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对对联十篇

时间:2023-04-06 12:52:54

自动对对联

自动对对联篇1

关键词:自然灾害;应急机制;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增多、影响的范围广泛、造成的损失严重。为更好地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我们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对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实现科学高效的指挥决策、快速有效的应急救援以及准确及时的灾情评估,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机制的建设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始于2003年的“非典”。“非典”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无论是雪灾还是洪灾,其中最重要的是气象预警。2008年南方雪灾之前,我国的气象预报系统应该就有雪灾天气的预警,早就应该在雪情造成灾害前期,通报可能出现的灾情,让各地区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做到有备无患。《突发事件应对法》专门规定了突发事件的检测与预警制度,该法第42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当然,灾情的提前预警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以及统一的系统数据分析。

2、一些地方政府应急反应速度滞后。人们本来有理由期望,经历过1998年的抗洪救灾和2003年的“非典”,政府的救灾应急能力应当有所提高。但事实是,相关应急预案似乎没有及时启动,不少应急管理机构在灾情出现几十个小时后还不能掌握基本情况,灾害现场几乎没有什么公共服务。比如,数万人聚集火车站几天,政府除了维持治安之外,没有及时采取什么有效的疏散、救济措施。这与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仅以经济指标来衡量政府官员政绩的畸形政绩观有很大的关系。

3、有关部门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无论是灾害预警还是灾害的应急处置都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有效沟通、精诚合作。《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将“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规定为“工作原则”之一,并专门规定了“灾害信息共享”。但是,在灾情初发之时,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却做不到自主而灵活地快速应对、相互积极配合,从而尽可能减少民众之苦,只有等到中央或上级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才能快速行动起来。此外,2008年冰雪灾害还暴露出气象部门和电力部门缺乏有效沟通,气象信息未能对电力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4、社会自我救助体系过于幼稚软弱。遇到突发事件时,中国政府的社会组织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是强大的,我国渡过和战胜过1998年洪水、2003年“非典”等多次大的危机。但是,政府强大的能力后面,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力量和民间组织的弱小。目前,我们的救灾抗灾方式仍处在“强政府-弱社会”模式之下,只有自上而下的政府纵坐标,而缺乏自左向右的民间横坐标,无法形成更加有效的救灾网络。由于组织资源匮乏,社会日常必要的民间救助活动就无人承担。一旦遭遇严重灾害,这种匮乏的严重后果就暴露无遗。在发生较大灾害时,通常会有一些热心机构,尤其是新闻媒体发起组织捐赠、救助活动。但这类活动都是临时的,组织者虽很热心,却缺乏必要

的专业技巧。由于临时凑成,其信誉也容易遭到怀疑。

二、自然灾害应急机制的完善

1、航天信息部门应发挥空间基础设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独特优势。与其他手段相比,空间基础设施具有反应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等特点,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应急响应能力方面,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和导航定位技术,可以迅速获得灾害范围、位置和受损程度等灾情,为救灾人力和物资的投放提供指挥决策支持。重大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地面基础设施严重损毁,交通、电力和地面通信中断,致使灾情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卫星应急通信此时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8年6月14日,日本发生7.2级地震,通过S频段多媒体广播卫星和地面专用预警系统,日本政府提前10秒发出预警,为市民赢得了宝贵的逃生时间。在对灾害管理的持续性、动态性和广域性需求方面,通过气象、光学和雷达等卫星,可以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的大范围观测,获取灾害的形成发展路径以及动态变化等信息,及时提供灾情监测和灾害影响数据,为准确评估灾害损失提供科学依据。例如,气象卫星能够观测全球各地发生的台风,并对其强度、影响范围、降雨量等进行有效监测,据此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大大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

2、新闻部门应强化突发自然灾害报道意识。要克服重重困难,投身抗灾救灾的各项活动,积极宣传抗灾救灾中的干部群众先进典型。让人们感到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灾民并非孤立无援,让人充满希望,增强战胜自然灾害的勇气与信心。突发灾害事件由于事发突然,往往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段时间人们的关注焦点,对于媒体而言,这也是很能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个看点。如果媒体能快速、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深入报道,就很容易赢得读者,抓住他们的心。如果再能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受众,就能圆满地完成媒体的神圣使命。灾害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与人为事故,这些事件往往难以预料并可能危害国家与社会的安定,具有公共危机性质。因此,对灾害事件的报道不但是对新闻媒体的重大考验,也能反映一个国家面对公共危机时的媒介应对机制。更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在报道灾害事件时所把握的“度”对化解危机,变危险为转机具有重要意义。新闻媒介在报道灾害事件中须正确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在对灾害事件的应对机制上须做到第一时间、真实、迅速的报道灾情;第二,对灾害事件的报道应在尊重事实的原则上弱化对灾难场面的过分展示,强化展示应对危机和处理灾情的事件经过;第三,从操作层面看,在灾害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应当注意采访的方式、角度与内容;第四,灾害事件报道内容要注重做到“灾情”、“灾民”、“救灾”三个对象间的相互平衡。灾情是事件本身,作为事实的灾情首先是人们最需要了解的基本信息。

3、政府部门应积极制定灾害应急预案,科学处理突发自然灾害。要建立延伸至基层、具有区域和行业代表性的、真实高效的重大事件和复杂情报传递与预警机制,实行纵向领导,直接对党中央、国务院负责。进一步强化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使其能够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依据宪法、法律和有关预案,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危机的事前预防。“危机管理的关键是危机预防”,最有效的危机管理不在于危机形成和爆发以后的干预和补救,而在于事先消除可能导致危机的各种可能性,从源头上防止危机的形成和爆发对于管理着13亿人口的中国政府,‘未雨绸缪”则更显关键。灾后重建,要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把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和意识放到首位。政府应对本次雪灾进行全面的总结,加强对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减少发生灾难的可能性,降低灾难可能带来的损失。二是建立统一协调的公共危机管理部门。各部门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已无法有效应对紧急的危机事件。为达到政府资源的最优整合,一个专门的、能统筹负责公共危机管理的政府部门成为必需。我国建立危机管理中的协调机制,可以参考公共危机管理较成熟的国家。从全球看,中央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比较成熟的有三种模式:(1)美国模式。其总特征为,“行政首长领导,中央协调,地方负责”;(2)俄罗斯模式。其总特征为,“国家首脑为核心,联席会议为平台,相应部门为主力”;(3)日本模式。其总特征为,“行政首脑指挥,综合机构协调联络中央会议制定对策,地方政府具体实施”。笔者认为,我国更适合借鉴日本模式,既国家主席为领导抗灾救灾的核心,国务院综合协调各权利部门,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对策,各地政府执行实施决策。三是加强危机预警的建设,重视灾难应对演习。我国更要尽快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信息共享机制。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制定重大气象灾害的政府专项应急预案,构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社会联动机制,加快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形成和建立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实时充分共享的信息交换机制。四是加强国民危机意识教育。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不可否认,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我们的安全教育却严重缺位,危机意识也相对低下。早在2005年8月,由北京专业调查公司的《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的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民中有40%不知道哪里有避难场所,更有近70%根本没有想到过避难。

三、总结

应急机制关系着民生,关键时刻最能体现政府价值。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急机制已经成为维护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1)健全统一协作的自然灾害信息动态预警机制和信息制度;(2)建立应对灾害体系,提高民众灾害自救能力;(3)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4)切实抓好各类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红.从雪灾地震看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J].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对对联篇2

自开展“不忘初心、不忘初心”主题教育以来,我联系自身实际,对照检查如下:

一、遵守纪律

本人能始终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是大非不含糊,做到头脑清醒、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拥护中央做出决定的重大方针和政策问题。

二、党员意识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有时产生松口气的念头,致使某些细小工作做的不够实,不够深入,不够细致,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新形势下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影响了自身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忽视了自我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三、作用发挥

严格按照一名党员的要求,来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工作中做到用心开拓创新,去除畏难心理,以满腔正气,敢于担当,根据实际发展,用心思考新形势,应对新问题,不计较部门利益和个人得失,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发挥一名党员应有的作用。

四、担当作为

作为一名党员,在担当作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所以在工作、学习中比较盲目,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水平。

自动对对联篇3

关键词:低压备自投 串联方式 并联方式

中图分类号:TM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024-02

茂名臻能热电有限公司1×600 MW #7机组工程为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其厂用电380 V低压备自投装置采用深圳国立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SID-409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B型)”。#7机组厂用电380 V备自投装置采用母联开关替续控制(暗备用)方式。以#7机组380 V汽机段接线为例:#7A汽机变引自厂用6 kV工作7A段,低压侧接380 V汽机7a段;#7B汽机变引自厂用6 kV工作7B段,低压侧接380 V汽机7b段;380 V汽机7a段和380 V汽机7b段可通过041母联开关互为备用,母联开关与380 V汽机7b段之间有母联刀闸0411。详见一次主接线图1所示。

1 茂名臻能热电有限公司#7机组380 V低压备自投装置分析

(1)正常运行时:641A合位,441a合位,6 kV工作7A段通过#7A汽机变向380V汽机7a段供电;641B合位,441b合位,6 kV工作7B段通过#7B汽机变向380V汽机7b段供电;母联刀闸0411合闸,母联开关041断开,汽机7a段、汽机7b段通过母联开关041形成互为备用;装置上电后,汽机7a段、汽机7b段母线电压大于各自有压定值,装置开始充电,充电10 s后,充电完成,系统开始进入对故障监控状态。

(2)备自投切换逻辑:若汽机7a段母线失压或441a偷跳或641A偷跳联跳441a,在汽机7b段有压的情况下,跳441a,经母联开关041合闸延时,且满足汽机7a段母线无压检测条件合母联开关041;若汽机7b段母线失压或441b偷跳或641B偷跳联跳441b,在汽机7a段有压的情况下,跳441b,经母联开关041合闸延时,且满足汽机7b段母线无压检测条件合母联开关041。

(3)手动切换逻辑:手动切换有四种方式可以选择:串联方式、并联自动方式、并联半自动方式、并联失败转串联方式。考虑到#7机组6 kV工作7A、7B段同源,因此备自投的手动切换方式采用并联自动方式:检测母线电压与备用电源电压同期,在满足并联同期条件时,先合备用电源,再跳开工作电源。

(4)手动切换根据切换方向不同分为正切和反切。手动切换并联自动逻辑。

①正切模式1:在441a、441b合位,母联开关041分位,将切换开关打至“手动切换”,选择“模式1”,备自投装置检测到手动切换信号,检测母联开关041两侧电压满足并联同期条件后合母联开关041,合闸成功后跳441b,跳闸成功则切换完毕,跳闸失败则解耦合跳开母联开关041。

②正切模式2:在441a、441b合位,母联开关041分位,将切换开关打至“手动切换”,选择“模式2”,备自投装置检测到手动切换信号,检测母联开关041两侧电压满足并联同期条件后合母联开关041,合闸成功后跳441a,跳闸成功则切换完毕,跳闸失败则解耦合跳开母联开关041.

③反切模式1:在母联开关041、441b为合位,441a为分位,441a上侧有压时,将切换开关打至“手动切换”,备自投装置检测441a两侧电压满足并联同期条件合441a,合闸成功后跳母联开关041,跳闸成功则切换完毕,跳闸失败则解耦合跳开441a。

④反切模式2:在母联开关041、441a为合位,441b为分位,441b上侧有压时,将切换开关打至“手动切换”,备自投装置检测441b两侧电压满足并联同期条件合441b,合闸成功后跳母联开关041,跳闸成功则切换完毕,跳闸失败则解耦合跳开441b。

2 茂名臻能热电有限公司#7机组380 V低压备自投装置调试时发现的问题

(1)以#7机组380 V汽机段接线为例,调试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典型事故:

当441a、441b合位,分别对汽机7a、7b段供电,母联开关041分位,母联刀闸0411合位,备自投装置打至“闭锁”位。此时,手动断开母联刀闸0411,备自投装置检测汽机7b段无压,跳开441b,联合母联开关041,由于母联刀闸0411分闸,从而导致汽机7b段母线失压。

事故后分析:备自投装置中母线电压检测分别取自母联开关两侧,此时,汽机7a段的母线电压取值正常。由于母联开关041与汽机7b段之间还有一母联刀闸0411,导致备自投装置对汽机7b段母线电压的取值不合理,如若拉开母联刀闸0411,就使得备自投装置检测到汽机7b段母线电压为零,从而跳开441b,满足切换条件,合母联开关041。由于母联刀闸0411已拉开,使得汽机7b段无备用电源供给,致使汽机7b段母线失电。

综合以上事故以及其他试验,发现备自投装置有以下几个缺陷:

①备自投装置“闭锁”转换开关接入错误,导致无法正常闭锁备自投。

②备自投装置对母线电压取值点不正确。

③母联开关041与母联刀闸0411之间没有相应的闭锁逻辑。

④进行正切反切时,时常切换不成功。

⑤低压厂变高压侧开关保护动作无法闭锁备自投装置。

⑥没有低压厂变高、低压侧开关的高联低硬接线。

(2)针对以上发现的缺陷,进行了相应的技改:

①改正备自投装置“闭锁”转换开关的接入,保证了备自投装置动作的可靠性。

②备自投装置的汽机7b段母线电压取值取自母联开关041以及母联刀闸0411之间,导致无法正常地操作母联刀闸0411。现已将备自投装置对汽机7b段母线电压取值改为汽机7b段母线与母联刀闸0411之间,确保了备自投装置动作的准确性,

③增加了母联刀闸0411分闸闭锁母联开关041合闸的逻辑,修正了设计错误,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性

④母联开关上的备自投合闸时间设定有缺陷,最多999 ms,导致备用开关无法及时收到合闸命令,导致切换失败。现已联系厂家对备自投装置的合闸时间进行了修正,确保了正常切换的可靠性。

⑤针对#7机组低压厂变高压侧开关保护闭锁380 V低压备自投装置的缺陷,组织人员对#7机组所有的低压厂变加装高压侧开关保护动作闭锁备自投装置的连线,从而减少了设备风险,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⑥针对低压厂变高、低压侧开关没有高联低硬接线的情况,组织人员对#7机组所有的低压厂变进行了检查,并加装了硬接线,从而减少了设备风险。

3 结语

通过对茂名臻能热电有限公司#7机组380 V低压备自投装置工作方式的分析,明确了其正常运行方式、事故切换方式以及手动切换方式;在对其进行调试过程中,发现缺陷并针对缺陷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确保了备自投装置的安全运行,从而减少设备风险,提高低压厂用电的供电可靠性。

自动对对联篇4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教授式学习方式有一定区别,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能动作用,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式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概念的提出源于部分学者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质疑,他们认为教育并不只是为了向学生的记忆传播知识,更应该是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这些能力很重要,因为它们不仅是学生在规范学校学习的必要能力,更能够帮助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的漫长人生中不断丰富和更新自身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教育部相关文件也多次强调“我们要重视发展大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对技能和独立思考的研究,霍莱茨将其定义为“负责自身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表现在确定需求、设立目标、明确学习内容、选取合适的学习方法以及策略、合理控制进度、监督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威廉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控制学习的能力,主要涵盖学习管理、认知过程和学习内容三方面内容,这三个方面同时与学习行为、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环境对应,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具体体现为,要实现有效的学习管理必须依赖于对认知行为过程的合理控制;对认知过程的合理控制是学习管理的结果;对认识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要求学习者明确学习内容。”庞维国是国内研究自主学习问题较具代表性的学者,他认为“自主学习表现为学习者自主驱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内容、调整学习方法策略、管理学习时间以及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及社会环境这样的一种学习能力。从整个过程来看学习者能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计划、为自主学习行动做好准备,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学习进展以及学习方法进行监控、反馈、调节,并自我检查、总结、评价以及补救。如果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各方面都能自觉地做出选择并实现有效自我管控,我们就认为他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长期以来,有众多学者就自主学习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进行讨论和阐述,然而学界对于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这并不会阻碍我们把握自主学习的核心内涵。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能动地位,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包括: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可应用于该领域的认知策略,认知的知识与技能等。)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包括:设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策略、制定学习计划、协调认知策略、分配学习资源、对学习活动展开有效监控,使整个学习过程合理高效。

(二)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的新特征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互联网平台给学生自主学习带来更深刻的影响,对自主学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支持作用。互联网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机会,以及开放、自由、实用环境,能够激发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学生们的这种行为趋势形成了一种具有信息社会特色的现象,我们可将其称为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类信息服务系统,自主选择认知工具、设立明确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以交互的模式,自主驱动学习知识,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1.互联网为自主学习带来了空前的有意义的支持作用

这种支持不仅表现在互联网中蕴藏的丰富资讯矿藏、资讯传播时效性强、极大延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还表现在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学习时间、灵活选择学习空间、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自主获取学习资源等外在形式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支持表现在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地完成信息资讯的获取、自身知识结构的构建。

2.互联网扩大了资讯空间,丰富了信息传播渠道给学习

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机会学生在自主规划学习目标、自我组织学习内容及其结构、自我调节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等能力培养和习惯性养成方面,网络都能提供有效支持。

3.互联网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实现了实时互动性互联网上,资讯流通自由度高互动性强,学习者对资讯的选择有很高的自,并赋予学生随时对论题交流、讨论的权利,提高了网络媒介对学生的吸引力;互动的方式有教与学的互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人机互动。在互联网外语教学环境下,实时互动及其具有的实时反馈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效率。

(三)互联网使用行为对自主学习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用独特的信息资源呈现方式,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也为自主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更加高效、实用的环境。但是,互联网在积极影响之外,还有一些我们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第一,大学生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缺少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互联网使用经验,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就容易受到各种技术问题的困扰,这就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起到反作用,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学习者会感到灰心,挫伤了学习积极性。第二,互联网中资讯极其丰富,海量信息的鱼龙混杂和垃圾信息的轰炸,因为面临太多的选择,学习者常常感到迷惑,会觉得不知所措,容易迷失在信息海洋中。互联网的自由的信息环境,资讯传播去中心化,使得网络信息传播的失控和虚假不良信息的泛滥,容易给驾驭信息能力较弱的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第三,互联网上充斥的各类信息内容,尤其是通俗娱乐、网络游戏等,容易吸引学生眼球、分散他们的精力,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效率降低,甚至毫无收获;互联网环境以数字化、虚拟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任何互联网使用者都能以匿名的方式扮演多种虚拟角色,一些人无视对信息传播和人际交互的道德责任,容易对经验浅薄的学习者造成心理信任危机和学习障碍,使自主学习活动丧失其本身的意义。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亦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所需具备的个人素养。我们认为,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对自主学习产生的影响,克服负面效应,为自主学习营造积极学习环境和健康心态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其媒介素养间的关系

我们要帮助大学生克服在互联网环境对自主学习的负面影响,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需要从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入手。网络媒介素养源自媒介素养的概念,特指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媒介素养,这一概念随着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而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在我国,网络媒介素养相关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成为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何为网络媒介素养,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阐述。蒋宏大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1.网络媒介认知素养;2.网络媒介甄别素养;3.网络道德法律素养;4.网络安全素养;5.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6.网络发展创新素养;”李凯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含几种能力:互联网基本操作能力,对互联网资讯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批判能力、利用和创造能力。”黄峥老师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不仅指网民对互联网的认知、操作、创造能力,更是在意识层面的批判和创新精神,以及道德和责任意识。”通过学者们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涵几个核心内容:1.对网络媒介的基本认知;2.网络资讯的批判解读能力;3.媒介的使用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笔者认为,我们的工作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开展面向大学生的网络媒介基本知识教育

我们认为,这一点是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基础,包含“了解”和“使用”两个内容:了解是指对互联网基本原理、常识的了解,互联网的传播与使用与其它传统媒体有很大区别,对网络媒体的基本原理、运作常识不了解,就只能是互联网的被动使用者,更不可能利用好互联网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使用是指互联网操作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互联网媒体使用技能,使其具有较强的驾驭互联网技术的能力。

(二)积极引导大学生构建对媒介资讯的批判解读能力

互联网的开放、自由、交互性强、可匿名的特点,使互联网上充斥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互联网提供海量信息,可以通过文本、图像、音视频等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观点、立体式呈现,但无法完全客观全面地展现现实,信息制作、者不可避免的将自己所持立场或价值取向掺揉进传播内容;互联网中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往往缺乏条理、逻辑,难以辨识。这就要求大学生对互联网资讯不盲信、不盲从,秉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批判态度,培养自己对资讯的识辨和评价能力,使自己能够独立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评估资讯价值。学生能够利用和驾驭好互联网,也就意味着其具备了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基本能力。

(三)培育大学生对网络媒介创造性利用能力

自动对对联篇5

关键词:物联网 档案管理 档案数字化 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1-0211-01

随着全球一体化,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技水平的进步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作为一种集合了计算机科学、无线通信技术、数字电路等多种学科知识的先进技术手段,已经从日常起居、办公、商业活动,到军事领域等多方面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体会,就物联网技术在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问题作以下探讨与分析。

1 物联网技术概念及主要特征分析

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对物联网的定义缺乏统一的表述。但从该技术的应用特点来看,普遍认为:物联网是指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1]。在实践应用中物联网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首先,物联网的广泛性和时效性。广泛性是指物联网无线自动联网技术的传感范围具有广泛性特点,同时也指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比如目前的档案管理、教育、医疗、交通等各领域都已不同程度应用物联网技术。而时效性是指在应用物联网技术时获得的传递速度的快捷和感知的时效性。

第二,物联网的智能性和自动性。智能化是指应用物联网时可以对物品进行智能识别传递和控制,从而实现了信息处理效率的提高。自动性是从应用物联网技术对档案管理模式的改变,比如实现无需人员操作,全天24小时运转。

第三,物联网的包容性和创新性。物联网技术系统所包含的关键技术节点很多,比如射频识别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以及网络通信协议等,在网络载体方面也是多种多样,因而物联网将多领域、多行业技术融合到一起,体现了物联网的包容性发展。同时,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实现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融合,并将继续引领信息时代的创新和变革的步伐。

2 物联网技术在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档案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物联网技术是当前被广泛采用的主流技术之一。物联网技术在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促使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2.1 物联网技术促使档数字化管理的一体化

这里提到的档案数字化管理一体化指包含了文档一体化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构建两个方面。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档案工作领域能够为这两方面的工作创造更多的条件支持。

(1)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档案文档管理的一体化;物联网系统可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实现文件生命周期全程管理。同时,物联网能够有效促进档案室与档案馆的对接,实现档案的指向管理。通过物联网实现的档案指向管理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价值,从而促进了档案数字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化解了档案形成与移交等环节的矛盾。

(2)RFID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作用;电子标签信息容量大、使用寿命长,可重复使用,随着技术的完善与成熟,RFID标签将成为保存档案信息的优质载体。物联网系统自动采集的档案信息及人工录入的标引信息存贮于电子标签,并与电子文件系统相联系,便能够实现异构档案信息的整合。同时,电子标签标引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有利于避免数字化对档案实体造成的机械磨损和人为破坏。

2.2 物联网技术推动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智能化

物联网的智能化表现在物联网系统具有智能识别的功能,能够物联网可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能够有效地对档案信息进行快速识别,其主要表现在档案检索与档案清点以及门禁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1)档案数字化管理中RFID技术的应用;在档案检索过程中,RFID设备可以通过阅读器同档案实体中的电子标签进行对话,快速批量读取档案标引信息,并通过档案检索系统实现主题检索。RFID阅读器可以通过与柜架中的电子标签进行对话,帮助利用者快速找到所需档案。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可应用于档案清点工作,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

(2)物联网系统的智能识别功能及自助服务的可能性;在档案利用中,物联网系统还能够通过对数据库中信息需求与档案标签中的利用信息进行匹配,智能识别可供利用档案,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其智能识别功能可以同检索系统中的专家系统相连接,门禁系统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智能分析出利用权限,进而在自助服务系统中为其提供相应权限的检索服务,使之实现自助档案利用。

2.3 物联网技术促进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自动化

物联网技术应用带来的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自动化包括档案的自动形成和档案自动化管理两个方面。这种技术变革极大地解放了业务人员和档案工作人员,同时这种技术的应用还带来了档案载体的变革。

(1)物联网与档案形成的自动化;通过物联网的传感器终端,可以直接生成档案,而电子标签,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档案载体记录与存储档案信息,并具有即时性与动态性的特点。物联网技术通过电子标签生成的档案对存贮环境要求极低,因此,电子标签作为一种优良的档案载体将在档案工作,尤其是科技档案信息采集工作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提高档案工作的自动化水平。

(2)物联网对档案数字化管理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物联网感知层在档案管理中实时收集与反馈信息,与应用层系的交互,自动传递系统指令并处理信息[2]。其传感器节点可自动获取档案库房信息,并通过网络层与信息处理系统对话,如监测温湿度信息,通过信息的采集和反馈,再由系统向空调等温湿度调节设备发出指令,调控温湿度,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有物联网自动运行完成的,不需要人为的干预。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应用将对档案数字化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档案数字化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相信在不远的未来,物联网技术必将促使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自动对对联篇6

    一、目前互联网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集中统一的互联网管理机构,管理效率不高按照我国对互联网管理的相关法律,国务院信息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新闻出版,教育卫生、药品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保密、公安和国家安全等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对互联网信息内容实施监督管理。由此可以看出,仅对互联网的信息监管就有多个政府部门参与。在这种多元化的互联网治理体制下,各个管理部门仍按传统的职责权限分工,各自为政,多头执法,造成了多个部门职能交叉,权力冲突,结果是得实惠的就抢着执法,无利益的时候就退避三舍。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国家多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2011年4月为期两个月的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专项行动都是没有互联网管理长效机制,缺乏专职监管机构主动治理的表现。往往是网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损害了社会公众利益,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秩序时才由政府牵头,联合多部门进行治理,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跟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后面进行被动的治理。结果是加大了监管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没有协调统一和自上而下的领导管理机构,国家无法对互联网发展过程的全局性问题进行研究规划,难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建立互联网治理的长效机制。

    (二)网络相关立法滞后于网络的发展我国关于互联网的管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条例,涉及互联网信息服务,出版管理,传播文化,新闻着作权,电子商务,安全等多个方面。这些法律对规范管理互联网建设、正常网络的秩序、维护国家安全起到了积极重大的作用,同时也为网络管理相关部门提供了依法管理的法律依据。但相对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法律法规无论从立法还是立法内容都滞后于网络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随着微博、即时通信、社交网站、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应用创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这一问题就更为突出,经常出现立法后很快过时,或者网络法律法规无法规范时被动立法的状况,以至于一些虚假信息或网络活动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与互联网相关的社会教育引导不足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然而与此极不相适应的是互联网相关的教育引导培训严重缺乏。首先是现行的基础教育没有把互联网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和网络伦理道德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中,应试考试也很少涉猎。其次是现行的高等教育既未将相关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也几乎没有开展互联网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结果是社会上网络治理人才匮乏。再就是有些互联网服务企业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经济利益,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对接受服务的网民的网络道德教育漠不关心,引导教育措施缺失。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公民网络法制道德意识,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种网络虚假信息屡禁不绝,网络群体事件的频繁发生,这形式上似乎是某些网民网络素养的问题,其实是我们的教育培训引导不足的体现。

    (四)互联网应用创新快速发展,网络治理机制模式面临挑战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其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各种互联网应用创新技术层出不穷。以微博、即时通信、移动互联、社交网站等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正在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往方式,民众已不再把网络仅仅视为一个信息平台,而是把其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上虚拟社会已经步入现实社会,演变为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社会公共空间,面对互动性越来越强的网络应用,如果政府还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墨守现实社会的传统管理机制和模式,运用行政之力对互联网进行生硬的管理,既不会达到管理的目标也不会给互联网带来更好的秩序。这种治理模式也不利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更不符合我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二、互联网治理的机制与模式研究

    前不久,胡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由此我们不仅看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加强和创新信息网络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而且也明确了今后我国的互联网管理方向。针对目前网络管理的现状,我国互联网治理的机制与模式亟待完善和改进以下几方面:

    (一)尽快建立自上而下统一的管理机制目前我国对互联网的治理仍然沿用的是对待实体社会的管理机制,由管理实体社会的相应职能部门行使各自的行政职能,分散管理。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已很难对具有跨平台、跨行业特性的网络进行高效治理。在这方面有些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实际措施,可为我们借鉴参考。如新加坡的媒体发展局,韩国的国家网络安全中心,都是政府主导的互联网管理机构。但对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互联网体系庞大的我国,由一个办公室或者中心进行互联网监管是很困难的。我们需要对过于分散的网络管理职能集中合并,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统一管理机构,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政令统一,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这样既利于互联网发展的科学统筹,全盘规划,又可以使管理具有制度化长效化的保障,切实解决目前我国互联网治理职能重叠,权责不清,监管被动的问题。

    (二)政府监管与社会公众监督相结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安全的日益密切,世界各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监管正在不断加强。就是在一向标榜“互联网中立”的美国,政府不但从未放弃而且还不遗余力地强化对互联网的控制,首次在世界上组建了“网军”和网络战司令部,时刻监控着本国甚至世界互联网。在互联网的治理中政府的监管是行使政府职能的重要部分,所以我国的互联网管理应在政府主导下,由政府设立的统一的监管机构具体实施管理,监管机构负责对互联网服务企业进行审批、许可、注册、备案和审查,受理举报,违法处置等工作,以保障互联网的正常秩序和网络安全。在政府主导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互联网的治理,积极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也是互联网治理不可或缺的有效一环。为此我们要提高认识,转变治理的观念和思路,建立和完善公众举报奖励和处置制度,及时响应处理网络公众的举报信息,培养网络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众是互联网应用的主体,通过公众参与监督,网络信息也会得到自我净化,互联网治理的效率会更高,更经济,更易被公众接受。

    (三)依法治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在互联网的运行中如果哪一方面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哪里就会导致网络秩序的失常,而这些失常又会迅速引起现实社会的震动和反应。最近不断出现的各种网络虚假信息、微博躁动都是相关的法律缺失和不完善、自律性不高产生的。建立和完善互联网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是互联网管理的基础。通过立法一方面可以明确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权限,使监管机构有法可依,依法行政,有效提高监管效率;另一方面也明确了与互联网管理相关的个人和组织的权利及义务,有助于增强网民和网络行业自律的自觉性。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把法律法规约束结合行业自律作为互联网治理的模式之一,既坚持依法治理又特别重视行业自律的重要性。如美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对互联网进行立法,把互联网看作是现实社会的一种自然延伸,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随时对没有自律的违法者“事后算账”。英国则由政府牵头成立互联网行业自律性组织“网络基金会”负责对互联网的管理,网络企业主动遵守其制定的自律章程。面对我国互联网治理的现状,首先我们要用好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依据网络发展的新情况及时完善和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其次要尽快加强互联网企业的自律制度的建设,在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让行业协会积极参与互联网的治理活动,带领业界共同制定并监督实施行业规则,把握职业操守和承担社会责任,协调彼此的利益关系,维护公平公正的网络环境。

自动对对联篇7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1物联网技术与我国煤炭生产现状概述

随着国家对矿山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矿山企业在各种安全监控、生产自动化系统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对保证矿山的安全和正常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煤炭储存条件复杂,煤矿自动化水平低,井下用人多,生产安全监控系统采用的技术比较落后,功能单一,使得生产成本高,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煤炭生产行业生产自动化和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分开。对煤矿安全生产而言,在“物联网”时代,各类传感器、电缆、电气设备、钢筋混凝土等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基于物联网可以对煤矿复杂环境下生产系统内的人员、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有效的协同管理和控制。物联网为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与预警救援新体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煤炭生产自动化,在生产组织和流程方面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具有以下的特征:将矿山地理、矿山建设、矿山生产、安全管理、产品加工与运销、矿山生态等综合信息全面数字化,将感知技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智能计算、现代控制技术、信息管理等与现代采矿及矿物加工技术紧密相结合,构成矿山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联的网络,动态详尽地描述并控制矿山安全生产与运营的全过程。

2煤炭生产安全监控的物联网技术及其实现

从煤矿安全监控方面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炭生产自动化是在实现综合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三个方面的物联网。即:矿工周围环境的物联网,实现主动式安全保障;矿山设备的物联网,实现预知维修;矿山灾害风险预测的物联网,实现各种灾害事故的预警预报。

主要包括以下自动化系统的建设:1、系统集成平台建设:建设全矿井安全、人员、设备的感知集成平台,实现全矿井地面远程监控。2、矿山网络平台建设:包括井上、井下高速工业以太网和调度指挥控制中心工业以太网建设;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建立覆盖煤矿井下,保障出现故障或灾害情况下通信链路的通畅。3、人员安全环境物联网平台的建设:集成现有安全监测、人员定位系统,实现矿工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信息传输。4、设备物联网系统建设:对井上、井下各生产系统的远程监控,对矿井进行自动化监控,感知设备工作健康状况。所有自动化子系统将连接到统一的物联网平台,从而实现面向生产自动化的物联网体系,该系统由一个功能完善的软件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需要指出的是,煤矿井下移动设备、人员、及矿山灾害的分布式监测均需要无线网络,这包括无线语音、无线数据、无线信息传输。其用途包括:设备工况监测监控、灾害环境信息监测、人员定位、机车管理、通信等,形成一个完善的无线感知平台。这样就能够保证在出现自然灾害时,系统能够保持正常工作,为生产救援提供最大的支撑。

3煤炭生产物联网系统及其实现

从煤矿生产方面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炭生产自动化是在实现生产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三个方面的物联网。1、煤炭采掘系统的自动化及其物联网。2、运输提升系统自动化及其物联网。3、矿井提升系统的自动化及其物联网。

目前,煤炭采掘系统自动化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采煤设备向电牵引方向发展,使装机容量越来越大。(2)以计算机为核心具有多种传感器的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已成为先进高效综采设备的主要特点。 (3)工作面输送机向重型化、大运量、高寿命、高强度发展。

运输提升系统的物联网,主要对以下情况进行监测:胶带机打滑、堆煤、煤位、超温洒水、烟雾、温度、沿线急停、跑偏、断带等。智能跑偏及拉线保护是对胶带机运行当中的跑偏故障进行保护和沿线出现紧急情况时进行紧急停车。堆煤保护要求监测煤点是否堵塞,出现故障能控制胶带机紧急停车。烟雾保护监测驱动部因机械摩擦产生的烟雾,并能控制胶带机紧急停车。超温洒水保护对驱动部发生火灾进行停车洒水保护。打滑保护监测要求在胶带机上安装测速传感器。温度保护是通过设置在电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连续监测电机温度。断带保护通过断带保护传感器监测胶带是否断裂。

矿井提升系统的自动化及其物联网,可以通过建设一个调度指挥中心实现,如图1所示。结合煤矿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具体情况,在提升机房增设主控器以及相应传感器,通过矿井工业以太网实现提升机远程监控。针对装卸载系统,分别增设装载站PLC系统和卸载站PLC系统,实现对装卸载系统的远程监控。总体网络在调度室监测主、副井实时数据,在工作站上进行工况的显示

4 结语

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煤矿生产自动化过程中人员安全环境的感知问题,解决矿山灾害状况的预测预报、减少或避免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解决安全生产的智能控制,煤炭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潮流以及产业标准等,都是面向生产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的主要优点,指出了面向生产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在煤炭行业实现过程中的需要注意的问题。针对我国煤矿生产技术的现状,提出了面向生产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在煤炭生产和安全保障方面实现的基本方案,为建立煤矿安全监控与自动化生产新体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煤炭企业信息化组织管控体系研究, [J]煤炭经济研究,2011,(10)

自动对对联篇8

[关键词] 创新联盟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整合模式整合策略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分工和区域融合,经济的区域化、集群化等地域特征日益明显。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区域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已经被创新型地区的发展实践所证实。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显著提升,围绕着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各个地区都加大了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区域自主创新环境逐步优化,区域自主创新的产出也不断提高。然而,从总体看来,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创新绩效却并不理想,不同区域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在于区域内部的自主创新缺乏有效的联合互动、区域内企业的自主创新突破没有发挥扩散效应、区域自主创新活动与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缺乏有效衔接,这种以企业个体为核心的区域自主创新模式影响和制约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以自主创新联盟为基础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认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注重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注重创新活动的联合推进、注重创新方向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契合。

一、基于创新联盟的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模式探讨

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的组建离不开区域政府的积极推动,即区域政府依据本地区的产业发展优势和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组织和协调本地区的相关企业联合起来组建自主创新联盟,目的是通过自主创新方面的联盟合作来构筑区域在特定领域的竞争优势。

1.区域政府积极为创新联盟组建搭桥牵线

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的组建需要区域政府在区域内积极为自主创新联盟构建搭桥牵线。一般而言,区域政府应该通过有意识、有重点地培育若干自主创新联盟来引导和带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逐步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区域政府的引导能够把区域已有的优势产业、内在动力与区域未来的发展愿景结合起来,必将实现区域内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大学、科研机构等的创新资源的有机整合,这是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组建的关键所在。

2.通过联盟定位来描绘区域产业的发展蓝图

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的组建还要基于对联盟发展定位的分析,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联盟的技术创新方向和合作创新目标,即区域自主创新联盟为什么要组建,拟解决或攻关的技术难题有哪些,这些技术难题对区域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联盟发展定位的确立应当与区域战略目标或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需求相一致,坚持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的统一。通过联盟定位来描绘自主创新联盟及区域产业的发展蓝图,才能吸引联盟伙伴加入。

3.选择合适的区域自主创新联盟伙伴成员

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的伙伴成员确定是区域自主创新联盟成功组建的标志。联盟伙伴成员的选择标准是企业(或科研机构、投资机构)有能力为联盟的协同创新提供有益的帮助,这不但取决于伙伴成员的资源优势和能力状况,还取决于伙伴成员之间资源和能力的同质强化性或异质互补性。同质强化性的资源整合有助于推动联盟在基础创新领域或前沿创新领域的重大突破;异质互补性的资源整合有助于推动联盟在产业化运作方面取得成功。两种类型的伙伴成员的资源特质是区域自主创新联盟不可或缺的创新元素构成。

4.推出联盟章程以确保创新联盟的正常运行

联盟章程的推出及联盟伙伴的认可与遵守是联盟运行的标志,内容主要包括对联盟的管理机构、合作方式、治理机制及伙伴成员的责权利进行清楚明确的界定。区域自主创新联盟必须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成立由区域政府主导、伙伴成员广泛参与的联盟管理机构和联盟成员协调委员会。此外,还必须对联盟合作的方式及联盟成员之间的谈判机制、冲突协调机制、声誉信誉机制、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机制、创新成果共享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进行明确的界定。

二、基于创新联盟的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实施

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的组建只是联盟合作的开始,如何进行创新资源的整合才是关键。对区域政府而言,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的创新资源整合实施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出台创新整合规划,明晰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方向

创新资源整合规划应当以区域产业规划为指导,对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方向和领域进行规划,有意识、有重点的推进区域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具体来说,创新资源整合规划首先应当对区域相关产业内主要企业的创新资源进行详尽分析,包括这些企业目前拥有哪些创新资源、哪些是资源优势所在、创新资源劣势主要存在于那些方面、整合是否能实现优势互补,等等;其次,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规划还应当进行横向的比较,目的是探究对区域内相关企业的创新资源整合是否能够带来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否有必要去支持或扶植这些区域自主创新联盟。

2.加大创新资源投入,确保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总量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应当从资源要素投入环节开始。也就是说,创新资源要素投入时,就应当充分按照资源整合的要求,合理处理新投入资源与现有资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资源的配合与协调,避免资源要素的重复投入和过度分散,从而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这就要求区域抓好创新资源的投入数量、投入方向、投入重点等方面,通过资源的高投入、集中化,为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奠定良好基础。需要强调的是,新的创新资源投入的增加必须与现有资源匹配,与区域产业发展匹配,适应区域未来发展的需要。

3.建设区域创新平台,提高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效率

不同区域都应当根据推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和服务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的需要,按照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服务功能的要求,建立若干分工清晰、服务功能健全、服务方向明确、研产互动配合的有关信息收集、资源共享、技术交易、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等区域自主创新服务平台,为区域自主创新联盟不断取得自主创新的突破创造基础条件。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必须统筹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是提高资源整合效率的关键环节。

4.实施创新政策调整,深化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程度

政策手段是推进创新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应当对区域各类创新政策进行适时调整。基于自主创新联盟的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要求,区域创新政策的调整要从单纯的鼓励自主创新向鼓励联盟合作式的自主创新转变。虽然不同区域对自主创新都有很多支持和鼓励措施,但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的创新活动由于减少或避免了创新资源的重复投入、创新效率更高,从区域层面来看,这实现了资源的极大节约,因此,对这样一种自主创新及资源整合模式应当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措施。创新政策的调整和指导思想的转变,必将对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的发展和区域创新资源的整合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加强和深化区域资源整合程度。

三、创新联盟视角的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策略探析

1.对联盟创新资源进行分类管理

由于联盟资源的类型很多,而且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资源的整合方面也应当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对人才资源的整合主要在于联盟文化的构建与认同、团队意识的打造、工作中协调配合的默契度提升等,这需要联盟文化的塑造和联盟激励制度、管理制度的完善;而对技术资源的整合主要取决于不同类型的专利、隐型知识的共享以及在创新过程中各种技术路线、工艺方法的选择、创新路径的整合等,这需要技术创新团队对前沿研究领域的洞察与广泛协商。对资源进行分类管理还要依据不同资源在联盟创新中的重要性程度不同而置于不同的位置,如对专利等技术资源的整合就因其对联盟创新路径选择、联盟创新成功具有重要影响而放在突出位置,应予以重点管理。

2.围绕创新内容和路径实施资源整合

围绕联盟创新内容和路径进行资源整合,实际上是围绕关键创新资源来组织和配置创新资源。对联盟来说,创新内容和创新路径一经确立,就应当据此来进行关键资源的配置,其他资源应当以关键资源为核心,支撑和服务于关键资源。要想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联盟技术创新团队对创新所需的资源有充分的认知,知道哪些资源是关键资源、哪些资源对联盟创新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次,技术创新核心团队在资源配置上应当有充分的发言权,拥有对关键资源的调配权,并且所需的其他资源也能够及时获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联盟创新的所需资源。最后,如果联盟对创新内容和路径进行了调整,创新所需的关键资源和支持资源都将发生变化,则联盟创新资源的组合及整合都必须相应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的创新需求。

3.确保联盟创新资源的无缝连接

如何确保创新资源的兼容性及无缝连接,是决定联盟资源整合效果的关键所在。在联盟资源形成的过程中就应当考虑资源是否兼容,包括人才资源是否能够有效整合成一个团队、技术资源是否可在一个平台上运作等,这需要及时对资源进行评估及选择。联盟资源的无缝连接取决于联盟资源的兼容性,但还需要有效的整合管理,包括构筑开放性的创新系统、创新成果支持多种产品、可以在联盟伙伴的不同界面下运行等等。联盟创新资源的兼容性与无缝连接必将对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的良好运作奠定基础,有利于联盟创新的突破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运作。

四、结束语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仅仅依靠区域内企业的自发行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往往非常缓慢。只有在区域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依据区域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特点,积极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的形成和发展,倾力打造创新合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就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Birnbirg:Using strategic alliances to make decisions about investing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6,23(1):195~197

[2]Ashino,Rangan:Establishing trust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echnology alliances[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4,29:18~202

自动对对联篇9

关键词:青少年 移动互联网 影响

1、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脑的普及,现今移动互联网离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越来越接近。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多种不同途径上网。但是移动互联网一边给人们带来丰富信息资源,同时也对一些上网者,尤其是当今青少年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很多青少年出现了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沉迷移动互联网”现象。比如移动互联网游戏迷恋、移动互联网视屏迷恋、移动互联网恋情迷恋、移动互联网交际迷恋、移动互联网色情迷恋等。

2、 移动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因素分析

2.1移动互联网本身的因素

高科技移动互联网根据其特色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诱惑。现在众所周知,移动互联网是计算机的基本工具,计算机的普及速度和低成本几乎等于电视,因此除了相当多的家庭和个人电脑,甚至是一个乡村都有网吧。这种公共的互联网网站,其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与此同时,上网成为了一种公共娱乐项目。在这种高科技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真正意义上实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快速,方便是互联网最大的特点,互联网是方便生活、学习、工作的一个重要工具,它集媒体、信息、游戏、娱乐等多功能于一身。此外,它还可以满足人们在虚拟世界中执行自己的任何愿望,并且可以保密,这恰好符合人们的意愿

2.2社会环境因素

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信息丰富多彩,但对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比较弱的青少年来说是充满诱惑的。在众多良秀不齐的移动互联网信息中,如果不能及时让青少年接受正确的运用移动互联网知识的方法,很容易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要如何梳理一个健康、合理的外部社会环境,营造一个完善的移动互联网空间,对于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2.3青春期带来的迷茫

在这青少年这个阶段正处于人格的形成和迅速发展时期,青少年人格发展水平对于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的等具体生活环境具有强烈的依赖性,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由幼稚逐渐发展到成熟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步形成雏形的特殊时期,青少年特殊的心理特征在迷恋网络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充满矛盾、容易产生焦虑感与依赖情绪,并且渴望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和积极评价,因为互联网的易得性和隐匿性可以满足青少年的诸多心理诉求,在刚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时候青少年如遇知音,网络迅速成为青少年的“心灵的港湾” 。

2.4家庭因素

现今家庭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青少年时期人们充满了疑惑、不安与混乱。在这个时候通常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关怀、理解和包容,如果家庭里面充满冲突、误解、批判、冷漠和疏离,这样只会给深陷成长压力下的青少年又增添许多的生活压力。而且青少年的课余时间大都是在家里面度过的,青少年沉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家长没有做到应尽的责任。父母是孩子的启蒙导师,因此家庭的引导和监管对于控制青少年过度上网很大有重大作用 。据有些专家指出,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家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家长对于孩子过度溺爱。父母过度溺爱孩子的表现不但给足零花钱基本上是有求必应,而且忽视了对孩子的管教和约束,青少年在缺少父母约束又给孩子上网提供足够金钱的基础上,导致很多孩子在虚拟网络世界里面越陷越深。第二,由于父母工作较忙,经常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和教导。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应酬,而且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起居,极少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很容易导致孩子在网上寻找网友,交流情感。

3、 克服移动互联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对策

3.1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一致化

青少年沉迷移动互联网的防与治是一个相对系统的社会性工程,这需要各个方面共同的努力才能够真正产生效果,这要求围绕青少年的成长环境:社会、学校和家庭,建立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并运用一致化教育手段,采取一系列正面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和谐、一致的成长环境。

3.2加强青少年指控能力

为了提高自控能力,关键是要让自己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否则,老师的善意的提醒,父母的教育都不起作用。学校是人生的黄金时间,短暂的,如果不珍惜好时光都浪费在虚拟世界中,会埋葬未来,让自己后悔,所以老师和家长很苦恼。每个人只能为自己负责,老师、家长不能取代。所以必须要靠自己提高自制力。

4、 结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依法规范移动互联网环境管理,构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家庭、学校也要做好相应的工作引导孩子们规范上网,构建“移动互联网成瘾症”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最终来提高青少年自身的自制力,从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做到真正保护青少年不被侵蚀。

参考文献:

1. 乐安国:《当代中国社会越轨行为》,载自《北京知识出版社》,2015年第20期

2. 王蔚:《移动互联网聊天社会心理学分析》, 载自《当代青年研究》, 2012年第6期

自动对对联篇10

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应特别关注其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传统金融最典型最具杀伤力的风险,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则是传统流动性风险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延伸和变种。在互联网金融初级发展阶段,流动性风险尚未充分显现,但多方面情况显示,一些风险因素正在滋长。

一、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及生成机理

关于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目前尚未见权威定义。可从互联网金融和流动性风险两个端面加以识别。前者,按照《意见》所给定义,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两者统称从业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后者,按照银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定义,指商业银行虽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其终端表现为挤兑。由此,可将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定义为:指互联网金融企业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以及投资群体无法按预期期限和收益标准实现资金与资产转换的风险。其关键点是理财资金和债权资产的匹配在数量、时限上形成不合理错位,导致预期收入受到损失。

互联网金融包括传统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平台经营的金融活动和互联网从业机构经营的金融活动,本质仍属金融。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承继了传统金融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基因,其生成机理与传统金融高度相关,但又与之有别。

(一)互联网技术对金融流动性风险生成的特殊作用

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基础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在金融流动性方面,互联网的作用尤为突出,其产生的正、负效应,恰如锋利的双刃剑。

一方面是它对流动性风险的抑制作用。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效率高、无界拓宽全员参与金融活动的渠道以及实现大数据获取与分析的先天优势,与金融体系功能的支付清算、提供价格信息、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四大功能形成有效耦合,呈现扁平化和高效透明的中介形态,对抑制流动性风险具有积极作用:一是提升投资合理性。借助大数据支持,投资机构可通过对用户行为习惯的分析进行流动性管理。投资者也可借助互联网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投资合理性。二是扩大投资多样性。借助分析工具,投资机构可在精细分析供需双方及经济环境的前提下,设计多种金融产品备选,从而扩大了资金与债权匹配成功的概率。三是降低集中变现的冲击。互联网金融投资者众多,单体投资量小,资金零散,即便出现集中赎回,对投资机构的冲击也相对较小。

另一方面是它对流动性风险的促进性作用:一是虚拟性叠加增大金融规律的不可测性。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实为虚虚联袂。金融是货币的虚拟化,按货币的实物金属信用的三种存态逐级替代并趋向符号化。当其进入投资领域,则表现为股票、债券、基金等更高一级的票据凭证。它们的流通及转换,形成某种不以人为意志操控的独特规律。而互联网是再虚拟,将实体信息化数字化。在金融领域,它将有价票据变成纯数据符号或代码,甚至抽象成电子货币。两者的融合,形成以抽象为底数、虚拟为指数的虚虚结合。抽象层级增加,运行规律更难掌握。二是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及信息泛滥增大了错误投资概率。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品不断发展会扩大投资选择,但新增品种难免鱼龙混杂,难以评测其效益。而互联网在增加了市场透明度的同时也派生出庞杂的信息,致使信息噪音淹没真实有价信息,造成新的信息不对称,增大错选的概率。三是短贷长借强化期限错配的难度。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平民投资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该端位整体素质偏低,盲从性强,其财力基础和回报需求相对有限,快速趋利心理预期强,侧重短线,加之赎回门槛低,赎回随机性强,形成对资金与债权的期限错配非常不利的态势。四是操作便捷、供需同步上升,增大了挤兑发生可能性。互联网的显著优点是服务便利、操作便捷,常态下有助于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但若进入非常态,也为众多投资者同步集中变现提供了方便。另外,互联网将资金供需双方聚拢,刺激两侧同步增长,虽然扩大了投资选项的范围,但也因此加大了不合理匹配的可能。变现能量经网络在某时间节点聚合,将生成可怕的挤兑压力。五是保底条件先天不足,提高风险等级。传统金融机构受存款准备金、风险资产拨备覆盖以及存款保险等制度保障,为防范流动性风险设置了保底线。而互联网金融模式缺少对短期负债和未预期到的资金外流的应对经验和举措,一旦出现不测,将使流动性风险筑成高危堰塞湖。

(二)影响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生成的主要因素

影响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的因素与传统金融基本相同,但内涵、权重、强度及途径等发生了变化。

从金融市场小环境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从业机构自身的品质和运营水平。主要表现为掌握、分析投资供需双方情况,生产金融产品,吸纳、储备和管理资金,管控资金流动,评估和管控风险等能力。二是金融产品的品质。主要表现为投资项目、理财计划的合理性、获利可能性、安全性。三是投、融资者数量及质量。投、融资者的数量、素质,投资心理和能力,融资动机和能力,以及获益预期等因素,往往影响资金与资产匹配的程度。四是投资资金流。主要表现为投资体量、流向、获利预期、集散度等,这些要符合资金与资产匹配的客观规律和实际。五是市场的品质。首先是市场透明度,表现为金融从业机构、投资者、融资企业、政府管理机构等是否对客观情况能真实、完整的掌控。其次是市场信用度,表现为上述各方是否能讲求诚信、严守契约精神。再次是市场道德法律水平,表现为上述各方是否能做到奉公守法,令行禁止。六是技术水平。主要表现为网络系统技术先进性、安全性及运行效率等。这五个方面的品质和水平越高,风险越低。

从金融市场大环境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金融政策和货币投放量,二是政府的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三是融资企业运营状况。

(三)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现阶段潜伏领域

《意见》明确,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业态。其中,有的属于投融资性质,直接内含流动性风险;有的属于商贸服务性质,但因其管理资金流庞大,亦存在诱发流动性风险的潜能。

一是互联网支付。第三方支付、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管理和财富管理发挥资金周转作用,有的兼具理财功能,与投资实施捆绑。运营中往往造成资金短期滞留。如果缺乏有效的担保和监管,容易造成资金挪用。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将引发支付危机,触发流动性风险。

二是网络借贷。以P2P为典型模式的电商小贷属于投资中介,发展迅猛,因所涉及单项资金量和资金总量有限,目前主要是违约风险,但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不可低估。风险将来自资质不全的从业机构违规运营,一边放贷,一边将自身债权切分出售用以吸金,倘被不法分子利用,当实际放贷金额小于转让债权,即演变为非法集资。同时,因融资抵押物匮乏或变现能力差,加之资金流向控制手段不足,追偿机制和补救措施不完善,易出现流动资金、信用风险双剑高悬。另外,P2P网络借贷平台大量吸金、却难以放贷时有发生,还有不少P2P贷款平台和信托公司合作,运营信托产品,也难以保证项目和资金来源精准匹配。因此,P2P公司很有可能出现资金池,集担保、借贷于一体,为非法集资开创条件。

三是股权众筹融资。其运营模式与网贷一样,也是资金与资产不经资金池直接匹配,但融资需求整合度较高,投资在同一平台内的选择度大,对项目的合理匹配性更好。但短贷长借特点仍存在,期限不合理错配的可能性同样不能排除,也有诱发流动性风险的可能。

四是互联网基金销售。这是目前发展最成熟最稳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入金融产品的营销,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呈井喷格局。但是,该模式潜藏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首先是来自自身的流动性风险。随着互联网理财产品规模增加,资金体量膨胀,身负的流动性风险同步增大。其次是来自周期性挤兑压力。互联网理财产品受客户结构和行为的影响,在节假日等重大赎回点上,遭遇短期大额赎回的可能性非常高。对基金公司而言,若赎回规模超出风险准备金或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挤兑压力即刻凸现。再次是来自传统金融的流动性风险。国内货币基金规模目前已超万亿元,但可投资品种少,超过90%的资金投资于银行间市场协议存款。当银行资产负债发生变化,或市场资金状况发生波动,协议存款需求也将随之波动,导致利率起伏,互联网产品可能面临集中赎回压力。

此外,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模式,由于也涉及大额资金的积聚和流通,都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隐患。

二、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的现实成因及建议

根据互联网流动性风险生成机理,以及对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可对此风险现实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判。

(一)从业机构良莠不齐

《意见》将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明确为两个大类: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

前者积淀深厚,基础坚实,管理规范,相对不易由网络因素诱发流动性风险,而且还可调控互联网金融流动性、并成为抑制该风险的总阀门。但其内部尚存痼疾,如结构性、政策性问题,直接受宏观经济影响,隐存着传统流动性风险。因其已深度融入互联网,传统流动性风险很可能经过网络向其他方面辐射,加之体量巨大,可能对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起到诱发或助推作用。

后者的主要特点是小、杂、乱。小指多以小贷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等形式存在,底子薄,经验少,整体品质低,调控流动性能力差。杂指从业资质混杂,相当一部分是没有政府许可的企业或民间金融信贷公司,游离在监管范围之外。乱是指其身处监管盲区,主体运营极易超越主营业务范畴,采取变相吸金、非法集资、金融传销、网络等非法行为。这些客观原因甚至包含某些道德风险,很可能成为流动性风险生成的催化剂。

(二)投融资者数量庞大

互联网金融的最大特点是参与人数众多。数以亿计的中国网民有很大一部分加入到网上投融资行列,成为流动性风险生成能量的潜在输入者和风险结果的现实承受者。该群体主体是社会中低阶层,总体特征是低端化、非理性、家底薄、承受力差,一旦投资失败,容易引发群体事件,甚至冲击社会稳定。

(三)资金流向缺乏管控

目前,进入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资金体量有限,但增幅迅猛,且向若干平台或产品集中,形成资金池。主要表现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速扩张,吸纳海量资金。这些沉淀了巨额资金、且与投资相通的资金池,本质就是流动性风险的始发地。从目前看,相关企业对资金池的管理比较严格规范,但其客户多以闲散游资注入,还随时用于消费支付,资金随时可能被赎回,导致期限错配的合理度失控。遇大型促销活动时,资金池极有可能面临巨额赎回,若不妥善应对,将导致基金折价兑现,收益下降,投资者信心受损,引发挤兑。

(四)市场信息扑朔迷离

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驱散了市场信息的匮乏式迷雾,但未彻底消除,又制造出遮蔽式迷霾,形成雾霾并存,使信息不对称仍然存在。一是来自知情权不完整。金融行业内幕信息泛滥,导致各层级之间信息知情权不对称。二是来自数据爆发式增长。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信息收集和辨识的时间与成本双高,虚假信息泛滥,数据专业性极强等,均可使信息异化为遮蔽物。三是来自互联网金融服务方式。各项业务均于线上运行,全程全要素虚拟,失真度随之严重,从业机构、投融资者均难以获悉真相。四是来自信息壁垒。从业机构出于商业竞争本能,主观上需要封锁信息,彼此隔着信息藩篱,处于信息孤岛,形成信息的事实私有化和网络带来的金融泛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五)监管体系整体滞后

防范金融风险有赖于监管体系的完备。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膨胀明显超越监管体系建设,二者形成节奏差,造成监管与运营不能同步合拍,主要表现在法条缺失、监管手段和队伍不健全、地方行政机构与行业管理机构职能分工不明确等。监管不力的根源,一方面在于互联网金融的蜕变性、多样性和进化性等属性对监管具有天然规避能力。另一方面在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有其自主运行规律,与传统金融建立的监管体系对接不上。

(六)行业自律严重失衡

互联网金融虚拟化增强,使从业机构、投融资者之间构成利益共同体。但作为独立行为体,各具自主性,要实现无缝对接,除了要以法规、协议等实现他律、互律,还必须以道德为魂、以信用为本、以法律精神为基,实现高度自律。而从实际情况看,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扩张速度明显超越三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形成精神文化层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严重失衡。近些年,该领域大事件频发、从业机构大量倒闭,皆与此直接相关。

(七)技术基础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