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杯十篇

时间:2023-04-04 17:42:53

叶圣陶杯篇1

叶圣陶先生嗜好饮酒,在朋友中是出了名的。在他生前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他这样说:“我能饮,朋友中知道的人不少……至今几乎不曾间断过。”当时叶圣陶已经80岁了。读叶圣陶的日记,几乎每天都有独自小饮以及和亲友共饮的记载。如在叶圣陶的《日记三抄》中,便有很多关于饮酒的描述。

上世纪20年代,叶圣陶先生和郁达夫、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入会成员的条件之一竟是能饮黄酒三斤。想必当时的黄酒都为米酒,不会是酒精加香精加水勾兑的“劳什子”,但三斤而不醉确实也要有些酒量的。

后来,叶圣陶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并主编《中学生》杂志,由他以及开明书店创办人章锡琛、章珊兄弟、范洗人、壬伯祥等人发起,开明书店成立了一个“酒会”,一顿能喝五斤以上绍酒者方可加入。每周周末举行会员“聚酒”,钱资所耗则由“酒会”会员分摊。其间,会员们一杯下肚,兴会淋漓,谈天说地,吟诗赋词,其乐融融。当时著名书画篆刻家钱君勾也在开明书店任编辑,他的酒量仅三斤半,于是钱君勾问著名艺术家、“酒会”会员丰子恺可否入会,丰子恺请示“会长”叶圣陶。叶圣陶风趣地说:“君勾的酒量要打七折,就算是预备会员吧。”以后,叶圣陶路遇钱君勾说:“你也是一个酒会的会员了,要锻练酒量,早日把‘预备’两字拿掉啊!”

上世纪40年代初期,叶圣陶寓居重庆郊外沙坪坝,他对当地的渝酒非常有好感。沙坪的渝酒是仿照绍兴酒而酿成的一种黄酒,味道当然比不上醇正浓郁的绍兴陈酒。但和朋友一起饮渝酒,情投意合,促膝谈心,各人擎杯在手,话兴愈浓,也确实深得古人所说的“酒中三昧”。当时在沙坪坝还有丰子恺、范洗人、沈仲九等开明同仁,叶圣陶经常与他们在一起饮渝酒,在宅旁地里现摘新鲜的蚕豆做下酒菜,可说是别有风味。

建国前夕,叶圣陶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邀请,离开上海,绕道香港,随一批民主人士及文化名流乘船北上,进入解放区,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在航行途中,叶圣陶与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历史学家宋云彬集资携带了一打白兰地,“宽打窄用”,作为旅途的“口粮”。经约定,每餐以尽一瓶为度。叶圣陶与宋云彬是开明书店的老朋友,当时每天公余,必在二马路一家酒店对酌。郑振铎也是“海量”,但他们每饮皆适可而止,图醉方休的吃酒实在是不符合他们饮酒本旨的。老报人徐铸成事前毫无准备,途中加入“揩油”。同行的著名诗人柳亚子等人戏称他们为“四人酒仙”。

建国以后,叶圣陶寓居北京。在他院内长着一棵海棠树,每年4月19日,他总邀请老朋友著名学者王伯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及著名红学家俞平伯等人来家小聚,欣赏盛开的海棠花。届时,朱光潜带上一瓶英国白兰地,俞平伯准备一瓶桂花酒,菜肴中,叶圣陶必备一只自制酱鸭。

叶圣陶先生爱酒嗜酒,却很少有人见他醉过。据说,他一生仅有过两次醉酒,一次是1946年总司令的60大寿,叶圣陶应邀赴宴,“酒逢知己千杯少”,不觉多贪了几杯,散席时他酒醉难以自持,被工作人员护送回家。还有一次是抗战期间应邀与英国教授雷纳先生较酒量,两人“酒逢对手”,一直对酌到太阳西下,最后雷纳先喝醉了,而叶圣陶勉强自己走回家,也醉倒在床。

叶圣陶杯篇2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13年,德国进口茶叶4,281吨,占除英国和俄国外的欧洲茶叶进口总量16,970吨的四分之一强,只比老牌茶商荷兰的4,543吨少262吨。荷兰居首德国次之的状况持续到60年代中,随后德国一路领先,替换了荷兰的位置。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茶叶进口数字几乎为零。2011年,德国进口消费茶叶24,900吨,成为西欧大陆及北欧诸国最大的茶叶买家。

不莱梅和汉堡是德国的主要茶叶集散地,茶叶进口商、贸易商和包装加工企业几乎全部集中在德国北部地区,茶叶专卖店也以北部城市居多。位于汉堡从事茶叶国际贸易的HALSSEN&LYON公司还曾一度代办斯里兰卡领事公务。占据德国国内茶叶市场销量三分之二的TEEKANNE公司位于杜塞尔多夫,老板同时拥有茶叶界出名的TEEPACK袋包茶机厂。OTG公司茶厂选址于不莱梅和汉堡交界地。TEELADEN公司茶厂位于科隆近郊。科隆闹市区开设的茶具专卖店琳琅满目,精品荟萃。特里尔市井广场上老茶铺里汇集了世界各地的茶品。德意志地区历史上曾出现茶叶市场和茶叶文化发展北热南凉的状况。

在德国OTG茶叶公司茶室陈列着欧洲历年市场销售的各式各样茶叶小包装。在俭约温馨的茶室里,我们品饮了一杯西方流行口感的午间茶。精致的茶具、芬芳馥郁混合奶昔的茶香、一盘果味糕点、一朵白色玫瑰花,德国人营造了一种仍然拥有过去的现代品茶氛围。荷兰人经营茶叶的17世纪上半叶,红茶尚未问世,茶叶世界还是绿茶的天下。这段时间,德意志地区处于三十年宗教战争动乱中心,茶叶传播缓慢。新教胜利伴随着红茶的到来,德意志自然成了消费红茶为主的地区。来自中国的茶叶包装,常见表现龙的设计图样。成列品中一款小包装,图案是一把茶壶,壶嘴呈龙头状,壶把呈龙尾状。有一款红茶袋泡茶,直接使用龙形图案和英文DRAGON(龙)冠名。在圣经故事里,毒蛇引诱亚当和夏娃,被认为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成了令人讨厌的邪恶势力。德国有一幅15世纪的绘画,描绘耶稣使徒约翰手托圣杯,杯口躺着一条魔龙。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魔鬼撒旦化身的蛇演化成了有角有爪的龙。这幅画出现于欧洲海路通往东方前,当然更早于宗教改革时期。我特意去了一家英国国教教堂,向神父请教这条龙的来历。圣约翰是雷子,具有超凡的免疫力,喝了毒汁竟然无恙。雷仙镇蛇妖,他的经历成了榜样,有资格写启示录告诫信徒要防范和战胜异端魔法的诱惑和破坏。1555年,德国北部哈茨山脉公开焚烧了三个中邪并传播异端的女人,因为她们的灵魂被有角有爪的魔龙异化了。《达.芬奇密码》有过统计,因贩卖草药,传播异端、异教或咒语魔法而被火刑处决的女巫多达五万多人。

千百年来,基督徒和欧洲民众处于一种强迫症状态,时时担忧、恐惧和提防感染魔法的饮料流入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流质器物。大规模黑死病爆发被归罪于潜入圣杯那条蛇,提高了社会意识对异端魔咒的警惕和人们对魔鬼象征物的恐惧。中世纪后期,欧洲南部地区出现一些宗教异化思潮。这些离经叛道,荒诞诡异的另类宗教行为被划为异教,受其影响和接受其教义的人群成了异教徒。《旧约·创世纪》记载的伊甸园位于东方,园中魔鬼撒旦反叛耶和华,天生一个反对者。撒旦化身的毒蛇诱惑夏娃和亚当一起偷吃善恶禁果,使其犯下影响后代的原罪。这条有东方背景的魔蛇认准病从口入的道理,在伊甸园干完坏事后又侵袭感染圣杯,以入口饮料为攻击目标,继续扩散毒素,引诱原罪之人走进炼狱。中国汉代时的青铜茶炉,壶嘴为龙头蛇口状。喜马拉雅地区贵族间一直保留着这种形制的茶壶。茶叶在继续向西传播中,而龙作为东方的文化符号显然走得更快。不幸的是,龙与蛇外貌上的相似,让东方的文化图腾变成了邪恶势力的标记。更不幸的是,邪恶的形象又同盛载饮料的杯子联系在一起,直接或间接拖累了茶叶。

13世纪时,捷克被列为神圣罗马帝国七大选侯之一。教皇通过教会兜售赎罪券,大肆搜刮财富,招来了一批由捷克教士组成的反对派。他们用捷克语讲道,揭露天主教和德国贵族的罪恶。到15世纪初,运动规模越来越大。领导这一运动的是捷克民族英雄约翰·胡斯。胡斯的言行,引起了德国教士以及罗马教廷的仇恨。1414年,胡斯被召参加在康斯坦次举行的宗教会议。皇帝西吉斯孟德在胡斯赴会时,曾答应保证安全。然而胡斯却被逮捕,于次年7月6日在康斯坦次广场上以异端罪名被火刑处死。从胡斯就义的画面可以看到,他头上的帽子有两条标记为异端的魔龙。愤怒的捷克人推行一种特殊并与天主教仪式不同的圣杯饮料加圣餐的宗教仪式,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反对天主教会、反对德国贵族和德意志皇帝带有宗教色彩的农民战争。圣杯隐蛇演绎的传说易于动员民众,另类圣杯成了胡斯运动的旗帜。魔咒饮料参与的意识跳跃,促进了德意志地区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影响冲击了整个欧洲。

叶圣陶杯篇3

“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是由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研究会、《语文世界》《语文学习》《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共同发起,联合举办的一项盛大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弘扬优秀传统,贯彻教育教学新理念,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培养新型语文教师,推动语文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第二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历时一年,分两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教育科研能力展示”活动中,大赛组委会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教师的教学实录光盘数百件、教学论文数千篇。经过评审会专家、学者的认真评选,评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教学能手一等奖7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5名;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教研能手一等奖4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69名;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能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2名、三等奖10名。第二阶段“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展示大赛”于2007年12月4~5日在广州增城碧桂园凤凰城中英文学校隆重举行。

在大赛开幕式上,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圣陶研究会理事、《语文世界》杂志社总编王晨女士代表大会组委会致开幕词。广东省增城市教育局姚广耀局长致欢迎词。

参加开幕式的还有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教授作家汤吉夫,《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主编张吉武,《语文月刊》主编江凯波,《语文学习》编辑部主任何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赵大鹏、余映潮、钟德赣、陈建伟等专家学者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数百名语文教师。

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经过层层选拔的13位语文教师,分为初、高中两个参赛组进行赛课。参赛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思路、创意独特的课件制作、个性鲜明的教学方法、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余映潮老师做的示范课《三峡》和对初中组选手的点评,赵大鹏老师对高中组选手的点评,精辟而生动、具体而又深刻,更使参会老师如沐春风、获益匪浅。

叶圣陶杯篇4

关键词:宜兴紫砂陶;文人气息

1 引言

紫砂出产于被世人称为陶都的江南古镇――丁蜀镇,它地处江苏省最南端,位于天目山余脉和太湖接壤处。距离文化古都南京和商业发达的上海都不远,水陆交通发达,优越的地理位置,浓厚的文化底蕴,古老的民族传统,使得宜兴商贾云集,文化繁荣,因此宜兴紫砂既是劳动大众的日用品,也是文人墨客的风雅之物。

2 宜兴紫砂陶的文人气息

宜兴的紫砂,因为和士大夫的风雅生活联系,文人意趣的日益浓厚。这一倾向,明代万历以来更加显著。所谓文人意趣,首先是要求壶制形式雅而不俗,可以供使用,可以供把玩。接着又在壶器身上增加文学的要素。当时铭文盛行,足以说明这个倾向。

到了清代,紫砂陶的制作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嘉庆年间,当时溧阳知县陈曼生,工诗文、书画、篆刻,特意来到宜兴和杨彭年配合制壶,陈曼生设计了壶样十八式交于杨彭年制作,待到壶坯半干,就用竹刀在上面镌刻书画,史称曼生壶。所谓“字依壶传,壶随壶贵”。紫砂壶从此摆脱日用品的束缚,进入了具有文人味的艺术殿堂。

在壶身上单刻几个字,当然说明不了什么文学要素、文人趣味。品评壶铭,不仅用以点缀,而且还充分反映出文人的人生哲学或处世态度,或巧用诗赋联语,或演绎历史典故。如倪氏六十四研斋藏时大彬壶,底镌铭曰:“一杯清茗,可沁诗脾。大彬”(《松研斋随墨》)。沈子澈制菱花壶铭曰:“石根泉,蒙顶叶,漱齿鲜,涤尘热,沈子澈”(《阳羡名陶录》)。陈用卿制紫砂大壶,镌:“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又一壶铭:“瓦瓶亲汲三泉水,妙帽笼头手自煎”(《阳羡砂壶图考》)。南京博物院藏国家一级文物“圣思桃杯”,为明末清初花货好手项圣思制作,桃杯形象完善,工艺精巧,上镌唐诗中的“阆苑花前是醉乡,黏翻王母九霞殇”之句,把天上人间的神话传说在桃杯上用联语表达得意境生动。陈鸣远制“南瓜壶”,刻铭文“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东陵式” 是指东陵侯种瓜,典出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称‘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学养深厚、雕镂兼长的陈鸣远在壶上用联语隐喻了一位历史人物,有慕东陵侯召平之意,可见制壶者之心迹。陈鸣远还有一壶,底镌“器堕于地,不可掇也;言出于口,不可反也。慎之哉!”(邓秋枚《砂壶全形拓本》)。这可以说是士大夫为人之道的写照。清乾隆年间郑板桥曾定制一壶,并亲笔所书镌刻诗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寄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阳羡砂壶图考》)。借壶铭以讥讽官场中的暴富新贵,大概是这位大画家的用意吧。

紫砂工艺因为和文人学士的风雅生活相结合,它也愈来愈反映出士大夫的艺术趣味。砂器上的铭刻和款署盛行,书法在壶艺身上也被带动起来。除文士的参与外,著名的壶工同时也努力于书法艺术的追求。时人在品评砂器的优劣时,也以书法优劣作为评判的标准之一。如张燕昌论陈鸣远道:“陈鸣远手制茶具雅玩,余所见不下数十种,如梅根笔架之类,亦不免纤巧。然余独赏其款字,有晋唐风格”。壶艺名手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时大彬是一个典范。时大彬最初并不擅长书法,款识必先请人落墨,近人张虹藏大彬猪肝色大壶,底镌“叶硬经霜绿,花肥映日红,大彬制”十三字书法,即是请人代书的早期作品。时大彬在长期钻研书法之后,终于练就一手漂亮的王字(王羲之书法)。又因为和陈眉公、王时敏、王烟客等娄东名士过往甚密,在壶艺界提倡书法,时大彬是首创者,书法上成就,影响所及,在名家著作中都有记载。

叶圣陶杯篇5

一九二四年,直、皖军阀齐燮元、卢永祥爆发江浙混战,同年九月,战争的硝烟刚刚停息,叶圣陶就赴浏河战区进行实地考察。面对田园荒芜、家庭毁坏、民不聊生的惨象,叶圣陶十分悲愤,在实地考察回来后的一、二个月内,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反映这场战争的小说。

《潘先生在难中》以同年秋天直系军阀齐燮元和皖系军阀卢永祥为争夺上海而发生的江浙之战为背景。作品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上海附近的小镇让里,在让里南边一百多里地的碧庄正在进行的战争引起了这个小镇上的人们的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人们纷纷逃难,学校被迫停课。无法逃走的人,如潘先生的佣人王妈也在考虑一旦遇难的老衣问题。作品揭示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黑暗社会的现实。但是,作品的侧重点不在这里,而是描写让里小学校长潘先生逃难的过程,当战争逼近让里时,他率领全家到上海租界避难,留下王妈看家。到上海的第二天读到报载让里教育局长主张照常开学的消息,又抛妻离子勿忙只身返回让里,正当他在校“忠于职守”之际,战势趋于紧张,于是赶紧躲进洋人的红房子,但战争最终并未危及让里,只不过受一场虚惊。战争结束以后,潘先生一方面怨恨自已无先见之明,既花了一笔冤枉的逃难费又受了几十天的孤单,另一方面又应邀欣然提笔为军阀歌功颂德。整篇小说通过潘先生逃难的经历,塑造了一个小市民习气十分严重的知识分子形象,绘声绘色地刻画了潘先生鲜明的性格特征,对知识分子小市民的灰色人生进行了真实的再现和有力的讽刺。

潘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他的自私自利。作品刚开始不久,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个镜头:一列满载难民的火车尚未停站,乘客还未动作而潘先生便捷足先行了,他“用黑漆皮包做前锋”开路,“腹部用力向前抵”,拼命冲开一条道来。他一面将妻儿排成“一条蛇”队形,便于钻人群的空子,一面扯声卖气,连呼带喊,以声夺路。这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把潘先生那种不顾他人只顾自已的自私的灵魂活现了出来。潘先生这种自私自利的性格在作品中处处都体现了出来。在军阀混战中,他并不顾及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疾苦,专以苟全自已的生命和养家活口为自已的最高目的。他率领自己一家逃往租界,却留下佣人王妈看家,对女仆的安危置之不顾,甚至自已的去向也不向王妈交底。逃到上海,见到报载教育局长要照常开学的消息,勿忙赶回学校,为的是害怕自己的饭碗被打破。当他从茶馆里得到确切的信息,知道铁路真的不通了时,他最先的感觉是“觉得最亲热的一妻两儿忽地乘风飘去,飘得很远,几乎至于渺茫”,继而为自已个人的利益谋求出路,他跑到红十字会办事处缴纳会费,自愿做会员,声称愿意以自已的学校宽敞的房屋作为妇女收容所,其目的是为了换取红十字会的徽章和旗帜,以作为自已的救生符。他借口学校还有一个侧门,徽章太小,“恐怕偶尔遗失”,多要了一面红十字会的旗帜和几个徽章,其实是为自家的大门和老婆儿子们准备的。在逃难的过程中,他不断的惊惧、庆幸、恼怒、焦躁,一切都是为的个人的得失,为个人的利益,他可以称得上才思敏捷,应变迅速。作品通过一系列情节和细节,鲜明突出地刻画出了他自私自利的性格特征。

潘先生性格的第二个特征是他的卑鄙怯懦。由于潘先生人生的最高目的为了个人,这就使得他的一切思想,行动都服从于自已的私利。为了个人利益,甚至不惜丧失应有的原则和立场。他的卑鄙怯懦首先表现在对帝国主义的态度上。自从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侵略,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是人所尽知的,可是潘先生却仍然把他们当成自已身家性命的保护者。当他率领全家来到上海租界边,首先是“舒畅地吐了口气’’,接着边抹汗边说“现在好了!”“只要跨过那一道铁栅栏,就有人保险,什么兵火焚掠都遭逢不到”。七岁的孩子看见印度巡捕的凶象非常害怕,他连忙解释道:“不要怕,那就是印度巡捕,你看他的红色包头。我们因为本地没有他,所以要逃到这里来;他背着枪保护我们。”战局紧张,正安陷落,他慌忙住进洋人的红房子中。租界,是帝国主义侵占的中国领士;印度巡捕,是帝国主义雇佣来镇压中国人民维护它在租界利益的武装力量;至于当时的洋人,一般是传教士,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文化侵略的工具。中国军阀连年混战,正是帝国主义为了自已的利益挑动和支持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潘先生也深受其害,作为知识分子的潘先生对帝国主义的所作所为不仅不愤恨,不抗争,反而把他们当作自已的护身法宝和救命恩人,作品通过这些情节,把潘先生卑怯的性格还表现在对军阀和教育局长的态度上。对于军阀混战之苦,先生深有所感,他也见过军阀混战所造成的“拉夫,开炮、烧房屋,奸女人”等罪行,但当战争结束,军阀“凯旋”之际,在众人吹捧他写得一手好颜字的声音中,一连写下了“功高岳牧”,“威镇东南”。“德重恩溥”的匾联,对军阀进行歌颂。而对顶头上司教育局长,潘先生更是奴性十足,局长一说要照常开学,刚到上海的潘先生马不停蹄地往回赶,探明教育局长的真意后,费尽心机地起草了一分违心的以为局长看了会夸他“先得我心”的通知,特别是在通知中把军阀混战中力争开学与欧战中的上课作比较,把开学提高到关系“地方与国家的荣誉”,这一切都是为投局长之好,充满着奴颜与媚骨。不管是对军阀的歌颂,还是对局长的讨好,其实都只是为了个人的衣食安危。为了个人的私利,是非不分,黑白不辩,一味谦卑,可以看得出潘先生脊梁的软弱和灵魂的肮脏。

潘先生性格的第三个特征是随遇而安,苟且自得。潘先生把人生的最高目的看作只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为个人谋求私利,他常在人生的道路上卑琐地滚来滚去。但他个人主义的种种追求,又时时受着具体的社会环境的限制,例如军阀混战使得他不得不打破自己平静的日子和自己家人过着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也由于战局的急剧变化,使得他以开学作为巴结上司的手段无法进行。一方面他要维护自己个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他又要应付这险恶的环境,于是他不得不凭着自己小知识分子的自作聪明在人生的道路上挣扎。命运常常和他开玩笑,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一帆风顺,在这种情况下,就培养出了他那种随意而安,苟且自得的性格。对于这种性格的特征,茅盾曾作过准确的概括:“他们在虚惊来了时,最先张皇失措,而在略感到安全的时候,他们又是最先哈哈地笑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作品以精采的情节和细节刻画了潘先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在火车上,当他那“首尾一气,犹如一条蛇”的队伍被挤散以后,随即惊惶地发命令道:“你们看着我!你们看着我!”“你们跟着我!你们跟着我!”在收票处的隘口,他的妻子和阿大只短暂地离开了自己一会儿,可他感到“心头惆怅到不可言说,只是无意识地把身子乱转”,“家破人亡之感立时袭进他的心,禁不住渗出两滴眼泪来”。就是这一个潘先生,当他一家住进租界一间充满烟雾,在“刺鼻的油星味中间又混着阵阵尿臭”的房屋以后,他先前的那种惊惶失措的神态倾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劫后余生的快慰和自得。他舒快地对潘师母说道:“这一刻该得乐一乐,喝一杯了。你想,从兵祸凶恶的地方,来到这绝无其事的境界,第一件可乐。刚才你们突然离开了我,找了半天不见,真把我急死了;倒是阿二乖觉(他说着,把阿二拖在身边,一手轻轻地拍着),他一眼便看见了你,于是我迎上来,这是第二件可乐。乐哉乐哉,陶陶酌一杯。”他边说还边作举杯就口的样子,迷迷地笑着。显而易见,潘先生的悲和喜都是十分廉价的,都围绕着卑小而又猥琐的个人利益轻易地起伏;同时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在最险恶的环境中都颇能愉快满足,毫无遗憾地度过一生的庸人。作者通过这样的细节,把潘先生那种随遇而安,苟且自得,庸俗无聊的性格特鲜脱脱地表现了出来。

叶圣陶杯篇6

此外,闪闪发亮的物品最适合在圣诞餐桌上现身,像晶莹剔透的玻璃杯,具有高级质感的陶瓷餐具,所以,香槟酒及高脚杯当然少不了。再搭配欧式巴洛克浮水盆,点上大小不一的浮水蜡烛,或零星洒落数颗“糖果”蜡烛,温馨浪漫的气息就凸现出来了。

沙发区也是款待来宾和家人的一个重要地方,暖黄色的毛绒面沙发上随意置放几个同色系的熊仔玩偶,再搭配圣诞色彩浓厚或是富有原始卡通气息的靠垫,完美的欢愉温馨夜就将拉开帏幕。

将每个窗口打扮起来,它能把人带进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在窗户周围,串上彩灯或各色灯笼,明亮的玻璃窗前,挂上金银星星等小饰物,或者比较幼稚可爱的小饰物。喜欢中西合璧的朋友还可以用火红的中国结和喜气洋洋的中国娃娃作点缀。

圣诞树永远是圣诞节的主题中心。装扮圣诞树,先从顶端开始,系一颗星星,或放上个小天使、圣诞老人,再由上而下挂上小饰品,如彩球、花、蝴蝶结、小星星等;树下则放礼物、娃娃等大件物品。

除了放置一棵漂亮的圣诞树增添气氛外,摆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令满室洋溢温馨情怀。

要有浪漫、放松的气氛,光的营造是另一个要点。圣诞不可少的烛台及蜡烛饰品,可选用金色、银色的烛台,或金、银、红、绿交错搭配的蜡烛,玄关、餐桌、客厅的茶几和边桌,都是摆放蜡烛的好地方,甚至可以把大型的花器、水槽、浴缸里放满水,丢进几颗可以浮在水面上燃烧的浮水蜡烛,气氛更加浪漫。

用自然材质搭配蜡烛,让人有种还原、没有距离的感觉,非常适合在圣诞派对时大量运用。例如可以用树叶、松果围在蜡烛四周,或是用原木质感的托盘,摆上3支状的蜡烛,再加上一个木质相框,就很有温暖的感觉。

记住,奇数可以让空间更有价值感,摆放蜡烛时只要遵守奇数原则,就不容易出错。如果还想添加时尚感的话,只要点缀一些银色的器皿或小饰品,就大功告成了。

叶圣陶杯篇7

关键词:紫砂;茶具;陶艺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179—01

宜兴紫砂在艺术宝库中的独树一帜,引人注目,紫砂壶的造型或古朴典雅,或新颖别致,令人爱不释手。宜兴紫砂陶茶具极为盛行,被誉为各种茶具中的上品。20世纪初到抗日战争开始前,宜兴紫砂陶器的生产亦颇兴盛,有十多座龙窑常年生产,1932年产量仍高达220多万件。有茶壶、茶杯、花瓶、花盆、砂锅、人物雕等上千个品种,造型大方,色彩古雅,产品畅销世界。

紫砂陶主要品种有壶、杯、瓶从万历到明末,紫砂茶具发展迅速,名家辈出,前后出现“四名家”、“壶家三大”。明朝的时大彬是“壶家三大”之一。他最初仿供春,喜欢做大壶。后来在游娄东时与名士陈继儒交往甚密,共同研究品茗之道,根据文人士大夫雅致的品位把砂壶缩小。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他制作的大壶古朴雄浑,传世作品有菱花八角壶、提梁大壶、朱砂六方壶等。他制作的小壶令人叫绝,因此当时就有“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的赞誉,被誉为“千载一时”。时大彬也因为被后人公认为,为紫砂器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重要人物。新中国成立后,宜兴紫砂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1957年10月,宜兴县陶瓷公司和陶瓷专业联社,共同组团首次参加“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紫砂茶具、花盆和鼓凳等255个品种,销售总额 27万多元。自1957年起,紫砂产品恢复出口,年产量达106万件,产值28.1万元。1984年3月,紫砂名师李昌鸿,应邀赴美国参加“新奥尔良国际博物会”。这是紫砂艺人第一次被邀请参加国际博览会。同时还在“中国经济贸易展览馆”进行了紫砂工艺示范表演。此后不久,紫砂名师李昌鸿、沈蘧华制作、陶刻高手沈汉生镌刻的竹简紫砂茶具和紫砂名师顾绍培制作、陶刻高手谭泉海镌刻的百寿紫砂瓶,荣获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金奖,为中国紫砂赢得了世界声誉。

紫砂茶具,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紫砂茶具的色泽,可利用紫砂泥泽和质地的差别,经过“澄”、“洗”,使之出现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另外,还可通过不同质地紫泥的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优质的原料,天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据专家介绍,紫砂茶具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紫砂壶的兴起与中华民族的饮茶风气紧密相连,交相促进,传为千古佳话。中国人喝茶的习惯,据说从神农氏便开始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之。”到了唐代,陆羽总结饮茶的理论,撰写了一部《茶经》,被后人尊为“茶圣”。实践是理论的先导,《茶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人对茶叶有了相当高度的理性认识。唐代茶道兴盛,日本人的“茶道”,就是学习、接受了中国唐代的茶文化。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随着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制造技术的提高,宜兴紫砂陶艺已臻愈益精妙之境。上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东南亚各地对于紫砂的狂热支持,也为紫砂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紫砂收藏热一度有所降温,但近来又呈现出反弹之势,对宜兴紫砂挚爱者仍趋之若鹜。

梅尧臣《以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石瓶煎汤银梗打”。苏轼《试院煎茶》:“银瓶泻汤夸第二”。黄庭坚《寄新茶与南禅师》:“石钵收云液,铜瓶煮莘。”杨虹《陆羽井》:“金瓶垂素绠,石甃湛寒泉。”讲的就是用紫砂陶壶烹茶。当然最讲究、最有创造精神的要数坡了。他总结出“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用活水、江流深水煎茶,味道会不同凡响,更加清醇清远。 到了明代饮茶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595年张源撰写的《茶录》对沏茶的程序,做了详尽的介绍:“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汤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两壶后又用冷水汤涤,使壶凉洁,不则减茶香矣。” 这与今天的沏茶方法没有什么不同。

烹茶演变为沏茶,对茶壶的质地要求就相对高了,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人们发现,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由于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用的时间愈长,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 于是,紫砂壶也就应运而生,制作紫砂壶的高手、名家、大师也就一个个走到历史的前台,他们的名字和业绩与紫砂壶的兴衰交织在一起。

参考文献:

叶圣陶杯篇8

思念是痛苦的。思念是李清照院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觉暗香盈袖,西风帘起才知人比黄花瘦,”;思念是李白手中的酒:“庭院中举杯邀得明月,院落里对影已成三人,”;思念是陶渊明的人间结庐:“南山种豆的快然恣意,东篱采菊的悠然自得,”;思念是李商隐门前的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思念是苏轼头顶上的婵娟:“阴晴圆缺总是月,悲欢离合才属人,”;思念是杜甫的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纵然思念是痛苦的,但痛苦之后何尝不是幸福。

在李清照眼中,痛苦是暂时的,虽然院落中已是残花败叶,但只要枝条还在,春风一吹,院落中照样是万花齐放、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在李白的眼中,虽然自己远离故乡,但诗文那豁达的胸怀,以天为瓦,以地为席,把月亮比作亲人,举杯邀月畅饮,这,不也是一种幸福吗?在陶渊明眼中,自己虽然思念故乡,但远离家乡的他每天以山为友,以水为伴,游玩于山水之间,其乐融融,这难道不是幸福的体现吗?在李商隐眼中,自己远离妻儿,苦闷无比,但一想到不久的将来和妻儿秉烛夜谈,共叙家常,便心中幸福无比。

叶圣陶杯篇9

真是太壮阔了。只要你接近它,就会感到它的全身充满着一种动人的东西,这是青春,也是生命。

常被身边事物所感动的诗人说,美是上帝的笑容。我相信。因为菩提树,我才相信。

几乎是整个童年,我都在被这生机之树感染着,这生命的气息渗透我的肌肤,在我的血液中蓬勃、沸腾。

我喜欢它在无风世界中的恬静、雍容、脱俗、雅致,像巍峨大山一样孑然而立。

我更喜欢它在风中的样子。菩提树的叶子最善于捕捉微风的呼吸,摇摇摆摆地舞动着,婀娜多姿,如裙裾曼舞。霎时,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密密匝匝的叶片宛若数万只绿色的蝴蝶在飞翔,发出刷刷的响声。这声音迎合了大地的节拍,仿佛一切都随着树叶律动了起来。

更令我陶醉的是雄风吹动的时候。菩提树仿佛从厚重的大山,变成了狂舞的海洋,浪花敲击着树枝发出铿锵有力的生命进行曲,拍打着碧蓝的天空。

有一位很懂欣赏的朋友告诉我,她看到菩提树时,几乎惊呆了。菩提树那绝美的绿色,就像要淌出一条溪流,弯弯绕绕,释放着生命光芒,包裹了她的心。

在震撼中,她感觉到自己的生命被一个圣洁的灵魂所洗涤,所感动,所照亮。她觉得自己已经被这神圣的力量所征服,被这热情的狂舞所感染,她的心被这生机所融化。那绿色仿佛穿透了她的四肢百骸,如同品一杯香茗,无法自拔。她感觉自己是蝴蝶的一员,穿梭于这片绿色的舞动的海洋里。

我与她有着同样的感觉,但我的生命里沉淀着更多菩提树的碧叶。

第一次见到菩提树,是在一位朋友的旅游照片中。我凝视着那径入云霄的枝叶,心灵随它心形的叶片一起摇曳。它的姿态看似随意,却又如同一位少妇,隐约流露出优雅高贵。菩提树的绿,就像一汪天泉,洒入我贫瘠的心,荡涤我的灵魂。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任那抹翠色灼伤我的双眼。

很久之前,释迦牟尼在一棵足有百丈高的菩提树下,得道成佛。菩提树或许没有真正告诉释迦牟尼那所谓的真谛,它仅仅是用自己澎湃的生机,包容万物的颜色,让释迦牟尼体会到了自然的空灵与美。于是释迦牟尼的心灵,便在这蓊蓊郁郁的菩提树下,得以升华。所以才有后人望菩提树而感慨万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叶圣陶杯篇10

在我看来,尽管茶并不代表品位,但如果不喝茶,那这人便少了些许情调,少了些许风趣。我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的重要。离开了茶,恐怕我们的日子便会显得枯燥乏味而没有生机。

在我们这里,人们大多好茶,最喜铁观音。如果谁家来客人,上的是铁观音,那这茶可就算上了档次,客人也算是贵客了。贵客来了,主人小心翼翼地捏出几颗,圆溜溜、软绵绵,泡在开水里香喷喷。主人热情地递上茶杯,客人小心地啜一口,便微微闭上眼睛咂摸起口中的茶香,那表情如痴如醉,仿佛看到那饱含醇厚茶香的蒸汽在眼前幻化成各种美丽的奇景。

中国人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喜欢茶,也用自己的方式为茶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印记。这些印记中,有茶圣陆羽遍寻天下茶与水的足迹;也有唐朝卢仝写就的《客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更有大才子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各种人物之口所诉说的茶的种种风情,如此种种,让人回味不绝。面对这些印记,面对各种各样的茶叶,我便能在细细的品味中享受着一种难得的超然。每一次铺开稿纸,泡一壶热茶,一边构思着一边啜饮着。那清香让我的头脑清醒,让我的思路流畅,让我的心境宁静,于是我便可以在精神的世界中自由驰骋。

有人说,茶是爱。在你苦恼时,给你安慰,在你孤独时,给你关怀;在你失落时,给你力量:在你得意时,给你提醒;在你彷徨时,给你坚定。在寒冷的季节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有妻子沏一杯清茶,轻轻地放在面前,笑吟吟地说:“喝一口,暖一暖心!”这时候,那杯茶别有一种温馨。在口干舌燥中走进办公室,一位同事递过来一杯淡茶,根本不需要什么言语。这时候,那杯茶便有了一丝温暖。在心灰意冷时去找上司诉说自己的委屈,面对上司递来的一杯浓茶,一肚子委屈便散去大半。我们总抱怨社会的压力太大,我们总好像有太多的不满,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我们总是被纷繁芜杂的事情所累而黯然神伤,于是茶便在这时翩然而至。因为有茶,那些看似无奈的事情,便有了另一番况味。

去年暑假去县城的孔庙,顺便到一个朋友那里闲坐。在繁华的都市中,面对他家里那斑驳的墙壁,破旧的陈设,简陋的用具,我一开始有些伤感。他摆出一套精致的茶具,和我对面而坐,一尊巴掌大的香炉里升起袅袅青烟。我一边欣赏他那龙飞凤舞的书法,一边听着茶壶里开水与茶叶翻滚发出的声音,一边看着他欣然自得的神情。那一刻,我也羡慕起他的安然。当他给我一边斟茶一边讲解他的茶艺时,我在暗自揣测,这也许就是他“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吧。

有一次去杭州旅行,专门去了茶厂。品了第一口茶,我就陶醉了。女讲解员又对我们娓娓道来。她说,茶有姑娘茶,媳妇茶,婆婆茶,当然姑娘茶是上品,不过价格最高。于是,我们都在杭州各处争着买起姑娘茶来。第二天,街头的小贩给我们推销茶叶,一筒有二三两。一开始要二十元,经过一阵讨价还价,五元就搞定了。等我们兴冲冲地将茶带回来,导游却说,那是假的,用烂树叶作的。不少人听了这话,就在愤愤不平中扔掉了茶叶。我没有扔,因为我知道以这么便宜的价格买来的茶,十有八九是假的。我用它来和其他茶来作比较,也算是物尽其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