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的故事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2:02

杞人忧天的故事

杞人忧天的故事篇1

1、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2、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3、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来源:文章屋网 )

杞人忧天的故事篇2

杞人,乃杞国之民也。从其姓名无考的情形分析,估计属于草根大众一族;从他的行为看,大概是天生的操心命,操心自家的生计还嫌不够,居然关心起宇宙安危的大事来,你说是不是一个好忧之人?宇宙运行如何,那是天文学家的职责,你杞人乃一非专业人士,硬要横插一杠子,“吃咸鱼、操淡心”,不是瞎忧是什么?谁说过天会塌下来?你杞人大惊小怪、咋咋呼呼,不是故意制造混乱吗?就算天真要塌下来忧也是白忧,完蛋的也不只你一人一家,何况天根本不会塌下来。这难道不是十足的白忧吗?这位可爱的杞人先生该操心的不操心,不该操心的瞎操心,结果落了个穿越时空的笑柄。

文人忧时忧世也称得上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从西周时代的文学经典《诗经》“国风”中我们就能领略到;战国时代“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更是文人忧时的典范;到了唐宋时期,忧时的文人更是层出不穷:有盼“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有为卖炭翁鸣不平的白居易,有与捕蛇人感同身受的柳宗元,有先忧后乐的范仲淹;近代则有痛斥“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马寅初,有“炮轰”孔祥熙、宋子文的傅斯年,有为农民的“九地”待遇“面折廷争”的梁漱溟;今天有领村民上访的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有为三门峡移民鼓与呼的谢朝平,有批评政府违法征地被“跨省追捕”的王帅……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好忧――忧时忧世、忧国忧民。但从这些忧时忧世者的际遇看,似乎大多不太乐观,屈原在绝望中自沉汨罗,杜甫在贫病中客死异乡,柳宗元在放逐中英年早逝,马寅初遭遇软禁,梁漱溟备受冷落,谢朝平身陷囹圄……看来文人忧时忧世有时比杞人忧天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在某些人心中,体制的沉疴、制度的积弊、人性的堕落、道德的沦丧、强者的霸道、弱者的悲号、外在的病灶、潜在的隐患,等等,自有“肉食者谋之”,“预卿何事”?你一介草民,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和杞人一般瞎忧什么呢?在另一些人心中,或许更偏激:你的呐喊、你的鼓呼、你的愤激、你的不平、你的规劝,有用吗?会有人听吗?会有人采纳吗?如果不能挽救世道人心,不能改变社会不公,那不是白忧吗?

的确,从急功近利的角度思考,文人忧时忧世有杞人忧天之嫌。但细细一想,二者有天壤之别。杞人忧的天是自然的天,文人忧的“天”则和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而有异:古代文人忧的是一家一姓的天,为一家一姓的天而忧确有“吃自家饭、操他家心”之嫌;当今文人忧的是大家的天,既然是大家的天,人皆可忧、人皆应忧,“好忧”是大家的本分,何来“瞎忧”、“白忧”之说?杞人忧的天估计再过几千年也塌不下来,的确难逃瞎忧、白忧之讥,但一家一姓的“天”倒是多米诺骨牌似的塌个不停,可见古代文人的忧还真不是瞎忧,不过白忧了倒是千真万确。如果现在仍把今人之忧视作杞人之忧,对忠告、规劝听而不闻,那最终落下杞人一样笑柄的就绝不是忧时忧世的文人了。

杞人忧天的故事篇3

关键词:公共危机;舆论引导;杞人忧钴

公共危机事件主要是指危及一定区域社会正常秩序和社会公众共同利益的突发性事件,这类事件往往对公共管理秩序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巨大危害。2009年6月,河南开封市杞县利民辐照厂发生放射卡源故障。此后,放射源泄漏、“要爆炸”等负面舆论持续发酵,最终在7月份引发了当地群众大规模离开家乡。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杞人忧钴”事件。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公众可以迅速了解公共危机事件信息,任何一项不和谐的舆论因素瞬时可衍生成巨大的舆论风暴,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上述事件作为公共危机的典型案例,在当前我国核电、石化等能源化工项目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具有研究意义。

一、舆论风暴“过程回放”

2009年6月7日,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利民辐照厂发生放射源钴60卡源故障。但直到7月初有关“开封杞县出现核泄漏”的“消息”开始在网上、民间流传前,当地政府始终没有相关消息。7月6日,杞县向部分单位负责人通报有关情况,并特别要求辐照厂周边乡镇将消息传递至村里。但是,当群众了解大体情况后,传言反而越来越多,比如“一个月前发生的事,为什么现在才公布”。7月12日,开封市政府第一次就卡源故障一事举行新闻会,介绍了卡源故障的起因,并通报称,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辐射事故分级的规定,该情况不属于辐射事故。16日,开封市政府多次就卡源故障新闻,重申放射源处于安全状态。17日,国家环保部专家组到现场,利用机器人探查情况,但没有取得明显成果。“下午5点要爆炸”等传言开始扩散。当天下午,当地群众开始大规模离乡。当地政府紧急应对,采取各种方式辟谣。17日下午,县广电局所辖的电视频道全部用于播出有关事件真相的报道,但毫无效果。当时绝大多数群众都在路上,无人看电视。开封市政府通过手机短信不断发送通告,告知市民事件真相。但直到下午5点传言“要爆炸”的时间关口安全度过后,群众才停止了出走行动。

二、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系统思考是研究复杂反馈系统的一种方法,用以全面分析各种不同的复杂关系及其变化形态,可以帮助研究者更简单地研究复杂事件背后的运作结构。如图所示,笔者运用系统思考理论,建立了公共危机舆论引导的反馈环路,系统分析“杞人忧钴”事件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不公开导致舆论洼地形成。在卡源故障发生后,政府没有及时公开信息,当地主流媒体也沉默不语,主动让出了主流舆论场,使不断升级的各种传言逐渐填充舆论洼地。不主动公开卡源故障这一敏感信息,不组织媒体及时公开报道,尽管政府部门的主观意图是好的、善良的,但客观上为舆论的决堤溃坝积累了负能量。

(二)滞后的舆论引导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如上图所示,猜疑、谣言不断“发酵”,公众疑惑迟迟无法得到解决,舆论洼地效应不断放大,公众情绪必然不稳。当“辐射非常厉害”、“即将爆炸”等负面舆论风暴形成后,当地政府采取了新闻会等多种舆论引导措施,但由于舆论洼地已被负面信息填充,官方的积极信息丧失了“首声效应”,对正面舆论的形成存在滞后,总体上收效甚微。

(三)新闻失误最终引发“溃坝效应”。当地政府虽然召开多次新闻会,但只通报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却没有说明故障将于何时被安全排除,公众疑惑并没有得到解决。舆论引导渠道也存在问题,在群众大规模离乡时,通过电视新闻显然无法发挥作用。如上图所示,这些几乎没有发挥作用的舆论引导措施,对整个危机舆论系统不会产生积极影响,而是放任公众疑惑、恐慌不断放大。

三、公共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建议

提高公共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普遍难题。特别是随着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危机事件信息实现了“秒杀”式的传播扩散,一旦发生类似“杞人忧钴”的危机事件,后果将更加严重。因此,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一定要及时、连续、有针对性地开展舆论引导,防范发生“溃坝效应”。

(一)及时发声,迅速占领舆论洼地。通过剖析这起事件,可以看到掩盖或者不公开信息都是无益的,只会产生更严重后果。因此,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政府部门必须迅速建立新闻机制,第一时间通过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及时、准确权威信息,压缩负面舆论滋生空间,实现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才能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二)连续发声,持续主导舆论走向。“杞人忧钴”事件本身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政府部门一般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事件全面信息。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连续滚动信息,及时将最新进展公之于众,避免产生猜测性报道,确保政府部门始终是信息最权威者这一地位,牢牢主导舆论走向。同时,为避免公众无法接收最新信息,还应充分利用手机短信、新媒体传播渠道等方式信息,保证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三)通俗发声,实现高效舆论引导。反观此次事件发生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一位博士在杞县向群众宣传放射知识时,用老虎作比喻,“利民辐照厂的钴60放射源,就是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完全处于可控状态。以前,也有几个地方发生过故障,都被专家制定科学方案排除了。”通过这样通俗易懂的引导,迅速缓和了公众的恐慌情绪。因此,新闻的关键是要让公众听得懂,要用通俗的语言、形式,把难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实现高效的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任贤良.舆论引导艺术[M].新华出版社,2010.

杞人忧天的故事篇4

清人李汝珍所著《镜花缘》里有两个国家的人最不快乐,那就是:杞人忧天,伯虑愁眠。说的是有个杞国人,担心天会崩塌地会陷落,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而伯虑国的人最怕睡觉,唯恐一睡不复醒,他们因终日愁眠而不知喜笑欢乐为何物,年未弱冠而须发已白,寿岁极短。

思虑虚幻之事,必生忧愁之果。虑,使人成了忧天的杞人;忧,让人成了愁眠的伯虑人。忧虑是虚的刀,但伤害却是血淋淋的:它可以让下午的乌云,遮蔽清晨的阳光;它也能用明天的坟墓,埋葬今日的生活。

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位太太请人给她画像,她要画师给她画上项链、耳环、珠宝等等,还说画得越多越好,可实际上她并没戴这些东西。画师觉得奇怪,就问道:“干吗要这样呢?”太太说:“我感觉时日不多了,如果我比丈夫死得早,他的新女人看到这幅画后,肯定会跟他讨要这些宝贝的。看他这个吝啬鬼还敢在我死后拈花惹草不?”

这位太太目光如此长远,如此“高瞻远瞩”,生前就想到了死后的事,恐怕她的生活只会是整天戚戚惶惶,焦虑烦躁,不神经衰弱才怪呢。

武侠奇才温瑞安在小说《伤心小箭》里写道:“忧虑是什么?那是对未来发生和降临的事怀有一种疑惧。大多数的忧虑其实都不会发生,如果你把你过去所忧虑会发生的事做一统计,基本上有九成都是杞人忧天,白担心一场的。”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不朽之作《爱弥儿》中写道:“远虑!这个使我们不停地做我们力不能及的事情,使我们常常向往我们永远达不到的地方,这样的远虑正是我们种种痛苦的真正根源。”

关于“远虑”,美籍华人作家刘墉有过一个非常精辟的比喻:“好比爬山,当你攀在悬崖上的时候,一失手就可能粉身碎骨。那危险是‘近忧’,你不能想别的事,只能全神贯注,应付眼前的困难。”

很多人常常对未来做出种种设想,尤其喜欢往坏处想,并且美其名曰“做最坏的打算”,其实当日子真的过到那个份儿上,往往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禅宗里有个故事:有个人不小心掉下悬崖,幸运的是,他抓住了一根藤;不幸的是,悬崖上边有只狗熊在咬这根藤,下边有只老虎正等着他掉下去。就在此时,他突然眼前一亮,他看到前面有串鲜嫩的葡萄,如此赏心悦目,令人垂涎。他立刻伸手把它摘下来,美美地享受一番,新鲜美味的葡萄让他片刻间似乎忘了生死。

忧虑未来,是心灵上的荆棘;乐在当下,是心灵上的忘忧草。不被无用的虚幻之事忧虑,只把当下该做的事做好,我们就会笑颜长存。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到来,而现在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如果说人一生中可以有所作为的机会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而许多人却在悔恨过去和担忧未来中浪费了大把大把的好时光。

一味“远虑”,只会让人身心疲惫,一步步把人推上痛苦的悬崖。“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只有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避免近忧的困扰和远虑的负担。抛开“远虑”这个包袱,轻装上阵,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像拜伦所说:“忙碌,就没有时间流泪了。”

杞人忧天的故事篇5

关键词:孟姜女 儒家 法家 法治

孟姜女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广泛,无论从时间长度或空间广度上,都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代表之作。众所周知,孟姜女故事的主题经历了阶段性的变化,在现代视界中,这些变化颇具启示意义,因此值得深入探索与研究。

一、故事的原型:儒家思想的宣传

孟姜女故事的原型,记载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曰:“请有盟。”华周对曰:“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

按上文记载,杞梁随齐侯攻营,结果战死。齐侯归国时在郊野遇见杞梁的妻子,便派人向她吊唁。但是杞梁之妻拒绝,她认为,杞梁如有罪,不敢辱君之吊;杞梁若无罪,齐侯应去她家中施吊礼。这则故事的主题,讲的是对礼制的信守。这则故事发生在周朝,比后来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版本要早,依当时《礼记・丧大礼》的礼制要求,大夫去世,国君应派人去死者家中吊唁,郊吊只能施于所谓的贱者。在周朝,礼虽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的根本,但社会中却常有逾礼之事发生,正所谓的“礼崩乐坏”。但杞梁之妻不但知礼,更能守礼,因此难能可贵,故被《左传》记载。

汉元帝时期的刘向对上述《左传》的记载很感兴趣,并将其改编,分别记载于《说苑》与《列女传》中。《说苑》主要写杞梁与其战友华周的忠义,而《列女传》突出的是杞梁之妻因丈夫阵亡而悲痛欲绝,其号哭崩城,并最终投水殉节。在这里,刘向塑造了两个义士与一个节妇的形象,宣扬了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儒家思想。

上述故事发生的背景,正是诸子百家出现、发展、互相争鸣并付诸政治实践的时期。其间,秦国因践行法家而统一天下,法家因此成为儒家的主要对手。法家重视法律,但其并非主张“依法治国”的法治,而是推崇法、术、势相结合的“以法治国”,认为“权制断于君则威”,主张将法律布之于众、实施刑无等级、重刑、一尊等。《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早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在这种严刑峻法的极权统治下,秦朝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终于二世而亡。法家的缺点正如朱熹所批判的,系只见刑名且刻薄少恩,“后世之论刑者不知出此,其申商之刻薄者,既无足论矣”。秦亡之后,汉朝虽然继承了秦制,但暴秦的快速灭亡还是给了道家及儒家等实践其政治学说的空间。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不过,独尊儒术,并非意味着要取消其他各家。据《汉书・元帝纪》汉元帝做太子时,向他的父亲汉宣帝建议“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德教,用周政乎!”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一般认为,汉朝政治法律的特点一是王霸结合,即代表儒法结合,由此延伸是礼法并用、德刑兼备,即所谓的外儒内法。二是在王霸结合为主的前提下,道、墨、名、阴阳等凡是符合巩固、完善封建大一统帝国政治秩序和长治久安的所有学术思想“杂”而采之,兼而用之。西汉后期,汉元帝死后41年,大儒王莽篡汉,儒家的正统地位进一步加强。

考察上述背景,孟姜女故事的原型其实在于宣扬儒家思想,其当时并不是作为民间故事出现,而是被记载于《左传》这一儒家重要典籍,并被儒家学者刘向所改写。从后来儒家日益取得正统地位的发展轨迹看,孟姜女故事原型表达的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被认为是最佳的统治之道,而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礼法规范,可以达成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随着儒家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确立,儒家经典中再也未见对孟姜女故事原型的改写或宣传。

二、故事的演进:对暴政的控诉与对自由幸福的渴望

唐末五代或宋初敦煌石室卷子中有一首小词《捣练子》:

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长城路,实难行,乳酪山下雪,吃酒则为隔饭病,愿身强健早还归。

在这首歌里,塑造的主要是一个忠于爱情的形象,但提到了长城,矛头只是隐约地指向了暴政。唐末诗人贯休的《杞梁妻》一诗则控诉道: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寒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在诗人笔下,孟姜女故事发生在秦朝而非春秋,杞梁也不是战死疆场而变为筑城而死,杞梁妻哭倒的则由城墙变为了长城,此外,关于杞梁妻投水而死的情节也改为杞梁妻随夫而逝,魂魄相逐返回故里。此后,“孟姜女”取代了“杞梁妻”,流传地域越来越广,流传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除了诗歌、小调外,还被编成长调、话本、戏文、杂剧、小说等。

分析以上变化,不难看出,演进后的孟姜女的故事,已经不再具有儒家的意识形态意义:故事设置在秦朝时期,是因为在儒家长期的渲染下,秦朝是横征暴敛的典型,而秦始皇修长城正是暴政中的暴政;杞梁不是死于征战而为筑城所害,则先前儒家所讴歌的忠君思想荡然无存;孟姜女哭跨长城,则是对暴政的直接控诉;“疲魂饥魄相逐归”所表达的也不再是夫为妻纲,而分明是劳苦大众所追求的真爱与自由。中晚唐时期,反应社会黑暗与民生苦难的作品大量出现,“优端齐终南,颐洞不可掇” 的忧愤成了当时文学的特质与基调。将《杞梁妻》与杜甫揭露唐玄宗因发动开边战争而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的著名叙事诗《兵车行》对读,我们就不难领悟贯休写这首诗的主观命意。

纵观孟姜女故事的发展,其缘起于法家学说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为的是儒家思想的传播,为的是建立一个繁荣稳定、富强和谐的理想社会。然而,当儒家成为社会主导思想后,那样的理想社会并未到来,相反,儒家所否定的秦朝式暴政一再重演,民众自发地改编了孟姜女的故事,“孟姜女”从儒家的道德典范化为了普通大众的代言人,用孱弱的声音诉说大大小小的“秦始皇们”的暴行。

徐忠明教授说:“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当中有着极为丰富和多姿多彩的法律文化史研究资料可资利用。”因此,从古代文学作品理解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而法律文化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其对当今法治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就孟姜女故事而言,其情节非常简单,因此并不能如《窦娥冤》之类的故事一样提供给我们具体法律制度方面的信息,但其演进进程却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中国社会法律治理路径方面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何勤华.法家法治理论评析[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1):17-23.

[2]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4. 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20).

杞人忧天的故事篇6

关键词:政府;危机公关;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6(C)-0053-02

7月17日,河南杞县一条虚假消息引发了大规模的恐慌,“放射源将爆炸”的谣言四起,随之出现了杞人忧“钴”的逃难场面:杞县一些老百姓为求保安全,冒着近40度的高温酷暑,拖家带口,逃往周边县市避难,汽车、拖拉机、三轮车等车辆一度堵塞了通往周边县市600多公里的道路。

昔有杞人忧天,今有杞人忧“钴”,要问今日杞人为何忧“钴”?让我们看看事件的前因后果,即可略知端倪。起因是杞县一个辐照厂在6月7日发生了“卡源”故障,在故障发生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社会上流言纷纷,网上肆意渲染,但当地政府吞吞吐吐,沉默寡言,没有及时、权威的信息,当地官方媒体也是无可奉告。直到7月12日,杞县的上级政府开封市才首次消息,对故障事件进行说明。但“钴泄露”的谣言不但没有因此减少,反而愈传愈盛,在7月15日河南省电视台报道中,该台就此事追问杞县官员,对方仍是三缄其口,以致民众更加相信“钴泄露”是确有其事,终于出现了17日百万民众浩浩荡荡逃离家园的景象。

由此可见,当地政府不及时公布真相,澄清谣言,这显然是杞人忧“钴”、惶惶逃难的重要原因。谣言固然可恶,特别在今天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谣言的发生与发展,传播与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对社会的影响之大和危害之烈,都是空前的。但是如果政府能够当即立断,公开信息,迅速跑到谣言之前,掌握信息主动权,群众就不会轻信谣言了。可惜在刚发生“卡源”事故之时,在“放射源将爆炸”谣言刚传出之时,当地政府却拖延隐瞒,反应迟缓,这就使自身陷入了被动,发生以上的危机也就不可避免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类因政府怠于公布危机事实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在此仅举两例:

2008年3月14日,拉萨市发生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对此,包括CNN等在内境外媒体歪曲烧事件的真相,宣称中国政府暴力镇压和平示威,引发了国际舆论对中国的不满和声讨,境外甚至出现了抵制中国,抵制奥运的极端行为。对此,中国政府反映迟缓,对事件信息采取了对外封闭的做法,地方政府甚至把所有的记者都驱离出境,直到29日,在事件发生了十几天以后,才允许15国驻华外交官访问拉萨实地了解情况。在此次事件中,正是由于政府初期反应缓慢,应对失据,错失了对外事实真相的宝贵机会,才使得CNN等部分境外媒体发表大量歪曲事实,甚至“张冠李戴”错误信息,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2009年5月10日发生在湖北巴东县的“邓玉娇案”引起了全国各地最广泛的关注与呼喊,根据有关数据的统计,互联网上就有四五百万人在关注此案,还有一些热心的网友直接到巴东参于此事件的工作。在律师和网友调查的消息即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时,“邓玉娇”案官方的声音显得非常微弱。官方的任何消息,读者似乎都不再相信。然而面对网友及社会公众如潮水般的质疑和猜测,相关政府部门却没有任何明确表态,警方几次说法不一的新闻会也不许记者拍照,匆匆了事收场,政府甚至对网络舆论采取删贴、禁止发贴、压制呼声等极端的做法,使得事情的本来面目更加模棱两可,扑朔迷离,引起了公众对政府更大范围的质疑和不信任,政府公信力由此受到严重影响。

通过以上案例不难看出,面对危机,传统的封锁,隐瞒,“捂盖子”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尽管政府的初衷是出于对稳定的追求,担心引发恐慌,然而如果一味隐瞒,会使各种猜测和谣言日嚣尘上,反而会引起更大的恐慌,甚至做出难以控制的过激行为。河南省的大逃亡事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因此在危机信息问题上,公开应该是原则,是主流,不公开只能是例外。面对危机,政府公关在危机信息传播方面应做到:

一、迅速反应,掌握“话语主动权”

在危机频发的当代,危机信息的传播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传播和传统的人际传播一起成为传播谣言的主渠道之一,虽然网络的公信力一直受到质疑,但在信息“认知”这个层面,网络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其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的这一天才论断固然有其偏颇之处,但新的媒介技术传达着新的讯息形态,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危机信息的速度将愈来愈快,这也对危机公关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危机,政府公关只有及时权威准确的信息,才能从根源处断绝谣言的产生和扩散。在危机发生之初,政府就应第一时间真实准确的信息,即使由于尚为调查清楚而无法告知真相,也至少先要摆明态度,“结论未出,态度先行”的做法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信息的话语主动权,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民心。

二、尊重公众知情权,告知真相,澄清谣言

现代公关理论认为,公众对于现代的政府信息、社会信息享有当然的知隋权。漠视公众的知隋权,一方面会导致公众对危机信息产生不当理解;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会导致公众对公共管理者的严重不信任。必须看到,在当今社会,传统的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渠道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对公众而言,不再是被动的从政府获取信息,而是主动的寻求与自身利益相关联的各种讯息。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不再是简单的“传”和“受”。所以,政府在面对危机事件时,必须运用各种公关手段,综合考虑多种传播渠道,在坚持公众利益至上的前提下,尊重公众对事件的知情权,及时告知真相。从“钴泄露”事件中可以看出,在及时说明真相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各类谣言的追踪与监控,及时澄清谣言,给公众以理性思考的空间,使其可以自觉辨明是非,抵制谣言。

三、综合利用各种媒介,注重信息反馈

政府对危机信息的,并不意味着政府只说不听。在很多情况下,倾听是更好的策略,尤其在危机混乱的语境下,更是如此。传统形式上,经常只是通过一次危机信息会便认为已经完成了对公众的信息告知。事实上,公众与媒体对政府危机应对的评价如何,他们有何意见与建议,在本质上仍属于信息的环节,也就是信息中的反馈环节。在危机公关中,一方面,政府要在应对过程中利用并开发多种渠道,与公众进行互动,接受他们的反馈信息,并依此及时做出改变;另一方面,在危机事件结束后,应该对整个信息情况做出总结,并积极收集危机后各方对对其表现的评价与意见,这不仅有利于危机管理能力的提高,更是政府负责任的表现。从上述各案例中可以看出,由于政府对危机信息重,轻反馈,不仅没有稳定民心,反而引起更大的猜测和恐慌。因此,政府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及时获得广泛意见,及时调整自身,尽快重建公众信心。

四、关注海外舆论,提升国家“软实力”

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都完全可以广泛传播。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加大,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大舞台的焦点,借助媒体的力量,中国每次的重大事件无不受到关注,同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事件”、“非典”等,以此次“钴泄露”事件为例,墨西哥《改革报》这样写到:“当地政府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说服居民这是一条假消息。类似情况在中国多次重复,人们不相信政府。”而对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法国《费加罗报》的报道中指出:“事件尤其突显了中国政府缺乏以冷静和透明的姿态应对重大危机的能力。直到地方当局见事态无法掩饰,才通报市民可能发生松花江污染。”法国《世界报》的文章甚至称这次事件是“化学切尔诺贝利事件”。

杞人忧天的故事篇7

河南杞县利民辐照厂的辐照室,一切似乎被锁在2009年6月7日的一个时刻。那时,一袋20千克左右的辣椒粉从货物车上掉落,碰巧砸到了正对它实行辐射灭菌的放射性钴源保护罩上。这番景象就此被定格―人不能进入,钴源降不下去。唯有31根钴60源棒发出的伽马射线静静照射着密封室里的各种货物⋯⋯而在辐照室外面,一场关于“泄漏”和“爆炸”的恐慌却在40余天里愈演愈烈。

“想自杀都死不了”

封死进入辐照室通道的是所有辐照工厂都必有的安全联锁系统。只要放射源升出井面,任何人就无法进入辐照室。反过来说,只要有人在辐照室里,放射源就一定在6米多深的水井下不得提升。人和钴源没有相遇的机会。

李涛是6月15日赶到杞县的。他从辐照室内的监视录像看到,辐照室里放置钴60放射源的源架跟随保护罩倾斜了45度左右。“一倾斜就掉不进井里头了,外面的人也就进不来了。”在房山工业园区一座孤零零的白色楼房里,李涛用烟盒和笔比划着说。李涛是北京原子高科金辉辐射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这家隶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的转制企业,承担着为国内众多辐照企业的培训职能,必要时还要出面帮后者排除故障。

对于这次意外的卡源事件,李涛认为“其实根本不算个事儿。”为了尽可能说明这只是一次“机械故障”,他打了个比方,“就像骑着自行车,突然链子掉了。”链子掉了,只是车骑不动而已,对人不会有直接伤害。

在国家制定的放射源分类管理办法里,钴60属于危险系数最高的I类放射源,对它的处理一直格外小心。隶属于环保部的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司,专司放射性物质的运行管理。李涛是其顾问专家之一。据他介绍,中国的管理比国外的严格,不仅制定了《放射性物质污染防治法》,出台了各种标准,环保部还每年两次派人去全国各地的辐照厂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利民辐照厂用的钴源是上世纪90年代买的,再用个六七年就要退役了。就在李涛赶到杞县的前一天,掉落的辣椒粉由于受钴源持续照射发生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当地消防部门将消防水灌入辐照室以防隐患。当时,距离故障发生刚刚一周,消息还仅限在利民辐照厂、当地政府和国家环保部门间流传。

出事的辐照室是一个由1.8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封闭空间,钴60源架被吊置于正中,外面还罩上了一层保护罩。接受辐射的货物则围着护源罩摆成一圈,如有人需要进来工作时,钴源便沉入6米多深的井水中贮存。

1.8米的墙体厚度是按照当时的辐射防护安全标准和可装源30万居里的辐照能力设计的。“用于屏蔽射线绰绰有余”。李涛说。而且在故障发生时,实际装源量仅14万居里,实际使用还不到设计容量的一半。

据介绍,钴60源棒是由钴60放射源和外面裹着一层不锈钢包壳组成。不升源工作时,射线不会对辐照室内空间进行照射;在井中,只要包壳不锈蚀,钴源就不会泄漏出来。井中用水是一个独立的水循环系统,“井壁整个为不锈钢敷面”,源架周围环绕的是去离子水,不会对源棒产生腐蚀,因此源不会发生泄漏。即便真有泄漏发生,也不会影响到地下水。

水井和墙体构成了“铜墙铁壁”,不仅足以将钴60的射线屏蔽掉,而且将所有可能的污染路径堵死了。李涛反复强调,这是非常安全、万无一失的。“如果有人想来辐照室自杀,他想死也死不了――除非带炸药包。”

被屏蔽的不止是射线

可老百姓不这样想。7月5日左右,百度的“杞县吧”里出现了一个帖子,说县城出现“核泄漏”,非常危险。7月17日,被派来援助的机器人在进入辐照室后,因遥控信号被屏蔽而无法工作,滞留在与辐照室大门相连的环形“迷道”内。这一特殊设计本来是为了加强射线屏蔽,不料竟为故障排除工作带来困难。

泄漏未曾发生,“谣言”已然风传。当地围观百姓一听连“机器人”都留在里面出不来了,以为是“熔化”了。风传下午5点钟厂子要“爆炸”,“不撤离就生不出小孩了”。类似“吸口气都会中毒”之类的传言更是比比皆是,通过口口相传和手机短信迅速蔓延开来。

坚固的铜墙铁壁不仅隔断了伽马射线的辐射,也阻碍了机器人的救援,更隔断了信息的交流。唯独没能隔断的是无因恐惧的传播。

利民辐照厂地处闹市,出工厂大门十几米外就是商店和住宅。一位姓薛的老人没有撤,他家距辐照室外墙仅20米。对于钴60,薛老未必了解多少,但他相信政府,“真要有事,政府还会不管咱?”然而传言扩散之时,像这种坚固的信任却少得可怜。由于政府没有及时有效的信息,更多人选择了撤离,携家带口大批逃往开封、郑州等地。

“爆炸”和“生不出小孩”是引致恐慌的主因。也正是这两点,事后让杞县群众的科学素养遭人诟病。

从科学上看,射线的确有可能导致人不育。但这与剂量和照射范围有关。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规定,公众受辐照的个人剂量限值为1mSv/年(Sv为核辐射的当量剂量单位,1Sv=1J/kg),而受职业照射的个人全身剂量限值为20mSv/年。有研究曾用危险度评价方法将职业照射与人类的其它活动相比较,发现即便每年职业照射50mSv,工作35年,仅减少32天生命;而炼油厂工人工作35年,却减少74天生命。照射0.1mSv的死亡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一,与喝半瓶啤酒的危险相当。

最终,还是科学家出面才稳定了人心。李涛在杞县也接受了采访。每小时滚动一次,环保部专家陈凌的电视讲话最终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中国原子能科学院辐射安全部主任”的头衔让不少当地百姓印象至深。

杞县只是河南的一个小县城,如果不是从北京等地请来众多专业人士,就连一县之长对于此事故的估计,也和平头老百姓无异。更何况,在网络通信手段发达的现代社会,在一个信息不明、人员集中的特定环境下,当这种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在第一时间完全弄明白剂量、操作原理、风险指数并迅速作出判断的又能有几人?

核老虎如何出笼?

群众恐慌平息后,李涛仍深感担忧,“如果隔一阵就来一次这样的事,中国的辐照加工行业怎么办?核技术的民用之路怎么办?”这个要命的问题让他一点儿也轻松不起来。

有一次失败经历让李涛记忆犹新。2001年左右,西安一个投资者看好当地的药材资源和市场,打算建一个钴源装置,找到李涛。该投资者从开发区买下了一块地,要建辐照厂。管委会负责人是位女士,“开始时很高兴,可一看项目招商书,摆手不干了,说你把原子弹都搁我们这来了。”

这个问题问得李涛哑口无言。在很多人眼里,只要是和放射性同位素有关,只要一沾上“核”的字样,就是原子弹。

李涛所在的金辉辐射公司,除了1台钴源设备外,还有两台加速器装置。和钴源不同,加速器依靠的不是天然放射性同位素,而是电子束的运动,只有接通电源才会有射线产生,一拉闸就什么都没了。在欧洲和日本,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加速器进行辐照。但钴源辐照具有的穿透力强等特点,在一些国家仍然得到广泛使用,但其对安全的要求也更高。这也是环保部门的监督机制极为严格的原因。

尽管如此,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公众恐慌仍然屡见不鲜。李涛回忆,有一年某厂的一台工业探伤机报废,被送到了钢铁厂回炉。可里边的放射源铯137却没取出来。消息传出,“也有人说要爆炸,甚至还闹上了电视”。回想起来,李涛有点生气。在他看来,这是媒体的不负责任,也是缺乏科学常识的表现。

“怎么可能会爆炸呢?”李涛怎么也想不通,“铯137是以固体的形式存在的,根本不可能爆炸。”虽然这一事故早已成过去,也并没有引起如今天的杞县事件一样大的反响。但公众根深蒂固的偏见可见一斑。李涛深信,从技术和制度设计上,除个别偶发故障外,辐照行业整体上几乎不存在安全隐患。但杞县钴60事件充分说明民间视辐射如洪水猛兽的观念深入人心,不可撼动。

主动的沟通尝试不是没有做过。据李涛回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鼓楼大街的地安门商场,每到8、9月份就会出现一个特殊的辐照食品专柜,辐射行业协会将各地的辐照食品组织起来集中展销,辅以科普宣传。活动起到了一些效果,可惜2000年以后因精力不够被取消了。那时,中国的食品辐照业才刚刚起步,公众对此的认识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没想到时隔10多年,这种局面几乎没有得到改观。

杞人忧天的故事篇8

灰色情感,亦称负性情绪,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不良心理,其一般表现为忧愁、多疑、讳疾、嫉妒、自卑、牢骚、孤傲等方面,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对其的调理应以调心为主,通过自我心理调适来加以消除。

一、杞人忧天 有的老年人每天生活在忧愁苦闷之中,心事总往坏处想,不该操心的事他偏要操心,不该忧虑的事他总是愁绪重重。认为自己人老珠黄,万事凋零,是“快人土的样品”,以至整日饮食无味,坐卧不安,精神萎靡,坐以待毙。

分析与调治:人老且体弱多病,情感脆弱,缺乏信心和活力,思维又不活跃,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力就会出现障碍,心理就会变得阴暗无光。南宋诗人陆游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忧之”。杞人忧天纯粹是一种想像,是一个幻想中的怪物,是认识能力上的一个漏洞。认识到这一点,就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生活,这样,忧愁就会离你远去。

二、杯弓蛇影 生活中有些老年人生性多疑,爱胡思乱想,经常将想象、猜测、错觉进行自我加工后用来自我折腾。这种人平时爱捕风捉影,总要无中生有地搅出点事来,不是疑心别人在捉弄他,嘲讽他,就是背地里打探别人在说自己什么坏话。因而,处处设防,格外敏感,心理上“戒备森严”,把生活搅得烦乱不堪。

分析与调治:这种人精神容易紧张,小心眼,多疑多猜,固执好辩,思想偏激,易道听途说,易听话听音,接受暗示。人一旦产生了猜疑心理,就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做出许多错事来。俗话说“疑心生暗鬼”。多疑是生活中的腐蚀剂,不仅伤害他人,影响友谊,也会孤立自己,伤害自己,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摧残。静下心来,读一读“疑人窃斧”、“杯弓蛇影”的故事,心境就会亮丽起来。

三、讳疾忌医 人到老年,心力渐衰,起居慵懒,视听不清,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同时缺乏医学常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在发现自己有病时,因尚无明显的痛苦症状,觉得饮食睡眠都很正常,就无视医学的客观检查。还有的老人隐瞒病情,不愿就医,不想听别人说他有病,往往延误治疗,酿成大错。

分析与调治:身体不检查,有病不治疗,坐以待毙,任听命运的摆布,是一种消极、愚昧的思想,待病魔围攻时,只能“俯首就擒”。心理医学研究认为,无视疾病,无视现实处境的“否认法”属消极心理防御,讳疾忌医即其实例。历史上曾流传着神医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故事,故事发人深省,启迪性很强。“前车覆,后车戒”。老年人应以此为鉴,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否则,在病人膏肓之时则悔之晚矣。

四、清高孤傲 有的老年人自觉自己资格老,阅历深,工资多,退休后仍以高傲姿态自居,待人漫不经心,不屑一顾,说话高腔阔调,声色俱厉,做事目中无人,我行我素,常常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与人争吵不休,毫末不过关,以至与周围人疏远了关系,淡化了感情。

分析与调治:清高、孤傲与怠慢都是一种自私心理,傲是目中无人的盲目行为,慢是不自量力的狂妄行为,是粗俗无知的表现,这对心理,对健康都是不利的。综观一些寿高体健之人,无不都是以平常心、和善心作为人品修养的天平。拥有平常心,才能与人交融,生活才会有阳光,生命才会有活力。

五、作茧自缚 有的老年人退休后,自觉“人走茶凉”,耐不住“萧条冷落”,整日死气沉沉,闷闷不乐。有的老年人心理脆弱,自卑自弃,百无聊赖,不与人交往,不寻找生活乐趣。有的老年人心理沉重,少言寡语,步履蹒跚,口将言而嗫嚅,足将趋而趔趄,这对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分析与调治:自卑感属于人格形态的违常。心理学认为,不利的客观现象加上不良的心理素质就会产生“自轻自贱”的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一旦定型,思想包袱就会越背越重。学会称赞自己,每做好一件事,就给自己一个鼓励,多看有新观念新创意的书,多说肯定的话,多跟好心人接近,努力用自信钻出自织的“茧”,冲破这层包围着你的黑暗。

六、嫉妒憎恨 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怨恨,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心理。有的老年人退休后,觉得失去了权力,失去了工作,或看到周围同事被晋级提拔,表扬奖励,心里就会受到刺激而产生嫉妒感。

分析与调治:心理学认为,嫉妒属于偏执型人格,是针对别人的价值而产生的一种心怀憎恶的欣羡之情。这种人缺乏理智,诿过于人,自控能力差,其结果是伤害他人祸害自己。人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心宽才能体健,人需要一颗平静心,心平才能气和,读一读《三国演义》中周瑜的故事,一定会有所感悟。

杞人忧天的故事篇9

集市街头、店铺商场里,琳琅满目的月饼,弥漫着浓浓的中秋味,好像时刻在提醒着我们,中秋节已经来临。在对远方亲人的绵绵思念中,也让我不觉回忆起小时的往事来。

最早的记忆中,人们都对中秋节满怀着期待,小孩子们更是充满了兴奋的向往。无论农活多么忙碌,八月十五这天,大人仍然会放下手中的农具,换上干净衣服三五人一道去赶集,买回一些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赶集归来,篮子里便多了一些让我们垂涎的美味。割上斤把肉那是少不了的,因为是中秋节,自然少不了月饼。晚上,皎洁的月亮爬过树梢,把深邃的天空点缀得澄澈透明,往日的繁星似乎也都回家团圆去了,亮汪汪的月光如水地洒落在农家大院。把满院的柿树和树上挂的玉米沐浴得亮堂堂的,犹如珍珠般晶莹。此时,家家户户搬出自家方桌,摆上月饼、苹果、橘子、花生等一些好吃的东西,开始“敬月”。等大人虔诚地完成这一整套仪式后,我们才可以品尝这平常难得一见的美味。这时,老奶奶开始给我们讲那个讲了多年的“嫦娥”和“玉兔”的故事。每到这时,我都会很认真的盯着月亮看,很想从月亮上看故事里所提到的那一切。但每次,除了在月亮里,看到一些类似嫦娥衣袖飘舞的轮廓以外,别的什么也没有。

听完了故事,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月饼,在堆满玉米棒子和黄豆的河堤上追逐、玩耍。交换品尝着别人家的月饼,看谁家的最好吃。月亮是那样的圆,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中秋的味道,中秋之夜的月亮,带给人们的是怎样的一种浪漫的情怀啊!

想起儿时中秋节的无限乐趣,真的很怀念那种虽然清贫但无忧无虑的日子,怀念那种温馨浓郁的节日气氛。如今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但我和孩子们却很少吃月饼了,大鱼大肉也差不多腻了,月饼成了节日的点缀。每每想到这些,心里不免有点担心——这以后的日子里还能吃啥呢?

中秋,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好的;可是啊,新疆农村的中秋,却又比别处更多了一份热闹。因为中秋节这里的农民总是最忙碌的时刻。摘棉花,摘枸杞,是中秋前后最繁华的景象,也是这一年最美丽的季节。这时的天空高而深蓝,远远地望去,棉花就像是地上的白云;白云则更像是天上的棉朵儿,棉花白云连成了一体。而枸杞犹如串串红玛瑙挂满枝头,点缀在棉田白云之中。真的有让人难以形容的韵味,棉花朵朵白得刺眼;枸杞粒粒红得撩人。这绝对是在别处难得一见的胜景,这丰硕的季节又仿佛是秋天的语言,素朴、纯洁而热烈。一种特有中秋的气息扑面而来。枫树为这喜庆的节日穿上了大红的嫁衣;满园的苹果也仿佛羞红了脸蛋;李子树叶似乎有些张扬,秋风给它了最美丽的颜色。秋虫更是不甘寂寞,为节日唱响了嘹亮的歌声;蚂蚱和螇蟀蹦蹦跳跳的,大概是在跳着欢快的舞蹈吧;一只山雀悄悄的盯上舞动的它们,大概也想在中秋节美餐一顿。棉朵儿在握在手里软软的、绵绵的,给人一种惬意的暖暖的感觉。看着它们,我突然想起,这些洁白的棉朵,应该是传说中的天使,是上苍馈赠人们的中秋季节的礼物吧。

人到中年,虽然已经没儿时那样盼望中秋节了,但秋的成熟、季节的馈赠和秋韵是我四季最得意的欣赏。故而,中秋节也是最极爱的节日之一。于是,每逢中秋佳节,我常独自漫步在月光之下,伴着一轮清辉,细细品味这千年不变的月色。眺望绵延的远山,看着广袤无际的戈壁沙海,感觉新疆地大物博的雄壮与伟岸。中秋的季节中,人们尽情的收获大自然带来的丰硕成果。那各种庄稼逐渐进入农民的粮仓时,我们的心情是何等的欣慰啊!再看看月亮中等待团圆的嫦娥,她在舞动着羽衣霓裳,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寂寥。她若看到这人间胜景,应该后悔当年不该偷吃灵丹,独守广寒了吧?

杞人忧天的故事篇10

从央视2010年3月16日《今日说法》节目获悉,安阳要为曹操墓专设派出所。于是,不禁心生忧虑:曹操生性狡诈,生前为自己设立了七十二个疑冢,俗称山寨墓。倘若曹操所有七十二疑冢出土,会不会要为曹操设七十二个派出所?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二乔锁不住

四个地方争夺二乔属地起硝烟:安徽潜山、河南商丘、湖北嘉鱼和浙江义乌都说二乔属于自己。还是诸葛亮的太太和坡的妹妹省心。其实,二乔属地很好判断:四地联袂举办选美大赛,看哪地美女多即为二乔故里。二乔生前都有子女,至今日,至少繁衍万千人,扣除嫁给武大郎者,美女绝对多。

吃光所有鱼

近期,国际社会抗议日本恶意捕鱼浪潮迭起,先是抗议捕杀海豚,然后是鲸鱼,而后是鲨鱼,现在又是金枪鱼。日本人一日三餐离不开鱼,据说因此长寿。你长寿了,鱼短命了。有专家预测,再过七十八年,日本人将吃光地球上所有鱼。鱼没有了,生物链断开,人类也将余年无几。

发型是假证

一日,我散步。一神秘男子凑近:“大哥办证么?”我问:“现在办什么证的最多?”他说:“刑满释放证。”我不信:“怎么可能?”他说:“您拿这证,没人敢欺负您。交警拦您,您假装拿错驾照,把刑满释放证递给他,看他还敢罚您!不过您不用办。”我得意地说:“当然。”他说:“您的发型就是刑满释放证。”

品质不太好

1995年,我的书在韩国出版。译者文字功力不错,但中文口语略差。我到机场接她,她在车上对我说:“郑先生,我品质不太好。”一贯喜自嘲的我听到这话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受,忙问她哪方面品质不好,我担心我坐怀不乱的定力不够。她说:“我发烧三十八摄氏度。”我才搞清她将中文的“体质”错用成了“品质”。

很内疚

2006年我参加湖南卫视《我是冠军》节目,五音不全的我被剧组送到一录音棚录制主题歌,同去录歌的有歌星王子鸣、男模李学庆和黄家诺。王子鸣录了两遍通过。我问王子鸣,你能用一句话告诉我唱歌的秘诀给我壮胆吗?王子鸣说:“不要脸就行。”我昂首挺胸进棚,一次录制成功。

怅然若失

郑亚旗去非洲摄影,我听说他要出一本名为《非洲》的摄影集,就悄悄为《非洲》写了序言。我想,连比尔・盖茨的爸爸出书都找我写序,我给郑亚旗的摄影集写序言名正言顺。可他一直没提让我作序的事。一天,郑亚旗送我一本印刷完毕的《非洲》。我怅然若失。次日,我背着人把《非洲》序言从电脑里删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