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设计原则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9:25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篇1

【关键词】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原则;管径;管材;埋深;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做好管径、管材以及埋深的设计等工作要点,以更好地做好这一工作。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作出以下几点分析。

1.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中水管布置原则的研究

在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中,水管布置是一项最为基础和关键的工作。因而在设计过程中,作为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以下几点原则,确保给水管网布置的正确性。首先是确保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布置设计具有较强的供水安全性,从而为整个工程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设计时,可以将管道的布置与道路现状相结合进行设计,这样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能节省管道长度,加快工程进度,还能确保其安全性得到根本性的保障;其次,当市政管道需要穿越城市铁轨、轻轨等路段时,应结合工程实际针对性的选择布置路线,以确保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再次,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对管道布置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最后,应以长远的发展眼光,做好管道的布置,例如为了满足日后城市发展的需要,可以设置更多的水管接口,在满足城市用水需要的同时为和谐城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给水主管道不能过多的开口,预防降低城市水压和市政给水管网正常运行 的安全性能,但为满足消防需要,可以针对性的布置一些出口。总之,就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专业设计,在提高设计水平的同时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1]。

2.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中管径设计要点的研究

通过对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布置原则的确立,作为设计人员,就应在上述原则下,做好给水管道的管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需要针对性的选择管径,以达到物尽其用,将管道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从理论上讲,市政室外给水管道的管径确定主要是计算管网平差以及实际用水量两个方面的因素。然而在实际市政给水管道工程中,管径的确定往往结合近年的规划和设计经验,从而导致市政局部管网在管径及管道压力上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形成管网滞后的不足,因而在管径设计过程中,应紧跟城市发展的需要,加强对现代科技技术的应用,动态追踪市政给水管道发展趋势,以随时掌握给水管道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城市给水设计合理化提供科学的参考与依据。但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给水管道主要分为居民用水、工业用水、消防用水以及城市绿化用水,因而在管径设计时也应具有一定的区别,居民用水管道的管径则是根据城市居民用水水定额度和用水变化判定,并进行合理的分析而确定,而工业用水管道的管径则是根据城市工业发展需要及工艺需求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用水量确定正确的给水管道管径,绿化管道管径则需要结合城市环境需求、当地气候等因素进行确定,而消防管道管径则是严格按照城市消防管道规划设计方面的国家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确定,因此只有合理的设计管径,才能更好地确保工程设计水平的提升,进而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2]。

3.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中管材选用要点的研究

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在城市的工业发展、人们的生活等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在确定管径的基础上还应还应精心设计管材。加上管材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在选材过程中应结合管材特点,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经济合理的给水管材料,以达到节约工程投资成本的目的。在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中,常用的管材主要有镀锌钢管、球墨铸铁管、玻璃钢管、塑料管、塑料钢管、焊接钢管、预应力钢筋砼管、复合管等管材,但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的管材不尽相同,因而在实际设计中,应坚持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管材的选择,例如处于机械强度较高环境下进行施工时,应选用较高耐腐性和便于施工的管材,如球墨铸铁管。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常用的几种给水管道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为同行提供相关的参考和建议。

钢管具有耐压耐震、质轻壁薄、较长管节的优点,缺点则是接口处较少,因而其主要应用于管径大、水压高的给水地区,在确保其给水质量的同时提高其应用的经济有效性。玻璃钢管的优点是质轻、易于安装和较强抗腐蚀性,其缺点就的刚度小、易破损,因而一般在引水管道上应用口径较大的玻璃钢管,因而在主要给水管网中应用较少。而塑料管道的优点是质轻、易于安装、给水阻力小、表面光滑,其缺点句是易于老化和质地较为脆弱,使用年限较低,容易导致其破裂,而导致水资源被浪费。就复合管来看,由于其种类繁多,笔者就以镀锌钢管衬塑复合管、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为例,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就前者来看,其管道方式还可分为内喷衬聚乙烯、内喷衬聚乙烯、聚丙烯等管道,虽然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的性能优越,如较强的机械强度和抗腐蚀性等优点,但需要对其关进进行喷涂聚乙烯处理,且在安装过程中对管道断面进行防锈处理,这是因为此类管理的最大缺陷就是容易锈蚀。由此可见,不同的管材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在管材设计中应结合工程实际进行针对性的选取,以最大化的确保设计的科学性,从而促进设计水平和投资效益的提升[3]。

4.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中埋深设计要点的研究

管道设计埋深有一定的原则,管道埋设较深,也就增大了管道保护力度,但在相对复杂的地段,则要根据周围的环境和当时的情况来做出相应的埋深程度。在实际的施工中,我们一般本着“有压让无压”的原则,如果管线比较复杂,有可能不断的穿越其他管线,这样的话,不仅会给室外给水管道增加潜在的隐患,还可能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使得不必要的投资增多。所以,在施工作业中,尽量的减少管线的复杂程度或使得管线平缓的穿越其他管线,这不仅会增加给水管道的安全系数,还能降低投资成本,节省资源。另外,我们也要考虑到闸门和排气处的埋深程度,因为,井室有着最小的埋深要求,所以在涉及井室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这点,结合周围的环境作出相应的最佳的设计方案[4]。

5.结语

总之,对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人员,应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始终严格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和安全性的原则,做好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的管径、管材以及埋深等方面的设计工作,以确保整个设计水平的提升,为整个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的设计依据,以更好地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最终市政室外给水管道能更好的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长根.浅谈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中的有关问题[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7,03:19-22.

[2]邵智勇.浅谈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2,15:244.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篇2

目前,在很多的高层建筑中,消防和生活用水是共同应用一个水箱的,这就对设计人员和使用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能在保证不动用消防水的前提下,保证生活用水的正常流动,并且还要确保生活用水的新鲜程度,要避免消防池底存在消防水量的死水区,导致水质腐化。但是这些细节问题得不到设计人员的重视,甚至因为这些工作比较繁琐就放弃设计。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较多地使用传统的水位控制方法,这样的设计方式是不符合现代设计中的安全设计方式,必须确保用户用水的安全。在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设置屋顶水箱,在设计水箱出水可以运用角尺弯虹吸水的方法,如图1所示。在消防水位的位置放上弯头,为了确保消防需水量可以在消防水位与池底之间留出一段距离,这样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另外,在角尺弯水平出水端上钻上一定距离的小孔,这样当出水弯头垂直端吸水喇叭吸水时,水箱水位就会不断下降,等到到了消防水位的时候,空气就会被吸入弯头虹吸破坏孔中,这时出水虹吸就会终止,这就达到了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科学结合的目的。在给排水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在设置排水管和排污管时,一定要每隔两层设置一个检查口,这样有利于清通。它的标高可以保持在高于各层草坪之上1.1m的位置。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排水管和排污管被设置在了封闭的管道井中,最好在立管检查口的位置设置一个能够开关的小窗。当只有一个立管的情况下,可以设置6×H=250mm×300mm尺寸的小窗就可以了。在设计消火栓时,一般情况下是设置在屋顶水箱底20m以下的位置。因为这里的压力比较大,压力大反作用力就大,消火栓处一定要加减压孔板进行消能,以免给消防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将消防栓的压力减到正常的压力,可以在实用时按照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每隔三层改变一下孔板的孔径,越靠近底层的位置消能就越大,使流量和压力能够处于正常的状态。另外,在给排水设计过程中,两个不同的给水系统是可以共用一组泵的,但是必须是在流量和压力都满足的情况下,比如一座高层建筑中可以共同使用消防栓、水喷系统、自动喷水系统以及水幕系统等。如果两个系统共同使用使,流量不能达到要求,就可以采用划分防火分区的方法,如果压力达不到要求,可以通过设置减压阀的方法解决。

2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原则

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作的离不开深入的调查研究、精心的施工和管理,并且还要不断听取广大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经过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才能够真正地把给排水做好,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将高层建筑给排水工作做到实处,需要将准备好施工现场、准备好技术经济资料、安排好施工队伍以及准备好施工物资等。与此同时,还必须坚持一定的施工原则,这是由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特点以及工作现场的组织和施工情况决定的。需要坚持的原则主要有:①连续性原则。在高层建筑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每一个工序在时间上都具有紧密的联系性,一般不需要时间间隔或者停顿。②均衡性原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为施工人员制定合理的工作量,使他们完成大概相同的工作量,也可以完成稳定递增的工作量,避免出现因为时间紧。使给排水施工生产出现忽快忽慢的现象,甚至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生产量出现施工人员突然赶工的现象。③比例性原则。在高层建筑的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对于什么样的时间段,或者是每一道工序的生产能力都必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保证协调一致。为了适应和满足上述的几项原则,可以将高层建筑给排水实际施工的方法大致归纳三种形式,这些施工方法主要有流水施工、顺序施工以及平行施工等。众所周知,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并且其自身存在的一些独特的特点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安全施工的难度。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现场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存在,这样就会在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给施工工程带来很多的安全问题,出现某些比较意外的事情也是不能避免的。通过分析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事故,总结出了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安全性不高的作业面和作业环境、施工人员做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施工管理上存在的某些缺陷和不足。为了防止今后出现类似的事故,可以施工前做一些准备措施,例如认真地检查管井、应有的固定盖、防护栏以及临边等,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措施;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地放置用于施工的各种设备、材料以及废弃物,按照规定的要求摆放;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3结语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篇3

关键词:规划;设计;市政;给排水;工程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好坏不但影响到整个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而且还影响到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经济的发展。目前,许多市政管理者已逐渐认识到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

一、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逐步完善,我国城市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人们正致力于营造生态文明的和谐居住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通过科学合理地给排水规划设计,使给排水系统即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又能协调好城市人口与水资源的关系,增加城市的活力。

2坚持节水的原则

近年来,由于干旱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少城市水资源不足,缺水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系统时,要坚持节水的原则。将排水与给水做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思考。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特点,不断探究水量分析方法,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3坚持按需进行的原则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大型工程,含有排水系统与给水系统,涉及给排水管道设施的施工与水源的确定。因此它的规划设计不能盲目的进行,要按照城市建设的需要来进行给排水的规划设计。由于城市建设进度的变动,要根据不同时期城市建设的目标,逐步做好每个阶段的规划设计。使规划设计适应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符合城市建设的要求。

二、我国市政给排水规划现状

我国污水处理设施落后,有的设施甚至不能正常运行。以致于污水处理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一些城市污水处理率不到15%,污水排放达标率很低。其中,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流中,破坏了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据报道,目前全国大城市水源达到卫生要求的仅27%,几乎所有流经国内大城市的河流都受到污染。在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给排水基础设施运行的超长期性,以及水的易流性等方面。而且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十分落后,没有根据城市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的确定设计目标。有的污水管布置不合理,主干路敷设的管道距地表较近,埋深不符合要求,以致无法与支干路管道连接。还有的地方雨水管直接排入河流。由于对给排水系统缺乏统一的规划与设计,使城市的给排水系统难以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建议

1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在给水工程规划设计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在市政给水系统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的长远目标,注意市政给水系统的整体性,使市政给水系统适合城市未来的发展。例如在铺设道路管线时,预留出给水管的位置、选择经久耐用的给水管材料等,以避免重复投资。此外,相关人员要对当地用水单位进行考察,听取用水单位的建议,对给水系统进行创新。

(2)加大现代技术的应用,可采取海水淡化的技术或实施跨地区引水、利用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等。另外,有的楼房水压设计过高,出现了超压出流的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在设计时应参考相关资料将水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起到节水的作用。采用减压孔板是一种比较好的减压措施,节水效果非常明显。

(3)为增强居民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可适当调整水价,对水价进行分类。例如可提高自来水的水价,降低再生水的水价。以促使居民多使用再生水,少使用自来水。也可以使用节水龙头等节水工具,减少水量浪费。并且对一些生产需水量较大的企业实行特殊计价管理来限制其浪费水资源。

2污水系统规划设计

在污水系统规划设计前要对城市的污水排放量进行认真的计算,设计合理的污水系统,以满足城市发展的污水排放要求。现阶段,在污水系统规划设计上要积极采用雨污分流制,根据城区地形情况合理布置管线,选择耐用的管线材料,以取得好的污水排放效果。另外,污水管网由于受自身重力流的限制,管道调节困难,一旦形成后难以改造,因此在管网实施过程中应考虑水量大小、标准高低、使排水系统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在设计系统污水井时,要以相应道路中心线为基准线,按照设计人员指定的桩号偏距,来布置污水井。

3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为最大限度发挥雨水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在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时,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1)要查阅各个城市往年的降雨情况,选择适合的设计标准,从经济、技术等方面全面分析考虑,在规划设计时尽量做到使下游管道流速高于上游管道流速,以免产生淤积而增加排水管道的检修工作量。此外,雨水口连接管坡度要大于1%,雨水口埋设深度要小大于1米。

(2)按照城市长期规划,确定不同时期的排水任务,逐步规划设计好排水系统,在规划设计雨水系统时,要参考河流的远近,计算雨水管径。并将雨水系统规划设计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相结合,依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的有关规定,并根据城市的地形情况与长期发展规划,选择适合的排涝标准。为使雨水顺利排入河流,提高河道的泄水能力,可修建排涝沟渠等。

(3)在规划设计雨水系统时,还要考虑设立雨水积聚系统。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城市排水量与城市雨水的径流量。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例如浇灌树木、冲洗厕所等,节约了自来水的使用。渗透到地下的雨水还能补充地下水资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的领域多,范围广。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时,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方案,以使市政给排水工程顺利实施,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全东.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原因及防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7)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篇4

关键词 户表水压 水表阀门管径

“一户一表”改造简称“户表”改造工程,以户为单位安装贸易结算计量水表,实现终端收费,有助于便利用户交费及供水企业服务效益的增强。南宁市绿城水务股份公司自2001年11月起即着手此方面工作,户表改造工作已进展至全面铺开阶段,2010年6月户表改造工程已完成户数超过10万。笔者即结合自身实务经验对“户表”改造设计环节中的相关问题作了如下思考。

1户表改造设计条件

南宁市“户表”改造遵循自愿、推荐兼顾的原则,且改造须在管网水压可满足正常供用水标准的基础方能进行,目前市水厂出厂水压通常为0.45~0.50MPa,可直供至6层用水,因此部分地势较高的地方或高层建筑暂不予考虑改造。由此,勘察设计时应首先应核算水压,再确定是否进行改造设计。

2改造型式

南宁市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年均气温21.7℃,1月均温为12.8℃,结合气象资料及以往经验,南宁市“户表”改造确定采用水表出户、地上排列安装的型式。根据具体设置的差异,“户表”改造可分为两类:①单元表改造,主要指拆卸原单元总表,各户水表集中安装于单元楼一楼,以排表形式作统一管理,户内水表仅用于二级计量;②总表改造,主要指单位宿舍、住宅区、城中村等处管径≥80mm的水表改造工程,因原有给水系统管径偏小、漏损较大、管材质量差、计量不准确等问题,需对原有管网及水表进行改造,除就原管道系统作重新规划外,还应参照前述改造方案对单元表执行改造措施。

据具体用途的差异,“户表”改造后水表包括住宅表、公用表两类,前者指直接用于计量用户用水情况、进行贸易结算的水表,表径含DN15、DN20和DN25几种;公用表包括公用设施、绿化、消防等计量水表,口径根据用水人数及用水量另行确定。此外,与住宅表改造收费不同的是,公用表部分须根据所涉工程量、成本由用户另外出资,这也要求自来水公司在设计时即考虑到单元表、住宅表和公用表在改造工程量方面的统计工作,为户表改造施工投资和收费提供更为准确的预算数据。

3水表放置与表后入户方式

“户表”改造管道须保证接水点能直接且仅能与与市政管网连接,不能从其他水表的表后管接水。由接水点敷设管道至住宅一楼外墙旁边后分接出表前立管,再分接出水表,考虑到高楼层用户表后管较长、水头损失较高,并列安装时水表由下而上依次为高层到低层,均衡不同楼层用户同时用水时的水流量变化。表后管规格通常为DN20或DN25,沿住宅楼外墙安装上楼,进户管应就近与原水表位置的管道连接,避免原室内管道的较大改动,阀门前后应注意以管卡固定。出现原室内管规格与入户管不相一致的情况时,就便利管理的角度来看,可仍采用DN20规格的入户阀,设大小头与原室内管连接。部分楼房底层用作商铺、车库或厂房的,在一楼设置水表可能导致阻碍门面或交通,设计时可将水表设在二楼住宅的公共走廊靠墙处,使水表立管由地下直通二楼,但长度较长,且安装时需穿越走廊底板,因此设计人员应注意避开梁、柱等结构,当管道横过走廊时,可增设混凝土护坡以防止用户绊倒、跌伤等情况发生。

4管材的选用

“户表”改造应选用高质量的管材管件如给水聚乙烯管(PE)、球墨铸铁管等给水工程通用管材,确保供水系统使用周期与安全性能的增强,尽可能地降低故障率或事故率。南宁市户表改造管材工程中,管材选用主要遵守以下原则:埋地主干管管材及选用等级PE100的给水聚乙烯管;特殊情况需要明装的主干管道则改用已经过优质防腐处理的螺旋焊缝钢管;公称直径>DN50的管材及配件所选用的螺旋焊缝钢管也须做好防腐处理工作;公称直径≤DN50的单元表明装管道则采用中低档位的镀锌钢塑复合管材,在保证正常供用水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5水表选择

水表使用计量等级C级的湿式LXS型水平旋翼式水表,检测合格后方允许安装。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的相关技术说明,旋翼式水表前表后应保留有不短于300mm的直线管段,实际改造中即根据水表特性,在保证≥15mm的前提下,表前稳流管、表后稳流管的设计长度分别采用了10倍和5倍的水表公称直径(DN)。

6 给水管道阀门选择

“户表”改造初期,自来水公司仍主要沿用小规格给水管道阀门所采用的内螺纹暗杆楔式铸铁闸阀,但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实际使用及观察后发现该类型阀门存在如下问题:

a.部分用户存在自行拆卸阀门手轮、启闭表前表后阀的情况;或因邻里纠纷将表前后阀锁住,造成漏水现象,对修、换表工作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b.室内管出现故障要关闭阀门的,必须下楼关水,用户十分不便。

c.分路阀开、关频繁,使用周期短,加之阀门自身结构的问题,维修困难;

鉴于以上问题,设计时就阀门选用作了如下改进:

(1)住宅表表前阀改用加密防盗铜制闸阀,启闭须使用专用密码调控器,降低用户随意处置阀门对阀门管理维护造成的影响。公用表表前、表后阀均改用机械防盗阀,表前阀配备专用工具供用户、维修人员启闭,入户表后管则增设DN20规格的入户阀门,方便用户自行控制和管理。

(2)分路阀则应考虑到漏失水、密封性能及使用寿命等问题,采用铸铁材料的机械防盗闸阀,室外消火栓则可根据其常开状态选用楔式的配套阀门。

7管径的确定方式

7.1埋地管径的确定方式

(1)单元表改造中因接水点涉及用户户数较少,多仅限于居民区的某栋单元楼,改造型式对供需水量影响微弱,因此改造采用的埋地管径、接口管径保持与原表表前管相同管径即可。

(2)总表改造中,因接水点所涉用户户数相对较多,少则数十户,多至千余户不等,因此主干管管径须根据用水户数、水量初步核算后再行确定,且主干管的设计流量应考虑住宅表和单元表两类水表的流量。

公用表多属单位办公、市政道路绿化用水,管径流量较低,与住宅表用水期也大多相岔开,极少出现二者在用水高峰期相遇的情况,由此“户表”改造中的主干管设计流量不能并非简单的对住宅表、公用表流量作叠加处理,设计中可将住宅表流量作为基本依据用以确定管径,并以公用表、住宅表和室外消防水量三者流量之和进行数据复核。

7.2表后上楼管径的确定方式

单元楼内传统给水方式一般是由给水立管及各楼层支管完成供水环节,户表改造后,表后各户支管由地面上楼入户,管径稍小,如三通、弯头等配件规格减小、数量增加,部分用户可能出现水压降低的情况。这就导致市政水压在用水高峰时可能不能完全保证高楼层住户的用水需求。由此,设计时须考虑到市政管网压力的有效利用,降低户表改造后客观存在的表后管道水头损失,除针对较高楼层供水选用较宽管径的表后管外,并应结合测压、水力计算数据,对管径放大的规格作具体确定。普通楼层用户的一般使用DN20规格的表后管,高于五层的则考虑采用DN25规格管径的表后管;建筑物地面结构标高偏高或底层用作车库的,顶楼表后管径一般放大至DN32规格,具体应用则须经相关数据计算确定。

8原有管表拆除或保留的方式选择

“户表”改造中原有管表的处理方式包括两种:拆除、保留。通常原生活总表在改造完毕后即予拆除,并交回公司处理。但也存在须保留原管表的例外情形:一是计量数据仅作改造系统水量合计值的参考、不用于终端计费的水表;二是该处有规划新建建筑物的,可保留原表作为施工用水表;三是单位原有室内消防管道已设有较完善的消防系统,可将原表保留为消防水表;四是单位宿舍、城中村或住宅小区中有较大的集中流量点的,应于设计图内作特别的注释说明,并断开原表表后管、封堵干管,避免引发误接及由此造成的水量漏失。

此外,总表改造遇有特殊情况的,可灵活设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改造小区内已经布置有加压系统。户表改造设计时应考虑在泵房预留加压接口,以备“户表”投入使用供水水压不足,可适时联结户表与原加压系统,并加装相应的调控阀门和防倒流装置。(2)部分小区于原给水总表后自行设置的“户表”系统的处置。小区表后管材选用合格、管道完好,且依据相应程序履行了试压、验收手续的,可考虑整体接收原小区的地下管道系统,地面部分则应综合考量设施安装、完好度等情况作保留或更换处理。(3)部分用户原有管道的接收处理。如户表改造过程中某单位宿舍东、西两区被街道隔开,而总表位于东区,两区给水由DN250管连接,改造设计时将DN250管道作为市政管道继续利用,小区内管道则作更换处理,既节约了破路费用,又保证了改造后的供水系统功能。经实践证明,以上三种特殊做法效果良好。

9设计处理

9.1给水管敷设避开排污系统

按照《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规格≥DN200的给水聚乙烯管敷设位置与外墙的最小距离宜为3m,规格≥DN100的最小距离宜为1m。南宁市“户表”改造将分支到各栋楼前的给水管规格确定为DN100~DN150,但在沿距住宅楼外墙1.0m位置敷设时,可能因部分单位住宅楼的排污设施如沉砂井等紧靠楼房设置,与水表同侧,该距离内地下排污设施管线复杂,布设干管施工难度较大。给水管敷设设计可考虑将干管敷设于排污设施远离建筑物的一侧,再分接出支管至楼下靠墙处安装水表。由此,干管敷设位置既与外墙保持距离约2~3m的推荐取值,又使支管和排污管平行安装,便利了日后的维修工作。

9.2城中村“户表”改造须注意留口和放大管径

由于城中村中的住宅楼并非统一设计建造,住宅层数不同,户型和位置缺乏规范、道路杂乱,部分村组居民在“户表”改造中持观望态度,不能保证一次性全部报装完,因此设计中应考虑管径、留口等形式的规划,为尚未报装的用户放大管径、预留接口,如高楼层用户可将表径放大至DN25,层数低的用户也了解有无加盖楼层的近期计划,以便酌情放大表前立管管径。

9.3 增加排气与泄水设施

总表改造中管线覆盖范围较广、地面起伏较多时,应结合地形高度与相关规范要求设置排气、泄水设施,方便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与维护管理。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篇5

一、给排水课程的基本情况

结合我校2012版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2012版的教学大纲中,给排水课程的特点为课程的开设时间更加合理,难度和复杂度逐渐提高;考核方式中,更加注重过程考核,虽然相比于2008版大纲课时量有所降低,但加大了平时作业和设计的任务量。因此,在课时量降低的情况下,需要教师进行统筹规划,开展一体化教学。

从每门课程所涉及的规范来看,规范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近几年,规范更新修改频繁,特别是《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4),已经修改至2014版。另外,《泵与泵站》课程较特殊,尽管在课程的教学中所涉及的规范以《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为主,但在具体工程的设计上,需要查阅多个规范。例如《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4)等规范中,都具有关于泵与泵房的设计条文。

二、开展给排水课程群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城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泵与泵站和给水工程这四门课程,基于“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以“水量”、“水压”和“水质” 三点作为轴心,内容相互渗透、相互支撑。这四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环境工程等学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现状,正确把握给水排水工程方向的培养目标,对基于上述课程群一体化教学新模式的探讨和实践,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探讨

1.课程内容相互贯穿、相互渗透。以《泵与泵站》课程为例,在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主要内容包括叶片式水泵的基本原理、运行工况、给水泵站和排水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等,是泵与泵站选型、设计等方面的通用型原则。在其它三门课中,一直贯穿着该门课程的内容。

2.基于最新规范,更新课程教学内容。该类课程另外一个特点是规范性强,这也是给排水课程的一个共性。近几年,我国该领域的规范更新修改频繁。以《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4)为例,该规范已经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改。例如《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对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方法修订的方面包括: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取消了折减系数的规定;当汇水面积超过2k平方米时,宜考虑降雨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管网汇流过程,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等。

3.案例式和场景式教学的新思路探讨。案例式教学法在给排水相关课程的应用较多。例如,在《泵与泵站》的课程教学中,课堂上以基础理论为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案例;在综合设计中,加入取水泵站或污水泵站的设计,提供给学生具体的思路、设计步骤,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设计,遇到不懂的问题,以集体讨论为优先选择的原则,让学生在设计中真正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场景式教学注重采用视频、图片,对涉及的泵站、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构筑物、设备进行再现,让学生首先在感官上对各种构筑物、工艺流程、采用的设备等有直观认识,结合教材、规范等书籍和教师的讲解,逐步深入理解其中的内容,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4.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的探索。项目式教学强调以教案为重点过渡到以完成项目为重点,力图在整体上有所突破,即以完成课程作业的方法,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体会设计理论和公式的具体应用,熟悉设计规范,节省课堂上对公式和设计规范的讲解时间。

四、结语

城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泵与泵站和给水工程这四门课程,内容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本文提出了基于给排水课程群一体化教学新模式的教学改革,即:课程间内容相互贯穿、相互渗透进行讲解;基于最新规范,更新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式、场景式和项目式教学相结合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王烨 孙三祥 张济世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教学新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117―120。

[2]曹建平 刘金辉 李寻 郑志宏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2),185―188。

[3]李梅 武道吉 给水排水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8,(8),43―45。

[4]王增长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五版。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篇6

关键词: 给排水;设计;规划;城市;管道

1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内容与任务

1. 1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内容

对于市政给排水设计来说,首先需要处理的是市政工程的范围与地表以及排水系统的给水量,来确定给排水的设计方案。而对于建设规划中的用地,应进行严格的、有效的管理,对于当前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结合设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总规划是最重要的,通常对设计方案、排水专项与给水专项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市政给排水设计也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以社会科学技术为有效的依据,同时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通过规划设计给排水收集、输送与净化,进而实现给排水系统的协调分配。

1. 2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任务

市政给排水工程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工业废水、生活废水,以及地表上的一些污水等。市政给排水系统由排水管道、废水处理场和最终处理设施等部分组成。其中,排水管道用于收集和运输废水,通常由合流管道与分流管道两部分组成。在设计市政给排水系统时,雨水与污水一般通过合流管道来进行运输,而分流管道由污水与雨水系统两部分组成。给排水系统可把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处理干净,实现废水处理的目标。

2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2. 1 给排水与城市用地规划之间的问题

1)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中的问题。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紧张的形势加剧,与此同时,城市发展对于市政道路、地面排水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合理规划用地。在一些新的城市规划区,给排水工程中的问题比较多,而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没有把市政给排水设计与城市竖向用地有效结合起来,因此导致城市规划不完善,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

2) 由于市政给排水设计受到城市竖向用地的影响,因此,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应采用短管压力流与重力流两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高程低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相关的部门做好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评审工作,及时调整雨水排水系统中不合理的地方,根据相关的规范来设计短管压力流。

2. 2 污水管埋设深度不够

在现阶段的污水管道掩埋设计中,由于原来污水提升泵设计不合理,因此便出现了污水管道埋设深度太深的问题,最终出现的问题是污水管网高程设计不合理。在确定原来污水提升泵站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这一泵站距离某绿化区的距离比较近。而在单项管材设计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法、基础施工等的选择均不合理,因此也就降低了市政给排水管网的实际功效。总而言之,污水管埋设深度不够,是当前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出现污水管道埋设深度不合理则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污水管埋设深度如果比较深,则可能造成一些规划区污水管高程设置不合理,同时也会对原污水提升泵规划存放位置产生一定的影响。

2. 3 市政给排水规划相对滞后

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设计单位往往忽视排水的重要性,而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在城市道路建设快速推进的情况下,市政给排水设计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些给排水工程在一期施工完成之后,由于排水规划工程存在问题,而导致无法按照原计划进行施工,使得规划指导失去其实际意义。

3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3. 1 合理设计给水管道

现阶段,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在逐步提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设计市政给水管道时,设计单位必须重视城市排水的需要,把城市排水设计要求考虑在内,合理规划城市给水管道,精确计算给水管道的铺设长度和范围等,从而尽可能缩短排水管道之间的距离。同时,重新设计规划原有的给水管道,尽量采用大直径管道,比如把原有管道设计成为DN25,从而更好满足城市排水的实际需要。通过合理化的设计,可减小管道末端的噪声。而对于给水压力问题,设计人员可在给水管线上增设加压阀或者减压阀等装置,降低管道承受的压力,从而保证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

3. 2 管道材质的选择

在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给水管道材质,应是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而这主要是因为管道材质对水质影响大。因此,在管道设计中,应尽量使用钢材料的管道,这样可解决渗漏与腐蚀等问题,同时确保管道不会有较大的噪声。同时,在铺设管道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确保排水管线与用户的休息区有一定距离,做到从源头上控制噪声的产生。

3. 3 地漏水封的解决

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地漏水封指的是下水管道与地上空间的连接口,传统的地漏通过地漏本身便能够形成水封,把管道系统与上部结构分开。在上文中,笔者已经分析指出,地漏水封如果出现问题,则会对城市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其会产生异味或者有毒气体。所以,这就要求在设计中,设计单位重视地漏水封问题,根据相关的设计规范来设计地漏水封,具体来说便是: 带水封的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 mm。通过规范设计,来解决地漏水封这一问题。

除此之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应定期往水封中添加一定量的水,从而有效避免水封由于干涸而失去效果。

3. 4 注重市政给排水的规划

在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初期,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调查工作,分析所需的材料与数据,从而为设计出高水平的市政排水系统提供可靠的理论保证。同时,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时,应结合给水工程等市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关注其对环境的影响,注意其与其他工程的协调问题。

而注重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就应开展全面的论证,从技术角度和经济角度两方面进行论证,合理控制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同时,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严肃性,如果有变更工程,同样需要开展严谨的论证。在执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时,各级各部门均应重视规划执行力度的检查,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环境质量水平。

4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提高了材料的性能,提高了设计水平,但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即便应用了现代化的设计软件,同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比如与城市其他管道之间的结合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市政给排水设计的质量。在本文中,笔者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化建议两方面分析了该命题。

参考文献:

[1] 谭玉玉. 基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及其规划中存在的问题[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1( 24) : 139-140.

[2] 于雷鸣. 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的特点与问题探讨[J]. 中外建筑,2013( 2) : 77-78.

[3] 高淑红,杨磊,刘伟. 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和对策分析[J]. 工程技术,2013( 9) : 26-27.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篇7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与规划 问题分析

前言

市政给排水设施, 是保证城市地面水及时排除, 防治城市水污染, 并使城市水资源保护得以良性循环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我国排水工程建设初创于50年代, 到80年代以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水污染日益得到重视, 市政给排水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 但市政道路排水设施普遍存在各种问题, 如防洪排水能力不足; 平坦地区的排水管渠的坡度偏小, 易淤积; 部分地区的排水设施不成系统, 易形成内涝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有设计不合理, 日常管理不到位, 自然条件变化等。通过对许多工程设计的总结, 我们认为,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能否更好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做到经济合理, 运行安全,受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的影响较大。

1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规范GB50318 - 2000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是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划定市政给排水范围,预测市政给排水量, 确定排水体制, 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 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 建设规模和用地。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 某一规划区(如工业园区) 的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和某一规划区(如工业园区) 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排水工程规划的目的之一, 是通过规划在排水收集, 输送, 净化, 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的统一协调, 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 投资合理, 运行中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因此,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必须首先依据当地的适用的各阶段排水工程规划。

2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1)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做好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长远规划。

从城市发展来看, 国家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条件正在发生转变, 相形之下, 由于人口压力较小, 二线城市往往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乡村城镇化速度正在加快, 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逐步跟进。

人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最适宜生存的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相协调的大家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好城市人口、现有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最大限度地不破坏生态系统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做好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利用,使城市更具生机和活力。

(2)要因地制宜,做好水资源的统筹规划。

众所周之,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而淡水人均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影响,持续干旱已造成水量明显下降, 再加上人们的过度开采和严重的水污染,水质也逐步下滑,许多城市严重缺水,城市生存环境恶化。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将会对城市的健康发展造成威胁。因此,要转换思路,将给水和排水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建立给排水系统工程,以达到节水的目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循环利用率。

做好实地考察工作, 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制定合理的改造和建设计划,以使人居环境更加接近自然,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评估和预测方式要与时俱进,改进水量评测标准和分析方法, 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贡献效率。

(3)合理施工量阶段性分配,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其涉及水源的寻找和调度,取、排水构筑管道设施和建筑的施工,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大型工程,因此它的规划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要按照阶段任务需要来制定合理规划, 并且需要预估在每个阶段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由于规划客体和实施主体的复杂化,投资方式、建设进度、土地使用和运行管理方式的变动性, 在论证城市的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城市的资源利用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之上, 结合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期规划,使规划更具弹性和适应性,更加符合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要求。

3、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常见问题的分析

3.1城市给水系统的设计与问题

居民生活离不开水,工厂企业生产也需要水,所以解决水资源的问题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因为水资源是有限资源,所以要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及用地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实行节水工程,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还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抗旱植物,推行节水灌溉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储存剩余的水资源,把用水的项目放在用水的季节,在比较干旱的季节从事非用水行业,对于邻大型水库的城镇,由于水量丰沛而浪费现象严重,节水意识淡薄,使城市供水系统不堪重负,高峰时甚至出现明显缺水情况,使得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城市水资源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城市中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给排水规划必须把握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分布不均,而且根据要水质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设计方案,市区给水系统规划要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倡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要做好水资源供需平衡首先要做好需水量预测工作,主要因素有: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林牧渔等方面的用水,还要考虑流域江河本身生态流量需求,其中区域供水未来发展主要体现在改善城乡供水水质,有效控制地下水过量开发,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促进了供水行业集约化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3.2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与问题

3.2.1 排水主要是生活及生产排水,还有就是防洪排涝,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对于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防洪排涝规划主要针对对象是外洪和内洪,外洪以防为主,如防洪堤水库等,而内洪则雨水如何及时排除或滞蓄起来的问题,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防洪排涝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排洪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重要性以及当地的历年雨水量,排洪流域面积等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大中城市排洪标准不宜小于10年一遇(水利标准)。对于山区,考虑到内洪来得快,退得快,宜采用全抬高方案,但同时也要考虑村庄现状,可设置局部的抽排设施。

3.2.2市政排水的污水处理是每个城市,每时每刻都要面临的问题,规划设计中既要考虑到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还要应用新科技,建设节能环保,再利用的原则,用生活污水反应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发展还有一种高效载体生物强化工艺,利用硅藻土的高效载体生物作用(流化床)和吸附污水管网设计的将地面线资料道路设计结果传输给污水设计系统污水井:以给定的道路中心线为参照线,按照设计人员指定的桩号偏距,沿道路布置污水井,由于污水提升泵站设置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污水管埋深太大,所以在排水工程设计中,要设计通过管材基础施工方法等手段,合理选用排水管网,确定合理的排水管设计高程,这不仅可以节约投资,还增加了污水的排放效率

3.2.3污水计算:污水计算包括排水面积确定污水管网计算,可以直接用系统提供的图形量测手段,对管径和坡度的进行确定,帮助设计人员作出正确的选择污水管:污水管布置时其管端必须接在污水并上,污水管的管径坡度均由污水计算结果来确定,标高由系统自动计算给水管网设计,排水工程规划确定的重要出水口是根据管网系统的布置及当地受纳水体的条件确定的,给水管网设计的基本步骤是:设置道路信息;布置给水节点;布置给水管;绘图排水工程规划确定的重要出水口是根据管网系统的布置及当地受纳水体的条件确定的,要求设计单位按相关道路的设计,调整相应的排水工程设计,造成了设计工程的排水工程部分造价增加10%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编制滞后,造成了一些排水工程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设计,同样造成了设计的重复工作或工程改造的浪费

3.2.4 将地面线资料、道路设计结果传输给给水设计系统,以道路中心线为参照线,沿道路布置给水节点给水设备种类比较多,系统提供了利用绘图工具添加自己的设备图例,最多可达99种,设备布置完毕后可用交互方式将给水设备与设计人员指定的给水管相连接纵断面图和材料表的功能类同雨水管网。

4结语: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一个良好城市人居环境意义重大, 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倡省地节能的理念,这要求我们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必须从解决水资源和具体技术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认真思考与研究,以寻求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选,武向阳,盛春杰.浅论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05,12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篇8

关键词: 生态水利工程 设计原则 面临问题 技术路线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a comprehensive engineering, both must meet all the needs of human beings for water, and should take the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eds. This paper, from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n the differe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design of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in summarized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design technical route.

Keywords: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design principle problem faced technical rout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水利工程满足了人们供水、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渔业及旅游等各种需求,效益显著,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深远影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水生生物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湿地退化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思考水利工程给人类及生态带来的效应,水利工程结合生态建设已然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

1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的区别

1.1水利工程内涵

水利工程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或行为实现水资源的再分配和利用,其最初的作用是:①解决防洪问题;②提供稳定的水源;③减缓或去除农作物旱涝渍灾害;④提供清洁能源;⑤提供水利旅游景点等,这主要体现了水利工程的资源性、经济性与社会性。

1.2生态水利工程内涵

生态水利工程强调其服务目标是生态,其内涵是:对新建工程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是现代水利的标志,应具备以下科学内涵:①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应有明确的生态服务目标与功能,设计时应将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放在首位,使水利工程符合生态环境发展要求;②防止在生态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巨大的环境破坏;③生态水利工程强调基于生态需水规律的运行管理;④生态水利工程选址或布局,强调工程生态负面影响最小化原则。

1.3生态水利工程优点

1)对环境影响小:生态水利工程以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为出发点,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水利工程开发与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保证水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前提下,通过生态措施使自然环境自我恢复和良性发展,保证区域自然环境的稳定。

2)对地质活动影响小: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河流自我修复功能,在设计中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摒弃了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地质影响的做法,将水利工程对地质活动影响降到最小。

3)符合可持续发展建设要求:生态水利工程是在不超出自然界承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各种生态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将水资源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水利工程模式,能够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双重价值。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2.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须充分考虑河流的特征,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 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稳定性。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应遵循投入最小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的原则。在规划设计中需要进行方案比选,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充分利用河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规律。

2.2保持和恢复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生物群落多样性与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存在正相关关系。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其重点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通过对河流地貌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确定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识别那些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河流地貌学设计和生物栖息地设计。

2.3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其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生态工程设计是一种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的辅助设计,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经验表明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各占一半。生态水利工程必须应地制宜,根据具体条件寻求最佳方案。

2.4流域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应该在流域尺度和长期的时间尺度上进行,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重视水域生境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考虑生境边界的动态发展和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问题,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

2.5 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因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不是静止的,在时间与空间上常具有不确定性,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同于传统工程的确定性设计方法,而是一种反馈调整式的设计方法,即按照“设计-执行-监测-评估-调整”流程反复循环进行。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面临的问题

3.1缺乏基于不同区域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法与评价标准

生态水利工程对服务目标具有特定性和地域性,决定了其因地制宜的特点。当前,生态水利工程的功能有一些理论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但对具体工程实践缺少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水利工程涉及工程力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虽然国家对水利工程结构建筑物执行了一系列的强制性标准,但因当前的科研成果积累较少,还是缺少足够的技术标准来规范工程的生态服务目标。

3.2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者缺少合作的机会与机制

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将生态服务目标作为常规设计要素考虑的意识还不普及,与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缺少合作的机会与机制,大部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确认后才进行的,对生态环境考虑不足,设计相对滞后,导致许多负面影响。

3.3生态水利工程与原有水利工程设施难以协调运行

在一个流域内,新的生态水利工程可能要在原有水利工程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优化设计,对区域来水量进行重新分配或对水的去向进行重新调整,因两者的服务目标是有差异的,如此必然影响原来水利工程设施的服务对象与功能,给原有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风险。如何实现生态水利工程与原有水利工程设施的协调运行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全面系统考虑的问题。

3.4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缺少生态水文测验资料

当前,我国水文测验工作相对落后,水文测验站还不能适应当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对资料的需求,因此很难基于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规律寻求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参数,这是今后的一个发展研究方向。

4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技术路线

4.1以生态水文与工程水文为基础进行水文过程的分析与计算

当前将生态水文学应用于工程设计还较少见,今后应当高度重视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结合,为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提供基础。因生态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比较广,往往同时涉及湿地、林业、草原、农业、畜牧业和江河湖泊等生态用水和工业、城镇、消防、居民等经济社会生活用水,所以弄清楚生态目标对水资源的时空要求规律,使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4.2应识别工程可能影响的关键生态敏感目标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能准确识别受工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生态目标, 并在工程规划阶段给予充分考虑。当前在许多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很少或没有对流域生态敏感点加以考虑。

4.3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与环境工程设计进行有机结合

因水利工程中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使得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实施存在较大的挑战与阻力。在设计应当充分吸收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实现水量与水质同步科学配置的目的。将生态水利工程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结合是以后生态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水利工程的生态化理念应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修复措施以保证生态的平衡。水利工程生态设计顺应了自然,积极能动地利用与改造自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篇9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衔接设计;施工技术要点

最近几年,伴随城区建设的延展,城区的建设提快了原有的速率。城区内的人口递增,这样的状态,关涉到城区内的基础设施,也延展了原有的给排水建构要求。市政给排水应有的衔接问题,关涉到城区现有的发展态势,也密切关联着平日内的居民生活。为此,要明晰施工流程内的各类要点,在这样的根基上,妥善去建构这样的衔接。

1 衔接设计的总规则

市政施工这一流程内,要明晰如下的要点:市政给排水这样的建造流程,会关涉到偏多的建造专业。因此,各类别的专业,要注重互通及协同。这些专业要依循现有的市政项目,规划出整体架构下的施工路径,并考量到专业间潜藏的干扰。给排水衔接这样的建造流程内,施工主体要依循总的建构目标,整合起自身应有的施工规划,妥善去安设这些管路,同时还要明晰特有的专业知识。在给排水必备的衔接设计以内,主体要互通和协调,确保这一流程的顺畅。

除此以外,给排水衔接这一建构项目,还要增添体系内原有的管路性能。例如:重力流这样的排水管道,要增添原有的排放性能。然而,这一类别管路特有的排放能力,会关涉到路段现存的纵坡状态。因此,要明晰路段内的设计取值,回避掉潜藏着的影响。

若选取了偏小的数值,则会限缩管路现有的坡度。为了与设定好的流量契合,就要延展现有的管路直径,这就增添了原初的施工量,且耗费掉偏多的建造金额。 若选取了偏大的数值,即便与设定好的流量契合,也受到体系内的流速限缩,很难让管路现有的坡度,超出这一标准范畴。在这样的状态下,就要反复去调和这个地段,耗费掉偏多的修护金额。由此可见,在衔接地段内的纵断时,要顾及到场地内的真实状态,限缩建造及衔接带有的难度。

2 对接口的安设和规划

伴随科技的延展,惯用的管路接口,很难与现有的市政水准契合。这是因为,惯用的那种管道,涵盖了偏大的自身重力,很易被腐蚀掉。现今时段内,常常用到的衔接接口,可以分出如下类别:橡胶圈制备的接口、油麻石棉搭配着的水泥接口、石膏水泥制备的接口、自应力情形下的砂浆接口。

橡胶圈制备的接口,带有偏高的抗震特性,以及偏大的回弹特性,便利建造及施工。然而,这一类别的原料,涵盖了很严的衔接要求。在振动偏多、基础架构很差的那种环境之下,可以接纳这样的接口。整合了水泥及石棉的特有接口,带有凸显的抗震特性。这样的接口,凸显出了安全优点,因此被广泛接纳和运用。然而,建构程序内,会耗费掉偏大的劳动量,也凸显了操作层级内的疑难。通常情形下,这种规格的接口,被安设在振动偏多的区段以内。

自应力情形下的水泥砂浆,制备出来的接口,建造金额偏低,且施工速率很快。因此,这样的接口,也被广泛接纳。然而,接口涵盖了偏差的抗震特性,以及偏差的刚性,只能被安设在振动偏少的区段以内。石膏水泥制备出来的接口,便利了安设和操作,不会耗费掉偏多的劳动量,也能限缩市政原有的建造成本。然而,石膏水泥这样的原料,带有局限的弊病,且制备出来的接口,也没能抵挡住偏大的振动。

3 新颖的管路接口

高密度态势下的聚乙烯管,可以分出丝扣情形下的衔接路径、承插式这样的套管衔接、特有的对焊衔接、特有的接件衔接、电焊管箍的新颖衔接。这些衔接路径,带有不同的范畴,也搭配着各异的衔接方式。

要注重如下层级的要点:高密度态势下的这种管路,不能搭配着带有溶解特性的粘合剂,不能用这一类别的试剂去衔接,只能接纳熔焊衔接。从现状看,通常整合起热熔及电熔这两个类别的路径,衔接现有的管材及体系内的管件。这样一来,就维护好了管路应有的密封特性,也维护了建构安全。若要衔接三通及特有的弯头、特有规格的聚乙烯管,则最好接纳电熔情形下的衔接办法。若将被衔接的配件,是其他类别的管路,那么就要接纳法兰衔接这样的办法,或者接纳检查井这样的办法。管材原初的间接端口,最好接纳带有密封特性的胶圈,制备出柔性情形下的可用接口,不能选取带有热缩特性的原料去衔接。

4 钢管建构中的侧重点

首先,要设定出最佳情形下的沟槽深度。要顾及到场地内的真实条件、管路现有的长度、管路现有的运用性能,综合予以设定。在设计场地内的排水路径时,要把体系内的管路,安设在现有的防冻层级之下。这样做,能确保体系内的管路,不会被浮力限缩。若没能顾及到这样的设计要素,则地下水固有的浮力,会造成建构出来的管路偏移,威胁到管路应有的耐久特性及安全特性。因此,要侧重去管控这样的沟槽深度。

其次,要固定住体系内的支墩,并妥善去查验质量。为维护好现有的管线稳定,通常情形下,要选用特有规格的水泥,去固定住支墩。同时,要查验场地内的真实尺寸,妥善去衔接管沟及现有的挡墩底侧,延展这样的衔接面积。建造时段内,要严格去查验建造场地,确保衔接接口应有的质量层级,注重建造流程内的各类细节。要查验运送进来的原料质地,回避掉原料产出的不佳影响。

再次,妥善去安设管沟根基,并搭配着合规的垫层。衔接程序内,要让管沟固有的底侧,保持住顺滑的态势,从而维护好后续时段内的建造安全。管道衔接着的垫层,要选取合规的中砂去建构。垫层带有的薄厚程度,要依循场地内的基础条件去辨认。在选取合规的钢管配料时,也要审慎选取。通常情形下,衔接给排水的特有钢管,是夹砂玻璃制备出来的。这样的玻璃,带有标准的优点,便利建构及修护;钢管的质地也好,能确保建造流程的顺畅。

施工放线这一时段内,要排除掉场地内现有的障碍。在这以后,要依循设定好的图纸,予以打桩并妥善去撒灰。若中心线原有的系数,以及边坡原有的系数会递增,则会产出特有的开挖干扰。在这样的状态下,就要限缩体系内的开挖面积。为了回避掉如上的事故,应当在既有的沟槽以内,安设合规的支撑,以便预防潜藏着的坍塌故障。接纳科学的路径,建构出边坡放坡的途径。若发觉到超挖这一部分,则要随时去回填。与此同时,回填流程内,不要选取场地内的淤泥及垃圾土层,要管控低洼区段。

5 结束语

给排水搭配着的衔接工程,对给排水这一总体系,会产出特有的运行影响。衔接着的管路,是施工程序内的侧重点。若没能注重这样的建造质量,会带来偏多的返工,耗费掉偏多的建造金额。因此,要顾及到给排水现有的建造细节,依循场地内的真实状态,妥善去施工和管控。

参考文献:

[1]隋刚.刍议市政工程项目给排水的衔接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3(03).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篇10

第二条居民饮用水源的含氟量在1.1毫克/升以上,当地出生8至15岁人群中氟斑牙患病率在30%以上,出现氟骨症病人,即为氟中毒病区。改水防氟是指通过打井、引河水、引泉水等途径改换原高氟饮用水源,或利用化学、物理等办法对原高氟饮用水源进行降氟处理,使病区居民饮用水源的含氟量达到或接近国家规定的饮水卫生标准。

第三条改水防氟是卫生、水利、地质、财政、计划等部门的共同任务。卫生部门负责病情普查,检测水质和防治效果观察;水利部门负责水源工程建设;地质部门负责提供病区地下水含氟量等水文地质资料;计划、财政等部门要把改水防氟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各有关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制订切实可行的改水防氟规划和年度计划,紧密配合,共同做好。

第四条改水防氟工程建设投资要坚持民办公助的原则,采取国家、集体、个人集资的办法解决。国家补助部分的资金,可在地方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和地方其他经费中进行安排,主要用于水源工程建设。每项工程国家原则上只补助一次,困难多的多补,困难少的少补,不困难的不补,不搞平均分配。自筹资金暂时有困难的社队,银行应给予贷款支持。

第五条改水防氟工程建设要本着先重病区、后轻病区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期分批安排。施工条件不成熟的不得开工。改水防氟工程建设要由施工单位与使用单位签订合同,施工单位要搞好工程设计,报县(或县以上)水利部门批准,并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配套完整,具备正常供水条件。工程竣工后,由水利、卫生和使用单位按合同规定的要求组织验收。不符合合同要求的改水防氟工程不能交付使用。

第六条改水防氟工程设施谁建谁有,谁用谁管。改水防氟工程设施的管理维修由使用单位负责,并建立健全严密的管理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县社水利部门要定期检查改水防氟工程设施的使用情况,并协助搞好管理维修。各有关单位要把供水与维修所需的煤、油、电和设备零件等纳入计划,给以供应。

第七条找不到低氟水源的病区,卫生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地因地制宜地采用简便易行的化学、物理等办法降氟。

第八条城镇病区的改水防氟工程建设由城市建设部门负责;在农村病区的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国营农、林、牧场等改水防氟工程建设,由所在单位自行安排。联合兴建的改水防氟工程,要按照受益比例合理分担劳力和资金。凡因开矿、建厂及其他基本建设、工业生产所造成的氟污染,造成污染的单位负责治理。

第九条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大力开展防治氟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各种形式普及防治知识,动员干部、群众起来积极搞好防治氟中毒工作。

第十条各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要积极承担氟中毒病的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开展改水防氟工作中的找水、改水技术和改水方法的研究,解决改水防氟工作中的技术关键。

第十一条改水防氟是一项长期工作,水利、卫生等部门要有专人负责。改水防氟工程建设的资金和物资设备,要管好用好,注意节约,避免浪费,严禁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