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故事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6:08

叶圣陶的故事

叶圣陶的故事篇1

一、叶圣陶小说的艺术风格分析

叶圣陶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体现出强烈的写实主义艺术表现手法。恩格斯曾经这样定义写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叶圣陶小说的艺术风格。

(一)叶圣陶小说的叙事艺术

小说情节的铺垫和延展都需要借助叙事这一环节来完成。叶圣陶小说叙事的手法和其他小说家不同,他并不在意整个故事的情节是否完整,也不在意叙事的顺序,在他看来,所有的情节、对话及人物的塑造都是?榱诵∷邓?要反映的现实而服务的。他更愿意用勾勒或者白描的艺术手法来展现对话的氛围或者故事所发生的环境,这种突兀性的表达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例如,他的短篇小说《晓行》只是借助西湖边上偶然的一次谈话,就让人们感同身受地体验到虫灾泛滥时农民的惶恐和灾难降临带给人们的苦难。除了时间和地点,一点也不符合常规小说的叙事风格,但其故事情节带给人们内心的震撼却不容忽视。

(二)叶圣陶小说的表现艺术

虽然叶圣陶更重视社会现实的真实再现,但从表现手法上来看,他并不经常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而是愿意以第三者的角度来冷眼旁观,这样一来,读者会觉得作者对待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态度是非常客观的,是真实可信的,而不是出于某种主观的臆想。在他的小说中,他可以描写卑贱猥琐的小人物,也让广大读者看到了诸多灰色的人生场景,但他以冷静而自持的态度和悲悯的心态来看待人世间所发生的一切,并且以敏锐的感觉让读者随着他清淡的文笔感受到他对这个黑暗世界的嘲讽和抗争。这种看似淡然,实则锋利的文笔非常有感染力和杀伤力。

(三)叶圣陶小说的人物塑造艺术

叶圣陶在他的教育小说中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其中不仅有卑琐和庸俗型的小市民形象,也塑造了正直和理想型的知识分子典型。

无论是《城中》的丁雨生还是《倪焕之》中的倪焕之,都属于懦弱而空虚的小市民知识分子,他们内心自私自利,外表却道貌岸然,坐着玩忽职守的事而自身麻木不仁,作者对他们既有遭受教育界黑暗碾压的同情和悲悯,也有怒其不争的讽刺,对他们有着深切的期盼,希望他们能够深思和反省,认清社会现实,掌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也透过他们的遭遇让广大读者看到这种知识分子悲苦命运制造者的残酷和现实社会的黑暗。叶圣陶的小说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不是因为这些人物形象塑造的如何成功,而是因为这种透过表象,鞭辟入里地对社会现实进行无情揭露,所以说,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写实风格,不愧有现代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之称。

(四)多样化的表达风格

叶圣陶的创作常常会根据时代的变化融合自己的感悟,其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写作风格多样。以童话主题为例,《小白船》《画眉鸟》《小粒子》《稻草人》等作品在创作色彩与写作方法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如《稻草人》这篇作品,就借助了稻草人的形象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当时的社会情况,以此来反馈社会现状;《跋乞丐》中,则描述了绿衣人帮助小姑娘的故事。叶圣陶的创作常常利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展示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格,文章的内容既有孩童的纯真,也有对现代生活的表达。

(五)叶圣陶小说的写实风格

叶圣陶的创作并非简单地“讲一个故事”,而是将某个生活故事流畅地陈述出来,这种叙述化的语气凸显出叶圣陶作品的写实风格,写实并非是为了寻找生活中的事实,而是如实来讲述生活中的感悟,阅读叶圣陶的作品,与其说是了解小说人物的各项作为,不如说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作者没有直接来渲染这类人物,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在叶圣陶小说艺术特征问题上不存在多大的异议,而且也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由于不同时期的文化环境所影响之下的创作观念及审美追求方面的不同,“写实”风格就有不同的表现,当代小说的“写实”与叶圣陶小说的“写实”就大不一样,从叶圣陶“写实”风格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叶圣陶小说本身的艺术价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从中看到叶圣陶“写实”小说的创作观念与创作态度,而这一点对于当代“写实”小说来讲不乏许多可取之处。

二、叶圣陶小说写实风格对当代文学的借鉴价值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小说享誉世界,其写实风格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对当代文学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从叶圣陶小说的叙事风格来说,与当代文学相比,他的小说并不注重情节的纵横捭阖,而是注重思想意识的表达和现实生活给人们留下的深思。而当代小说更注重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小说家们渴望在高跨度和多维度的复杂情节中表达情感。一个看似淡然实则表意厚重;一个貌似复杂,实则刻意为之,有拖沓冗长之嫌。叶圣陶小说的自然而然和现代小说的偶然、随机相比,叶圣陶的小说更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值得借鉴。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现代小说在表现手法和人物塑造方面表现出了与叶圣陶小说迥然不同的特征。现代小说更强调通过文字的堆砌和复杂的情节来强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比之下,叶圣陶严谨的文风和了无痕的艺术表现手法更能够让读者深思。

叶圣陶的故事篇2

关键词 叶圣陶 阅读 低俗化

阅读取向指读者阅读的内在动机和意向,具有稳定性、一贯性和方向性的特点。它决定阅读行为并通过阅读行为表现出来。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取向。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阅读电视电影、饮食、服饰、化妆、家庭、生活、体育新闻、名星大款逸闻趣事的报刊杂志以及爱情和武打小说已成当今相当部分中学生的阅读取向,而对中外经典文化则表现出明显的冷淡(对此许多调查报告或问卷已多次揭示)。这种阅读取向的低俗化直接影响中学生的整体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对此如何应对是达成新课标阅读取向无法回避的问题。吕叔湘先生说:“叶圣陶的大部分文章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在《略读的指导--前言》、《培养学生明澈的识别力》、《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等多篇文章中,叶圣陶先生围绕阅读教学本身,对中学生阅读取向低俗化问题做出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的对策。

一、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

叶圣陶先生首先从文学理论对作品的分析入手,认为:“凡是好的小说或剧本,故事仅是迹象;凭着那迹象,作者发挥他的人生经验和社会批判,那些才是精魂。”“精魂就寄托在迹象之中,对于故事自不可忽略;但是故事变化曲折所以如此而不如彼,都与作者发挥他的人生经验与社会批判有关。”而低俗化阅读“往往只注意它的故事;故事变化曲折,就感到兴趣,读过以后,也只记住它的故事”。培养新课标所倡导的阅读取向,“阅读小说或剧本而只注意它的故事,专取迹象,抛弃精魂,绝非正当方法。”“有些学生喜欢看低级趣味的小说之类,教他们不要看,他们虽然答应了,一转身还是偷偷地看。这由于没有学得阅读这类书籍的方法,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故事上的缘故。”

在今天的阅读教学中普遍采用的阅读模式是“语文教师备课样式”[1]的阅读,即围绕着“思考和练习”“分析课文”的能力。而这种阅读方法,除了在为“讲课文”而进行备课之外,在其他场合,教师们从来不用。同样,以这种方法培养出的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只是在课堂上和考试中才有用武之地。而在走出课堂或学校以后,阅读便是一片茫然了。如何能达到“阅读这类书籍的方法”,而不使“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故事上”呢?如何能够达到学生离校后“可以阅读书籍报刊悉明其旨矣”呢?

阅读教学“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即教学生会读书,重在“授之渔”而不在“授人鱼”;是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发现什么,而不在于教学生发现了什么;要教给学生开门的钥匙,而不在于替学生开门。也就是新课标倡导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初学者还没有素养,一时无从着手;全仗教师给他们易晓得暗示与浅明的指导,渐渐引导他们入门。”其途径主要是使学生“凭着故事情节,逐一追求作者要说而没有明白说出来的意思”。即新课标的“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达到“真正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使咱们得以在革命和生产中很好地贡献力量”。同时,“渐渐有了素养,就会觉得低级趣味的小说之类在故事之外没有东西,经不起咀嚼;不待他人禁戒,自然就不喜欢看了”。

二、培养明澈的识别力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有了明澈的识别力,对某一件事物应该怎样看法,什么议论应该赞同,什么议论应该反对,就会自己作出判断。学生要是没明澈的识别力,你要学生坚持的东西即使都是对的,学生也不明白到底对在哪儿;你要学生回避的东西即使真是要不得的,学生叶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要不得。” 在今天的阅读教学中,基本上是采用的一种“鉴赏者取向”式[1]的阅读,即以鉴赏乃至崇敬的心理来对待文本的阅读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师生的任务就是从文章中找出那些本来就已经预设了的“对”(思想的高处),找出那些似乎天然就存在的“好”(文字的妙处)。而不给学生提供批判的机会和空间,总是局限于课堂或学校的“高大全”的世外桃源。于是,在这种取向下培养出来的识别力,虽也“明澈”,却是“单向”的,即一切都好,何需选择?然而学生总是要走出校门,阅读“多向”的现实。

培养学生明澈的识别力首先应“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而不能“把学生看作思想上的囚犯”。只有这样学生才有自主发展的空间,才能经受思维的锻炼;其次,“给学生以平正的通达的指导,使学生的识别力渐渐地趋向正确,趋向坚定”。“教师和学生无论如何不应该对立起来。教师不是专制政治下的爪牙,学生不是被压迫的民众。”不应“只用专制的办法来个取缔”。总之,即新课标强调的“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三、避免专制的取缔方式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学生要扩大一点认识的范围,作他们亲密体贴的教师竭力帮助他们还嫌来不及,怎人把他们的欲望根本压了下去。”并且“取缔的办法实际上是无法彻底做到的。越是不准阅读的东西,越是想弄一本来看看,这是青年人的常情。”一方面即使“学校里固然没有人看那些被取缔的读物,可是出了学校的大门,只要能弄到手,尽不妨自由阅读”;另一方面“社会上的现象罗列在学生眼前,各种议论在学生耳边沸沸扬扬,学生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吗?”所以,对于中学生阅读取向低俗化采取专制的取缔的对策,“只是个消极的不很有效的方法”。

而在实际教学中,不论老师还是家长,如发现学生在看武侠、言情一类的所谓现代“流行”小说,或沉醉于韩寒、郭敬明等少年作家之中,通常采取的方法就是“没收”,或“只用专制的方法来个取缔”。而这种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简便是简便了,然而要想想,这给予学生的损害多么重大!把学生的思想范围在狭小的圈子里,教他们像号子里的囚犯一样,听不见远处的风声唱着什么曲调,看不见四围的花木显着什么颜色。这样寂寞和焦躁是会逼得人发疯的。”

因此,应对这一“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的阅读取向低俗化,“积极有效的方法”是给予学生“生活”阅读的方法指导,“阅读的自由”,培养学生基于多向思维的“明澈的识别力”。

注释:

叶圣陶的故事篇3

一、叶圣陶的作文立诚思想

叶圣陶将作文要求诚实的思想概括为:“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所谓“原料”,即“思想、情感等等问题”,也就是作文内容;“诚恳、严肃的写作”则指作文态度。在这两方面认识基础上,叶圣陶又提出了语言的立诚思想。他认为:“向来看重‘修辞立其诚’,目的不在乎写成什么好文章,却在乎绝不马虎地想。想得认真,是一层。运用相当的语言文字,把那想得认真的心思表达出来,又是一层。两层功夫合起来,就叫作‘修辞立其诚’。”由此可见,叶圣陶的作文立诚思想包括作文态度、内容和语言三方面。

1.诚恳、严肃、认真的作文态度

叶圣陶对认真的作文态度进行了专门的阐述,他说:“简单的说,自己有什么就写什么,就是认真……反过来说,自己没有什么而勉强要写什么,就是不认真。所以,没有弄清楚孔子的学术思想而论孔子之道,没有某种经验和想象而作某种小说,自己一毛钱也不捐而作劝人献金的传单,平时从不想剑国家民族而国家爱民族的诗歌,都是不认真。”其次,他还认为:“写什么定要竭尽自己的能力把它写出来。反过来说,写什么而马马虎虎,草率了事,就是不认真。”叶圣陶主张作文态度的立诚就在于“内外合一”“言行一致”和“言意一致”。

叶圣陶认为学生的作文态度直接影响作文写作,而教师和学生对作文的认识则直接影响作文态度的形成。如果把作文看作应付科举的工具,每天钻进故纸堆,仿照别人的腔调,鹦鹉学舌,认为作文和实际生活以及自己的经验没有关系,就会对作文持有随便的态度,离开自己的经验去找漂亮的花言巧语,写出拼凑典故、兀病、言不由衷的文章。

2.真实、深厚的作文内容

叶圣陶对作文内容的立诚有深浅不同两个层次的标准。第一个层次是要写自己的东西,第二个层次是内容要真实、深厚。在第二个层次上,他分出了两个类别:“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第一个类别“表白”,指描述类或揭示客观事理的说明类内容,第二个类别“感兴”,指抒发主观感受、思想的情感类内容。前者指向客观生活,其立诚的标准在于真实反映客观生活的实际;后者指向主观世界,其立诚的标准在于感受的真切、深刻。

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叶圣陶认为首先应该做到第一个层次的立诚,即无论正确、深刻,都应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东西。第二个层次的立诚则要随着生活的进展和充实慢慢达成,因为“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自然要说某种话,也自然能说某种话”。叶圣陶把生活当作内容立诚的源头,认为只有生活充实,才能写出真实深厚的作文内容。“生活充实的涵义,应是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性情丰厚,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可见,学生要写出诚实的作文内容,就要广泛接触生活,积累经验,发展思维。

3.恰当的作文语言

叶圣陶指出:“有了真意,要把文章写好,当然还得讲究点儿技巧。讲究技巧,最要紧的是选择最切当的语言,正确地把真意表达出来。”他借用鲁迅先生的十二字作文秘诀“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来表明白己的主张,并指出“粉饰、做作、卖弄”表现在“滥用形容语和形容句子”,“说些离奇古怪的话”,“在文章里塞进些滥俗的成语或者典故”。他认为这样的语言不是为了正确地表情达意,而是故作深沉、故弄玄虚,是表达真意的障碍。

总之,叶圣陶的作文立诚思想主张作文应持有诚恳、严肃、认真的作文态度,用恰当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或真切深刻的情感、思想,或真实客观的说明、描述。

二、叶圣陶作文立诚思想的依据

在探讨叶圣陶作文立诚思想时,我们发现他的作文立诚沦常常是和其对作文本质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上文提剑的作文认识、态度和内容间的连锁关系。因此,认识和把握他的作文立诚思想,还要深入认识他的作文本质论。叶圣陶的作文本质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文是用笔说话的平常事

叶圣陶认为:“写文章跟说话是一同事儿。用嘴说话叫说话,用笔说话叫写文章。嘴里说的是一串包含种种意思的声音,笔下写的是一串包含种种意思的文字,那些文字就代表说话时候的那些声音。只要说的写的没有错儿,人家听了声音看了文字同样能够了解我的意思,效果是一样的。”因而,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人人都需要说话,人人都能够说话,说话是生活中的平常事,那么作文自然也是一桩平常事。其平常就在于:第一,作文是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公民应对生活需要的平常事,不是少数人应付考试的特殊事;第二,作文不是用一套和平常说话不同的方式去写,而是怎么说就怎么写,让别人能够准确了解自己的意思就可以。

2.作文是客观生活和主观感兴的需要

叶圣陶早在1929年就写过这样的话:“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从天性上,从生活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遍愈好。有的并不是为着实际的需要,而是对丁人间的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历、情思、想象等等,发生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成为一个完好的定形不可……不论是愚者或文学家,不论是什么原料什么形式的文字,总之,都是由这两个心理才动手写作,才写作成篇的。”所谓两个心理,一是实际生活的客观需要,一是表达主体抒发感兴的主观需要。无论哪种,叶圣陶强调的是写作动机的主动性,他以写信和写小说为譬喻,说明作文就是写那些非说不可的话。没话找话、无感而发、勉强应付,在叶圣陶看来是不必作文的。

3.作文是运用自由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积蓄

“写自己的话”源丁叶圣陶“写作的本意原不在代他人说话,而在发表白己的积蓄”的作文认识。他认为学生写下的是不是自己的话乃衡量其作文可取与否的重要标准。只要是自己的话,即使浅薄、粗糙、没有新意,也一样可取;如果是抄袭套用别人的话,即使是精言妙语,也要不得。同时,他也十分重视表达主体对表达形式的自由选择。他认为:“依常理而沦,写作文章,除了人类所共通的逻辑的法则与种族所共通的语言的法则不容违背以外,用什么形式该是自由的。审度某种形式适于某种内容,根据内容决定形式,权衡全在作者。”引这就是说,文无定法,作文就是表达主体自由地表达自己要说的话。

三、叶圣陶作文立诚思想的当代价值

1.正确认识作文

叶圣陶关于作文立诚的主张源丁其对作文本质的客观认识。既然作文是生活中的平常事,就不应写无益于生活的空话;既然作文要满足客观和主观交流的需要,就应持有认真交流的态度,用恰当的语言保证交流的有效性;既然作文是写自己的话,就不能抄袭、套用别人的话或写些言不南衷的话。可以说,从叶圣陶作文本质论的角度来看,作文立诚是应然和必然之事。

目前,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与叶圣陶的作文本质沦有很大差距。有研究者对某市高中生作文动机的调查显示:“72.1%的学生认为作文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作业,62.2%的学生认为作文的动机是提高考试成绩。”教师对作文的认识同样不容乐观,诸如一定要写出某某立意、一定要多用好词好句、一定要按题目要求写的作文教学要求,体现出教师关于作文为了应付考试的普遍认识。这些关于作文的片面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新课程改革前考试作文的影响,与作文虚假问题的泛滥有很大关系。1999年之前,我国的中高考作文基本上是规定性极强的命题作文,对作文立意、内容、文体都有很大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仔细揣摩题目意图,迎合题目意图去写,写出命题者想让自己说、阅卷者喜欢看的话就成了应付考试的无奈之举,写诚实的自己的话似乎没有必要。新课程改革后,中高考作文逐渐以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为主,虽然个别省市的作文考试仍存在着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的隐性限制,但大部分地区的作文试题已经非常开放和多冗,日益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应该说,考试作文已经口趋接近作文自南表达自我的本质,让学生在考试作文中说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逐渐成为作文命题的显性和隐性要求。因此,教师和学生固守对作文的片面认识,有意或无意地继续着虚假写作,从作文的应然和实然状态看,都是有很大问题的。在这种背离作文本质认识的指导下,作文教学不仅不能培养起学生应有的作文能力,连被动地应付考试都无法做到。认真学习叶圣陶的作文本质论,正确认识作文,主动践行作文立诚是教师和学生亟须做的事。

2.关注作文态度和作文语言立诚

人们在作文立诚问题上一般将目光集中于作文内容的诚实,作文态度和作文语言很少得到重视。叶圣陶的作文立诚思想告诉我们,作文态度和作文语言的立诚也是作文立诚的必然要求。

心理学认为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所以人们更容易关注外显的行为,而忽略内隐的态度,但内隐的态度可以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持有诚实的作文态度,那么很有可能会选择说诚实的话,而很多内容假、语言假的作文其实是作文态度不诚实的反映。因此,叶圣陶对作文态度的关注为改变同丁写作内容寻求作文立诚的传统思路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启示。态度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构成,是在个体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对作文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倾向,形成教师的作文态度,而教师的作文态度又会影响学生对作文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从而形成学生的作文态度。因而,学生要有正确的作文态度,需要教师正确的作文认识和作文教学方法来支持。

作文语言的立诚同样是作文立诚的必要内容。长期以来,我们对语言立诚的忽视已经导致华而不实的作文泛滥,如满眼排比句的咏叹式作文,满篇好词好句的花网锦簇式作文,随处名人名言、“之乎者也”之类的故作深沉式作文。这样的作文语言正是叶圣陶所谓的“粉饰、做作、卖弄”的语言,华丽的语言下面并没有实质的作文内容。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学生作文语言华而不实是个问题,反而会积极鼓励类似的文章,在不知不觉中助推了学生作文假话、空话、套话的泛滥。教师这一错误认识源于对语言和内容间天然统一联系的忽视。文章语言和文章内容是二而一的,内容靠语言表达,语言为表达内容服务,只取其中之一就会造成“皮毛不附”的问题。诸如脱离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要求学生机械朗读和背诵好词好句;无论什么样的表达内容,都要求学生一定要使用某种修辞方法;单独训练学生文章开头或结尾的语言等都是割裂语言内容天然联系的做法,导致学生作文“言意不一”。叶圣陶的语言立诚思想让我们意识到了一直以来被忽略的作文“硬伤”。

3.内容的立诚要分层分类对待

叶圣陶从文体角度辨析了主客观真实间的矛盾。他认为,对意在说明、描述客观事物、事理的文章,是否符合客观真实是立诚的标准,比如科技说明类文章;对意在抒发自己内心情感、思想的文章,是否深刻、于己是否真切是立诚的标准。这样的分类标准较好地解决了想象类、虚构类文章的真实性问题,解决了不同作文内容的立诚问题。同时也对当前盛行的作文内容评价标准――“真情实感”提供了反思的视角,真情实感是抒思的感兴类文章特有的内容,将其作为判断学生作文是否诚实的唯一标准,其实是窄化了作文文体,将具有社会功用价值的说明、描述类文体排斥在写作课程之外。这样的写作课程将兀法满足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现代公民利用写作交流、交往的客观要求。

叶圣陶还从儿童认知规律出发,提…了作文内容分层标准。他认为:“所积蓄的正确度与深广度跟着生活的进展而进展;在生活没有进展到某一阶段的时候,责备他们的积蓄不能更正确更深广,就犯了期望过切的毛病,事实上也没有效果。最要紧的还在测知学生当前具有的积蓄,消极方面不加阻遏,积极方面随时诱导,使他们尽量拿出来,化为文字,写上纸面。这样,学生便感觉写作并不是一件特殊的与生活无关的事;在技术上也就不肯马虎,总愿尽可能尽的力。待生活进展剑某一阶段,所积蓄的更正确更深广了,当然仍本着‘立诚’的习惯,一丝不苟地写出来,这便成了好文章。”可见,叶圣陶并没有要求学生作文在起始阶段就做到真实、深厚,这并不符合学生的生活视野和认知规律。此时需要鼓励学生的是“写自己的话”的第一层次标准,随着学生生活的进展和认知、感受能力的发展,慢慢达成“真实、深厚”的作文内容,在初学写作的过程中不必强求与苛责。叶圣陶的分层标准对解决当前作文评价标准过高、区分度不明显的问题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4.发展学生思维

叶圣陶的故事篇4

关键词: 叶圣陶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

1997年,《北京文学》发起并展开了一场有关语文教学的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很多有识之士就我国现代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有人批评纯工具论者片面地只看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对于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人文性”却视而不见。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将叶圣陶作为“纯工具论者”来指责却有失偏颇。叶圣陶在论及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的时候,向来在“工具”之前加上一个包含人文内容的定语,他总是强调:语文是思想的工具,语文是交际的工具,语文是生活的工具。我们不能因为叶圣陶没有明确指明“人文”二字,就无视语文教育思想中丰富的人文内容。误解叶圣陶的原因有三。

一、脱离社会历史背景孤立地理解叶圣陶

任何理论都是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叶圣陶是一位世纪老人,他的一生横跨了中国近百年来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他的一生与中国现代教育的启蒙与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传入我国,教育完成了对旧封建教育的改造,现代教育起步,教育家们开始用唯物史观的方法重新审视中国的语文教育。“五四”后到建国前是中国一段战争频仍的时期,叶圣陶因避战辗转各地,但是无论是做教员还是做编辑,对语文教学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经济上要求迅速恢复战争时被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与此相适应,教育必须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新中国的成立为现代教育翻开广阔新篇章的同时,也使现代教育的探索走上了弯路。全盘学苏,,“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政治的过多干预使语文课一度成为宣传政治思想的阵地,语文课姓“政”,姓“文”,却偏偏丢弃了本姓“语”。为了使语文姓回“语”,叶圣陶明确提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叶圣陶的这一科学理论不仅完全符合语文课程的客观规律,而且是对当时政治干预语文的有力抗争,正是因为有了叶老的这一理论,语文才在政治狂潮中站稳脚跟,不至于被政治吞没,保持自己的一席之地,为新时期语文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年严重冲击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叶圣陶在这十年中被迫缄口。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全国高考恢复,教育重新被提上研究议程。美学家李泽厚曾预言:“21世纪,两门学科是显学,其一是心理学,其二是教育学。”这时候叶圣陶又适时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这一基本属性,为“”后语文教育的尽快恢复指明了方向。

可以说叶圣陶的“工具论”在现代教育的每一个折点上,都举重若轻地使语文教育安渡难关,重新走上正途,同时这一理论本身也在历史纠偏过程中逐步走向完善。脱离具体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时代来孤立地理解叶圣陶的“工具论”本身就是割裂历史的虚无主义。

二、断章取义地理解叶圣陶

新时期语文教改中曾经流行批判“工具论”,批判的主要对象便是叶圣陶,甚至有人提出:“不搬走叶圣陶这座山,语文教改就没有出路。”其实,他们批判的是“纯工具论”,而叶圣陶从来没有将语文当作纯工具,片面地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叶圣陶从来都是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的。小说《倪焕之》反映了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专著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详细阐述了许多包含人文内容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教育部副部长,主持编写教学大纲时也从来没有片面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大纲中总是写明有关人文的教育内容,这些都可以证明叶圣陶是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的。批判者们或是没有完整、深入地研究叶氏教育思想,简单抽取叶氏论著中的片言只语,便以此大放批判厥词,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无意地歪曲;或是别有用心地择取叶氏理论中论及“工具性”的文字,再加上一己的理解,便妄下断言,这是有意地歪曲。这两者显然都违背了叶老的初衷。

诚然,叶圣陶确实从来没有在自己的任何文章中明确提出“人文”这一概念。如叶老曾经指出:“就语文学习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他还说:“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这些论述明显地论及人文内容,但是“人文”二字总是若隐若现于叶氏所有的论著中,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是叶圣陶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未能概括出“人文”二字吗?还是让我们回到叶圣陶提出“工具论”的历史时期来看看吧。叶氏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是在“”前后,那是一个政治至上的年代,为了解救被政治掩埋的语文,叶圣陶提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提出这一理论本身冒着极大的风险,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上“用业务冲击政治”的帽子,甚至因此断送性命。“人文”在当时更是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属性的东西,不可能提及,更遑论将其写入论著。但是叶圣陶的人文思想明显隐含在他的各类教育论著中,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至于后来在应试教育中强调“工具性”过头,削弱了语文课程人文内容的教学,甚至将人文精神排挤出语文课堂,那是叶老逝世后,后来的教育者所为,不是叶老的初衷。

三、必须警惕的某些倾向

每当社会转型时期,必有思想浪潮涌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思想解放的三十多年,但是无可否认,也是社会心态浮躁的三十多年,学术界急功近利的三十多年。这种浮躁,这种急功近利,在评价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也有所体现。这种体现,主要有两大表征:一是借批判叶圣陶的工具论来达到炒作自己的目的,二是盲目崇洋的民族虚无主义。

近年来借骂人、骂名人来炒作自己的恶俗做法在文化界、学术界已经屡见不鲜。为了“混个脸熟”,不惜断章取义,危言耸听。于是乎语言越来越激烈,调子越唱越高。诸如“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标题就骇人听闻地见诸报端,犹如把扳倒“三老”称之为“打倒三座大山”,做足了一副忧国忧民的面孔,就是不肯好好读书,就是不肯全面地、历史地看待问题。事实上,这些“倒叶英雄”一个个也真的达到了“脸熟”的目的,俨然名家。岂不闻杜甫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叶圣陶会被记住,“倒叶英雄”必将被遗忘。这就叫做:“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顾已成灰。”

叶圣陶的故事篇5

一、“守正创新”,语文学科最科学精神

顾黄初先生晚年一直强调,“守正创新”才是语文的本质精神。

“守正创新”是顾黄初先生在《重读叶圣陶》中提出的重要语文创新原则。他在2008年“实施新课程重读叶圣陶――首届语文教学扬州高端论坛”上,率先指出,语文教学要创新但必须要“守正”。一切教学改革离开了“守正”谈“创新”,就会迷失方向。顾黄初先生提“守正创新”的言外意是,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仍然是开展新课程所必须坚持的精神故乡。

建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出现多次繁荣昌盛的局面,也出现过让人痛惜不已的波折。但总体来看,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在不断向前的。这应该归功于老一辈教育家们的不懈努力和广大语文老师的积极探索。但当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遇到很多问题时,语文教学“迷路”了:教师的角色变成了“文本之外材料的投影者”;学生的角色由“仔仔细细的阅读者”变成了假体验、假互动的“表现者”;课堂上,气氛活跃了,语言理解与精神会意的过程却淡出了……

应该用什么来规范课堂教学?用什么思想来引领课堂教学走出新课改的困境?在《重读叶圣陶》中,顾黄初先生认为,走进新课程,还是要回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境界上来,在“守正”基础上修正、丰富、深化课堂教学的智慧使命,才能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因为语文教学离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太远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太随意了。这也是《重读叶圣陶》一文出现的真正动机。这才有稍后的“首届语文教学扬州高端论坛”的举行。

其实,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与语文教育息息相关,他的思想影响了语文教育近半个世纪。顾黄初先生认为,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主要关心三件事:一是语文教学与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系,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系;二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语文教材必须改革;三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又一个前提――正确掌握符合规律的教学方法。而叶圣陶先生关心的这“三件事”,换一个角度看,正是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因此,叶老的“关心”,不仅对当时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对国际文化不断融合的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以为,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真正走向高效简约,就应该回到叶圣陶先生所关心的“三件事”上,不断地用叶老的教育思想修正、规范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在守正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的本色使命。这才是顾黄初先生的用意。

可是,在一段时间内的语文生活中,叶圣陶先生离开了语文学科的视野。正像顾黄初先生在文章中所说的那样,进入新世纪,在众多语文杂志上,叶圣陶、吕淑湘和张志公,人们向来敬重的“三老”竟然处于被“封杀”的地位。似乎,“三老”属于“过去”的人物了,与红红火火的新课程一点儿也不沾边。一段时间人们困惑重重――难道语文学科可以割裂历史文化?语文学科不存在继承传统教育精华这一使命?语文学科改革不是建立在民族语文教育文化基础上的又一次改革?

《重读叶圣陶》中,顾黄初先生用意很清楚:语文教学,应该正本清源――尊重语文本性,凸显语文本质,洋溢语文情味,以实现在守正基础上的教学创新。语文教学什么时候背离了传统的正道,什么时候就会走向迷失的泥潭。这才有2008年以顾黄初先生为主力的扬州语文学界的呼喊:“走进新课程,重读叶圣陶!”

从百年语文历程来看,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为上个世纪后半期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撑了上个世纪后半期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所以,顾黄初先生要求我们重新阅读叶圣陶,就是用叶老的教育思想去解决当时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不对称性”、“文本体式与教学目标的悖离”、“文本语言感受与人文精神脱离”等。现在看来,顾黄初先生的思想何等睿智!所以,当下,语文教学要开展得好、推进得快,还要回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的“原点”上,还应该回到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特点上,只有做好“守正”工作,重新感受、重新规范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真正的语文教学的创新。

二、“不需要教”,语文学科最大智慧

顾黄初先生在文中还强调,“不需要教”才是语文学科最大智慧。

叶圣陶先生曾一语道尽语文课堂教学的全部智慧,这就是――“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至今还充满着智慧的光芒。这也是《中学语文》一直将其放在杂志首页的原因!如果说语文学科有个“中国梦”,我想,就是“不需要教”的美丽境界。叶老给《中学语文》的题词智慧是无与伦比的。当下新加坡正在开展的“少教多学”教育改革实验,其意图还不在于寻找叶圣陶的“不需要教”的智慧么?

“不需要教”,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智慧。如果学生通过语文教学“跳进水里能够畅游,登上船只能够荡桨”,那就要回到叶圣陶教育思想上,开展真正的语言训练,开展真正的思维训练,做到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对于一线语文教师来说,如何“不需要教”――“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又一个前提――正确掌握符合规律的教学方法”,还应该是深化新课改中好好研究的大智慧。当下,还有很多教师,并不把“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又一个前提――正确掌握符合规律的教学方法”当作中国语文的“特色内容”加以思考,导致很多公开的课堂教学,诸如观摩教学课、获奖教学课,甚至很多杂志上刊登的“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走在浮躁与肤浅的迷途上!

顾黄初先生在《重读叶圣陶》中说:“语文教学法归根结底说的无非是语文教师如何做到‘善教’‘善导’的种种原理原则与方法上。”而这里的“善教”“善导”,恰恰是实现叶圣陶“不需要教”的最好智慧。笔者听过黄厚江老师多节公开课,他说自己一直践行并努力靠近的就是叶老的“善教”“善导”思想。他教《窦娥冤》就紧紧抓住一个“冤”字,带领学生读。他“一读”课文,让学生用关键词语概括窦娥的性格特征;“再读”课文,让学生分析窦娥身上的内在矛盾冲突,体味窦娥在绝望中的无奈和挣扎;“三读”课文,引导学生着眼于整个剧情思考“还有哪些矛盾”――“自己招认,是由于舍不得婆婆受刑;鸣冤,是可以为婆婆而死,但不能为婆婆而冤”。至此,黄老师通过“三读”已经引导学生把人物内心分析得清清亮亮。可黄老师还有“四读”,要求学生用“既 又 ”(在空白处补充一对矛盾的词语)的格式来概括窦娥的性格特征。当学生写出“既刚强,又软弱”,“既恪守封建道德,又不满封建制度”,“既信任官府,又痛恨官吏”,“既痛恨封建社会,又寄希望于封建秩序”时,学生对作品的解读,达到相当的深度。而临近下课,黄老师还有“五读”,写剧本,演窦娥……如此“痴读”,当下恐怕只有黄厚江一个。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国文本是‘读’的学科。”黄厚江老师以一个“读”字建构课堂,把传统诵读的教学智慧展现了出来。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怎能不提升?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智慧又怎能不生长?

顾黄初先生主张的“要走回头路”,“重读叶圣陶”,其目的是要我们“正确掌握符合规律的教学方法”,用语文教育智慧来规范、提升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其实,语文教学的智慧,应该像黄厚江老师教学《窦娥冤》那样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浸润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不断得以提升。叶圣陶先生曾经反复说过,“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一堂好课的智慧就是“教”学生“学”、“帮”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了“帮”学生一把,甚至要把探索文本的方法、教材解读的方式“帮”给学生,让学生受用一辈子。

晚年,顾黄初先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一名语文老师,其在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就是“教”与“导”,只有进入了“善教”“善导”的境界,才能真正让课堂变成学国语言文字的场所。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智慧,在课堂上的表现应该是利用语言之船,思维之桨,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学生送到文本精神的彼岸,语文素养的彼岸。但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课上,有的老师文本语言还没有感受好,学生还没有会意文本意义,进入文本精神情境,教师便不断地投影文本之外的所谓“拓展性材料”,以“丰富意境、增加深度”,进而让学生“比较阅读”,提取共性问题……教师变成倾倒“语文垃圾”的师傅,学生忙于那些课外新奇“垃圾”的感受,于是,文本语言、文本体式等“课程宝地”却荒芜了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师“讲”得倒是很少,学生“动”的也很多,但都不是“语文智慧”引发的“动”。试想,这样的课能充满语文智慧和语文教学的情趣么?我想,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其智慧起点还应该像顾黄初先生说的那样――回归到叶老的教育思想上,在汲取叶圣陶教育思想智慧的基础上完善、丰富、发展与壮大语文新课程教学。这样,新课程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叶圣陶的故事篇6

叶圣陶语文传播的实践活动

叶圣陶一生都在进行着语文传播工作。他在语文教育领域终身耕耘,从教书、著述、编辑、出版、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进行语文传播工作,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叶圣陶1907年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1911年毕业后当了10年小学教师。1914年开始发表了10余篇文言小说,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在19世纪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九・一八”事变之后,他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成熟。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简洁,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①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②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

叶圣陶将一生于新闻业。1923年到1929年是叶圣陶出版工作的新时期。他编辑了很多著名的杂志和报纸。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还出版过不少诗集、评论集和论著,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其中《开明国语课本》、《国文百八课》等都是有开创性特色的语文教材。

叶圣陶1923年参与编写我国新学制中学国文科的第一个完备的课程标准,即《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根据自己长期研究的成果,提出并确认“语文”这一学科名称。而且他亲自拟定《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成为新中国语文教育的重要纲领性文件。1956年他提出改进语文教学,编制文学、汉语和作文三套课本的分科教学建议。1960年,他重新制定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79年,他再次领导成立全国语文教学研究会,指导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工作。

“如果有人问我的职业,我会说,我的第一职业是编辑,我的第二职业是老师。”叶圣陶说。叶圣陶曾花费他人生的许多时间于编辑和出版工作。上海商务印书馆是叶圣陶编辑工作的起点。他于1923年成为该馆的编辑。在1930年年底,叶圣陶辞去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工作,成为开明书店的编辑,开始编辑中文书籍和儿童故事书。他从未停止过自己对“最初和最终”的职业的热爱。在抗日战争中,叶圣陶与他的家人一并移居乐山,并在国立武汉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他回到上海,在开明书店继续他的编辑生涯。

叶圣陶对现代汉语的视角促进了中国现代新闻业的发展。叶圣陶热切地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帮助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加快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圣陶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叶圣陶语文传播思想来源

西学东渐的影响。19世纪初,经过2000多年的孕育和演变,中国语文传播思想开始质的变化。1904年的癸卯学制改革,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语文开始走出科举典籍的约束,开始学习西方语言与文化。之后,白话文取得完全的胜利,新式标点、横式排版被普遍使用,国语国文课从读经讲经中彻底解放出来。叶老从1911年开始担任小学教师,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正是接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影响的突出表现。

封建士大夫的道德精神。20世纪初,那一代提倡自由民主精神的人,最初是一批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封建士大夫,其次他们是一批国家精英。他们从五四到一二九,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一直具有封建士大夫的精神特征。中华民族精神包含士大夫精神。从先秦到明清,中国道德精神主要是士大夫精神。他们充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有立志为民请命,努力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的语文优势。中国语言与文字等作为语文传播媒介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达5000年的历史传承,中国语文早已创造世界奇迹。叶圣陶在对古代学文讲究“吟诵”方法的评价中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③但叶老还注意吟诵的缺陷,还要求与内容理法的探讨结合,避免以偏概全。这种有选择的吸收,是对传统语文最好的继承。

叶圣陶语文传播思想的现代价值

叶老在一生语文传播的追求中,给予我们很多启发。首先是他对儿童、青少年学生、教师、社会公民等的关心与爱护、尊重与体贴。从传播角度看是对受众的态度与评价。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就是培养人。他“立诚为本”,数十年坚持,反复申说,并且身体力行。许多学生、教师都成为他终生的朋友。他把“读书、作文、做人这三者联系起来,肯定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文来吸收知识,表达情意,从而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健全的公民”。④这是叶老进行语文传播的宗旨和价值追求,今天仍然是语文界的最高目标。

其次,他善于运用多种语文媒介,进行广泛的语文传播。他在大中小学的几十年教学中,从教材的编辑与选用、教法的改革与提高、教学效果的成效如何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仔细的考虑,大胆吸收古今中外教育成果,创设出“语文工具”理论。他利用语文工具,去进行文学创作,成就他教育小说家的美名;而他在儿童文学方面的成就,正是他利用童话进行更广泛语文传播的实例。他编辑并出版的语文教材、语文刊物,形成一个进行语文传播的系列,从学校到社会、从课堂到生活,何时何处都有语文的存在。

再次,他善于总结语文的传播手段,探讨丰富的语文传播技巧。1924年,他提倡加强说话训练,认为说话训练是“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1949年,他将听、说、读、写四项一并提出,从而使其成为语文的基本能力。“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与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⑤还有他提出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语文教学原则,“教育的本旨就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必须重视直观,“就是跟事物直接接触”,无不体现语文传播的深厚积淀。

最后,他成为语文传播的学界泰斗,影响一代代中国人的语文学习与语文生存方式。中国学生从笼统玄妙的语文中解放出来,学习明白晓畅的汉语文,使用清新自然的口语,完成汉语文的日常传播与文化传递。百年语文的发展,正是叶老长期倡导与坚持的方向。

注释:

①②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序。

③④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785页、764页。

⑤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听、说、读、写都重要》,1994年版,219页。

叶圣陶的故事篇7

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叶圣陶先生有他独到的见解。

1.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他以常见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他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这样,我们“所知”的才能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2.“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什么是“成自然”呢?叶圣陶先生认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他举例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他进而指出,“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叶圣陶的故事篇8

老教材的受欢迎,其实只反映了人们对现行教材的不满和无奈。长期以来,国内中小学教科书、教学标准、教学要求是全国统一的,这些“大一统”的教科书只是向学生们灌输意识形态观念和大人们思想理念的工具。近年来,虽然教材不再全国统一,但僵化教条的教科书的编写方式和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根本改变。教科书中的内容都是教育者想要学生们了解的,而不是学生们想了解或者是应该了解的,这样的教科书自然很难得到学生们的欢迎。国内有人将现今中小学教科书的问题归结为4个缺失: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可谓是说到了要害处。

西方有人说:“你从父母那里学到爱,学到笑,学到怎样走路。可是一打开书本,你会发现你有了翅膀。”教科书是用来教学的范本,但却失去了大众的信任。如果功利性的教育理念、的教育体制和僵化呆板的教学方式不改变,就不可避免地会把学生当成被动的受教者,把教材看做成人意志的传声筒。这种情况下不可能编写出孩子们喜欢的教材,4个缺失也不可能填补。就算真有好的教科书,如果按照应试教育体制下“大一统”的教学方式去教,学生一样感受不到其中的真、善、美,一样无法喜欢,也很难从中收获教益。

我们需要的是叶圣陶那样把孩子当做平等对话主体的理念,那种对孩子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而不仅仅是叶圣陶的教科书。叶圣陶等人的教科书固然是经典,但是却不是解决当代教科书问题的出路。如果不能直面现实,逐步解决中国教育的系统性问题,只寄希望于过去的经典教材,指望前人帮我们解决问题,只能是缘木求鱼。

叶圣陶的故事篇9

《稻草人》这本书是由一串小故事组合成的,每个小故事里都有它的寓意。那么关于阅读稻草人学生有感内容要怎么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初中生阅读稻草人有感范文,欢迎参阅。

初中生阅读稻草人有感范文一

西塞罗曾说:“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可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在我所明白的记忆最深的就是叶圣陶笔下的稻草人,它就是这样的一个“施恩的人”。在叶圣陶童话的童话中,它拥有人的心灵,尽职尽责,并且还有一种可贵的品质——善良。

文章叙述的是一个老太太的园子里摆放着一个稻草人,他帮着老太太驱逐害虫。直到一天漆黑的夜晚,他亲眼目睹了三件事:好不容易风调雨顺,可老太太种的稻子却被吃光了。河上有一只船,一位渔妇的儿子得了病,一向叫喊着喝茶,可那渔妇给他喝水又继续在河里捕捉鱼。另一位妇女的丈夫赌钱把家全败光,最终还要卖掉她,最终他跳河自尽了。

最终稻草人摔倒在地上,他不愿再看见这个灾难深重的世界,因为他空有善良,但却无能为力。他想要去帮忙所有需要帮忙的人,但他终究只是一捆捆稻草做成的,在泥土中,无法动弹。读完全文,我的心中却满是沉闷和压抑,那个稻草人的形象一向都挥之不去,不幸的老妇人也一向在我心头萦绕。虽然稻草人的善良感动我,但我也替她们感动悲哀。

叶圣陶的《稻草人》让我们深刻地领会到了三十年代中国农村中风雨飘摇的人生百态。稻草人十分善良,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就犹如寒风中的一把火把,失意时候别人口中的一句安慰,痛苦时他人的一丝抚慰,无助时的一点点支援......把善良留给他人,也留给自我。台湾著名小说家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里有这样一句话:“你不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根本不注意自我的邻居吗?”这句话,给我带来很深的思考,在物质礼貌极大丰富的今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日渐疏远,彼此的关系开始暗淡,有时甚至让真理和道德走向沦丧,让善良蒙上了一层尘埃。

因为善良,跪着的日耳曼人挺起了胸膛,呐喊声是那么的铿锵!因为失善,站着的大和民族抬不起头,受世人唾弃!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善良,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稻草人拥有善良的心,无能为力,但我们却能够,为了不让稻草人的杯具重演,从此刻起,我们不仅仅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还要多行善事,努力用我们的善良改变世界,让世界变成一个真正完美的世界。

初中生阅读稻草人有感范文二

稻草人的主人是个年迈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生病去世,老太太因为伤心过度,她落下了动不动就流眼泪和心痛的毛病。再加上前几年闹水灾,庄稼收成又不好,老太太干瘪瘪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这一年,稻子长得很壮实,而且雨水也不太多。眼看今年有好收成,她笑了!可是稻子的天敌——一种灰色的蛾子飞来了。它们在稻叶上安了家,肆无忌惮地下了很多卵。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们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稻草人想到主人干瘪的脸,又想到了主人不幸的命运,心里像刀割一样。稻草人使劲地扇扇子,可是蛾子们还是继续放卵,然后从容不迫地飞走了。稻草人多想告诉老太太,可他不会说话,他好伤心……

河里传来一阵咳嗽声,原来河面上停着的小船里躺着一个病重的孩子。他用轻微的声音叫妈,可他病得太重了,根本叫不响。他的母亲是个渔妇,靠捕鱼为生。孩子口渴急了,喊着要喝茶,但渔船上哪里有茶呀?妇人只好舀了一碗河水给他喝。妇人捕到一条鲫鱼放在桶里,那桶温暖。但他只能一动不动地呆着,他伤心极了……

沉睡的稻草人被一位妇女的哭声惊醒了。原来她的丈夫把家里的钱财全赌光了,最后想把她给卖了。她走投无路,想到了投河自尽。稻草人想去阻止她轻生,可是看着她慢慢地向河中心走去,看着渐渐消失的背影,稻草人却什么也做不了。他伤心地哭了……

初中生阅读稻草人有感范文三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稻草人》,这本书是叶圣陶爷爷写的。里面有很多小故事,如:地动、花园外、海上的朝阳、霜的工作等。不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稻草人。

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吃稻子的麻雀。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他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故事讲的是在漆黑的一天晚上,稻草人亲眼目睹的三件令人伤感的事情。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个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得重病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东西,只有靠种稻子养活自己。每年庄稼都闹天灾,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来了风调雨顺,稻子却被虫子吃了个精光。稻草人担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伤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扑上去赶走虫子,但却无能为力。

一名渔妇坐着一艘小船,带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捕鱼,船舱里时常传出小孩子的咳嗽声,又时常传出困乏而细微的喊妈妈的声音。孩子口渴了,渔妇就用碗从河里舀起一碗河水灌进孩子的嘴里,孩子咳嗽的更厉害,只剩下喘气,后来就没了声。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渔妇也没有空闲去照料他,不得不硬着心肠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多可怜呀!稻草人恨不得把自己当柴烧给小孩煮茶喝。但他像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

另外一位妇女更伤心。因为孩子死了,丈夫赌钱把家全败光了,就连她也要被丈夫卖掉,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她来到河岸要投河自尽,稻草人着急死了,想救她。但是它办不到,它恨自己,认为见死不救是自己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是一个不会动的假人,许多事都无能为力,而我们无所不能。连一个假人都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那我们就更加应该帮助自己身边有困难的人了。帮助别人是快乐的,说一声“有困难吗”“需要帮助吗”会让别人感受到来自于你的温暖。

但愿我们世间多一些像稻草人这样的好心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初中生阅读稻草人有感范文四

在寒假,我读了叶圣陶老爷爷所写的《稻草人》。叶圣陶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扩荒者。《稻草人》也当然是构思新颖独特,描述细腻逼真,富有现实资料的的啦!

稻草人是农民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竿,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能够做他的帽子;帽子下头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算是拿,可是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虽然他造的并不是十分精致、美观,但他十分负责,比马啊,狗啊好多了。

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可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忙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我读后,十分感动,心里酸酸的,心中充满了沉闷和压抑,稻草人的形象在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可怜的老妇人啊!不仅仅死了丈夫,连唯一的儿子也得了白喉去世了,她仅有孤零零的一个人。可老天仍不眷恋她,她又落下了心痛这个毛病,老了,没有力气了,还得耕地。可是之后两年闹水,稻子都淹了。还好今年稻子长得壮,雨水也不多,像是能丰收,可是没过几天,飞来了许多肉虫落在稻叶上疯狂地吃着稻子,渐渐的,一片片绿油油的稻叶全没了,只剩下光杆。他心痛,不忍心再看,想到主人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息,他低头哭了。

更悲惨的事发生了,一个渔妇在这寒冷的深夜里打算熬明天的粥,所以不得不硬着心肠把自我的病孩子扔下。那个生病的孩子连水都没的喝一口,没有一点温暖。他没有法子,越想越悲痛,哭得更痛了。

夜更深了,稻草人忽然觉得有一个人走过来,原先是个女人,穿着肥大的短袄,头发很乱。她的嘴里发出一种十分悲伤的声音,稻草人隐隐约约听到她的哭诉,原先她是被生活逼的无路可走,想寻死。稻草人哭的更加悲伤了,他用力扇动手上的扇子,想叫醒那个睡沉了的渔妇,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读了这个故事,我才明白此刻我们此刻生活的完美和来之不易。和过去的生活简直是无法相提并论。此刻我走到家乡的田野上,此刻的稻草人可神气了。就像一个战士一样,在绿油油的田野上站岗,也变得有鼻子有眼了,换上了一顶崭新的帽子,穿上了专属他的战服,这样看上去看得更加高大了,更加挺拔了,可是他的品质没有变,依然站在自我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没有半点倦怠。

初中生阅读稻草人有感范文五

最近,我读了文学家—叶圣陶写的《稻草人》这本书。他由24篇小童话组成,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其中之一的稻草人。

稻草人是用一个稻草编成的人,他虽然不能像人一样行走、说话,但他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他想帮助身边所有的困难的人,想让他一直愁眉苦脸的主人笑一笑……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稻草人在一夜之间目睹了三件不幸的事。

首先是当一只飞蛾飞到了菜园里落在菜叶上产了卵,稻草人想把卵弄掉赶走,却无能为力。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虫子把主人的劳动一点点的吃掉,当想到主人会因此又颗粒无收时,它的心如刀绞,难过极了。

接着,他听到一阵咳嗽声从河边的小船里传来,看到一位妇女带着生病的儿子来到河边捕鱼,为了捕到鱼充饥,妇女只能狠心的把孩子扔在一旁,孩子渴了只能喝河里的脏水,他看了恨不得马上垫在小男孩身下给他温暖,哪怕用自己来烧水给男孩喝。稻草人非常同情他们。想想我们现在的孩子,吃得饱、穿得暖,生病理由妈妈陪着,还能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想吃什么吃什么,真是太幸福了,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感谢身边爱我们的人。

最后,又来了一位伤心过度,想要自杀的女人,稻草人见了想要阻止他、帮助他,却无法移动,而干着急,最后在深深的自责中倒下了。

叶圣陶的故事篇10

江南有三大名菜:莼菜、鲈鱼和茭白,而莼菜位居三菜之首,有江南第一菜之称,象征着江南的秀丽、婉约与多情。第一次听到莼菜这个名字是在叶圣陶的散文《藕与莼菜》中:“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它本来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这样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呢。”在叶圣陶的笔下,莼菜是那样可爱,那样味美,那样令人怀念。

莼菜产于江南,又名菁菜、湖菜、锦菜、马蹄菜、水荷叶、水葵、缺盆草、水芹、水英等。《诗经・鲁颂》中说:“思乐泮水,薄采其茆。”其中的“茆”,指的就是莼菜。《齐民要术》中也记载:“莼,性易生。种以浅深为候,水深则茎肥而叶少,水浅则叶多而茎瘦。亦逐水而性滑,故谓之莼菜。”葵是古时对莼菜的别称,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自古以来,描绘和赞美莼菜的诗词不计其数。唐朝诗人白居易云:“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北宋文学家坡云:“若问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南宋诗人陆游云:“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元朝诗人黄复生云:“被人绣满水仙裳,地轴天机不敢藏。水谷冷缠琼缕滑,翠铀清缀玉丝香。”明朝诗人李流芳云:“一朝能作千里莼,顿使吾徒摇食指。琉璃碗盛碧玉光,五味纷错生馨香。”清朝诗人宋革云:“露葵生处春洲远,翠叶紫茎铺水。轻摘起,见说道,参差荇菜浑难比。”

说起莼菜的故事,最令人动容的可能要数晋朝的“莼鲈之思”。据《世说新语・识鉴》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其见机。”一时之间,“莼鲈之思”被人们传为佳话,于是莼菜便多了一层特殊的意义,成了游子思乡的寄托。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是一个喜好莼菜的主儿,每次到江南,总要品尝一番莼菜羹。即使住在京城,他也要命人定期运送莼菜,以便在皇宫中享受这江南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