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理论学习材料十篇

时间:2023-03-18 20:49:32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篇1

1、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还没有完全做到全面、系统。

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认真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马列主义、思想,存在应付上级要求的情况,没有深刻认识思想精髓,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解得不深不透。

2、在平时工作中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够,没有做到谦虚学习、努力学习,仅停留在被动听从的层面上,导致在一些决定性、关键性的问题上缺少自主和判断能力。

3、在教学工作中,存在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的倾向,缺乏从学生角度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前瞻性,导致一些工作本可以做得更好而只流于形式。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归纳和分析,我觉得主要涉及以下几点: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宗旨观念和大局意识树得不牢,尤其是联系实际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不强,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不深刻。

2、以人为本的观念树得不牢。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教学服务工作研究不够,思考不多,对学生在想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如何做得更好,了解比较少。

3、思想解放不够。未能自觉地运用党的基本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造成了思想不够解放,手脚放不开,政策运用的不活、不准、不到位。

4、缺乏群众观点。未能自觉坚持群众路线,这就很大程度上使思路受到局限,认识与实际脱节,从而影响一些决策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四、今后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是:

1、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

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忠于党、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注重向领导和身边同志学习,不懂就问;注重学习各类新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注重记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提高学习的质量。

2、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和魄力。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高标准、严要求,开拓进取。增强群众观念、大局意识,主动、积极承担工作任务,经常深入学生中去发现矛盾和问题,防患于未然。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增强宗旨意识,把社会是否满意,社会是否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自己开展教学工作的本领,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最紧迫的问题入手,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切实把握好“新课程标准”的真实内涵,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使学生得到实惠。

4、增强党性修养,提高自律能力。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篇2

关键词: 人教版生物教材 材料分析 应用研究

1.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资料分析”的应用现状

1.1教材中“资料分析”的应用没有受到重视。

在新课标改革下,将教学理念和学习能力要求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高中生物教师来说,是一个有待妥善解决的问题。教材中“资料分析”的应用情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一些资料篇幅可能比较长,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看资料,也没有兴趣进行阅读,另一方面,学生课程任务比较多,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阅读材料。以上这些情况,教师只注重教材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一些相关概念等方面的教学,忽视了对“资料分析”的合理应用。

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生搬硬套。

在资料分析过程中,资料的最后面往往会有讨论题需要根据资料分析和讨论,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实际情况,只是对讨论问题照搬。这样做,既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又没有获得对学习有帮助的知识点,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这种方法不加以改进,那么不但解决不了问题,长期下去,还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都受到严重的打击,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2.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资料分析”应用措施

2.1提高教师及学生的重视程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过程这两方面都必须重视。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于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将“资料分析”及其讨论问题放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总结见解,然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和完善,这样不仅解决了“材料分析”在有限课堂中良好的应用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资料分析”学习方面,应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尽可能地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有效信息。例如:在必修一里面“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防癌”这一材料中,教师应把资料放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出哪些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防癌,然后进行引导和补充说明,这样可以使课堂时间能够充分被利用,有利于学生学习。

2.2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在生物教材“资料分析”后面讨论问题的应用上,应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以期既合理利用时间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必修一教材中“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后面的讨论问题,有两个都是偏远地区教学条件无法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条件提供相应的讨论问题:细胞学说的建立中都进行了什么样的实验,分别是哪位科学家进行的,最终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细胞学说等,这些问题既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又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人教版高中生物“资料分析”的应用价值

在新课标改革下,生物学科的考试大纲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相符合,教师只有充分理解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才能通过“资料分析”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教材中“资料分析”内容的编写是以实际的客观事实和相关科学技术为依据的,其目的是通过所提供的素材,让学生进行分析与研究,并讨论总结出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生命活动的起源”材料中,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直接忽略材料,只讲生命活动起源的相关理论知识,那么这些抽象的观点学生无法理解。只有教师合理利用资料,抓住其中的关键内容对学生加以引导,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3.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现如今,怎样通过运用所学的相关生物知识,对自然界中的客观事实和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是现在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资料分析”是以资料为载体,展现相关学术知识,通过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互相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通过相关图文资料进行分析与学习,提高了生物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培养了阅读、归纳总结能力。生物教材中进行“资料分析”的设置,可以留给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3.3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能力。

作为一个以自然界众多客观事实及相关理论结合为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学科,生物科学是在人们不断探索与发现过程中逐渐地发展起来的。主动探索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有效方法。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主动探索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生物教材必修一中,资料分析“细胞核的功能”包括四个有效部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逐步进行深入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进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中生物教材“资料分析”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但在整体上,其应用价值远远大于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资料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资料分析”的应用,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英水,陈欣.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资料分析”的应用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05:54-56.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篇3

[关键词]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课程特点

建筑材料课程是一门专业课,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后续专业课学习和今后走入工作岗位打基础,所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门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让本专业学生可以掌握建筑中需要使用的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的性能、规格、检验方式、运输、贮存等,并能够了解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方式及生产工艺,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今后可以合理地用材、取材。

一、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分析

(一)范围广,但系统性差

本门课程涉及上百种材料,种类繁多,而且每种材料之间又自成体系,彼此之间没有相互关系,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没有一种好的方法可循,从而感觉课程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低。

(二)理论内容少,实践性强

建筑材料课程主要是材料和工程有关的一些资料和总结经验,叙述性内容繁多,具体到实际的理论性分析和计算少,以至于学生学习起来理解难度增大。学生学习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失去了学习信心。

(三)课时减少,内容增多

建筑材料课时在不断减少,但是课堂内容却增多了。教师为了赶上进度,采用灌输式教学,学习学得累,教师也不轻松,教学效率低下。

二、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一)延续传统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课堂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不小的变化,多媒体进课堂、微课、慕课等方式纷纷占据了我们的课堂,许多教师渐渐抛弃了传统教学模式,将新型教学模式奉为宝典。但在我们建筑材料课程中,传统课堂教学仍旧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课程的基础知识讲解、基础理论学习等还是要通过传统的教授方式。

(二)突出学生主体性

学生在课堂中往往被冠以知识接受者的名号,但是在新时期的课堂下,学生主体性被一再提起,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中将学生主体性展现。以案例为切入点,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彼此交流想法,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分组学习是提升学习效率最好的方式,通过讨论可以将问题看得更深入,也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作为一名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适时进行专题讲座

学校教师一般都会进行一些科研项目研究,可以依据这些定期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专题报告,将科研成果讲给学生听,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认识到建筑材料原来可以也有宽广的天地。

(四)多种实验方式相结合

我们可以采用基础、综合、创新实验三种方式。基础实验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建筑材料基础测试的一些技能,还有助于其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点。综合测试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并解决综合性问题。对一些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他们进行创新实验,指导学生结合勘察工程中存在的一些材料问题,进行相应的资料查阅,寻找解决方式和合理方案,培养思维能力。此外,还可以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亲身深入实践,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性内容,增强实操能力,真正做到理实结合。比如,在讲到混凝土质量控制时,首先让学生到工地进行实地调查,写出报告并相互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升行动力和语言能力等。

(五)“工学结合”式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即对课程的相应管理。如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要求教学必须在课堂、实训基地和企业中交替实施,要求学校能根据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制定与校企合作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培养工学结合人才为模式的教学改革得以深入进行。建筑材料课程的授课教师一般都是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不是参加过工程就是做过相关工作,所以这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到施工地或者建材市场进行参观,真正让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的销售、使用情况。职业院校一般都有校企合作的工厂或者公司,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到这些地方参观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建筑材料,形成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

(六)通过网络获取建筑材料新资讯

社会在不断发展,教材也在不断更新,但教材永远赶不上社会的变化。建筑材料课程要求掌握最新标准,如果依赖教材肯定不能掌握最新标准,所以可以通过一些建材网站、报纸等获取最新资讯,也可作为课堂的补充性内容。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课外阅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等加深知识理解。建筑材料这门课程涉及范围广,如果想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随机应变,选取合适的教师方式,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常婧莹.如何搞好《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5):39.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篇4

关键词: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11-02

教育部2015年10月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一线教师进行的改革与创新从未停止,近年来自下而上发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就成为了关注点和热点。

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知识类的基础性课程运用更为广泛,但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互相穿插,有较多实验活动开展的课程应用较少,而《建筑材料》正是这样一门课程。本文旨在根据教育部有关改造传统教学模式的导向,基于对翻转课堂应用要求的分析,结合建筑材料课程特点,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应用的可行性,以提升教学质量。

一、翻转课堂应用及其要求

(一)翻转课堂的应用

自2012年起比较成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并逐渐引入国内,近年来在我国各个层次的教育中均广泛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1]。它是一种课下进行知识传递,课上完成知识消化吸收的教学模式。主要特征体现在:教学流程的重新构建;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等方面的改变。

(二)翻转课堂运用的要求

根据翻转课堂特征不难发现,除受具体课程的特点影响外,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并充分发挥优势要求教师具有相应能力并配套较为完善的教学条件和资源。

1.教师方面。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设计能力。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知识分布及授课对象特点,分析斟酌组织形成符合学习认知的层次性知识点分布,确定适合课前学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升华的内容;同时需要合理地进行教学程序设计,不但要针对具体环节如课堂讨论、小组交流进行组织,更重要的是实现课前、课堂和课后活动的良好衔接;其次,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互动和交往能力。她不仅仅只是师生互动,还应该包括活跃学生之间的互动,加深思想碰撞;交往能力则侧重师生之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课堂,师生建立平等的基础,除相应的心理素质外,也要求教师针对对象的特点,在课堂内外以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方式、语言和行动进行交流,保证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的顺畅和有效;再次,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除目前广泛使用的ppt以外,还要求教师可完成视频录制、剪辑供学生课前学习;熟练使用网络通讯软件或教学平台等进行师生互动等。

2.教学条件和资源方面。教师需要通过相应软(硬)件制作、加工学习资源并上传至网络平台;而学生需要通过相应软(硬)件进行学习和分享、交流;各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则贯穿整个教学活动,除课堂阶段外均需要通过相应软(硬)件和网络进行。

如果说软硬件是实现有效翻转的工具,那么完善的课程资源就是实现翻转的载体。翻转课堂需基于相应的教学资源,在翻转课堂应用较为广泛的美国,正是有包括“可汗学院”在内的公益性组织及教师自己开发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视频资源使众多的翻转课堂得以实现。而且,学习资源不仅有“微课”类的视频资源,还包括实践性课程的实训条件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

二、《建筑材料》课程特点

(一)课程内容综合性强

土木类专业均开设《建筑材料》,课程内容结合专业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结构基本相同。以笔者所在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课程内容包括:材料的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建筑砂浆、混凝土、钢材、墙体材料等,涵盖了主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材料。课程内容涉及建筑实体的方方面面,综合性较强,同时各种材料之间性能及应用相对独立,知识的系统性较差。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建筑材料》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穿插。目前有关建筑材料性质、应用及检测仍通过理论部分进行讲授,再通过实验掌握部分建筑材料的检测技能并加深对材料性能的理解,根据学校实践条件差异,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的课时分配不尽相同。同时,由于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且相对独立,对应某一种建筑材料或者材料的某一方面性能均有对应的实践内容,因此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穿插的。

(三)教学方法应用多样化

《建筑材料》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工程实际亦结合较为紧密,因此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其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效果较好,该方法是一种让学生在情境和任务中自主探索学习的教学方法,其与《建筑材料》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吻合,应用效果较好,且取得了不少教改成果。

但由于该课程综合性较强,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穿插,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操作,未能实现知识及应用融会贯通,限制了“任务驱动”等教学法效果的发挥。特别是在任务驱动的第三阶段,学生自主、协助学习采用传统模式实施效果欠佳,资料收集和信息分析方向难以明确,效率较低。因此综合在《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应用较好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形成基于翻转课堂的任务驱动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成为了可能。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任务驱动应用于建筑材料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课程教师的分析

由于《建筑材料》课程具有综合性较强的特点,教师不仅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也合理组织教学程序。通过对课堂理论讲授和材料性能检测实验进阶衔接的教学设计,教师具有了较强的教学组织设计能力。

由于《建筑材料》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故同时涉及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特别在实践操作部分,目前常规采用的是教师先演示,然后学生再实际操作的模式,不论是教师演示还是学生实操过程,师生之间均需要通过大量的交流互动保证实验过程安全、操作正确和结果合理。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积累了良好的互动能力。

经历多次课改以及各院校对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均具备了较强的ppt课件制作能力,资源检索、多媒体资源的获取和开发也具备一定基础,部分教师甚至已开展过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的尝试[2]。

(二)教学条件和资源的分析

目前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的运用已经较为成熟,教师均拥有智能手机、计算机,学校亦有相应的教学资源和开发软件;学生均拥有智能手机、拥有计算机的比例逐渐提高;学校及城市网络覆盖良好,具备了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条件。

就课程资源而言,《建筑材料》课程的相关资源非常丰富,该课程与工程实际应用结合紧密,建筑材料应用案例资源充足,主要实验均有指导视频,大多数院校亦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实训条件或精品课程网站,通过教学团队针对性地补充和延伸,课程资源可以满足翻转课堂教学需求。

(三)翻转课堂与任务驱动结合的分析

1.以“任务”作为主线。把握《建筑材料》课程的主线:以“(钢筋)混凝土”技术性质和检测作为总任务目标建立框架,根据“(钢筋)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和性能要求,将总任务分解为石灰(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砂、石、钢材等技术性质和检测的子任务,同时覆盖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功能性材料等相关知识内容。课程教学目标相应地细化至各子任务,而子任务作为实现具体教学目标的载体,应通过在创设的情景中下发、分析、完成和评价,达到相对应的教学目标,进而完成总任务实现课程的教学总目标。

2.以“翻转”凸显主体。不论是任务驱动还是翻转课堂教学法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而后者更是将该要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翻转课堂在《建筑材料》课程的运用,可用于材料性质的理论部分,亦可用于实验操作的实践部分。就课前而言,对前者按照常规课程的要求,合理确定课前学习知识要点及范围,针对性地制作或搜集相关课件、微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对于后者除上述内容外,可结合课程特点增加材料检测交互实验(动画),在学习材料基本性质和检测仪器操作要求基础上课前完成材料检测交互实验。而课堂以及课后再对知识、操作技能予以完善和深化。通过上述形式实现对课程学习的翻转,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主动性,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3.以基于翻转课堂的任务驱动模式开展教学。基于翻转课堂的任务驱动模式的运用不是“任务”和“翻转”的简单拼接,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课程总体教学设计以“任务”为主线,在任务实施阶段结合子任务的特点和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翻转”:任务下发后,学生分组对任务目标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教师准备的教学资源自主开展学习并分组交流,再完成材料性质知识的学习和检测交互实验,最后由教师释疑并检查、评价学习效果。对于实验实践部分,对于操作简单的实验可实现“完全翻转”即:学生通过课下自主学习,课上直接完成实验实训再由教师检查评价;对于操作较为复杂的实验可采用“有限翻转”即学生通过交互实验演练并经教师释疑检查后再进行实验实训,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提升,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四、结语

任务驱动和翻转课堂教学法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两者的有机融合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学生基于任务情境开展学习,利用任务实施有限或完全翻转,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形成求知的良性循环。而且,基于翻转课堂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施所需教学资源等条件已经具备,将其作为《建筑材料》课程丰富教学方法的有益尝试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篇5

关键词:图式理论 大学英语 听力

中图分类号:H3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37-0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流利地用英语在今后就业和社会交往中进行有效地工作和交流。然而,听力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学效果欠佳,这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本文以图式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和其对大学英语听力课堂的启示。

一、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进行新事物理解时,将新事物与已有的储存在大脑中的背景知识即图式联系起来,因此,一个人大脑中储存的相关背景知识即图式越丰富,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新事物。图式理论有三个层面:语言、内容和形式。语言层面是指一个人所掌握的语言文字知识;内容层面是指学习者对文章的主题内容、题材或文化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形式层面指学习者对文章的语篇修辞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语言、内容、形式图式在解码新信息的过程中相互作用,以协助学习者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理解新输入的知识,更快更好地在学习者脑中储存入新图式。

二、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中图式理论的应用

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播放音频或视频材料,学生按照要求做听力练习,最后,教师讲解练习和听力材料。在课堂上,学生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指导和信息,没有机会和积极性主动参与听力课堂,因而很容易对听力失去兴趣,这大大降低听力教学效果。听力过程不是简单地对字面信息进行理解,因此,在教师播放听力材料的时候,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大脑中已有的图式知识对新输入的听力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重组,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听力内容,提高听力水平。所以,学习者的图式在理解听力材料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在语言图式方面

如果听力材料生词较多,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就会有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在听前预先给学生讲解与音频或视频相关的重点词汇、语言点和背景知识,重点词汇需要重点讲解或是以练习、预习等方式让学生们掌握。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生词带来的听力理解难度,还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听力线索,帮助他们有效地构建语言图式,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二)在内容图式方面

为了更快更好地激活学生已有的与听力材料相关的内容图式,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或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们了解与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其积极地主动地融入听力课堂中。学生们带着这些激活的内容图式去听材料,可以不断验证他们的猜测,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们的听力理解障碍,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水平。

(三)在形式图式方面

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在听前根据练习中的问题和选项来预测听力材料的话题、体裁、故事结果和作者态度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听力材料的谋篇布局,对学生听力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听前的预测能力的培养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学生做题的准确率。

另外,根据图式理论,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与听力材料相关的问题、请学生对听力材料进行复述或是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们来了解听力材料,并使其进行图式重构,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引导其将所学知识在脑中构建成图式。

三、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课堂的启示

根据图式理,学习者理解文本的能力和有效性与其事先储存在大脑中的图式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在大学英语听力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从图式理论的三个方面着手来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信心以提高其听力水平。因为基于图式的预测能力能够有效地消除学习者对文本的理解障碍,所以,教师还要加强学生对听力内容的预测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预测、理解和掌握听力材料。这样,学生大脑中已有的图式知识就可以得到不断地扩充,新知识可以不断地被构建成新图式,从而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

四、结语

学生大脑中的图式是正确理解听力内容的前提,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激活已储存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图式理论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篇6

关键词: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实践模式;考核机制;人才培养

一、引言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是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针对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所选用的教材是由关振铎、张中太、焦金生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第2版,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无机材料(包括陶瓷、玻璃、单晶、耐火材料等)的各种物理性能。研究的性能包括无机材料的受力变形与力学性能、脆性断裂与强度,以及热学、光学、电导、介电、压电和磁学等性能,这些均是无机材料应用在各个领域所应具备的物理性能[1]。另外,课程中还安排了较多的实验内容,如验证性能参数、掌握基本检验与测试技术等。对于刚步入专业课程的学生而言,学习这门理论深、概念抽象、逻辑性强、内容面广的课程,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等负面情绪[2]。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兴趣,探索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与实践模式势在必行。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针对《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的课程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出发点,倡导教师尝试教学方式的研究与改革,不断更新课程知识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启发演示型、互动式课堂、网络式微课等教学模式的探索,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条件和氛围。

(一)启发演示型教学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知识体系覆盖面广、逻辑性强、相关概念及公式推导繁多,课程主要阐述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的基本理论以及材料组成、制备工艺与微观结构等对性能的影响规律。仅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很可能会因为内容的枯燥和抽象而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将不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其运用。相比于板书等传统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可利用逼真的动画演示直观的将微观或抽象情景呈现,从而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4]。但多媒体教学方式同样存在如授课连续性不强,前后知识点呼应难等缺点。如果将“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的应用相结合将能很好的弥补两者的不足,使学生的目光与注意力始终聚焦到授课内容上,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无机材料的透光性时,可给学生演示光通过介质发生反射、吸收以及散射的动画,并结合一些典型的例子来讲解,如利用光的散射来解释灰霾天气或大雾天气的能见度不高,让学生能结合多媒体演示和现实例子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在利用幻灯片授课的同时,还需要将重要公式的计算推导或相关知识要点在黑板上一条条梳理出来,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可以说,多媒体的引入为教师的授课提供了一个强而有力的工具,但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需要注意的是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板书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使三者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互动式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必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最佳结合,但仅凭授课教师的单向教学过程将很难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以学生为主要对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学的过程中,从而保证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5,6]。

与单纯的教师授课相比,采用学生讲授、课堂讨论的方式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留有部分课堂时间用于学生讲授,在每章内容讲解过程中,设计一个“小课题”,要求学生结合本章节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各章节知识点为主线查阅文献资料。从选择/设计材料、材料制备工艺以及改善材料性能途径等方面来讲解,并鼓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目的。例如,关于无机材料的热传导内容,以“如何设计一个保温水杯”为题目,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来挖掘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并以幻灯片或纸质报告等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讲解,通过比较学生不同的设计思路,可以很容易得出保温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调控材料的热导率,再通过分析影响热导率的不同因素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相信在此种授课方式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实现对知识的吸收与消化。

(三)网络式微课教学

微课是一种新型微型网络教学方式[7],不同于课堂教学,它具有不受空间、时间的局限性,学生可以在课后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相应章节或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仅仅依靠短短几十个学时的上课时间,学生很难完全掌握《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全部内容,而通过网络微课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以自学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学习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以期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微课是将这门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通过网络表现出来。为了能更好的体现出“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微课”的特别之处,需要精心设计微课的题材和内容,注意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区别与联系。之所以选择“微视频”作为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微课的重要载体,是因为视频(如多媒体动画或其他媒体资源)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等特点,它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程学习中,结合形象的教学视频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逐一回顾并加深。在讲解一些理论上非常抽象的知识点时例如本征电导和非本征电导时,采用这些微视频手段将更容易帮助学生消化与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践模式多元化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其在大学本科教学体系的重视度愈来愈显著。一直以来,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基础课程仍然是以理论课程为主,而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这一现象对材料专业的学生尤为明显,较弱的实践动手能力将直接影响其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表现[4]。而《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中存在大量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公式推导,并从理论上阐述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因素,如果学生仅靠课堂上单纯的理论学习,势必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无法进一步激发学生运用课程理论知识的兴趣。因此,依托于各类实验、科研项目、创新训练平台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物理性能的机理和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于专业综合实验的实践教学

与传统实验教学实验内容中多验证性实验相比,无机材料专业综合性实验是通过让学生完成从材料制备到检测分析的整个过程,使学生更好的熟悉和掌握基础知识,在了解专业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同时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理解,达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目的。

在综合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运用课程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去设计指导实验,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构成实验与理论学习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例如以《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中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章节为对象,设计“钛酸钡功能陶瓷的制备及其电性能表征”综合性实验,学生采用不同的成型方法和烧结制度来制备不同致密度的钛酸钡陶瓷,并通过对所制备钛酸钡陶瓷的介电性能测定,加深对相关知识概念如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对钛酸钡陶瓷进行结构表征(如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来分析比较不同显微结构对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思考并掌握调控陶瓷物理性能的方法途径,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与研究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基于科研创新的实践教学

教学与科研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彼此依赖的关系。大多数《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授课教师均是各类科技项目的负责人或主要参与成员,如果能将教师的科研工作很好的融入到教学中,势必会形成两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2]。一方面,从事科研工作有助于教师及时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充实到教学课堂中,确保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教材内容的补充。另一方面,教师可吸收来自相关科研领域中最新、最丰富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其开阔教学思路,教学更易做到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

依托学院各专业的科研项目,结合无机材料课程中的理论知识,组织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或学习过程中加入各科研团队。在教师或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开展相关课题的科学研究,通过参与材料的制备以及了解材料的实际应用,让本专业学生发自内心的感觉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渴望。不仅如此,参加科学研究还能使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研究所必备的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如“稀土掺杂钛酸铋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的上转换发光及其压电耦合研究”科研项目,其中涉及到《无机材料物理性能》中的电学与光学部分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更好的理解并掌握基础理论以及思考如何运用相关知识,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课程考核机制

如何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水平,课程考核环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应最大限度的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并且在教师、学生和教学模式三者之间起到积极的反馈与促进作用。目前,《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的考核方式仍以单一的理论考试为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考虑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考核也应采用与之相对应的考核评价办法。对于课程考核可以采取“理论+实践”的方式,将“单一死板”的考核方式变为“多样灵活”,从而更加全面的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水平,反映实际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

(一)理论考核

对于课程理论部分考核,考核方式可采用“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的成绩评定方式。其中,期末考试主要内容为理论知识,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平时成绩评定主要包括上课出勤率、课堂提问回答情况、课堂报告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篇7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建筑材料 教学改革

《建筑材料》课程是土建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该门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一期开设。学习内容和方法与传统高中教学截然不同,如何使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要转变思想,思索新的方法,完善各个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阐述一些看法,以期让《建筑材料》这门土建工程类专业基础课能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对《建筑材料》课程的分析

(一)《建筑材料》课程的特征。

《建筑材料》与物理和化学紧密相连,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在以后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合理地把握选材和用材标准,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实验方法,选好用好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一是所涉知识面广,但缺乏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建筑施工所用的材料类别种类繁多,知识点分布范围广,各种材料相对独立,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容易使学生的学习缺乏理性认识,削弱教与学的互动效果。

二是对实践要求较高,但缺乏逻辑性。主要体现在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不具有逻辑性,很难进行推导分析。

三是理论性强于归纳性。主要体现在概念性的描述非常多、不具体,并且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比较分散,不便进行系统归纳,共性少,个性各异,各材料间的教学内容似乎无联系。内容多以规范、图表等形式表现,专业术语多,概念多,纯理论的讲解比较枯燥,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多,教学效果弱,师生的教和学都很费劲。

(二)授课对象的特点。

一是学生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了解不深,学习的目的性不强,不善于结合实际。

二是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相对较差,学习情绪化现象较为严重。学习积极性取决于兴趣,对《建筑材料》这门比较枯燥、逻辑性不是很强的课程,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

三是虽然高职学生起点相对来说较低,运算、理解、记忆能力较弱,但愿意动手。如果能善于发现高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强调动手能力,启发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对《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逐步合理地加大了这门基础课程的学时,重视实验课程,但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影响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很多老师都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或者本科生,来源较为单一,绝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历,不能结合施工一线的经验进行《建筑材料》的教学,即使有再深厚的理论知识也无济于事。这部分老师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较为缺乏,不能很好地把握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结合生产实际深入地专业学习,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授课绝大多数采取“原理+例子”的案例教学法,始终离不开教材、教学参考书和练习册,不能利用生动直观的动画演示,难以形成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

(二)探究实践教学的深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评价系统。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市场对建筑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教师的教学任务随之加重,使得本应该被重视的《建筑材料》基础课程被忽视,同时缺失对《建筑材料》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深度研究和实质性改革,缺乏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对教学的质量监控不够科学和规范,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合工程实际较少。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高职学院的实训设备精度不够、更新不够,或者考虑成本的原因,或者由于教学总课时的原因,很多实验无法按照检测标准需要完成。如检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往往只是演示性实验。大部分同学对真实的实验检测过程的要点、注意事项、结果处理是一知半解。

三、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

《建筑材料》课程通常在第一学年就开设,由于高职学生本身的起点相对来说比较低,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较为薄弱,无法迅速地对课程形成整体的理性认识,加之和高中阶段完全不同的专业课程较多,教学难度相对加大。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建筑业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行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强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建筑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关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以下看法。

(一)任课教师要夯实专业基础,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

任课教师要夯实自己的基本功,对《建筑材料》这门课程的内容和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了然于胸,不要迷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使学生掌握常见材料的基本性质、用途、使用方法等基础性知识,引导他们对材料的检测、验收和施工等基本原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淡化对理论的讲解,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安排适当课时的实践见习,突出实践教学,融理论于实践。重视教学能力的提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多种恰当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寓教于乐,以焕然一新的方式,使学生由“我要学”转变为“我爱学”。

(二)以学生为中心,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建筑材料》这门课理论性比较强,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建筑领域的材料和工艺日新月异,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第一步,在开课前,可事先组织一次认知学习,带领学生参观材料市场和施工现场,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对《建筑材料》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步,在理论讲授时,对生产技术模块和基本性能模块进行准确合理的划分,分别讲授,即把课程中的生产过程集中统一讲解,对性能各异的材料的基本性能集中讲授,把原本分散的知识点归纳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可以采用各种手段使得教学形象化,如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第三步,学以致用阶段,在理论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探索新思路,大力倡导“做中教,做中学”的新型课程模式,联系生产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就更能提高学生兴趣。如高速公路的混凝土和一般广场的混凝土路面有什么不同?如果有条件,则能够把课程教学放到教学做一体室是最合适的。

(三)强化信息技术,利用职教新干线,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高速发展,为高职建筑材料检测和应用课程教学与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利用职教新干线个人空间平台,教师将教学课件、模拟试题、标准规范、实验视频、教学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料上传到空间平台中,学生利用网络可以随时查阅学习相关资料,甚至作业的提交(规定截止时间)都可以通过职教新干线个人空间平成,利用空间教师还可以汇总所有学生作业成绩。

通过职教新干线个人空间平台辅助手段,将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运用到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学习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的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通过同学与同学间、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体验网络快捷的同时学到更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改革实训教学,确保实训效果。

由于高职院校里该门课程课时较少,且一般来讲高职院校的每个班级人数较多,如果一次性一个班到实训室同时做实验,由于条件(师资和实训设备)的限制,那么往往实训效果欠佳。我们改革了实训教学,除了在上课时使用动画的形式对有关实验有个大致了解外,把必须完成的几个实验由学生自行和建筑材料实训室老师联系,任课教师随机指导,在课外单独完成,不占用总教学时间。实训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由实训指导指导老师考核。实训指导老师和任课教师随时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安排实训周,填写工地真实的项目表格完成检测任务,就能更好地与实践结合。

(五)深化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完善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建筑材料》课程基础性、理论性、实践性的特点,在灵活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还要深化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完善考核方式改革。我院非常重视试题库建设,建筑材料课程也按模块建立了试题库。试题库中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六种题型。学生平时上课期间就可以进入考学练系统,自行进行不同知识点下的模拟训练。

本门课程成绩评定,可以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如平时理论测试、平常的作业、上课提问、上机理论考试(应知)、检测测性实验(应会),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全局,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案的实施。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综合确定,分配好各个考核项目所占的比例,督促学生在适当的压力下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六)及时更新知识,理论结合实际,掌握行业的动态,与后续课程适当结合。

要实时让学生了解国家政策,掌握行业动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增加新知识,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例如在介绍混凝土这章时,可以结合当前实际,关于混凝土的热门话题,展开简单讨论,这样可以使学生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介绍水泥章节的时候,要结合水利专业讲解混凝土重力坝不同部位的水泥选择。介绍防水材料时,与建筑构造(屋顶的防水材料)结合起来讲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四、结语

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课程内容多而杂,涉及学科多,知识系统性不强,学生识记及理解困难。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不仅应该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改革教学及考核评价方案,而且应该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争取使教学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篇8

关键词:复合材料概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了选修课制度,给学生提供多重的选择,以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复合材料概论》是我校材料学院材料物理,材料工程等非复合材料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之一。此课程作为材料学科专业选修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多个专业课程,如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成型加工等,涵盖材料学科的许多专业知识,如材料测试方法、材料界面科学、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及力学等。因此,此课程具有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特点[1]。但本课程涵盖的知识体系宽广,涉及多个领域,内容繁琐,与许多选课学生所学专业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学生普遍对选修课重视不足,而该课程名称又是“概论”,导致学生更加无法对其认真看待;其次,选修课通常课时较少,而该课程内容繁多,导致教师无法将知识点一一阐述,且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难以进行深入的学习;再次,与其它课程相比,该课程多为陈述性内容,缺少以核心理论、定理、公式等作为佐证的推理性和计算性的内容,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乏味的陈述之中,间接导致学生无法对课程提起兴趣。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课程组结合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经验[2],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改革,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在前面的报道中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3]。在此,笔者在前面的基础上,就这门课程中进行的教学改革的内容和形式做出进一步的总结。

一、调整教学内容,确定复合材料概论的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定教学重点。课程本身被设计为40学时,在这个指定的教学时效内很难完成原有教材17章的教学任务[4]。因此,课程组经过对教材的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合并,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归纳优化。合并和优化后的内容仅包括原教材的绪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界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和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共10章框架。秉着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摒弃过时的、落后于目前材料发展水平的内容,添加一些复合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优化教学内容。经过优化的章节,彼此间好像相互独立,其实保持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如何突出其内在联系成为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复合材料概论课程中介绍的所有的复合材料类型,都可以衍生成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加工方法、界面及性能五个方面,前四个方面决定材料的性能,而性能则决定材料的具体用途。因此,在讲授每一种材料时,教师要注意强调各方面与性能的关系,始终将各方面与性能相联系,分析相关的内容,将复合材料的各方面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便于学生把知识“吃透”。众所周知,大学课堂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抽象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发掘学科本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5]。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同时,深入钻研本课程的理论、应用以及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教师只有深入钻研课程,对课程有感情,才能够深入揭示并领会到学科的思想魅力和理论力量,并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来感染学生,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学科知识。

二、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必须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首先,帮助学生对知识脉络进行整理,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如在本课程的绪论部分,告诉学生本课程中的每种材料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包括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生产工艺、技术性质及应用。而在分章节中讲授每种材料的具体内容时,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按照知识结构对材料进行理解。经过对几种材料的认知后,学生就基本能够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在对后面材料的内容讲授时能够快速认知和掌握。其次,在教学环节设置上采用循序渐进的形式,即理论讲述、实例分析、参观考察及课题实践。具体如下:①理论讲述:讲授基本内容,例如材料的组成、结构、复合机理、性能及用途等。②实例分析:分析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实例解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用途之间的关系。③参观考察:在学生对不同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有初步了解后,教师带领学生对材料市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对材料本身和由材料制造出的产品有感性认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材料的认知。④课题实践:在学生对不同复合材料有深刻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一到两个课题,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进行独立地思考,通过查阅文献撰写出内容详实的科学论文。通过课题实践,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既深化了对材料的认知,也让学生学到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了科研素质,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与化学学科相同,材料学同样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践证明,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对材料的认知实体化,获得更多的对材料的认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教师通过开展复合材料制备方面的实验,能够利用实验操作课程的形象、直观的特点,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如在讲解不饱和聚酯树脂基复合材料时,教师可以开设模压成型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制造一些模压成型的片状模塑料,学以致用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丰富教学手段

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利用课件、视频和教具等教学工具,能够使得教学变得直观形象,将抽象的知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搜集合适的素材,利用科学的人机互动教学模式,运用具有直观效果的动画、图片来进行理论的讲解,使学生能够融入到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6]。例如,在上绪论课之前,精心搜集一些关于复合材料应用的图片和视频,运用多媒体技术,介绍复合材料的概念、实例和发展历史,展示复合材料在日常生活、休闲、体育、工业甚至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让学生对复合材料有初步的了解,并认识到它们的先进性。同时制作相关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特点,了解与传统单一材料的区别。为了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教学中要适当穿插小故事和工程应用实例,同时也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在笔者的教学中发现,教师通过运用实物、视频等教学媒体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开设“第二课堂”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复合材料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目前,笔者所在课程组在“第二课堂”中主要使用以下形式:①企业课堂:将教学理论融入到生产实际中,由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使理论与工业化生产相结合。②举办学术讲座:课程组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做课程相关的专题报告,与学生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③综合性创新实验:由教师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复合材料相关的综合性创新实验,制备出新型的复合材料,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四、拔高教学层次

洪堡关于大学教育的核心思想之一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倡导大学以科研为主导、以科研促教学的办学方针[7]。讲授《复合材料概论》的课程组成员,均为博士以上学历,在教学的同时,也进行此领域内的科学研究,这就为拔高此课程教学层次提供了有力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积极介绍自己的研究项目,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而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也提高了学生把握复合材料领域中新技术,新知识的水平。不仅如此,在讲授过程中,授课教师把国家的产业政策动向主动介绍给学生,比如,早在2009年《“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中已经指出材料为关键领域之一,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我国材料发展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大等问题,这点在国家材料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8]。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将复合材料知识讲授给学生外,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印入脑海。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以性能为依据,合理选用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和加工方法,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尽量设计低污染、可回收、环境友好型的复合材料。这样一来,教学层次有效地被提升了一个层次。

五、改进考核办法

考核是教学质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不仅是对学生学的效果的评定,也是对教师教的质量的检验,更是加强教学反馈,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传统考核中,考试是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但往往学生只关注成绩,而不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并且,考试的一个重要弊病是无法全面评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最近几年,笔者所在课程组采用综合考核、灵活应试的办法,通过期末考试、课堂发言和讨论、书面作业和科研小论文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具体包括以下考核手段:①加强课堂提问。②加强平时考核。③在科研实践活动中,采取抽查的方式。④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最近两年的专业书籍及期刊,找出最新的复合材料概念和专业技术,或者对最新技术进行总结成科研报告,或者从实务中选择一个综合案例进行研究分析。⑤加强期末考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总之,教学要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目的,通过本课程有望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技能及敏锐专业意识的材料专业人才,为学生以后从事技术或研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综上,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本课程组对复合材料概论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呈现出新特点:一是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三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研究及表达等多种能力。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了教学相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参考文献:

[1]丁会利,曹志萍,瞿雄伟,等.“高分子材料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43-44.

[2]史博,梁亮.聚合物复合材料教学浅析[J].广州化工,2010,(37):171.

[3]马庆宇.复合材料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53-55.

[4]周祖福.复合材料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5]杜希娟,王洪斌.基于中美比较的大学课堂教学特色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0):24-25.

[6]唐鑫,钟胜奎.探讨多媒体手段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应用[J].广东化工,2009,(36):237-238.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篇9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贯穿式;本科;材料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89-03

一、引言

教学改革已成为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如东南大学的陈坚,张亚梅展开了专业基础课在双语教学方面改革与探索;大连理工大学的王立秋等展开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基础课的探索与实践。大学本科生(含高职)基础课一般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即某一专业或学科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其中,专业基础课是指该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按其性质又可分为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和专业实践课,专业理论是专业技术课的基础,专业实践课一般包括专业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专业基础课是大学生基础课的基本运用之一,又是专业课的基础,因此,专业基础课在整个大学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整个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一般大学的专业基础课都分布在大二、大三阶段,学生学习完专业基础后,紧接着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基础的连贯性,即“贯穿性”。以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该学院包含无机非金属专业、金属专业、高分子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四个专业。首先,横向来讲,每个专业有各自的专业特点,对于专业基础课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其次,纵向来分析,学院内的专业基础有多门课程构成,并由不同的老师来承担,但各个老师之间的协调性存在不一致性。

因此,针对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国家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为背景,以学院专业方向的构成为出发点,将系统展开专业基础课“贯穿性”的研究。专业基础课的“贯穿性”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高效的掌握;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专业基础课的“贯穿式”教学,本文从师资构成、教学内容与方式、实践教学及考核形式等6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二、措施与探讨

(一)师资方面

任何一门学科,最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资力量的构成。为了能以较高的水准完成学院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本教研室(材料科学系)从师资构成做起,在职6位专业老师,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100%,具有1人具有教授职称,3位具有副教授职称,2位为讲师,且团队带头人获得校级“教学标兵”称号,这就从师资实力上得到了保证;并且均毕业于全国不同的名校,主要为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及燕山大学,这有利于将各个高校关于专业基础方面的优势加以综合利用,有效促进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二)教学内容与方式

1.学生参与理论教学方式的改进。在理论教学方面,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以往“讲课只是老师的任务,而听课只是学生的任务”的习惯,改革要点是将知识点分类,将重点、难点的知识点由老师重点讲解,学生参与为辅;相对简单的内容,学生为主(学生上讲台),老师参与为辅,这样就逐渐加大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改变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局面,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效果。如:同样作为专业基础学位课,《材料科学基础》以结构为核心,理论深,是材料类学生极难学的基础学位课,在教学上就以教师的引导和详细讲解为主;而《材料性能学》以材料的固有性能和使用性能为核心,以成分、组织、结构和制备工艺为前提和基础,串起材料构成的五要素,教学内容多而散,涉及基本概念、物理本质、变化规律、测试原理及实际应用等理论和实践内容。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性能学》等专业基础学位理论课的教学任务,需要对原来针对各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广泛,理论性强,需要教师具有多学科方向的知识储备量,教学难度大。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备课中,“每课必备,每课必新”,课前进行教学内容更新和设计,课后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内容和方法。

2.浅-深-浅的教学引导思路。虽说深入浅出,但在理论课教学中,浅-深-浅的问题分析思路更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首先,在教学中设计引入了大量案例和工程应用,使理论分析更易理解。如:“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赛艇的弹簧失效,可以变形的太空天线,双相钢在汽车中的应用,二战期间“自由轮”的断裂失效,一汽大众速腾断轴原因,美横跨密西西比河公路大桥坍塌,半导体制冷车载冰箱,德国ICE884高速列车脱轨事故,“斯皮菲尔”式战斗机的失事,“鸟巢”的用钢,自然界热电效应,剪毛机刀片磨损,历史上的量子力学论战,解理断裂与大自然中的解理,李政道BCS超导机理漫画,金属玻璃和准晶体的发现,我国古代的凝固技术之精品等。

其次,材料学科是从矿业、冶金、机械、土木、能源、电子等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的新型学科,兼具理科―工科―文科的学科特性,首要的是建立学科分析思路。此外,在理论教学中,注重科学与哲学的相通性,启发学生从多学科理解某一问题,引入科学理论思想与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材料的微观机理与宏观世界规律之类比,如:位错结构与玉米生长结构,位错的运动与毛毛虫爬行,“五马分尸――酷刑”与应力机理,片状珠光体组织三维生长形态与卷心菜形态,工业纯铁的室温组织与干裂的大地,非均匀形核与水沸腾时气泡位置,炒钢与炒菜,金属疲劳与人的疲劳,疲劳贝纹与贝壳纹,相图与地图等,使学生感受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宏观世界之美。引入相关材料学家性格和学术贡献(如:Griffith、杜隆、布拉格父子、帕尔帖、汤姆逊、塞贝克、鲍林、朗道、德拜、师昌旭、葛庭燧等),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课题组制订了统一的多媒体课件标准,要求课件的整体色调、风格要协调统一,文字、图片、动画等素材合理搭配。限制要点与文本数量,采用相对较大的字号和醒目的字体(黑体)。插入符合课件主题的清晰的图片、适当的图表(圆饼图、柱状图、条形图、曲线图、表格)及动画、视频或音频等素材,重点突出。如:晶体结构、位错结构、位错运动、晶体生长过程的动态演示。制作结构模型和简单的教具,让学生动手又动脑,如:用黄瓜演示螺/刃位错的产生及应力场特点。利用Material Studio软件进行材料结构三维动态演示。PPT课件和板书合理结合,对较难的理论推导和过程分析采用以板书为主的上课方式,如:匀晶相图、二元共晶相图、铁碳相图结构与结晶分析等难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基础课教学,学生课堂练习,学生讲解作业。

4.特色鲜明的教材编写。教学团队根据多年的教学积累,2009年出版的《现代材料概论》结合课题组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石家庄铁道大学的具体专业,形成了发展历史与学科前沿相结合,理论基础与应用特点相结合,知识体系与思维模式相结合,科普与引领相结合的特点。2010年编写出版了新版《材料性能学》教材,受到多所高校的欢迎,四年来,该教材已在第三次印刷。《材料性能学》作为材料类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之一,在其新版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将原先分属不同类二级学科课程内容即近年来一些有关材料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优化,突出各类材料性能的基本概念和共性特点,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在《材料性能学》中,采用较新的编排形式,即每章章首设置一个“本章教学要点”表,添加一个和该章内容相关的“导入案例”,每章中添加一些阅读材料,拓展阅读量,介绍相关的前沿研究技术方法等,这就将教学方法适当引入了课本当中,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易于抓住学习重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逐步实现单个课程的贯穿性。在上课过程中同样采取这种引导式教学。2014年,新版《材料科学基础》作为北京大学出版社重点支持教材已在出版中。《材料科学基础》打破常规排版模式,结合教材和笔记、ppt讲稿的排版特点和各自的有点,便于学生快速阅读和查找。目前,教学团队还在探索规划《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教材内容和编排模式与特色。

以优化教材内容为基础,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打破常规课本对理论知识的堆积,而在教材意添加了关于实际问题的描述与解决方法,并针对不同内容系统补充了相应的具体测试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增强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结合所上的课程《材料概论》、《材料性能学》和《工程材料力学实验》,综合理解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曲线;通过对材料组成、实验参数的差异,从宏观和微观来分析不同材料间性能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将老师承担的实际课题进行分解、具体化,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去进行综合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实践教学与考核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关系。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能很好地反馈理论教学,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通常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实践教学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三个阶段。但这三个阶段的实践相对独立,延续性及贯通性相对较差,对于学生系统实践的培养效果相对较差。为了改变这种结果,通过分析与研究,在三个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大学生尽早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进入相应老师的课题组(本科生导师制),参与老师的实际课题,并由系主任统一组织定期汇报实践成果,这就形成了“系主任―导师―学生”这样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且直到学生毕业(包括毕业设计),均连续性地跟随同一导师进行实践学习。这一方面,实现了学生在管理与培养上的细化,有利于改变学生在学习上的惰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具有充分的时间,保证了学生实践的贯穿性和深度,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实现教学实践的贯穿性。

(四)考核形式综合化

考核内容侧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两大模块的考核。主要体现在考核形式的多样化、连续化及综合化方面。在多样化方面,主要是打破以通常的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给导师的综合评价;在连续化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在对同一问题进行长时间持续研究成果的评价;综合化方面主要针对理论考核过程中加大实践应用内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课程目标改革考试方法。在教学中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的作业量,要求自己动手查阅有关材料生产、性能开发与应用的视频和动画,提交作业,协助教师进行视频的下载和筛选工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授之以渔”一直是教学中坚持的基本原则。考试方法融合课程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课题(问题)专项研究,对知识点进行分级整理:本课程要求掌握的和应用的,考研深造等提高的。考题形式突出实践应用,增加科技文献阅读及选题分析,以实践应用带动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和分析问题能力。如:《材料科学基础》以结构和相图的分析为重点,考核知识的灵活应用。《材料性能学》考试方式从闭卷改为闭卷+开卷,增加了断口形貌特征分析题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能力,而不仅仅是考了多少分。

(五)教师的互通性

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在结构组成具有完整性,即各个专业基础课之间应具有较好的相互补充即衔接性。但往往承担各个专业基础课的老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而使学生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在内容、重点、相互补充性及贯穿性方面,呈现不足,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下降。为了改善上述情况,课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专业基础课老师共同制定课程的主要内容。(2)定期组织讨论。即主要讨论这段时间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3)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贯穿性。将同一问题在不同专业基础课中进行延伸,有效提高学生对整体知识的理解。

(六)效果与评估

效果与评估是各个学科整个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部分。为了从整体上体现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效果,评估方式采用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校内主要包括学生在学校期间的理论与实践;校外主要针对学生毕业后,由单位工作对学生进行评估,实现教学效果与实际工作效果的对接。其中,校外评估主要采取问卷调查与实际走访相结合的形式。

三、结语

通过本科材料类专业基础课“贯穿式”教学的探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表明贯穿式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学生继续深造、直接了解学科前沿成果奠定了基础。现阶段,将材料类专业基础课学好,学扎实,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陈坚,张亚梅.本科材料学专业基础课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材料热力学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155-157.

[2]王立秋,李克艳,薛冬峰.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4):67-70.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篇10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 教学方法 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TU5;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030-03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是介绍各类土木工程材料的成分、生产过程、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使用等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针对不同工程合理地选用材料,并能与后续课程紧密配合,理解材料与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相互关系,初步具备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土木工程材料问题的能力[1]。自2008年,我校主持湖南省精品课程《建筑材料》的建设以来,全体任课教师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经过多年的课程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本文针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难点,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出了“激发兴趣,引导思维,把握主线,建立联系,注重实践,提升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难点

(一)种类繁多,各种材料自成体系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介绍的材料品种繁多、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各材料自成体系、各章节横向联系不显著,而且课时少,实践性强。课程中概念多,专业术语多,经验表格与规范多,公式推导少,逻辑与连贯性不强且以叙述为主,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力较多。而工科学生往往习惯于逻辑运算和理论推导,空间想象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较强,而不太善于叙述、归纳和总结,因而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时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没头绪、难记牢,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本课程中的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水泥的矿物成分、水化产物及其性能特点;构成混凝土各材料的特点、性能及配合比与混凝土拌和物及硬化混凝土性能的关系等教学内容,涉及材料的化学组成较多,但土木工程类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开设化学相关课程,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理解上的难点。

(二)承上启下,桥梁作用不易发挥

土木工程材料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承上需运用之前学习的物理、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理论,领会与理解各种土木工程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方法或施工工艺与其技术性质、质量间的相互关系和土木工程材料的环境行为与服役性能及其失效机理等知识;启下需与该专业后续课程和工程应用紧密配合,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和在土木工程应用中的合理选用。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如何把握适当尺度,在基础理论、工程材料科学知识与土木工程应用间架起“桥梁”,建立紧密联系,在不同种类的材料间形成知识的连贯性,知识内容间透出逻辑性,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同时,注意激发、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良好的训练,缩短“桥梁”。

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一)激发兴趣,启发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环节[2]。

1.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来调动学习热情

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导学为主线,建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时教师要深入浅出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枯燥的理论学习变为生动的工程实例。比如学习水泥的特性时就让学生根据水泥的特性、工程特性和环境特点来思考水泥的应用情况,某工程适宜选用何种水泥,不宜选用何种水泥。此外,在每次上课期间(课间10分钟休息),教师确定或学生自选感兴趣的2个与本次课内容相关主题,学生课余利用网络并查阅图书馆相关书籍资料,并在下次上课时由学生自己讲解(每次汇报时间为5-8分钟)。教师适时穿插提问,也应鼓励学生提问,或就提出的问题在全班展开讨论,最后再由老师总结点评,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这种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方式,不仅回顾并拓展了上节课程的相关内容,重要的是学生独立完成查阅资料、整理材料、制作课件、自己讲解和回答问题等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综合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从多角度看问题,既培养思维能力,又锻炼表达能力;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也非常乐意参与这种教学方式。这种角色的转变使得教师教学更生动,学生学习更主动,教学活动氛围更活跃,形成一种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探讨的良好环境。

2.以新颖、实用、丰富、开放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随着当前教学设备的更新和多样化,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大量的实验动画、工程录像、工程实景图片资料、工程实例、工程案例、工程事故、实验视频等适时地插入到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缓解教学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矛盾,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面。另一方面,材料科学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土木工程材料的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功能不断丰富。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新观念、新政策法规和学科发展动态都应及时充实到教学中来。新材料、新技术因其科技含量高、可持续发展性强,是今后工程建设应用的必然。如与水有关的性能引入国家大剧院 “自洁净”建筑材料,建筑钢材引入“鸟巢”的Q460新型合金钢,混凝土引入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的透明混凝土,建筑塑料引入水立方的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膜等,在对应章节授课时,如能将这些新材料的研究最新进展和工程应用情况介绍给学生,一方面展示了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了解材料的发展动态,能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求知热情。

3.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思考各种问题[4]。由于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方法,就可以节约一部分板书的时间,所以在课堂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一些具有启发性或争论性的问题先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然后在教师统一指导下组织大家讨论发言。这种方法可以采用3种实施形式:一种是在课前布置讨论话题并提出方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查阅相关资料,做到有的放矢,上课时组织大家讨论并发,例如在讲混凝土强度时,先提出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为什么会发生破坏,混凝土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等几个问题。第二种是在课堂教学中也可设置一些疑问和悬念,不但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有效控制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在绪论中可向学生提出在18、19世纪以前为何没有大跨度建筑?在讲授影响材料导热性因素时,可提出“为什么住进新居的人们总觉得较老房子冷,到冬季更甚”等等疑问,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第三种是就某一综合性问题布置思考题,把全班学生随机分成几组,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学生对材料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思考解决的方法。

土木工程材料类型繁多,但是每一种材料又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所以就可将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多个不同对象进行系统的比较和研究,得出研究对象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如在讲授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时,在系统讲授活性混合材性质及二次水化反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混合材料的掺量、混合材料的特性等方面去对比硅酸盐水泥系列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总结各种水泥的应用规律,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主动运用已有的理论基础知识,达到对新知识深化理解和强化记忆的目的。

(二) 把握主线,建立联系

把握每种工程材料的性质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这条主线,将枯燥的知识讲述与工程实例相结合,从工程材料的组成、结构与制备或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和阐述工程材料是如何满足这些技术性质要求的,从而将工程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与工程应用等课程内容建立其相互间的逻辑联系——架起“桥梁”。

1. 以“一个中心、两条线索”的教学思路贯穿理论教学的全过程

由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涵盖了上十类常见的工程材料。虽然各类材料不同,但由于同属材料大类,在第一次上课时,可提醒学生,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角度出发,以“材料性能”为中心,以“材料的组成决定材料性能”和“材料性能决定其使用领域与范围”为线索,分析各种材料在组成(Composition)、性能(Property)和应用(Utilization)上的共性和特性,采用这三个内容英文字母的第一个字母, 简称为“CPU”主线,既形象又便于理解掌握。学习每类材料的“CPU”,便掌握了土木工程材料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目标[5]。如本课程的核心章节“混凝土”部分,教学过程中只要把握“CPU”主线,及组成(水泥、集料、水、外加剂和掺合料)、技术性能(混凝土硬化前的和易性及混凝土硬化后强度、耐久性和变形)以及使用(根据环境、工程特点,选择合理配合比的混凝土) 便可将其主要知识点涵盖,也能够对其有一个整体掌握。

2. 以“自主协作、虚实结合”的工程实例教学架起基础课与专业课桥梁

土木工程材料作为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各异。一项实际的工程,不但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及耐久性有着具体的要求,而且,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做到合理、正确地选材,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将课堂学习与工程实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讲述研究土木工程材料耐久性的意义时,可给出一些因材料耐久性达不到要求而出现严重事故的例子,引起学生的重视。如某年我国某处一水塔的突然崩溃,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而事故的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内钢筋的锈蚀。再如,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混凝土所面临的耐久性问题已相当严重,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若全部进行修复所需费用非常巨大。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和保证土木工程材料耐久性的重要意义。这些工程事故的案例使学生心灵产生极大的震憾,虽然有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原因,但是也有采用劣质材料或不严格验收原因。学生听后深感今后工作责任的重大,唤起学生的工程意识,加深了对本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也激发了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学生课后信息反馈也表明: 学生对改革后的教学方法非常满意,学习热情得到提高。后续的建筑构造课和建筑施工课,任课教师反映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力有了明显提高,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注重实践,提升能力

结合科研开展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将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工程材料及其应用的最新科研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将国家正在建设的重大土木工程和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介绍给学生,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针对不同的工程, 如何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土木工程材料, 如何对传统材料进行改性, 或研制和开发新材料, 都与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及安全息相关。随着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 如何合理地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废料, 对土木工程材料进行改性和降低成本, 研发生态型、功能型、智能型建材等问题, 都已成为当前建材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本课程内容的科学前沿知识,引发学生思考,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同时,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本课程的开放式研究型实验和申报省级、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课题,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2009至2011年期间,我系学生申报的课题先后有“提高湖南地区砖混结构沼气池材料耐久性研究”、“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能力研究实验”、“ 湖南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研究”等5项课题被遴选为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新型自洁净建筑外墙材料的研制”、“废弃混凝土回收再利用研究”、“双掺重钙和粉煤灰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等8项获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巩固并拓宽了学生所学的土木工程材料相关理论知识,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也为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新途径。

三、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追求的目标。实践证明,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是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总结出了“激发兴趣,引导思维,把握主线,建立联系,注重实践,提升能力”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能够为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旭贤.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探索[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22(1):114-117.

[2]谢振国.土木工程材料课堂教学方法讨论[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3):78-80.

[3]黄维蓉.“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