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艺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13:25:53

大学生艺术论文

大学生艺术论文篇1

(一)学习需要的概念与内涵

这种缺乏或不平衡可以以考试成绩、个人的实际收益状况、是否被认可等第三方的结果性评估作为具体的判断依据。

(二)艺术类大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与影响

在了解了学习需要的内涵后,我们不妨从源头(即学习需要是如何形成的)来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我们可以概括为,学习需要的形成通常受以下主要因素影响。

1、个人价值观的潜在引导

在前面的关于人性的分析中,我们提到的进化过程的人是一个很抽象的说法,针对每个个体的具体描述才是更有现实意义。在进化进程中,作为同一时空和社会环境的个体,他们当然会有一些共同性,但由于个人成长的环境影响的不同,作为同一时空和社会环境的个体,他们确实存在着个体差异,从人的社会属性上看,这种个体差异在价值观上有明显的表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学生之间在学习需要的差异,比如有的学生有更为强烈和广泛的学习需要,而有些学生甚至连我们认为的最基本的学习需要都表现不足,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得出有些学生爱好学习,而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这类很表面性的评估或判断。这类判断用在年龄较小的中小学生身上,似乎还有一定的道理。但若将这类描述用在已经开始或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或价值观的大学生身上,就显得有些肤浅或表面了。有更为强烈和广泛学习需要的大学生,他们往往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往往有一个比较明确而坚定的信念,无论这个信念是受先进人物的影响形成的更有社会责任感的“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信念,还是基于现实社会而提出的更为务实和平庸的“让自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的信念,还是那些看来有些自私或狭隘的“要出人头地”的信念。一旦这些信念成为大学生价值观中稳定部分后,这些信念就产生了强大的力量,引导当事人去学习和获得知识或技能,不断去追求更多的知识或技能。针对那些连我们认为的最基本的学习需要都表现不足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要么是他们树立了我们认为不太合适或正确的理念,比如“人生在世吃穿二字”、“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人生在世,得过且过”。这些理念消磨了他们去努力学习的动力。要么是他们根本有没有恒定的理念,对于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和成长,没有进行深刻和系统的思考,说得夸张一点就是,他们出于价值感的缺乏状态。上述的两种主要类别的学生,我们从专业的角度可以进行上述的分析或评估,事实上,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似乎并没有如此理性地对自己进行上述专业的分析和评估,不论他们是否清醒地意识到上述情形,他们的学习都会受自己的价值观的引导,故此,我们将价值观对学习的影响称之为潜在引导。

2、个人学习习惯性养成

在心理学上我们对有些行为我们习惯于称之为习得,在学习研究上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在对艺术类学生开展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艺术类的学生之前由中说法:上公共课,特别是一些不需要应用练习的公共课,他们习惯于不带书、不带笔。当有些同学这样跟我提醒的时候,当时我觉得非常匪夷所思,作为学生上课不带书,不带笔,怎么上课呢?后来在教学中发现,情况果然如此。后来我们提醒刚到艺术类学院来教学的年轻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应对准备。不然我们简单地认为学生对我们不够尊重,确实很为难他们,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断改变他们的这种不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养成上课带书、带笔的好习惯。在学习需要方面,这种状况也是客观存在的,有些艺术类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课程迫于专业教师的压力或引导,他们能比较充分地认识到学习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但是对于那些非专业课程,他们似乎养成了不需要认真学习的习惯,自然从意识层面就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他们习惯于投入80%甚至以上的精力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不愿意在课外投入10%的精力来提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是一个非常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

3、外部现实社会的影响

艺术类的大学生相对而言,他们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接触外部的现实社会,在他们缺乏对社会系统认识的前提下,他们很容易受社会上某些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影响。最为重要的是,这种影响往往不是社会主流文化提倡和宣导的。这就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那些受更为传统影响的学生在学校里有意或无意地来传达主流学习意识和习惯的时候,哪些接受外部现实影响的学生往往对他们的这种勤奋、刻苦、认真不屑一顾,甚至夸张地称之为迂腐。他们这样表态的时候,若以自己对社会比较了解自居就更加增强了自己的权威性和现实性,让那些价值观还在摇摆的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他们的影响。我们现在面临的巨大困难就在于,要么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系统了解现实社会(诚然现实社会中有些价值观或意识,可能不是我们认可或宣扬的),让他们在比较全面了解现实社会的基础上选择或确定自己的价值观,进而形成自己的与之对应的学习需求。要么就是让那些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现实的同学接触那些主流的意识或价值观,实现这些主流意识或价值观在学校的推广和宣导。

4、学校氛围与学习过程中的人际影响

作为大学生,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仍然在从事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尽管我们认为艺术类大学生受到的非学校影响要比非艺术类大学生多的多,但不能否认的状况就是,学校仍然在通过教学活动、学校开展的社会活动在对学生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在学习需要方面也有很明显的表现。在艺术类院校我们可以看到的一幕场景就是,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过,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胜似闲庭信步地以优雅的姿态行走在去教室的途中,让人很容易产生还没有上课的错觉。看到这些学生很难让人产生他们很渴望学习的评价和印象。我们做过研究,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刻意安排几个学生,让他们作出匆匆行走,甚至奔跑的姿态,会出现什么状况呢?很可喜的现象就是,只要有3个以上的学生步伐加快,甚至奔跑的话,其他学生也会明显作出匆匆的姿态,随之有更多的学生会受影响,结果是大部分学生的步伐明显加快,有近1/2的学生甚至做出奔跑的姿态。这个时候,若不是知情人的话,我们很容易产生这些学生很怕迟到或很想学习的印象。从上述一个实例中,我们机会可以得出结论,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的学习更容易受周围的同学影响,在上课的时候这种情形也是常见:当有些同学积极发言的时候会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发言,若没有人带头发言的话,更多的学生更加愿意选择沉默,让整个教室显得更为沉寂和缺乏学习激情。因此,从表现上来看,学生的学习需要似乎更容易受整个学校的氛围和有影响力的学生的影响。艺术类学生的外现行为的更为突出,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从外在行为上似乎更能从量变到质变地影响艺术类学生的学习需要的深刻变化。

5、家庭成员或关键人员的潜在影响

我们知道,大部分艺术类学生的成长和一般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上或多或少地有些不同,由于艺术的特殊性,注定了他们可能会从更小的时候接受专业训练或影响,这种专业训练或影响往往会花费他们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相对于同龄人而言,这就自然而然地减少了他们和其他人进行交往的时间,这些减少的时间大部分用于和专业教师或家庭成员的交往上,但让当然这种交往主要以教学的方式呈现。这就势必在无形中让他们在学习需要更容易接收转业教师或家庭成员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的时候是积极的,不论是家庭成员对他们的专业有所成就的热切期待还是专业教师的专注的学习习惯都自然而然地让他们至少在专业领域接受更为努力勤奋的影响。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让人欣慰后振奋的说法,实施上是,有些学生对这种影响产生了反弹,长期的这种专业的要求和训练,在他们并没有收获与之相应的成就和荣誉后,或者让他们看不见未来可能的专业荣誉或成就,他们表现及其灰心和绝望,并将这种情绪扩展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我们很不幸地看见后者的数量似乎更为庞大。为此我们很容易产生艺术类学习不爱学习的印象或成见。

(三)艺术类大学生学习需要的调查

为了更为准确地了解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需要状况,我们设计了相关问卷对大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了调查。我们调查的对象为艺术院校的在校大一-大三的学生。我们随机选择了8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5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调查结果如下:

1、艺术类大学生为什么要到教室上课的调查结果

我们对相关调查进行了统计,如下图(图一:艺术类大学生为什么要到教室上课)所示:图一:艺术类大学生为什么要到教室上课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艺术类大学生有鲜明的学习个性,他们到教室上课,更多的原因是从自己性情角度进行判断。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对课任教室的认可,成为了他们上课的主要动因。这种理性的角度验证了我们在教学中的感受,曾经有一个同学很感慨地告诉我,他很惊讶班上那个上其他大可通常缺勤的同学为什么每次都按时来上我的课,我也带着这个疑问找这名学生验证,他的回答非常直接:因为他很喜欢我上课的风格。在其他类型的大学中常见的迫于教学压力来教室上课的情形在艺术类大学似乎并不是如此的明显(教学管理的压力导致学生到教室来的比例只有60%,远远低于他们自己的主观评估)。

2、艺术类大学生为什么要“认真”上课的调查结果

我们对该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如下图(图二:术类大学生为什么要“认真”上课)所示:图二:术类大学生为什么要“认真”上课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若说是否来上课学生还获多或少地会迫于来自学校管理的压力的话,而从形式上遵守了学校教学管理的上课,艺术类大学生就更加明显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认真上课或不认真上课了。在教室这个学习的场所,是选择认真听课还是形式上的学习,他们表现得更为感性和自我,有高达80%的选择是他们会受教师的影响而感性地选择认真学习。对教师的欣赏和崇拜也非常明显地发生了爱屋及乌的效应让他们认真学习。相对而言,这项学习是否对自己今后工作的价值,这类理性的思考在学生看来几乎可以不用考虑。

二、艺术类大学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激发与转化

(一)学习需要的有效激发

在调查和教学实践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艺术类大学生对学习需要的缺乏非常明显。具体来说,对于考试取得好成绩,对于学习成绩好获得教师的认可,对于自己掌握了更为专业和熟练的技能,对于自己拥有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对于自己具备了完备的知识系统等学习需求,他们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这种状况和他们有一些相关的需求没有被强化和激发有必然的关系。为此,我们建议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以他们现有的学习需要为基础,在尽可能满足他们现有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创造出他们更多的学习需要,也就是以他们现有学习需要的满足来激发他们更多的学习缺乏。由此可见,艺术类大学生现有学习需要的满足成为了我们激发他们学习需要的重中之重。具体措施如下:

1、制定并帮助实现更为合理的阶段性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不能更有效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他们制定的目标基本不符合我们在管理上经常强调的SMART[S(Specific)是指“具体的”;M(Measurable)是指“可度量的”;A(Attainable)是指“可实现的”;R(Realistic)是指“现实的”;T(Time-bound)是指“有时限的”原则],这跟他们今后学习目标的制定和达成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按照SMART原则确定的自己的目标。首先要训练他们制定更为清晰和具体的目标(即S(Specific)是指“具体的”),比如说,我们可以将他们提出的让自己成绩有明显的提升,优化为从专业考核的名次变化来体现,可以具体为从专业考试第8名提升到专业考核第5名;刚才这个举例也很好诠释了M(Measurable)是指“可度量的”的原则;同时,有些学生对客观条件和形势在意气风发的时候往往会缺乏有效的理性控制,很容易受他人或自己激情的影响提出一些说起来很激奋人心,实现起来很让人灰心的目标,为此我们要严格按照A(Attainable)是指“可实现的”的原则,帮助他们讲一个很伟大或响亮的目标分解成若干个更能实现的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当学生在向一个目标奋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帮助或训练他们去思考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实现这个目标是否有实际的作用或价值,即R(Realistic)是指“现实的”的原则;为了进行该目标的验证或评估,给出具体的目标实现时间节点,即T(Time-bound)是指“有时限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2、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各类知识技能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一些无知而无畏的人,在教学中我们也经常能发现一些无知而有知的学生。由于学生还处于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阶段,很多专业或社会上的状况的不了解,导致他们会出现一种无知而带来的盲目自信,觉得自己似乎无所不能,或者觉得自己似乎已经很专业或有水平。为此,我们认为不断丰富学生的见识,不断拓展他们的接触面,成为了有效地让他们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艺术类的学生在操作层面上,我们可以力所能及让他们观摩更多,更专业的艺术表现形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各个层面的缺乏,不论是知识还是技能方面,来有效刺激他们产生更多的学习需求。当然,这种刺激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专业水平来实施,若把握不好的话,甚至为出现打击他们自己和在专业上有所造诣的信心和勇气。这就提醒我们在采用这个措施的时候一定要做难易适当,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能力。

3、有效运用更有刺激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前面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艺术类大学生更容易受授课教师的影响,不论这种影响是基于教师的个人魅力还是基于教师的教学管理与调控能力。这就意味着,作为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可以采取更为有效的手段了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通过分成小组,进行小组间的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实现学生在小团队中的相互监督和激励;通过回答问题的及时认可,满足学生自我认可和肯定的心愿;通过给与荣誉来激发他们不断超越自我的成就感。激励的手段可以使正向的,也可以是负相的,适当地进行一些对学生身心不会带来负面影响的“惩罚”也是可以综合考虑的。在相当多的教学管理案例中,我们更加提倡汉堡式的奖惩运用,即在开始的时候进行表扬和认可,在中间进行一定的惩罚或批评,在最后在进行一定的奖励或表扬。这种说法是有深刻的心理学依据的,从情绪管理角度来看,这个程序完成后,当事人是处于良性的情绪状态,这让学生的身心是愉悦的,这种愉悦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更加有利于他们进行自以为是的状态调整,让他们更能树立信心和进行自我肯定。

(二)学习需要的有效转化

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有些艺术类大学生并不能制定更为远大的专业目标,他们的教学培养目标定位可能是对艺术的传播和推广。针对这些学生来讲,进行专业目标的有效转化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1、转化为更有实际意义的非专业目标

将他们的专业目标转化为更为综合的发展目标,比如成为一名有些得艺术类教师,掌握丰富的教学技巧,提升自己的控场能力,提升自己的舞台表演水平。这些非专业目标的提出,更能让他们感受生活,学习的丰富性,而不是单纯地从专业给他们压力或憧憬。这种做法往往因为缺乏更能激励艺术类学生激情而被人们淡忘或忽视。事实上是,这种做法有更为现实的社会价值和功效,毕竟,能在专业上有所建树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现代社会对艺术的贡献认知也从贵族享乐向大众共享的方向演变。

2、建立合理的平衡标准和体系

在对学习需要进行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缺乏只是需要的一种表现状态,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状态就是不平衡感,正如我们前面在阐述学习需要的概念是所提到的,这种不平衡感,完全来自于与他人的比较后的感受,是一个更为自我和感性的要件。这一点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就显得更有现实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之间进行竞赛,进行厚此薄彼的激励让他们产生这种不平衡来有效地刺激他们的学习行为。我们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和成长,在应用这种手段或措施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评估上述措施或手段是否会对学生带来伤害或负面影响,为此构建他们的合理的平衡标准和体系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在这个方面我们还需要进行更为专业和深入的研究好探索。

三、结论

大学生艺术论文篇2

以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类院系为例,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艺术类大学生及其党员、基层党支部现状展开调查与分析,对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系、美术学系、传播学院等500名大学生,其中含150名党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个人基本情况,对党的认识,支部建设和支部生活的基本情况等,发放问卷500分,回收有效问卷413份,问卷有效率82.6%。通过调查发现,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及其党员,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对自身的要求,对社会的认识,对党的了解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的现状有鲜明的特点。

(一)大学生及其党员的现状

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以“90后”为主体,他们成长的时代是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最大、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人们思想、价值观最为多元的时代。特定的时代孕育了一群有鲜明个性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现状等更具特点。

1.道德观念基本正确,但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调查发现,艺术生最崇尚的品质,排在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诚信(85.6%)、自信(70.1%)和孝顺(68.5%)。但在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他们的价值取向往往呈现多元化,具有个人主义倾向,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导价值观趋弱。

2.民主意识较强,但理想信念淡漠。

如,在推优对象的选定方法方面,仅13.4%的同学赞成由辅导员结合候选人学习状况及行为表现推荐产生,67.1%的同学赞成由辅导员和班委会提名候选人再通过无记名投票产生,79.2%的同学赞成完全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产生。谈及个人理想信念时,31.1%的同学表示要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仅23.3%的同学对励志类书籍感兴趣。

3.注重专业学习,但轻视综合素质养成。

艺术类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视专业为学习的唯一必修内容。再加上目前艺术生专业课多是一对一教学方式,本科生自入学后即实习专业导师制。这些在帮助他们学好专业的同时,给他们造成一种误区,认为专业才是唯一,从而轻视其他通识课的学习和个人能力的锻炼。67.6%的同学表示追求专业上的进步是在校期间最重要的目标,仅32.1%的同学看到了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4.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抗挫折能力较弱。

艺术类大学生往往思路开阔、思想新颖、学习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但优越的社会和家庭成长环境,使他们生活较安逸的同时,抗挫折能力较低。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当被问及面临困境时的处理方法时,57.3%的同学首先会寻求父母的帮助。

5.对入党有需求,但对党的了解不够。

在被调查的非党员学生中,86.7%的同学表示若有机会会考虑加入党组织。在开放性问题部分,要求用三个形容词来形容中国共产党时,排在前5位的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与时俱进”、“团结”,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有35.6%、29.8%、15.2%的选择率,说明同学们对党的印象是正面、积极的。当被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的内容时,仅23.4的同学选择是正确的,对党的性质,有58.3%的同学认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明他们对党的了解深度不够。

(二)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组织的状况

1.组织规模相对较小,影响力较弱。

由于艺术类大学生往往重视专业学习,轻视综合素质的提升。艺术生喜好特立独行,对党的理论和党员遵守的规范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这个给党员发展带来困难。因此,一般艺术类院系党组织规模均相对较小,以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类院系为例,音乐学系325名学生中仅有党员23名,党支部1个,美术学系440名学生中有党员50名,党支部4个,传播学院200名艺术生当中有党员10名。此外,党员发展困难,组织规模相对较小的现状,也导致了基层组织薄弱,增加了党建工作的难度,部分党员出现放松懈怠,也影响了党员在艺术生中的形象,损害了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在调查中发现,仅有37.5%的同学认为所在院系的党员能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33,6%的非党员同学知道本班级党员同学所属支部书记姓名。

2.组织生活单一,支部建设滞后。

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往往采取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的形式,容易产生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集体主义意识相对淡薄。在调查中发现,仅56.7%的党员表示能积极主动的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在调查中还发现,65.4%的党支部书记表示仅根据上级指示安排组织生活,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往往主要为发展党员、传达会议精神等。67.5%的党员认为支部组织生活缺乏创新性,缺乏吸引力。41.2%的党员认为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期,没有明确的评估指标。同时,党支部往往缺乏明确而有效的监督、考评和激励机制等,支部建设举步维艰。

3.党组织建设缺乏持久的动力支持。

在被调查的艺术类院系中,基层学生党支部书记大多是兼职,有些由高年级学生兼任,或者有学生辅导员兼任,或者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这些人员往往有着繁重的教学、科研、管理、学习等任务和很大的工作压力,而又要做好本支部的党务工作,从而导致有时分身乏术、难以兼顾。而在工作考评时,“对这部分党建工作考虑不多或者基本上不予考虑,严重挫伤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基层干部缺乏持久的工作动力”。学生党建队伍的人员配置已不能适应工作的实际需要,缺乏工作合力。综上,对艺术类大学生及其党员、党组织的状况考察,我们发现,艺术类大学生的党建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然而搞好艺术类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却势在必行。

二、加强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诸多问题,然而搞好该项工作却是始终代表党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艺术类专门人才的需要。一是始终代表党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的内涵可以通过艺术表现出来。艺术和文化密切联系,文化包含艺术,艺术丰富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表现形式——艺术的发展、壮大。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艺术类学生成为先进文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培养,必须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原则,努力培养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和满足社会需要,民族特色和开放性世界眼光兼备的,能够走综合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高级艺术人才。“做好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党建工作,既是坚持核心原则不变的保证,又是实现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更是我党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保障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举措。”二是引导艺术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艺术类专门人才的需要新时期,国际局势虽趋于缓和,但东西文化的摩擦和冲击并没有减弱。西方敌对势力往往打着“艺术无国界”的幌子,借助所谓的“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对艺术类学生从思想上进行文化渗透。同时,随着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加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矛盾逐步凸显,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价值观,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着强烈的冲击。另外,随着近年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艺术类大学生队伍也逐步壮大,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近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些都给高校党建工作者带来挑战。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加强和改善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党建工作已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命题,它既是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需要,也是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体现。

三、创新高校艺术类院系基层学生党建工作

机制的基本思路及实践探索针对高校艺术类院系基层学生党建现状及必要性分析,笔者认为应结合艺术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工作,创新高校艺术类院系基层学生党建工作机制,构建独具特色的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以组织创新为依托,为党建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合理设置学生党支部。要努力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格局。在低年级学生的党建工作中,党务工作者要加强指导;高年级建立班级或年级党支部之后,尽量由学生担任党支部委员;对部分党员人数较少的院系则可以一个系建立一个学生党支部,配备好学生党支部书记,推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部分艺术类院系由于各专业差异较大,可尝试按专业设置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支部工作。另外,艺术类大学生专业学习实践的空间和时间相对自由和灵活,有时需要经常外出采风,参观和进行专业创作、演出,这给在校内开展正常的支部生活带来困难。为此可以在学生党员外出学习实践活动中,根据党建工作需要,成立临时党小组或临时党支部,使上级党委的各项工作要求能够及时、全面地覆盖到每名党员同志,各项措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加强队伍建设,合理调整党建工作中专兼职人员的比例。目前高校党员队伍的扩大和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学生党建队伍的配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党组织应着眼于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协调人力资源,合理调整党建工作中专兼职人员的比例,减少兼职党务工作者自身流动对工作的影响;提高发展、培养等具体工作中的专职党务工作者的数量,确保在政治导向工作环节上专业化。同时积极完善专职党务秘书和组工信息员的配置,达到合理配制比例,完善组织体系。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专业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参与学生党建。要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党建工作队伍,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格局,形成强大的党建工作合力。同时,对基层党组织干部要加强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内容的时效性,强化实践性培训方式,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干部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履职尽责能力”。

(二)以制度创新为依托,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搞好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要以健全的制度、明确的规范搭建起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平台,确保支部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具有自由、散漫的个性,部分党员“身在组织、心在外”的情况,要完善支部监督、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对艺术类大学生仍要按照和有关规定,切实贯彻坚持党员标准、严格掌握政策、严格履行程序、加强教育管理的原则探索建立定期分析评议的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同时,正如十报告所指出的,要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要及时处理不合格党员,疏通出口,纯洁队伍。如,上海戏剧学院学生党总支设计推出了《创先争优实践手册》,记录学生党员的每一步成长。这本被称作“成长护照”的《创先争优实践手册》参考上海世博护照的做法,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每参加一项活动就由活动组织方签名盖章,一学期一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学生党员推优、发展、转正等环节的参考依据。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党员参加支部生活情况公示制度,也可给我们提供有益借鉴。在当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背景下,高校艺术类院系可结合具体工作,完善学生党支部群众工作的实施细则并尝试量化细则,并可动员群众参与支部评建,对党支部工作进行监督,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评议打分,由院系党校汇总结果,支部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党支部要保障制度落到实处,实现深入细致地开展群众工作。

(三)以模式创新为依托,增强党组织的教育服务功能

艺术类院系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党员全过程教育,更新教育方式方法。高校艺术类院系可从新生入学教育和入党教育等方面入手开展工作,对艺术类大学生可紧扣非功利的美学态度,加以正确引导,纯化入党动机,促使共产主义信仰成为其个性的抉择与坚持。从党校培训方面来看,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均要进行培训。要改变传统的纯粹理论研讨的模式,培训要有针对性,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党组织应通过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深入社会、引导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开展党日创新活动”,“共产党员工程”、青年志愿者进社区及暑期进行“三下乡”等活动,引领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奉献给社会并实现个人价值。还可以着力创造环境、搭建平台,打破单一学科孤军奋战的局面,积极创造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的合作共建模式。如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系在党校培训方面,就多次与其他院系联合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培训班,有包括政治学系党委、闵行区吴泾镇党委、等8家校内外单位参加,不同学科背景的学员共同学习、交流、成长,培训效果明显。要探索对艺术类毕业班党员的离校前教育。帮助他们总结思想、澄清认识,明确责任,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各自所从事的行业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四)以活动创新为依托,增加支部生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艺术类大学生感性意识非常强,可借助直观的、生动的、丰富的素材进行支部生活。在支部活动形式上,除了传统的理论研讨外,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创造性的寓教于乐的党建活动。笔者结合华东师范大学部分艺术类院系党建工作的有效举措,认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可立足于专业特点和时政热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如,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系在诞辰120周年之际,结合专业特点排练由田丰谱曲的《诗词五首》,并于2013年5月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参加第3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纪念作曲家田丰诞辰80周年音乐会,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很高。通过这次演出活动同学们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党的领袖个人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党的性质和作为党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有了更直接的体验,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要坚持组织生活的主体性凸显和生活化介入,体现以人为本,贴合学生实际。艺术类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必须关切党员的现实需求,构建重视支部组织生活的政治功能与注重党员个人发展的二元价值体系。同时要把党员组织生活看作党员群体现实生活的一部分,避免组织生活与现实生活脱节,艺术类院系在设计组织生活时,可多注意解决党员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善于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帮助艺术生实现进步和发展。如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爱心支教”活动,通过教授民工子弟小学的学生画画,高雅艺术进社区等活动,使学生在享受奉献的快乐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以载体创新为依托,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大学生艺术论文篇3

(一)音乐艺术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对大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驱力。尤其对于设计类学生而言,“不拘一格、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是潜力与能力的体现。音乐是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更自由、更感性、更灵动。音乐与设计有着共同的特点———没有对与错,而在美的追求上,都是永无止境的。设计中的简约、优雅、精致,如同现代音乐、浪漫时期和古典时期音乐一样,各具魅力。发现、感知并创造美,是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应不断提升的能力。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打开视野,畅游在艺术的海洋中,尽情的体验、发现、想象、创造。

(二)音乐艺术教育美育功能发现美———音乐打开了美的视野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音乐是语言的升华。“音乐始于词尽之处。”圣桑说,“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出的东西,它使我们发现我们自身最神秘的深奥指出;它能传达出任何词不能表达的那些印象和心灵状态。”音乐的神秘之处,在于它的可意会性。经典艺术作品通过人声及不同乐器种类,在旋律、节奏、表情等元素组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幅幅色彩各异、风格鲜明、精美绝伦的图画,等待我们去打开、去发现。感知美———音乐是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当延绵起伏的旋律娓娓道来,丰富的心理活动随着音乐时而紧张、时而放松,实现了音乐与心灵的共鸣。通过情绪的感受与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锻炼大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能够欣赏艺术、感受它的美,是人生一大幸福。这种能力帮助大学生心灵坚强,不为外界的困境而颓废。创造美———音乐的启发和创造的作用。科学和艺术,前者是理智、冷静,后者是感情、兴奋;一个客观、准确,一个主观、朦胧。但本质都是人类精神领域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习音乐,除了感官灵敏之外,更重要的是音响作品背后的情感内容,艺术价值、流派风格等。大学生们通过系统音乐学习,加强艺术形式和内容了解,愉悦身心的同时,开拓了眼界、丰富知识面。

(三)音乐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音乐艺术教育作为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对大学生精神上的塑造与培养,健全人格的培养。

1.高校音乐教育有利于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高校的德育教育形式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注重教育成果的时效性。音乐艺术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中重要的内容,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艺术教育与实践活动,营造直观真切、生动形象的环境,激发学生所有的感官,让受教育者整个身心浸泡在艺术审美与道德真理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让道德文化不再是枯燥的概念,而是有鲜活思想、有呼吸的生命体。意识升华积极影响行为规范,从而拓展与延伸了德育教育的广度、深度和长度。这种本质的改变将为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夯实基础。

2.音乐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积极作用

(1)音乐教育促进个体思想认识的升华

大学生通过经典音乐艺术作品聆听与感受,世界杰出音乐家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创作主题的了解,结合自身的经验与体会,产生丰满地、积极向上、充满力量的思想价值体系。音乐的目的,不仅局限于听觉享受,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升华。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音乐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将爱国主义以音乐的形式让学生聆听,激发爱国热情。音乐是表演的艺术,通过演唱、演奏、舞台表演将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淋漓精致地表达出来。当今音乐艺术表演形势发展迅速,如何引导学生聆听、赏析经典的爱国主义音乐作品,例如歌唱祖国大好河山、歌颂国家文化与历史的经典作品;演奏展现民风民俗、展示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民族民间音乐。都是爱国主义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3)音乐实践可以强化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增强集体荣辱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实践中,合唱与合奏是典型的集体性艺术活动,团队合作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声部间的平衡与和谐;力量的分配与协调;音准到位、音色统一;作品的深刻理解。都离不开集体共同努力。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课堂、第二课堂、大学生艺术团等多种教育活动形式,通过适当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参与音乐作品的排练、汇报、演出和比赛中。当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学会分享、学会体谅、学会分担时,高校的德育教育作用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如何有针对性地深入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活动

提升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水平与教学质量是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姗,将认知领域的学习水平依次分解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个由浅入深的层次,每一较高层次必须以前一较低水平为基础和前提。这种明晰的目标分类法体现了教学规律,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也同样有指导意义。

(一)衔接初等音乐教育

深化音乐艺术教育工作学校的音乐教育应该具有一条由小学到大学连续发展的轨迹。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围绕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建立以听觉感受为主的审美判断力。高校音乐教育的对象是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大学生,教育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为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上,更应在人才知识结构和总体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即造就一大批现代科学社会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全方位的高级人才。

(二)构建教育平台

开设必修与选修课程大学生音乐文化素质提升,离不开基础音乐知识的支撑。开设由乐理、视唱练耳、曲式分析和音乐表现等基本理论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必修课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结合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应当开设丰富多彩,门类齐全的选修课。以及结合各二级学院专业特色,开设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计算机音乐、音响学等跨学科课程。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

(三)探索教学模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学音乐艺术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动的、扩展的理解,从而增强批判力和评审力,形成学习和创新的态度。因此,教学形式应当结合设计类专业发展需求做到生动灵活。例如结合该专业学生特点,通过问答式、案例式、协作式、发现式等学习方法,培养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并在课余时间,为设计类的大学生们提供各类艺术观摩、学习和实践机会,充分鼓励设计类学生参与到大学生艺术团和艺术社团,参与到各类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提升课程设置合理性、内容安排针对性和各类观摩实践、第二课堂参与性,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应用价值。

(四)融入日常生活

大学生艺术论文篇4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culture in independent college, college students' art group plays an irreplaceable, unique role in the level of matter, system and spirit.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发展;作用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college students' art group;development;rol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259-01

1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特点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充分结合独立学院“优、独、民”的特色,①利用现有公办高校优秀的教学传统、教学资源、管理模式以及优秀的社会资源;坚持在办学与管理上的独立;按照民营的机制由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特点进行。这种新的办学特点,决定了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自己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点:①建立时间短,文化底子较薄弱。②培养模式没有特性,比较“大众化”。③尚未凝炼成核心大学精神。

2 从文化学结构审视艺术团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从文化学结构审视艺术团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艺术团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对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于艺术团文化内涵,笔者认为,所谓艺术团文化,是指观赏和参与艺术团活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艺术团活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艺术团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其实质是艺术团活动的“人化”和“化人”。

大学生艺术团是大学生文艺人才的精英组合,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遵循“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指导思想,服从服务于整体的校园文化。②艺术团的活动是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上体现针对性、特色性、协调性,呈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由前面所论述的“文化”的概念,可以得出艺术团文化也可分成三个层次:艺术团文化的物质要素,就是指物质文化,是指音乐文化所依托的物质文化实体;艺术团文化的行为要素,主要指制度文化,即音乐文化遵循的行为方式、制度规范;艺术团文化的心理要素,主要针对精神文化,即音乐文化表现的精神、观念。这样就把艺术团文化的结构化为三大类或三个层次(图1)。在结构与功能上,音乐文化中的二者是密切相关的,功能取决于结构。

2.1 艺术团文化物质层面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作用 音乐文化系统中位于最外层的是音乐物质,在囊括了各种音乐器材、用品和相关场地以后,各种物质成果,如音乐书籍等都包含在音乐物质文化里面。高校艺术团物质文化主要是指高校空间中所有以艺术团为载体而存在的各种可见的、有形的物器和活动方式。校园艺术物质文化最大的标志就是各种艺术馆和相关的器械设施,这也是高校音乐教学的开展和学生进行户外活动的物质基础,各种校园物质景观和校园文明现象共同形成了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对校园物质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各种思想物化品。如艺术书籍和科研成果在高校具有重要价值,使得大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大学生艺术团活动的内容与方法很多便来源于此,同时也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2.2 艺术团文化制度层面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作用 音乐系统的中介层面是音乐制度文化。高校艺术团的最高管理机构是团委,正规的管理使得校园的主流文化成为艺术团文化的发展方向;艺术团在相关规章制度、规则的约束下得以健康发展,很多对道德品质进行教育的内涵蕴含其间,与学校的歌规章制度相似艺术团规章制度是校园人的行为受到约束,在参与和观赏艺术团的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也可以受到启发,依照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自己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

艺术团的组织机构主要由团长、办公室和各部部主任以及各队队长组成。和其它类学生干部不同的是,不仅要求他们具备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还要热爱艺术,而且具有较高艺术签赏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对于各部的部长则要求要具有统领的能力,和培训本部团员的特殊技艺。在选拔和任用艺术团干部时,要及时鼓励、充分信任、合理监督、重在培养。活动要以团的管理制度为行为准则,围绕团的宗旨,互相切磋合作提高,不断打造一支成熟的训练有素的的艺术团干部队伍。

2.3 艺术团文化精神层面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作用 艺术教育可以通过情感与心理的训练和培养,塑造人的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以达到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润物细无声”,进行艺术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例如: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素质,以及活泼好动的开放精神,实现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满足的功能,改善大学生生活质量、提高交际能力、提高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拓展未来的发展空间等,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独立学院较普通高校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具体归纳如下:①学习勤奋刻苦,学习方法不适当;②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文化基础相对较差;③独立意识较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④理想目标远大,毅力较差;⑤注重个性张扬,自信心不足。独立学院的特点是,努力建构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它是独立学院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客观要求,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创新型应用人才做文章这是由它的培养目标决定的。不仅要夯实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文化知识的基础学习,在这同时,要加强第二课堂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致力于培养务实创新、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学生积极向上、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学术科技、和娱乐等第二课堂的活动,再结合学生在第一课堂中获取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创建一个积极展示和创造自己能力的舞台。

注释:

①赵映振,李东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7,(12).

②罗明秀.论大学生的功能与建设.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5).

参考文献:

[1]1999年由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为全国首家按照新型模式办学的独立学院.

大学生艺术论文篇5

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我们高校的很多老师习惯于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也自然养成了一种你讲我听的习惯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鼓励他们进行自觉的探索和思考,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新的思维。如果单纯的靠教学这个模式很难起到这样一种效果。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就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艺术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而且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培养。在艺术的表演过程中也促进学生思辨,表达和交流的训练。

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有利于拓展教学实践的机会和空间,我们一直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统一,把艺术教育的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才是高校成功的经验。很多中国的大学生每年毕业季都面临着就业的苦难,而且眼高手低,很难把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如果懂得思政和艺术教育的结合就可以让教师做指导,学生做主角,这样便大大的增强了教学的参与度和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很多高校都注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结合,很多大学通过艺术教育课程比如讲座,社团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形式,开发大学生智力。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这样真正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

很多高校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思想政治素养。我们有的学校特别加强艺术硬件设施的改善。各类形式的艺术讲座课程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学习了解艺术的热情。这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很大的帮助。社团活动对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学校都把社团作为自我锻炼的平台。我们的很多社团都是学生自己主持,这样,我们大学生就成了自己的主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发展自我。高雅的艺术活动进入学校已经很多年了,这就是普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经典活动。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艺术资源,我们的艺术教育发展之路还很遥远。有的高校与有关的社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很多学校每年都聘请社会优秀的艺术团到学校进行表演,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双方合作发展的平台。

大学生艺术论文篇6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 探析

[中图分类号] A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012-03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体化、通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便于接受,并用以指导艺术实践的过程。

大众化是相对于精英化和学院化而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既是大众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大众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普及化: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它服务于不同社会的经济基础,同时体现不同社会的上层建筑。列宁认为,先进的文艺“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1]列宁提出“艺术属于人民”,艺术“必需深深地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中间”,旗帜鲜明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基本要求。

同志反复指出文艺应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多次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应该是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2]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提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3]邓小平、、等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文艺以人民为本位的基本立场。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4]同志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5]同志更是明确提出:“作家艺术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应该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的、进步的作家艺术家,都把高超艺术造诣和高尚价值追求作为人生理想;大凡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都以美的力量和形式揭示和传播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6]这些论述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大众文艺观”以新的时代内容与新的思想意义的当代阐释。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通俗化:使人民群众容易和愿意接受

做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就要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从深奥到通俗,从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熟悉,并转化为自觉的审美实践与艺术创作。要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传播与普及中,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转化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表达方式,转化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及实践价值,使这种中国化的文艺思想与理论观念用来指导文艺创作、文艺欣赏,引领精神生活,并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与文艺受众群体的自觉追求;努力使马克思主义从书斋里、书本上、文件中走出来,融入群众,真正为群众所掌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民族化:提高民族文艺自信心

民族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的前提基础。1956年8月24日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指出:“音乐可以采取外国的合理原则,也可以用外国乐器,但是总要有民族特色,要有自己的特殊风格,独树一帜。”[7] “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8]文艺的民族风格,既表现在文艺的内容上,也表现在文艺的形式上。从文艺的内容来讲,各个民族的文艺都以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内容为主,即以反映富有本民族特征的社会生活内容为主,使文学艺术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从文艺的形式来讲,其包括各个艺术门类的具体艺术形式、表现方式、艺术手法、艺术语言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民族化。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放到中国社会文艺实践中加以检查、运用和发展,而且还要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不仅仅是不断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过程,同时也是用民族的语言、形式、风格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方式来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过程。

二、高等艺术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的时代意义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品格决定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在本质上就是文艺理论联系文艺实际的过程,是一个群众性的文艺实践活动过程。当然,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中,既要防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被庸俗化,又要不断接受文艺实践的检验,把正确的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实际相结合,总结提炼人民群众在文艺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为指导文艺创作的新的理论结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实践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的主要路径,实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伦的力量之源。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是艺术院校学生特点决定的

民族复兴伟业和文化强国的进程要求艺术院校大学生肩负着培养和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的重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是培育未来的艺术家蓬勃进取、敢于担当的助推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素养是增强艺术实践深度和力度的灵魂,是校正艺术创作与实践研究方向和是非的准星,只有在艺术院校大学生中发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应有作用,才能增加精神上的“钙质”,才能抵御种种诱惑,促进艺术创作与实践水平的提升。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于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可以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艺术观,在从艺道路上始终不移地坚持正确的方向,具备对西方资产阶级没落文化有鉴别、分析、评判并自觉抵制的能力,学习、创造那些能够振奋人民精神,激励他们献身于社会主义大业的艺术作品,摒弃那些阴暗、灰色甚至歪曲、反动的东西,把青年学生从那些消极的、低级趣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焕发艺术灵感,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是指导艺术实践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对我们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做到文艺为人民,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文艺创作要从生活中来,要面对当下的问题和生活实际。

高度概括了中国文艺运动的实践,鲜明提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9]这一重要观点从理论上阐释了文艺的来源问题,同时给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指导方向。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强调审美,认为“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建构”。艺术作品除了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外,就是作品的审美的艺术形式,我们的艺术创作、艺术实践,要求我们利用马克思“按美的规律来建构”的思想来作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艺术实践者进行艺术活动,通过文艺理论推动艺术本身的修正、完善和发展,使艺术实践摆脱错误的、局限的和陈旧的观念束缚,寻求和建立更加正确、自由和崭新的发展空间,使艺术本身愈加多元化、现代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指导着艺术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客观辩证的思维方法承接和吸纳人类的一切有合理内涵的文化成果、文艺理论遗产和学术思想精华进行文艺创新,以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过去与今天的合理贯穿进行艺术实践,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的适应现代化美学要求的艺术作品。

三、高等艺术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艺术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的主渠道,是帮助艺术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文艺观的重要途径。

第一,在教学的内容上,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教育,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列入课堂教学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对影响艺术创作的文艺思潮、不同艺术作品反映出的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分析,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第二,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活跃、喜欢表现和参与意识较强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艺术兴趣,采取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就重点、难点问题深入探讨、互相启发,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三,高校艺术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建设。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体系、学科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个学科成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乃至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重点学科,为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出重大贡献。

第四,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素养,以保证艺术院校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克思主义文艺观。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师,他们的文艺观和价值取向及其在艺术领域内的道德抉择和行为,对于学生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实践是最为鲜活、也是最易植入的引导和示范。

(二)利用艺术实践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

艺术实践有利于艺术工作者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在音乐创作中,以社会实际为基础,从现实生活中去了解音乐创作的对象,了解大众在想什么、干什么、有怎样的苦恼和喜悦、有怎样的矛盾和斗争、有怎样的渴望和追求、有怎样的牺牲和奉献,那么,他的作品就能表现大众的生活和情感,反映时代脉搏和时代精神,有强大的生命力,能与听众产生共鸣。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真实性和倾向性在音乐创作的表现。

“三贴近”原则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三贴近”原则要求我们的艺术家贴近群众,与人民群众保持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在思想感情上与普通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把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转化为艺术创作的激情,这样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把最精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艺术作品中看到希望、渴望进步。这些也为高等艺术院校培养人才指明了方向。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有效载体。应将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传统有机结合,把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融入高校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当中,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引领和规范师生的思想与行为。应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建设纳入校园总体规划中,建设好学生活动中心、美术馆和学生书屋等文化生活平台;在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类型的媒介来传播,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去宣传。例如,可以针对不同对象,设计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读本;鼓励大学生用戏剧、音乐、舞蹈、绘画、诗词、摄影等形式来表现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解。也可以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容加以提炼,用师生耳熟能详的主题词语表达出来,用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展示出来。通过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学术研讨、学科竞赛、知识讲座、读书节等活动,结合传统纪念节日、重大事件、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弘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价值观,扩展学生知识面,营造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化氛围。

[ 注 释 ]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一卷(第3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6.

[2] .选集(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

[3] .论文学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68.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3.

[5] 在第七次全国文代会第六次全国作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大学生艺术论文篇7

中国高校的艺术理论教学陷入某种尴尬境地.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艺术教育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思想。这使得我们的学生青睐于单纯的技巧训练.而忽视了他们在文化素养上的塑造与积累.因此就无法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艺术家.而往往只能沦为所谓的"艺匠"。而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艺术理论教育由于理论性强.要求学生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艺术学理论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既枯燥又"无用因此唯恐避之不及。身为教授艺术理论的一线教师.笔者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在课堂上.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听之藐藐.教学效果之差可想而知。试问破解这种困境的出路何在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从国外的艺术理论基础教材寻找破困之路。教材是教育者对本学科现有知识与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系统阐释的产物。它往往反映了教育者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国内引进了几种国外艺术理论通用教材.如加纳罗.阿特休勒的《艺术:让人成为人》(第7版).大卫?马丁的《艺术与人文:艺术导论》(第6版)。它们都是美国比较流行的艺术理论教材.其共同特点是在人文学的视野下观照艺术.以此向学生系统阐述关于艺术的基本理论。我们现有的艺术理论教材是造成学生疏离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教材虽曰概论.其实都是动辄四.五十万字.醉心于建立_个无所不包的庞大理论体系.试图灌输给学生所谓对艺术的全面认识.结果却是‘看来很像一本‘教科书结果也可能使一般学生完全丧失了对艺术的兴趣.也失去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借艺术来启发自我生命的可能。

    究其原因是教材的编撰者并未将学生作为主体来看待.常常自说自话.并不理会接受效果。如以人文学立场来调整编撰思路.我们的教材就应当尽童深入浅出地介绍艺术相关知识.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选取的实例应以当下鲜活的艺术现象为主,或者赋予经典的艺术形象以新鲜活泼的理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想的艺术理论教材.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在《艺术:让人成为人》.《艺术与人文:艺术导论》等通行教材中.作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当下的艺术现象.做出令人信服的讲解。在许多问题上不是首先提供标准答案.而是设置某个讨论情境.让学生进入一个主动参与的状态.从而激发他的主体性:"幸福是否是-个纯粹主观的状态?或者.它是不是绝对的?要么我们会完全拥有.要么我们就完全得不到?"2加上教材囹文并茂.语言活泼.所列举的实又能够贴近现实生活.这样做大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蒋勋所言:"一本教科书.若不沦为'照本宣科’的形式.是需要教授者和阅读者双方大量的介入的'3艺术理论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把他简单视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其实就是发扬人文学拥抱人之价值的基本立场。

从人文学视野来观照艺术理论教学.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即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看待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国外艺术理论教学中.艺术往往与其他人文学科并置在-起.比如文学、语言、哲学、宗教.历史等?这样一来.我们对艺术的考察就放到了_个广阔的空间之中..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才可以吿别以往那种画地为牢的狭小格局.,从历史和现状来看.艺术都是在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交流和撞击中获得无限活力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即_切对艺术的理论探索.都需要放到一个更大的人文视野中去展开.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深入理解艺术的精髓,,而最终的目的就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他们就不会独守一隅而偏狭自大。

大学生艺术论文篇8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艺术概论》课程是艺术理论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对各类艺术活动的了解也在逐渐深入。作为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主要是要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理论的学习兴趣。经过笔者调查,在众多高校的艺术课程教学中,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状况不是很理想。其原因主要包括: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生缺乏对艺术现象的理解力;艺术类学生“重技能、轻理论”现象明显,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在艺术理论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对《艺术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艺术概论》课程通常包括艺术起源和发展、艺术教育与美育、艺术的种类与审美、艺术实践活动等内容。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都未接触和认识到这些内容,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进行相应的深化、拓展,这是《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1.1 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是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课程的鲜明特色和专业特点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艺术概论》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所以《艺术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教学的理念应该体现该课程的特点。在培养美感和塑造审美人格的过程中,大学生应该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同时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2 补充完善教材内容

高校音乐专业的艺术概论课程教材,普遍使用的是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主编的《艺术学概论》。由于艺术理论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融合性的特点,艺术的内容都会艺术观念的更新和其它学科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因此,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也就必不可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准确理解教材的内容和观点,使其达到易读性。其次,教师要根据艺术学领域最新研究的成果和观点,不断更新教案内容,使其拥有前瞻性与专业性,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1.3 立足本土艺术,发展特色艺术教育

我国各民族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资源,特别是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艺术教育要体现本区域、本民族的艺术资源特色,应以普及本区域的艺术资源为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中,要以提高全体学生整体艺术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一方面,本土民间艺术不仅仅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发展民族艺术教育事业的基础;另一方面,传承和保护传统艺术文化是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通过教授艺术概论课程,让学生了解本地区更多地艺术文化,并逐渐接受和喜爱上传统艺术文化。

实际上,高校艺术教育逐渐地注重本民族、本地区传统艺术的教育,弘扬民族艺术文化。地方戏曲和民歌等音乐艺术文化也不断地进入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本土民间艺术文化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得到民族艺术文化的熏陶,结合本地区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才是高校艺术教师实施审美教育的重点。

2 教学方式的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艺术教育不断发展,许多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被引进,教学方式也愈来愈丰富。笔者依据学生对《艺术概论》课程内容的理解,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作用以辅助和引导为主。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传统教学中,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学习是一个知识难点,西方现代艺术作品和现代派艺术元素多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各艺术语言的表达和传递通常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特点呢?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强调艺术鉴赏活动中对西方艺术作品理解的再创造的,从而有效地发挥了教师引导和支持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创造性。

其次,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讲授法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讲授与灌输有区别,但运用不好很容易成为灌输。讨论法主要是在个人学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依据课程教学现状和具体教学内容,实现讲授法与讨论法的优化选择与组合,随教学内容不断变化而调整,最大限度地优化艺术教学过程。

最后,拓宽学术视野,加强艺术理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艺术具有多元性,艺术教育中包含了丰富的横向学科知识”[1]。艺术理论与包括地理、历史、宗教等在内的多门学科有着内在的联系,体现其庞大的体系和丰富的内涵。任何一首艺术作品的创作,都饱含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包涵了艺术家所处时代的背景,及艺术家深邃的思想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既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了解作品中蕴藏地历史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的信息,还可以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得到艺术美的陶冶和塑造。如在对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赏析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莫扎特不同歌剧的乐曲,然后对歌剧的特点与形式,莫扎特的生平以及相关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只有将歌剧作品同这些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教学,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剧作品的真正内涵。

大学生艺术论文篇9

在当代中国,深刻认识和认真梳理艺术学理论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深入阐释艺术学理论在当下需要迫切发挥其引领作用这一理论命题,非常必要。在当下,国家在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之后重新回头弥补文化建设的重要一课,由此,文化事业在硬件设施大建快上之后,也一定要重视和弥补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这重要一课。上述问题的核心,就是以艺术学理论引领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艺术学理论要想取得“引领”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其关键点是必须突破自身学科理论的小圈子,结合当代文化建设的大的现实背景深入开展理论研究,难点是在现实实践中艺术学理论如何具体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突破点是必须结合现实对优秀文艺理论和优秀文艺作品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总结、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艺术学理论的引领作用直接表现为对当代艺术创作方向与价值导向的“引领”。艺术学理论需要在艺术创作满足人类最根本的艺术审美需求的同时,对艺术创作进行深化、总结、提升,探索、理清艺术发展、运行规律,并结合人类社会应有的或应该倡导的社会价值取向,提出引领性的思想和理论。其引领作用的实现,在于着力于人类社会的艺术境界、审美追求以至价值观念“应该是什么”,引导艺术创作并在社会文化实践中实现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并最终构建形成人类社会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价值观念体系。艺术学理论不仅要引导人民群众的文化追求,还要引领艺术创作转化为符合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实现艺术作品本身思想品质、艺术品格和观赏品味的有机统一,力求创造出一条全民参与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光辉道路,建设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园。此外,还必须着力于先进文化理论、优秀文艺作品的生产机制、发展规律及其与当代社会文化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核心作用;引领;艺术创作;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当前,在我国学术界、文化界,有一些关于艺术学理论研究、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学术讨论和科研成果。在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以王文章、于平、王列生、李心峰研究员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艺术学理论的相关研究;在中国传媒大学,以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北京大学,以彭吉象、王一川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东南大学,以凌继尧、王廷信、陶思炎、徐子方、谢建明、刘道广、姜耕玉、张燕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陈池瑜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北京师范大学,以周星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以高建平研究员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南京艺术学院,以黄惇、刘伟冬、夏燕靖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中国美术学院,以曹意强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南京大学,以周宪、康尔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上海大学,以蓝凡、金丹元、林少雄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杭州师范大学,以李荣有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本体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领域及侧重的相关探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目前的现有理论研究中把艺术学理论本身的地位、作用、创新、发展放置在文化建设,特别是当下文化建设的社会语境之下予以考虑、研究的还比较少。以上说明的问题大致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有相当一批涉及艺术学理论本体问题探讨的相关研究成果,但对于艺术学理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较少。其二,现有艺术学理论研究中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出发、关注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理论研究较少。其三,停留在学理层面的研究成果较多,而结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建设的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

有鉴于此,本文认为深入思考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艺术学理论应该发挥其引领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方向的核心作用这一理论命题非常必要。

一、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兴起的社会背景

1、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现实背景。

在当代中国,整个社会对文化和艺术的需求非常迫切。近年来,国家在文化发展战略上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十七大党中央提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两大一新”的方针和要求,整个社会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到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再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更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与作用,愈加鲜明地要求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文化建设在全党、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做了更进一步的有力提升,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①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提出了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等十大要点。《决定》指出:“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在当代中国,文化理论研究的地位不仅更加突出,而且成为社会研究热点,艺术基础理论研究的作用也随之凸显。

2、艺术学从一级学科升级为学科门类的历史机遇。

在当代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国力强盛的主要标志,艺术也进一步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构成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而艺术则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艺术都是其中的基础性构件。当前,艺术对社会其他领域包括经济、金融的影响力正在日益增大。正是因为文化艺术拥有对于社会、经济、政治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艺术一直被设置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和门类。

正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两大一新”的客观现实和当今时代、当代社会对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殷切期望和热切企盼,以及要求用先进文化全面引领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才把原来的二级学科艺术学推向现在的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同时,在构建各级学科平台体系的过程之中还要面临很多相关的新的问题,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当展也不可能脱离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这个客观实际和时代语境。因为有关当前许多重要的当代文化艺术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宏观问题、新的研究课题、综合性文化问题,也只能放在艺术学理论这个领域来研究探讨。所以,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壮大,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背景。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升级,迎合了历史的机遇。

艺术学升为学科门类,也是我国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以及现实要求的必然选择。艺术学升级为门类符合自身发展规律。艺术学从学科的底层和边缘之间获得了应有的独立的门类地位,回归到了人文学科的理性评价体系之中,就可以在体制上、从根本上促进艺术学学科的顺利发展和健康成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③艺术学学科领域在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审美艺术作品的同时,可以通过交叉创新更广泛地激发我们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一步实现艺术学学科门类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而得以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文化凝聚力的核心作用,切实形成构筑基础、引领创新、推动发展的文化软实力,以更加有力地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使艺术学理论作用凸显。

新时期的社会文化发展和理论走向,各种新兴艺术业态的不断更新、涌现,都在不断推动中国的艺术学学科走向开放与多元,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也在不断赋予艺术学理论以新的实践性社会意义和应用性社会价值,并逐步创造出新的中国式话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开展当代背景下的艺术学理论现实问题研究,有着尤其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在艺术学一级学科升级为门类,特别是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建立后,紧贴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努力解决社会现实中的文化现实问题、开展艺术学理论的现实理论研究应确定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根本任务。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范畴,包括了对当下文化建设中诸多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在当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现实、急迫的发展建设任务,都在要求以宏观缜密、逻辑严密、活泼而理性、着重于思想文化层面的把握和梳理的艺术学理论,必须坚持不断创新、发展,以保持自身理论建设的先进性、先觉性和超越性,敏锐地触及到思想的前沿。艺术学理论注重从整体上把握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应该积极关注社会现实、社会发展、文化民生,密切地关注社会现实中的各类文化状态与精神表现。我们要结合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实际,力争建立起中国历史新时期的艺术理论、艺术史学和艺术批评理论,为艺术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才能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形势下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后,理论创新,特别是有关当代文化建设现实问题的文化艺术理论研究,应当成为本学科的根本任务。艺术学理论的创新是时代的要求,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三贴近”是在当代社会现实中实现艺术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规律。20世纪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受西方影响较大,包括艺术理论在内的中国化的本土理论创新程度远远不够,我们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贴近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加强对中国丰富的各艺术门类理论成果的研究,关注美术学、音乐学、戏剧戏曲学、设计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舞蹈学等学科方向的新的理论成果,关注当代各门类艺术创作新的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趋势走向以及新的艺术经验,从中概括和总结出新的艺术规律,提升为新的艺术学理论。我们应该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背景下的艺术学理论研究,特别是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确立为现阶段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二、当代开展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时代意义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建设、发展、变化,一直是与具体的历史条件、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紧密联系的。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各门类的学科理论建构不断加强,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和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都在不断赋予艺术学理论以新的现实性任务。艺术学理论是一个丰富的具有独立品格的系统,特别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更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学科体系。艺术学理论的创新、发展、繁荣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必然趋势。同时,我们也必须加强对中国丰富的各门类艺术理论的宏观规律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研究学科体系,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热潮,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兴起并快速成长为一级学科,有着整个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历史必然性。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寻找救国救民、民族自强的道路;1860年开始的洋务运动,清政府买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机器设备,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枪炮,建成了亚洲最强大的海军舰队,守备北京城迎击八国联军的清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枪炮甚至超出对手的强大火力。然而奇怪的是,虽然拥有了坚船利炮,但还是打不过欧美列强,甚至包括位于东亚的日本,直至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备受列强凌辱。在发现仅仅拥有先进的物质装备还远远不够的时候,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尝试从思想上寻求突破。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开始转向寻求思想文化层面的提升和解放,自觉寻求自身思想和精神的强大,力图从思想、文化上找寻救国救民、民族自强的有效道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不仅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体制,而且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恢复生产;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在新中国成立30年后再次解放思想,提出“一切向前看”,在短短30年之中使当代中国物质文明的发展达到中国几千年社会发展史上的新的历史高度,直至中国的gdp总量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国家在改革开放之路实施30年之后再次提出解放思想,并将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和“文化强国”战略目标重新提高到全社会的高度,力图寻求一条得以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现实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困难和现存体制的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

国家为什么要在当下重新提出文化建设的问题?因为文化建设的兴衰成败是影响中华民族是否得以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国家在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之后重新回头弥补文化建设的重要一课,这使我们想到了文化建设在大搞硬件建设,大张旗鼓的开幕、剪彩之后,一定要弥补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这重要一课。在当前的文化工作中,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管理者和艺术科研院所的工作者大都会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科研工作是长线工作,再怎么做也不怎么显眼,是成绩不那么突出的日常工作,但是,如果在文化建设工作中抛弃艺术科研,文化工作就会变得很虚空,都会浮在面上,没有底蕴,甚至找不到深入的抓手。艺术理论科研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艺术研究的领域非常宽泛,艺术理论研究的点也很散,特别是艺术学门类之下的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这五个一级学科,各自分门别类,就是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之下的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二级学科,相互之间在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以至研究方法上都还各自存在着重大区别,在各自的门类艺术理论上也有着很大的隔阂。艺术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整合作用,这种超越了各自门类艺术本身的宏观上的规律性把握,可以使得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的广阔、庞杂的艺术领域能够以清晰、条理的面貌呈现出来,得以成为文化工作中看得见、摸的着的规律性的宏观架构,使得我们的文化视野更加开阔,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更容易找寻到得力的工作抓手。这样,整个文化建设事业就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以至于为全人类谋福祉。

为什么要在当下提出我们迫切需要深入研究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以艺术学理论引领当代文化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其历史必然性表现为以下三点。其一,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其二,艺术是文化的主要构件。其三,艺术学理论是艺术学门类自身发展规律的归纳、总结、提炼,是艺术学发展的引领者,是艺术学理论得以成为整体人文艺术学科的编织者,是艺术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者。

艺术学理论的核心作用直接表现为引领当代艺术创作。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④“要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以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要以优秀的艺术评论和理论导向引领社会风气,构建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铸就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注重艺术史论研究也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首先得益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指导思想、文艺方针和政策的转变。这一转变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行程。而梳理这段历史,以史为鉴,可以明事理、知兴替、促发展。

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了艺术学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关键性。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繁荣发展,可以切实加强对文化艺术发展表象、趋势以及内在规律的艺术科学理论研究。同时,艺术学理论还要注重加强自身有关研究目的、内容、范畴、方法等方面的内涵建设。

三、当今时代需要艺术学理论

引领当代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

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要想取得“引领”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关键点是必须突破自身学科理论的小圈子,结合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社会现实背景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难点是在社会现实中艺术学理论如何具体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突破点是结合现实对优秀文艺理论和优秀文艺作品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总结规律,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艺术学理论作为文化建设、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必须实现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引领发展、创新发展和“文化自觉”的基础作用。“文化自觉”的概念是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末提出的。费孝通先生认为差不多一个世纪以来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就是“文化自觉”。费老差不多经历了从“五四”以来中华民族各个时期和阶段的文化建设,他再三思考,将文化建设的根本经验总结为十六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⑤我认为,艺术学理论学科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努力和作为就要着力体现“文化自觉”的时代精神。因为在这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中,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发展的时代大潮中,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要弘扬、发展,要实现凤凰浴火、脱颖而出,要创作出更多更好、更顺应这个时展方向的艺术精品,就必须由艺术学理论来承担“引领”的职责和功能。

从直接的、表面的功能性的效果和作用来看,艺术创作或艺术生产的直接作用固然明显而重要,但是,艺术学理论却拥有任何创作作品都不可能替代的重要的“引领”功能。虽然单纯的艺术创作或艺术作品可以敏锐地触及到思想的前沿,表达思维末梢对时代的感触,而且感性鲜活的艺术创作大多可以走在理性的理论研究的前面,但是,任何感性的艺术创作都不可能提出宏大全面、充满理性、拥有严密逻辑性、纲领性的科学的思想体系。而艺术学理论本身就是一个严密的理论思维体系。只有艺术学理论天然地具有宏观的视野、严密的逻辑,可以打破艺术领域各学科之间的壁垒,研究关于不同艺术门类之下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的问题,寻找到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共通规律,从而结合时代文化背景从宏观上来认识艺术现象,并从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性原理中揭示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性,从而引领艺术创作,引领艺术审美需求,最终引领人类社会构建起自身的美好精神家园。

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问题,不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更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基础的重大核心问题。在当代中国,不论是文化建设还是文化发展,核心命题都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同时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⑥需要说明的是,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的“引领”之所以自然地具备了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形态功能,是因为文化产品(包括艺术创作、艺术学理论研究成果)本身的意识形态属性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即由新中国的政治体制所决定了的,是由不得任何市场或其它社会因素的变化而更改的,也是作为国家执政的基础而毫不动摇的。所以,对艺术现象、艺术创作发展规律做体系性逻辑研究的艺术学理论,成为在文化艺术产品(艺术创作作品)之上,紧密围绕并服务国家意识形态以及参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接近社会文化现实的理论基础。

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和时代背景,我们必须以坚强的责任心、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面对现实中的困难甚至危险,深入思考并以之作为源头活水,担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时代责任和民族责任。艺术学理论具备强大的包容性,应当研究面对的矛盾突出的复杂社会现实问题,并从广阔的社会研究视角,对艺术学理论引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理论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提出几项摆在我们面前的文化课题:如何在多元、多变、多样的文化语境下增强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历史观的引领作用;如何在快速增长的经济形势下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如何抵制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保证在全球化语境下既充分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又抵御西化、分化图谋;如何在现代化高新技术、互联网的新时代条件下占领文化阵地;归结起来就是在改革进程中,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又符合市场规律的新的机制和运作方式。⑦我以为,这也是对当下社会现实语境之中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直接面对的迫切现实问题的精辟概括。

关于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现实作用问题,根据一般规律可以发现,门类艺术学的表现往往比一般艺术学更加明显而抢眼,而且艺术创作的触角一般会远远走在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前面。例如造型艺术中的美术学方面,有近年来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就是通过艺术再现特定时代下的特定文化精神,以及本民族特殊的精神气质,用艺术的方式来塑造国家和民族的形象,这一创作工程的首批美术作品已经于2010年在全国各地巡展并引起了较大轰动;关于舞台艺术中的音乐学、舞蹈学、戏剧戏曲学等等艺术创作,相对应的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每年的评选、评比,舞台精品剧目展演、巡演等等,搞得轰轰烈烈,而且该工程国家已经开展了10余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关于艺术学理论的功用和社会价值,的确可以看到一般艺术学已经渗透到了国家的经济领域,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产品包括艺术学理论已经天然地具备了商业属性,而且,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之下还因此设有艺术创意与艺术管理二级学科。但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思考的是,艺术创意与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研究,或者是纯粹美学意义上的类似艺术哲学的理论研究,空中楼阁式的对社会实践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抽象的文化研究,是不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前途与出路所在?

毫无疑问,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出路应该是“引领”。艺术学门类中的其他任何门类艺术学学科(美术、音乐、戏剧戏曲、舞蹈、电影电视等等)都不可能担当这一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所以,我认为,在当代中国“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现实条件下,艺术学理论必须坚持创新原则,“引领”文化发展,应该保持超越性、先进性、先觉性,充分发挥自身引领作用,超越其他具象的、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各门类艺术学科,占领社会思想阵地的制高点,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

艺术学理论要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引领”,就必须要求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成果要去引导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要引领艺术创作转化为符合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实现艺术作品本身思想品质、艺术品格和观赏品味的有机统一,力求创造出一条全民参与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光辉道路,以及一条民族文化和中华精神的崛起振兴之路,从而建设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园。

四、艺术学理论应积极引领文艺创作发展方向,

引导社会文化价值导向,最终立足于构建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当代中国,无论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建设,都离不开文化建设,尤其是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更为紧密。在很大程度上,文化建设的速度和程度,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政治文明进步的程度和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国家制定的新的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中,文化建设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面对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⑧当代,艺术学理论在塑造中华民族艺术精神的系统建构和民族文化体系的演化形成中,责无旁贷地处于统领全局、引领发展的重要地位。所以,要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强艺术学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作为偏重于文化概念的理论阐释,必须全面承担起科学地继承过去、解释现在、预见未来的光荣任务。艺术学理论对文化建设应该发挥的是先导作用,提供的是服务职能。艺术学理论是否成为一门科学,关键是要看是否能够具体运用到国家文化建设的社会实践中去,而不应只是一种单纯的文化理论,不能仅仅作为追求理论的合理及其完美的空中楼阁而存在。

由此,在当前,艺术学理论研究所采取的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方式应该是引领理论,而不是跟随理论。艺术学理论不能够仅仅停留在事后的理论阐释层面上,不能仅仅是理论总结和归纳概括,不能仅仅做到跟着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艺术问题和文化现象撰写艺术史和艺术评论,而且要成为引领全社会整体艺术发展的鲜明旗帜,以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决定性内在推动力量。艺术学理论实现“引领”的实质是以中华艺本文由收集整理术精神的塑造、形成为旨归,化育国家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

艺术学理论的价值导向及其对艺术创作的引领,是对人的生存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大力肯定。温家宝同志在全国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大会报告中强调:“我们讲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同时,社会主义还要发展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发展文学艺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为生活而艺术,为发展而艺术、为人民而艺术。文学艺术的主要功能是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激励人们的向上斗志,陶治人们的道德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文艺要实现这些功能就要追求真善美”⑨。由此可见,艺术学理论的引领,也就是对文化理论研究、艺术基础理论研究及其所弘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参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努力和学术成果,以及当代中国文化知识分子对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责任敢于担当的充分肯定。

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现实意义是构建“核心价值”,引导形成核心价值体系。所以,我们在这里提出的“引领”,并非一味迎合政治舆论导向的需要,艺术学理论对社会文化思潮的“引领”,不是单纯的枯燥的说教,而是以鲜活的艺术形象鼓舞人民大众的爱国热情,激发全体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精神的归属感,继而培育全社会高尚的审美文化情操并引导全体人民普遍走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坚定全体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信念和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并以中华艺术精神的塑造、形成为旨归,化育国家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是中国所有优秀民族文化的整合,文化整合后透射出的魂灵和场域形象就是中华艺术精神。艺术学理论务必高举“引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旗帜,以厚重的中华艺术精神为依托,在全球化的今天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鼓舞和重建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进而构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艺术学理论就必将能够发挥出自身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关于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社会基本问题。艺术学理论必须主动发挥自身的理论先导作用。艺术学理论如果将自身定位为跟随理论,用跟随各个门类艺术学的具体艺术创作的所谓理论阐释的方式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终将难以摆脱被社会淘汰的命运。德国诗人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在文化界也一直流行着“艺术之树常青,而理论是灰色的”。理论的落后有诸多原因。目前普遍存在很少有人接触理论著作,特别是逻辑性较强的思辨型基础理论的情况。这反映出艺术学理论与艺术创作实践脱节的现实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是,相对社会现实中的文化问题和艺术作品而言,理论一般是滞后的。所以,艺术学理论必须实现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这也带来了关于艺术学理论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艺术创作理论特别是艺术学理论研究又的确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及其总结归纳上升到人文科学的高度,需要艺术学上升到普遍规律进入宏观关照的视角。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要把科学的方法、思维和人文价值取向,也即理性的认识和艺术的创造,融合于对创造人类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理论进行提炼升华的过程。这一重要的提升过程在艺术学领域也即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总结、创新、发展的过程。

艺术学理论需要在艺术创作满足人类最根本的艺术审美需求的同时,对艺术创作进行阐释以及进一步深化、总结、提升,探索艺术规律并结合人类社会应有的或应该倡导的社会价值取向,提出引领性的思想和理论。艺术学理论引领作用的实现在于着力于人类社会的艺术境界、审美追求以至价值观念应该是什么,由艺术学理论引导艺术创作并在社会文化实践中实现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艺术学理论应该在与艺术创作实践的携手共进中,引领和创造艺术实践这片充满人类理想的文化伊甸园,并最终构建形成人类社会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价值观念体系。所以,就艺术学这一学科领域而言,艺术学理论本身就是具有独创性、不可重复性与独特社会价值的艺术作品或艺术产品。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社会伦理的制约,艺术创作也同样需要艺术学理论的倡导和引领。不管是艺术学理论研究还是自身学科建设,一旦落后于艺术社会实践,都会严重制约艺术自身以至文化建设、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五、艺术学理论实现引领当代文化发展的关键

在于深刻把握社会现实

艺术学理论扎根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国土,但是实际所起的作用却应该是超越现实的风向标。当前社会层出不穷的各类娱乐文化现象,艺术创作现实发展的价值趋向,社会大众通俗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各阶层审美价值取向的逐渐分化趋势,都给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发展赋予了紧迫而神圣的现实任务。艺术学理论既不能背离社会现实,又不能被社会流行文化和娱乐文化、庸俗文化、低俗文化等同化、收编。艺术学理论应该高扬现实主义的旗帜,在“三贴近”中引领社会文化从“三俗”走向艺术的审美。艺术学理论竖起的风向标就是人类在寻找精神家园的黑夜航程中矗立的灯塔,能够引领民族审美文化思潮走向高尚的审美追求,提升大众审美文化品位、摆脱低俗化娱乐倾向,指明当下社会现实中艺术创作的发展方向。艺术学理论坚守的价值底线应该是超越社会现实的理想价值理念。艺术学理论应该站在社会时尚思潮的最前端,引领社会文化思潮皈依更高级的艺术审美理想。如果艺术学理论抛弃了自身的引领职责,仅仅停留在诠释现存种种合理、不合理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所谓历史必然性的滞后层面上,就会失去自身存在的应有的社会价值。

在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努力发挥自身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要努力引领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要以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深邃的艺术精神为依托,在全球化的今天为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做出应有的努力,要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内部创作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归纳,鼓舞和重建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进而在构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事业中贡献力量。我们必须真正实现理论研究的“三贴近”。在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具体过程中,我们要尝试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提供社会价值导向,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引领”作用。这是目前以至将来艺术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很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决不仅仅是说好话、谈经验,而是要善于引领艺术创作的发展方向。当代的艺术学理论除了艺术规律的研究,更要着眼于当下艺术问题的研究。目前,大多数的理论研究、科研课题、艺术评论之中,敢说真话的不多,普遍存在当下好话太多、经验太多、问题太少的不良现象。即使说到有问题存在,可讨论起这些问题来,大多数批评或评论都还是不疼不痒的,甚至把“批评”变成了“表扬”。所以,艺术学理论学科在自身的建设发展中一定要着力提高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从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艺术学理论研究拥有特定的对象和领域,拥有宏观的视角,科学实证的方法,求实、求是的理论诉求,化育灵魂、浇铸精神的终极目的。从艺术学理论的社会担当的角度,艺术学理论不仅旨在找寻支配艺术现象的根本原因,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基本共通规律,而且关乎对外文化交流和国家艺术形象,以及国家有关宏观文化发展战略与艺术政策的制定、实施,以至国家意识形态对社会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的控制和把握。

当前,艺术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以及对人的精神培育和品德陶养中作用凸显,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覆盖面也变得越来越广。在21世纪,人类不仅需要以经济、政治、历史、宗教、哲学的方式把握世界,同时还不可或缺地需要以艺术即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以使自己得以坚守人类自己神圣的精神家园。艺术学理论的责任,就是培养充盈而丰富的艺术精神和社会理想,并责无旁贷地竖起伦理的标杆以及勇于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与历史的担当。同时也有利于通过深入广泛的高等艺术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审美水平和国民艺术素质。加强艺术学理论研究,不但有利于提高创作者的文化修养,而且有利于提高艺术作品创作的文化品位。钱伟长先生曾说,大学“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⑩显然,钱伟长先生所强调的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与爱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一起,是作为社会的人的一个最基本的层次和要求。傅雷在勉励傅聪的家书中同样深刻地写到:“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唯此,每一个作为社会的独立个体的人才能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不仅把握艺术规律,而且通晓社会现实,深知生活的真谛,自觉弘扬真善美的、达到文化自觉状态的全面的人。叶朗先生在《美学原理》一书中认为,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体验人生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在当下直接的感兴中生成一个意向世界,这个意向世界照亮存在的本来面貌,使人超越“自我”的有限性,获得一种解放和自由,从而回到人的精神家园;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需要艺术照亮我们的心灵,照亮人生的来路,以塑造精神上终极的关怀。而在艺术创作照亮来路之后,由极富逻辑与思辩的艺术学理论引领我们明确判断方向,朝向塑造出的“应该是什么”,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才是更富有现实意义的关键问题。如果我们通过艺术学理论的建构使社会文化达到了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以美育代宗教”的精神层面和终极目的,实现了艺术对人生的浸润和陶养,建造了人类社会的艺术的审美精神家园,实现了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则善莫大焉。这就是艺术学理论的意义,以及艺术学理论研究相对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所在。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艺术学理论就是要“引领”每一个作为社会个体的人进入人类艺术审美的精神家园,找到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和社会意义,找到自我的精神家园。

大学生艺术论文篇10

关键词:艺术学;艺术学理论;中国化;艺术本体论;艺术主体论;中国艺术学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艺术学”在中国当代可谓方兴未艾,特别是成为一级学科的推力,更形成了推波助澜之势。作为多学科丛聚的交集,艺术学无疑正在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的新生长点。然而,在新的学科全面建构之前,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的艺术学是从哪里来的?这就需要从全球的视野来观照艺术学“中国化”的发展。中国艺术学的形成,经历了从艺术学的“中国化”到中国化的“艺术学”的历史进程。

一、“艺术学”本是德国产物,在英美为“艺术哲学”

首先可以肯定,艺术学并不是从英美学界舶来的,并不是英语学界的产物。有趣的是,秉承着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英美诸国,却并根本没有“艺术学”这门学科,那么,中国的艺术学究竟来自何方呢?艺术学的对应英文译名虽为ArtStudies,但它只是“艺术研究”的意思而并未上升到形上理论的高度。当艺术(art)与科学(science)两个词在英文学界并用的时候,并不是指艺术成为一门科学,而是指艺术与作为技术的科学之关联。英语学界更倡导的是从“艺术理论”(arttheory)到“艺术哲学”(artphilosophy)的研究,这两个领域是被公认的艺术学科。

英美的“艺术理论”,更多指的是狭义的视觉艺术理论探究,如今虽有扩大到整个艺术领域的趋势,但是它基本上还是与艺术史、艺术批评得以并列的理论学科,欧美学界的“艺术理论文选”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意义上编撰。用英文书写的“艺术哲学”,则覆盖了所有的艺术领域,它主要是指按照“分析美学”(analyticaesthetics)原则所进行的对广义艺术的总体研究。整个20世纪后半叶,整个英美学界都是分析传统的哲学占据绝对主导,所以分析美学也成为美学的唯一主流,而分析美学就是艺术的哲学探讨为基本任务。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现象:绝大多数以“美学”导论为题的著作,主要讲述的是艺术定义、艺术本体、艺术再现、艺术表现、艺术阐释这样的艺术哲学问题,而以“艺术哲学”为题目的著作基本上就是这种分析美学的探究。

好在“美学=艺术哲学”的国际美学的主流趋势,在上世纪末叶终于得到挑战,随着美学视野向“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的拓展,当今的美学疆域显然已不再囿于对艺术的普遍化研究了。然而,“艺术理论”研究的范围与深度无疑都在扩大与深化,从而成为了一种积聚了门类艺术研究、心理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宽泛的综合学科领域,但却始终没有归入“艺术科学”的大构架当中,这是我们与英美学界的基本差异。

实际上,东亚学界(包括中国在内)所谓的“艺术学”研究,是在德语学界传统影响下的现代产物。来自德国的“艺术科学”(Kunstwissenschaft)研究,更多秉承了那种注重理论综合与思想提升的德意志理念论传统。Kunst就是德文意义上的艺术,Wissenschaft是为德文意义上的科学,德国人将二者合为“艺术科学”。德国人一方面用Kunst涵盖了一切的艺术形态,另一方面也并未将Wissenschaft理解为纯粹自然科学,艺术由此也成为一门广义的科学。

众所周知,德国人康拉德·费德勒(KonradFiedler,1841-1895)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学之父”,就因为他在1887出版的那本名著《艺术活动的根源》。费德勒采取了“与近代思考方式截然另类的实证主义”来统观所有的艺术,艺术学科由此得以初步确立,所以Kunstwissensehaft就以所有的艺术作为对象并成为一切艺术赖以存在的“指南针”。只可惜,这本书始终没有中译本,我们目前已将80年代李泽厚主编的“美学译文丛书”推展为“美学艺术学译文丛书”而继续出版,就将这本树立艺术学学科的重要专著纳入其中并正在由台湾学者进行翻译,希望它的出版可以推进中国艺术学的基础研究。

然而,使“艺术学”在国际上产生真正影响的,还是德国著名的美学家和心理学家玛克斯·德索阿尔(MaxDessoir,1867-1947),从德文发音来说,他的名字不应翻译为从英文翻译而来的德索而是德索阿尔。这位20世纪初国际美学界的领袖人物,以其1906年的主要著作《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与创办的《美学与一般艺术科学评论》杂志,还有1913年在柏林主办的第一届国际美学大会,使得艺术学最终从美学当中独立出来。假如说,美学与艺术学的分界一定有个坐标的话,那么,《美学与一般艺术学》就可以作为界碑,中文版的翻译据英文版而来则将该书的名字译为《美学与艺术理论》。日本学界的基本情况也是如此,艺术学研究后来从美学当中逐渐脱离出来,从而形成了目前美学与艺术学研究颉颃发展的局面,并形成了相关的两大协会相互对峙的格局。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日本学者黑田鹏信的《艺术学纲要》一书,通过俞寄凡转译而对于中国学界也产生了横向影响,所谓“日本桥”的功能也凸显在德国艺术学向中国的舶来上面。

美学与艺术学分别建设的结构在中国其实早已出现。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中国美学家宗白华除了有写于1925-1928年的《美学》讲稿之外,还有讲于1926-1928年的《艺术学》讲稿,这都是按照德索阿尔的分界思路构建的,只可惜未公开出版而获得广泛影响。宗白华在留学德国期间就曾听过德索阿尔的课,在创建自己的艺术学原理的时候,他在许多问题上都直接援引了德索阿尔的美学思想,如美感的分析方法和美感的范畴分类等等,都是如此。

我们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当时中国的艺术学研究都受到了德索阿尔的影响。中国艺术史家滕固在《艺术与科学》等文中都曾直接引用过德索阿尔的思想,并极为赞同艺术学从美学中独立出来。滕固还曾盛赞过“艺术科学热忱发达的今日”,可见当时艺术学在德国的火热程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滕固的著名论文《诗书画三种艺术的联带关系》原文是用德语写成,并在1932年7月20日在柏林大学哲学研究所德索阿尔的美学班上宣读过,这是中国人与艺术学的国际前沿最为接近的一次经历。张泽厚1933年在上海光华书局出版的《艺术学大纲》,被公认为是第一部中国人撰写以艺术学命名的专著,书名还是由柳亚子所题写的。该书分为十讲,分别是提出艺术与理论皆来自生活的《艺术理论值前提条件》;指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艺术的起源》;分析艺术发展受到生产力支配的《艺术的发展》;对艺术论进行自律与他律两分的《艺术的至上主义与功利主义的解释》;说明艺术随社会关系而变的《艺术的变革与倾向》;阐明艺术以促进社会为目的的《艺术的目的性》;证明艺术渗入社会生活的《艺术的意义》;讲解西方艺术思潮缘起的《艺术思潮的社会背景》;区分宗法时代、封建时代与资本工业时代的《时代给予艺术的特质》;辨析艺术与宗教、哲学和(自然与社会)科学关联的《艺术与他种科学》。无论从大纲的整体体例结构还是具体的思想内涵来看,《艺术学大纲》都表露出“中国化”的艺术学体系从创建时期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成就,即使今日仍使用这本专著作为艺术学“教学蓝本”也是具有极大参考价值的,近代以来形成的本土化的中国艺术学传统更需要得到深入反思与内在吸纳。

二、“自律”与“他律”的两类艺术学传统

艺术学“在中国”的建设,我们已经有了非常优良的传统。我认为这个传统,至少可以从1924年《东方杂志》社编的《艺术谈概》开始算起,此后可以大致罗列出这样的名单:黄忏华的《美术概论》(1927)、范寿康的《艺术的本质》(1930)、徐蔚南的《艺术家及其他》,(1929)、邓以蛰的《艺术家的难关》(1928)、李朴园的《艺术论集》(1930)、倪贻德的《艺术漫谈》(1930)、林文铮的《何谓艺术》(1931年)、徐朗西的《艺术与社会》(1932)、夏炎德的《文艺通论》(1933)、洪毅然的《艺术家修养论》(1936)、丰子恺的《艺术趣味》(1934)、向培良的《艺术通论》(1940)、蔡仪的《新艺术论》(1947)、潘澹明的《艺术简说》(1948)、萨空了的《科学的艺术概论》(1948)、岑家梧的《中国艺术论集》(1949)。可惜的是,这个传统随着上世纪中叶美学占据主导地位而中断了一段时期,现在则到了续接“中国的”艺术学传统的时候了。

我们知道,“中西互动”始终构成了中国化的艺术学的语境特征,那么,究竟有哪些外来艺术理论与中国人所要建构的艺术学更具有亲和力呢?实际上,20世纪上半叶对外来艺术思想的引进和吸收,始终是在两条战线上进行的:一条是推崇“艺术自律论”的线路,代表人物有托尔斯泰、黑田鹏信、厨川白村等等,他们强调艺术是“情感”和“生命”的表达或表现;另一条则是归依“艺术他律性”的线路,代表人物有普力汗诺夫(今译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弗里契等等,他们强调的是为社会而艺术的思路。这两条战线的思想都被引进本土,后来也形成了“为艺术而艺术”与“为人生而艺术”的理论对峙。

就艺术原理而言,黑田鹏信的艺术思想最不可忘怀。这位日本艺术理论家就好似在西方与中国之间搭建的一座扶桑式的桥梁,将经过他所理解的欧式的艺术理论介绍进中国。早在1922年,他的《艺术学纲要》和《美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就被俞寄凡译介过来,六年后他的《艺术概论》(开明书店1928年版)又被丰子恺翻译过来。他的“感情理论”在中国影响颇为深远,他对艺术的定义为“艺术是人类精神的感情的发现,但其感情必须是美的感情。美的感情,就是由美学上所谓美的材料,形式,与内容而起的感情。”要成为美的感情还必须符合的基本条件是:须带客观性,须为假象,须是无关心的;此外,又须带有艺术家的个性独创,从而表现时代精神与国民性。通过考察,可以发展20世纪中国早期许多艺术理论都套用了黑田鹏信的模式,从黄忏华的《美术概论》(1927)到潘澹明的《艺术简说》(中华书局1948年版)莫不如此。

然而,第一本翻译过来的艺术理论整本原著,却是托尔斯泰的《艺术论》(耿济之译,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这位大作家对中国的影响甚大的是其“艺术传达情感”的理论,这与黑田鹏信有接近的地方。还有一位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他的《出了象牙之塔》(鲁迅译,北新书局1925年版)、《苦闷的象征》(丰子恺译,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鲁迅泽,北新书局1926年版)都在中国文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厨川白村文艺思想的内核在于强调“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文艺就是这种苦闷的表现,表现的方法则是广义的象征主义。正如鲁迅在《苦闷的象征·引言》里所论,厨川白村是依据柏格森哲学“以进行不息的生命力为人类社会的根本”,又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寻出生命力的根柢来”,从而“用以解释文艺”。

在另一条道路上,俄苏的大量艺术理论思想也被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所青睐。这种引进了风潮出现在1929年,普力汗诺夫的《艺术与社会生活》(雪峰译,水沫书店1929年版)和《艺术论》(林柏译,南强书店1929年版),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之社会的基础》(雪峰译,水沫书店1929年版)和《艺术论》(鲁迅译,大江书铺1929年版)同年得以出版。后来,弗里契的《艺术社会学》(胡秋原译,神州国光社1931年版;天行译,作家书屋1947年版)也多次出版和再版。如卢那察尔斯基在《艺术之社会的基础》中就批判了“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主张艺术要以功利效果作为衡量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作为生活反映的文学必须是战斗的和积极向上的。这样,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阶级斗争的战斗武器。总之,在借鉴了包括如上这些艺术理论的外来思想的同时,中国化的艺术学思想也开始发芽和成长了。

无论怎样说,当代中国的艺术学研究,始终都是处于“中西视界融合”的张力之间的。艺术学对于我们来说既是“舶来品”,所以才有艺术学“在中国”的引入问题,又是“本土货”,所以才有“中国的”艺术学新建问题,但究竟如何实现——从艺术学的“中国化”到“中国化”的艺术学——的转换,这就成为了我们艺术学界的基本致思方向之一。下面就以艺术本体论与艺术主体论为例,来说明“中国化”的艺术学在民国时代所已经取得的学术成就。三、民国时期分化出的四种“艺术本体论”

中国的艺术本体论思想,其实是中西文化“视界融合”的结果。在王国维之前,中国并没有本体论这一术语,本体论本是西方文化和哲学向东方的舶来品。但是,并不能就此说中国就没有自己的艺术本体论了,在20世纪早期的诸多美学和艺术理论中往往“隐含”着一种艺术本体论的存在。这种“潜在本体论”,并没有直接宣称自己所标举的就是本体论,但却只能以美学本体论抑或艺术本体论来命名之,因为他们所穷究的恰恰是艺术作为存在的最本根的问题。到了1936年,洪毅然在《艺术家修养论》中就明确指出:“艺术本体论所探求的是‘艺术是什末’一问题的究极的解释”,可见,艺术本体论不仅包括艺术本质的问题,而且更是对这一问题的“究极的解释”——这才是本体论层面的诠释。

我们将20世纪从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的艺术本体论归结为——生命本体论、感情本体论、文化本体论和形式本体论四类,来分别加以展现:

1.“生命本体论”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生命本体论,它的系统化形成是在20、30年代,并在这个时期达到了自己的思想颠峰。所谓“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或“艺术的人生观”(宗白华),就是其典型化的形上境界。最早提出“生命本体”的是徐庆誉,他在《美的哲学》(中华书局1928年版)中明确提出了美的物我合一论:“美是精神的产物,和生命的本体,非物质,亦非现象,超乎‘时一空’之上,而不受制于‘时’‘空’,介乎‘物一我’之间,而又统一其‘物’‘我’。”这样,艺术、审美与生命在他们那里以“生命艺术化”的方式彼此连通起来。

自上世纪20年代起,在心理学家立普斯著名的移情说的影响下,吕潋、陈望道和范寿康最早倡导“生命的移入”理论。由此,吕澂认定艺术活动就是用“美的易解性”,在作品中将那从各个人格个别且直观的结构成的实在,向外表现出来。范寿康则认定艺术的世界乃是一个彻底独立的而且是有组织的完全的世界,艺术的本质是表现,其实就是生命的表现。

当时的艺术家们持生命本体论的主张也是主流观点。美术界的刘海粟在20年代初就发表了《艺术是生命的表现》(《学灯》1923年3月18日)、《艺术与生命表白》(《晨报》六周年纪念增刊,1924年12月1日)等文章。在《艺术是生命的表现》的著名文章中,作者的生命意味表露无遗:“艺术应该不受别人的支配,不受自然的限制,不受理智的束缚,不受金钱的役使;而应该是超越一切,表现画家自己的人格、个性、生命,这就是有生命的艺术,是艺术之花,也是生命之花。”文学界的郭沫若本来是创造社的创办者,但他虽是位“为艺术而艺术派”,但却明言:“我是不承认艺术中可以划分出甚么人生派与艺术派的人。……我认定艺术与人生,只是一个晶球的两面。”而这个“晶球”,在他看来就是“生命”,因为“生命是文学的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可见,艺术呈现反映生命,这也成为了许多艺术家的共识。

2.“感情本体论”

感情本体论,就是强人类精神中的感情作为本体的艺术理论。这一主流思想主要出现在艺术理论的专著之中。黑田鹏信和托尔斯泰对中国艺术理论的深入影响在这里出现了。如果说,生命本体论的发展越来越显露出华夏古典文化的底蕴的话,那么,感情本体论从由始至终都带有“欧化”的色彩。

黄忏华在《美术概论》(1927)这本艺术理论专著里,试图综合从古至今西方各家各派之说,提出了自己的感情本体论。根据黄忏华倚重德国美学传统的阐释和解说,柏拉图“艺术是自然底摹仿”论、勒新(今译莱辛)的“艺术是自然底完成”论、席勒尔(今译席勒)的“艺术是理性和感情底调和”论、谢林的“艺术是叫无限的精神寄宿到有限的材料(自然)当中”的理论、黑智尔(今译黑格尔)“艺术是绝对精神底直观的表现”论、叔本华的“艺术是叫我们把现世的苦患忘记掉底一时的解脱剂,总之艺术是忘我”的理论,都不能令他满意。还有当时流行的“像所谓艺术是人生底理想之声,是精神之解放”的说法,写实主义者、自然主义者和印象主义者“把自然同事实照样子写”的观念,托尔斯泰的“艺术是传达人底感情底手段”理论,表现主义者的“艺术是主观底客观化”的理论,这些都不能真正地理解艺术是什么的问题。

在梳理了西方诸种艺术本质理论之后,黄忏华最终认定只有从“感情本体”上才能解答艺术是什么的难题。因而,“艺术是人们精神的感情的发现。而这种感情,就是美的感情。所谓美的感情,则是由美学上所谓的材料、形式、内容生出来的感情”。但在进一步的解说中,黄忏华几乎照抄了黑田鹏信的观点,“艺术是美的感情底发现,而那种发现,必须带客观性,是假象,而且是无关心;又必须带个性,含独创的分子,而且是时代精神同国民性的表现。”可见,《美术概论》中所持的是一种与黑田鹏信如出一辙的感情本体论。

夏炎德的《文艺通论》(1933)也提升了情感本体在文艺中的地位。一方面,作者对“为人生而艺术”与“为艺术而艺术”采取了双向批判的态度,进而认定“文艺彻头彻尾是人生的表现,而能慰藉人生,融合人生,批判人生,指导人生,创造人生”;另一方面,则认定文艺必须诉诸于感情,“文艺是感情占着主位的。感情是复杂而流动的东西,不如理智是单纯而固定的”,感情的瞬间性与文艺的永恒性是相互关联的。这样,最后的结论就得出来了:“文艺是人生的表现,感情是文艺的生命。”显然,夏炎德的“文艺——人生——感情”是一以贯之的,感情的本体地位得以了升华。

向培良早在《人类艺术学(提要及绪论)》(1935)一文中,便给予了从人类的高度给予了艺术以崇高的位置:“艺术是人类的基本现象,而不是从属现象。艺术是使人超出小我而融入整体的力,艺术以人和人互相了解为基础”。后来,到了他所构思的《人类艺术学》的第一编亦即《艺术通论》里,仍持相同的观点,只不过将情绪的抒发作为了艺术的基本规定:“艺术是人类可以互相了解的惟一通路;而这种在情绪上要求互相了解的活动,又是人类精神扩大超异的途径。情绪必须发泄,但实际生活是太狭隘浅薄了,既无适当的对象,亦不易发生伟大的行动,故不能够使伟大情绪生发形成,所以便结构为艺术,藉物质的形式以表现情绪,藉行动以使情绪达于完成。……情绪的本性含有相互了解与认识的意味,故此便成为人类底意识的根本,亦即艺术底根本。这种结构当然是在实际生活以外的,故不为实物为假象。这种结构,又是由人所产生的,故一切影响人生的情境也间接影响艺术。概括起来,则可以说艺术是情绪之物质底形式。”在艺术领域,感情本体论其实也得到了许多艺术家的回应。美术界的汪亚尘,在20、30年表的百篇艺术短文中的具有理论性地总结说:“真的艺术,是从内部要求的冲动,有不得不表现的光景,万不可有他种不纯洁的感情的分子混入”。文学研究会的发起者郑振铎,通过比较认为,文学诉诸“情绪”而科学诉诸“智慧”,文学的价值在于自身而科学的价值则在于真理,因此他坚定地主张:“文学本是情感的产品。”

3.“文化本体论”

张泽厚在《艺术学大纲》(1933)里面,居然引用了“文化”拉丁语词源“Culmra”(土地耕作)的本义,指出它后来才成为宽泛的概念,“用以指称人类所以优越自然的一切努力的成果,所以完成生活的劳动及思维底一切成果。”更为关键的是,作者从生活的角度对文化下了定义:“文化形态是人类底实生活,也即是人类的一种生活价值”。进而,从这种生活论出发,作者将艺术归之为文化形态的一种:“在我们用科学方法来说,艺术是从头至尾,彻底都是表现人类底实生活的!因为艺术是和人类实生活结合的一种文化形态。”艺术与其他科学的关联,作者也进行了详细论述,艺术与宗教、艺术与哲学、艺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的论述,并没有脱离前人的巢臼。独具特色的是,艺术与社会科学关系的探讨。既然社会科学被视为“研究社会现象——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的一种科学”,由此观之,“艺术是社会底意识形态之一种。(此种意识形态是精神的。如宗教,哲学一样,同是精神的)”。张泽厚强调的是,艺术不仅与宗教、哲学及社会的基础经济有关,而且,“它与政治,法律,道德,风俗”等社会意识形态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将艺术视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并考察了它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在《艺术学大纲》那里还是相当早的。实际上,越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人们就越来越将艺术这种文化形态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比如,洪毅然就明言:“艺术也和各种的文化形态完全一样,它不但是自己存在,而且是社会的地存在的”,“因为艺术是社会地的存在,艺术是人类彼此之间的行为之一种。则一切研究人类生活行为和生活关系的伦理学,政治学,甚而至于经济学等等也是必需着的。”这已经预示着,20世纪40年代艺术社会学的趋向即将取代艺术文化学探索的主流位置。

4.“形式本体论”

通常的印象是,前半世纪的中国艺术理论对(诸如丹尼尔-贝尔的形式主义美学这种)现代美学思想很少予以关注。但也有例外。李安宅在他的《美学》(1934)中居然引了贝尔的一句话作为序言——“艺术对社会的作用,是发酵作用,是解放社会”。他所谓的美学就是“美与在艺术上实现美的学问”。在论述艺术创造和欣赏的过程中,李安宅将艺术品视为一种“记号”,“其实艺术品只是一种记号,引起了鉴赏人心理状态,鉴赏人底心理状态才是真正美底所在”,“凡艺术品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所要表现的东西,一方面是表现所要资藉的质料”。这显然具有从形式主义来理解艺术的意味,可是看作是初具了形式本体论的雏形。

20世纪的40年代,中国艺术本体论研究开始从波峰上得以落潮,相对于以20、30年代为颠峰的高潮时期(1920-1949)已走了下坡路,这似乎也预示着下一个过渡时期(1950-1979)即将来临,从80年代后期开始艺术本体论的探究得到复兴,形成了人类学本体论、形式本体论、活动或者实践本体论、意境本体论、体验本体论与生命本体论的各种分化的观念,直到90年代中期相应研究又开始再度落潮。

四、民国时期就得以高举的“艺术主体论”

从1919年新文化运动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一年为止,随着西方艺术思想的引进,本土的艺术主体论思想逐渐孳生并得到初步的建构。这一历史阶段,还可以具体分为三个时期,亦即1919-1929年(艺术主体论主要在美学原理中得以探讨),1929-1939年(艺术主体论主要在艺术概论中得以探讨),1939-1949年(艺术主体论的探讨在高潮后开始走向衰微)。

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使得推崇德赛先生的新文化启蒙的观念得以普泛传播,艺术主体论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参与者胡适在回眸“五四”时称之为“中国文艺复兴”,承认文艺革命成为其中的开路先锋,其实不无道理,他还认为这场运动具有“四重意义”:研究实际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和再造文明。艺术主体论的初建,既要从海外输入学理,又要不丢弃自身的传统。而且,艺术主体论问题,在当时凸现为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生命的关系问题,就是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亦是关系到再造文明的大问题。

我国第一部美学原理吕潋的《美学浅说》(1923)就专辟“艺术与人生”章节,著者曾坦言:“艺术对人生的意义”这重大问题“自然是今日研究美学所应预先明白的”。同年底出版的第一部美学论文集名日《美与人生》,也收录了唐隽的《艺术独立论和艺术人生论批判》一文,表明自始就有艺术主体论思想的异声存在。其后,不断涌现的论文蔚为大观:《美感与人生》(杨昭恕)、《由美学上所见之人生》(杨昭恕)、《艺术与人生》(一羽)、《艺术与人生》(雷颂常)、《艺术与生命》(穆时英)……据笔者统计,仅1919至1929年间的论文,以《文艺与人生》为题的就有5篇,《艺术与人生》为题的3篇,《文学与人生》为题的8篇。可见,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生命的关联问题探讨中,绝大多数都与艺术主体论的初构相关。

黄忏华的《美术概论》(1927)是一本探讨美术原理的专著,也是较早涉及了艺术理论的著作。作者认定,艺术起源于“美欲”,虽然“美欲”不光是艺术的起源,而从“美欲”生出来的,主要的却是艺术。关键是黄忏华将艺术与人的情感联结起来,给了艺术主体论这样的规定——“艺术是人们精神底感情的发现;然而那种感情,不可不是美的感情。所谓美的感情,是由美学上所谓美的材料、形式、内容生出来底感情。所谓材料感情,是由色、形、声声出来底感情。所谓形式感情是由对比和渐层等形式生出来底感情。所谓内容感情,是由自然和人生底一切状态和活动生出来底感情。这些都是美的感情。他底表现,变做艺术;然而不能够说美的感情底一切的表现,都是艺术。美的感情能够变做艺术底表现,有种种条件。”总之,黄忏华的艺术主体论,就是强调艺术要表现人们的精神里的感情,而且,这种美的感情还包括材料感情和内容感情这两类。这种情感表现论,在其后的艺术思想中成为一种主流的观念。邓以蛰的《艺术家的难关》(1928),对艺术家的根本立场、艺术与人生的关系进行了充分地论述,是20世纪专门以艺术主体为研究对象的第一本专著。艺术的本质论是本书的出发点,作者认为艺术就是“性灵的”“一种绝对的境界”,艺术创作者要创作成功就必须突破实际生活的“情理”、“知识”、“本能的需要”的“难关”,“得与自然脱离”从而达到一种超功利的境界。音乐要凭藉声音,绘画要凭藉色彩和线条,诗与戏剧要凭藉一种“境遇”,来共同表现人类的纯粹情感。既然艺术是“性灵的”(这来源于中国明清美学思想的积淀),纯粹情感的表现(这是一种欧洲式的美学表述),艺术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正在于此。“艺术与人生发生关系的地方,正赖人生的同情,但艺术招引同情的力量,不在于它的善于逢迎脑府的知识,本能的需要;是在它鼓励鞭策人类的感情。这鼓励鞭策也许使你不舒服,使你寒暑丧失了以知识本能为凭藉的肤浅平庸的畅快。所以当代或艺术上有许多造境极高的艺术,反遭一般观者读者的非难,就是这原因”。邓以蛰的艺术主体论思想基本上是中西合璧式的。

从1930年到1939年之间,随着专门探讨艺术理论的专著的独立出现,人们就开始直接思考艺术的主体论问题,各种思想纷纷涌现。

倪贻德在《艺术漫谈》(1930)的论文集里,就高扬了艺术创作者的个性。在《天才与艺术》一文中,他认为:“一代文艺的盛衰,全是操在几个天才者的手里,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代表者,他们的伟大的创作,便是全人类同声的呼喊。”在《艺术家的孤独》一文中,他认定,“一件艺术品格,与一个人之有人品一样,人品的高低,显然不齐,下贱的始终是下贱,而有根器者却毕竟是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也是这样。……画面上的品格,往往随着人品而走”。天才论显然来自于欧洲近代的艺术思潮,但人品与艺术品格的关系的论述,却处处可见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烙印。

范寿康在1930年出版了名为《艺术的本质》的专著,这是20世纪中国探讨艺术本质的较早的专著。但在序论的第一节探讨的仍是“美的对象”问题,“艺术作品”只是从属于该节的次生问题。可见,这时对艺术主体论问题的理解,仍基本从属于美学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作品就是美的对象:“我们不能以艺术作品四字作为美的对象的根据,……艺术作品实在不过是构成美的对象的材料罢了。所谓美的对象乃是由感觉的材料所构成的主观上的形象。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对于艺术作品只有理解艺术者才能知道他真正的价值。”

由此看来,范寿康的主体论思想基本没有逃脱他在《美学概论》(1927)中的想法。正如《美学概论》全书收尾所言,艺术与生命的关联在各个门类中是都存在的:“艺术不得不采取特殊的手段。这特殊的手段就叫做艺术的表现(Darstellung)。我们把我们想加以表现的生命先与现实关系绝缘,然后更把来放到与那种现实完全异趣之官能的对象里面去。如雕塑则将人体的形式与生命移植到那无生命的金石上面,音乐则使人类的内面的历程与声音结合,文学则将行为或事件藉语言的媒介放入空想的世界。由了表现,生命乃与现实绝缘,而出了与新的官能的形体的结合,美的境域乃与其他的观念世界得以区别。”艺术的本质就是表现,就是生命的表现,这是当时某些艺术主体论者的共识。

林文铮在《何谓艺术》(1931)的文集中,提倡一种“艺术运动”,并“坚信中国人有艺术的天才,尤深信有创造新艺术之魄力”!因为,“艺术世界是超现世而存的美世界,为人类之感觉的创造。人类可随意变化自然,换言之,自然界要受人类中之最灵敏者——艺术家——之指挥”。在根本上而言,“艺术所以能美化人,就是因为它蕴藏有自然界所无的东西,人性的东西。……美情绪是人创造出来而蕴藏于艺术之中的。质言之,惟人才能以美贯之艺术中。美情绪只生自人心中。艺术品实际上出资作家对于自然界感印得来的美情绪,而艺术之价值亦全在于此。”

艺术与“人性的东西”息息相通,这正是林文铮艺术主体论思想的内核。由此,他认定,“艺术为作家个性之情感表现,所以性质上纯是理想的。艺术并不一定用以矫正实际,但是无论在哪一方面看起来,它是‘人加在自然上面’(Homoadditusnaturae),因此可知艺术是美化的自然,即是说受过了美情绪之感化”。这种“美化的自然”的思想倒与“自然的人化”的思想有几分相似,都离不开人的能动作用。

夏炎德的《文艺通论》(1933)直接认定,“人生是表现”,艺术不外表现或创造,这正是其艺术主体论思想的核心。具体而言,“英国思想家卡本特说:‘人生就是表现’。生的具象不外是表现,就是生活不外是表现,表现也是创造。所谓艺术也不外是表现或创造。人生是一种个性的表现,同样,艺术也是人的个性的表现。人生可贵的一点在自由舒展其生命力,表现自己的个性……”。因此,“表现=创造”,“艺术”就是“个性的表现”(即自由舒展其生命力)。具有创新之处的是,“艺术的活动是人的本能。……艺术于人间关系上产生了创作者与鉴赏者两种人:前者称为艺术家,能有异样的能力,将生活经历到的,想象到的,表现出来,创造出来,唤起后者广大的鉴赏者以生命的共感。……艺术家除本身满足创造的欲望,还给一般人以艺术生活的浸渍”。艺术与本能的联姻,较早在这本专著中得以体现。

但最终,夏炎德仍没有按照本能论的道路走下去,而是继续认定,“文艺是感情占着主位的。感情是复杂而流动的东西,不如理智是单纯而固定的”;“艺术是人的个性的表现,文艺自然也不例外。文艺作品是作者心中所见的人生的一种解释。……有价值的文艺作品,字里行间都蕴藏着作者的生命,活泼泼地表现着作者的个性,因为文艺家有感而作的作品,他所持以反映周围世界的镜子,必为反映其一己个性的镜子,所以文艺作品是重视作者的主观的”。但具有辩证意味的是,作者认定这种个性仍是“大我中的小我”,“文艺作品中的个性虽然强烈,但因为作品中的一切经验想象终脱不了现实人间的影响,所以他的一切的表现处处都会有浓厚的社会性。文艺作品的主观决不是偏狭的小我,而是大我中的一个泡沫”,这种看法的确很公正。洪毅然的《艺术家修养论》(1936),可以说是20世纪以专题性质来论述“艺术主体论”的早期著作,1940年丰子恺还出版了一本《艺术修养基础》(文化供应社出版)。作者选取的视角,正如扉页上的题词所说——“艺术不仅是技术。艺术家除开技术的磨练而外应该有内心的修养!”那么,艺术家是什么?作者从“生产论”的角度下了这样的定义:“正确的艺术家的定义,应该是艺术‘艺术的生产者’。(theprodueerofart)。假如他没有产生艺术的话,他不应该背称做艺术家。”进而,又给艺术主体论提出了一种“完人”的高标准,“艺术底价值,被决定于其所表现或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本身底价值。而对于艺术家(Producerofart)的批判也不能不以其人之接近理想的‘完人’境界的程度上的或多或少为准则。这因为,他愈是理想的‘完人’,他也愈能够生产更多的理想地完美的作品。”

但天才论者的“艺术是天才的产物”显然是作者所反对的,该书通篇所强调的就是:艺术家的修养是需要的,“艺术家底修养应该有人格的和技术的并行的两个方面”,无修养则虽有“灵感”与“神来”亦将不可能圆满地向外地传达或表现,甚至于根本就不会存在。最终,本书所憧憬的一种景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艺术家在人之群中不应该成为特殊的人的类型”,可是,“迟早地总有一个时间会要到来;在那时间中,一切的人都是艺术家,而一切的人都不被称呼做艺术家。他们是真理地生活着的。在他们经历着Lifeofdevotion的过程中,他们同时生产着真理的艺术”。这是20世纪中国人最早的关于“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呼声,甚至比德国前卫艺术家波伊斯提出类似的主张还要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