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科研能力十篇

时间:2023-06-08 17:4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研科研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研科研能力

教研科研能力篇1

独立学院把自己定位于教学型大学,要把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教师素质的高低也就直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因此关注教师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独立学院教师的教学能力是独立学院提高办学能力,为社会输送和个人才的保证。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不同的研究人员基于不同的角度给与不同的建议,这些建议分别从产学研、激励机制、人才引进等方面探索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能力的提高,但独立学院本身校办产业的不成熟,难以走出真正具有较高价值的产学研之路,激励措施与公办学院的差异也使独立学院很难得到双师型教师的青睐,因此独立学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道路。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包括:⑴具体学科知识背景;⑵对所教知识结构的认知及对学生认识规律的把握;⑶教学设计能力;⑷教学的基本素养。当然在每一种内容之下又包括很多方面的能力。

1.教师要有一定的学科知识背景。大学教学中,因为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较多,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科目较多,因此教师担任的科目存在着专业上的不完全吻合,这不仅仅是独立学院的问题,甚至在二本甚至一本的学院也存在教师资源稀缺的问题,因此教师教学能力必须要建立的一定的学科知识背景之下,在本次研究中,对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184人次进行了调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担任科目与所学专业完全吻合的课程评教分平均在93.67分以上,担任学科稍微偏离本专业的课程评教分数平均89分,学生评价差异较大,见表1。为适应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的要求,部分教师不得不担任一部分与本专业接近但又不完全吻合的课程,当然在经过两个学期以上的教学适应之后,教师普遍也能达到与专业吻合的课程的分数,因此在安排教师课程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背景。对于对于独立学院教师资源流动大的特点,不得不安排部分教师在专业知识上有深度,还要不断扩展知识的广度。表1:学生评教得分

对于独立学院的教师来说,因为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所以也就要求教师不仅能有理论知识,更要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或者实验的能力,因此在独立学院中鼓励教师参与或者设计实验、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

2.对所教知识结构及认知规律的掌握。这种能力是教师将知识系统的,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种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⑴将自身专业能力转化为专业知识结构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模块化教学的能力,能将学科知识分成独立的知识模块,并能将这些独立的模块再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分为了便于掌握知识,合便于知识形成体系。⑵有效利用认知规律的能力,减少教学中的无效环节,这需要教师知道这些专业知识需要哪些旁围知识,并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中能够进行必要的复习,甚至对旁围知识进行讲授,以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具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旁围知识和认知规律之后,才能具备教学设计能力,很难想象在一个专业背景极其缺乏,不了解认知规律,如何能够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就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根据教材内容有取舍,有详略的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案例及实践活动。根据专业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假设,调动学生兴趣,知识点环环相扣,启发学生思考,将专业知识溶于认知规律之中,实施有效的教学。

4.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基本素质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必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与推理能力、概括和综合能力、教师的兴趣爱好、阅读理解的能力、控制自身情感的能力,这些素质或者能力实际上在学生认可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进而认可教师的人格魅力。

二、独立学院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关系

独立学院一般定为于教学型高校,因此对教师科研要求较低,激励措施也不到位,独立学院中教师教学压力较大,所以主观上能用于科研的时间较少,导致独立学院教师从事科研的人数较少,研究成果较少,成果转化为更是凤毛麟角。但实际上教师从事科研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是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

因为独立学院科研包括内容较广,且专业之间科研内容差异很大,本文选择课题研究及教材编写两项,以此反映教师科研能力的强弱,利用教材编写及论文的发表两项反映科研能力的项目,表现科研能力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1.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法。本文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选择2008~2009年,两个教学年度、四个学期,184人次的教师教评资料及科研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发表学术论文、参编教材两个显示科研能力强弱类别教师在教评分数的差异及职位的变迁。得出科研能力对教师教学能力及教师自身发展的影响。

2.实证结果

⑴论文创作对教学能力的影响。利用城市科技学院教师教务系统评分资料及教师论文创作之间的数据进行简单求平均,根据四个学期有科研成果和无科研成果的教师教评分数求平均,得出教评分数差异表(表2),可以看出,有科研成果的教师与暂无科研成果的教师在教学中学生评教得分上存在明显差异:①其中有科研成果的教师普遍得分高于无科研成果的教师;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与无科研成果的教师随着教学时间的演化差异有扩大。

表2:有与暂无的老师评教的分差异表

⑵参编教材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利用是否参与教材编写的教师教学评分差异,得出参编教材与未参与教材编写的教师教学能力差异表(表3),通过表3比较可以看出,参与教材编写的教师比未参加教材编写的老师更早的进入教学状态,并且教评分数增长迅速,而那些没有参与教材编写的教师很容易进入一个平台结构,成长较为缓慢。

表3:参编教材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差异表

⑶积极参与科研的教师职务变迁。在城市科技学院教师队伍中,基层领导(各教研室副主任)均有论文及刊物的发表,教学能力较强,获取的奖项相比较较多,这些数据说明在独立学院同样应该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不过由于独立学院教师研究平台相对较少,且独立学院以教学为主,因此学术研究要求相对可以降低,但教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甚至比本科院校要求更高。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⑴研究结论。本文从教师发表论文及参编教材两个方面考察了教师科研能力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教师科研能力对教师教学能力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普遍教学能力较强,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发展速度较快,适应教学的时间更短。实际上独立学院教师生涯的变迁事实上也说明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比其他老师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更能受到重视。

⑵研究建议

①完善教师工资等级激励措施。当前独立学院人才评聘机制基本照搬一本或者母体的评聘方法,但是降低了科研的要求,没有科研的奖励机制导致教师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因此独立学院应该探索属于自己职称评聘制度,可以将母体等级继续按科研或者按教学评分继续分等级,以差异化不同能力结构的教师工资差异,再加上教学研究能力,据岗位工作和科研成果进行量化打分,并与职称工资挂勾。在提高工资竞争力的同时将评教结果与工资挂勾。

教研科研能力篇2

关键词:科研能力;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述评;培养策略

一、背景

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教育之后为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实施的精英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质量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科技竞争力的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扩大,有调查显示,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达56万人,2014年较2013年扩招2.1万人,2014年普通高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达7.9万人,占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的4.3%。在硕士研究生中,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人文社科课题研究,甚至与理工学科开展交叉研究,许多科研成果的获取他们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社会在发展,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和相关理论,更需要侧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研究生培养条件得到了改善,研究生培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可从总体来看,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差强人意,分析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培养策略具有研究价值[2]。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978年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开始恢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研究生招生规模随之扩大,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些问题逐步显现,其中研究生科研能力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梳理文献发现国内学者主要从科学研究能力构成要素、科学研究能力影响因素、科学研究能力现状,以及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方法等几个主要方面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了研究[3]。

(一)科学研究能力构成要素

专家学者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较为深入,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能力构成要件。李吉霞(2006)认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除了包括搜集整理资料、团队合作与交流等,还应该包括论文的写作能力、对计算机和外语的掌握及熟练使用的能力[4]。中国人民大学宋继文(2010)认为,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文献的能力、实施研究的能力和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这四个方面可以涵盖研究生的科研能力[5]。巩亮、张万红等人(2015)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研究生科研能力包括问题的产生、问题的形成、进行试验、数据分析和结果的汇报五个维度[6]。

(二)科学研究能力影响因素

研究者们将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因素大多数归结为研究生培养过程。周晓丽(2011)分析认为,研究生扩招影响到研究生生源质量[7]。由于生源质量下降,研究生的基本能力与水平整体处于下降态势。再者,高等院校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导师的指导力度不够,研究生院校学术氛围不浓也是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巩亮、张万红(2015)采用多元分析法开展研究,发现对科研能力的影响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水平的因素包括导师的学术地位、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边志华(2015)则从另一角度说明,学生学科理论知识缺乏、学生创新意识淡薄、高校科研环境的制约和学术氛围不浓等是影响教育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原因[8]。

(三)科学研究能力现状

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赵瑞瑞(2010)以苏州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导师的指导力度匮乏,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欠佳,资料搜集能力不足,资料处理能力薄弱[9]。于巍、张立军(2013)分析研究生培养现状,认为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学生没有明确的科学研究目的、缺乏坚定的科学研究精神,以及科学研究素质不均衡等主要问题。

(四)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方法

由于研究生科研能力欠佳的归因不同,因此提出的对策是多方面的。边志华(2015)认为,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导师指导作用、改善高校科研环境和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是提高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李吉霞(2006)主要从加强导师科研指导方面提出建议;宋志航(2008)则提出了教育方法应与科研能力的培养相适应、导师采取正确的方法指导和增加培养经费等措施[10];郭学渊(2010)则从学校、导师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11]。

三、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从时间上来说,国外开展研究生科研能力研究比国内早,著作也更丰富,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力的构成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一)能力构成的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维度对能力构成做出了界定。斯皮尔曼提出能力构成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二因素论”。其中一般能力是人的基本智力水平,特殊能力表现在人某方面的特长。美国学者瑟斯顿认为,能力是由人的原始能力和因素构成,并且他们是彼此无关的;吉尔福则提出了能力由操作、材料、产品构成的三维模型;从教育维度,MeGrew(1990)把能力分成三部分,即智力、情感、身体;从管理维度,Devisch(1998)把能力分为三部分,即职能能力、核心能力、特殊能力;戚鲁(2003)把能力归为德能、体能、智能、技能四类[12]。(二)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德莱门特、皮纳德等论证了集体指导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蓝森(LanserE.G.)提出导师与学生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还是一种合作关系,主要目的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努力创新;美国著名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ClarkB.R.)对美、英、德、日、法五个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13];葛芝金(1996)认为,国外非常重视科学研究方法和课程设置对科研能力的影响[14];布威尔(1999)针对研究生生源质量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学习成绩、研究计划、考试资格等。

四、研究现状评述

梳理国内外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相关研究发现,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中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且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不难发现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在相关的研究中,关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概念的界定仍然没有取得一致的共识,对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结构要素并没有深入准确的描述。现有的研究中,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没有针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开展有效研究,没有厘清相关变量的关系,没有开展变量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在现有的研究中虽然有提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措施与办法,但大多数是从经验层面分析的培养办法,并没有实例证明提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措施。

五、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导师指导

研究生在入学第一学期三周内,采取双向选择方式确定导师,由导师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导师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及研究方向,制订研究上的课程学习计划,并填写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培养计划包括培养方向、课程名称、学分、论文方向等,明确导师职责,制订学生研究计划。

(二)增加学术训练

1.加强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学习,完善课程体系针对研究生设计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教育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对研究生进行学术知识、研究方法、研究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将研究生课程学习与学术训练及研究能力的培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从而达到提升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的目的。并鼓励研究生从理论学习走到实践中,实践强化理论价值,并反作用指导实践。通过社会实习或实地调研,促进基础理论与实践目标的有机结合,对此展开实践数据和案例收集工作,进而完善或强化教育学术理论研究。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在学术训练中的主导作用制定一系列激励导师和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制度和措施,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聘请政府部门、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成为研究生导师。与此同时,重视导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导作用。课堂教学是展开研究生培养的关键阵地,导师队伍应重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并将其教学目标深化到课堂教学的每项细则中。彻底改革传统科研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创新型、自主性教育探究模式,例如,学术成果汇报或展示、小组研讨报告、学术探究总结、科研实践报告等。同时,重视实践教学的应用价值,让研究生通过实践反指导作用于理论性的科研创新中。3.进一步拓展研究生学术训练平台研究生院校通过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相关部门合作,联合建设研究生学术训练平台,搭建研究生实习基地。构建包括研究生部、招生就业处、国际合作交流处、校友总会、实习实践基地等在内的管理协调平台与工作机制,使学术训练及创新实践走向社会,走向实践。通过与不同院校合作交流,强化各院校学术力量的优势互补性,打造各院校相同或相似学术力量的优化合作机制。对此,高校间切实强化交流培养和访学计划,为学术交流提供专门场所,定期开展科研教育论坛或研讨,各高校应予以重视和支持。4.加大创新训练经费投入,建立学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教师培训、场地环境、教学设施和实践环节上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学院应积极争取外部资金,多渠道、多层面地解决学术培养经费的保障问题,为研究生创新训练提供资金支持。

教研科研能力篇3

1转化医学的兴起要求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互统一

现代医学发展出现了二律背反的态势:一方面,医学科学与技术发展迅猛,医学研究已经不满足于普通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而是继续探索分子病理机制,力求从基因水平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寿命的延续,健康成为人们当下的第一医学需求,而老龄化社会中人类健康状况持续恶化,现代医学“诊断明确、治疗单一”的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维系健康的需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教学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转化医学是在当前医学教育体系“偏理论轻实践”的情形下应运而生的,其概念源自美国Science杂志1992年提出的“BenchtoBedside(B-to-B)”,即是寻求将基础研究成果尽快应用到临床实践的科学,目的就是消除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间的屏障。

作为一名医生成长的起点,医学教育应逐渐融入转化医学模式,即一方面需要适应医学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更要体现医学发展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的教育被严格划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在基础医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的具体强化,在理论授课时不重视与临床知识的呼应,容易导致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相互脱节的情况。而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重实用性轻理论的教学模式及对于临床与理论相结合的必要性的认识不足,常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获得的往往是一些粗浅的治疗思路,而难以探寻疾病表象下隐藏的分子病理学机制,从临床工作中寻找突破点来进行未知科学理论的研究探索更无从谈起。在医学研究生的教育中,应重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医学教学的效率、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在医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中培养科研能力的方法

科研思路来自于临床,科研工作服务于临床。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建立初始,即提出了著名的“洪堡精神”,即尊重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是洪堡的大学理念的核心,也是洪堡精神的实质所在。作者认为,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应充分贯彻该精神,达到科研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作者结合多年的研究生培养经历与思考,提出了以下几个教学思路:(1)师生互动,开放式教学。在临床实践中,力求在以往教师授课、学生记录学习的教学模式基础上,逐渐重视和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对于疑难病例,与学生积极讨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联系基础医学理论,调动学生科研思路和深入挖掘的积极性。同时结合已有的实验基础,师生共同探讨,深入分析,结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解决临床问题。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启发式提问、开放式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模拟,同时利用多媒体、国外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在科研方面的兴趣和思考能力,为进一步发掘有价值的科研问题从而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2)组织文献学习及讨论,激励学生的科研兴趣。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接触新兴发展的科研技术和学科的新动向,对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组织文献学习可以尽可能增加学生互相接触的机会,并促使学生能主动追寻学科动向,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应努力做到每位学生均能独立进行数次不同类型的完整的文献汇报,同时培养研究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献阅读是促使科研思路提高的重要方法,主要阅读本专业国际上有影响的期刊文献,注意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对于需要精读的文献应定期在学科或小组内交流,重点汇报作者为什么做这个工作,提出了什么问题或假说,为了验证这个假说是如何设计的,最终的结论是什么,从所读文献中自己得到了什么启发或体会等。一次完整的汇报过程可以使学生对科研思路有更直观的感受,并逐步形成科研惯性和自我促进的意识。(3)重视研究生团队的培养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生团队的培养过程中,团队成员各司其职而又互补渗透显得尤为重要。每个研究生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兴趣点,团队中各成员的互补能更好地引导和开发其科研潜能,并增强其责任心,达到“1+1>2”的作用。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设立科研小组,由一名成员担任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一项完整的科研设计,从查阅文献、综述到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技术的学习到实验结果记录和数据统计,贯彻完整科研流程和思路,并培养其独立撰写开题、中期和结题汇报的能力;积极召开组会或汇报会,每人定期汇报自己的课题进展情况并提出目前的困难及阻碍,团队成员互相探讨解决,以求培养团队互助合作的关系,达到提高团队科研能力、增强其感情和凝聚力的目的。(4)提供实验室,增加实验动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在临床科研设计中的比重。医学科研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立足于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组织学、病理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复杂的验证过程,而在实验室的投入往往反映了一个学科研究深入的程度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水平。实验环境的提供、实验动物的购买、实验耗材的消耗、实验仪器的购买维护等均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但其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替代的。

教研科研能力篇4

一、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面临的现状

1. 中小学教师科研地位不高,有外界的偏见也有自身的自卑。长期以来,教师的职业,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并没有获得应有的科研地位和声誉。从外界讲,人们总认为教师是教书匠、孩子王,无论他们的学术地位还是社会地位,都无法和医生、律师相比,更不能和工程师相提并论。最为可悲的是我们的广大中小学教师也认为自己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是专家,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而传递者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事,无需学术地位或科研能力支撑。

2. 传统的教育制度束缚着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的手脚。众所周知,儿童的年龄越小对他们的教育就越难,但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影响却极大。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致使中小学教师一天到晚忙于教书、作业,正所谓:“眼睛一睁忙到熄灯”,根本不知道还要进行科研,把科研当做分外事,使科研在农村中小学被窒息,成绩考不好有人管,科研情况怎样无人问津,使这样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长期处于脱离教育科研的境地。

3. 落后的工作环境,闭塞的信息通道制约着教师的科研能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环境相对于城市学校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比较差,首先是生活条件差、大多数教师是人在学校,心却想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长势怎么样,有的思考着调往条件好的、待遇高的学校,在教学中以出成绩做跳板,基本无心多想如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或研究水平;其次是落后的交通形成信息传递的文字渠道不通畅,制约着教师摄取信息的主渠道;另外是农村条件差,大多数学校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电脑、网上学习远程教育,这种最快获取信息的通道,在农村学校仍是死角。由此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不会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更不知道论文课题。

4. 学校、社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是制约教师科研能力的最大隐形因素。以考分定优劣、论成败,以升学率评价教师已成为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家长的唯一标准,教师科研能力或为此作的教学改革往往不被人们认同,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扼制了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

二、抓好教师科研能力应多管齐下

1. 充分认识“科研兴校”的重要意义。

首先,教育科研能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纵观各地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事迹,他们精湛的教学技巧、独特的教学方法,无一不是教育科研成果的结晶和再现。大量事实证明:不搞教育科研就没有出路,以研促教,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师从高消耗、低效益的误区中走出来。寻找出提高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规律,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其次,教育科研是今后教育发展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下决心鼓励教师步入“学理论一搞科研一提质量一增效率”的良性循环轨道,使教师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双重任务”,即教师是实际的教学工作者,又是教育科学的探索者。

2. 掌握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第一,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学习理论是教师进行科研的起点和基石,鼓励教师坚持不懈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做指导,做科研的有心人,学校领导要把教育科研能力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学研究、教改实验的重要途径,否则科研只会陷入盲目性,只能在黑暗中徘徊,劳而无功。

第二,学校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抓科研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抓住目标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不怕困难、深入下去、必有成效。那种大而空、不切实际、为教师力难所不及且缺乏操作性的课题选择要慎重,那种因“风”而易,追“热”点、赶浪头、走过场,花样年年翻新,狗熊掰玉米式的抓一丢一的科研态度要避免;那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科研心态要反思,只有学校教师整体科研水平上去了,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才能跟着上去。

第三,要善于选择适应自己研究的课题。课题是学校科研的龙头,没有课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研,课题选得不准,科研也难出成果。作为中小学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确立总课题、完善子课题。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其实效性、可行性、推广性,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第四,要舍得在科研上投资。其一,要通过进修、短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能力增强了,就会事半功倍。其二,给教师尽量创造适宜搞科研的工作环境,添置图书、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学术研讨活动。其三,拨给一定的科研经费,健全奖励制度。其四,把科研和教师评职、评优等活动挂钩。

教研科研能力篇5

土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讲都非常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文章以讲授土层的应力历史为例,对土力学面向研究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教师在授课时可围绕知识点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理解知识点。在理解知识点的前提下,教师进一步就该问题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层面深入思考,使学生了解目前的研究概况,以及与知识点相关的科学研究前沿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方式既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知识点,又能使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以启蒙,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土力学;教学改革;科研训练;应力历史

中图分类号:G642;TU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08904

目前,各高校在本科教育阶段都非常注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而科研训练是推动创新人才成长的驱动力,因此,通过选择合适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科研训练无疑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土力学是研究土体的应力、变形、强度、渗流及长期稳定性的一门学科。其很多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均借鉴于其他的力学学科。例如,土中应力计算来源于弹性力学中的布辛奈斯克(Boussinesq)解,土中的渗流计算源于流体力学,土中的应力状态和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来自于材料力学中的强度理论,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源于塑性力学中的滑移线理论。因此,通过对土力学的学习,学生除了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力学知识外,还可以学会如何用一般的力学原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另外,除了具有深厚的理论背景外,土力学还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事实上,作为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土是一种非均质、非弹性、多孔的三相介质,与以往的各种力学学科所研究的对象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在沿用以往力学知

识的同时,须借助于配套的参数获取方法和工程经验的辅助,才能使以往建立在理想介质基础上的力学知识适用于土这种复杂的多孔介质。因此,土力学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性课程,非常适合用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因此,土力学一直是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尝试的热点课程,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1-3]。文章以土力学中应力历史知识点的授课为例,通过采用设置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点的引申,使学生了解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学科前沿动态,对学生的科研素质进行启蒙,以达到科研训练的目的。

一、设置问题掌握知识点

土层的应力历史指土层在沉积过程中(即历史上)的受力情况,可通过土层先期固结压力pc与现有的覆盖土重p1之比OCR来加以描述。根据应力历史可将土分为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和欠固结土三种。对于应力历史的学习,其首要问题是确定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pc,只有确定了先期固结压力才能描述土层目前所处的状态。

先期固结压力是土力学中一个重要概念,是衡量土体结构性的参数之一。教师在讲授先期固结压力时,可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将想要讲授的内容设置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教师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解答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先期固结压力。在教学中笔者按照图1所示的讲解思路,讲授先期固结压力时所设置的问题和解答如下。

(1)对学生来讲,当接触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其第一反应就是知识点概念的探知,即讲的是什么,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概念。因此,教师首先给出先期固结压力的定义,即先期固结压力是天然土层在地质历史上所经受过的最大有效应力或者固结压力。教师要指出该定义所隐含的更为深层的意义,即先期固结压力是土层在地质历史上所经受过的最大压力;在该压力下土层的固结已经结束,因此,先期固结压力也称土层在地质历史上所受到的最大竖向有效应力。

(2)介绍完先期固结压力的概念,学生紧接着会问:为什么要学习先期固结压力?学习这个概念有什么作用?教师应该讲述学习先期固结压力的意义,让学生明白了学习这个知识点的意义,学生才能对其概念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教师可按如下讲述:首先,先期固结压力是反映土层原始应力状态的一个指标。通过先期固结压力pc与现有的覆盖土重p1之比可以判断土体属于超固结土、正常固结土还是欠固结土。一般来说,同一深度处,超固结土压缩性较低,正常固结土次之,欠固结土压缩性最高,所以说,通过先期固结压力能大概判断出土体的压缩性大小。

另外,土体在超固结段和正常固结段的压缩性不同,所以在计算土层的沉降时,必须首先确定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以此来确定土体在不同的压力范围段内处于何种状态。以超固结土为例,超固结土的压缩曲线在先期固结压力前、后分别处于超固结状态和正常固结状态,两种状态采用不同的压缩性指标来计算土层沉降。因此,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是计算土层沉降的先决条件。

(3)紧接着给出下面的问题:既然在土体的压缩曲线上存在超固结段和正常固结段,那这两段如何区分?也就是如何确定先期固结压力?

教师解答如下:以四校合编的《土力学》教材为例[4],各类教材都推荐采用如图2所示的Cassagrande经验作图法来确定先期固结压力,首先找出e-lgp曲线上曲率半径最小的一点A;然后过A点作水平线A1和切线A3;最后过A点作∠1A3的平分线交曲线后半段的直线段于B点,B点对应的压力即为先期固结压力pc。

(4)上述问题在教科书上已经讲解清楚,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Cassagrande作图法虽然是一种经验作图法,其背后有没有理论依据?如何理解该法?

对于上述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思考,待下节课上课之前解答。教师最后可以给出如下解答:Cassagrande法是在研究了许多验曲线后归纳总结的一种经验作图法。对于扰动较小的土样,用Cassagrande法得到的先期固结压力比较准确。目前,各类教科书上均没有解释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实际上,Cassagrande作图法虽然是一种经验方法,但也是基于大量的试验数据而成,是对客观试验现象的总结,其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依据。

首先,向学生说明为什么室内压缩曲线存在曲线段。实验室中的土样一般均为现场采样,土样在采集过程中,之前作用在土样上的压力得以卸除,所以土样在加载初期实际上是处于一种超固结状态,在重新加载时必然存在一个由超固结状态向正常固结状态转变的过程。理论上讲,如果土样在采集、运输及试验过程中不受到扰动影响,土体的压缩曲线应该是两个直线段,分别对应土样的超固结段和正常固结段,两直线段的交点即为先期固结压力。然而,试验土样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因此土样由超固结状态向正常固结状态转变时在压缩曲线上表现为曲线上的弯曲段。

Cassagrande法第一步所确定的A点是压缩曲线上曲率半径最小的点,可以认为A点是土的压缩特性发生变化的转折点,Cassagrande认为先期固结压力就在该点附近,通过A点分别作水平线A1和切线A3。水平线A1代表转折点处的孔隙比,与直线段(即压缩曲线后半段)的交点横坐标代表土样处于正常固结状态时压缩至该孔隙比对应的压力;切线A3代表转折点处的回弹再压缩指数(因为处于回弹再压缩过程中),与直线段的交点横坐标代表土样由超固结状态压缩至正常固结段时对应的压力。理论上讲,直线段与A1和A3的交点横坐标均为先期固结压力,因此Cassagrande采用折中的方法,取两交点横坐标的平均值,即∠1A3的角平分线A2与直线段交点的横坐标作为先期固结压力。所以说,Cassagrande经验作图法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

最后向学生指出,Cassagrande经验作图法对土样和作图的比例尺均有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尽可能避免在土样的采集、运输及试验过程中产生大的扰动,事实上,只要土样受到的扰动效应较小,采用Cassagrande经验作图法确定的先期固结压力一般均比较准确。另外,采用Cassagrande经验作图法时要注意绘图比例尺的选择,否则会出现A点很难确定,甚至A点位置随绘图比例尺而改变的问题。因此,在确定先期固结压力时,一般还需结合场地地形和地貌等地质资料加以判断。

二、知识点的引申

讲完应力历史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土体在超固结段和正常固结段具有不同的压缩特性?

土体的应力历史和结构性以及土体的压缩性关系如图3所示。广义上讲,所有的天然土体都具有结构性,土的结构性是指土体颗粒和孔隙的性状和排列形式,以及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土的结构性产生于土体的沉积过程中,与上覆土层的压力大小直接相关,是土体在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固有属性。土的结构性使土体表现出具有记忆的特性,土体可以将历史上曾经受过的固结压力,通过结构性保持下来[5]。

土体的变形包含可以恢复的弹性变形和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当土体经历卸荷作用时,土体产生回弹变形,回弹变形不包含塑性变形,因此回弹曲线将会偏离压缩曲线。当对土体进行再加载时,由于土体结构性的记忆特征,土体的再压缩曲线会逐渐向正常压缩曲线靠拢,因此,在回归到正常压缩曲线之前和之后处于两种不同的压缩曲线上,导致土体在超固结段和正常固结段压缩特性不同。

介绍完土体结构性的概念,可以将目前学术界对

土体结构性的研究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向学生作简单介绍,以开阔学生的科研视野,起到科研训练的启蒙作用。

三、结语

以应力历史知识点的讲授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授课经验,阐述了在土力学授课中如何对学生的科研素质进行训练。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知识传授方法,并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知识点进行引申,使学生了解知识点相关的学科前沿动态,从而起到对学生的科研意识进行启蒙的作用。文中给出的教学方法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其他课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参考文献:

[1]

张艳美, 杨文东, 奕雅琳, 李春宝. 基于工程问题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建设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 2016, 25(4): 74-77.

[2]王安明, 周进, 刘娉慧, 黄志全. 基于“教、学、用”三位一体的土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 2015, 24(4): 52-54.

[3]熊浩. 任涨动式教学法在土力学课程中的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 2014, 23(5): 69-71.

[4]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合编.土力学[M].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高大钊.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Abstract:

教研科研能力篇6

关键词:提高 培训教师 教学科研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176-01

提高培训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是培训机构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培训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应努力解决好以下三方面问题。

1 注重发挥培训教师的个人因素

1.1 提升培训教师专业知识能力

这是对培训教师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培训教师,一定要有培训所需求的某个知识架构,这种知识架构是多方面的,要不断深化提高。只有这样,才可以从一点入手,进行课题开发和科学研究,然后不断延伸,形成自己的学科专长,进而成为本领域专家。所以,大力提升专业知识能力是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首要任务。

1.2 加强培训课题的探索与开发

1.2.1 善于借鉴成功经验

对于初涉培训事业的教师来讲,善于借鉴是一个捷径。要多听成熟教师的课,可以先行模仿,使自己快速进入角色。但是,模仿之后需要有提升和超越,形成独特自我。就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就是从模仿崔颢的《黄鹤楼》开始,不断超越。作为培训教师来讲,需要有这种超越的能力。

1.2.2 重视受训方的课题需求

作为培训教师,要高度重视受训方提出的课题,全力开发出来。因为受训方所提出的,是实际工作中的需求,虽然说培训教师在开发过程中会辛苦一些,但课题一旦开发出来,它所具有的潜力、为我们所带来的效益,将远远超过自己闭门造车所开发出来的课题。

1.2.3 勤于更新课题

对于已经成熟的课题,教师上课的压力会减小。但是,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如果成熟的课题没有新意、不能与时俱进,就会降低课题的质量,没有市场。要保持课题的生命力,就要做到常讲常新。作为培训教师,要常常更新自己课题的内容。

1.3 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既非与生俱来的,也难一劳永逸。培训教师的知识技能,要在不断地积累中提高。当今社会发展之迅猛,知识更新速度之快,让人绝难预料。站稳培训讲台,就需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学习方式很多,可以到高校进修、可以到机关调研、还可以与参训学员交流,这都可以快速提高培训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培训教师还要勤于积累、笔耕不辍。在积累方面要注平日的功夫,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可以成为专家;不要怕写文章,如果对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听之任之,就会让好的东西付诸东流。另外,勤于动笔,还能够实现教学科研的结合。

2 注重发挥施教机构的组织因素

2.1 形成培养规划,科学定位师资

作为施教机构,要把几年来教师工作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培训教师特点进行科学定位,进行双向选择,使师资力量形成最佳组合,做到人尽其才。

2.2 根据事业发展,构建学科体系

培训教学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在教学方面,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建立学科体系,需要案头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让学科体系既符合逻辑关系,又满足实际需要。这项工作不是某个教师的任务,需要施教机构组织,发挥培训教师的聪明才智,构建最好的学科体系。在此基础上,将课题与培训教师相对应。

2.3 推动教研开展,活跃学术气氛

在培训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如灌输式太多,参与式太少;结论型太多,问题型太少;封闭式太多,发散式太少;继承式太多,创新式太少;求同性太多,求异性太少;从师型太多,自主型太少等等。

这些对于培训教学效果提高和精品课程的打造都形成了阻碍。推动教研活动,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推动基层教研活动。基层教研指的是教研室内部教研活动。教研室内部应当经常探讨与教学相关问题:比如学术、教法、课堂应对等。

(2)培训教师之间的互听互评。培训教师之间要经常互听互评课程,尤其涉及新开课题,应当要求老师在自己准备较充分的情况下,在部门内部进行试讲。这是用集体智慧武装一个人,同时对参评的人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3)定期举办教学科研研讨会。作为施教机构,要有组织地让老师把自己一段时间内的教学、科研心得集中交流,较大规模的教学科研研讨会,会促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

(4)形成“三管”齐下,助推教师成长。这里的“三管”指的是教学、科研、学习三方面工作。我们需要“教学出题目,科研作文章,成果进课堂”。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名师不仅要讲课精彩,更要有著作,有论文,这样才会底蕴深厚,收放自如。学习包括学习和调研。学习调研的机会应由施教机构提供,利用、把握机会要看培训教师个人的能力。教师在学习中不但可以学有所获,而且还能建立广泛人脉,为以后的提高积累丰富的资源。

3 努力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

3.1 科研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的能力

科研成果要转化成教学内容,需要实现语言的转化。施教机构教师需要思考教学和科研成果语言相互转化问题。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说到底就是把书面语言、规范语言转化成口头语言的问题。这需要增加语言的鲜活性、感染力和艺术渗透力。简单讲,就是把高深的道理简单化、通俗化,让学员一听就明白。

3.2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能力

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还需要用科研作支撑。因为课堂教学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有自己的研究。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学界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要正确辨识,离不开深入研究。在培训课堂里,存在这样的情形,有的老师科研能力不强,但课好讲得好听、学员听得也轻松,甚至课堂里还能不断引发学员的笑声。表面看起来,这课讲得很成功,但事后却不能引发学员的回味和思考。这是因为培训教师缺乏研究,课讲得没深度,这样的课不能算作成功。现在的多媒体让一些教师把课件做得非常好看,课堂语言还非常具有感染力,但内容非常贫乏,学员听后哈哈一笑,收获不大。所以,培训教师要把课讲好,课堂语言艺术只是一个方面,背后的科学研究才是真正的功夫。

3.3 教学创新转化为科研成果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的思想火花和亮点要变成科研文章,同样也需要转化。培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灵感,转化为科研成果不能用教学语言、口头语言,这不符合科研文章写作的规范。科研文章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离开了这个语言系统,就不能成为科研文章。这就需要教师要用书面规范语言将它表达出来,形成科研成果。

教研科研能力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对高校分类发展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素质,尤其与教师教学能力密切相关。为此,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就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养提升等方面展开研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陶秋燕通过对教师胜任特征及其培育途径的研究,指出胜任特征由个人特质、教学能力、研发能力和合作开拓能力四个维度构成,进而提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注重应用型大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措施。[1]蔡敬民等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明确办学定位的立足点、加强教师职后培训和增强教学实践性等措施。[2]孙裕金通过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人才引进、完善培养和使用的机制、构建教师激励机制等培养途径。[3]在教师素养提升方面,杨艳梅在对美国新任教师素养提升的研究中,提出培训内容注重实践训练环节、评价体系兼顾教学能力、环境营造重视教育氛围等举措。[4]陈琳等通过对教师完成工作所必备的条件及其组合方式的分析,提出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专业能力等素养。[5]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主要侧重于对存在的问题和培养路径的探讨,较少以定量化方法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角度展开研究。为此,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选取该校管理类教师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后,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该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而对其展开分析,以期为提升此类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方法选取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因子分析法。首先查阅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然后通过调查问卷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教学研究四个方面获取调查对象的样本信息;最后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实证分析

1.调查问卷的设计、信度效度检验及数据汇总(1)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主要由问卷指导语、教师基本信息及问卷内容三部分组成,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及教学研究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计分。(2)信度效度检验在信度方面,本文以重测法对随机抽取的20个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收回问卷各相关系数的信度系数为0.9132,表明本次调查问卷具有较高信度。在效度方面,本文以逻辑分析检验方法,通过5位专家对问卷逻辑有效性进行审核。结果显示,“可行”占比65.7%、“基本可行”占比34.3%,表明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设置与调查对象的特征具有一致性。(3)数据汇总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管理类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75份,实际收回68份,回收率为90.7%。其中有效问卷66份,有效率为88%。2.因子分析为准确掌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四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但由于收集变量较多,不仅增加了分析工作的复杂性,而且因变量间的相关性会导致信息重叠现象的发生。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原始变量的重新组构,很好地实现了以较少相互独立因子变量代替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达到具有较强可解释性的目的。为此,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四个方面展开定量分析,确定公共因子并对其分析,最终确定各公共因子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影响程度的排序。(1)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的因子分析在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教学意愿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41,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7.46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意愿因子”,用F1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7.527%。教学准备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20,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3.021,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准备因子”,用F2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5.311%。教学知识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13,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1.02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1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知识因子”,用F3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6.816%。教学研究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11,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2.004,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1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研究因子”,用F4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8.071%。(2)公共因子分析基于上述结果,采用如下评价模型(对公因子计算并得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具体排名见表2):Fi=ΣwiFj(i=1,2,3,4;j=1,2,…,7)其中,Fj为j指标的综合得分,Fi为i主因子的得分,wi为i主因子的权重。wi计算方法为: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值可计算出每个观测值的各主因子的分数,然后对四个主因子的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获得各主因子权重wi。

(三)结果及评价

根据表2可知,教学意愿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教师能否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以及对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教学研究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次之,其中能否有效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及经常开展教学研讨应予以重视;教学准备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定期参加岗位培训;教学知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其客观评价仍要给予重视。

三、对策建议

(一)培养敬业精神,鼓励管理类教师争做重品行重实践的人

敬业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其本质是奉献。作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践行者,管理类教师是否具有敬业精神,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长远发展。为此,一是要引导管理类教师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情感,筑牢职业理想和信念。同时激发自我主体性,提高自我成就感。二是要完善教育机制,以“双师型教师”为导向,提升管理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要健全奖罚和激励机制,从正反两面提升教师的敬业精神,增强管理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完善考评体系,引导管理类教师重视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评体系不仅是对教职工工作实绩的考核,而且也是组织进行管理不可缺少的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已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此,一要结合目标一致性原则,在对管理类教师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及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同时,对其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及其效果也要进行考核。二要注重考核工作信息反馈,通过跟踪考核过程、反馈考核效果,完善考核方案。三要坚持“三公开”原则,成立专门考评机构,以“双师型教师”为导向,细化目标开展考核工作。

(三)开展教学反思,通过效果分析完善自身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课堂情境和教学活动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及其过程进行有意识的、批判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它是一种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6]为此,校内学科教研组首先要定期组织学习和探讨本学科优秀期刊论文、教育名著以及资深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其次要定期组织管理类教师开设实践课来反思自身及他人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及时学结;再次要引导管理类教师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教学过程的方法,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来明确教学改进方向和措施,提升教学能力。

(四)健全培训机制,提升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教师是高等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改变教师才能改变高等教育的本质。教师培训作为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其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教师教学能力能否得以提高。为此,一要转变培训观念,淡化行政色彩,确立以提升管理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观念;二要结合学校定位和管理类教师的岗位特点制订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案;三要健全职前职后培训体系,紧扣管理类教师教学过程,实现管理类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五)构建教学督导和评价体系,通过过程跟踪和效果评价

实现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督导及其评价是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采用这一方法,不仅能通过教学过程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而且能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一要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督导制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估、信息反馈与处理,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实现管理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二要强化教学督导和评价工作的执行,严格按照督导制度和评价标准开展工作,确保落实到位;三要完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学能力、教学质量、教研项目及其成果设定硬性规定,使应用性在管理类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凸显。

作者:江燕玲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陶秋燕,张芸.应用型大学教师的胜任特征及培育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94-96.

[2]蔡敬民,余国江.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32-34.

[3]孙裕金,束仁龙.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1(6):112-113.

[4]杨艳梅.美国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尝试———康涅狄格州“TEAM计划”评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19):28-30.

教研科研能力篇8

关键词: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能力;调查

近几年来,伴随着“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理念的深入人心,教育管理部门和基础教育学校越来越重视一线教师的科研工作,教师们也意识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更直接更迅速地反映了现实教育环境中的教育问题。民办中学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对教师的素质和科研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和期望。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地处珠三角腹地,是一所省级示范性民办学校,在校学生达八千人,是中山和珠海一带的名校,属于较典型的大规模优质民办学校。通过对这所学校教师的走访调查,可以对该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整体水平有大致的了解。该校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当前我国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整体状况

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是中山市某民办中学。选择该校作为调查研究的样本学校,主要是基于其是一所双语学校,属于较典型的大规模优质民办学校。学校教师队伍庞大,人员结构多元,教师受国际化影响较大,较能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广泛性。而中山市是一所地级市,辐射很多区域,选择该地区的代表性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他民办中学的整体情况。

对问卷进行编码并依次录入相关统计软件(EXCEL2010以及SPSS20.0软件),然后进行量化分析。对于访谈材料,首先把访谈录音整理成文字材料,然后对这些访谈材料进行定性分析。统计显示,该校教师群体里有几乎一半的教师没有曾经参与或正在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曾经参与或正在参与校级课题的教师比例有30%;市级、省级、国家级比例依次下降,其中国家级最少,仅为1.54%。其中,有24.62%的教师从未发表过论文,有接近一半的教师曾发表过市级论文,省级和国家级相对较少,依次为10.00%、18.46%。

(二)科研选题能力

在“科研选题能力”这一项调查中,绝大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主动去发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意识,也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能从自身感兴趣的问题中抽取出研究问题;后三项科研能力显得极为薄弱,不符合的教师比例比较大,这三项科研能力分别是“从各级教育科学规划指南中进行选题”,“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选题研究”和“从理论文献和对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中总结出所提出的课题”。

(三)科研方案设计能力

在科研方案设计能力方面,各项指标的符合程度都达到了50%以上,其中超过70%的教师能准确简洁地表述研究的题目,能把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超过60%的教师能准确把握研究内容,能准确地选取研究对象。在“合理安排研究各部分进程”和“设计的方案具有科学性”这两项不符合的比例有点高。总之,关于这项指标的调查,该校教师符合程度都很高。

(四)科研操作能力

关于科研操作能力,66.9%的教师能按照研究设计方案实施研究,68.5%的教师能遵循研究程序进行课题研究,63.1%的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研究设计方案,有50%左右的民办中学教师能创造性的运用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能准确的运用设计方案中提到的研究方法,能准确完成研究设计里的每一步。在科研操作能力这一块,“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准确的运用设计方案中提到的研究方法”这两项对民办中学教师来说还是有些不足。

(五)资料的整理分析与撰写能力

关于资料的整理分析与撰写能力,69.2%的教师能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56.9%的教师能用简练的语言描述统计结果,53.1%的教师能对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处理,51.5%的教师能按照科研规范撰写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有12.3%的教师不能按照科研规范撰写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

(六)评价科研成果的能力

关于评价科研成果的能力,57.7%的教师能把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53.8%的教师能够遵循评价步骤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44.6%的教师能把握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39.2%的教师清楚从哪几个方面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相应的,有20.0%的教师不能把握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16.2%的教师不清楚从哪几个方面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评价。

(七)影响科研能力的因素

在“制约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中,阻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工作忙没时间”、“考试压力大没时间兼顾”、“掌握专业理论少”、“对实际教学帮助少”、“经费不足”和“怕别人不理解”。在“影响教师教育科研的因素”中,其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对教学工作有助力”、“自我实现的需要”、“与评奖职称挂钩”、“领导的重视与促进”和“从众心理”。

二、对调查问卷分析结果的讨论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部分除了变量的调查部分,还包括“教师科研能力现状”与“影响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的调查,一共选取了130位教师进行调查。至于访谈部分,则选取了七位研究对象,分别是一位科研副校长,一位年级主任,五位普通教师。虽然只选取了七名访谈对象,却也覆盖了校长、年级主任、普通教师等各个教师群体,比较有代表力和说服力。

总体而言,问卷调查数据的信度还是比较高的,都是笔者亲自发放问卷,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较高。针对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的调查中,该校教师科研选题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其他能力符合的比例集中在50%左右;关于“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用SPSS分析软件对此部分的研究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是科学系统的。

三、调查结论

(一)民办中学教师科研状况

民办中学教师群体中没有参加过课题或没有发表过论文的教师居多,其中接近一半的民办中学教师没有参加过相关课题的研究,很大一部分民办中学教师没有发表过论文,其他教师发表过论文但主要是发表在市级期刊杂志上,有一小部分发表在省级期刊杂志上,只有很小一部分民办中学教师在国家级期刊杂志上发表过论文。由以上的调查数据分析可见:民办中学教师科研状况整体不理想,在进行课题研究与两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二)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能力调查

1、民办中学教师科研选题能力

民办中学教师科研选题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从理论文献和对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从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南中进行选题”,“从有关教育观点的争议之处来选题”这三项,与科研选题能力的其他几项相比,显得尤为薄弱。

2、民办中学教师研究方案设计能力

民办中学教师研究方案设计能力总体来说一般,有两项显得很不足,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协调能力有待加强,有很大一部分民办中学教师不能合理安排研究的各部分进程,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不高,最后导致的很明显的后果就是民办中学教师设计出来的方案可操作性很低。

3、民办中学教师研究操作能力

民办中学教师创造性的运用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能力不高。调查研究表明,民办中学教师能创造性的运用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能力不高。研究数据表明,有高达16、9%的民办中学教师不能创造性的运用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能创造性的运用,就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更加灵活的调整研究设计方案等。

4、民办中学教师资料的整理分析与撰写报告的能力

民办中学教师撰写的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科研规范不足。根据调查数据,可见很多民办中学教师不能按照科研规范撰写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有12、3%的民办中学教师不能按照科研规范撰写科研报告或科研论文。

5、民办中学教师评价教育科研成果的能力

调查研究表明,有20.0%的民办中学教师不能把握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有16.2%的民办中学教师不清楚从哪几个方面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评价,有12.3%的民办中学教师不能够遵循评价步骤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这些数据都表明民办中学教师评价科研成果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

(三)影响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

根据调查所得,总体而言,在制约科研能力的各项发展因素中,阻力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工作忙没时间“、”考试压力大没时间兼顾“、”掌握专业理论少“、“对实际教学帮助少”、“经费不足和怕别人不理解”。依据教龄的不同,阻力个别项排序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变化不是很大。在影响教师教育科研的因素中,其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对教学工作有助力”、“自我实现的需要”、“与评奖职称挂钩”、“领导的重视与促进”、“从众心理”。依据教龄的不同,会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教龄小于等于五年的初入职教师与教龄大于20年的老教师。

(四)访谈记录信息分析

本研究采用自编访谈问题进行访谈,有四个问题,分别对民办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开展状况、造成民办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的原因、促进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措施、民办中学科研管理需要改善的方面进行了访谈。根据访谈记录显示,受访教师普遍认为民办中学科研状况不是很好,需要改善的地方很多,造成民办中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薄弱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有几点:1、民办学校功利性发展制约。民办学校要生存,教学质量取决定因素。因此对成绩的要求更高,会注重短期效应。2、教师认识程度不高。老师科研导向取决于学校评价制度。在质量决定生存的境况下,老师同样会注重学生成绩――分数。至于分数从何而来,很少思考。因此分数成为课堂的主产品,而不是鲜活的人。民办学校的课堂风格,很多都是以经验型为主,创新活力不够。原因在于老师在严格的考评制度中,忙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用于科研时间少。其次是不敢创新,输不起,可能一次成绩下降,带来的是奖金、福利的影响。3、学校支持力度小。民办学校老师流动性大,学校在科研投入较小。一边要你跑得快,但又不给你吃饱。怕在投入科研后,出了几位名师,然后,一拍屁股另谋高就了,学校投入打水漂。很多民办学校都都此顾虑,因此在科研这方面投入较少。4、学生流动性大。科研需要一个稳定的对象,需要一个稳定的周期。民办学校学生流动性相对较大,在科研时,这种变化将影响研究结果,不利于一种周期性研究。而关于民办中学教育科研管理的建议,大多数教师认为应该从建立完善的科研奖励机制,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等方面综合改善民办中学科研管理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教研科研能力篇9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师,而应该是一个研究者、一个教育家。”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把教育科研作为振兴学校、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逐步认识到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搞好科研工作的关键因素。

(一)教师成为研究者是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研究型教师,是懂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能自觉地运用教育理论去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教育问题能做深入研究与探讨的教师。伴随着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困惑和矛盾。要真正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原有的老经验、老办法,恐怕难以奏效,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研究找到新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当学会用研究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而不再是课程简单的执行者,要用研究的成果促进自己的教学,使之更加有效。教师成为研究者,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热切呼唤,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更是推进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美国著名教育家鲍林说过,“如果一个人在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进行研究,那么他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即使他的研究工作不像他希望的那样有成就,但他也可以继续有效的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实践证明,一个教师能不能以科学研究的态度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学实践结果优劣的关键。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往往能够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具有创造性,能更快地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对其进行批判性地吸收,最终将其应用于自身的教育活动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职业生涯获得成功的有效途径

没有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成长,就没有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谈不上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从中小学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21世纪的新型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当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他们必须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教学的研究和实验,只有这样,才能在反思和研究中获得专业发展,一步步走向教师职业生涯的巅峰。教师的职业发展要经历从新手到成熟,最后成长为专家的历程。多少位名师、骨干教师的职业经历告诉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也是其获得职业生涯成功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角色转换。

二、提升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几点策略

(一)转变观念,培养强烈的科研意识

教育科研意识就是一种寻求问题和不断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积极倾向。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教师能否从事教育科研,而是现在的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教育科研的意识。比如,很多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还有误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教研,轻科研”的现象;有的中小学表面上有声有色的教育科研活动常常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教师的科研活动实效性不强,研究往往流于形式;有的中小学教师受到自身知识结构和科研水平的限制,对整个教育科研过程和方法的把握和运用不够熟悉,科研素养偏低,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有距离感,没有信心,找不准定位,贪大、贪多、贪高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科研的误区。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纵深发展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通过学习,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培养强烈的科研意识。

英国教育家贝克汉姆在《为教师的研究》一书中谈到:“教师拥有研究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不仅能有力和迅速地推进教学技术,而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与尊严”。搞好教科研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强烈的需求和愿望,内心中要总是有一股冲动想去研究些什么,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科研工作中。事实上,中小学教师只要通过刻苦学习,就能够从教育教学的诸多环节中、从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中抓住值得研究的问题,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二)学会反思,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

反思是研究型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品质。“吾日三省吾身”的古训时刻提醒每一位教师:要想做一名研究型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作为教师专业发展重要的助推器,反思是教师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过程,是发现问题、寻找方法的过程,更是教师实现自身成长、提高科研素养的过程。教师的科研工作,实际上就是对自身或他人的教育教学的一种反思,积极参与,勇于创新,才能不再一味地重复经验,才能在行动和研究中逐步提高反思的能力,才能做一个真正的研究型教师。

(三)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据调查,一个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在毕业5年后,有用的知识仅剩20%。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够从容应付来自职业工作的挑战。中小学教师应当学会学习,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让学习引领教科研。

1. 向书本理论学方法。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教师自觉地学习教育理论,并能够把所学理论和日常教学的实际及科研活动巧妙结合。因此,教师一定要养成读书和写读书心得的习惯,自觉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书籍和期刊,掌握前沿的教育信息,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才有稳固的基础。

2. 向专家同行学经验。“三人行,必有我师”。中小学教师要虚心向身边的前辈、名师请教,获取这些教育专家宝贵的教学经验。教育专家的优势在于他们具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素养。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对话、合作研究,有助于教师吸收众人之长,达到提升科研能力的目的。只要充分发挥教育专家的引领作用,合理利用好教育专家的优势资源,就会使教师在成为研究者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3. 向科研实践学技巧。“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教科研的生命线。再好的研究成果只有形成文字,表达出来,才能为人所知,才能得以传播。通过科研实践,教师不但可以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不断积累科研方法和技巧,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养成一种良好的科研习惯。教师的科研能力只有通过实践转化成为研究成果,才能体现和发挥出它的价值。因此,对于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来说,一定要重视科研实践的过程,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抽出时间撰写教研论文,将自己的思想升华成文字,在科研上不断超越自我。

(四)脚踏实地,传承创新的科研精神

创新是教科研永恒的主题,创新意味着发展,创新精神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准则。创造性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从本质上来说,中小学教育科研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所要研究的课题,往往就是教育科研中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传承创新的科研精神,具备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才能够适应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才能够实现教育科研工作的不断创新。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开发教师的潜能和创造力的过程。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如果没有创新,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的教育科研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五)校本研修,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良好的科研环境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必要的激励机制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形成一种积极探索、互帮互助的研究氛围。一方面,学校要明确开展科研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教师的素质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学校要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进而促进教师整体科研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同事之间的合作,在研究中共同提高,学会用集体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够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者。事实证明,立足于学校自身的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小学应当加强科研工作的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把“科研兴校”切切实实地从口号变成行动。

三、不懈追求,做一名有思想的研究型教师

教研科研能力篇10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影响;建议

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素质是高校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本指标。体育教师在承担大量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体育科研工作,不断地探索体育科学的新领域。体育科研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衡量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最重要内容。

1 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1.1 高校体育科研的人群分布

从高校体育科研的人群分布来看,大致呈现以下特点:(1)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中青年教师身上。(2)高学历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比重较大。而在体育教师队伍当中,具有较高学历的较多的是中青年教师,他们的职称也相应偏低,所以整体科研分布从职称和学历来看,基本上呈现高学历低职称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动力较大。

1.2 高校体育科研立项的来源及经费

从高校体育科研立项的来源及经费来看,有85%来源于学校经费资助的校长基金、院管课题和教学改革立项,只有15%的科研立项是来源于厅局级及省部级课题和国家级课题。调查发现,很多中青年教师从未或者很少主持过校级以上课题,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省部级及国家级课题的也寥寥无几。从经费来看,主持项目经费超过一万元的,在高校体育科研项目当中也比较少,大多数科研经费都维持在2000元到5000元,只有个别的校级立项经费支持达一万元以上。

1.3 高校体育科研立项的内容

从高校体育科研立项的内容来看,对于从事公共体育教学和研究活动的教师,科研立项主要偏向于体育人文和体育教育或者运动训练方向,相对于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来讲,在运动医学、体育经济、体育管理方面的立项较少。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以公共体育教学为主的教师,其科研基础来源于体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所以对于这些方面的立项相对较多。

2 影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

2.1 体育教师对科研的认识程度

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取决于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如果重视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面对问题也能够及时解决;如果是被动地完成任务,科研效果则很难达到。现阶段,大多数体育教师对科研的认识程度不高,比较浮躁,不愿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得不到物质回报的体育科学研究中,这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体育教师对科研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着科研能力的提高。

2.2 理论知识的积累

体育科研是运用科学方法探索体育本质规律的科学认识与实践过程,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写作功底和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逻辑分析的能力等。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如果在读书阶段没有重视这些专业方面的学习,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就有一定的难度,就会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在科研中不会选题目,选不出好题目,不会分析问题,不会针对问题去做调查或实验,继而撰写成文,这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3 教学任务繁重

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很大,特别是年轻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很繁重。大部分青年体育教师因为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为了能尽快地熟悉和胜任教学工作,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有调查显示,一位青年体育教师一周要上十五节课左右,尤其是术科教师,有时还要带训练队,还要准备参加各种比赛。这样就导致青年体育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看书学习,更无暇问津科研。教学任务的重压严重阻碍了青年体育教师参加科研活动。

2.4 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

高校体育教师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了解把握高校体育工作的各项基本规律,达到指导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的目的。但实际情况是,教师大多数是为了晋升职称而搞科学研究,由此出现了的三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出现在年轻教师工作3-5年准备晋升讲师职称时;体育教师工作8-12年准备晋升副教授职称时,出现的第二次高峰,该高峰阶段人数最多,发表的论文成果也最多;第三次高峰出现在工作15-20年准备晋升教授职称时。高校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体育教师一旦晋升高一级职称后,就失去了继续进行科研的动力。这就导致了体育科研的断断续续,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

3 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几点建议

3.1 制定合理有效的体育科研发展规划

教师的科研工作大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科研工作就很难开展和持续进行。高校要将科技发展步入长期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就必须制定有效合理的高校科研发展规划体系,而且院系也应该制定科研发展规划,突出自身的发展特色,形成一套完备的保障体系。

3.2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

科研素养是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终身学习是提高科研素养的前提和保证。在信息化时代,作为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变革,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应不懈地努力学习,扩展视野,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自觉接受培训,积极参与社会或上级部门举办的一些科研培训活动。

3.3 购置必要的图书资料

高校应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图书资料的投入,而负责购买的部门可以通过与教育出版社、图书发行部门取得联系,从那里获得最新的出版物信息,并根据体育部门的专家和老师的意见,在经费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订阅各级各类专业书籍以及体育教学报刊杂志,特别是订阅一些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体育信息资料。

3.4 加强校园信息网络的建设

提高高校网上图书馆以及校园网的普及率,加快校园网络建设的力度。同时,针对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单一的现象,加强对科研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传输,就体育科研的知识、方法、技术、成果以及体育科研动态等内容,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在推动高校体育科研过程中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师在学习、训练工作中要善于留心去观察与思考,并及时发现和提出疑难问题,不断培养自身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对体育科研基础知识系统自学后,要不断按照研究计划与设计去亲身实践、动手操作,不断搜集大量可靠的有关信息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结论,从而提高体育科研的动手能力与信息获取并加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对如何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1):244.

[2]陈芳.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 第4卷 第1期.

[3]单凤军.河南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教育环境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