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世界历险记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4:55

神秘世界历险记

神秘世界历险记篇1

今天,我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来了,因为,今天我要和妈妈到电影院一起来冒险,看一部电影,那就是《神秘世界历险记》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珍惜友情。

这部电影主要是讲: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小女孩叫张雨果。这个叫雨果的孩子很淘气,气的雨果的爸爸把他关了起来。但他知道秘密通道,爬了出去。偶然间发现了一只小动物叫拉拉。小雨果为了去追拉拉,一不小心跳到了云鲸上面。雨果和啦啦就走丢了,云鲸把啦啦和雨果带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雨果和啦啦又相遇了。啦啦把雨果拉到队伍的最前面,这个样子像似过山车的东西对雨果产生了好奇。雨果和啦啦又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遇到了熊大叔,因此她们这三个成了好朋友。第二天,熊大叔和啦啦想尽一切办法让雨果回家,否则第三天就会变成动物。在去云界的路上三个伙伴走丢了。最后终于找到了,但雨果快变成动物了,熊大叔带着啦啦和雨果使劲的跑去云界。在途中遇到了老虎将军,在打仗过程中族长出现了,老虎将军把族长固定住了,就在这时啦啦被老虎将军抓走了。从啦啦身上取得九星,把人类都将变成动物。这时雨果把啦啦救了出来啦啦没有变成石头。雨果和啦啦又成了好朋友。

这部电影深深地触动着我,我们之间要互帮互助,珍惜友情,就像雨果和拉拉一样,她为了救她的好朋友放弃了回去的唯一机会。最后,因为她和啦啦的友谊最终赢得了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帮助、或者是去救朋友们,很感动,最后结局是那样的美好!这都是因为友谊,友谊的力量,才使得结局这么的美好,我们都要珍惜眼前的友情,珍惜眼前那些朋友!友谊才能天长地久!

四年级:张淼鑫

神秘世界历险记篇2

紧跟国际市场技术潮流

《神秘世界历险记》从2006年开始策划到2012年暑期正式上映,整整经历了6年的时间,整个创作过程有着太多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其卡通团队对完美主义的不断追求。最后推出的《神秘世界历险记》已经与当初的想法有了天壤之别。2006年,对于《神秘世界历险记》,其卡通创作团队最初的想法是做一部的二维电影,因为他们有着长期的二维动画制作经验。当时,其卡通的海外发行商向他们建议做成一部三维电影,因为发现近几年在国际市场上三维动画比较受欢迎,二维动画除了日本的之外,其它国家的作品很难有市场,制作三维动画才能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三维动画制作对于其卡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探索,也圆了其卡通所有创作人员创作一部三维动画电影的夙愿。对于自己创作的第一部三维动画,其卡通创作团队每个人都力臻完美、精益求精,他们不想把在他们心中不太成熟的作品推向市场,推出的东西就应该是完美。最终,票房证明了其卡通所有成员的努力没有白费,《神秘世界历险记》的热映代表着其卡通在三维动画制作领域正式走向成熟,公司由此成功开辟出了三维动画这条道路。

坚持内容原创

《神秘世界历险记》的巨大成功对其卡通动漫创作团队来说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转型三维后的其卡通团队,更加关注原创,剖离出动画加工环节,成为动画创作队伍中的精干团队。其卡通接下来的发展重点还是放在原创上,不管是三维还是二维动画,都只不过是讲故事的一种表述形式,其卡通的主要工作重点还是放在创作出更好的故事上,坚持原创。其卡通明白观众是非常厉害、糊弄不得的。作品在拿到市场上后,是观众在看后给评分,而不是自己想当然观众会给什么样的评分。那么首先,作为团队本身,自己在看完片子后有没有感悟,镜头有没有打动自己内心的感觉,虽然大家看了很多遍,但是大家追求的并不只是画面,画面只是叙事的外表,真正能打动人的是故事本身。对待一个作品,团队的创作者们会先问自己做错了什么,做对了什么,作品能不能打动自己。然后,不断地审视这个过程。虽然,没有完美的艺术,限制于资金和周期,在最后出片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的遗憾,但是大家还是抱着完美主义的精神努力去追求完美。

专注观众角度做电影

《神秘世界历险记》的巨大成功,除了创作团队对创作品质的追求之外,他们在市场调研方面的深入研究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其卡通以前主要关心的是创作,他们觉得只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就一定会有大的市场,对于市场方面投入的精力很少。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原来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从别的公司对于市场开拓的重视中看到了市场对于作品的成功,最终被观众接受和认可方面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卡通在以前不太关注的市场调研方面下足了功夫。首先是片名的修改,片名的修改不是其卡通创作人员的意见,而是在其卡通的工作人员去全国各地的小学调研了许多的小学生后,从小学生们提到的频率最高的10个片名中选出来的。开始时,其卡通的创作人员觉得《神秘世界历险记》这个片名不太符合大片的感觉,但是结果发现孩子们很喜欢这个名字,这是一部以儿童观众为主的动画电影,孩子的认同才是最关键的。同时,其卡通与全国很多高校有合作,其卡通团队的核心创作人员会应邀去给合作院校的大学生讲课,在这个过程中,其卡通也向这些大学生们咨询了对于片名的意见,最后确定就叫《神秘世界历险记》,这是真正的跟着市场走。《神秘世界历险记》整个市场调研的时间有一年多,与整个电影的创作时间相当,体现了其卡通对观众需求的高度关注。在《神秘世界历险记》的剧本创作出来之后,其卡通的会议室会经常举行头脑风暴,每个员工都会参加,大家一起谈他们各自的看法。其卡通还会请业界同行和北京同城达人一起过来看试片会,广泛征询各界的意见。最后根据试映的观众反应,创作人员对他们觉得合理、能修改的地方都进行了修改,包括画面、台词、剪辑等。最后,对于影片音乐也作了修改,特别请了国外著名的音乐制作团队为《神秘世界历险记》制作电影音乐。

神秘世界历险记篇3

一《地心游记》文本特点

《地心游记》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凡尔纳受师友大仲马把历史学融入文学写作的启示,结合自己喜欢的地理学知识进行创作,关注新科学的发现和应用,同时广泛涉猎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相关领域,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小说《地心游记》以探险为主题,在情节和人物方面都别具特色。

1.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地心游记》是凡尔纳创作的第二部小说,这是一部典型的介于现实与想象之间的著作,他以旅行日志的形式介绍了一次探索地心的冒险旅行。黎登布洛克教授是一位痴迷地质学的科学家,且精通多种语言。一天,他在一本古书里发现了一张年代久远的羊皮纸,通过对羊皮纸上的古怪文字进行反复推敲得出,前人阿恩萨克奴珊曾到过地心旅行。于是教授决定也做这样一次旅行,他与侄子阿克塞尔从水路抵达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当地一位机敏的猎手汉斯充当他们的向导。三人按照指示从冰岛的斯奈弗火山口下落,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地心之旅。在未知的地底,他们看到了不同时期的地层,色彩斑斓的岩壁,千奇百怪的植物,巨大的怪兽和无边的大海,历经磨难,最后由于熔岩流的冲击,又从距离斯奈弗火山四万八千里之遥的意大利斯特隆博利岛的火山口回到了地面。

2.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地心游记》是一部同时集科学性、幻想性和文学性于一身的杰作。凡尔纳以其丰富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大胆而又浪漫的想象,以紧凑而又通畅的笔法来描写和渲染复杂离奇的故事,用跌宕起伏的情节使读者身临其境般体验光怪陆离的地心之旅。随着情节一步步展开,读者与书中人物一起,经历各种惊心动魄的奇妙探险。结合地心奇特壮观的环境,进一步衬托了人物克服种种险阻的毅力。书中人物个性鲜明,教授痴迷科学,看似自私却十分重感情;阿克塞尔是个循规蹈矩的学生,骨子里却隐藏着一份冒险精神,且勇敢、冷静;向导汉斯沉着、稳健又富于热情。鲜明的人物个性足以支撑这样一部科学幻想巨著。因此鲁迅先生在评价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成就时,就盛赞他学术既覃,理想复富。默揣世界将来之进步,独抒奇想。托之说邦。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离合悲欢,谈故涉险,均综错其中。

二电影《地心游记》的改编特色

小说《地心游记》以其大胆的想象展现了地下世界的奇观,这成了电影导演用来吸引观众眼球的重要卖点,而小说一波三折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也为剧本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不同时代,小说《地心游记》都是电影导演钟情的对象,相对经典的有三个版本,即1959年由亨利李文导演的《地心游记》,2008年由埃里克布雷维格导演的《地心历险记》和2012年布拉德佩顿导演的《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以下分别就三个版本的电影改编特点进行分析。

1.精良制作塑造影视改编典范。

亨利李文执导的1959年版《地心游记》,故事时间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后期,教授林登在研究学生亚历克寄来的石头时,获得了惊人的秘密。为了探秘,教授决定和亚历克、卡拉夫人、随从汉斯、学者汤姆和一只宠物鸭子组团前去。在探险途中,一行人不断看到诸如巨型蘑菇等一些奇怪的东西。经历千难万险后他们来到了一座古城,学者汤姆却与汉斯发生争斗而身亡。最后,由林登教授、亚力克、卡拉、汉斯四人组成的探险队在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旅行后重返地面。电影的时代背景与小说相似,人物却做了一些变动。在原作的基础上,加入了寻找丈夫的卡拉夫人,学者汤姆和一只宠物鸭子。相对于原著中和谐的人物关系,本片中人物关系更为复杂,例如汉斯因为汤姆吃了他的宠物鸭子而与他发生争斗,致其不慎死亡,教授林登与寻找丈夫的卡拉夫人在经历冒险后产生感情等。

该片运用了一些在当时来说很先进的拍摄手段,使影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观众也有耳目一新的观感。该片曾被提名了3项奥斯卡奖,且3项提名全部都是最佳艺术指导布景,足见电影制作人对于地下世界的展现所花费的心思。影片动用了不少在当时来说很先进的特技效果,制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型蘑菇和地下古城,配合制作精良的布景,大胆展现了地下世界的奇妙景观,使电影看点颇多。这部1959年的《地心游记》在当时可以说是一部大制作,无论是情节的设置,环境的布局,人物的表演和对白的演绎,都堪称一流,注定了它能成为小说《地心游记》改编的成功典范。

2.现代风格演绎原著精髓。

2008年的电影《地心历险记》是对原著的改头换面。原著是以19世纪的德国为背景,而08版的电影《地心历险记》则把故事搬到了21世纪的美国,原著中脾气古怪的教授化身成了高大帅气却有些傻气的现代地质学教授特雷弗,由布兰登费舍尔饰演,他曾出演过《木乃伊》这部冒险题材的科幻电影,这次的参演也奠定了本片的基调,是作为一部冒险科幻片展现在大家眼前。而原著中教授的侄子,也是他的助手,在这部电影中变为一个叛逆的、被母亲寄放在教授家的侄子。他由原著中沉稳果敢的助手变成了一个典型的美国小少年戴着耳机,玩着PSP,钟情于名车。原著中的冰岛向导汉斯被改编成一位漂亮、幽默的女向导,被困洞中的时候还不忘向教授计时收费,在经历艰难险阻后,与教授产生感情,结成一对。影片基调现代化,角色年轻化,使本片更符合现代大众的胃口。

影片一个重要卖点是大量运用电脑特效。地心巨大的蘑菇化石,对人类发动进攻的食人植物,海洋中跳跃的史前鱼类及早己在地球灭绝的恐龙等,电脑特效对一部商业片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从改编的角度来说,如果纯粹的忠实于原著而不作任何改变,当时的科幻所呈现出来的世界在现代来说己经过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原著中的作为探索线索的羊皮纸也以现代技术作为替代,如GPS导航、电脑分析等,这样做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当然,电影《地心历险记》并没有完全将故事搬到现代,而是以凡尔纳的小说作为线索,引出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客观上就是承认了凡尔纳小说故事的真实性。这是一种新颖的改编方式,再加上电脑特效大量应用,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个无比真实的地下世界,充满了真实感与亲历感。 3.新剧情引入配合成熟3D技术。

2012年的新作品《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紧接着08版的居}l情,并且在基于对地心的探索上加入了更新鲜的元素。从片名上就可以得知,这部影片的取材不仅仅局限于小说《地心游记》,还涉及到凡尔纳的另外一部小说《神秘岛》。事实上,这部影片涉及的小说更多,包括其他作家的作品,如史蒂文森的《金银岛》和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上一部中的孩子肖恩己经长大不少,他的祖父在多年前的探险中离奇失踪。但肖恩最近一直收到来自神秘岛屿的信号,他怀疑这是祖父发出的求救信号,于是决定跟随信号寻找祖父。肖恩的继父汉克无法劝阻他去追寻信号的来源地,为了他的安全,只能陪他一起前往南太平洋,开始这段冒险之旅。而他们的最终目的地,是一座没几个人能到达的岛屿。那里风光旎丽,景观奇特,珍禽异兽,应有尽有,是座无奇不有的神秘天堂。与他们同行的有直升机驾驶员嘎巴托和他的女儿凯兰尼,四人一起踏上寻岛之旅。经过各种历险后,他们顺利找到并救出了肖恩的祖父,更在地震摧毁岛屿之前,逃离险境。

《地心历险记2》中的神秘岛屿位于南太平洋的一个未知的海域,并且其坐标藏于凡尔纳的《神秘岛》、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和史蒂文森的《金银岛》之中,这是影片设置上的一项创新。而影片的重头戏则是成熟的3D技术。《地心历险记2》采用了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最新技术和设备进行 3D拍摄,影片预算比第一部有了大幅提高,从巨晰、蜜蜂、电鳗等危险场景足以看出电影的视觉效果和刺激程度全面升级。影片引出了失落大陆亚特兰蒂斯,用3D镜头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炫目的穿梭旅行。有着出色的3D技术支撑全片,使影片在当年度的票房竞争中遥遥领先。

三影片成功改编原因探究

名著改编电影是对艺术的再创造,电影须努力传达出原著的精髓,因此电影改编的独创性与体现原著的意蕴之间并不矛盾。因而有学者认为改编就是把原著仅仅当成未经加工的素材,从自己的艺术形式的角度来对这段加工的现实生活进行观察,而根本不注意素材所己具有的形式。}z}此种观点认为完全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不必要的,认为直接在银幕上将文本移植过来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艺术门类虽不尽相同,但叙事方式却可以相对贴近。对于《地心游记》这部小说的改编,三位电影导演都有着不同的思路和着力点,他们将自己的构思以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别样演绎。

1.时代主旋律的反映。

1959年版《地心游记》的导演亨利李文在电影中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原作者凡尔纳的致敬,更是想要阐述鲜明的时代主题。

一方面,影片充分凸显了西方人的精神特质,即西方人的探险精神和科学精神。探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航海时代,或是近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在凡尔纳的作品中,探险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涉及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在那样一个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代,展现了人类发现自然、改造自然的决心。而科学是对未知的事物寻求理性的答案,并以科学的精神对其做出合理的分析。科学这个主题在凡尔纳作品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含了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等科学知识,而对科技的预见性是凡尔纳小说对科学的一项杰出贡献。

另一方面,影片注重对女性角色作用的突出。从性别角度来看,原著小说中并没有女性角色,清一色的男人世界。但改编后电影导演大胆地加入了一位女性角色,就是寻找丈夫的卡拉夫人。她为地心之旅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时也展现了女性温柔、坚强的一面,可见导演对这一角色是相当重视的。女性在当时的社会是受到轻视的,但电影导演却没有从众,而是有意突出了女性温柔而又坚韧的高贵品质,表达了自己尊重和平视女性的看法,这就是时代与作者的共同作用产生的作品。

最后,影片还着力于对学术权威的批判。影片中所反映的当时的学术界,在今天仍有批判意味。教授发现了地心的秘密,于是写信给当地的地质学权威,但地质学权威想独占这个重大发现,于是孤身一人溜去冰岛,结果被杀。为了寻找失踪的地质学权威,才引出了后来教授一行人的地心之旅。当时的学者们为争夺学术荣誉不择手段,影片的这一情节是对当时学术界的影射和讽刺,具有强烈的批判意味。即使在当下,电影的这一主题仍有积极的教育和批判意义。

2.现代感和观众心理的把握。

2008年《地心历险记》的导演是埃里克布雷维格。《地心历险记》虽然是埃里克布雷维格的处女作,但是他在影坛上的声名早己如雷贯耳。他监制了《珍珠港》《后天》等视觉大片,一举成为好莱坞的视觉特效大师,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提名。他对电影的改编没有拘泥于原著,而是将时代与科技相结合,奉献出了炫目的视听盛宴。

一方面,现代背景符合观众审美口味。导演埃里克,布雷维格认为原著描写的主人公花六个月时间抵达冰岛,然后才开始地心之旅,己经不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口味,所以决定改变影片风格,使之更符合现代观众的需求。于是,故事的背景被搬到了现代,人物也更加充满现代感。埃里克,布雷维格自己也坦言,他只是尽量选取原著中比较酷的事物,比如史前生物和地下海洋等,他只想参考原著制作出属于自己独特烙印的一部宏大有趣的冒险电影,而不是将小说直接拍成电影。基于这样的构想使得电影的节奏较之原著变得更加明快,缩短了主角一行人的行程,一个接一个的冒险,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配合出色的3D视觉效果,观众在观影中获得了极大的愉悦感,而丝毫不会感到乏味。

另一方面,多角度契合观众接受心理。导演对观众接受心理的把握主要表现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是指对原著小说中文本精华的提取,灵活运用。形式是指运用3D效果吸引观众。雷内克莱尔在《电影随想录》中说:观众并不永远都是对的,但是,无视观众的作者却永远是错的。导演正是在充分领会了《地心游记》小说文本中大量涉及国家、地理、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内容后,用镜头画面音响等视听效果让观众畅游神奇的海底世界,感叹作者的奇妙想象,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效果。08年正是3D技术在影视上开始兴起的一年,观众期待特效技术在电影上的运用,导演率先以先进的3D技术来激活沉睡的海底世界,展现了59年版电影所不能展现的奇妙景象,极大地满足了现代观众对于影片视觉效果的追求,观众自愿花钱去体验完美的视觉冲击。从商业卖点上来说导演的构思成功了。

3.电影美学的凸显。

时隔四年《地心历险记》的续集《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由导演布拉德佩顿执导,从电影美学效果来说,电影音乐是此片的一个亮点。同时在电影的内容上,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再辅以镜头的准确运用,以保持观众对于续集的新鲜感及好奇心。

一方面,电影音乐锦上添花电影音乐是画面的情感和叙事延伸,这是电影音乐不同于其他音乐作品的地方。电影音乐只有与电影中的特定画面结合,才能产生特定的艺术效果,使观众在观影时能将画面与音乐结合起来,产生共鸣。本片中对电影音乐的发挥恰到好处,多首好听的音乐在适当的情节被插入进去,发挥了烘托剧情的作用。当一幅壮观的景象出现在观众眼前时,美妙的钢琴曲缓缓响起,观众在视听两方面都得到了最佳的享受。而搭配短镜头的是急促的小提琴演奏,画面的变换配合节奏感极强的音响效果,使刺激的冒险更添一份激情。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大块头汉克(巨石强森饰)在冒险之余不忘一展歌喉,吉他弹唱的一曲多美好的世界不仅展现了汉克的铁汉柔情,也为电影中塑造的美好世界的旅行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另一方面,电影此次续集将故事的背景由第一部的地心搬到了神秘岛上。片名中所提到的神秘岛的线索竟是从三部不同作者创作的小说中得知,这可以理解为一个嘘头,但不失为一种创瓤《地心历险记2 》在夏威夷的瓦胡岛上实地搭建了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城,还原了作家笔下风光瑰丽的异域世界,实实在在地表现了浩瀚壮观的场景。主人公驾驶蜜蜂躲避雨燕的追袭,快速移动变换的镜头为这场追逐戏增添了紧张感和刺激感。同时片中短镜头的运用也结合了蒙太奇手法,使镜头的表达更加简洁和主观。不断切换的视角与神秘岛壮观的场面相结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不仅衬托了紧张的冒险气氛,也从另一面展示了场景的壮阔。

神秘世界历险记篇4

是的,距离我看《丁丁历险记》已有将近20年,这个细节仍深深地刻在我脑海里。秘鲁、刚果、埃及、、虚构的国家西尔达维亚……早在我接受学校的历史地理教育之前,丁丁就把这些名字和故事带给了我,构成我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识。小时候,家里的小人书都是《三国演义》、《岳云》、《穆桂英挂帅》等中国历史演义,唯独《丁丁历险记》是一个外国男孩的异国冒险。那时也不曾想过,在那个年代,能看到一本外国连环画是多么不寻常的事。那时也不曾想过,我会把旅行的足迹延伸出国,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又因为微不足道的细节而忆起丁丁。丁丁是锄强扶弱的侠客,丁丁是007,丁丁是印第安纳・琼斯,丁丁是阿姆斯特朗……丁丁是百科全书,是国家地理杂志。由于丁丁的存在,这个世界多了许多具冒险精神的记者和旅行者,也诞生了“丁丁学家”。

丁丁的袜子是什么颜色

2007年,我在老挝中部遇见一名旅人,他穿着一件宽大的条纹亚麻外套。丁丁在秘鲁的经历告诉我,那是印第安人的标志性服装。在我们的印象中,丁丁在秘鲁穿印第安亚麻衫,在刚果穿狩猎服,在黑岛还穿过苏格兰式格子短裙,相当入乡随俗。然而,除了出于现实需要而换装外,丁丁似乎永远是那副装束:白衬衫外面套着蓝色针织套衫,棕色灯笼裤,棕色皮鞋,白袜子。在电影《独角兽号的秘密》中,丁丁的打扮正是如此,只有袜子是黑色的。但丁丁粉或者说“丁丁学家”Jesper Jühne仔细总结了24集中的丁丁服装,发现埃尔热其实不知不觉地在给丁丁变装―当然,发型和发色永远不变。

据Jesper Jühne的研究,在《独角兽号的秘密》之前,丁丁穿得很随意,有时是黄色短袖T恤,有时是棉外套,有时是棕色夹克。在《奥托卡王的权杖》中,丁丁甚至穿蓝色衬衫打蓝色领带。但从《独角兽号的秘密》中段开始,丁丁把他的黄色T恤换成了蓝白配;从《七个水晶球》开始,他的黑袜子变成了白袜。此后,丁丁的穿着就固定下来。Jesper Jühne还发现,1943年再版的《黑岛》中,丁丁的黄色T恤黑短袜到了1965年的第三版,就变成了经典装束(初版是黑白版)。因此,他把24集漫画根据丁丁的服装颜色重新排列了一遍,早期颜色有变化,后期趋于固定。这跟丁丁法文原版的出版顺序并不一样,《神秘的流星》比《丁丁在刚果》还要早。这么一来,故事情节自然也会发生变化,给阅读丁丁带来新的乐趣。我小时候看的连环画还是黑白版,自然无从做这种考据。

“丁丁之父”是考据狂

也许有人说,费那么大功夫研究丁丁袜子的颜色,没必要。偏偏埃尔热就是个考据癖。他很少旅行,1971年才真正拜访芝加哥,1973年才到访台湾。他笔下的各地风情与时事风云,都来自他细致严谨的资料收集。他从各个渠道得来纷繁芜杂的资料、明信片、家具手册,而更多的是剪报。他坚信这些东西日后必定有用,分门别类整理成个人图书馆。武器是照着军火商的宣传资料画的,照相机拷贝自莱卡广告,汽艇、摩托艇取材于航海展上搜集的资料。在《破损的耳朵》中,巴扎罗夫的私人飞机是德国造容克斯W-34机型;把丁丁送到“华盛顿号”船附近的水上飞机是1932年造的里奥和奥利维耶H24-2型飞机。人文博物馆中,某个参观者在仔细研究阿伦巴亚神像,那个木雕神像的模板来自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和历史博物馆馆藏,是雕刻于1200年到1438年之间的奇穆文化男性神明。而人文博物馆里的非洲面具,则是来自特维伦中非皇家博物馆内的巴邦德面具(据迈克・法尔《永远的丁丁》 )。

极致追求现实主义风格的埃尔热偶尔也会犯错误。同样是在《破损的耳朵》中,拉蒙的飞刀把一大串树上的香蕉根茎削断,整串香蕉如帽子般扣在了树下人的脑袋上。在这里,树上的香蕉是朝下垂着的,跟实际上的香蕉长势正好相反。因为埃尔热的参照物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香蕉已经被割下,头朝下放在杂货店里出售,让严谨的埃尔热也不留神被摆了一道。

埃尔热的完美主义给他带来极大压力,甚至让他患上抑郁症。1958年完成《红海鲨鱼》后,埃尔热持续受噩梦困扰,梦里的世界都是白色的。幸好,战后成立的埃尔热工作室令他的压力稍微减轻,有了航空专家专门负责核对在画册中不计其数的飞行器。而他订阅的《国家地理杂志》和《巴黎竞赛画报》也大大丰富了他的资料库。

丁丁的原型?

尽管从未得到埃尔热的承认,但不少欧洲媒体坚持认为丁丁确实有原型,那就是在去年辞世、享年98岁的丹麦演员Palle Huld。1928年,年仅15岁的童子军Palle看到报纸上的一则广告:征集一名少年把凡尔纳的《80日环游地球》变成现实,他必须独立踏上环球之旅,可以借助除飞机以外的任何交通工具,但允许的期限只有46天,而非80天。在那个年代,这对成年人来说也是艰巨任务,更何况是一个孩子。但Palle勇敢应征,并在数百个申请者中被选中。

1928年3月1日,Palle离开丹麦,借助铁路和蒸汽轮船旅行,新闻媒体一路作跟踪报道,从英格兰到苏格兰、加拿大、日本、苏联、波兰、德国……第44天后,他平安回到哥本哈根,受到2万人的热烈欢迎。随后,Palle把他的历险写成《一个童子军的世界环游》一书。2009年,《埃尔热:创作丁丁的人》作者Pierre Assouline对《泰晤士报》记者表示,埃尔热本人从未听说过Palle。

那为何欧洲媒体和一众“丁丁学家”会把Palle跟丁丁扯上关系呢?因为,Palle跟丁丁一样朝气蓬勃,脸上也有雀斑,鼻子略朝上,也有着一头不羁红发。甚至在他环游世界时,Palle就经常被记者们拍到穿着灯笼裤―丁丁的标志性服装。

去年11月26日,Palle逝世,包括英国《独立报》、《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个消息,标题都以“丁丁原型”、“丁丁灵感来源”等字眼来称呼他。

作者曾是记者,现为纪录片导演,纪录片作品《自梳》曾入围13个电影节,并获首尔女性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奖。

“丁丁之父”埃尔热

Hergé 1907 -1983

原名乔治・雷米,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比利时漫画家,世界著名连环漫画《丁丁历险记》作者。1924年,乔治・雷米开始使用埃尔热这个笔名。1929年1月10日,丁丁和白雪在儿童读物《二十世纪小伙伴》上诞生。《丁丁历险记》以冒险为主,辅以科学幻想的内容。

《丁丁历险记》系列漫画单行本

1930年 《丁丁在苏联》

丁丁作为一名报社记者被派往苏联。

1931年 《丁丁在刚果》

丁丁与米路来到热带雨林,无意间成为部族首领。

1932年 《丁丁在美洲》

从踏足芝加哥的第一刻开始,丁丁已经被匪帮牢牢盯着,正邪搏斗旋即展开。

1934年 《法老的雪茄》

丁丁第一次来到埃及,无意间发现犯罪集团的贼窝,与恶势力一次次周旋。

1936年 《蓝莲花》

丁丁在中东和印度破获了一个国际贩毒集团,当他去了上海,刺客早已恭候多时。

1937年 《破损的耳朵》

博物馆神像被窃后竟重归原位,丁丁很快发现是假的。丁丁首次踏足南美探案。

1938年 《黑岛》

丁丁第一次到英国,误打误撞之下发现一个伪钞集团的贼踪,勇闯黑岛。

1939年 《奥托卡王的权杖》

丁丁跟阿朗比克教授到东欧小国西尔达维研究印章。旅程竟以谋杀的布局开始。

1941年 《金钳螃蟹贩毒集团》

在水手尸体身上,警方发现罐头商标;一名找丁丁的人被绑架,丁丁勇闯北非。

1942年 《神秘的流星》

欧洲顶尖的科学家联同丁丁和哈达克船长组成考察队,到北冰洋寻找陨石。

1943年 《独角兽号的秘密》

丁丁在旧货市场购得一艘模型船,由此掀起了一场模型船争夺纠纷。

1944年 《红色拉克姆的宝藏》

丁丁和阿道克船长凭着谜语般的线索,在茫茫大海中,找船长祖先居住过的荒岛。

1948年 《七个水晶球》

一支考察队到秘鲁发掘古墓后,队员陆续染上怪病。

1949年 《太阳的囚徒》

图纳思教授被绑架,丁丁和老拍挡追踪来到南美洲的秘鲁,误闯印加王的神庙。

1950年 《黑金之国》

接连的汽车爆炸事件,触动了丁丁查根究底的神经,他远赴中东的石油产地追查。

1953年 《奔向月球》

图纳思正研制登上月球的火箭,丁丁获邀前往研究中心,参与这次升空大计。

1954年 《月球探险》

人类第一艘载人火箭载着丁丁和朋友们飞向太空,开始了登月旅程。

1956年 《卡尔库鲁斯案件》

故事最初在瑞士的莱芒湖,后来到冷战前线的博尔多利亚。

1958年 《红海鲨鱼》

营救被叛军的卡利斯酋长,丁丁再临中东。

1960年 《丁丁在》

丁丁得悉中国好友遇上空难,立即冒死到喜马拉雅山雪域找寻好友。

1963年 《绿宝石失窃案》

歌后一颗珍贵的绿宝石突然失踪,引起了一波波疑团。

1968年 《714航次》

丁丁和朋友们前往悉尼,误上被绑匪看中的百万富翁的私人飞机。

1976年 《丁丁与流浪汉》

为营救身陷囹圄的好友,丁丁一行流落森林。

神秘世界历险记篇5

步入电影院时,已有观众入座,我挑选的位置居中,身后整整两排早已坐满了小朋友。听到他们绵软轻密的话语,得知他们是韩国人。另有一对对情侣,手捧爆米花和可乐,一副天真期待的样子。我手中拿着3D观影眼镜,心里竟有些忐忑,同时亦心怀期待。影片开始,戴上3D眼镜,暂时远离繁杂琐碎的现实,眼前呈现出的是另一片栩栩如生的虚拟世界。

感由漫画到动画

实际上,与丁丁的邂逅并非源于这次电影。时间应倒退到我的童年,从一本捧在手心的小人书上算起。那时虽物质稍显贫乏,精神却觉得丰盛。我当时不识字,但却对书籍情有独钟。印象中是二层阁楼,尘埃在阳光的缝隙中飞舞,那个阁楼上的小房间成了我秘密的乐园。房间中一个斑驳落拓的书柜中,数不尽的陈旧书籍成了我无限的安慰。我就是在那一摞摞书籍中发现了“丁丁”。

那种小人书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如今,都是很金贵的。我牢牢地捧在手中,深深地被书中“丁丁”的一次次冒险所吸引。小人书是横版的小篇幅,拿在手里刚刚好,一页就三幅画,黑白的。我就在那个隐秘的阁楼里读完了《独角兽》、《克拉姆》、《黑岛》、《红海鲨鱼》、《七个水晶球》、《神秘的流星》、《奔向月球》……一本又一本,忘却了时间的流逝。然而时间却是真实流逝如同白驹过隙,转眼,童年已变为记忆,而彼时的漫画如今竟也被拍成电影,这实在让人在激动之余不免感到一阵惘然。

感我们的小英雄――丁丁!

《丁丁历险记》是由比利时画家埃尔热于1929年创作的。从那时起,这个身穿标志性蓝色毛衣、棕色马裤、头发微微向上翘的“洋葱头”小男孩“丁丁”,便带着他忠诚的爱犬“白雪”踏上了层出不穷的冒险之旅。他们时而漫步在野性粗犷的非洲草原,时而步入一片银白的极地冰川,转瞬,墙壁画满古老神秘的壁画和深埋宝藏的埃及墓穴又令他们胆战惊心。而地球又怎能局限住丁丁的步伐,连月球上都遍布他们的足迹――在漫画中“丁丁”成为登上月球的第一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1934年,他还到访过被欺凌和误读的中国。身为揭露事实真相、敢做敢为的记者,丁丁在这一刻没有忘记担负在肩上的使命,他义无反顾地揭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阴谋,也让西方重新认识了东方世界的真实面貌!我们不得不为丁丁欢呼!

感步步惊心,华美盛宴

让我们再次把视线回归到电影本身,同时,也让记忆缓慢地带我穿越回电影院那短暂的105分钟。是的,仅仅一个多小时,可是这每一分每一秒带来的震撼和感动却是无可比拟的!从影片开始,一种紧张局促的氛围便浓浓地笼罩在四周,伴随着节奏强烈、神秘不安的音乐声,在黑暗之中,丁丁从漫画里一跃出现在触手可及的眼前,使人们沉浸在美好的童年记忆之中。高超先进的“表演捕捉+CG动画”技术让你目不暇接。整一部影片,观众几乎是张着嘴观看整场,在内心的雀跃与重温儿时旧梦的感动中结束!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动画的导演正是曾经执导过《侏罗纪公园》、《E・T》等一系列经典影片的斯皮尔伯格!我想,一位优秀的导演,配上环环相扣、步步惊心的剧情,再加上儿时记忆的温情回顾和炫酷的动画特技,《丁丁历险记:独角兽的秘密》一定会带给你一次温馨又复古的华美盛宴!

花絮:

・ 《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曾因在《蓝莲花》中还原中国真实面貌,被宋美龄邀请来访中国,后因欧洲战争中断行程。

・ 该片荣获2011年 第69届 金球奖最佳动画长片。

・ 《丁丁历险记:独角兽的秘密》的姊妹篇,也就是续集《丁丁历险记:太阳的囚徒》将会在2013年上映。

・ 1976年9月29日,一尊丁丁和白雪的铜像在布鲁塞尔落成。布鲁塞尔是作者埃尔热的出生地。

・ 2012年1月10日,丁丁迎来了他83岁的生日!

神秘世界历险记篇6

这是一套高质量的少年百科知识读物,曾荣获“第十三届冰心图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引进版优秀图书入选奖”。

严谨的体例和丰富的信息

通览全书,我们可以发现,世界与历史是这套丛书内容的两根巨大的坐标轴,在纵横坐标之间,我们可以依次探寻到宇宙与星系、森林与海洋、史前与现存的动植物、古老灿烂的史前文明与黑暗的中世纪欧洲、改变世界的探险与推动历史的发明等多座知识宝藏。

而每分册中,都采用令人眼睛一亮的小问题式的章节目录,系统地勾勒出要介绍的知识内容的整体轮廓,使我们在阅读中全面掌握关于这个世界的万物及过往的相关知识,学会用多重视角来看待这个丰富无比的世界,学会用一种整体和系统的思维来解读丰富的信息,而这些远比仅仅让我们知道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要重要得多。

生动的细节和精美的图片

无论是英国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还是现代人所津津乐道的“知识改变命运”,都告诉我们知识是何等重要。阅读,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但如果是缺失了人文情怀、历史视野、科学精神的知识,它只能是僵死物,无法传递人类认知世界的精神印记。

我们接触的百科知识丛书,通常都是简单地给我们描述“什么是什么”,而“少年阅读新视野”系列丛书则侧重于分析还原“为什么”:为何木星上的风力如此强劲?为什么蘑菇总在一处生长?为什么红海很有可能会变成大洋?为什么埃及人建造金字塔?中世纪的年轻人怎样才能成为骑士?为何是北欧的海盗发现了美洲?人们怎样才让飞机飞上天空……这种形式,既避免了单纯罗列资料的枯燥,又使得读者寻根究底的兴趣得以满足。

神秘世界历险记篇7

《海底两万里》不仅让人认识了这些勇敢、执著、真诚、阴郁的人,也游览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等七大洋,欣赏到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海底两万里》富含地理、生物等知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阅读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感悟,欢迎阅读!

阅读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感悟1一直以来我非常想仔细的阅读这本《海底两万里》的书,今天妈妈帮我实现了这个愿望。一拿到书,我一头就扎到里面,被里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着。

这本书里讲述了几位勇敢的探险者们,他们乘坐着梦想中神秘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勇敢的出发了,也拉开了他们在海底两万里探险的序幕。

正当面对很多艰难考验时,他们没有像别人一样方寸大乱,落荒而逃。而是选择了沉着、冷静的去面对,想办法去客服,因此,他们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最艰险的一次是他们遇到了八条可怕又巨大的章鱼。它们蠕动着柔软肢体,让那些巨大的吸盘吸附。

在潜水艇的四周,张开它那可怕、看上去像是无边黑洞一样的嘴巴向探险者们袭来。看到这里,我不禁的屏住呼吸,心也提到了嗓子眼,深深的为他们捏了一把冷汗,担心他们会就此葬身鱼腹。当我看到后面,渐渐的我眼前一亮,被他们的勇敢和智慧、还有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折服。在经过了一整天激烈的战斗之后,他们终于赢得了这场人鱼大战的胜利,在他们为一位美国暨的朋友默哀时,我的心也跟着紧紧的纠结着,要是没有人为此牺牲该是多么美好的结局!值得庆幸的是探险家们凭着他们的努力,还是优异的完成了这次神秘而又极具意义的海底探险,为他们的海底旅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通过这本书里的故事,我深深的感觉到,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你遇到的是怎样的困难,只要你孜孜不倦的努力,向着理想而前进,你就有可能会成功。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的,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时也许还要有所牺牲。但我们要像那些探险家们学习,拿出自己的勇气,勇敢的去面对。

拨开布满靳刺的林荫道,前面就是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到那时你还会后悔你的牺牲,惋惜你的冒险,叹惜你的付出吗?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相信自己就是胜利!

阅读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感悟2在近两周,我看完了一本名叫《海底两万里》的书。它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也是中外名著榜中榜的第一辑。内容丰富有趣,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善于用凝练、概括的名言名句提纲挈领、启迪心智。可以让你百读不厌,尽情地享受自然的神奇力量。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法国阿龙纳斯教授、康塞尔和内德·兰德在捕捉海洋大怪物的时候不慎落水,而又登上了“大海怪”。其实,人们说的“大海怪”就是一艘大大的潜水艇,叫“鹦鹉螺号”。里面有一位神秘的人物——尼摩艇长。在“鹦鹉螺号”里生活时,带着教授三人,几乎环游了各个海洋,后来,他们几经坚险,终于逃脱,将这一海底秘密公之于众。

从《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中,我读到了许多我不了解的地方、知识、内容,也读懂了这些内容。比如亚特兰蒂斯、面包果树、西米树等等,一开始都是我心中的谜,但是后来,钥匙就自动送上门来了。这本书风味有趣让你百读不厌。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就算是尼摩艇长了。他是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的人,他因仇恨就永远远离陆地,然后用聪明才智造了一艘绝顶棒的潜水艇,并起名为“鹦鹉螺号”,接着就成了海洋的主人,一直生活在海底。然而他还是那么善良,送给采矿人钻石宝物,并帮助采矿人逃离要进大黑鲨肚子的一幕等。虽然尼摩艇长在与世隔绝,但他心中仍有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弱者的同情。

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人类的智慧、善良和勇敢。记得有一天上午,我和吴紫怡因紫珊的作业问题意见不一,吵了起来,还为这事我俩说要绝交。当天下午老师们交给我很多任务,我忙得团团转,直到妈妈来接我还没完成,我只好到处请同学帮忙,可同学们不是没空,就是家长来了。

这时紫怡站了出来,无怨无悔的将我剩下的工作完成的井井有条,我非常惭愧,想和紫怡道歉,又不好意思说出口。在我准备回家时,紫怡对我伸出了手,说:“和好吧!”我和着微笑紧紧握着她的手点点头。这让我想到生活中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即使别人误会了你也不埋怨;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对待别人。

从《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中,尼摩艇长告诉我们: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无论与谁有多大的仇恨,你都可以随时随地去帮助别人。

阅读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感悟3这个寒假,我读了《海底两万里》,它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尔。凡尔纳的科幻三部剧之一。这部小说离奇曲折,将丰富的科学知识与生动的奇妙幻想完美融合,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

故事讲述阿隆纳斯教授偶然成为“海怪”鹦鹉螺号潜水艇的“囚犯”,结识了生性孤傲的尼摩船长,从而开始从太平洋经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所经历的一系列传奇经历。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大海的知识,带我见识了神秘的水下森林,令人胆寒的珊瑚墓地……但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尼摩船长。他身份神秘,性格孤傲;他热爱海洋,把大海当成家;他发明了神奇而强大的鹦鹉螺号,创建了水下之家。我尤其佩服尼摩船长敢想敢做的精神,他绞尽脑汁让潜水艇更强大,努力让自己适应海上的生活,从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人类不断发展进步。

今年2月,有现代钢铁侠之称的埃隆。马斯克震惊世界。他实现了人类现役运力最强火箭“重型猎鹰”的成功首飞,并完成了一级火箭的回收。在这为世人所瞩目的成就背后,是他一直坚持的“火星梦”。20x年,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火星梦创建了SpaceX公司。然而,登上火星的路并不好走。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被质疑,甚至负债累累,但马斯克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火星梦。他曾说过:“我不知道什么叫放弃,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死去。”这些不言放弃的神人们,是他们让这个世界生机盎然。

平凡如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次攀岩,岩壁很高,让人头晕。可我对自己说:“加油,你一定能行的!”我一步步努力地向上爬,一路给自己打气,汗浸湿了衣服,手磨出了水泡,但我毫不畏惧,终于爬到了顶点。那时,我真为自己感到自豪。

《海底两万里》让我看到了人类的勇敢和坚持。爷爷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有勇气去坚持,我们的努力就一定不会白费,我们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辽远而清晰……

阅读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感悟4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是一本科幻小说,讲述了凡尔纳与鹦鹉螺号一起去探险各地,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给那些对海底不懂得的人们讲述了海底的奇妙。也介绍了许许多多的鱼类和珊瑚等一些海底植物,给了读者们一种流连忘返的心情。

我随着作者一起去探索者海底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故事是要从1966年说起,当时海面上传出非常可怕的故事,又经过一些人的炒作引起全世界轰动,大部分探险家纷纷来到这里,想一探究竟。

凡尔纳他出生在一个政治家庭,但是凡尔纳他生性好玩,长大后想但一名探险家,但是他的爸爸非常反对,想要他的儿子继承他的事业,当他听到了这件事之后也匆匆的赶了过来。

他与同伴在寻找的过程中不幸遇到了暴风雨把它称作的船给吹翻了,在那个之前他已经和那个怪物碰过面了,他也很奇怪,那个怪物的身体很坚硬,不论他们用什么东西去扔都被弹开了,但是暴风雨过后,这个怪物救了他,其实这个怪物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只是当时当地的人们没见过他,不认识,这个被人称作为怪物的东西就是一艘潜艇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去各个地方探险的潜艇,全身是由钢板构成的。

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随暖流来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涡中。整个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博斗,反击土著人的围攻等等。但在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行为。

整个鹦鹉螺号的航海路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他还说出了自己的爱好即便被限制,还是不放弃,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就早在1966年凡尔纳就做出了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我自己也难道不应该也向他一样坚持自己的学业梦想呢?

阅读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感悟5我喜欢蓝色,因为它是海的顔色;而海是神秘的。《海底两万里》这篇科幻冒险小说出自于儒勒·凡尔纳,他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他自幼酷爱科学,又喜欢幻想,但他在大学学的是法律。他原本打算毕业后当律师,因偶然结识了著名作家大仲马,在后者的鼓励下,转而走向文学创作之路。作者却能一口气公开海的很多秘密,我很佩服这本书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主要说的是阿龙纳教授和他的两个同伴受到船长尼摩的邀请坐“鹦鹉螺号”(潜艇名)在太平洋、珊瑚、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底遇到的惊险故事。还经历了搁浅、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写了阿龙纳斯、康赛尔以及尼德兰因偶然他们来到了“鹦鹉螺”号上。尼摩船长带他们去海底森林打猎、穿过瓦尼科罗群岛、在深海举行葬礼、锡兰岛的采珠场看看……最后阿龙纳斯、康赛尔和尼德兰逃出“鹦鹉螺”号,“鹦鹉螺”号被卷入漩涡中,之后无人知晓。

我最喜欢本书的第三十章《缺氧》,这章让我是又紧张又感动。紧张是因为“鹦鹉螺号”当时被一些大冰块压在了海底,需要有人工凿冰才有一丝生机,但空气又不多了,该怎么办呢?我的心都揪起来了。感动的是因为鹦鹉螺号周围的冰被凿的差不多可以动了的时候,“我”却因为受不了潜艇内大量的二氧化碳,晕了过去,但因又得到了新鲜空气而清醒过来了,是到了水面上了吗?不是,是奈德兰和康塞尔他们牺牲了自己来救“我”,把氧气箱里最后的一些氧气留给了“我”,这种舍已救人的精神让我很感动。

这本书里有四个主要人物,分别是:镇定的“我”阿龙纳教授;“我”忠厚的仆人康塞尔,急躁的奈德兰;知识渊博的尼摩船长。我最喜欢的是急躁的鱼叉手奈德兰,叉鱼的命中率几乎能达到100%,还有他虽然急躁,但有危险时却能冷静下来。

在《圣经》中有个问题:“谁能测知深远的最深处呢?”当今世界上,只有两个人有权回答: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

神秘世界历险记篇8

>> 纳粹德国的“恐怖寡妇” 纳粹德国的“完美新娘”计划 纳粹德国的超级武器 纳粹德国的禁烟运动 纳粹德国的秘密登月和登陆火星行动 试论纳粹德国推行反犹主义的原因 简析纳粹德国的绘画运动 裘法祖在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绝育法》新探 纳粹德国曾制造“完美新娘” 纳粹德国为何没能造出核弹? 专为纳粹德国培养装备甲兵的秘密学校喀山坦克学校 浅析二战前夕美国对纳粹德国的绥靖政策 纳粹德国悬赏五百万抓捕的美女间谍 纳粹德国的导弹试验场及地下工厂 纳粹德国“排犹”政策的演变过程分析 纳粹德国闪电战战术形成的主观原因 纳粹德国丧心病狂的“完美新娘”计划 以纳粹德国为例论极权主义的起源 国内外学术界对纳粹德国妇女政策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纳粹德国的寻宝行动 纳粹德国的寻宝行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贾少龙")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纳粹德国考察队远赴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军队曾经横扫欧洲,“闪电战”使波兰、法国等欧洲传统陆军强国措手不及,先后沦陷在德军的铁蹄之下。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领导核心,除了在战争史上留下了血腥的记录,还对星象、玄学等内容表现出高度的痴迷,在这种痴迷的带动下,希特勒和他的纳粹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一系列的寻找宝藏或超能力的活动。

寻找圣杯的下落

1934年,纳粹党卫军头目希姆莱根据北欧的神话,重建了一座三角形的城堡――维威尔斯堡。城堡内有高深难懂的鲁尼文文字和神秘玄虚的“e”图标,这些都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和景象。这座城堡位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希姆莱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建造一座城堡作为纳粹党卫军的全国圣堂呢?传说17世纪之时,该城堡附近森林茂密,先后有数千名女巫在这座城堡之中被折磨虐杀而死,这些女巫的灵魂一直留存在这座城堡之中,形成了很强大的黑魔法。正因如此,希姆莱才选择在此处重建城堡。希姆莱还根据古代英国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传说和故事,在维威尔斯堡的地下室修建了一个大厅,大厅内存放12个基座,分别对应了纳粹党卫军的全国12位领袖,而他就如亚瑟王一样,位于至高无上的中心,带领这12位领袖一起征战世界。

在这座城堡之内,除了骑士之厅,还有神秘的圣杯堂。圣杯是西方基督教传说之中的圣物,可以说是基督教世界中最具传奇色彩的物品。围绕着圣杯,也有种种传说。一种比较流行的传说就是圣杯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所使用的杯子,在最后的晚餐中,耶稣与其12位门徒围坐在桌子周围,而桌子上却空无一物,耶稣用自己的身体变成了食物,用自己的鲜血变成了酒水供大家享用,这就是基督教圣餐仪式的由来。圣杯后来被约瑟带入英国的格拉斯登堡,自此以后,圣杯的下落就成为了一个谜团。传说圣杯可以赋予使用它的人强大的神力,尽管这只是传说故事,希姆莱本人却对此十分痴迷,并且开始在欧洲范围内寻找圣杯。维威尔斯堡内的圣杯堂,也是希姆莱为了存放圣杯而专门建造的。

希特勒与希姆莱一样,对圣杯的传说深信不疑,希望借助于圣杯的神力统治整个世界。他曾先后多次派人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圣杯的下落,在寻找圣杯下落的纳粹分子中,比较著名的是纳粹考古学家奥图朗。奥图朗到法国的蒙瑟乔地区寻找圣杯的下落,那里曾是法国清洁教派的大本营。由于被控告崇拜恶魔,1209年,清洁教派被罗马教廷派出的3万十字军所剿灭。在清洁教派被剿灭前,4名清洁教派教徒携带清洁教派的圣物逃出了蒙瑟乔地区,传说这4名教徒身上就携带了圣杯或者有关圣杯的线索。奥图朗对此深信不疑,坚持在法国蒙瑟乔地区进行考古发掘;他在给纳粹中央写的信中也坚信圣杯就在他所发掘的蒙瑟乔地区,并且即将被发现。1939年,就在挖掘过程中,奥图朗离奇失踪。两个月之后,人们在阿尔卑斯山中发现了奥图朗的尸体。有人说奥图朗是被党卫军秘密处死的,但是马上有人否认了这种说法,而奥图朗的寻宝过程也成了一个历史的谜团。

命运之矛――朗基努斯之枪

希特勒本人除了对圣杯痴迷,还对另外一件圣物抱有类似疯狂的执著,那就是朗基努斯之枪,也就是传说之中的命运之矛。命运之矛也是一件与耶稣相关的基督教圣物,传说它就是刺入耶稣胸膛的那柄长枪,拥有这柄枪的人将免于死亡并且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这柄枪的几位拥有者也给这柄枪带来了无穷的神秘感。传说君士坦丁大帝、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查理・马特、查理曼大帝等人先后拥有命运之矛并开创一代基业。希特勒从小生活在奥地利与德国边界地区,曾游览过维也纳博物馆,对朗基努斯之枪十分着迷。他开始钻研有关朗基努斯之枪的历史,通过研究从3世纪到10世纪的历史,他相信从君士坦丁大帝到查理曼大帝,很多历史伟人都是因拥有命运之矛而开创一代伟业。 希特勒

后来,希特勒逐步走上了纳粹的统治舞台,并且出任国家总理;在德国总统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又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家总统,成为集党政军权于一身的国家最高领导。这时的希特勒依然对朗基努斯之枪抱有极大的兴趣。1938年,德国先后吞并了苏台德区并与奥地利合并,希特勒本人迫不及待地来到维也纳,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朗基努斯之枪。随后的10月13日,他派出了最精锐的装甲部队,用装甲货车将朗基努斯之枪运送到凯撒大教堂。1945年4月30日,朗基努斯之枪被攻破教堂的美军获得;后来,朗基努斯之枪被艾森豪威尔将军送还给维也纳博物馆。事实证明,希特勒梦寐以求的圣物并没有保住他的第三帝国。

寻宝的神秘之行

希特勒、希姆莱等纳粹高层还对日耳曼人的起源抱有极大兴趣,他们认为日耳曼民族是雅利安人的后裔,希望在全世界范围内找寻到纯种的雅利安人,并相信纯种雅利安人会拥有无穷的神力来帮助他们取得战争的胜利。希特勒与希姆莱相信,在中国地区居住的人民可能是雅利安人的后代,在地区存在着一个沙姆巴拉洞穴,而沙姆巴拉洞穴里面拥有一个世界轴心,这个世界轴心拥有神力甚至可以操控时间。为了寻找这个洞穴,纳粹党卫军头目在希特勒的授权之下,于1938年派出了一支探险队。这支队伍以纳粹博物学家恩斯特塞弗尔为首,囊括了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昆虫学家和地理地球学家。这支探险队经过长途跋涉,于1939年来到地区,他们受到当地领主的热情款待。此后的数月之间,这支探险队对的民风民俗、地理地貌以及民族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和全面的研究,录制了长达3万米的电影胶片。1939年8月,探险队离开返回德国,他们受到希姆莱等人的热烈欢迎,第一次考察活动也受到了纳粹高层的充分肯定。但是,探险队并未找到纯种的雅利安人,当然也没有找到传说之中的沙姆巴拉洞穴。

随着时间的推移,1941年12月底,德国经受了二战以来首次大的挫败,50万士兵、1300辆坦克、2500门火炮折损于莫斯科城下,这就是著名的莫斯科战役。之后的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德军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斯大林格勒战役没有像希特勒想象得那样顺利,德军没能迅速拿下斯大林格勒反而陷入巷战的泥潭。斯大林格勒仿佛成为了不可攻陷的堡垒,双方近两百万的兵力投入也让这座苏联南部城市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的炼狱。之后,德军开始慢慢陷入被动,德军参谋部更是对此一筹莫展。与此同时,德军在北非战场也陷入鏖战并且节节溃败。 探险

此时的希特勒开始寄希望于玄学来挽救溃败的局面。1942年11月28日,希姆莱拜见希特勒,递交了一份长达数千页的报告;希特勒与希姆莱进行了长达6个小时的单独会谈。这份报告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诧的建议,即马上派遣登山队员和学者组成探险队伍再次赴考察并找到沙姆巴拉洞穴,以求借助世界轴心的力量回到过去,纠正德军在东欧战场以及北非战场的错误决定来重新改变战争,以帮助希特勒取得胜利。希姆莱顽固地相信,地球轴心必然存在并且可以使德国回到战果辉煌的1939年。

关于沙姆巴拉洞穴的传言固然神秘,但于1943年1月出发的探险队更是成为了神秘的焦点。这支探险队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从德国柏林出发,他们携带德国第一次探险指出的沙姆巴拉洞穴的位置,开始了他们的探险之旅。这支队伍由来自奥地利的狂热纳粹分子、职业登山家海因里希・哈勒和希姆莱心腹彼得・奥夫施奈特作为领队。1943年5月,探险队在英属印度被捕入狱,之后的事情就鲜有记录了,只是知道他们后来越狱并且成功到达,此后又发生了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团。战后的1948年,到达首府拉萨之时,整个队伍只剩下了哈勒与奥夫施奈特两人;其余队员去了哪里,他们看到了什么,都成为了历史之谜。有人说他们到达了沙姆巴拉洞穴并且找到世界轴心,但是不懂得如何操控,但是这些都随着他们的去世而无法得知真相。

迷恋占星术

神秘世界历险记篇9

人与大自然的斗争,能显出人的力量和智慧;对成人而言,生存的技能和生存的体验可以靠常识和经验来加以解决,而对儿童而言,很大程度上就需要依赖阅读来加以解决。这套畅销的韩国版的“生存特级体验丛书”,就是给孩子们提供的一个历险的场所和机会。

和成人相比,儿童对生存的历险更怀有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兴趣,因为他们就像羽毛未丰的鸟儿一样,还不能亲自去体验,亲自去翱翔,所以他们对那些神秘的大自然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这种在阅读上的偏好,实际上就是他们心灵的一种需要了。这套韩国版的畅销丛书,是由《海洋历险记》、《草原历险记》、《火山历险记》、《西伯利亚历险记》四本组成的,它们应该属于科普漫画书的范畴。在每本书中,都有几个性格鲜明的主人公,他们都会因为一次偶然的机遇而不得不进入一种险象环生的情景之中,他们的毅力、他们的技能、他们的精神和他们身心都将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但他们如何摆脱困境以及他们的命运如何,并不是读者真正关心的问题,读者关心的是:他们遭遇了什么。

现在的科普书越来越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了,这是一个全球化的趋势。从本质的意义上说,科普的东西应该是一种精确的,抽象的、生硬的,冰冷的知识。但是,现在的科普书已经开始和其他的文学艺术形式接行了嫁接,所以,它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这套科普漫画书的主题是历险,它吸引读者眼球的首先是趣味性,因为它借助了漫画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众所周知,漫画最大的特点就是趣味性,如果没有趣味性,那么漫画这种艺术形式的精髓就不存在了。其次,这套书的特点是可读性。我说到可读性,就是指它本身的故事借助了历险小说表现手法。这种表现的模式,会让我们想起英国作家戈尔丁的《蝇王》和英国另一位博物学家和作家威勒德・普赖斯的《哈尔罗杰历险记》。但不同的是,该书是科普漫画书,它承担着给读者传达科普知识的责任和使命,因而它带给读者知识方面的含量要比普通的历险小说要高得多。

《海洋历险记》通过多利、莉娜、老爸的遭遇和经历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实用的答案。草原(这里指的是非洲大草原)一望无际,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人如何小心翼翼地脱险并顺利地到达自己的目标,在《草原历险记》中的多利、莉娜和梦治会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

这套“生存特级体验”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知识、趣味和艺术的享受,它和心灵的需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灵需要。他们像小鸟一样,虽然还不能向着自己的方向和目标飞翔,但是,他们阅读的轨迹以及他们充满渴望的目光,已经开始向着那些未知的神秘的世界开始飞翔了。

神秘世界历险记篇10

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以及他顽强拼搏的精神。他是第一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3个多月的航行,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大陆乘船向西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探险,是一个充满着多少惊心动魄的字眼,这个词语,鞭策着人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一一走向自己所崇拜的事业。我国古代就有“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徐霞客踏遍青山”,“尧茂书漂流长江”,“余纯顺徒步走中国”等许多骇人听闻的故事。但是探险的意义在于什么呢?

“探险”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活动,富有刺激性,她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能证明生命的价值。在我所学过的课文中,有许多都是因为去“探险”而死的。但也有的是在险境待过许多年才熬过来的,就拿鲁宾逊漂流记来说吧!鲁宾逊也不是在无人的荒岛上熬了28年吗?他为什么就会那么乐观?像美国的“挑战者”号,在1986年1月28日,在第十次发射升空后,突然爆炸。但他们也为国家奉献出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