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7:30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创新人才;精英教育;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27-02

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精英教育,而精英人才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因为社会的进步源于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国家对教育的迫切要求。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机构,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重任,而完成这一重任必须制订合理而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正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技术路线,如何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出精英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一直是我校教学改革的前沿课题和探索重点。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方向,在我国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教育阶段仍须大力发展精英教育。研究型大学一方面要发展大众化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一个具有“三海一核”特色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在良好地完成大众化教育的基础上,更应该担负起培养精英人才的重任。

1.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大学的起点就具有很大差异,学生的底蕴、特点、爱好、能力、性格、思想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解决不同文化基础学生的培养问题,给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提出了新的难点和挑战。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在眉睫,而实行大众化教育,虽然满足了大部分学生发展的一般需求,培养了一大批广适性的人才,但还远远不能满足优等生的需要,对优等生的教育,应该是在大众化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更深层次、更具有创新性的精英教育。这样才能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能够受到更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特色的、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2.培养精英型人才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研究型大学的首要任务和最根本的内涵就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九五”和“211工程”建设中,我校形成了以主要服务于“三海一核”,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海一核”特色的人才培养及发展目标。按照我校的全面推进以“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为特征的培养模式,培养满足“三海一核”等国家战略领域需求的一流工程师、行业的领军人才和科学家,一直是我校的培养目标,也是自动化学院的努力方向。像我校这样以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高等学校,“应当把精英教育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理念,下大力气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和建设,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精神、能为中华民族腾飞献身的‘国际化’精英人才”。

3.培养精英型人才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自成立以来已培养本科生3500余人,共有3个专业方向,分别为“船舶控制”“运动控制”和“过程控制”。自动化专业2005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2008年被列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在社会上有较高声誉的专业。自动化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二级学科中“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防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两个学科为国家“211工程”“九五”“十五”重点建设学科,并已列入国防科工委“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规划中。目前,学院使用多媒体手段授课的课程达到42门。6项成果获多媒体课件类校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共有9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正在积极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形成一支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经过3~5年的努力,学院双语教学授课课程争取达到14门。

精英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正需要制订一套适合精英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自动化学院拥有这样一批专业人才和特色学科,必然决定着我院担负着培养精英人才的重任。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覆盖面

1.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在建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时,要确定培养行业的领军人物、一流的工程师、具有深厚基础、创新潜质的科学研究人才的目标。培养方案是学生学习的理论依据,制订一套行之有效且适合精英人才的培养方案,是培养精英人才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能力、知识、素养等全方位的培养上,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2.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自动化学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学改革。打通专业课程平台,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优化理论教学环节,推进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理论联系实际,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创造条件,引导科研与创新活动;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合理安排实习环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压缩课内教学时间,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与科技发展相结合;课程组内教师按照统一的大纲授课,但根据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要求,在授课过程中侧重点不同;改革教学模式;更新和完善教学技术手段;实现教考分离;学业评价。改革实验教学的模式和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

3.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为了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强化教学质量,自动化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识教育与特色需求相结合,完善专业方向设置;构建课程群(组),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坚持“三海”特色,设置鲜明的“三海”特色课程;推进多媒体、双语课程建设,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转变教育观念,探索研究型教学方法;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科学合理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本科教学,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发挥科研优势,坚持科研支撑教学;明确奖励办法,量化激励机制;完善约束制度,保障教学质量。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使面对学生的教师始终是最优秀的。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干部竞争上岗制。制订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全面评价课堂教学。制订学生评教指标,改善教学质量。

4.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科学而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精英人才的培养起重要的推动和导引作用。精英人才培养富有创新性,也具有不确定性,过于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利于学术自由和精英人才的培养。通过完善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激励学生科技竞赛等举措来推进精英人才的培养。

根据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素质理念,结合人才需求方向,自动化学院针对自动化学院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交能力等建立了一套全面完整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全面完整的人才评价体系,为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评价标准。以此为基准,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施以来,获得了显著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效果。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当今的软件人才市场存在着高校软件及相关专业毕业生面临择业困境,而大批软件企业业务发展受制于招不到适合人才的尴尬局面。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年鉴》[1]中指出“我国软件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合格软件人才供应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企业高端人才严重匮乏,软件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人才市场中的尴尬局面凸显软件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即毕业生英语实用能力较差、工程实践能力不强、所学知识与实际脱节,达不到企业要求。如何创新教育理念,改革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软件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企业培养高端软件人才,是高等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影响软件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因分析

1.1人才培养目标

传统软件人才的学历教育着眼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软件人才的培养,侧重计算理论、软件理论及其相关技术知识的教育,以推理与证明能力的培养为主,以培养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中高级软件人才为目标,注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强调推理与证明能力的训练,缺乏工程实践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1.2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设计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不是面向产业、面向领域的理论课程体系,强调学科知识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软件产业发展需要先进技术的应用与工程经验的学习,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动手实践、只会学习知识而不会应用知识;教材更新缓慢,教学内容落后于IT技术发展的前沿并脱离企业实践;实践课程体系以课程实验为主,缺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背景的知识综合应用与工程能力训练;素质教育多是以宣讲或授课方式进行,而不是有机融入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过程。

1.3师资队伍结构

受高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限制,高校师资队伍来源结构单一,大多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教学岗位,普遍缺乏在企业从事实际项目研发和管理的经验,严重制约了高校培养工程型软件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有巨大差距,具有在国外长期学习或研发经历的高水平教师比例较低,缺乏国际化人才培养视野,影响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缺少切实可行的师资竞争和淘汰机制,教师对掌握信息领域的新技术缺少积极性。师资队伍在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方面的差距,直接制约了我国软件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具有工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软件人才的培养。

基金项目: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TS2038)。

作者简介:李红梅(1967-),女,工程师,大学,教学科长,从事教学管理与研究;张红延(1964-),女,副教授,硕士,软件专业课程负责人,研究方向为系统与软件过程服务工程。

1.4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灌输式,启发式与独立思考少: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推理与证明能力训练,忽视工程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注重知识识记与重现的被动式学习,忽视工程环境中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主动式学习;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演绎教学法,缺少启发式教学和基于实际工程项目案例的教学等。上课做作业考试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软件工程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

以上问题均由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约束所造成,现有的运行机制很难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这种封闭办学的体制与机制严重制约了高素质工程型人才培养。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建立开放的教育体系,使企业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提高软件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2.1制定符合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软件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精英型软件工程师,按照软件产业的要求,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共同清晰定义了精英型软件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规格。该规格按照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 Operate)[2]教学大纲主题框架结构进行描述,覆盖了培养精英型软件工程师所需的基础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基础、个人与职业技能与素质、团队协作与沟通的人际技能、工程化构建软件产品或系统的能力与技能等四方面内容,详细定义了精英型软件工程师应具有的领域的知识结构、六种能力与十种专业素质要求。

领域的知识结构是: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确认与验证、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和软件管理。六种能力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英语实用能力。十种专业素质要求是:具备扎实的工科基础科学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和软件工程学科核心基础知识,具备未来从事复杂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的潜能;较好了解软件开发流程及其国际标准;具有复合学科和系统的观点;了解工程实际知识;善于交流和表达;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系统化思维、辨析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能力,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博采众家之长;具有适应多变环境的自信和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求知欲;深刻了解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及具备能力。人才培养规格是根据企业的要求对精英型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进一步诠释。

2.2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精英型软件工程师的培养方案

基于精英型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制定了“三级平台―五个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两条主线-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突出创新意识培养的素质教育体系,将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将素质教育融入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理论教学体系采用“三级平台―五个模块”式结构,三级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平台、大类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以“拓宽基础面、夯实基础层”为设计原则;五个专业方向模块包括:项目经理、质量经理、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软件开发工程师模块,以“面向职业岗位人才需求”为设计目标。“平台―模块”式结构既能满足“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又能突出“精方向”的专才培养目标。学院遵循面向产业需求、突出能力与素质培养、强化实训实习环节、在国际化环境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精英型软件工程师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实践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要求,确定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了以实验、实训为主线,含基本技能、综合设计、企业应用、实践创新四个层次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开创性地设置了课程实训、学期实训、企业实训、企业实习不同层次与方式的实践课程,用以培养精英型软件工程师应具有的六种能力,有效地解决了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设置与软件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2.3建设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建立创新管理体制

一流的教育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是教师。为实施面向产业需求的培养方案,坚持专兼结合、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构建新型的“专职―兼职―专兼结合”的师资结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由校内教师授课;专业课教学与实训课程,由企业兼职教师授课;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校内外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制。充分发挥了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各自的优势,力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同时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内部流动机制,努力实现人人有为。完善评价考核体系,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院与软件企业共同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负责审议和制定专业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及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等。学院优先满足合作企业的人才需要,合作企业选派优秀的企业教师到学院授课和提供带薪实习的岗位,这种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产学合作教育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管理体制为培养精英型软件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4实施“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的能力培养途径

针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以“课程实训学期实训企业实训企业实习毕业设计”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以工程实践为核心的“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螺旋式提升能力的培养模式。例如学院在“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系统”等主干课程中实施“做中学”,即采用案例引入、理论串讲、案例解析、项目练习的课程实训教学方式,通过案例引入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再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的归纳总结,最后要求学生在同步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得到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学执行过程第一到第三学年每个学期末考试结束后,安排由软件企业老师指导的小学期实训,实训项目内容为本学期专业课程的综合实践,实训项目设计

按CDIO关联原则集成化设计实训方案,每个学期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实训项目的难度也逐步加大,实训项目由企业教师和课程任课教师共同设计,以企业实际项目为案例,内容涵盖课程知识点。学生分小组完成实训任务,实训组织按照企业软件开发过程标准对学生进行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运维的工程能力训练,教学评价采取小组公开答辩和团队工作业绩综合评价制度。学期实训培养了学生软件开发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第四学年学生去企业实习,同时完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设计。这种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习并提炼问题完成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5探索用中学、用中练、面向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学院进行英语教学改革,采用增加英语基础教学课程、开设专业课双语教学课程、引进国外先进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专业课程全部双语教学,课程考核英文试卷、英文答题,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促使学生主动学英语,变被动于主动学习,真正做到了英语学习“用中学、用中练”。

3实施效果

措施实施六年来,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与质量监控,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学院已连续四年就业率达到100%,培养了一批精英型软件工程师,截至2009年3月,毕业生当中在企业中担任软件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项目经理、质量经理、软件开发工程师占毕业生总数的40.3%。2009年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被评为教育部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参考文献:

[1]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中国软件产业年鉴《2008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S]. 2008:71.

[2] 查建中. 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56.

Research on Elements Influencing Software Talent Education Quality and Resolution Approach

LI Hong-mei, ZHANG Hong-yan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篇3

论文关键词:卓越软件工程人才 培养要求 实践与探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卓越计划的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

软件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推动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软件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此应准确把握“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为国家培养适应产业和企业需求的卓越软件工程师。

一、“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

概括说来,“卓越计划”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突出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强调校企联合,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三是更加明确高等教育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导向。由此“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

应依据“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的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大力加强对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积极践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确保“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2.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

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是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3.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学校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改革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应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

4.积极推进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支持教师参与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鼓励有条件参与的高校使用多语种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积极采取措施招收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接受工程教育。

二、基于“卓越计划”的软件人才培养的措施

1.科学论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早在建院之初,学院就对高校软件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一方面软件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软件人才;另一方面,很多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却又找不到工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要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总结传统IT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参照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学院提出“培养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软件人才”的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和“三种精神”。 “六种能力”是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三种精神”是指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学校建立了企业人才需求征集制度,通过院企座谈、走访企业、函发需求征询单等方式,广泛征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信息。根据企业和领域的需求,遵循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创新性等原则,科学制订了符合现代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2003年,学院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引进了软件工程SSD系列10门课程,该系列课程采用了国际开发案例,突破了原有的软件教学模式,注重软件开发实践。学院将SSD系列课程与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学习和掌握世界最先进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此外,学校还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了“611”教学模式,即本科生在校四年中,有6个学期安排课程教学,1个学期开展技术实训,1个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从而保证学生在就业洽谈会和毕业设计前就已具备了良好的工程开发能力与经验。

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学校除了建立领导听课、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员、网上评价系统和书面评价卡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等制度外,还独创并实施了企业需求征集制度、实习基地遴选与评价制度、毕业生质量评价制度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卡制度等,为实用性软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质量保障。

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和根本。实践教学是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包括课程实验、程序实践、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多层次工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实验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实际检测,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拓展训练。课程实验在满足实验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还设置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实验题目,着力于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程序实践是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学校制订了“层次化、阶梯式、重能力”的程序实践方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构建了“BDP”程序实践三阶段训练模式,其中B代表系统编程基础训练阶段(BTS),D代表系统开发技术训练阶段(DTS),P代表项目开发训练阶段(PTS),以培养优秀的软件人才。

项目实训是对企业真实项目的模拟开发。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项目模拟开发训练,让他们感受真实的软件开发过程,通过对“8个全真”(全真的企业机构、全真的开发环境、全真的项目案例、全真的开发过程、全真的团队关系、全真的工作压力 、全真的管理制度、全真的绩效奖惩)的体验和对“6个步骤”(项目熟悉和环境准备、项目分析设计与文档编写、项目代码编写、项目测试、项目交付、项目总结)的实际操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六种能力”。

企业实习是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进行实战演练。为此我们对原有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要求学生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项目进行毕业设计,通过实施双导师制、实习双选、前期培训、过程管理、规范答辩、实习基地评价等环节,确保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4.“技术+双外语”,提升国际竞争力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强调“双语教”和“双语学”,充分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一方面对任课教师提出用英文讲解、用英文命题、用英文回答学生问题的“三英”规范;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用英作业、用英文回答问题、用英文答卷的“三英”要求,在“双语教”和“双语学”的良好氛围中,达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目前,我院有超过70%的专业课使用外文优秀原版教材并实施了双语教学,每年有近10%的学生用英文撰写毕业论文和进行答辩。

应特别指出的是,“双语教学”应以正常的英语课教学为基础。“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英语教学水平越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越强,双语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因此,在积极实施“双语教学”的同时,要确保正常“英语教学”不断线,在开设大学英语的同时,还开设了IT职业英语,TOEFL、GRE辅导课程等,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强化英语学习的连贯性。

在强化“英语教学”和实施“双语教学”的同时,我们结合区域特色和市场需求,开展了既懂英语、又懂日语或韩语的“双外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每届学生中除30人左右学习韩语外,其余学生都学习日语。通过四个学期的强化训练,大多数学生能达到日语三级水平,还有部分学生能达到日语二级水平。

“技术+双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高了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学院已经成为培养面向日本、韩国软件企业和外包企业的优秀软件人才教育基地。

5.校企互动开放办学,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篇4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卓越计划的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

软件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推动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软件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此应准确把握“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为国家培养适应产业和企业需求的卓越软件工程师。

一、“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

概括说来,“卓越计划”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突出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强调校企联合,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三是更加明确高等教育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导向[1]。由此“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

应依据“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本文由收集整理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的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大力加强对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积极践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确保“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2.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

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是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3.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学校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改革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应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

4.积极推进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支持教师参与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鼓励有条件参与的高校使用多语种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积极采取措施招收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接受工程教育[2]。

二、基于“卓越计划”的软件人才培养的措施

1.科学论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3]。早在建院之初,学院就对高校软件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一方面软件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软件人才;另一方面,很多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却又找不到工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要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总结传统it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参照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学院提出“培养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软件人才”的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和“三种精神”。 “六种能力”是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三种精神”是指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学校建立了企业人才需求征集制度,通过院企座谈、走访企业、函发需求征询单等方式,广泛征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信息。根据企业和领域的需求,遵循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创新性等原则,科学制订了符合现代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2003年,学院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引进了软件工程ssd系列10门课程,该系列课程采用了国际开发案例,突破了原有的软件教学模式,注重软件开发实践。学院将ssd系列课程与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学习和掌握世界最先进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此外,学校还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了“611”教学模式,即本科生在校四年中,有6个学期安排课程教学,1个学期开展技术实训,1个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从而保证学生在就业洽谈会和毕业设计前就已具备了良好的工程开发能力与经验。

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学校除了建立领导听课、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员、网上评价系统和书面评价卡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等制度外,还独创并实施了企业需求征集制度、实习基地遴选与评价制度、毕业生质量评价制度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卡制度等,为实用性软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质量保障。

转贴于

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和根本[4]。实践教学是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包括课程实验、程序实践、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多层次工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实验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实际检测,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拓展训练。课程实验在满足实验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还设置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实验题目,着力于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程序实践是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学校制订了“层次化、阶梯式、重能力”的程序实践方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构建了“bdp”程序实践三阶段训练模式,其中b代表系统编程基础训练阶段(bts),d代表系统开发技术训练阶段(dts),p代表项目开发训练阶段(pts),以培养优秀的软件人才。

项目实训是对企业真实项目的模拟开发。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项目模拟开发训练,让他们感受真实的软件开发过程,通过对“8个全真”(全真的企业机构、全真的开发环境、全真的项目案例、全真的开发过程、全真的团队关系、全真的工作压力 、全真的管理制度、全真的绩效奖惩)的体验和对“6个步骤”(项目熟悉和环境准备、项目分析设计与文档编写、项目代码编写、项目测试、项目交付、项目总结)的实际操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六种能力”。

企业实习是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进行实战演练。为此我们对原有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要求学生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项目进行毕业设计,通过实施双导师制、实习双选、前期培训、过程管理、规范答辩、实习基地评价等环节,确保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4.“技术+双外语”,提升国际竞争力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强调“双语教”和“双语学”,充分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一方面对任课教师提出用英文讲解、用英文命题、用英文回答学生问题的“三英”规范;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用英文做作业、用英文回答问题、用英文答卷的“三英”要求,在“双语教”和“双语学”的良好氛围中,达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目前,我院有超过70%的专业课使用外文优秀原版教材并实施了双语教学,每年有近10%的学生用英文撰写毕业论文和进行答辩。

应特别指出的是,“双语教学”应以正常的英语课教学为基础。“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英语教学水平越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越强,双语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因此,在积极实施“双语教学”的同时,要确保正常“英语教学”不断线,在开设大学英语的同时,还开设了it职业英语,toefl、gre辅导课程等,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强化英语学习的连贯性。

在强化“英语教学”和实施“双语教学”的同时,我们结合区域特色和市场需求,开展了既懂英语、又懂日语或韩语的“双外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每届学生中除30人左右学习韩语外,其余学生都学习日语。通过四个学期的强化训练,大多数学生能达到日语三级水平,还有部分学生能达到日语二级水平。

“技术+双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高了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学院已经成为培养面向日本、韩国软件企业和外包企业的优秀软件人才教育基地。

5.校企互动开放办学,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飞行程序设计;仿真飞行;案例教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型、适合各类岗位的工程人才,促进国家工业化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精英人才”的重要战略,对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1-2]。我校成为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将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校领导及各学院努力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精英人才的机制,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构建结构优化、多样性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与此相对应,飞行学院着力培养精英飞行人才,亟需建构与这一目标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模式,推进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的进程,改变传统的单向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

一、课程对案例教学法的需求

《目视与仪表飞行程序设计》课程是飞行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离场程序设计、非精密进近直线进近程序设计、ILS精密进近程序设计、区域导航程序,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包括:直线离场、转弯离场、全向离场等离场程序设计;离场保护区的概念及具体划法;非精密进近直线进近程序设计;目视盘旋进近;反向程序的限制条件各种反向程序的保护区;ILS精密进近程序设计;精密航段障碍物的评价;区域导航程序的几种方式和限制条件等。飞行程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极强的课程,在航空公司和机场实际运行中,飞行程序是民航空中交通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航空器的安全,也关系到航空公司以及机场的运行效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但在教学方面,主要基于PPT课件,辅以航空公司实际飞行航图及航空相关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由于课程较多涉及飞行程序设计规则,讲授过程中学生感觉较为枯燥,教学效果不理想,与实际飞行应用缺乏关联。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成功应用了案例教学,并逐渐被教育界广泛推崇。案例教学进入我国教育领域后也日益受到广泛重视[3-4]。飞行程序设计课程作为我校飞行技术专业的必修的课程,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素养,本文对飞行程序设计课程的案例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案例教学在飞行程序设计课程中面临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将案例教学引入飞行程序设计领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与案例存在大量交叉和重复

教材内容组织较为系统完善,按部就班,课堂讲解时条理清楚;而实际应用的飞行程序则内容庞杂,头绪繁多,极易混乱,课堂掌控难度较大。

(二)案例质量不高、匹配度较低

教材理论主要进行原理性的介绍,飞行程序设计环境简单,程序内容单一易懂,与理论匹配度较高;而实际应用的飞行程序针对具体应用环境,不仅考虑到机场条件、净空条件、气象环境,还要综合考虑航空公司以及机场的运行效益,设计复杂,与教材理论内容匹配度较低,甚至存在矛盾。

(三)启发式教学难度大

仅依靠案例进行课程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有限,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创造性的思维,与实际飞行应用关联不紧密。

三、案例教学在课程中的实施

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应围绕这些问题,克服不足,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设法解决难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设计的重点

每堂课都要明确教学目标,围绕该目标进行可行的课堂设计,根据目标选取典型且尽可能简单的案例,融入飞行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各个教学环节需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案例所包含的飞行程序设计原则,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更深刻地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例如在介绍RNP程序时,引入拉萨机场的RNP程序和精密进近程序进行对比,可以显著的体现出RNP程序的特点。总体来说,教学目标越具体、意图越明确,案例教学越能增强针对性并具有启发意义。

(二)案例选择要满足实践性、典型性和针对性

设计案例要考虑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案例分析要增强针对性。例如,要使学生透彻地理解目视盘旋进近中的PANS-OPS标准与TERPS差异,选取韩国釜山空难视频案例,并提供现场示意图,引导学生从事故链的各个环节理解忽略不同标准的差异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注重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启发式讨论

目前学生对飞行实践活动缺乏深入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调动学生课前准备的积极性,课前安排查阅相关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在分析案例过程中,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及时启发学生以飞行程序设计课程知识为切入点进行思考,聚焦到核心问题上,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克服长期以来被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主动把握案例教学的流程,以达到培养学员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四)飞行仿真实验与课程理论相结合

飞行学院具有多款飞行模拟机,可以为飞行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飞行仿真实验。飞行仿真实验能够使相关的理论教学生动化、形象化。课堂理论教学和飞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设计并验证飞行程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飞行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背景比较强的课程,启发动手设计并进行仿真飞行验证将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结语

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将飞行程序设计原理与案例有机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运用在飞行模拟机中进行仿真飞行和实验验证的教学方式讲授课程,使学生在飞行训练的同时掌握飞行程序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方法和实验验证手段,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2]周英.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育,2011(8):11-13.

[3]陈东锋,芦建辉,刘辉.飞行安全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1):87-88.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篇6

一、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基本定位的反思

法学教育的定位直接决定着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培养方案,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必须以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实施方案为核心,因此定位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关于法学教育的定位,我国法学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即法学教育究竟应当是职业教育抑或是精英教育?两种阵营的拥护者认为职业教育和精英教育两种教育目标向左。其实在笔者看来,就法律教育领域而言,职业教育与精英教育不但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共辅、相互配合的关系。换言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不能简单定位为职业教育抑或精英教育,而应既是职业教育又是精英教育,因为只有同时兼顾二者,才能够培养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所言之高素质法律人才,即实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利明教授指出:卓越法律人才当然应该是精英人才, 但精英不是高高在上, 远离大众, 远离基层, 而应当有服务大众的意识, 具备服务基层的能力。一个当前热议的话题还在于, 法学教育是否要培养精英人才? 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 就是培养领袖人才。其实, 法学教育大众化与法学教育精英化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需要说明的是,王利明教授所说的法学教育大众化显然系指法学教育的职业化路径,即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应用提高培养和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思辨能力、选择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之所以说法律教育应当是职业教育,乃是由法律教育的目的所决定的。法律科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法律教育的首要目的无疑是为了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也就是说,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必然要从事相应的法律职业,因而法律教育必然是以培养法律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以使毕业生能够很好地胜任各种法律职业。卓越法律人才的衡量标准其实是确定卓越所指,即要求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法律素养和技能、崇高的法律职业道德,因此除具备法学专业学生必备之理论基础,必然是能够具备优异素质的实践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这也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或许有人会说,法学教育除了要培养司法部门的职业法律人外,还承担着培养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等高级法学研究人才,因而不能都归结为职业教育,进而坚持绝对经院式理论教学模式。以这一理由否认高等学校法学教育的职业性是无法得以立足的:首先,专门从事法学研究的人才与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法律人才相比较,其所占的比例实在是微乎其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换言之,如果不熟悉法律实务,不掌握法律应用的技能,不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得以运作是根本无法胜任法学研究工作的,这乃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因为法学是入世学科,必须源自社会服务社会。也正是由于我国眼下诸多法学研究人员本身未经过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不熟悉我国现行法律,更不用说这些法律在我国运行后的实际效果,从而其研究成果往往不具备实际价值,而所教授的学生更是不能胜任法律实务工作。这也是我国目前法学教育相对而言较为落后的真正原因所在。最后,从西方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看,要求法律人才必须采取高端化、复合化培养模式,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即采取精英化、择优化教学,强调法律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以法国为例,笔者在法国学习多年,学生进入法学院门槛高,而进入法学院后面临标准严格层层淘汰,如果成为成功的法律职业人,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动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习和实践。而进入研究生阶段,又分为职业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但二者都是在要求掌握深厚基础理论之后根据学生的选择方向进行培养。如果成为一名专业法务工作者,以律师职业为例,则必须在研究生阶段以后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进入专门的律师学校进行一年的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又会面临层层理论考试和选拔,结束后再去律师事务所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结束通过后获得律师资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在法律职业人培养过程中职业素质培养和理论知识教授并重。

法学教育必须是精英教育,乃是由高等教育的使命和法律职业的本质属性所共同决定的。但是,法律职业作为职业从而具有职业的特征,然而无可争执的是法律职业与许多其他职业有着显著的区别,特别是法律职业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应用法律解决纠纷从而以和平的手段将公平正义实现在人间。这一职能的设定以及因此而要求法律人的职业不仅仅是机械的操作法律条文,而是需要对人类社会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因为法律纠纷遍布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可能是涉及有关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纠纷(如各种知识产权纠纷),可能是涉及经济纠纷,还可能是涉及家庭伦理方面的纠纷,也可能是涉及重大政治纠纷(在法治国家政治纠纷的最后解决途径依然是法律途径,例如美国的戈尔诉布什案、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马布里诉麦迪孙案等),也可能是有关医患关系的纠纷等。

为此,王泽鉴教授在论及法律人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时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分别是:(1)法律知识。明了现行法制体系、基本法律的内容、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及救济程序。(2)法律思维。依循逻辑,以价值取向的思考、合理的论证,解释适用法律。(3)解决争议。以法律规定,做合乎事理规划,预防争议发生于先,处理已发生争议于后,协助建立、维护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此之所谓争议,系从广义,除个案的争讼外,尚包括契约、章程的制定,法令规章的制定等。上述三种能力,使一个法律人能够依法律实现争议,担负起作为立法者(如立法委员、县市议员、乡镇代表)、行政者(如部会首长、公园管理员、税局科员)、司法者(如法官、检察官、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或公私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者等任务。一个社会所贵于法律人者,即在于其具备此等能力。基于现代人类知识的无限扩张以及社会现象愈来愈复杂的事实,任何一个人均不可能通晓各个领域的知识,法律人也无例外,不可能成为像十七、十八世纪的百科全书式的通才,但是处理这些领域的法律人至少要对法律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基于自身的知识判断在这一领域中的法律解释和使用问题,在较为复杂的情形下也可以借助专家的帮助做出相应的判断,否则将无法正确地解释、适用法律从而解决在相关领域中的法律问题。而且法律关系是否复杂往往与审判案件的法院级别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时候基层法院所审理的案件(相应地以基层法院案件为主的律师所处理的案件)比中级法院、高级法院乃至最高法院所审理的案件还要复杂。因此,不能像其他职业领域一样将法律人才按照级别予以区分为职业教育和精英教育。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教授针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卓越法律人才首先必须具备知识、能力、德性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 形成爱智、求真、向善、至美融为一体的完善人格, 因此通识教育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价值与决定性作用。

二、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反思

(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必须是通识教育

从法学教育的职业化特色出发,许多学者、专家探讨了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的不足、缺陷及应采取的措施,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也为法律人才的培养做出诸多指导性意见。但是由法律职业的特点及法律人才的基本能力需求所决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必须是以通识教育(也被称之为博雅教育)作为基本前提。这一说法看似与法律职业教育相左,实则不然。因为任何职业人才的培养都不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职业训练所能够完成的,正如胡适先生在谈到读书与做人时指出专工一技艺的人,只知一样,除此之外,一无所知。这一类人,影响于社会很少。好有一比,比一根旗杆,只是一根孤拐,孤单可怜。又有些人广泛博览,而一无专长,虽可以到处受一班贱人的欢迎,其实也是一种废物。这类人,也好有一比,比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及。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学问,以次及毫不相关的各种博览。这样的学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三角塔。那金字塔高四百八十英尺,底边各边长七百六十四英尺。塔的高度代表精神的专门学问;从此点以次递减,代表那旁搜博览的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学问。踏地的面积代表博大的范围,精深的造诣,博大的同情心。这样的人,对社会是极有用的人才,对自己也能重复享受人生的趣味。因此,广博与精深是人才培养的两大要求,有人以熟能生巧或庖丁解牛的故事来说明人才所需之职业技能,但对于法学人才来说,如前文所示因其职业涉及领域的特殊性,并非机械的简单的技能培养足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国香港法学家何美欢教授在关于法学教育的定位中正确地指出:在专业教育与博雅教育的争论中,博雅教育的概念往往没有加以界定。有人认为博雅教育要求对法律与文化、社会、国家、个人自由与福祉的关系进行社会科学和人文学方法的研究。本书不采纳这种定义,因为中国没有一所法学院有能力提供这种教育。本书采用的是博雅教育的狭义解释,即能教导学生怎样思考的教育。这样定义的博雅教育,如果与专业教育对分,那是错误的;如果博雅教育教导学生怎样思考,律师需要这种教育;如果专业教育教授技能,一个能思考的公民需要学习的技能。这个道理越来越得到认同了。

前文所指出的法律人所需要的基本素养是专业教育所无法胜任的,相反只能是通识教育的结果。哈佛委员会指出:正是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它决定了通识教育应该如何实施,应该着重于培养人的哪些能力。依我们的意见,这些能力应为: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在实践中,它们是不可分的,也不能独立地培养。每一种都是心智正常的人的头脑不可或缺的功能。季卫东教授指出: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特别不能忽视的。当我们强调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时候,显然不是要制造一批只懂得技术的工匠。我们的确需要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法科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仅有技术还不算卓越的法律职业人才。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充分具备职业法律人所应该具备的高尚道德、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理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博雅素养。我们希望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我们希望他们富于远见卓识、对事物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我们还希望他们能有一种在各界扮演领袖人物,在未来的法治中国承担历史重任的自觉。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香港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弘毅先生在对顾问关于法学教育检讨的回应中,明确指出:我们同意顾问人员提出本科法律教育应同时加强通识教育与法律相关的技巧和能力的培训。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既然以培养学生为卓越目标,自然要求其不同于普通教育方案所培养的人才,要求学生具备的素养并非指单纯的理论知识或者实践能力,而是通过通识教育予以施加的对于法律的信仰与情怀,广博的理论知识与熟练的实践技能,理性的思辨能力与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必须是法律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所谓法律中的通识教育乃是指卓越法律教育是高层次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非完全摒弃传统教育模式,而是应如哈佛通识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那样随着经济进步速度的加快,技术的更新也在加速。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训练,在他准备工作之时或者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变得不再有用。所以,我们的结论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成为既掌握某种特定的职业或技艺。同时又掌握作为自由人和公民的普遍技艺的专家。这样,曾经是两个社会阶层分别接受的两种不同的教育,现如今应该为所有人共同接受了。这点对于我国当下的法学教育而言更是具有警示作用。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法治转型期,我国的法律创设在经历爆炸化发展滞后变化非常快,我们在大学所教授的具体法律制度,很可能在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修改或者被废止了。如果法学教育仅仅以我国诸现行法律为核心,那么势必导致学生所学的具体法律知识在学生毕业时就变得毫无用处,毕业生将无所适从,从根本上无法胜任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更不要奢谈什么卓越法律人才了。所以,法学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不是仅仅教授具体法律制度或者具体法律规定,学生也不是简单知道存在怎样的法律制度或者法律条文。

要解决上述矛盾,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从而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换言之,需要学生能够掌握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无论其属于哪一个领域均需如此,更不要说需要满足和适应社会需要而快速发展的法律领域了。笔者认为方流芳教授在十数年前针对法学本科分专业进行教学所说的话,今天对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依然适用:本科法学教育本来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将来从事多种法律职业都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形成宽泛的法学知识结构,训练学生把法律问题放到开阔的社会环境和多元知识背景中去思考,才是法学教育的正途。分专业法学教育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都是不利的。将学生过早地推入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既封闭了学生的视野,又妨碍学生对专业本身进行融会贯通的理解。另外,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必定随着专业的细分而不断缩小,他们终身从事的工作可能和在校学习的专业毫不相干,这对法学教育事业和学生个人都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人为的划分专业或者科目而导致知识的模块或者知识的割裂并不是教育的初衷。必须看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人才在具有法律知识系统、全面的基础上对于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等重点领域均有所涉猎。由此所谓法律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是指在本科教育阶段,法学专业应当围绕法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以及具有基础性地位的应用法学为其核心构建课程体系,使学生牢固掌握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正确对待实践教学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诸多见解,但在改革方向上却达成了一定共识:一致承认实践教学环节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之所以高度一致,一方面源于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是出于对法律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之基本定位的认识。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旗帜鲜明地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理念,在知识的传授和实践的应用方面,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而不是互相割裂。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传统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出于对中国法学教育之现状的深刻反思,司法实务部门普遍认为现阶段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法律实务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相关法律职业的需求。有鉴于此,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联合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 号)中明确要求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甚至对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学时比例做出了硬性规定,即实践教学学时数不得低于全部学时数的15%。

在教育方式上,法学教育乃职业教育,在注重法学教育系统性的同时,要突出法学教育的职业化特征,法学专业毕业生必须要具备法律实务技能,能够胜任各种法律职业。而法律技能的养成也必须要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够得以养成,这如同学习驾驶汽车、驾驶飞机、游泳等技术一样,教练仅仅告诉你如何收腿、如何压水、如何换气,无论你理解的多么透彻在下水之后你仍然不会游泳,而必须是在经过反复的训练实践才能够予以掌握的。但是如何将抽象的可适用于同一类大量案件的法律规范进行具体化的解释,从而得出正当之判决其技术难度,绝非像学习驾车、游泳那样仅需要短期的培训就可以完成的。每一个个案的解决都是从找到可能适合这一案例的法律规范开始,也即从被认真地认为适合当前案件的法律规范开始;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开始阶段也是一个确定该具体案件属于某一法律规范适用范围(尽管还需作进一步审查)的过程。这一归入能力,即正确地联想并准确无误地找到恰当的规范的禀赋,就是一种判断力。法律人的这种判断能力不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资料阅读等方式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在康德看来,此种判断力是无法通过教导获得,而只能通过练习得到发展。这一观点正是这样一个认识的哲学基础,如果人们愿意这么说的话,即一个好的法律人不是通过单纯的教导,而是只能通过另外的实践,也即通过判断力的训练才能造就的。也正是有鉴于此,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才说出了被法学界反复引用的至理名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在于经验。毫无疑问,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绝非简单的课堂教学就能够完成的,相反乃是大量的、长期的司法实务淬炼和法学理论相互作用的结果。

然而,承认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经过实践的路径是一回事,而认为高校法学院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应当更多地从理论教学转向实践教学又是另一回事,两者并非必然同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外法治发达、法学教育先进之国家的法学教育来看一看。在德国学生完成大学学习课程,就可以参加第一次考试,通过后就可以成为准法律工作者,在政府、议会、公司等部门从事与法律有关的职业。若要成为严格意义的法律工作者,那就要去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或其他法律执行机关实习,两年后参加第二次国家资格考试,通过后才可以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的工作。在日本,在大学系统学习法学理论知识的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国家司法考试,通过者只是获得了接受法律教育的资格,还要在日本最高裁判所(即最高法院)下属的司法研修所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前四个月由司法研修所安排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讲授案例,其后安排18 个月的实习。英美法系的法官不能由本科毕业生直接担任,而是从资深律师中选任。在英国通常担任地方法院法官应有7 年以上出庭律师的资历;担任高等法院的法官应有15 年以上出庭律师或两年以上高等法院法官的资历可见,担任法官的早已是律师行业中的精英了,其具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当无疑问。而律师也非法学院毕业生可以直接胜任的,无论你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亦或是如牛津、剑桥等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材生,均须进入四大律师学院,由这些律师学院对于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包括职业伦理在内的实务训练。这些法律教育先进与发达之国家尽管都特别重视法律人的实践教育环节,但是在没有将法律人才进行实践教学的任务交给高等法学院校,而是在学校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交给独立的部门进行专门的实务技能的培养这一方面却惊人的相似。何也?笔者认为理由恐怕在于职业分工和大学在分工中所承担的功能和其基本定位所决定的。

大学自来就不是一个职业训练场,其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于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术训练从而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和从事各种职业奠定方法论的基础,而不在于对学生进行某种具体职业能力的训练,该种具体职业能力的训练应当属于相关职场的任务。换言之,要求大学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就相关行业的职业技能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乃是大学不能承受之重。大学里的法学教师,由于专业分工的原因,注定就不可能是实务经验丰富的律师或者法官,如果由这些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律师或者审判实务方面的训练无异于隔鞋搔痒,不但不能达到提升学生法律实务技能的预期效果,更是对学术资源的浪费。这也是目前高校教学中难以存在研究性学者与实务性律师的原因之所在。法学院系不能胜任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大学无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大学的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新兴的法学实践教学环节)等实践场所充其量只能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场景,然而模拟的场景无论怎样设计都很难与真实情景相提并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无论怎样训练其实都不过是简单的表面运用而已,离职场的要求尚有不少的距离。再次,大学课堂学时数的限制也是不能把学生实务技能之培养完全委任给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本科教学而言,四年本科学生大约为160 学时左右,除去必须完成的通识教育课程之外,所剩下的学时只有100 左右,即便是将留下的学时的一半,即50 学时分配给实践教学,这对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律师或者法官而言也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若真的将50学时分配给实践教学,那么学生学习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的时间就只有50 学时,这50 学时的时间不要说是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了,就连了解一个国家现行法律体系都无法做到,其结果是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既没有学到法律理论也没有获得实务技能,更不要说符合卓越法律人才的标准。

三、对作为法学教育指挥棒之国家司法考试的反思

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联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强调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即以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培养的定位。但这引发了一个教育目的究竟为何的讨论:是以功利为目的进行应试性教育?还是以实现法治社会进行人才培养?归究一点其实是在于回答法律人才培养是否是为了满足应用型考试而进行的职业培养。很多学生存在这样一个思维定式:有用的才是合理的。大学教育是为了给学生一技之长,法学专业学生将来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的才是王道,至此,从入学开始即贯穿了一种为考证而学习的思维。学校在实施自身培养方案时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的初衷不一致;另一方面社会又以考证通过率为多少这样功利的指标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由此引发出一个问题: 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什么?我们怎样来培养人才?

由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司法执业资格是从事法律执业的必要前提条件,所以法学毕业生都必然要参加该资格考试,而相应的大学教育也必须面对该司法考试的基本要求,换言之,司法考试已经成为法学教学的真正指挥棒,就连作为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之一中国政法大学都专门成立了司法考试学院以专门应对司法考试。司法考试的基本功能有三:其一是为现阶段法治建设选拔相对合格的法律人才;其二是引导未来法学教育的基本方向;其三是为法律共同体确立共同的信仰、价值观、思维模式、法律技术等显而易见,通过司法考试无疑为法学毕业生从事法律职业提供砝码,但是如果将司法考试作为衡量卓越法律人才的标准,则出现认识的误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是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 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司法考试只是衡量学生是否具备一定法学知识的工具,且能否达到科学衡量尚存疑问。如果以司法考试来引导法学教学的基本方向,容易出现人才培养仅仅是为了适应考试而进行的应试培训,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成为普遍现象,法律人中存在文化沙漠也就成为必然。

从上述对卓越法律人才的要求和培养模式以及国家司法考试的基本功能出发,来观察我国现行司法考试制度,笔者的观点是:不能否认从短期来观察国家统一考试有利于提高法律职业群体的法律知识水准,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对国家司法考试不进行改革,将最终扼杀中国的法学教育,更不用说是将法学教育导向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这一法学教育目标了。理由主要是基于下述四方面:首先,目前的国家司法考试所强调或者说是侧重点是对法律条文的记忆。这样的结果势必使学生只知法律条文而不知法律条文如何在司法实务中予以应用,势必诱导大学在教学过程中将精力集中在法律条文的记忆上,而罔顾法律方法之训练,也就是所谓难以从具体到抽象。其次,目前国家司法考试的试题基本上封闭了法律思维的过程。如果按照法律思维模式进行推敲,很少有能够经得起推敲的试题。再次,目前司法考试根本不关心司法实践,命题所选择的案例在司法实务中是如何处理的,法院在面向案件事实时是如何解释法律的,法院是如何发展法律的等等一概不予关注。因而通过题海战术做司法考试题而通过司法考试的学生,在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之后再分析案例时也往往仅仅依据其准备司法考试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加以处理,其处理结果远离基础理论,甚者远离司法惯例无法为法律共同体所接受。第四,国家司法考试的试题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试题的答案值得进一步推敲,有些是因为对于同一法律规范有不同理解所造成,而有一些则纯属欠缺反复推演而轻率得出不正确之结论所导致的。最后但也是最为严重问题的是近年来司法考试出现了混淆法律与政治诉求的趋势,如任其蔓延则后果更加不堪设想。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法官当然需要权衡判决结果所带来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伦理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等,但是这些效果的考量与权衡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所进行的,而不是置法律于不顾另行依据政治诉求而为判决,这无异于否认法律的权威性。为了发挥好其对法学教育的引导作用,未来必须改变所存在的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不能将司法考试作为法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进而影响到整个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的实施。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精品课程建设 五个方面

根据国家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要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把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基于以上要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掌握宽泛的商贸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能够胜任外贸、合资企业的涉外商务活动中语言服务工作和从事文秘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专业技能是关键。

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职院校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建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品课程,以提高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为目的,使学生得到一个可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自我学习的资料库,同时为师生建立一个互动平台,极大地提高本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建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品课程的方法和步骤。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职业性、岗位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选取教学内容。在调查商务英语专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及其必需知识和职业素质后,对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创设面向商务服务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布置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设计面向工作过程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项目,将教学难点化解为实践过程中的系列环节,实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提高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突出信息技术运用

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灵活运用诸如情景设置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创造较为真实的商务环境,设计商务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具体的实际问题入手,在案例讨论、模拟谈判、市场报告、产品演示中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加深对商务英语实用价值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

注重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契机,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模拟真实的工作、业务环境,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以利于强化他们的英语表达、用语能力,掌握基本的商务技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堂开展自主学习:查看教学课件、登录各种英语学习网站、登录BBS师生交流通道等;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上传各种学习资料,开展网上答疑、评价等。网络学堂使得教学立体化、声像化和网络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三、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带动者,没有教师作为指导的英语教学是很难取得成效的;教师是高职英语的引导者,整个教学工作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顺利完成。在建设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学校需积极筛选、培养有实力的教师,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原则,时刻凸显“双师”“专兼结合”“企业工作经历”的特点。学校在聘请教师参与教学时,需要保证教师在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上都能达到一定的层次,尽量选择“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理论知识,而且要亲自主持、设计和指导实践教学,从专业知识角度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

四、丰富课程考核形式

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所采取的评价方式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分小组进行,主要看小组活动是否积极,对话交流时是否能正确、流利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的自我评价重点放在对自己英语现有水平、存在的不足、今后的努力目标和为达到该目标所采取的学习策略上。教师把学生在课堂语言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自主学习情况,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等按照优秀、良好、中、及格、差的评分方式进行记录,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目标评价主要针对教学大纲中的知识和能力指标进行测试。

五、健全校内外实训环境

改善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优化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校内实训设备和优质的实训环境,利用建设实训基地的方式,利用企业在行业的优势,根据企业需要对现行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当前企业实际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学校的培养体制与市场紧密结合,使培养的人才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检验,调整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使职业人才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保障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

总而言之,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体系的建立中逐步完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

参考文献:

[1]汤杰.谈高职英语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J].教师,2011,(11).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篇8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开放式教学;优化课堂模式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就必须依靠知识的创新。因此,21世纪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应该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由此可见,教育是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决定”中多处强调创新教育,分别从“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加以阐述。创新教育,即根据创造学的研究,采用创造学揭示的有关“创造”理论和方法,把创造学、教育学和人才学的等有关学科和一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活动的一种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善于想象、富有创造力、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思维,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上下功夫,如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和意志心等,老师要让学生知道,创新并不是唾手可得,其间必然经过无数次困难,无数个障碍的愈越,没有执着的探求精神,坚强的意志是不可能成功的。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有一定难度,有明确目标要求的活动任务。如:鼓励学生上讲台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进行对话表演,做值日报告;组织辩论活动等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而克服围难,而得到磨炼,逐步强化自信心。杨振宇教授1995年初在国内讲学时一位记者问他:“您在国外教学多年,你看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教师没讲过的不敢想,教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生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国外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以上三位学者道出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现状。我国的学生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的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是学生唯一的追求,创造性被严重的扼杀。

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启发,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予充分支持和褒奖,建立起一个民主、自由、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得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大脑风暴法”中有一项基本原则:拒绝批判,即禁示批评任何人表达的思想。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独特的见解,不管正确与否,教师都应以鼓励为主,而不能一下子给予否定或批判。要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幻想,大胆创新。 还要在提高新颖独特的创新能力方面做很多工作。

1. 掌握创造性思想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的关键是思维,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长期以来,教育只注重学生的聚合思维,追求唯一标准答案,因此,教师可从这三方着手:(1)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巧妙“造”练习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3)提倡多思,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一事多写,充分发挥学生独特见解与才能。

2.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任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建立同学间协作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交流,学生可以接触到同一话题的多种信息,扩大知识面。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参与意识。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课堂上开展group work, team work, pair work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积极开展“英语俱乐部”活动。通过开展英语演讲比赛, 影评或对学校的一些现象展开辩论,通过举行英语party,让他们表演相声、小品、戏剧等,通过带他们参观、郊游,让他们触景生情,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敏捷的思维及活学活用英语的能力,老师应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进行主动的创造性活动。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运用多种教育方法,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国家振兴民族发展培养出更好的创新型人才。这就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世纪的需要,是中国面向世界对人才的需要,而初中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责无旁贷,理应完成这一长远而艰巨的任务,而我们身为初中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一定要善于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善于发现和浇灌学生创新的萌芽,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托兰斯曾研究发现,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表明教师创造性的高低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至关重要。

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内功,做创造型教师。既精通本专业学科,又广泛涉猎专业之外的历史、地理、天文、经济、美学等其它学科,适应素质教育之核心一一创新教育的要求,从“单一型”转为“复合型”,在英语的教与学中发挥创新性教育,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振兴民族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外语教育学》章兼中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 《素质教育指导丛书、创造性思维与训练》 林崇德主编 华艺出版社

[3] 《素质教育指导丛书. 创造力与创造方法》刘以林主编 华艺出版社

[4] 《心理学教程》郭亨杰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 "一体两翼"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课题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16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16RC01

全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以下简称广外南商)为例,按照2016级广外南商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财务管理专业"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广外南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我校2016级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具备会计学、金融学等方面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核算能力、全面预算管理能力、资金融投资能力、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纳税管理与筹划能力、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具备良好的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养,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以上培养目标,包含以下几方面内涵:

从培养目标看,本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会计学、金融学等方面知识和能力。

从培养要求看,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会计、财务管理、金融方面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融投资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融投资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从职业岗位定位看,本专业的学生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一是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二是掌握本专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财务、金融、税务筹划工作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三是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际财务管理、国际金融、国际税法,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践。四是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学生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五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学生须参加全国计算机二级水平考试。六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七是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际沟通、团结协作、社会活动的能力,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广外南商财务管理专业"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为了实现以上培养目标,本专业秉承广外南商“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的办学宗旨,着力构建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主体,外语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一体两翼"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一体”是指出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主体,“两翼”分别是指外语水平和实践能力。"一体两翼"体现在广外南商2016级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及学分分配摘录如下表1:

(一)“一体”--专业主体构建

对通基础、精专业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环节设计为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4理论学分,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计45理论学分,共89理论学分,占总学分158的56.3%。

(二)“一翼”--外语水平构建

对外语水平培养的国际化教学环节设计要求是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能运用外语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进行较好的沟通与交流,学生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具体设计为大学外语教育课程和专业英语教育课程两大模块,大学外语教育课程共24学分,占总学分的15.2%,392学时,占15.7%;专业英语教育课程包括工商管理专业英语、财务管理专业英语和会计专业英语7学分(占4.4%)三门必修课程和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国际会计、国际金融、国际税收双语选修课程。

(三)“一翼”--实践能力构建

对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实践教学环节科学设计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和独立实践教学,其中专业课程实践教学31学分,独立实践教学包括军训与军事理论、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创新能力计1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共45学分,占28.5%。

将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分为基本技能实验环节、专业技能实验环节、综合实训环节和创业与创新实训环节。

本技能实验环节,主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来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

专业技能实验环节,主要从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沟通和协调技能等方面来帮助学生获取必要的专业基本技能。

综合实训环节,通过财务决策平台等财务情景模拟演练、ERP系统模拟实训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篇10

1.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设计原则

首先,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在高职英语评价方案中,应该包括对学生英语理论知识的评价、学生应用英语能力的评价以及企业对学生英语实际需求项目的评价等。这样,能够促使英语教师以企业的需求为标准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此,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才能够获得全面的提高,学生才能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胜利。其次,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应该注重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应有的成就感。而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只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这样,只有少数人才能够得到鼓励,而大多数学习非常努力、获得进步但是学习结果还不够优异的学生就不能够获得鼓励,容易受到打击乃至自暴自弃。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最后,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应该采用多主体进行评价,避免传统的只有老师来进行评价导致的评价结果较为片面等的弊端。

2.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设计

首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成长过程、学习项目的完成状况以及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英语使用水平等。

(1)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能够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英语课程。学习态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发言活跃程度以及课堂作业完成的情况等。学习态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包括自我评价和对其他人的评价,要求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实事求是,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来进行评价,促进在班级之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评价能够对努力的学生形成一种激烈,使得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进而相信努力的意义。在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评价之前,应该对所有同学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调查,并且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同下一个阶段的调查形成对比,发现学生的变化。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评价的主体是老师和同学。老师根据对同学的原始记录来发现学生的成长和转变,同学根据对此同学之前的印象来对其进行评价,注重其进步,而非是其结果。

(3)学习项目完情况。在高职中开展英语教学就要注重对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因此,就需要根据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来设置相关的学习项目,通过让学生完成相关的项目来实现其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来促进其英语能力与社会的需要相契合。学习项目应该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来进行设计,让学生分组用英语处理相关的问题,最终促使学生按照企业的实际要求来实现自己能力的发展。对学生学习项目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单项:团队合作精神、应变能力、创新精神、英语使用能力以及责任意识等。只有从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才能够促使学生注重这几个方面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满足企业的需求。

(4)学生的口语水平。对学生的口语水平进行评价能够保障学生熟练地使用地道的英语来进行交流,保障学生满足企业的需要,避免哑巴英语现象的产生。对学生口语水平进行评价的主体是学校的老师,在评价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发音等来对其进行评价。

(5)学生的英语使用水平。学生的英语使用水平主要包括学生的英语公文写作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对学生英语使用水平进行评价,能够促使学生在进入到企业之后能够更快地融入到企业工作之中,而不需要企业对其进行长时间的培训等。学生英语使用水平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实际需要,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和从企业中聘请的人力资源部门领导,通过双方的共同评价来使学生能力和水平获得共同的提高。其次,各个部分内容在评价中所占的比例。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应占总评价水平的15%,这样,能够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开展英语学习;对学生的成长过程的评价应占总评价比重的10%,能够对在英语学习中有进步的同学予以相应的鼓励,促使其继续努力学习;对学生学习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应占总评价比重的25%,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于企业所要求的相关能力的重视,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对学生口语水平的评价应占总评价比重的30%,促使学生能够标准流利地说英语;对学生英语使用水平的评价应占总评价水平的20%,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英语使用水平,进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样,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中就囊括了学生自身英语能力成长和企业所要求的所有指标,而各个指标占有不同的比例也使学生能够分清主次,明白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而有所侧重地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二、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应用

在实际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对上述的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进行了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态度更加地端正。由于在评价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视,学生的出勤率明显提升,旷课和迟到早退的现象都明显减少。同时,在课堂上发言更加地踊跃,避免了人在课堂心在外的情况。发言机会的提升也为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路径,使教师能够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口语等进行更贴切的指导。在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子项目中,更注重的是学生完成作业时候是否有创新,这样,学生就不能够通过抄袭网上的内容来完成课业,端正了学生完成作业时候的态度,使得学生必须通过自己努力查找资料,自己进行相关的总结等来完成作业,提高了作业的含金量。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提升其英语学习的动力。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评价主要是将学生现在的英语整体水平与之前的英语整体水平对比得出的,对其进行评价能够发现学生细小的成长,进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从而获得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不至于因为英语学习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就完全否定自己的努力。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评价还包含了对学生由一个学生成长为一个社会职业人的转变过程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成长,能够使学生不断地朝着社会岗位对其要求的方向发展。对学生学习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英语学习项目的设计是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来设计的,项目环境也是模拟企业的实际环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学习项目完成情况评价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项目的完成结果,还包括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其下的各个因子,团队合作精神、应变能力、创新精神、英语使用能力以及责任意识等,都注重的是对学生职业能力评价,而评价主体中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使学生顺利地转变成为职业素质高强的人。对学生口语水平的评价促进了学生英语口语的标准化,也使学生敢于说英语。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使学生英语口语更加地标准和地道,有助于学生英语沟通能力的增强。同时,也避免了哑巴英语现象的产生。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质量评价中,只通过笔试等来对学生进行英语能力测试,而不注重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无论学生的英语说成什么样,只要其会做题就能够得到高分,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加大了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在整个评测过程中的比重之后,学生对口语更加地重视,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也增加了对口语的练习,同时也更加注意其口语是否标准和地道,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获得了有效的提升,在就业的过程中也获得了用人单位更强的认可。对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的评价促进了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的提升。我们在高职学校对学生进行英语教育,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的英语应用需要,进而能够快速地融入到企业之中。在增加了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的评价之后,学生对英语使用能力的关注度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着重提升自己的英语使用能力,能够更加符合社会企业的需要。总而言之,在使用了新的英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后,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职业素质得到了明显地提升,在就业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用人单位强烈的认同。

三、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启示

1.在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发展性的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容易使一些在英语学习中没有看到短期效果的同学受到打击乃至自暴自弃。而对学生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的态度,为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一点细小进步而备受鼓舞,进而享受学习的过程,在此前提之下得到良好的学习结果。

2.在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是对自己的努力状况、学习态度、实际水平以及心理状况了解的最清楚的人,由他们来对自己进行评价,能够使评价结果更加地公正,更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项目完成情况评价中,教师等注重的是对学生表现的评价,而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则能够对其背后的心理原因进行分析,如我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反应,是因为心理紧张?是因为没有听清楚对方的口语?还是因为听不懂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学生自己对心理原因进行分析之后,能够有助于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最终促使学生的进步。

3.在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中,需要突出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评价。在高职学校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与在普通学校培养学生英语能力之间的差别就在于高职学校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较高。因此,我们一定要在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中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通过引进企业人才标准,让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评价等方式来对学生的职业素样进行培养和评价,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