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分析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11:41:43

财务风险分析论文

财务风险分析论文篇1

关键词: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及汇率风险

1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及类型

1.1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以及汇率风险。

-

1.2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1.2.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筹资来源结构、币种结构、期限结构等因素来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1.2.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由于受到某种难以预计或控制的因素的影响,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致使投资收益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

1.2.3现金流量风险现金流量风险是指企业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所形成的风险。当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收益下降,也可能给企业带来信用危机,使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遭受严重损失,最终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导致破产。

1.2.4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水平的不确定变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调节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的杠杆。

2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企业常见财务风险的规避方法不外乎三种: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嫁。

2.1筹资风险防范对策

2.1.1筹资风险的风险回避方法筹资风险的回避方法主要是指在各种可供选择筹资方案中进行风险分析,选择风险小的筹资方案,设法回避一些风险较大而且很难把握的筹资活动。

2.1.2筹资风险的损失控制方法筹资风险的损失控制方法就企业筹资来看,要合理进行筹资风险的控制,需要采用多元化的筹资策略,合理安排负债比率与结构,实现风险分散化,降低整体筹资方案的风险程度。这是控制筹资风险的关键。这里要强调的是,尽管债务资金越多,企业筹资风险也越大,但那种为避免筹资风险的而拒绝举债的做法也是不恰当的。

2.1.3筹资风险的风险转嫁方法风险转嫁的目的是将可能由自己承担的风险损失转由其他人来承担。在企业筹资活动中主要通过保险、寻找借款担保人等方法将部分财务风险转嫁给他人。也可考虑在企业因负债经营失败而陷入财务困境时,通过实施债务重组,将部分债权转换为股权,或通过其他企业优质资产的注入,挽救企业经营不力的局面,从而避免因资不抵债而导致的破产风险。

2.2企业的投资风险

2.2.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风险控制最彻底的方式,采取有效的风险回避措施能够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完全消除某一特定风险来避免损失,而其他风险控制手段仅能通过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来减轻风险发生的潜在影响。

2.2.2损失控制损失控制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在风险发生后减轻损失的程度。损失控制是一种积极的风险控制手段,它可以克服风险回避的种种局限性。根据损失控制的目的区分,损失控制可以区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减轻两种。损失预防是通过强化风险管理,在事先采取措施,阻止风险的发生,这就要求企业在投资决策阶段加强决策的科学性,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来减轻或消除风险发生的机会。而损失减轻则是指在损失发生时或损失发生后,为减轻损失程度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

2.2.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企业将自己不能承担或不愿承担的以及超过自身承担能力的风险损失,通过若干技术和经济手段转嫁给他人承担的一种措施。这类风险转移方法与风险回避、损失控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放弃或中止风险机会,也不是对风险所致的损失采取措施加以改善,而是将损失的责任转移给他人,从而间接降低自身的损失。风险转移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保险转移是指投资者向保险公司投保,以缴纳保险费为条件,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2.3企业的现金流量风险防范现金使用中风险的防范。企业在流动资金运作中往往会出现现金流量缺口。为了防范现金流量缺口的出现给企业带来的临时财务风险,企业应做出现金流量预测,企业的现金预算是财务预算的核心。通过现金预算可以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并根据企业资产的运用水平决定负债的种类结构和期限结构。

2.4企业的利率风险规避方法利率风险的回避主要是要选择对企业自身有利的利率: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例如企业如果根据现行经济形势判断未来市场利率将上涨,则应该选择固定利率的方法来筹集资金以便锁定成本,在投资活动中在应选择浮动利率债券以便分享未来利率上涨所带来投资收益的增加。反之,如果预期市场利率下跌,则在企业投资活动中应选择浮动利率的债务筹资方式,在投资活动中则应选择固定利率债券,来保证投资收益不受损失。

2.4.1利率风险的损失控制方法企业在投融资活动中要采用损失控制方法来规避利率,主要就是在企业投融资活动中,尽量实现多元化的投融资组合策略。如为避免因企业预期利率失误而造成的利率风险,安排一部分资金通过固定利率方法筹集,另一部分资金浮动利率通过筹集。同样地,在企业投资活动中,一部分资金用于固定利率债券投资,一部分资金用于浮动利率债券投资。这样,无论是市场利率上涨还是下跌,总有一部分增加的投资收益可以弥补投资损失。

财务风险分析论文篇2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控制;内部控制

一、风险及财务风险介绍

(一)风险及财务风险的含义

1、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企业经营总是有风险的,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承受各种各样的风险。一般说来,风险是指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风险的特征包括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风险就伴随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但又是独立于人类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人们在风险面前,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风险的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而不能根治、消除风险。

第二,风险存在的普遍性指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第三,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这是由于任何风险的发生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每一因素的作用时间、方向、强度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顺序等必须都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能引发风险。而这些因素在风险发生之前,相互却无任何联系,许多因素出现的本身就是偶然的。就个别风险来看,其发生是偶然的、无序的、杂乱无章的,然而,对大量发生的同一风险进行观测,明显地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可以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准确的描述,从而使人们能准确把握大量相互独立的风险运行规律。

2、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一个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该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因此,企业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成果即收益;财务状况即企业的偿债、营运、获利等能力。从偏离的趋势看,出现偏差的结果只有两种,即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财务状况的变好或变坏。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及特征

1、财务风险的分类

从企业财务活动各个环节来看,企业财务风险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使用过程的风险、资金收回的风险、资金成本的风险及利润分配的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能否分散考察其外延,财务风险可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的可控性,可以分为可控财务风险和不可控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的特征

第一,客观性。风险的客观性对财务风险的研究是重要的,我们研究财务风险,目的是控制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损失,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

第二,不确定性。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从风险的不确定性可以得出风险的可控制性,由于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受有限因素的影响,如果对具体风险的相关因素充分了解并有效控制,则可以控制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总的来说是有限的,虽然其中部分因素(如企业外部因素)难以控制,但另一部分因素(如企业内部因素)对于企业来说是可能控制的。

第三,损失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限制,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企业的收益。

第四,系统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各种财务关系上,是财务系统各种矛盾的整体反映。

第五,进步性。风险与竞争是一对孪生兄弟。各个生产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并通过购、产、销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然而,在竞争中,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是不平坦的。各个生产经营者除了要到处争取市场,还要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否则就可能被市场淘汰。承认和承担财务风险把企业推向背水一战的境地,必然使企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力改善财务风险管理,增强竞争能力。

二、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根据湖北联通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表特别是2005年的年报资料,从基本的财务比例和现金流量两个方面对湖北联通公司的2005度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湖北联通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报表中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计算出很多有意义的比例,这些比率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选偿债能力和流动性进行分析。

(1)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股东权益比、流动负债率和负债权益比。湖北联通公司近期偿债能力指标如表1:

年度2006.32005.122005.92005.62005.3

流动比率0.960.951.021.021.06

速动比率0.600.580.680.720.70

现金流动比率3.5610.9815.196.884.68

股东权益比24.6124.6725.8425.9829.74

流动负债比99.0498.9594.7594.1790.64

负债权益比295.07293.37276.56274.09228.00

资料来源:湖北联通公司公司年报

第一,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企业能否偿还短期债务,要看有多少短期债务,以及有多少可变现偿债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偿债能力越强。如果用流动资产偿还全部流动负债,企业剩余的是营运资金,营运资金越多,说明不能偿还短期债务的风险越小。

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才会有保证。2005年年报显示,ABC的流动比率为0.95<2,偏低。

第二,速动比率分析。企业在不希望用变卖存货的办法还债,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可信。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速动比率为0.58<1,偏低。

第三,现金流动负债比(%)分析。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现金流动负债比为10.98%,同行业平均现金流动负债比为84.23%,湖北联通公司明显偏低。

第四,股东权益比(%)分析。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股东权益比为24.67%,可看出该比率偏低。

第五,流动负债率(%)。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流动负债率为98.95%,可看出该比率严重偏高。

第六,负债权益比(%)。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负债权益比为293.37%,可看出该比率严重偏高。

(2)流动性分析

第一,流入结构分析。流入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入结构和三项活动(经营、投资、筹资)流入的内部结构分析。湖北联通公司的总流入中经营流入占62.57%,是其主要来源;筹资流入占37.06%,占有重要地位;投资流入占0.37%,明显偏低。经营活动流入中销售收入占了94.47%,比较正常;收到的税费返还也占到了5.44%。投资活动的流入中,股利占67.85%,比较正常;投资收回和处置固定资产占32.15%。

第二,流出结构分析。流出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出结构和三项活动流出的内部结构分析。湖北联通公司的总流初中经营流出占57.89%,投资流出占3.72%,筹资流出占38.36%。可以看出公司现金流出中偿还债务很大的比重。

经营活动流出中,购买商品和劳务占84.4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占5.67%,税费及其他9.91%。投资活动的流出中,构建固定资产占90.17%,权益性投资所制服的现金占9.83%。筹资活动中偿还债务占97.35%,支付利息占2.65%。

第三,流入流出比分析。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为1.1,表明企业1元的流出可换回1.1元现金。此比值越大越好。

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1,表明公司处在扩张时期。发展时期此比值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该比值大。

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98,表明企业基本处于借新债还旧债的平衡时期。

(二)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湖北联通公司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漫游费的下调使得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更大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的理财带来困难。湖北联通公司目前建立的财务管理体系,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湖北联通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理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性。目前,湖北联通公司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欠清晰

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湖北联通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内部各公司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

三、完善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与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湖北联通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本身就消除了一部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它一般来说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财务信息报告制度、财务结算中心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

第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湖北联通公司的预算考核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预算编报质量和上报的及时性,对预算编报不合格,上报不及时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二是严格考核预算执行过程,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项支出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对先办事后预算等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要对有关企业和责任人进行必要的批评和处罚;三是将预算执行结果与考核兑现挂钩;四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对完成预算好的企业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完不成预算的企业和个人提出批评和处罚意见。

全面预算管理采用事先预算、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方法,实现了总部对分支机构及子公司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完善财务信息报告制度。湖北联通公司在建立财务信息报告制度,应当从信息报告质量评价入手,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控制严格、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在财务信息质量上应根据各子公司自身情况,并结合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和重要性这两个墓本特征,制定出各自的财务信息、质量标准。同时,公司应本着既能满足对财务信息质量监控的需要,又能节约管理成本,提高效率的宗旨,对核心主导业务财务信息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即内容翔实,而且有详尽的因果分析和前瞻性影响预期;对相关非主导业务财务信息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与限制性报告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即仅仅对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项目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其余的则采用限制性报告标准,即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需达到规定的重要水平即可;对于相关业务财务信息,基本上采用限制性报告标准。

第三,建立与完善财务结算中心。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资金的整个运动过程。湖北联通公司涉及业务范围、投资数额大、接触金融机构多。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高效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财务结算中心在公司的发展中可起到如下重要作用:①通过财务结算中心的有效运作,可实现公司内部资金的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②由于财务结算中心将公司内分散的资金结算业务集中起来,可以有效地增强公司在银行的融资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费用。③通过财务结算中心、公司可以对子公司的资金营运和业务进行适当的监控和管理。

企业财务结算中心使各子公司的资金收付都通过该结算中心办理,该结算中心对各子公司进出资金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对资金的流量与流向、使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可以根据结算中心章程加以审查与核对,从而使各子公司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于监控之下。

(二)建立湖北联通公司内部业绩考评和奖励制度

在企业内部建立奖励制度,其基本目的是将子公司管理者的个人报酬与企业目标成果联系起来。传统上,企业往往使用从财务会计系统中获得的指标,如将子公司利润为衡量子公司业绩和奖励子公司管理者的基本依据。这样的考评与奖励制度有助于刺激子公司为总部贡献更多的利润,但是,由于利润通常反映短期的经营成果,子公司管理者极可能为获得更多的短期利润而牺牲公司长期业绩,以便得到更多的奖励。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建议湖北联通公司设法依据综合业绩指标对子公司当期业绩进行奖励,或者使子公司管理者所获的奖励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期权。

另外,在建立内部奖励制度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即确定报酬究竟应以个人业绩还是以集体业绩为基础?以个人行为基础的报酬制度很明显不会促进集体行为的形成和完善。但另一方面,如果以集体业绩为荃础,则个人行为对集体报酬的影响又不易识别,因而会削弱奖励的效果。根据湖北联通公司目前情况,建议将集体报酬建立在集体业绩的基础之上,同时根据个人在实现其业绩[1标中的贡献确定其在集体报酬中应占的份额,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三)加强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

1、筹资风险的管理

企业在向银行举债时,应制定合理的还款规划,在保证按合同要求按时还款的前提下,保证资金不出现过分紧张的情况。湖北联通公司可根据自身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在借款合同中写明是采用到期一次偿还,还是定期偿还相等份额的本金或是分批偿还的还款方式,并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计提一定数量的风险基金,以降低筹资风险。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企业将会越来越多,股票筹资将会越来越广泛。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股票筹资风险较小。这是因为,不管企业经背情况如何,企业都不担心投资者抽回资本,另一方面,企业终止与清算时,如果无剩余财产,可依法不分给股东财产。因此,从以上意义来说,湖北联通公司在未来筹资时,应充分利用股票来筹资,以减少公司的整体筹资风险。

另外,湖北联通公司大量的闲置设备等资产,可以考虑采用融资租赁这一筹资方式,这样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又获得了一定的资金。

2、投资风险的管理

湖北联通公司首先应对利用技术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尤其是非经营性资产,以收回以往的投资资金,降低公司整体的投资风险。与此同时,湖北联通公司集中资金投入到符合市场需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上,如航运企业目前可以投资市场看好的集装箱、滚装、海运船舶,重点发展这些高附加值运输,还可以进行运输产业物流化及产业升级的投资。以上这些方面的投资收益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整体投资风险。

3、经营风险的管理

应收帐款管理属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内容,能否有效调控应收帐款,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销售和营运资金的周转。经调查,湖北联通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主要是山各子公司收入科和总公司风险处共同管理,尽管机构设立表明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较为重视,但其管理成效并不显著,因而,湖北联通公司要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与完善应收帐款控制制度

第一,强化财务部门的管理与监控职能。按照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在总公司的财务部下设立财务监察小组,由财务总监领导,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有关业务往来的核算与监控,对每一笔应收帐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应收帐款帐帐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要求和操作程序,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

第二,改进内部核算方法,科学划分帐龄段。目前,我国部分湖北联通公司将应收帐款的帐龄划分为四段:即1年以内、1年至2年、2年至3年和3年以L。这样划分,一是忽视了应收帐款帐龄的特点,即帐龄越长,回收的可能性就越小:二是忽视了应收帐款的性质,即应收帐款是流动资产而不是长期资产。因而,随着应收帐款帐龄的增加,可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将1年内的应收帐款细分为30天以内,30—120天,120—360天三段。

第三,严格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区分“未收款”、“拖欠款”和“呆坏帐”。未收款的处理:当月应收帐款未能于规定期限内收回者,财务监察小组应将明细列表交各子公司的收入科核准,再由收入科交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负责催收。拖欠款的处理:未收款未能如期收回而转为拖欠款者,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应在未收款转为拖欠款后几日内将未能收回的原因及对策,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收入科核示:应收帐款列为拖欠款后,营销部门应于30日内监督有关部门解决,并将执行情况向财务监察小组汇报。呆坏帐的处理:呆坏帐的处理主要由财务监察小组负责,对需要采取法律程序处理的由公司另以专案研究处理。

第四,对应收帐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和第一负责制。谁经手的业务发生坏帐,无论负责人是否调离本公司,都要追究有关责任,同时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并作为业绩总结考评依据。

第五,定期对主要子公司营销网点进行巡视,检察和内部审计,同时不定期对应收帐款数额较大,问题较多的子公司进行审查,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

(2)对往来客户资信程度进行科学的内部评估

湖北联通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建立有关档案管理系统。主要选择重点客户、长期往来客户作为内部评估对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及赊销限额。公司在评估客户资信程度时应包括如下资料:客户的品质、商业信誉、经营作风及与本公司业务往来历史;客户的资本实力、资金运转情况尤其是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客户的经营性质、规模、营销能力、经济效益等。在进行内部资信评估时,通常以预期的坏帐损失率作为信用判别标准。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湖北联通公司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先从企业内部开始,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但改善财务风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企业在未来中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彭韶兵.财务风险与控制分析[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4]寇日明、陈雨露、孙永译.风险管理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郭元稀.资本经营[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6]张涛.内控制度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贵州社会科学,2006,(6).

[7]张卉.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J].河南化工,2006,(11).

[8]房英.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5).

[9]郑成哲.科学进行财务管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J].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7,(6).

[10]陈健.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J].云南科技管理,2007,(5).

[11]文慧娟.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07,(24).

财务风险分析论文篇3

1.1金融机构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与信用危机。

1.2世界货币体系紊乱各国货币汇率巨幅波动。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给国际经营和外汇兑换带来重大影响。虽然有段时期美元表现强势,但12月16日,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从目前的1%下调到0~0.25%,近乎于“零利率”,则标志着美国的货币政策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似乎说明美联储将采取“量化货币政策”,即采取增加货币发行、降低利率手段来刺激经济,势必导致美元的的不升反降。美元的贬值,不可避免地会加大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和风险。

1.3世界经济步入一段时间的衰退。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金融系统的问题已经渗透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必然面临一轮较长时间的衰退。主要体现在:

(1)订单与消费急剧下降,众多经济实体面临经营困境。(2)裁员加剧,失业率大幅上升。(3)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由于世界各国的消费预期大幅下降,对原材料的需求和各类产品的进口将大幅减少,原材料价格普遍巨幅下跌。

1.4对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的影响。投资者进行投资、消费者进行消费,往往都是建立在对未来信心的投资和消费上,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世界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企业破产倒闭、经济衰退、预期收入减少,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未来信心不足导致预期消费降低,消费低迷现象已成为阻碍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提高人们的信心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各国政府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

2金融危机下的我国企业财务运行总体情况

根据财政部汇总的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效益月报资料分析,受国际需求萎缩,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企业财务运行总体情况下不容乐观,面临财务风险日益显现的状况。主要表现在:

2008年前三季度,企业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急剧增加。净资产收益下降,股东投资回报水平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股东累计投资的当期报酬率。2008年前三季度,企业净资产收益率6.4%,比上年同期降低1个百分点。

库存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额规模增大,营运资金吃紧。2008年9月有,库存产品同比增长了42.2%,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24.6个百分点,快于200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0%的增长率,已呈现库存积压现象。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8.0%,也比上年同期幅高出4.5个百分点。库存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增加,必然加大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压力。资产负债率略有上升,利息支出压力增大。2008年9月底,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7%,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利息支出同比上升45.9%,息税前利润当于利息支出的4.9倍,同比降低了27.9%。企业偿债能力呈现减弱迹象,增加了企业信用风险。

应交税金和已交税金增幅同时回落,应交所得税出现负增长。企业税金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截至2008年9月,企业累计应交税金和已交税同比增长18.4%和21.6%,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回落3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受利润下降影响,累计应交所得税甚至出现了5.5%的负增长。在国家统计局2008年9月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中,财政收入是唯一进入“偏冷”区的指标。

3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正通过外贸,金融等途径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大产生了不可无视的重要外在影响。

3.1坏账风险。据商务部数据,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坏账率增长了3倍左右。我国企业对美国出口八成上采用信用销售形式,欧美国家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90天,有时长达120~150天,拉美地区甚至长达360天。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使我国企业出口形成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外贸出口依存较高的行业企业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2007年,我国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高达37.5%,其中机械,纺织,钢铁,化工,轻工,电子等行业的出口额名列前茅。但2008年前三个季度,这些行业因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出口增幅急剧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此前被高速增长的出口销售额所掩盖的财务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3.2汇率风险。人民币持续升值,不但给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企业出口造成压力,还使企业应收外汇账款等外币资产相对贬值。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自2005年7月汇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了19.25%,自2008年初以来就升值了7.14%。金融危机使得未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走弱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3.3筹资风险。有些行业民营和外资企业居多,其中又以中小企业居多。这类企业日常经营和外资企业居多,其中又以中小企业居多。这类企业日常经营和投资所需资金,较少来源于资本市场发行上市等直接融资渠道,更多信赖于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受前期紧缩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资本市场暴跌,金融机构惜贷,企业正常经营受阻。

3.4现金流量风险。企业维持日常生产经营和偿还债务本息,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流。以上财务风险的共同作用,使出口课外依存较高的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资金链一旦断裂,企业难免陷入倒闭破产的境地。目前,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外向型加工企业,因现金流量不足而导致关闭破产的问题已经显现。

3.5财务风险。企业财务费用大涨,利润空间被挤压,导致投资信心不足。许多资本密集型行业如钢铁、石化、汽车,施工及房地产,对信贷资金的信赖比较大,因此财务费用对其利润的影响十分重大。

汽车和房地产两大行业面临消费信心下降的严峻考验,其财务风险向上下游传递。经验表明,当外部经济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收入增长低于预期时,消费者一般会改变家庭支出决策,并首先考虑推迟甚至取消汽车、住房等特定产品的购买计划。这已导致汽车和房地产行业连续数月销售业绩低迷。而汽车和房地产普遍被视为各地区的支柱产业,其对零部件制造、钢铁、建材、施工、装修、维修等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度甚高,使其财务风险通过上下游传递而被放大,形成连锁反应。

4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应对不利导致的财务风险

4.1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财务风险增大。负债经营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但也是一把双刃剑,过度负债会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一旦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阻塞,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不能按时偿债,企业将面临丧失信誉、负责赔偿的风险。一旦更不利因素产生时,债务风险就会转化为现实的财务危机,使企业不能正常运转甚至是破产。

4.2企业投资不善导致财务风险增大。很多企业将资金大量地投资在回收期长、风险高的项目中,而一旦项目出现问题,企业资金被套牢,企业又无法及时筹集资金,造成无法按期偿还债务,正常的生产经营无法进行,企业最后只能坐以待毙。

4.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不善导致财务风险增大。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做大做强,企业就会有发展前途,所以当面临赢利还是增加市场占有率的选择时,包括很多大型的跨国公司都会选择增加市场占有率,以简单地扩充、扩大规模的手段来代替企业经营。其实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而赢利是按时偿债、降低财务风险的最坚实的保证。

企业没有建立一个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造成财务风险加大。

(1)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内部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2)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现金流管理。比如:大量的存货积压、大量地将资金投资于固定资产、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的赊销而忽视客户的信用。这些情况将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可能造成现金流的断裂,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分析论文篇4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强化财务会计处理风险管理已成为众多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证券公司也不例外,在我国证券市场日趋成熟,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大背景下,对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与探讨,有助于我们审视公司内部潜在的风险,进而从控制与管理风险的角度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效率。本文从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表现形式出发,在对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证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与会计处理;证券公司;风险管理

0引言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是指公司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账务管理出现偏差,致使公司存在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1]。自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开始试办以来,我国证券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金融市场上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证券行业加大力度进行业务创新及转型,在监管层放松管制和鼓励创新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证券行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活力,证券市场获得了迅速发展。证券行业业务范围不断扩宽,产品类型日益丰富,资产规模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不断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证券公司面临着巨大的观念冲击、市场冲击、业务冲击、人才冲击和技术冲击,证券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整个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证券公司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比如净资本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收入结构不均衡,业务同质化严重,公司业绩很容易受股市行情影响等等。如果公司没有有效的识别财务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那么将极其不利于证券公司的健康规范发展。随着市场的透明化、信息化、监管手段的完善化及法规化、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证券公司必须积极应对证券行业的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以面对来自各方的危机。财务风险是一种很重要的不容忽视的风险,而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风险管理基础,因此,如何规避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成为公司加强管理核心问题之一。

1研究综述

在发达资本市场,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已趋于成熟。我国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尚处在理论探讨与经验借鉴的阶段。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研究开始重点关注于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刘恩禄、汤谷良(1989)第一次系统论述了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及原因,探讨了企业该如何管理财务风险[2]。一些学者对证券公司的风险来源、表现形式和特征等进行了相关研究。毕秋香等(2002)按照证券公司的风险来源以及风险的特征,将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全部风险划分为五大类,即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并且针对每一个风险的具体成因进行了归纳[3]。曾嵘(2006)根据证券公司的不同业务类型将风险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证券经纪业务风险、承销业务风险、自营业务风险和其他业务风险,同时具体研究了每项业务具体面临的各种风险,例如对于证券经纪业务风险而言,又可将其分为经营风险、操作风险、业务拓展风险和IT技术风险等[4]。部分研究主要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角度研究其风险控制。陈共炎(2005)从会计控制的角度研究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他首先分析了我国证券公司会计制度演进的状况,然后总结了影响我国证券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并结合一些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应当通过建立集中管理的财务制度提升证券公司会计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充分发挥会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5]。冯玉明(2006)通过对上市公司2008年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6]。王学峰(2007)结合内部控制的国际惯例和中国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要素及控制目标、控制主体及层级、控制客体与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我国证券公司构建了较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7]。张玺(2013)针对我国证券公司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提出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加强行业信用评级制度管理、建立健全证券从业人员的监督机制[8]。段丽巧(2013)分析了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从财务内部控制环境、财务管理职务配置的优化等方面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9]。一些学者重点关注了证券公司财务风险,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切实可用的风险管理办法。许明波(2005)通过分析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财务风险,设计了全面、系统、逻辑一致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指标框架及风险动态监测框架[10]。孟祥霞(2007)从理论研究角度出发,认为应注重基础理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研究,强化财务风险文化、风险管理教育和财务风险管理责任观[11]。俞邵峰(2013)对证券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与特征以及证券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展开分析与探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加强证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有效举措与建议[12]。但是,相对于其他大多数企业而言,证券公司的数据很难获取,尤其是财务方面的数据,更是缺乏,这给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带来较大困难。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而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是财务管理风险的基础,决定了证券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尤其是一些证券公司希望通过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方式进行融资,更是要保证财务与会计处理的真实行与合规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结果可以为我国证券公司的财务与会计处理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2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现状

国内关于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研究比较细致,涵盖了财务印鉴管理、发票管理、银行存款管理、涉税、会计档案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七个方面,落实到了实务中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上面,并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解决方案,这对于证券公司日常账务处理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但是国内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风险研究缺乏理论指导。研究内容都是从微观层面着手,以上研究问题虽然较为全面,但是并不能涵盖财务与会计账务处理的方方面面,并且多从实际问题出发,并不能对整个证券行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其次,研究缺乏普遍性。国内的研究多从某一个证券公司的角度出发,分析该公司存在的问题,所以研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这样虽然各个公司能够处理好自身问题,但是该公司的经验不能对其他公司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研究缺乏共性。再次,缺乏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多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风险并没有一个全面的控制体系,导致在财务与会计的日常处理中通常是出现了问题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将会把证券公司置于一个风险较大的环境中,风险控制十分被动。

3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

3.1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思路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是管理层决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据,才能够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针对上述研究不足,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研究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理论基础。应当跳出微观层面的研究,从宏观角度出发,深入了解证券行业的财务风险,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撑,对于现有问题及未知问题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第二,总结研究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问题的共性。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未严格执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公司内部财务监督缺位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原因具有普遍性,研究应当针对整个证券行业,并非某个证券公司的某些财务与会计风险问题。因此,应当总结风险问题的共性,结合理论基础,形成一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风险控制对策。

3.2风险识别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对我国几个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较大的证券公司及其营业部进行走访调查,总结出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日常处理主要风险。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是管理层决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据,才能够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拥有完善的内部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控制机制是保证证券公司成长的关键。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国内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控制的研究成果,发现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普遍存在七种一级风险:财务印鉴管理风险、发票管理风险、银行存款风险、涉税风险、会计档案管理风险、实物资产管理风险和经纪人账务处理风险。上述风险分别对应若干个二级风险,并针对各个风险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4.2建议

应当建立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将对于风险的把控时间提前,提高应对风险的主动性。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风险预警可以尽早发现并识别公司面临的各种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并对风险程度进行大致的评价,为中期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做铺垫。其次应当严格公司财务规章制度,明确职权分工,明确财务责任,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及控制风险的能力。最后,应当强化内部控制与监督,完善风险的控制及规避,总结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的经验教训,为以后处理由此类风险带来的问题提供借鉴。

作者:文妮 单位: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晓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1(22):43-56.

[2]冯辞.浅析证券公词树务风险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4):42-43.

[3]毕秋香,何荣天.证券公司风险评估及指标预警系统设计[J].证券市场导报,2002(10):7-8.

[4]曾嵘.试论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2006(5):29-31.

[5]陈共炎.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与风险控制问题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05(1):43-47.

[6]冯玉巧.刘娟娟.证券公司有效风险管理体系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06.

[7]王学峰.中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0):38-42,48.

[8]张玺.浅析证券公司风险管理[J].中国证券期货,2013(3):45.

[9]段丽巧.对加强金融企业倒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235-236.

[10]许明波.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5(1):48-54.

财务风险分析论文篇5

关键词:博弈论;海外并购;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5002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经济行为。一方面我国继“引进来”战略以后,倡导“走出去”经济发展战略,为了中国企业更加顺利的实施海外并购,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另一方面由于美欧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具有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企业的参与。海外并购作为企业迅速获得市场份额和优势资源等的发展战略,得到中国企业的青睐。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金额达到378.19亿美元,比去年环比增长211.3%。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达到了企业的战略目的,超过一半的并购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最重要风险之一,贯穿于并购活动的始终。无论是投资、融资、分配等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都需要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进行海外并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同国别之间的差异都会使财务风险的管理过程更加困难。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研究海外并购风险时,大多数是基于整体风险框架研究或者单一案例研究,对每种风险研究并不深入,本文对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时,更加侧重于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对于财务定价的财务风险,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进行有关财务风险的分析,试图从一种新的角度来阐释财务风险,并为企业在并购实践中提供新的分析财务风险的工具。

1 文献回顾及本文的理论框架

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胡克(2000)研究指出,企业并购融资后的偿还能力减弱是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杜晓君、刘赫(2012)认为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并购中的融资、支付和定价。赵宪武(2012)文中指出,并购融资引起的并购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是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全红雷(2014)在文中指出财务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金流不足、债务负担过重。

对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国外有学者建议根据被并购企业公开的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并预测其价值和财务风险的程度。为了减少对被并购企业价值评估的失误,国外学者建议可以采取换股的支付方式减少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还有很多国外学者采取统计模型的研究方式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提出对策建议。国内学者陈共荣(2002)文中指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控制财务风险的根源。李德平(2005)研究指出规避财务风险的最根本途径是保持并购后企业有平稳增长的现金流。唐炎钊(2008)通过分析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提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包括并购前的价值评估、并购中的对价融资方式选择以及支付方式选择等。周路路、赵曙明等(2012)认为企业并购以后的重组和整合非常关键,并购活动中的决策者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袁天荣、杨宝(2013)基于整体风险框架研究,将财务风险的控制分为现金流充足控制、收益率保证、偿债能力保证。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提出信息不对称理论,而在企业的海外并购中,信息不对称体现的更为显著,并购和被并购企业处于不同国家,解决这一问题更加棘手。博弈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主体在进行决策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满足自己利益最大的条件作出最优决策的理论。企业海外并购的双方可以视为博弈主体,并购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可以视为双方的策略或行为。双方在并购中都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且参与一方做出决策会影响对方策略的选择。

可以看出,企业海外并购的整个过程虽然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评估控制难度,但是可以利用博弈论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帮助并购企业减少和控制风险。

2 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种类

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本文在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时,采用常见分类方式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目标企业的估价风险、融资和支付对价方式选择风险以及并购后财务整合风险。可以看出,识别被并购企业真实价值并对进行正确估计是海外并购财务风险识别和控制的第一步。

3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被并购企业价值评估

3.1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并购过程

在进行外海并购时,被并购方对自身企业了解比并购方多,所以并购方一般在博弈中是信号的接受者,被并购方是信号的传递者。双方对并购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整个并购过程博弈的存在。

进行海外并购是一个双方进行多次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由于信息的传递,在整个过程中先行动者的行为会对后行动者的行为选择产生影响。所以将并购过程看做是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过程。

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参与并购企业双方是博弈的两个参与主体,主体其中一方先行动,其行动结果会作为信号传递给后行动参与者。无论是那方先行动,其在选择策略时都是基于双方各种信息下的自身利益最优,并会考虑对方对该策略做出的选择。后行动方接收信号后,进行分析,调整自己的策略选择。然后循环该博弈过程,直到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3.2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价值评估假设

并购方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战略计划,并对拟并购企业已披露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并购要求。并购方对披露信息进行分析时,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市场传递是否充分、分析是否合理都会影响并购方的判断。并购过程中信息不断披露,并购方不断改进并购估价参数,最终获得相关参数并选用一定评估模型对其价值进行评估。

根据以上并购及价值评估过程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1:参与主体为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双方是理性的经济人,即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用字母A1、A2代表参与双方;

假设2:被并购企业真实经营绩效分为好、坏两种;用Pg、Pb表示;

假设3:被并购企业报价有高低两种,分别用Bh、Bl表示,这里的高低是相对于被并购方经营绩效的好坏而言;且概率为P(Bh)=P1、P(Bl)=P2,易知P1+P2=1;

假设4:被并购企业的真实价值为价值高和价值低两种,用Vh和Vl表示;易知Vh>Vl;

假设5:最终并购方可以根据自身估价和对方报价的比较,选择并购和不并购。假设并购为策略M1,不并购为策略M2;

假设6:若被并购企业绩效差但预高报价,需要对企业进行包装,成本为C1,;若并购企业这种行为并发现,即并购企业选择不并购,其会受到相关部门和国家惩罚为C2;且假定一旦并购失败,被并购方会破产倒闭,成本C3;

假设7:若并购成功,被并购方绩效好时并购方因为并购未来收益会增加IN1,绩效好时会增加IN2;

假设8:双方受益的衡量用净收益指标。

3.3 价值评估过程博弈模型

在海外并购实务操作中,价值评估过程一般为:

(1)双方初步确定并购意向;

(2)并购企业根据被并购企业公开披露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其价值区间;

(3)被并购企业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报价;

(4)并购企业对对方报价进行分析,对自己确定的价值区间做出修正;反复(2)到(4)的过程;

(5)并购企业根对方最后报价作出决策,选择并购或者放弃并购。

根据分析可知:

若被并购企业通过定价方式传递其经营业绩的好坏,那么并购决策过程就变得十分的简单。即被并购企业报价为高价时,其经营绩效好;反之其经营绩效差。并购企业可根据对方的报价选择并购或者不并购。

若被并购企业在经营绩效差时,还存在一定概率进行高价位报价,经分析可知,虽然存在并购失败被惩罚的可能性,但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得需求,被并购企业均会选择高价位报价。此时并购过程决策就变得十分的复杂。一旦并购失败,被并购方将承受更大的损失,所以基于博弈分析建议企业在进行并购报价时,应根据自身企业的经营绩效如实报价。

4 融资和支付对价方式选择风险的博弈分析

并购方选择进行并购,那么并购方融资和支付对价方式的选择便是企业进行决策的另一个博弈的过程。以融资方式为例,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方式有:内部和外部融资两大类。首先企业应在对本企业全面财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合适的融资方式。选择时,企业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本企业各项活动创造的现金流、企业的中长期业务预算体系资金融资方式、企业的信用评级等。随着更加多样化、更加灵活的融资方式的出现,并购方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决策也随之增加。所以整个融资过程是并购方金和资金提供者之间的博弈,双方的博弈信息透明度较高,博弈过程也较为简化。这主要是并购方对不同资金提供者的选择问题。

5 并购后财务整合风险的博弈分析

财务整合是并购后财务管理的核心,从财务的角度并购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并购后企业的财务整合能力和整合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海外并购的财务整合与传统的企业财务整合有很大的区别。整合面临的财务环境更急复杂,财务风险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和控制财务整合风险,从以下方面进行:(1)对并购双方企业进行整体财务目标的制定,确保整体利益最大的前提下满足个体的合理财务需求。(2)基于企业总体财务目标,整合企业总体财务资源,规划整体财务管理的各项活动,即融资、投资、经营、分配活动等。(3)为了整个整合阶段顺利进行,配备高素质财务人员,并制定完善的财务制度体系。

总之海外并购完成后必须从全球战略出发,从跨国公司总体战略出发,进行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合理配置和使用各种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周绍妮,文海涛.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7582,97.

[2]桑一,刘晓辉.能源企业海外并购战略与风险识别分析――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4,(01):2021.

[3]宋秀珍,徐霞.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民营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以美的电器并购开利拉美为例[J].会计之友,2013,35:4347.

财务风险分析论文篇6

关键词:财务杠杆;财务杠杆系数;财务风险;函数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现今的财务管理教科书对财务杠杆原理的理论阐述已经比较全面,但笔者认为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杠杆原理的基本理论,从数学的角度,利用函数关系,进一步揭示财务杠杆系数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以及财务杠杆系数最优区间的确定。

一、财务杠杆系数的理论分析

财务管理中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的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FL)来表示,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也叫财务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DFL=(EPS/EPS)/(EBIT/EBIT)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为了便于计算,可将上式变换如下:

DFL=EBIT/(EBIT-I)

式中:I为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N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在有优先股的条件下,由于优先股股利通常也是固定的,但应以税后利润支付,所以此时公式应改写为:

DFL=EBIT/[EBIT-I-PD/(1-T)]

式中:PD为优先股股利。

为分析方便,假定企业不存在优先股及其他固定性资金成本,在本文的讨论中,只考虑负债经营所引起企业的财务风险。

从公式DFL= EBIT/(EBIT-I)中可以看出,DFL为EBIT的函数,其中I是固定的常数,对DFL进行求导,利用函数特性来判断DFL和EBIT之间的内在联系。

DFL’=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分母大于零,而分子小于零。

DFL’

利用函数性质对DFL分析,根据EBIT与I大小关系,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

(一)当EBIT>I时

根据公式可知:当EBIT>I时,DFL∈(1,+∞),随着EBIT数值不断增大,DFL数值在不断减小。当EBIT趋向于I+ ,DFL接近于+∞,此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最大,当DFL接近于1,此时财务风险最小。根据DFL数值大小,可以推断财务风险大小,当DFL越大时,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当DFL数值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判断财务风险的大小,根据函数性质可知,随着EBIT不断增大,EBIT变动所引起EPS变动幅度在逐渐减小,财务风险在不断减小。DFL反映的是EBIT的变动幅度对税后利润变动幅度的影响程度,EBIT不可能无限制增加。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EBIT不可能达到+∞,DFL不可能为1,由于投入所引起的产出并不能无限增加,要想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不能只从EBIT方面进行考虑,财务风险减小的途径不能仅靠增加EBIT,可以从改变企业资金的目标结构方面进行考虑。

根据一般经验分析:DFL∈(1,2)称为财务杠杆安全空间;当DFL>2时,称为高风险财务杠杆区间;当DFL

当EBIT>I,随着EBIT增加,将会引起EBIT-I或EPS增加,DFL在减小,财务杠杆作用在减弱,财务风险在减小。在这一阶段,充分利用企业的财务杠杆作用,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二)当0

此时,EBIT-I0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此时EBIT增加将会引起EBIT-I同方向的变动,由于EBIT和EBIT-I符号相反,所以DFL

由于企业利用了财务杠杆作用,导致了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大幅度下降,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的财务风险。在此阶段,随着EBIT不断增大,DFL在不断减小,但是财务杠杆作用在增强,财务风险却在增大。

(三)当EBIT0

在此阶段, DFL为正。此时企业亏损,EBIT增加将表现为亏损减少,随着EBIT增加,EBIT-I不断增加,此时DFL数值却不断减小,意味着EBIT-I随着EBIT的增加其变动幅度在不断减小,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减小。在此阶段,DFL为正,DFL∈(0,1),EBIT不足以支付I,企业必须动用所有者权益支付利息,将会加大企业财务风险。当EBIT=0时,根据公式可知DFL=0,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财务风险,此时财务风险仍然存在。

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了财务损失和财务风险,在此阶段,随着EBIT增加,DFL在不断减小,财务杠杆作用在减弱,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减小。与第一阶段相比,虽然变化特性一致,但从函数图形上可以看出函数凸凹性不同,故此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也存在不同的特性。

以上分三种情况讨论了企业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在不同的阶段,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收益和财务风险的关系是不同的,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

二、财务杠杆系数最优区间的确定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财务杠杆系数DFL不是越大越好,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最优区间。财务杠杆系数最优区间的确定应与保障利息支付倍数(Q)联系起来确定,因为Q= EBIT/I,所以,EBIT=QI,代入DFL=EBIT/(EBIT-I)并化简可得,DFL= Q/(Q-1)假定某企业要保障利息支付比率不低于5倍,即支付的利息I≤EBIT/5, 那么财务杠杆系数:

DFL=EBIT/(EBIT-I)≤ EBIT/(EBIT-EBIT/5)=1.25

也就是在保障利息支付倍数为5倍的政策下,财务杠杆系数的上限为1.25。如果此企业的保障利息支付倍数降至2倍, 财务杠杆系数的上限上升到2。

三、结论

财务杠杆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在利用财务杠杆时应当慎重。

根据上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当EBIT>I时,负债经营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效益,提高股东收益。在特定时间内,I是固定的,当EBIT增加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给所有者带来额外收益。从DFL公式中看出,影响DFL作用大小的因素有EBIT和I,要想发挥企业的财务杠杆作用,必须增加EBIT,这也说明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生产经营是最重要的。生产经营是企业运行的基础,资本运营为生产经营服务。

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当企业严重亏损时,可以减少企业投资者的风险。通过财务杠杆作用把企业的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当企业赢利时,多余的收益不会被债权人享有,可以增加所有者权益。同时利用负债可以减少货币损失,当通货膨胀时,利用举债扩大再生产比自我积累资本更有利,债务人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嫁到债权人身上,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降低综合资金成本。根据通常的经验,债务资金成本较低,企业借入资金,不论赢利或者亏损,只需税前支付固定利息,且利用负债可以借助于税收挡板效应,使企业少交税。债务资金成本一般低于权益资本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综合资金成本,同时也能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财务风险分析论文篇7

关键词 财务 经济学 企业 风险控制

作为企业的运作核心,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焦点。同时企业为了能够获取在市场中的优势竞争能力,财务风险的控制成为重要的保障条件。通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均衡市场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将从收益和价格,以及价值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与决策管理,从而对企业财务风险起到有效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在财务活动中,由于被某种无法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造成企业财务状况不能被确定,使其出现巨大损失。其风险可能是投资和筹资造成的危险,也可能是收益分配和外汇等造成的风险,这些都是无法被预料的。一般情况下,企业风险的形成有财务和经营风险两种。要想有针对性地对企业风险进行控制,就必须对企业财务风险所具有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不确定性和共存性,以及激励性等特点进行了解。随着现代企业逐渐扩大自身的组织规模,企业投资行为因此延伸到投资领域的范围中,这样一来,企业资产定价的理论渗入了现代财务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

二、现代财务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风险控制问题

1.投资决策中企业风险控制问题。

在20世纪50年代期间,马科维茨先后两次分别提出:资产组合与有效分化两方面问题,并在不确定的条件以预期收益和组合方差间的均衡问题,讨论了金融资产选择的现代财务经济学理论,也是现代资产组合管理理论。从企业经营的本质方面来说,现代资产的组合就是以多元化经营方式将企业总体风险进行分散,在确定企业风险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与可行域后,再根据投资者有效边界和无差异曲线切入点的确定,决定最佳风险资产组合。在以往的经济学理论中,如果企业投资资产收益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那么企业在高度财务风险的情况下,必然要求获得相应高额回报,这与现代财务经济学理论存在一定差距。在现代财务经济学理论中,任何投资风险的收益不能局限于某一资产,而是针对整个资产组合来分析的,只要企业投资收益相关系数小于1,那么企业可以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方式将企业风险分散,以达到对风险控制的效果。企业风险控制问题在投资决策中主要是由投资者根据需求以资产配比的手段,均衡收益准线风险偏好与风险投资预期效用,确定组合预期收益方差与风险间比值,选择不同风险程度提前降低风险。

2.定价决策中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问题。

现代财务经济学在资产定价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资产定价与套利定价模型的投资风险理论。通过单项的资产风险衡量指标系数,在各企业投资决策分析中被广泛应用,以收益变动反映资产风险。在资产定价模型中风险存在无法分散和多元化经营分散的风险。前者对企业风险控制只能通过消极的风险回避方式来避免企业风险对财务造成损失;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的方式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散来避免企业风险造成财务损失。在套利定价模型中,资产风险的因素以预期收益变动作为定价基础,将现时价格和预期日后的收益进行定量,这种模型对企业风险的测度更为精准。同时,在两种模型定价的基础上,现代财务经济学还将运用现代的期权定价从其他角度对企业资产定价体系进行了模型构建,使企业风险与资产价格间的数量关系得到了量化,并从长远的发展来说,使企业投资者能够依照风险偏好制定最优化的风险管理方式。

3.融资决策中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问题。

融资决策中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主要是进行符合现代企业的资本结构。在进行决策的确定前,不但要对企业外部宏观环境进行思考,还要对资本市场约束进行思考。从而选择合理最佳的融资方式成为企业主要财务依据和资本结构的约束。在现代财务经济学视角下,企业的经济基础是产权制度,企业融资安排是财务风险的控制。围绕企业债权与股权融资相互替代和无法替代两方面来说,在现代企业净现金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企业资金来源的合理配置,达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三、企业风险控制和改善的策略

首先,加强我国政府的支持和构建健全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虽然我国在推动企业发展的时候,设立了一些政策与法规,但是依然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步伐。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对贷款方式的改善来解决企业融资者的资金问题。同时,由于企业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财务方面的不确定性,使企业财务风险存在潜伏期,因此,针对该风险可以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严格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避免企业在财务上出现严重损失。

其次,完善财务决策体系,根据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制定信用政策,并加强对财务的管理,使资金回收率获得提高。由于我国企业财务在决策方面存在某些主观或经验方面的决策失误现象,造成企业风险的存在,因此,为了能够降低企业风险,企业可以在做完充分的市场调查以后进行综合分析,判定企业财务决策是否与现展相联系,是否能够在企业固定资产的前提下提高其盈利水平。

最后,加强企业风险观念和制定风险控制制度。树立正确的企业风险观念,坚持均衡预期收益与风险原则和科学预测各种因素对企业财务带来的不确定性,以确保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并采取各种防范和控制策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同时,在建立健全的企业风险控制制度前提下,还要不断加强企业人员对风险的认识和分析,以及防范能力,促使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动力获得提高。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决策都将存在着风险,企业任何一项财务的决策都将决定着企业风险和收益期望。在现代财务经济学的视角下,财务经济学理论为企业做出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指导,从收益和价格,以及价值三个方面构建企业风险控制分析框架,在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还确保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敏.专家热议.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挑战与机遇[N].亚太经济时报,2010年.

[2]贺冬娥.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J].硅谷,2009年08期.

财务风险分析论文篇8

Key words: real estate;financial risk;predic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sensitivity

中图分类号:F293.3;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189-02

0 引言

近几年,国家政策与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关于房地产备受争议,出现频率最多的几个名词如“房地产泡沫”、“房地产市场崩盘”、“鬼城”等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房地产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的迫切性以及必要性,尤其是市场激烈竞争程度增加,向房地产企业提出了高度重视公司财务的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控制的要求。为此,亟待建立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模型,准确、全面地对房地产企业财务进行风险分析,以帮助房地产企业全面把握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做出正确战略决策,从而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实现财务风险的降低和转移。

本文基于支持向量机提出一种房地产财务风险分析模型并通过范例证实其可行性。选取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从财务风险的微观层次出发,通过Person相关系数对大量影响房地产财务风险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从而建立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运用支持向量分类机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的训练及检验,达到预想效果,结合灰色关联理论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影响财务风险最敏感的指标。

1 风险预测及敏感性分析理论概述

1.1 相关性理论 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设两个随机样本为X=(x1,x2,…,xn)和Y=(y1,y2,…,yn),则两个样本相关系数为[1]

r=■ (1)

式中:|r|≥0.8时为高度相关;0.5≤|r|

1.2 支持向量分类机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是在统计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2-3],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选择的非线性映射将一个线性不可分的空间映射到一个高维的线性可分的空间。在此空间利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构造最优分类超平面,其过程变为如下优化问题:

min J(w,ξ)=■w■w+C■ξ■ (2)

限制条件:y■w■x■+b?叟1-ξ■,ξ?叟0,i=1,2,…,n

式中:C为误差惩罚参数,则支持向量机的判决函数为

f(x)=sign■α■■y■Kx■,x+b■ (3)

式中:SV为支持向量,b*为分类阈值,Kx■,x为核函数。

1.3 灰色关联理论 灰色关联理论是一种系统科学理论,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判断关联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4],分析之前须对各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确定关联系数和关联度。

1.4 预测分析基本步骤 ①初步选取影响房地产财务风险的指标体系;②利用Person相关系数检验两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将高度相关的指标分为一组,并选出每组中的代表性指标,与其它不相关的指标重新组成指标体系;③利用支持向量分类机建立输入指标与输出指标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进行检验,从而得到房地产财务风险预测模型;④采用灰色关联理论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影响财务风险最敏感的指标。

2 案例分析

本文选取2010年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房地产行业中63家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1家ST公司和52家非ST公司,数据来源于新浪财经及和讯网。

根据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从每股指标、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运营能力、偿债及资本机构、现金流量六个方面出发,其中每股指标包括摊薄每股收益(X1)、每股收益-调整后(X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X3)、每股资本公积金(X4)、每股未分配利润(X5),盈利能力包括总资产利润率(X6)、总资产收益率(X7)、主营业务利润率(X8)、总资产净利润率(X9)、净利润率(X10)、成本费用利润率(X11)、营业利润率(X12)、主营业务成本率(X13)、销售净利率(X14)、股本报酬率(X15)、资产报酬率(X16)、销售毛利率(X17)、三项费用比重(X18)、非主营利润比重(X19)、主营利润比重(X20)、主营业务利润(X21)、净资产收益率(X22),成长能力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23)、净资产增长率(X24)、总资产增长率(X25),营运能力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X26)、存货周转率(X27)、总资产周转率(X28)、总资产周转天数(X29)、净资产周转率(X30)、流动资产周转率(X31)、流动资产周转天数(X32)、股东权益周转率(X33)、经营周期(X34),偿债及资本结构包括流动比率(X35)、速动比率(X36)、现金比率(X37)、利息支付倍数(X38)、股东权益比率(X39)、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X40)、资本固定化比率(X41)、产权比率(X42)、资产负债率(X43)、总资产(X44),现金流量包括经营现金净流量对销售收入比率(X45)、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X46)、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X47)、现金流量比率(X48)考虑影响财务风险的指标共48个。

通过运用Person相关系数对指标变量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当p=0.8时,指标间存在高度相关性,故将相关系数大于0.8的指标分为一组,选出每组中的代表性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X1、X5、X15之间,X6、X7、X9、X22之间,X10、X11、X12、X14、X18、X29、X32、X34之间,X13、X17之间,X28、X30、X31、X33之间,X36、X37之间,X39、X43之间,X46、X47、X48之间8组数据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选出每组中的代表性指标,并与其它相关性较小的指标共同组成财务风险分析的指标体系,共28个指标,详细见表1。

根据63组训练样本,每组样本有28个不相关的指标,作为输入样本,定义ST公司为-1,非ST公司为1,作为输出样本,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输入样本与输出样本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从而得到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并用10个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分类准确率为90%。对2011年的20家公司进行财务风险预测,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预测结果的准确率达85%,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应用效果,可以有效的预测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

针对上述63组试验样本,采用灰色关联理论进行敏感性分析,则28个指标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依次为资产负债率(r43=0.9467)、净资产收益率(r22=0.9432)、主营业务收益率(r8=0.9431)、主营业务成本率(r13=0.9428)、产权比率(r42=0.9402)、每股未分配利润(r5=0.939)、流动比率(r35=0.9378)、速动比率(r36=0.9338)、股东权益周转率(r33=0.9318)、资本固定化比率(r41=0.9306)、资产报酬率(r16=0.9267)、主营利润比重(r20=0.9261)、总资产增长率(r25=0.9254)、每股资本公积金(r4=0.9194)、主营业务利润(r21=0.9183)、总资产(r44=0.9178)、净资产增长率(r24=0.9092)、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r23=0.9078)、存货周转率(r27=0.9021)、应收账款周转率(r26=0.8986)、每股收益-调整后(r2=0.8948)、每股经营现金流(r3=0.878)、经营现金净流量对销售收入比率(r45=0.8743)、利息支付倍数(r38=0.8603)、营业利润率(r12=0.8382)、现金流量比率(r48=0.831)。

可见,资产负债率的变化对房地产的财务风险最为敏感,将房地产企业负债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具有现实作用。

财务风险分析论文篇9

[关键词] 上市公司负债筹资风险 预测 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一些著名的企业纷纷在高速发展的阶段突然倒下,除体制、机制和经营原因的影响外,其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无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中ST公司面临严重财务危机的同时,其财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负债筹资风险表现的尤为明显[1],故加强上市公司负债筹资风险的预测研究对有效防范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针对负债筹资风险预测的专门研究很少见及,故加强这个问题的研究无疑是一个具有探索性、前沿性的课题。

一、上市公司负债筹资风险预测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最早从事财务预警研究的是Fitzpatrick(1932)的单变量财务危机预测研究,此后Smith 和Winakor(1935)、Merwin(1942)、Beaver(1966)等人进行了类似研究。但单变量分析根据不同的财务指标进行判断有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且单个变量所包含的信息不足以反映企业的整个财务状况。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单变量模型的适用性。

为克服单变量分析的局限性,Altman(1968)首次将多元判别分析(MDA)的方法引入到财务危机预测领域 [2]。类似的研究还有Dambolena和Khoury(1980)、Laitimen(1991)等。多元判别分析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对预测变量的分布性质施加了一些统计上的限制。

由于多元判别分析无法估计企业破产的概率,研究者设计了线性概率模型(LPM)。Meyer和Pifer(1970)最早将LPM运用于银行业的财务危机预测,Laitinen(1993)也做过类似研究。

为克服MDA和LPM都受到统计假设限制的局限性,研究人员引入了多元条件概率模型,包括Logistic模型和Probit模型。Martin(1977)首次运用Logistic模型来进行银行破产预测。这一方法后来被Ohlson(1980)用于预测企业的财务危机。Zmijewski(1984)使用了Probit的分析模型。

随着现金流量表用于评价企业整体财务状况愈加受到重视,各国学者开始讨论现金流量指标是否能用于企业财务危机预测。Nosworthy et al.(1980)认为“现金流/总债务”是一个显著的单变量判别指标。Casey et al. (1984)却认为单独使用现金流量指标进行财务危机预测效果不佳。

Lane et al.(1986)运用生存分析对银行破产进行预测。这一方法后来被Chen and Lee(1993)用于预测企业的财务危机。

由于统计分析方法受制于其假设前提,而这些假设前提在财务领域中已被证实具有缺陷,所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非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于财务预警研究。Coatst和Fant(1993)利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财务预警模型。Back et al.(1994)却并不认为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比多元判别分析和Logistic分析更加明显的预测效果。Altman(1995)研究认为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在风险识别和预测中的应用并没有实质性地优于线性判别模型。

基于MM理论和期权定价理论,美国KMV公司于1993年提出的期望违约率模型。Charitou和Trigeorgis (2000)使用B-S期权定价模型中的相关变量构建了财务困境判别模型。

此外,Frydman(1985)运用决策树等更为复杂的机器学习方法来建立模型,联合预测模型、递归分割算法、近邻法、分类树方法、专家系统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也被应用于该方面的研究。一些综合分析法如历史事件分析法、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等也被应用于财务预警研究中。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研究起步较晚,吴世农、黄世忠(1986)曾介绍企业的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接下来近十年该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直到1995年刘淑莲等介绍了Z―Score模型,为我国开展有关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研究重新打开了篇章。

周首华等(1996)在Z分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考虑了现金流量变动情况指标,建立了F分数模型,准确率达70%。

陈静(1999)分别采用单变量分析和多元判别分析方法进行财务危机预测。

陈晓、陈治鸿(2000)采用Logistic模型,通过试验1260种变量组合,发现负债权益比、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利润/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对企业财务危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吴世农、卢贤义(2001)比较了多元判别分析、线性概率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发现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强。

张爱民等(2001)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另一种预测企业财务失败的模型――主成分预测模型,并对上市公司财务失败的主成分预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杨保安等人(2001)利用BP神经网络对中信实业银行的30个企业客户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了判别分类,证明其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张友棠(2004)摒弃了传统的财务指标,构建出了基于现金流量基础的全新的财务指标――现金盈利值和现金增加值,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财务预警指数测度系统和分析系统。

吴应宇等(2004)做了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修正研究。认为利用因子分析在指标信息处理上的优势以及逻辑回归拟合模型准确度较高的优点,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于预警研究之中。[5]

张玲等(2004)做了基于经济附加值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实证研究,主张将经济附加值指标应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预警实证研究和行业业绩分析。

郭斌等(2006)采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综合考虑财务和非财务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运用国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我国上市公司负债筹资风险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国有关企业负债筹资风险预测研究的基本现状如下:

1.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的研究对象,目前多集中于整体财务风险,然而诸如举巨人集团等企业导致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在于其无法足额偿还到期负债。负债筹资风险的研究多只是含义、成因和控制的探讨,目前还没看及有关针对企业负债筹资风险进行成因分析、风险预测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系统的研究。

2.我国有关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研究起步远晚于西方国家,这使得我国在目前及以后相当一段时期都将以引进和学习国外财务风险预测理论和方法为主。研究内容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有关财务风险预测系统建立的研究;一是有关财务风险预测模型的实证研究。

3.我国有关财务风险预测指标的选择、筛选、修正等方面争议较大,同时财务风险预测的指标也不仅限于财务指标,一些非财务指标也被尝试使用;针对统计方法必须前提假设而现实条件又不能完全满足的情况,一些针对性地放宽前提假设条件的方法被引入财务风险预测模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非统计方法也被尝试构建财务风险预测模型。

三、上市公司负债筹资风险预测研究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研究我国企业负债筹资风险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关于负债筹资风险含义的界定

对于企业财务风险含义的认识各不相同,本文认为应首先针对财务风险预测建立明确的概念体系,然后在这个框架内开展财务风险预测研究。因此需要首先明确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含义,研究其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探究其可预测性,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研究其预测和控制。

2.关于负债筹资风险的标志性事件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现阶段无法将破产与否作为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标志性事件,公司是否被ST作为其陷入财务危机与否的标志性事件目前已被广泛采用。但是ST的规定实质上是从股东利益出发,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没有被ST的公司依然有可能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本文认为应该根据不同决策者对企业财务风险关注内容的不同,选择财务风险显化的标志性事件,针对不同的财务风险构建相应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

3.关于样本数据来源分布

财务风险预测实证研究所用数据分为样本组和控制组,常采用配对抽样即样本组和控制组包含相等的研究个体,国内尚未有对配对和非配对抽样作比较研究,而这是否会影响到财务风险预测的准确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样本数据来源的行业大多选择全行业或者随机行业,也有一些研究选择了单一行业或某几个被认为数据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行业。全行业数据和单一行业数据是否会影响财务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国内也鲜有被广泛认可的相关研究。

4.关于负债筹资风险预测方法

国内有关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的研究越来越多的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定量分析进行风险预测,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且还很不成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定量分析预测负债筹资风险的可靠性,故有必要建立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负债筹资风险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

[1]李亚光: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点,2006

[2]Altman Edward I: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1968, Sep

[3]周首华:企业财务预警方法与机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1-15

[4]张爱民祝春山许丹健:上市公司财务失败的主成分预测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3)

财务风险分析论文篇10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对于财务风险含义的理解,学术界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财务风险为企业经营过程中因为各种不可控因素造成的企业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引发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企业经营活动中各种不可知情况的出现,都有可能会导致财务风险发生,以至于使企业蒙受损失。

狭义的财务风险观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划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种。即企业由于经营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损失可能性称为经营风险;同理因为借入资金引起的债务偿还方面的风险就称为财务风险。这种狭义上的观点片面将财务风险限定为是由于企业借入资金而需要偿还到期债务引起的,这种界定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即如果企业没有负债,则不存在财务风险。

本文认为,财务风险不仅包括企业资金的运动过程,还包括企业资金流动过程中体现的各种相互关系。狭义的财务风险观点只包含了财务风险的一部分,片面强调了企业因借入资金导致的财务风险,这是不够全面的。本文对财务风险做如下定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经营环境及各种无法预料或难以控制的因素作用,使财务系统运行偏离既定目标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以上所说的财务活动结果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活动成果,也就是企业经营收益;二是财务状况,即企业的营运、偿债、获利能力。通常情况下,财务风险是指财务成果的减少,或财务状况变坏的可能性。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尽可能多的提高财务成果,优化财务状况,但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是难以控制和避免的。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于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包括资金筹集、使用、回收和分配,因而,我们通常所说企业财务风险也是由这四个环节的风险构成。财务风险存在于整个财务活动中,具有损失性、客观性、不确定性、收益性这四大主要特征。财务风险的损失性主要表现在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及获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企业遭受损失。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情况,并不能因为人们的意志而存在或消失,我们可以通过特定的技术或方法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和降低,却不能完全避免或消除财务风险,这就是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财务风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特定时期内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财务风险的收益性是指企业虽然面临财务风险,但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如果处理得当,不仅能有效避免财务损失,还有可能为企业带来较高的财务收益。

二、财务风险预警概述

(一)财务风险预警的含义

预警通常是指根据外部环境及内外部客观条件的变化,对未来不确定的不利事件或风险进行有依据的预测和报警。预警作为一种预防手段,是一种事前科学安排,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或不确定事由造成的损害的管理手段。在自然、经济、军事、政治及社会生活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中财务风险预警是指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并能够及时报警的一种技术。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经营计划、财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的财务数据为依据,利用会计、金融、企业管理等专业理论,通过特定的财务分析方法,第一时间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企业利益相关者传递信息,发出警报,以便管理者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控制并降低企业损失的发生,最终达到纠正企业经营方向、改进经营决策和实现有效配置资源的目的。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预判并及时发出警报,避免因为财务风险使企业蒙受损失。因此,这套系统可以对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有效的进行实时监控,在关键的时点上发出警报,使企业管理者提前做出相应的决策。总体来说,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具有监控预测、诊断、修复和维护四大功能。

1、监控预测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进行预测,用各种财务指标的实际数值与制定的标准值进行比对,如果发生非正常的偏离或有异常,就会给管理者相应的提示,以便针对这些异常做出相应的反应。

2、诊断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根据预警结果,准确找到财务指标的偏差点,并通过分析反向查找影响这些指标的根本原因,为管理者对症下药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其可以对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不良状况进行正确的处理。

3、修复功能。通过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监控预测和诊断功能,我们可以找到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根本因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提出正确方案和措施来改进企业的经营,修复相关指标,使企业的经营和各项指标回到正轨上来。

4、维护功能。通过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使企业能够敏锐和准确得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管理者据此可以及时调整经营管理方式,达到有效地避免和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即对企业的财务系统进行有效的维护使其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在日后的经营活动中类似不利影响因素的再度发生,使企业得以健康的成长。

(三)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成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运行原理是通过对经营过程中各项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不利影响因素进行有根据的预测。为实现以上系统目标,预警系统分为如下模块:

1、财务风险信息模块。该模块由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输、显示、利用等步骤构成,各种原始数据经过上述几个环节,最终形成用于财务风险决策的相关信息。它为管理者获得准确信息、充分识别和正确分析财务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影响财务风险决策信息的四大因素有:原始数据、信息设备、财务人员、财务信息的处理方法。为了获得完整、及时、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正确预测和判断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上述四大关键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财务风险指标计算模块。该模块利用财务风险信息模块提供的相关数据,代入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中的预警指标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指标值,最后再由综合评价和预测模块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这一模块本质上是对基础数据的加工处理,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误差,对特殊指标也有估值的情况出现。

3、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和预测模块。该模块根据计算模块处理后的原始数据得到各种预警指标的数值,利用系统提供的综合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对企业当前经营状况下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达到系统的最终目的。

三、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方法

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方法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外企业在进行财务预警的工作上,主要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这两大方法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都有所区别,因此在企业构建适用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由企业自己来选择最为适合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方法组成适用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方法体系。

(一) 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是指评判人员对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以及在企业组织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综合评判,并根据评判结果作为预警结论的理论依据。一般定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四种:

1、标准化调查法

是指企业组织一批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专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全面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处的内外环境,对企业在整个发展、壮大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归纳出企业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并据此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作出预判,并借此预测各种潜在的风险。

2、“四阶段症状”分析法

企业财务状况不佳通常都会有特定的表现形式,由最初阶段到后期阶段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该分析方法把这个过程划分为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和实现期四个阶段,对于每个阶段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治理调整。

3、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

这一分析法主要用于企业短期财务风险的预警。该方法认为,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营业收入不断上升时,就会有持续的现金流入,此时偿还债务的压力较小。但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开始逐渐下降时,相应的现金流入也会不断减少,企业就会面临偿债方面的风险。这种方法的实质是考虑到企业面临着变幻莫测的财务环境,所以要保持较高的资金安全度,保证满足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通过编制未来三个月的现金流量表来预测企业现金流的情况,如果连短期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那说明该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令人堪忧的。

4、管理评分法

管理评分法的应用原理是把可能引起财务风险的相关因素或预兆按大类分别列示,并按照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大小进行赋值,然后对受评判企业进行打分并汇总加和,最后用总分和标准分进行比较,确定该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将定性分析进行一定程度的量化,使结果更直观,更容易比对。

管理评分法简明、有效,但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易受评判者主观意志的影响。评判者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对于被分析的目标企业的认识程度等都会影响其分析过程及结果,如果分析出现偏差,就很可能导致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带给企业巨大的损失。

鉴于定性分析存在的种种缺陷,研究人员逐渐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应用。定量分析以客观数据位基本依据,得出的结论比较客观,并且针对某一问题得出的结论统一,不存在主观性的差异。

(二)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的方法是以量化的数据和模型为基础,通过特定方法的计算后根据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预警。定量分析方法和模型较多,主要可分为单变量模型、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多元概率比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

以上几种模型中,单变量模型相对简单,应用也比较容易,但企业现实经营活动中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的财务状况也错综复杂,单变量模型因为其考虑因素相对单一,结果也较片面。为了避开单变量模型的这种缺陷,多数研究者更倾向于采用多变量分析方法。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多个不同财务比率构造线性函数来预测财务风险的分析方法,主要包含有“Z-Score”模型、 “F”分数模型,台湾多元线性函数等。其中“Z-Score”模型是本文将要用到的模型,在后文会做进一步详细的阐释。多元逻辑模型(Logistic)首先寻求被评价企业的条件概率,并以此为依据来判断企业的现时财务状况和面临的财务风险。根据传统经验,财务比率是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这并不代表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概率的显著增加,只有当财务比率值超出某一界限的时候,财务风险可能突然增加,也就是说很可能财务比率值与财务风险的概率这二者之间是非线性的。多元逻辑模型(Logistic)不需要自变量服从两组间协方差相等和多元正态分布的条件,其判别方法是首先根据多元线性判定模型计算目标公司的破产的Z值,据此再推算出公司破产的条件概率,以此作为评判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依据。该模型优于其他模型的特点是放宽了假设条件,使线性方程不受统计假设的约束,因此该模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多元概率比回归模型与多元逻辑模型(Logistic)很类似,主要区别在于该模型假设企业样本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在推演模型的计算过程中,多元逻辑模型(Logistic)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而多元概率比回归模型采用极大概率函数求极值的方法。类神经网络方法是一种借鉴了基于人脑与神经系统的研究成果,受其启发并以此为原理发展起来的信息处理技术。这种方法由输入层、输出层和隐藏层三部分组成,采用平行分散的处理模式。该方法模拟人类大脑神经系统的运作,以有限的公司样本指标为基础,培养出具有一定判别能力的网络结构,继而利用已有的结构模型为模板去判其他目标对象,根据差异大小最终达到预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玉梅,刘琳.谈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商场现代化,2007;1

[2]范抒,吕华.构建适合我国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商业研究,2005;19

[3]刘红霞.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及系统的构建研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