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十篇

时间:2023-07-09 09:16:54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篇1

中华民族是由多个分散的部族经过斗争和融合而形成的新民族。同时由于各地区历史和传统的不同,区域文化在迈向大同的趋势下,各地区依然保存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概括的说来就是文化的区域多样性与民族文化大同性的辩证统一。文化的区域多样性是指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地区的文化个性,这种个性则表现为本地区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大同性是指各地区传统文化的共性,即对外统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各地区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发展出来的,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层次的统一体。文化的区域多样性与民族文化大同性造成各地区文化认同的双重性――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不否定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也不代替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认同,这两者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加强各地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显得尤其重要,而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渐成熟期的高中生,是各地区先进文化知识的学习者,加强高中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稳定良好的精神动力。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必定是建立在文化的区域多样性基础之上,只有在了解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才谈得上对这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因此加强高中生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承载着上述的辨证关系,即民间美术的区域多样性与中国民间美术大同性的辩证统一。中国民间美术是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的融合统一体,民间美术的发展是建立在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基础之上的,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的持续发展是我国民间美术的原动力。千百年来民间美术代代相传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无形价值,但如今的发展现状却令人担忧。一方面,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在没有系统化保护的前提下一些传统技艺逐渐失传;另一方面,大批民间传统美术为了生存,挤向现代市场,一味迎合市场,遭遇机械化、批量化。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正在散失自己原本的位置和影响。此外当今“西化”媒介宣传的影响,使得作为各地区先进文化知识的学习者的高中生对于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还知之甚少,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也较为模糊肤浅。因此,加强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的学习与研究对于高中生提高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1.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 有利于确立本地区美术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独特性

我国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博大深厚,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更是百花齐放,每个地区都有能代表自己地方特色的传统美术。以八闽文化中的漆文化为例,从脱胎漆器到漆画作品,从供人使用的精美器具到供人欣赏的艺术作品,漆文化从此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将这样有地域性的民间美术引入高中美术课堂,能很好的扩大漆文化发展的基础面,同时也能创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课程。我国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有着巨大的潜力,如果将它引入高中美术教育进行学习,有利于各地区美术文化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其独特性,带来无法估量的艺术价值。

2.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 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研究中的创新意识

在将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引入高中美术教育的同时必定伴随着许多需要解决磨合的问题。例如,福建传统的傀儡戏、布袋戏中蕴涵大量的民族传统服装元素,如果将这些元素运用到设计模块或是绘画模块的教学上,就是一个需要运用创新思维解决的问题。一个具有丰富价值的审美客体自身所散发出来的艺术魅力是激发审美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地区传统民间美术作为这样的审美客体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将其引入高中美术教育必定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研究中的创新意识。

3.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 有利于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长期持续的发展帮助高中生树立民族意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媒体对本国文化宣传不到位不全面。一方面,受世界各国竞争日益激烈的影响,我国的工作重心偏向经济发展,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宣传力度不够,没有真正普及大众;另一方面,各种社会媒体片面的宣传,对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缺少准确和到位的介绍和报导,过分的倡导西方文化。“西化”宣传使我国传统民间美术特色淡化,或是被变相包装。正处于塑造阶段的高中生从日常生活到个人价值观都显现出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不但可以为古老的传统民间美术注入来自高中生的年轻生命力,促进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长期持续的发展,而且有助于高中生在学校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树立民族意识,提高民族自信心。

鉴于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所带来的众多帮助,我们应该尽快将地区传统民间美术系统化的引入高中美术教育。就此我们应该尽力完成以下几点

1.改革课程设置,建立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资料库

首先,改革课程设置,对传统文化教学中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敢于创新,重新整合、专设有关传统民间美术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适时加入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的材料,有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累计传统民间美术的知识,为创新做好准备;其次,收集素材,建立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资料库,做到学生问什么教师都可以有据回答,同时丰富的材料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

2.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政策和物质扶植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民族传统文化;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95-02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社会存在在精神上的反映,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爱好、兴趣、气质、性格、情操等特征及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的人们仍然具有影响力。在当代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显得更为迫切。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开发能否顺利进行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路径关系密切。其中重要的路径之一就是要使民族地区的教育承担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这一点,在少数民族人口聚集的贵州省,在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当下,应对现代化的冲击,做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其重要。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于2002年10月制定实施了《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这样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无疑是承担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中坚机构。在农村,随着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往往逐渐被汉化或者边缘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从儿童、青少年抓起。因此,各中小学广泛进行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思想政治课自然成为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堂之一。利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一方面会促进民族文化的现代性,另一方面会使得思想政治课更加生动活泼,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笔者结合对民族地区中学调查的情况,试图对思想政治课利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民族文化特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做一小结。

一、思想政治课中对民族文化资源选择的相关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实际,充分选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素材,在此过程中应把握好几个原则。

(一)适度原则

把握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运用的度,使用时要避免狭隘的地方主义、落后的习俗和腐朽、迷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和侵袭。

(二)适用原则

选用的本地文化资源素材要有目的性和实用性。学生在搜集本地文化资源素材时,最好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和学生在搜集、使用素材时,内容应该与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相关,能引发深层的思考。

(三)科学性原则

选用的民族文化素材要符合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论证基本的理论观点。教师应首先对搜集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真伪鉴别,对于道听途说、证据不足的素材要剔除;要做到精选民族文化资源,将有价值的材料加以提炼;将零散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

(四)学生主体原则

民族文化资源的搜集大部分可以以课前活动或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布置任务之前,设定好清晰、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选择与课程标准相关的民族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以课程标准为纲,以本地民族文化资源为素材,以本地社区和乡村为实践基地,通过社会调查、访问、参观、搜集实物等,寻求多途径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养成从身边的资源中搜集文化信息、获取新知识的习惯,形成“文化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1]。

二、思想政治课中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具体办法

(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传统教育属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其宗旨是吸收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课堂各环节,如引入新课、讲授课程、作业练习和考试都可以利用少数民族文化的素材。

1.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导入新课。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当地的实际生活资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时,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搜集家乡的民族民俗文化,如少数民族的歌舞、刺绣、花灯等民族民间文化的各种素材,学生会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其后,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通过这些生动的材料的运用,使学生领悟了基本知识和原理,能够有感而发,提升觉悟,既加深了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又迁移巩固了知识、拓展了课堂教学。

2.运用民族文化资源分析教材,讲授课程内容。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可以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作用。 例如“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时,可以分组讨论各民族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总结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传承状况。学生将在交流中深刻体会到优秀民族文化的魅力而深感自豪,同时对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文字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出现严重断层,甚至濒危的状态而忧虑[1] 。

3.围绕地方民族文化素材编制试题,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不妨在考试环节中适度选取民族文化素材。例如,在讲授“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时,可以以本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为载体,通过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家乡实际分析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的实际情况,思考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由浅入深,拓展了学生思维,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开辟思想政治课的第二课堂,与其他学科交叉进行文化传统教育

少数民族学生具有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类至少有七种智能: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能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知智力[2]。多元智力理论对民族地区素质教育有很好的启示,在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可以从多学科、多途径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1.思想政治课与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甚至其他自然科学协同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及培养教育。例如,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包含丰富的文化传统内涵;历史课更是可以结合民族发展的历史讲解民族在发展、迁徙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民族习俗、等文化;地理课可以结合民族迁徙、战争等历史讲解民族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体育课可以侧重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和训练,如黔东民族体育较为发达,可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等活动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其他自然科学同样联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讲解历史上少数民族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历史上民族地区与汉族的科技文化交流。

2.开设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讲授民族传统文化。开始民族文化专题讲座是思想政治课开辟第二课堂的主要方式。例如,2014年7月25日至7月26日在铜仁学院举行了武陵山区生态发展论坛。与会专家对武陵山区民族文化历史与现实方面做了探讨。这类学术会议之后,民族地区各类学校都可以结合学校和当地民族文化传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教育。

3.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民族传统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效应日益彰显。我们可以利用各类媒体,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分析思考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其发展。例如贵州省铜仁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60%,民族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2009年4月,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梵净山”就在铜仁市民族风情园举行,是一次集中展示黔东少数民族文化的盛宴。各类学校还可以利用旅游发展大会等机遇,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家乡民族文化事业的热爱之情。

4.丰富校园文化,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如校训、校风、墙报标语、字画、校规等涉及校园内的各种文化标语及各种文化活动都可以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在校园里还可以组织诸如传统美德故事演讲会、辩论会、论文竞赛等进行文化专题教育。例如,黔东地区的松桃县民族中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的较好。进入校园就能看到一个庞大的四面鼓,而且墙报上也展示了苗族的传统文化。松桃民族中学音乐、美术教师身上更是体现了传统文化修养和内涵。正是他们和他们的后继者们传承、弘扬了该地区苗族传统音乐、书画艺术。

5.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少数民族地区除了过汉族的某些节日之外,还有自己民族各具特色的节日。如苗族的“四月八”,各地各民族还有很多不同的节日习俗。在学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尊重各少数民族学生的节日习俗和禁忌,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教育他们以更宽广的视野来思考民族文化的未来。

总之,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思想政治课不仅要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而且要大力开辟民族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利用其他课程、专题讲座、大众传媒、校园文化、节日习俗等校园内外的生活实践,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包括本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篇3

引言

“歌舞之乡”左权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下,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乡土传统,如庙会、社火、游街、民歌小调、小花戏等。其中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游街传统,是一种集节日庆典、民间信仰、地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乡土传统,在当地的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广为流传,是指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左权县各城镇联合举办的文艺展示活动,包括民歌、小花戏、锣鼓表演、划旱船、戏龙等形式,因为以上各种活动集中在县城各大街道上进行表演,所以叫做游街、游行。左权的元宵节游街传统由来已久,作为一种乡土传统和地域文化,将游街这种文化形式加入到旅游景点中,成为一种旅游文化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和文化影响力。

一、左权县元宵节游街传统概述

左权县的元宵节游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城市社区的游街,由左权县政府和文化馆主办的、县城内及县城周围的社区、团体参与的大型游行演示活动,有时也包括各乡镇推送的优秀节目。另一种是农村社区的游街,包括乡政府举办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联合游街和由两个以上农村合作进行的小规模游街。无论是地域还是规模的不同,都是地域文化传统的最真实体现。

城市社区的游行活动,一般会在正月十五开始举行,先会在年后开始遴选参加游街的团体,而且政府的相关规定明确提出,禁止使用已经录制好的音像资料,一律采取现场展示的形式,以保证节目的传统性。在正月十五天,在街上会有由通过审核的团体进行节目展示,部分优秀节目会在地方台滚动播出。当晚整个城区内的各个街道和社区单位都会安排有社火,又叫做“串火盘”活动。到了正月十六,则主要是到各社区、商铺、企业单位等进行展示,他们到的社区、商铺或单位,预示着来年的红火和美满,因此很受人们的欢迎。下午则是在公众场所的舞台上进行的大型演出活动,当天晚上依然会有社火活动。到了正月十七则是元宵节游街的集中展示,一般会在广场及其所在街道进行,表演的形式多数为左权民歌小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小花戏,以方阵的形式依次展出。

农村地区的游街活动更具有民间信仰的色彩。一般由村委会组织,在正月十五当天,一般先会在本村村庙进行表演,真正的游街是在当天晚上,同样是以社火为中心,以家户为主体,邻里之间或是一个大家庭进行组织,串演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在主街道进行的游街表演,游街结束后会在每个村落的戏台集中表演传统的民歌小花戏。到了正月十六,表演团队会在每家每户进行展演,当天下午,则会进行村与村之间的互动游行,当地人称之为“变社火”,一般在两个村落之间进行。这样的游行和互动,不仅是简单的文艺展示,更是不同的行政村落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交流以及优秀传统的“走出去”发展。

二、左权游街传统中蕴含的旅游文化价值

悠久的历史为游街这一乡土传统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内涵。左权县的游街传统起源于辽州社火中的文社火,最初由两个小男孩儿扮演成故事角色,在乐队的伴奏下唱一些祈祷词,到庙中祭祀神灵,游街串巷后回到社火集中地,说唱简单的秧歌戏文。后来,在说唱的基础上加上了舞蹈动作,并加入了扇子的舞动,在唱腔上也开始加入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歌小调,渐渐的把歌、舞、戏结合起来,并逐渐增加了更多游街的形式和内容。随着社火艺术的发展,出现了独具特色的左权小花戏艺术。

2006年5月20日,左权的开花调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自此左权县独特的艺术形式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推崇,民歌和小花戏这两种艺术形式也在传统的元宵节游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同时也得到了本地人们的大力支持和推崇。

左权县地区目前的旅游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包括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左权将军烈士陵园、左权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左权将军殉难处等,第二种是风景旅游区,如最著名的龙泉国家森林公园,第三种是原生态园区,如莲花岩生态庄园、皂角生态园区等。以上几种代表性的旅游景点,虽然在历史背景、自然风景等方面有吸引游客的地方,但是没有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就拿莲花岩生态庄园为例,整个景区以生态旅游体验为核心,主要为游客提供独特的崖居生活体验,但是景区所呈现出的崖居景观,很难使游客产生消费的动机,究其原因就是缺少地方文化和乡土传统。

形式多样且具有强大文化认同的元宵节游街的乡土传统,对于左权县的旅游发展来说将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在缺少地域文化和旅游文化吸引力的景区,乡土传统的加入将会为景区增加浓浓的地方特色,使之不仅仅是纯粹的自然景观,而且更具人文因素,为景区增加活力。另一方面,在旅游景区中的乡土文化,可以通过游客的认知增加知名度,更有利于革命老区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这对于地域的乡土传统延续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左权县节日乡土传统的旅游文化转化

前面所阐释的元宵节的节日乡土传统,其种类多样的展示形式以及强大的地域文化吸引力,可以为类似的只具观赏性的景区带来更大的发展,如游行中的小花戏、民歌小调、社火表演、串火盘互动、划旱船等形式,可以引入到旅游景区中,即作为地域传统文化的展示,也可以称为景区的旅游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篇4

一、教材

近些年,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材层出不穷,既有正规出版社邀请专家学者编纂的教材、读本,也有各地教育局、学校自己编写的地方、校本教材,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类:

一是蒙学类。这类教材主要是《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蒙学读物,因其采用韵文形式,且内容浅显,篇幅适合青少年阅读,文本普及而受到许多学校老师的欢迎。

二是经典类。如《王财贵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系列,用“大字”“拼音”“白文”“繁简对照”将十四种古代经典进行重新编辑排版,力求完整呈现中国传统学术中的经学、子学、理学和心学等。

三是选编类。这类教材根据青少年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按照编写的主题和需要,选择经典中的部分篇章。如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1-12 册),内容篇幅适中,编排方式灵活。

虽然目前传统文化教材种类很多,但所存在的问题却具有一致性:首先,忽略文本功能变化。传统经典文本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固有的功能随着社会变迁与时代进步已丧失,如:蒙学读物是古代童蒙子弟的启蒙教育教材,古人通过这类蒙学教材帮助孩子进行识字、道德、生活常识和古代科学的教育,而这些功能在现代教育中已经由其他学科和内容实现。现代青少年没有必要继续依赖蒙学教材进行相关教育;其次,传统经典文本需要做出取舍才能适应现代国学教育。从内容上看,传统经典文本有些内容严重脱离现代社会生活和价值理念,如《弟子规》的内容主要是儿童日常行为规范,虽然包含一些具有普世价值观的内容,但仍有许多观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是否值得在青少年中大力推广,学术界及教育界也存在争论;再次,对于传统经典文本的选择,视野过于狭窄,许多只局限于传统儒家经典,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也造成了选择的一些篇目文字及内容过于艰涩,很多老师都不能很好地理解与驾驭,更难在学生中普及与推广;最后,让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传承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而现在的传统文化教材往往只注重传承文化的作用,而忽略了用传统文化来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这一更加重要的作用,于是造成有些内容脱离现代学生的生活,针对性不强,不能与青少年互动,不能促进其思考,与现行的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脱节,对学生的成绩提高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不能形成直接帮助,对青少年素质教育也较难看到直接的效果,因而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不高。

综上所述,虽然传统文化教材种类繁多,但传统文化教育还缺少一本传统文化教育定位明确、视野广博、贴近青少年生活、便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可以广泛推广普及的教材。

二、师资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文化教育开始受到各地学校的重视。从传统文化教育在民间开始涌动萌发,到近年来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已经有三十多年的累积,各地都有许多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实例,也涌现出了如魏书生、陈琴、朱翔非等众多传统文化名师。但是从整体来看,传统文化师资匮乏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首先,传统文化教师岗位缺失,虽然有一些学校,如北京四中、北大附属实验学校设有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师岗位,但更多的学校并没有专门的传统文化教师岗位,而是一些语文老师承担起传统文化教学的任务。我们在全国各地近500所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中,有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校约为13%,而有专职传统文化教师的学校不到2%,其中兼职传统文化教师中语文老师所占比例为93%。但是由于现阶段语文课时相对较多,教学任务较重,语文老师很难抽出足够的精力来完成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学任务。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全国传统文化教师的缺口至少在200万。国学热的兴起,引发国学教师需求量激增。目前情况下,从国学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学教师的缺口是巨大的,并还会继续扩大。

其次,传统文化教师不仅仅是数量缺失的问题,传统文化教师素质缺失是更加严重的问题。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对部分学校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十分惊人,63%的教师无法正确回答出“四书五经”的具体名称,74%的教师没有完整读过《论语》等等。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知识不足、积累不够,是造成许多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无法深入,甚至误入歧途的重要原因。要想全面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是急需完成的一项工作,这需要社会、教育系统以及教师自身多方共同努力。

三、课程

2014年,教育部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之前,曾针对“纲要”在专家、学者范围内征求意见,当时专家、学者提出应对传统文化专门设课,这条建议在最终颁布的“纲要”中未能体现,而是转化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折衷地提出“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育系统的专家、学者和管理者都意识到了,要想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让传统文化课程化这一问题。

但如何课程化却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棘手,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首先传统文化教育在目前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目标,学界尚有争论。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声音都不少,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其次,如何解决课程的安排与次第问题,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儒释道、诸子百家、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民俗礼仪等方面,如何选择,如何取舍,如何融入现在的教育体系之中,什么年龄段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这其中都大有学问,传统文化和教育理论必须都精通,才能得其门道;再次,传统文化是讲求整体和互通的,与现有分科制如何协调,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是选择传统中国式的教学体系还是学科式的教学体系;最后,学习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人在精神层面的培养与对文化内涵的积累,这些核心的内容较难用一般的考核形式来考查,但如果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又必须要检验老师教授的成果以及学生学习的成效,这又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教育如果不课程化,就会无路可走,但课程化又是一条注定坎坷的道路。

虽然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教材、师资、课程等诸多方面的困境与难题,但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这几年来,我们不断看到希望与力量。一方面来自官方,近年来,国家层面愈发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以主席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层多次发声谈及传统文化,也有越来越多的实际举动,例如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纲要”,国务院参事室国学中心更是与首都联合成立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专门负责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以及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另一方面来自民间,全国各地许多学校自发地在进行传统文化课程化实验,如广东中山博爱小学就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张鹏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着卓有成效的传统文化教育实验。

从课题研究层面,我们下一步计划以总课题组专家组组长张鹏举老师在广东中山博爱小学的实验为基础,重点解决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化的问题。因为,虽然课题前期的成绩得到了各界专家的认可和展示,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就目前看来,这些资源所呈现的状态还是比较零散的,很多实验区、实验学校的研究成果仅仅局限于本区或者本校,即使在年会上做过交流,也没有在其他实验区、实验学校得到具体的贯彻。各实验区、实验学校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也就没有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课题成果有一部分能够物化为论文集、案例选,以及校本教材等。这些成果完全可以以出版物的形式出现,这样的出版物可以为加强地区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很大一部分成果无法物化,有些甚至只能言传身教,这就要考虑地区、学校之间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比如区际、校际教师交流,不仅仅是经验交流,而是以交换代课等形式交流。大家可以开创更多、更有效的资源聚合模式,争取将所有的实验区、实验学校的所有研究成果有机聚合起来。这种聚合不是简单的集合,而是在原有成果之上的进一步升华提炼的结果。这个工作其实更需要总课题组来做,但各实验区、实验学校也责无旁贷,要积极配合,把自己研究成果中最具前瞻性的理论以及最具操作性的实践、最有效果的做法拿出来提供给总课题组,总课题组可以牵头组成一个成果聚合小组,吸收各实验区、实验学校精英一起完成成果聚合工作。成果聚合工作完成后,最为重要的是各实验区、实验学校要配合总课题组将聚合后的成果进行全面推广,以此使更广大地区、更广大的师生群体共享研究成果。

在高端引领方面,总课题组做了不少工作:邀请教科所教育界专家学者指引课题研究方向、提出研究思路、指导研究方法,联合高校举办教师培训班,组织各项活动等。这些工作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课题研究的健康发展和平稳推进建立了强有力的保证。各实验区、实验学校的课题领导小组以及主要负责人也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个环节,在下一步的课题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课题研究进入攻坚阶段,总课题组要加大讲师团、考察团的工作力度,指导各实验区、实验学校将课题研究推向深入。力争多出有开创性的、有实际操作性的、切合实际并有所成效的课题成果。指导各实验区、实验学校写出有分量的结题报告。在这方面,中华书局作为出版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课题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实验区、实验学校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开出版物。不仅要有图书形式的出版物,还要有音像、电子等其他形式的出版物,多媒体、多元化展示和呈现研究成果,为研究成果的下一步推广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J].人民日报,2013.

[2]张元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 [D] .苏州大学,2009.

[3]耿洪涛.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 .长春理工大学,2010.

[4]马士峰.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11.

[5]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 .河南大学,2013.

[6]文化部课题组.当前形势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8]金鸣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9]张岱年.中国文化传统简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篇5

关键词: 三江并流地区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引言

三江并流地区位于东经98°―100°31′,北纬25°30′―29°,总面积约40000平方千米,其核心中心区面积约10000平方千米。包括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在内的云南省西北部。这是一片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三山(梅里雪山、白马雪山、玉龙雪山)并立的神奇之地,更是多元文化融合、多民族和睦相处、多种宗教和谐并存的人间净土。[1]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被列入了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之列,该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各自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

课程资源又称为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2]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课程内容资源利用与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三江并流多数地区属于贫困地区,办学条件较差,因此因地制宜地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通过挖掘、整理、选择、引入学校体育,为三江并流地区体育教育的改革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还对保护和传承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研究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期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获得双赢。

2.结果与分析

2.1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概述。

三江并流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05%,以傈僳族、白族、怒族、普米族为主,还有彝族、独龙族、纳西族、藏族、傣族、回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3]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各民族特有的或某些民族共有的传统体育项目。三江并流地区现存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极为丰富,为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较大的选择面。

2.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该地区学校体育课程的作用。

在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上,只有充分地运用好国家的政策优势、空间优势和课程内容资源的优势,使之符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才能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要求,实现国家对体育与健康教育实施的课程改革,否则,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难以实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4]

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课程资源的投入上相对不足。所以,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的发展相对滞后,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近十年了,但是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仍然落后。地方、学校和教师的观念需要转变,适时地运用好国家的课程改革政策,使体育教师获得较为宽松的空间和环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地制宜地把本地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当地学校,从而完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设计。

对于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当地学校有利于丰富当地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有利于解决该地区学校体育资源(器材、场地、体育教师等)缺乏的问题。

2.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

随着三江并流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外来文化迅速渗透到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中。体育领域避免不了被现代体育同化,被现代体育所取代。面临这样的情况,较好地保护和传承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众多体育研究者的当务之急。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5]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仅迎合体育课程改革,可有效促进该地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而且对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成为当地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是保护和传承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2.4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人力资源。

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从小受到本民族传统思想、劳动技能、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对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曾耳闻目睹或亲身体验,因此,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这些项目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环境,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并产生较大的兴趣。另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土生土长”的运动形式,其活动方式简单易行、老少皆宜,不受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材的限制,这些都为在当地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再者,三江并流地区多数是多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在生产生活中各民族兄弟相互交流,在传统体育项目上也相互交流和促进发展,形成了既有各个民族独有的项目,又有多个民族共同喜爱的项目的局面。还有,该地区绝大多数学校都是拥有多个不同民族的学生,把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不仅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而且有利于促进各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团结。因此,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可以从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选择适合本地校体育教育的内容、项目,进行合理的整合、应用,科学地开发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为该地区体育教育服务。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3.1.1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极为丰富。

三江并流地区是少数民族众多地区,除了一些其他地方也有的少数民族以外,还有该地方独有的14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可选择的体育项目资源。

3.1.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该地区的学校体育课程。

三江并流地区在经济上仍属于落后地区,在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上,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学校体育课程在现代体育项目为主体的情况下,导致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丰富该地区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

3.1.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该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随着现代体育的渗透,众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灭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一些体育项目,还蕴含着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因素,拯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简单地挽救某些体育项目,而且是在拯救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之机,就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继续传承的机遇。

3.2建议。

3.2.1解放思想。

高度重视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和作用,让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体育;解放思想,深入改革,明确学校体育融入民族体育的必然性,转变观念,把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开发民族体育项目作为一个长期任务来抓。

3.2.2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合理利用。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开发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开发,我们就必须尊重有体育特长的各种人才,特别是当地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因为他们是当地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者,只有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多种作用,体现人的多种价值,才能使他们有展现能力的机会。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把当地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爱好者请到学校,对学生进行表演和授课。要注意,学校教师要与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及家长在体育课程开发方面进行沟通,让少数民族学生和家长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及传承的重要性。

3.2.3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规范化和多样性。

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实际,开发各地区现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资源,既适应和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需要,又可以丰富当地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加强对现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和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改造。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出新的体育课程内容。发掘新项目,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结合的路子。也可以开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优选适宜于当地学校体育的民族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程。制定项目规则、细则,在学校定期举办民族性体育比赛(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项的),使其规范化、大众化。把民族体育舞蹈、节日类项目引入学校,开展一些演出活动,如纳西族打跳,可伴随篝火晚会、学生乐队集体跳舞、唱歌,使学校体育不拘一格,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规范化和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缪家福.“三江并流”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1.

[2]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1):119.

[3]郝性中,杨子生,徐旌等.怒江土地资源[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29:33-34.

[4]罗玲.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利用[J]黔南民族学院报,2006,(03):49.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篇6

2022年社区春节活动总结精选范文   为继承发扬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文化,校团委要求我校围绕“我们的节日—春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我校组织的“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开展,我校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各团总支会议对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下发了主题系列活动的文件,精心组织,把节日活动与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二、精心策划,丰富内容

  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在各地呈现不同的特色。旺苍中学围绕春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等主题,结合实际,遵循简洁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则,主要策划了以下五项工作:

  1、寻找经典活动。利用寒假期间,让学生寻找关于旺苍文化的优秀历史典籍,围绕春节文化内涵,通过收集“春节的由来、春节风俗习惯、春联的起源和意义、家乡举行的风俗活动”等,开展“红色经典赏析”等活动,让广大学生积极参加,深刻领会,增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

  2、开展公益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做好事、献爱心,宣传节日文明礼仪和低碳生活知识,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3、让学生认真记录自己的节日生活,结合寒假作业,引导学生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参加节后组织的各类评选活动,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4、组织社区调查活动。让学生进行社区建设调查活动,亲身感受旺苍大地上的巨变,增强对社区的'思想感情。

  5、进行一次“我所认识的低碳生活描述”活动。

  三、强化措施,落到实处

  1、加强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传统大节,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放假前,学校召开专门会议,开展了春节传统习俗扫尘、祭祖、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等春节文化内涵宣传,增进了广大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各位教师、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发挥其作用,分利用板报、宣传标语,积极开展春节文化宣传,弘扬春节民俗传统,倡导文明过节、勤俭过节。

  2、制定计划,合理安排,确保每位学生将此项活动落在实处。放假时,每位学生都按照学校要求,制定了计划书和时间表,确立了活动办法,使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的有声有色。

  3、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春节期间,各村活动小组开展了以扶老助残、社会治安、文化服务、环境卫生为重点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残疾困难户、贫困户及敬老院、福利院提供帮助、进行慰问;结合春节“扫尘”习俗,组织居民整治卫生死角,维护社区公共环境等。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了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022年社区春节活动总结精选范文

  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按照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体活动工作统一部署,在区文体旅游局的指导帮助下,xx街办、辖区各社区开展了以“苏铁文化旅游节群众文体活动”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节俭、务实、服务群众为宗旨,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和谐、文明、喜庆的节日氛围。

  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元旦前期,街办组织各社区召开了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社区文体活动安排部署会议,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街事处主任、副主任为副组长,街办各科室负责人及各社区书记为成员的xx街办20xx年元旦、春节文体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各社区认真开展群众文体工作,加强社区的组织领导,以节俭、务实、服务群众为宗旨,认真做好“两节”期间的群众文体工作,为辖区居民群众营造和谐、喜庆、文明的节日氛围。

  二、主要活动内容

  (一)节日期间氛围营造

  元旦、春节期间,街办、各社区通过多种形式为辖区居民群众营造节日氛围。一是在街办门前、社区居委会门前悬挂了灯笼、彩灯,同时在街办楼顶更换新国旗。二是对社区重点区域、卫生死角等地进行卫生清理,并安排人员进行日常卫生保洁,及时清理燃放烟花爆竹后的残屑和废弃物,为社区居民群众营造干净、卫生的节日气氛。元旦、春节期间,街办、各社区共开展环境整治10余次,冲洗法垭路xx社区路段4次。

  (二)关爱帮扶活动

  1、开展“送礼包、暖民心”走访慰问活动。元旦、春节前,为让辖区特困群众度过一个温暖的传统佳节,街办组织各社区对辖区空巢老人、残疾人、困难党员、困难群众、贫困大学生、孤寡老人等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生活日用品及节日的祝福。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街办、各社区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0户。

  2、组织志愿者开展帮扶活动。20xx年1月21日,街办副主任覃玺带领街办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6人,到小宝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对日间照料中心的绿化带、无障碍通道的扶栏等地进行卫生清理,为孤寡老人整理房间。春节前期,街办各社区组织辖区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上门帮扶活动5次,分别为辖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

  (三)游园趣味活动

  为丰富社区居民群众文化生活,欢度传统佳节,街办各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游园活动。20xx年12月31日到20xx年1月27日期间,干巴塘、xx、小宝鼎社区开展了猜谜语、蒙眼敲鼓、象棋、拔河、托乒乓球跑、钓鱼、定点投篮地点、绑腿走比赛、青蛙跳井、健身跑等14个活动项目。活动赢得居民群众好评,参加人数多达上千余人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居民群众积极的参与,对推动我街办各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同时也活跃了节日气氛。

  (四)共驻共建,喜迎新春

  春节前期,街办小宝鼎、xx社区开展群众迎春秧歌、迎春文艺汇演。20xx年1月14日上午,xx社区组织社区秧歌队30余人在辖区开展了“喜迎新春,秧歌大拜年”活动,表演者们个个身穿彩服,手持彩扇和手绢,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伴随着有节奏的鼓声和锣声扭起来,走街串巷向居民群众拜年送祝福。1月26日,小宝鼎社区组织社区老年队、辖区居民在小宝鼎灯光球场举办了迎新春群众文艺汇演活动,活动共有《东北大秧歌》、舞蹈《欢聚一堂》,独唱《一千年以后》等10个节目。活动采取共驻共建的原则,得到了小宝鼎派出所、小宝鼎矿武保部的大力支持,维持现场秩序,确保了群众汇演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策划

  (五)迎新春、送春联、送祝福

  春节贴春联,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也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来临的象征之一。结合“走基层”主题教育活动,切实为辖区居民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20xx年1月29日,街办在xx小超市门口开展了送春联活动,大宝鼎街办组织相关书写人员为辖区居民群众现场写春联,根据居民群众需要,书写春联内容。活动共送出春联50余幅。

  丰富的活动内容,创新的活动方式,不但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他们增添了乐趣,同时也体现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巨大潜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街办将继续做好社区文体工作,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辖区居民带去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2022年社区春节活动总结精选范文   为推进乡村文化工作繁荣发展,在春节来临之际布隆吉乡高度重视,以贴近生活,贴近民生,娱乐生活,启迪思想为总指针,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主题活动。

  自活动启动以来,我乡结合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坚持“健康有益、小型多样、广泛参与、寓教于乐”的原则,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文化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热情欢迎。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策划,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为全力做好春节文化活动,突出地域特色,确保活动有组织、有声势、有效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我乡实际,下发了《20xx年关于开展春节文化活动的安排意见》,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成立了由乡政府乡长任组长、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春节文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好活动组织实施,有效地保证了文化活动在我乡的顺利开展。

  同时在全乡范围内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发挥主要媒体的宣传作用,对迎新春文化活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宣传报道,充分展示我乡群众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心态和奋发进取的时代风采,烘托出积极向上、喜庆热闹的新春文化氛围。

  二、丰富活动内容,创新载体,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举办机关干部联谊会。

  20xx年12月25日晚8:30在乡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举办机关干部联谊会,各驻村单位、乡集镇的人民群众共100余人参加。联谊会上唱歌、歌舞,小品、趣味游戏等形式多样,使得全机干部度过一个欢乐、轻松、丰富的联谊会。

  二是举办传统社火汇演。

  按照全县春节文化活动整体安排,结合传统特点,我乡组建了以秧歌队、太平鼓队为主的70人的迎春社火队,春节期间在全乡范围内进行社火拜年表演并参加全县春节社火汇演,共演出30余场次,观看群众7000人次。大幅度地提高春节文化活动的水平和吸引力。

  三是举办“全民健身”文体活动。

  在春节期间,各村积极组织文艺骨干排练文艺节目举行巡回交流演出。全乡共开展交流演出12场次,演出节目32个,观看群众2400余人。通过交流,极大了丰富演出形式,提高了各村文化建设水平。

  四是举办“新农村、新风尚”文体活动。

  在春节期间,各村充分利用各自的文化室及文体器材,组织群众开展象棋、扑克、牛九、乒乓球等健康文体活动,举办竞智竞技比赛、游艺活动和跨村组的联谊活动,扩大了群众参与面,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营造节日气氛。

  五是开展“学在农家”读书活动。

  布隆吉乡4个行政村积极利用“农家书屋”文化活动阵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学习活动,并保证节日期间书屋的正常开放,促进广大群众学知识、用知识,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篇7

关键词: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原生性;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基层民族文化艺术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文试图以现时期基层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状况为基础,阐述一点个人就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认识及浅显观点。

一、少数民族基层民族文化艺术

中国正处于重要的发展变革时期,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面临着变革与发展的关键节点。在这一变革中民族地区少数基层文化艺术如何提高和发展则成为显性的、影响达及深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和时期。因为民族地区的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不仅同样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如何与飞速发展的经济形态并行并健康发展,同时也成为这时期各少数民族本体本质如何发展,与主体汉民族文化如何并行发展及如何适应世界多元文化相容发展等等重要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未来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等,在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和探索。

基层少数民族大多生活于偏远山区或边疆地区,因生存环境的恶劣和闭塞,使得他们接受知识教育的程度,接受现代文明的机遇远远落后。相比较,他们更多坚守的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是心灵深处文化认同与感受着具有民族风格特征和民族精神意志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性,这既是本民族安身立命之血脉生命相沿所在,也是维系民族精神灵魂的凭藉。简练地讲就是,守望的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少数“外人”的角度看,这些基层农人或牧民坚守的是一些落后的“土”文化,是一种愚昧生活状态;或个别所谓学者也认为“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前现代农业文明或草原文明的沉淀物,在现代制度文明中是必须淘汰的东西 。这些“外人”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既谈不上“美”,更不具有现代性,近乎是阻滞现代文明发展的障碍,是应该扬弃的“糟粕”。这类论调已不值一评,因为他们没能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真正的含义及其价值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多远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处于一种极其艰难的人文环境中。这几年国家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政府也着力地对一部分“非物文化”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但从目前的结果看,由于文字、录音或录像这些记载载体的局限性和记载人员的对所记载对象的了解程度的差异,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原因,所以其更多的意义在于文献和资料层面的搜集与整理,或是某种具有可简单操作性的记载。那么,在现实状态,如何传承和发展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笔者以为,传统文化与固有的地理环境、生存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基层民众自己,根据自己的意愿、审美旨趣、价值取向,以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自省和理解等,使他们自己自愿激发对基层民族文化的自身活力,发挥内因作用,促进基层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的内生先进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任何外力的强推也只能是虚有其表,并不会为他们认同。

政府和文化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在基层民众中,在鼓励和促进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基层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时要切合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基层民族群众,以引导和大力扶持作为手段,让基层民族群众自省、自觉地投入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行动中,并发挥个体和集体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和提高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城市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更主要的目的是由专业人员发展并艺术化 ,如各类文化机构、文化团体和组织,让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具专业性、艺术性,通过挖掘和扶持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使其高度艺术化,为活跃和提高民族地区群众传统文化品位和审美意识服务。要做到以上几点,持续性和坚持是基本前提,因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或数年就能达到目的的事物。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

二、传承与发展及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从数千年记载的历史经验表述来看,任何民族在任何时展文化,都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即强化民族特色和加强民族风格。反之,淡化民族特色和风格,就会背离有形的传统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传统;就意味着丢掉了民族象征以及民族精神之魂,继而会失去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一)传承与发展的意义。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提高少数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为振兴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石。

从民族地区基层很多社会现象反映出,当代许多崇尚淳朴善良、乐观豁达和坚韧顽强的年轻人,因社会环境、生存环境等的变化,价值观、人生观向过度利己化的现象变化,也因此产生出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这一方面显示出因经济快速发展,而经济本体的利益性和价值性,使得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当下不断弱化的“精神文明”,是一些人在精神信仰、价值观、是非观、善恶观、崇尚观、仁心观、文化理念和民族群体意识等等方面,在书面性语言和抽象概念的不明语境中逐渐失去了精神意识的方向。但更多的人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便利和趣意的同时,表现出对各种不正常、不合理现象的不满和指责。同时希望重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利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在精神方面健康发展。

(二)教育的意义。在人类历史中,文化、文明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来的,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教育。旧时代,以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等进行民间形态传统文化,其中民族民间技艺类艺术的传承是作为谋生手段,而统治阶层的传统文化则由相应的传承机构;现代,最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当然,众多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依然延续着固有的传承形式。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渠道,在现代社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和价值。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通过民族学校基础教育的方式进行选择、继承和发扬,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增进知识和技艺,并能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未来贮备基本的人文基础及民众资源。因此,在民族学校建立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传承的共生机制,是一项非常具有长远意义的举措。通过学校这一特殊平台对学生一代代的传承者们进行保持原生性和民族性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则成为某种最主要的渠道和途径之一。

(三)传承与发展的现实性内涵。

首先,一代代的传承是以选择合乎时代社会需求和民族发展主旨为基础的。即并不是毫无选择地全盘被后代人汲取,而是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于民族精神、民族风格特点、民族意趣等有益或有运用价值的才会被继承并传承,无用或没有价值意义的则会被逐渐废弃。

其次,传承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由各种客观环境条件和人文主观意识作用而造成,即受现实性内涵制约。发展是代代相沿传承的保障,没有发展性的文化是会随着不同历史的现实性发展而逐渐淹没在无尽的历史长河时空中的。只有与历史发展相适应的被发展的文化才能世代传承,所以传承与发展是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并受现实性影响的关系。由此可以认为,在现时期的当代,民族地区基层传统文化艺术需要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即融合现当代文化中一些有益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并具时代性的有益元素,以形成现实性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中更具传承性和发展的意义及应有的价值。

三、保持原生性和民族性

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体现着民族心理、民族情趣、民族审美和民族价值观,是民族意识形态的精髓。随着当前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基础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而且因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人员的“走出去”“请进来”与外界交流的增多,各种多样性文化与本地域、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交融性发展,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发展态势。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和现实状况而言,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是一种现实态的必然结果,但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视角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民族文化渐现缺乏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和传统性。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中,民族地区基层文化艺术受到的冲击可能最为显著。一方面,民族地区基层文化作为弱势文化它不可能受到更多关照甚或被淡化或边缘化,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原生性,即民族性没有了,有些勉强存在一些“地域性”特征,有些也只能从名称上或个别史料中循迹到一点线索。另一方面,因为受大众传播和主流主体汉文化的影响,以及有的少数民族本身对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在主观意识上重视不够或者说无能为力,在行动上没能很好的加以保护和宣传,加之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发展滞后影响和各种人才、物质资源等方面的制约无力为继。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大格局的背景下我们注意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独特性,必须关注到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和融合性问题,在现代社会急速的演进过程中,传统文化既不可能独善其身保持不变,更不可能成为静态的某种物质。

四、结语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篇8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与经济实力、市场化程度有一定联系。一般说来,强而有力的经济基础、完善的文化市场的确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湖北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应将目光瞄准发达地区甚至国外市场的需求,文化开发战略一定要结合国家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有关政策,要考虑湖北民族地区的历史和人文景观,还应当注意结合和利用区域原有的象征资源如语言、仪式、戏曲、说唱、歌舞等等。湖北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在学习、适应、掌握现代化物质手段和利用文化资源的同时,应该求助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说,“他们要对传统文化的边界、政治经济的边界、人格心理的边界做重新调整,以求得在国际文化、国内主流文化和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某种‘人文生态平衡’”。湖北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几千年历史风云的激荡造就了生生不息的文化源脉,使这片土地上遍布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

湖北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一为武当山古建筑群,一为钟祥明显陵(与明十三陵和清代诸陵等众多王室陵墓合为“明清皇家陵寝”世界遗产)。先人留下的这两笔文化遗产,珍贵且稀有,都是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独特魅力的杰出代表。郧西、郧县、长阳等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证明几十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京山县屈家岭出土的蛋壳彩陶,距今已有4000多年。黄陂县发掘出土的商代古城———“盘龙城”遗址,距今也有3500多年。还有武汉龙泉山明楚王墓群遗址、随州擂鼓墩遗址、建始巨猿洞遗址、大冶铜绿山遗址等等。湖北大地还是一个人文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这里不仅有各种历史文化遗址,还有不同民族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以及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在这里适合“建设一些天然的生态博物馆”,以便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尽可能原生态地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更多地保留历史风貌、文化内涵和文化多样性。湖北大地既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之地,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特色鲜明、样式众多的民间文化。其境内共有少数民族40多个,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满族、蒙古族等,各民族文化在这里共存共荣,构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共生地带。区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充分展示和合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一切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中,文化资源是最高层次的,也是最具开发价值的。人类社会各民族的多样性的文化、多重性的知识系统、多元化的价值体系,能够为方兴未艾的知识创新、欣欣向荣的知识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潜能,为具有高文化含量的新型人文经济的形成开辟可观的前景。因此,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生态的破坏是人类历史的最大悲哀。文化生态的保护要求人们既要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又要有深远的文化眼光。

文化资源的保护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求把文化与其历史和环境协调起来,使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保持它原生态的状况。湖北民族地区开发涉及多个民族,没有文化的沟通与认同,就会在文化交融中引起不必要的民族纠纷。湖北民族地区各民族丰富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成为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民族发展的最初根源与面向未来的可持续性。没有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扶植保护,不仅难以全面认识中华民族5000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也难以完成建设新文化的历史使命。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活力的源泉和体现,但是,“在以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为表征的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人类文化的趋同性、单调性、重复性色彩日益加重。无论是原有文化多样性的继承还是新的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构建,都面临重重困难”,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土壤正在逐渐丧失。因此,区域开发过程中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好与坏,也决定着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任何一个地域和民族,如果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其特定的文化系统都终将走向单一化。同样需要关注的是,民族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强力冲击下,正以惊人的速度与现代文化融合或走向弱化,失去它固有的特色和个性。因此,文化发展也需要像保护物种多样性那样保护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像关注自然生态那样关注区域民族的文化生态。无论是有形的文化还是无形的文化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湖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来说,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传历史、表演艺术、风俗习惯、节日礼仪等,是民族基本识别的标记,是维系民族、社区存在的生命线,尤其需要加以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倘若失去原有的文化生态,其利用也就无从谈起。而保护又应是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开放性的保护,能逐步调整湖北民族地区各民族文化对现代文化的适应能力和消化能力,使该文化在注入新的文化因子的同时,又不失去本民族固有的文化要素,并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二、发展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战略需要创新

湖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极其丰富: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及制作技艺,如土家吊脚楼建筑工艺,坝漆生产技术,西兰卡普制作,民族美食合渣,炸广椒制作等;传统医药,如1500余种乡土药物,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两大类独特医术;濒危的土家语言;口述文学和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剪纸等民间文艺,如建始丝弦锣鼓、宣恩耍耍、长阳和巴东撒尔嗬、恩施山民歌、利川龙船调和肉连响、鹤峰和恩施傩戏、土家族古老而特有的来凤摆手舞等;传统礼仪、节日、庆典、游艺、禁忌、等传统习惯,如土家族人的情人节七月十二“女儿会”,男婚女嫁唱《哭嫁歌》,死人唱《丧鼓歌》,跳撒尔嗬,建房唱上梁歌等;土著知识;以及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建筑物和场所等等。所有这些底蕴丰厚的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文化遗存和独特的自然资源,都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文化资源。

合理地开发这些资源,就有可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其商品化程度却很低,已有的文化产业精神内涵和艺术精致程度也较低,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这说明,空守着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不能必然等来发达的文化产业,在世界性市场已经形成的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能利用多少资源。湖北民族地区要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必须实行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与开发,特别是需要学会用市场的眼光来审视现有的资源,用市场的机制来整合现有的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掘优势,弘扬传统,发展特色。发展文化产业,物质投资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也不是可以依赖的必要条件,关键在于人的观念和智慧,特别是需要有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这里尤其要强调创新意识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创新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经验可循,一切都要靠实践、探索和创造。20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在世界强国进程中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最大历史性挑战就是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不可否认,由于历史的原因,湖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中还沉淀着一些保守封闭的因素,使得荆楚大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商品和市场优势,传统的历史文化优势难以转变为综合创新的新文化优势。同时,人们陈旧的观念、落后的管理体制以及不规范的准入制等因素,都严重制约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亟需以观念、战略、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来推动丰富的文化资源向发达的文化产业转化。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是在观念上创新。在市场主导生产的条件下,文化部门是一个精神型产业部门,文化产品是具有思想内容的物质产品,是精神价值具体物化的载体,文化生产部门应该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只有消除了对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狭隘、片面、模糊甚至错误的理解,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战略也需要创新。战略是着眼于全面与长远的思考和决策,必须合乎实际,因地制宜。首先,要在产业选择、发展模式、区域布局等方面确定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组织“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使湖北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遗存以及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其次,要以恩施、襄樊等民族州和历史名城为龙头,以文化资源为纽带,加强地区间的联动开发共建,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的文化新形态。再次,要加强与文化产业化发达的国内、国际各地区的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最后,要发展湖北民族地区基础性文化产业,如艺术演出业、文学艺术创造业、教育产业、科研产业等。

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要制度创新。具体包括完善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制度,规范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秩序;实践广泛开放、灵活适用的新的文化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对湖北民族地区现有的文化单位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建设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将经营性文化单位逐步向企业型、产业型文化单位转变,形成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建立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大力扶持文化个体户和民营文化企业,鼓励个人、单位、团体捐赠和设立文化发展基金。诸如此类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是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化的设计应该自始至终融入我们对古典,也就是传统文化精髓的推崇,使得文化发展中质朴与华贵、现代与古典相得益彰。通过创新和开发文化资源提高文化品位,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质的同时享受现代文明,是湖北民族地区在当代腾飞的关键之一。我们可以利用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利用区位优势,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实现各种文化在互补中的优化和创新;还可以利用系统优势,开发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化的人文经济。文化产业化不但可以使湖北民族地区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使湖北民族地区文化获得可持续发展,使其地方文化优势转化为区位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种转化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的一种自然延伸。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先进的文化可促使社会跨跃式发展,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深度发展。一种文化太古老,也势必会太沉重。湖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中沉淀有保守封闭的因素在所难免,因此,建构文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需要有勇气打破传统文化中僵化保守的因素,打破现有重经济轻文化的格局,在文化大开放中实现文化大开发。

三、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途径选择

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途径选择,既要从区域文化的现状出发,又要服从于为实现区域的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个大前提,从历史和文化的双重视野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

(一)增强人们的文化意识,培育现代文化人,凝聚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

现代文化人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逐步实现了人的现代化,培育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广义的文化人群体。美国学者英克尔斯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可见,在日益变迁的湖北民族地区文化氛围中,直面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胸怀“文化人”的理想,增强文化的自觉意识,塑造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全新的自我,逐步实现人的现代化,培育和形成一个广义的文化人群体,既是区域文化建设的先导,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我们应该立足当下,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创新发展时代文化的精髓,增强人们的文化意识,实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推动社会的进步。二是植根于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保护和培育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民族民间文化是发展民族地区文化的精神支柱与民族根基,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增强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地位和作用的了解,增强对传承人作用的认识,推动他们肩负并参与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和培育工作中去,是从另外一个侧面对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推动和促进。

(二)实施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促进区域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篇9

(四川民族学院 体育系,四川 康定 626001)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康巴藏区中学学校开展藏民族传统体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藏民族传统体育在康巴藏区中学的开展状况远远落后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体育项目;学校体育课程未包含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学校文艺表演和节庆活动少量涉及外,学生难于在校期间接触到藏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学生对藏民族传统体育认知性差、参与少、对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淡薄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康巴藏区;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学;开展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097-03

康巴藏区为我国三大藏族聚居区之一,包括四川藏区(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西藏的昌都地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及果洛的部分地区,地区总面积为24万平方公里,藏族人口108万余人,约占藏族总人口的25%,是仅次于西藏的第二大藏族聚居区,除藏族外,区内还有羌、彝、纳西、蒙、回、汉等10余个民族,其中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处康巴藏区的核心位置,是以藏族为主体,藏、汉、彝、羌、回等22个民族,分为18个县,326个乡镇,2068个行政村,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7万,是康巴藏区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民族聚居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坚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工作准则,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对促进康巴藏区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持续稳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力开展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加强各地区的联系,增进感情、促进民族团结、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身体素质和文化修养,对地区稳定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对康巴藏区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民生状况,落实“稳藏必先安康”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必要性.学校体育发展好坏、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状况直接影响着该地区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1 康巴藏区藏民族传统体育内容

康巴藏区地处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气候恶劣,历史悠久.早在吐蕃王朝时期,许多体育项目已初具雏形,如抱石、骑马射箭等.藏民族传统体育一直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来保护和传承,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经过人们不断的实践和演变发展而来.许多项目都是与日常生活和民族习惯息息相关的,比如竞技类的马术、射击、赛牦牛、押加、抱石头、赛马等;表演类的丢窝窝、套转头、踢毽子等;还有健身类的跳神、转山、转经轮、藏舞、锅庄等等,其形式多样化、简单化、民族化,易于推广.

2 康巴藏区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现状

四年一度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我国政府大力倡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强有力的举措,这也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的方式,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示,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这并不能完全代表民族传统体育兴旺发展和民族文化的振兴.在康巴藏区,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仅在民族节日中才集中展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5月份的赛马节就是鲜明例子,马术、朵加、射击、赛牦牛、押加、赛马等绝大部分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在这个节日开展.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藏区最传统的、最具民族特色的项目,没有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民族体育运动会,也没有建立健全的竞赛体系,相对国际体育项目来说,康巴藏区人们普遍对藏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性差、关注度低、了解少,参与少.无论竞技项目还是表演项目,在参与锻炼时,绝大多数人群还是选择了更为普及的篮球、乒乓球等;老年人选择慢跑、快步走、广场舞、太极拳等;年轻女性更是倾向于健美操、有氧操、瑜伽等锻炼方式;儿童则是爱好穿着漂亮的服饰,喊着口号,学练时尚的跆拳道等等,这已是公众普遍认识和现实选择.

藏民族传统体育在康巴藏区并不普及,虽然有很多传统项目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都具有健身、娱乐、竞技、文化、教育等功能,但始终未能推广,学校体育除少数高校和地方竞技体校有项目开展外,义务教育几乎没有开展任何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见民族传统体育赖以存续的社会基础在逐渐丢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振兴之路可见艰难.面对民族文化的逐步失落与消亡,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和正视现状,科学的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功能,提升和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寻求与新环境的适应.

3 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康巴藏区中学开展现状

3.1 落后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体育项目

在康巴藏区,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特殊的地缘环境和资源匮乏影响,人才流失,教育的整体质量比较落后,学校体育建设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整个康巴藏区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完善的竞赛体系保障,在中学学校体育的开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体育项目.广西壮族的板鞋和投绣球、瑶族的射弩、苗族的爬坡杆和打草球、侗族和壮族的抢花炮以及深受各民族喜爱的打陀螺、踢毽球、赛龙舟、武术以及舞龙舞狮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入各地社区、学校、甚至乡村,得以广泛开展,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培养了许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不少项目也融于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进入课堂.云南省的射弩、陀螺,开展最为广泛,各地区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单赛项目,仅陀螺场地就有200多个,城市的几十块陀螺场地从早到晚都有人打陀螺,该项目作为人们首选的健身项目,早已列为民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之一.湖南的高脚竞速、蒙古的摔跤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当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代表,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已普及各级学校,盛行开展.藏民族传统体育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独特性强,最为广泛开展的是藏式摔跤、押加、牧区的赛马、赛牦牛,但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康巴藏区没有定期举行的竞赛体系、没有专业的比赛场地、没有民族传统体育基地、没能建立良好的社会基础、没能得到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更没有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指导员,项目开展的社会资源极度缺乏.在康巴藏区的体育事业里,广泛开展的是国际体育项目,如篮球、田径等,学校体育由于专业人才易流失、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不够重视、师资匮乏的制约,在义务教育阶段几乎没有开展正规的体育项目教学,中学体育同样受体育师资专业影响,以篮球、田径、足球项目为主,少数中学开展了乒乓球、排球、健美操等项目.总体来说,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的开展现状,无论是政策制度、社会基础还是体育师资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体育项目.

3.2 体育课程未包含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学校教育是推进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方式,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得以有效保护和传承,需要建立学校教育的长效机制,把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深入课堂.

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民族性强,分为竞技性、娱乐性、表演性项目,有些项目受器材和场地的影响难以在学校开展,比如:赛马、赛牦牛、马球等,可以选择在场地上和器材上经济适用、简单易行的项目,如押加、朵加、北嘎、格吞、赛跑等进入学校.调查发现,没有一所中学学校把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中,学校的运动会和文艺活动中少量涉及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仅以表演性的锅庄为主.开展最为普遍的体育项目是篮球,条件好的个别学校拥有标准的塑胶田径场、篮球场等,大部分学校的运动场是碳渣跑道且不标准,条件比较落后,即便如此,每所学校都拥有至少4个以上的篮球场,课余锻炼以篮球为主,学生非常喜好这项运动.在青海玉树最为普及的运动是足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竞技水平普遍高于其他藏区.

3.3 学生难于在校期间接触到藏民族传统体育内容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和社会责任,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对藏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开发.藏民族传统体育要得以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学校教育是重要的途径和方式,需要藏区各级学校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广泛开展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在康巴藏区,受藏民族传统体育整体发展落后的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不重视,学校体育教学没有按时按质完成,藏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没有藏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没有专业的比赛场地、没有开展丰富的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难于接触到藏民族传统体育内容,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仅出现在文艺表演和民族节日中少量涉及,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没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3.4 学生对藏民族传统体育认知性差、参与少、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淡薄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近现代各种体育活动项目形成和发展的源头,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藏民族文化的代表,具有典型的民族性、独特性、地域性特点,在藏区深受人们喜爱且普遍开展.调查发现,康巴藏区中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性普遍较差,参与少,除武术和押加相对参与度较高外,其他项目仅是听说过而已,大部分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无所知,对发源、流行、发展、传承于藏区的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情况依然很差,所了解的项目仅是看见过、听说过,真正参与过的项目极少,除在家乡民俗节日盛行开展的项目外,学生没有直接参与感知的机会.

受康巴藏区藏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发展影响,社会资源缺乏,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没有规范化、制度化的竞赛体系、没有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没有民族传统体育锻炼氛围,大多数中学生都集中居住在城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藏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对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了解甚少,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淡薄,兴趣性也不高.

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康巴藏区中学体育如此的开展现状,其原因有很多,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不重视、社会基础差、体育教师的专业缺乏、场地器材严重不足、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脱节、学生压力趋向、自身锻炼意识淡薄、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淡薄、家长意识趋向影响等,都严重阻碍了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开展和发展.

4 建议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学校体育教育是振兴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良好的民族体育文化教育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改变康巴藏区藏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学学校体育的开展现状,保障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政府职能部门应依附国家发展的大好形势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之东风,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坚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工作准则,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发展康巴藏区藏民族传统体育,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增加场馆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突出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性、体育性、民族性,提升民族文化内涵,建立健全竞赛体系,全面提高群众参与度和认知度,建立良好的社会资源,为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把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程,进入课堂,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普及化,在学校体育领域全面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广泛开展,保障教育的延续性,加强专业师资培养和场地建设,广泛开展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建立更广泛的校园基础,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使藏民族传统体育变得更加健康和更有生命力,这样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文化.全面推进康巴藏区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加强各地区的联系,增进感情、促进民族团结,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又提高了身体素质和文化修养,对地区稳定也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会继锅庄之后,像篮球、足球、田径、乒乓球等运动项目一样普及康巴藏区的每所学校,希望能继武术、龙舟后,有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

参考文献:

〔1〕赵文韬.康巴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和体育教学调查[J].教育界,2010(14):57-58.

〔2〕杨爱华,李英,易定恩.三峡库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调查研究[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5):110-112.

〔3〕赵静冬,陈宇红.关于少数民族体育学科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34-36.

〔4〕刘少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西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6):1-2.

〔5〕王晓飞,郭永红.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118-119,125.

〔6〕余万予,郑国华,朱小丽.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28-30.

〔7〕陈兴亮,万德权,刘通.阿坝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5):50-52.

〔8〕杨秀芳.试论贵州土家族傩堂舞戏的体育渊源及其开发保护[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95-96.

〔9〕冯胜钢.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存在方式和存在基础的特征调查与近30年内逐步现代化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1462-1464.

〔10〕李中辉,张熙.邵阳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03-105.

〔11〕霍红,孙淑惠,王洪珅.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向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4):1-4.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篇10

摘 要: 彝族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起步较晚,其传播内涵、途径等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分析彝族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问题着手,提出彝族文化国际传播的原则和途径策略。

关键词: 彝族;文化;国际传播;原则;途径

中途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 : A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彝族传统文化国际传播途径的调查与研究”(YZWH1521)阶段性成果。

引言

现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生存在其中的“每个人类文明都会沉淀出其特色文化”,各种文化要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彼此展示自我形象,激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强化民族意识,构建民族认同。彝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员之一,拥有久远的历史、古老迷人的风情文化,要让世界了解彝族,就得让世界了解彝族的传统文化,而让彝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就离不开国际传播。彝族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是指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各地传播彝族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态,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彝族传统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在互动交流中实现文化的发展,可展示彝族的自我形象,也将对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怎样传播,通过什么渠道走出去即国际传播的途径直接影响到彝族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效果的实现,影响其在全世界能行多远,能走多深,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去审视彝族文化的国际传播,深入思考其传播内涵及传播途径策略。

一、彝族文化国际传播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政策以及各级组织的支持,文化精英及其民间艺人的推广,总体而言,彝族文化的国际传播,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1 组织传播

各级组织参与彝族文化传播,组织化的传播,为彝族文化传播的协作性提供了保障。 彝区政府、组织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纷纷组织各类文化活动让彝族文化走向世界。

首先,各级政府、组织参加各类国际艺术节。如:2010年凉山州小学生参加“韩国江陵第九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 2011年,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艺术团参加了韩国第14届国际假面舞节;2012年,凉山州歌舞团赴荷兰参加第六届芬洛世界园艺博览会,同年,赴香港、法国等进行交流演出;2013年前往加拿大演出,2014年,参加老挝金三角首届国际旅游文化节;云南双柏的“老虎笙”表演队多次赴日本、法国等地表演。

其次,各级政府、组织举办各类彝族文化学术活动。1995年,1998年, 2000年,2005年和2013年国际彝学研讨会分别在美国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德国特里尔市,中国云南石林、凉山美姑,西南民族大学等举行,将彝族绚丽的文化向世界展露。2000年,凉山州民族研究所的彝学小组,在美国举办彝族文化展览。凉山州政府组织制作的《大美凉山》、《锦绣凉山》《美丽凉山》等英文宣传片,彝族人网(http:///)推出英文版。

彝区各级政府e办丰富多彩国际火把节,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举行各种文艺演出、民族艺术品博览会、彝族传统选美大赛、民俗体育活动、民俗文化旅游节等对外文化传播活动,取得了较好传播效果,在展示彝族民族形象,宣传彝区发展成就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1.2 个体传播

文化精英、各类艺术家宣传推广彝族传统文化。这里的文化精英是包括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在内的文化名人,他们常出于一种文化使命感和内心的恋旧情结,不遗余力推广彝族文化。

彝学泰斗刘尧汉教授,为弘扬彝族文化奉献了毕生精力,对宣传彝族文化、提高彝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作出了重大贡献。在50多年前,彝族撒尼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被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等多种语言在海外流传,在日本还被改编成广播剧、歌舞剧、儿童剧等艺术形式。出于对彝学的迷恋爱好,美国人类学家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发起组织了国际彝学研讨会,不遗余力推广彝族文化,并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

阿育几坡教授教授编著的彝族传统文化典籍彝汉英对照版:《玛牧特依-彝汉英对照》和《勒俄特依--彝汉英对照》,马林英教授和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Dennis Elton研究员、Susan Gary研究员共同编著的《彝汉英常用词词汇》等的出版,对彝族文化国际传播起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著名导演张蠡执导的原生态故事片《我的圣途》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将 “彝族风”刮遍了整个威尼斯。彝族著名演员杨丽坤,彝族歌手倮倮、曲比阿乌、安冬、彝人制造组合、太阳部落组合、彝人传奇组合等将彝族文化通过歌曲、影视传遍世界。

二、 彝族文化国际传播问题

彝族文化的国际传播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域偏僻、经济落后、受众人数较少、传播范围相对狭小等因素影响.彝族文化国际传播存在主体单一、内容和渠道零散、内容的碎片化,没有品牌优势,没有形成强大系统。

2.1 主体的单一性

通过彝族文化国际传播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彝族文化产业的发育状态还很欠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并未融入大众的现代生活并吸引国内外民众,有兴趣传播彝族文化的大众个体比例相对比较低。彝族文化的境外推广主要依靠专门的组织和政府的力量,普通民众对彝族文化态度比较冷淡,彝族文化的媒介介入度偏低,不能对来华,来彝区的外籍人士起到推介传统文化的中介作用。

2.2 内容和渠道的零散性

当前彝族文化国际传播活动表现形式主要为“文化交流活动” “贸易洽谈”及友好往来等。从单一活动看,都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但这些对外传播活动多各自为政,从各传播执行主体的传播意愿出发,是零散的,没有统一、系统的规划,没有形成整体传播,而是形成多个形象空间,或单一或重复,大大降低了传播效果。

2.3 活动内容的碎片化

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碎成诸多零块。彝族文化国际传播活动形式大多是传统的歌舞活动,传统民俗活动,传播受众会认为这次彝族歌舞太美了,民俗活动太精彩了等,但受众接受的内容随时从这一内容跳跃到另一内容中去。歌舞活动代表的碎片化的信息内容于彝族文化整体而言是什么?或者受众心中的彝族文化整体形象到底是什么?受众欠缺一个清晰准确的认知。

三 彝族文化国际传播原则与途径

传播彝族文化,是彝区对外传播活动的核心支柱之一,彝族文化要走向世界,需要遵循可行有效的传播原则,建立良好的对外传播途径,才能让世界了解、认知和认同。

3.1 彝族文化国际传播原则

3.1.1 明确政府主体角色,重视民间力量参与

国际传播是指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过程。现阶段彝族文化国际传播的主体应该是各级政府,主要渠道为官方媒体。各级政府应设专职部门,选拔具备传播、媒介、公关及民族文化等学科背景的人负责对外传播工作,使国际传播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同时,非官方或民间传播的力量也不容小觑,民间力量指的是:非政府组织、商业企业组织、著名学者、海外留学生、文化名人、艺人等。民间传播因其亲切性和非官方性,往往更能为国际受众所接受。

3.1.2统一文化的代表性主题,打造民族形象品牌

彝族文化国际传播的主题设置要能代表独特的彝族文化,只有能代表独特彝族文化的主题,才能打造专属于彝族文化的魅力性形象,提升彝区的文化软实力。彝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迫切需要在地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凝练统一的形象,打造民族形象品牌。这一形象品牌既需要反映历史的沉淀,更需要反映时代的声音,勾勒出彝族文化的独特面貌。这一民族形象品牌需要注入彝族文化的灵魂,从图形、字体、色彩等视觉形象基本要素着手进行设计研究,打造出一个或一些能代表彝族文化的精华,具有彝族文化传承性又有商业典型性的民族品牌。这样就可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变文化“送出去”为“卖出去”, 从而真正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发展之路。

3.1.3 保持主题信息传播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彝族文化国际传播是一个长期发展、逐步积累的过程,需要有计划、有步骤、不间断的围绕传播主题不断的信息传播才能累积效果,从而使传播效果达到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整个传播过程首先需有效预防在主题设置上自相矛盾、时断时续、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其次,需对某一类信息主题进行时间上持续传播和内容上的连续传播。文化传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文化传播的受众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因此,整合资源,长远规划并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传播彝族文化信息主题或者价值观念方能引起共鸣,对某一类主题要不断深化的挖掘,才满足国际受众对某一类主题不断探究的热情和兴趣点,达到传播整体文化的目的。

3.2彝族文化国际传播途径

随着彝区经济政治的发展,彝区应结合彝族自身的文化特色,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建立良好的对外传播途径。

3.2. 1活动传播

随着社会发展,文化作为软实力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文化因素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经济活动中,因此,彝区需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能树立民族文化品牌,增强综合竞争力。彝区各级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体都投入到增强彝区文化软实力的事业中来,在拥有丰厚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彝族文化,打造民族形象品牌,充分认识自身的文化优势,利用各种活动(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官方或企业、集体或个体),各种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采取各种形式如各种会展、文艺汇演、庆祝活动、学术交流等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加大彝族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以文化来促经济发展,又以经济来发展文化。

3.2.2 教育传播

推广彝语及彝族文化教育在世界的认知度,是彝族文化得以发扬的有力保障。现阶段,彝区建设应有意识的聘请专家、发掘群众的力量共同发扬彝族文化,提炼出经典的传播公示语在机场、酒店、旅游景区等以彝、汉、英三语展示,既能装点美化环境,同时也宣传了彝族文化。其次,政府还应利用各级教育资源,吸引国内外人士了解学习彝语及彝族文化,扩大彝族文化的认知度。

3.2.3 文学传播

文学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世界全球化也大大加速了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各级组织应把握机遇,组织专家学者收集、整理、提炼代表独特的彝族文化的文学作品,通过翻译彝族文化中的优秀作品,让国际社会普遍了解彝族文化的底蕴。比如:以《阿诗玛》等彝族文化经典为素材,编写更多适用于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人的彝族文学经典故事丛书等等,促进彝族传统文化向更大范围传播。

结语

彝族文化际传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国际传播过程会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只有发挥组织、群体、个体所有力量,结合运用各种传播途径,才能极大地提高彝族文化国际传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丹尼斯 麦奎尔. 大众传播模式论 [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