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名言十篇

时间:2023-03-30 02:58:52

列宁的名言

列宁的名言篇1

列宁(1870---1924):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笔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也被世人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列宁的名言

1、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2、友谊建立在同志中,巩固在真挚上,发展在批评里,断送在奉承中。

3、欺骗的友谊是痛苦的创伤,虚伪的同情是锐利的毒箭。

4、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

5、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6、贻误时机或张惶失措,就等于丧失一切。

7、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一切。

8、在历史急剧转变的关头,往往连先进的政党也会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不能理解新的局势而复旧的口号,这些口号在昨天是正确的,但在今天已经失去任何意义。

9、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

10、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

11、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12、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13、科学的宗旨就是提供宇宙的真正写真。

14、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

15、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17、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1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19、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

20、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

21、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22、党的任务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而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往往是对细节的干涉。

23、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彻底进行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才能完全战胜官僚主义。

24、道德是为了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

25、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担负。

26、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27、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

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28、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积极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只有两三个,也比十个死气沉沉的人强。

29、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30、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

31、当前的任务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

32、马克思认为理论的符合于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

33、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

34、一切非阶级的社会主义和非阶级的政治学说,都是胡说八道。

列宁的名言篇2

社会革命党,285名;孟什维克,248名;布尔什维克,105名。

布尔什维克在代表中连10%都不到,人数最少。孟什维克党人、临时政府邮电部长策烈铁里在会上高声宣称,在俄国,没有哪一个政党敢于单独掌握全部政权,并对国家今后的命运负责。

代表席上一个身材不高、目光锐利的人站起来,大声回答: “有这样的党!”回答者是布尔什维克党人的领袖列宁。

俄国敢如此回答的,只有列宁一人。

中国有。或许觉得自己也算一个。

1924年7月30日,对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演讲。他以丝毫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试问有谁能想出一个主义来救中国?除了本党总理的三民主义之外,还有第二个主义可以救中国吗?若是没有这个三民主义,我们中国的危险究竟怎样解除,我们的国家究竟怎样建设,我们就是拼命地去革命,究竟从哪里下手,这样想来,几乎要发神经病。像我这样的人,或者因为发了神经病早已死掉,亦未可知。”

一直活到88岁也没有发神经病死掉。如果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将有多少优秀的领袖人才能够从屠刀下保存下来。

1930年1月5日,给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写信:“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这就是预见中国革命未来的名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俄国的列宁,中国的,皆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皆对自己担负的使命,表现出一种果敢和不可抑制的自信。

列宁的自信来源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来源于对过去和未来的透视。

1917年4月,列宁回国,在火车站欢迎会上就喊出“社会主义革命万岁”口号。当时二月革命刚刚成功,临时政府刚刚建立,党内外对这一口号均感到不可思议,怀疑列宁犯了超越革命发展阶段的左倾错误。《真理报》声明说:“对于列宁同志的总公式,那是我们所无法接受的,因为它的出发点是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业已结束,指望这一革命立即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

但列宁言中了。6个月后,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

在手中握有杀人的枪杆、膛内压满杀人的子弹之时,他对他的党和他自己是雄心十足的。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第六天,在《敬告全国同志书》中,他除了表示“伟大任务在于拯救中国”外,还说出了那段广泛流传的名言:

“党在,国在,我亦在;党亡,国亡,我亦亡。”

却并非穿上笔挺的哔叽军装、面对台下肃立的队列和如林的刺刀,才会自信得口若悬河。他的果敢和自信来自他对中国大地的深刻了解。就在他只是一名踯躅于橘子洲头的穷学生时,他也敢宣称: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果敢自信的和却都没有见过列宁。

1923年9月,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苏,列宁正身患重病。“闻俄国革命党首领苏维埃共和国之创造者列宁,积劳成疾,不能谒晤,深致感咨。”后来颇为挽惜地写道。没见上列宁是他一大遗憾。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第一次访问苏联。1950年1月11日,他在莫斯科红场向列宁墓敬献花圈时,列宁已经去世了26年。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便极其钦佩“有主义,有时机,有预备,有真正可靠的党众”的“列宁之百万党员”;终生对列宁敬仰之至。

未见过列宁的和又与列宁一样,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办刊办报。

1900年列宁西伯利亚流放结束,立即着手实施在流放岁月中酝酿已久的想法:创办一份报纸,让它成为团结俄国地下革命者的组织中心。很快,革命的精英聚集在编辑部里了。该报的德国莱比锡创刊号上,用十二月党人给普希金回信中的一句诗做报头题词: “星星之火可以燃成熊熊烈焰!”那句诗,今天翻译即是“星火燎原”。

所以该报命名为《火星报》。

这几个办报人后来几经分化,果真在俄罗斯土地上燃起了十月革命的熊熊烈焰。

在德国创办《火星报》时,列宁30岁。

26岁在日本创办《军声杂志》,自撰发刊词。当时沙皇俄国诱导外蒙自治,蒋甚愤慨,著《征蒙作战刍议》、《蒙藏问题之根本解决》等文,称征藏不如征蒙,柔俄不如柔英;研究外交与军事,甚思“提一旅之众,以平蒙为立业之基”。

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时,也26岁,也自撰创刊宣言:“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

都全副身心地寻找真理,又都十分自信,手中握有的就是真理。都不乏对历史的深刻领悟,不乏对未来的精心安排。就各自的政党来说,都是非凡的领袖。

领袖的核心是什么呢?是意志,与思想。

有的领袖提供意志,有的领袖提供思想。所以列宁说,需要一个领袖集团。

但列宁本人,既提供了意志,又提供了思想。

也是如此。

却仅为他的党提供了意志。提供思想的,是孙中山。

列宁的名言篇3

在几代中国人心中,对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红场大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红场,也就是俄罗斯的“天安门广场”,不过,看上去,却没有想像中那么大,它呈长方形,总面积9万平方米,大约只有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大小。其地面全部由方形小条石铺成,显得古老而神圣。红场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也是莫斯科人的骄傲。

笔者原以为红场是前苏联“十月革命”之后取的名字。因为红色象征革命,苏联的军队就叫“红军”。后来又听说,由于红场旁边的克里姆林宫的外墙、塔楼都是红棕色的,所以把这个广场叫做红场。

这一回亲临其地,我才明白,原来红场本来就是这个名字。红场的俄语含义一是 “红色的”,二是“美丽的”,三是“明朗的”。在15世纪末,红场原本是克里姆林宫前的一个贸易市场,其名字最初的意思为“美丽的广场”。这一名字就流传至今,译成中文时,译成了“红场”。

站在红场上,一种历史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红场,曾经有过多少次激烈的战斗,曾经有过多少次残酷的杀戮;

红场,曾经有过多少次示威游行,曾经有过多少次群众集会;

红场,曾经有过多少次雄壮的检阅,曾经有过多少首脑在这里招手,从沙皇到斯大林,从赫鲁晓夫到叶利钦再到普京……

尽管,俄罗斯一次又一次改朝换代,红场依然还是红场。

1917年11月7日,在圣彼得堡爆发了“十月革命”。在莫斯科,布尔什维克的赤卫军与沙皇禁卫军展开争夺克里姆林宫的战斗,鲜血染红了红场。

最令人难忘的是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铅云低垂,纳粹德国数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德军先遣营从望远镜中已经能够看到克里姆林宫外塔楼的尖顶和红星。纳粹党的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也留好了头版,准备报道攻克莫斯科的消息。就在这一天,斯大林在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寒风瑟瑟、红旗猎猎,苏联红军官兵们肩披雪花,列队走过红场,从这里直接浩浩荡荡地奔赴前线。悲壮,一如那句传遍战场的誓言:“俄罗斯虽大,我们却无处可退,因为身后就是莫斯科。”一番浴血奋战后,德军从莫斯科城下败退而回。

1961年的一个深夜,赫鲁晓夫下令悄然从红场的列宁墓中移走斯大林遗体。

戈尔巴乔夫曾在红场发表演说,鼓吹他的“改革与新思维”。

叶利钦也在红场接受群众的欢呼,庆贺他当选俄罗斯首任总统……

一部红场史,就是一部俄罗斯史。

一到莫斯科,我第一个想去的地方,就是红场上的列宁墓。

可到了红场才知道,列宁墓只在每周三、周四上午的10点到11点,每周六下午的13点到14点开放,接受游客的瞻仰。周一、周五不开放。不巧,那天正是周一,一道铁栏杆把行人、游人远远地挡在了栏杆之外。

第二回去红场,总算是列宁墓对外开放的日子。

铁栏杆外已经排起了长队。由于按照规定在列宁墓内不准摄影、摄像,我只能以非常遗憾的心情,通过安全检查,走向列宁墓。

列宁墓是下大上小的梯形建筑,用方形的红色花岗岩、斑岩以及黑色的拉长石砌成的,显得庄严大方。陵墓上刻着金色的俄文字母АEHИH(列宁)。

现在所见的列宁墓,是第三次改建而成的。

列宁于1924年1月21日18点50分,在莫斯科的高尔克村带着遗憾溘然长逝,年仅53岁。为了缅怀这位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苏联政府决定在莫斯科红场修建列宁墓,永久保存列宁遗体,供苏联和世界人民瞻仰。

最初的列宁墓是临时性的。在列宁去世后的第三天,用木料在红场上搭起的一座方形的陵墓,供人们悼念。这年8月,列宁墓对外开放。

木质的墓毕竟不是永久性的。1925年底,苏共中央决定修建永久性的列宁墓。

有着“苏联人民建筑师”光荣称号的阿·舒舍夫出色地完成了列宁墓的建筑设计工作,他在一夜之间便绘出草图,并得到各界的一致认可。在苏联,重要建筑物像这样一次性完成设计工作是十分罕见的。

阿·舒舍夫设计的列宁墓,质朴而厚重,体现了列宁朴实的作风,其外形、颜色、建筑风格也与红场建筑融为一体。

列宁墓两侧是观礼台,后面是检阅台。在举行群众集会时,在检阅游行队伍时,领导人就站在这里。这儿,站过斯大林,站过赫鲁晓夫,站过勃列日涅夫,站过戈尔巴乔夫,还站过叶利钦,也站过普京和梅德韦杰夫。

我来到了列宁墓的入口处。列宁的遗体被安放于地下,从入口处通往地下的通道是黑顶、黑墙,连台阶也是黑色的。只有几盏小灯,射出微弱的光线,让人依稀看见脚下的台阶。从阳光灿烂的红场,一下子走进全部黑色的通道,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

除了轻轻的脚步声之外,陵墓内一片静穆。

顺着黑色大理石台阶一步步走向地下深处后,我的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才看见在通道的拐弯处伫立着表情严肃的卫兵。

拐弯之后,我便进入大厅。大厅的顶、地、四墙,依然全部用黑色大理石砌成。除了正中一盏明亮的大灯之外,四周只有幽幽的小灯。

大灯照射在一尘不染、清澈透明的水晶棺上。列宁的遗体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打着圆点领结,正安详地躺在水晶棺里。

我曾经无数次见过列宁的照片、画像、塑像,但亲眼见到他的真容时,心里还是涌动着难以言状的情感。

列宁墓每逢周一和周五不开放,因为这是医护人员作例行检查的时间。他们打开水晶棺,对遗体进行认真检查之后,再把水晶棺重新封上。

长期保存列宁遗体是一道科学难题,为了让列宁永葆生前模样,数十年来,三代科学家耗去了无法估量的精力和心血,苏联政府更是像致力于航天、核武器研究一样不惜工本,不计代价。别的不说,光为了保证棺内始终保持摄氏16度恒温、湿度保持在80%~90%这一项,便需要由12名生物医学家组成专门实验室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

据俄罗斯报刊披露,列宁逝世1个月后,他的遗体开始出现腐烂现象。后由于苏联生物化学家兹巴尔斯基教授和乌克兰卡尔可夫大学解剖学系主任沃罗比约夫教授用自己发明的方法进行防腐处理,大大减缓了遗体的腐烂速度。

列宁遗体受到严重损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6月22日,当希特勒下令突然向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之际,位于莫斯科红场上的列宁墓显然成了德国法西斯轰炸的头号目标。

就在战争爆发几天之后,斯大林下令将列宁的遗体秘密转移到安全地带。因为准备时间只有两天,兹巴尔斯基教授只能随身携带遗体保养用的主要器械和药液,匆匆上路。

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是在7月3日夜幕降临后秘密出发的。我记得很清楚,一列苏共政治局专用装甲列车在开往乌拉尔方向的铁路小站上,等着大家。专家及家属伴着列宁遗体的车厢居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居中,由410名全副武装警卫组成的护送队压阵,在最后的车厢内。5天后,火车驶抵秋明,连当时的州委第一书记库普佐夫都不知道是什么要人乘车到此。包括兹巴尔斯基教授一家在内的所有被护送的对象,均被安置在市区的一所农学院内。水晶棺放在一幢叫‘白宫’的二楼会议厅内。”

那年夏天非常闷热,为了预防列宁遗体受热,他们在遗体四周放上冰块,一路上还不断用酒精擦拭遗体,以防感染。

这次历险为这些医学专家提供了进行各种新试验的机会,尤其在对列宁面部保护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奇迹般清除了所有因防腐处理而产生的色素斑点,并修整还原了已塌陷的鼻子和眼睛。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受战火影响,他们不可能按标准要求将遗体始终保持低温。1943年12月,遗体开始腐烂,即便搬迁到地下室,也无济于事。

最后,专家们只得忍痛截去遗体的一条腿和部分左肢,以人造假肢代替。苏联战胜法西斯德国之后,列宁遗体于1945年3月运回红场上的列宁墓时,参观者只是感到他的容貌似乎比去世时还年轻,却不会发现深色西服里的肢体实况。

1954年,长期致力于保护列宁遗体的兹巴尔斯基去世。其弟子们的经验毕竟没有老师那么丰富,列宁遗体又开始腐烂。经过请示当时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决定不再保留列宁遗体的躯干,将躯干火化,另外制作一个足以乱真的人造躯干,与列宁的头颅相接。

这样,列宁墓中所保存的列宁遗体,实际只有头颅才是真的。不过,当时这一不得已的处理被高度保密,加上头颅与人造躯干的连接天衣无缝,参观者从未察觉。直到苏联解体后,当年的种种神秘政治面纱都被揭开,其中也包括列宁遗体的这一秘密。

随着苏联的解体,苏联共产党在一夜之间解散,这巨大的也直接冲击了长眠于地下的列宁。

1991年10月12日,俄罗斯政府取消了护理列宁遗体的拨款,原列宁墓实验室被重组为“生物医疗技术科研中心”,后被并入俄罗斯药物及芳香植物科学研究所,又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俄罗斯转型的最初几年,这些常年在地下室埋头搞科研的专家,必须从头学习养家糊口的经营技能。实验室团队只剩下12人,专家们的平均月薪是50美元,就是这样,还有过连续一年发不出工资的窘境,但没有一人离去。1993年1月,《真理报》首次刊登了负责列宁遗体保存工作者劳无所获的消息,列宁墓办事处就此提议在列宁遗体面前摆放两个集资箱,但未获政府批准。《真理报》随后鼓动公众捐款。不久,从独联体各地区短时间内征集了200多万卢布,但这点钱无异于杯水车薪。

同时期,一批新闻工作者、历史学家、法律工作者和商人联合建立了列宁墓基金。1993年6月23日,该组织于莫斯科司法局正式登记注册,名为“‘列宁墓’独立慈善基金”。1993年夏,基金开始向列宁遗体研究工作者发放工资,数额随着物价与通胀程度自动调节。

据担任实验室负责人的生物化学家谢尔盖·谢尔盖维奇·杰博夫的学生介绍,实验室的几个年轻人凭借热情参与此项工作,他们所获待遇不足私人诊所的十分之一,即使是首席专家,月工资也不过60000卢布左右。

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中,列宁墓曾多次遭到破坏。有证可查的是1953年到1991年之间《苏维埃检察院对5810例反苏维埃鼓动宣传活动案件的司法复查》,其间就有不少是针对列宁墓的破坏行为。

1960年7月14日,一个鞑靼人越过围栏用脚踢碎了水晶棺的玻璃。

1961年9月9日,一个俄罗斯女人朝水晶棺吐痰,说:“给你,下流鬼!”并将包在手绢里的小石子投向石棺,砸碎了水晶棺的玻璃。

1962年3月25日,一个俄罗斯女人从大衣里抽出上了扳机的信号枪,企图向水晶棺射击,未遂。

1966年3月29日,一个俄罗斯退休人员向水晶棺抛掷大锤。

1966年10月19日,一个俄罗斯聋哑人向水晶棺抛掷锤子,砸碎了玻璃。他在接受审讯时,表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列宁活过来站起来,他想看到活着的列宁。

关于列宁的争论、关于列宁墓要不要迁出红场的争论,在易帜后的俄罗斯激烈地进行着。

列宁是布尔什维克的领袖,是“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苏联的缔造者,是“苏联国父”。红场上的列宁墓,理所当然是苏联的象征,是苏联共产党的象征。

红场是俄罗斯的“政治广场”,各种重要的政治活动都在这里举行。红场上的列宁墓,也就成了坚决的俄罗斯民主派们的眼中钉。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生前坚决主张把列宁墓迁出红场。他多次提出这一建议,但是在国家杜马(相当于中国的人大常委会)遭到共产党人的坚决反对,未能实现。

为了寻找迁移列宁墓的依据,有人从1924年的《真理报》上查到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写的一封信,信中提到列宁临终时的遗嘱:“不要为他建造纪念馆或以他的名字命名宫殿,不要为纪念他而组织大规模的活动。”列宁希望在他死后,安葬在他母亲的墓地。

应当说,从列宁一生的品格而言,这遗嘱确实是体现了列宁本人的意愿。列宁并不希望在他死后,在红场为他建造列宁墓。但红场上这座列宁墓,近一个世纪以来已经成了举世瞩目的建筑物。拆除红场上的列宁墓,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1997年,叶利钦又一次提出建议,依照列宁遗嘱,把列宁遗体迁至列宁母亲墓地安葬。叶利钦还建议,就列宁墓是否迁出红场,举行全民公决。

俄罗斯国家杜马就叶利钦的这一提议进行表决,结果以240票对11票的绝对优势否定了叶利钦的提议。

国家杜马还宣布:“迁移列宁墓遗体是破坏文物的行为!”

就这样,关于迁移列宁遗体的风波,暂时平息下来。

到了1999年,风波又起。

这年5月23日,忽然传出消息,克里姆林宫已经起草了一份总统令,准备把列宁遗体从红场列宁墓移到圣彼得堡沃尔科沃墓地安葬。

获知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俄共领导人之一、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马上与克里姆林宫总统办公厅主任沃洛申联系。沃洛申坚决否认,说根本没有起草过这样的总统令。

无风不起浪。

翌日,俄罗斯东正教领袖阿列克谢二世在红场举行宗教庆典活动时,公开向俄罗斯电视台发表讲话,支持将列宁遗体易地安葬。他说:在俄罗斯的心脏——红场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时,旁边就是墓地是“不合道德的”。他希望“把位于红场的革命领导人遗骸迁移出去”。

阿列克谢二世是俄罗斯宗教界的著名领袖。他的这番讲话,得到许多东正教教徒的支持,在俄罗斯又掀起一番要求迁移列宁墓的风波。

就在阿列克谢二世发表谈话之后,5月25日,俄罗斯共产党联盟发表声明,对俄东正教领袖阿列克谢的言论表示遗憾。

时任莫斯科市副市长尚采夫也表示,处理列宁遗体问题应该考虑人民的意志。同时,他又指出,根据俄罗斯现行法律,红场处于国家元首保护之下,莫斯科市在未征得克里姆林宫同意的情况下,无权对红场进行改造。

这一风波,很快又平息下去。

伴随着列宁墓是否迁出红场的争论,是一场关于如何评价列宁的争论。

在今日俄罗斯,怀念、拥护列宁的人不少,反对、诋毁列宁的人也不少。莫斯科列宁博物馆馆长格里戈里·加拉扎的话,或许概括了今日俄罗斯的实际情况:“有些人认为他非常伟大,有些人的看法则完全相反。很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他是谁。”

在今日俄罗斯,究竟是支持列宁的人占多数,还是反对列宁的人占多数?

1997年7月,莫斯科一家社会科学研究所进行民意调查,题目是“谁对当代人的思想影响最大?”结果,列宁名列第一。

从这份民意调查中,也可以觑见当今俄罗斯的思想动向。

现在的俄罗斯,能够记得列宁去世时的情景的老人已经为数甚少。1999年,苏联时代最著名的政治漫画家、98岁的鲍里斯·叶菲莫夫接受记者采访,他回忆道,列宁去世使他感到特别痛苦,那种感觉终生难忘。

他说:“当时人们都惊呆了。我们不知道没有列宁的日子该怎么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尽管我们已经知道他一直患病,瘫痪了,而且实际上已不能参加政府工作,但我们还是不能接受他去世的事实。”

他还说:“我清楚地记得举行列宁葬礼的那一天。我看到他的遗体被安放在水晶棺里,前去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2000年年底,在俄罗斯举行的一次推举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民意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风云人物。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此次民意调查共有1500人参加。调查是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进行的,颇能反映居民的真实想法。

在20世纪的最后一天——2000年12月31日,数以千计的俄罗斯人在红场上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队伍中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人。列宁墓前放满了鲜花。

2001年4月17日,俄罗斯一家咨询公司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虽然列宁已辞世77年,但三分之二的民众仍然对列宁“念念不忘”,对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表示赞扬。

列宁的名言篇4

【关键词】虚拟技术;展示;互动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以展示历史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为主,主要介绍30亿年来辽宁“十大古生物群”。现设8个展厅16个展区,由第3厅开始大量展示30亿年来“辽宁十大古生物群”。包括鞍山群早期生命、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辽宁的古人类等。第4厅为整馆特色厅陈列的是世界著名的“热河生物群”标本,包括一亿多年前辽西的“恐龙王国”、“古鸟世界”、“花的摇篮”等。第8厅是气势磅礴的“辽宁大型恐龙厅”。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多为传统博物馆展示和陈列,除第六厅互动科普厅和个别展厅采用了虚拟和数字化展陈技术外,大部分展厅以静态图形和标本展示为主。

展厅实物展示虽然是藏品展示的主要方式,但存在诸多不便。例如展览受场地大小限制,展览展品更换费力;针对古生物展览中的一些年代久远、易氧化变质的展品,如植物种子、动物羽毛,不适宜长期展出或者不适宜展出;实物展示缺乏灵活性,尤其对于科普性质的内容,不能很好的完成与观者的良性互动。因此,为了弥补传统实物展示的局限,采用虚拟技术实现的数字化展示与互动改造尤为重要。经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数据分析,本人认为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可进行一下数字技术方便的展示改造:

1.参观过程的“个性化指定”

通过数字交互技术实现古生物博物馆参观过程的“个性化指定”。即参观者在自然博物馆展厅中使用数字化智能系统进行参观时,计算机系统会根据参观者所需求的个性化、使用的趣味性以及感知性等多方面考虑,提供一套多风格适合参观者个性化特点的展示参观方案,充分调动参观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强调参观者融入展览中的交互性和趣味性,在系统界面设计上采用一套高级交互性智能界面设计。如,中国台湾国立暨南国家大学提出了一个XSL(ExtensiblestyleshectLanguage:可扩展样式语言)的多展示框架,根据参观者的个性化特点选择适当的XSL展示方式,构成面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性、不同喜好参观者的展示参观系统。

2.数字化“扩增空间展示”

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将虚拟展示空间与实体展示的空间结合,提供展品的全方位信息,参观者可配戴使用区域定位系统、头盔、立体眼镜等装置观看,用激光指示器指向展品,进入了一个虚拟的空间,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选择信息内容,触摸感兴趣的展品,获取各种额外信息,如特色展厅第4厅展出的主题为“花的王国”的部分可添加加强现实技术,通过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虚拟呈现,实现参观者与植物之间的互动与接触,通过头盔和立体眼镜的配合完成植物的短期迅速生长,对解决古生物博物馆实体空间展示所缺乏的灵活性和其中的虚拟空间展示中丧失情感等缺陷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另外地面互动投影技术也可在此展厅中增设,通过多媒体互动投影技术,实现大场景,配合风、花丛、水流声效,令参观者走入其中,置身植物海洋。

3. 三维场景深度复原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已经采用了三维场景复原与漫游技术,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结合实景人物拍摄的手法,实现多角度空间的古地球环境虚拟介绍,包括空中鸟瞰等角度展示环境,再带着参观者着眼细节以动态的形式讲述,地点标注显示等等。

4.多幕投影与三维跟踪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第8厅展示的是辽宁代表性的恐龙骨骼标本,可结合多幕投影和三维数字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展示改造,可为参观者配备三维空间跟踪定位器、数据头盔、立体眼镜和数据手套,运用互动手段丰富展览内容的形式解读侏罗纪年代地球上的奇异自然景观,以及辽宁地区代表性的恐龙品种,通过系统声音识别系统模拟恐龙叫声,通过喷水装置产生瀑布水花溅到身上的触觉感受。运用数字手套对看到的恐龙进行点击,可以详细观察到任何一种恐龙的生活习性。另外可同时使用幻影成像、多幕场景自动转换技术,将现有场景与前景中的仿真环境有机结合,利用光电、音效模拟虚拟场景,针对大量动物、人物可使用多场景多幕剧来表现,其中,不同场景的转换是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完成,在表演时可根据剧情自动转换,并可观察到在不同分配方案情况下的恐龙演化、灭绝情况,还原一个逼真的侏罗纪世界。

5. 增设留言签名系统

在参观完后,参观者可在此系统前签名留念,参观者在手写屏上书写留言并保存后,留言内容可同步输出显示在大屏幕上,大屏幕可同时显示最近的四个留言内容,留言内容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依次排列,当有新的留言内容保存后,将替换当前大屏幕显示留言中最早的一个留。另外此设备还具备新建留言、书写留言、选择笔触、选择颜色、笔画粗细、清除留言、保存留言等功能。

虚拟数字与互动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展示与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辽宁地区古生物资源丰富,针对地区特点设计师可恰当选择数字化展示的表现方式,进而使博物馆数字化展示陈列方法更为多样和有效,提升创新性的同时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得以更新与改善。另一方面加大展示陈列方式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的力度,才能使展览设计与数字化技术充分协调发展,更大的实现博物馆自身价值与存在意义。

参考文献:

[1].吴跃生,浅谈360度全景摄影技术在数字化虚拟博物馆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4(10)。

[2]. 张妮佳;;VRML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01)。

列宁的名言篇5

作为中俄联合斗争的标志,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私交也为后人津津乐道。据说,列宁曾将孙中山于1918发给苏俄政府支持其反帝斗争的电报视为“东方的光明”,而孙中山也曾经称列宁为“革命圣人”。就在2010年,台湾政坛还曾就列宁是否嘲笑过孙中山“如少女般天真”而争得不可开交。这都给人一种错觉: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私交一定非常好。事实果真如此吗?通过仔细梳理和甄别史料可以知道,列宁和孙中山之间既未曾谋面,也没有过之间的函电往来,列宁甚至对孙中山这位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也是非常陌生的。 列宁和孙中山未曾谋面

尽管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的革命者曾经携手共同抗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代的列宁和孙中山又都是世界性革命家,但是两人毕生未曾见过面。 孙中山

1920年7月10日,孙中山曾收到旅俄华工联合会邀请其访问苏俄的邀请信。孙中山收到信后,将旅俄华工联合大会的消息以及大会致国人的通电刊登在7月13日的《民国日报》上。但是,当时的孙中山还对英美日等西方列强的支持抱有幻想,为避免赤化的嫌疑,孙中山并未答应去俄国。列宁和孙中山两人可以见面的这次机会,因为孙中山的婉拒而未能成行。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发动叛变,孙中山避居黄浦江永丰舰的时候曾表示“倘若失败,我就去苏俄”。后来,陈炯明的叛乱被镇压下去,孙中山的苏俄之行又被搁置起来。

一直到孙中山逝世,他也未能到苏俄去与他心目中的“革命圣人”见面,对此孙中山一直引为憾事。他在临终的时候,曾要求夫人宋庆龄“替他访问莫斯科”,以实现他未遂的心愿。因此,列宁与孙中山之间曾有几次可以见面的机会,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成行。 列宁与孙中山之间没有直接的函电往来

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史学界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支持孙中山和列宁之间有直接函电往来的证据,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孙中山有很多写给苏俄政府,甚至是直接寄给列宁的书信和电报。从孙中山遣词造句的语气来看,列宁似乎是他的一位老

朋友。

第二,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以及廖仲恺的遗孀何香凝,都曾回忆说,列宁和孙中山之间有通信往来。宋庆龄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联系》一文中说,“在1922年,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第一次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在通信往来中,这两位伟大的革命战士在争取人类自由和进步的斗争中携起了手来,可惜的是,这些信件在那年6月陈炯明广州叛乱中火烧总统府的时候被焚毁了”。何香凝回忆说,“在1919年左右,中山先生在上海就屡次与列宁有函电往还”。

第三,美国学者韦慕庭在《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一书中,引用了一位名叫索科尔斯基的美国新闻记者的回忆录。索科尔斯基在《回忆》中称,1920年7月左右,“列宁经由伦敦给孙中山打了一个法文电报,邀请他去俄国‘研究他们应当如何做’”。这位索科尔斯基还言之凿凿地说,是他翻译了列宁发来的电报,并帮助孙中山进行回复。

第四,1919年12月,来华访问的苏俄代表马特维耶夫·博得雷得到了孙中山的接见。博得雷回忆起那次会见的时候说,孙中山曾经拿出一份列宁拍发给他的法文电报,并说孙中山当时“面部带着一点刚刚能够察觉到的幸福的微笑”。

其中一部分证据和孙中山本人的说法,有很大的出入,不足为信。1921年6月14日,孙中山收到了苏俄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寄来的信。关于这封信,孙中山在回信中告诉契切林,“这是我从您或者苏俄某一位那里所收到的第一封信而且是唯一的一封信”。既然孙中山在1921年6月14日才收到苏俄方面的第一封信,那关于列宁和孙中山之间函电往来问题的何香凝1919年说、索科尔斯基1920年说,以及博得雷1919年说,均不可信。

宋庆龄提出的1922年列宁和孙中山第一次建立联系这种说法,比较可信。但是,细究起来,也有一些疑点。目前尚未发现列宁本人写给孙中山的信件,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据宋庆龄的说法,这些往来的信件都在1922年6月份陈炯明的叛乱中被焚毁。但是,既然是往来信件,孙中山保存的信件被焚毁,那苏俄政府方面保存的档案中应该会有。这一时期苏俄政权已很稳固,部级信件遗失的可能性极小。但是,查阅俄罗斯陆续解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档案,其中并没有列宁写给孙中山的书信或电报。甚至,煌煌60卷的《列宁全集》收录了列宁在各个时期的文章、著作、书信、批示等各种文献,其中也没有列宁发给孙中山的任何书信或电报。

相反,列宁曾明确表示并不认识孙中山此人,也并未通过信。孙中山在收到苏俄方面的第一封信(1921年6月14日)后,曾于当年8月28日给契切林回信。在回信中,孙中山称列宁是自己的朋友。契切林收到信后,不敢怠慢,随即于11月6日写信给列宁,询问列宁本人是否认识孙中山,并将孙中山的信件一起送上。而列宁在第二天(11月7日)就回了信,其中很干脆地说,“我不认识他,我们也互相从未通过信”。

在列宁和孙中山之间函电往来这个问题上,孙中山、契切林和列宁的说法,高度吻合。因此可以认定,列宁第一次看到孙中山的来信,是在1921年11月7日,而且这封信并不是寄给列宁,而是给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外交部的。另外,列宁并未看重孙中山的来信,对信中的内容也很陌生。以至于列宁在两个月之后接见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大会的代表张秋白时,曾坦承“他对中国的情形知道得很少,只知道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领袖,但也不了解孙先生在这些年来做了些什么”。其实,孙中山的来信中,着重谈了他自己这些年都做了什么,而列宁竟然全然不了解,以至于对张秋白的提问无法回答。值得注意的是,列宁这个表态并非虚词。他在接见完张秋白后,曾经于1922年1月26日向契切林又索要过孙中山的那封来信,准备了解孙中山。由此看来,列宁对孙中山这第一封来信的重视程度极为有限。

至于列宁在1月26日之后有没有给孙中山回过信,这一点有的可能性很小。其一是因为此后列宁的身体每况愈下,从1922年春天开始逐渐离开工作,他甚至都不能出席3月份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全会。其二是因为目前包括《列宁全集》在内的文献中,并没有列宁给孙中山的信件。因此,宋庆龄的回忆可能有误,那些被陈炯明焚毁的信件,极有可能并不是孙中山和列宁之间的往来信件,而是孙中山和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以及苏俄驻华代表等人之间的通信。 今人为何误读列宁和孙中山的关系

既然列宁和孙中山之间从未有过直接的函电往来,而且列宁对孙中山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甚至表现得相当陌生,那为什么当今史学界似乎不加考虑地就认为列宁和孙中山的私交一定很好呢?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重要历史人物之间的交往向来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折射的是20世纪初中俄两国革命之间合作关系。列宁和孙中山交好,实际上有其政治象征意义;其二,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私交被人为地进行政治性的拔高。

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革命者都面临对内反封建,对外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任务,这是苏俄和,同时也是列宁和孙中山接近的革命基础。不管是考虑到苏俄政权的现实利益还是世界革命的长远利益,列宁都有接近孙中山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必要性。

辛亥革命前后,列宁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称赞孙中山的民主主义精神,对新生的中华民国进行道义上的声援。但也正因为是道义上的声援,所以列宁可以在文章中从容不迫地批评孙中山的民粹派倾向,并提醒俄国的工人阶级“一分钟也不要忘记工人阶级的特殊任务,既要反对米留可夫,又要反对孙中山们”。

十月革命后,稳定新生苏俄社会主义政权的迫切任务被提上日程,列宁曾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能否在被赶到俄国做苦工,受到十月革命鼓舞的中国工人中找一些能去和孙中山建立联系的勇敢的人”。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刘绍周就是被选中的那个能联系孙中山的旅俄华工。作为旅俄华工联合会的会长,刘绍周曾数次受到列宁的接见,也正是列宁安排刘绍周在共产国际成立大会上进行发言。“那个时候很年轻,对国际局势没有太多的认识,对国内情况知道太少”的刘绍周竟然在共产国际成立大会上进行发言,并披露了诸如孙中山曾给克伦斯基政府致电、契切林曾给孙中山回电等非常机密的政治信息,这说明刘绍周得到了列宁极大的重视。后来孙中山于1920年7月10日收到的邀请其访问苏俄的信件,也正是刘绍周领导的旅俄华工联合会的手笔。旅俄华工联合会与孙中山的这次通信往还,背后隐隐有列宁的影子。不过,当时列宁主动接近孙中山以及他领导的,主要是出自反对帝国主义的共同利益要求。

1920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之后,莫斯科将关注的重心从欧洲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运动转到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上来。殖民地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也被视为实现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同路人,同时,也只有与发达国家无产阶级力量进行联合作战,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才能走上一条非资本主义的道路。从这一重大的理论转向出发,与孙中山以及的联合,并非只有反对帝国主义的现实需要,而且也有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长远考虑在里面。这为即将到来的苏俄和的合作,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此后,苏俄和的联系开始密切起来,在两者的努力下,终于掀起了中国大革命的第一次高潮。

虽然此后列宁较少关注与孙中山联合的实际政策的制定,但是共产国际这一重要的理论转向是在列宁手中完成的。列宁为共产国际二大拟定的《关于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共产国际和共产党应该支持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并将“‘资产阶级民主’字样几乎都改为‘民族革命’”,这就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理论体系里面,为中国的革命运动正了名,也为与孙中山名正言顺的联合做好了铺垫。

因此,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新阶段的背景下,从稳固苏俄社会主义政权和实现世界革命的利益出发,列宁与孙中山有其必然接近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革命基础。孙中山和列宁不必见过面,甚至也不必有过函电往来,因为两个人各自领导的革命运动有其共同的历史任务和相同的革命前途,他们必定会被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尽管两人不相识,但是莫斯科的旅俄华工联合会在开会的时候将两人的肖像一起悬挂在会场上,就毫不奇怪了。

此外,出于政治的考虑,后人对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关系人为地进行拔高,学界对这些说法不加辨别地引用,也是导致误读孙中山和列宁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因。试举一例来说明。

关于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关系,目前学界普遍引用一个说法是,列宁曾将孙中山1918年夏天发给苏俄政府支持其反帝斗争的电报,视为“东方的光明”。根据上文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列宁最早看到孙中山的信件是在1921年11月7日。那这个所谓“东方的光明”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

1918年夏天的时候,孙中山确实给苏俄政府发去一份电报,在其中表示“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一个类似的新的制度一定会在东方建立起来”。苏俄方面也确实收到了这份电报,1918年7月4日,苏俄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在第五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曾确认说,南方“革命政府的代表把这个声明交给了我们和世界上的一切民主派”。这封电报在中苏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孙中山之前在欧洲流亡的时候,就结识俄国的革命者,但是“打电报致意,却以此为第一次”。不过,当时列宁根本没有见到过这份电报,更没有做出过什么“东方的光明”之类的感慨。 列宁

1925年,苏联驻广州代表鲍罗廷在纪念十月革命8周年的纪念活动上,回顾与苏俄友好合作的历史的时候,曾经多次提到这份电报。鲍罗廷在11月7日的一次演讲中提到,“当俄在困难奋斗中,孙先生给列宁一电报,内说你们安心与帝国主义奋斗,我们帮助你。列宁接了这一电报,感激不已”。半个月之后的11月22日,鲍罗廷又在美洲同盟会欢宴席上提到了此事。作为高级政治顾问的鲍罗廷,来自世界革命的圣地——苏维埃俄国。他的此种言论,引起了广州国民政府政要们的关注。时任宣传部部长的也曾在文章中引述过鲍罗廷这个说法,他说“当此危急存亡之秋,首领列宁,接到孙中山先生一电,嘱其奋斗,列宁等十分感激”。当时和苏俄的合作正打得火热,鲍罗廷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刻意将这份电报的重要性予以拔高。将契切林表示对这份电报感激的话,强加到苏俄最高领导人列宁身上。这是第一次拔高。

这种以列宁的身份发表的称赞孙中山的话,在孙中山的信徒——听来,不仅十分可信,而且十分受用。在1926年1月的二大上,在做政治报告时也引用了这个说法。不过,他继续拔高,“列宁此时正在帝国主义四面的封锁,忽然接到总理这一封电,实在生出意外的感动,视为这是东方的光明来了”。这是“东方的光明”说法的最早来源。至此,经过鲍罗廷和的两次政治性拔高,本来列宁根本没有见过这份电报,传到大员的耳朵里,却变成了列宁曾言之凿凿地将孙中山的这份仅仅在道义上支持的电报视为“东方的光明”。

这就是所谓的“东方的光明”这个说法的来龙去脉。

当然,鲍罗廷和出于维护和苏俄之间的合作这个目的,对一些事实进行政治性的拔高,也无可厚非。不过,现在很多学者却不加辨别地引用这个说法,却是治史不严谨之弊。

列宁的名言篇6

1958年 1月 6日,柳德米拉出生于加里宁格勒一个普通家庭。父亲亚历山大・什克列布涅夫在机械修理厂工作,母亲叶卡捷琳娜是车队的收款员。

柳德米拉小的时候父母就注意培养她的动手能力,学龄前她就已经能帮父母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上学以后,她的校服都是自己上浆、熨烫的,做饭、烧菜、编织她都是一把好手。

柳德米拉从小喜欢戏剧,一直幻想长大后当一名演员。她参加了地区少年宫戏剧小组的活动,扮演过该小组排演的剧目《钦差大臣》、《樱桃园》,在同学中小有名气。老师、同学都知道她的理想是当演员,认为她不但长得漂亮,而且从外表到内在的素质都是当演员的料儿。高中毕业时,她报考演员,在通过第一轮初试后,第二轮被淘汰了。

中学毕业后,柳德米拉挎起背包,当了一段时间的邮递员。后来进入加里宁格勒商用机器制造厂当学徒。在此之后,柳德米拉还干过多种工作。

除了当演员,上大学是柳德米拉的又一个梦想,她找到中学时最好的朋友,到她家里为她补习数学和物理,为报考加里宁格勒理工大学而努力。

天遂人愿,柳德米拉终于考上了加里宁格勒理工大学,走进了培养未来工程师的摇篮。尽管柳德米拉强迫自己喜欢新的专业,但是形象艺术与逻辑思维毕竟是相差太远了。她怎么也培养不出对枯燥乏味工科的兴趣。两年后她主动辍学,当上人人羡慕、浪漫的空姐。后来,柳德米拉又考取了列宁格勒大学语言系,她本想学习德语,但阴差阳错进入了西班牙语系。

柳德米拉没有实现她当演员的梦想,但是戏剧却影响了她一生,说起来,在柳德米拉与普京之间牵线搭桥的也是戏剧……

在一次受邀去列宁格勒苏维埃剧院听音乐会时,当时身为空姐的柳德米拉第一次见到了普京。这次见面普京并未给柳德米拉留下多少印象,可是美丽优雅的柳德米拉却一下子抓住了普京的心。当他们最后在地铁站道别时,普京突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柳德米拉,要知道,普京当时已经是克格勃特工,一般情况下是决不会轻易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他人的。

返回加里宁格勒后,柳德米拉时常给普京打电话,她还利用工作便利乘飞机赴约。有一天,普京突然对柳德米拉说:“经过三年半的接触交往,你现在该了解我是什么样的人了。我不爱说话,脾气也不好,有时还会让别人感到受委屈。做我的伴侣是有一定危险的。原则上讲,我并不是一个好男人。现在你该决定与我的关系了。”一个是苏联的克格勃,一个是有过演员梦的空姐,当理智遇到浪漫的时候,是爱情搭建了沟通之桥。普京的求婚如此直白,而柳德米拉的回答也同样干脆:“我离不开你,我需要你。”

柳德米拉说,普京虽然不是个完人,但他的的确确是个真正的男子汉,而且对爱情非常忠贞。

列宁的名言篇7

而今天,第7次拿起这本经久不衰的《诚实的列宁》故事书,对“诚实”这一抽象名词的感悟更深了一层。《诚实的列宁》这本书是讲:列宁八岁时,在姑妈家不小心撞碎了一只漂亮的花瓶,当时只有妈妈知道是他干的。事后,妈妈跟他说,做错事情,主动承认过错,那才是个好孩子,于是,列宁写了一封信给姑妈承认了过错,姑妈看后,赞扬他是个好孩子。

放下这本书,我再一次感叹道:多么诚实的孩子啊,若当事人是我,也许就没这勇气去承认错误,而不断用一个又一个谎言去掩盖这个可笑的大话了吧。可是在社会中,在世界上,又有多少个人能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呢?多少家长为了令孩子听话,不断地哄哄骗骗,不断地许下诺言,又一次又一次的令孩子失望。到头来却用为孩子好为理由掩饰自己对孩子的欺骗。

其实不仅仅是一些家长,小到老百姓,大到国家总统哪一个能问心无愧的说自己没有说过谎?就拿我自己来说吧。

列宁的名言篇8

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天都到公园散步,他非常喜欢公园里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讲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以为它冻死了,感到很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只是坚定地说,灰雀会飞回来的。第11~13自然段讲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见了那只灰雀,但他没有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体会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及小男孩的认识过程。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质疑。

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

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什么事?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

白桦胸脯面包渣惹人喜爱

(2)字形难点。

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3)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

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

3.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的灰雀来理解。)

4.朗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多媒体演示“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

(1)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2)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3.课中质疑,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1)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2)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A.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

(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

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3)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4)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1)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2)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3)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

(4)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

3.小组代表发言。

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1.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

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内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外()步胸()()孩

一()()者()是面包()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说()地歌唱

()/()/

三、填空,再想想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灰雀在枝头()唱歌,()惹人喜爱。

2.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四、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

1.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2.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五、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给文中带点词换上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2.写出文中的数量词:

3.从哪些地方看出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

列宁的名言篇9

关键词:卡列宁;隐喻;特丽莎;他们夫妇;命运;艺术作用

在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长篇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有一条叫卡列宁的小狗。对于它的来历,小说中是这样写的:

为了能够减轻特丽莎的痛苦,托马斯娶了她,并且还送给她一只小狗(终于他们退掉了她那间经常空着的房子)。

小狗是一位同事的一条圣.伯纳德种狗生的,公狗则是邻居的一条德国种牧羊犬。没人要这些杂种狗崽,而同事又不忍杀掉它们。

托马斯知道如果不要这些小狗的话,它们只有死掉。他觉得自己就像总统站在四个死囚面前,而只有权利赦免其中一个。最后,他选择了一条母狗。狗的体形如德国牧羊公犬,头则像它的圣.伯纳德母亲。他带它回家,交给了特丽莎,那只狗当即在特丽莎的胸前撒了一泡尿。

他们随后设法给它取个名字。托马斯要让狗的名字能够表现主人是特丽莎。他想到她来布拉格时带了一本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就建议狗的名字叫“托尔斯泰”。

“不能叫它托尔斯泰,”特丽莎说,“它是女孩,叫它安娜.卡列尼娜吧,怎么样?”

“不能叫安娜.卡列尼娜,”托马斯说,“女人不可能有它那样滑稽的面孔,它倒是象卡列宁,对,他是安娜的丈夫,就是我想象的样子。”

“叫卡列宁会不会影响她的性机能吧?”

“完全可能,”托马斯说,“一条母狗有公狗的名字,被人叫得次数多了,有可能发展至同性恋趋向。”

真是奇怪,托马斯的话果然言中。虽然母狗大多数钟情男主人而不是女主人,而显然卡列宁是个例外,决定与特丽莎相处好。为此托马斯非常感谢卡列宁,总是敲敲小狗的头:“卡列宁,干得好!当初我要你就为了这个。我没能将她安顿好。你可一定得帮我。”(《第一章.第11节》,着重号是本文作者加的,下同。)

孔德拉在书中说:“作品中的人物不像生活中的人,不是女人生出来的,他们诞生于一个情境,一个句子,一个隐喻(《五.15》)。”根据这个思想,这个叫“卡列宁”的狗,显然也是有隐喻的。

托马斯建议给狗起名“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俄国人,把狗用俄国人的名字命名,首先隐喻了托马斯对俄国人1968年侵占捷克的憎恶;更重要的是:托尔斯泰是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把这狗称“托尔斯泰”,即隐喻着这个小狗也通一点人性,或者说这狗的命运就隐喻了人的命运。

哪这狗的命运又隐喻着书中谁的命运呢?

狗的主人是特丽莎,当然它首先隐喻的是特丽莎的命运。

自托马斯把卡列宁送给特丽莎后,它“当即在特丽莎的胸前撒了一泡尿”,可以说,一见主人就和主人“贴了心”了。从此,它日夜都陪伴着特丽莎,不远万里,跟着他们夫妇俩从布拉格去了苏黎世,又悄然地跟着特丽莎一人回到了布拉格;托马斯追特丽莎回到布拉格后,由于时局混乱,他丢掉了外科大夫的工作,成了一名窗户擦洗工,但他却仍晕晕乎乎地过着日子,和过去一样,不断地去搞他的所谓“性友谊”,这就使抱着“她的身体不能成为托马斯唯一的身体,那么她一生中最大的战役已经失败(《四.6》)”的特丽莎,也仍和以前一样,不停地做噩梦,整天生活在惊恐当中。卡列宁就忠实地跟着她去上街买东西、到野外去散心、到她上班的酒吧去……,伴她度过了多少个痛苦难耐的日日夜夜啊。特丽莎买东西时,也总忘不了给卡列宁嘴里叼个面包圈,她和它就这样常常形影不离,以至到乡下去后,卡列宁还紧跟着特丽莎整天去放牛。一直到特丽莎亲自选好墓地,最终把它葬了。它是特丽莎喜就喜,特丽莎悲则悲,可以说,见了卡列宁的悲喜,就可知道它的主人特丽莎内心的悲喜,生活中它是她的影子。

再从“卡列宁”这个名字本身看,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卡列宁是安娜的丈夫,安娜在外面风流,卡列宁“戴了绿帽子”,还为顾及面子而左右为难,这就是托马斯把有“滑稽的面孔”的狗叫“卡列宁”的原因;但托马斯在嘲笑别人的时候,不料,“真是奇怪,托马斯的话果然言中”,他自己不断地追寻别的女人,却让妻子特丽莎做噩梦,卡列宁这条狗“滑稽的面孔”,不就正像它的主人的尴尬处境嘛。

这都表明,在卡列宁的遭遇中隐喻了特丽莎的命运。

但卡列宁又是托马斯送给特丽莎的,是替托马斯去为特丽莎解闷的;它的起名也有一个从“女(安娜.卡列尼娜)”到“男(卡列宁)”的过程,它是他们夫妇俩走到一起的见证,应该说,它的命运,实际上也隐喻着他们共同的命运。这样理解,就正好对应了它“杂种狗崽”——女头男身、又女又男的身材特点;对它为什么“母狗有公狗的名字”也有了最合理的解释。

卡列宁因为与特丽莎相处得好。“为此托马斯非常感谢卡列宁,总是敲敲小狗的头:‘卡列宁,干得好!当初我要你就为了这个。我没能将她安顿好。你可一定得帮我。’”特丽莎带着卡列宁悲伤地一个人从苏黎世回到了布拉格,正晕眩欲倒。“第五天,托马斯突然回来了,他们还来不及互相做出必要的表示,卡列宁就向他猛扑过去(《二.28》)。”

卡列宁不仅深情地依恋着它的主人特丽莎,看,它对它的男主人托马斯也是多么喜爱,也因此使托马斯对它很是满意。

卡列宁无儿无女,恓惶依顺地陪伴着在凄苦多变中生活的他们夫妇二人,最后它得癌症凄凄惨惨死了,不久他们夫妇也就离开了人间。在卡列宁生活的最后日子里,它曾挣扎着狺狺叫、摇尾巴向他俩“微笑”,用三条腿陪他俩散步。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它这样做只是为了我们,”特丽莎说,“它并不想散步,只是为了让我们快乐。”她的话中透出一种悲哀,她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快乐的。他们不是没有悲哀而快乐,恰好是因为悲哀而快乐。他们拉紧了手,眼睛中都闪动着共同的景象:一条跛脚的狗代表了他们生命中的十年(《七.3》)。

这段话清楚地表明:“卡列宁的微笑”是悲哀的笑,他们夫妇的快乐是悲哀的快乐,卡列宁的命运隐喻着他们夫妇的命运。

把卡列宁作为特丽莎及他们夫妇命运的隐喻,在艺术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首先,借卡列宁的形象特点,表现了人物性格。

书中说“人类真正的道德测试,最一般的测试,包括了对那些受人支配的东西的态度,如动物。”照作者的这种观点,我们读文中多次出现的这个情景:“特丽莎总在我脑海中出现。我看见她坐在树桩上,抚摸着卡列宁的头,反复思考着人类的溃裂(《七.2》)。”就可以看出:特丽莎是一个善良、充满仁爱心的人,如同卡列宁喜欢“一个象样的活动场地(《五.21》)”一样,她也爱好“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七.1》)”,对人世生活充满了非常天真的浪漫情调;如同卡列宁的嗅觉特别灵敏一样,特丽莎的鼻子也很敏感,“她像一条狗将他(托马斯)全身嗅遍才辩明怪味(头发中的)是什么:一种女人下体的气味(《四.1》)。”这种隐喻,实际上揭示了特丽莎很重要的一种性格特征:敏感。——她能“体验到奇异的快乐和同样奇异的悲凉(《七.7》)。”而这敏感性,正是影响她幸福感,造成她一生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用卡列宁这一可爱的形象,创造出了鲜明生动的场景氛围,使文章有了浓郁的抒情气氛,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如:当特丽莎满怀着希望和托马斯去了苏黎世,她本想着托马斯到了苏黎世后就避开了他在布拉格的那些情人和国内政局的骚扰,但到苏黎世后,忽然发现托马斯又被别的女人勾引去了。她一下子感到自己心烦意乱,浑身疲软,不能集中精力做任何事情,心头的思绪不断乱翻:在一个陌生的国家里生活,就像在空中踩钢丝一样,时时都有被掉下去的危险,在这危险中生活,事事也就只有靠托马斯了。如果她被抛弃了怎么办?她一辈子都要生活在怕失去他的恐惧中吗?……

她对自己说着这些,把脸贴在卡列宁的头上低声道:“卡列宁,对不起,我想你只能再搬家了”(《二.27》)。

在这异乡他国的土地上,特丽莎除托马斯就再没有一个亲人了,而托马斯又把她耍了,她以前总是喜欢把头靠在托马斯的肩膀上,看,这时候她只能抱住狗,把脸贴在狗的头上,低声和不懂人话的狗说话了,可以想象她此时内心是多么孤独、多么悲痛啊!读了简直让人心碎。这种以狗衬人、对比鲜明的写法,其场景形象会长久留住在读者心中,耐人咀嚼。

尤其典型的是小说的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对卡列宁的生病、挣扎、最终死去、以至埋葬的过程,写得很是详细,浓墨重绘,毕形毕肖。通过对卡列宁悲惨而去的场景描述,特别是对卡列宁所谓“微笑”的描写,把他们夫妇俩生活由高到低、最终被逼得无路可走,内心凄楚悲伤,而又强装笑颜,故作快乐的神态,完完全全、明明白白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但读起来仍是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由于本小说是“思索的小说”[1],前面六章侧重的是对人物所作所为及其命运轨迹的思索,似乎缺乏对人物命运的情感投入似的,而读了这最后一章,在卡列宁与他们夫妇俩生死离别的具体交往场景中,读者对主人公命运的情感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尽管文已读完了,读者对狗、对人的深切印象,却久久不能挥去……

第三,通过卡列宁命运的描述,隐喻了象征人物的命运,暗示了主题。

像在卡列宁临死前的那些日子,眼看着卡列宁所受的种种苦痛,他们夫妇俩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最后托马斯一针,就让卡列宁提前“上路”了。这个细节就很值得思考:既然卡列宁是他们夫妇命运的象征,卡列宁的“命”是提前结束的,哪他俩从山上翻车甩死是不是自杀呢?想想他俩当时的处境:他们穷的要死,再出国、回布拉格、甚至移居到另一个村庄,都不可能,他们已走完了所有的路程,这样熬着差不多就等于是在延缓死期,而托马斯早就盼望“一个绝对的假日,从所有职责中解脱,从一切‘非如此不可’中解脱(《五.21》)”。这样看来他俩自杀解脱的可能性是大大存在的。——而如果说他俩最后是无奈中自行寻死的,这样,就比说他俩是因车祸而死的更能引起读者对他们命运的思考。可见,作者写“卡列宁提前上路”,显然是隐喻着他俩的突然而去是他们自己无奈的选择。而且,这还不仅仅是从死的方式上说的,也是从本质上说的。

他俩的处境为什么一步步下降,最终被逼得走投无路了呢?托马斯对自己的妻子不忠,对自己的儿子无责任,对自己“原先当成使命”(《五.8》)的外科事业后来也背着觉得过于沉重,“想去探询‘非如此不可’的另一面藏着些什么(《五.8》)”,结果在现实面前避“重”就“轻”,茫茫然然,糊里糊涂地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特丽莎呢?出于对母亲庸俗的厌烦,天真地,“像一个草篮里顺流漂来的弃儿似的(文中类似这样的话出现了八次之多)”,随随便便,就做了托马斯的妻子,她自认为自己漂亮的身体是独一无二的,但托马斯却把他这个轻易得到的“弃儿”的身子,看得和别的女人的“肉”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她痛苦不堪,噩梦不断,似乎软弱,却拖着托马斯和自己一步步向下跌。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第二次、第三次选择,对于他们命运的结局,他们至死也不明白是什么造成的,作者也未直接回答。但“kinmal ist keinmal(德国谚语:只发生一次的事,就是压根儿没有发生的事。《一.3》《五.15》均出现)。”任何事情的出现,任何人一生的命运,那都不是偶然形成的,它有本人自我素质的必然性,人已经成了那样,他的命运就是“非如此不可”了。作者写他们夫妇俩命运的象征卡列宁是被“托马斯自己一针送走了”,其实也就是隐喻说:他俩的命运是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是被他们身上各自的“轻”所压垮的。这样,作者就把对他们的批评,通过卡列宁这一象征形象死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出来,同时还给人留下了无限的回味空间。

列宁的名言篇10

1900年1月29日,列宁流放期满。2月,他在彼得堡同从国外秘密回国的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组织“劳动解放社”成员维・伊・查苏利奇商谈了出版报纸的问题。列宁还走访了乌法、莫斯科、里加、彼得堡、诺夫哥罗德等地,与当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建立联系。4月,列宁在普斯科夫召集并主持了筹备报纸出版的会议,会上宣读了由他起草的《〈火星报〉和〈曙光〉编辑部声明草案》,与会者通过了声明草案。

1900年7月,列宁和波特列索夫出国,来到日内瓦,同“劳动解放社”负责人普列汉诺夫和成员帕・阿克雪里罗,就《火星报》和《曙光》杂志的纲领、任务、编辑部人员的组成、撰稿人的邀请、编辑部所在地和报刊出版地等问题,进行了多次协商。双方在编辑部的组成和《火星报》出版地点问题上发生了分歧。经过反复协商,终于达成协议,通过了由列宁起草的《〈火星报〉编辑部声明》。该报的主编是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编辑部成员有:马尔托夫、阿克雪里罗德、波特列索夫、查苏利奇。编辑部前期秘书是斯米多维奇-列曼,后期秘书是列宁的夫人娜・克鲁普斯卡娅。报纸编辑部最初设在慕尼黑。

1900年12月24日,《火星报》第1号在德国莱比锡的一家印刷厂秘密出版。报头左边是《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右边的题词是1825年俄国十二月党人答普希金的一句话:“行看星星之火,燃成熊熊之焰”。报头下面标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该报每月出版一期(后来刊期有所变化),每期4~8版(唯有第47号为10个版)。

《火星报》的主要任务是:将分散在俄国各地马克思主义小组,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重新组织起来,恢复党。列宁认为,创办全俄秘密的政治报纸,是实现这个计划的第一步。在党恢复前,必须要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斗争。创刊号刊登了列宁写的社论《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把建立一个坚强的、紧密联系工人运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报纸的基本任务。通过建立报纸的代办员和通讯员网络,《火星报》很快就在俄国国内工人运动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从1902年起,《火星报》改为每半月出版一期,每期平均印量约8000份,个别期发行1万份。1902年1月,在萨马拉召开了《火星报》代表大会,会上成立火星报委员会,该组织的成员除按一定方式与编辑部取得联系,组织成员之间进行沟通、运送报纸和筹集经费外,还到俄国各地进行政治串联。《火星报》开始成为俄国工人阶级运动的思想和组织中心。

1902年4月,德国政府禁止《火星报》在德国出版,编辑部由慕尼黑迁往伦敦,1903年,又从伦敦迁往日内瓦。该报编辑部在1901―1902年间,另行出版理论性杂志《曙光》,共出版了4期。“列宁”这个笔名,首次出现在《曙光》2―3期合刊的文章《土地问题和“马克思的批评家”》上。

从1900-1903年间,列宁在《火星报》上发表了50多篇论文,较著名的如《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从何着手?》、《关于制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的材料》、《俄国社会的土地纲领》等。这些文章阐述了列宁通过党报建党的思想,以及党在当前运动中的任务和策略,批评了列宁不能认同的俄国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经济派和德国社会理论家伯恩施坦提出的一些观点,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落后腐朽。这些文章奠定了后来他一些理论的基石。

1903年上半年,根据列宁的倡议,报纸编辑部直接参与制定党纲草案,并筹备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二大”上,组织委员会的代表波波夫的发言给予《火星报》恰如其分的评价,他说:“瞧,就在这里,在代表大会上,我们也能看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火星报》的活动而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党。”(克鲁普斯卡娅《回忆列宁》第78页。)1903年7―8月召开的党的二大,充分肯定了《火星报》从思想上团结党和领导党的实际工作的功绩,宣布它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机关报。

党的二大上形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大会选举列宁、普列汉诺夫、马尔托夫为中央机关报编辑部成员。成为孟什维克派领导人的马尔托夫要求恢复原来的六人编辑部而拒绝参加新的编辑部工作,于是,第46~51号报纸是由列宁和普列汉诺夫主持出版的。由于普氏也坚持要把原来编辑部的成员重聘回来,鉴于原来编辑部的成员大多站在孟派一边,列宁宣布退出《火星报》编辑部。于是,第52期报纸是由普列汉诺夫一人编辑出版的。从53号起,该报由除列宁外的原来的编辑部成员编辑出版。1905年《火星报》出版第100号时,普列汉诺夫退出编辑部。在列宁的著作和布尔什维克的历史叙述中,将第52号以前的报纸称为“旧《火星报》”,52号以后的报纸称为“新《火星报》”;前者的办报方针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后者的办报方针被认为是机会主义的。

列宁认为,新旧《火星报》有本质的不同,“旧《火星报》曾教人学会革命斗争的真理。新《火星报》却教人去学处世妙诀:忍让与和睦相处。旧《火星报》是战斗的正统派的机关报。新《火星报》却使机会主义死灰复燃――主要是在组织问题上。旧《火星报》光荣地遭到了俄国机会主义者和西欧机会主义者的憎恶。新《火星报》变聪明了,它很快就不再以极端机会主义者对它的赞扬为耻了。”(《列宁选集》第2卷第414页)现在用历史的观点看,俄国党内两派的分歧表现为正常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不同发展方向,两派都是马克思主义者。1915年10月,新《火星报》出版到112号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