武汉打造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公路路网重要门户以及国家重要门户机场;江苏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全方位对接,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这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吸引FDI的进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FDI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增速

(一)FDI能推动技术进步

FDI不仅能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还能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通过市场竞争、商业往来和人员流动,拥有先进技术的外企对当地企业能产生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能进一步推动当地企业的技术进步,缩小地区间技术水平的差距。

(二)FDI促进产业组织结构升级

跨国公司的大型投资项目,能明显提高所在产业的生产集中度,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此外,大型跨国公司还促进了零部件制造、维修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全球化生产程度越高的企业,越需要在世界各地培养技术水平相当、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合作企业。当FDI进入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会提高当地化程度,这也就带动了我国相关产业以及产业技术的进步。

(三)FDI能促进高技术产业投资

技术贸易中的重要领域之一是高技术产品出口,而高技术产品是中西部地区的薄弱产业。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及科技含量高、更新速度快、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带动能力都很强,对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大,FDI的进入能帮助沿线中西部城市解决高技术产品技术问题,推动当地高技术产品的发展和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四、发展长江经济带,吸引FDI的政策建议

(一)明确战略重点布局,以良好环境吸引FDI进入

在宏观谋划上,长江经济带应明确四大战略重点布局:一是重点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三大中枢经济带,形成产业转移、方式转型、交互渗透和融合共荣的依托平台。二是做大沿江航运中心,以上海、武汉和重庆等国家枢纽港城市为核心,做大做强上中下游航运中心,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轴纽带作用,连接贯通三大城市群的要素、产业和市场,推进经济带一体化升级。三是提升中上游发展水平,加速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缩小差距,对接长江下游的长三角地区,形成经济带首尾呼应协调共进格局。四是推动“两头”开发开放,东头上海以自贸区载体建设为新引擎,启动新一轮开发开放,担当经济带龙头。西头以重庆为枢纽推进中印缅孟和中巴两个经济走廊的建设,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长江经济带东联太平洋、南抵印度洋、西通大西洋、横跨亚欧的全方位开发开放格局。只有明确了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布局才能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吸引FDI的进入。

(二)实现六个转型升级,以坚实基础吸引FDI

在上中下游联动方面,着重实现六个转型升级:一是升级综合运输体系,配合长江黄金水道的改造提升工程,跟进铁路、公路、港口配套,构建贯通经济带、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以大交通带动大物流、带动大产业继而带动经济带全域转型升级。二是升级产业分工合作。经济带内经济梯度及其类型多样性,客观上为上中下游通过产业转移和分工合作提供了增长双赢机遇。以发展方式转型为动力,发挥各地产业基础优势,着力培育新的增长支撑点,推进沿江产业转移转型升级。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以沿江三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支撑经济带的多层次城市网络体系。四是先行先试开发开放政策,主动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其一是整合现有政策措施发挥其合力效应,其二是积极探索开发开放先行先试政策清单,着力提高通关效率,建立沿江航运网络大通关制度。五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生态生命线,所有的经济活动和项目建设都必须满足生态环境标准,践行低碳、绿色和循环发展模式,打造长江生态经济走廊。六是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经济带的开发活力。做好以上六个方面的转型升级,不仅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协调统筹发展,也为吸引FDI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其进入长江经济带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破除行政壁垒

长江经济带要成为中国真正新的增长支撑带,不能再走单靠廉价要素驱动的老路,而是要建立有利于经济带开放的要素自由流动、产品自由贸易的一体化市场。这需要打破省域行政壁垒,跳出各地各行其是的模式。以共生崛起为理念,进行顶层设计协调,并配以新经济方式,如通过电子商务的市场建设越过或削减地方保护;通过打造混合所有制,利用资本力量推动一体化等。

参考文献:

[1] 彭劲松.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J].改革,2014,(6).

[2] 唐冠军.关于全力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思考[N].学习月刊,2014,(7).

[3] 文余源.建设长江经济带的现实价值[J].改革,2014,(6).

[4] 曹智杰,陈永宁.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3).

[5] 乔晶,胡兵,赖景生.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1).

[6] 刘伟.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启动[J].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15).

[7] 罗蓉.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J].开发研究,2007,(2).

[8] 徐舒,左萌,姜凌.技术扩散、内生技术转化与中国经济波动[J].管理世界,2011,(3):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