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会计制度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0:02

医院会计制度

医院会计制度篇1

二、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卫生院等。

三、医院的会计核算除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均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进行。

四、医院应按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

(一)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医院不应随意改变或打乱重编。

(二)医院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者外,在不违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的前提下,医院可按根据需要,自行规定。

(三)医院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应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应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五、医院应按下列规定编制和提供财务报告:

(一)医院应当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本制度的规定,编制和提供合法、真实和公允的财务报告。

(二)医院的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医院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等,由本制度规定;医院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医院自行规定。

(三)医院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

1、资产负债表;

2、收人支出总表;

3、基金变动情况表;

4、有关附表。

(四)医院的财务报告应当报送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报送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和卫生部门规定。

(五)医院会计报表,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填至“分”。

(六)医院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注明:医院名称、地址、报表所属年度、月份、送出日期等,并由医院法定代表人、总会计师(或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或盖章。

六、医院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要求,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执行。

医院会计制度篇2

关键词:经济预算;医院;会计制度;内部控制

对医院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医院的组织管理系统进行强化,提高医院对于内部经济活动以及员工工作的管理力度,形成高效的医院运营模式,确保医院的稳定发展。尤其在医疗改革推行之后,各医院都在对自身的会计制度进行调整,正在探索新的医院财务管理模式,以保证医院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了对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方式进行探索,我们首先应对“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

新型的医院会计制度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而生成的,要求会计信息要能够对医院的各项支出以及运营成本进行直观的呈现,增加医院会计信息的可靠度与真实度。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医疗成本归类与核算、医院资产管理、会计账目处理原则以及会计科目设置与会计预算管理。是在原有会计制度基础上指定的,在具体制度内容与标准上有所创新。[1]像在新制度下,医院将“权责发生制”融入到了会计账目处理之中,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要按照“权责发生制”为标准,对医院中各项收支明细进行记录,且通过账目能够直观反映出在固定期限内医院的受益情况与成本情况,以便相关人员对医院各项工作作出更加精确的管理。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内控重点

(一)完善预算管理工作,加大预算控制力度

预算作为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内容,一直都是各医院财务部门关注的重点。因此在新的会计制度之中,医院内部控制的重点仍然还要包括资金预算。在新的制度中已经清晰指出,新形势下预算管理要按照结余按规定分配、核定收支以及超支不补等原则进行,所以各级医院应对本院的财务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并按照医院的定位以及发展目标,对各项工作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预估。不仅要对预算编制进行完善,要将医院所有收支都归入到预算工作之中,做好预算编制基础工作,保证预算工作落实质量,同时还要对预算工作进行实时控制,避免出现超预算或者变更预算的情况发生。

(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为了确保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保证医院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医院要对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予以足够的重视,并要在新会计制度下,不断对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完善,从而提高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医院一方面要极大绩效考核的宣传力度,使医院内部所有人员都能始终明确实施绩效考核的意义所在,使职工都能对该项工作予以足够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对以往绩效考核的占比进行调整,要以为民众服务为原则,实施多劳多得考核制度,进而医院内部形成良好地工作风气以及服务风气。

三、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医院内控环境

医院想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必须应对医院的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完善。一方面要对医院内部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优化,要按照时代的特点,引进大量先进技术对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方式进行完善,并在医院内部形成信息联络网,保证各项工作高效、高质量的进行;一方面,要设置相应的监督保障机制,加大对财务以及其他方面工作的监督力度,避免个别人员因一己私利而出现挪用资金等不良行为。[2]同时还要对医院的外投项目进行严格的管控,禁止对风险项目进行投资,只能对医疗服务行业进行资金投入,避免医院因进行风险投资而出现资金受损等方面的问题,且在投资过程中,医院也要对项目进行后期跟进,要对项目的各项开展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以便对风险问题进行合理管控,保证医院投资的安全性。

(二)完善成本控制与核算,强化医院经营水平

医院要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划以及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来对现行的成本评价指标进行完善,要将医院产出数据与投入数据全部纳入其中,并建立起健全的评价指标系统,从而为医院的支出明细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为医院各项经济活动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依据。同时要对医院自身的成本核算意识进行明确,要加强医院对于成本核算的控制力度,降低对政府帮助的依赖程度。[3]同时还要以经济效率为标准,向着自我发展以及自负盈亏的方向进行发展。此外对成本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要按照科学预算、公正支配的原则,对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管理,应派专人对医疗材料的采购、分配以及后期处理等环节进行实时审核,并要对每一部门的权责内容以及范围进行明确,确保医院每项工作的使用成本都能得到合理的控制。

(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保证监管力度

由于医院工作量较大,需要涉及到的工作内容也较为繁杂,光靠人力无法实施对医院内部的控制,因此医院应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医院内部建立起风险预警系统,一方面要对医院成本的支出值以及和药品数量值设置警戒线,一旦数值高出或低于相应警戒线时,系统就会自动进行报警,以便相关人员及时对其进行操作;另一方面要对医院中的固有资产进行合理的管控,要使用折旧计提以及比理的方式,来对废旧或者闲置资产进行处理,防治出现隐瞒收入以及虚增资产等情况的发生。[4]

四、结语

通过对新医院会计制度以及该制度下医院内控工作相关内容的介绍,使我们对现代医院的会计管理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有了更加明确的了解。各级医院想要切实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水平,就需要对新会计质素以及科学的内部控制方式进行更加全面的剖析,并结合医院实情设置出更加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医院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晔.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医院内部控制[J].中国外资,2013,18:108+110.

[2]马再芝.浅议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内部财务控制[J].科技信息,2011,26:392-393.

医院会计制度篇3

【关键词】 医院新会计制度 改革 完善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背景及其含义

我国旧的医院会计制度于1998年,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该制度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公立医院的会计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在运行中已显露出诸多问题:一是医院会计制度滞后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二是资产价值不真实,既不利于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也不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三是医疗、药品收支核算不匹配;四是医疗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五是一些重要业务和事项核算混乱;六是会计科目、报表体系不完善。

为适应医疗卫生体制和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应医改的需要。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新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并在具体措施中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2011年1月l8日,财政部出台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及《医院财务制度》。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疗养院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非营利医院也可参照执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其他制度。新《医院会计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1998年11月17日财政部、卫生部印发的《医院会计制度》(财会字[1998]58号)同时废止。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更加全面地体现了公立医院的特点,为加强医院财务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推行绩效考核、更好地规范医疗机构运行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医院新会计制度亮点

1、根据职能定位,明确制度适用范围。将职能定位为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科教等综合职能;补偿政策规定为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扶持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2、落实医改意见,强化预算约束。明确了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地方可结合本地实际,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支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应会同财政部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对医院预算执行、成本控制以及业务工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3、完善财务管理体制,规范财务行为。医院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其他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设置。在负债和大型固定资产购置、对外投资等方面严格控制:医院原则上不得借入非流动负债,大型固定资产购置、对外投资必须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按照有关规定报经主管

4、科学梳理会计要素分类。体现固定资产净值;将支出按照用途划分为五类;取消固定基金、修购基金;将医药收入合并。

5、强化成本管理。进一步明确了成本核算的原则、对象及成本归集和转移的方法;充实了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内容;为正确反映正常业务活动的成本和管理水平,明确了在进行医院成本核算时不应计入成本范围的开支;将成本控制目标、预算执行情况作为医院及其科室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财政补助安排的重要依据。

6、完善科目体系,改建财务报告与分析。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完善了会计科目,使医院管理者、政府部门和大众看得到、看的懂。规定医院年度财务报告应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利于内部管理,医院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外部监管、审计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三、医院新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问题。新的会计制度实行必然会和旧的会计制度形成冲突,处理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衔接不好,就会出现医院账目不清楚,科目录入错误,致使当期财务报表不准确,引起外界质疑。所以如何处理新会计制度和旧会计制度衔接也是医院财务工作者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例如新制度设置了“短期借款”、“预收医疗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中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

2、药品计价问题和医疗赔偿问题。新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在进行药物发出时应采用个别计价法。从会计学的角度上来看,个别计价法适用于品种数量少,单位价值高的存货,由于医院的存货品种多,收发频繁,价格浮动大,可见个别计价法不适用于医院对药品的管理,新会计制度的规定加大了财务人员和仓库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会计处理效率低。

在新形势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因而人们更加看重个人的身体健康,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在医院中往往存在医疗诉讼案件,医院的赔偿金额也逐年增高。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医院都没有建立起医疗赔偿制度,新会计制度下并没有明确规定医疗赔偿款是通过“其他支出”还是“医疗成本”计入支出。尽管医院新会计制度增设了“预计负债”的科目,但是未明确规定医疗赔偿款是否都需要通过该科目进行核算。

3、科目细化问题。新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对外投资获取的利益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的明细科目——“投资收益”进行核算,这样就不利于领导对投资进行评价。同时目前医院的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中,医院都开始用应付票据来调剂资金,在“应付账款”下设“应付票据”明细科目,但在报表中未能直观反映应付票据项目的余额。应付票据是医院的一项负债,如果医院没有到期偿还,就会影响医院的信誉。

4、权责发生制的执行不到位。医院和一般的事业单位不一样,资金的使用效率需要靠成本的核算来提高。医院处于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框架下,虽然说权责发生制有了部分的应用,但是应用的范围比较狭隘,有执行不到位的弊端。新会计制度要求下待摊费用使用要完全,权益性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也要划分准确,这和权责发生制息息相关,如果权责发生制不能很好地执行到位,这几个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量化,成本精细化核算的要求就不能实现。

5、部分会计人员没有尽快转变思路。随着医院新会计制度的推行,需要医院财务工作者及时转变思路,深入学习新的会计制度,尽快用新会计制度要求自己,完成工作。在新会计制度的推行下,医院的部分会计人员还不适应新的转变,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和思维进行会计处理,对新制度的内容不理解或发生歧义,这样就增加了医院会计制度下的会计处理停留在过去的水平,甚至导致更多的失误。

四、如何改进新会计制度中出现的问题

1、做好新旧财务制度的衔接。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相比较旧的制度来说,对一些细节做了相关的修改,例如医院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使用的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应当确认为对冲基金,并且要在计提资产折旧、摊销等时予以冲减。医院应将旧的会计制度下在账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余额由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追溯确认为对冲基金。对出租出去房屋和建筑物、无形资产以外的确实难以追溯的固定资产,至少应当按照以下范围追溯确认对冲基金:1999年1月1日以后以固定资产入账并且执行新制度前仍在账的资产。这些都是新的会计制度下所发生的变化,通过这种变化,就可以清楚地分清医院资产是属于财政资金还是非财政资金,确保了财务的透明性和反映的准确性,合理性。

2、增设减值准备科目。针对医院没有设置减值准备科目应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债权投资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科目,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的实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定期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对价值高的存货聘请专家进行资产评估,提高医院会计信息的质量。

3、改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对药品计价,预提医疗事故赔偿金。医院的药物种类多,收发频繁,单位成本差异大,从会计的角度来看适用于移动加权平均法,在计算机科学信息发达的形势下建议医院可以采用成熟稳定的HIS系统进行药物计价,以确保医院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药物的平均单位成本,并能够及时准确了解医院药物的发出与结存状况,不仅减轻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劳动程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益。根据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医院应通过“预计负债”科目预提医疗事故赔偿金,这样就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医院当期的成本支出。同时应该认真分析医疗纠纷的风险程度,确定合理的计提比例算出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计提时借记“医疗支出—医疗事故赔偿金”,贷记“预计负债—医疗事故赔偿准备金”。

4、单独设“应付票据”、“投资收益”科目。医院应该弃置“应付票据”、“投资收益”这些明细科目,单独设置“应付票据”、“投资收益”会计科目。应付票据应单独反映在报表上,并加强票据管理,当药物或其他设备在采购的过程中需要签发的,都要经过审批,合理控制医院的负债规模;同时要遵守新会计制度下投资回报风险控制原则,记录医院长期股权投资的现金股利、持有期间、利息收入情况,并进行投资决策分析,加强对投资放益、分配等的监督,确保资产保值。

5、加强权责发生制的执行。医院财务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新财务制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能停滞不前,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同时医院要制定相关的监督部门对财务进行不定期和定期的监督工作,保证财务制度执行的严格性和财务操作的准确性。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将待摊费用尽量实现完全使用,资本化支出和权益性支出要界定清楚、准确,为成本核算精细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6、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较旧的会计制度中,新会计制度里出现的差异,医院财务工作者要及时的学习,对比两者的关联性和差异性,真正搞懂搞透两者的关系。财会人员应该从旧会计制度的执行中转变过来,迅速掌握和运用新会计制度中的新情况。医院要加大对财会人员的培训支出,同时聘请专家解读新制度的内容,促进财会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新会计制度下医疗服务业务的流程。同时让财会人员深入医院各科室,了解各业务流程,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新会计制度的实施阻力降到最低。

五、结语

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是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的结果。医院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弥补了原制度的不足,但是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缺陷,医院的财务工作者也应认真学习新的会计制度,使医院财务操作更加合理化和简单化,同时要不断优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促进医疗事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注:本文受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

【参考文献】

[1] 唐焱:对新医院会计制度相关问题的探讨[J].财务会计,2012(1).

医院会计制度篇4

1.1会计核算中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很多原国有单位相继被投放到市场中去参与市场竞争。医院作为公益性单位,虽然不用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但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将有限的资金进行科学投资以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获得最大效益也是各医院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会计核算方面没有对投资核算进行细化分类,在执行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不同所有制医院会计处理所依照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不利于医院资本的合理优化。

1.2财务预算管理不到位

医院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其经营活动,而医院的财务预算关系到整个医院的经营活动,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目前,医院普遍缺乏预算意识,资金预算侧重于主观判断,对预算管理更是缺乏相应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执行脱离实际经营活动,降低经费的使用科学性。同时,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监督体系,不能将责任具体落实下去,预算使去其本应有的约束作用,加大医院财务管理压力,不利于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1.3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监管存在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财务自身监管薄弱、内部审计执行不力、社会中介机构未发挥有效监督作用等方面。目前,我国多数医院自身财务监管薄弱,没有相应的权威内部审计机构,加之政府多头监管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而法律法规以及制度体系又比较笼统,有关惩戒规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且执行力不够,使得医院财务监督方面存在很多漏洞。

1.4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

现行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医院信息系统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医疗改革并不是很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并不是最先进的,各种会计软件和信息化软件也不能及时更新,且存在医院各部门的管理学经常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有效进行资源共享,必定会造成一些物资的浪费。

1.5医院固定资产方面存在的不足

现行会计制度在医院固定资产的确认、分类、核算及处置方面都做了大胆尝试,有了新的规定,不仅更贴近医院的发展要求,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这种改革创新大大规范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个别医院求大而全盲目购建、虚增固定资产资产总量以及固定资产减值等,对此各医院应医院之间不必要的重复购建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针对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问题的改进方案研究

2.1完善各项资本经营业务的明细划分

各医院为了规范会计处理、做到账目有所依据需要对各项资本经营业务进行明细划分。有关部门应改革过去不合理的会计制度,使业务状况的核算规范化,如可将对外投资项目细做到具体投资有具体的核算要求。另可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增高投资收益项目,年底结账时直接将其收入收支结余“其它科目”里。总之要对各种形式的资本经营事项进行明细划分,并制定相应的会计处理规范。

2.2积极完善医院的预算管理体系

现行制度下,医院应注重收入与支出的预算管理,积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做到预算管理内容、管理过程、管理主体的全面化。年度终了,医院应按照财政部门决算编制要求,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编制预算并经主管部门审批。编制预算前进行充分的调研认证,确定预算基础,核实基础数字,正确预测各种因素对医院收支的影响;一改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采取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等多种方法编制年度预算;编制过程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对预算执行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对预算支出必须给出详细理由,在经过科学严谨的论证后方可批准使用。还要对执行结果进行分析考核,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3加强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监督机制

完美的监督需要来自单位内部、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共同配合。对此应:

(1)加强政府监督,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并举,医院的财务部门是医院内部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医院财务监管的主体,这是国家赋予财务部门的法定责任。政府应认清自己在医院监管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加强医疗价格改革,杜绝以药养医,定期对监管制度的实施效果展开调查统计,定期向公众揭示医院各种费用与收支是否平衡的机制等。

(2)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管,医院应树立以财务收支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为主,以风险管理审计为发展方向,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摆脱院领导的操控,实现审计结果的公正、客观、独立性。

(3)加强全院职工共同监督管理,全院上下应统一认识到医院经济活动是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科室、和职工都要担起监管重任,从而保证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

2.4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很好实现资源共享,还能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对单位成本进行科学有效使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整合医院资源,将医院的物流、财务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医院信息管理的一体化,并及时地将医院的库存商品、各科室的药品配备情况等反映出来,有利地节省了医院的资源。此外,现行的会计制度要求所有固定资产从增加的下月起开始计提折旧,在信息化网络体系下,可以利用会计核算软件实现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使得不同医用资产的计提折旧工作更加简单快捷。

2.5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医院固定资产是由医院占用有或使用,能直接或间接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等各类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更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与制度的完善。医院领导及医护人员要从思想上真正理解固定资产对其工作的不可取代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各种盲目和浪费行为,也才能真正利用好固定资产;同时还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制度是保证业务操作规范化、秩序化、高效率及管理漏洞的重要手段,对于固定资产确认、购置、使用、保管、保值增值、处置等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再配以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考核。

(2)取消机械部、后勤部等多头管理,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统一采购、报修、报废及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并进行二级分类明细核算,全面负责相关事宜的核算及会计监督工作,建立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总账,并充分运用电子信息化管理手段,科学有效地使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确保设施设备消耗的补偿和更新改造。

医院会计制度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 医院会计制度 改革与创新

“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随着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转变,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自1998年颁布实施以来,已难以满足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医院会计制度》中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科目设置和成本费用计算方法,修购基金的提取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医院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面临着创新和改革。对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协调,按照新会计准则和编制年报的相关规定,结合市场经济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的需要,适时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表及会计事务处理办法等进行修正,以满足医院管理者、经营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

■一、借鉴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医疗体系,并指出,通过对非营利性医院实行股份制经营的依据、意义、形式、原则进行分析,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即将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种。国家根据医疗机构的性质、社会功能及其承担的任务,制定并实施不同的财税、价格政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置”,享有相应的税收优惠,也就决定了很大一部分国有大中。同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及时将文件转发辖区内所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遵照执行,同时加强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收费。目前,国有独资医院仍占绝大部分,其经营性质是“非营利性”的,仍应属于非营利性医院,但“非营利”并不意味着一定不能开展经营性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医院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仅靠财政拨款远未满足其实际支出的需要,必须建立符合医院经济活动特点的经济核算制,降低消耗,通过医院提供服务来获取收入,取得盈利,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借鉴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成熟经验和估法,加强成本费用核算,健全成本会计制度,规范核算单位的收入、支出项目和内容,建立成本考核指标等等。

■二、加强资本性支出的会计处理

医疗行业的支出是医院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和损失.它分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在正常情况下,医院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资本性支出,例如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购置房屋和设备、房屋建筑物和配套的服务设施、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属于资本性支出,应在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中列出,这种会计核算方法对医院的当期损益不发生影响。笔者认为,医院这种半公益性半社会化的角色,给其会计核算带来困难。例如:部分中心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伴随着大量新业务的开发、培育与推广产生大量的资本性支出,所提修购基金尚不能加以列支,甚至用事业基金冲抵也难以落实,唯一方式只能从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中直接列支。根据以上情况,笔者认为非营利性医院会计也可以借鉴企业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不进行管理费用分摊,取消固定基金、流动基金和其他单位投入资金、专用基金――更新改造资金科目,而设置实收资本科目核算。同时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以核算准确反映因出售、报废和毁损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真实反映其损益情况。

■三、加强现金流量的核算,弥补了资产信息量的不足

随着医疗服务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者、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不仅要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及变动原因,对医院的现金周转能力、支付能力、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也要求了解,为此要增加反映医院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现金流量表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医院的现金 (包含现金等价物) 的增减变动情形。现金流量表有助于评价医院支付能力、偿还能力和周转能力,分析医院未来现金流量,分析医院收益质量及影响现金净流量的因素。

■四、将无形资产核算内容类型化、具体化

建医疗服务行意外是一种高技术行业、同时又是高风险、高难度行业,其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非常高,主要包括技术类无形资产、形象、信誉类无形资产、特许、标识类无形资产、作品类无形资产、医院文化、医院精神类无形资产等。医院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必然开展一些能给自身带来巨大的利益的科研项目,这种科研项目不仅可以带来更多财富,而且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带来优势,但是不利于对当期的经营成果进行正确核算。因此笔者认为在对医院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时要有效地保护好医院的无形资产,将无形资产更切实、更具体。

■五、结束语

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工作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科技含量高专业技术强的工作,涉及管理体制、发展规划、治理结构、人事和分配制度、分工协作、补偿机制等诸多方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使其更好地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善臻.非营利医疗机构财务会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

[2]王永彬.谈新医院会计核算制度利与弊[J].中国医院管理,2009,(12):19-20

医院会计制度篇6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未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新医院会计制度未借鉴企业会计制度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导致医院的资产始终按历史成本反映,造成资产严重不实。医院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大部分使用寿命为5~6年,电子、光学类高科技设备又在医院设备中占重要比重,为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其更新可谓日新月异,减值有目共睹,且此减值基本上无转回可能。国家为解决群众“看病贵”等问题,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因此新制度规定药品由零售价改按进价核算。国家通过“阳光采购”等措施,逐步降低药品零售限价,必将导致部分药品零售价低于进价。这些存货跌价,尤其是在加工物资跌价损失,无法让药厂、供应商承担,亦未明确由财政弥补,只能由医院自行承担,因此形成既定损失。同时,由于医疗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未来市场价格波动,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均存在减值风险。但新会计制度规定按历史成本计价,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减值损失无法体现于会计报表中,只能待销售、损耗、报废或处置时才进行处理。这样既不符合谨慎性原则,也未遵循真实性原则,不能真实反映医院各时期的盈亏情况,不利于报表使用人做出真实判断,影响管理层正确决策,不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

(二)未单列“财务费用”一级科目 新制度将“利息收入”列于“其他收入”二级明细,“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银行手续费”列于“管理费用”二级明细,不符合收支配比原则。同时,由于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科技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医疗设备更新很快,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等热点问题,在目前财政投入占医院总收入不及10%的情况下,医院需要通过举借债务扩大规模、更新设备。为便于银行了解医院贷款的真实利息负担水平,及时发放贷款,有必要设置“财务费用”对融资、筹资费用进行单独核算,综合反映医院在筹资、融资活动中的成本耗费。

(三)未明确“应付福利费”与“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核算范围 未明确“应付福利费”和“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核算范围,因会计处理时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会计经验不同,其会计处理和核算范围不尽相同,导致成本报表和会计报表不可比。同时,有可能成为人为调节收支结余的手段。因此,如不及时明确核算范围和口径,将无法为财政部门、卫生部门、物价部门提供可比度高的会计信息,影响其正确判断,不利于医改的逐步实施。

(四)净资产科目未按投资资本结构设明细科目 国务院医改方案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拟对部分公立医院实施改制重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方便群众就医。因此,公立医院资本结构将多元化,包括国有资本、法人资本、自然人资本、外资资本,但新制度未对净资产按投资资本来源设置二级明细科目,无法清晰反映各类资本结构和权益情况,易引发大股东侵吞小股东权益现象,不利于引入社会资本。

(五)未明确医师多点执业收支业务会计核算 国家允许公立医院医师多点执业,鼓励人才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民营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已有部分三级医院医师开始在低级别医院或民营医院兼职,但新制度未明确医师服务费会计核算流程,不利于会计核算口径统一和规范。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完善对策

(一)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借鉴新《企业会计准则》第l号关于存货和第8号关于资产减值中的会计处理方式,结合医院实际,对库存物资跌价、在加工物资跌价、固定资产减值、在建工程减值、无形资产减值、对外投资等损失进行科学确认,如库存物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确认跌价损失,确保资产期末价值真实,符合谨慎性原则。发生资产减值时,借记“管理费用——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库存物资跌价准备或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库存物资跌价准备或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贷记“管理费用——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资产减值损失”。期末,将“管理费用——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余额转入“本期结余”科目。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减项列示在其下方,以便真实反映医院当前资产可变现净值或市价情况。

(二)增设“财务费用”一级科目 由于大部分医院要承担公益性任务,新制度要求控制医院负债规模,原则上禁止借入非流动负债,不同于企业融资渠道广泛,因此无需参照企业将“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单设为一级科目。增设“财务费用”一级科目,下设“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和“结余结转”二级明细科目,专门核算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结余结转情况,符合配比原则和明晰性原则。月末,结转进入“本期结余——其他结余”科目,月末无余额。由于规定医院不得借入非流动负债,财政投入力度又不够,医院为改善就医条件、扩张规模,只能主要通过拖延供应商货款变相融资,而供应商主要通过向银行借款或拖延药厂货款以应付资金紧张状况,融资费用最终转嫁给患者,不利于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当遇到国家宏观调控时,厂家和供应商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影响药品、卫材正常供应,患者生命将受到威胁。为确保实现医改目标,解决热点问题,建议放宽融资渠道,允许社会闲散资金通过银行委托贷款给指定医院或供应商,实现医院、供应商、银行等可持续发展,维护患者利益。

(三)界定“应付福利费”与“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核算范围 明确“应付福利费”和“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核算范围,有利于会计核算口径和报表统计范围的一致性,确保各公立医院之间会计信息横向可比性,为决策部门正确判断提供有益信息。如规定“应付福利费”核算医院从成本中提取的福利费,可包括支付职工的非经常性奖金(如贡献奖、单项奖、年终奖等)、困难补助、幼托费及其他福利费等。“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来源于年末结余分配转入,可用于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或午餐补助、内设福利部门人员经费及设备设施的折旧及维修保养费用、旅游费、春节游园、登山或运动会等集体活动开支。同时应与企业接轨,将丧葬补助费、抚恤费、独生子女费、探亲旅费、防暑降温费、供暖费纳入福利费核算范围。

(四)净资产科目按投资资本结构设二级明细 建议规范所有者权益科目设置,真实反映所有者权益状况及其变化。净资产科目按投资者设“国有资本”、“法人资本”、“自然人资本”和“外资资本”明细进行核算,真实反映投资的来源和结构,确保各类资本权益,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良性竞争局面,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热点问题。

(五)明确医师多点执业业务收支核算流程 医师多点执业取得的医师服务费,主要为医师劳务费,医院提留部分应列作“其他收入”。收到医师服务费时,根据开具的劳务发票和服务业发票,借记“银行存款(现金)”,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xxx医师服务费”和“其他收入——医师服务费收入”;发放劳务时,借记“其他应付款——应付xxx医师服务费”,贷记“银行存款(现金)”和“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劳务个税);医院提留收入按其他服务业计缴税金,记入“其他支出——医师服务费支出”,确保收支配比;月末,“其他收入——医师服务费收入”和“其他支出——医师服务费支出”转入“本期结余——其他结余”。

医院会计制度篇7

一、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对于财务的影响

(一)单位会计核算形式出现改变

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中,还要求各大型公立医院应用“平行记账”的核算模式,其要求医院的会计核算部门可以同时具备财务会计以及预算会计的双重功能,来实现财务会计工作跟预算会计工作的有效衔接。这样也就能够使得该公立医院的财务信息跟预算执行信息进行全面清晰的反映,从而促使财务管理水平得以提升。此外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的实施,也就要求单位能够对纳入到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现金收支业务同时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以及预算会计核算工作。

(二)会计分析方面

在新会计制度中取消了收付实现制这一核算基础,也就给医院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形势下,医院的会计部门还需要采取趋势分析法来就不同时期中的会计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跟对比,来做好医院运营状况以及资金使用状况的趋势分析工作。此外在应用比较分析法的基础上就行业内同等条件的医院以及该医院单位不同时期内的业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也就能够就医院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并能够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几点优化措施,对于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传统的医院财务核算过程中,多是通过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的基础,这也就导致了通过财务报表无法对医院的现金流量情况进行清楚的了解。但是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还将现金流量纳入了财务分析体系之中,并能够在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来做好医院现金流量变化情况的分析工作,这样也就能够对医院资金进出情况的合理性进行有效的评判,从而给医院各项财务战略的制定提供足够多的数据支持。此外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对于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中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丰富跟补充,并且借助于预算管理类指标以及流动比率等偿债能力指标来及对财政的拨款使用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医院财政拨款使用情况的全面监督以及合理分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优化改革措施

(一)做好对财务人员的会计制度培训工作

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要求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能够转变自己以往的记账习惯以及陈旧的财务观念,并且就新旧财务制度之间的连续跟区别也需要有清晰的认知,这样才能够进行会计模式的及时转变,从而适应企业发展的各种需求。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对于传统的财务会计跟预算会计两个子系统进行了分离,这也就导致了财务工作的难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并且给医院的财务人员带来了非常大的工作挑战。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要求公立医院财务人员能够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也能够在结合“平行记账”的相关要求,来按照两个不同的系统编制将同一笔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从而满足该医院经济管理活动的各项需求。为了确保新旧制度两者能够得到顺利有效的衔接,也就要求医院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财务人员们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够促使财务人员们对于新的会计制度有清晰的了解,并能够促使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素养得以有效的提升,这样才能够使得新公立医院的会计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对于公立医院的各种财务信息跟预算信息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反映,从而给该医院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进行财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升级

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之后,要求大型公立医院能够在结合自身实际运行情况以及新制度来对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开发工作,在此过程中,还要求该医院新的财务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会计制度中“双要素”、“双基础”以及“双系统”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够为医院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说在进行财务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开发人员能够对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有清晰的了解,然后在结合了医院实际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来进行后续的开发工作。

(三)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

各公立医院还需要对新旧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科目的转换工作,这样才能够保障该医院新会计制度的有效落实。此外公立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比较薄弱,通过加强预算管理的模式,则能够为医院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足够多的依据,从而促进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说各公立医院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预算编制质量,强化预算执行以及控制意识,从而满足我国财政管理部分的各项需求。

三、结语

通过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医院的财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说各大型公立医院也就需要充分重视这次改革,并需要借助于多种优化措施来对现有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规范与加强,这样才能够实现该公立医院朝着新的会计制度的转变,促使该医院的核心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医院会计制度篇8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推行,是为了让医院在相关的财务工作上更好的改善,减少既有的会计工作不足,从而健全?理成本管理,减少过往的缺失与不足。相对而言,医院在开展成本管理过程中,会遭遇到很多的影响因素,任何一个方面未有效控制时,都会造成强烈的影响。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医院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对于医院而言,其是社会型的服务组织,在很多方面都将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但是,医院本身必须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才能提供服务,不可能对所有的患者都提供无偿服务。在此种条件下,医院成本管理就显得特别困难。新医院会计制度在颁布以后,给医院成本管理提供了很多的新参考、新指导,能够更好的促进医疗体制的改革[1]。首先,在新医院会计制度颁布以后,医院的成本管理,就不能像以往那样采用强制性的手段来完成,能够对患者的自身状况做出积极的考虑。当患者的群体状况得到深入的分析与掌握后,就必须在医疗体制上不断的改革,这样才能形成工作上的良性循环[2]。其次,我国在医疗体制的改革工作中,有很多的想法,但是考虑到客观上的限制条件,以及当下医院环境有待健全,因此长期表现为搁置状态。在新医院会计制度的作用下,刚好对医院成本管理做出革新,从而在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上,能够得到更好的成果,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二)改革医院内部运营机制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长期的执行,如果仅仅追求短期的效果,并非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初衷,还会因为短期工作的不足,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分析认为,在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影响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针对内部的运营机制做出更好的改革,推动医院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模式,告别既往的多项隐患[3]。例如,在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规范当中,医院成本管理必须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开展,要保证每一项成本控制手段的实施,都表现为有据可依的状态,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得到理想的成绩。当医院成本管理的依据、信息、数据表现充足以后,针对医院内部运营的革新,就获得了充足的参考和指导,在相关问题的解决上,能够直接运用最有效的方法来完成,特别是针对贪污腐败现象,以及对患者的错误行为等,都可以更好的杜绝,促使医院的正面形象更好的树立。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

就医院成本管理本身而言,其在开展的过程中,既往的管理工作表现为粗放的特点,很多工作都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以至于在成本管理上出现了较多的漏洞,不仅给日常运营造成强烈的损失,还给患者造成了很严重的威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必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第一,医院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医疗状况、未来发展趋势等,建设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在机构当中,主要负责成本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同时在权利和责任上,必须进行高度的明确。第二,成本管理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的部门积极的配合,特别是一些花销较大的部门,应作为重点管理的对象。在将成本降低、增加的过程中,成本管理机构必须提出足够的依据,能够得到内部审查的通过,可以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得到较强的支持。第三,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必须定期提供医院成本的相关报告,在盈利、亏损、进货等方面,都要做出透彻的分析,这样才更加有利于下一步的成本管控实施,避免造成成本方面的严重损失。

(二)建立完善的全成本核算评价指标体系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施,有很多的挑战要应对,既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又必须在短期的工作效益上巩固。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全成本核算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医院成本的核算过程中,需要针对所有的内容都进行核算分析,无论是主观上的人力资源,还是客观上的医疗配备,亦或者是各项突发事件的备用资金,都必须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确保成本内容的核算,能够达到精确的特点。其次,在开展成本评价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从社会角度出发,在各项内容的掌握上,按照科学的手段来完成,积极遵循国家的相关规范和要求,禁止出现经验作业的现象。第三,对于全成本核算评价指标体系而言,必须不断的吸取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落后现象。

(三)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相结合

将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定期进行核查,并根据实际的支出状况适当调整预算。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是医院实施成本预算管理的必要基础,长期以来医院成本管理工作依据国家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为基准,针对医院实际经营情况和特点,建立起适应医院公立性质和内部控制管理模式的具体规范和要求,从而有效地控制与成本管理相关的各个业务流程。

医院会计制度篇9

摘 要 财政部最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对医院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医院的会计工作相应的也要进行很大的调整,本文就新制度下医院的会计工作做了分析。

关键词 新医院会计制度 会计工作 会计科目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医院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对1998年11月会同卫生部印发的《医院会计制度》(财会字[1998]58号)进行了全面修订,于2010年12月31日印发了新《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这是财政部为了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院财务管理及财务核算的需要制定的一项新的医院会计制度。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面临的经济环境也日新月异,医院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例如现在医院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取兼并其他医院或者扩张的方式来不断壮大自己的规模,新建新病房楼或者购进大型的医疗设备,这就涉及到医院之间的合并问题和基建会计记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很多都没有涉及,因此旧医院会计制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医院财务核算的需要,医院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会计制度来对这些经济行为进行规定,来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因此财政部会同卫生部对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以便更好的规划以适应医院未来发展的需要,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医院的会计工作便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会计人员必须加强新会计制度的理解和学习,以便更好的应对以后的财务工作,具体起来,医院的会计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会计科目的新变化,熟悉入账方法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增加了医院与政府部门结算的相关内容,增加了相关科目,同时规范了费用类的会计核算科目。旧医院会计制度中支出类的科目有五个,新制度设置了七个费用类的会计科目,将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合并成医疗成本,将财政专项补助支出包括在了科教支出里,将其他支出拆分为其他业务支出和其他费用,新增了财务费用科目和公益性支出科目,管理费用科目予以保留,这种分类方法更加合理、细化,使得日常的会计核算更为准确。比如旧制度将医院的存贷款产生的利息计入管理费用,而管理费用是核算行政后勤科室为医院的经营管理所发生的成本,因此将利息计入管理费用便很不准确,新制度新增的财务费用科目可以弥补旧制度的不足,又比如新制度将应收医疗款的坏账准备金率调整为2%-4%,这样的变化体现了财政部对医院降低医院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重视,鼓励医院加快应收款项的周转速度,努力降低应收款项的坏账损失,再比如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将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提高到1000-1500元,这也体现了新会计制度对医院新情况的考虑,因为目前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偏低,而且随着物价水平的增长,医院的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也应该相应的做出变动。医院以上会计科目的新变化和新内容需要会计人员加深理解,熟悉入账方法,这样才能做好医院的财务核算工作。

二、要按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

(一)在执行新制度前,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对医院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的清查和盘点,对于清查出的账龄超过3年、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医疗款,药品及库存物资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盘盈、盘亏,以及应确认而未确认的资产、负债,应当报经批准后,按照原制度规定处理完毕。

二是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原价以及折旧年限进行全面核查,为今后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提供依据。

三是根据旧制度下的医院账目编制2011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

(二)按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建立2012年1月1日的新账。

(三)将旧制度中的医院会计科目余额即2011年12月31日的余额转入新账并按新制度进行调整,将基建账(即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单独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的账套)相关数据并入新账,按上述调整后的科目余额编制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上述“原账中各会计科目”指原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以及医院参照财政部印发的相关补充规定增设的会计科目。

(四)根据新制度下的医院各会计科目期初数,按照新的会计制度编制2012年的期初资产负债表。

做好新旧会计科目的过渡十分必要,它关系到新会计制度能否顺利实施以及新的会计核算能否准确,因此医院财务必须对这一工作加以重视。

三、学习编制现金流量表和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的方法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将医院的会计报表新增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和报表附注。旧制度中没有要求医院提供现金流量表,其实医院的现金流对医院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短期偿债能力,如果医院的资产很多,但是都是不能或者不能及时变现的资产,而现金流却比较少的话,那么医院的经营就有很大的风险,因此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在为医院提供贷款的时候就十分关注医院的现金流情况以确保贷款的资金安全,要求医院提供现金流量表。因此医院的财务人员应该熟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另外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也是新会计制度新增的报表,反应了医院接受财政补助的收支情况,财务人员也应该熟悉此类报表的编制方法。

总之,新会计制度是适应现在医院发展的需要和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医院财务人员必须认清新形势下医院会计工作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循序渐进,逐步掌握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促进医院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1999.1.1.

医院会计制度篇10

关键词:医院 会计制度改革 新理念

在市场经济的强大作用下,医院也逐渐成为了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被大家所熟知的传统公立医院之外,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私营医院也相对应出现,而且数量也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那么由此一来,陈旧的会计制度已经很难适应现如今医院的改革以及新的发展形势,更加难以适应社会对于医院的更高要求。所以说,加快医院的会计制度改革,树立全新的、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的理念势在必行。

一、为什么改革制度

(一)传统制度不适合发展

我们国家现有的以会计为对象设立的相关制度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从业人员所制定,但是医院的运营方式还是与众多的普通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医院并不属于经营的单位,所以医院会计所反馈的信息也不仅仅是单纯像企业一样以收入和利润等等因素为主。

(二)计算办法不适合

医院的会计制度主要是针对医院内部进行信息的整理和计算,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医院经费管理更加合理。但是医院有着本身的特殊属性,比如医院的常用医疗设备的更新,并不像企业或者工厂一样,医院的设备、药物和器械的更新会非常的频繁,所以需要的资金数额也会非常巨大,所以就需要适合医院内部资金核算的会计制度。

(三)不改革难以顺应新形势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背景作用之下,传统的医院会计制度不能够适应新的经济体制下的发展要求。而且现如今国家对于医疗机构的发展状况空前的重视,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会计制度中的漏洞被无限的放大。虽然医院的会计制度是遵循着现实的客观规律来设立的,但是还是不能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作出全面的预见,对于近些年医院情况的变化没有做出充足的预计。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医院针对若干面临的问题,在日常的运行当中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方式上的转变,但是这些详细的内容,在医院会计制度里都没有全面的体现。

二、会计新理念所展现的新面貌

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不可避免,那么在改革过程中或者说在改革之后,会出现新的理念,我们就来针对新的医院会计理念作出阐述。

(一)保证医院资产信息准确

医院作为大的运营单位,资金的流动数量同样会相当庞大,这样就对会计的专业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于资金的计算是医院反馈信息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需要会计从业人员保证信息的真实和准确。新的会计理念就可以对医院经营成本以及收入进行准确而有效的相关计算,医院固定资金的数额变动主要考虑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带来的相关影响,因为医院的资金损耗也是需要计算入成本之中的。根据这些信息的核对,会计从业人员就可以得到真实的固有资金数额,这样一来所反馈的医院运营信息才更加真实有效。

(二)健全资金计算的相关系统

树立新的会计理念,就是要求会计从业者真实有效地反映本单位的资金信息,这也是新的会计理念所倡导的关键因素。之所以要进行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目的就是为了顺应新的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树立适合经济发展形式的新会计行业理念,就是让医院的会计相关人员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更全面计算内部的资源损耗情况。此外,根据医院相关的财务预算,对相关的管理工作予以适当程度的加强,使得医院中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工作的执行力度。

(三)加强会计的监督意识

虽然现代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滋生了相应的经济危机。会计从业人员所反馈的信息也经常出现失准的状况。新的会计理念不仅针对现有的会计问题,还有对整个社会经济问题的反映。新的会计理念给予企业新的指引,引导企业经营者在追求自身利润获取的基础上,对整个经营行业的会计工作予以监督,从而保护整个社会的资产的安全。新的会计理念倡导企业能够不仅对自己财务问题进行正确的纠正,还要肩负起对整个社会利益损失的相应补偿,承担起整个行业内债务的偿还责任。

(四)规范财务信息

既然会计新理念主张计算企业对于整个社会的资源影响,根据相关的责任要求对现有的资源进行计算,运用正确的会计手段对实际资源的利用信息进行反馈,并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所以就要对其整理、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规范化整合。在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统计方面,以最基本的责任制度为基础,进行相关的处理与统计,合理划分收益和亏损的相关界限。

(五)落实医院基础建设规定

由于医院建设所花费的财力较大,在医院进行相关建设和设备更新过程中对于资金的运用就要在会计相关计算工作中得到体现。在新的会计理念作用下,应根据医院所开展的相关工作建设出具详细的情况反馈材料。为了避免以往医院由于基础建设而产生的会计整理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出现,新的会计理念设立详细的相关责任规定,对于建设工程所需要的财务运算,将合理的会计工作规定落实到位。

(六)适应新的经济体制要求

全新的会计理念对于医院未来的资金投资情况会做出相应的分析。这样一来,有利于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医院对于资金的需求控制合理而有效,而且医院相关的资金控制活动必须完全按照相关的要求来进行。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对于医院的财务问题,可以做出更加正确的规范化指导。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医疗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墨守陈规式的遵循陈腐的会计理念已经不能对新的经济形势下所产生的财务问题给予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断发现新的会计理念,会推动我国医疗改革的规范化进程,为医院的相关会计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安文雯.完善医院会计制度的意见[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