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十篇

时间:2023-04-28 08:43:23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篇1

(一)从学校层面看

学校要树立加强体育锻炼健康第一的良好的思想基础。把提高当代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一项基本考核目标内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运动。学校教育要要求学生学好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是首先应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为目标内容之一。充分落实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好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要求大学院校以及高中、初中和小学各类学校都要依法办学,认真执行国家下发的体育教材实施,按照学校体育的授课计划搞好体育教学,可以结合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开好体育公共选修课,每堂课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上好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大学各类院校和中小学都要充分落实教育部实施的《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标准》,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第一的理念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核主要内容之一。《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标准》要很好的实施,要在这几个方面修改和推进,首先选定学生标准的及格、良好和优秀时把握好尺度,不能使学生很容易的就及格,这样对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动力明显不足。其次各地区实施的标准要有所差异,制定好各项指标的合理性,有些是对大学生可以很好实施,课不宜在青少年中实施,最后要实施好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使学生走出课堂,迈进体育场所,来到阳光下,加强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把身体健康第一的理念推向高潮。做到人人都锻炼,人人想锻炼,身体健康为先的思想,这样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标准是大好的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努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在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同时,确保学生每天能够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锻炼不是锻炼一下就可以的,要贵在坚持,对没有体育课的学生也要引导他们天天锻炼一小时,尤其是中小学做好引导工作,把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要列入体育教学的计划之中,加强体育教学的管理和实施,多开体育项目,是学生可以选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参加锻炼,提高锻炼的积极性,发挥体育场馆和场所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运动会,可以举行个人对个人的比赛、班级对班级的比赛、专业对其他专业对抗赛,形式多种多样,开展体育锻炼比赛,发展好适合本学校的体育特色,做到每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锻炼特长,使竞技性的体育活动和群众行的体育活动能够积极开展。

(二)从家庭层面看

家庭教育对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影响,首先使家长要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健康第一的理念,对引导孩子锻炼起关键性的作用。要实施好孩子每天锻炼一小时家长是有顾虑的,因为中国的教育观还是要看学生的成绩,基本与体育不大,所以要改变家长的这种教育观以及人生观,身体健康,终生受益的思想理念,要懂得锻炼身体不是一时的事情,家长锻炼身体和健康第一的理念改变了,孩子参加锻炼的氛围就不一样了,多鼓励家长和孩子都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充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尤其对独生子女的家庭要充分树立体育锻炼健康第一的理念,不能娇惯孩子,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对孩子人生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二、总结

1.从社会关注层面来看,建立健全学生身体素质的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从学校角度看,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使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落实到实处,而不是一句空话。增加体育教学课时总量,在开展必修课的同时,开展选项课教学,同时做到男女分班上课,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提高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扩充教师队伍建设,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加强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等基础体育实施建设,使一些场馆和器材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要对学生的课外活动加强管理和组织,提高体育课外活动的质量和发展。加快体育教学改革步伐,建立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体育制度。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篇2

2005年开展的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体能素质连年下降,已经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可见,开展“阳光体育”势在必行。2007年4月29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意味着学校体育春天的到来。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学校体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呢?

一、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为了长期搞好阳光体育活动,学校要加大体育经费投入,配置基本体育器材;并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改变以往只注重抓升学率、 搞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

为了保证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方案的安全顺利实施,应成立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长分管,成员由班主任、体育教师、校医组成;此外,还必须分工明确,确保活动有序、安全地进行。

三、加强宣传,营造阳光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

为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学校订制了横幅悬挂于校门口;利用校广播站、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开设了专题栏目,进行大力宣传,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全校师生对健康的关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出教室,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四、以体育课教学为基本平台,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体育教师要认真组织每周2节的体育活动课。在“阳光体育运动”推进工作中,体育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方案,更新教学理念,积极认真开展好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一到两项锻炼技能。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和科学健身理念”的培养,把课外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并安排体育教师进行课外活动辅导、训练。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并将成绩记入学生毕业档案,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这种做法,可督促家长们在强调孩子学业成绩的同时,也要抓好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使人人参与

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除了体育课外,还要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全体师生在操场上整齐列队,和着音乐的节奏,共同做广播操,他们用整齐利索的动作向人们诠释了体育锻炼的纪律性、规范性。由于体育老师少,空地有限,我们分年级、分班级进行活动。按照事前划分好的区域,各年级学生在班主任、班级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精彩活动。虽然场地有限,我们还会举办一些其它活动,尽量为孩子们营造了爱上体育运动的氛围。譬如,每学年第一学期举办广播操比赛、秋季运动会、拔河比赛、冬季长跑比赛;第二学期举办春季运动会、跳长绳比赛、踢毽子比赛、呼啦圈比赛等。

六、完善监督制度,让阳光体育运动取得实效

为激励阳光体育工作的开展,要加大监督力度,建立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专项检查制度,通过加强监督和考核等制度保障,使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延伸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我们明确规定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必须纳入作息时间统一执行;把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与班级的考核挂钩,进行表彰奖励。

七、活动推广应走出校园、走进家庭

阳光体育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把开展阳光运动纳入家庭教育,得到了家庭持久的配合和支持。

首先,利用家长学校,普及科学的育人观、健康观,并通过学生体质健康卡,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吸引家长关心学校体育工作。

其次,要求节假日家长督促或辅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保证每天一小时的运动量。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篇3

她很惊讶,对我说:“身体不好就要多锻炼,出去跑跑步,扭扭腰,慢慢你就会好了。”我回答她,我哪有时间啊,上班时间忙工作,下班时间忙孩子,哪有闲心去锻炼,再说,我们这附近又没有公园,满大街的灰尘,估计跑了更伤身体。

“再没有时间你也得锻炼,你看你家阳台多好,花鸟花香,不想出去,在这锻炼也不错啊,还有,铁路公园虽有一段路,但可以过段日子就去锻炼一次,如果真的不能做到天天锻炼,那么给健康搞个‘分期付款’,隔三岔五来个锻炼,也总比完全不锻炼要好得多。”朋友那专业水准的活,听得我一愣一愣的。

她告诉我,她也是一天到晚忙得像陀螺,看到身体大不如前,她才有了锻炼的决心和行动,但有时实在抽不出空怎么办呢?她就想到了自己银行“分期付款”的业务,虽然隔段时间付一点,这样不但没有压力,但也会慢慢还完,达到一次性付的效果。健康其实也可以“分期付款”,定期给健康支出一部分时间锻炼,那么最终也会达到天天锻炼的效果。

她在网上查过,最简单的锻炼方法是快走,不仅锻炼心活肺率,而且快走之后,整个人就会神清气爽。星期一和星期四她定了硬性指标,无论多忙,她吃过晚饭都要到小区公园一个小时的快步,双休日,女儿要去公园玩,她就利用这个公园的健身设施,进行锻炼,倒着走,跑步,这样坚持下来,她原本的职业病慢慢就消失了,如今神轻气爽,和我年龄差不多,看起来像年轻我好几岁。

我也按照朋友的方法,给健康来个“分期付款”,做家务累了,就在阳台上扭扭腰,耸耸肩,做个“伸展运动”,工作累了,在休息间晃晃脑袋,做个“头部运动”,双休日,带着全家老小去公园,做个“全身运动”,不仅达到了亲子效果,而且让孩子渐渐爱上运动,充满阳光和朝气,这样半年的“分期付款”下来,我的腰腿疼痛的毛病,明显地减轻了。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篇4

当“好校长”应该高瞻远瞩地做好“顶层设计”,打好文化这张牌,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办学就是办文化。

一、定位:理念先行,奠定基石

(一)办学理念的提炼

1.办学历史中提炼

我们查阅校史,走访老领导、老教师,召开各个层级的座谈会,反复提炼,确立了“登云志、石成玉”的办学理念。登云志:寓云平小学学校、教师、学生充满自信,立志高远,有凌云壮志之雄心。石成玉:喻指学生,相信人人是材,经过老师细心培养,最终人人成才。

2.确立依据

素质教育核心要义: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

新课程理念追求: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二)主题文化

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把“扬起自信的风帆”作为学校的主题文化。

(三)确立了一训三风,凝练了“学校精神”、教师誓言、“学生誓词、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活动文化等理念文化”

二、造势:思想引领,达成共识

1.宣传解读

学校理念文化系统提炼出来后,必须让广大师生理解、认同,并把它作为工作的行动指南。为此,我们加强宣传,散发资料、教师会、升旗仪式等各种场合进行宣传、解读。

2.交流思想

结合学校的文化,开办了“教师论坛”活动,交流思想。

3.环境育人

围绕“扬起自信的风帆”主题文化改造校园环境。我们着力让环境成为隐形的课堂,提高学校环境的文化力,营造师生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4.故事诠释

捕捉学校鲜活事例,讲故事,诠释学校文化,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养成良好的氛围。

三、借势: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我们缺人缺钱。但我们主动作为,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社会的关怀。师生自发地为学校建设出力。因我们学校缺人,更缺人才(没有美术、音乐方面的人才),我们积极挖掘利用大学城教育资源。

四、搭台:搭建平台,培养自信

我们把“扬起自信的风帆”作为学校的主题文化,努力实现“人人自信,个个创新;人人快乐,个个健康”的办学目标。为了培养自信,我们积极搭建平台,让孩子们在广阔的舞台上尝试、展示和提高。

(一)德育:互动体验,自主多元

1.建设互动性的德育空间

育人氛围由学生广泛参与创造;各班学生自定班规,自我管理;干部才艺展示后演讲竞选;升旗仪式、早会、班会引导孩子谈理想。

2.让孩子深切地体验“我能行”

给每一个孩子搭建成功的舞台,每期开展一次“登云杯”作文大赛;每期一次书画展;每年3月举行校园吉尼斯;每期开展班级大舞台展示活动;每周开展“国旗下畅谈理想”活动;每天开展“一歌一寄语活动、课前精彩三分钟等。锻炼每个孩子的才干,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自信。

3.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每月一个主题,围绕主题每周一个活动;开展“云平小学孝敬日”“云平小学体育节”等节日活动。这些活动,已成为孩子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舞台。

4.自主管理,养成习惯

我们把学生习惯养成的目标具体化,每期每周有重点,充分依靠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形成了文明就餐、不乱扔垃圾、讲礼貌等良好的习惯。

5.实施多元激励,引领孩子不断走向卓越

我们坚信,多一把尺子评价,就多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除我们每年开展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外,还评选了“学习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一个又一个光荣的称号伴随着一张又一张幸福的笑脸,激励着每一个孩子不断走向卓越。

(二)课堂:扎实灵活,收获自信

我们把课堂作为实践“扬起自信的风帆”的主战场。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课堂文化。

1.课堂教学“两追求”

即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追求像“石”那样情感真实、内容丰实、方法朴实、基础扎实的课堂;追求“玉”那样有灵气、有生命、有活力的课堂。

2.常规课堂“四落实”

即落实给孩子提供公平学习的机会:干部轮流当,座位轮流坐,锻炼人人上,机会人人有。落实科学的课堂管理:运用课堂观测成果,关注每个学生;落实“双基”常规训练:语文积累训练、数学口算训练、英语口语训练、体育体能训练;落实师生交往互动,突出生生互动。

3.教学评价“四关注”

为了让“四个落实”落到实处,学校要加大听课力度,在听课过程中做到“四个关注”:关注师生状态――是否投入、专注,关注教学过程――是否形成有效的互动,关注教学结果――是否看得到学生的进步,关注家长反映――是否满意。

(三)课程:丰富多彩,人尽其才

1.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2.开设选修课程

为实现人尽其才的教育,提供课程支持,我校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还开展了书法、手工、象棋等20门选修课程,促进他们潜能发展。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篇5

可以玩,注意安全

程文(体育老师)

作为老师,我非常支持学生参加假期的体育锻炼,这让孩子们可以全面发展。参加假期体育锻炼有很多好处。第一,增强体质和锻炼意识,丰富假期生活,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个健康的体魄。身体是事业的本钱,身体不好,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第二,磨练意志品质,不仅使身体得到锻炼,也使精神得到提升。尤其是参加足球或篮球等集体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学会怎样与人合作,也能够使他们交到更多的朋友,有益身心健康。

我们学校每年寒暑假都会组织一些假期的体育锻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报名。今年就利用暑假时间组织了一次五人小足球的体育训练项目,还参加了北京市大兴区组织的专项比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学生们都很高兴。除此之外,老师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现在许多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在孩子寒暑假期间没有那么多时间陪着一起锻炼,不能很好地监护孩子的安全。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可以为孩子报一些正规的体育培训班,或由学校组织体育锻炼,让孩子在参与体育锻炼时能够确保安全。

你说我能放心吗?

苏静 (建筑公司职员)

我确实希望孩子能在假期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锻炼锻炼。但是我很担心女儿的安全,因为我平时工作忙,孩子放暑假了,我还得照常上班,根本没有时间陪她。男孩还好点,她是个女孩,我就更不放心了。现在社会上什么人都有,不太安生,不但有学生遇害的案件,一到暑假,常有孩子出事的报道,尤其是游野泳溺死什么的。孩子还小,没有那么强的安全意识,好多体育运动又容易受伤,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要是有家长跟着,还能照顾着点儿,有危险的倾向可以及时处理或者避免。要是只有她自己,我可不放心。我弟弟家的孩子今年放暑假,天天和朋友出去打篮球,前两天把手给戳了,还挺严重,得在医院住几个星期,还得做个小手术。玩儿个篮球就成这样了,你说我能放心吗?

即使有学校或者正规的机构能够在假期组织孩子锻炼,那也得看看是什么项目,如果是不容易受伤的体育项目,比如说瑜伽之类的,我可能会允许她去,或者这项活动有非常完善的保障措施,我也会考虑。

安全只是借口

李可明(北京市大兴区教委)

我认为不光是假期,周一到周日,每天都应该参加体育锻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应该是自发自觉的,要有这样的意识。学生在校期间,课间也需要活动。有些学校害怕学生课间拥挤,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就没有给学生去操场活动的时间。现代人最应该关注的就是身体健康问题。前几年可能大家都还在谈论工作和挣钱,但现在最关注的就是健康。因此,家长必须支持学生参加假期体育锻炼。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意识,家长有责任提醒督促,毕竟身体是自己的。

与参加补习班听课相比,参加体育活动危险系数肯定比较高,但并不是不可防范。只有多锻炼,预防危机的能力才会越强。孩子都喜欢跑跑跳跳,受点小伤没啥大不了的。但是,如果压根儿不爱运动,只要受点伤,别的孩子歇一天或者不歇都行,不爱运动的孩子可能一周都恢复不了。所以说,运动本身是一定有好处的,家长应该知道这一点。我们一直在说“生命在于运动”,如果为了安全,能不动就不动,那么,最终造成的损失会远远高于孩子参加运动造成的伤害。大家都不去运动,全运会、中超、中甲、CBA以至于奥运会、世界杯,怎么办?

很多时候,安全只是一个借口,家长怕孩子运动占用了学习的时间,耽误了学习。但是如果学习成绩比较优秀,身体却不足以扛住一天的工作,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一个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医院、离不开药、离不开大夫的人,学习再好,也没有赖以发挥的物质基础。

骑行不错,考虑一下

刘克非(高二学生)

我很喜欢参加假期的体育锻炼。这个暑假我就参加了我家附近的一家骑行俱乐部,和朋友一起骑行。我们会骑车去很远的地方,最远的一次从亦庄一直骑到延庆。我一直认为骑行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一种非常特别的锻炼方式,不仅可以健身减肥,还可以欣赏路边美丽的风景,整个人就放松了。有时候,我们短距离骑行,会追求一下速度与激情,骑得比较快。俱乐部里的人关系都很好,我年龄比较小,叔叔阿姨很照顾我。我们就像朋友一样总是相互调侃,每次骑行都很有意思。

起初,我妈特别担心安全问题。所以,我最开始只参加一些短距离的骑行。后来,骑行的次数多了,积累了一些经验,而且和俱乐部的朋友也熟了,他们就比较放心了。我们都非常注重安全,会在骑行的前几天研究路线和天气,还会计算要带的水和必备干粮,为骑行做准备。我们有很多专业设备可以保障安全,我的车上装了GPSD定位系统,可以与大家保持联系,而且我们基本上都是二十到三十几人的集体行动,没有那么危险。哦对了,要特别注意别中暑,尤其是暑假的时候。

我喜欢骑行,它让我学到了好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开阔了我的眼界。

暑假踢球热

韩j(胜利联盟菲戈足球学校负责人)

我们足校现在基本上都是暑假来报名参加的学生。从小学生到高中生都有,四五岁的也有,不过不多。他们都对足球非常感兴趣,利用暑假的时间来这儿学习足球,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学会一项体育技能。

我觉得学生假期参加体育锻炼是非常好的,应该得到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假期参加体育活动的好处和我们足球学校宣扬的足球理念非常契合,我们希望用足球这项团队户外活动,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体魄和生活习惯,带给孩子更多心理和精神上的健康,乃至性格上更积极的转变。我们想让孩子在享受足球快乐的同时,领会竞争的意义;追寻胜利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足球还可以培养拼搏精神,加强自我管理,学会应对逆境,以更积极、更健康、更快乐的态度面对人生。

德国孩子怎么玩?

吕钊(旅德华人)

运动是德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足球更是从小就融入德意志民族的血脉。我在德国业余俱乐部踢球的时候,曾观摩过青少年队的训练和比赛,这些孩子对足球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定层次。小平爷爷曾有心愿:“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德国人显然深谙此道。

与职业联盟类似,德国足球业余联赛也有夏休和冬歇。夏休恰逢暑假,虽然训练和比赛已停,但通常俱乐部会举办一些杯赛,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竞争与展示的舞台,也请他们的家长前来见证孩子的成长。

在去年的杯赛上,我有幸亲眼观看了U7和U9两个年龄组的孩子较量,如此低龄的球员已经踢得有模有样。一位酷似小卡恩的金发门将动作有板有眼,还有一个身披10号的小孩竟然连过数人后射门得分。经过训练和引导,也许他们就是德国的未来。

2011年的数据显示,德国7-15岁的男孩共有足球队83236支,16-19岁则是18986支;19岁以下的女孩球队也有6292支。这些孩子共同构成了德国足球坚实的塔基,足球则成为他们未来可能的职业方向。无孔不入的球探可能就在场边观看他们的一举一动。

与中国学生繁重的课业压力不同,德国孩子普遍的放学时间在中午1点左右,放学后会按照喜好参加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兴趣班在暑假运行依旧,家长上班时不必担心孩子没有去处。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篇6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6所医学类大学的部分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医学类大学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和影响医学类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培养医学类女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对其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学类;高校女生;体育锻炼;动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4;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23-02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高等院校男女生比例中女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医学类高校的女生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医学类院校的大学生,担负着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有效保障的重要使命。对于河南省医学类院校而言,如何克服一切困难,培养出医德高尚、专业知识扎实、身体健康的医学专业女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体魄不仅直接影响医学类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还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不如男生强烈。而大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否强烈,对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起着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因此,医学类大学女生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不仅有必要性,而且有紧迫性。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共6所大学的600名女生,以这些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74份,回收率95.6%,其中有效问卷562份,有效回收率97.9%。

二、结果与分析

(1)医学类高校女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情况分析。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人们活动的内部原因与动力,是激励人们去达到某个目的的主观原因。体育活动动机是指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是个体的内在需要产生欲望和内驱力,并引起活动,主要是来自自身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性的需求。河南省医学类院校的女大学生对体育有着不同的需求,参加体育锻炼有着不同的动机。河南省医学类高校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如下所示:体育达标测试163人,占29%;塑造体形与减肥114人,占20.3%;调节情绪89人,占15.8%;增强体质57人,占10.1%;消遣娱乐45人,占8%;兴趣爱好34人,占6.1%;参加体育竞赛32人,占5.7%;增进交往28人,占5%。

从调查来看,医学类高校女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1)体育达标测试。在体育锻炼动机中,医学类院校的女生选择“体育达标测试”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29%。现在医学类高校都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的相关政策法规,在校大学生体育成绩达不到标准将不能获得毕业证书。相当多的医学类大学女生担心自己的体育成绩达不到合格线,不能获得评优评先的资格,甚至不能获得毕业证,因此,主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2)塑造形体与减肥。在体育锻炼动机中,选择“塑造形体与减肥”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20.3%。当代大学女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表,为了有一个好的身材和优雅的气质,她们注重通过体育锻炼来塑造形体与减肥。3)调节情绪。在体育锻炼动机中,选择“调节情绪”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15.8%。这说明医学类高校女生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的手段。她们心中有着繁重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学业竞争等烦恼,希望通过参与体育锻炼来减压与释放。4)增强体质。在体育锻炼动机中,选择“增强体质”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10.1%。女大学生相对男生来说在生理上劣势比较明显,她们虽然意识到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但有时很少付出行动。5)消遣娱乐。在体育锻炼动机中,选择“消遣娱乐”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8%。大学生活相对中学阶段来说课余时间比较多,升学压力也比较小,课余文化生活比较丰富,但将体育锻炼作为消遣娱乐方式的较少。6)兴趣爱好。在体育锻炼动机中,选择“兴趣爱好”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6.1%。这说明高校女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较弱,对参与体育锻炼持随意态度,并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真正热爱体育运动的医学类高校女生寥寥无几。7)参加体育竞赛。在体育锻炼动机中,选择“参加体育竞赛”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5.7%。以学习和强化基本技能、“参加体育竞赛”为体育锻炼动机的女生较少,主要原因是省外大部分院校每年举办一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而河南省院校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除了健美操与武术等项目,女大学生参与的其他项目较少。8)增进交往。在体育锻炼动机中,选择“增进交往”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5%。这说明医学类院校部分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这一重要功能认识还不充分,忽视体育锻炼在协调人际关系、拓展社会关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医学类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1)个人因素。医学类高校部分女生缺少体育锻炼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些虽然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体质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但并未付出行动。原因在于:首先,高校女生每个月都会出现生理期,在此期间女生对体育锻炼比较抵触,加上身体不舒服的原因,她们基本上不会参加体育锻炼。其次,高校女生第二性征发育成熟,在性格上变得比较内向,喜静怕动,有些怕累怕脏。再次,许多医学类高校的运动场上,大部分是男生在进行体育锻炼,女生很少。部分女生心出丑,被男生嘲笑,为了保持淑女形象,就很少主动参加体育锻炼。2)学校因素。首先,随着高校扩招,河南省医学类院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比较缺乏。扩招之后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多,场地和器材更为缺乏,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较大。虽然高校的体育课场地与器材可以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但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时,场地与器材却相对比较缺乏。河南省部分医学类院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也比较落后,有的甚至还达不到很多中学的条件。其次,在中小学阶段,一些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体育课被其他课程替代的现象时常发生,体育课仅仅成为陪衬,导致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入医学类院校之后,由于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部分大学生身体素质欠佳。最后,大部分医学类院校组织的体育竞赛项目是田径、篮球、足球等,适合女生的项目较少。此外,大学女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缺少教师的精心指导,基本上都是大学生自发组织,缺乏持久性与科学性。3)家庭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体育锻炼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的动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不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受传统思想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女生应该待在室内看书,或者学习一些艺术特长,以保持淑女形象。这种片面的健康观,影响医学类大学女生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热情。4)社会因素。首先,很多医学类大学女生沉溺于手机、电脑,将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网络上,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出门依靠便捷的交通工具,选择步行的越来越少。其次,就业压力增大。医学类院校女生必须拿到相应的资格证书才能获得上岗证,这促使她们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专业课。

三、结束语

通过对河南省医学类高校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调查,发现医学类高校女生对体育锻炼的多重作用认识不够,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动机不强,参与体育锻炼多是为了通过体育达标测试、调节情绪、塑造形体和减肥,而真正从自身实际出发热爱体育运动的医学类大学女生很少。建议医学类大学女生注重强化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参加体育活动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高校要加强场地器材的建设,尽可能多开设适合大学女生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精心指导大学女生进行体育锻炼;家长要做好榜样,支持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作者简介:桑培虎(1982-),男,山东莱芜人,硕士,讲师,从事体育教学与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孙桂芳.影响高等师范院校女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05).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篇7

一、让孩子们过好“入门”关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能否让孩子们对电子琴产生兴趣,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如何使孩子们产生兴趣呢?我觉得应从两方面入手。

1. 要让孩子们认识电子琴,了解电子琴的特点

电子琴比钢琴音色多彩,而且不像钢琴那样昂贵且笨重。演奏起来比钢琴容易,操作方便,易学易懂,易出效果,短时间内就能驾驭电子琴众多开关,使电子琴按照指定的要求,弹奏出动听悦耳而丰富多彩的乐声,自娱自乐,实用性很强。

2. 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奏,让孩子领略电子琴的风采

我利用一切时间,翻阅大量有关电子琴的书籍,熟悉电子琴的各项基本功能,刻苦练琴,提高演奏水平。我经常给孩子和家长们演奏中外各类电子琴曲,让他们沉醉于电子琴美妙的旋律之中,孩子们喜欢上了我,也爱上了电子琴,盼望着有一天能和老师一样。我也成了他们心中的榜样,课堂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主动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多。面对孩子们日益浓厚的学琴兴趣,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

二、注重培训方式,以集体小课的形式教学(每班8人左右)

电子琴课堂一律实行开放式教学,家长和孩子同时接受培训。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引导兴趣为主要教学手段,了解孩子的心理,应用简单易懂的儿童语言,使教学活泼生动,并且根据电子琴基本原理教学。电子琴是一种多功能组合的电声乐器,其声音优美、音域宽广,节奏音色富于变化,演奏技巧十分灵活。初学时就进行节奏训练,让孩子数拍子,培养内在的节奏韵律,就节奏训练来说,学习电子琴比学习钢琴具有更加有利的条件。当具体地指导孩子弹琴的正确姿势、动作、触键部位等时,手指和手臂容易僵硬,手腕不放松,要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在教学中,家长陪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的懂与不懂直接影响学生在家练琴的效果。因此,我告诉家长,不懂就要在课堂上提出来,不要带着问题回家,在练琴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打电话询问,以避免不必要的反复。听课中,有好的意见和建议要大胆提出,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就这样,孩子、家长、我三方之间紧密相连,成了朋友,他们觉得老师和蔼可亲,可以信赖,呈现出学风严谨、刻苦练琴、你追我赶的喜人局面。

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课上从培养孩子学琴兴趣入手,每个阶段要选择不同的乐曲练习。抓住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的能力,通过逼真的声音,迷人的音色,可以让儿童在短期内听各种乐器。 在启蒙班,孩子们刚入学,年龄偏小,弹的曲子不宜太长,一般以8—16小节即可,旋律不宜变化太多,音域不可过宽,重点解决手指站立和手腕放松问题。在初级班,孩子们学习了三个学期以上,已经入门,可选一些旋律好听,孩子感兴趣的乐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七色光》等根据儿童歌曲改编的电子琴曲,通俗易懂,便于练习表演。在中级班,学习三年以上的孩子,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在乐曲选择上,可选一些成品独奏的电子琴大曲子,发展左手技巧,更好地丰富电子琴的色彩和表现力,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如《春江花月夜》《绣金匾》等。当然,每个阶段还必须配以合适的练习曲,以提高演奏技巧,如《拜尔》《车尔尼599》《哈农练指法》等。另外,视唱、练耳、节奏、乐理知识方面在每个阶段必须贯穿其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2. 注重实践锻炼,提高演奏水平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篇8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教育的长足进步、家庭规模的缩小和负担系数的降低,极大的改善了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质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生存环境的改善与望子成龙的传统文化心理和当代独生子女家长希望孩子实现人生梦想的强烈渴望相纠结,也导致了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的一些新问题[1]。

1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作用。而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对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关注投入也越来越多。但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各种文化观念的不断更新给当前家庭教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带来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把握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推进其不断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1)教育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不少家长认为子女升学就是一切,他们只看分数,只重智育,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而把子女升入重点中学,考上名牌大学作为家庭教育的唯一目的和任务。“学习至上”成了孩子的生活格言。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不少孩子在学习上是佼佼者,而在生活上却缺乏自理能力。甚至有的孩子长期沉沦于书本之中,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极为低下,思想道德素质也因此被忽视。

(2)教育内容单一

目前不少家庭教育的内容往往是单调、枯燥的,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许多家长在给子女的人生定位是“学好课本知识,做白领阶层”,因而对其教育的内容常常是单方面的。有的家长不惜重金为子女请家庭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或是给孩子报辅导班,利用假期给孩子“充电”,其教育宗旨是通过超强度的训练使孩子不作者:

断进步并早日成才。而对孩子的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等其他教育内容却弃之不顾。

(3)教育方式简单

不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放纵型、专制型和溺爱型。放纵型家庭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或疏于教育,而对于子女的成长与发展无暇顾及,使子女的生活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专制型家庭则恰恰相反,家庭长辈对孩子的教育是严加管制,强迫就范,使孩子整天在恐慌中度日;溺爱型家庭则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不惜一切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就助长了孩子的贪欲,使其缺少理想,缺少爱心,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4)教育环境不优

家庭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至孩子的生活与成长。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经济基础薄弱,因而对孩子的教育力度不够。特别是下岗失业家庭大多忙于生计,对子女的教育引导有所放松,甚至使其缀学回家或是过早地流入社会。社会弱势群体家庭以及流动人口家庭环境的恶化也客观地影响到家庭教育的好坏。此外,不少家庭长辈自身素质不高,打牌、闲游等不良行径也是家庭环境不优的重要表现[2]。

总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3]。

2 家庭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任何问题的存在必有其诱发的因素,家庭教育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

(1)传统家庭教育思想

中国家庭教育一向以儒家为正宗,以“子女是私有财产”为思想基础,以“严父慈母”为角色分工,以“望子成龙”为价值目标,以“子曰诗云”为内容,以“单向输出”为方法构成了中国家庭教育牢固的理论―实践框架,造就了家庭领域千余年的明确与宁静。而现在,这一明确与宁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重重的困惑和纷至沓来的杂乱。

(2)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独生子女在中小学生中占了很大比例,而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受到太多的呵护与钟爱。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应该是一种理性行为,一旦重“情”轻“理”,家庭教育就会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当今中小学生普遍“只知受爱,不知爱人”,依赖性强,心理素质差,学习怕吃苦,知难而退等现象相当严重。

(3)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调查表明:90% 左右的家长期望孩子能上大学并成为有用人才,而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随着孩子不良表现的屡次出现,家长因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而逐渐变得“失望”。孩子小时候“众星捧月”,一旦大了,出现了问题,家长则大声训斥、批评,甚至采取更极端的教育行为。他们只允许子女在家学习,不许他们参加课外活动,或盲目请家教,花高价“买”学上,这种教育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4]。

(4)家长忧患意识的转移

由于近年来社会生活中竞争日益激烈,家长们把自身感觉到的危机感、紧迫感,过早地转移到了孩子们的身上。一些家长一味希望孩子学好功课,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社会地位相对高点,经济收人相对多点,千方百计想让子女出人头地;有些家长不仅仅盼望孩子将来高人一等,还将孩子作为一个筹码,促其为自己争光争利,升官发财、光宗耀祖。长此以往,由此引发的后果令人堪忧[5]。

3 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 更新思想

要解决家庭教育问题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以下列出家庭教育观念更新的十个方面[6]:

(1)亲子观。破除把孩子作为父母私有财产的观念,从根本上铲除家长制赖以生产的基础,确立“为国教子”的理念,培养现代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2)评价观。破除单纯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惟一标准,全面关怀孩子的身心健康,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

(3)教育观。破除过度的单向传授和灌输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亲子互动的家庭教育形式,构建教学相长的家庭学习氛围。

(4)人才观。破除“ 升学=成才”的人才观念,树立“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尊重个性差异,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社会化。

(5)发展观。破除“智育第一”、“分数至上”的狭隘发展观,以人的发展为本,强化人文关怀,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6)学习观。破除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观,注重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7)育人观。破除以说教为主要方式的家教方法,树立言教与身教结合并注重身教的教育理念,促进认知和情感的统一,注重榜样的力量和感受、熏陶的育人功能。

(8)成才观。破除把学校视为培养人才惟一渠道的观念,树立当代教育必须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理念,积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支持学校的教育改革。

(9)民主观。破除家长制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人格独立和正当权益,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和对话、交流、商量的方式教育孩子,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10)主体观。破除单纯以家长的意志塑造和要求孩子的观念,尊重孩子学习和发展的自主权,保护孩子的兴趣爱好,促进孩子身心的自由发展。

3.2 具体对策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根据不同年龄让孩子做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和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动手中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如在一个美国家庭中有三个上小学的孩子,他们在家中都各有自己的角色和本事:8岁的男孩周末负责帮父亲割草、浇花、打扫院庭;10岁的女孩能根据不同的食品配方烘烤出各种各样美味的点心;6 岁的小女孩会编织五颜六色的茶杯垫。要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的有用之才,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3]。

第一,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溺爱,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独立生活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意志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各自的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不要怕孩子脏着,累着。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锻炼,孩子才懂得珍惜生活,才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第二,经济上限制他们。向西方国家学习,让他们学会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不能一切靠父母。父母最多只能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剩下的得靠自己去挣。

第三,尊重孩子。一切事情得征求孩子的意见,什么事情让他们自己作主,而作为父母,最多就给点孩子参考意见,不能一切包办。具体怎样,还得看他自己的意愿,哪怕是错的,也无所谓,让他经历后,他就会积累很多生活阅历,对他今后的生活才会有帮助。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篇9

一、普通中小学田径运动现状分析

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薄弱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之一,我国青少年的部分体能指标已连续20年呈下降趋势,学生高身材、低体质的“外强中干”特点很明显。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在应付学生,上课就是“放羊”,根本达不到锻炼目的。体育锻炼场地不足、师资和器械落后;体育课常被其他课程挤占;许多孩子被作业压的没空锻炼,加上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等因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体育锻炼剥夺”,青少年运动时间、次数普遍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工作管理、教学要求没有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来办,存在着教学和管理失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其一、高年级不开设体育课。许多中学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在高年级(初三,高三)不开设体育课,田径运动就更不用说了,其结果就是知识层次越高,接受体育教育、进行体育锻炼越少;其二,体育教学时数任意删减,体育教学内容随意性大,体育课在内容安排上,取决于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路和任课教师的特长及兴趣,而不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趣味性;总之,国家对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要求因各种原因而被不同程度地擅自降低和忽视,直接影响到田径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二)体育锻炼场地不足,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有些学校缺乏标准的田径场,完全不能满足学生活动需要。部分学校缺乏专业体育老师,大多有班主任代替进行体育教学而且忽视了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大多数家长虽然认为体育对孩子十分重要,但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不少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在体育上花太多的时间。大多数家长认为:能否上大学、上好大学,是由文化课的成绩决定的。山东省体育科研中心副主任迟荣国曾这样说:“辅导班可谓琳琅满目,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体育辅导班’的又会有几个呢?放了学,孩子除了作业,就是弹琴、画画、练书法,又有几个孩子有时间踢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得不到家长、学校、社会重视的就是提高身体素质。

(四)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其一,受新兴项目的冲击。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体育、休闲、娱乐的品味要求越来越高,田径运动的走、跑、跳、投内容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追求新兴、时髦、轻松的体育运动项目,对田径运动易产生抵触情绪;二,教材内容缺乏新颖性。田径项目受自身特点的制约,大多属于周期性运动项目,讲究爆发力,必须重复练习,体力消耗大,易疲劳。其三教学方法缺乏应变性。只重视跑、跳、投等技术动作的教学,田径运动技术动作难,心理负担重,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反思

现阶段,由于受上述种种因素的制约,中小学田径运动处于被忽视状态。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有96.6%的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但有83.2%是学生喜欢参加田径竞赛,这说明田径运动还是有很大的魅力所在。田径的魅力在于它的竞争性,它所展现出来的就是竞争。拼搏、顽强精神,所反映出来的就是平等。秩序、规制,所蕴含的就是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理念,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个人奋斗、拼搏、不屈不饶的意志品质。充分表明田径运动最能体现个性张扬、自尊、朝气,这些无疑是田径运动通过竞赛所体现出来的。

四、对策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重新确立教学目标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尽快走出思想认识的误区,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竞技体育的技术教学向培养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田径教学内容不同于球类等富于游戏性,但它在培养竞争意识、磨练意志、战胜自我等良好品质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竞争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加之先进的教学手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田径课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把田径运动竞技项目科学地转变为“趣味田径“挖掘、激发、保持学生对田径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在”乐中练、乐中学“。另外,练习多以团队参与的形式进行。可以在发展个人身体运动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这对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

在体育学习成绩评定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条件的差异,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差异;既要关注体育弱生的弱势,也要关注体育尖子的优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点要放在教学方法上的因材施教,而不是降低学习要求或人为地拉平体育差生育体育尖子的学习成绩。为激发体育差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降低及格标准。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休闲体育项目,以及专项俱乐部等教学形式,不断丰富评价内容,完善评价方法。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篇10

【关键词】户外体育活动 策略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积极地开展户外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促进动作协调发展,而且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中大班的孩子们由于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教师指导上要轻松一些。而小班孩子,如果没有老师的激发引导,小朋友往往表现出左右观望,不知从何玩起,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有效的组织小班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呢?

1.选择安全舒适的场地,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幼儿园所提供的环境和物质条件,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安全、舒适的活动场地是活动的重要条件,小班幼儿的大肌肉群发育不太完善,加快速度跑动,容易摔跟头,因此,户外活动的场地安排在比较平坦的塑胶地毯或草地上比较安全,这样,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爬、跑,不必担心跌倒,手腕、膝盖等身体部位擦破皮,发生流血事件。

2.不断探索活动的组织方式

2.1 以情景贯穿活动始终

小班幼儿年龄小,易接受直观、形象地教学,他们会对一个游戏、一个情节所吸引,从而带着兴趣去游戏、去学习,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在实践中,我们都尽可能把每一节课设计为一个完整的游戏情节,找好主题,让幼儿尽情游戏。在游戏中准备、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放松。使幼儿更好的学习知识技能,全面地进行身体练习。如在游戏"小白兔钻山洞"中,我们把场地美化成有花有草、有蘑菇的地方,幼儿和老师戴上头饰,在音乐伴奏下来到场地上,幼儿会被情境所吸引,游戏的兴趣大大提高。在练习双脚行进跳时,不是让幼儿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而是设置一定的情节,去拔萝卜,并让幼儿开动脑筋,突破重难点,在练习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节课在很自然轻松的气氛下结束了,幼儿的感觉是意犹未尽。通过游戏,现在幼儿对体育活动兴趣很大,为了每节课都能吸引幼儿,还得准备直观、形象的教具,使幼儿的每次运动都有收获,都有提高。

2.2 教师的动作、讲解、神态还应富于儿童特点,全面吸引幼儿,从而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3 关注幼儿兴趣,寻找互动契机,不断创新游戏内容

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要算是《小孩小孩真爱玩》了,每天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由于每次都是老师来说孩子来做,玩一会儿有的孩子就不积极了。怎么办呢?我们想到了开展的一物多玩,为什么不能一个游戏玩出花样来呢?在后来的游戏中,我们发现孩子特别喜欢模仿小动物走,于是开始让孩子们模仿不同的小动物走回来,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所有的孩子都积极的参加进来了。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在说完摸摸这、摸摸那后不在由自己来决定模仿什么动物,而是征求孩子的意见,开始只有个别的幼儿说,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纷纷说开了,有的孩子说学小青蛙跳回来,有的说学小鹿走回来,小蝴蝶飞、袋鼠跳等。老师呢,也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这一下孩子们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体育游戏不在仅仅是走、跑、跳,我们的游戏又加上了动脑筋、语言表达等等。孩子们的动作发展了,语言也发展了,这些发展都来源于一句话:让孩子自己来决定。

2.4 小班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内容安排要科学合理,注重达到科学的锻炼运动量

小班幼儿易疲劳,注意力易转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还可以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安排1个集中体能锻炼的游戏,游戏时间为6-7分钟,提供自由玩耍的材料3-4种,每种游戏材料一般不低于幼儿总人数的2/3。这样的安排保持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另外,在时间安排上,我们遵循时间短、次数多的原则,一天安排上、下午两次户外活动。这样,孩子活动时就比较专注、活动量也增加了。

3.为幼儿提供安全好玩的活动器械,丰富幼儿体育活动

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我们选择了如垫子、动物钻圈、蹦蹦球、轮胎、呼拉圈、平衡木等这些器械。通过情景化的活动设计,让孩子在垫子上练习各种各样的爬、翻滚等动作。

4.科学指导并建立良好活动常规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不但要指导幼儿的活动,还要详细制定活动计划、活动常规

4.1 精心制定活动计划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结合教育目标,确立具体的目标和重点,还要充分体现计划和目标的渐进性和发展性。我们还要精心准备好活动课,注重幼儿活动的密度及活动量,随时调整幼儿的活动量,确保每个孩子得到充分的锻炼。

4.2 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

为了让户外锻炼有序有效,必须建立良好的户外体育活动常规。如建立材料使用常规,让幼儿知道材料使用后要放回原处;建立锻炼活动的常规,让幼儿知道锻炼时不推、不挤他人,在有限的场地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开展活动的空间等规则。户外体育活动常规的建立要靠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慢慢地建立起来。常规的建立有利于幼儿学会管理自己,也有利于降低户外体育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五、教师在活动中的主要作用

4.2.1 引导幼儿做好身体的准备与放松,消除幼儿紧张情绪,以保持他们身体健康

4.2.2 在活动中,引导孩子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器械,鼓励幼儿自己做主,锻炼孩子自主、自信

4.2.3 针对小班幼儿依赖性强,不主动选择的特点(尤其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我们要多关心、鼓励他们。

4.3 教师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仔细观察每个幼儿的一举一动,发现幼儿的创新动作,引导其他幼儿模仿,发现危险动作及时制止,对胆小能力弱的幼儿给予帮助,调整幼儿的运动量,确保幼儿安全愉快地游戏。

4.4 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在活动中我们精心设计,提供机会,让小班孩子尝试合作带来的乐趣。如我们给孩子投放了瓶子,皮球,供幼儿练习平衡,轮流滚球,两两背球等游戏,锻炼幼儿要与他人合作,孩子们为了玩便去找伙伴,逐渐地学会了合作交往的乐趣。

在幼儿期,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可有效的促进孩子走路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也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的体育活动教育,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为幼儿今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