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可行性分析十篇

时间:2023-05-29 15:09:10

方案可行性分析

方案可行性分析篇1

养老金缺口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各界讨论的问题。它是在我国养老金由现收现付的统筹制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统账结合”制度)转变过程中产生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金缺口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本文对延长退休年龄、加税和“以房养老”制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当前延长退休年龄和加税都不是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较好的方案,唯有“以房养老”制度可以发挥较好的功效弥补养老金缺口,较好地解决我国养老难题。

【关键词】

养老金缺口;可行性;以房养老

一、养老金缺口产生的原因

(一)转轨成本

我国从1984年开始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实行现收现付的企业(单位)养老制,199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转变。在此之前已经退休的“老人”,和已经参加工作尚未退休的“中人”并没有个人累积账户,他们要享受改革后的养老金待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数额巨大的养老金隐性债务,人们通常将它视为体制改革带来的转轨成本。

(二)人口老龄化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也不断加剧。我国“未富先老”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养老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养老金缺口也在进一步加深。

(三)养老金“双轨制”的实行

所谓养老金的“双轨制”,就是国家存在两种养老金执行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也就是说,公务员在退休后可以无偿地享受国家财政发放的高额的养老金。前一种是由企业缴纳占工资总额的20%,职工缴纳个人工资的8%。一般来说,按正常工作年龄,据相应的缴费比例,退休后每月拿到的养老金约为在职工资的60%。按照现行的制度,后一种制度下,公务员退休后能拿到退休前工资90%的退休金。“双轨制”下巨大的不公平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满,退休金“并轨”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二、养老金缺口三种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社会各界对养老金缺口问题的解决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得出有代表性的三种方案:延长退休年龄、加税以及“以房养老”制度的实行。

(一)延长退休年龄

延长退休年龄被认为是解决养老金资金缺口问题最迅速有效的方案。但是作者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在当前事实上是弊大于利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严重影响了我国就业的稳定性。目前,我国每年退休人数在600万左右,一旦延长了退休年龄,就意味着每年有600万的就业岗位不能提供,加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GDP已从10%的增长率下降到7%,根据奥肯定律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这将会造成每年300万劳动者的失业。一旦延长退休年龄,就会造成每年约900万人的失业,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就业的稳定性。就业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是我国民生之本,所以,延长退休年龄在当前还不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二)加税

我国社科院最近提出,可以采取“广税基,增加税率”的方法弥补养老金缺口,即在全面实行“营改增”,将增值税税率由17%提高到20%,以此弥补养老金缺口。作者认为,这种方法也是不可行的。具体原因如下:

1.养老金缺口解决的根本方法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但是,加税事实上会造成企业税负加重,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企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国养老金缺口问题的解决无本无源。

2.养老金缺口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口结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作用,加大赋税不能解决人口结构问题,作用不会显著。

3.造成养老金资金缺口问题还与“双轨制”的实行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加重赋税与此毫无关系,不但不能解决“双轨制”的副作用,反而还造成了其他不必要的破坏。

(三)“以房养老”制度的实行

“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以房养老”在西方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养老制度,实行效果较好,近些年来我国才将其引入国内。本文通过对“以房养老”的阻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1.“以房养老”制度的阻碍因素

(1)养老观念上,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是“养儿防老”,将自己居住多年的房产抵押给养老院,不给子女,许多老人和年轻人还难以接受。

(2)养老产品的缺乏成为“以房养老”制度实行最大的障碍。

(3)缺乏养老金金融业务统一平台,养老金大环境还未完善。

(4)我国房价存在波动,收抵押的房屋大致接近我国70年房屋年限,房屋抵押对老年人以及保险公司、银行都存在较大风险。

2.“以房养老”制度的促进因素

(1)社会保障功能相对弱化,需要“以房养老”制度作为其重要补充。

(2)老人独居率与房屋私有率的提高。

(3)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技术层面的不断提高。

(4)西方“以房养老”制度的借鉴。

三、解决我国养老金缺口的合理化建议

(一)进一步推动“以房养老”制度的实施

“以房养老”制度在我国,相对于其他解决方案,具有更大的可行性。我国可以借鉴西方成熟制度,结合我国国情,从制度、技术、观念等方面不断完善“以房养老”在我国的推广,从而解决我国的养老金缺口问题。

(二)进一步加大财政补充。

我国养老金收取和发放有着“高缴费率、低养老金替代率”的特点,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维持和补充,这也是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较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方案可行性分析篇2

关键词:三辊闸;通道系统;智能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

中图分类号:F270.7;F224

三辊闸通道管理系统是为了解决其旧摆闸通道管理系统无法实现严格一卡一进、无法实现和校园卡账户的有效整和等缺点而开发的。三辊闸与IC卡读写器结合,便构成智能三辊闸;智能三辊闸与计算机收费管理软件结合,便构成智能三辊闸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收费功能、门禁、考勤、限流等功能。智能三辊闸管理系统是采用非接触式智能技术,研制开发的智能系统,它主要由计算机、智能读卡、智能三辊闸、智能卡,管理软件等组成。既可联网运行,又可脱机运行。

1 通道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1 实用性。三辊闸门禁通道功能应符合实际需要,不能华而不实,片面追求系统的超前性,势必造成投资过大,与实际应用不符。因此,系统的实用性是首先应遵循的第一原则。

1.2 易操作性。三辊闸门禁通道系统的前端产品与软件的操作简单易明,一般用户或操作人员通过简单的培训或提供的说明书即可独立操作。

1.3 安全性。采用TCP/IP组网,可靠性更高、性能更稳定。开闸时间约为1秒,开闸无滞后现象。

1.4 可扩充性。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应具有预备容量的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能。

1.5 脱机运行。智能防尾随翼闸不仅可与计算机连网运行,而且还可以脱机工作。智能防尾随翼闸根据系统下载的参数,自动判断ID卡是否有效,决定是否开闸,并把开闸、收费记录,存于存储器中。

1.6 运行平稳。一体化机芯设计,运行更平稳,噪音低。

1.7 强大的处理能力。技术领先,闸机核心部件采用32位工业控制处理技术,控对逻辑控制更准确。

1.8 具有计数功能。通过外接屏显示可方便管理人流量。

2 系统结构图

三辊闸通道管理系统由三辊闸、三辊闸控制板、控制器、读卡器、显示屏、前置程序服务器、PC机等组成。前置程序服务器用于部署一卡通平台、控制板用于部署中间件程序、PC机需配备读卡器用于会员登记注册;

控制板、前置程序服务器、PC机将直接接入校园网;

3 软件平台关键设计

3.1 数据库。考虑到数据的集中管理,用户的数据量、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可长期的使用系统,因此,建议采用大型ORACLE 10数据库,可确保数据的安全稳定运行。

3.2 操作系统。系统采用Java开发,可跨平台应用,因此,应用系统可支持Linux或Windows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因此,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也可使用Linux或Windows操作系统。

3.3 服务器。为系统安全方面考虑,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开发,数据库层独立部署于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层不直接开放公网,应用层单独服务器,用户层通过IE浏览器访问应用层,通过应用层才能访问系统数据。

3.4 一窗式管理设计。平台采用B/S架构开发,由一卡通平台的应用端统一管理,客户端访问应用端统一地址登录平台进行使用,实现一窗式服务。用户登录平台后,可以使用平台中的所有功能,管理员可以根据用户的角色不同进行分派权限,用户登录由系统权限统一管理分配授权使用的模块。

3.5 集中管理设计。要实现数据共享,以及统一管理,数据需要进行集中管控。通道管理系统将以子系统模式集成到现有一卡通平台,实现与现有校园一卡通无缝对接。系统可以复用现有一卡通平台人员及校园卡片信息等基础数据,无需单独发卡,并统一使用统一身证认证接口进行登录,实现系统的集中管理;

3.6 开放式接口设计。平台可提供开放式WebServices,通过该接口,可以实现与校园内部应用软件的对接。

3.7 有效防尾随。通过三辊闸机和三辊闸控制器的配合,可以严格实现一卡一进,有效防止尾随。

4 三辊闸通道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通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会员制管理及进出时采用通道机刷卡收费的管理系统。主要包含:通道管理系统、中间件程序、一卡通终端接入程序;系统工作流程图如下:

4.1 通道管理系统。通道管理系统将以子系统模式集成到现有一卡通平台,与门禁、考勤等子系统整合部署在前置程序服务器,可以复用一卡通平台人员及校园卡片信息基础数据,并统一使用统一身证认证接口进行登录,省去重新开发基础数据同步接口程序。

系统主要功能包含:(1)设备管理。用于维护道通设备的基本参数及基础信息;(2)费率管理。支持灵活的票价设置策略,可以按身份、按次、按卡类型等方式设置消费金额及限时信息;(3)会员管理。支持会员的登记注册、查询功能,设定会员有效期;学生持校园卡和健康证在会员管理模块进行统一登记注册,只有登记在册的人员才允许进入游泳馆;(4)会员消费明细表。用于统计会员消费明细清单;(5)设备营业收入汇总表。用于统计通道营业收入汇总清单。

4.2 中间件程序。中间件程序部署在控制板上,负责与各类设备进行对接工作;(1)与读卡器第三方接入SDK对接,进行读卡、扣费写卡等操作;(2)与控制器对接,扣款写卡成功后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三辊闸操作;(3)将人员刷卡及通道信息显示在通道上端的显示屏上;(4)与一卡通平台对接,从会员管理系统判断该卡是否注册、并读取相应费率。

4.3 一卡通终端接入程序。该终端接入程序内置浏览器,安装在PC机上,以B/S模式接入一卡通平台并实现与读卡器进行对接,主要用于会员管理模块进行读卡及会员注册;未涉及读卡操作的业务功能,可以直接使用IE浏览器登录操作。

本文主要从通道系统的硬软件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运用入手,针对三辊闸系统的理论、通道管理系统的开发作简要的介绍,希望能在场管系统建设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裴威,黄立峰.基于光通信的数据单向导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4):174-175.

方案可行性分析篇3

关键词:倒置A/A/O工艺,一级A排放标准,BioWin工艺模型,生物智能优化控制系统,节能降耗

 

苏州市中心城区福星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8万m3/d,于2002年12月31日建成投运,采用交替式一体化工艺,执行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见表1)[1]。为了有效控制太湖流域水环境的藻类繁殖,改善区域内河和太湖流域的水环境状况,需削减排入太湖的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盐负荷。福星污水厂需严格执行《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标准,出水排放要求达到一级A标准,尤其对TN和TP排放有了明确的限制。

福星污水厂一期工程交替式反应池设计时并不具备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同时一期工程采用表曝模式运行,浮渣飞沫比较严重,因考虑地处苏州市中心需进行加盖除臭工程,一期工程交替式反应池必须先改造成底部曝气模式,但4m有效水深采用底部曝气充氧效率较低,改造后的优势并不明显。另外,一期工程建成至今已经近10年,设备设施老化现象严重、故障率较高,直接加盖后维修保养困难,因而建议拆除现有一期工程交替式反应池后按照国标一级A标准建设一体化反应池并同步考虑加盖除臭。

表1福星厂原有一期进出水水质(2004.4-2008.12)(单位:mg/L)

Table 1 Influent and effluentquality of original PhaseⅠ project of Fuxing WWTP(2004.4-2008.12)

 

 

方案可行性分析篇4

所谓投资回收期,就是收回全部投资资金所需的期限,在评价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时,必须要对资金回收期作出评价,尽可能选择投入资金少、资金回收期短的投资方案,确保可以较快的回笼资金,以便于进行新的项目。另一方面,由于投资回收期短,经济主体受到的投资风险也会相应的降低。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认识到,评价回收期虽然可以分析出投资资金回收的时间,却忽略了资金的价值,无法分析出资金产生的效益,而且在分析资金回收期时,没有考虑到项目的使用寿命。

二、分析净现值

前面提到,分析资金回收期的缺点就在忽略的资金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对资金的价值进行分析,实际工作中,首先要计算出投资的净现值,之后才能够分析资金的价值,简单地说,净现值就是资金产生的效益与投资额的差值.例如,某项目的投资方案为:投资1000000元,投产三年,每年净收入400000元,贴现率是8%。净现值=[400000(/1+0.08)]+[400000(/1+0.08)2]+[400000/(1+0.08)3],最终,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30842元,由此可见,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0,投资的效益比贴现率要大,该投资方案具有可行性,反之,如果某个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小于0,投资效益比贴现值要低,那么这个投资方案就没有可行性,如果同时存在几个可行性投资方案,则优先选择净现值最大的投资方案。分析净现值的优势就在于,充分考虑到了资金的价值,但分析净现值也有缺点,由举例可知,分析净现值的计算过程十分复杂,受贴现率、净收入的影响严重。另一方面,对于同一个投资项目,在选择投资方案时,投资额较大的投资方案,其净现值往往相对较大,投资额较小的投资方案,其净现值有时相对较小,因此不能仅仅凭借净现值来确定投资方案。

三、分析现值指数

现值指数=各时期回收现值之和/各时期投资现之和,分析现值指数可以分析投资方案的投资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投资方案的现值指数大于1,那么该投资方案具有可行性,如果投资方案的现值指数小于1,则该投资方案没有可行性,如果存在多个可行性投资方案,要优先选择现值指数较大的投资方案。和分析净现值一样,分析现值指数可以充分考虑到资金的价值,同时,分析现值指数便于将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对比,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分析净现值与分析现值指数同时使用,这样可以有效的对投资收益进行评价。

四、分析内含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对投资方案将来的收益进行贴现,在一个投资方案中,如果内含报酬率大于或者等于经济主体预期的标准,那么,该投资方案具有可行性。如果一个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低于经济主体预期的标准,则该投资方案没有可行性。如果同时存在几个可行性投资方案,优先选择内含报酬率较高的方案。分析内含报酬可以分析投资方案能否实现经济主体预期的报酬率,计算起来难度适中,缺点就在于,有时分析内含报酬率容易与实际产生偏差,在实际工作中要加以重视。总而言之,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决算工作,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地进行分析,只有把各项分析结果结合起来,选择的投资方案才是最切实可行的。

方案可行性分析篇5

关键词:军队后勤 项目决策 运作程序

一、后勤项目计划

后勤项目计划是项目组织根据后勤决策目标的规定,对后勤决策项目所需进行的各项活动做出周密的安排。后勤项目计划围绕后勤项目决策目标的完成系统地确定项目的任务、安排任务进度,从而保证项目决策研究人员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做出合理的决策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后勤项目计划之前,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后勤项目环境分析。因为后勤项目决策制定系统是需要各部门相互协调的系统,任何一项工作计划都会涉及到系统内外的方方面面,因而,要保证计划顺利开展正确应该对后勤决策环境进行分析。影响决策的环境因素很多,有上级后勤的干涉情况、资金情况、团队建设情况等等。项目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后勤工作计划和后勤人员组织计划。

二、后勤项目决策方案策划

后勤项目决策方案策划是根据项目的功能要求和目标,准确分析,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经评比优化后形成后勤总体规划方案。后勤总体规划方案一方面为可行性研究提供前提,同时也是项目设计、实施、运行整个过程的纲领性依据。

后勤项目的方案策划只是对影响项目正常运行的主要问题进行的粗线条规划,但其策划的质量,将会给项目未来的实施埋下隐患,并直接影响到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后勤项目方案策划前,一方面,后勤项目研究人员要对项目的相关后勤法规、后勤条例以及项目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技术和设备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后勤项目研究人员应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创造力,通过科学的程序,保证策划出高质量、高水平的项目方案,为后勤项目决策者的正确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后勤项目方案策划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项目总体方案设想。指通过思维方式创新,概念创新,激发创新灵感,对项目从总体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形成项目总体方案的创造性设想。

2.项目中关键项的方案策划。项目中的关键项往往是制约项目成功与失败的决定性项目,它在后勤项目方案策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时能决定一个项目的方向和前途。当然,不同的项目其关键项内容也不一样。

3.项目方案的初选。即在多个项目总体方案的基础上,运用绝对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和相对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经过项目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后,确定几个经济上、技术上都可行且较优的备选项目方案。理论上看,备选方案准备的越多,所作的决策就越好。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搞太多的方案,因为制定方案既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力量,又要花费宝贵的时间和资金。

三、后勤决策备选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

后勤决策备选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是指对后勤决策备选方案进行最后一次全方位的、系统的、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对各种备选方案从技术先进性、运行可行性、建设可能性、经济合理性等角度进行详细的比较论证,最终形成对决策方案的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预测和评价,并最终推荐一个或两个最佳方案的一种科学分析过程和方法。这一工作环节作为拟制决策方案的再认识过程,不仅有助于项目决策研究人员全面系统地检查分析前期工作是否正确有效,及时发现决策信息失真、资料不完备、条件不充分、数据有误等具体问题,达到反馈修正、进一步完善决策方案的目的,而且有助于通过各决策方案的价值评估,从中找出若干个评估决策方案优劣的比较标准。

要明智地评价备选方案,就必须设法预测如果选择某个备选方案作为行动方案,它将对后勤系统的运行产生什么影响。它的后果常常是既合乎理想又不尽如人意,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影响,有有形的效果又有无形的作用,有确定的方面也有不确定方面的随机因素,应该尽可能把所有可能性都估计到。

在进行决策方案评估时,要围绕可行性分析,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决策方案实现条件的分析评估。要按照充分性和必要性相统一的原则,对各个决策方案的实施条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估,如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限制条件和特殊条件等,都需要从多种角度进行针对性分析和系统综合,才能对各决策方案实施应具备的条件做出科学评估,才能在此基础上对方案可行性做出正确判断。

2.决策方案实施中稳定性分析评估。所谓稳定性是指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以外情况和干扰时,产生不稳定程度和自适应抗干扰能力。如果决策方案自适应调节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好,则决策方案的稳定性就高;反之,如果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经不起以外情况的冲击,很难在环境干扰下进行自适应调节,其稳定性就低,失效率就高。例如,在评估军队后勤改革决策方案时,就客观存在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稳定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稳定程度超过利益关系调节的承受能力,超出了军费的保障能力,那么即使是一个好的改革方案,也会因为稳定性不好而难以付诸实施。

3.决策方案的危害性分析评估。所谓危害性是指决策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为了在决策工作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利弊、得失关系,确保危害性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决策方案分析评估时,应对各种决策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实事求是的比较分析。

除此之外,在评价和选择方案时,还要根据决策项目本身的约束条件和目标要求确定各种评价标准的重要程度,依照对主要标准的满足情况选择方案。就军队后勤工程建设项目来说,首先,要进行军事和社会评价。要分析方案与军事后勤战略的一致性、评价其现时的影响和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评价其社会影响及其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其次,要进行技术评价。主要解决方案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问题。第三,要进行经济和财务评价。主要解决方案经济上可行性,以及功能与成本是否匹配的问题。第四,要作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方面的评价。主要评价方案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

方案可行性分析篇6

——以神农架滑雪场公路选线方案为例

朱罡

(中环国评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摘要: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的原则、程序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以神农架滑雪场公路选线方案为例,论证了基于技术可行性条件、经济可行性条件和环境可行性条件下运用GIS空间分析进行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的可行性。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替代方案;定量评价

收稿日期:20130401

作者简介:朱罡(1970—),男,湖北黄冈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评价与规划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5018503

1引言

替代方案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环境目标,可采取的供比较和选择的方案的集合[1]。替代方案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EIA)的最重要环节,也是EIA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工具的关键。在项目EIA中,识别期以及后期的选址、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均应考虑替代方案,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环境影响评价立法中很少强调替代方案的研究。因而在实际工作中,项目EIA往往只考虑在项目层次上有限范围内的替代方案,而对有关技术、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等高层次基本问题的替代方案则很难加以考虑[2]。为此,本文以神农架滑雪场公路选线方案为例,探索基于技术、经济和环境可行性条件下运用GIS空间分析进行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的方法和思路,以供大家商榷。

2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研究原则

(1)目标约束性原则。这是替代方案评价过程中始终贯彻的原则,任何方案都不能偏离基本的战略规划目标,或者偏重于经济目标而忽视了环境目标[1]。一般说来,区域环境敏感目标、区域经济目标和区域生态功能目标等均可作为替代方案评价的约束性目标。

(2)可行性原则。是指通过分析各替代方案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是否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是否影响区域人类生活质量等,以确保替代方案在技术、社会经济、环境上可行。

(3)全面性原则。应该全面地考虑各个方案可能对生物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的影响,既要考虑可能的负效应,也要顾及可能的正效应;既要考虑直接效应,也要兼顾间接效应。

(4)整体优化原则。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替代方案的比较分析所依据的标准不能仅仅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或单一的经济价值最大化,而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与整体优化。

(5)代表性原则。由于区域具有不同的组成要素、层次结构和地域差异,为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选取的定量指标应该最能代表区域本身固有的自然属性及其受干扰和破坏的程度,选取的指标能够敏感地响应环境质量的变化。

3基于GIS的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程序

基于GIS的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程序就是利用GIS的强大功能,建立替代方案的空间分析模型,采用GIS空间和属性分析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定量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或设计出最优替代方案的过程(图1)。

图1环境影响评价中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程序

4基于GIS的替代方案定量评价方法

4.1选择替代方案相关地区专题

根据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研究原则,任何替代方案的实施均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定量评价替代方案,必须选择一些能反映区域特征和技术要求的专题。如反映公路建设技术要求的坡度专题。

4.2对专题进行统一化处理

由于专题数据来源不同,其投影坐标、比例、精度、格式等也不同,为了确保进行GIS分析时的科学性,必须对所有专题进行统一化处理,转换成统一坐标与比例尺、同一精度的栅格数据或矢量数据。

4.3对专题进行等级分类

进行专题等级分类是指按照技术要求、环境影响程度和经济损失大小确立的分级标准,利用GIS进行空间量算从而建立空间分析的基础专题图层。它是空间定量化分析的基础。

4.4建立综合价值评价模型

根据各专题图层的重要性对它们设置价值权重,并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栅格或矢量),建立替代方案评价所需的技术价值、环境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和综合价值评价模型。

4.5替代方案定量评价

将各替代方案与各价值图层进行叠加分析、网络分析、3D分析,及属性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各替代方案实施可能带来环境损失、经济损失和技术问题,从而进行替代方案定量评价,实现替代方案最优化。

5实例研究——神农架滑雪场公路选线方案定量评价

5.1设计替代方案简介及分析

神农架滑雪场进场道路是联络滑雪场与209国道的交通运输道路。设计替代方案提供了A、B方案两条方案供比选(图2)。但根据调查,A、B两方案道路施工建设及运营均可能改变珍稀植物-秦岭冷杉种群的生存环境,且对区域关键种黑熊生境破坏较大,为此采用基于GIS空间分析和网络最优路径法得出替代方案,并与A、B方案进行定量评价,确定最优方案。

5.2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研究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神农架滑雪场进场道路替代方案就是要解决如何在生态环境破坏最小化、经济投入最小化的最优路径问题。而在GIS中,网络分析中路径分析就可以解决分析最短路径,最优路径的问题。求最短路径就是由用户指定结点序列,求一条经过此结点序列的总长度最小的路径。

方案可行性分析篇7

【关键词】 AHP; DEA; 灰色关联分析; 理想解法; 农超对接;

1 前言

决策是人们在经济、政治、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工具、方法和技巧,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一般情况下决策指的是多准则决策,它包括多目标决策和多属性决策。解决多属性决策一般涉及三方面内容,各指标的权重的确定,决策矩阵的规范化和方案的优劣排序。

主要方法包括在确定指标权重的过程中,本文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结合主观和客观的方法,该方法要将层次内各项指标进行单排序和不同层次间各项指标的总排序,决策者在指标的基础上,比较它们的重要程度,构成判断矩阵,计算出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当判断的数据很多时,决策者很难准确的进行判断,甚至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各项指标重要程度的比值,这样也影响了判断的效果。简解数据包络法因此便提出改进权重测定层次分析法的方案,它克服了在属性间比较过程中难以判断的问题,节省计算量,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AHP和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AHP比较,也证实了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对具有多属性的决策目标进行排序,然而层次分析法主观性很强,为了解决层次分析法是过于主观的问题,本文对层次分析法与其他方法进行结合,达到既能满足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又能得到客观的评价目标。

对于多属性决策问题,在进行综合排序之前,必须消除属性的量纲,属性类型和数量级对决策的影响,利用一定的方法把量纲与不同性质的属性值转化为综合处理的“量化值”,通常把属性值变换到[0,1]范围内。本文通过数据包络法,经过搜集各指标下的输入输出数据,得出每个方案在指标下的效率值,得出决策矩阵。

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超对接模式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以农超对接模式为案例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对应用农超对接模式企业的运营能力进行评价,能够为企业提出更好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2 AHP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沙旦(T.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多目标决策分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中,评价者首先将复杂的问题分成若干要素,然后将这些要素按照支配的关系形成层次结构模型,然后通过对比确定层次中各要素的相对权重,最后结合权重计算各要素的综合评价值,并根据综合评价进行决策判断。AHP法体现了人们在决策判断的过程中进行分解判断和综合的特点,由于层次分析法能够统一解决定性与定量结合得问题,因此具有系统性、简洁性和实用性的优点,尤其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予以量化,对于目标结构特别复杂而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更为实用,近年来在我国的实际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1AHP法基本原理和步骤

2.1.1AHP法原理

面对比较复杂的决策问题,首先要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构建出各种要素相互关联的层次结构模型。因素可分为三类,包括目标类、准则类和措施类。在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中总体可分为三层,最高层作为目标层唯一要素,表示评价的目标和理想结果;中间层为准则层,包括二级准则层和三、四级子准则层,层次要素用来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最低层也称方案层或者措施层,表示实现目标的方案、方法和手段等。要构造好各类问题的层次模型结构图,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分析工作,要有一定的判断和分析的经验,确定好各层要素的相对权重,才能够得出措施层中各类方案的相对权重,据此判断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供决策者进行更好的选择。

有矩阵理论可以看出,n为特征值,W为特征向量。当W为不可知时,可以根据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得到两两物体间的比值,进而得到各物体间的相对权重。然而决策者采用两两比较时,往往不可能做到判断的完全一致性,存在一定程度的比较误差,这必然会导致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误差。

2.1.2 构建判断矩阵

当层次结构模型建立以后,层次之间的隶属和支配关系已经确定,为了判断出层次中因素的重要性,就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相互比较,并引入判断的标尺并予以量化,构造出判断矩阵。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得出了结论:人们区分信息等级的极限能力为7。为了使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时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将按照1~9比例标度进行赋值。用近似计算法判断出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1.3 计算方法

通过决策者比较得出判断矩阵后,应相继求出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一般的讲,在层次分析法中,并不需要特别强的精度,所以可以用近似法来进行计算。常用的方法有方根法、和积法与幂法等方法,在这里主要介绍和积法。

2 建立加权灰色关联理想解法

2.1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

灰色关联分析指的是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的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它通过确定参考数据列和相关比较数据列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来判断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它反映了曲线间的关联程度。

1982年我国著名教授邓聚龙发表首篇中文论文《灰色控制系统》标志着灰色系统这一学科的诞生。1985年灰色系统研究会成立,标志着灰色系统相关研究的飞速发展。1989年海洋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灰色系统论文集》,同年,国际刊物《灰色系统》杂志正式创刊。目前,大概有200多种期刊发表灰色系统论文,很多国际会议把灰色系统列为讨论专题。国际著名检索已检索500多我国学者的灰色系统论著。灰色系统理论应用范围涉及到工业、经济、社会、能源、农业、石油、地质等众多科学领域,成功解决了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2 理想解法基本原理

1981年Hwang与Yoon提出了理想解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n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它是一种有效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根据接近理想解的程度进行排序。该方法通过构造决策问题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根据决策方案的属性值靠近理想解和远离负理想解的两个基准作为评价依据。

其中,理想方案就是设想中最期待的方案,它的每个属性值都达到所有备选方案中的最优值。负理想方案便是最不期望的结果,它的每个属性值是所有备选方案各个属性下的最差值。通过结合比较备选方案离理性方案和负理想方案的距x,对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所以最优方案是离负理想最远离理想方案最近的方案。

但是,进行决策判断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方案,它们是离理想方案最近但离负理想方案并不是最远的。于是便融合了称为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函数,根据方案的贴近度对备选方案进行择优排序。

2.3 加权灰色关联理想解法的建立

在传统灰色关联分析过程中,先计算出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关联系数,再根据算术平均法计算关联度。但是,一般情况下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是不同的,必须考虑到它们的权重大小。本文则根据加权关联分析(weighted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WGCA)来确定关联度,对传统的关联分析有所改进。

理想解法是基于数据样本本身,具有很大程度的客观性,但是在多属性决策过程中统计数据往往是有限的,再加上人为因素会导致数据波动较大,直接用进行数据分析很难保证决策结果的正确性。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具有原理简单,运算方便,所需数据少和易于挖掘数据规律等优点,将理想解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结合起来,在有限信息的情况下,首先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挖掘数据内在的规律,然后结合理性解法对方案进行排序。

本文根据层次分析法或改进权重方案的层次分析法对指标因素进行赋权,然后结合 指标权重和灰色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度,建立加权灰色关联理想解法。灰色关联理想解法中,首先确定决策方案与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或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方案在各指标下进行绩效分析,产生效率矩阵,确定理想方案与负理想方案,再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造出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与负理想方案的灰色关联系数矩阵,并利用加权确定出灰色关联度,最后算出贴近度对方案进行择优排序。

3算例分析

3.1 农超对接

农超对接是一种对农产品实现超市、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建立无缝化衔接的流通模式,由农户与商家签订协议然后向超市直供鲜活农产品的新型农产品物流方式。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优质农产品需要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很多地方开展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积极探索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此模式对农产品流通费用的降低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对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体制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农超对接”的主要环节是超市、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因此超市为合作社与农户的主要对接对象。

判断农超对接模式是否完美的完成了预定目标,及完成的情况、取得的收益水平和付出的代价,要进行农超对接绩效评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性的反馈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农超对接模式的绩效评价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至关重要,只要能通过有效的评价方法找出农超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就能够更合理的制定今后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评价过程中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和角度有很多,本文按照农超对接的业务流程,建立了采购和配送指标、仓储指标,流通加工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四个指标,并在各指标中选取部分子指标以建立农超对接的绩效评价体系。

3.2绩效评价

3.2.1AHP方法的对比

在本文中介绍了层次分析法与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层次分析法,通过确定权重系数对各个指标进行中要素排序。层次分析法计算比较繁琐,检验一致性的时候有时需要多次调整才能通过检验,而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层次分析法相对简单,它用0和1进行标度,只需弄清两两物体的相对重要性即可,不用进行复杂的重要性程度判断,不需要验证一致性。在此我们通过农超对接的案例来表示结论的可行性。

3.2农超对接绩效评价

农超对接四项指标相对绩效评价的相对权重得出后,需要对决策单元进行DEA效率评价,这样才能对各个决策单元进行绩效评价总排序。经过对调查报告的搜集,本文对某地区8家大型连锁超市和中型便利超市展开调查,对它们的四项指标进行了了解,对考察结果的输入输出进行构造,按照数据包络法中输入指标越小越好,输出指标越大越好的原则,最终得到8家待评价超市的输入输出数据。

依次对8家超市的4个二层指标下的输入输出数据采用DEAP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各决策单元相对二层指标的效率值,构成决策矩阵。

4 结论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或者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简单或复杂的问题,如何正确的处理决策问题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败,其中最重要的是选择正确合理的决策方法。开展决策分析理论方法的应用研究,对指导复杂的决策活动和发展科学的决策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决策的过程中,面临的决策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很难完全用数学模型进行精确刻画,即使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其求解和分析的过程也可能很难进行,尤其是在统计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因此灰色系统理论得到了很好地应用,特别是灰色关联分析法能够有效的解决这种情况。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没有考虑指标的权重差异来确定关联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进行加权处理。

决策问题往往有很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凭借一种方法很难有效的解决现实问题,因此人们会提出很多方法结合的思想,更好的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本文根据AHP法或者使用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AHP法来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中各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数据包络法得到各指标下方案的绩效值,得到决策矩阵,解决了属性量纲不统一的问题。然后提出理想解法与加权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思想,建立加权灰色关联理想解法,以关联度替代欧氏距离,计算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根据贴近度对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最后结合农超对接模式的例子,确定该方法的可行性。

本文在指巳ㄖ胤治龉程中,利用层次分析法,体现了决策者偏好的优点,同时提出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层次分析法,当使用1-9标度无法通过一致性检验时,为了解决难以精确判的问题,可使用0-1标度法,不再需一致性检验,不足之处是所确定的权重比较粗略,不能精确的得出指标间相对权重的大小。在确定决策矩阵时,使用数据包络法计算二层指标下企业运营的相对效率值,避免了判断的主观倾向,显示出数据包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通过主观和客观数据的结合,既考虑到了决策者的偏好又具有客观数据的科学性,具有主客观分析的优势。一些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传统理想解法的改进方法中,采用算术平均法确定关联度,忽略了指标权重的差异,因而采用指标权重和灰色关联系数矩阵进行加权确定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加权灰色关联理想解法,丰富和完善了在有限信息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泽宁,张文鸽,管新建.AHP中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和修正的统计方法.系统工程,2002,20,(3):67-71

[2] 常丹,王金银.改进AHP主观性的DEA/AHO新模型[J].价值工程,2004,(9):32-34.

[3] 汪浩,马达 层次分析标度评价与新标度方法[J].系统工程,1993,13(5):24-26

方案可行性分析篇8

关键词:案例分析 法律 课堂

Abstract: the current society is the government by law society, i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e popularity is necessary knowledge of the law, the legal foundation knowledg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popularization legal knowledge had has some effect, but the approach is of certain limitations, and use of case analysis effect is obvious.

Key words: a case study law class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中职学校中,《法律基础知识》课是一门非法律专业中开设的必修课,目的是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然而,《法律基础知识》的内容几乎覆盖了法学的所有主要课程,课时少,内容多,教好这门课程难度很大。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法律基础知识》课上合理运用案例分析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

一、法律课堂教学现状

1、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中职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将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基本技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材为依据,教师主要讲解教材中的理论和概念,学生把理论的理解和概念的记忆作为重点,导致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

2、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处于决对的主导地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是主宰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和学生形成互动,所以,课堂气氛平淡,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不能形成兴趣。在中职学校学生中开展法律基础知识讲座,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法律原则和规则,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到的法律知识熟记于心,在以后工作生活中能够做到灵活运用。因此,要提高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引入案例分析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二、运用案例分析的作用

1、选择的案例要恰当。 在课堂中引入案例分析离不开案例,案例素材非常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选择上要有所甄别。要广泛的收集案例,搜集案例的渠道很多,可以从互联网、人民法院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新闻等等多种渠道进行收集。在收集好足量的案例后,对案例进行选择,选择案例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关联性,选择的案例要与将要讲授的课程有非常紧密的关联,不能与讲授内容风马牛不相及。案例的案情要与所讲授的法律规则存在联系,使学生能够运用讲授的法律规则、法律原理对所选案例进行分析,能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同时掌握相关的讲授内容。二是适当性,即所选案例要通俗易懂。毕竟在中职学校学生中普及法律知识,其目的不是要让这些学生成为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在选择案例是要选择相对容易一些的,能够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掌握并理解所讲授的法律知识。三是现实性,即案例的选择要贴近现实生活,选择的案例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而使学生认为法律知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能够用的到,增加学习兴趣,减少学习法律的枯燥乏味感,从而有利于学习知识的掌握。

2、在自己对选定的案例进行分析后,可以要求学生做好提前准备,以便在课堂上形成良性互动。在课堂上运用案例分析之前,教师必须对案例作深刻剖析,把握好案例的关键点,要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此类相关问题遇到后如何解决,以利于课堂教学时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路,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运用案例分析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但如果学生没有事先准备,可能学生会存在跟不上讲课思路,从而造成不能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的情况,因此,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可能从两个方面去做好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一是课前布置案例,让学生预习相关法律知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堂上又要讲授相关法律知识,因此不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思考,这就要求在课前对学生提出预习要求,使学生了解案情,带着问题上课,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思考。二是布置的案例不要存在确定性的答案。在课堂中运用案例分析目的在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而案例本身如果答案唯一,则学生的观点一致,不能形成气氛热烈的讨论,进而使课堂不能活跃起来,学生积极性上不来,这就不能实现课堂中运用案例分析的目的。因此,在给学生提供案例材料时,一定要将案例结论部分隐去,允许学生自己充分分析,并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争论,从而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型的思维能力。

3、课堂上运用案例分析一定要组织灵活,可以采用多种组织形式。比如可以采用案例讨论形式,这种形式是在传统的讲授基础上,将传统讲授与案例教学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课堂的前期专门讲授的基本法律理论。中间由教师引出案例,并让学生对案例进行针对性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发言,针对具体情况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允许不同意见的出现,允许不同意见的各方展开争论,进而调动课堂气氛。第三阶段由教师对案例分析进行归纳,由于学生真正参与了案例分析的整个过程,所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讲授的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采用模拟法庭对案例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案件当事人,如法官、原告、被告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模拟审判某一案件来对案例进行分析。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由于学生亲自扮演某一角色,全面介入模拟诉讼活动中,学生有切身感受,有利于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采用电教化案例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已在各大中职学校中兴起,将案例分析制成课件,通过幻灯片、视听影像资料等形式演示出来,使案例形象、生动、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时常会遇到法律问题,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会大有裨益。例如现在很多电视台都开办了法律类的节目,在每一个真实的案例播完后,都会有一些法学专家学者或是律师对案例进行点评,这类节目收视率都很高,在这类节目中选择与讲授内容相关的题材进行播放,在播放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无疑增加了课堂案例的生动性和实践性,最后教师再加以点评,进而使学生对讲授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强化了概念。

总之,在法律基础课上运用案例分析,一定要坚持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引入案例分析是为调动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案例的选择一定要与日常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在灵活的组织形式下正确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主动认知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案例分析在法律基础课上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方案可行性分析篇9

[关键词] 投资分析 层次-价值分析法 投资决策

一、前言

项目投资分析方法有很多,如量本利法、回收期法、净现值法、等值年金法等。每一种决策方法都是对备选方案进行财务分析,得到相关财务数据,从财务角度显示备选方案的利弊得失及其成本、效益的优劣。但作为现代项目投资管理,还应考虑项目内外环境因素,如完整性、可靠性、适应性、敏捷性、先进性等诸多综合评价因素。显然,项目投资决策仅仅考虑财务经济指标有失偏颇,特别是对于供应链管理某一结点上的投资决策,常常应考查整个供应链的总体效益,若只考虑投资项目的财务经济指标,则不符合系统的“项目森林”原理,导致决策失误。现代项目投资管理不仅要考虑财务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虑项目内外环境因素等诸多综合评价因素。目前一些学者运用了价值分析法进行投资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这种方法不能解决各评价因素因隶属不同层次,其重要性不能两两比较而导致评判值不准确的问题。但这正是层次―价值分析法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层次――价值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如前所述,现代项目投资管理既要评价财务经济指标,又要评价项目内外环境因素。由于各种评价因素所处的层次不同,相对项目的重要性有差异,即重要性权数不同,且不同的投资决策方案对各评价因素的满足程度不同,因而,在对投资决策进行综合评价时,若单一将两个备选方案的指标一一对比,很难比较出方案的优劣,还应结合评价因素的重要性和满足度来评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把项目投资决策各评价因素的隶属关系由高到低排列成若干层次,建立不同层次评价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层次结构模型,从而考察项目的结构和功能。并用排序理论求出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权数,然后进行价值分析。进行价值分析时,先将每一评价因素与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备选方案对于该评价因素的满足程度,求出每一评价因素相对于比较方案的满足系数,最后将满足系数与层次分析所得到的重要性权数相乘,求得每一评价因素的价值,再对每一评价因素的价值求和,就得到了某一项目投资决策方案的系统评价值。

该分析法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用环比法求重要性权数和满足程度,舍去了用烦琐的数学方法求矩阵的特征根、特征向量、一致性检验等步骤,得出的结果客观、明了,计算方法简单,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层次―价值分析过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价值分析的层次结构模型为金字塔型。

第一层为层次――价值分析的评价目标;

第二层的评价因素集合为:

P={P1,P2,P3,…Pn},可以描述为P={P1(完整性),P2(可靠性),P3(适应性),…Pn(经济性)}

第三层的评价因素是针对上一层中某一评价因素进行分层,集合为:

Pn={Pn1,Pn2,Pn3,…Pni} 其中 i=1,2,3, …

第m层的评价因素是针对上一层中某一评价因素进行分层,集合为:

Pni…i ={Pni…i1,Pni…i2,Pni…i3,…Pni…ij} 其中 i…i有m-2个,j=1,2,3, …

根据上述评价因素集合,分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建立层次模型:

图1 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上面建立的层次模型结构,由上往下构造,某一层针对上一层的某评价因素分层的所有评价因素为一个。第一层有一个判断矩阵,第二层有n个。将所有的判断矩阵列出来后,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对矩阵进行标度。标度的确定方法有二:一是根据有关的行业参数确定;二是根据对有关专家、财务人员及投资分析人员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不同认识进行统计而定。

构造第二子目标层判断矩阵,以同为第二层的评价因素排成横排和竖排,分别两两对比,如第一横排P1相对P1的重要程度为1,则P1相对P2的重要程度为P2的一半,相对P3的重要程度为P3的三分之一,以此类推得出矩阵的标度。然后求重要性权数:取任一列的标度相加求得标度和,再将P1―Pn构造判断矩阵对应的标度除以标度和,即为重要性权数。

构造第三层及以下判断矩阵,标度方法和重要性权数的计算方法与第二子目标层的方法相同。但在第三层以下判断矩阵中还需计算判断因素的总权数,计算总权数的方法是用该判断因素的重要性权数乘以对应的上一层的某一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权数。

四、计算各因素对比较方案的满足系数Sij

采用环比评分法确定各因素对比较方案的满足系数Sij。具体方法是:(1)由上而下,将相邻比较方案对于评价因素的满足程度进行评判,将评判结果作为暂定满足系数;(2)对暂定满足系数进行修正。设最后一个方案的修正满足系数为1,该系数乘上相对于上一方案的暂定满足系数,得到上一方案的修正满足系数;(3)将两个方案的修正满足系数的和除各方案的修正满足系数,结果为满足系数Sij。

例如,对于某评价因素――机械化性能,有两个备选方案。方案一满足机械化性能的程度是方案二的1.5倍,则方案一的暂定满足系数为1.5,方案二的暂定满足系数为空;设方案二的修正系数为1.0,1.0乘上1.5得到方案一的修正系数为1.5,二者相加得修正满足系数和2.5;将1.5除以2.5得方案一的满足系数为0.6,将1.0除以2.5求得方案二的满足系数为0.4。

五、价值评判

利用以上的重要性权数和满足系数,即可确定对比方案的价值,计算公式为:

Vi=∑Wj Sij i=1,2,…(对比方案数) j=1,2,…(评价因素数)

式中:Wj是第j个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权数;

Sij 是第i个方案对第j个评价因素的满足系数。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对比方案的评价值,比较所有对比方案的评价值大小,即可进行价值评判,价值大的方案为系统最优方案。

六、应用举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某物流中心需进行投资分析,现有两个对比方案。方案一建设有8个子系统,基本涵盖了物流系统功能所要求的子系统,自动化、机械化和普通仓库按1:2:3的比例修建;方案二建设6个子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改为普通仓库,削减了流通加工及包装系统,投资少。两方案的财务分析指标如下:

表1对比方案的财务分析指标表

若根据常用财务分析方法进行投资分析,很难比较出两方案的优劣。现采用层次―价值分析法进行优选。

由于两方案在货运场站功能、第三方物流服务功能、物流信息系统功能以及系统的完整性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投资分析时既要考虑这些因素,又要考虑财务收益问题。由于我国物流产业刚刚起步,极其缺乏该行业的准确统计数据和基准的市场效益等标准,在对矩阵进行标度时,只根据有关专家、财务人员及投资分析人员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不同认识进行统计而确定标度值。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从货运场站性能、第三方物流服务性能、物流信息性能、财务性能、系统完整性五个方面入手,设置5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

构建物流中心的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见下图)。

图2 某物流中心的层次结构模型

P1货运场站功能分解为机械化、自动化、可拆装化及适应性等四个三级评价因素。P2第三方物流服务性能分解为多样性、准时性、快速性、灵巧性等四个三级评价因素。P3物流信息功能分解为共享性、先进性、可靠性、维护升级可能性等四个三级评价因素。P4财务性能分解为投资回收期、投资额、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效益成本比等五个三级评价因素。P5系统完整性主要考察系统是否完备了物流功能、是否协调统一,不再分解三级指标。

2.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有关专家及参与筹建物流中心的有关人员对各因素重要性的不同认识,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构造判断矩阵。

(1)构造第二子目标层判断矩阵

以同为第二层的评价因素排成横排和竖排,分别两两对比,第一横排P1相对P1的重要程度为1,P1相对P2的重要程度为P2的一半,相对P3的重要程度为P3的三分之一,相对P4的重要程度为P4的三分之一,相对P5的重要程度为P5的二倍。依此类推得出判断矩阵。取P5列的标度相加求得标度和,再将P1―P5对应的标度除以标度和,即为重要性权数。

表2第二子目标的重要性权数判断矩阵

(2)构造第三层次对P1、P2、P3、P4的判断矩阵

第三层判断矩阵的标度方法和重要性权数的计算方法与第二目标层的方法相同。但在第三层次中还需计算判断因素的总权数,用该判断因素的重要性权数乘上对应的P1或P2或P3或P4的重要性权数,即可得出总权数。计算值见表3、表4、表5、表6。

3.确定各因素对两个比较方案的满足系数Sij

运用环比法,将每一个评价因素分别放到对比方案中计算对其方案的满足程度。对于具体数据的评价因素可以直接计算,对于没有具体数据的评价因素应根据有关专家及参与筹建物流中心的有关人员对方案的满足程度统计得到。具体计算结果见表7。

表7满足系数判断表

4.价值评判

利用以上的重要性权数和满足系数,即可计算两个对比方案的价值(具体见表8)。

表8对比方案价值评判表

根据层次―价值分析,方案一的评价值V1为0.57902,方案二的评价值V2为0.42098,结果表明方案一略优于方案二。因此,方案一为物流系统的最优方案。

参考文献:

[1]吕志良编译:经济决策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18~25

[2]杨青:投资评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7~16

方案可行性分析篇10

1.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的主线是案例,其可通过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师的辅导之下,让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可通过分组进行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综合能力,将实际和理论知识恰当衔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脱离实际现象较常见,因为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实际营销工作经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实际的问题讲解透彻,只能依赖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理论知识,不能充分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不能学以致用。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案例营销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市场环境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在讨论和分析案例过程中,有效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让整个课堂趋于高效、科学、规范。

2.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应用

2.1精选品牌定位的优质案例

现在营销案例较多,如何选择应用需要符合以下原则:易于理解;真实反映市场环境变化,让学生动态分析和观察企业营销战略战术;符合所学知识点的针对性。例如在讲解品牌定位这一方面时,可以以保洁公司多品牌营销和中国移动“动感地带”两个案例进行知识讲解。以上两个案例不仅可将知识点融入案例中,还可体现不同种类的营销类型,让学生在案例中学到多元化营销模式的优点,形象地印入脑海中。在为学生讲解案例的过程中还可穿插品牌案例,例如以“创维”电视机和“伊利”品牌等进行辅助性教学。通过以上优秀案例,不仅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还可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2.2所选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中对案例进行分析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如此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将理论和实际进行结合。如在理解何是品牌定位及企业在选择品牌定位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品牌定位有全方位的了解。笔者选用“保洁”多品牌案例和“动感地带”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分析之前需要按照学生的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分组,分组之后推选出小组长,每个组在组长的带领之下,组员和组长之间需要团结协作、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一个小组选择“保洁”多品牌案例进行分析,另一组则选择“动感地带”案例进行分析,学生需要根据案例本身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是怎样将两种品牌进行定位的。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保洁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提供现有的资料,让学生对品牌案例内容进行充分深刻的讨论,并了解一个企业是怎样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出另一个品牌的,此种做法对企业和品牌的发展有何优点,最后学生对所分析的案例进行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其进行指导,若是发现学生思路不正确则应该及时指正,并告知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分析案例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始终扮演教练的角色,学生则扮演选手。因此,案例教学法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分析解决问题。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并且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非常好。

3.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若是将案例直接讲出,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断然不能充分理解知识点和更深入地学习。教师可协助学生多参与企业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对知识点的消化。

在传统营销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缺少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教师可选择互动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可丰富互动方式,还可营造课堂互动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例如可通过辩论会或者讨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之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