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案例十篇

时间:2023-06-15 17:39:13

区域经济案例

区域经济案例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 区域经济学 应用性

案例教学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目前,在国外本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一种流行且应用很广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它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却是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到了20世纪初,案例教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各知名法学院。

1919年,华莱士.B.唐哈姆任哈佛商学院院长,他对案例教学极为赞赏,主张在商学院推广使用,认为商学院的课程应以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分析与讨论。今日,案例教学仍在法学教育与工商管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梅森教授在哈佛大学创立了“梅森联谊会”,专门从事有关寡头垄断理论的安全收集、整理及其经验性研究工作,而且他们还把研究成果大量运用于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学之中,此后经济学安全教学与研究在美国及欧洲的大学中普遍开展。

我国的一些机构和研究人员一直在进行经济学案例的引进和研究工作。1991年,在世界银行的资助下,我国首次举办了关于案例教学的经济学与管理学进修班,该进修班邀请了众多知名专家,并编印了一大批案例教材。近年,我国陆续有学者开始进行经济学案例研究的尝试,2000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开始在各个专业进行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尝试,并组成了经济学各个专业的案例教学研究小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4年,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组织出版了国内第一套经济学案例丛书。目前,我国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探索和讨论正方未艾,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一、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近20年,在中国发展迅速,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学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系统。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因此不同于其他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鉴于该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经济学案例教学往往是以现实的区域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采取不同的形式,如专题讲座、热点讨论、小组辩论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可以更加积极关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样也可以达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现在许多院校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中都采用案例教学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

(一)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采用应试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师进行“满堂灌”甚至“填鸦式”课堂讲授,而学生则采取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无疑,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接受的知识是有限的。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区域经济学课程老师,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注重要最新社会热点的应用,同时采用同学们更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随着“两会”的召开,可以快速将两会传递的最新信息,利用专题讲座,或者案例讨论等形式,应用于自己课堂教学中。

(二)理论教学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如区位论、产业理论及增长理论等,因此,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注重理论的讲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熟悉与系统掌握整门课程的系统知识;另一方面,理论知识可以有效地指导案例教学,如增长理论,在讲授学习完基本理论,清楚理解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的基本理念后,可以在课程上,让同学们讨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采取的发展策略,如“”时期实行的发展策略,而1978年实行的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因此,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是前提和基础,而案例教学是对区域经济理论学习的升华与应用。

(三)经典案例与地方性案例相结合

在区域经济学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时,应注意经典案例与地方性案例相结合。在区域经济学发展中,一些经济学家总结和积累了许多经典案例,在经济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选择案例时,应注重学生的熟悉度,尽量选择学生有所认知的。如区域经济学中“区域开发”理论,其经典案例是“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但对于广西的学校与学生来说,更加熟知的是“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开发。经典案例比较典型,在教学中可以对讲授的理论进行分析说明,但是由于学生认知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学生会对自己城市自己身边的案例更感兴趣,更加容易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会使理论学习更加有效。

(四)案例教学多形式并重

区域经济学案例教学应多种形式并重,热点讨论、专题讲座及PPT展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不同的教学形式,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如热点讨论更多的是,在教师对理论知识讲授到,针对已讲授理论知识,结合热点,让同学逐个或者组成不同的小组讨论,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点,锻炼同学们应用已学理论的能力。而专题讲座,主要是任课老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到其他高等院校、知名企业或是政府经济部门邀请专家、企业家或官员到校开展相关专题讲座。这种形式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并能够加深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如在讲授区域规划相关知识时,可以邀请发改局的官员做一场关于所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这样一方面,可以形成对理论知识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同学们对区域经济学知识的兴趣,以及更加关心区域经济发展。

三、总结

案例教学在法学、工商管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注重应用性,因此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是,目前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形成成熟的案例教材、教学形式单一、案例教学应用较少等问题。尽管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教学中还不成熟,但是通过案例教学,可以看到学生在经过多次案例讨论之后,学生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因此,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引入案例教学,提高同学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热点的讨论,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霞.浅谈区域经济学的几种教学方法[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1).

[2]五丽娟.论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教育研究,2008(15).

[3]曹容宁.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与教育方法的探索[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报,2005(3).

[4]张元鹏,刘文忻.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管理专刊,2005.

[5]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08(5).

[6]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

[7]唐礼智.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鸡西大学学报,2009(2).

区域经济案例篇2

关键词:东北亚,经贸合作,自由贸易协定,基本走向

一、东北亚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形势有利于本地区经贸合作

目前,与西欧国家相比,东亚地区国家间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关系处于一种较低级状态。在亚洲范围内,与东南亚地区松散联盟的国家关系相比,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的关系更落后一个层次。在欧洲,类似于中日、韩日之间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纠纷已不可能发生;日韩两国那种在海上剑拔弩张的军事对峙局面,在西欧更是不可想象。欧洲有柏林墙的倒塌和东西德的和平统一,而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南北分裂与对峙的紧张局面依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如果在这种反差强烈的东西方对比的背景下观察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形势,结果就可能使人感到有些失望。

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扩散与深入发展,使东北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而区域外单打独斗式的双边结盟或合作,无助于自身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安全的建立。所以,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对话和经济合作是区域内各国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同样,在东北亚地区,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准发达国家的崛起及其国际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地位的提高,中国作为最大后发经济体的和平崛起及在国际事务中大国地位的日益凸显,也是当今东北亚国际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关系的重要特征,是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东北亚国家和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新势力的崛起使区域内的发达国家再也不能以传统的心态看待邻国,也使区域外的发达国家不能再以高人一等的心态蔑视东北亚国家。新的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加之新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催生了当今东北亚国际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形势的新特点。

东北亚地区的信任缺失状况在全球具有代表性。当今世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东北亚地区都有突出的表现:朝鲜核问题久拖不决、六方会谈时断时续、朝鲜半岛南北的长期分裂与对峙、日本与中韩关系的长期恶化、朝鲜与美日关系的长期僵化问题等,都与国家间缺乏相互信任有关。可喜的是,现在有关各方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时代,共同利益和相互依存仍然是谋求合作、促进互信的主要依据。过去东北亚国家在强调国家利益时,往往忽视国家间利益的重合点和价值的共享性——共同的安全利益和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新安全观认为,国际安全的基础是共同的安全利益和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的相互信任及经济上的相互发展。同样,经贸合作也是如此。虽然在国家间关系处于正常状态时,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的矛盾和分歧不会遏止经济合作,但当国家间关系处于僵化状态时,国家在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的信任缺失就会导致经济合作陷入低谷。因此,无论是实现东北亚各国共同的安全利益,还是推动经济互惠合作,相互之间的信任都是基础和前提。东北亚各国的合作虽然是从经济领域开始,但终究要向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合作发展,而相互信任是实现地区安全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条件。目前,东北亚国家对建立信任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所以在近期才出现越来越多的可喜变化。

二、东北亚经贸合作的主要特点

近几年,有关“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讨论,已成为亚洲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去年失败以来,协商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则成为当前亚洲经济贸易合作的主流发展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4月10日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仅在东亚地区,已签署或正在谈判、有意研究的自由贸易协定就有109个,而在整个亚太地区,这种自由贸易协定共有192个。亚洲各国似乎都在以焦急的心态努力寻找各自的贸易伙伴。尽管有舆论一再提示应留意和警惕这种自相矛盾的“自由贸易”协议的扩散,因为它可能导致混乱,而且在最坏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式。但这种趋势丝毫不见减弱。2007年4月,对亚洲经济融合心有不甘的美国也迫不及待地与韩国在最后期限内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欧盟与韩国有关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谈判也随后于5月拉开帷幕。

自由贸易区建设之所以在亚洲如此走红,欧美之所以也不肯缺席这次“盛宴”,首先与亚洲目前的地缘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格局有密切关系。冷战结束后,亚洲尚未形成一个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合作的新格局。要在现有的地缘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格局中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外寻找稳定而互利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其次,亚洲国家经济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以出口为主导。所以,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和相互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很多亚洲国家面对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残酷竞争,都产生一种不稳定感。再次,亚洲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自身市场容量的扩展,使之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也出现变化,如何确保相互间的经贸往来,直接牵扯到亚洲国家未来的发展。另外,欧洲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亚国家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谈判进程。

在东北亚地区,这种趋势也同样表现的特别突出。虽然中、日、韩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尚未签署,但协商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虽然“10+3”或“10+1”并不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最佳选择,但这种次优性选择也正成为通向最优组合的途径。当前,东北亚地区围绕FTA而展开的经济贸易合作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考虑大于经济考虑。国内外有分析表明,在东北亚各种自由贸易方案(东盟方案、中国方案、目标方案)中,中国方案是韩、日受惠最大的方案,而韩、日等国家宁可选择次优的一小步——东盟方案,而不愿意选择最优的一大步——中国方案,很重要的一点是出于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考虑,而非出于整体经济利益的考虑。这样既可顾及本国农民利益集团的压力,又可避免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经济合作体制;既可享受中国中心市场的好处,又可不承认中国市场的中心地位。但这种现象不会长久,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中国经济与周边国家经济的不断融合,中国经济的中心地位特别是市场的中心地位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替代的。

(二)开放式考虑大于区域性考虑。在这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在自身次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尚未签署、自贸区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却不断向外拓展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范围,形成一种“先外后内”的发展走势。当然,整个东北亚合作从一开始就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灵活性,合作进程表现为一种“多层次”、“多取向”、“多方式”的结构。但从根本上讲,这主要还与地缘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考虑有关,也体现了东北亚区域合作脆弱性的一面。

(三)软约束大于硬约束——进程比制度更重要。一般认为,欧洲一体化是区域化合作中最具组织化、制度化的代表。但在东亚地区,已覆盖整个东亚地区合作的东盟模式所强调的却是“非正式性和最小限度的组织性”。对于制度主义者而言,“10+3”机制不过是一个松散的合作框架,而非建立在法理之上的正式制度安排。东北亚这种既充满活力又不以硬性规定约束参与者的做法,可称之为软地区主义。因此,东北亚区域合作更像是一种价值理念,而不是一种制度安排,表现为“强理念、弱制度”。实际上这也与东北亚地区合作的脆弱性有关。

(四)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东北亚区域合作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寻求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发展道路与模式。所以,东北亚区域合作是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发展的。当前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东盟作为推动者,对完全融人到东北亚心存疑虑,中国和日本作为大国也依然不敢当头。区域合作形式不仅限于一种东南亚与东北亚的对话架构,它还有大到“亚太经合组织”、小到“10+1”、中间还有“10+6”的首脑对话形式。

尽管上述脆弱性有其副作用,但总体来讲,并不影响区域合作与整合的大趋势。虽然无法预测东北亚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何时、如何建立自由贸易区,但现在这种从东盟开始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进程的自由贸易安排的谈判和为此而达成的协定,最终都将为东亚区域经济的整合进程提供动力。

三、东北亚经贸合作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互补性不等于合作性。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新旧保护主义都将继续发挥作用。这是出于一种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上的担忧。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止步不前的根源就在于此。

(二)要看清楚韩国、日本对外加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本质。它们的目的是让中国在未来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时做出更多让步,最终的目标是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因为它们主要的贸易市场在中国。韩国已明确近期分三步走的自贸区建设战略——美国、欧盟、中国。日本虽然在韩美签署自贸协定后也迅速与泰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其实质作用有限。目前,在韩日对外签署的协定中,例外条款较多,实际上自由度已大打折扣。我们对这种协定也不必急于求成。中国的市场中心地位决定了主动权在我们手中。

(三)我们应看护好、利用好自己的市场优势。对一个过于开放或完全开放的市场,别人还需要与之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吗?日本已有学者提出:东北亚已有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完全可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因此,没有必要再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而组建更大规模的市场。换言之,有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就够了,不需要日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区域经济案例篇3

关键字:MBA教育;区域经济;改革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39-03

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即工商管理硕士,以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为目标。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MBA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绝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考查人才的第一标准[1]。MBA教育应该传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学”。现阶段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学生培养方案雷同、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制约着MBA教育的进一步发展,MBA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热点,基于区域经济特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将是今后MBA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研究重点。

一、MBA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MBA教育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和了解,MBA教育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但是MBA教育管理体制还留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还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1.MBA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标,而作为“专业学位”的MBA教育则以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但是,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方案、教学方式、学习内容等方面都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标,且这种教育思想仍然影响着MBA教育,使得部分培养院校在培养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使MBA教育成为另一个“管理学”研究生教育。

2.MBA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目前,国内MBA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与普通管理类硕士生的课程差别不大,整个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部分,加上最后的毕业论文,不同院校课程设置的差异主要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与选择方面[1]。多数课程重在管理知识传授与理论讲解,对管理应用能力的指导较为欠缺,且课程内容单一,没有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学员的专业特长、行业分布的特点进行细分。

3.MBA教学形式与专业教材单一。MBA现行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MBA学员学习积极性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水平。由于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管理实践中的一些“典型”现象分析不够深入,学员的创新热情得不到激发。专业教材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现阶段很多MBA院校使用的教材往往与“学术型”研究生使用教材相同,缺乏实战的案例研究和开放式的思维引导,这就使得授课形式很难有较大的突破。

4.MBA专任师资缺乏。MBA并不缺乏具有高职称、高学术能力的教师,但缺乏的是具有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并能够适应MBA教学方式的教师。现阶段担任高校MBA教学的教师往往都具有高级职称,在学校甚至研究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由于其缺乏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学术理论往往无法联系实际并解决具体问题,且大多不是MBA专任教师,教学方式无法适应MBA互动式的案例教学,过多的科研和教学压力也很难使他们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案例研究。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MBA教育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与MBA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高素质、复合型的MBA人才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对MBA教育产生了新的需求和影响。

1.MBA培养的多元化。MBA教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自身的发展也必须体现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征[2]。在市场竞争激烈、区域经济发展日趋完善的大环境下,MBA教育未来的发展必须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结合学校自身的所处区域、专业特长、学科背景等开展特色化教育,注重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使MBA教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MBA案例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是MBA教学中最大的特色,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采用沿袭已久的经典案例,不能反映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的真实情况。未来的案例教育的发展将会紧密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充分选取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及发展阶段的企业,采用能够真实反映国内企业成败特色,特别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我国经济的现实状况,更好地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MBA师资的专业化。MBA教育水平的提升归根结底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2]。随着MBA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MBA教育的要求也不断增长,现阶段的教师队伍将不能适应MBA教育的发展和需求。未来的发展亟需一大批具有较强的专业学术能力,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特别是了解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特点企业发展的特点,能适应MBA的案例式教学,与学员实现良好的互动,并致力于教学研究的专任教师。

4.MBA教学的多样化。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教育,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使其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以综合的案例分析取代传统的毕业设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MBA项目的产业化。MBA项目不仅仅是一项研究生教育,更是一个社会服务和资源互助的平台,凭借着MBA强大的师资队伍,广阔的校友资源,大量的案例资料和数据,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管理咨询、营销策划、资源整合等全方位的服务。未来MBA项目将向着产业化发展,集教育、研究、服务于一体,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三、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MBA教育改革和创新举措

MBA教育已经进去市场竞争,实现中国MBA教育价值的回归必定是大势所趋[3],因此必须基于区域经济特色进行MBA教育改革和创新举措。

1.把握市场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创新培养模式。MBA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因此必须结合区域经济特色,考虑哪里应用、如何应用,根据需求进行改革。如北京、上海等处于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跨国企业、大型企业众多,MBA教育必须注重国际化,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化的视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活跃,MBA教育必须了解和掌握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规律,注重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养,特别是自主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西部内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MBA教育要和当地企业类型、文化发展相适应。总之,MBA人才培养要适应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

2.完善课程设置,依托高校办学优势形成特色。MBA院校在课程设置中除必要的主干课程之外,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增设大量的选修课程,结合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上市、财务、合同与知识产权等问题开设专题课程,进行系统的讲解与研究,开办高层次的讲座论坛,以满足不同层次MBA学员的需求。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可以依托其强大的教学科研能力,为学员提供更多更广的课程,并积极开展国际化教学与联合人才培养;地方院校及财经类、理工类院校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高校办学特色,为金融、电力、旅游等行业与领域的企业进行系统性的人才培养。

3.丰富教学形式,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增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引入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也不仅仅停留在PPT、视频等基本形式,要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丰富教学内容。如证券投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要充分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实现课堂中教与学的良好互动。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引入案例研讨、企业挂职、校际间交流学习、头脑风暴等教学形式,丰富考试模式,改革毕业论文等形式实现教学的多样化,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积累大量的本土化案例资源。

4.加强教师培训,打造属于MBA教学和研究的专任师资。提高MBA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增加教师的培训。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管理和研究,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更要促使教师去企业担任实际管理职务。要选派本校教师到进行研修学习,邀请外校教师进行授课,建立全国范围内优质MBA师资的人才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各高校在人事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建立和完善MBA教师的考核管理制度,对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MBA专任教师在政策、待遇方面有所倾斜,逐步组建MBA的专任教师队伍。

5.整合办学资源,促进MBA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引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对MBA项目进行企业化管理。紧密依托MBA项目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和高校资源,集教育、研究、服务于一体,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MBA教育培养大量企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依托MBA教师的专业和学术能力,帮助政府进行咨询决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教师和学员在咨询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本土化案例,进而促进MBA教学和研究的发展。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中,中国将形成一大批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经济形态,如何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将是摆在我们MBA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的MBA教育才刚刚起步,今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它不仅需要培养经济发展的创新者,其自身也必须成为经济发展的创新者。

参考文献:

[1]俞明南,刘俊美,董大海.MBA课程体系调整与管理思维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32-36.

[2]岳庆峰,郑永彪.对中国MBA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探索,2007,(1).86-87.

[3]仝允桓.认清发展趋势,加快MBA教育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4-26.

区域经济案例篇4

——以神农架滑雪场公路选线方案为例

朱罡

(中环国评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摘要: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的原则、程序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以神农架滑雪场公路选线方案为例,论证了基于技术可行性条件、经济可行性条件和环境可行性条件下运用GIS空间分析进行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的可行性。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替代方案;定量评价

收稿日期:20130401

作者简介:朱罡(1970—),男,湖北黄冈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评价与规划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5018503

1引言

替代方案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环境目标,可采取的供比较和选择的方案的集合[1]。替代方案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EIA)的最重要环节,也是EIA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工具的关键。在项目EIA中,识别期以及后期的选址、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均应考虑替代方案,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环境影响评价立法中很少强调替代方案的研究。因而在实际工作中,项目EIA往往只考虑在项目层次上有限范围内的替代方案,而对有关技术、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等高层次基本问题的替代方案则很难加以考虑[2]。为此,本文以神农架滑雪场公路选线方案为例,探索基于技术、经济和环境可行性条件下运用GIS空间分析进行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的方法和思路,以供大家商榷。

2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研究原则

(1)目标约束性原则。这是替代方案评价过程中始终贯彻的原则,任何方案都不能偏离基本的战略规划目标,或者偏重于经济目标而忽视了环境目标[1]。一般说来,区域环境敏感目标、区域经济目标和区域生态功能目标等均可作为替代方案评价的约束性目标。

(2)可行性原则。是指通过分析各替代方案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是否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是否影响区域人类生活质量等,以确保替代方案在技术、社会经济、环境上可行。

(3)全面性原则。应该全面地考虑各个方案可能对生物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的影响,既要考虑可能的负效应,也要顾及可能的正效应;既要考虑直接效应,也要兼顾间接效应。

(4)整体优化原则。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替代方案的比较分析所依据的标准不能仅仅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或单一的经济价值最大化,而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与整体优化。

(5)代表性原则。由于区域具有不同的组成要素、层次结构和地域差异,为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选取的定量指标应该最能代表区域本身固有的自然属性及其受干扰和破坏的程度,选取的指标能够敏感地响应环境质量的变化。

3基于GIS的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程序

基于GIS的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程序就是利用GIS的强大功能,建立替代方案的空间分析模型,采用GIS空间和属性分析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定量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或设计出最优替代方案的过程(图1)。

图1环境影响评价中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程序

4基于GIS的替代方案定量评价方法

4.1选择替代方案相关地区专题

根据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研究原则,任何替代方案的实施均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定量评价替代方案,必须选择一些能反映区域特征和技术要求的专题。如反映公路建设技术要求的坡度专题。

4.2对专题进行统一化处理

由于专题数据来源不同,其投影坐标、比例、精度、格式等也不同,为了确保进行GIS分析时的科学性,必须对所有专题进行统一化处理,转换成统一坐标与比例尺、同一精度的栅格数据或矢量数据。

4.3对专题进行等级分类

进行专题等级分类是指按照技术要求、环境影响程度和经济损失大小确立的分级标准,利用GIS进行空间量算从而建立空间分析的基础专题图层。它是空间定量化分析的基础。

4.4建立综合价值评价模型

根据各专题图层的重要性对它们设置价值权重,并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栅格或矢量),建立替代方案评价所需的技术价值、环境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和综合价值评价模型。

4.5替代方案定量评价

将各替代方案与各价值图层进行叠加分析、网络分析、3D分析,及属性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各替代方案实施可能带来环境损失、经济损失和技术问题,从而进行替代方案定量评价,实现替代方案最优化。

5实例研究——神农架滑雪场公路选线方案定量评价

5.1设计替代方案简介及分析

神农架滑雪场进场道路是联络滑雪场与209国道的交通运输道路。设计替代方案提供了A、B方案两条方案供比选(图2)。但根据调查,A、B两方案道路施工建设及运营均可能改变珍稀植物-秦岭冷杉种群的生存环境,且对区域关键种黑熊生境破坏较大,为此采用基于GIS空间分析和网络最优路径法得出替代方案,并与A、B方案进行定量评价,确定最优方案。

5.2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研究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神农架滑雪场进场道路替代方案就是要解决如何在生态环境破坏最小化、经济投入最小化的最优路径问题。而在GIS中,网络分析中路径分析就可以解决分析最短路径,最优路径的问题。求最短路径就是由用户指定结点序列,求一条经过此结点序列的总长度最小的路径。

区域经济案例篇5

摘要:区域经济学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目前,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以及教学考核方式片面化等诸多问题。为此,应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性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手段多媒体化、完善教学考核方式等途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一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区域经济学的特殊性在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参与政策讨论与实践评估,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日益扩展政策参与的领域;另一方面,表现在不断拓展的国际化视野,即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以及各种区域经济问题,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政策。就其综合性而言,则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以单一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而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制订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的能力,从事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相关科研及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改革和创新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域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滞后化。

根据我们对全国15所重点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授课情况的网络调查,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习惯采用相对稳定不变、具有统一标准的教材。在所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11所高校7年内没有更换过新教材,至今所使用的教材还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流行的那些版本。二是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学大多是围绕实际问题与任务进行对策性研究,缺乏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造成该课程教学长期以来停留在“浅显易懂”的水平上。三是教学内容界定不清。对于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笼统,造成授课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选择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甚至“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续着“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而学生则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记笔记、下课全忘记”。导致上述情形的原因固然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但更多地出自教师教学中的“僵化、“零散”、“固守”:所谓僵化,即将教学内容当作僵化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进行灌输,缺乏具体化、直观性;所谓零散,即只重视对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传授,缺乏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融合贯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片面和孤立;所谓“固守”,即只重视对课本规定内容的分析,较少关注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教学的实用性不强。

3.教学考核方式片面化。

尽管建立教学考核制度已得到普遍共识,但是现有考核方式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学考核目标错位。对教师往往简单采用一系列量化指标给教师“打分”、“排序”,很少关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优势与潜能等方面;对学生则只是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二是教学考核主体单一。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只看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则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双方博弈的结果往往是在基于共同利益下达成互利串谋,从而使教学考核结果失真。三是教学考核过程简单化。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通过期末考试形式进行的,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

三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具体途径

1.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根据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理论基础。综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规模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非均衡力及循环累积因果律;市场开放度强化要素流动性;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结构优化的内生化理论;产业份额决定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二元结构与城乡联系理论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博弈论、内生的增长理论、后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建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科发展的前沿,以深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价值。

(2)应用。区域经济学本身是为了解决实际中区域问题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区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宏观、中观领域里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包括区域发展模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城乡统筹、地方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城市竞争力、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区域分工与合作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微观领域研究则涉及企业区位选择、企业迁移、企业组织以及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经济活动,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另外,近几年来中央政府陆续制定的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改革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区域性政策措施,也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

(3)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逐步走向计量化,强调运用数理模型方法对区域活动进行定量分析,特别是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大发展,近年来区域经济学中空间计量分析的应用越发增多。同时,决策科学、复杂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也不断地被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

2.强化实践型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成功的区域经济学教学应强调实践型教学,注重互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互动教学的实质就是由传统单向被动的灌输型教学转变为师生间互动交流与研讨,从而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授知识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开展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培育批判、研究、质疑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适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案例教学是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现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其案例应该是对现实热点问题和学生们普遍关心问题的提炼和总结;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互动的组织形式可多样化。既有安排学生独立完成的个人案例,也有学生之间合作的小组案例;既有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也有口头的案例讨论等。

模拟教学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开始得到关注。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如何捕捉区域发展非均衡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有利或获利机会,如何有效率、低成本地去广泛组织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以便最终实现既定目标,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体验区域发展变化规律,进而灵活地做出区域决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方法的局限性。

3.实施教学手段多媒体化,着力提升教学效果。

开展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即可以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等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代替传统的单纯依靠老师讲授和板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动画的屏幕演示,将区域经济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复杂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将大量原来需要在课堂内进行的板书工作通过课前制作的教学软件演示出来,课堂的课余时间增加,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讲授和组织教学活动。

但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并不等于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手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所长,弥补各自之短。具体来说,一要遵循目的性、最优化原则。即多媒体手段和内容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学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选定,当用则用,不适则弃,讲究实效,切不可为追求时尚,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盲目使用,否则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二要注意多媒体技术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即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去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技术,既要注意选择效果最好的来运用,也要考虑它们能否优化组合的效果,充分发挥各种多媒体技术的最大效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三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反馈。即教师必须控制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及时准确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优化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4.完善教学考核方式,保障教学效果。

教学考核应涵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二者都不可偏废。在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方法上,应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可采取笔试、口试、作业、讨论、考勤等多种形式,其中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讨论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记录提问、发言、出勤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根据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考核方式中应特别加入社会实践的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和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方法上,则要着力改变目前简单地由学生给教师教学打分的做法,注意结合其他一些方式如教师互评、教研室集体听课、督导组听课等,广泛参考多方面主体的意见,增加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应注重营造公开、透明、民主的氛围,各方共同参与、民主协商,通过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找出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未来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

2.罗静曾菊新: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几个新特点刍议[EB/OL].

3.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区域经济案例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一 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区域经济学的特殊性在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参与政策讨论与实践评估,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日益扩展政策参与的领域;另一方面,表现在不断拓展的国际化视野,即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以及各种区域经济问题,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政策。就其综合性而言,则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以单一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而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制订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的能力,从事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相关科研及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改革和创新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 域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内容滞后化。

根据我们对全国15所重点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授课情况的网络调查,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习惯采用相对稳定不变、具有统一标准的教材。在所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11所高校7年内没有更换过新教材,至今所使用的教材还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流行的那些版本。二是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学大多是围绕实际问题与任务进行对策性研究,缺乏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造成该课程教学长期以来停留在“浅显易懂”的水平上。三是教学内容界定不清。对于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笼统,造成授课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选择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甚至“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续着“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而学生则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记笔记、下课全忘记”。导致上述情形的原因固然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但更多地出自教师教学中的“僵化、“零散”、“固守”:所谓僵化,即将教学内容当作僵化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进行灌输,缺乏具体化、直观性;所谓零散,即只重视对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传授,缺乏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融合贯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片面和孤立;所谓“固守”,即只重视对课本规定内容的分析,较少关注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教学的实用性不强。

3. 教学考核方式片面化。

尽管建立教学考核制度已得到普遍共识,但是现有考核方式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学考核目标错位。对教师往往简单采用一系列量化指标给教师“打分”、“排序”,很少关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优势与潜能等方面;对学生则只是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二是教学考核主体单一。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只看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则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双方博弈的结果往往是在基于共同利益下达成互利串谋,从而使教学考核结果失真。三是教学考核过程简单化。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通过期末考试形式进行的,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论文网 LunWenData.Com]

三 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具体途径

1. 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根据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理论基础。综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规模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非均衡力及循环累积因果律;市场开放度强化要素流动性;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结构优化的内生化理论;产业份额决定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二元结构与城乡联系理论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博弈论、内生的增长理论、后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建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科发展的前沿,以深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价值。

(2)应用。区域经济学本身是为了解决实际中区域问题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区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宏观、中观领域里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包括区域发展模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城乡统筹、地方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城市竞争力、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区域分工与合作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微观领域研究则涉及企业区位选择、企业迁移、企业组织以及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经济活动,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另外,近几年来中央政府陆续制定的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改革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区域性政策措施,也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

(3)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逐步走向计量化,强调运用数理模型方法对区域活动进行定量分析,特别是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大发展,近年来区域经济学中空间计量分析的应用越发增多。同时,决策科学、复杂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也不断地被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

2. 强化实践型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成功的区域经济学教学应强调实践型教学,注重互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互动教学的实质就是由传统单向被动的灌输型教学转变为师生间互动交流与研讨,从而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授知识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开展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培育批判、研究、质疑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适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案例教学是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现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其案例应该是对现实热点问题和学生们普遍关心问题的提炼和总结;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互动的组织形式可多样化。既有安排学生独立完成的个人案例,也有学生之间合作的小组案例;既有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也有口头的案例讨论等。

模拟教学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开始得到关注。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如何捕捉区域发展非均衡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有利或获利机会,如何有效率、低成本地去广泛组织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以便最终实现既定目标,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体验区域发展变化规律,进而灵活地做出区域决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方法的局限性。

3. 实施教学手段多媒体化,着力提升教学效果。

开展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即可以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等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代替传统的单纯依靠老师讲授和板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动画的屏幕演示,将区域经济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复杂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将大量原来需要在课堂内进行的板书工作通过课前制作的教学软件演示出来,课堂的课余时间增加,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讲授和组织教学活动。

但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并不等于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手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所长,弥补各自之短。具体来说,一要遵循目的性、最优化原则。即多媒体手段和内容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学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选定,当用则用,不适则弃,讲究实效,切不可为追求时尚,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盲目使用,否则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二要注意多媒体技术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即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去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技术,既要注意选择效果最好的来运用,也要考虑它们能否优化组合的效果,充分发挥各种多媒体技术的最大效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三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反馈。即教师必须控制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及时准确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优化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4. 完善教学考核方式,保障教学效果。

教学考核应涵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二者都不可偏废。在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方法上,应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可采取笔试、口试、作业、讨论、考勤等多种形式,其中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讨论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记录提问、发言、出勤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根据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考核方式中应特别加入社会实践的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和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方法上,则要着力改变目前简单地由学生给教师教学打分的做法,注意结合其他一些方式如教师互评、教研室集体听课、督导组听课等,广泛参考多方面主体的意见,增加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应注重营造公开、透明、民主的氛围,各方共同参与、民主协商,通过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找出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未来改进措施。 [论文网 Www.LunWenData.Com]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 ].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1)

2. 罗静曾菊新: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几个新特点刍议[ EB /OL ]. http: / /www. cre. org. cn / , 2006 - 10 - 08

3. 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M ].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年

区域经济案例篇7

如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研究学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成功的经验。

【课标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在这节课中,课标要求可以具体落实到: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该流域的地理条件,并说出该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河流、流域以及河流开发利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具有一定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了分析一个区域地理背景的方法;但难以理解区域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教材分析】 一般来讲,河流两岸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和经济发达的区域,沿河而居,一方面享受着河流带来的优越自然条件,但另一方面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也面临着频繁的洪涝灾害的威胁。所以,河流流域的开发治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教材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成功治理的案例,分析河流流域治理的一般方法。教材首先介绍田纳西河治理的背景和治理过程,说明田纳西河流域经过治理,由一个洪涝灾害频繁、经济落后的地区转变为工农业发达、环境优美的地区,成为具备这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区域提供了开发治理的思路和方法。

【设计思路】 出示学习目标和分解自学指导并导入部分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发学生对古今田纳西河流域的巨大差异的思考:同样一条河,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天壤之别?引入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背景的学习。

读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背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内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通过出示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图、北美洲的气候类型图和田纳西河流域某点的降水图、田纳西河流域的矿产图、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的文字资料图,让学生归纳出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条件。

议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讨论并分析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对有利条件提出发展方向,对不利因素找出应对策略。对田纳西河流域而言,解决洪涝灾害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引导出修多个大坝,从而引出河流的梯级开发以及综合开发。最后归纳总结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延伸到我国的流域的开发治理问题。

讲 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是开发与整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成功典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此引导学生探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比如我国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或塔里木河流域等都可借鉴其成功经验。

练 教学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并做检测题(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各为一个小组,时间可长一些,1课时至2课时),首先提出问题:(1)收集有关资料,分析各流域地理环境条件;(2)分析各流域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发展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3)探寻流域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方向;(4)探寻综合治理的对策。重点以长江流域为例,与田纳西河流域分析思路大致相同,然后各个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展示。

区域经济案例篇8

【例1】(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8~9题)图3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3,完成8-9题

8.由图3可以推断,该区域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9.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参考答案:8C;9B。

【例2】(2012年上海卷地理试题第30~31题)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经济重心亦然。

30.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趋向?

31.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参考答案:30.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由西向东移动,由北向南移动。31. 基本特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判断依据:总体而言,自1995年至2009年重心虽有移动,但移动的经度不到1度,重心偏于我国的东部。

一、试题特征分析

1.数据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动态地理数据有些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特征,如例1中的三条数据线分别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有些动态数据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规律,如例2中的图1反映的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的空间变化规律,图2反映的是我国的经济重心的空间变化规律。

2.动态地理数据一般用坐标曲线或折线来表示。如例1用坐标曲线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特征,一般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地理事物,波动曲线表示地理事物随时间的变动而上下变化的规律;例2用坐标折线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规律,横坐标表示经度,纵坐标表示纬度,折线的变化表示地理事物在空间们置上的变化规律。

3.动态数据具有时效性,即数据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空间位置具有很大的差异,如例1中三条曲线上的数据从T0—T1—T2呈现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二、动态地理数据题应试策略

1.动态地理数据题的一般解题技巧

解答动态地理数据题,要透过表面的数据线洞悉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下面以例1为例,谈谈动态数据题解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对照图表,比较不同时间段或不同空间段的数据特征。如例1中,在起初T0时,大量劳动力剩余,且工资水平很低;在T0—T1时间段,剩余劳动力减少很快,工资水平变化较小,略有上升;T1—T2时间段,剩余余劳动力数量继续减少,工资水平迅速提升;在T2以后,剩余余劳动力数量减少到很低的水平,工资水平维持到比较高的水平。从甲、乙两类企业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看,甲类企业一直低于乙类企业,且在T2以后,甲类企业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处于该地区人均工资之下的水平,而乙类企业一直处于人均工资之上的水平。

第二步:依据数据的波动曲线(折线),了解地理事物的整体运动变化规律。把握地理事物运动变化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从例1中可以看出,剩余劳动力数量整体变化趋势是逐年减少,而人均工资、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的人均工资的整体变化趋势是逐步提升,了解了这个核心规律,解答这道题就不难了。

第三步:切入试题,分析影响数据变动的原因及数据变动对地理事象的影响。解答这类题的最后一步就是依据试题,进行纵横联系比较,综合分析影响数据变动的原因及数据变动对地理事象的影响。

区域经济案例篇9

关键词:浙江高考;海洋经济;解题思维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域广阔,面积达4.24万平方千米,岛屿星罗棋布,是中国海岛最多的省份,海岸线总长6486千米,居全国第一。浙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深水港口资源、海洋渔业资源、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潮间带滩涂资源、海洋旅游资源和海洋能资源在全国占有较大优势。沿海城市人口超过全省的70%,GDP超过80%。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六大后浙江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和沿江经济。十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推进海洋素养教育。海洋素养,包括海洋文化素养和涉海实践能力。前者是以海洋文化内容为核心所构成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性文化禀赋,包括海洋文化知识、海洋文化意识和海洋文化心理特征[1]。提升海洋文化素养,不仅需要大力推进海洋文化建设,更需要引导更多人热爱海洋,关注海洋和海权,积极投身到建设海洋强国的事业中。浙江人沿海、爱海、“吃”海,对海有一份特殊的“蓝色情结”。这一“情结”也被高考命题组频频关注。从2011~2015年的浙江地理高考综合题(见表1)可以看出,命题人多从港口经济、海域开发、沿海(沿江)企业布局等角度来探讨海洋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掌握高考试题的命题风格和答题技巧,并做好针对性的专题复习,是当前高三师生应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浙江高考综合题为例与广大教师做一些探讨。

一、港口经济

例1.【2011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6题第(3)问】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图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是该题的题图)

参考答案:加拿大的中南部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产量大,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小麦多采用廉价的水运或铁路运输;蒙特利尔是重要的水路(河运、海运)、陆路交通枢纽,便于小麦输出。

例2.【2013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7题第(2)问】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图2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是该题的题图)

参考答案: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多选择水运中转;舟山群岛港口航道深、岸线长,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

【感悟】

设问主体由三部分组成:货物+输出、中转、输入+港口、基地,对应的答案也呈现三段式结构:该货物进口或出口量大及原因+该货物多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当地配套了该交通方式且条件好。通过解读设问和答案,学生要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过程也应由三部分构成(图3)。

【教学策略】

(1)注重对不同类型货物典型特点的总结,如大宗农矿产品的大型笨重、鲜活农产品的易腐求鲜、紧急救援货物的越快越好及高科技产品的轻小昂贵等;(2)加强五大交通方式的优缺点比较,归纳人的不同需求对客运交通的选择影响及货物的不同特点对货运交通的选择差异;(3)加强港口区位的归纳训练,包括海港、河港、空港及水陆枢纽(水旱码头)、商品集散地等。

【磨题训练】

例3.【由2012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6题第(1)问改编】每年通过西澳大利亚州沿海各港口的铁矿石大量出口到东亚。评价其成为澳铁矿石主要输出港的优越条件。(图4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是该题的题图)

参考答案:西澳大利亚州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国内市场较小,东亚市场广阔,出口量大;铁矿石大型笨重,采用廉价的水运可降低运输成本;西部沿海港口较多,接近矿山且距离东亚市场较近,便于铁矿石输出。

例4.简析旧金山机场成为微电子产品重要输出港的原因。

参考答案:微电子产品生产是技术密集型工业,旧金山科技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微电子产品输出地,出口量大;微电子产品轻、小、贵、利润高,多采用快速的航空\输;旧金山机场是重要的空运枢纽,与高速公路相连,便于微电子产品输出。

二、海域开发

例5.【2012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7题第(1)问】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图5为该题的题图)

参考答案:石油资源靠近陆地;浅海;潮汐和风浪影响较小。

例6.【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6题第(1)问】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图6、图7为该题的题图)

参考答案: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

【感悟】

海域开发包括资源开发、工程建设、产业发展等。此类题多为条件类设问,可以是项目开发需要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由于海洋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和涉海项目的大工程量及技术不成熟性,一般海域开发项目往往较陆上项目风险大、困难多、成本高、技术要求高。也可以是沿海区域的配套条件,包括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通过解读设问和答案,学生要解决此类问题应有清晰的思维结构(见图8)。

【教学策略】

(1)关注海域开发施工中的限制因素,如风雨、水深、浪潮、强腐蚀性、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及资金、技术、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2)加强类似考点训练,如跨海大桥及海底隧道建设、海上能源(油气、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开发、海水淡化、海盐生产等。

【磨题训练】

例7.【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6题第(3)问】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2009年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使得填海造陆得来的土地被海水淹没。简析图7区域围海造田有利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地势低平,多浅滩;位于莱茵河口,泥沙较多;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围海工程量小;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从区域配套条件减小工程量角度入手)

三、沿海(沿江)企业布局

例8.【2012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7题第(2)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图9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汕尾市。理由:化工、造纸工业污染性较强,且运输量较大;汕尾市相对于英德市环境承载力较大,水运条件较好。

例9.【2015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7题第(2)问】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图10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是该题的题图)

参考答案:资金密集型工业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环境容量较大。

【感悟】

世界上济发达地区多沿海、沿江分布,工业更甚,多呈带状、串珠状分布。原因很明显,沿海、沿江地区区位优势明显,适合多数企业布局,特别是某些不适合分布在内陆地区的企业。因此沿海、沿江地区往往会看到此类企业集聚的现象,并成为海洋经济、沿江经济工业发展的主体。但生活中多数人会忽视这些企业集聚背后蕴含的地理原因。特别是污染企业,对水体环境的负面效应不必多说,为何其仍集聚于水体附近,并且各地政府还纷纷对其招商引资、上马项目?没有体会出命题者背后的深意往往会忽略“用水”“环境承载力”等这些答案,因此学生要解决此类问题必须构建较完整的思维结构(图11)。

【教学策略】

(1)关注特殊区域对工业的配套区位优势,如海边、江边的水运、土地与环境承载力;江边、湖边的淡水资源;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及降温效果等。(2)关注特殊地理事物(如相关产业)的特殊区位需求,如微电子、医药谷的环境质量;重化工业的环境承载力等。

【磨题训练】

例10.【由2015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6题第(3)问改编】图12中丙地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造纸原料的辐射松,生产纸浆出口。分析丙地发展纸浆出口的自然优势。

参考答案:该地广泛种植辐射松,原料丰富;纸浆生产需水量大且污染性较强,出口运输量大;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地处沿海,环境承载力大;沿海利用海运优势,出口便利。

例11.【2015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37题第(1)问】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政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区域经济案例篇10

论文摘要村镇规划作为一门规划类的专业方向课,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理论性强的课程。将具有典型性的村镇规划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村镇规划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等地理学类、城镇规划类本科专业的专业方向课,其涉及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规划与开发的现实问题,是一门政策性、综合性、现实性较强的专业课。伴随着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加大力度解决“三农”问题、积极贯彻农业土地流转政策,以达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发展领域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与此相对应,在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中,村镇规划课程的开设日益增多,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开展也得以深入,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日益提升。

    案例教学作为管理学等学科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为学生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创设一种特定的典型的教学案例或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场景,使学生在该案例或场景中自主分析、比较、决策和总结,最终实现对现实案例的最为直观的感受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达到将典型案例与课堂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1村镇规划课程的特点

    村镇规划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规划类专业方向课,以农村各级居民点的方方面面的规划、设计与实施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掌握村镇规划的任务、基本原理、操作程序与工作方法、规划内容与技术经济层面的分析等;了解村镇规划领域同城市化、城市发展等政策方面的紧密关系,学会利用村镇规划专业知识进行基本的实践,为后续规划类课程的开展奠定原理与实践的基础。

    村镇规划课程教学内容综合性、相关学科知识交叉性、实践性均比较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1课程内容综合性强

    城镇规划作为一个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蓝本,虽然在具体工作层面有条条块块的分工,但是在总体规划层面,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因此,村镇总体规划涵盖了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同时决定村镇在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工程建设、文化传承等层面的发展方向。村镇规划课程的综合性也体现于此,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取上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1.2相关学科知识交叉性强

    城市规划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所涉及的相关学科和工程技术层面有很多,例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公共中心等;而就村镇规划与建设领域而言,其涉及的学科又具有独特性,例如村镇用地布局、村镇道路规划、农宅院落布置、公用设施规划、旧村镇规划、古村镇改造、村镇环境保护与村镇旅游资源开发等。

1.3课程内容实践性强

    村镇规划课程内容在理论性层面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更要重视其实践性强的层面。该课程与具体的村镇规划与建设行为紧密相连,理论层面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规划建设实践工作的总结,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因此,在课程内容的组织选取上,选择典型性的村镇规划与设计建设实例,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夯实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4课程理论内容要严格遵照国家标准

      《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作为我国于2007年新颁布的村镇规划与设计建设领域的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规划设计的各项细节,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因此,在组织教学内容的时候,也应该着重考虑对国家标准中的各项规定进行重点分析与讲解。但是,国家标准的内容作为一种行政规定,在教学过程中不够生动形象,如果将具体的村镇规划与设计实例和《镇规划标准》的条款相结合进行教学,既可以加深对“国标”的掌握,又会对具体的案例有直观的体会。

2案例教学法在村镇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2. 1基本思路

    笔者认为,在村镇规划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基本思路为:首先选取某地区的特定村镇,将该村镇作为规划与设计的对象,为学生提供基础的资料与图件;然后明确该区域规划的任务、内容、原则与基本方法,由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查阅统计年鉴等多种方法自主收集规划需要的其他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讨论,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己经具备的规划原理和相关方法来解决案例中的现实问题;最后,引出该区域已经通过或己经实施的具体村镇规划方案(含文本与相关图件),与学生自行得出的初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和不足,最终达到使学生对理论的认识与运用水平得以升华的目的。

2. 2案例的选取

    案例的选取是否得当是该方法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

    1)案例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对比性。在规划类课程中成功运用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典型性村镇规划方案的选取上。在教学中必须有目的地、合理地使用案例,注重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地理、人文、经济社会特征的村镇规划方案和抽象概括、难于理解掌握的规划基本理论相结合。例如,选取典型性的南方村镇与北方村镇进行对比,选取沿海和内陆地区、平原和高原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等有代表性的、可进行对比的案例,从而使学生在习得基本理论的同时,对各案例具有代表性的地理要素对规划、布局和建设产生的现实影响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2)案例应具有时效性与新颖性。纵观某一城市或区域历年的规划方案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城市规划领域,时效性和新颖性是非常重要的特征,因为很多村镇规划的理念与决策和时代特征以及国家宏观政治经济政策息息相关。因此,案例的选取应选择时效性强、能够反映近期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的典型性案例,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城镇规划政策敏感性层面的认识和理解。

    3)案例应侧重于现实科研项目。由于村镇规划领域发展迅速,相关教材等资源相对缺乏,而教材内容又略显滞后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应用案例教学时,要侧重于将教师自身从事的相关在研项目,特别是本区域的项目,来弥补教学中教材的相对滞后性,拓展学生的思路和眼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对该领域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以此来促进日后的规划工作和科研工作更好地开展。

2. 3案例教学在村镇规划课程中的实施

    在选取典型性的、优秀的村镇规划实例的基础上,教师可选用引导式、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例如,教师手中己有备好的某村镇规划的实例,包含文本和图集(选取自近年来全国村镇规划方案评比中的获奖项目),但在实施案例教学之前,该实例并不提供给学生,而是将该村镇的基础情况通过图、文、表格、统计数据的形式出现,待学生了解该区域基本信息后,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和讨论,在整个过程中穿插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和启发。经过约一节课的讨论后,在基本达成共识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现实方案,与学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与讲评,总结优点,分析不足,达到使案例教学升华的目的。在充分对比讨论之后,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将文字部分的撰写和规划图的编绘工作完成,使整个案例教学形成一个闭环。同时,这也是一个完整的制定村镇规划方案的工作流程,通过课堂教学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