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4-03 17:0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1

在我从事农电工作18年以来,我认为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杜绝事故再次发生,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要进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要从具体上抓,杜绝务虚和表面文章,要认真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项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者、落实到每一个人,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各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级级落实层层分解。

二、安全活动内容要丰富,活动内容要有合理化建议,和辖区事故隐患点分析,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等,通报学习要有分析有比较,使通报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三、班组长和工作负责人要认认真真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好现场勘察和隐患预陷,认真开好班前班后会,做好工作开始前的,三交三查,确保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清楚、安全措施清楚、要严格落实农配网,三防十要反事故具体措施,特别是防触电、防倒杆、防高坠、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实。

四、加强对临时工,民工的安全教育工作,临时工民工安全教育卡不能出现代签临时工,民工要做指定的工作,不能从事技术性的工作。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配电网;调控管理;运行管理;运行隐患;电力系统;调控员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4-017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4.085

配电网调控是配电网运行的指挥机构,涉及电力系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运行,而调控员则肩负了更多的责任和职能,经常被称为配电网系统的总工。配电网调控管理从小的方面来说是影响到配电系统的运行,从大的方面来说它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发展,与每个城市居民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能够最大限度地防范配电网运行的安全隐患,充分发挥配电网调控管理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配电网调控工作需要注意很多工作细节,因为很多细节中存在着很多安全影响因素,我们需要努力提高整个配电网调控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增强工作责任心,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配电网运行管理环境,让安全隐患无处可藏。

1 保证配电网安全调控管理的条件

1.1 提高调控运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机构在配电网的整个系统中起到了一定的主导作用,它需要对出现的事故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处理,出现的事故需要如何处理,都是由调控机构做出决定的。当配电网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要想及时地解决好,除了与一些不可控的自然力、人为原因等客观因素有关之外,主要还是取决于调控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业务水平、组织指挥能力。很多突发事故处理得怎么样,就是对调控员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与平时的知识积累和业务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出现了事故,那么就需要调控员做出应急处理,处理的具体情况对于配电网的运行有很大影响,如果处理得比较恰当,那么就能最大程度地化解整个事故带来的损失,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整个事故严重化,对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出现人员伤亡情况,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所以调控运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加强调控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整体的业务素质。

1.2 合理的调整和有效的安排

配电网的整体运行系统要不定期地做出相应的合理的调整,对于配电网的设备也要定期的安排人员进行安全检查,这是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每年的工作都要根据往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相关的整改和防范措施,将这些事故预防措施落实到具体的配电网运行管理当中。要针对网架变化和一些严重故障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工作中的每一个安全细节做出细致化的防范措施,要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当中。平常要多对设备进行检修,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因为设备出现问题而引发不必要的事故。对于这些安全隐患要做到及早预防,不要等到出现了问题再去想办法解决,安全事故的防范永远是工作的重点。

1.3 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做出迅速、灵敏、可靠的自动化措施,保护电力系统以及相关设备。调控人员可以根据继电保护装置发出的信号,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及最小的区域,准确地了解整个电力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而进行相关的处理工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对于相邻地区的供电影响。

2 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的安全隐患

2.1 调控人员的工作态度有问题

电力系统方面的相关工作很多细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些事故的发生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有问题,缺乏对工作的细致认真,责任心不够,工作态度决定了工作的方式方法,而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又决定着最终的结果。以自我为中心,总是依靠自己的一些所谓的经验,盲目地进行指挥、违章作业、只要求工作数量却不顾工作质量、对于平时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不能掌握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些都是工作态度有问题的表现。在工作时不按照规定进行指挥,完全靠自己的意愿而盲目地下达错误指令,特别是在面对事故发生时就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后果。

2.2 处理事故能力不够

事故发生时,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人员就是一个临时指挥官,他们要做好整个事故的处理和善后,平时的业务素养以及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发挥其主导作用,要根据专业知识和具体情况对事故有一个基本判断,在关键性问题的处理上一定要果断、镇定、有序的进行,这样才能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有很多调控人员在遇到事故的时候,完全失去了主见,既不能对事故根据专业知识和具体情况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完全处于傻眼状态,这样就不利于事故的处理,甚至会让事故愈演愈烈,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2.3 相关制度执行力不够

任何单位的管理制度对于工作人员都起到了指导和规范作用,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也是如此。工作的进行需要依据制度,而制度的制定对于工作的开展也是一种规范作用。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并能够严格的执行,对于工作中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2.4 配电网相关设备的档案资料不全

配电网整体系统里的相关设备是非常多的,也是非常复杂的,而要想最直观简单地了解各个设备的运行原理和一些故障排除事宜,就需要有准确齐全的设备档案资料。有了这些设备档案资料,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一一排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设备出现的故障做出大致的判断,不仅能够更加准确地解决设备故障,还能节省很多时间以及人力、物力、财力。

2.5 新设备的投入使用把关不够严谨

在新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把关,要纳入统一的调控管理中,请相关部门及时的送交相关新设备的图纸资料,安排配电网调控人员认真地学习了解相关设备的资料,熟悉设备的启动方案,把送来的新设备做好统一的命名编号,对新设备的启动过程也要有具体的掌握,避免因为新设备的运行不当而导致配电网运行故障的情况发生。

2.6 检修工作安排不够合理

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来说,设备的停电检修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有效地防止电网发生故障,对于一些设备存在的一些隐患能够很好排除。其实设备停电检修就好比我们平常做的体检,能够检查出设备本身的健康状况,对于设备的长期稳定的运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对检修工作做出有效的安排,要根据缺陷多少、工作量大小等具体情况做出灵活的实用的停电检修的统筹安排。

3 构建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安全的措施

3.1 提高调控员的安全意识

配电网调控工作相对来说是比较繁琐的,有很多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工作中的很多细节都夹杂着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每一个工作细节,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执行任务,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随意的做出违规举动。在很多重大事故发生的时候,都让人追悔莫及,内心充满着无限的悔恨,但是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逆的,不会再有机会让我们重新来过,所以我们必须要把安全意识落实到每一个调控工作的细节当中,使每一个调控员都能端正思想认识,提高安全意识以及工作责任心。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人员面对再小再琐碎的工作也要做到事无巨细,认真地分析薄弱环节,找出事故的隐患,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让所有的事故都没有发生的机会。

经常定期的召开班组调控安全会是一个加强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好习惯。对于事故要及时的通报,通过事故发生让配电网调控人员进行分析讨论,认真吸取事故的经验教训,做到举一反三,然后将分析讨论中学到的知识用到自身的工作当中,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去查找工作中具有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落实到平常的工作当中,这样就可以杜绝类似的事故发生在自己身上。安全会要结合实际工作,让大家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谈谈各自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吸取众人的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探讨一些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3.2 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人员的心理及业务素质

基础打得坚实,才能承受住重力的压迫,配电网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电力系统的新设备以及新技术会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进入到配电网人员的实际工作中,而这些新设备和技术都需要每一个调控人员去学习和使用,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应该组织配电网运行管理人员对自己工作辖区的变电站设备、电缆分接箱位置以及线路走向等相关情况多做了解,更好地掌握整个配电网系统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多开展一些技术讲座、练兵比武、技术解答等活动。邀请一些技术人才来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来加强配电网运行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定期做一些故障事故演练,让每一个调控人员掌握好实际工作中出现故障事故时要以怎样的心态和方式去处理。

4 结语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高,而对于电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也必须努力地做好相应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电力系统更加稳定安全长久地运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 宋雪超,等.关于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的几点研究

[J].电子世界,2014,(18).

[2] 王江波.10kV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5).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 安全生产管理 问题 对策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关系着国家能源安全可靠、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居等问题。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思想觉悟高不高,关键是看对“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措施落实得深不深、细不细、严不严、力度大不大。本文对电力生产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目前,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卜。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

(二)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无票作业。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了一起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如一些人身死亡事故,就是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变台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

(三)管理工作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

各级领导要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安全网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了解每 个员工的思想状态和喜怒衰乐,既严格要求他们,又热陇关心他们。这是因为,电力生产一线的职工日常工作单调、重复、枯燥,要应对随时发生的电力事故,心理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此外,我们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

(二)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要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帆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可极大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三)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必须从严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组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抓实。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事故。一些工作人员或者是贪图省事,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灾难,而且也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

(四)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

其一,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已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到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并破坏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转售(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其二,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发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认真行使安全监督职能。其三,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五)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创新并与国际安全生产管理先进水平接轨的重要体现。以往的安全管理手段在预见事故的水平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上不尽人意。安全性评价是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动安全生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闭环管理的方法。它综合运用系统工程这一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确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相应的整改和控制措施,达到预防、控制隐患和事故。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对现有的安全工作进行诊断,做到心中有数,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总之,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的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任国明,邵玉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 电力企业;生产事故;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 X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122-0228-01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刻,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

1 目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1.1 安全培训教育缺失

对安全培训教育的强化还不够,安全氛围营造的还不够浓厚,致使职工安全意识薄弱,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工作。例如:未开修理证书就进行维修操作,容易产生触电事故。某些工作需要停电之后才可以操作,但是工作人员平时并不注意,同样易引发伤亡事故。以上事实足以证明安全培训教育是减少电力企业事故发生的前提。

1.2 责任划分不明确

目前电力生产发生安全事故究其主要因素缺乏安全生产的意识,未能及时实施预防措施。如今,几乎每个电力生产企业都采取措施并编制出一些列方针和政策,要求各部门都要各负其职,因为少数单位缺乏安全生产的意识,对待工作往往只是持有简单应对的态度。个部门领导指示忙于表面工作,并未进行更深层面的调查,这就从根本上发现不了问题更不用说去解决问题了;对待工作极其不负责不认真,对某些事故的情况尚未了解清楚就草草了事。

1.3 应急体系不健全

某些企业的应急指挥体系或者应急指挥机构等不健全,不能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进行有序、有力、高效的抢救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没有建立应急准备和应急策划,在事故发生时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1.4 安全监督上措施不力

由于供电企业安全监察部门人员少,专业知识欠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常被一些非生产性事务缠绕,习惯于事故后的调查和责任追究。此外近年来,供电企业农村电力设施发生被窃、破坏的情况比较多。窃电给社会和电力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2 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建议

2.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预警和应急体系

1)电力企业管理人员要时刻做好事故预想,科学合理地完成电网的运行,并把电力设备的检测工作落实;不定时组织面对冬夏用电高峰的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团结协作能力,有针对性的完善物资储备;畅通与当地政府职能机关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改进应急预案,保证应急预案的高度可操作性;建立对不可抗力或者突发事件引起的事故的预警系统,确保应急机制的顺利启动。

2)要配备一个应急指挥调度中心与一个专业能力强大的应急救助队伍。同时应急物资储备也要充分,并且完善满足通信需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应急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将装备技术的发展应用到对应急抢救的服务上,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来强化应急抢救的专家队伍,从而提高应急工作效率。在完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后,可以实现事故统一应急指挥、统一的应急救援,各种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应急演练等目标,进而形成一种宏观的应急处置理念,将临时慌乱救急升级到专业应急处置的高度,为电力企业的安全防御及抵抗灾害等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2.2 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定期对参加生产活动的全体职工加以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隐患意识。在接触新技术和新机械的时候,必须先进行培训,过关后方可上岗操作。这样既能增强员工的操作技术水平又能提高领导的按却生产能力。对某些职务有特别要求的员工必须做到先学习后上岗。安全管理部门要着重强化安全培训业务,使员工能够规范、安全、有责任心的进行业务操作,提高员工的安全工作技能。领导应该从自身做起,起到带头的作用,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在全体电力职工中得到进一步强化。

2.3 加强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目前基本上是与行政管理体系相对应的,也是目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实现的寄出。基层干部务必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基层干部应该更加认真地负起安全责任。

2)安全责任要在执行和实施中得以丰富和落实。所以从客观上说责任是一层更比一层大;而且,几层的工作,要具体到每一个环节,各负其职,责任分明。

2.4 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重中之重,务必严格执行。最为重要的是,班组管理的前提是安全操作,应该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认真落实。某些电力事故在发生时,通常是因为现场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马马虎虎造成的。个别人员因为不想麻烦,自以为是,从表面现象入手,没能做到彻底分析,给个人和亲人制造灾难,同时也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

2.5 实行安全生产监督制度

电力单位根据产权及管理等原因,执行上级监督下级,也就是电力企业监督分电力企业、和子电力企业;以此类推一级监督一级,实行级级监督制度;此外,电力企业系统各单位的的安全生产不仅要接受电力企业的内部监管,更要接收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

3 结束语

安全第一,保证安全才能促进发展。安全生产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所以电力企业的各个部门要加强安全隐患意识的学习,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更要做好安全监督;以上问题是否能够落实及解决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管理者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刘倩.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民营科技,2011,10.

[2]吴继志.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9.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M4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变电站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1.1上好一堂“安全”课,不断强化职工安全意识。针对社会上屡屡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组织职工进行认真学习。吸取教训。并根据实际,上好一堂安全教育课,提高职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使安全工作警钟天天敲、时时敲,常抓不懈,真正使职工认识到,违反安全工作规程(规定)所带来的后果与国、与己、与家庭造成极大的损失和危害。从思想上警觉起来,自觉遵章守纪。做身边无事故,人人身边无违章。

1.2搞好一次安全知识竞赛。使安全工作深入人心。要利用交接班机会,集中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此项活动,使职工的安全知识牢记心里,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各项工作行为规范,不管大小工作任务,首先讲安全,且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工前有交待,工中有检查,工后有讲评的监督机制,使职工认识到安全无戏言,隐患无大小、安全生产掺不得半点虚假,安全管理容不得丝毫懈怠,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安全工作,才能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1.3部析一个事故案例,深刻进行反思。我们针对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认真分析,展开讨论,发动职工人人发言。对照自身找差距,查隐患,深刻吸取教训,认真进行反思。通过此项活动,使职工震动很大,思想上警惕起来,行动上谨慎起来,工作上小心起来,收效也较为明显。

1.4制定好一份措施,增强安全感。通过安全周、安全月活动。要求每个职工认真制定好安全工作措施,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查找不安全隐患、事故苗头,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讲评,对在安全工作方面,遵章守纪突出的个人进行表扬奖励,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较差的,进行批评、教育处罚,做到奖罚分明,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职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感明显增强,形成安全、工作齐抓共管。不论工作怎样紧,安全警钟耳边常鸣的良好氛围。

2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2.1要对变电站的运行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培训,作为一个电力职工,要熟悉最基础的电工知识,知道电路原理,这是很必须的,有了最起码的基础知识,就要学习变电站的各种设备和电网联接了,从一次设备到二次设备,从巡视检查到运行维护,只有都学会了,我们的运行人员才能知道什么地方有电。什么地方危险,有多大的电压,触碰后有多大的伤害。还有变电站在电网中的地位及一些相关联的设备,懂得安全不仅是一个小变电站的问题,更关系到电网的安全供电。只有每个变电站都安全、经济运行了,才能保证我们大电网的传输运行安全。

2.2要对变电站运行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的培训学习。比如《安全生产规定》、《两票管理规定》、《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等。尤其是近几年,电力系统针对安全事故屡禁不止及电力设备日益升级换代的现状,与时俱进地修改了《安全生产规定》和《两票管理规定》,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尤其要对照新旧版本的《安全生产规定》进行学习,真正体会到《安全生产规定》不断修改的意义。知道为什么要进行修改,以前的规定中有什么不安全的因素,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到什么地方。在学习的同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地适应新的设备、新的规定,才能充分地保证我们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建立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2.3要联系实际工作进行学习和培训。书面的东西毕竟只是理论知识,而变电站的运行工作实际是很具体的,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才可以指导我们更安全的工作。比如一个简单的设备巡视,书本上也仅仅是几句极粗略的概述,如何才能更高效、更安全呢?变电站的运行人员必须不断地研究、探讨,不放过任何细节。对每天工作流程,日常例行工作,事故处理,刀阿操作等进行学习、专研。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思考氛围,带动我们的安全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层面。

2.4开展反事故演习活动。针对各种可以预想到的事故进行预想。同时不要分事故大小,全部要开展演习活动。不要为了应付各种检查做各种演习秀。那对我们的安全生产毫无益处。我们只有真正进行了反事故演习活动。事故处理成了一种习惯。当事故真正发生的时候,我们才可以不慌不忙地去正确分析、处理事故,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培养所有变电运行人员一种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促使事故处理能力从经验型转为知识型,不要总等事故发生了才开始考虑如何处理,等事故处理后才去总结处理步骤,要防患于未然。

2.5开展专项主题的学习。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好多问题,而且近年来设备更新很快,我们要抓住新设备投运和更换的机会,组织一些专项的学习培训,对新设备进行培训。了解新设备新在什么地方,与旧设备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安全性,同时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平时该注意什么。还有对一些安全常识要经常进行专项学习,比如紧急救护法。消防逃生法、火灾预防与扑救等,尤其是针对电力设备着火和人员触电的特征进行专题讲座和学习,我们只要自身安全意识和安全设施完善了。才能去预防工作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

3生产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1设备的巡视检查。这是每天都必须要做的,而且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巡视检查一次,遇上特别恶劣的天气及特殊的日子,更要加强巡视。设备的巡视过程中,只要做到细致、认真,按规程执行,什么地方危险,什么地方可以触碰,都要了然于胸。发现问题异常要及时汇报。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3.2倒闸操作,作为一名变电运行人员,倒闸操作是不可少的,几乎每天都可能操作。而倒闸操作相对来说,危险性也是很大的,所以倒闸操作的安全有否,直接关系着个人及设备的安全,倒闸操作要从一开始接受命令起,就时刻高度注意。不能放过操作中的任何细节,更不能偷懒,以为不按规定执行,照样平安无事,存在侥幸心理,任何事故都是由于不小心、习惯性违章、违反各种工作规定造成的,只有提高了安全认识,坚决按规章制度执行,肯定可以避开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保证我们工作和人身的安全。

3.3事故处理。电力设备事故时有发生,虽然随着近年来设备和各种保护手段的提高,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但各种事故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事故时。我们切记不要慌张。忙中出乱是万万要不得的,那样只能使事故扩大化。我们面对各种电网事故,只有沉着冷静,依照事故处理顺序,及时记录,迅速检查,简明汇报,认真分析,准确判断,才能有效地阻断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尽快恢复无事故区域的供电,尽可能地缩小事故范围,尽量减少国家的经济损失。

4提高运行人员安全素质,抓住安全管理的根本

4.1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仅靠灌输式的安全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要造就一种警钟长鸣的氛围,首先应在变电站内建立严密的安全网络,把安全工作重点放在班组,把职工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并确立班组安全第一责任人,落实安全奖罚制度;其次变电站与班组、班组与个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各尽其职。

4.2大力开展“抓好一个活动,开好两个会、落实三个不”的增强系列活动。a “抓好一个活动”就是抓好安全活动,根据规定运行班1个轮班1次安全活动,站内每周1次安全活动,安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各级事故通报或《安全月报》等,分析近期电气设备运行中的不安全现象及设备存在的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让每个职工都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b“开好两个会”就是开好班前、班后会。在班前会上,各班要根据当日工作任务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在班后会上,应对当日班组管理的安全情况作出小结。坚持天天召开两个会,坚持天天敲响安全警钟。c“落实三个不”就是落实“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的措施,站内要求在倒闸操作前的准备阶段,必须检查写好的操作票、工器具是否完好、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是否能够保证完成,此外,在工作中随时提醒运行人员注意执行《安全运行规程》,时时刻刻绷紧安全弦。

4.3强化安全知识学习。要做好安全工作,安全知识是保障。变电站应要求全体职工充分利用时间,多学和学好工作中的安全知识,吃透《安规》,掌握常用的急救知识。为了检验职工的学习效果,应认真执行公司、工区和本站制定的考试制度,对考试没有通过的职工坚决不能上岗。此外,公司、工区每年应定期举办岗位竞赛活动,鼓励优胜者,推动落后者,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为“安全”夯实物质基础。

5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抓住安全管理的重点

5.1检查设备要全面。运行人员要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每班巡查设备,发现缺陷后必须马上填写缺陷通知单,通知工区领导要求检修,值班人员坚持每天定期对设备增加巡查次数,使设备缺陷无处藏身。

5.2治理缺陷要及时。设备一旦发现缺陷,检修班须尽快赶往现场处理,原则应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同时还要求无论是消缺还是检修,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均要一起对检修后设备进行验收,确保消缺和检修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是一个关键的主题,只有保证了安全生产,才能有经济效益,除了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我们的努力,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任何隐患都可以控制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断地在工作实践中完善和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制度等,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谭文林;德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介绍[J];电力安全技术;2002年03期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6

电力 企业 不仅是单纯的生产性企业,而且是具有产、供、销同时进行、同时完成这一特点的商业和服务性行业;是集生产、分配、销售于一体的工商联合体。电力企业的安全。不仅是自身发挥和提高 经济 效益的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因此,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而变电站作为这一联合体上的一个点,其安全生产也关系到整个联合体的安全生产。作为一个电力职工,尤其一直在生产部门工作,对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

1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变电运行人员都要打心底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不是安监部门的事,也不是安全员一个人的事,而是我们每一个电力职工的事,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第一、人人有责”,同时也认识到“责任重于泰山”。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无论是党政工团,还是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其目的都是为了一线的工人服务的,为一线实现安全供电服务的。作为一线的班组。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氛围。为此。我建议大家要:

(1)上好一堂“安全”课,不断强化职工安全意识。针对社会上屡屡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组织职工进行认真学习。吸取教训。并根据实际,上好一堂安全 教育 课,提高职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使安全工作警钟天天敲、时时敲,常抓不懈,真正使职工认识到,违反安全工作规程(规定)所带来的后果与国、与己、与家庭造成极大的损失和危害。从思想上警觉起来,自觉遵章守纪。做^^身边无事故,人人身边无违章。

(2)搞好一次安全知识竞赛。使安全工作深入人心。要利用交接班机会,集中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此项活动,使职工的安全知识牢记心里,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各项工作行为规范,不管大小工作任务,首先讲安全,且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工前有交待,工中有检查,工后有讲评的监督机制,使职工认识到安全无戏言,隐患无大小、安全生产掺不得半点虚假,安全管理容不得丝毫懈怠,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安全工作,才能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3)部析一个事故案例,深刻进行反思。我们针对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认真分析,展开讨论,发动职工人人发言。对照自身找差距,查隐患,深刻吸取教训,认真进行反思。通过此项活动,使职工震动很大,思想上警惕起来,行动上谨慎起来,工作上小心起来,收效也较为明显。

(4)制定好一份措施,增强安全感。通过安全周、安全月活动。要求每个职工认真制定好安全工作措施,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查找不安全隐患、事故苗头,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讲评,对在安全工作方面,遵章守纪突出的个人进行表扬奖励,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较差的,进行批评、教育处罚,做到奖罚分明,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职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感明显增强,形成安全、工作齐抓共管。不论工作怎样紧,安全警钟耳边常鸣的良好氛围。

2 要对全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安全技术培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使变电站的运行人员掌握必要的技术技能和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可靠性,为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生产创造条件。安全技术培训不仅仅是培训安全方面的内容。更要对实际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培训,只有懂技术了,尤其是懂得工作中的实际操作,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了,才可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了解了这些,我们的安全培训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1)要对变电站的运行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培训,作为一个电力职工,要熟悉最基础的电工知识,知道电路原理,这是很必须的,有了最起码的基础知识,就要学习变电站的各种设备和电网联接了,从一次设备到二次设备,从巡视检查到运行维护,只有都学会了,我们的运行人员才能知道什么地方有电。什么地方危险,有多大的电压,触碰后有多大的伤害。还有变电站在电网中的地位及一些相关联的设备,懂得安全不仅是一个小变电站的问题,更关系到电网的安全供电。只有每个变电站都安全、经济运行了,才能保证我们大电网的传输运行安全。

(2)要对变电站运行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的培训学习。比如《安全生产规定》、《两票管理规定》、《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等。尤其是近几年,电力系统针对安全事故屡禁不止及电力设备日益升级换代的现状,与时俱进地修改了《安全生产规定》和《两票管理规定》,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尤其要对照新旧版本的《安全生产规定》进行学习,真正体会到《安全生产规定》不断修改的意义。知道为什么要进行修改,以前的规定中有什么不安全的因素,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到什么地方。在学习的同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地适应新的设备、新的规定,才能充分地保证我们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建立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3)要联系实际工作进行学习和培训。书面的东西毕竟只是理论知识,而变电站的运行工作实际是很具体的,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学习、 总结 ,才可以指导我们更安全的工作。比如一个简单的设备巡视,书本上也仅仅是几句极粗略的概述,如何才能更高效、更安全呢?变电站的运行人员必须不断地研究、探讨,不放过任何细节。对每天工作流程,日常例行工作,事故处理,刀阿操作等进行学习、专研。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思考氛围,带动我们的安全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层面。

(4)开展反事故演习活动。针对各种可以预想到的事故进行预想。同时不要分事故大小,全部要开展演习活动。不要为了应付各种检查做各种演习秀。那对我们的安全生产毫无益处。我们只有真正进行了反事故演习活动。事故处理成了一种习惯。当事故真正发生的时候,我们才可以不慌不忙地去正确分析、处理事故,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培养所有变电运行人员一种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促使事故处理能力从经验型转为知识型,不要总等事故发生了才开始考虑如何处理,等事故处理后才去总结处理步骤,要防患于未然。

(5)开展专项主题的学习。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好多问题,而且近年来设备更新很快,我们要抓住新设备投运和更换的机会,组织一些专项的学习培训,对新设备进行培训。了解新设备新在什么地方,与旧设备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安全性,同时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平时该注意什么。还有对一些安全常识要经常进行专项学习,比如紧急救护法。消防逃生法、火灾预防与扑救等,尤其是针对电力设备着火和人员触电的特征进行专题讲座和学习,我们只要自身安全意识和安全设施完善了。才能去预防工作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

3 还有就是日常例行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变电站的日常例行工作不是很多,总是一成不变的,十分枯燥,每天接触的是几千伏的电压有很大的危险性。但只要我们有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技术水平、较强的安全意识。一定可以克服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保证电网及自身的安全的。

(1)设备的巡视检查。这是每天都必须要做的,而且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巡视检查一次,遇上特别恶劣的天气及特殊的日子,更要加强巡视。设备的巡视过程中,只要做到细致、认真,按规程执行,什么地方危险,什么地方可以触碰,都要了然于胸。发现问题异常要及时汇报。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2)倒闸操作,作为一名变电运行人员,倒闸操作是不可少的,几乎每天都可能操作。而倒闸操作相对来说,危险性也是很大的,所以倒闸操作的安全有否,直接关系着个人及设备的安全,倒闸操作要从一开始接受命令起,就时刻高度注意。不能放过操作中的任何细节,更不能偷懒,以为不按规定执行,照样平安无事,存在侥幸心理,任何事故都是由于不小心、习惯性违章、违反各种工作规定造成的,只有提高了安全认识,坚决按规章制度执行,肯定可以避开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保证我们工作和人身的安全。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海恩法则;墨菲定律;输电线路;危险点预控;高空坠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3

电力输电线路检修过程中具有高处作业工作量大,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交叉作业危险点多等诸多因素的特点,同时还要受工作现场的地形、天气、材料的运输、还有其他许多作业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合理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好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检修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工作,就需要明确现代电力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预控问题,并找到可行的对策。

一、基本概念

(一)海恩法则与墨菲定理

在安全工作领域,有个有名的“海恩法则”,它是由德国飞行员帕布斯・海恩对多起航空事故深入分析研究后得出的。海恩认为,任何严重事故都是有征兆的,每个事故征兆背后,还有300次左右的事故苗头,以及上千个事故隐患,要消除一次严重事故,就必须敏锐而及时地发现这些事故征兆和隐患并果断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或消除。墨菲定律”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墨菲定律的基本观点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规律: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pn=1(1p)n,由此可见,无论概率p多么小(即小概率事件),当n越来越大时,pn越来越接近1,这一结论被著名学者墨菲应用于安全管理,他指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有某人按照错误的做法去做,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

(二)危险点

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动作等。危险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诱发职业病;第二方面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等物质,如停电线路不加挂个人保安线,与人体接触造成伤害;第三方面是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技术或工艺规定,随心所欲地作业。如:有的作业人中在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或后备保护绳,即使系了安全带或后备保护绳也不按规定使用等。

(三)危险点预测

在作业前,通过现场勘察或查阅相关资料,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作出危险点提前预测。

危险点预控法,是对有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点进行提前预测和预防的方法。它要求各级领导和职工群众对电力生产中的每项工作,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机械设备、环境、人员素质等情况,超前分析和查找可能产生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危险点――不安全因素,再根据有关规章制度,研究制定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危险点是一种诱发事故的隐患,如果不进行治理和防范,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有可能演变为事故,事先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就会化险为夷,确保安全。危险点预控,正是这样一种积极预防的有效方法。

(四)危险点的特点

高处坠落事故是输电线路高空作业伤亡事故中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极大的事故,如何有效地防止高处坠落事故对预防输电线路安全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运用墨菲定律的基本观点,通过对近年来所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分析,探讨了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以期达到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中危险点预控的目的

二、危险点的产生分析

只要有安全生产任务,就必然会生成相应的危险点。生产任务结束,危险点也随之消失。

(一)伴随特殊的天气变化而生成

只要出现特殊的不良天气如雨、雪、雾、大风等天气,就有可能生成相应的危险点。天气变好,危险点也不复存在。

(二)伴随线路金具制造缺陷而生成

有些线路金具的制造缺陷不经过技术检验很难发现。而一旦投入使用,在一定的条件下,潜在的缺陷就会变成现实的危害。这就是设备自身问题所存在的隐患。

(三)因工器具维修保养不善而生成

一些工器具存在的缺陷――危险点,不都是在制造时就存在,而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如果缺乏认真检查和必要的试验,带故障使用或留有隐患,它就会给作业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威胁

(四)冒险违章作业直接生成

《安规》是我们电力系统安全工作的经验总结,对控制和避免危险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违反《安规》,冒险作业,就会使处于安全状态的作业环境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不仅不能控制已存在的危险点,还会生成一些新的危险点,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这是人身伤亡事故产生的根源。

(五)习惯性违章极易使危险点诱发为事故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习惯性违章是导致事故的人为因素,危险点则是引发事故的客观因素,习惯性违章与危险相结合,很容易造成事故。

(六)习惯性违章往往会人为地制造新的危险点

在一些具体的作业过程中,如果人们坚持按照《安规》操作,不渗入习惯性违章的成分,就不会生成危险点。但是,如果人们固守违反《安规》的旧的传统做法和工作习惯,本来不存在的危险点的作业过程也会生成新的危险点,进而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七)习惯性违章会掩盖危险点的存在

习惯性违章者,往往抱有侥幸的心理,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而掩盖其存在。

(八)习惯性违章会使危险点演变成事故

一些客观存在的危险点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时才会演变成事故,而人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恰恰为已经存在的危险点演变成事故提供了这种条件。

(九)习惯性违章会使危险点扩大

许多输电线路检修工作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并不是偶然的,不仅是工人,甚至一些检修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也很淡薄。虽然在每一个工作现场,只要问起有关安全方面的问题,工作负责人都会大谈对员工进行的安全教育。员工们知道按照规定应该如何操作,但是不知道违反操作会产生什么后果。因此不能忽视小概率危险事件。由于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实验或活动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就给人们一种错误的理解,即在一次活动中不会发生。与事实相反,正是由于这种错觉,麻痹了人们的安全意识,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结果是事故可能频繁发生。纵观无数的大小事故原因,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是导致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的根本原因。墨菲定律正是从强调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的角度,明确指出:虽然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在一次实验(或活动)中,仍可能发生。危险点演变成现实的危险以后,如果及时采取措施,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而在危险点演变成现实的危险之后,又遇到习惯性违章行为,则会使危险点进一步扩大,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同时,习惯性违章是生成和引发危险点的人为因素,要有效地控制危险点就必须根除习惯性违章。因此,不能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危险点具有潜在性

高空坠落事故是电力行业最常见的事故,导致高空坠落事故的几种主要方式:检修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发生高空坠落、高空作业时失去安全带的保护发生高空坠落、上铁塔时手脚未抓牢发生高空坠落、线路金具质量不合格,发生断裂高空坠落、倒塔断线时发生高空坠落。根据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说明危险点具有潜在性,这种潜在性,一是指存在于即将开展的检修作业过程中,不容易被人们意识到或能够及时发觉而又有一定危险性的因素。如:输电线路故障抢修工作刚开始,抢修人员在登塔作业时,由于没有进行现场勘察,线路改造相关资料有误等原因,结果造成延误供电时间,损失供电量。这件事反映出班组现场勘察工作不到位,过分的相信资料而资料没有及时更新,工作过于盲目开展。二是指存在于作业过程中的危险点虽然明确地暴露出来,但没有变为现实的危害。应该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危险点都必然会转变为现实的危害,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是,只要有危险点存在,就有可能危及安全。例如,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中,输电线路必然存在交叉作业,那么高处落物就是一个具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必须谨慎地防范。又如输电线路塔上有人作业,由于高空坠物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在没有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有人在作业铁塔下面行走的危险点。

四、危险点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

现实中,人们往往等到出了问题之后才忙于做处理事故、案件的“事后”工作,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反思,总结教训,最后得出“惨痛结论”。亡羊补牢,加强防范,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安全工作最好的办法还是将着力点和重心前移,在找事故的源头上下功夫,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及时发现事故征兆,立即消除事故隐患,比如近来政府取缔黑煤窑,每取缔一座就等于清除了一个重大事故隐患,从根本上防止了严重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安全责任人要在防止事故上多用一点心,紧绷一根弦,多尽一份力,同时注重群策群力,让大家多想办法、多出点子,让每个人意识到“防事故人人有关,人人关心防事故”,如此,防事故的意识增强了,责任到位了,防范得力了,必能防患于未然

在输电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的特点是高处作业工作量大,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多工种交叉作业危险因素多,极易发生事故,因此,带电作业在我国各行业中属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发生事故不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又会造成家庭的不幸和悲痛,影响企业的声誉,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为此,对电力企业的伤亡事故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从中找出事故的成因及对策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根据近年来所发生在电力企业的“四大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极大。因此,减少和避免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降低电力企业伤亡事故的关键。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危险点的复杂性是由于作业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决定的。每次作业尽管任务相同,但由于参加作业的人员、作业的场合地点、使用的工具以至于所采取的作业方式各异,可能存在的危险点也会不同。而相同的危险点也有可能存在于不同的作业过程中,所以治理危险点的工作不能一劳永逸。这就是我们现在工作中进行的厂部危险点月分析,分场周分析,班组日分析制度的根本所在。

五、危险点具有客观实在性

生产或科学实验活动中的危险点,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它,它都会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而一旦主观条件具备,它就会由潜在的危险变为现实――引发事故。然而,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一些同志对潜在的危险点不愿意认真发现,甚至于对已暴露的危险点也是视而不见的,其结果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危险点的客观实在性告诉我们;分析作业中的不安全因素,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有什么危险点就承认什么危险点,进而研究和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加以防范,决不能采取回避态度和抱有侥幸的心理。

六、危险点具有可知可预防性

我们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它常常隐藏在作业环境、机器设备或作业人员的行为之中,但是按照辩证的观点来看,一切客观事物都是可知的。那么只要我们思想重视,认真分析每一项具体施工及维护工作,采取的措施得力可靠,危险点也就完全可以在我们的日常作业中预先得到识别和预防。

七、危险点预控的一般措施

墨菲定律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长鸣警长鸣。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的发生,而事故是一种不经常发生和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比较小,就是人们所称的小概率事件。由于这些小概率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发生,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这恰恰是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墨菲定律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要想保证安全,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手段和措施,消除人们不希望有的和意外的事件。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事故案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是各种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任何重大事故都是有端倪可查的,其发生都是经过萌芽、发展到发生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每次事故的隐患或苗头都能受到重视,那么每一次事故都可以避免。据报道,为确保“嫦娥一号”卫星的安全,几乎每个系统、每台仪器都配有应对“意外”的备份,即“故障对策”。可见,平时只有精心,关键时才能放心;平时只有周全,关键时才能安全。能不能做到精心、周全,一丝不苟,说到底是事业心、责任感问题。所以,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应当消除事故案件“难免”的消极思想,坚定“可防”的信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把安全稳定工作抓到位。墨菲定律的内容并不复杂,道理也不深奥,关键在于它揭示了在安全管理中人们为什么不能忽视小概率事件的科学道理;揭示了安全管理必须加强安全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原则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对于人们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广泛采纳以上措施和建议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管理,认真执行现行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高处坠落事故是完全可以减少和避免的。

(一)认真了解即将开展的作业情况,分析即将开展的作业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给工作提出的课题,同时,回顾过去完成同类作业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作为预测此次作业危险点和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的参照。过去完成的同类作业与此次作业的情形越相近,其可参照性就越大。而对此作业的情况越熟悉,所分析的特点越透彻,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得越充分,找出的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就会更加全面、准确。

(二)利用每日早会、周安全活动以及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具体的分析预测,应把每项即将开始的作业的全过程,分成若干阶段,让大家逐个阶段地寻找有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并提出安全防范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应尽可能把所有的危险点都找寻出来。

(三)紧紧转绕已确定的危险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向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交底及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坚持运用作业中危险点预控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

(四)安全教育:认真搞好以《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为中心的安全教育。

(五)持证上岗: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六)体格检查:没有妨碍从事高处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者,方可上岗。

(七)按规定使用安全工器具:安全帽、安全带和后备保护绳拯救了大量职工生命。

(八)交叉作业:带电作业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避免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员。

(九)设施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等必须在施工前检查与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危及人身安全者,必须停止作业。安全设施因施工作业需要变更或临时拆除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的替代措施。

(十)安全技术方面的防护措施: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可分为预防坠落和减轻坠落伤害两类。

(十一)高空作业。作业人员应从铁塔脚钉上下,不得在铁塔斜材进行攀登。攀登过程中,必须手抓牢固脚踩的必须可靠。

八、结论语

海恩法则与墨菲定理墨菲定律的内容并不复杂,道理也不深奥,关键在于它揭示了在安全管理中人们为什么不能忽视小概率事件的科学道理;揭示了安全管理必须加强安全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原则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对于人们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广泛采纳以上措施和建议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管理,认真执行现行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高处坠落事故是完全可以减少和避免的。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发生,要有效地控制危险点,必须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危险点预控理论来指导日常工作,坚持每月、每周、每日的危险点预测分析制度,彻底杜绝习惯性违章作业,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的上岗到位监督管理的责任心,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广泛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设施。努力消除危险点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就能保障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向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墨菲定律.

[2]海恩法则.

[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8

为了保证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法》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工程项目部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1、工地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119报火警救助。2、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好事故现场。3、负责指挥调动工地现场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4、协助公司和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5、协助公司及上级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地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切实防止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6、负责安排专人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使各级人员都受到安全教育,在切实做好预防措施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上级部门,争取尽快批准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一、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特确定以下为可能引起重大事故类别1、坍塌:包括建筑物、堆置物、排山、土石方、深基坑(槽)倒塌等;2、高处坠落:包括从架子、高支模、卸料平台、屋顶坠落以及从平地坠落地坑等;3、触电:包括雷击伤害;5、物体打击:指落物等碰伤的伤害;6、火灾爆炸;7、中毒。二、应急准备中应遵循的原则1、设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建立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加强业务学习和训练,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对应急场所工作人员应进行岗位教育和防火、灭火知识的培训。2、工程开工前应制定本项目的保卫、消防方案,内容包括:防止发生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可能发生事故现场应配备的器材;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对策及信息传递。3、根据作业场所、储存、运输物品的数量、品种的不同,配备足够数量、种类的应急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时检查,做好标识、防止失效,检查要有检查记录。二、应急响应中必须遵循的原则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2、项目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3、疏通事故发生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到安全地带。4、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5、截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6、项目设紧急联络员一名,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作,明确联络地址和电话。7、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部门负责人应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三、重大事故报告及报警原则1、工地现场任何人发现发生重大事故的,必须立即报告工地负责人,工地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公司总部,并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抢救工作,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119报火警救助,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工程总部及公司领导。2、公司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公司应急救援组赶赴施工现场,组织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同时将事故的概况(包括伤亡人员、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分别用电话和快报的办法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十、救援器材及设备1、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2、交通工具:供指挥、联系、救援的用车3、急救药品及器材: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救援器材及灭火器等。各类事故的预防1、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中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1)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①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好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落,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②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③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④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⑤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⑥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⑦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指挥,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⑧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⑨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2、触电事故的预防触电事故和其它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当流经人体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仍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三分钟内就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事故是极易发生的。所以,施工中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1)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①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企业的法人公章。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输验收手续。②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③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④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⑤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护。⑥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⑦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离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⑧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⑨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TN—S或TT的三相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时存在TN—S或TT两个供电系统。注意事项有:a)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设备做保护接地。b)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房配电柜两侧做重复接地,配电箱(二级)及开关箱(三级)均应做重复接地。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4≤Ω。c)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d)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e)电动设备和机具衽一机、一闸、一漏电、一箱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严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丝。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f)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3、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施工需要一定数量的可燃板材,这些材料如果处理不妥,防火措施不力,极易发生火灾,在施工阶段,也需要大量的乙炔和氧气,对钢筋进行焊接,如盛装乙炔和氧气内的钢瓶储存方法不当,使用不规范,也容易发生因气体泄露而产生的气瓶爆炸事故。因此,加强对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是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生命安全,企业利益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有效措施。(1)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安全措施:①组织措施a)要建立、健全消防机构。指挥部、项目分部要成立义务消防队,并明确指挥部、项目分部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b)指挥部、项目分部要加强对员工、外来工进行消防知识的教育,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技能的培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每年要进行不小于一次的消防演练。c)办公场所、集体宿舍、设备、材料堆放场所要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d)制订事故发生时的扑救方案和人员疏散步骤、方法和路线,使事故的损失将到最低。②管理措施a)各单位要按规定设置乙炔和氧气瓶的库房,气瓶储室通风要良好,在库房门口张挂醒目的放火警示标志,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b)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c)在易燃易爆场所动火作业,必须先办理“三级”动火审批手续,领取动火作业许可证,并做足防火安全措施,方可动火作业,动火时要设专人值班,随时观察动火情况。d)严禁对盛装过有可燃气体的容器进行焊接。e)焊接(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参加劳动、消防部门的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焊工证后,方可上岗,在作业时应做到“八不”“四要”、“一清”。f)集体宿舍的用电要由持证电工安装,不准乱拉乱接电线,不准在电线上凉挂衣物,不准在宿舍内使用明火、电炉、气化炉具,不准使用电热器具和烧香拜神,严禁躺在床上吸烟。g)仓库存放物品应分类、分堆储存,甲、乙类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储存。h)储存丙类固体物品的库房,不准使用碘钨灯和超过60瓦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的灯具。i)库房内设置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管保护,每个库房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开关箱,做到人离断电,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j)厨房不准同时使用煤气炉、柴炉和油炉。(2)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①发生火灾和爆炸,首先是迅速扑灭火源和报警,及时疏散有关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治。②火灾发生初期,是扑救的最佳时机,发生火灾部位的人员要及时把握好这一时机,尽快把火扑灭。③在扑救火灾的同时拨打“119”电话报警和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及领导报告。④在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立即指挥员工撤离火场附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灾区域扩大。⑤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区域进行保护。⑥及时指挥、引导员工按预定的线路、方法疏散、撤离事故区域。⑦发生员工伤亡,要马上进行施救,将伤员撤离危险区域,同时打“120”电话求救。4、中毒事故的预防监控措施在工程施工中,一般常见的中毒事故主要有锰、苯中毒、液化石油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地下建筑内、人工挖孔桩井底窒息等。遇到中毒紧急情况时,必须:保持冷静;确保自己安全;报警和电话求援;将患者移离危险区;实施第一救援。(1)防止锰中毒的预防措施集中焊接场所,可以采取机械抽风系统,即在每个焊接作业点上方设置吸烟尘罩,将锰烟尘吸入支管道,再汇入总管道,经过过滤净化后再进行排放。现场焊接作业场狭小,流动频繁,每次焊接作业时间短,难以设置移动排毒设备,装置焊接时应选择上风方向进行作业操作,以减少锰烟尘的危害。(2)防苯毒的技术措施有:1)通风不良的车间、地下室、污水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钢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害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2)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苯中毒和铅中毒。3)涂刷冷沥青,凡在通风不良的场所或容器内涂刷冷沥青时,必须采取机械送风、送氧及抽风等措施,不断稀释空气中的毒物浓度,如果只送风不抽风,就会形成毒气“满溢”而无法排出,仍易中毒。(3)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措施凡是含碳的物质如煤、木材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且不易解离。一氧化碳的浓度高时还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而中毒。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环境,如燃烧、浓烟,且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伤员有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昏厥等症状特征,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注射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硷或回苏灵等,同时给氧。也可对昏迷者人中、十宣、涌泉等穴针刺,待病人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方可送医院。(5)液化石油气中毒应急措施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组成液化石油气的全体碳氢化合物均有较强的医学专用作用。但因它们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常压条件下,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无影响。若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浓度很高,从而使空气中氧含量减低时,就能使人窒息。中毒后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并有四肢麻木及手套袜筒形的感觉障碍,接触高浓度时可使人昏迷。对此类伤员要立即脱离现场,解衣宽带,保暖,吸氧。使用脑细胞代谢剂,如细胞色素C、ATP、辅酶A和维生素C、B1、B6、B12等静滴。有呼吸衰竭者可用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洛贝林等。十三、本预案的发布和修改程序本预案经公司安全委员会会议通过,有公司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本程序的修改须重新经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由公司重新发布。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指管理者针对生产过程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以及协调控制等的一系列活动,以保障整个生产过程安全与职工人身安全。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安全,旨在分析、发现以及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杜绝事故发生和职工职业病,避免经济损失,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促使企业生产活动顺利开展,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企业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单件性、离散性、劳动密集型等特点,是事故高发的行业,我国建筑行业的死亡率、工伤率居高不下,是继煤炭、交通领域之后的又一大事故高发行业,建筑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类别与时间规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多存在于高处交叉作业、垂直运输、电气工具使用以及基础工程作业中。伤亡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事故,施工坍塌和中毒事故等类别,这几类伤亡事故是建设施工中的最主要伤害,死亡人数占每年因工死亡数的比例超过三成。

高处坠落以从脚手架上坠落、在拆除井架时、在临边和平台等作业场所、拆除塔吊时为主要类型。由于在脚手架上吵闹,休憩;悬空作业、探身作业身体探出度过大;饮酒高处作业和不使用安全带;扣件不符合规定要求;施工管理部门忽视安全防护用品的发放、忽视安全检查;施工安全制度不尽完善;没有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恶劣天气作业等都可能造成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事故通常由高空落物、崩块、滚动体,硬物、反弹物、器具、碎屑和破片的飞溅造成。由于工人安全意识差、作业;施工人员违规操作、违章施工;在施工中精力不集中、操作不当、误操作;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失灵、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采光或照明不足导致的施工人员视角疲劳;施工场地狭小,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物体飞出,极易导致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施工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低,操作不熟练;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误操作;施工或操作时未使用合适的防护服及工具,未能合理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机械设备老化并没有很好的履行保养维修制度;安全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另外还有照明、通风、温度、湿度等环境方面的原因。

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事故。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电击会破坏人体呼吸、神经系统以及心脏,甚至产生生命危险。电伤是由于电流的热、化学以及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用电知识;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用电检查不到位、未穿戴防护用品;接错电线、相零反接;违章操作、麻痹大意;电气设备年久失修,破损设备线路未及时更换;潮湿的施工环境;紧邻高压操作等等都会引起触电事故。

施工坍塌事故包括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事故,拆除工程中的坍塌事故,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事故,施工现场的围墙及在建工程屋面板坍落事故。

中毒窒息事故会发生在工人清理污水管时,在人工挖孔桩中、在顶管施工中,在室内取暖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形中。

从时间上来看,上午6点到9点的时候事故比较多,工作分配、安排任务后工人到各自的岗位上,7:30点以后工作会达到满负荷,但是这个时间段工人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容易出现伤亡的事故。而9点到12点的时候,工种交叉作业增多,工人手头的活越来越多,这个时侯只要稍微有点分心就会发生事故。下午将近6点快下班的时候,工人的注意力又开始分散,极易发生事故。晚上6点到9点,有时为了赶工期,晚上要加班,夜间灯光、环境等各种因素和个人体力、精神下降,也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通过对伤亡时间分布的分析,提示我们可以在事故高峰期的时侯,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这样就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成因溯源

2.1 宏观原因

从宏观方面来讲,我国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多但不全,执行力不够,建设部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政府机构管理不到位,也形成了一定的安全管理真空。

2.2 主体原因

施工单位是建筑安全活动的主体和核心,建筑安全问题主要出在施工单位的身上。人的主体,包括管理人员、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操作工人和其他人员等。他们的对安全的忽视是事故的重要原因。比如忽视安全和警告、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危险作业、高速作业;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工代替机械工具违章操作、人为的安全装置失效等都是人作为主体的危险因素。物的主体包括原料、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燃料和动力等。诸如工具、设备的装置结构不良,零部件磨损和老化、材料强度不够;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等。毋庸置疑,物主体的危险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物质基础,势必造成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从而转化为安全事故。

2.3 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不良、不安全的环境往往会引发安全事故,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气象水文、地质岩石等自然环境的恶劣变异以及温湿度、通风、采光、照明、噪音、振动、空气质量等工作环境方面的缺陷。事故产生的间接原因是管理方面的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诸如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等技术缺陷;安全施工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经费不足,未能执行良好的安全检查或错误的检查指导等不合理状况;未能执行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等原因。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企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排除安全隐患消除安全事故已经到刻不容缓的地步。建筑企业是安全生产的真正责任主体,只有认真的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明确和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才能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建筑企业内部必须制定包括教育制度、检查制度、技术制度、奖惩制度在内的健全的安全制度,明确各层安全管理考核指标,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严格要求员工必须照章办事,遵章守纪,抛弃主观感觉的错误观念,建立客观的科学的安全观念。从法规、文化、技术、管理等方面有组织的开展系统的安全培训,尤其对农民工的安全意识要特别加以关注,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把建筑安全政策法规与安全行为准则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规范,大幅度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要加大安全技术方面的投入,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 邢哲.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J].中华建设,2008(02).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电工技能;安全教育;现状;对策

问题的提出

安全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因为电工原因而造成安全事故,致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反思这些案件,从电工身上找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引起的:(1)误操作。主要是操作程序颠倒、操作环节遗漏、操作对象出错等。(2)技术水平不高,不懂运行指标。主要指电气数据显示不对时,电工仍不采取措施。(3)设备本身存在问题。主要指设备因质量和使用寿命等原因而造成事故。(4)电工的身心素质差。反映在处理突发事故时不冷静、反应迟钝;平时没有全面细致的工作习性;缺乏责任心,对事故隐患不及时作出处理,使小故障发展成大悲剧。(5)工作经历差异和本工种经验积累欠缺。

作为专门从事培养电工类技工的职业培训学校,在电工技能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操作的能力,是一件十分迫切又非常重要的事。仅靠学校教育是无法满足安全教育提出的各项指标和要求的。针对以上事故分析中提出的五个方面,哪几点是可以在教育阶段实施的?用怎样的教育方法使安全教育最有效?以什么为抓手来确保电工少出安全事故?这是培训学校和电工专业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现状分析

在生产现场,经验丰富的电工都会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对刚进入工作岗位的电工说这样的话:你做不好可以学,做不完可以明天接着做,这些都不要紧,但安全是第一位的。与此相比,在电工专业教育中,这种把安全放在首位的思想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体现得远远不够。下面,笔者从六个方面对现状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目前,职校的电工类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技能教学,都偏重书本内容。理论教学以讲授工作原理、器件结构和线路工艺为主;技能教学在执行书本内容的同时,参照技能鉴定中心提出的技能等级鉴定要求在做。分析这两块内容的教育全过程,发现有关安全教育的内容很少,许多地方是一笔带过。如果查一下电工专业教师的教案不难发现,针对安全教育的章节内容不会超过全部章节内容的10%。教育内容如此,电工专业学生安全意识肤浅、没有处理安全隐患能力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教学方式如果问及电工专业教师,安全知识怎么教?回答通常会是:像教理论知识那样教。考试也是像考百科知识那样,用一些问答题、是非题、选择题来实施。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产生怎样的教育效果呢?就像教学生游泳,你让他背熟了全部游泳技巧后,照样不会游泳,甚至可能淹死。教师认为学生通过安全知识考试就高枕无忧,实为实践安全埋下了隐患。

教学环境在学校里,学生的实训环境都是在教师周密布置下创设的。为了保证学生在操作时不出安全事故,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诸如“10个严禁”、“20个不准”之类。即便这样,教师还是放心不下。在学生操作时,教师一直在边上指导,反复对学生强调:通电只有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不允许学生自己通电操作。带电操作更是被严令禁止。学校制定如此严格的制度,看上去是在为学生的安全着想,其实是在剥夺学生增加体验的机会。这样的环境训练出来的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也会以为工作岗位像实验室,对安全不加重视。经验丰富的电工都有这样的体会:学校出来的电工,开始几年,胆子都是非常大,什么也不顾忌。劝说他们时,还不以为然。有的甚至会认为是经验丰富的电工多事。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安全方面的切身经历与体验。

教师电类专业教师大多缺乏生产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在讲安全知识时非常空泛、枯燥。教师自己没有体会,如何让学生有所收获?结果是:学生不爱听,教师后来也就不再讲了。因为教师的缘故而使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的例子确实不少。

学生笔者所在学校接受初级电工学习的学生大多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年轻人的心理特点决定着喜欢冒险、考虑问题不全面、做事缺少细致周全的习惯。这些都是与安全要求相背离的。对这样的学生,强调安全意识、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

考核目前,电工类专业技能考核都是以装接线路为内容,线路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考核的最后成绩。考核标准中对线路正确与工艺规范要求很严格,也占去了很大的比例。而安全考核所占比例很少。究其原因,专业教师不知道安全知识的考核方法就是其中之一。这势必导致学生缺乏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职业学校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六项对策:

教学内容对电工类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1)素质。每一个行业都对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有相应的素质要求,电工作为一个特殊工种,对从业人员素质更是提出了专门的要求。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素质要求,是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是不能从事电工工作的。(2)技术。主要包括:①熟悉安全数据。如安全电压、安全电流、各种情况下的绝缘电阻值等。②处理技术。如工具、仪表的使用,保护设施的添置。③设备知识。如质量要求、环境因素、使用寿命等。(3)安全规程。主要包括:①对操作者的要求。如健康状况、是否喝酒、是否正患感冒等,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处理不当会出安全事故。②操作规程的执行。国家有专门的操作规程,必须非常熟悉。(4)案例知识。主要是指企业电工安全事故案例。一般的工厂,都会对每一次事故有详细的事故记录与原因分析。应利用这些材料,结合学生与学校实际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方式几年前,对安全要求非常高的高配操作证只要通过理论考试就可取得,但后来发现,通过了安全理论考试的高配电工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出错,有的甚至屡出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生产和人员生命安全。实验证明,安全教育采用理论教育的方式是不行的。许多学生通过安全理论的学习,知道了怎么做,但实践时不知所措。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基础,大部分的教育还是要依靠技能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实施。所以,化理论内容为可操作的内容,是电工类安全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必须进行的改革。这项工作做好了,安全教育才会真正收到实效。目前,已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例子,如:(1)触电与急救处理办法。用橡皮人作教具,练习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心脏挤压法。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做一遍,自己做过的东西往往不会忘记。(2)高压接地环境的自我保护法。让每一个学生练习遇到有高压线接地、或者高压电缆击穿时的自我保护方法。练习时,学生排在一起,并脚小步跳。既有趣又有效。显然,这比上理论课、仅凭口头讲述要好得多。(3)练习听声与嗅味能力。让学生从几种特别的声音中区别出:电机是否缺相运行、是否转子扫膛、内部线路是否闪烁等;再从几种气味中嗅出:电机绕组是否短路、是何种程度的短路、电缆绝缘是否受损、受损到怎样的程度。对电工而言,这些是判别安全事故的重要技能。电工专业教师可以与经验丰富的电工一起做这个工作,培养学生具有灵敏的听觉和嗅觉。(4)练习学生的反应速度。反应是不是快、第一判断是不是准确,对电工处理安全事故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环境企业的生产环境与学校里学生的实训环境有很大的区别。作为学校,要想方设法创设类似企业生产现场的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学会安全操作,这才是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习处理安全事故能力的最佳途径。作为电工类专业的学生,终归是要到企业环境中从事电工工作的。那样的环境,有可能是一个陈旧的车间:线路老化、超载,设备、开关故障不断;也有可能是一个尘埃很多而且还是带电尘埃的环境;还有可能是一个酸性环境;可能是一个易爆环境……这些,作为电工是必须面对与早做准备的。在具体教育时,专业教师可以就各种环境下的安全操作各做一个模块,像导游专业的学生做模拟导游一样,让学生深入到特殊环境中,一个模块接一个模块地练习安全操作规程,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如何在执行学校安全制度的前提下,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安全操作经验?对电工类学生而言,最典型的就是“带电操作”。允不允许学生带电操作确实是让许多专业教师左右为难的事。不会带电操作的电工肯定是不合格的。而现在,许多实验室连学生自己通电都被禁止。这样的学生出去,如何当电工?笔者认为,在专业教师的监护下,在穿戴防护用品后,带电操作应该是可以的,而且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练习这项安全操作技能。在具体练习过程中,专业教师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一个观点:电工在处理问题时,开始都是要把处理对象看成是带电的,经过测验后,确认不带电的情况下,还要做好突然来电情况下的安全保护措施,以防万一。事实证明,经过带电作业训练的学生,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比没有受过此项训练的学生要强许多。

教师有两个途径可以解决专业教师自身在安全教育上存在的不足。一个是请进来,让经验丰富的电工来教安全教育课。每一个经验丰富的电工的身上都有许多关于安全的案例,这些案例是最好的教育内容。另一个途径是走出去。专业教师去生产现场收集安全案例,体验各种生产现场,参与企业的电工作业。专业教师有了切身感受,教起安全教育课,效果就会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