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团章程十篇

时间:2023-05-05 18:16:11

大学社团章程

大学社团章程篇1

总则

1.名称:**日本語社団

2.性质:日语社团是基于介绍日本文化增进同学们对日语学习的原则而产生的,以学习日语和学习日本文学为主要内容,推广动漫cospaly和书道为宗旨的综合性社团。本社团是在**美术学院团委和学工处的指导和组织下,由**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学生以及其他同学自愿参加组建的学生社团组织,旨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实现学习和生活娱乐两不误,使大家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及时的了解和认识社会,并学会适应社会;认识生活,学会生活。

3.宗旨

1.培养日语人才,营造日语氛围,搭建识日之桥,塑造优秀人才。

2.以高度的热情,相互平等的关系组成的井然有序,彼此尊重的社团;在团结的集体中培养新人,培养积极的创作意识,使日语社成为目标明确,充满活力,有高水平的语言社团。

第二章

组织机构

1.本社团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是社团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①。制定、修改章程;

②。审核、通过本社团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

③。筹备召开社团的会员代表大会;

④。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⑤。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⑥。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⑦。决定副部长及其他主要负责人的委任;

⑧。领导本社团各机构开展工作;

⑨。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管理机构

指导老师一名,社长一名,副社长二名,部长若干名。

一、办公室

负责协调社团各部门工作,负责社团财物的保管和管理。编写会议和活动策划、总结,负责活动经费申请和报销。制定签到制度。负责例会、对外活动和常委会议的签到。对会员,干事出勤的考核。负责活动是的人事调配。

二、学习部

提供日语学习材料和最新动漫信息,提高社团日语学习的气氛,介绍日本文学和动漫、书道知识。负责干部培训。

三、宣传部

负责例会同志海报的制作和张贴,会场布置。校活动的拍照留念,大型海报制作,展览场地布置,保持良好社团的对外形象。

本社团管理机构成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精通本社团工作,有一定组织能力;

2.思想积极上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工作上积极主动,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

第三章 活动介绍

常规活动 :

1.每周一次日语学习座谈会,学习日语和了解日本文学;

2. 每周一次例会,听取会员意见,完善社团制度;

3.与兄弟社团合作活动。

非常规活动:

动漫展、书道展、Cosplay表演、日本节日联欢、会员风采展览等

第四章 会议制度

各部部长及干事每周参加一次社团定期举行的例会,各成员不得无故缺席,如有特殊情况需向办公室请假,办公室人员负责把会议重要内容或通知传达给各个部门和社团会员,办公室负责做好会议记录。

第五章 换届制度

1、鉴于新老负责人交替的实际需要,社团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换届选举。

2、社长和副社长的换届工作实行原社长推荐制度和社长推荐制度,即新社长由原社长推荐,新副社长由社长推荐,并一同通过社团成员。3、各部部长经社团成员大会选举产生,临时需要的可暂由社长任命。4、成员1/3以上或社团成员的半数以上要求社长改选的,社长必须接受。

5、成员1/3以上反映某部部长不称职,社长有权终止其工作,并组织新的选举。

大学社团章程篇2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院学生社团管理机制,促进和保障学生社团积极健康的发展,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湖北省鄂青联发[2019]25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学生社团,是指在校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自愿组成,由学院登记注册,以实现成员的共同志愿为目标,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协会、学会、研究会、联合会、联谊会及文学(诗)社等学生组织。

第三条 学生社团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以及共青团湖北省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有关规定和校纪校规,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权利。

第四条 学生社团的基本任务。

(1)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宗旨,创造性地开展理论教育、科技、艺术、文化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突出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和凝聚同学。

第五条 学生社团由所在党委领导负责。团委在党委授权之下,和学工处一道,负责校内学生社团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六条 学生社团成立,须经团委审查同意,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登记。会员达到并超过200人(含200人)的学生社团须报共青团湖北省委员会和湖北省教育厅备案。

第七条 学生社团不具有法人资格。学生社团的成员必须是我院全日制在读的具有正式学籍的研究生、本(专)科生。

第二章 学生社团的成立

第八条 成立学生社团,均需按照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艺艺术、社会科学、志愿服务、体育健身等类别向团委申请登记。一个社团只能申请进行一类登记。

第九条 成立学生社团,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明确的章程;

(2)有不少于5名学生联合发起,发起人必须具有开展该社团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且未受过校纪校规处分;

(3)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确定的负责人;

(4)有规范的社团名称。学生社团的名称应当与其性质相符,准确反映其特征;学生社团名称中应冠有所属学校的名称;

(5)有具体活动项目;

(6)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7)具备开展社团活动所需的基本条件;

(8)有指导教师。

第十条 申请筹备成立高校学生社团,发起人应当向团委提交下列文件:

(1)负责人签署的登记申请书;

(2)学生社团的章程;

(3)办事机构地址或联络地址;

(4)筹备负责人基本情况;

(5)业务指导教师名单及基本情况;

(6)业务指导单位的资格审查文件;

(7)成员范围及数额;

(8)其他必要材料。

第十一条 学生社团章程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1)名称、活动场所;

(2)宗旨、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

(3)学生社团类别;

(4)社团成员资格及其权利、义务;

(5)组织管理制度、执行机构的产业程序及权限;

(6)经费来源、财务管理、经费使用的原则;

(7)负责人的条件、权限和产生、罢免的程序;

(8)章程的修改程序;

(9)社团终止的程序;

(10)应当由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 团委收到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成立的决定。批准成立的学生社团,应当自批准成立之日起60日内召开全体会员大会,通过章程,产生执行机构、负责人,批准成立的学生社团应尽快以公告或其他方式宣传成立。公布前不得以学生社团的名义收以会费、组织筹备成立以外的活动。

第十三条 有以下情况不予批准社团成立:

(1)社团宗旨、活动内容、范围不符合本条例第三条规定;

(2)校内已经有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社团,没有必要成立;

(3)发起人受过校纪校规处分;

(4)申请材料中有弄虚作假情况。

第三章 学生社团的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学院团委负责下列监督管理工作:

(1)负责学生社团成立、变更、注销的登记;

(2)对学生社团实施年度检查;

(3)对学生社团邀请校外人员来院校进行社会政治和学术文化活动进行审查批准;

(4)对学生社团违反本办法的问题进行检查和处理。

第十五条 对未经批准擅自成立社团进行活动且不听劝阻者,团委将协同学工处强行停止其活动,对组织者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 学生社团在换届或者更换负责人之前,团委应当组织对其进行财务检查。

第十七条 学生社团应当定期向学校团委申请注册,每学期开学两个星期内持相关资料向院团委申请注册。学生社团不得刻制公章。可以自备艺术图章和其他标志,但须由团委批准。

第十八条 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必须报团委批准。学生社团跨校进行交流活动,必须经团委批准。

第十九条 学生社团可以创办内部刊物,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和其他相关规定。内部刊物的编印和发行必须由团委审查通过。团委有权对违反依照本办法规定的社团刊物进行整改和停刊。

第四章 学生社团的组织机构

第二十条 学生社团会员大会由会员组成,会员大会是学生社团的最高权力机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行使职权。

第二十一条 会员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1)选举和罢免社团负责人;

(2)审议批准负责人的工作报告;

(3)对社团变更、注销等事项作出决定;

(4)修改社团章程;

(5)监督社团财务活动。

第二十二条 社团会员大会应当每学期召开一次,并将大会形成的决议报团委批准或备案。

第二十三条 会员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会员半数以上通过;对社团变更、注销和修改章程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会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第二十四条 学生社团负责人指社团正副会长,学生社团负责人由本社团会员通过首次会员大会选举通过,经团委审查后产生。学生社团的正、副会长不得兼任财务负责人。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担任或继续担任学生社团负责人:

(1)在校期间曾经受到校纪校规处分的;

(2)曾因违反有关规定被撤职或社团被宣布解散,应当承担责任的社团负责人;

(3)经补考仍有一门以上主要课程不及格的;

(4)其他不宜担任社团负责人的情况。

第五章 学生社团经费

第二十六条 各社团的活动经费采取学校支持与自筹相结合,以自筹为主的原则。各社团可通过收缴会费、勤工俭学、社会筹资等渠道自筹经费。社团举办活动可向团委提出经费申请,并附详尽预算报告,学生社团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管理经费。

第二十七条 各社团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收取一定会费,学生社团联合会可视本校情况制定相应的社团会费标准。经费开支应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到帐目清楚,定期公布,实行民主管理并接受监督。团委将不定期对各社团的会费使用和财产状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将提请有关部门,按学校有关规定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

第二十八条 学生社团的经费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活动。学生社团接受捐赠、资助,必须向团委报告并向全体社团成员公开。

第六章 学生社团成员的权利义务

第二十九条 在校学生有权按照任何一个社团的章程自由加入或退出社团。学生所参加的社团数目不受限制,但只能在一个社团担任主要负责人。社团内部成员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第三十条 社团会员有权了解所在社团的章程、组织机构和财务制度,对社团的管理和活动提出建议和质询。

第三十一条 学生社团主要负责人违反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和校纪校规,损害成员利益的,社团成员有权向团委反映问题和情况。

第三十二条 学生和社团成员应当接受社团的定期注册。

第三十三条 社团会员有按社团章程规定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担任社团职务的权利,

并承担相应义务。

第三十四条 社团成员应当积极参加社团的各项活动,促进社团的健康发展。

第七章 学生社团的变更和注销

第三十五条 学生社团的登记事项、备案事项需变更的,应当在7日内向登记团委申请变更登记。学生社团修改章程,应当在7日内报团委核准。

第三十六条 学生社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当向学校团委申请注销登记:

(1)完成学生社团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2)会员大会决议解散的;

(3)分立、合并的;

(4)社团被责令关闭或解散的;

(5)由于其他原因终止的。

第三十七条 学生社团在提出注销申请登记后,团委应当组织对其财务进行清查。清查期间,学生社团不得开展清查以外的活动。

第三十八条 学生社团应当自清查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团委办理注销登记。办理注销登记,应当提交由社团负责人签、经会员大会通过的注销申请书和清算报告书。

第三十九条 学生社团处置注销后的剩余财产,按照学院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 学生社团的变更和注销,应当在报批后尽快以公告形式宣布。

第八章 学生社团的奖惩制度

第四十一条 院团委每年对各学生社团进行综合评估,评选一批优秀社团及优秀社团干部,成绩特别突出者,推荐到湖北省参加湖北省高校标兵社团和湖北高校优秀社团干部的评选。

第四十二条 凡是在学院注册的合法社团的干部均有评选资格,优秀社团干部的名额为10名。

第四十三条 优秀社团干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品学兼优,组织能力强,群众基础好;

(2)社团进步显著,工作成绩突出;

(3)在其领导下,社团精神面貌好,社团规模不断扩大;

(4)与院团委联系紧密,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时上交审批。

第四十四条 团委定期对全校社团进行综合评估并对社团和负责人给予奖惩。评估细则及标准:

(1)社团基本建设情况(30分)

a.社团内部组织机构完善,运用良好;

b.社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c.社团负责人品学兼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

d.社团的注册登记工作;

e.社团工作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活动有记录。

(2)社团活动情况(50分)

a.社团内容丰富健康,形式活泼多样;

b.活动次数、参加人数、活动规模;

c.活动在学院中的知名度、影响力及社会反响;

d.活动是否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较大帮助;

e.活动形式、内容等是否有创新。

(3)社团获得的荣誉(10分)

a .社团获得的各级荣誉;

b.社团活动情况在新闻媒体报道的情况。

(4)社团工作展望(10分)

对日后社团发展方向、活动计划等方面内容。

第四十五条 学生社团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团委有权责令其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责令解散。

(1)社团活动违反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2)活动范围与内容与社团宗旨、章程不符;

(3)不遵守本办法规定和接受各团委的规定和指导;

(4)财务出现重大差错和混乱;

(5)应当进行定期注册而未按规定定期注册的;

(6)社团执行机构有严重违纪行为;

(7)社团成员盗用社团名义进行活动;

(8)其他应当进行整顿的情形;

(9)社团成员利用社团名义从事非法活动的;

(10)背弃社团宗旨,从事与本社团宗旨、活动范围不符活动,造成一定影响、情节恶劣的;

(11)应当进行定期注册而未注册,进行整顿后仍未注册的,注册的学生社团名单每学期公布一次;

(12)社团连续两学期末进行活动的。

第九章 学生社团交际活动

第四十六条 社团开展全省范围的校际活动实行委托制。

第四十七条 每年由共青团湖北省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从命名的湖北高校标兵社团中委托部分社团负责组织下一年度全省相关类社团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第十章 附 则

大学社团章程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8―0025―01

一、当前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社团活动方案及内容随意性强。学校音乐社团活动的开展,不像其他学科教学那样有现成的教材作为其教学的内容,也没有一套现成的教学模式,因此在音乐社团活动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材建设与资源开发方面随意性强。

2. 社团运作机制不够健全。社团没有完善的社团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社团活动带有随意性和突击性。社团的运作机制还不够健全,音乐社团活动带有随意性和突击性。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中小学音乐社团还没有找准新的发展方向,社团的组建和运作与学校整体工作缺少有机的整合。

3. 社团活动时间没有保证。很多学校音乐社团活动追求表面上的荣誉,倾向于“应赛”组织,无赛时处于“放羊”状态,参赛时成为速成班。平日里活动随意,缺乏有效的计划与实施方案,基本上随教师的“兴趣”和“心情”进行。

4. 家长、教师对音乐社团活动的支持与指导较弱。由于来自社会及升学率等方面的压力,有些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不太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较弱,目前一所学校大多是一至两位专职音乐教师,即便有三五位专职音乐老师,也是一人或两人带一个社团,大家各有各的任务,与外校老师的关系往往是竞争对手,因此社团活动的开展常常是“孤军奋战”。

5. 社团的评价机制不完善。没有一套切合实际的社团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师生对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导致社团活动的质量不高,音乐社团对学生美育素养的促进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

二、提升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水平的几点策略

(一)重视社团前期规划

学校要制订社团活动的总体规划。各社团应该有活动策划书,说明社团的宗旨、任务、服务对象、活动方式等,并将策划书的主要内容用海报的形式张帖于校园内,向学生进行宣传,吸引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中来。各社团要有社团章程,可包含有符合学校文化、体现社团特色、富于情趣的社团名称;由会员自己创立,反映学生愿望的社团标志;有突出社团特色和精神面貌的团训;章程中要明确规定对社团的成员、辅导教师的职责、活动性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的具体要求。

(二)社团活动的管理机制:学生为主,教师指导

1.学生为主。在社团管理机制上,强调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觉遵守社团活动的规则、制度,自主分配、协调团内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完成方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强调学生共同合作,对活动的开展作出具体化、程序化的安排。要让小社员们积极参与策划,将活动的主题、目的和程序,活动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人员及其职责等都事先做好筹划。

2.教师指导。在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中,指导老师一是要做到“只引导,不干涉”;二是要懂“业务”,对社团中出现的问题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围绕社团活动主题,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活动。

(三)建立多元多维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1. 开辟社团文化墙。学校可利用走廊、文化版面开辟社团展区,将社团活动的精彩瞬间和取得的成果以文化窗的形式加以展示,这既是对社团学生的一种褒奖,也可让其他孩子在浓郁的校园文化中受到无声的教育。

2. 设置社团特色章。在社团活动中,学校可充分发挥“雏鹰奖章”的激励功能,设置与社团建设相关的特色章,用争章来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歌唱章”、“舞蹈章”、“表演章”等。

3. 留住精彩瞬间。教师要注意平时善于收集过程性资料,每次活动的照片、录像可保留下来;要记录每位孩子的点滴进步;要整理家长、老师对孩子的评语、寄语等,还可把这些做成纪录片发给每位孩子,将其化作永恒予以激励。这样将会赢得孩子们的尊重,家长的认可。

大学社团章程篇4

关键词:中职院校 学生社团 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08-01

众所周知,学生社团是由中职院校党委领导予以领导,并于党委宣传部门实际备案,团委统一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可以说学生社团的成立基本上是建立在学生爱好以及相应的兴趣基础上。也就是说,中职院校相关学生出于兴趣爱好使然自发自主地进行团体组织的形成,并由此开展一系列活动等。而对于学生社团,中职院校应该是予以较高的重视,强化对学生社团实际管理制度,一方面体现了中职院校将学生作为教学发展本位,另一方面也是中职院校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关键手段。

一、初探中职院校学生社团课程活动实际管理制度陷入困境

当前中职院校学生社团在课程活动实际管理制度上陷入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低效化方面。具体来讲,一般健全同时科学的管理制度往往能够促使学生社团保持良好发展,但是就当前众多的中职院校来讲,在管理学生社团上却较为随意,基本上均存在不健全管理制度,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中职院校中团委会兼职管理学生社团,而在该种状况下也就较为容易出现负责人对于学生社团放任不管或者是疲于管理,以及相应的没有较强管理责任心等情况。[1]还有部分中职院校众多的学生社团还处于各个社团自行管理,也就是自我管理状态之中。由此不同社团不同管理方式,呈现出组织较为散漫以及混乱的实际状况。除了上述不良状况之外,大部分中职院校存在不规范管理制度,表现为没有设定相应的管理规划以及管理章程,具备较大随意性,基本上均是社团实际负责人独断专行,在组织机构上也表现为不够健全,缺乏一定协调机制以及人事机制等等,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中职院校社团管理无序化。[2]

二、探析化中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建议

(一)完善规章以及管理体制

当前优化中职院校学生社团实际活动管理制度建议集中在完善规章以及管理体制之上。具体先从管理体制上来讲,中职院校需要进行管理机构专职设立,依托于校团委进行实际监督以及良好领导,在此基础上院系团支部进行有效配合协调,班主任将三级管理相应体制落实下去,由此形成学生社团统一管理系统。此外,还应该在学生社团的实际管理中体现出学校对于德育的重视,也就是将德育教育融入到社团管理之中,发挥德育功能将由院系部门紧抓。从完善规章上来讲,规章制度的存在是为了对学生社团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促使其得以更好发展,因此众多的中职院校需要将规章制定纳入到整体发展计划工作当中,学生处以及校团委需要对学生社团方面的管理制度进行逐步完善,可以拟定学生社团方面的《管理章程》以及《社团运行相关管理条例》,或者是《社团负责管理办法》等等,对学生社团考核办法以及监督和相应的审批等进行科学明文规定,促使学生社团在发展中有据可依同时更加有章可循。[3]

(二)变革人事机制

优化中职院校学生社团实际活动管理制度还集中在变革人事机制上。一般社团实际负责人或者是相应的社团骨干如果较为优秀,则社团的进步与发展也有较强的保障。当前中职院校应该回避团委会兼职管理学生社团,针对社团干部需要进行优中选优,目的就是要挑选出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相关社团干部和负责人。此外,在挑选之后,还需要对这些社团干部进行培训。而建立在选拔基础上的人事机制也是促使学生社团走向制度化以及民主化和相应科学化发展道路的关键,众多的实践也证明,社团关键管理者对于社团起到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中职院校需要在变革人事机制的基础上紧抓社团干部培训。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随着当前国家在教育上的深化改革,良好建设学生社团不仅可以更好地对广大中职学生予以思想教育,还可以将素质教育进行推进。最重要的是,依托于强化社团管理,还能够积极发展中职院校校园文化。本文将中职院校学生社团实际活动管理制度作为研究核心,旨在为后续中职院校强化社团管理献出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肖凤翔,鲍敏.职业院校学生社团活动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 职教论坛,2016(9):25-29.

大学社团章程篇5

团章自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至今经历了多次修正。建国前、建国后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团章在历届全国团代会上基本上都有部分修正,本文根据时间顺序对历届全国团代会后的修正团章进行系统梳理。    

1.新中国成立前团章修正的历史沿革    

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同年5月10日,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这是青年团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正式章程。该章程包括九章和附议决案五则。1923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团章由过去的九章和附则变为了六章,其中第六章为附则,其余五章分别为团员、组织、会议、纪律和经费。1925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本次大会一致决议不再沿用“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名称,而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月30日,大会通过的修正章程进一步完善了团在组织建设上的原则与制度。本次章程结构上仍然沿用团二大章程,为六章,主要在具体细节上有了修改。比如,人团年龄改为“14岁以上25岁以下”。由于国内形势严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转移到苏联莫斯科召开,1928年7月12日举行大会开幕式。大会通过的修正章程在结构上有了巨大变化,共分为十六个部分。此次,出现了类似于总则的雏形,即第一部分“中国共产青年团”。此外,还采用了文中注释的体例形式。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新青团”)一大通过的章程首次设置了总则,为第一章,此外还有六章,分别为团员、组织、支部的日常工作、纪律、奖励与处分、经费以及附则。“新青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五个多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从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2.新中国成立后团章修正的历史沿革    

1953年“新青团”二大通过的章程首次将总则单独列出,而不再作为章节,同时增加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一章,并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内的青年团组织”列为一章。1957年“新青团”三大通过的章程和之前团章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团的名称的改变,即把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4年团九大通过的章程在总则方面有了重要修改,特别将共青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明确地写人团章。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第九届团中央书记处被停职反省,《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相继停刊,中央团校停办,团中央的系统领导随之中断,各地各级团组织在随后发生的红卫兵“破四旧”“大串联”中也受到猛烈冲击,相继停止工作。1978年团十大通过的修正章程在总则部分庄严写上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亲自缔造和培育的。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始终指引着共青团胜利前进。永远高举和坚决捍卫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是共青团的崇高职责”。此外,还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团旗、团徽章节。    

大学社团章程篇6

关键词:武清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对策

The Study of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Zhang Shengjie

(Tianjin Wuq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Tianjin 301700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new changes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 their study,lifestyles and way of thinking,the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ave made a rapid development.The vocat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s have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of self-education,self-management and self-service for the vocational students.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about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vocat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Wuqing District,especially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 association in Wuqing District and mak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Wuqing vocational schools as follows:first,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classification on further;second,improving the regulations and systems;third,employing excellent instructors;fourth,enhancing the investment for student association;finally,strengthening the inspire security.

【Key words】Wuqing District;Vocational school;Student association;Countermeasure

一、问题的提出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200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综合素质高、技能强、社会适应性好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用人单位也反映一些中职毕业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学生自我发展目标不明确,不能正确地设计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害怕艰苦、眼高手低、不愿从事基层工作;心理素质差,经不起挫折,缺乏改变逆境的能力;竞争观念薄弱,缺乏团队意识,不善于合作与协调等。因而,要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教育,作为展现、培养、提高中职生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舞台,作为中职学校育人的实践性环节――社团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校学生课业负担较轻,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可自主支配。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职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中职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中职学生社团已逐渐成为中职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形式。然而一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社团表现出管理松懈、管理干部工作分工不明、组织凝聚力弱、成员参与度低、生命周期短、会员信息随意删改等问题,尤其是社团内部管理不善,表现为组织机构松散、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社团经费管理混乱等方面,加上少数中职学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社团盲目发展、个别社团活动层次较低,这就亟需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加以改进。

究其原因:目前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已进入瓶颈期,这个制约瓶颈就是社团管理。

二、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调查结论

目前,武清区中职学校社团数量已经相当可观,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全区中职学校中,一、二年级学生参加社团的比例高达70%。综观武清区中职学生社团的现状,中职学生社团总体上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念势,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拓展共青团工作、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等方面,学生社团已成为武清区中职学校学生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在社团管理方面,相关部门和社团组织自身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同时管理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经验。

武清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工作刚刚起步,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和学生社团组织自身对社团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主要表现在:基本确立了以校团委牵头,各社团内部自主管理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调查发现:当前,武清区中职学校共有学生社团83个,每个社团均挂靠在校团委下,在社团管理过程中,校教务处、德育处、实训处、就业处与团委配合,各社团大多实行团委宏观控制下的学生自主管理;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基本能在各社团建立之初做到对其登记在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社团的有序管理;已有少部分社团在其内部建立了相应的章程或管理规定,且这些章程、制度已简单涉及权利、义务或奖励、惩罚等方面,为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已有近一半的社团配有1-2名指导教师,学生社团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以往的无序管理;学校对部分社团组织的活动有相应的鼓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提供了保障;确立了学生社团固定活动时间。武清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参与人数较多,近三年来学校团委与教务部门协调,确立了每周三下午3、4节课为社团固定活动时间,在时间上为学生社团的管理提供了保障。

(二)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武清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工作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学生社团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虽然社团数量较多,但精品社团却数量有限,尤其是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学校宏观管理方向不明。

调查发现:武清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各类社团在发展上还很不平衡。文艺类、体育类的社团偏多,约占64.5%,分别约为33.0%和31.5%。实践类、公益类和理论类的社团偏少,所占比例只有约为35.5%,分别约为26.1%、9.1%和0.3%。这说明武清区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于文艺类、体育类社团的参与度较高;作为职业学校,学生社团的职业特色并不突出,实践类社团参与度较低;同时,学生对公益类、理论类社团的关注不够。

调查同时发现:管理部门并没有针对各类学生社团的现状和特点对不同种类社团的管理加以区别。微观管理方面,虽然武清区中职学校中由团委对学校各社团进行各项管理,但由于团委各项事务较多,对于社团的日常管理、活动管理等还存在很大程度的脱节。

(2)社团内外部管理制度欠缺。

管理制度的欠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对社团的管理制度欠完善。虽然武清区中职学校由团委负责管理和协调各社团的运行工作,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学校并没有专门的监督考核制度来规范校团委对各社团的管理,而且也没有完善的激励制度来提高社团管理部门和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二是社团内部管理制度不规范。通过上述调查发现:只有约36.9%的被调查者反映其所在的社团内部有简单的章程或管理规定。大部分社团从创建到运作甚至到解散,没有有效的规章制度可言,其成员也是东拉西凑,没有统一的入团、退团规定,从活动安排、经费使用,到会员惩罚、社团资料和活动资料的保存等都较为混乱。

(3)指导教师作用未得到真正发挥。

指导老师在学生社团的管理中应起到的指导、监督和保障作用。但调查发现:尽管有约48.3%的社团有自己的指导教师,有近半数的指导教师能够经常参加社团活动,但在社团运作过程中,真正发挥指导作用的教师较少,有约65.1%的被调查者认为指导教师在社团管理中起到的监督、保障作用一般或没有作用,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的指导力度不够。同时通过访谈得知:大多数指导教师是义务为社团兼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这样就使得一些社团活动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监督,特别是实践类学生社团,这类社团活动的开展要求必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对其加以指导,而专业课教师忙于日常教学,对这类社团的管理和指导作用没有真正得到发挥,这就势必会影响这类社团的发展。

(4)经费不足,财物管理混乱。

目前,武清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普遍存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社团的总体财政支持不够,另一方面一些社团自筹资金的能力和渠道有限,同时会费管理缺少公开度和透明度。通过访谈得知:各个社团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均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调查显示:有限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会费收入和学校资助,所有社团经费中有约61.1%来自学校资助,有约23.3%来自会费,同时有约89.5%的被调查者反映其活动经费来源的比例存在不固定的问题。调查同时显示:学生社团经费透明度不高,有高达约57.4%的被调查者反映根本不清楚本社团会费的收入和支出管理。而对于社团的物品,有约94.3%的被调查者表示其社团的物品在登记、借还和报损方面没有专门的管理。通过访谈得知:学生社团的物品丢失、破损现象严重。

(5)激励、保障方面匮乏。

调查表明:只有约35.5%的被调查者表示学校对其参与社团活动有相应的鼓励政策。通过访谈也发现:学校对学生社团活动缺乏必要的鼓励,相当一部分被访谈者表示从未听说过关于学生社团的鼓励政策,这就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

在活动场所和设施的保障上,只有约17.1%的被调查者表示其所在的社团有固定场地外,绝大部分学生社团没有自己固定开展活动的场所,有的即使有活动场地,设施条件也较差。硬件保障上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因此,武清区中职学校在学生社团管理中激励和保障方面的工作还需深入进行。

三、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对策

(一)宏观上分类指导,微观上细致深入。

调查发现:目前武清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共有五大类,83个。武清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调查同时发现,武清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虽然数量大,但各类社团中实践类、公益类、理论类社团普遍较少,文艺类、体育类社团偏多。对于五类不同的社团,我们认为对其管理应在积极鼓励各种学生社团成立的同时突出职教特色,即侧重实践类、公益类、理论类,特别是实践类社团与文艺类、体育类社团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应从宏观上本着监督保证文艺、体育类社团、大力扶持实践类社团,积极引导公益类、理论类社团的大致方针,把握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对社团进行分类管理。

针对学生社团在日常管理、活动管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分类管理的同时对各类社团的微观管理上又要做到细致深入,防止学生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而出现目标定向上的狭隘和片面,从而使学生社团的活动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二)完善规章,健全制度。

通过制度建设保证校团委对各社团的管理。为使学生社团工作有秩序开展,建立健全一套规范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是一个社团不断发展前进的保证。校团委可根据现在社团活动的特点制定社团的章程、社团的奖惩制度、社团经费管理制度以及社团会员量化考评办法、考勤管理制度等等,通过这些制度来规范社团的各项工作,以保证校团委对各社团的管理。

通过制度建设完善各社团内部管理。各社团内部也应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首先各社团内部要建立入团、转团和退团制度;同时要建立会员的奖励和惩罚制度;还要加大对社团资料和活动资料的保存力度。

(三)聘请优秀指导教师。

学校要帮助学生社团聘请那些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关心学生成长、擅长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教师担任指导老师,特别是实践类社团要聘请那些学术造诣深、有某项专长的指导教师来保证社团活动的正常进行,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指导教师在社团管理中起到的监督、保障作用,促进学生社团的稳定和发展。

值得指出的是:作为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不仅要精通社团业务,而且要富有管理社团的手段和方法。对社团的管理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的主观想法,缺乏正确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就会影响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社团因得不到正确的指导,而偏离积极健康的方向。

(四)加强学生社团的投资力度。

目前许多社团的经费仅停留在会员会费和学校有限的拨款上,有限的资金不能满足大规模活动的开展。学校在每年的学生经费预算中要安排一部分专项经费在学生社团活动上,以保证社团有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从而促进社团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可实行学生社团活动项目申报制度,即各学生社团可以根据学校每年的工作思路制定出有自己特色的活动策划书并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申报活动,通过了申报的社团就给予经费支持。

(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激励保障。

建立完善的社团评比激励机制。为保证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可开展“十佳社团”“精品社团”“学生社团优秀干部”“社团活动积极分子”等评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中职学校可突出职教特色,鼓励学生社团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开展较高层次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训练和技能比赛。

加强学生社团的场地、设施建设。目前,武清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数量较多,为每一个社团都提供专门使用的场地和完善的设施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是不现实的,学校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充分整合学校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校内资源为众多的学生社团服务。学校相关部门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关于学生社团活动场地、设施使用的相关条例,既满足学生社团活动的需要,又充分发挥学校场地、设施资源的作用。

本人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武清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针对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五项对策:宏观上分类指导,微观上细致深入;完善规章,健全制度;聘请优秀指导教师;加强学生社团的投资力度和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激励保障。

我们深知对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做得还很肤浅,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社团工作还需要不断的研究、总结和改进。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我们必须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更加深入的开展研究工作,站在科学管理的高度对学生社团加以引导和管理,今后我们将为之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黄向阳.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管理初探[J].科技信息,2008(25):239,223.

大学社团章程篇7

关键字:社会团体 成立

所谓社会团体,根据国务院1998年10月25日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2条的规定,指由公民或者单位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一般简称为社团。宪法(1982年)第35条规定了公民的结社自由,公民依法自愿组成社会团体的权利是结社自由的一个重要方面。

《条例》是我国目前关于一般社会团体进行法律调整的最重要的法律。除此之外,国务院还有少量的其他规定。但最主要的,是国务院有关部委(主要是作为登记管理机关的民政部)为了按照该条例的规定行使职权而的大量规定。

本文将主要以《条例》关于社会团体成立的条件和程序的规定为中心,对我国的有关法律制度(主要是行政规定)进行简单的梳理。由于社会团体成立的程序较为复杂,因此本文将其分为三部分讨论。

一、社会团体成立的条件

根据《条例》第10条的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六个条件。从该句话文字意思看,申请成立社会团体时应当符合这些条件,否则就不予批准。本文这里对这几个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1、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人。

根据《条例》第2条第1款的规定,这里的“个人”应当指中国公民。中国法律没有禁止外国公民或者无国籍人在中国结社,但是需要根据其他法律规定。目前,关于外国人和外国团体结社的主要法律规定是1989年6月14日国务院的《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但是外国人或者外国团体如果想在中国组成商会以外的其他社会团体,则在目前还难以合法进行。

这里所说的“单位”,根据条例第2条第2款的规定,包括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从该条的文字意思以及我国对于“单位”概念的一般使用来看,并不要求具备法人资格。所以,象合伙企业这样的无法人资格的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会员。但是法人的分支机构能否成为单位会员,还有待解释。

这是《条例》对会员人数的最低要求。至于为什么法律上最低要求这样多的会员人数,为什么禁止人数少于这个数额的社会团体成立,有关政府官员对此的解释是,如果“会员过少,成立的社会团体就不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代表性”。这种考虑尽管有一定道理,但是社会团体既然是作为公民、单位自愿组成的团体,仅在少数情况下公共利益要求其成员有“广泛性、代表性”(比如行业协会、商会等),但其他团体(比如联谊性团体)则没有进行这种要求的必要。这个要求使得结社自由受到相当的限制。

如果社会团体的会员人数因为会员死亡、退会等原因而低于这个法定人数时,是不是导致社会团体的解散,《条例》并没有规定。从法人的一般原理来看,似乎应当导致社会团体的解散。

2、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什么是“规范的名称”,《条例》第10条第2款中有规定。“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与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全国性的社会团体的名称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地方性的社会团体的名称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这个规定还是相当笼统,行政机关在决定名称是否“规范”方面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

关于行政机关对于社会团体名称进行审查的一个例子,是民政部社团管理司在《关于<琼崖地下学联联谊会>申请登记有关问题的复函》(1990年1月25日)中,针对海南省民政厅的《关于琼崖地下学联联谊会申请登记有关问题的请示》,答复道:“在革命斗争年代,党的秘密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但随着全国的解放,这些党的秘密组织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而自动宣告解散。现已时隔四十年,我们认为不宜再以过去的秘密组织为名组成新的社团。”

关于“相应的组织机构”到底应当有什么,分别应当按照什么程序来工作,法律中没有规定。《条例》中对社会团体的组织机构只是在第14条关于社会团体的筹备工作时,提到了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

另外还需要注意,《条例》对于社会团体成立条件的规定是第10条,其前的第9条规定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其后的第11条规定发起人在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时应当提交的文件,从法律解释的所谓“体系解释”方法来看,第10条似乎应当指在申请筹备时应当具备的条件。如果这样理解,则这里就存在着矛盾。因为这意味着在申请筹备之前就应当具备“相应的组织机构”,可是既然尚未经批准筹备,则尚不能合法地开展任何活动,如何建立“组织机构”?

而且,《条例》要求的申请筹备成立社会团体所需要提交的文件中,并没有与这个条件相应的要求。结合后面第14条的规定,应当认为关于“相应的组织机构”的要求指第14条所规定的在筹备活动中应建立起的机构。

3、有固定的住所。

这里是要求社会团体必须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以便开展活动和接受管理。不论是自己享有所有权的房屋,还是租赁或者借用的房屋,都可以作为这里要求的“固定住所”。

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对于该条件的官方解释是,“社会团体根据其业务活动的需要及规模、经费、财产状况,应配备相应数量、专业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的专职工作人员,以保障其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社团专职工作人员主要是指专门从事社团工作,由社团以自有资金解决其工资、保险和福利待遇,没有其他正式工作的人员。”

这一项规定要求社团必须有专职的工作人员,不可以全部为兼职。什么是“专职工作人员”?上面的解释显然强调是以在社团的工作为“正式工作”。立法理由如何,不得而知。

关于“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上面的官方解释强调了两个方面,即数量上足以进行业务活动,以及在能力上足以胜任业务活动。这个条件分析起来更加模糊。既然这是社会团体成立的条件,则在成立之前就应当满足这个条件。难道要社会团体在成立前就将以后开展 活动时才需要的工作人员都提前全部聘用?数量上,有时两个专职人员可以胜任一项工作,一个专职人员加上3个兼职人员也可以胜任,那么怎样才算是足够?这里对于其资格、能力作如此的要求,但又不象其他法律对于多种经纪人或者教师规定了详细的任职资格(实际上也不可能),那么如何判断其是否胜任?

而且,这里规定的实际效力也值得怀疑。因为在后面将要谈到的申请社团成立登记所需要的各种文件中,都没有要求申请人提供有专职工作人员的证明文件,在《条例》第六章“罚则”部分所规定的各种应当处罚的行为中,也没有将未设置专职工作人员或者其能力欠缺作为应当处罚的事项。那么,这里将此规定为成立社会团体的条件之一,到底有什么意义?

5、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10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有3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

这一项首先规定社会团体的资产和经费来源问题。社会团体在成立之前就应当对于将来的资产和经费来源有所谋划,法律上要求这种来源应当是合法的。一般来说,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主要是会员缴纳的会费、捐赠、政府资助、开展有偿服务的收入、举办的经济实体所上交的利润等。当然,作为一项成立条件,它在申请程序中的体现仅仅是须在章程中写明,而且只要从文字上看是合法的,就应当认为符合要求。至于以后有非法取得资产、经费的行为,则是以后行政机关进行监督管理的问题了。

本项还规定了社会团体应当具有的最低活动资金数额。关于所谓“活动资金”的含义,是否就是指社会团体所拥有的全部财产的价值,还缺乏法律上的解释。另外,这个“活动资金”可以体现为何种财产形式,也没有类似公司法第24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那样的确切规定。

社会团体的活动资金,需要在申请筹备的时候即已经缴足,并经过验资。

6、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关于这个条件,官方的解释是,“它是对社团法人应具备的几个条件的概括,具备了前面几个条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就有了基础。可以这样说,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社团法人成立的核心条件。这个核心条件,又是以社团法人需要具备的其他条件为基础的。”这段话的意思令人费解,没有说明其作为“成立条件”而必须在申请成立前符合何种要求。从逻辑上说,一个组织只有在取得法人资格以后,才谈得上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所以本项不应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如果将其理解为具备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的话,那就是财产问题,即需要具有一定的财产。可是财产问题在前面的第5项条件中已经涉及,这里没有必要又专列一项并以更加笼统的语言加以重复。所以,这一项规定到底含义是什么以及如何适用,还是一个应当探讨的问题。

总的来说,《条例》第10条关于社会团体成立条件的规定内容非常模糊,有的条件很难实际适用。从立法技术上看,即便不设本条规定,《条例》在规定社会团体成立的程序时也必须将这些条件规定进去。现在将成立条件与成立程序分开规定,出现了大量的重复,而那些没有在成立程序中作要求的“成立条件”,则事实上形同虚设。

并且,如果把这一条理解为一个说明性的而无须实际适用的规定,它也没有把社会团体成立所应当具备的所有条件都概括进去。比如,《条例》第13条第1、2项关于社会团体宗旨与业务范围的规定。

二、社团成立的程序(一):向业务主管单位申请筹备根据《条例》第9条的规定,社会团体的成立首先需要向业务主管单位提出筹备申请并经其审查同意。

所谓业务主管单位,根据《条例》第6条第2款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业务主管单位负责社会团体的筹备申请、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监督、指导社会团体依法并根据章程开展活动、负责年度检查的初审等行政管理事务。

业务主管单位的确定,主要根据活动范围以及业务范围来确定。(1)《条例》在第7条规定了登记管理机关的管辖,实际上这种管辖也适用于业务主管单位,也就是,全国性的社团,由中央级的业务主管单位主管,地方性的社团,则由地方的业务主管单位管理。(2)根据业务范围来确定。比如,司法行政机关主管法学社会团体,建设部主管建设方面的社会团体。民政部《关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1989年12月30日)中规定,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部门主要是指各级政府的职能工作部门和党的工作部门;有的社会团体业务主管部门不便由政府工作部门或党的工作部门承当时,经民政部门与有关业务部门协商同意后,也可依委托有能力进行资格审查和业务指导的其他单位承担这一职责。委托的情形,例如民政部、国家科委委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管理全国性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科普性社会团体,民政部、国务院侨办委托全国侨联管理华侨类社会团体。受到委托而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范围非常广泛,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企业。

由于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同意是成立社会团体不可缺少的第一步,所以如果不能正确地找到业务主管单位,将无法合法地成立社会团体。

那么会不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呢?这似乎奇怪,但却不是不可能。在司法部副部长徐瑞新的一次重要讲话中,他说:“这里我想特别对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申请登记……(的)职责作说明。……对于已经成立的社团……,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业务主管单位管理该社团……的活动超越本部门的职能范围,或者因机构改革,业务主管单位已经不再具备原来的管理职能,或者该社团……不接受业务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等,业务主管单位可以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不再作为该社团……的业务主管单位。在规定的时间里,该社团……如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将按照条例的规定,以该社团……不具备成立条件予以注销。”

这段讲话虽然说的是社团的注销问题,但是与社团的成立问题也有关。那就是,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得各个政府机关在管理社会团体的权限上出现空隙,以至于某个申请成立的社会团体没有对其申请的业务有主管权限的政府部门,是否就可以以此为理由而拒绝这类社会团体的成立?笔者以为,结社自由是公民的基本宪法权利,其范围只受法律的限制,而与行政机关的内部职权划分无关。所以,如果出现了上述情况,如何为申请成立的社会团体确定一个业务主管单位是政府的职责,而不是让申请人自己去“找”。所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个试图申请筹备的社会团体因为没有相应的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提出申请,这本身就是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法定职责的一种情形,申请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社会团体的发起人,应当首先向业务主管单位提出筹备申请。关于向业务主管单位申请时应当提交什么文件,业务主管单位应当在多长时间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条例》没有明确规定。这可能是因为登记管理机关仍然享有全面审查社会团体的成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权力,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对登记管理机关并没有约束力,仅仅是一个初步审查而已,登记管理机关有权对所有已经经过审查的事项重新审查并独立作出决定。所以,法律对于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问题没有作出很明确的规定。从逻辑上说,似乎可以参照《条例》第11、12条规定的发起人向登记管理机关的申请筹备时需要提交的文件,以及审查程序。

国务院的一些部委为了履行作为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了一些行政规章。比如,对外经济贸易部的《对外经济贸易社会团体管理办法》(1991年2月26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广播电影电视社会团体管理暂行办法》(1992年3月24日),国内贸易部的《流通行业全国性社会团体管理暂行办法》(1995年1月3日),司法部的《专业法学社会团体审批办法》(1993年6月22日),等。

如果发起人认为业务主管单位的不同意的决定违反了法律规定,可以根据《行政复议法》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社团成立的程序(二):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登记管理机关的两次审查是社会团体成立所需要经过的主要程序。

《条例》第9条规定,申请成立社会团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发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

所谓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条例》第6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社会团体的成立、变更、注销的登记,年度检查以及对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等事务。

登记管理机关的确定问题,根据《条例》第7条规定,“全国性的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地方性的社会团体,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一)申请筹备时需要提交的文件社会团体的发起人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时,根据《条例》第11条的规定,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筹备申请书。

根据民政部监制的《筹备成立社会团体申请表》,其内容与章程的内容有很大重合,主要有住所、活动资金数额、活动地域、经费来源、会员数量、宗旨、业务范围、筹备发起人情况、拟任负责人情况。

申请书中有些要求的内容也许会给人们带来困扰。比如会员数量,由于社会团体还没有成立,这里的“会员数量”到底指的是什么数量,还值得探讨。如果将这个数量理解为当时已经明确表示将加入社会团体成为会员的人,则似乎过于苛刻,如果理解为社会团体发起人所估计的将来可能招收的会员的数量,则任意性非常大,并且这对于仅仅在发起阶段的社会团体来说,这可能是很难准确计算的。并且,《条例》并没有要求提交关于会员人数的证明文件,所以,这个栏目的填写可能有很大的随意性。

2、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

3、验资报告、场所使用权证明。

这一要求表明,《条例》的10条的5项规定的资金,必须在社会团体申请筹备之前就已经全部到位。验资报告应当由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条例》的10条第3项规定的“固定的住所”,也必须在社会团体申请筹备之前就已经取得。申请时应当提供房屋的所有权证明或者房屋租赁合同等证明文件。

这一强制性的要求使得社会团体在开始筹备之时就已经“拥有”一定的财产,这对于保障与筹备中的社会团体发生民事关系的债权人是有利的,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这个时候仅仅处于社团的筹备期,离社团的真正成立还有相当时间,这会造成在社会团体正式开展业务之前资金将长期闲置,以及为了取得或者维持“固定的住所”而必须支出大量的费用。如果以后没有被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则因此造成的损失将会更大。

事实上,在申请筹备时就要求必须资金全部到位并且取得场所使用权,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因为,登记管理机关在审查筹备申请时,主要审查的是宗旨、业务范围、发起人与拟任负责人的情况、章程草案等问题,筹备期间的社会团体并不能开展任何业务活动,所以要求社会团体在申请筹备前就具备这样的条件没有实际意义。完全可以让社会团体在经批准筹备、并经过筹备工作后,在申请正式登记成立时,再要求提供验资报告和场所使用权证明。

4、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按照官方的解释,所需提供的包括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工作简历、身份证明、奖惩情况等内容。简历材料需经本人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出具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这里说的“审核意见”是仅仅为对于发起人、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证明其真实性,还是说他们作为发起人、拟任负责人需要经过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审核并且同意,从这段话本身来看不是很清楚。其含义到底如何?民政部《关于清理整顿社会团体审定和换发证书工作的通知》(1998年11月3日)中规定:“社会团体的负责人应当经过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审核后,再由社会团体按其章程规定的民主程序选举产生。”尽管这个规定是为了对已经成立的社会团体进行清理整顿而的规定,但是它反映出了现行的社会团体负责人选任程序,筹备成立中的社会团体没有理由采用不同的程序。所以,依次推断,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不仅需要其所在单位进行证明,更需要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的同意。显然这已经超出了《条例》规定的范围。

5、章程草案。

由于这时还没有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由于尚未合法地开始筹备,这时也不允许擅自召开,否则就属于《条例》第35条规定的“擅自开展社会团体筹备活动”),所以这里指的应当是发起人所草拟的章程草案。

《条例》第15条规定了章程应当具备的内容,这些内容在章程草案中当然应当具备,即,(1)名称、住所;(2)宗旨、业务范围和活动地域;(3)会员资格及其权利、义务;(4)民主的组织管理制度,执行机构的产生程序;(5)负责人的条件和产生、罢免的程序;(6)资产管理和使用的原则;(7)章程的修改程序;(8)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的处理;(9)应当由章程 规定的其他事项。

章程是社会团体自治的宪法性文件,是由会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共同决定的。按照各国法律上的惯例,包括我国公司法上的规定,章程固然由团体成员共同决定,但是法律上会因为公共政策上的考虑而确定相当多的强制性法律规范,章程中的规定不得与这些法律规定相抵触。比如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各自的主要职权、工作程序等,都有强制性的规定。《条例》中无疑也有这样的规定,比如第29条关于社会团体的财产问题的规定,但是显然很不全面。

比如,关于社会团体的组织机构,《条例》几乎没有作出规定,只是在第14条关于社会团体的筹备工作时,提到了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在第15条关于社会团体的章程中应当包括的事项中,规定应当包括“民主的管理制度,执行机构的产生程序,负责人的条件和产生、罢免的程序”。依此,似乎应当认为,除了法律上要求必须设置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执行机构、法定代表人外,是否还设置其他的机关,各种组织机构的工作程序、职权等问题完全应当交由会员通过章程决定。不过,民政部的有关规定则没有认同这样的推断。

1998年11月3日,民政部的《关于清理整顿社会团体审定和换发证书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级民政局对于社会团体要参照民政部制定的《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章程范本》)对社会团体的章程严格审核。在《章程范本》开篇的“说明”中,民政部表示,该范本是依据国务院《条例》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定:“该范本的目的旨在为社会团体制订章程时提供依据,规范社会团体行为”:“社会团体制订章程,原则上应包括此章程所涉及的内容,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补充。”可见,民政部的意思是要赋予这个范本以相当的强制性。不论这样做是否有越权之嫌,这个范本显然会因为民政部门的强制推行而对实际产生很大影响。这样,如果章程草案中的规定有与《章程范本》中的主要规定相抵触的情况的话,登记管理机关也许就会命令必须修改,否则就以此为理由而作出不批准的决定。

《章程范本》规定,社会团体应当设有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在理事人数较多的时候还应当再设置常务理事会),以及各自的工作程序和职权;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的任职资格和职权;资产管理、使用的原则;章程修改的程序;终止程序以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等。

(二)登记管理机关对筹备申请的审查

《条例》第12条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在收到第11条规定的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筹备的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向发起人说明理由。

需要注意,这里说的是在“全部有效文件”被收到后60日以内,所以如果发起人提交的文件不全,或者有的必备文件不符合要求(例如筹备申请书填写不完全),或者有的文件不是有效文件,比如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无效(例如,仅有单位领导签字但是没有加盖公章,或者盖的是主管单位的某个职能部门的章而非单位公章),则登记管理机关有权要求补齐有关文件,并且在补齐之后的60天内作出决定。如果提交的文件不全,登记管理机关也应当有权直接决定不批准。对此,《条例》第13条虽然没有明确将其作为不批准的理由之一,但是从第11条、第9条的规定显然可以推知这个结论。

登记管理机关在审查批准筹备过程中的审查,是设立程序中最关键的一步。“审查分为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形式审查的主要任务是从表面上查验社团所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全,有无疏漏,以及材料内容有无明显错误等。实质审查是登记程序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从宏观上考察社团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否在某一学科和领域内具有权威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从而判断该社团是否有成立的必要。审查的具体内容包括社团的名称是否同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社团的日常办事机构场所是否落实,以及有无必要的活动经费和正当的经费来源等,在完成这一审查后,还要作进一步的实际调查,以核实情况,验证社团送提供的材料的真实性。”

《条例》第13条规定了登记管理机关决定不予批准的几个主要理由。

1、有根据证明申请筹备的社会团体的宗旨、业务范围不符合条例第4条规定。

《条例》第4条规定:“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危害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的团结,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社会团体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从这一条本身来看,是要求已经合法成立的社会团体的活动应当符合这些要求。但是第13条又确定,如果申请筹备的社会团体如果将来会违反这些规定而进行活动,则不予批准成立,应当认为这符合第4条规定的目的以及公共利益的维持。

分析这种不批准筹备的理由,有下面几点是需要特别予以研究的。

(1)“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社会团体如同所有的公民和组织一样,其活动应当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这在法治社会中不言而喻的。不过,这里还规定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国家政策”,什么是社会团体应当遵守的“国家政策”,目前学术界还缺乏研究。从实务上看,各个国家机关常常把自己向下级机关下发的各种文件称为“政策”,这些“政策”并没有制度化的公布方法,其中有的会因为各种偶然的原因而公布(主要是机关有选择地进行的汇编),也有的文件是不公布的。让社会团体遵守这些“政策”,包括不公布的“政策”,从法治原则看是有问题的。

(2)“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在宪法学中研究宪法的原则,有学理上的结论,比如有的教科书上将社会主义宪法的主要原则总结为权力属于人民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过,这里《条例》第4条所说的“原则”显然指的是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人民民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宪法保障言论自由,不以思想治罪,仅仅个人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仍然属于个人自由的范围。但是如果宣传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是否属于违法,抑或仅仅属于“政治错误”,则有时难以判断。但是无论是否构成犯罪,我国的行政机关在审查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行为的社会团体时,都是采取禁止的态度。国务院在1990年决定对社会团体进行清理整顿时,就决定对于“反对四项基本原则,长期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社会团体,要“坚决取缔”。国务院在1997年再次决定对社会团体进行清理整顿时,又表示对于“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的社会团体要予以撤销。可见,政府是禁止社会团体宣传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的,这一点似乎可以作为对《条例》第4条所谓“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解释。

对《条例》第13条第1项的进行解释,对于申请筹备的反对宪法确定之基本原则的社会团体决定不批准的情况,在 逻辑上似乎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第一,在申请社会团体筹备时明确提出以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目的为宗旨,则当然不予批准。

第二,虽然申请筹备的社会团体提出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符合本条的规定,但是“有根据证明”其宗旨、业务范围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对之也将不予批准。比如,数人发起成立文物爱好者协会,但是已经经过公安机关侦查发现发起人密谋利用该会进行反对共产党的活动,则将不予批准。

但是,如果仅仅是发起人个人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或者过去曾经进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行为或者正在进行这样的行为,但是没有构成犯罪或者尚未被追究,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其申请成立这个社会团体是从事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行为,则是否可以作为“有根据证明”该申请筹备的社会团体的宗旨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对此,有关机关没有作出过明确的解释。但是,从政府的实践上看,实际上是禁止这样的团体成立的。比如,上海市的官员称,“1994年3月,由劳改、劳教释放分子与”“动乱精英保持密切联系的一伙人要求成立上海人权协会,目的是宣传西方的‘人权思想’,修改中国宪法等。我们坚决不予批准。”笔者认为,显然政府的推断不是没有理由,但是这种推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一种猜测而已,因为这些人成立的社会团体并不必然从事违法的活动。如果因此就禁止其结社,等于未经刑事审判便在相当程度上剥夺了其结社权,有违宪法的精神。

(3)《条例》第4条规定的其他情形。

《条例》第4条第1款所涉及的其他情形,实际是宪法所规定的几种公民义务(第52-54条)。人们行使结社权的时候,当然遵守宪法所规定的这些义务。《条例》此处不过是又加以强调而已。

在这些情形下的也有与前面谈到的“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基本相同的法律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这里就不多加讨论了。

《条例》第4条第2款规定社会团体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所以社会团体的宗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其业务范围不能是进行营利性活动。

2、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的。

民政部在《关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1989年12月30日)中解释,“相同”是指社团的名称、性质、宗旨、任务等相同或基本相同,如“中国青年摄影家协会”与“中华青年摄影家协会”即属于“相同”的社团:“相似”是指社团名称虽有不同,人员构成也有差别,但实际业务活动属于同一业务领域的,如“民间文学研究会”、“通俗文学研究会”和“大众文学研究会”即属于“相似”的社团。

这种规定的目的在于,防止“社会团体的成立过多过滥,无序发展,社团之间业务交叉,重复发展会员,会员经济负担沉重。同时,在对外交往中,也易出现互相攀比、盲目竞争,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这种审查体现了登记管理机关试图将社会团体纳入到政府确定的社会政策的轨道上的态度,是一种非常积极地干预社会的态度。

在登记管理机关的实际审查过程中,走得要比本项规定要远得多。

在一本反映官方观点的书籍里提到,“社团的设立,要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出发,统筹规划,合理设计,不能盲目设置。”因此,成立社会团体不仅不得在同一行政区域内设置相同或相似的社团,而且应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要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国家某项事业的发展进步;组建社团必须在本业务领域内有相当的代表性,即,在社会需要或者事业发展方面确有需要,其负责人或者主要成员在本领域内要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比如学术性社团要有学科带头人和权威的专家学者参加等。社团组建只有在具备上述各项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够批准其成立。有关实践,比如,民政部在《关于办理社会团体登记问题的复函》(1990年10月27日)中规定,成立联谊性社会团体必须坚持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政治、经济的稳定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一般不宜成立校友会、同乡会等联谊性社会团体:“鉴于以某一姓氏或者以某一姓氏为主体组成的宗族性社会团体和以某一地区为基础组成的联谊会等社团组织副作用较大,不宜批准成立。”民政部在《关于在社团清理整顿工作中对校友会问题处理的通知》(1992年4月21日)中又强调各级各类学校一般不宜成立全国性校友会,本省院校在本省成立校友会要从严把握,到外省成立校友会则一般不予核准。

3、发起人、拟任负责人正在或者曾经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或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这是《条例》对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资格的要求。

所谓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根据民法通则第12、13条的规定,指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由于结社行为是以发起人之间的合同作为基础,而社团的负责人要代表或者社团从事民事法律行为,这些行为都要求行为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他们要进行大量的公法上的行为,所以禁止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担任社团的发起人、负责人符合民法通则的规定。

所谓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指根据刑法第54-58条规定所进行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54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结社的权利。所以,正在受到被剥夺政治权利刑罚的人不可以担任社团发起人、负责人是刑法规定的应有之义。但是,按照《条例》第13条第3项的规定,如果一个人曾经受到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则永远不可以再担任社团的发起人或者负责人。这一规定,超出了刑法规定的范围,等于延长和扩大了刑法上剥夺政治权利刑罚的时间和范围,实质上修改了刑法上的规定。根据宪法第62条第3项、第67条第3项的规定,只有全国人大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有权修改刑法。《条例》作为国务院颁布的 行政法规,这样规定很难说是一个恰当的、合乎刑法和宪法的规定,不符合罪刑法定主义的基本法律准则。

《条例》对社团负责人的要求不不止于此。

第14条第2款规定,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时担任其他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因此,如果在申请时所提出的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如果已经是其他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应当认为申请不符合要求。另外,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各级党政机关的在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得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这也是对社会团体负责人资格的限制。

此外,民政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实际上还提出了对于社团负责人政治立场的要求。比如,在民政部社团管理司于1991年3月召开的九省区社团工作会议上,该司司长提出了社团登记管理工作应当注意掌握的原则,第一条就是,要注意所有社会团体的主要负责人在政治上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保证社团的政治方向不发生偏差的最根本的问题。民政部门以后又在不同的情况下多次强调社团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尽管《条例》第13条第3项没有将发起人、拟任负责人在政治上不符合政府期望作为不批准的理由,但是从民政部门的观点看,批准是不可能的。当然,如前所述,这种情况有时可能被作为《条例》第13条第1项的情形,并被作为不予批准的理由。

4、在申请时弄虚作假的。

由于申请社团登记,要提交法律规定的各种文件,所以这一规定似乎应当确切地说是在申请文书中弄虚作假。比如提交的验资报告、场所使用权证明是伪造的。

5、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如果法律和其他行政法规规定了禁止社会团体成立的其他情形,则对具有该种情形的申请成立的社会团体当然不予批准。由于此处限定为“法律、行政法规”,所以除了《条例》的上述规定外,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以及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才可以规定禁止社团成立的理由。国务院的部委以及地方人大或者政府,都无权通过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等形式禁止社会团体成立的事由。这一规定是1998年《条例》中的新规定,它对于限制行政权力,防止各级机关任意决定限制结社自由有着重大的意义。

由于1989年的条例中没有相当于《条例》第13条第5项的内容,并且1989年《条例》的第31条授权民政部负责解释该条例,所以民政部以前的限制社会团体成立的规定原则上应当有效。但是在1998年《条例》施行以后,很多规定的法律效力就要面临质疑。不过,这一问题似乎还完全没有被民政部或者其他部委所注意。

《条例》第12条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在收到全部有效申请文件后6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筹备的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向发起人说明理由。根据《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登记管理机关的不批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四、社会团体成立的程序(三):完成筹备工作,并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成立登记

根据《条例》14条的规定,筹备成立的社会团体,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批准筹备之日起6个月内,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章程,产生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筹备期间不得进行筹备以外的活动。关于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法律没有规定,根据前述的《章程范本》,似乎必须依照它来进行。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需要进行的工作,最重要的是通过章程,并选举产生执行机构(理事会)。由于《章程范本》规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是由理事会或者常务理事会选举产生,所以《条例》第14条所说的筹备工作不仅仅包括召开会员大会和会员代表大会,还包括由选举产生的理事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如果这是通过的正式章程与申请筹备登记时的章程草案的内容不同,以及正式产生的社团负责人与筹备申请时的拟任负责人不一致,并不影响筹备工作的合法性。

根据《条例》第14条,社会团体筹备工作完毕后,应当在上述的6个月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成立登记。根据《条例》第16条,提交的申请文件是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文件”。对于“有关文件”,官方的解释是,包括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业务主管单位同意登记的文件;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的组成名单;登记管理机关认为应提交的其他文件。对于这个解释,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所谓“业务主管单位同意登记的文件”,是否指筹备工作完毕后还需要经过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经其同意方可相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抑或仅仅是指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筹备的文件?如果是后种意思,则似乎没有必要,因为登记管理机关已经有了这份文件。并且分析《条例》的用语及该解释的前后文,显然不是这个意思。所以,该解释显然是第一种意思,即筹备工作完毕后还需要经过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经其同意登记后,才可以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这个解释显然不符合《条例》的规定。第二个问题是,所谓“登记管理机关认为应当提交的文件”,在解释上不能无限扩大,应当解释为筹备工作的有关文件,比如会员大会的决议,理事会的决议等。

在收到这些文件后,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如何审查,《条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从第16条所使用的文字:“对没有本条例第十三条所列情形,且筹备工作符合要求、章程内容完备的社会团体,准予登记……”。可以看出,批准正式进行社会团体成立登记的条件有三个:没有《条例》第13条所列情形;筹备工作符合要求;章程内容完备。

1、登记管理机关需要审查是否有《条例》第13条规定的情形。显然登记管理机关仍然具有与审查筹备申请时相同的实质审查的权力。对于已经审查过的项目,如果登记管理机关认为必要,显然可以再次进行审查。当然,这是审查的重点应当是筹备工作带来的新问题。比如,正式选举产生的社团负责人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章程与原章程草案的不同之处等。

2、登记管理机关需要审查筹备工作是否“符合要求”。但法律上其实对于筹备工作并没有进行更多地规定,所以按照什么标准来审查不是很清楚。这里似乎指的是召开的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等程序合法,选举结果合法。当然,由于法律上缺乏相应规文秘站:定,所以实践中还是有赖于登记管理机关的自由裁量。

3、登记管理机关需要审查章程是否“内容完备”。关于章程的内容问题,前文已经有所讨论。仅仅包括了《条例》第15条所规定的各个事项,可能还难以被认为已经“完备”,可能还必须符合民政部制作的《章程范本》的要求,才能够被认为“内容完备”。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在受到各种申请文件后的3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作出准予或者不准登记的决定。对于符合《条例》要求的社会团体,准予登记,发给《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从登记之日起,社会团体取得法人资格(民法通则第50条第2款后段的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决定不予登记时,应当将不予登记的决定通知申请人。

如果不符登记管理机关的不予登记的决定,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五、简要的评论

社会团体的成立,是公民或者组织行使结社自由的第一步。《条例》所确立的社会团体成立制度,与20年前高度集权体制下的状况相比,无疑有了重大的进步。但是,这个制度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

1、内容庞杂,了解困难,透明度低。有关法律制度,《条例》中规定得很简略,主要组成部分是民政部以及其他部委的规定。这些规定只有极少数属于宪法规定的“行政规章”,即符合相当严格的形式上的要求,向社会公开公布并且从之日起生效,而大多数都是行政机关内部的文件,是上级对下级机关的工作指示,但是却大量地涉及了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这些规定并没有制度化的公布渠道,在下发生效后的不定时间以后,才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公开。这种公开带有相当的任意性,并且总有一些规定没有公开。但是,众所周知,正是这些行政规定是行政机关工作的最直接的根据。从法治的原则出发,这种现象应当得到改善。

2、程序复杂。到正式成立社会团体,需要经过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的三次审查,并且每次审查都是实质性审查。当然,《条例》规定了登记管理机关审查 筹备申请以及登记申请的最长期限,这对于缩短成立时间是有利的。

关于社会团体成立的程序,筹备程序的设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1989年《条例》,申请成立社会团体时,在获得业务主管部门的批准后,即可开始进行各种筹备活动,完毕后,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成立登记,而1998年《条例》则要求在业务主管单位批准后,尚不可开始筹备活动,须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经过批准才能够开始各种筹备活动,完毕后再申请成立登记,经核准登记才是合法成立。笔者以为,筹备程序的设置毫无必要,徒增程序的繁琐。从与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的关系看,由于此时申请中的社会团体尚未开始筹备事务,所以两个机关的审查范围完全重合。从登记管理机关对筹备申请的审查与对成立登记的审查的关系看,对资金、场所、是否已有相同和相似团体存在等项目的审查互相重合;申请筹备时的拟任负责人如果在筹备中又当选,则两个审查又是完全重合;而如果拟任负责人落选,则实际上筹备中对原拟任负责人的审查失去意义,因为即便审查失误也没有关系,他(们)的落选使得本不符合条件的拟任负责人失去违法担任职务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只有对由筹备中的社会团体确定的拟任负责人的审查才真正有意义;对章程草案的审查上,根据相同的理由,申请筹备时的审查没有意义;而成立登记还需要对前者不可能审查的关于筹备工作的合法性问题进行审查。所以,总的来说,登记管理机关对筹备申请的审查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如果说有什么影响的话,就是让社会团体的成立需时更长,社团的活动资金积压和场所闲置的时间更长。

3、对于社会团体成立的限制较多。不仅仅有《条例》中就会员人数、财产数额、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资格等方面的限制,更有登记管理机关在行政管理中进行的更多的限制。

法律上的各种限制,首先是为保持社会稳定。保持社会稳定被政府作为最基础性的工作,因此在法律上和实践上,对于社会团体的宗旨、负责人的身份等方面有很多基于政治考虑的限制。在中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保持社会稳定的确是政府面临的艰巨而又极为必要的工作。但是如何在保持社会稳定与保障人民的结社自由之间保持较为合理的平衡,恐怕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政府尽管不否认社会团体是人民的实现结社自由的途径,但另一方面又将社会团体作为实现政府各项目标的手段。所以对于社会团体设置的合理性、必要性要进行审查,不允许同一行政区内出现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两个社会团体。这里暂且不讨论是否只有政府才有能力为社会指明唯一正确的道路,而禁绝民间自己探索的空间,即便就政府所追求的目标而言,这种做法恐怕很难达到其希望的效果。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类似于市场,互相之间可以有竞争,有优胜劣汰的规律,从而促使每个社会团体尽量保持较高的效率。所以,除了例如行业协会、商会等有行业自律等特殊职能的团体外,社会团体成立应当是自由的。相反,如果用行政的方法使得每一个社会团体都在本行政区内都居于“垄断”的地位,并不利于社会团体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另外,法律上有的限制没有什么必要。笔者这里特别讨论一下1998年的新《条例》对1989年的《条例》所做的一个重大修改。根据1989年《条例》第14条的规定,社会团体可以具备法人资格,也可以不具备法人资格。而1998年《条例》第3条第2款、第17条要求社会团体必须采取法人形式,并且为此对于社团成立的条件作了严格得多的规定。由于《条例》第35条的规定,未经批准而成立社会团体或者以社会团体的名义活动的,都属于违法行为,要被取缔。这样,如果有的人愿意结成没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因为这种社团的条件会比较低,活动也比较灵活),这种愿望在现行法之下无法实现。《条例》规定的社团成立条件比较高,比如有人想成立一个一、二十个人的小型团体,并且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开展一次活动,平时不必有固定的地点,也不必聘请专门人员,在资金上希望比较灵活,有活动的时候想办法筹集,没有活动的时候并不保持常备资金。现在这些社团就难以成立了。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与没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从实践上看各有利弊,各有存在的价值,分别适用于不同规模和性质的社会团体。因此,这种变化使得人们的结社自由受到了更多地限制。

4、从立法技术上看,《条例》中的很多规定过于模糊,这一方面造成其含义不易理解,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使得行政机关取得了特别大的自由裁量权。

大学社团章程篇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特别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传承大学文化、发展个性特长、增进人际交往、增强知识技能、促进创新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探析高校学生社团(以下简称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影响的理论依据和实现途径,对于加强社团指导的针对性,引导社团健康有序发展,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理论依据

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和社会教化,学习知识、技能、规范,参与社会实践,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成为社会期望的高级人才的同时,发展自己的独特个性,并通过大学文化这一特有形式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的过程[1]。社团在这一过程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有必要从理论上逐本溯源。

(一)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论述: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里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人的需要的多层次、多样性发展。人正是在需要的不断产生和满足中形成新的交往形式,发展其本质力量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人的活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每个人可以按自己的天赋、兴趣、特长而自由地选择活动的领域。人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必然会发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第三层含义则是指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积极地参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社会交往,同无数其他的个人,从而也就是同整个世界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进行普遍的交换,使个人摆脱个体的、地域的和民族的狭隘性[2]。社团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大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特长选择社团,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锻炼和展示才能,并唤醒和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大学生既可以在社团里和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个性的人进行交往,又可以通过社团走向社会,和社会各层次的人群进行交流,在努力实现社团人共同愿景的过程中成就了社团,也使自己摆脱了狭隘性,促进了自身的社会化。

(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

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认为,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育通过传递和交流经验的方式使得社会生活不断延续下去。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还在于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根据与生活联系的密切程度,杜威把教育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正式的教育;另一种是非正式的教育,即通过与他人共同生活而获得的教育。杜威认为,这两种教育形式,后者更贴近现实的生活,因而倡导后一种教育形式。杜威指出,以社会生活环境为媒介的间接教育(非正式教育)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塑造个体行为中的智力和情感的倾向。这些活动也能唤起和强化某些冲动并使个体认识到行为的目标和后果。个体在充分认识行为的目标和后果之后,会“顺其自然”地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这样的教育效果是通过正式教育的机械传授所不能达到的[3]。社团活动是一种非正式教育。它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通过非正式的组织制度和活动,唤起和激发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让会员在参与社团活动中体验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及价值实现的激情和成就,认识到社团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的意义,并自觉承担起发展社团的责任。而这种非正式教育又是在学校相关部门和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其实质是会员受到社团文化影响,自觉接受社会教化,发展独特个性,增强社会能力。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按由较低到较高的层次排列: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要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社团给大学生提供了发展兴趣爱好、求知、审美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要,使大学生获得了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动力,能促进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社会教化,学习知识、技能、规范,参与社会实践,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从而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四)社会学同辈群体理论

“同辈群体”是指由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而从教育社会学角度来看,基本上是特指儿童及青少年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具有“保护”和“发展”功能。保护功能主要表现在它为其成员提供了平等互助的环境以及独特的心理调节场所和避风港。发展功能则表现为它对其成员的社会能力的促进作用,而且人际交往主体间的关系越平等,促进作用就越大[4]。 社团具有同辈群体的性质,决定了其能够促进大学生社会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一是社团为会员提供了交流社会信息、看法的充分机会,扩大了个体的社会经验及社会思考力;二是会员可以扮演好自身在社团中的角色,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平等地与人交往,自由地进行表达、沟通、批判,并做出自己的选择,从而提高了社交能力。

二、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实现途径

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两个途径实现的。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过程同样也是大学生个体内化与社会教化相互作用的过程。这里所指社会教化主要是指社团群体对大学生行为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即社团的组织环境和人际环境(人际交往);而个体内化是指大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学习、主观认同、自我强化等方式来理解、选择和吸收社会教化的内容,这种个体内化更多是在社团活动中发生[5]。因此,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影响,是通过社团的组织环境、人际环境和社团活动等途径来实现的。

(一)通过社团的组织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影响

1.社团的组织制度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社会规范的

体验和内化。社团虽然是大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自发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但它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第一,每个社团都有独立的章程。社团必须要按照章程自主地开展活动。章程中要规定社团的名称、性质、宗旨、任务、机构、活动范围、会员权利义务等。第二,社团都制定了自己的规章制度。如选举制度、会员管理制度、考核奖惩制度、活动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为社团及其成员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社团活动的开展和会员之间交往均要遵循这些规章制度,并且社团的章程和管理制度需要每个会员自觉地维护,并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会员正是在自觉维护社团规章的过程中,体验了规则、伦理、传统、惯例等社会行为规范的内容,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2.社团的组织机构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社会角色的

学习和扮演。每个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社会和群体关系中扮演着一种或多种角色。每个角色都有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方式的规范体系,角色要按社会结构中为他规定的规范行事[6]。高校学生社团有自己的组织机构体系,设有齐备的职能部门和对应的层级职位。每个职位都有相应的职责要求,即规定了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方式。社团众多的职位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扮演不同角色的机会。大学生在担任社团职务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了他所扮演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规范以及态度、情感和行为方式,为将来走上社会正确地进行社会角色扮演积累了经验。

3.社团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社会文化的

理解与认同。组织文化是一种环境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软规范,对成员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优秀的社团必然有自己独特的组织文化。它以文化的形式,满足会员的基本需要,渗透会员的心理,凝聚会员的观念,取得会员的认同,影响会员的价值取向,激励会员形成集体荣誉感,调动会员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约束全体会员,使他们自觉规范言行,进而实现社团人共同的价值追求。社团组织文化还具有强烈的适应性,“当组织环境在变化时,组织文化就能调节组织的行为,以适应这种变化”[7],这是社团能够长期生存并永葆青春的秘密。社团组织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缩影,从一个侧面可体现出社会主流文化的导向,同时,社团由于受到高校组织的创新特质影响而具有明显创新性,可以通过自身的文化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文化。大学生通过对社团组织文化的亲身体验,能够促进自身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和内化。

(二)通过社团的人际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影响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过程。个人通过社会化,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关系和地位,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而角色社会化是在个人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8]。社团为大学生创造了很多人际交往和角色学习的机会,构成了社团的人际环境。社团的人际环境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角色互动来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1.会员与社团群体的互动。所有高校学生社团均有自己的章程和规范,特别是一些成立时间较长的社团还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团精神。社团群体与会员的互动主要是通过遵循社团规范、举办社团活动、实现社团目标等等来进行的,集中表现在社团的凝聚力上。社团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会员对社团精神、目标、规范的自觉认同与努力,这种认同感能够激发会员的责任感,并引导会员自觉遵守社团规范。此外,社团群体与会员的互动还能够促进会员培养自我意识,认清自己在社团集体中的角色与作用,学会如何履行角色义务,增强社会工作能力、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2.会员与指导教师、社会人员的互动。社团指导教师不仅要引导社团朝正确方向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完善活动计划、帮助解决困难,更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教师的言行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教师以身作则、克己奉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行动,将会以特有的感召力去感化学生。”[9]指导教师会在指导社团管理和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流价值观、法律法规、人际交往原则和方法等各种社会知识与技能,也会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学生遵从社会价值与规范。此外,在社团活动过程中,不管是活动方案设计、场地设施申请、人员组织、现场管理,还是经费筹集、宣传推介,都需要会员与校内外不同类型的人联系和交往。通过这种人际互动,大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特别是社团干部在争取活动场所和经费赞助时,需要通过精心策划并发挥临场机智,向相关单位负责人游说以取得支持。这些角色互动为社团会员锻炼社交能力提供了舞台。

3.会员之间的互动。首先,会员之间的互动很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社交的需要,在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交流情感、增进友谊、扩大交际面、积累人脉关系;其次,会员来自不同的地域、家庭,知识背景和社会阅历各不相同,相互观察学习、相互交流有利于大学生扩大个体的社会经验和观察社会的能力;再次,会员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交的知识与技能。社团成员的显著特点是基于自愿、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会员间的交往较少带有明确的功利性目的,是平等的同志式关系。这种平等性交往要求会员必须要学会社交的基本原则和技能,学会相互尊重并友好相处;最后,会员之间的互动为大学生表达自我、展现自我、分工协作、沟通协调、竞争妥协、宽容理解等社会能力的锻炼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三)通过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影响

1.社团活动与社会的联系日趋密切,能够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与适应。进入21世纪后,高校社团活动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团活动的范围向高校之间和高校周边社区扩展,活动内容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活动运作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高校学生社团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加强,社团活动的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这使得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更加密切,一方面,促进了社团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利于社团利用社会资源,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促进社团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加社会阅历,熟悉社会规则、流程和人际交往方式,为大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2.社团活动形式与内容日趋丰富,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未来社会角色的理解与把握。社会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呼唤,使得社团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趋明显。高校领导对社团建设高度重视,对社团的投入日渐增多。社团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增加,社团活动项目、形式和内容日趋丰富。社团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角色扮演机会。有研究表明,与会员交往频率高的大学生在角色认知、角色移情、角色行为上均要优于与会员交往较少的大学生[10],说明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对其角色认知和角色扮演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经过社团活动锻炼的大学生,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和理解相对更清晰,更能承担相应的角色责任,对未来社会角色的扮演和把握更加自信。

3.社团活动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日趋明显,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随着高校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视,专业实践型、创新创业型的学生社团明显增多,社团活动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特征也更加突显。社会调查型社团深入社区、工厂、企事业单位,围绕社会、民生等热点问题开展调研活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接触,取得第一手资料,形成书面调研报告,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还促进了大学生对社会知识技能的系统掌握;创业型社团开展创业知识培训和创业计划训练活动,促进大学生熟悉创业政策和流程。部分大学生申请注册实体公司、调研市场需求、寻找风险投资、进行实业运作,已不再是“创业计划”、“模拟创业”,而是真正参与商业实践和社会生活,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掌握与运用相关的社会知识技能。

三、加强社团建设、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建议

(一)创造有利于社团发展的校园生态环境,保障社团非正式群体的地位和特点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社团的社会化功能,学习借鉴英、美等西方大学,把社团发展看作是一个校园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高校领导、教师和大学生对社团功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又包括学校鼓励社团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还包括社团活动和第一课堂、党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联动方案,以及师生对社团活动的投入程度 。同时,应辩证地看待社团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既要把社团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影响,又要防止把社团纳入学校正式组织的倾向。社团的价值在于它是真正的自我发展,自由的精神和平等的观念是大学生社团的理性追求和前进动力。一旦社团变成了正式组织,就丧失了作为非正式群体的地位和特点,也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

(二)加强社团指导和培训,促进社团人际互动

社团作为非正式群体,与课堂教学相比,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低层次性,必须要加强指导和培训。选派一批有责任心的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坚持“指导而不代替”的方针,指导社团健全规章制度,依据章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增强社团活动的知识性、教育性和专业性;社团要为更多的会员创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激发会员的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引导会员加强与社团群体、指导教师、其他会员、社会人员的人际互动,不放弃每一次人际交往和角色学习的机会,在人际互动中增强社交技能。

(三)打造社团文化特色,提升社团活动质量

大学社团章程篇9

2、完善社团日常考核制度、会议制度、社员档案制度、社团决策制度、社员意见建议反馈制度、社员活动档案制度、稿件存档及发表制度等,并形成书面文件。

3、 完善机构设置,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增加或调整部分部处的设置。并根据上学期的社员综合表现考评成绩,依据社团章程,对全体人员增减及骨干调配作出明确决定

4、 征集社徽、社旗的原创设计样稿,并最终完成包括社员证、胸章在内的制作。

二、 活动开展

本学期活动在推进社团自身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迎接放在“第三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和“第三届聊大东昌学院运动会”上来。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工作需要,真正做到开拓创新。

1、 开展和聊城文化局、旅游局的交流和合作,加强同聊城旅游景点的文化合作。

2、 刊物创刊及发行晚会,本学期文学社将筹划出一份高质量的文学杂志并举行发行晚会,作为为“第三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的献礼。

3、 大型采风活动及作品评比,春暖花开,万物昌然,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的怀抱。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4、 专业课学习交流活动,加大专业课的互动学习,筹划在文学社设置专门的专业课学习交流小组,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争取拿出象样的专业课学习作品和心得来。

5、 优秀影片播放,播放几部优秀影片,辅助同学们思想修养的需要,不断促进同学们在道德、志向、意志方面的思考和进步。

大学社团章程篇10

[摘要]国防军事类社团是高校传播国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有效宣传组织,也是课堂军事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高校国防军事类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高校需从组织管理、文化培育、活动开展三方面完善社团发展:疏通纵向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横向组织架构,健全社团规章制度,开展半军事化的管理;培育社团“软文化”,开展素质教育;汇集资源,设计层次化、多元化活动,创建品牌活动。

[关键词]高校;国防军事类社团;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高校学生社团在学校第二课堂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各类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同时,活动特色鲜明、军旅氛围浓厚的国防军事类社团逐渐受到学生们的青睐。本文以北京化工大学定向越野协会为例,探究高校国防军事类学生社团的发展模式。

一、发展国防军事类社团在高校中的重要意义

(一)传播国防文化,提升大学生国防意识

在我国,除了国防类学校以外,大学生很少能够全面地接受国防教育。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对外仍存在多种隐患,我们必须要紧固国防观念这根弦。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其国防观念会影响到未来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所以从长远来看,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意义重大。国防军事类社团将国防教育融入各项社团活动与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养成国防观念是高校传播国防文化的重要推手。

(二)营造军旅氛围,激励大学生参军入伍

不少学生初入大学时都有一个“军旅梦”,大学生参军入伍也是国家的号召,但多数有意向参军的学生在真正面临征兵时却因家庭、学业或者个人因素退缩。国防军事类社团作为高校中与“军旅”最贴切的组织,以其丰富的军事技能活动、军旅文化体验吸引了学生加入,让学生持续感受军旅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树立家国抱负,从而激励大学生参军入伍。

(三)创新课堂形式,优化军事理论课程教学

“军事理论课”是普通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第一课堂,但是,由于该课程专业性与理论性过强,授课方式过于教条化,学生掌握起来往往较为困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国防军事类社团作为国防教育培育的第二课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军事活动能够丰富第一课堂的内容。

二、目前高校国防军事类社团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乏力,缺乏长远规划

高校国防军事类社团成立之初,往往是几个社团成员因共同的兴趣组建起来,社员进入或退出都比较随意,社团活动也以几个人的决定为主导。当社团逐渐壮大,社团成员越来越多时,这种以几个人的意见为主,随意、无规划性的开展活动便不再适应社团发展。加之社团人员流动性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有限,导致社团往往缺乏长期的目标和规划,发展随意性很强,不利于社团长期发展。

(二)活动创新性不足,缺少吸引力

高校许多国防军事类社团在活动开展中往往仅限制在自己熟知的项目,缺少多元化探索;加之缺乏校内各社团间交流以及与校外同类型社团的联系、互动,使得国防军事类社团的活动形式较为单调,活动内容缺乏吸引力,社团在校内的影响力小。

(三)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国防军事类社团与其他社团不同,其主管部门除团委外,也包括学校武装部。相较于其他社团,国防军事类社团往往需要较多的经费支持与人员支持。比如,国旗护卫队需要购买统一的制服、马靴;定向越野队需要购买定向设备,参与校外定向技能培训;许多国防军事类社团还需要配备专业的军事技能指导员。因此,社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有些主管部门却并不愿意在社团建设上投入过多精力,往往以经费紧张、人员有限等为由进行限制,导致社团发展停步不前。

三、高校国防军事类社团发展模式探究

(一)组织管理模式

一是疏通社团纵向管理渠道。一般情况下,高校国防军事类社团除受学校团委领导之外,也归属于学校武装部。此类社团比一般社团更需要上层主管部门的支持。所以,国防军事类社团在发展中有必要疏通纵向管理体制,明确从属关系,并与主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在长期发展目标上与之保持一致,争取获得足够的平台支持、技术支持与资金支持,达成双方共赢。二是建立科学的横向组织架构。国防军事类社团承担着丰富校园文化、普及国防意识的任务,而一切对外活动都离不开健全的组织架构。要完善组织架构,首先,要把团队的发展目标与学校第二课堂教育目标相结合。其次,结合社团自身特点科学设置各个部门机构。最后,要使各部门分工明确、密切联系、加强协作。学生社团中的部门就像一个个齿轮,只有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才能使齿轮完美啮合,形成合力,推动团队向前发展。三是完善规章制度,进行半军事化管理。半军事化管理是非军事单位借鉴军事单位的管理方式进行自我管理,其实质是追求一种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工作境界。在国防军事类社团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符合国防军事类社团基本定位,也有利于统一思想,严明纪律,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

而社团内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前提,各类工作管理条例为社团发展奠定了基础,评奖评优条例可以激励社员奋进,惩罚淘汰机制则使社员明确纪律性。我校定向越野协会注重“纵横”双向发展,纵向形成“主管部门-指导教师-协会”的三级管理体制。协会紧密团结武装部、团委两个主管部门,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并聘任“双指导教师”。其中,“训练导师”负责日常训练及赛事指导,“生活导师”负责协会管理及文化建设。协会内部横向设置五个职能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协会发展。协会规章制度齐全,设有严格的训练制、请销假制及体能考核制等。“训练导师”每学期初制定系统的训练计划,将训练方案细致到每个星期,要求学生定时、定点集体开展定向体能训练,学期末对全体成员进行体能考核。协会以会建队,设立《定向越野队队员选拔机制》《队员流动考核机制》,进一步从协会选拔优秀队员入队,为定向运动发展储备有生力量。“生活导师”在完善协会基本职能部署的基础上,指导协会在各个管理环节制定规范标准和要求,严明纪律,规范流程,按照社团半军事化管理模式要求,制定了《北京化工大学定向越野协会章程》《定向越野协会器材使用规范》《定向越野协会财务报销说明》《定向越野协会人员考核机制》等规章制度。

(二)文化培育模式

一是培育社团“软文化”。如果把社团比做一个人,那么组织构架便是一个人的骨骼,规章制度是一个人的血脉,而社团文化则是一个人的灵魂。社团的发展离不开社团文化,由于国防军事类社团带有特殊军事化色彩,其社团文化也显得更加立体、明显。社团要建立由协会章程、社徽、社旗、社训、核心理念等构成的文化体系,以使社员在思想上统一。通过定期组织内部活动、联谊,交流会等方式构建稳定的“家”文化,营造社团归属感。社团“软文化”培育促进了社团凝聚,使社团变成一个有温度的集体,激励着社员不断为共同目标努力。二是多方位开展素质教育。国防军事类社团肩负着传播国防文化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有效宣传途径及后备力量,所以加强对社团成员国防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从社团文化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社团需要提供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平台,多方面开展素质教育,以满足学生个人成长需求,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水平。我校定向越野协会以“爱定向、越人生”为社团精神,注重培养社团归属感,为会员送去生日祝福,为参军入伍会员举办欢送会,从细微处凝聚集体力量。同时,协会注重多方面开展素质教育,培养会员全面发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定期组织会员开展爱国爱校教育,观看升旗仪式、走访红色基地,开展“聚焦两会”“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主题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国防知识,举办国防知识竞赛,多方面培养学生国防意识。开展集体意识教育:协会通过日常活动开展锻炼学生集体意识,组织素质拓展活动,利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平台积极开展定向知识普及与赛事体验服务,积极协助学校组织“12•9”长跑、荧光夜跑活动,参与星级社团评比,在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学生集体归属感。开展个人素质提升教育:协会重视学生个体发展,针对不同学生需求,协会各部门定期开展如“新闻撰写”“看图识路”“摄影PS”等培训,满足学生兴趣需求。

(三)活动开展模式

一是协同多方资源开展活动。国防军事类社团目前在高校众多社团中仍属于“小众”团体,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受限于场地、设备、宣传等因素,活动受众面较窄,影响力小。想要突破这种僵局,社团需要长远发展目光,协同校内外社团共同发展。一方面组建高校国防军事类社团联盟,交流发展经验,共同促进;另一方面联合开展大型活动,聚成合力,从而增加学生参与度,扩大活动影响力。以定向越野活动为例,定向越野设备昂贵,单个社团设备储量很难开展大型定向活动,如果多校联合开展活动,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并能扩大活动影响力。二是活动开展层次化、多元化。社团开展活动不必局限于一成不变的活动形式与内容,在符合社团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比如,对于某国防团来说,对一些军事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开展专业性强的活动,对部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开展培训类、引导带入式的活动,对于完全没有定向经验的学生,开展体验式活动以培养兴趣则更为重要。同时,活动类型也不必拘泥于现有种类,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活动体系,让学生在体验兴趣的过程中感受军事魅力。三是创建品牌活动。从军事活动的普及和社团的长足发展考虑,国防军事类社团在面向学生开展活动时,需要考虑活动质量及影响力,打造长期固定的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