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十篇

时间:2023-05-16 14:57:07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篇1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首先,一些地区对于生态旅游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盲目进行发展旅游业,在进行项目规划的时候,缺少创新意识,形式雷同,盲目地抄袭国内外的典范,并未针对该地区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其次,一些地区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时候主要针对经济发展进行,比较轻视环境保护问题,使得所谓的生态旅游规划名存实亡。最后,还有的地区虽然制定了完善的规划,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划的内容来进行,管理并不规范,依然采用粗放型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上述种种现象都表明我国生态旅游事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必须要强化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找到规划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点,使得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要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事业,就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更好地规划,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发展这三者之间的平衡点,让生态旅游能够稳步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之联系

生态旅游的概念原本来源于西方国家,美国生态旅游协会曾经对其有过专门的定义,在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过生态旅游这个概念。①一般来说人们认为生态旅游并非简单的旅游产品,它也不是简单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要强调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要寻求的是和生态保护的共同促进。生态旅游不应该破坏环境,而应该起到保护自然资源的作用,要保持各种资源能够被可持续利用,同时也要帮助当地的经济以及环境等方面能够更好地维持可持续的发展。

生态旅游具有和一般旅游不同的特征。它必须保持自然性,是一种原始的旅游方式,在远离城市的自然风光中,人类能够更好地领略大自然原本的风貌,探索大自然的秘密。生态旅游还必须具有保护性,不应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在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要注意重复利用原则,寻求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要通过合理的谋划来保持长久的经济利益。生态旅游还必须具备科学技术性,对于生态旅游的规划和开发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对环境容量进行检测,对旅游产品进行科学研发的基础上,开发者要能够充分体现环保意识。

由于生态旅游具有和一般旅游不同的独特特性,这也使得它具有了一般旅游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要更好地规划生态旅游,就必须对它的功能有所了解。②生态旅游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由于生态旅游全面协调自然、经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所以能够可持续地为某地区提供经济收入,并给当地人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我国对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生态旅游在我国的研究。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就有旅游界的人士开始关注并引进了生态旅游这个概念,但是它真正以文件的形式得到确认则要晚得多。1993年,我国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文件《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正式确认了“生态旅游”这个概念。

自此,国内学者便开始关注生态旅游这个概念。首先,有学者对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实践和规划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例如,张秋菊、海鹰撰写的“我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综述”一文,就依据近年来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情况,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也有学者通过设立专项项目,进行了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例如,赵磊发表的“中国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一文,就以湿地作为研究重点,论述了湿地生态旅游方面的进展。最后,还有学者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出发,对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等课题进行研究,例如,王会娟的论文“关于国内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就研究了环境承载力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随着大量的学术研究和论文资料的收集,国内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也越来越清晰了,2006年,国家旅游局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生态旅游进行讨论,会议对生态旅游的重要性进行了肯定,达成了进一步共识:生态旅游不光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更是强调和谐的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式。

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实践。我国不仅对生态旅游的课题进行了学术方面的研究,更致力于具体实践。早在1982年我国便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尝试将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同步开发。此后我国的生态旅游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截至到2005年底,全国各种级别的自然保护区有2349处之多,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网络覆盖式结构,证明了我国生态旅游事业正在不断向前发展。

我国尝试在不同地区开发生态旅游,有以华山等为代表的山岳生态景区,也有以天池等为代表的湖泊型生态景区,此外以神农架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景区和以内蒙古为代表的草原生态景区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还不乏以冰雪、海洋等为代表的生态景区。③在开发旅游产品方面,我国也进行了各种不同的尝试,除了一般的野外观光旅游以外,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如开发了以鄱阳湖为代表的观鸟生态景区,以香格里拉为代表的探秘旅游等。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篇2

进而对旅游用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旅游用地是指在土地生态系统中,由原生自然、人文景观共同组合而成的可供观赏、游览、娱乐、休憩,并能被旅游业所利用的风景游览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未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等。”

【关键词】旅游;旅游用地;概念;旅游用地规划;土地分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也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项经常性的消费行为,我国旅游业也快速发展起来。旅游及其相关的旅游活动都依赖于土地资源,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旅游项目的建设用地需求的急剧上升,旅游建设项目的大量增加势必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包括耕地),这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用地紧张的局势。[1]纵观国内外对旅游用地的探讨,由于国情不同,界定旅游用地的基础和方向亦不经相同,因而对“旅游用地”这一概念得理解有一定的区别。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旅游用地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对旅游用地规划的研究。我国对旅游用地的界定多从土地利用分类着手进行探讨。如何在有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又能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开发,同时又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首先就应对“旅游用地”的概念进行深入探讨。为此,本文在阐述和总结国内外已有的“旅游用地”概念基础上,从旅游用地规划、旅游用地分类的角度,结合我国现行相关土地政策,对旅游用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旅游用地的基本内涵。

1 国外对旅游用地的研究

国外,关于旅游用地问题的研究,开始于对旅游用地规划的研究,并随着人们对城市规划以及旅游规划研究的认识不断深入并逐步发展。[2]

1933 年麦克默里(K.Mcmurry)发表了《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成为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与旅游业发展相关联的土地利用问题从此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地区开始对旅游用地规划进行专项的研究[3]。其中具有完整旅游用地规划形态的是1959年的夏威夷州规划,这次规划也被视为现代旅游用地规划的先驱。但在这些规划中,尚未对旅游业发展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相互影响提起重视,也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研究方法与理论,研究范围也比较狭窄。[]20世纪50到80年代以来,法国、英国相继出现了较为正式的旅游用地规划。此后,许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都开始积极推动并参与各个旅游用地规划的编制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旅游用地规划开始普及到许多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同时,发达国家开始对旅游用地规划进行修编,更加强和深化了旅游用地规划的力度 。[2]

2 国内关于旅游用地的探讨

我国关于旅游用地的研究最初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城市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及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中[2]。1964年7月,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国家旅游局的前身)成立,标志着中国旅游业的管理体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时,相关建设、林业部门开始进行风景旅游城市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等与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项规划。20世纪90年代后,各级政府开始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各类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自然风景保护区的出现 ,使对旅游用地的研究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3]。

国内最早的有关旅游用地的论述出现于1981年吴必虎的论著《区域旅游规划原理》[4]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旅游区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区域内不同功能区的划分来实现对土地利用的控制,起到组织游客活动、保护旅游资源的双重目的。就一个较大范围的区域来说,可能同时存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村镇或城市、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等不同类型的功能空间。这体现了旅游用地的复合特征,也就是说一个旅游项目中会存在多种类别的土地。

1984年国务院的《自然保护区条例》[5]规定,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经国务院或省一级人民政府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6]中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可见,按照我国当前法律,旅游用地是我国建设用地中与商业、娱乐等并列的营利性较强的用地。在用地的取得上,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应有偿取得 ;二是应采用招标、拍卖或挂牌等竞争方式取得。

毕宝德的《土地经济学》[7]中提出了旅游业用地的概念,他将其定义为: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保险、猎奇和考察研究等活动的土地,均可称为旅游业用地,其实质仍然是旅游景区内部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布局。

3 旅游用地在土地分类中的体现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用地分类是按照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并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对旅游用地类型进行的归类[8]。尽管旅游地内的土地有着多种不同的利用类型,但整体上看,旅游用地还主要仅限于用于旅游业,而直接为其它行业利用的程度较低,功能结构单一,复合利用程度底。尤其是耕地在旅游开发中被占用后,大部分都失去了原有的农业生产功能,加剧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1]。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用地范围在逐渐扩大,用地需求越来越强烈,全国土地分类中旅游用地的分类已不能满足旅游业的发展要求,由于分类的不明确也导致了旅游用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冲突。

3.1 旅游用地在土地分类中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土地分类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动,其中影响深刻、广泛的分类体系主要是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9]中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9年9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制定的《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10]以及在上述两个土地分类基础上制定的《全国土地分类》[11](2002年1月1日试行)。但在上述3个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土地分类系统中,并没有将“旅游用地”作为一个土地类型明确提出,且涉及相关的旅游土地类型较少。

1984年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中,相关的旅游土地体现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二级分类“特殊用地”下的“名胜古迹、风景旅游、墓地、陵园等用地”。1989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的《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中,“特殊用地”被取消,原特殊用地中的“名胜古迹、风景旅游、陵园等”归为“市政用地”中的“绿地”。并且,在这两次土地分类中都没有体现如旅行社、餐饮旅馆、娱乐场所等用于旅游接待的用地类型。

2002年1月1日起试行的《全国土地分类》是在上述两个土地分类的基础上修改归并而成的,在此分类体系中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级,并涉及了相关旅游土地类型。《全国土地分类》对《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中的居住用地进行拆分,扩展了绿地地类外沿,在建设用地的二级分类“公用设施用地”类型下,增加了“瞻仰景观用地”,包括名胜古迹、革命遗址、景点、公园广场、公用绿地等;在“商业服务用地”下新增“餐饮旅馆业用地”,包括饭店、餐厅、酒吧、宾馆、旅馆、招待所、度假村等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在“商服用地”中的“其他商业服务用地”中涉及“旅行社、运动保健休闲设施、夜总会、歌舞厅、俱乐部、高尔夫球场”等相关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用地。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家明[12]将旅游度假区按性质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用地;第二类,公用事业、 交通服务设施等用地;第三类,间接为旅游度假者服务的用地。度假区的用地分类为旅游度假区的空间合理配置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旅游用地的分类提供了分类方法。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13]根据游憩功能是由谁提供的以及其土地利用商业程度大小将所有的游憩用地划分为商业性和公益性两种基本类型,这种旅游区用地分类体系为制定不同区域的旅游总体规划提供了依据。

3.2 现行旅游用地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全国土地分类体系在不断的变革和调整中,虽然也对旅游用地分类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迅速,旅游资源内涵和外延的扩充,导致旅游用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旅游用地范围也不断加大。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涉及多种行业部门,用地需求较大,土地类型较为复杂。在进行旅游项目建设时,不但要占用建设用地,而且还涉及农地,林地,未利用地等。但从目前关于旅游用地的分类情况来看,我国当前的土地分类系统没有完全涵盖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土地类型。

旅游业是一项经济行业,其主要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统一。土地是满足旅游业经济目的,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现行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中,与旅游用地相关性较大的“瞻仰景观用地”更强调旅游业的公益性质,并没有充分体现旅游业的经济性质,这限制了旅游业的空间拓展及经济效益的实现。

4 旅游用地的概念界定与基本内涵

旅游用地是土地利用的一种方式,就其定义而言,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提法。

4.1 旅游用地是旅游地内最基本、最广泛的具有旅游功能的各种土地的总和[1]。广义的理解,旅游用地就是旅游业用地,它是指在旅游地内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等活动的土地,是一个由旅游地各项与旅游相关的自然因素并综合了相应人类劳动成果的自然、经济地域综合体,是自然作用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14]。

4.2 狭义的理解,旅游用地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确定的各级风景名胜区的全部土地。即供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经济结构和形态的旅游对象的地域组合[8]。实质上是吸引能力和接待能力的统一[1]。

4.3 旅游用地具有复合性,这种特殊的复合性导致旅游地土地的构成比较复杂。与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旅游业的发展也有投入和产出,土地即是其中的一种投入要素。旅游用地包括风景游览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未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等。从土地利用角度看,旅游用地既不属于农业用地,也不属于非农业建设用地,它是出于满足旅游者休闲的需要,由原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共同组合的可供观赏、游览、娱乐、休憩的土地[14]。

另一方面,其他的用地类型也可以用于发展旅游,从而成为旅游用地的一部分。旅游业只是旅游用地土地利用中的一种方式。其土地利用不仅具有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如山地、森林、河流、工厂、城市、乡村、旱地及水田等,同时也具有旅游用地的功能,如可以发展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14]

旅游用地的概念在不断深入的同时,范围也在不断延伸。旅游用地范围不但包括建设用地,而且已经延伸至农用地、林地、未利用地等。通过以上分析,根据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旅游用地的特征,参考和借鉴上述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将旅游用地定义为:旅游用地是指在土地生态系统中,由原生自然、人文景观共同组合而成的可供观赏、游览、娱乐、休憩,并能被旅游业所利用的风景游览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未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等。

参考文献

[1]杨荣金,周申力,唐道甫.旅游用地现状特点及发展变化研究――以广安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03:117-122

[2]周丽.国内外旅游用地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797-13799

[3]赵莹雪.旅游用地研究进展[J].旅游论坛,2008,8,1(1).

[4]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5.

[5]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Z], 198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Z],2002.7.

[7]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

[8]张娟.旅游用地分类的探讨[J].资源与产业,2008.2,1O(1):63-68.

[9]国务院.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Z].1984.

[10]国家土地管理局.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Z].1989.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Z].国土资发[2001]255号,2002.1.1.

[12]刘家明.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规划[J].国外城市规划,2000 (3):13-16.

[13]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4]李青,李禾.云南旅游用地可持续性问题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2-4.

[15]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篇3

【关键词】 旅游 环境教育 问题 机制

中国经济发展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之下,生态环境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中国中东部等地区连续的雾霾天,波及约13%的国土面积,其中33个城市重污染,这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不满和烦躁情绪。从国到国际内,从高层到民众,环境问题再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考验着整个社会的承受力。根据中国环保总局和世界银行最近的报告,空气和水污染对于中国经济造成的健康和非健康损失的总和约相当于每年1000亿美元(约相当于中国GDP的5.8%)。对旅游资源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在旅游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业已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20世纪中叶国外环境教育就开始起步。与环境教育紧密相连的概念有游客教育(Visitor education),这一概念源自于美国荒野研究文献,相近的概念还有“低影响教育(Low impact education)”或是“信息及教育(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从目前的情况看,游客教育这一概念已经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环境教育较之游客教育,范围更为宽泛,内涵更丰富。随着环境教育的发展,其关注的重心由原来单纯的自然环境保护,转移到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模式的反思,对未来生存形态的思考,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环境教育中的反映。旅游环境教育可以理解为一种全面的、终身的教育,一种能对由于旅游而引发的一切有关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等问题作出反应的教育。旅游环境的治理也将是对社会集体真诚的一次大考验。中国前些年显然低估了旅游给环境带来污染的严重性,这种低估,政府的责任是第一位的。但一味要求“政府作为”,早已不是明智之举,而唤醒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对旅游发展的前途将至关重要。

一、我国旅游环境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1、旅游规划中对环境教育的严重忽略

国外的旅游规划文本中对环境教育问题都有一定的篇幅安排,而在我国环境教育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里均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目前普遍适用的《旅游规划通则》标准里,既没有对“旅游环境教育”这一术语进行界定,也没有对环境教育问题设立刚性的限制指标或提出指导性的概念性规划要求,更无相应的规划范式。另外,旅游规划的委托方、编制方和实施方等相关主体受环境道德水平的制约,难以主动对环境付出道德关怀,继而对旅游者作出主动的环境教育安排。此外,旅游开发方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有意漠视环境教育以规避环境教育成本。结果,“环境教育”一词往往在某些生态旅游规划文本中被轻描淡写地提及,至于环境教育的设施、人员保障以及内容设计等问题基本处于缺失状态。显然,环境教育内容的缺失与生态旅游的“泛化”和“异化”问题密切相关。

2、旅游开发与经营对环境教育的极端藐视

虽然我国的旅游发展非常迅速,全国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开发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但是真正具有实质意义的不多。现阶段我国的相关旅游理论远远落后于实践。据有关组织对全国100多个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业,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有12个,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影响保护区发展的问题。目前有22%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生态旅游而遭受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的现象。与1970年相比,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了1倍;全国森林面积减少了10%;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减少了55%,卧龙保护区大熊猫安全活动范围已缩小了30%。我国许多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退化问题;水体流失加重,植被覆盖率下降;动植物有效保护范围缩小。在贵州草海保护区,有关部门为了加速当地人民脱贫,将铁路修到了自然保护区,严重影响了当地珍稀禽类黑颈鹤的生活。

3、旅游消费中对环境教育的高度漠然

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旅游消费既表现出外部经济性,也表现出外部不经济性。旅游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是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时对他人产生的不利影响,其实质是消费者私人成本的社会化。游客的大量涌入导致旅游地的水质和空气质量的下降以及噪音的增加,对游客行为的管理不当和游客不经意的行为将对旅游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估量的破坏。由于游客频繁的旅游活动,作为当地地貌特色的景观将遭到严重侵蚀,同时游客丢弃的大量废弃物若处理不当,对环境的破坏会相当严重,甚至有些废弃物还会危及动植物的生存安全。另外,随着游客的造访,一些异地的植物种子或生命体可能会被带入东道地区,对该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侵害。游客的大量进入必然会加大旅游地的人口密度,很可能使当地出现交通堵塞以及造成与当地居民在其生存、生活空间上的竞争。对此,除了有关专家“纸上谈兵”之外,广大民众和旅游者毫无感受,全无责任可言。

二、我国旅游活动中环境教育的症结

1、环境教育理念急功近利

环境意识的培养是环境教育的首要目标,而且所有的教育都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旅游环境教育更不例外。当前,环保教育结合重大活动比较多,每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以及全国性、区域性的科普宣传周和科普宣传日等。结合重大节日活动,抓好环境教育的做法,从加强环境教育形式和整体来讲,都带有阶段性、临时性,教育培训只能从某个具体方面,某个内容上来开展。忽视长年的经常性的环境教育,就会使环境教育培训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往往欲速而不达,而环境教育更重要的是其系统性、连续性和经常性。同时,环境教育还应该讲究全局性,不仅应该对学生、旅游者进行教育,政府部门、旅游企业人员、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同样应该接受环境教育。无数事实表明,环境保护工作是贯穿于整个人类活动的全过程,这决定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复杂性、社会性、经常性和群众性,要提高全社会同环境污染作斗争的总体功能,有效地控制旅游过程中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产生,这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

2、环境教育内容本末倒置

长时间以来,大家都只是侧重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教育,忽视环境意识教育,缺乏对形成环境污染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根源深层次的本质认识。首先,虽然这种环境教育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解释、防范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但是它难以甚至根本不可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面地去考虑环境,并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环境问题是一个只有依靠深入人心的观念转变才可能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再次,环境污染的治理教育是一种事后教育,往往只起到治理作用,治标不治本。而环境意识的教育能够正确指导受教育者在旅游中的行为,防止破坏和污染环境。而如果这些旅游环境问题都得不到根本解决,长期以往,不但影响旅游地的经济,更会导致当地旅游业的恶性循环。

3、环境教育形式枯燥乏味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我国环境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往往都只是采用传统授课、讲解等非常单一的教育模式,这样导致环境教育成为一种枯燥的“政治课”,不能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况且,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抽象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传递,仅仅停留在生态知识的宣讲上,忽视了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只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参与,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而在生态旅游中进行环境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模式,可惜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有效利用各种旅游形式,尤其是生态旅游这种特殊的形式开展环境教育。

三、旅游环境教育机制的创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迫切需要建立环境教育的综合实施机制,构建旅游环境教育实施过程模型(见图1),将环境教育融合贯通于旅游发展的整个过程,并明确政府、学校、从业人员以及游客等利益相关群体的各自角色定位和制定相关责任制度,从不同层面来管理、推动、引导与实施环境教育(见图2)。各个层面全面参与,各司其责,各尽其能,扎实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众志成城,才能有效促进旅游环境质量的提升。

在旅游环境教育实施过程模型中,通过增加旅游环境监测环节,将传统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事后治理过程转换成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循环管理过程。以环境监测获取的资源、环境问题信息为依据,加强旅游开发与经营的过程调整、优化与控制,贯彻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增强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与经营的科学性,有效掌控旅游终端消费,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环境质量。

1、完善旅游规划的环境教育内容,做到科学规划

搞好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规划,对生态旅游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容量分析,保证生态旅游开发经营的有序进行,绝对不能让生态旅游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可在生态旅游规划文本里设立专门的章节进行阐述或另行编制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专题规划。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客源市场的生态旅游者环境教育(学习)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旅游区生态旅游者“游前”环境教育状况的调查与评价;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意识、环境态度、环保技能水平等的调查与评价;环境教育的设施及设备保障;环境教育的人力资源保障;环境教育的社区参与;环境教育效果的评价等等(李文明,2008)。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能够沿着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前进,条件成熟时,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专业化的“生态旅游规划通则”,制定标准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规划的范式,进行普遍性的生态旅游区环境教育的认证和生态旅游规划师资格的认证。

2、注重环境教育中生态伦理教育,实行保护性开发与生态经营

在以生产利润最大化、个人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价值观念推动下,旅游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会从内心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而不管自己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虽然正式制度能够对旅游经营者的行为予以调整,但并没有涉及经营者的价值观念问题。Butler认为,对所有与旅游有关的人,即旅游业、公共部门、东道居民和旅游者的教育仍是发展可持续旅游“最好的钥匙”,“用长久眼光来看,它可能是唯一能成功的解决方法”。所以,长期来看,对所有与旅游有关的人进行环境伦理道德教育与行为准则教育,普及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念,是减少与消除旅游发展生态不安全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对旅游开发规划、经营管理的工作人员和导游员进行旅游和环境两方面的知识、技能的培训,这样不仅能有效保护旅游地的环境和资源,而且能通过这些人员对旅游者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其次要精心编写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导游词,提高导游词中环境教育的科学含量。同时还可以聘请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园林学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担任旅游地的技术顾问,加强对旅游地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修正。

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是旅游开发管理的关键。工作人员应有正式的公务员编制,而且应通过正式考核选拔,地理、林业、旅游专业的大学生应为首选,以迅速解决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普遍素质偏低状况,提高管理能力,提升管理素质。要对导游进行特别培训,使其具有环境保护知识和生动解说能力,以及对所带游客行为的责任感。湖南目前已有部分大专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走“学研产”之路,利用假日“黄金周”在张家界、衡山等地进行短期实习,效果不错,值得总结和推广。

3、丰富环境教育的形式,倡导绿色消费

在环境教育的具体实施形式上,除了常见的新闻媒体和其他大众传媒、传统的学校教育外,近年来,欧洲、北美洲很多国家先后推出了不同层次的绿色行动计划,以便推动校内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在我国,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1996年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绿色学校”的概念之后,全国开始创建并涌现出一批“绿色学校”。它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师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如设计有特色的环保标志并在校园内显眼的位置摆放,鼓励学生参加生态旅游,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环境方面的决策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的论文比赛等。

完善旅游目的地环境解说系统是实现环境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首先建立设备先进的环境教育中心。如生态建设展览,保护野生动物志愿者,发动广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到生态旅游区去进行文明督导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提升和生态的萌觉,帮助游客树立有社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培养生态保护意识,优化环境意识。其次有效利用旅游黄金周,使游客参加保护生态的公益活动,加强媒体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作用,如开展参与性强的生态教育活动等。最后增设宣传标语和解说标牌,如雕刻永久性旅游宣传标语,栽立半永久性解说标牌,增设流动宣传标语等。

四、结语

旅游环境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构建和谐的复合环境系统,其目的是借助教育手段,提高人类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和态度,激发人们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关心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增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放弃责任,如同放弃民族,放弃国家”的强烈信念,着力营造一种集体真诚。它要求政府加强政策的有效引导,旅游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从业能力,能够合理、科学地进行规划开发和经营管理;要求旅游者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己任,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主动学习更多的生态知识;要求当地居民更主动、更有意识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并尽可能从文化的层次保证旅游资源的持续发展。总之,旅游环境教育要遵循旅游与环保规律,从旅游政策、开发规划的制订和环境影响评价到实施,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及旅游者的环境教育、环境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旅游环境保育,以达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注:湖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c583。)

【参考文献】

[1] 周永广:旅游业环境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广瑞: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 李文明:我国生态旅游规划中环境教育内容的缺失与补正[J].旅游学刊,2008(7).

[4] 周俊满:在生态旅游中透视生态环境教育[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篇4

关键词:旅游地;景观设计;场所依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鉴于当前旅游地景观设计的研究成果多蕴含在景观生态学中,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已有的概念体系。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景观指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它由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相互作用的斑块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在广泛和一般意义上可把景观理解为地质构造、地貌、气候、土壤、水、植被、动物及人类活动的完整组合而形成的空间异质性的自然综合体。旅游地景观设计(或称为旅游地景观规划)是基于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上的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相关原理,在景观水平层次上对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环境景观等进行的一种规划。

1 场所依赖的基本概念

某些地方与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是一个广泛存在的客观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场所依赖的反映。围绕着场所依赖,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3个概念:1)恋地情结是人与场所之间形成的感情联系,这种感情联系是人对地方的关系、感知、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总和;2)场所感知是人与自然以某种美妙的体验为中心的结合,这种感知和意识往往集中于某些地点的特别设施,带着强大的情绪和心理联系,深刻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使得在该地点所进行的所有活动似乎都充满了意义;3)场所依赖是人与场所之间基于感情(情绪、感觉)、认知(思想、知识、信仰)和实践(行动、行为)的一种联系,其中,感情因素是第一位的。从概念的描述进行分析,3个概念基本一致,包含的基本内容可以总结为:描述的是人与地的关系,强调这种关系是人与地的感情联系,强调这种感情联系的来源,如价值观、认知等。

2 基于场所依赖的旅游地景观设计

2.1 旅游地景观设计应考虑场所依赖

对某个场所产生依赖的人会对这个场所贡献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场所依赖是产生重游的主要动机;场所认同的增加会减少休闲者付费使用资源的反感,会增进对该场所管理费用支出的认同。因此,旅游地景观设计所营造的景观场如果能够使游客产生场所依赖,或者能够进一步加强忠诚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游客将会贡献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并产生重游动机;同时,推行门票提价和维修改造部分区域也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反之,如果景观设计不能使游客形成场所依赖,则不能吸引游客重游;如果景观设计降低了忠诚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则会导致游客的反感。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游客会选择另觅游憩之所;对于已经形成较强场所依赖的游客,原有旅游地的变化会使其感到愤怒,甚至会组织起来对旅游地的维修改造进行抵制。旅游地景观设计营造的场所依赖与游客忠诚度的关系。

同理,对于旅游地的社区居民,更应该考虑到他们对长期生活地区的场所依赖,谨慎设计,以获得社区的支持。因此,不管是待开发的处女地,还是已经成型的旅游景区,景观设计一定要考虑场所依赖。

2.2 以场所依赖理论指导旅游地景观设计

2.2.1 将场所依赖理念融入景观设计指导思想

在景观设计前,应先完成前期策划,确立项目的主题和完成市场定位分析,只有确立了项目的定位和主题,才能确定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方向,才能进行项目景观的概念设计和后续工作。项目景观设计的总体风格以及景观设计指导思想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场所依赖。对于新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应充分考虑社区已有的场所依赖,使其开发不受抵制;同时,应考虑如何才能使将来的游客形成场所依赖,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此外,对于拟进行维修的旅游地,应充分考虑已经形成场所依赖的社区居民和游客的感受,使维修工作能顺利进行;同时也要考虑景观设计吸引新游客的程度。在适应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景观需与建筑、场所融为一体,使建筑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同时景观可增加建筑的品位与内涵,建筑和景观等人工符号加深场所感知,逐渐形成场所认同,进而使游客形成场所依赖。

2.2.2 前期调查工作增加场所依赖水平调查 在传统的景观设计流程中,景观设计之前有前期调查阶段,设计方应做好以下工作:了解土地自然特性、发展因素和策划营销报告,总结景观设计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这些工作是搞好景区景观设计的前提。引入场所依赖理念后,前期调查中需增加场所依赖水平评估项目,具体包括社区居民的场所依赖水平、历史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和忠诚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只有充分了解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场所依赖水平,才能使景观设计方案得以顺利实施并带来预期的收益。

2.2.3 具体设计工作考虑场所依赖

景观设计要塑造场所依赖,首先必须进行场地分析,即在景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地脉,指地形、气候、植被、水土等自然要素)与人文环境(人脉,指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第二,进行主题定位,即在场地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旅游景区所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提炼出一个鲜明的文化主题,此主题就是旅游景区景观场营造的依据。第三,进行功能分区,旅游景区功能分区涉及两个层次,一是游览区和旅游服务接待区的划分,二是游览区和旅游服务区内部的细分。第四,景观要素规划设计。在场地分析时,要评估旅游地的地脉和人脉中对哪些游客具有场所依赖以及场所依赖的强度;在主题定位时,要确定能增加游客对旅游地场所依赖的主题;在功能分区时,要根据旅游地内场所认同、场所依赖各自强度的不同;景观要素规划时,虚实景观要素的布局也要考虑场所依赖强度的差异。总之,在上述4个过程中,要始终考虑如何利用已有的场所依赖以及如何形成新的场所依赖,把场所依赖作为具体设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2.2.4 对场所依赖水平进行整体评估

景观设计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评估。当前场所依赖的研究成果中已经存在场所依赖水平的评估手段。很多测量方法都可用于场所依赖水平的整体评估,即对指导思想具体设计施工、景观设计之前景观设计之后的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整体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确保不断强化游客对旅游地的场所依赖。

3 结语

遵从自然、因地制宜、源于文化、考虑市场、适度设计、注重社区和人性设计等旅游地景观设计理念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旅游地景观设计实践中。随着景观设计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景观设计研究也不断进步,应该将场所依赖这一新理念引入旅游地景观设计全过程。这就要求将场所依赖理念融入景观设计指导思想,前期调查工作增加场所依赖水平调查,景观设计实施注重塑造场所依赖,进行场所依赖水平整体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将场所依赖的基本理论运用于旅游地景观设计,提高游客重游率和忠诚度。

参考文献:

[1] 张琴.旅游景观设计及其文化研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6.2-3.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篇5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WWw.133229.COm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 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财贸经济,1998,(8).

[4] 陈忠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 白光润. 生态旅游[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篇6

身着简洁白色衬衫的傅迎春表情平和内敛,作为一个从事旅游工作20多年的人,他对旅游产业发展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认知。谈到贵州旅游的未来,他说,“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把贵州省建设成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这是国家对贵州旅游发展的肯定,贵州旅游将依托自身的生态资源,建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合理开发是路径

与傅迎春交谈,能感受到他对贵州发展的深刻认识。

在傅迎春看来,相比国内其他省份,贵州是一座旅游资源的富矿,在生态资源上有巨大的生命力,当时下很多人疑虑贵州的大旅游大开发将使贵州陷入生态的灾难,质疑贵州“拿青春赌明天”,傅迎春笑谈,感谢公众对贵州旅游的关注,但他认为旅游开发对贵州来言,是保护青山绿水的力量,“主要还是协调好保护与利用,开发与利用的关系。这个过程中必须要走一条正确的路,找到一个正确途径。”这个途径很简单,就是合理开发。

听取《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工作汇报时,傅迎春最重视的是规划对核心区的保护。在建设旅游文化综合体的思路上,他也要求规划一定要“优先考虑100个可持续发展重点项目”的设计。面对贵州无平原、地产项目开发容易破坏生态的情况,他也创意地提出变劣势为优势的土地利用方式,“我们利用一些成片的荒漠化、石漠化地区打造特色的旅游项目,有什么不好呢?”

贵州发展是旅游一只独大,还是多产业共同发展?旅游业要想真正成为一支脱颖而出的“奇兵”,实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发展,注定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多产业融合联动是必要的。傅迎春对《休闲·榜》记者说:“我们现在的旅游和原来的旅游概念不一样,以前做旅游是单单一个局部做,制约和局限性很大,现在跳出狭隘层面,站在全局做旅游,旅游业只有和相关产业充分融合,才能做大做强,融入到大的格局当中去。”

在这位“先锋派”旅游的执政者眼中,利用好贵州农业资源来发展旅游很重要。“要用动态的,可变的眼光看待旅游资源,善于把其他资源变为旅游资源,农产品能不能变成旅游资源?完全可以!把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业现代化产品放在旅游与农业的大格局中,不仅带来的是农户的销售收入,还直接带动的是大量乡村劳动力的转化,旅游的产业链就在第一产业中延伸了。”

至于要不要搞工业化,搞什么样的工业化?傅迎春说:“22年前我在日本学习,目睹和感受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是如何共生繁荣的。耸立在海滨的大型炼油厂一尘不染,人们可以悠闲地在厂区钓鱼;汽车制造、电器生产厂、啤酒厂、清酒厂、食品厂等企业,既是工业基地,又是观光景点,出去的是产品,进来的是游客,工业与旅游融为—体,相得益彰。”

新型工业化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发展,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它的价值取向恰恰是环境友好、民生和谐。只要在规划设计、空间布局、立项环评、项目选择上依法依规、科学把握,不仅完全可以避免重复过去的路,而且还能促进环境优化,彰显生态文明。

基础设施需先行

三月,贵州农村,大批油菜花盛开,在清晨雾气弥漫中,在傍晚彩云苍天里,贵州的油菜花田都能吸引大批游人前来,已经办了十年的油菜花节,成了贵州旅游的一个品牌。

而在越来越热火朝天的贵州旅游发展过程中,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让贵州旅游多少有些尴尬。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素有“八山-水-分田”之说,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四种地形错综分布,因多方原因,与同为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相比,贵州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发展稍落后。

如何让贵州独一无二的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得到世界的青睐?

傅迎春认为,贵州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先行。傅迎春告诉记者:“到2020年,贵州基础设施必须实现—体交通大改善,那时,旅游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黄金时期。”早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在升级改造景区基础设施方面就一直没有停步。2010年,省级财政对旅游的投入达到1亿元,9个市、州、地财政投入旅游产业的资金超过了42.6亿元。从2010年起,贵州省级财政每年新增20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到2015年达到2亿元。

基础设施先行,贵阳首当其中,对于贵阳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区位作用方面,傅迎春这样对《休闲·榜》记者说:“贵阳是我们的省会,省会就是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旅游的集散中心,从区位上来说,贵阳的地理位置也是处于贵州省版图的中央,所以它今后将是大西南的交通枢纽,未来五年这个枢纽作用要发挥出来,主要是强化它的辐射带动能力。”

公园省定位是方向

在日本留过学的傅迎春对日本旅游有深刻的印象,在他看来,旅游产业如果要深度发展,就需要从全局角度考虑,现在每个省都在做规划,国家旅游局也在倡导规划先行,好的规划为什么能推动旅游发展?因为规划解决的就是全局化战略问题。

面对众多规划建设方案,傅迎春认为一个新的理念很重要,新的理念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做到顶层设计,融入到整个国家发展战略、整个省的发展战略当中。正在编制的《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遵循的主题是“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这个主题是贵州省长赵克志亲自确定的,编制这样一个融合度很高的产业规划在全国是个创新。

规划的编制,突出了贵州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联动,也是突出科技文化金融支撑、让规划项目化、实物化的方向。统一的规划能够形成共识,提升认识,推动发展。而有了准确的定位,就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更准确地向外界传递信息。

在傅迎春看来,只要公园省的概念得到社会的认可,就足以推动整个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什么叫公园省?相信大家都会想来看看,这样,很多投资商就进来了,很多国内外不同层次的游客也进来了。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篇7

关键词:旅游者 地方感 文献述评

基本概念的研究

(一)地方感的概念

作为现代人文地理学地方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地方感是一种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普遍的情感联系(Tuan Y F,1974)。Tuan最早提出地方感这一术语,“地方感包括两个含义:地方固有的特性(地方性)和人们对这个地方的依附感(地方依恋)”。其中,地方性主要以某一地方的客观物质、社会功能及地方意义所展现出来,是人类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情感链接,也是一种经过社会文化所改造的特殊人地关系(朱、刘博,2011)。简而言之,地方感是人将自我情感融入其所处环境并通过人-地相互作用而逐渐产生的一种反应,受到个人历史记忆、情感融入、价值观念等情感因素的影响。Steele认为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地方产生的并由人赋予的一种体验,地方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张春霞、蔡兴燕,2009)。

(二)地方感、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

地方感以人类的主观体验为基础,其内涵涉及了某一地方本身的特征及对该地方的情感依恋与认同,而与地方感相关联系的另外两个概念是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地方感、地方认同及地方依恋三概念进行了持续的研究,试图从心理层面厘清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Williams等将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和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看作是地方感的两个维度,地方认同是个人对地方产生的一种依恋型情感,而地方依赖则是在功能上的一种依恋。作为地方感的两大维度,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与地方居民满意度、社区发展期望、社区发展积极性、公共设施发展支持度等因素相关(尹立杰等,2012)。Brichker等学者将地方感纳入地方依恋的一部分,将地方依恋分为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生活方式三个维度,而Kyle等人则将地方依恋分为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和社会联系三个维度(朱、刘博,2011)。

Scannell和Gillord提出的三维框架概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即包括地方、人和心理过程。其中,第一个维度(地方)是指依恋的对象,包括地方社会象征、建筑特点、历史记忆、自然环境等;第二个维度(人)是指行动者,包括文化、经历、历史等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第三个维度(心理过程)是指个人在某一地方生活或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然而,Jorgensen 和Stedman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地方感是一个独立的概念,是个人对某一地方所产生的情感、认知和态度,包括地方依赖、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三个维度,其中地方依赖是个人对地方功能性特征的依赖,地方依恋是个人对地方在情感上的体现,而地方认同则是个人对地方的理性感知和认知(庄春萍、张建新,2011)。

地方感测量工具的发展与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地方感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定量研究为主,通过借鉴国外学者所使用的、比较成熟的测量量表,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量表是Williiams所开发的旅游依恋量表,包括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地方依赖包括10个项目,地方认同包括11个项目。也有的学者则根据个人地方依恋程度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目标群体的测量量表,包括地方熟悉感、地方归属感、地方认同感、地方依赖感和地方根深蒂固感五个维度(王世超,2011)。

Lalli的“居住城市认同量表”(Urban Identity Scale)则包括总体依恋、外部评价、承诺、熟悉感和连续性五个维度;Droseltis 和Vignoles将地方认同划分为依恋/自我扩展、地方自我一致性、环境适合三个维度;而Talen 和Shah等学者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社区意象,设计了地方空间结构水平和居民的社区认同水平两个维度(庄春萍、张建新,2011)。

国内学者在地方感测量方法方面基本上是沿着西方经典思路所进行的,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订。尹立杰等学者(2012)借鉴Williams的测量量表,将地方感划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并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影响因素入手,问卷设计包括18个项目,涉及收益影响感知和成本影响感知两个方面。许振晓等(2009)学者借鉴期望理论和地方感两个基本理论,从旅游核心社区居民地方感(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旅游发展期望(文化传承、社区发展和自我发展)、旅游感知(旅游发展获益感知、旅游发展成本感知)以及旅游发展支持度五个结构变量着手,并引入旅游发展期望值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居民地方感对旅游发展支持度内部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苏勤和钱树伟(2012)从旅游涉入(心理涉入、文化涉入、行为涉入)、旅游吸引力(核心吸引力、添加吸引力)、旅游功能(动机实现、功能评价)、地方感、遗产保护行为、遗产保护态度六个潜变量,构建地方感结构关系模型。

可见,国内学者所采用的测量量表基本上是借鉴了西方学者的地方理论与测量量表,地方感也大多数被划分为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两个维度,并将旅游目的地外在特征、旅游者情感认知、旅游者行为特征等潜变量引入量表,在研究方法上丰富了国内地方感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地方感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学者陈传康首次提出了地方文脉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运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规划研究中,之后范业正从旅游子资源属性和周边环境入手,将旅游目的地的文脉划分为地脉(自然构成因素)和文脉(社会人文因素)。从某种程度而言,国内学者关于地方文脉概念的提出及运用是我国最早关于地方感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对国内学术界关于旅游者地方感的研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关于旅游者地方感理论的研究

地方感,是个人与特定地方之间的情感联系,在Tuan最早提出地方感这一术语之后,引起人类学、社会学、环境心理学及行为地理学等各个领域的极大关注。在旅游研究方面,国内学者黄向等(2006)首先将西方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这一个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引入中国,分析了场所和场所依赖的概念及其最新发展,首次对游憩视角下的场所依赖理论进行介绍,并讨论了场所依赖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杨念群(2004)提出要改变“村落研究取向”的观点,认为应该从“跨区域研究”的视角来促使社会史研究更加多元化,有意识地区分“地方感”和“地方性知识”两个不同的概念。陈蕴真(2007)从人文主义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地方理论中关于人与地方关系、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活动、地方感之间的关系,讨论了西方地方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涵义,系统地回归了西方地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应用及其未来的研究展望。唐文跃(2008)对地方感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维度及构成要素等进行了剖析,结合中国情境构建了地方感研究框架,并在评述西方地方感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讨论了地方感理论在中国旅游研究中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朱等(2011)学者对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感等概念进行了辨析,认为地方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包括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两个维度,而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是两个相关但又各具特点的概念,并强调在研究中要从概念上突出地方本身的典型性和独特性,采用多种方法来研究地方感的空间特征和动态特征。

(二)关于旅游者地方感理论应用的研究

在全球化情境下,人口流动和环境破坏不断凸显,人地关系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地方感作为一种人类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联系,被广泛地运用于不同学科的研究。

唐文跃(2011)从游憩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视角出发,借鉴西方学者的测量量表对四川九寨沟旅游者的地方感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态度进行测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旅游者地方感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出社会人文和自然风景对旅游功能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旅游者生态环境保护态度对其地方依恋具有影响作用,并且旅游者的感知体验水平与生态环境保护态度之间成正相关关系。汪芳等(2009)学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旅游者的地方感认知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旅游者地方感认知的一般规律,认为地方感涉及个人的主观认知和地方的客观特征两个方面,而旅游者的地方感认知包括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方面。张中华等(2009)学者以人文主义现象学的地方理论取向出发,以广西桂林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方感理论在旅游社区应用研究中的理论价值,试图从心理、认知、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等多重视角来认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李九全等(2008)学者以旅游景区游客和当地居民为调查对象,从人本主义的微观认知方法角度分析了景区旅游竞争力的构成,论证了地方依附感、旅游地方感及旅游意象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旅游景区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在旅游者地方感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学术价值的专题论文和著作,对推动国内在地方理论研究与发展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地方感理论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学者已从不同视角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为该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运用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未来的研究可以侧重于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对地方感的差异影响、旅游开发对居民地方依恋的预测作用、旅游目的地社会变迁与地方依恋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旅游文化的地方感测量工具,以更深入地探索中国居民地方感形成进程及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Tuan Y F.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M].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74

2.朱,刘博.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3.张春霞,蔡兴燕.浅析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地方感理论[J].技术与市场,2009(11)

4.尹立杰,张捷,韩国圣,钟士恩,李倩.基于地方感视角的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以安徽省天堂寨为例[J].地理研究,2012(10)

5.庄春萍,张建新.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1(9)

6.王世超.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地方依恋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大兴安岭鄂伦春民族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许振晓,张捷,Geoffrey Wall,曹靖,张宏磊.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9(6)

8.苏勤,钱树伟.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J].地理学报,2012(8)

9.黄向,保继刚,Wall Geoffrey. 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6(9)

10.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J].天津社会科学,2004(6)

11.陈蕴真.浅议地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12.唐文跃.地方感―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08(8)

13.唐文跃.九寨沟旅游者地方感对资源保护态度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5)

14.汪芳,黄晓辉,俞曦.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09(10)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篇8

沟域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旅游新业态,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沟域旅游产品开发已成为带动区域旅游业及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辽宁沟域旅游资源丰富,将特色沟域资源与旅游产品开发融为一体,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沟域旅游,有利于发展辽宁沟域内优势产业,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沟域旅游内涵分析

“沟域”一词最初被使用是描述藏区较封闭的社会经济生活,后被北京学者采用,2007年初北京怀柔区提出发展创意农业,建设沟域经济的崭新概念。随即“沟域旅游”的概念从“沟域经济”的研究中分离出来,2010年11月《中国旅游报》刊登了《北京房山南窖规划“沟域旅游经济”》一文,“沟域旅游”这一讲法逐渐流行,很多学者结合区域旅游及沟域经济的概念,对沟域旅游进行了概念界定,总结研究自然沟域经济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

沟域旅游有别于传统的观光旅游,由沟域经济衍生出来,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地域单元,依托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等资源,是满足城市居民旅游观光、民俗欣赏、休闲度假需求的新型旅游业态。沟域旅游打破了原来的行政区划界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将在沟域内生活的农民作为发展旅游的主体,以建成沟域经济的产业带为发展目的,从而达到旅游业与沟域内以农业为主的产业互相促进发展,互利共荣。

二、辽宁沟域旅游发展概况

辽宁省沟域旅游资源丰富,已形成以自然风光旅游类型为主的集自然风光旅游、人文、民俗民情、都市农业发展等多种类型的区域化旅游。较为成熟的沟域旅游目的地包括大连冰峪沟,丹东大梨树、青山沟,本溪大石湖、抚顺天桥沟等。发展较快,客源市场丰厚,规模仅次于北京,年增长在30%至40%以上,从2013年起重点培育了20个省级沟域旅游示范区、300个特色旅游示范村,其中重点推介沟域旅游项目63个,投资额近2000亿元。与原有乡村旅游不同的是辽宁沟域旅游资源类别丰富,各区域的沟域旅游项目向纵深发展,逐渐从传统的自然风光旅游类型发展为集自然风光旅游类型、民俗文化展示类型、都市农业发展类型等多种类型互补共生,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从辐射面来看,沟域旅游覆盖了辽宁各地;从影响来看,沟域旅游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山区发展的转型。

三、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融资渠道少,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辽宁沟域旅游投资环境基础较薄弱,资金不足,资金来源主要靠市场主导,对社会投资吸引力不强。部分地区旅游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跟不上客源的增长。存在沟域旅游开发融资困难。目前,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投入成为沟域旅游开发中最迫切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二)旅游产品体系不完善

辽宁沟域旅游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山区为主,主要景点与旅游产品的分布相对较为广泛,并不是非常集中。旅游产品开发主要以资源为导向,形成普遍开发的状况,不同沟域之间存在旅游资源的交叉和重合,影响沟域的整体开发。景区之间缺乏协调与联系,竞争多、协作少,没有在辽宁沟域旅游资源基础上发挥联合开发、综合开发的优势,从而导致产品类型重复,特色不明显。由于开发较初级,产品定位不够精准,还停留在观光旅游阶段,休闲度假及体验类产品较少,参与性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旅游者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重游率低。

(三)规模小,品牌弱,效应差

由于现有景区、景点的开发主要由承包者组织,受开发观念、近期利益等因素影响,普遍处于初级开发,开发随意性较大,缺乏前瞻性,产品开发的起点低。一些沟域旅游产品由于投入资金有限,开发规模小,缺乏有代表性且带动效应强的沟域旅游品牌,不能形成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难以延长旅游者逗留时间。

四、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一)注重品牌塑造,增加产品附加值

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开发要形成旅游地品牌的联动性和协同性,在开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旅游产品的特点,强调旅游产品品牌与沟域旅游目的地相互依托、彼此互补。品牌效应会放大旅游产品的魅力,特色的、稳定的旅游品牌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品牌建设首先要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及乡村文化相结合,为沟域旅游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其次要提高沟域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根据目标受众,确定特色核心旅游吸引物,加上信息和服务品牌宣传,扩大市场知名度,建立品牌形象。再次加大营销力度,根据沟域特色设计旅游标志和宣传口号,并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宣传推广。除了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外,还应通过举办产品交易会、旅游文化节等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重要旅游展会,加强沟域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推广。发挥东北高铁旅游合作、北方十省市交易会、京津冀旅游区域合作等合作机制的作用,强化宣传的渗透力,达到客源互动交流的目的。

(二)发挥自然优势,开发休闲生态旅游产品。

发展沟域旅游,生态环保是基础,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发挥原生态、朴素的文化环境,是沟域旅游发展的魅力。辽宁沟域旅游产品主要是依托当地现有自然资源,发挥自然优势,有效提升沟域内山、水、民俗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休闲、绿色、生态的特色产品。将发展休闲旅游产品作为支撑,充实建设内容,融入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项目。通过自然特色景观、个性化的服务、不同的休闲内容吸引游客,提高重游率。

(三)发展具有辽宁特色的创意沟域旅游

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开发要注重多样化,避免农家乐同质化竞争的模式。开发沟域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开发,盲目修建。要合理规划,打造像北京的“一沟一特色”的沟域旅游发展模式。可规划建设多个包含高新技术、科普教育意义的具有经济、开放、观赏、参与性的且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农业观赏园及多个集吃、住、游、娱、行等多功能、开放型,且具有种养业特色的山野农业公园,深度开发具有辽宁特色的创意沟域旅游产品,有效提升沟域内山水自然资源价值和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力。

(四)合力统筹,错位发展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篇9

高水平规划旅游产业集群

《当代贵州》:《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已于年初编制完成,这是我省旅游发展的一个大动作。请问富玉书记,为什么要搞“黄果树国家公园”的建设规划呢?

王富玉:2008年我国批准建设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后,至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国家公园。现在我们做建设国家公园的规划,时机很好。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到“十二五”期末,把贵州建设成为旅游大省、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和人民满意的服务业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切实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和创意旅游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规划建设“黄果树国家公园”,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这是其一。其二,黄果树景区举世闻名,完全具备规划建设国家公园的条件。而规划区正集中体现了贵州的地貌、文化、风俗、风光。

《当代贵州》:规划建设“黄果树国家公园”是我省旅游升级的一个大项目,这个项目的建设对贵州旅游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王富玉:打造“黄果树国家公园”,是我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之一,这个项目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贵州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建设旅游大省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全面整合黄果树景区及周边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黄果树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示范带动效应,形成以黄果树为重点的旅游产业集群,推动安顺乃至全省旅游业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当代贵州》:据了解,这次推出的规划是请国外的著名旅游规划机构来编制的,规划的“黄果树国家公园”范围很广。

王富玉:这次我们是请美国纽约国际城市设计有限公司的总裁托马斯做的规划。托马斯是国际知名规划大师,曾担纲美国迪斯尼乐园、尼亚加拉大瀑布美国境内规划等世界著名景区规划,在中国主创了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贵州“多彩贵州城”等的规划设计。经过一年的调研和分析,由托马斯领衔的团队编制出了《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提出了建设“黄果树国家公园”的概念。这里所说的“黄果树国家公园”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它包括黄果树、龙宫、天星桥、天龙屯堡、关岭化石公园、坝陵河大桥、格凸河、花江大峡谷、红崖天书等12个景区(点)120平方公里的范畴,甚至还可以向周边景区延展。

大手笔构思创意旅游

《当代贵州》:《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有些什么特点?

王富玉:我想强调的是,“黄果树国家公园”不是一个景区的概念,而是一个区域的概念,也不是行政区域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区域概念。

这个规划的特点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重新审视我省的旅游资源,为之赋予新的开发模式;第一次在旅游层面上引入了具有国际水准的策划团队,提出了既能与国际接轨,又有贵州特色、有操作性、有市场潜力的规划方案;规划的面积大、覆盖广。除此之外,我们将把旅游、扶贫、生态建设捆绑进行“三位一体”的整体开发,发挥旅游发展的综合效应。

《当代贵州》:现在许多旅游景区都有自己的定位,有的倾向于自然风光,有的倾向于民族风情,有的倾向于人文色彩,“黄果树国家公园”的定位应当属于哪一类?

王富玉:我们要建就建独具一格的国家公园,只有这样,这个规划才有意义。“黄果树国家公园”定位为家庭度假、国际会议、露营与户外娱乐、探险旅游、生态旅游、高尔失度假和文化遗产体验等,按照21世纪国家公园的标准来设计,共有12个分区域,以黄果树为核心品牌标识系统,将建设成为被国际认可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旺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黄果树国家公园”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旅游符号,而不是泛泛的概念。

《当代贵州》:您如何评价《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

王富玉:《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积极借鉴国际上国家公园及大瀑布等成功开发的经验,分为“回归家园、触摸历史、点亮未来”三个板块。在产品设计中充分考虑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整合民族民俗文化和山水资源,注重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布局合理。这个公园依托以黄果树为核心辐射周围的数十个大小不一、景观各异的景区,以一个面进行推广,这样的旅游发展是长足的、可持续的。贵州有必要推出这样的旅游产品,游客也需要这样的旅游产品。

《当代贵州》:现代旅游业已上升到创意旅游的层面,没有独特的创意,旅游业发展就会显得很平庸。您觉得《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是一个大手笔吗?

王富玉:《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的编制,以站在世界最前沿的第四代旅游即创意旅游的大手笔进行构思,它把安顺的历史文化与创意提升紧密结合,把神秘的地质学现象与现念紧密结合,把喀斯特自然景观与新时期新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这三个“结合”,将成为黔中经济区和中国西部旅游区新的亮点,成为贵州旅游业新的增长极,成为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提升旅游转型升级的典范。在全世界,只要说到喀斯特地貌,人们就马上会想到中国贵州的“黄果树国家公园”,如同人们提到地热现象就想到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一样。

《当代贵州》:搞建设,规划先行,但要使规划落地,面临的现实问题更多。您认为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王富玉:下一步,我们编制单位将按照讨论意见对《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待《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的编制审定后,实施单位要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开发模式,加大开发力度,以黄果树旅游集团为主体,吸引战略合作伙伴,进行资产重组,从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我们可以与国家开发银行协商,制定融资跟进方案,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规模招商引资。还有一点,就是力争国家发改委将这个项目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按照国家公园标准进行建设,发行企业债券。省直有关部门和安顺市将在土地供应、生态建设等多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使项目尽快落地。

强强合作打造旅游大项目

《当代贵州》:搞大项目,需要很大的投入,我们在“黄果树国家公园”这个项目上,会有些什么新的突破?

王富玉:“黄果树国家公园”项目初步估算投资在1000亿元以上,以大瀑布为核心,将平坝至关岭这一段建设成为黄金旅游走廊,这是黔中经济区旅游产业化项目的重中之重。

在融资上,我们将有新的突破。改变旅游业没有大项目、小本经营的

传统模式,创新思路,引入大集团、大项目,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公司重组。目前,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已与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的四川新希望集团正式签约,新希望集团斥巨资打造郎宫高端休闲体育综合旅游区。这标志着“黄果树国家公园”项目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将把“黄果树国家公园”内的项目归类整理,打包招商、组团招商,以最快速度启动项目投资。今年上半年,我们将开工建设郎宫休闲基地、黄果树宾馆改造以及黄果树新城大明屯堡园项目。

此外,在文化创意上也有新突破。今年3月,我们推出旅游版《多彩贵州风》,在夜间推出现代科技声光电演绎黄果树2亿多年变迁的画卷。此外,还将与影视公司合拍夜郎故事的电影。

《当代贵州》:与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相比,“黄果树国家公园”有些什么看点?

王富玉:美国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国家公园,它成立于1872年,有7988平方公里,并于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黄石公园的推出,按照美国法案的说法,是为了使它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状态而免于被破坏。

“黄果树国家公园”的规划理念与它是一致的。其最大的看点是喀斯特地质地貌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壮丽景观,瀑布和溶洞应当是这个公园的“主打菜”。

《当代贵州》:这次请美国纽约国际城市设计有限公司来规划设计国家公园,表明我们的心态是开放的,学习的态度是诚恳的。下一步我们如何借力发展?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篇10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的是生活节奏加快与社会压力剧增,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暂别城市的喧嚣,走进农村,亲近自然。当今世界,农家乐正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农家乐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家乐旅游源于19世纪30年代欧洲的“乡村旅游”,国内农家乐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成都的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第一届桃花节,以“农家乐”来命名。我国农家乐虽然起步迟,但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很多城市的郊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农家乐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都市人假日、周末休闲娱乐的一种独特旅游形式。

二、我国农家乐旅游研究的学术动态

为了能够把握我国农家乐旅游研究脉络,我们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农家乐”作为关键词检索,选取到2015年12月的文献,共检索到792篇中文相关文献(见图1)。

通过上图可看出,我国农家乐旅游的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对于农家乐旅游的研究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9年以前。这一时期,国内鲜有农家乐旅游,部分地区农家乐旅游也是处在初步摸索的阶段,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的文献也寥寥无几。第二阶段:1999-2005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周假期的实行以及人们对于城郊旅游乃至乡村旅游的向往,农家乐旅游在国内逐渐兴起,并逐步发展,这一阶段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研究逐渐增多。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将2007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随着带薪休假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条件日益改善,农家乐旅游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具规模、最有代表性的形态,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学术界对于农家乐旅游的研究成果也显著增多。

三、农家乐旅游的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从文献资料分析看,当前国内农家乐旅游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研究两大方面,我们总结了概念研究、开发意义研究、存在问题研究、发展模式研究、利益相关者研究、规划与设计研究等农家乐旅游热点问题的研究概述。

(一)农家乐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1、农家乐旅游的概念研究

对于农家乐旅游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胡卫华(2002)从属性来定义农家乐,认为农家乐属于乡村旅游,利用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等资源,是一种集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马艳霞(2003)从旅游产品的角度来概括,认为农家乐是一种旅游产品,内容就是观乡村景色、尝乡村淡饭蔬食、体农家生活习俗、品乡村文化意韵,其本身是一种乡村文化的内涵。郑光豹(2008)则从经济角度给出了定义:以乡村为背景,以休闲娱乐、农事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田园风光或特色民居为主要卖点的旅游形式;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城市居民、工薪阶层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农业经济、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的结合体。

关于农家乐旅游的定义目前在学术界并还未达成统一意见,但学术界多以田喜洲(2002)广义和狭义的定义为主,即狭义的农家乐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而广义的农家乐则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形式,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农家乐旅游的概念。

2、农家乐旅游的开发意义研究

农家乐旅游的开发不仅给游客带来了身心休憩的场所,也是农家乐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手段。农家乐旅游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与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的开发意义主要集中于经济、文化、环境生态和扶贫这四个方面。

经济方面:胡先群(1999)认为农家乐旅游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旅游一业带动多业发展,繁荣经济。农家乐旅游还可以带动农村就业,充分调动农村闲余劳动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文化方面:农家乐旅游给旅游地带来了人流、物流以及意识流、思想流,带来全新的观念和思想,大大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明意识,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胡卫华,2002)。环境生态方面:农家乐旅游既能为广大游客提供优美质朴的自然环境,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也有利于美化和改善乡村环境,创造清洁生态的农家乐休闲度假村。扶贫方面:王军(2009)认为农家乐旅游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及区域差异。

3、农家乐旅游存在问题研究

虽然农家乐旅游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纵观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农家乐旅游一般有以下的通病:在发展理念上存在缺乏创意理念、缺乏品牌战略、缺乏科学规划、文化含量低、定位模糊等问题(张文菊,2007);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经营不规范、经营模式雷同、管理不科学、竞争手段单一等问题(吴文智,2015);在人员素质上存在经营业主各自为营,合作意识弱、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在卫生消防上存在食品卫生有待加强、消防设施不全以及火灾隐患等问题(韩涛,2008)。

(二)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1、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对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存在不同的划分,如开发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制度模式、组织模式等,是从不同角度对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的探讨。学者们也根据不同地区总结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邹统钎(2005)将成都农家乐的发展模式分为农家园林型、观光果园型、景区旅舍型、花园客栈型、养殖科普型、农事体验型、川西民居型等。李菁、米薇(2007)对宁波农家乐旅游开发模式从旅游产品角度分为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美味佳肴型,从分布地域角度分为都市郊区型、景区依托型,从投资开发主体角度分为农户联合型、公司+农户型、公司+社区+农户型、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型、股份制模式。

2、农家乐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农家乐旅游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游客、业主、当地居民、当地政府等,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多集中于游客和业主。

对于农家乐旅游的游客研究,丁华(2008)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秦岭北坡农家乐客源市场的人口学及地理空间等特征,揭示了游客以空间尺度较小的周末一日游为主等行为模式规律。孙莹(2011)对西安城郊型农家乐实证调研,分析指出城郊型农家乐交通环境至关重要,季节性影响较小,主要限制因素是天气,并且游客重游率及忠诚度较高。

对于农家乐经营业主的研究,王秀红学者(2009)研究较为全面,他主要以上海、武汉和成都近郊农家乐业主为研究对象,从开业起始目标、开业动机、开办原因、业主家庭目标、业主开办农家乐满意度等多方面对业主进行了研究。

3、农家乐旅游的规划与设计研究

农家乐旅游的开发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吴倩妮(2006)从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人员培训,深化文化内涵五个方面对农家乐旅游设计提出了建议。江山(2008)则提出对农家乐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迎合城市发展、城乡一体规划、区域环境建设统一起来,贯彻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模式。李巧玲(2015)从农家乐旅游产品角度,提出应激发旅游产品设计创意活力、强化旅游产品品牌战略、丰富旅游产品营销渠道、优化旅游产品开发制度环境。

四、农家乐旅游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