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比赛实施方案十篇

时间:2023-05-26 14:49:21

马拉松比赛实施方案

马拉松比赛实施方案篇1

北京马拉松是金标路跑赛事,天安门、长安街、红墙根是北马的标志符号。比赛出发点在天安门广场纪念堂东侧50号灯杆,8点起跑,存衣车在7点40分左右就会开走,大部分参赛者都会在7点至7点30分寄存衣物,之后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去排队上个厕所,特别是女生队伍一般都排得很长,有些人排5分钟,也有人排了20分钟才轮上。出发之后不远就是“著名”的红墙根,有跑友戏谑“尿红墙相当于完成一半北马”,一些男性参赛者每年经过此处都会“尿红墙”。

整个路线移动厕所设置不足的问题也确实存在,据几位跑友目测,前10公里路段没有设置厕所,而从10公里到35公里的路段上也仅仅有2-3处厕所,而且每一处也仅仅是男女各一厢式单间,这对一场3万人的路跑比赛而言明显配置不足。

跑马拉松过程中,运动员真的需要如厕吗?他们又是如何如厕呢?曾与世界冠军孙英杰、艾冬梅共同在火车头体工队训练的长跑运动员潘晓斌表示,大家在电视上只会看到运动员喝水,其实想上厕所的事也经常会发生,但只能就地解决,“跑完全程的马拉松需要两个多小时,这其中偶尔会出现想上厕所的情况,有些运动员甚至每次(跑马拉松)都会想(上厕所)。一般对于这种情况,教练都会要求队员在赛前解决,但因为比赛中还会饮水,即使排汗也还是会有想上厕所的状况。不过因为马拉松比赛距离太长,沿途都不会设置什么移动厕所,所以只能就地解决。”潘晓斌说。

对于马拉松运动员上厕所的问题,陕西省体科所所长韩俊贤认为,就地解决的更多是一些非专业运动员或者爱好者,而专业运动员、高水平运动员如果在赛中”内急“,甚至会直接尿到裤子上,“他们会顺着裤子尿出来,因为不想轻易停下来,停下来会失去节奏,也会影响成绩。”

他山之石 名牌马拉松厕所都上千

如厕问题在马拉松比赛中,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就连在“文明”的日本,选手们仍然免不了就地解决。比如今年年初的东京马拉松比赛,尽管组织方在起跑点就设置了618个临时厕所,沿途各休息点也有约600个厕所,但选手们还是把一座大桥当成了“公共厕所”。德国柏林马拉松,4万人同时跑,也因为厕所不够,不少人选择直接在路边“方便”,这里面甚至还有女选手。

事实上,考虑到马拉松比赛的特殊性,由于节省时间,只有一部分选手会选择在起跑点上厕所;中途多设点,也有些人会就地解决。每当举行大型的马拉松比赛,关于厕所的安排、设置都成为难题,不过有的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作为世界五大马拉松赛的伦敦马拉松如何解决参赛选手的如厕问题?组委会官方资料显示,主要方式是设立大量的移动卫生间。

伦敦马拉松赛出发点设在东部远离市中心的格林尼治公园,终点设在市中心的白金汉宫附近。据组委会透露,在马拉松赛的起始点和沿途(包括半程马拉松、残疾人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起始点),一共设立了1250个移动厕所,在出发点还专门设立了400个移动小便池。另外,组委会还为残疾人马拉松选手设立了一定数量的专用移动卫生设备。

这些设施全部由一个专门生产移动卫生设备的公司提供,除了解决参赛者的如厕问题,比赛结束后,该公司还负责回收所有的排泄物。

伦敦马拉松赛在选择移动厕所时,也会尽量考虑环保、低碳。譬如,组委会必须保证所有盛放排泄物的容器都是当地生产,而不是漂洋过海进口而来;厕所内使用的材料也确保不含甲醛,厕所内的卫生纸也是再生纸。

而波士顿马拉松赛,更是将“严禁践踏草地、毁坏灌木”,这条公园绿地上常见的标语赋予了全新的涵义――不准进入草地、灌木大小便。

世界四大马拉松赛之一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为了解决选手们的“方便”问题,在出发点附近安上栅栏和流动厕所,以防止参赛者在草坪上又拉又撒。

波士顿马拉松赛每年都会吸引上万名长跑爱好者的加入。每年4月中旬,他们都会聚集到马萨诸塞州的霍普金顿市,从那里开始全程26.2公里、长达7小时的艰难赛程。

可要命的是,由于霍普金顿市是个典型的海港城市,鲜有公共厕所,因此选手们更愿意在开赛前跑到附近居民家的草地上或者灌木丛里解决生理问题,而不是在唯一的一个公共厕所门口排上几个小时的长队。当地居民自然无法忍受曾有人跑到自家院子里施天然肥料了,更何况还是成千上万的人。于是每年比赛时期,波士顿运动委员会的办公室就会被雪花般的投诉信给淹没。

“好在,今年我们有了实质性的解决方案。”马拉松组委会主任麦吉利夫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要知道这个方案可花了他们不少钱,为了缓解居民和选手间的矛盾,切实解决选手们在开赛前的“方便”问题,组委会决定在出发点附近的一段道路上安置30个流动厕所。另外,为了防止选手恶意践踏草坪,组委会还投入了不少资金在草地边装上了栅栏。但他同时强调,由于街道是在比赛前几个小时才被封闭的,想在整个赛道上全都设置流动厕所暂时还办不到。

同样在美国,每年的纽约马拉松赛有超过4万名选手参赛,约250万名观众。赛道长度超过26.2英里,穿越5个行政区。而仅仅是比赛的起点,组委会就会准备1694个活动厕所。

根据《纽约时报》消息,2008年纽约马拉松参与人数为39000人,组委会在起点Fort Wadsworth预备了1660个移动厕所。平均24人配备一个厕位。

引以为鉴

杭州、广州、深圳马拉松将作改进

北京马拉松的这一现象也为即将开赛的杭州国际马拉松(简称杭马)赛敲响了警钟,“以往倒是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赛事组委会负责人龙江告诉记者,组委会会提前给选手标出公共厕所的位置,在一些公共厕所比较少的地方,也会增设一些临时公共厕所,根据前几届杭马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可以满足选手的需求。

不过考虑到本届杭马的报名人数创下了历年之最,龙江表示,到时候“如厕”的确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女选手在这方面的问题更麻烦,所以也会采取一些措施,希望这种不文明的情况不会出现。”

而根据《南方都市报》的最新消息,年底举办的广州马拉松与深圳安琪马拉松将作出改进。

广州马拉松(简称广马)规模只有2万人,但广马今年沿途将配备600个移动公厕,北马今年是5公里设一个功能区,广马则将是2.5公里设一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内将配齐移动公厕、饮水点及医疗点,沿途移动公厕将保证绝对够用。

马拉松比赛实施方案篇2

一、活动名称

****年元旦迎新年全民健身跑暨短程马拉松比赛

二、活动主题

“岁末迎新、绿跑**”

三、时间、地点

时间:**年12月30日下午(星期五)下午2:30

地点:州文化中心室外广场(集合点),金龙大道部分路段

四、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

**州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工作委员会

**市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

**州文体新广局

**市文体新广局

协办单位:

**市引领体育服务有限公司

五、参加人员

州领导,州直、**市直各单位、城区企事业单位、城区街道、城区学校及社会群团参赛人员共约11600人。

六、活动内容

启动仪式、2千米健身跑活动。

七、参与要求

(一)全民健身跑

1.所有参赛人员须身体健康、适宜该项运动。各参加单位对参赛人员身体情况严格把关,确保参赛人员身体状况良好。

2.凡参加健身跑活动的人员着轻便服装鞋子,为确保安全,各参加活动单位应在起点处安排一名负责人负责集合队伍,方阵队伍按序起跑。

3.参加单位自备队旗一面,颜色、字体、图案、规格、旗杆自备,队旗上注明单位名称(如**市文体新广局)。

4.凡是参加活动的人员,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到终点。各集体参赛队领队要自觉维护好队列的整齐和秩序,保持5队10列(或大于10列)的队形行进,要照顾到每个参赛队员,比赛过程中要量力而行,可以选择慢跑(或徒步)到终点,队列在选择徒步或临时休息时尽量靠到路边,以免影响后面其他队列的前进速度。

(二)短程马拉松

1.州、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城区三办干部职工、民营企业员工及城区居民均可自愿报名参赛。

2.参赛选手必须是年满18周岁至60周岁的身体健康人员。

3.参赛者必须身体健康并提交县级以上医院健康证明、本人书面申请书和身份证复印件,由组委会购买简易人身保险,在比赛前签订安全免责协议书。

4.短程马拉松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共4组。

18岁—38岁(1998.12.30—1978.12.29)男、女组;

39岁—60岁(1978.12.30—1956.12.29)男、女组。

5.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于12月30日13:00前到州文化中心按组别在指定地点(各组别标志)集合检录,下午14:30响枪发令,风雨无阻。

6.参赛队员必须穿着号码衣(号码衣由组委会统一制作),验明身份,带好计时芯片后方能参赛。

7.凡冒名顶替,弄虚作假,一经查证落实,取消比赛成绩。

8.参赛选手报名后需到验证点验证身份,领取参赛物品,集中验证时间为**年12月26日至28日上午9:00--下午5:30。

八、短程马拉松奖项设置

本次全民健身跑和短程马拉松比赛活动,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市场运营企业对全民健身跑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奖励;对短程马拉松比赛设置比赛奖励。名次录取及奖励办法如下:

1.短程马拉松取各组别前十名,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四等奖7名(4-10名),颁发奖金及证书(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000元、四等奖300元)。

2.短程马拉松设优胜奖(前50名),分别颁发奖品及证书。

3.短程马拉松比赛设纪念奖(在3小时之内跑完全程),颁发证书和纪念品。

4.赛事全部结束后现场组织颁奖(凭身份证、各组别运动员名单领取奖金、纪念品)

九、报名方式

(一)全民健身跑报名:

参加全民健身跑的单位按照名额分配表认真组织队伍报名。

州直各单位报名:州文体新广局群体科。

联系人:;

马拉松比赛实施方案篇3

4月18日美国东部时间傍晚6点左右,FBI了两名嫌疑人的视频资料。在这段视频中,两人若无其事地通过某段人行道,其中嫌疑人1带着深色鸭舌帽,嫌疑人2带着一顶白色鸭舌帽。根据一些情报官员,两人在爆炸后并没有离开现场,而是观察了一阵之后才离开。不少美国民众在社交网站twitter上对三名遇难者致哀,并表示:这样的事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在17日晚间,得克萨斯州一化肥工厂又发生严重爆炸,虽然事故原因尚未确定,但再次刺激了人们原本已经紧绷的神经,让整个美国陷入“9·11”事件后最严重的心理危机。

到目前为止,没有组织宣布为袭击负责;反恐情报部门表示他们并没有在全球监控网络中发现有人谈论与波士顿马拉松、4月15日等关键词相关的内容,事前也没有收到任何形式的威胁。因此,大多数分析人士趋向于认为袭击属个人行为。

结合袭击者的手法和现场已知的细节,国家情报委员会前特别助理、乔治敦大学安全研究中心教授丹尼尔(Donald Daniel)对《财经》记者说,他大胆猜测袭击者很可能是极右翼或者对社会不满的人。

从猜测到被证实尚待时日。马萨诸塞州参众两院公共安全和国土安全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n Public Safety and Homeland Security)主席诺顿(Harold Naughton Jr)在4月16日给《财经》的邮件中证实,还无法确定袭击是国内还是国际势力所为。 高压锅炸弹

15日的两次爆炸发生在波士顿市中心波尔斯顿大街距离比赛终点大约50英尺-100英尺(约15米-30米)的人行道上。举办方称注册参赛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3326名选手,当时已有17584人完成了比赛。

FBI的一条线索是在一栋楼的屋顶找到一个可能用于制作炸弹、扭曲的高压锅盖,调查机构还提供了更多线索图片,显示着可能是爆炸装置组成部分的电池和电线等。

警方在现场找到了深色的尼龙背包以及一个标有“6升”字样的高压锅残片。在救治过程中,医生发现大多数伤员的伤口出现在下肢,并多为弹片、钉子、轴承滚珠刺穿皮肤和肌肉所致。他们从一名伤者的身上移除了多达17枚铁钉。

这些细节让案情有了一些模糊的指向。反恐专家推断,袭击者可能将黑火药、钉子、刀片、轴承滚珠等金属放在高压锅里,通过计时器或者手机引爆了两枚自制的金属炸弹。

“9·11”事件后,在美国本土成功实施的恐怖袭击并不多见。上一次发生在2009年,一名与也门恐怖主义者有联系的美国军官在得克萨斯州空军基地射杀了13人。碰巧的是,这名军官也曾在恐怖组织的指导下制作高压锅炸弹。

在近年一些被挫败的袭击中,也闪现出这种炸弹的影子。例如,2010年被截获的纽约时代广场爆炸案中,罪犯的车上就带了一个装满火药的高压锅。

美国国土安全部称,以常见炊具改造成简易爆炸装置的技术,是阿富汗恐怖主义训练营通常培训的一个技能,它也开始出现在一些白人极端主义者的网站上,并被强力推荐。

丹尼尔认为,这种炸弹的材料容易获得且制造简单,且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厨房用具,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因而具有更大的杀伤力。 大型集会防不胜防?

对于马拉松这样的公路赛事来说,都会有一套安全防范措施。南密西西比大学国家观赛性运动安全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pectator Sports Safety and Security)副主任霍尔(Stacey A. Hall)对《财经》记者介绍说,在比赛之前,安保人员会对相关街道实行“扫街”式排查,工作人员也会接受反恐培训,以具备基本的识别可疑人士和包裹的能力。

举办城市还会设立由主要责任方(包括执法、消防、危机管理等部门)组成的指挥中心,不过,其中并不包括侦获威胁情报的机构。

即使如此,类似大型集会上的爆炸很难完全避免,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看比赛,难以留意到谁安置了炸弹;尤其是马拉松这样的开放式公路赛事,现场来来往往的人数众多,不可能对每个人的包裹一一进行安检,这自然给袭击者制造了一个好机会。

甚至在安保级别最为严格的奥运会期间,此类事件还是防不胜防。1994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也经历过类似的一幕:当时袭击者将一个包裹放在奥林匹克公园的露天音乐会场地中,然后引爆,造成一人死亡,百余人受伤。

“类似袭击下一次还可能发生在剧院、教堂、体育馆等人口集中的地方。”丹尼尔黯然预测。

霍尔估计,本次袭击后,马拉松赛事的主办方有可能对观众携带的包裹进行更严格的审查,甚至禁止他们携带包裹;或许还会设定观赛者的区域,控制人流,并增强安检力度;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将进行背景审查。

波士顿马拉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体育比赛之一,从诞生至今已有116年的历史。每年4月的第三个周一,人们效仿古希腊奔跑42公里将战争捷报送回雅典的士兵费迪皮迪兹。历史的沉淀让马拉松比赛已经成为不少运动爱好者的生活方式之一,除了在波士顿,全球很多大城市也有举行马拉松比赛的传统。

不少选手并没有被爆炸所威胁到,他们通过Facebook和Twitter表示,以后还要参加比赛,“让袭击者见鬼去吧”! 根源初探

美国大部分州把9月11日作为法定的“爱国者日”,在拥有悠久历史的马萨诸塞州,这个节日曾一度被设在每年的4月19日,以纪念1774年4月19日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的“莱克星顿枪声”。此后,因为考虑到它跨度在每周不同的日子上不便于公共假期,便把它固定在四月第三个星期一。波士顿马拉松的举行时间也随之调整。

袭击者选择在富有历史内涵的“爱国者日”引爆炸弹,可能是以此宣泄对美国社会的不满。1995年4月19日,右翼极端分子制造了造成168人死亡的俄克拉何马爆炸案,将氤氲在美国社会中的极端主义拉入公众眼帘。

“9·11”事件以来,美国国土安全部门主要将精力集中在打击国际伊斯兰极端主义网络上,而对本土生长的极端主义稍有忽略。而近几年,FBI的调查发现,1980年至2001年间,美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恐怖主义活动来自本土的非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在2002年至2005年间,这一比重甚至高达95%。

美国本土极端主义大致有四类:左翼、右翼、单一话题组织和本土生长的伊斯兰主义。

此外,被FBI称为“独狼”的极端主义行为近年来也呈活跃之势。《外交关系》杂志副主编马斯特斯(Jonathan Masters)2011年的研究发现,“独狼”在1995年之后的活动比1995年之前增加了5倍。根据FBI的定义,所谓“独狼”是指“脱离于有组织的恐怖主义机构之外、或不在事先通知组织领导或获得许可而行动的个人”。

国土安全部门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单独行动的袭击在所有极端主义行为中的占比,从1995年之前的6.5%,迅速提高至33%。FBI也承认,“独狼”行为存在于所有的四类极端主义行为中,大大增加了国内安全工作的难度。

根据FBI的定义,左翼极端主义者是“奉行革命性社会主义信条、并认为自己是保卫人民而抵抗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人”。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反越战的情绪激化下,一些左翼极端主义行为伴随着民权运动颇为广泛。然而随着前苏联的和FBI在80年代中期开展的过滤运动,左翼极端主义在美国的势力迅速萎缩。

上世纪90年代初,克林顿政府因数起校园枪击案件对枪支管控进行了一系列立法,刺激起右翼团体迅速发展。特别是当时联邦政府对得克萨斯州和爱达荷州的政治异见者进行了暴力镇压,让右翼认为他们担负着捍卫美国精神的责任,抵抗政府违背宪法精神的统治。

在那个弥漫仇恨与极端主义的年代,美国境内也充斥着大量“爱国者与民兵团体”,其中不乏一些组织在政治诉求无法达到时,做出激烈行为。“爱国主义运动”在美国发展壮大,其中一些更秉承着在美国社会更有历史的“白人至上主义”,俄克拉何马州爆炸案就发生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

根据美国南方贫困法律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下称SPLC)的调查,俄克拉何马州爆炸事件后,美国的爱国主义与民兵团体在1996年达到858个。随后逐年下降,到2000年时降至194个,并在之后的八年间维持在200个团体以下。

这一趋势在美国遭受的袭击数量上亦有所体现。在俄克拉何马州爆炸事件之前的25年里,美国平均每年遭受48起袭击,而在此之后,每年平均值降到19起。

但下降趋势从2009年开始突然逆转,2009年爱国主义与民兵团体的数量从2008年的149个,飙升至512个,此后至2011年每年都几乎成倍增长,至2012年涨至1360个,远超过俄克拉何马州爆炸那年的809个。

2009年,正是奥巴马首次上台后的第一年,也是金融危机不断发酵的一年。 调查人员在波士顿爆炸现场发现钉子、电池、电线等爆炸装置的组成部分。

在奥巴马第一次当选总统后不久,国土安全部的情报与分析中心的一份报告中重点提及右翼极端主义正在发展壮大,“经济衰退和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的当选,正推动右翼激进化与右翼的招募。”随后国土安全部长纳波利塔诺也发表声明,“我们发现暴力极端主义正在美国生根。”

第一位黑人总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标志着美国人口的变化,在2011年,非白人出生率第一次高于白人出生率,人口模型显示,到2043年白人将成为美国的少数族裔。而不同人种在2012年总统大选中投票倾向的明显差异,再度挑起了美国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种族矛盾。

2012年12月14日在康涅狄格州西部纽镇的桑迪霍克小学发生枪击案件,促使奥巴马政府正式展开了对枪支管控的立法,控枪法案首次得以送交参议院全院审议和表决,这迅速激化了右翼政治势力的反扑。其中,右翼茶党的网站上也“准备好,现在,政府收缴枪械的行动已经正式开始组织起来了”。

经济低迷,在“茶党运动”和“占领华尔街运动”影响下,美国社会的分裂和政治的极化已经日趋严重。奥巴马在2012年再次当选,更大程度地推动了右翼势力抬头。他们把控枪、种族主义、经济问题等捆绑在一起,宣泄在政府下无法被表达的政治诉求。

马拉松比赛实施方案篇4

这是一个银发赛场,赛场上,人们关心的不是成绩不是金牌;这是一个和谐赛场,参赛的老将们一身轻松,相互间鼓励加油;这是一个快乐的赛场,最后一名和第一名脸上都堆着笑……

比赛期间,关注的不是老人们在50米、100米……10000米成绩上的突破;而是试图去找寻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快乐、健康的银发生活方式。而以下样本,就是试图去解读老将们的平凡、健康与幸福。

【样本一】 印象词:

青春活力指数:

榜样解读:(活到老,动到老。来自江苏如皋老年体协的施秀英老人以88岁的高龄成为赛场年龄之最,老人在“长寿之乡”如皋很出名,不是因为她的年龄,而是因为她是一个每天跑上5公里、边跑边大喊大叫,没事骑着三轮车满城逛的快乐“疯老太”。)

比赛当天一大早,老人一个人早早到了下城区体育中心,提前跑开了。当同伴们在比赛场找到从酒店“失踪”的施秀英老人时,老人告诉他们:一天不跑不痛快啊。

老人个子不高、瘦小玲珑,不过看上去精神矍铄,丝毫没有近90岁高龄的老态。运动会上,老人一开跑就是1500米和5000米两个项目,而在问起老人报这两个项目是不是有点太逞强了,老人却毫不犹豫地说:“不会吃不消,我的身体好得很。”

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体不错,老人不等我们答应就把大家带到体育场旁边的一棵大树下,说是要亮亮自己的绝活――三指俯卧撑。不可能吧?现场的人都有点不敢相信,可老人把外套一脱,俯身摆开了姿势。食指、无名指、大拇指着地,老人还真的轻轻松松就来了3个俯卧撑,老人还想接着做下去,大伙不答应了,“奶奶,好了,好了,已经很了不起了。”

如皋老年体协队的领队蓝俊告诉大家,老人在如皋早已是名人了,大家都知道那个原先修鞋的老人,现在很爱运动,中央电视台的“夕阳红”栏目还专门做了一个叫《施秀英传奇》的片子介绍过老人。

老人的运动经历始于1976年。当时老人到上海开刀治病,看到上海人早上在跑步、打拳,回来后自己也开始在家旁跑开了,“反正不花钱,身体还变好了”,老人一坚持就是几十年。现在老人每天6点起床,慢慢跑上5公里后,还要加上自己自创的“健身体操”,压压腿、扭扭腰、动动手。下午空时,老人便骑上三轮车快乐溜大街、看世界去了。

老人说,她现在的生活健康、开心也有趣。别的不说,光是因为坚持锻炼的关系,有个好身体,全国各地去比赛,不拿奖也开心。

【样本二】 印象词:

坚毅活力指数:

榜样解读:(没条件动,创造条件也要动。别人问刘松鹤干活这么累,干嘛还去练?老刘回答说:练了以后,干活就不累了。)

我们正准备离开体育场,身后传来整齐的鼓掌声和叫好声。回头一看,一个右腿残疾的老人正一瘸一拐地走向终点,此人正是刘松鹤。

77岁的刘松鹤来自南京路长跑队,当时他正参加的是100米的比赛。7位选手参赛,别人早已跑过终点,而刘松鹤还在一步一步稳稳地向前走着。“没事,我怎么也算个第七名。我们领队说了,我来参加比赛啊,影响很好。我这样都可以,其他人更可以。”在终点,刘松鹤毫不避讳地告诉我们,他来参加比赛是“别有用心”的。

刘松鹤退休前是上海一名普通的邮递员,1952年,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全民运动的热潮中,刘松鹤开始了自己持续55年的健康锻炼之路。

“之所以选择跑步锻炼,是因为这种锻炼方式最方便。开始是自己一个人跑,1980年,我加入了上海南京路一条街长跑队,和大伙一块跑,我们长跑队可是很有名的。”作为长跑队的一员,刘松鹤很骄傲。

邮递员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大家不明白刘松鹤为什么还要每天去跑上几公里。当时刘松鹤就回答同事们:“练了以后,干活就不累了。”

1995年,刘松鹤已经退休,一次检查,医生发现刘松鹤右腿患了骨结核。虽然成功进行了手术,可右腿落下了残疾,走路一瘸一拐,跑步基本不行了。“可回到家后,我还是想跑。像以前跑上几公里、几十公里是不行了,我就从50米开始到100米、200米……1000米,走动走动人才开心啊。”刘松鹤说,退休后成天呆在家里,人是要生病的,得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以前跑100米的成绩是14秒9,现在是差不多1分钟,可我一样享受。”刘松鹤说,他要跑到跑不动为止。

【样本三】 印象词:

潇洒 活力指数:

榜样解读:(和更多人一起奔跑。马拉松以前是刘永仁的业余爱好,现在几乎成了他的第二职业。退休后的他很忙碌、很充实,成立福建厦门长跑俱乐部,刘永仁是创始人之一。刘永仁说,现在最开心的事就是让更多人分享他的长跑经验。)

5000米、10000米、4×400米,本次老将运动会刘永仁参加了三个项目。“不算多,参加一次总要尽兴。”67岁的刘永仁把参加运动会当成是一次快乐的交友之旅。

67岁,在老将运动会上,刘永仁还算是年轻一派。身手敏捷,没有白头发,谈吐潇洒,旁人都说刘永仁不像过60的人。“每次出来总是这样的,我50岁的时候,别人说我看着才40;我60了,别人说我最多50。”刘永仁说,这些都是运动给他带来的,这叫“运动魅力”。

“我15岁就开始跑步了,那时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身体也不好,想着锻炼以后,自己能有一个好身体。坚持下来已是50多年了。”虽然是业余长跑爱好者,不过,刘永仁在老家厦门是有名的铁人,最辉煌的是他4年时间跑了16个马拉松,创造了中国同年龄老人的纪录。刘永仁说,他这16个马拉松“含金量”可不低,除了5个厦门马拉松,还包括4个北京马拉松、3个上海马拉松、3个香港马拉松和1个台南马拉松。

年轻时刘永仁跑步是迫不得已,50多年后的今天,长跑对刘永仁来说早已成了他退休后的新职业。“由于种种原因,早年我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从事的是最平凡普通的汽车装卸的工作,但爱上长跑,它给了我另一种生命的力量。”刘永仁说,退休后虽然只有1000来元的工资,可他的生活还是过得多姿多彩,“除了长跑,我喜欢剪纸、绘画、书法,还热衷背元素周期表,这些让我的退休生活没法不精彩。”刘永仁的潇洒生活的确有滋味。

平凡银发生活

快乐运动添彩

如果我们老了,生活是不是就很黯淡?如果我们平凡,日子是不是就没法精彩?通过对全国老将田径运动会的了解,我的答案是:只要用心,一定不会。因为快乐与金钱无关、与年龄无关。

杭州市下城体育局局长钟伟强说:“之所以要贴钱承办全国老将田径运动会,就是想让更多人看看这些银发老将的风采,让更多杭州人知道他们平凡精彩的生活。”

以往看到老人,总觉得他们是弱势的一群,想到的可能还会有“风烛残年”这样的词。可在老将运动会的赛场上,老人们流露出的是青春的风采和气息。看着他们,年轻的我们的感慨是:老了,能像他们一样多好。

运动会项目不多,除了100米、2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等径赛项目,还有跳远、铅球、跳高等田赛项目,项目简单却不影响场上的精彩。因为这样的运动会,成绩本身并不重要。

老将们多是平日生活中很平凡的一群。修鞋工施秀英、邮递员刘松鹤、汽车装卸工刘永仁……他们都很平凡,可他们都很会“经营”自己的老年生活――一项不花钱的运动、一份年轻执着的心,让他们拥有旁人艳羡的幸福生活。

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

马拉松比赛实施方案篇5

关键词:马拉松;电视直播;文本分析;叙事学;符号学

中图分类号:G82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3-0041-04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live broadcast text of 2016 Lanzhou International Marathon Match on CCTV-5 in 2016 with the narrative and symbolic theory and integrated use of literature and discourse metho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arathon broadcast law, promot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running program i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runner and himself, without a strong enough story line or intense physical confrontation and sudden surpris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explanation and comments of the narrative subjec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the planning and layout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The marathon TV live broadcast should adopt a variety of strategies instead of single encoding and narrative information, so that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good communication effect.

Key words:marathon; live TV; text analysis; narrative; semiotics

如何在L达两个多小时的电视直播节目里,通过综合调度电视叙事的影像、语言等符号系统,将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海量跑者分层次、多角度呈现,同时实现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城市景观与跑步文化的有机融合,使路跑赛事成功吸引观众,这些都极大地考验着马拉松赛事直播团队的能力和水平。马拉松赛事直播不仅是比赛过程的客观再现,更是视听兼备、有声有形的电视叙事艺术。始于2011年的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以下简称兰马)因“百里黄河风情线”的独特景观而别具魅力,经过6年的积累和沉淀,赛事运营和推广模式渐趋成熟。尤其是央视马拉松直播团队连续6年对其进行全程直播,极大地提升了赛事知名度和影响力。兰马直播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直播节目的制作水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以央视2016兰马直播文本为个案,旨在通过全程梳理,探析城市马拉松赛事直播特点与规律,从而更好地推广赛事文化。

1 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直播的基本信息

此次直播从6月11日早上07∶25开始,09∶00由于转播NBA总决赛中断。下午13∶36-14∶50播放了实况录像,其中13∶36-13∶43为已播比赛剪辑,13∶43以实况录像衔接比赛,节目总时长为2小时42分。

在播出流程上,首先是马拉松赛片花,然后镜头切换到演播室。[JP3]演播室由央视主持人梁毅苗担任评论,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担任嘉宾。主持人做了2分40秒的赛事介绍。接下来是记者连线――央视记者冬日娜在起点做了3分钟现场报道,随后镜头切换至比赛画面。

比赛画面以男子第一集团为主。屏幕右上角是“2016兰州国际马拉松赛”、比赛距离和用时的角标,右下角是兰马标志物;左上角是央视体育频道台标。沿途景点会呈现航拍画面,随即在左下角显示该景点中英文名称字幕。整个画面清晰度高,技术稳定性强,极具美感和观赏性。

在转播机位安排上,起终点及颁奖仪式等重点位置都设有专门机位,确保赛事精彩瞬间的捕捉。男、女第一集团各有一辆移动转播车全程拍摄,精确呈现顶尖跑者的竞技风采。沿途赛道的移动摩托车无线机位更是多角度丰富了画面内容,特别是两次出现男子第一集团奔跑时的跑鞋特写,原本平常的跑鞋在近距离拍摄下显得色彩斑斓、动感十足。可以说,此次转播动用了多种技术和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马拉松运动的魅力和兰州城市的风采,令人印象深刻。

2 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直播本文分析

著名叙事学家热奈特认为,叙事包括三个要素:被讲述的内容――故事;讲述事件的叙述方式――话语;产生话语或文本的讲述行为――叙述。马拉松赛事直播就是综合运用解说、评论及影像等话语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向观众讲述长跑比赛的故事。尽管海量的参赛选手和开放的比赛空间为提供精彩直播提供了可能,但从项目特点看,跑步归根到底是个人运动,是跑者与自己的对话,它没有足够强大的故事线,也缺乏激烈的身体对抗和突发性看点,如果仅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记录,观众观看这样的比赛就像是看一幅单幅照片,很难被吸引。从这个意义上讲,马拉松赛事直播中叙事主体的讲解和评论、叙事话语的丰富和延展,以及叙事策略的谋划和布局就显得格外重要。鉴于此,本研究将主要围绕这三方面对兰马直播文本进行探讨。

2.1 叙事主体:专业性与文化性有机结合

解说员和嘉宾是赛事直播的叙事主体,主要承担解说、评论职能。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认为:“体育解说评论是体育电视节目生产环节的‘核心原创’部分。”武汉体院姜欣教授指出,体育解说的本质是新闻属性,在解说中要遵循客观性,解说员可以持有适度情感倾向,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对比赛进行客观呈现。

本次解说是出生于内蒙古的梁毅苗,这位来自西北的央视主持是继2014年后第二次解说兰马。作为央视《体坛快讯》的当家主持,梁毅苗敏捷的思维、出色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都显示出极强的综合素养,但在解说的客观性和专业性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客观性上存在一些出入。比如,主持人对特邀选手的介绍是“包括6个国家和地区的30名高水平特邀选手”,但根据直播中显示的特邀选手名单,共有35位参赛选手。这种明显的信息出入很有可能会使观众产生疑惑,同时也容易消解解说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其次,在解说的专业性上也存在不足。由于缺乏切身的参赛体验,主持人对项目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很难进行专业解说。比如,主持人在节目开始提到当天19℃的多云天气非常适合选手创造好成绩,其实8℃~15℃才是这类比赛的最佳气温。另外,从观众角度讲,观看马拉松比赛除了感受城市文化外,可能还想获得更多的关于专业跑者或跑步项目的知识。媒介培养理论指出,每一次赛事转播都是影响观众项目认知,甚至塑造其价值、情感的契机。要想取得这种润物无声的效果,主持人需要从观众角度出发,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从而提供更多的背景材料。本次直播对专业选手的介绍只有号码、姓名、国家、成绩,缺乏其社会角色、跑步历史、生活感受、业余训练、比赛策略以及情感等层面的深描。选手似乎成了不知疲倦的跑步机器,而不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个体。这种单薄的信息缺乏媒介传播价值,更谈不上语言叙事的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还会影响项目的人文价值,很难引起观众的情感卷入,更难以达到移情和媒介培养的效果。

从嘉宾情况看,由于经常参与电视节目制作,包括一些马拉松赛事直播,郦波教授表现颇为从容。他通过引用地方志等方式将大量的文史知识与沿途景点有机结合,使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加深了对兰州城市文化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嘉宾作用主要是回答主持人的提问,郦教授则发挥了更大作用。他利用自己的跑步经验和马拉松转播经历主动承担了一些专业讲解的责任:多次主动提示比赛距离和用时,还提到高原和平原马拉松的区别、乳酸门槛跑等。这些虽是对专业解说的有效补充,是嘉宾资源的拓展,但多是点到为止,缺乏深入分析,给人意犹未尽之感,同时这种补充也凸显了专业解说的欠缺。

除主持人和嘉宾外,文本中出场人物还有连线记者,其报道也值得商榷。此次记者现场报道和主持人演播室播报信息基本重合,可视为站在现场重复演播室内容,未能充分体现现场报道的意义和价值,放弃了自己在事件第一现场的优势。记者出境采访,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要求记者熟悉业务,思维清楚,能在瞬间对事情做出判断。更重要的是,应凸显在场意识,表现在场的新闻语态,捕捉观众最想得到的现场信息,这样才会使节目更好看。

2.2 叙事话语:声画一体的完美契合

每个社会建构都是充满意义的。比如我们在公园或在马拉松赛道上跑步,尽管物理事实相同,但意义却不同。跑步只有与其他事物建立种种联系才成为马拉松,而这些联系是社会地构成的。这种种联系的系统组合即为话语。因此,话语是表征体系,涉及语言和实践。福柯认为,话语构造了话题,它控制着一个话题能被有意义地讨论和追问的方法,它还影响着各种观念被投入实践和被用来规范他人的行为方式。“是话语而非事物本身催生认知”。由是观之,兰马并不仅是路跑赛事,谁是兰马冠军也并不重要(除非是国内或兰州本地选手从众多国外特邀高手中一举夺魁),真正重要的是,兰州举办马拉松这一事件本身的意义是什么?这种意义如何通过话语来建构?从符号学分析,这种意义的建构、传达、理解和解释是通过声音和画面两大符号体系得以表征的,即通过声音进行叙述表现,通过画面进行描写再现,声画结合,相辅相成,高度契合。

从兰马直播的话题设置看,主持人和嘉宾主要围绕男子第一集团的跑步过程和沿途风景,以马拉松对城市的影响和本次赛事的亮点为主,以对话、插话等方式把各自的体会、思想传递给观众。比如,当第一集团跑到马拉松公园景点时,主持人强调了赛事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全民健身的带动作用。在航拍“百里黄河风情线”时,嘉宾将兰马描述成绕着母亲河奔跑,用人们对母亲的情感将兰马引申为最有归属感的奔跑。值得注意的是,在转播过程中,主持人和嘉宾以3种方式评论了兰州治理雾霾取得的成绩:第一次谈到了兰州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获得“今日变革进步奖”,在中美气候峰会上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峰会并做主题发言,并讲述了波士顿市长对兰州的两大印象,即治理雾霾和马拉松。第二次是嘉宾讲述自己在飞机上与一位来自福州的跑者谈话,针对该跑者对天气的担忧,嘉宾强调了m州铁腕治污的成效。第三次则结合兰州的水源建设再次提到雾霾治理,并由此引申到执政理念的探讨,以及对京津冀治理雾霾的启示。此外,主持人还详细介绍了兰州市投资56.87亿元正在加速推进的以刘家峡水库为城市水源的管网工程,以及银滩黄河大桥下开通的地铁1号线作为第一条穿越黄河的地铁,怎样克服了各种世界级难题顺利开通的故事。这些话题表面是在陈述客观事实,但其深层表征,则类似当地政府喉舌,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是政府机构权力和意志的体现。

与其鲜明的政治话语建构形成对比的是,对赛事亮点的评论则语焉不详。对直播过程的梳理结果显示,主持人共提到5个赛事亮点:即设立比赛终身号码,梦想1公里轮椅跑,医疗陪跑员,首个为跑者洗衣服的马拉松,“一条河、一碗面、一本书”。其中,只有“一条河、一碗面、一本书”得到了全面介绍,其他则简略带过。比如,对设立医疗陪跑员的评论是“体现了人文关怀”。但这些医疗陪跑员如何遴选,怎样分配在赛道上,诸如此类的背景资料并未提及。再如,首个为跑者洗衣服的马拉松。主持人认为“这会加大赛事成本,很不容易”。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为所有选手洗衣服,只是尾号为2、0、1、6的全程跑者可以额外得到经过清洗的专业运动背心。这些语焉不详的话语消解了赛事创新的努力,可能会使观众一知半解、将信将疑,也很难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舆论话题以扩大赛事的深层影响力。

从画面表征系统看,此次直播画面主要包括景点和赛场,其中景点画面不仅包括赛道沿途“百里黄河风情线”,而且还采用提前拍摄等方式将不在赛道周围的景观,如刘家峡水库、丹霞地貌等巧妙地植入节目,很多画面蔚为壮观,令人震撼,这些都很好地提升了节目观赏性。在这些画面背后,体现的是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与赞美,是情感升华的表征。多次执导兰马的总导演孙和平曾说要使马拉松从体育比赛中“跳”出来。正是通过一幅幅城市与自然景观的巧妙切换赋予了马拉松赛事更多的文化意义。经过电视的画面再现,还能产生重大变化,使亲自参加比赛或生活在兰州的人产生“不识兰州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城中”的感慨,营造了丰富的媒介景观。

与多景别的景点画面不同,比赛画面的呈现较为单一,主要以第一集团男选手的奔跑群像为主,其可视化程度很低,感觉四平八稳,没什么看点。或许是为了调剂,现场摄像也捕捉了部分业余跑者,其中出镜率最高的是年轻女性:画面中出现并被加以评论的次数多达11次,话题涉及身材、装备等。那些守护跑者生命安全的医疗陪跑员、每次赛后都被津津乐道的各种Cosplay造型以及沿途不断加油的现场观众则未在画面中发现。由于仅着眼于第一场域的跑者,缺乏第二、第三场域的层次演进,加之没有充分的细节捕捉,很难形成场域共振效果。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画面系统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如果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编码方式,从更多角度丰富画面信息,可能会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2.3 叙事策略:共时性与历时性融会贯通

赛事直播是进行语态,它伴随赛事发生、发展过程,凸显的是结果。直播的语言结构是对比赛过程的直接反映,具有突出的线性特征,体现了直播的共时性特点。对观众来讲,置身其中,会感受到跨越空间的整合和分享。与此同时,这种共时性的赛事场域也可以通过现场报道、选手短片等多语态融合植入历时性单元,从而把赛事已经发生的事件、人物等叙事元素有效地置换出来,形成新的编码方式。一项赛事的发展历史就是在共时性中不断被历时性地还原、放大的过程,赛事直播也因此产生了文化魅力。如果只是一次次简单的比赛过程的书写则会非常苍白,难以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

从兰马直播文本看,其主要问题在于只是偏重过程的共时性叙事,忽略了赛事历史等历时性编码元素。整个直播未能体现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融会贯通,缺乏新语态构建,致使直播场域结构单一、信息量小,很难形成强烈的赛事文化认同。比如,此次直播并未提及前5届赛事内容。从第一届到第六届,中间应该有很多值得编码的元素。以比赛线路为例,以前起终点是东方红广场,而不是会展中心。按照哈贝马斯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理论,空间元素不仅是舆论生成的基础,也应是媒介景观建设的基本关照点。马拉松文化对城市的表现就是通过路线设计对公共空间进行切割,然后分段叙事。这就要求叙事策略不能仅针对选手和景点,特别是兰马的环形赛道,不可能循环介绍景点。这时就可以通过植入一些采访、花絮等历时性叙事元素,对特定空间进行新的视角解读,融入共时性叙事,这样可能会使观众对特定空间产生新的定位和参照元素,也可以丰富空间编码的信息组合,提高观赏性。

另外,马拉松赛事之所以不吸引人,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对抗语境和悬念设置,缺少突发性元素植入,整个直播都是单一主体、单一语态的叙事方式,这会消解赛事吸引力和观赏性。尽管不像足球那样充满戏剧性,但长跑也不乏看点。比如,作为国内海拔最高的亚高原赛事,兰马特定的地形和气候都会成为选手的挑战,这涉及很多知识点:为什么环境是这样,会给选手带来哪些影响,比赛天气与以往相比如何,等等。这些都可以短片方式植入节目以提升知识性和观赏性,同时也可体现直播节奏的变化。至于突发性看点,要用心捕捉才能发现。比如,在女子冠军争夺中,两名埃塞俄比亚选手一直处于胶着状态,最后一个补给点,排名第二的选手取水出现失误,没有取到,比赛节奏被打乱了,但她还是加速追了上来,最后实现反超。经过如此漫长的奔跑,而且又是在节奏被打乱的情况下实现逆袭,这本身就很有看点。马拉松比赛时间长、过程比较单调,这就更需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强化编码意识,适当融入历时性元素,对丰富屏幕的视觉景观是非常重要的,也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3 结束语

同一场马拉松比赛可以有两种不同形式的观看方式:路边观看和电视屏幕观看,两种方式由于视角对象发生了巨大的移位,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如果说路边观看可以让观众更好地感受赛场的氛围,可以经历从职业选手过渡到业余选手的各种时刻和差别,可以和涌动的人群近距离接触的话,那么电视的介入则通过双重画面、航拍技术、慢镜头以及多景别的切换等方式叙述了一个故事,编制了一系列章节,从而丰富了比赛信息,最终重新彻底定义了表演的题材。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事直播才能有效地带动体育社会资源的深入开发与价值增值。由是观之,目前马拉松赛事直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着力从赛事解说、叙事话语、传播策略等层面进行完善。正如哈贝马斯所说,某一行为介入到公共空间以后,在公共空间里应有一个发育过程,公众对赛事形象、价值、情感分享、意见生成也就有了依据和可能。马拉松赛事直播要善于做加法,通过积极的空间叙事凸显比赛的知识性、娱乐性以及文化性。如果没有加法意识,只是单一信息的编码和叙事,就会限制行为过程的意义,很难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欣.浅析体育解说中的情感倾向[J].传媒观察,2014(4):29-31.

[2]北马进化史[Z].北京马拉松35周年官方手册,2015:14-15.

[3]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44.

[4]霍尔.表征[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70.

马拉松比赛实施方案篇6

这是脱胎于十几年前的“巴莫京拉力赛”而焕发新生机的一项赛事,这是很多人探寻神秘东方魅力的一次旅行,这是欧亚文化交流的一个桥梁。

穿越东方马拉松越野拉力赛从一诞生就让人无比期待。

然而,首届比赛就发生了两起严重事故中国著名车手徐浪和一名叫菲利普托宁的法国摩托车手先后遇难身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人的遇难使穿越东方马拉松越野拉力赛更加引人关注。

希望二人逝去的生命,能促使这项脱胎于“巴莫京”的赛事尽快成长起来,他们在天之灵也必定会感到欣慰。

跨越欧亚大陆,刺激、诱惑、挑战

首届穿越东方马拉松越野拉力赛(以下简称“穿越东方”)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发车,穿过伏尔加河流域,翻越乌拉尔山脉,进入哈萨克斯坦以及中西伯利亚大草原,经塔城口岸进入中国后,真正经典的赛段开始了,穿越准格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再翻越雄伟的天山,来到火热的吐鲁番盆地,向东穿过库姆塔格沙漠,出了新疆来到甘肃西部的茫茫戈壁,折向北进入有着世界最高沙山的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最后就是库布齐沙漠。在这条路上,有着复杂多变的路况,有着古老的文明遗迹,有着不尽的刺激和挑战。

比赛创始人瑞梅杰在经过多年的探索之

比赛创始人瑞梅杰在经过多年的探索之后,终于选定了这条路线,既适合长距离的越野拉力赛事,又将把参与其中的人们带入难以忘怀的旅行之中。

从开端的俄罗斯圣彼得堡,到终点的中国天津黄崖关长城,全长10726km,其殊赛段3713km,行驶路段9858km。

下面为大家详细描述一下赛段特点和沿途风景。

6月12日从圣彼得堡发车后的目的地是Rogatchevo,全长833.81 km,设在Louga的特殊赛段长71.03km,这是本届穿越东方赛事中的最短赛段,大部分是硬地和沙地组成,四周环绕着森林,部分路段可以高速行驶。

第二天从Rogatchevo到Petravsky,行驶路段为735.85km,从Zolino到Nijni的特殊赛段也不长,为92.52km,这里具有真正俄罗斯腹地的景色,到处是松树和银桦。

第三天,车手们要从Petrovsky开到Yelabouga的距离是573.71km,其殊赛段长152.20 km,从Kazan到Mamadysh,比赛在迷人的伏尔加河畔开始,途经的地方正是古鞑靼国的所在,四周是松树和银桦。路况基本为沙质,但也浅滩密布,车手们要经常涉水前行。比赛时,这个赛段因暴雨天气被取消。

第四天,车手们要经历一个容易迷途的赛段,从Yelabouga到Mrakova全长693.31km,不过其中从Menzelinsk到Tumutuk的特殊赛段只是123.76km,这里阡陌纵横,赛道经常会从车手眼前消失,这时导航将至关重要,路况是森林,泥地和沙地的混合体。

第五天,从Mrakova到Bogofse的路线全长630.20Km,特殊赛段从Mrakovo开始,到Orsk结束,长294.63km。车手们要在今天翻过乌拉尔山脉,这是欧洲通向亚洲的门户,瑞梅杰说这是他最喜欢的特殊赛段之一。车手们穿过一个山谷和浅滩星罗棋布的中距离赛段后将进入哈萨克斯坦。在赛段的终点车手们将欣赏到是西伯利亚大草原的独特景象。令人难过的是徐浪在这个赛段意外受重伤去世。

第六天,又是一个长途旅行,从BOqOTSe到Arkalik长达705.34Km,从Qaratubak到Torgal的特殊赛段是开赛以来最长的,为327.53km。在宽阔的草原上,车手们可以把赛车开得飞快,但不管是在灌木丛还是一望无际的中西伯利亚大草原,要想正确的导航一点也不简单。

第七天还将继续行驶在平坦的草原上,从Arkalik到Botakara全长692km的路途中,车手们先要在从Arkallk到Mensuk长达322km的特殊赛段中享受一番高速。然后到达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在这里参与庆祝建市10周年的活动。由于徐浪和一位名叫菲利普的摩托车手先后遇难,这个特殊赛段也被取消。

第八天将迎来一个全场比赛中最长的赛段。从Botakara到Ayaguz全长729.10km,路段中包括一个长达446.25km的马拉松赛段(从Karbushevka到Madeniet)。这是一个穿越广阔草原的沙石混合型路段。

第九天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最后一天,从Ayaguz到Karamav全长528.05km的路段中包括82.05km的特殊赛段(从Beketay到Blagoaatnoye)。赛段虽短但也很有意思,草原上的砂石路过后是成片的河沟,再往后是阿尔泰山系西南端的山地,山路曲折。这个赛段完后,就进入了有着更加古老文明的中国。

第十天,大家将见识到开赛以来真正的沙漠赛段,位于准格尔盆地中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也是中国的著名大沙漠,这一天将从克拉玛依行驶到吐鲁番,里程长达782.04km,而穿越沙漠和戈壁的特殊赛段(从玛纳斯湖到103团14连)长达341.27km。比赛时,该赛段被缩短至90km,沙漠赛段完全没有了,只剩下了戈壁。

第十一天是难得的休息日,全部人员在吐鲁番休整一天。

第十二天又是一个超长的赛段,从吐鲁番到哈密五堡,长达413.27km,碎石遍布的茫茫戈壁过后是连绵的库姆塔格沙漠,最后一段是哈密的魔鬼城地带,这里有色彩斑斓的悬崖峭壁,非常壮观。比赛的开始部分,大家将驾车行驶在海平面之下,最低的地方是艾丁湖,海拔低于海平面155米。这一天车手要遭遇难以想象的困难,极度的高温、复杂的路况、松软的沙漠等等都在考验着车手们的心理和生理极限。

第十三天更是一个精彩的马拉松赛段,从哈密南湖乡到甘肃的红柳园,特殊赛段长达436.68Km(行驶路段从新疆哈密到甘肃清泉,里程长度是723.35km)。发车后,车手们将震撼于一片一片的暗黑色高原,接下来是色彩斑斓的高大岩石,然后就是长达Bokm沙漠地带,整个赛段正确的导航是至关重要的,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直觉显得更加宝贵。瑞梅杰认为这是个非常值得纪念的经典赛段。

第十四天将跨越甘肃和内蒙古,特殊赛段(行驶路段从甘肃清泉到达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长达636.80km)起点是高台县城,终点是阿拉腾朝克,长度为286.80km,开始不久,车手们要在合黎山的山谷中穿行,

峡谷高大险峻,景色壮观,路上遍布沙丘,山区过后是80km左右的草原路段。

第十五天的赛段将会是一个超级魔鬼赛段,从阿拉善右旗到树贵庙的202.13km绝大部分是沙漠,这是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的痛部和东部区域,如果车手的心理不够坚韧,路上数不清的高达百米的沙山将击溃他们的意志。不过这也是一个最具魅力的赛段,这里有着世界上最高的沙山,相对高度竟然达到500m,号称“沙漠中的珠穆朗玛峰”,还有许多碧蓝的湖泊,像翡翠一般镶嵌在无边的沙漠中,如果车手懂得审美,他将会陶醉以至于会忘记比赛。

第十六天是整个穿越东方中的最后一个比赛日,但依然是艰苦的一天,从狼山泡到夜鸣沙的特殊赛段虽然短至121.15km,但谁也不能大意,这是在库布齐沙漠,全部是绵延的沙丘,即使你有很丰富的经验,也很难找到正确的路线,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也许是一个最长的赛段。

第十七天将会是轻松的一天,车手们需要行驶665公里,从呼和浩特到达天津黄崖关长城,一路上,有广阔的草原,进入北京境内后,车手们将在崇山峻岭穿行并能够欣赏到中国的象征――长城。

可以看出,穿越东方的这条路线集合了欧亚大陆上的多个著名的自然景观和地理名词,特别是中国境内的一些地方,全世界的人们都会对此充满好奇。这次比赛的路线与十几年前就已经深入人心的“巴莫京拉力赛”的某些赛段有些许重合,但与以前相比,路况又有了大不同的感觉。毫无疑问,比赛路线的设计者瑞梅杰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的车手和赛事专家,更是一位心理学家,他很清楚地知道,怎样的赛段才会让车手们和其他参与其中的人们感到神秘和挑战。

在汽车运动历史上,穿越欧洲和亚洲的赛事一直是让人着魔。100年前,第一场巴黎到北京的赛事开幕,5辆汽车于1907年6月10日出发,最终有3辆车抵达北京,速度最快的是来自意大利的ScipionBorghese王子。另外一场拉力赛是1931年雪铁龙组织的Croisiere Jaune。它更像一次远征和探险,活动从德国的拜罗伊特出发,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目的地是北京。

直到1992年,穿越欧亚大陆的伟大赛事才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瑞梅杰先生竭尽全力,成功地将俄国人和中国人拉到一起,第一届巴黎-莫斯科-北京拉力赛于1992年9月1日成功举行,93辆汽车,20列火车和15辆摩托车从巴黎出发,跨越16000km抵达北京,代表雪铁龙汽车的Pierre Lartigue/Michael Perrin组合,以及代表雅马哈摩托车的斯蒂芬・彼得汉赛尔成为最终的获胜者,美好的记忆一直延续到今天。

马拉松拉力组有55辆汽车、61辆摩托、34辆卡车参赛,常规组有18辆赛车,探险组有9辆,车手来自中国、法国、俄罗斯等18个国家的180多名车手加入到了这场规模浩大的探险之旅。有多支车队的数十名车手都是达喀尔拉力赛的常客,汽车组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法国施莱瑟车队的蒙泰德,此人有着十几年的达喀尔经验,曾在2005年获得达喀尔第九名,蒙泰德使用的施莱瑟BUGGY赛车(201号)也曾在达喀尔中有着辉煌战绩。另外一名高手是驾驶200号雪弗兰皮卡的埃里克,此人也曾在包括达喀尔在内的多场长距离越野拉力赛中名列前茅。卡车组中,雄霸达喀尔赛场的俄罗斯卡玛兹也参与其中,另外还有法国MAN车队和德洛伊车队等。摩托车组中,挪威的乌来瓦尔赛特在2007年的达喀尔中夺得第四,斯洛文尼亚的卡特李纳克也曾在2007年的达喀尔上获得第九,哦,这个组中还有一位重量级车手,来自捷克的约瑟夫,他是2007年达喀尔四轮摩托车组的冠军,这一次,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夺冠!

当然,中国车迷最关注的还是徐浪、周勇、卢宁军和华庆先4名中国车手,除了华庆先之外,其他3人都有着多次达喀尔经验,周勇和徐浪也都曾获得过第19名,不但在国内知名度很高,在国际间也享有盛誉。

从参赛车手人数、水平以及规模看,首届穿越东方的竞技水平无疑是很高的,竞争也必定是非常激烈的。

放眼国际,非常成熟的达喀尔拉力赛、世界杯越野拉力系列赛无疑是水平最高的,三菱、大众以及其他厂商强队的参与使得上述两项赛事具有至高的权威。然而,这二者是在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才达到今天的高度的。新生的穿越东方在刚刚开始就有如此规模和水准,起点之高要超越当年的达喀尔和世界杯越野拉力系列赛。可以说,穿越东方在车队方面只缺少汽车组的三菱、大众,摩托车组的KTM,一旦这些车队也参与到该项赛事中来,那么,穿越东方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看、水平最高、最有影响力的长距离越野拉力赛,即使以后达喀尔重归非洲,也未必能与之相争。

有序而高效的组织

为了应付这庞大而复杂的赛事,组织者瑞梅杰机构和拉加代尔公司网罗了各个方面的精英,并争取到了所经各国、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保证了首届穿越东方能够有序而高效的运行。

瑞梅杰公此前就组织过多场长距离的越野拉力赛事和穿越赛事,已经精于此道。拉加代尔旗下的IEC IN SPORTS和SPORTFIVE都是欧洲体育市场多项运动的组织者和服务商,有着广泛的商业资源以及丰富的电视制作经验。

长距离赛事中的航拍是最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将为电视转播提供震撼的画面,本届比赛来自Sportfive电视制作团队的30名成员负责整个电视节目拍摄制作,并及时转播给世界各国的电视台,他们动用了4架直升飞机进行航拍,地面上有着数目更多的摄像人员。

另外,组织者把大营、餐饮、通讯等各项业务转包给专业公司,分工之细、效率之高,令人赞叹。以大营和餐饮为例,当比赛还在进行中,负责营地建设和提供餐饮的公司就已经在下一个目的地圈地搭建营地了,当车队维修人员、新闻记者等来到大营时,一切已经井然有序,汽车、卡车、摩托车、后援车、记者车等各有个的停放区域,淋浴区、洗手间、加油区一切OK,记者一进去新闻中心就可以工作,巨大帐篷搭建的餐饮区非常宽敞,桌椅整齐干净。

我从赛事进入中国的新疆后开始跟踪采访,亲眼目睹了中汽联、新疆、甘肃、内蒙古和天津等省区的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为赛事付出的辛苦劳动。今年是2008年北京奥运年,所以这样一项国际赛事的组织工作就更显得重要,各级部门要确保赛事的顺利运行,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其实,在比赛之前,中国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体育总局等几大部委以及所经的新疆自治区政府、甘肃省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北京市政府和天津市政府等多次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制定了周详的方案,为赛事的顺利运行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赛后,瑞梅杰在接受《汽车与运动》专访时,特别强调,如果没有所经各省区政府以及中汽联的全力支持,首届

穿越东方绝不可能进行得如此顺利。

可以说,首届穿越东方在赛事的组织和运行方面有了很好的开端,只要以后进一步完善,该项赛事里将会很快成长起来。

郑州日产奥丁锐骐车队:徐浪逝去,周勇孤单创佳绩

郑州日产这次派出了徐浪、周勇和来自安哥拉的奥利维拉和马达来诺参赛,徐浪和奥利维拉分别驾驶239号和236号锐骐皮卡,周勇和马达来诺则驾驶238号和237号奥丁SUV。这次,郑州日产在车手和赛车使用上都经过了精心准备,徐浪和周勇无疑是国内最具号召力的车手,而且也早有约在先,两位安哥拉车手则是因为郑州日产在该国建立了工厂,其产品要面向非洲市场,请本地车手参赛来打开局面不失为好策略。车队使用的SUV奥丁和皮卡锐骐都是郑州日产今后主打的产品,以参加高水平赛事作为营销手段向来是郑州日产非常看重的策略。

比赛的开始阶段,郑州日产的几位车手都比较顺利,特别是徐浪,在SS1,他排在第十位,在接下来的几个赛段,徐浪都在稳步上升,尤其是在第四赛段,拿到第五名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名次,这时他的总成绩已上升至第八(在此前,从来没有中国车手在国际级的长距离越野赛中拿到这么好的单日赛段成绩和总成绩),徐浪在这几天表现出的水平绝对是一个世界级车手的水平。然而,在第五赛段,一个比天还大的意外发生了,帮助别人推车的徐浪被飞弹回来的拖车钩重重击伤当场昏迷,再也没能醒过来,于当地时间2008年6月17日上午去世,令人无比悲痛。

周勇一直是慢热型车手,在进入中国之前的赛段,他的成绩基本稳居中游,在徐浪被击中的赛段,周勇停止了比赛,将徐浪的赛车拖出了赛道。

进入中国后,周勇开始稳步追赶,总成绩每天都在上升,特别是在第14赛段,在巴丹吉林200多公里的沙漠赛段,周勇拿到了第五名,平了此前徐浪的单个赛段最好成绩,周勇的总成绩此时也上升到第七位。在最后的库布齐沙漠,周勇发挥依然稳定,拿到赛段第八,从而锁定全场第七的好名次。周勇的另外两名队友马达来诺和奥利维拉也都顺利完赛,分别排在第13和26位。

赛后,周勇说:“我没有去想成绩的问题,但一定要把握好比赛节奏,尽情去享受比赛,多为徐浪看一看沿途美丽的风光,享受比赛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我要带着徐浪给我的手套跑到终点。”

周勇的第七名也是目前为止,中国车手在国际长距离越野拉力赛中的最好成绩了,这个名次也必将激励着众多的车手去努力,去争取更好的成绩。

郑州日产车队经理胡学军在比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穿越东方’比‘达喀尔’难度高,中国的沙漠比非洲的撒哈拉更难,这不是我们一家之言,而是所有车手的共同感受。长达11000km赛程超过达喀尔拉。比赛中,环境、气候变化多样,从欧洲的暴雨大风,到中国沙漠六七十度的高温,比达喀尔拉力赛要复杂的多,也艰苦的多。特别是吐鲁番到哈密,很多车手都表示难以忍受当地的高温。周勇在这一赛段中喝了很多水,还没开到一半车上带的5升水就、喝完了。当然,整个比赛沿途景色实在是太美了。俄罗斯的森林、峡谷,哈萨克斯坦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中国的沙漠、戈壁、湖泊景色秀美壮丽,令人目不暇接。我们车队的成绩是属于车手和所有工作人员的,唯一的遗憾是徐浪帮助别人时出现了意外。我们带着他的梦想和遗愿,车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剩余的3台车全部完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我想,“徐浪在天堂也会为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的。”

红河车队:一波三折完赛成终极目标

为了这次比赛,麻俊昆和他的红河车队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整个比赛并不顺利,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但终于凭借不屈不挠的毅力,还是完成该车队历史上首次长距离越野拉力赛的冒险之旅。

红河车队的开局一点也不让人开心。华庆先在SS1就遭遇了严重的翻车事故,赛车外观严重变形,好在他和领航员安然无恙。在接下来,车队维修人员为华庆先的赛车修复了一下外观,同时发现发动机和悬架等核心部件并没有受损。组委会在检查了华庆先的赛车后,允许其继续比赛,但要罚时18个小时。这也意味着华庆先很难争取好的名次了,哪怕他在后面的比赛中获得再好的成绩。事实上,华庆先在后面的几个赛段也确实跑得不错,他拿到了SS2的第11名、SS4的第十名。然而,华庆先的赛车还是没能完成“到达终点就是胜利”的目标,断断续续出现多次故障后,终于在SS11,从吐鲁番到哈密的赛段开始后26km左右处时,赛车的右后悬架断掉,华庆先再也无法前进,而此时,红河车队的T4后援车也在前面遭遇翻车,根本无法前来救助和维修华庆先的赛车,华庆先也就此告别了穿越东方赛事。

相比之下,卢宁军算是顺利。卢宁军在前几个赛段一直稳居中游靠前的位置,到第八赛段时,他的总成绩已上升到第八名,比周勇好得多。进入国内的赛段后,因为开始进入沙漠赛段,卢宁军的赛车开始出现水温偏高的问题,祸不单行的是老卢的背伤也开始发作,“打方向、换挡时,背部都疼得厉害。”老卢说。

在从吐鲁番到哈密的SS11,老卢发挥极好,拿到了赛段第十,赛后老卢说:“今天太热了,又穿着厚厚的赛服,人都快晕了。不过,赛车很争气,尽管水温还是有点高,但是没出别的问题。”

后面,老卢的坏运气开始接二连三地降临:在SS12,赛车出现离合器故障,加上错过PC点被罚6小时;在SS13,离合器出现打滑状况,老卢面对松软的沙丘无计可施,先是遭遇陷车,后来又遭遇翻车,导致离合器的再次出现故障,只有二挡可用,花了近7个小时才完成比赛,排在这个赛段的第30位,SS14开始后大约25km,老卢的赛车变速器出现故障,不但没有了第五挡,连倒挡都没有了,老卢只好折返回起点,沿行驶路段行走,后来被罚6个小时。在最后的库布齐沙漠赛段,修好赛车的卢宁军小心谨慎地完成了这个赛段,成绩还不错,排在第19位。

赛后,老卢说:“最后一个赛段已经失去了比赛意义,但是大家还是继续享受,享受开赛以来最美好的一切,因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有足够的时间回忆比赛中的风风雨雨和辛辛苦苦的过程。穿越东方拉力赛,让我们这些车手见到了极具挑战和魅力的比赛线路。17天的车上炼狱,使我的体重掉了三四公斤。从圣彼得堡到哈萨克斯坦,我感受了不同的地域风情和千奇百怪的地貌。最让我满怀喜悦的是,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完成比赛。因为]6年前,我在巴莫京拉力赛中退赛时,我心里就想着:如果再有机会参加比赛时,一定要完成比赛。美中不足的是,我们这次没有取得好成绩。本来我是有机会的,在比赛过半时,我的总成绩已经处在第八位,接下来就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实,拉力赛就是这样,影响成绩的因素包括车手、领航、后援维修、赛车、服务车、工作车、零件、设备及工具等等,当然还有事故。机械故障、退赛、香槟、眼泪、喜悦、痛苦和牺牲。这就是长距离越野拉力赛的全部。以后有机会再说成绩,这次完赛已经足够让我感到喜悦了。”

高难的比赛,超高的淘汰率

马拉松比赛实施方案篇7

10月19日,北京马拉松比赛开赛。比赛前夕,京津冀地区便发生了较严重的雾霾天气,但由于参赛的数万名选手中近一半来自国外和国内其它地区,更改赛事时间已不大可能,因而,这场有着国际影响的赛事也只能在严重污染级别的恶劣天气下顶霾开跑。比赛现场,有的选手戴着防毒面具,有的装扮成孙悟空,其用意不言自明。此事更引发网友的吐槽,有的称运动员是“用生命在奔跑”,有的调侃“选手成了‘吸霾器’”。

仅隔一周,在天津举办的另一场马拉松赛事同样没能躲过雾霾的侵袭。从电视现场报道画面看出,空气能见度很差,许多参赛选手都戴着口罩,连摄像师也不例外。此事同样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本是为倡导健康而举行的运动赛事却在很不利于健康的雾霾天举办,这确实令人尴尬。尽管其中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但这也说明,雾霾的频繁发生,已开始深度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甚至可以说,雾霾天气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偶发事件,而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不管你欢迎与否,一到春秋时节,它便不请自来。在这个10月,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华北地区便发生了多起雾霾,局部地区还发生了重度雾霾。

雾霾可谓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副产品”,对亿万民众的健康而言,也是“心肺之患”,彻底治理已是刻不容缓。根据2013年9月国务院颁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的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要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由中外学界研究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2013年》则认为,根据英、美、德、日等国治理大气污染的经历,中国要“从根本上而不是一时”治理好大气污染,需要20~30年。

显然,从国家决策层和老百姓的角度,都希望缩短大气污染治理的进程,尽快从根本上改善大气环境。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近年来笼罩全国五分之一国土的雾霾,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环境灾难,这是长期重发展轻环保的后果,立竿见影,速见功效的整治成效估计难以实现。有人更担心这个过程变为“生态马拉松”,环保部10月份派出的6个督查组对石家庄、邯郸等8个城市进行的专项督查结果,似乎也在印证这种担忧。

环保部公开的督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未落到实处。尽管各地都建立了应急指挥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但在实际运作中,仍然存在不顺畅的情况。有些地方的应急预案科学性不强,有的防治措施流于形式,一些县(市、区)只是环保部门在单打独斗。此外,公务车停驶、企业限产、机动车限行等均有不落实的问题。受督查的城市多为目前空气污染的“重灾区”,各级政府采取的整治力度也较大,“高压”之下尚且如此,其它督查不严的地区更可想而知了。

马拉松比赛实施方案篇8

高水准体育赛事在世界各地都有很高的收视率,世界杯决赛现场总是一票难求,爱运动恐怕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如今,比起在电视上叫好,在看台上加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热衷于亲身站上运动场,在挥洒汗水的同时,为自己喝彩。

夜幕下的东单体育公园总是格外耀眼,明亮的大灯把一片足球场和两片篮球场照得亮如白昼,远远看去,犹如黑夜里的一片光墙。篮球场西侧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海报,写着“当太阳落下的时候,我们都在这里东单”。

“嘿,该咱们上了!”一个戴发带的少年伸手招呼坐在场边地上的小伙伴们,几个瘦高的队友麻溜儿地从地上爬起来,拍拍屁股走向中圈,场边的大灯打在他们身上,留下几道长长的背影……

跑步、自行车、游泳、健身、乒乓球、羽毛球、台球、篮球、足球、网球……城市中,不同的运动场所有着不同的参与者,不同的参与者之间又有着不同的投入程度。参与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理由与方式,中国人在慢慢用实际行动改变自己对运动的态度。

一个阴雨天的下午,篮球运动员尚平走进住处附近的一家健身中心,一路走向更衣室,顺便跟遇到的熟人打着招呼。

不久前,尚平跟希腊篮球豪门帕纳辛奈科斯队签署了3年的合同,成为中国第一个加盟欧洲俱乐部的篮球运动员。在等待签证的这段时间内,他独自留在北京训练,为保持状态,这家健身房是他常来的地方。

天气不好,健身房里的人不是很多,多数人守着各自的器械卖力地活动着肌肉,还有几个闲坐在一旁低声聊着天,尚平换好衣服,走到场地中跟熟人聊了几句,交流最近的训练感受,随后自己找了台机器开始跑步,然后是各种各样器械训练,在这个忙碌的房间内,除了超过2米的个子比其他人大上几号,完全看不出这位专业运动员跟其他那些锻炼者有什么不同。

在中国,健身房实在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了,现在走在北京热闹的商业区,依然会经常收到派送员递上来的传单,伴随着那一句招牌性质的“xx健身了解一下!”。健身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用百度地图搜一下“北京健身房”,屏幕跳转过后,当时就冒出来2442条结果,地图上的红色标记密密麻麻遍布北京全城,几乎有人住的地方就有健身场所。

今天,健身已经成了很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来说,健身房算不得一个陌生的地方。有太多理由可以让你到那里去雕塑一下自己,不管是为了减肥,为了更好的肌肉线条,还是单纯地寻找运动的快乐,不同身体素质的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在这里卖力地打磨着自己的身体,以图带走健康,留下汗水。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的中国人更爱运动,也更会运动了。

东单室外篮球场,几十个年轻人在灯下跑得正欢,白色的灯光倾泻在他们带汗的肌肤上,亮闪闪的,打到兴奋处,几十米外的马路对面都能听见场内传出的欢呼或呐喊。

东单体育中心是北京乃至全国知名的街头篮球胜地,这是一个杜兰特、安东尼、纳什等nba巨星来北京时,都要来看一眼的地方。不过,东单并不因这些前来走穴的球员而出名,这里有自己的明星。在休息日的下午,最靠西的那块场地经常会拥挤得一个位置难求——不只是打球的位置,甚至一个看球的位置都很难找到。球场西侧简陋的看台上面总会挤满了人,他们的头上就是那张写着“当太阳落下的时候,我们都在这里东单”的巨幅海报,百十来人就那样挤在一起,伸着脖子看离他们最近那块球场上,东单的高手们上阵过招。一个又一个街头篮球好手在这里秀出眼花缭乱的控球,犀利的过人和劲爆的扣篮,休赛期的时候,cba职业球员也会有人来这玩耍。每到这时,场地都会变得格外拥挤,不只是看台,另外三面的边线外也都挤满大呼小叫的看球者,看得爽了,自己也找块人少的场地露那么几手。这种氛围下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太阳就落了山,东单的夜色也就来了。

在中国,篮球始终是最有人气,参与度最高的项目之一,特别是在nba大规模打开中国市场,姚明随火箭队征战那几年,几乎成了全国最受欢迎的运动。现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国内几大运动品牌,最初几乎都靠篮球打出一片天下,签约nba明星树立品牌形象,进一步抢占国内市场份额甚至进军国际市场,几乎成了一套标准作业流程。[论文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东单的火爆并非偶然,但你若以为东单只有篮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两片篮球场中间夹着的是东单的室外足球场,环境在北京来说算非常不错,东单的足球虽然没有篮球那么著名,但也是很大一片北京人踢球时的第一选择,平时热闹非凡。

不过,真正的奥妙并不在室外,绕开这两大块露在外面的球场,从各个方向的小门进到体育中心里面,才是真正的别有洞天。在这栋巨型建筑的室内和地下,藏着室内篮球训练馆、室内足球馆、游泳馆、网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台球馆、健身房等等一系列场馆设施。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才是整个东单体育中心的全貌。

东单体育中心的全貌,也是中国群众体育发展到今天的一个缩影,种类繁多的运动项目在你很容易看得见的,以及不那么容易察觉的地方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带动巨大的市场和参与人群。

那些被足球场和篮球场挡在后面的室内场馆,其利用率和受欢迎程度一点也不逊于外面的足球篮球。特别是建在篮球馆隔壁的羽毛球馆,想临时去订个场地几乎不可能,经常是多少人排队抢订一块场地,如果不是长期包场的客户,有些单位预订甚至需要等几周才能订上。

国内很多篮球馆和羽毛球馆都是通用的,东单也是如此,构造相同的场馆内画着篮球和羽毛球两种项目的场地线,有需要的话,提前预定,两种场地都可以通用,就看你是要在中间摆几个球网,还是在场地两端各摆一个篮球架子了。

在东单仅一墙之隔,场地还有相互切换功能的羽毛球与篮球,正是目前国内最热门体育项目的两大代表。

篮球代表着传统强势项目,在整个世界都有极高影响力,其职业联赛发展成熟,几乎在每个国家都有所开展,全球数以亿记的观众通过电视转播收看比赛、了解项目和选手,拥有顶级体育明星和大量狂热粉丝。在世界范围内保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产业规模庞大,参与者人数众多,是典型的强势项目,缺陷是中国本身的运动实力并不强,与篮球相似的足球也是如此。

相比之下,羽毛球则代表中国自有的传统优势项目,虽然国际影响力不如足球篮球,但是在国内很有生存土壤,普及程度高,参与人数众多,且国家队水平领先于世界,整体发展水平,民间运动水平同样领先。在国内拥有自己的项目联赛,但职业化程度较低,影响力也相对小众,不过依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参与者愿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相应的品牌厂商虽然不会像足球篮球那样搞广告轰炸,也有巨大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类似于羽毛球的还有“国球”乒乓。

虽然都是热门项目,但两种类型相互比较后我们会发现,由于场地、设备等方面需求较低,群众基础又好,现在羽毛球和乒乓球,玩的人要比足球和篮球更多。在2012年和2013年不同机构做出的两份调研结果中都显示,乒羽

的参与度要明显高于足篮,特别是羽毛球,其普及程度仅次于跑步/健身走,在球类项目中排名最高。

同类项目内部也有不同,比起蒸蒸日上的羽毛球,被奉为“国球”的乒乓球最大优势就是场地容易找且价钱便宜,虽然其他项目总被诟病场地不够,国内乒乓球案子数绝对是世界第一。

乒乓球的整体发展势头却没羽毛球那么好。

北京体育馆始建于1954年,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就在国家体育总局旁边,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座综合性体育馆,曾经承担过不少项目国家队的比赛和训练工作,平时也向公众开放,称得上老北京一个标志性的运动场所。

走进这座保持着浓郁苏式风格的建筑中,第一个总能听到一阵乒乒乓乓的击球声。往里走不了多几步,就到了乒乓球馆门外的大厅,几把藤椅摆在墙边供人休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从馆中走出,上半身穿着传统的白色跨栏背心,下半身一条蓝色短裤,手拿一条白毛巾卖力地擦汗,同时径直走向离他最近的那把藤椅,一屁股坐了下来。不一会,又出来一位差不多打扮的老人,一边拿着水壶喝水,一边走过来聊天。

馆内依旧乒乒乓乓热闹非凡,跟其他项目对外经营的场馆不同,来这打球的不少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在这古朴的建筑中,一如让人有一种回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感觉,与隔壁满是年轻面孔的台球室形成鲜明对比。

比起其他项目,乒乓球的参与者年龄层次要大得多,中老年人可以构成主力军,虽说打乒乓球的年轻人也不算少,但相对来说,乒乓球发展到今天总是带给人一丝垂垂老矣,活力不足的感觉。尽管现在的中国乒乓球依然世界无敌,但国内整体氛围也不如十年以前,从长远来看,未来几十年,这个在国际上过于小众的项目,不可避免地面临参与人群分流和萎缩。

从普及度来讲,那些离普通人最近的、最简单的项目,反而更加具有生命力,并且容易有更大发展,比如跑步、游泳和自行车。

田径被称为运动之母,而跑步则是人类最原始的运动,也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跑步是世界上最普及的一项运动,一个身体健全的人,他可能没有踢过足球打过篮球,没有游过泳骑过自行车,但他一定跑过步。

跑步,特别是非专业运动员参加的长距离跑步,在全世界都有庞大的参与群体,我国也是如此,特别是最近几年,参与跑步的人数在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

10月20日,30000名跑者为2013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掀起了一股空前热浪,今年共有15000人报名参加了全程马拉松的比赛,参加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的人数分别是7000人和8000人,庞大的参与人数让其他项目难望其项背,何况背后还有很多渴望参加却没有报上名的人。

对于这个项目来说,成绩并不那么重要。

20日上午,埃塞俄比亚人沃尔德格贝雷尔以2小时7分16秒改写尘封了27年的赛会纪录,成为北马新的英雄,但真正代表这项运动生命力的,是那些用了4个小时甚至5个多小时跑完全程的民间参赛者。他们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自费来到北京参赛,更多的只是为了享受真正由跑步带来的乐趣。在沃尔德格贝雷尔跑到终点的时候,很多人连半程指示牌还没有看到,但这并不妨碍成千上万的业余跑者,以不亚于冠军的兴奋最后跑过终点,接过那块每一个完赛者都能够得到的北马奖牌,对其亲吻,与其合影,目光中透出成就与幸福……

这样的参与者,才代表一项运动真正广阔的未来。

北京马拉松创办于1981年,已有33年历史,是经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市政府批准,并在国际田联和国际马拉松及公路跑协会备案的中国最高水平的马拉松赛。第一届北马的参赛选手仅有80人,均为中国田径协会邀请的国际知名选手;到1989年,北京马拉松赛增设女子组比赛;1991年起北京马拉松开始设立名次奖和时间奖;1998年,北京马拉松允许业余选手参加比赛,这也成为了北京马拉松赛跻身于世界级赛事的重要标志。

从北马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这个项目逐步从顶尖选手的表演,转变为普通人都可以参加的群众项目,赛事的关门时间也逐年降低门槛,延长到如今的6个小时。北马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功,也跟它逐渐放低身段,让更多普通人得以参与分不开关系。

“迎接下一个挑战!”,河南业余选手李振宁以3小时18分的成绩完成比赛后,在终点摆出胜利的表情。李振宁是一名跑步的狂热爱好者,有自己的一个不错的跑者圈子,每年都会参加很多马拉松及越野跑比赛,有时还能因为成绩不错拿到奖品,这也是他最自豪的事情。

跑完北马之后,李振宁已经把目标放在了下一个赛事上。

北马早已不是马拉松爱好者唯一的选择,事实上,目前全国包括马拉松在内的各种长距离跑步赛事已经多到难以统计,2013年初,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赛事计划中,注册在案的马拉松赛事就将近40个,加上一些地方比赛和商业比赛,长距离越野赛等等,全年赛事可达百个,用很多选手的话说就是:“比赛太多根本参加不过来,基本就是有时间参加哪个就参加哪个,随时想参加随时有。”

与跑步一样,赛事多到“根本参加不过来”的项目,还有自行车。

我国是自行车大国,不到二十年前,自行车还是城市交通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那时每天早高峰,市内主要路段都会聚集大量自行车,浩浩荡荡载满了上学、上班的人群,待到集体等红灯时,常有百十号人密密麻麻排成一片,绿灯一亮,最前排的使出全身力气玩命向前,只为能够抢占一个有利位置,煞是壮观。

不过,随着最近这十几年的城市发展,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城市中留给自行车的空间也越来越少,道路也越来越不友善。城市交通已经变成了机动车的天下,很多路段甚至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而那些原本就不宽裕的现有自行车道,也大多变成了主路边的临时停车场,被一些违章不违章的机动车霸占着,把一些骑车的人无奈地挤上危险的快车道。

于是,如今自行车在大城市中更多地以一种运动项目的身份存在,所幸,热爱骑单车的人依旧很多,且近些年发展迅速。

和跑步一样,自行车有着庞大的参与人群。

“参与人数啊?这个还真不好说,现在基本上有卖车的地方,就有个民间的自行车俱乐部,多得没有办法计算。全国总的参与人数,大概有几千万。”位于北京西五环的老山自行车中心,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管理中心项目推广部部长陈健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一年的自行车赛事超过一百个,如果算上小规模的地方赛事,甚至多到难以统计。

自行车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非常发达,各阶层人群和各种级别的粉丝都有自己的玩法,专业自行车非常昂贵,一般都要几万人民币一台,最贵的参赛车辆甚至会达到几十万元。

在国内小有名气的zgl自行车队领队朱丕斌告诉我们,目前国内的自行车俱乐部众多,比赛也很多,很多高水平俱乐部都处于一种半职业水准,队员一部分是退役后的专业运动员,也有很多民间自行车高手。

在这种高水平的俱乐部中,队员有专门的集训时间,有配套团队和各方面补助,每月奔赴各地参加不同的比赛,赚取一笔不菲的奖金。自行车赛事有很多大型巡回性质比赛,每个分站有积分

有奖金,年终总决赛的冠军奖金更是可以达到10万元,光凭这些奖金,很多队员都能生活得很好。

当然,比起这些半职业性质的自行车俱乐部,更多的还是些单纯的自行车爱好者,一群热爱自行车运动的人自发结成团队,一同训练,参赛,远距离骑行,获取单车带来的快乐,这些人构成了我国自行

车运动的主体。比起跑步,自行车爱好者的活动更为丰富,除了参与正式比赛,还有很多骑行进藏之类,长距离旅游探险性质的活动,也带动了相关的产业发展,著名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就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中国人喜欢玩的项目还远不止这些。

一些原本在国内非常冷门,但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项目,也在最近几年有了极大发展,网球就是其中最好的代表,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育观念,已经越来越从对奥运会这样世界大赛的围观阶段,发展到了以关注身边赛事和参与为主题的实践阶段。

过去,健儿们在奥运会上的表现被认为是激励民众体育热情的重要方式,但这种观念早已过时了。

“竞技体育促进群众参与,这个作用肯定是有的,但是现在通过奥运会刺激带动的效果已经非常不明显了。但除了奥运之外,网球大师赛这种类似项目,还是有价值的。”天津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体操教研室主任张运亮在采访中表示。

10月20日,2013wta年终总决赛在伊斯坦布尔完成了抽签,李娜穿着一身剪裁妥帖的白色旗袍,和小威、阿扎伦卡等8位入围今年年终总决赛的选手在奖杯旁合影,摆出了一副群芳斗艳的姿态。这是李娜连续第三年入围这一年度最高赛事,对于任何一名网球运动员来说,这都是一项了不起的成绩,这也证明了如今的李娜在世界女子网坛的地位。

网球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短短十几年时间,中国不但有了李娜这样的世界级球星,也有了很大一批喜爱网球的参与群体,很多高校都开设网球项目体育课,社会上的网球培训班也多如牛毛,网球场成了普及率比较高的运动场所。

网球是通过世界级大赛在中国成功推广的最佳范例,与借助nba的推广变得更为火爆的篮球不同,在atp/ wta高水平赛事进军中国市场之前,网球在中国的普及率相当低,而篮球则一直是很受欢迎的项目。网球在中国,几乎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成长过程。

这些年,网球几乎是市场、球星和推广齐头并进,形成如今的良好局面。中网和上海大师赛都已经成为人气很高的标志性赛事,吸引着世界最顶尖的选手前来参加,甚至在向“第五大满贯”发起冲击。而李娜、彭帅等一批中国金花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也让参与者对这个项目更加熟悉和亲近,城市间大量的网球场地也给很多人上手尝试的机会,运动得以真正普及。

经济高速发展给中国人提供更多尝试新鲜运动的能力,网球一度被视为贵族运动,但最近几年,已经日渐成为一个普及程度非常高的大众项目,北京很多网球场的收费只有一小时几十元,不少市民都可以接受。而即使是高尔夫、马术这种真正的贵族运动,在中国也早已有人尝试,并形成了属于各自的活动圈子甚至产业。

现阶段,有条件——也就是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时间精力——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他们希望尝试的体育项目同样越来越多,为了满足这部分人的需要,一些极其冷门的小众项目也在中国悄悄地开展起来。

在一些较发达的城市,很多对外经营的小众运动都有自己的活动场所,很多场馆就隐藏在你的生活圈子周围。棒球、橄榄球这种需要很大场地的项目一般会在郊外的某座不甚出名的运动场里;射箭、击剑、甚至剑道这些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的项目,可能在离你家不远的社区中就能找到。

马拉松比赛实施方案篇9

情歌球场跳跃的精灵

实话实说,卡索拉其貌不扬,身材矮小,内敛的性格也让他身上少了些明星气质,从未有过豪门的履历,因此当我们提到卡索拉时,相信会有很多人茫然地问道:哪个队的卡索拉?他的身价为何在今年夏天达到了2100万欧元?尽管英雄不问出处,但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位卡索拉的“前生”,这也是能解开人们心中疑惑的密钥。

1984年,卡索拉出生在一个足球世家,父亲和哥哥都是职业球员,从当地俱乐部皇家奥维多开始足球生涯,在即将年满18周岁时加盟到比利亚雷尔,2003年11月对拉科鲁尼亚的比赛中首次代表一队出场。尽管2004-2005赛季卡索拉为“黄色潜水艇”在联盟杯上贡献4球,但2006年夏天还是被球队作价60万卖到韦尔瓦,这个决定当时引起了西班牙媒体的一片惊讶,而卡索拉当年就被西班牙著名体育杂志《足球先生》评为年度新人,还好比利亚雷尔很快意识到了错误,仅仅一个赛季后就以120万欧元重新召回了卡索拉。回归球队的卡索拉逐渐在球队站稳了脚跟,2007-2008赛季开始前人们发现一直属于里克尔梅的8号战袍,披在了卡索拉的身上,号码是身份的象征,换句话说就对球队的重要性而言,卡索拉超越了阿根廷魔术师。

如果说里克尔梅是孤独的行者,那卡索拉就是情歌球场永远的精灵,他的足球没有里克尔梅那么特立独行,但他绝对是球队一颗能盘活全局的棋子,最关键的是,他总是以笑容示人,当时比利亚雷尔主教练、如今执掌马拉加帅印的佩列格里尼称卡索拉是能够创造球队内部和谐的人。比利亚雷尔的兄弟们都称他为“我们的罗纳尔迪尼奥”,卡德维拉道出了原因:“卡索拉的相貌很抽象,人很风趣,球踢得很棒。”

2007-2008赛季,卡索拉迎来了事业的高峰,他在这个赛季的西甲联赛中打进五球,为球队夺得西甲亚军立下功劳,还随西班牙队夺得2008年欧洲杯。纵然卡索拉的形象有多么大众,看起来不像是一名巨星,但取得这般成就还是引来了皇马的注意,卡索拉也在那个夏天透露皇马的确对他有意,然而最终卡索拉没有嫁入豪门,事后他表示:“皇马是一支大球队,但我还是希望留在比利亚雷尔,因为我还年轻,我的国家队生涯也刚刚开始。”对于一名23岁的西班牙本土球员而言,伯纳乌的诱惑几乎是不设防的,然而作为佩列格里尼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当佩帅2009年夏天登陆伯纳乌向爱将暗送秋波时,卡索拉再一次说了不。考虑到佩列格里尼在赛季结束后即遭无情解职,卡索拉的选择不失为一个正确的决定,皇马的豪门成色决定了每个球员都得有在巨大压力环境生存的能力,像卡索拉这种一没背景、二没资历的年轻人想在伯纳乌立足并不容易,一旦栽了跟头,很容易陷入万劫不复当中。

卡索拉留了下来,继续做情歌球场的精灵,尽管2009-2010整个赛季被伤病所缠绕,导致他没有进入征战南非世界杯的大名单,在2009年春天他还遭遇了断腿之痛,但一系列的挫折并没有带走他身上的灵气。2010-2011赛季,卡索拉为“潜水艇”出战55场进8球,带领球队获得第四名,拿到冠军联赛资格赛门票,这对于一支坐落在只有几万人口小城的球队弥足珍贵。然而这里的舞台毕竟太小,当卡索拉在足球上的自我修养趋于完美时,比利亚雷尔的球迷只能用那句俗得不能再俗的“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来宽慰自己。

2011年7月,比利亚雷尔和马拉加分别通过各自的官网宣布,双方已经就卡索拉的转会达成一致。卡索拉这样告诉球迷:“离开这一刻我难以用语言表达感受,难以想象,在七年之后,我要离开比利亚雷尔了。”回首这段情歌球场生涯,卡索拉留下了25个西甲进球,三次帮助球队成为西甲四强,最后还给球队留下了一张数目不菲的支票,比利亚雷尔拥有他可以说是无怨无悔。

大师匮乏时代的一颗星

2011年夏天,有中东石油富豪撑腰的马拉加也尝到了成为暴发户的好处,成为了转会市场的弄潮儿。马蒂森、范尼、华金、图拉朗这些令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将纷纷投奔到马拉加的门下,相比之下,卡索拉的到来则具备真正的明星效应,这位西班牙国脚具有超强的攻击力和创造力,又不缺乏细腻的技术和出众的视野,最重要的是,与范尼只能燃烧不多的剩余价值不同,卡索拉正处在当打之年,这决定了他来马拉加绝非抱着养老的目的,同时也意味着马拉加想要得到他是需要真金白银的。

2100万欧元,这是创造马拉加队史纪录的一笔转会交易,卡索拉和马拉加签订了一份长达五年的合约。马拉加为何选择卡索拉自不用多说,但对于卡索拉来说,从能参加冠军联赛的比利亚雷尔来到上赛季只位居第11名的马拉加,如果换做以前那是作践自己,但在有了中东巨富这棵大树后就一切不同了,卡索拉如今年薪接近300万欧元,相当于他在比利亚雷尔的两倍,与恩师佩列格里尼再次合作也意味着他可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继续着自己最好的表现。

本赛季西甲前七轮结束,马拉加战绩为四胜一平两负,位居积分榜第6位。值得一提的是球队7轮打进10球,而卡索拉不但以4球成为球队的射手王,还奉献了两次助攻,足见他对球队进攻上的贡献。参照卡索拉曾经的进攻效率,他与马拉加融合得如此迅速还是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但更想不到的是他的四个进球有三个来自直接任意球得分。这说明什么呢?卡索拉的三个任意球在前4轮完成,当第4轮用直接任意球敲开毕尔巴鄂竞技大门时,西甲本赛季一共才出现四记任意球破门,而卡索拉一个人就包办了三个。

曾几何时,齐达内、贝克汉姆、阿松桑、罗纳尔迪尼奥这些任意球高手带给伊比利亚别样的风采,然而当大师们纷纷挥手告别再放眼西甲,我们不禁感叹这是一个大师缺乏的时代,谁能带给我们那一脚的风情呢?甚至连进球如拾草芥的巴萨球星都没辙,在本赛季巴萨前11场比赛中攻入对手37球,只有比利亚在对米兰的冠军联赛小组赛中利用任意球穿洞穿了阿比亚蒂的十指关,除此之外巴萨再也没能打进过任意球。毫无疑问,卡索拉是他们要找的人,他在对塞维利亚、格拉纳达和毕尔巴鄂竞技的较量中均上演了那一脚的风情,每次主罚任意球他的助跑距离并不长,也没有雷霆万钧之势,却能在瞬间发力,让球画出一条弧线钻进对手的大门,看他主罚任意球,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

对于连续几轮贡献任意球佳作,卡索拉露出了标志性的憨厚笑容,事后说自己是蒙的,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能用任意球得分。这有谦虚的成分,但也不全是,因为在过去几个赛季西甲任意球专业户的花名册中压根就没有卡索拉的名字,不过从他已经成型的罚球特点以及进球几率可以得出,他的任意球还是有一定的造诣。能否成为大师级的任意球高手还要走着瞧,但不管怎么说,卡索拉作为西甲缺乏任意球大师时代的一颗星当之无愧。要知道上赛季C罗是任意球得分最多的球员,也不过打进五球,而在过去的五个赛季中,2006-2007赛季的小罗是任意球得分最多的球员,他在该赛季攻入六个任意球,卡索拉能否追上甚至超越这个纪录,就此登上任意球大师的神坛,这很重要,也值得期待。

袖珍斗牛士

如果卡索拉能拥有任意球大师的光环,这能否为他在国家队占据一席之地,从而获得征战2012年欧洲杯的资格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并不是夸大任意球的作用,而是针对目前西班牙队中场人才济济做出的理性判断。哈维、伊涅斯塔、法布雷加斯、席尔瓦、马塔、蒂亚戈和卡索拉,这七人要争夺三个主力席位,哈维具备其他球员所不能媲美的大局观和大赛经验,无可争议占据其中一个主力位置,而非典型豪门球员的卡索拉在剩下位置的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倘若他能拥有任意球这个资本,势必会让天平向他这一边倾斜。

2012年欧洲杯预选赛已经结束,而卫冕冠军在今年总共踢了五场预选赛,卡索拉仅在对立陶宛和最后一轮对阵苏格兰的比赛中出场,与捷克的两场强强对话均没有得到出场机会。这至少说明卡索拉还是西班牙队的边缘球员,能否出战欧洲杯几乎就在德尔博斯克的一念之间,有参考价值的是,当年正是凭借阿拉贡内斯的“一念”,卡索拉得以入选进欧洲杯大名单,并且跟随西班牙队举起了金光闪闪的德劳内杯。

即使现在回过头看,卡索拉能够有机会征战欧洲杯都显得是那么的不可思议,甚至当有人告诉他在最后一刻搭上欧洲杯末班车时,卡索拉自己都认为是在开玩笑,据卡索拉日后回忆,直到阿拉贡内斯的电话打过来他都惊讶地合不拢嘴。2008年5月31日对秘鲁的比赛,卡索拉才完成了国家队处子秀,这时距离球队在欧洲杯小组赛首场比赛还有四天,但事实证明,阿拉贡内斯带上卡索拉并不是去打酱油的。

那届欧洲杯上西班牙是所有参赛球队中平均身高最矮的球队,只有1.79米,卡索拉自然严重拖了后腿,1.68米的他也是2004年欧洲杯最矮的球员。但这位“袖珍斗牛士”却成为西班牙队在本届欧洲杯上的一大发现,他以替补的身份出战了西班牙对俄罗斯、瑞典和希腊的小组赛,1/4决赛面对意大利点球决战时,他第二个出场冷静的一蹴而就。赛后卡索拉承认自己在比利亚雷尔并不是点球手,“俱乐部有塞纳和罗西,我不用为点球操心,但阿拉贡内斯让我第二个罚点球,我必须履行这个义务。”而对阵德国的决赛,卡索拉替换席尔瓦得到了25分钟的出场时间,整届杯赛他扮演了奇兵的角色,拉莫斯对这位队友评价道:“他太棒了,场外总爱笑,场上也作出了不少贡献,他是我们的一个意外之喜。”

遗憾的是,因为伤病他缺席了2009-2010赛季的多场比赛,而当德尔博斯克公布2010年世界杯的23人大名单时,卡索拉大伤初愈不久,自然难逃落选的命运。不过像卡索拉这种有技术特点又不会为坐板凳抱怨的球员,只能偶尔被放弃,却无法被遗忘,世界杯结束后卡索拉就重返国家队。今年2月西班牙对哥伦比亚的友谊赛,这也是斗牛士军团在2011年的首场比赛,在德尔博斯克公布的大名单中,只有卡索拉不是捧起大力神杯时的成员。留下了与南非世界杯擦肩而过的遗憾,卡索拉能够出现在2012年欧洲杯的舞台,演绎那一脚风情呢?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目前还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他将在目前的状态延续到赛季结束,打破小罗最近五个赛季单赛季六个任意球的纪录不在话下,德尔博斯克也不能对一个懂任意球、有能力、很低调的人无动于衷。

西甲任意球高手

尽管如今皇马和巴萨的世纪德比高潮迭起,但这却是一个缺乏大师的年代。万幸的是,没有大师还有高手,像无限接近大师级别的C罗,他罚球的动作都那么拽。

比利亚

加盟巴萨后,比利亚主罚任意球的机会相对减少,不过在有限的机会中,比利亚还是展现了圆月弯刀的绝技。本赛季面对AC米兰的冠军联赛小组赛,他就展现了在任意球上的造诣,这是这位射手在加盟巴塞罗那后的首个任意球直接破门,也是他第二次在冠军联赛中任意球的破门,他也因此成为首位两次在冠军联赛中完成任意球直接破门的西班牙球员,也是继瓜迪奥拉和门迭塔之后,第三位代表巴萨在冠军联赛用直接任意球破门的球员。

丹尼尔・阿尔维斯

大力出奇迹,这是对阿尔维斯任意球特点的最佳诠释。这位史上最昂贵的右后卫具备一脚大力任意球的绝技,2008-2009赛季初来乍到巴萨,他便用任意球敲开了阿尔梅里亚的大门,这也是巴西人献给新东家的首球。阿尔维斯的任意球功夫也频频在巴西国家队上演,2009年他用任意球绝杀南非帮助桑巴军团闯进决赛,2010年又用相同的方式敲开了伊朗队的大门。

C罗

双手叉腰,双腿分开,C罗连罚任意球都不忘耍酷。但不光酷,也很实用,上赛季他就在情歌球场任意球梅开二度,而这样的壮举在2009-2010赛季对阵苏黎世的冠军联赛中也完成过。加盟皇马的两个赛季,C罗有11球是直接任意球得分,上赛季联赛的任意球直接破门有五次,与卡洛斯、查塔斯、阿松桑、尼哈特、佩尼亚、路易斯・加西亚共同保持单赛季五次任意球破门纪录并肩,在如今的西甲他就是NO.1。

塞尔吉奥・杜达

尽管卡索拉的任意球渐入佳境,但在马拉加他可不是主罚任意球的唯一人选,别忘了杜达的存在。这位葡萄牙人也有一脚任意球绝活,他的脚法是没得说,只是这之前马拉加实力有限让他很好能得到上佳的机会。但杜达在上赛季还是有精彩的作品面世,例如直挂巴萨大门死角的惊人之作。

马拉松比赛实施方案篇10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赔偿与学寸茹体育保险救济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体育保险将是解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赔偿纠纷的有效途径。但是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滞后直接影响到体育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保险公司缺乏开发体育市场的专业人才也是导致我国体育保险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据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报道,在引发学校和学生间意外伤害事故纠纷、司法官司的案例中,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占到了第3,4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纠纷,从形式上看表现在学校侵权责任认定上,实质是损害赔偿。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责任承担遵循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实行的是侵权责任赔偿制度。但是,认定责任,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举步维艰。因此必须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将保险制度引人其中,从而将注意的焦点由追究事故责任主体转向责任承担的方式上。本文通过学校体育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几个易发、常见的典型案例来研究学校体育保险救济对解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损害赔偿纠纷问题的重要性。

1对学校体育教师的保障

在所有的学校课程中,体育课无疑是危险系数最高的一门必修课程。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课的教授者和组织者,在上课、训练期间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出现伤害事故后经济、事业受损在所难免。究竟学校是否会为教职工的行为承担责任,则需要根据行政职务关系(民事或劳动关系)以及行为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

案例1:青海省徨源县法院近日审理了一起因学生上体育课时,由教师纠正做操动作不当造成学生身体伤害的损害赔偿案。2001年3月13日上午,张某在学校上体育课时在教师吴某的指导下做弯腰动作,吴某认为张某的动作不规范,便在纠正动作时,用力压张某颈部两下,造成张某“腰椎生理曲度存在L5S1间盘变形”。张某住院治疗47天共花去医疗费、交通费等费用13 899.56元,并给张某的精神及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张某将大华学区和吴某推上被告席。

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方向原告赔偿医疗费、交通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13 899. 56元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 000元。

学生伤害事故已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通存的现象。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为老师解决后顾之忧。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因考虑到体育课各项目的危险性和当前大学生较差的身体素质状况而放弃了很多有益的教学手段的教师占总数的80%。如果不保持这样的上课状态,万一出现了伤害事故,责任教师该怎样面对学校的追偿,教师有何经济保障?这种结果不仅严重影响到教师的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受害人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在问卷中表示希望通过保险或其他途径来解决赔偿或补偿受害者的教师比例会高达93 %体育教师迫切需要体育保险的救助。

从事高风险、承担巨大精神压力的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保险业的关注。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21条这样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合格的体育教师,保障体育教师享受与其工作特点有关的待遇”。一旦我国的体育保险市场完善起来,依据此条法规认为学校应当依法为体育教师购买相应的保险,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从而确保体育教学课的质量,确保“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政策的具体落实。

此外,造成教师精神压力过大、学校体育课伤害事故增多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学校和相关部门没有认真考虑体育的特殊性。各体育项目发生伤害事故的几率是不同的。目前教育部规定体育课的上课人数为每班30人,这样的规定,是否太笼统了呢?比如游泳项目,根据《北京市游泳场馆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进行游泳教学时,初级班不得超过15人,中、高级班不得超过20人。这种地方性行业管理办法虽不属于法律范畴,但却考虑到了学员的安全问题,也考虑到了一个教师所能承受的注意范围,是人性化的规定。学校如果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健康情况和人身安全,应该在排课方面更讲求科学性。问卷显示,认为学校教务部门应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不同危险系数来安排体育课上课人数的体育教师占86 0%。各体育项目危险系数测定需要保险业专业人士的参与。要开发体育保险,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由此可见,体育保险不仅可以解决赔偿纠纷问题,也可以降低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使学校体育改革朝着更科学、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2对高校运动代表队成员的保障

高校运动代表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简称校队。在本研究中所指的校队成员为“特长生”,即从普通学生中挑选出来的在体育运动方面比较突出或者说是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这些学生对体育项目有着浓厚的兴趣,校运动代表队为他们提供了在大学展现自己特长的空间,大学生体协各单项体育协会又为他们提供了为个人和学校争得荣誉的机会。在校期间,他们的运动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学期中的运动训练和各种校际赛事。本文着重关注大学生赛事风险。

在大学生的各项体育比赛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最受人关注的就是2004年在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中碎死的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刘红斌。“由于组委会收取的15元报名费只是组队参赛以及交通运输的费用,保险得由参赛选手自己去保险公司购买,所以大多数参赛者都和刘红斌一样,没有为此次马拉松上保险。”因此造成事后纠纷不断。国家体育总局有关人士说,通过这次马拉松碎死事件,给大型体育比赛主办方敲响了警钟。今后,不论是专业赛事还是业余比赛,都要有一个严格的参赛标准,严格规范主办方和运动员的权利义务,出了事后谁负责任、怎么处理都应该规定。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法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法研究中心都将重点研讨依法处理有关体育事件、加强体育立法等焦点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9%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赛事主办方应该为参赛所有人员购买短期赛事保险。

今年的北京马拉松赛举办方吸取了去年的教训,为每位参赛者购买了保额5万元的团体意外伤害险。但是目前我国在大学生赛事保险方面还缺乏稳定性,比如200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太保公司就签约向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提供总保额达154亿元人民币的人身意外伤害险、医疗险、随身财产险及第三者责任险等风险保障,从而创下国内保险公司承保最大规模运动会保险的纪录。而到了2004年的第7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却是各省参赛队自己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由此可见我国体育保险业尚不成熟。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体育法》发展严重滞后导致体育赛事组织者处在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没有从法律上明确规定赛事主办方的权利义务。

在西方发达国家,法律制度确保了体育比赛的规范性。比如1984年7月法国政府颁布的体育运动法第37条和38条直接与体育保险有关。第37条规定:“体育运动组织为开展活动签订保险合同,为其所应负责任投保……该等保险合同应承保体育运动组织、活动组织者、被建议人和运动员的民事责任……”。第38条规定:“体育运动组织应告知其成员投保人身保险的益处,以便在其受到意外伤害时提供保障……”。多数发达国家都规定,体育协会、联合会乃至俱乐部举行体育比赛必须给运动员买保险。同时教练员、志愿者等参加有关俱乐部的训练活动也必须上保险。法规上的明确规定不仅确保了赛事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也促进了体育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学校体育,尤其是大学体育将承担起我国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的两项重任。在这个领域,针对性强的赛事险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大学生在人校时由学校统一组织、自愿购买的人身意外伤害险是一种补偿性质的保险,对大学体育训练、比赛缺乏针对性。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出,校运动代表队的教师和学生更需要赛事险的保障。由于本文中的校队学生为特长生,所以他们参加的比赛级别应该还算是业余级的,激烈程度相对较低。但是业余运动员由于不具备专项身体素质和科学合理的专业技术,更容易在比赛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3对高校普通学生的保障

高校普通学生的体育运动风险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在各项运动的激烈对抗中别人对自己的伤害或由于自己不慎造成的各种身体伤害;第二类是在各项运动的激烈对抗中自己无意给别人带来的伤害。

根据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查阅,多数高校学生在人校时购买了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自愿购买的“人身意外伤害险”。该保险在进行赔偿时与公费医疗挂钩,它只能部分解决第一类风险问题,即在体育运动中别人带给自身的伤害或由于自己不慎造成的各种身体伤害。因此,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险种是保险业的主题。仅仅一个“人身意外伤害险”是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大学体育生活需要的,尤其当“人身意外伤害险”面对第二类风险的时候就显得束手无策了。

案例3:

足球击伤右眼责任谁担

原告陈某(17岁)与被告洪某均系某校学生。2003年5月20日下午1时许,原告陈某与被告洪某及班上20余人自发到本校足球场踢球,原告陈某与被告洪某分属两个不同的队,在踢球过程中原告陈某带球至对方球门,起脚射门,洪某用脚将足球踢出,球击伤原告右眼。后经法医鉴定为伤残八级。原告遂向法院,要求两被告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伤残补助费等计币40 324.84元。

分析: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由各当事人分担损害后果更为合理。陈某、洪某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责任应由其法定监护人承担。法院依法判决由被告弋阳县某中学补偿原告陈某6 000元,由被告洪某补偿原告陈某2 000元。

此种伤害事故是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中较典型、发生频率较高的案情。作为致害方其实也很无奈,因为体育运动的特点就是要承担风险,但是不补偿受害方又违背了我国法律公序良俗(大陆法系民法典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它指的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原则。我国民法的立法精神是强调保护弱者(往往是受害者)的权益,提倡公平与正义的理念。因此,每当面对这样的案例,法官最终的判决是几方当事人共同承担损害赔偿后果。根据伤害情况,补偿金的数额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这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债务。面对这类风险,保险公司有没有可能提供分担风险的险种,从而减轻无过错致害一方学生的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呢。

体育保险若想在校园内迅速发展就要加大宣传力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自愿购买的人身意外伤害险的内容不甚了解,这种现状是不便于保险业的发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6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免责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保险公司的说明义务并未尽到完善。学生对投保后可得到什么保障,享有何种权利,当事人都知之甚少。因此也就难免会有人视学校体育保险为“乱摊派”,这也是保险公司在民众中诚信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4大学体育场馆、器材需要保险

在教育部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第13条明确指出:“学生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那么,根据这条规定,学生进行课外锻炼是完成体育必修课的一部分。由于活动场所和器材是由学校提供的,如果因器材或是场馆的某些不安全因素发生了伤害事故,校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问卷调查,认为应该为大学校园内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购买保险的学生占92,其中普通学生和校队学生分别占各自总数的87%和97%。

案例4: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某高校学生马某等5名学生从体育器材室借出羽毛球拍打羽毛球,游戏正酣的马某挥拍劈杀时,拍柄与拍头突然脱节,球拍上半部分象一支脱弦之箭翻转着飞了出去,正好击中一旁观战的同学程某的左眼。经送医院紧急救治,诊断为左眼球破裂及眼睑裂伤,后实施手术,将受伤眼球摘除并植人义眼。

解答:学校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作为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体育设施,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学校可视情况向羽毛球拍销售单位及生产厂家追偿。

类似于此类由于体育器材和校内场馆建设不符合要求或质量不达标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同样给学校带来恼人的法律纠纷。而公立学校在赔偿金问题上恰恰又存在某种两难境地。《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应当由学校负担的赔偿金,学校应当负责筹措。”这种情况下,如果用国家财政拨付的教育经费支付赔偿金,就会有损于全体同学的利益,如果不支付赔偿金,就会损害受害人的利益。因此,校方应当尽量减少支付,也就是减少学校赔偿的风险。减小风险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保险来分担。

在日本学校体育保险中有不少关于体育设施的险种,还有专门的体育设施、设备保险。日本学校非常重视对体育设施的管理,严格定期检查和维修。因为日本《国家赔偿法》的第2条中指出:“由于道路、河川及其他公共建筑物或管理中有瑕疵而造成他人损害发生时,国家或公共团体负有对此赔偿的责任。”根据这一条文处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赔偿时,主要追究学校教育保障外部条件的完善。由于学校体育设施、设备的瑕疵引发的体育伤害事故可以依据此法律索赔。

目前国内对于体育场馆、器材的保险,除奥运场馆外,也仅刚出台了“游泳场所行业保险”。希望大学校园内的体育场馆设施风险可以尽早引起保险业界的关注。

5对策与建议

5.1建立学校体育保险可以有效解决校园伤害事故赔偿问题

根据我国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内建立符合我国体育体制的学校体育保险可以有效解决由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所带来的运动伤害事故的赔偿问题,从而减轻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的经济赔偿负担,使受害方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经济补偿。

5.2加快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迅速建立起学校体育保险制度提供强制保障

完善体育法,制定有效的体育保险法规,可以使体育保险朝着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从而确保学校体育健康、快速的发展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