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十篇

时间:2023-07-06 17:44:22

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

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篇1

(一)企业年金制度

2004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第20号令《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规范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基本养老、个人储蓄性养老构成城镇职工养老体系的三大支柱。

(二)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目前,全国共有年金管理机构34家,共计57个资格,其中受托资格10个、账管资格17个、投管资格20个、托管资格10个。

表1:我国现行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资格情况表

截至2014年底,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达到7688.95亿元,有73261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达到2292.78万人。

二、商业银行发展企业年金业务的必要性

(一)商业银行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的重要载体

人口老龄化和普通民众“资产管理”意识觉醒背景下,商业银行存款性质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简单地说,就是“短期存款理财产品化,长期存款养老金产品化”。大力发展以养老金资产管理的新兴业务链,将突破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模式,开辟一条新的资产管理渠道,促进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对公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和发展。

(二)商业银行实现综合化经营重要平台

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相比,年金业务涉及保险、基金、证券、信托等多种业务,通过与上述业务的衔接,以及和资本市场的融合,将促进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为其未来发展创造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三)商业银行稳定客户、实现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

由于企业年金具有长期性、积累性、稳定性、规模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巩固和密切客户关系,防止优质公司客户流失,并争取新的客户资源。并且年金业务形成的业务收入具有低风险、收入长期稳定的性质,有利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稳定增长。

三、商业银行发展企业年金业务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空间巨大

根据人社部规划“十二五”末,全国企业年金资产将达到1万亿元。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养老金市场。广阔的业务市场将为商业银行带来源源不断的业务机会,实现中间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并带动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的整体发展。

2.国家利好政策不断出台

(1)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扩大。2013年4月,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及《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前者放宽了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后者则允许年金投资管理人发行养老金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年金“松了梆”,扩大了企业年金基金可投资的范围,能够增加资产配置的灵活性与主动性,有效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提高投资效率。

(2)新税优惠政策。2013年12月,《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对企业及员工在年金缴费环节和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环节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将纳税义务递延到个人实际领取年金的环节,实现了税收递延,减轻了企业和员工的税负,激发了企业设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职业年金的推进。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按照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4000万,平均月工资3000元,70%的参与率计算,职业年金年新增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也将带动企业年金市场新一波的快速增长,扩大商业银行的年金业务规模。

(二)挑战

1.企业年金市场竞争激烈。年金管理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商业银行不仅面临银行同业的竞争,还面临着与保险、基金、信托公司的竞争。特别在受托业务方面,由于保险公司在专业团队、精算技术、服务理念、补充养老经验,以及专门为企业年金设计的IT系统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同时凭借拥有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双重资格,约60%以上的法人受托业务由养老保险公司揽获。

2.企业年金业务整体收益偏低。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等文件的规定,商业银行从经营企业年金业务中获得的收入主要有:受托管理费,最低为托管基金净值(下同)的1‰(不超过2‰);托管费,最低0.7‰(不超过2‰)。账户管理费最低1元/月.人(不超过5元/月.人)。该收益远低于银行投入的营运成本。

四、商业银行发展企业年金业务的建议

(一)加快产品创新,实现业务长远发展

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开拓企业年金蓝海。创新不仅包括不同客户、服务领域的创新,如针对具有延期支付性质的各类资金进行产品开发,包括企业为职工发放的补充医疗、住房补贴、高管薪酬延付、员工持股计划、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等。还包括投资领域的创新、合作机构的创新,如发展养老金理财产品以及与投资管理公司合作发展养老金产品。

(二)加强联动营销,提升业务综合回报

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方案,如给予企业年金客户信贷业务办理优先权,以及为企业年金客户员工提供各项个人金融服务,开展个人养老理财规划、高端产品联动营销等,在增加客户粘度的同时提升养老金客户的综合贡献度。

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对策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日益成熟、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飞速发展,一种熟悉而陌生的事物一夜之间席卷中华大地,并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互联网金融以如此瞩目的姿态向我们大步走来。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全面发展带给传统银行巨大冲击。因此,如何解决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困境,成为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金融全面发展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困境

1、传统服务模式僵化,客户体验有待提高

去银行办理业务总是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排队时间过长、办理业务缓慢,面对内容繁杂的合同无所适从。即便是作为优质客户去银行办理理财业务,也同样会遇到困扰。种类繁多的理财项目,让人一头雾水的解释条款,这些并非是每个人都能轻松看懂的,大部分要依赖理财经理的人为解释。在这样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知道是否真的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产品,理财经理的专业能力在帮助我们的同时却没能解决信息透明的问题。

2、产品过于传统,创新力度不足

近些年来,随着银行间竞争逐步加剧,利率市场化号角不断吹响,商业银行已将产品创新摆在了重要战略位置,但由于监管威慑和相对保守的经营理念,产品的开发依然因循守旧,无法打破旧有模式,表面丰富的产品线下,是单一的产品模式。而新兴互联网公司天生饱含创新基因,没有历史包袱,产品开发思维更加开放、大胆,加上监管层对新生事物较高的容忍限度,使得他们在产品的研发中充分博众家所长,结合互联网的丰富实践,能够推出让潜在客户耳目一新并乐于买单的产品。

3、银行间同质化竞争严重,传统客户开发模式后劲不足

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优势,引入大数据概念,在打通销售渠道的同时建立了目标客户的精确制导体系。如余额宝的兄弟“招财宝”等与小额贷款和P2P相关联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更是将大数据发挥到极致,在风控、客户拓展等方面更加科学有效。而传统商业银行虽然近几年来一直在做着互联网金融的开发工作,却因力度不够、思维滞后等原因没有突出成效,依然在同质化竞争中享受着乐此不疲的红海,没能形成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客户开发策略。

4、线上金融服务短板明显,短期内无法挑战新兴互联网金融公司

传统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大军虽然在最快时间内做出了反应,纷纷祭出自家开发的“宝宝”产品,试图跟上时代的脚步,但与阿里金融等基于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支撑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依然只是形似而神离,核心竞争力无法在短期复制。无论是理财类产品还是授信、P2P等产品互联网金融占尽先天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拥有庞大的网络用户为其买单,传统商业银行想要在保住传统业务模式基础上对其构成威胁在现阶段难以实现。

二、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

1、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拓展服务平台加强客户体验

互联网金融在这几年发展迅猛,很多互联网大公司已经渗透到传统银行行业当中,使得他们的发展开始变得举步维艰。现今,互联网金融态势良好,因而对于传统银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应对当前的互联网时代。相较于其他的理财产品,余额宝在其销售理念与途径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低成本地实现理财业务;在产品设计上,就算只有一元,客户也可以享受收益,这也是余额宝注重用户体验的一方面。简单来说,余额宝做到了“随时随地销售产品”。相比之下商业银行并没有给客户提供一个良好服务体验,门槛较高且具有较强的金融排斥性。

2、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加强创新丰富产品线

商业银行在运营的过程中,应将互联网的理念实施在理财产品的设计上,进一步市场调研,进一步换位思考,加强创新,更为精准的把握到客户的服务需求。从客户的角度去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以达到最大化用户体验。同时还要扩散在传统网银的支付,甚至借贷款等业务上进行业务创新。例如,与业绩好、流动性强的公司进行合作,理财多样化,比如余额理财及T+0货币基金支付功能等。余额宝之所以一经推出就引起巨大反响,从侧面反映出了引导投资者进行投资所能带来的效应。

3、大数据经营战略,通过强化客户开发针对性摆脱同质化竞争

大数据经营在这个时代开始兴起。余额宝就是依靠大数据才可以做到精确、准确的销售。当前,大数据的应用已经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当中,使人们的生活形式、思维方式以及工作模式均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传统商业银行可以依据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将客户的偏好加以区别对待,无论该客户是哪种类型的客户都可以制定精准的产品,并依据大数据制定经营战略,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避免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客户资源和系统优势应被商业银行广泛利用起来,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推广和共享,银行+电商的商业模式的实现;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百度等搜索引擎也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4、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深化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共赢未来

互联网金融具有十分强大的线上服务功能,拥有海量的客户群,支付快捷方便、操作容易都是其优点。但传统商业银行依然存在自己的优势。首先是在提取现金方面,商业银行能够使客户实现提现,但是余额宝目前无法做到;其次是余额宝基本只能进行网络消费,而商业银行却能提供实体店铺的刷卡消费。由于目前余额宝并没有开展线下服务的内容,即便是其网上支付性能能够超过商业银行,但是对于余额宝或支付宝来说,其资金的流动还需要经由银行卡来实现。商业银行可以针对余额宝这一劣势,将自身的线下优势利用起来,为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安全、快捷的服务功能,以便吸引更多的客户。

作者简介

吕瑶,辽宁大学博士,沈阳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经济学。

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篇3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风险管理;体系再造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深刻影响仍在蔓延,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实际上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1],并逐渐扩散到欧洲、日本等金融市场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此次危机造成的巨大影响使得全世界的银行更加关注风险管理工作,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我国对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商业银行显得更加迫切。

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我国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多以中小企业和市民为其服务对象,其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有效运转直接关系到当地社会民生的改善和平安金融目标的实现。截至2010年,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共有147家,总资产78 526亿元,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也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本质上就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已然构成了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伴随当前金融竞争异常激烈,金融市场蕴藏的风险也愈来愈大,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在复杂的金融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成为其无法回避且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Lam指出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是银行成功经营的不可或缺的因素[2]。刘晓勇[3]在研究中也指出,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决定了银行的竞争优势。此外,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已成为中小商业银行实现下一个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加快推进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提升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是银行积极应对各类风险和危机的冲击,保障其持久稳定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创建平安金融的战略举措。

本文首先探讨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新要求,随后分析了当前中小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风险管理体系再造模型,并从银行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体系、业务流程再造等六个关键环节展开具体阐述,以期构建中小商业银行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作为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准则,持续发展的《巴塞尔协议》代表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为全球银行风险管理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在“十二五”时期,我国银行业将加快推进《新资本协议》第二版和第三版的同步实施。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早已开展了风险管理的完善和优化工作,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而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由于财力、人力基础薄弱等原因导致风险管理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在风险管理方面还有一些不足。刘睿、巴曙松[4]在研究中指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进一步推广新资本协议是全球银行业的大势所趋,这对我国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新资本协议在我国银行业内的推行和实施又为中小商业银行的规范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小商业银行若能够抓住机遇,明确实施新资本协议总体框架的战略安排,率先从各个业务条线入手来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以此来构建持久的竞争优势支撑中小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1.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创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最为深远。国内学者对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研究不断丰富,对三大支柱展开了较多研究,为新资本协议在我国银行业内推行和实施打下了理论基础。新资本协议中风险管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扩大了关注的风险范围,确立了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黄宪[5]等人通过将COSO报告和新巴塞尔协议结合,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块,实现对各个业务层次、各种类型的银行风险进行综合管理。

第二,注重对银行的资本监管,允许银行可以因地制宜地采用标准法或者内部初级法、内部高级法计算资本充足水平,在降低资金成本的同时,鼓励各银行在风险测量、管理方法上的投资和研究[6]。

第三,强调发挥市场的约束作用,期望通过强化信息披露,使相关利益者敏锐地把握银行风险信息,最终有效遏制银行业风险。我国上市银行有严格的信息披露机制,市场约束能够充分发挥约束作用,从而降低银行的破产风险,在市场约束整体有效的前提下,约束作用发挥的程度取决于银行内部治理的水平[7]。

2.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银行业经过近十年的改革成效显著,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在公司治理、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取得的了突出成效,经营绩效也大幅度提升。在此期间,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中小银行的改革也在推进,但是由于人力、财力等资源的限制,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不够完善。多数中小银行尚未建立清晰完整的风险管理战略以及风险管理政策体系,部分风险管理制度和相关业务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存在政出多门的情况。中小商业银行存在市场定位不准,缺乏与银行战略定位相适应的资本管理方式[8]。特别是当前部分发展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大力推进跨区域经营战略后,面临着从传统“总、支”两级风险管理架构向“总、分、支”三级风险管理架构的转变的问题,这对风险管理体系框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风险管理流程不规范,没有一套标准、统一的授信流程和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流程[9]。在开展具体业务过程中不能够对关键的风险点进行梳理和评估,也没有建立定期和持续的风险监测与报告机制,较难准确掌握放贷后的风险及其控制状况。

第三,风险管理技术较为落后,缺乏合适的风险度量工具。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需要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但绝大多数中小银行由于种种原因,在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方面较为落后[10]。因此,中小商业银行需要借鉴《新资本协议》所凝结的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全面提升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的水平。

第四,由于历史沿革的原因,中小银行的风险文化的基础比较薄弱。不少商业银行没有从文化层面认识并理解风险管理[9]。风险管理存在着“现其形而未具其神”的现象。主要表现如员工对各种风险管理的理论认识欠缺,对风险管理的流程、职责仅仅局限于自身岗位操作领域上。

针对中小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李镇西在研究中提出在“十二五”时期,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风险管理也将受到严峻挑战。中小商业银行应强化系统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与自身发展阶段和业务特点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努力实现持续稳健发展[11]。

二、 中小商业银行风险体系再造的关键环节

中小商业银行在实施风险体系再造过程中,宏观上需要以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作为统领,基于“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持续提升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风险文化”为目标,参照《新资本协议》所代表的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结合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风险管理基础来构建顺应银行业发展趋势的风险管理体系。微观上按照“基于价值的风险管理”理念,从运行机制、基础环境以及风险文化三方面进行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再造和创新,最终将风险管理打造成中小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1.明确自身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新资本协议》强调要稳妥处理、平衡银行的“资本、风险、收益”三者关系,这就需要在充分考虑银行发展战略、经营与风险偏好等因素的基础上,明确风险管理战略,指导银行各业务条线、各业务层次的风险管理工作。银行的发展战略指明了银行在较长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必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制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必须结合银行自身发展战略,使风险管理战略支撑银行发展战略。风险偏好对银行风险战略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确定银行风险偏好不仅与银行的高层管理者有很大的关系,还与股东、客户以及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群体有着很大的关联。确定银行风险偏好,必须平衡好各利益相关群体的核心期望,同时尽可能兼顾到其他期望。最终根据银行发展战略,兼顾股东、客户以及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群体的期望,结合同业经营绩效的差异,综合平衡规划出银行每一阶段的风险偏好。

2.构建分层次风险管理政策体系,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明确风险管理战略后,在满足股东、监管部门、存款人和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对银行经营期望的前提下,制定银行风险管理目标,即,按照“理性、稳健、灵活”的理念发展业务,平衡风险与收益,并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获取合理的回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银行风险政策是银行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分别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具备准确识别、有效监测控制的基本能力和各项指导性政策。我国银监会也先后了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管理指引。为保证各项风险政策的更好落实,体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中小商业银行需要结合自身目标市场,创新性的建立分层次的管理政策体系,满足银行风险条线化管理的需要。

根据不同层面的风险管理需要,中小商业银行可以将风险政策框架体系分为四个层级,并赋予每一层级不同的风险管理职责和工作准则。第一层级是董事会层面的风险政策,主要包括风险战略、偏好,同时明确董事会与高管层风险管理职责的分工;第二层级是银行全行的风险管理政策,覆盖风险管理全流程,是全行各业务条线、各机构都必须遵循的风险管理准则;第三级是分业务条线的风险管理制度,覆盖业务条线内风险管理全流程,是业务条线内必须遵循的风险管理准则;第四级是分产品、业务的管理办法、操作规程,覆盖了产品和业务处理全流程,是业务条线内的机构应遵循的准则。此外,在中小商业银行董事会风险管理政策框架体系下,银行还需要分别制定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的总体政策。作为纲领性文件,各类风险政策需要借鉴其他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实践,明确指出各类风险管理的原则、目标、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最大程度的减少风险案件的发生。

3.实施业务流程再造,规范风险管理授信业务流程。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依靠经验和习惯进行风险管理的层次上[7],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明显。《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明确要求银行建立与其规模及复杂程度相匹配的综合风险管理程序,以识别、评价、监测、控制或缓解各项重大的风险。因此,实现风险管理规范化、条线化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授信业务是银行开展信贷业务的基础,也是中小商业银行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的重点。中小商业银行应该根据流程管理的理念进行风险管理流程和职能的再造,实现风险控制和业务效率的最佳平衡。在中小商业银行具体授信业务流程中可以分为四步展开:第一步,授信前要严格、细致的开展贷前调查,全面掌握客户信息。第二步,在授信中要严格执行授信业务审查的制度要求,进行科学的风险分析和评价后,再通过准确、严谨的项目评估确定授信审批结果。第三步,在信用发放和支付过程中,要严格登记抵质押物的实际情况。按照要求规范进行合同签订后,严格执行放款审核工作,并在支付过程中加强管理。在授信工作完成后,需要继续加强风险管理。坚持贷后风险管理,加强贷中监管,对担保者、抵押物、质押物实行跟踪检查、评估。根据担保者、抵押物、质押物的改变采取相应提高或降低风险措施。同时,在授信工作中要加强授信档案管理和信贷资产风险分级,对不良信贷资产进行积极的经营管理。中小商业银行通过授信工作的条线化、动态化管理,可以及时把握授信业务各环节的风险关键点,降低由于授信环节疏忽引起的不良贷款甚至假贷款发生的概率。

4.实施实时动态风险监测,区别对待重要风险与剩余风险。风险监测是风险评估和度量的前提,有效的风险监测不仅要保持对内外部事件的敏锐性,还要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对银行的影响程度[12]区别出重要风险和剩余风险,节省物力和人力,降低风险管理成本。在差异化风险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风险时间对银行经营的影响程度两个维度构建风险监测指导矩阵,如图1所示。

处于区域6、8、9的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较高,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也较强,此类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尤其需要关注的风险,即重要风险。银行高层以及风险管理部门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专业专门的人员对这类重要风险加以重视和控制,以免由于疏忽、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引起对银行造成重大影响。处于区域1的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较低,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也较弱,即剩余风险。由于规避此类风险的管理工作的效果不大,银行对剩余风险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减少人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降低风险管理成本。处于区域3的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较高,但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弱。对于这类风险,要开发出规范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一方面不让这类风险频繁发生影响风险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另一方面通过规范的处理手段降低这类风险的管理成本。处于区域7的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较低,但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强。处理这类风险管理是要建立风险预警、风险追踪机制,时刻把握此类风险的状态,并适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规避、控制此类风险。此外,由于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变化性,指导矩阵各区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对于所有区域都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尤其是对重要和例外事件保持敏锐的反应力,并即使做出相关风险区域、风险处理方法的调整。通过动态风险监测,最大限度避免因制度或者人为因素而忽视已存在和潜在的风险。

5.构建信用风险压力测算框架,有效识别潜在风险形成防范预案。2009年1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稳健的压力测试实践和监管原则》。压力测试逐渐受到国内监管部门和银行的重视。压力测试作为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分析银行在宏观调控、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和内在经营压力等极端不利情形下所能承担风险冲击的能力,进而衡量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压力测试的结果和建议一方面能够为强化银行风险管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为监管部门分类监管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银监会都明确提出要注重压力测试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压力测试在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中属于一个新兴的领域,中小商业银行在以往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对此关注度并不够,积累也较少。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在压力测试上面需要加大资源的投入,满足银行监管要求,顺应风险管理发展趋势。

银行压力测试通常包括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内容。信用风险是中小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因此建立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框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情景设计是压力测试的基础环节,通常是根据专家经验及历史情景而判断设计的,如企业收入下降、房地产价格变化等风险因子对银行主要贷款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还需要结合压力情景下债项风险缓释价值的变动,综合评估出贷款的五级分类结果,再汇总得到整个贷款组合在不同压力情景下的五级分类情况以及需要计提的拨备等。经过压力测试后,风险管理部门要形成完备的压力测试报告,揭示出潜在风险,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并向高级管理层及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作出报告。通过压力测试实现风险有效预警,风险信息及时传达,风险防范、控制预案适时实施。

6.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风险文化氛围。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是在银行长期运行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模式的综合。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必须依靠银行的全体员工,因此积极推行理性的风险管理文化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全体员工风险管理意识的有效的方法。

在银行高层,董事会和高管层要十分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来塑造风险管理文化,审慎审批风险管理政策,动态调整和优化风险组织架构。在银行中层,各部门经理以及分支机构负责人需要树立风险管理全局观念,在风险管理工作和政策落实上积极配合,保证风险管理政策和要求的传达与落实。在银行各基层岗位,员工要严格按照相关风险管理要求进行业务操作和业务活动,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此外,营造风险管理文化,尤其要突出合规文化,提升风险管理精神文化。首先要规范风险管理制度文化,完善制度框架。如建立基于风险考量的绩效考核体系,将利润与风险直接挂钩,并用不良贷款和拨备等指标对分支机构进行绩效考核等。其次要形成风险管理行为文化,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此外还需要夯实风险管理物质文化,提升技术水平,如加强并提高对风险管理的IT系统支持。最终,在中小商业银行的各个层级塑造全过程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文化,确立业务和管理人员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平衡、追求风险可控下收益最大化的主动行为模式。

参考文献:

[1] 林谦.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体系[J].金融论坛,2009(7):59-65.

[2] James Lam.Managing risk across the enterprise: Challenges and benefits. Risk Management -A Modern Perspective[M].Chicago: Stuart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2006.

[3] 刘晓勇.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J].金融研究,2006(7):78-85.

[4] 刘睿,巴曙松.我国中小银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问题与建议[J].金融与经济,2011(1):4-7.

[5] 黄宪,金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 2004(11):50-56.

[6] 陈德胜,文根第.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 孔爱国,卢嘉圆.市场约束、商业银行治理与风险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0(5):102-114.

[8] 周光宇,甘为民,张先兵.改进中小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弹性机制的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9(9):92-95.

[9] 郭保民.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3):80-85.

[10] 徐建华.次贷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6):40-44.

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篇4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Ⅲ 中国银行业 资本监管

一、引言

新一轮的金融危机中,美国投行雷曼兄弟在其资本充足率为11%,即最低监管要求的三倍情况下,仍走向破产之路。该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开始对银行资本是否能在危机中发挥应有的缓冲作用产生疑问,进而开始质疑巴塞尔协议Ⅱ。基于这样的压力背景下,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加强银行体系监管的改革方案――巴塞尔协议Ⅲ,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银行资本要求。在这新一轮全球银行资本监管改革的趋势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难免会受其影响,因此,基于巴塞尔协议Ⅲ,考察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趋势方向是具有研究意义的。

二、《巴塞尔协议Ⅲ》关于资本监管方面的核心内容

相比起巴塞尔协议Ⅱ,巴塞尔协议Ⅲ在资本监管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其主要变化在于四个方面: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建立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引入杠杆率。

(一)提高最低核心资本充足率

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由4%提高到6%,普通股最低标准由2%提高到4.5%。对于非股份制银行将建立合理的标准确保其资产质量,不再符合一级资本金要求的金融工具将自2013年开始以每年10%的速度退出。

(二)建立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

在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基础上,巴塞尔协议Ⅲ首次提出2.5%的资本留存缓冲和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建立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的要求。资本留存缓冲是由扣除递延税及其他项目后的普通股权益组成,目的在于使银行在危机时仍持有缓冲资金以确保“吸收”损失。逆周期资本缓冲则是作为资本留存缓冲的补充,目的在于防备由于信贷增速过快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积累的情况。

(三)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

全球银行缺乏流动性监管和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标准是新一轮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巴塞尔协议Ⅲ将流动性监管加入监管的目标体系中,并建立两个新指标来衡量。一是流动性覆盖率,用于衡量机构抵御短期流动性风险的能力。短期流动性风险诸如公共信用评级大幅下调、存款部分流失、无担保融资渠道干涸等严重情况的爆发突然性强,优质的流动性资产可以确保银行机构能坚持运营一个月。二是净稳定资金比率,通过度量银行较长期限内可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对其资产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以衡量银行机构在长期内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四)引入杠杆率

高杠杆倍数是最广为诟病的引起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因为在高杠杆倍数的情况下银行仍能保持符合监管要求的资本充足率,掩盖了杠杆倍数过高带来的风险。因此,巴塞尔协议Ⅲ提出引入对杠杆比率的监管作为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补充:要求各成员国在同一时期对3%的一级杠杆率进行平行测试,基于测试结果,于2017年进行最终调整,并纳入巴塞尔协议Ⅲ第一支柱部分。

(五)其他相关内容

除了上述4个内容外,巴塞尔协议Ⅲ为防止银行将大量高风险资产转移到表外业务逃避监管,规定了更为严格的高风险资产风险加权计算方法,将银行表外资产和资产证券化产品按照一定的系数换算成等价信贷产品。此外,巴塞尔协议Ⅲ提出“系统重要性银行”概念,将业务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程度较高,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或经营失败会对整个银行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的银行定义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相较于所有的标准,更为提高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标准,以确保其抗风险能力,降低因系统重要性银行暴露问题而引发的大规模性金融危机的概率。另外,巴塞尔协议Ⅲ还建立应急资本机制,比如应急可转债等,确保当银行濒临倒闭时,可以通过债权人参与共同承担损失,使银行得以继续经营。

三、《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出台后,2010年底中国银监会跟进巴塞尔协议Ⅲ推出四大监管工具,包括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随后中国证监会于2011年8月15日《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划分资本监管为四个层次,即最低资本要求、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以及第二支柱资本要求,并以此将银行分为四类,分别对其进行监管,就此构成了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框架。

(一)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影响

目前,虽然中国证监会要求最低资本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但一般情况下,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底线为11.5%,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为10.5%,核心资本充足率底线为7%。根据有相关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各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均在12%以上,核心资本充足率在7%以上,这可以看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结构较好。而且就整个银行系统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2%,大于10.5%,远大于巴塞尔协议Ⅲ要求的8%,因此新的资本要求短期内对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影响不大。

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商业的经营业务主要以信贷为主,以利差收入作为主要的利润来源,可以定性为资本消耗型的银行业务模式。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上行期,对信贷的需求会持续增大,由于银行的收益和利差与资本规模成正比,这使得中国银行业整体面临资本短缺的困境。此外,受限于国内资本市场的约束,银行补充资本的速度必然赶不上业务的扩张需求,加上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银行业带来资本补充压力,约束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另一方面,为追上信贷需求,银行需求大规模的资本补充,虽然这在经济上行期对整个经济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一旦经济进入下行期,资本风险就会暴露出来,导致坏账增加。

(二)建立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影响

目前,我国对银行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的要求不足巴塞尔协议Ⅲ所要求的2.5%。未来若依照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这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提出更高的要求,且由于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是由普通股和其他高质量的资产构成,通过财务杠杆的调节,资本留存缓冲会在中长期降低银行盈利的波动,但是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提高会对银行利润分配有所限制,并且再融资的时间间隔会缩短以及难度加大。

(三)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中规定,初步要求银行杠杆率不得低于3%,我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要求杠杆率要求不得低于4%。目前我国银行业杠杆率普遍在4.5%以上,这个指标短期内不会对银行有太大的影响。在流动性方面,我国银行业将在“十二五”期间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两个指标,进一步增强了银行维护流动性的能力。

从长期来看,中国金融市场中金融衍生品几乎没有发展起来,银行并不存在巨额的表外业务,杠杆率相比起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较高。但是随着信贷规模扩张、表外业务发展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将长期面临资本补充的压力,在现有资本规模下,杠杆率必然降低。而此时再提高杠杆率的标准,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再者从流动性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存款来获取融资,如果金融危机爆发,银行很难从同业处融资。因此流动性要求的提高,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是一种挑战。但是新的流动性管理理念会提高银行对负债稳定性的重视,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

(四)系统重要性银行额外资本和应急资本机制的影响

由于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中国有化程度高,因此我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对国家银行体系乃至是金融体系的影响都大于西方国家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通过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额外资本和应急资本机制可以使系统重要性银行在面临重大风险或经营失败时,通过额外资金或启用应急资本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风险或是辅助经营,使银行恢复稳健状态。因此,系统性重要银行额外资本和应急资本机制的建立对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启示

巴塞尔协议Ⅲ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吸取总结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提出的更为严格的银行监管规定,其将是今后全球商业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演变、改革方向。由于我国银行系统业经营模式是以信贷规模扩张的消耗性模式,银行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因此在短时期内让我国银行资本管理参照巴塞尔协议Ⅲ执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过于硬性的转化,是弊大于利的。所以,应建立过渡期,依照本国国情循序渐进地改革我国银行资本管理体系,以达到巴塞尔协议Ⅲ的相关规定。以下,将根据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监管,对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在今后的改革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建立长效合理的多渠道资本补充机制

短时期内,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满足巴塞尔协议Ⅲ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但是,从理论上来看,在以上论述的巴塞尔协议Ⅲ关于资本监管的核心内容中的各项指标,都会增加了银行的融资成本,扩大资金的需求量;此外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因为顺应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商业银行在这两年都放出了大量信贷业务,并且伴随着我国经济处于上行期的基本情况,信贷业务在今后将更加扩张,这一资本消耗性业务的增加,从长期来看,将会使我国银行业面临资本金不足的问题。针对这种资金供应量不足、资金需求量扩张的情况,我国银行业需要建立长效健全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以补充资本的缺口。本文认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鼓励发展低资本消耗的中间业务,走资本节约型盈利模式。如在银行加强资本规划和管理体系时,积极开拓其他业务,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的托管、投行等新兴业务和表外业务;发展人民币跨境结算、债券承销、代客投资理财业务;通过调整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将普通股资本补充方式同内部资本积累补充方式相协调,以实现高资本补充低成本;还可通过开发金融创新混合资本工具以增加银行资本等。

(二)主动调整银行经营业务模式,加强资本规划和管理体系的建设

资本存在缺口的关键是我国银行经营业务的模式是资本消耗型,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要切实改变过去偏重靠规模扩张的信贷经营理念,转而建立节约资本的银行经营业务模式。此外,还需注重在有限资本规模下实现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以实现“资本、风险、收益”的有效匹配。再者,除了实现节约资本,还需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快建立一个以资本规划、资本补充、资本使用和分配、资本监控和考核、资本使用评估、资本规划修订为循环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

(三)建立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

经济周期转变时,银行体系不可避免地面临系统性风险。这是由于在经济上行期,信贷随着经济发展而扩张,信用风险也随之产生,但隐藏于银行内部,当经济下行期来临,信用风险随之暴露出来。若按照现在的资本监管方法,经济上行期资本要求下降,经济下行期资本要求上升,这将会扩大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因此,应在银行资本管理体系中建立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以平滑信贷供给的长期波动,维护银行体系长期信贷供给能力,从而降低经济周期性波动幅度。

参考文献

[1]崔宏.“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的中国银行持续发展之路[J].银行家,2010(10).

[2]游春,张绪新.《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影响[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06).

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篇5

[关键词] 《新巴塞尔协议》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内部评级法

2004年以来,我国银行系统的一系列大案要案,暴露了我国商业银行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如今混业经营正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运作的趋势,但新业务在产生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作为国际商业银行监管风向标的《旧巴塞尔协议》,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为各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提供着可供参考的指标和依据,其几经改革和变迁,体系和框架日趋成熟,逐渐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因此,怎样在《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这一课题对于我国实现入世承诺,于2007年年底前全面开放银行业,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新巴塞尔协议》侧重的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当局的监督。其实,《新巴塞尔协议》在更深层次上,是一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规范文件。

首先,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诸多内容中的核心部分就是风险控制。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新巴塞尔协议》在根据不同的资产面临的风险提供不同的风险系数的基础上,提出内部评级法,使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面对的风险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其次,《新巴塞尔协议》在制定之前,吸收了2003年7月美国COSO公布的《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草案)的理念,即八个因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众所周知,COSO是美国自律性的内部控制规范制定组织。《新巴塞尔协议》对其理念的吸收,说明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仅是企业界的共识,还是商业银行经营满足安全性、赢利性和流动性要求的重要方面。

另外,根据众多国家实施《旧巴塞尔协议》的经验,《旧巴塞尔协议》在改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无庸置疑的是,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必然迫使商业银行改变风险资产机构,提高资本充足比率。这个过程,会带动商业银行多方面的改变:通过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和表外项目的控制;对资产相对收益和风险进行比较,实现资产组合优化;协调统一的资本比率和风险权数也有利于商业银行之间的比较,以便迅速找到不足,提高营运效率。

二、《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内容

《新巴塞尔协议》主要由三大支柱构成;第一支柱对于最低资本率仍然要求维持8%,内容包括:建立内部评级系统、修正标准法规定、提供信用风险减轻交易的计算方式、资产保全以及增订操作风险要求。第一支柱第一次对操作风险提出了明确的资本要求,鼓励好的银行自行建立内部评级机制,以期符合自身经营特性。

第二支柱提升了监督检查的作用,旨在鼓励银行为了识别、度量和控制风险,发展适合自身特征的内部风险资本评估,为银行监管提供了防止银行无正当理由的减少资本进行监管干涉的依据。

第三支柱体现了巴塞尔委员会通过增加透明度促进市场约束的努力,特别强调资本和资本充足率披露(其中含有资本结构的组成和监管资本率),包括风险暴露的风险信息的市场披露(其中含有信用、市场、利率和操作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与《新巴塞尔协议》的比较

为了实现与国际银行运作机制的接轨,我国银监会于2004年3月1日颁布实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两者有联系,也有不同:

1.《办法》在许多方面借鉴了《新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将第二支柱――监督检查和第三支柱――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在内;《办法》还借鉴了新资本协议标准法,在计算风险时摒弃以OECD成员与否决定风险权重的不合理做法,使用外部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确定商业银行境外债权的风险权重;在资本要求计算方面,《办法》合理确定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并对《旧巴塞尔协议》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了调整。

2.《办法》参考《新巴塞尔协议》第二支柱和我国《银行监督管理法》第四章的规定,明确了监管当局的监督职能,在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方面建立了一套操作性强、透明度高的标准和程序,其中,监督检查的核心内容是按照资本充足率的高低,把商业银行的类型划分为三类:资本充足、资本不足和资本严重不足。为了防止资本充足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降到最低监管标准以下,监管当局可以采取干预措施;对资本不足的银行,监管当局可以采取纠正措施;对资本严重不足的银行,监管当局还可要求商业银行调整高级管理人员,并依法对商业银行实行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直至予以撤销。

3.《办法》与《新巴塞尔协议》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没有明确将内部控制的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之所以有这个重大区别,是因为我国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内部评级系统始终处于不健全的状态。商业银行虽然已经根据《旧巴塞尔协议》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但是风险资产的测算工作始终未能制度化。风险测量成本高、信用环境差使得内部评级系统的建立和推行存在巨大障碍。

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办法》规定2007年1月1日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最后达标期限。近两年,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等纷纷达到标准要求,成功上市。

四、《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要点

多种障碍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国目前不具备全面实行《新巴塞尔协议》的现实条件。但是,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强调:“在满足最低资本监管要求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当重视改善风险管理”。可见,在2007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会向《新巴塞尔协议》过渡。根据我国的现实,这一制度有以下几个要点:

1.确定外部评级机构,关注信用等级转移概率。针对信贷业务,传统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审贷分离”制度。《新巴塞尔协议》特别强调内部信用管理问题,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内部信用评级法。我国目前《办法》主要借鉴的是《旧巴塞尔协议》的做法。但是经过比较,可以发现,只要在原法的基础上稍加改进,便可以达到《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新巴塞尔协议》和《旧巴塞尔协议》在内部信用评级法上的不同如下表:

表《新巴塞尔协议》和《旧巴塞尔协议》在内部信用评级法上的不同

构建外部评级机构,让其在内部信用评价法下发挥作用,是实现商业银行有效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其次,这个制度要关注信用登记转移的概率。结合表1来讲,就是某一项资产的信用级别由AAA转移到BBB的概率是多少。这一概率的计算,主要的工作室做好内部信用评级的管理,这种管理除了给出评级级别结果外,还侧重于级别的变化和变化的方向、程度的大小等,同时要掌握变化的可能性以及变化的趋势。因此,商业银行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并将信息库在商业银行之间的互通和共享十分有必要。

2.新兴业务必须强调在险价值。我国商业银行很重视开展新兴业务,比如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国债买卖等。这些业务所蕴含的风险不同于传统信贷业务,在内部控制上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因此必须强调其在险价值(value at risk),尤其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新巴塞尔协议》提倡商业银行应该有自己的内部风险和内部评级模型,并用这些模型去解决新业务带来的新风险。由于我国目前利率并未市场化,金融市场也没有相应的衍生工具来规避利率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因此,国债买卖业务亟需构建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对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信用风险,特别是提前还款风险,也需要制定相应内部控制制度来进行控制。

3.构建独立的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西方许多国家的银行都建立了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该部门独立于整个企业的风险,从而保证客观、公正、独立、透明化监督的作用。这与《新巴塞尔协议》的主旨不谋而合。200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建立独立的评价监督部门内来考核内部控制的建设。目前我国许多银行都没有建立独立的评价监督部门,这一部门的缺失,使得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处于相对无序状态,大大降低了银行识别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3.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内部控制。《新巴塞尔协议》建议商业银行使用金融衍生产品来规避风险、适时获利。许多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也十分注重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但是,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在内部控制机制不利、技术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加以利用,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巴林银行、远东证券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产品,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制,商业银行涉足证券业主要是以“商”的角色出现。但是对于金融控股公司控股下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往来,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混业经营,因此,尽早在金融衍生产品这个方面进行风险权重的规定和控制,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篇6

长期以来,英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银行业过高的经营杠杆率、混业经营模式下不同业务缺乏必要的隔离、高奖金麻醉下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等等。这些弊端为英国银行在金融危机之中的糟糕表现埋下了隐患,导致其在危机来临时毫无防备能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英国政府出资收购了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100%的股权、苏格兰皇家银行(RBS)83%的股权,以及劳埃德银行(Lloyds)41%的股权,并通过特别流动性计划为巴克莱(Barclays)和汇丰(HSBC Holdings)等大型银行提供了大量的应急资金支持。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英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对银行业救助的成本达到1320亿英镑,占英国GDP的9.1%。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反映了原有金融监管模式的不足,凸显了改革金融监管模式的必要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巴塞尔委员会制定并出台了新一代资本协议(巴塞尔Ⅲ),主要在强化资本监管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设定了新的要求和方法,并且为实施新资本协议制定出较为详细的时间表。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则颁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在限制单个商业银行规模和限制商业银行从事高风险自营交易两个方面制定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包括中国、瑞士、意大利等在内的其他许多国家,也分别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加快了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

在这一背景下,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了改革建议的中期报告,初步确立了英国商业银行业改革的方向,从而拉开了未来变革的大幕。

四大革新

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秉承提升银行业稳健性、保护纳税人及消费者利益的基本职能,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英国银行业改革的建议。

适度隔离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混业经营是欧美国家金融机构的主流经营模式。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许多商业银行由于资产方的头寸损失或变现困难,负债方的融资来源受阻,或者遭受巨大的亏损,或者出现严重的流动性困境,零售银行业务的客户反而因此受到直接损害,挤兑成为他们最为本能的反应。政府为维护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和金融市场稳定,被迫对金融机构开展了大规模的救助活动。上述循环实质上是普通纳税人对大型金融机构的一种变相补贴。为改变这种状况,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提出对商业银行集团旗下的零售银行业务进行适度的隔离和保护。

其主要措施为:在零售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以及批发银行业务之间建立“防火墙”,禁止零售银行业务的资金沉淀用作其他高风险业务,并对零售银行实行独立和更为严格的资本要求。这一改革建议,既保护了普通消费者利益,也降低了未来政府对危机之中金融机构救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与美国金融监管法案之中“沃尔克规则”严格限制商业银行自营交易不同,英国银行业对商业银行不同业务种类“适度隔离、区别对待”的改革方式更加灵活。这种隔离方式是在金融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之间的一种折中的方案选择,可以较好地吸收两种经营模式的优点,对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盈利水平等方面的冲击也相对较小。

引入更为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些资本充足率已经满足巴塞尔委员会最低资本要求的商业银行同样不堪一击,从而表明现有的资本管理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在资本充足监管方面,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建议对英国系统性重要的大银行和从事零售银行业务的机构施加10%的一级资本(股权资本)要求,对于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可采用巴塞尔委员会改革建议的7%的一级资本要求。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引入根据机构主要业务类型不同而实施差别化的资本充足要求,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监管改革中的一大创举。

更高的资本充足要求和对零售银行业务的“特别对待”,显示了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对通过资本充足管理提升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和加强对零售银行业务消费者保护的决心。

推动形成高度竞争的银行体系

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认为集中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业,限制了银行之间的竞争,不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为客户特别是零售银行客户服务。为此,在其改革建议的中期报告中提出了促进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众多举措。

一是建议劳埃德银行(Lloyds)在已提上日程的出售600家分行的基础上,考虑出售更多的分支机构,降低该行在英国零售银行业务市场的份额占比,以提高零售银行业务的市场竞争程度。二是建议大力提升客户转换服务银行过程中的便捷性,在转移账户过程中强调应特别关注客户的保密性。客户对服务机构的自由选择可促进商业银行改善服务水平,满足客户多样性的需求。三是建议对英国金融监管机构未来的改革中,应将是否能够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有效竞争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四是建议在银行准入方面,可通过鼓励较小的商业银行采用更为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其他银行共享管理经验、为新进入者提供必要支持等措施适度降低银行业新进入者的准入门槛。

推动形成竞争程度更高的商业银行体系,是英国银行业改革与其他国家以及国际金融监管机构改革相比较而言更为独特和新颖的内容,这与英国银行业的行业结构与其他国家存在显著差别有直接关系,也体现了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基本出发点。

建立债权人损失分担机制

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认为在必要时由债权人而非纳税人或储户承担商业银行损失是一种更为合理和可取的损失分担机制,能够加强债权人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有的监督和制约。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据此建议商业银行债务可以作为一种或有资本,在当商业银行一级资本或总资本水平低于某一临界值之时,通过注销债务或启动“债转股”程序,维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此外,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还建议引入“挽救性债券”(Bail in)机制,即当商业银行难以运转但还不至于破产之前,通过注销债券或“债转股”等手段优化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保障商业银行的持续经营。

关于债权人损失分担机制的建议,都是通过牺牲债权人的部分利益以降低商业银行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并减轻冲击力,体现了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将维护储户和纳税人利益作为改革的核心原则。然而,由于此类债券可能缺乏有效的市场需求,债权人分担损失机制的有效实施还存在着较大的障碍。

关于债权人分担损失的机制,在巴塞尔委员会和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改革中也均有所体现,可见对于这一改革取向,国际金融界正逐步达成共识。

有远虑更有近忧

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关于银行业改革的建议,由于内容牵涉面较广,将可能产生一系列重要的影响。

对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首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成本将会上升。在资本充足率监管方面,尽管汇丰、渣打等全球化大型商业银行目前一级资本水平已经超过10%,受改革新政的直接影响较小,但英国本土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整体上尚未达到最低要求。这就意味着英国多数商业银行需要经历权益性资本的融资过程,对资金的争夺将提高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在隔离零售银行业务方面,商业银行集团难免将进行必要的组织结构的变革,建立有效的防火墙,以符合监管要求,这又将直接加大商业银行的合规成本。

其次,商业银行获利能力将会下降。在更高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之下,商业银行很可能被迫主动收缩资本消耗较大的业务,而这些业务通常也是盈利能力较高的业务类型。由于对零售银行业务实施隔离,投资银行业务和批发银行业务失去了相对廉价的资金来源,两类盈利水平较高业务的占比可能会相对下降,整体上降低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此外,零售银行业务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也可能迫使商业银行降低服务价格,以吸引和争取客户,这也会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再次,商业银行或将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历史经验表明,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的催化剂,每一次金融监管的改革都会诱发大规模的金融创新。毫无疑问,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此次关于银行业改革的建议,也将为商业银行提供较为广阔的创新空间。如何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零售银行业务与其他银行业务的重新组合,如何发挥债务工具在资本管理中的作用等等,都极有可能成为英国商业银行进行新一轮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

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关于银行业改革建议,在对金融监管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英国银行监管当局的监管难度和监管成本将会加大。以隔离零售银行业为例,如何准确界定零售银行业务,如何建立防火墙,如何评估防火墙的有效性等都将是监管机构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严加监管必然要求改革现有的监管体系并且充实监管部门的人力,监管成本自然会随之增加。

其次,国别监管要求的差异将诱发监管套利行为。各国对系统性重要银行监管要求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最低资本要求的不同,对商业银行参与投资银行业务管制手段的不同等等。毫无疑问,这些差异必将会诱发商业银行的监管套利行为,商业银行可能通过改变注册地、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设立不同业务板块的子公司等多种形式规避对其不利的监管。

对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影响

伦敦是最重要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伦敦依然保持着诸如宏观经济金融和政治稳定、完善的法律以及监管和税收制度、具有深度和流动性的市场、拥有大量金融人才等重要优势。此次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关于银行业改革的建议并未动摇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银行业新变革将有助于逐渐提升英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并可能在长期内成为强化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推动力。

但从短期来看,由于英国一些商业银行难免会受到新变革较大的冲击,可能导致其进行部分业务的调整、精简相关人员;一些金融机构总部甚至重新选址。这种状况,极有可能导致伦敦部分金融业务量的收缩、金融人才的流失和金融机构的减少,从而对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在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竞争的过程中,伦敦的影响力和地位或许将经历一个短期之内相对弱化的过程。

对中国的启示

综观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对银行业的改革建议,显而易见,区别对待零售银行业务、加强对零售银行业务的监管以及保护零售银行业务客户利益,贯穿于整个改革建议之中。英国对零售银行业务及其监管的重视,可使中国银行业以及金融监管当局从中得到众多的有益启示。

重视对零售银行业务的监管

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对中国银行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中国银行业在批发银行业务领域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可供开拓的业务空间相对有限,而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理财意识的增强,零售银行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与批发银行业务相比,零售银行业务具有资本节约的优势,在中国银行业受资本约束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迫切需要改变传统“垒大户”的经营方式,重视零售银行业务及其客户,不断丰富零售银行业务的产品类型,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

由于受金融知识、操作能力以及精力等方面的限制,零售银行业务客户在金融交易之中处于弱势地位,必然要求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对零售银行业务的监管和强化行业自律来加强对零售银行业务客户利益的保护。因此,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应重视和改进对零售银行业务监管。

防范混业经营引发的风险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许多商业银行已经通过设立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的方式广泛涉足保险、证券、基金、信托、期货、租赁、再保险等业务领域,已经演变成为金融控股公司或准金融控股公司。实际上,当前中国的金融机构在相当(或一定)程度上已经突破了分业经营的界限,在从事混业经营(或称为综合经营)。然而,金融监管依然维持分业监管的局面,这种状况值得关注。

英国银行业由于混业经营引发的风险和损失值得中国有关方面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如何有效隔离商业银行与其附属子公司之间的风险,如何在中国分业监管的监管框架下有效监管混业经营带来的风险等等,是中国银行业、金融监管机构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重视对拓展海外业务的评估

中国银行业在英国设立的分支机构,其客户群体主要还是当地华人和中资机构,其主要的银行业务大多为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因此,英国银行业的改革新政对中国银行业在英国的分支机构产生的直接影响和冲击相对较小。

尽管如此,英国银行业改革再一次表明:中国银行业在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包括设立海外分支机构、进行海外并购等,必须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评估和可行性论证。准确判断和把握市场环境及其风险、金融监管制度以及未来金融监管变革及其影响等。需要强调的是,当前国际金融体系、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变化的重要时期,金融监管环境应成为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过程中的重要评估因素。否则,将产生“水土不服”等问题而造成损失,甚至导致失败。

发挥债务工具的资本补充功能

在必要时发挥债务工具的资本补充功能已成为英国、美国等金融监管当局以及巴塞尔委员会的重要共识。从中国经济发展以及银行业运行的情况来看,亟待拓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在此情况下,中国银行业理所当然也应关注和研究国际银行业的最新实践,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篇7

[关键词]战略投资者 建设银行 战略合作

一、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合作的历程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最早始于1979年,在20多年的时间里,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资产规模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盈利能力、风险控制、公司治理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同时,其资产质量也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2003年,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比率为19.6%,而在国际上,同等规模的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一般不到1.2%。

我国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实践表明,单靠国内的力量,无法克服旧体制遗留下来的经济关系和行政干预的缺陷,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其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2003年7月24日银监会印发了《推动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制定重组改制方案的通知》,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同年12月30日,随着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各注资225亿美元,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正式启动。而意欲在港上市的建设银行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开始了其与境外战略投资的合作之路。

2005年6月17日,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签署了《股份和期权认购协议》和《战略协助协议》。根据协议,美国银行将分阶段对建设银行进行投资,未来数年内美国银行可增持建设银行股份至19.9%。同时,根据战略合作协议,美国银行将在众多领域向建设银行提供战略性协助。这些领域包括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个人银行业务(包括信用卡)以及全球资金服务等。美国银行将在建设银行董事会中拥有席位,同时还将向建设银行派遣大约50名人员在以上领域提供咨询服务。自此,美银和建行开始了双方战略合作的道路。

2006年3月22日,双方共同宣布,自2006年4月1日起,中国建设银行乐当家理财卡开通境外交易功能,其持卡人在美国银行的ATM上可以享受取现免手续费服务;同时,美国银行的借记卡客户和ATM卡客户可以在中国建设银行的ATM上享受同等服务。

2006年8月24日,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签署收购协议,以美银(亚洲)2005年底账面净资产的1.32倍即97.1亿港元收购美银(亚洲)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同时,作为平稳交接的重要基础,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已正式签署了《过渡期服务协议》,约定于交割完成后,美国银行在风险管理、营运管理和IT等多方面继续向建行及原美银(亚洲)提供最长期限为18个月的支持服务。

2007年4月13日,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批准了《中国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信用卡合作谅解备忘录》,商定双方将分信用卡业务单元阶段和合资公司阶段两个阶段尽快开始双方在信用卡领域的合作。同年12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合资设立的建信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隆重开业,标志着中国建设银行和美国银行的战略合作进入了一个更深入更广泛的阶段。

2008年5月28日,建设银行宣布,美国银行行使其认购期权,拟以每股2.42港元的价格买入60亿股建行H股股份。这一消息引发了人们对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作用及其参股中资银行动机的思考,同时也再一次使得人们对于建行“贱卖”发出质疑。因为按当日建行H股6.7港元的收盘价计算,美国银行此次增持的账面获利达到254亿港元;同时由于美国银行原先持有的建行股份将于8月解禁,因此,有机构认为,美国银行很可能在购入60亿股后再卖出60亿股旧股,这样在保持在建行持股比例的同时又可以套现226亿元。

二、对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合作的分析

1、对“贱卖”论的分析

第一,从时间上看。“贱卖”论开始于建行香港成功上市后,而不是在双方签订协议过程中。在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之初,国有商业银行几乎都面临破产的境地,在国际同行中声誉很低,在那种情况下,不要说“贱卖”,国有商业银行要想找到一个愿意合作的合格战略投资者都十分困难。而在建行与美银合作并成功发行上市后的今天,建行无论在治理结构,风险控制及盈利能力上都已今非昔比,那么以现在的市场价格来衡量2005年时的定价标准不免有些偏颇。

第二,从双方实际获得的收益看。汇金公司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美国银行。2005年12月17日中央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汪建熙在清华大学向社会公开了一笔账。2003年中央汇金共计投资建行投资225亿美元,加上其余3个小股东共计234亿美元,上市后上述股权的总市值达到约677亿美元,较上市前增加了约442.3亿美元,增加了1.89倍。上市后汇金持股总值为478.56亿美元,加上战略投资者购买股份交割获得的39.66亿美元,共计518.22亿美元。这一数据较上市前增加了293亿美元,增加了1.3倍。如果以建行收盘的股价2.55元看,汇金的权益更是增加了337.08亿美元,增加了1.5倍。而上市后美国银行持股市值为55.51亿美元,较之前的投入增加了25.51亿美元,增加了0.85倍,远低于汇金的1.3倍。而如果从银行增值金额看,美国银行增值金额更是只相当于汇金的8.7%。

第三,从美银持有建行股权的限制上看。按照我国证监会的规定,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最短股权持有期必须在3年以上,占股的比例不低于5%,同时,最高持股比例不能高于20%。这就使得,一方面,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国外机构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的预期很低,加之股权锁定期的限制,进行如此巨大的投资将会面临十分巨大的风险,而我国商业银行特有的制度特征和政治背景都对建行未来的经营发展构成了极大的不确定的影响,这就必然要求在进行股权定价时加入一部分风险溢价进行补偿;另一方面,由于20%持股比例上限的限制,美银无法在建行的经营管理中取得话语权,而只有将这些因素在定价有所反应才能保证交易的公平。

第四,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定价看。主张建行“贱卖”的观点认为,按国际银行参股通常支付的2~3倍的溢价,建行出售股权的溢价仅为17%,远远低于国际正常水平。但是应该看到,国际通行的这种价格的确定是国际大银行之间合作时确定的价格,而在国外银行由于一贯遵循相同的国际准则,在政策背景,治理结构等方面相差无几,不确定因素少,同时,其在盈利能力,产品开发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国有银行。而相比于2005年时建行的状况,我们不能以此为参照来衡量建行的定价,而是应该将建行的定价与其他国有银行相比较。在引入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工行获得的溢价为

15%,中行为10%,这样看来,建行的价格并不算低。

第五,作为股权的定价,我们并不能完全从财务的角度去考虑,我国之所以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主要是要引入其先进的经验技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些技术我们无法无偿地从外资银行那里得到。并且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效果也无法完全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因此,就目前来说我们很难断言这笔交易的好坏。

2、与美银合作对建行发展积极作用

首先,美国银行对建设银行的投资,有效的提升了建行IPO的价格。美银最初入股建行的价格仅为高于建行每股净资产的15%,虽然这一入股价格遭到了一些质疑,但事实证明,这次交易使得建行IOP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给建行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在初次入股建行后,美国银行又在建行IPO时购买了5亿美元的股份同时还参与了建行在纽约、芝加哥、波士顿、伦敦等地的路演活动,这些有力地支持了建行的IPO,使得建行以2.35港元的IPO价格发行成功。美银对建行的投资在有利于稳定建行股价的同时双方在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合作也提升了投资者对建行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投资者对投资建行的信心。

其次,推动了建行的国际化发展。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开放,我国商业银行要跟上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步伐,应对国际大银行的竞争,就必须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发展。通过与美银的合作,建行不但可以借助美银的平台向国外的客户提供服务,尤其是通过收购美银(亚洲),更进一步加快了建行国际化的步伐。收购完成后,建行在香港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客户贷款从原来的第十六位飙升至第九位。且建行也通过此次收购,获得发展香港业务所需的网点渠道、人员、系统、产品和客户,从而快速搭建起在香港的零售业务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持股美银亚洲,建设银行完成在澳门、香港、澳大利亚的布局,同时拥有保险、证券、银行等全业务,海外零售银行业务获得长足发展。而建行更将在港业务作为带动全行海外业务经营和发展的突破口,建设银行副行长兼中国建设银行(亚洲)主席范一飞指出,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收购美国银行(亚洲)的全部股权,是中国建设银行推进实施海外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在中国建设银行海外经营史和中国建设银行(亚洲)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再次,建行与美银的合作大大提升了建行的核心竞争力。美银持股建行,不仅提高了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同时根据双方签订的战略协议,美银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个人银行业务(包括信用卡)以及全球资金服务等领域向建行提供的协助,更有助于提高建行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其持久的发展。自从建行与美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美国银行已派出50多名专家在协助型项目、咨询型项目、经验分享型项目、业务培训、讲座等五种项目上对建行业务建设进行协助,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双方在信用卡领域的强强联合不但加快了建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也极大提升了建行信用卡业务的核心竞争力。而建信租赁公司的成立,更加有效丰富了建行金融服务的手段,进一步增强了建设银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的能力,为其进一步拓展银行的客户群体和租赁市场,改善银行的业务结构和赢利结构,实现银行多元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最后,有利于建行资本市场的再融资。通过与美银的合作,建行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从建行在香港IPO的成功,以及后来股价的良好走势可以看出,投资者对建行的未来有着良好的预期。这些因素对于建行未来持续利用资本市场十分有利。股市良好的表现,不但有效的提升了建行的国际形象和声誉,同时,对建行的良好预期,更会增加其未来通过增发、配股进行资本市场再融资的成功的可能性。

三、建行与美银战略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1、建行与美银合作的成功经验

引入战略投资者,一方面,对于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的参股也必然使其获得更多信息,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取得一定的话语权。因此,在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时,我们必须权衡得失,在合作中努力取得“双赢”的结果。在这方面,建行与美银的合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首先,建行选择美银作为其战略投资者是与其总体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建行的总体战略是“建设国际一流零售银行”,而美国银行作为经营对象主要为中小资产阶级的美国第二大银行,在零售领域具有强大的实力,尤其是在其成功并购全球最大独立信用卡发行商美信银行(MBNA)后,使得美国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管理水平不仅在全美居于首位,在全球也处于领先地位。美银的这些优势完全符合建行“建设国际一流零售银行”的总体战略的要求,而双方目前在信用卡业务上的合作也会大大提升建行在信用卡业务上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美银的在华发展战略与建行的发展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与建行“建设国际一流零售银行”形成互补的是,美国银行并不计划在内地发展零售业务,与建行达成合作协议后,美银关闭了全部已经在内地开设的零售网点,仅通过建行分享内地银行业发展的成果。同时,美国银行不愿发展海外业务,并把美银亚洲卖给了建行,而建行则可以借此发展海外业务,从而帮助建行实现国际化目标。

最后,就美银对建行的持股比例而言,美银几乎无法成为建行的第一大股东,从而保证了建行在优化股权结构的同时保持了其决策的独立性。建行股份的70%被中央汇金持有,因此,即使在与美银签订协议时规定了美银的最终持股比例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外资最高的持股比例19.9%,但由于建行股权十分集中,这就使得美银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几乎不可能成为第一大股东,获得建行的控制权。

2、建行与美银合作的启示

第一,无论是从最初美银以高于建行每股净资产的15%的价格入股建行还是近期美银行使期权以低价买入建行股份,关于建行“贱卖”的争论一直未曾平息。然而,应该看到不管是否作为战略投资者,任何机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然会做财务上的安排和考虑,但真正决定合作成功与否的是合作是否有利于双方未来长远的发展战略,这对于美银如此,对于建行亦是如此。因此,在我们选择战略投资者的时候,应着眼于商业银行长远的发展,选择可以优势互补的境外投资者,这样才能在实现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达到“双赢”。

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篇8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银行业经历了重大制度变革,从中国人民银行单一银行体制到人民银行加专业银行的体制,再发展到中央银行、监管当局、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布局完整的现代银行体系。金融全球一体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以往重点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逐渐过渡到通过优质的客户服务创造价值,商业银行更加注重管理精细化,竞争差异化,更加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在现代高新IT技术迅猛发展推动下,商业银行已将信息化作为企业重要发展战略和推动力之一。纵观当前国际金融形势,从2008年以来金融动荡不断,美国次级债、欧债、美债等热点问题此起彼伏,被西方经济界推崇的凯恩斯主义仿佛束手无策,按照哈耶克的周期理论全球经济面临着衰退周期风险。国内商业银行在资本约束、流动性管理、去杠杆化方面面临挑战,而各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决策支持领域的技术进步使管理信息化成为有效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的重要手段。

一、商业银行管理信息化范畴

如何确保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的先进和高效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经营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业务运营与创新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在精细化、科学化等诸多方面与国际化的现代商业银行存在一定差距,在实践中需要将管理信息化作为有力抓手和手段,健全和完善银行内部的管理控制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管理流程的全面落实、风险管理的全面覆盖、业务经营的合法依规、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为经营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和支持,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按照波士顿咨询(BCG)的观点,现代商业银行的IT信息化建设涵盖了交付渠道、客户管理、产品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等六个领域,各家银行的IT应用架构基本可以包括以上几个方面的功能要求。从商业银行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属于管理信息化业务范畴的领域则包括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管理决策几个方面,简要分析如下:

(一)财务管理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业务范围包括了会计管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统计等,其中:1.会计管理: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银行适用的会计政策框架,制定会计核算办法、业务管理办法、细则和制度,以及管理会计总账、会计报表。2.财务管理:包括大额支出管理、财务费用报销、应收、应付、固定资产管理等。3.管理会计:依托管理会计方法,推进以经济利润为核心、以产品为基点的财务预算和绩效考核体系,采用FTP、预期损失、成本分摊、资本分配等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论,推动银行盈利水平的扎实提高。4.资产负债管理:加强本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完善资产负债日常报告体系,通过资产负债日常与专题等系列报告制度,及时分析银行业务经营中面临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状况,并结合外部金融市场形势,分析利率、汇率变动趋势,提出资产负债组合结构优化调整方案和相关风险管理对策,为银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意见。5.信息统计:包括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统计报送,以及内部管理报表的统计分析工作。

(二)风险管理近年来,各银行在风险方面的认知逐渐加强,特别是2008年爆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全面风险管理成为各银行的发展方向,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围绕各银行自身发展战略及风险偏好,建立和完善覆盖所有主要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确保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根据全面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应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技术体系,在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有效结合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各类技术工具,并将其应用于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风险缓释、风险控制和风险组合管理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过程。通过风险识别机制,定期对所面对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并在各类风险中认定主要风险,对于主要风险,在相应的领域引进和利用领先技术,在管理实践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分析方法,设计开发风险计量工具,并将其有效应用于业务实践。中国银监会在下发的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中,也明确提出应覆盖以下各类风险:(1)新资本协议第一支柱中涉及且已覆盖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2)新资本协议第一支柱中涉及但没有完全覆盖的风险,如集中度风险;(3)新资本协议第一支柱中未涉及的风险,如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和对商业银行有实质性影响的其他风险;(4)外部经营环境引发的风险。

(三)管理决策依托数据仓库和BI应用技术,实现数据的集中共享并逐步打造银行数字化管理能力为目标,以规范的形式集中全行的信息资源,形成数据在银行全辖范围的一致有效和充分共享,为银行经营管理科学化提供基础信息,满足多种业务分析的需求。发挥数据仓库优势,从支持监管报送、丰富统计分析应用、加强数据服务、应用数据接口支持等方面开展工作,支持银行业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营销、经营决策。特别是在商业银行中充分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为商业银行决策提供准确的客户分类、忠诚度、盈利能力及潜在客户等有用信息,指导制定最优的银行营销策略、降低银行运营成本、增加利润、加速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二、银行管理信息化的路径选择

(一)商业银行管理信息化目标架构鉴于商业银行管理信息化的业务范畴,建议目标架构并具备必须的IT能力,从而使管理能力得以提升(图略)

(二)商业银行管理信息化路径选择各商业银行在实现了系统大集中工作之后,在统一的业务数据基础上开始研究和加快实施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工作。结合国外最佳实践,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应选择以下建设路径:1.确定目标架构。价值链是将市场、客户、企业相互关联的纽带,自从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首次提出价值链理论以来,已被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作为挖掘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工具。管理信息化目标架构以商业银行的业务价值链为主线,将业务范畴内的应用模块按照逻辑的方式组织安排在价值链的各组成部分内。整个架构基本覆盖未来一段时间内支持银行业务发展所需要的内部管理能力,可在未来作为规划及建设的指引。2.设计迁移计划。为完成向整体目标架构的迁移,应该对银行的现有管理能力进行健康状况检查,结合目标架构设计迁移计划,并考虑业务发展的优先性以及架构的相互依赖性制定实施方案。3.业务价值量化评估。根据迁移计划,运用业务价值评估模型,对项目进行成本收益评估,主要考虑项目产生收益(收入收益、成本收益、风险管理收益)、成本(IT投入成本、人力成本)、净现值(NPV)计算,进行业务优先级排序,明确银行在短、中、长期应考虑建设的管理信息化项目。4.组织实施。按照项目优先级排序,分阶段组织实施管理信息化项目,并在实施中根据业务变化,及时进行动态重检和调整。在短期实现基本的现代化银行管理模式,中期实现支持前台业务单元为客户提供灵活的差别化产品和服务,长期发展全方位的管理能力。

(三)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分析1.围绕新资本协议合规工作实现风险管理信息化。巴塞尔协议的合规实施是银行风险管理信息化的必由之路:(1)1988年7月在瑞士“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第一版的《巴塞尔协议》即BaselI;(2)2004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即BaselII面世;(3)2007年2月28日中国银监会下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必须实施新资本协议;(4)2010年9月《巴塞尔协议III》达成共识;(5)2011年8月15日中国银监会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按照银监会的初步计划,将会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推行修订后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在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下,需要切实加强风险技术水平,可以围绕新资本协议合规工作以及中国银监会正在修订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这两项工作展开。按照新协议和监管当局的要求,在识别认定主要风险的基础上,计算资本充足率必须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统筹考虑。信用风险要实现权重法、初级内部评级法或高级内部评级法(内评法下未覆盖的采用权重法),市场风险要实现标准法或内部模型法,操作风险要实现标准法、基本指标法。根据国内银行现状,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普遍采用初级内部评级法,市场风险普遍采用标准法,操作风险采用标准法。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巴塞尔新协议的要求和监管当局的监管要求,更是商业银行自身内部管理的迫切需求。通过建立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及信用风险计量工具,包含信贷风险识别、信贷风险量化以及信贷风险控制,可以正确判断风险类型,准确寻找风险根源,科学的量化风险,衡量各种风险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大小以及损失发生的范围和程度,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暴露、将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通过实现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及风险信息披露,可以及时有效地为高级管理层提供准确量化的定量数据,为高层决策提供支持依据。风险数据集市是风险数据治理的载体。通过建设风险数据集市,推动各银行的数据治理,改善数据质量,以提高风险管理的精确性、敏感性和标准化程度。2.结合新会计准则实施,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商业银行在陆续完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基础上,下一步可以结合新会计准则实施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早在2006年财政部颁发新《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要求上市银行执行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从基本观念到具体处理方式,从确认计量方法到信息披露要求,从价值重估到风险管理,都表明会计的职能不仅仅是事后的总结和反映,而是延伸贯穿至业务经营过程之中。实施新会计准则,不仅是为了适应监管和上市信息披露要求,也是为了推动银行会计管理更加规范化、风险管理更加精细化、业务经营管理水平更上台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项业务、各个层次。按照银监会的要求,执行新会计准则,必须与完善各项业务流程、改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强化风险识别和管理措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等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执行新会计准则后的会计信息质量明显提高。各商业银行应当确定新会计准则全面实施的总体目标,建立适应实际的、符合新准则要求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对现有业务系统和财务报表和分析系统进行改造,在业务流程和账务核算层面实施新准则,同时实现财务预算、分析、管理和考核评价的全面信息化,充分满足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要求。3.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提高决策支持能力。数据仓库是管理信息和分析型应用的有效方式,数据仓库技术与其他软件有机结合,可以支持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绩效评估、盈利分析和客户关系管理,衡量各类客户的需求、忠诚度、满意度、赢利能力、潜在价值、信用度和风险度等指标,为银行识别不同的客户群体,确定目标市场,实施差异化服务的策略提供技术支持,为经营管理、决策分析提供准确、一致的量化信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银行业开始引进数据仓库技术,利用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整合,实现各种报表、管理型分析和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几年数据仓库系统的建设,国内银行业在数据仓库上直接或间接支持的应用日益广泛。根据统计,截止2010年,国内银行在数据仓库的应用总计超过40个。决策支持应用主要集中在客户关系管理、运营管理、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绩效管理五个方面,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一是监管需求,比如银监会1104监管报表、人民银行集中金融统计、人行征信、人行反洗钱等;二是信息披露需求,目前国内银行相继上市,信息披露需要集中的统计信息;三是风险管理需求,为适应新BaselII的要求,国内一些银行已初步尝试实现内部评价法、资本金管理、违约概率模型和市场风险等;四是资产负债管理需求,各个商业银行相继实现资产负债管理应用;五是客户关系管理需求,利用数据挖掘支持客户营销;六是决策分析需求,业务报表、KPI、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等。伴随着金融脱媒,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创新要求,商业银行决策支持应用在现阶段对于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信息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商业银行已经从行动上开始推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先进经营理念,但要真正落实这一理念,商业银行必须加快客户关系管理进程,加强数据挖掘等高端技术的应用,增强商业银行开发、创新和营销金融产品的能力,推动银行整体的信息化。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行中应逐步推动数据仓库与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实现数据管控和数据服务,创造数据、信息的商业价值,带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三、主要策略建议

(一)管理信息化需要银行高层重视和支持管理信息化工作是从深层面提升银行的综合实力,一是需要银行内部组织架构、管理机制与之相适应,二是需要银行上下统一认识,在人力资源、财务资金上大力投入,只有银行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有力支持才能够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预期效果。

(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从一定层面反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能力和竞争能力,在银行的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决策支持能力等领域,发挥管理信息化优势,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必然趋势。

(三)管理信息化需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管理信息化不能将系统建设成为信息孤岛,需要统一的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支持,需要统一的应用规划和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系统实施各自为政、竖井式系统、系统过度条线化、小而全的状况。(四)管理信息化需要培养专业化的建设队伍管理信息化需要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性人才,需要财务、风险、商业智能技术、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所以要加大所需各类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和学习,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化能力,逐步培养一支过硬的队伍,才能够真正适应和满足建设的需要。

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从商业银行内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商业银行外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监管,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确保业务发展健康和持续。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格。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

第三,要适应业务流程再造的要求。风险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重要的一点是有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而风险管理的组织模式又是以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为基础的。今后商业银行将按照各自的业务特点围绕盈利中心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相应地风险管理组织模式也要适应这一变化的要求,只有这样,风险管理才能实现与业务的紧密结合。

第四,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商业银行从产生至今,其风险管理经历了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负债业务风险管理;资产负债业务风险管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等阶段。其管理范围逐步扩大,管理方法日益科学。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二稿),至此,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已经基本完善,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信用风险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及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内、外部评级等;

(三)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三、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化解银行信用风险,我国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不仅按照《巴赛尔协的规定计算风险资产、补充资本金,还运用较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法,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企业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并采取较先进的以风险度为依据的贷款五级分类法对银行的信贷资产进行分类管理。但多方面的管理措施并没有大幅度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果不显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在风险管理体制方面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2.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

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

3.在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

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随着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强,银行风险管理也变得日趋复杂。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上虽然有所改进,但仍远远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

四、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完善

风险管理体制改革要遵循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建立全员参与,对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在内的各类风险、各业务品种、各业务流程,能够在微观层面和银行整体层面实施有效管理的风险管理体系;还要遵循风险管理相对独立性原则,风险承担与风险监控分离,风险管理体系与业务经营体系保持相对独立,建立垂直化管理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同时,要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按照提高市场响应能力、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符合外部监管要求的原则,梳理和优化相关业务流程。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究、实践:

1.优化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有效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以先进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只有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才能使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才能使政策和制度得以贯彻落实,才能让风险管理技术变得灵活而不致僵化,才能让每一位员工发挥风险管理的能动作用。让整个银行更新观念和认识,统一思想和步调,为科学风险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做好思想和舆论准备,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能动参与风险管理。

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篇10

"员工持股"的改革中有重大金融创新机会 陈淮,Chen Huai

对我国当前金融风险的认识及政策建议 王平,Wang Ping

加快我国消费信贷进程的时空分析 符浩勇,Fu Hao-yong

对当前金融机构市场退出de效应分析 林朝红,Lin Chao-hong

关于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和管理体系的思考 钟楚男,Zhong Chu-nan

工商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吴兰君,袁文福,任建军,Wu Lan-jun,Yan Wen-fu,Ren Jian-jun

一级法人制下集约化经营对亏损分行走出困境的思考 劳伟

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监控机制缺陷与调整方向 张军甫,Zhang jun-fu

金融纪检监察部门要为金融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服务 陈东海,Chen Dong-hai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外部环境营造 任社奇,Ren She-qi

浅浅议农村信用合作社案件高发的原因及预防 刘芳,祝春锋,付瑾,Liu Fang,Zhu Chun-feng,Fu Jin

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质量真实性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胡晖,Hu Hui

贷款质量真实性检查过后的思考 邢坚,Xing Jian

浅谈银行零售业务 迟智广,Chi Zhi-guang

谈谈如何规范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操作 唐大林,高华南,Tang Da-lin,Gao Hua-nan

全面推进海南省人行系统金融电子化建设 裴章凯,Pei Zhang Kai

论我国银证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韩强,Han Qiang

债务重组新准则对遏制利润操纵的意义 关京兰,Guan Jing Lan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林红,Lin Hong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问题研究 郭宝宁,Guo Bao Ning

我国外汇市场展望 赵力群,Zhao Li Qun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几个问题 周朋,叶振环,Zhou Peng,Ye Zhen Huan

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开拓消费信贷业务 林荣嵘,Lin Rong Rong

海南特区金融债权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符方标,龙峰,曾建中

对海南省邮政储蓄业务监管的思考 何俊骅,He Jun Hua

按市场原则构建新型银企关系 周柏,Zhou Bai

防范和化解保险经营风险的思考 陈玲,Chen Ling

坚定信心 积极应对 促进发展--对海南省琼山市农村信用社的调查与反思 许伟文

农村信用社年检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符茂海,Fu Mao Hai

文昌市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出路及对策 林道亮,吴坤柏,符浩

当前银行借款合同文本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韩斌,Han Bin

浅议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符文海,黄文慧

对客户承担来证项下银行费用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李选新

海南省商业银行发放封闭贷款存在的问题 谢建华,何生新,谢梅娟

关于发挥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内审作用的思考 王义臣,Wang Yi Chen

浅议电子联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张裕平,吴海波

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付息的负面效应及对策 浦灏涌,罗晋雄,Pu Hao Yong,Luo Jin Qiong

谈制止和防范企业逃废债的方法 张敬浩

理想的力量 苏庆岑

完善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研究 陆岷峰,Lu mingfeng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两大基础性难题及解决思路 王方宏,Wang Fanghong

构建国有商业银行经济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研究 陈光美,严凝云,Guangmei,Yan Ningyun

改善海南省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课题组,Study Group

小议企业破产中银行债权的法律保护 邓勇,Deng Yong

解决湖南省寿险业失效保单问题之对策研究 罗忠敏,杨玉山,Luo Zhongmin,Yang Yushan

提高中国人寿海南省分公司市场竞争力之我见 林涛,Lin Tao

浅谈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与防范 林明,黄翠玲,Lin Ming,Huang Cuiling

当前金融案件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初探 罗克球,宋玉

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刘华照,冯焕军,Liu Huazhao,Feng Huanjun

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监管的几点建议 杨智华

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建议 符海碧

提高农民收入刺激市场消费--对定安县 苏庆岑

对当前"农民贷款难"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李为民,陈新,云大健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符相居,唐小宁

对提高黄金市场管理水平的几点认识 许环侨,黄照生

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庄耿海

证券市场呼唤证券经纪人制度 刘宏志,余丽霞

加强银行服务质量管理之我见 吴志蓉

商业银行应重视社区金融服务 郑庭锦

商业银行如何做好营销宣传工作 张秀华

金融纪检监察工作坚持与时俱进的思考 许达联

从柜台小姐拒收退款说起--谈制度的重要性 李仁君

浅析金融税制与国有商业银行税负 陈娟

对我国证券市场组织统一的思考 符气岗,梁谋

在建工程抵押贷款存在的法律缺陷及风险防范 叶开范,邢益宾

农村金融改革路在何方 郑泽华,曾屹

关于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探讨 黄海骥

影响凭证式国债发行的市场因素分析 陈小萍,杨晨光,陈海,陈蔚

商业银行抵债资产风险防范的若干建议 曾江鸿

试论内部审计的全面质量管理 刘衍盛

基层金融机构反假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李朝波

关于金融支持五指山市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欧连明,李毓祁

支渔贷款天地宽--临高县农村信用社支渔贷款情况调查 梁好国

人行琼海市支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经验总结 周柏

浅谈金融债权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王光

制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闵大勤,孙海崇

提高人行县级支行组织人事干部素质的几点建议 罗忠贵,洪民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