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23 18:39:22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1

2、初步培养对社会问题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于勒的两封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教时

一、激情导入: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裸的金钱关系。这篇小说展示了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几度变化,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统治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

二、解释题目: 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表面上看是要写于勒,但实际上却是要写菲利普夫妇。将于勒冠以“叔叔”之称,显然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的,但从“我”的父母亲角度看,于勒就是他们的亲弟弟,可他们却视他为“流氓、无赖、贼”,极具反讽意味。另外,故事中人物的一切变化都是因“我的叔叔于勒”的命运变化所引起,如果这反复的“变”构成了一幅磨盘,于勒就是磨盘的轴心,推动着整篇文章情节的发展。

三、走进作者: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四、解读文本。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画并疏解疑难字词。

2、学生听读全文,明确人物关系,尝试复述故事梗概。

要求:找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称呼词语及其态度的变化。学生讨论:

小说情节富于变化,跌宕曲折,引人人胜,关键在于设置了悬念,构思巧妙,请找出文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3、学生精读全文,思考:

(1)文中的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尝试从课文内容中归拢于勒的“简历”。

(2)菲利普的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FI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归结:

其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五、拓展探究

1、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

2、学生合作探究:

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的主题的?

学生研讨,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明确。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2

一、发挥现代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作为现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对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具备了较高的水平,为现代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将多媒体手段作为辅助教学活动深入有效开展的重要抓手,运用其演示灵活和效果生动的优势,为教学活动的优化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建筑艺术一单元课文时,笔者针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尔赛宫》等课文中所涉及的建筑物,从教学网站上下载了相关的视频资料,以备教学使用。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备课,主要原因是在笔者的教学对象中,绝大多数没有去过上述课文中讲述的景点或者场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为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笔者在教学中运用这样的演示手段进行教学补充资料的播放,学生对于教材中所描述的内容,从简单的文字转变为直观的图像,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教学中建筑物特点的感悟。另外,笔者在教学中,还将多媒体辅助营造教学氛围的功能发挥出来,例如在教学《海燕》时,为了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配合学生配乐朗诵,有助于增强学生内心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成效。

二、发挥探究模式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教学中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进行满堂灌输,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将探究模式引入课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注重将原来教师直接给予的方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例如在教学《白杨礼赞》时,笔者设计了一组探究题引导学生开展分析研究:读一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又怎么概括?看一看文中多处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说一说它“不平凡”的含义。全文抒情线索是什么?课文第二部分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动手在第三部分文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风格的词,并把它们标记下来。想一想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要求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与小组其他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在相互研究合作中提高学习成效。在这样的合作与探究学习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激发出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发挥教材延伸在教学中的拓展作用

有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抓住教材进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强化教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笔者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利益关系,在教学的最后环节,结合教材内容,专门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以“10年后于勒叔叔回来了”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补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的课题为学生拓展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学生大多数的思维方向都是于勒叔叔又发财了,衣锦还乡了。所不同的是,有的学生想象设计的场景是于勒叔叔衣锦还乡的热烈场面,“我”的父母又像变色龙一般阿谀奉承;有的学生设计的情节是于勒叔叔发迹后继续扮穷,最后披露真实身份,我的父母对其态度一波三折发生变化,极具讽刺意味。立足于学生的丰富想象,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如果于勒叔叔还是穷困潦倒,回乡后会是什么样的境遇?”通过这样的分析与引导,增加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确、深刻的认识。

四、发挥课外活动在教学中的补充作用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着力点,既要立足于课堂,也不能忽视课外活动的作用,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更加有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组织课外兴趣活动的方式深化教学成效,如教学建筑艺术类型文章之后,笔者通过文学社这样的载体,组织学生将阅读教学中学到的有关此类型文章的写作技巧进行实际运用,选取本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进行仿写,成效较好,既深化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也训练了其写作水平。另一方面,笔者在教学中还通过开展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定期举办征文、读后感、朗诵等方面的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营造良好竞争氛围,促进学生你追我赶,在上进心的激励下,更加认真学习语文。实践证明,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能够与课堂教学遥相呼应,相互促进,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3

谈了多少年的阅读教学,但许多语文老师对阅读教学还存在片面的理解。有人认为阅读教学就是朗读教学,课堂特别强调学生进行朗读;有人认为阅读教学就是采用各种方式,如:默读、朗读、浏览等阅读形式进行读的训练。我认为阅读教学不仅仅讲究读的形式,更要注重阅读的成效,它是通过有层次地深入阅读,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想法,我认为在40-45分钟的课堂上提出“三读”是较为实在的和有效的阅读教学形式。

所谓“三读”,就是采用初读感知、精读品味、深读感悟的阅读形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和思想主旨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性阅读。具体地说,“三读”应该解决这样的问题:

初读以解决文章的表层性问题为主,如:生字词的勾画;文章所记叙的事件;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议论文的观点及结构;写景散文所描绘的景物及其特征等等。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由阅读就能解决的。对于老师来说,决不能因为初读所解决的问题简单就忽视它,因为,它是一堂课得以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自信的基础。因此,课堂上老师要引导不同的学生对初读问题进行交流;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的初读问题可以设计为:①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于勒叔叔落魄前后一家人对他的态度的变化)?②文章叙述了菲利普一家人对于勒作了哪些评价?我认为,经过这些不同角度问题的引导阅读及其思考,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将会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它将会对人物形象的品读,文本主旨的感悟起到基础性作用。

精读以深入品味文章语言中所蕴含的重要信息为主。语文课本中所选择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作品,读者只有在领会到语言背后所蕴含的信息时才会产生对作品的强烈兴趣甚至欲望。达到这个效果,老师是催化剂。语文老师要通过不断地引导、激发来使学生深入到语言的表达中去。这个过程就是三读中的第二读——精读品味。如何促使这个教学过程有效开展呢?我认为,关键是问题的设置,在设置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它的全局性,不能只限于某一句或者某一段,否则就很难达到问题的进一步生成。还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①当初于勒叔叔是全家的恐怖,如今是全家惟一的希望,你能结合具体内容来诠释这唯一希望吗?②这个希望破灭了吗?具体表现在哪些语言文字中?前一个问题将引导学生完成对3—20节的品味阅读;后一问题是在前一问题的基础上生成的,将引导学生完成对25—51节的品味阅读。阅读中,学生就会把目光转向菲利普一家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等描写的品味阅读上,从而完成以学生品味为主的精读教学上。

深读以解决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主旨为主要的阅读目的。这个过程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往往被淡化,我认为责任在老师。语文老师在组织这一部分教学时不应该只用师问生答的教学形式来将这个教学过程简单化,而应以文中的某段文字的阅读激发学生思考。在设计《我的叔叔于勒》深读部分时,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阅读问题:同学们读一读47-48段,文中说“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他们嘴上沉默了,你认为他们的心里沉默了吗?请结合内容具体谈一谈你的感悟。这个问题的设置首先是要求学生读重要的语段,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内容谈感悟。课堂上,同学形成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父母这时内心充满了“恨”,因为等了十年之久,等来的却是希望的破灭,他们已经愤怒到极点,这种心理落差使他们无话可说,所以不再说话。

第二种说法:因为父母怕被于勒发现,然后再拖累他们;也怕被二姐的女婿发现,使二姐的婚姻破灭,所以不再说话。

第三种说法:从“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中可以看出,此时菲利普夫妇内心充满压抑,那“紫色的阴影”就是其内心阴影的心理写照。原本认为,于勒发财了,他们将要有钱了,然而又老又丑的于勒突然出现在眼前,使他们防不胜防,他们的心理遭到重磅一击,以至于无话可说。

三种说法都是合理的,但是,我给了第三种说法以较高的评价,因为,学生能结合所要求的文字,从表面深入到文字背后的东西,这样的感悟给了所有学生很好的示范,对学生以后的阅读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学生很自然的感悟到:文章是批判金钱至上,金钱大于亲情的人与人的冷漠关系。我想学生这个感悟比好多参考资料上说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是纯粹的金钱关系”要显得实在得多。

综观“三读”,是一个以读为主线,读中有思,思中促读,读到细处,读到深入的导学过程,它显得朴实高效。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4

我校自从实施课改以来,许多老师都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开发和利用学科资源。然而,仔细而冷静地观察目前的语文课堂发现,有出现片面地理解拓宽内容的现象,把“点拨发散”这一环节当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标签,一种形式。

“点拨发散”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下面就个人课堂的“点拨发散”这一环节谈谈一些看法。

一、在情感体验处“点拨发散”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傅雷家书》,大家都耳熟能详。在学完这篇文章后,大家都被傅雷的爱子之心所打动。在上完这节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点拨发散”训练:学完本文,相信你对父爱有了新的感悟。请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细节,仿照示例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理解。父爱是平日不苟言笑却咕咕叫着扇动两只胳膊在屋里一圈圈“飞翔”的身影……有学生写道:父爱是冬日暖阳里与儿子一起吟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行等。学生的仿写有具体的细节,也有真情的流露,实现了情感的升华与延伸。

二、在文本空白处“点拨发散”

教师要善于在文本中的空白处挖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些文章耐人寻味,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学设计时可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合情合理的推想,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我将“点拨发散”设计为:假设课文中出现的“于勒”是假的,这一切都是真正的“有钱的于勒”买通船长演出的一场双簧戏。当真“于勒”为“若瑟夫”的言行而感动,拿着支票来到菲利普一家人面前时,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一下菲利普夫妇的神态和心理。有学生就写道:菲利普见到衣着光鲜的于勒出现在他面前,先是大吃一惊,随即向于勒冲上去,紧紧地抱住他,“啊,我亲爱的弟弟,我好想念你!”他一边说着,一边用余光偷偷地看着于勒衣服的品牌,看完后他抱得更紧了,生怕于勒会消失一样。随即叫来若瑟夫和女儿、女婿,大声说:“快……快叫叔叔。这是你们那位好心的叔叔,我的亲弟弟。”

三、在考点关键处“点拨发散”

议论文阅读是语文中考必考阅读之一。记得上中考复习课《议论文之论据复习》时,我将“点拨发散”设计为:请为观点“坚持就是胜利”补充事实论据。学生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贝多芬、居里夫人等人物。我顺势整理出这样一段话:“贝多芬面对身体的残疾,依然致力于音乐事业,谱写了音乐史上完美乐章;居里夫人面对着丈夫的去世等灾难,依然继续研究放射性元素,终于发明了镭;王羲之爱好书法,每天坚持练字,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成了‘墨池’,他自己也成为伟大的书法家……我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勇于坚持,不断拼搏,一切皆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话适用于哪一类型的作文题。有的学生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说《成长路上,有你》《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花开在冬季》等作文题都适合。中考考点渗透其中,同时,也为作文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我想如果有学生在以后的作文学习上适当引用这样的例子,一定会给他的作文增色不少。

“点拨发散”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内化吸收,情感升华,也有助于学生磨砺思维,发挥创造力,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这也是教学相长的一件事,会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教师钻研教材更深入些,把握点拨发散更有度些,那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充满着生机,洋溢着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曹璇,刘晨来.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打造高效英语课堂[J].亚太教育,2016(4).

[2]闫峰,盛春玲.中小学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3).

[3]张德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略谈[J].信息化建设,2015(11).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5

[摘 要]语文学科在中考和高考都没有口语测试内容,导致初中语文口语教学容易被忽视,影响学生在倾听、表达、应对等方面的能力,甚至阻碍学生在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中的表现。初中语文口语教学可通过课堂三分钟演讲、分组辩论、情境模拟、多读书等方式,启发和鼓励学生敢说、想说、善说、多说,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18-01

中考和高考是中学教育的指挥棒,导致初中语文教学重视基础知识、阅读、作文教学,而忽视口语教学。课堂口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也只是由教师安排少数学生朗读课本和回答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会被弱化,学生将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要表现为:说话支离破碎、言不达意、语无伦次等。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三分钟演讲

不少初中生羞于表达、怯于表现,口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敢说。正式讲课前,可让学生上讲台演讲三分钟,按照先易后难的步骤,设置四个环节:一是演讲《我最想说的……》,学生自选题目和内容,形式可以是诗歌、散文、故事、相声等,照稿念或脱稿演讲都可以。目的是锻炼当众说话的胆量,训练正确的发音技巧,让学生尽量做到声情并茂。二是演讲《我看过最精彩的……》,鼓励学生把日常读过的好书、看过的精彩电影或电视节目用自己的语言整理成观后感,通过演讲的方式分享给同学们。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三是演讲《生活感悟》,感悟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的感悟用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四是对演讲内容进行互评,可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分组辩论

三分钟演讲学生是有备而来的,分组辩论则是考验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一般采用三种形式:一是,遇到课文中有趣、生动的情节时,教师及时设定话题,让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形成各自观点之后,进行小组辩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辩论能力。二是从教学中引入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形成观点,再进行分组辩论。三是学生分组就某个话题或者观点在课后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在下节课进行分组辩论。

三、情景模拟

口语与语言环境密不可分,离开语言环境,口语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设置特定的语言环境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益处。如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编排话剧片段《哲尔赛岛上》,要求用对话、表情演绎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于勒:青年沾染恶习,中年春风得意,晚年穷困潦倒;菲利普:自私、冷酷、虚荣、无主见;克拉丽丝:吝啬、泼辣、虚荣、有心计;若瑟夫:纯真、善良、重亲情。部分对白如下:

菲利普(表情:自豪;心理:虚荣、附庸风雅):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克拉丽丝(表情:无可奈何;心理:吝啬又爱面子):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

菲利普(表情:脸色苍白;心理:恐惧痛苦):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克拉丽丝(表情:莫名其妙;心理:茫然):哪个于勒?

菲利普(表情:慌张;心理:极度失望):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

若瑟夫(表情:默念;心理:同情叔叔):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于勒(表情:恭敬;心理:充满感激):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

通过情景模拟训练,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变换语气、语调和神态,激发了自身的想象能力、逻辑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多读书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类型原则

初中语文作文一门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语文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具有重要的意义。然长期以来,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普遍偏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体制影响,也有教师自身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关键的是教学中教师没有把握住课堂提问的相关问题。

一、问题的类型

(一)判断性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主要针对一些基础知识记忆中,学生容易混淆和模糊的知识。其基本形式是“是不是?”“对不对?”判断性的问题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是对是非进行的判断。如教师以问题“《创造学思想录》是法国作家罗吉尔・冯・奥赫的作品,对不对?”来进行提问,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作家罗吉尔・冯・奥赫是美国的,当学生判断出对不对后,要及时给予补充。

(二)描述性问题。这种类型针对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感悟的相关语句的分析理解。一般采用“是什么?怎么样?”的形式来进行提问。描述性的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学生刚学习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分析能力。如在《故乡》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我”回到故乡是看到的景象和心情,学生阅读课文1―5自然段后,以问题“‘我’回故乡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我’的心情怎么样?”“故乡怎么样?”等问题来进行提问。学生在教师问题的指导下,就能根据阅读来进行回答。

(三)分析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的分析,进行逻辑推理,然后去找到问题的答案,是问题中较高层次的提问,对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促进作用。如《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主题,以问题“小说开头菲利普夫妇如此盼望于勒的归来,结局却是千方百计躲开于勒,为什么?”来引导学生。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去分析菲利普夫妇在一开始急切盼望于勒的到来是因为他们认为于勒能给他们带来金钱,而后来“躲于勒”是知道了于勒是穷人,于是就把菲利普夫妇只认金钱不认亲情嘴脸表现了出来。然后又追根溯源来引导学生明白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

(四)发散性问题。此类问题是让学生多角度的来看待一个问题,需要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对同一个问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教师通常以“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想法吗?”来进行提问。发散性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明显作用。同样是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当得到了“金钱关系”的主题外,教师以问题“如果从‘我’对叔叔的态度上来分析,你认为本文的主题还可以怎么说?”“除了这些主题,你还有什么想法?”第一个问题是教师首先为学生设置一个前提(“我”对于勒叔叔的态度),而第二个问题则是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

二、提问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在新课程理念下,在“杜郎口中学模式”的影响下,笔者也主张先学后教,教师首先以一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去进行自学,然后来进行质疑,从而获得知识的构建和技能的达成。如在(《诗经》二首)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以问题:1、什么是《诗经》?2、按配乐曲的性质《诗经》可以分为哪些类别?3、《诗经》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简单举例?来作为课前基础知识的预习目标,目的是为让学生了解《诗经》以及分类,课堂上通过提问、展示的方式来进行。

(二)整体性和个体差异性原则。由于学生个体上客观的存在着差异,但教师面对的是班级这一个整体,问题的设置就要兼顾群体的同时照顾个体,从而保证通过问题让班级整体得到发展,个体也获得成长。这将在下面的循序渐进原则和层次性原则中具体阐述。

(三)循序渐进和启发性原则。即问题设置遵循由简而难的原则,教师问题的设置要从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步向深层次的问题深入,更具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回答,由表及里的进行挖掘。如《变色龙》教学时,教师提问“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善变”。接着问:“善变的明显特点是什么?”回答:“一是变得快,一瞬间对狗的态度变了5次;二是变得蠢,愚蠢的理由和荒唐的逻辑。”教师接着问:“奥楚蔑洛夫‘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宗'是什么呢?”“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最后教师提出什么因素促使“变色龙”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一形象?经过讨论,学生回答出“左右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的因素是将军的威势。作者讽刺的锋芒指向一般灵魂卑劣的‘变色’,而且也指向造成这种社会病态的根源--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

(四)层次性原则。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着教师的问题设置要对学生“区别对待”,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来设置难度不一的问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以判断性和描述性问题为主,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以分析性和发散性问题为主。如在《社戏》第一段的教学中,问题“课文的第一段有一个关键词语,它是全篇的中心主题思想,你能找到吗?”就适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提问,而问题“这个词语又和小说的标题是什么关系?”则适于基础较好学生。

总之,问题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纽带,根据一定的类型、原则和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提问,对促进学生更好掌握文本内容,提高教学效率都有着积极作用。笔者也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积极总结,以期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来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潮:兴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J]

[2]刘爱萍: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J]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7

一、副板书的作用

1.启发性。好的语文副板书就像交给学生的金钥匙,帮助学生去打开所学课文的大门,自己去体验、领悟,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因此,板书内容应当具有启发性,能够促使学生引起联想和想象,加深理解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是在课堂上边讲边写或边讲边画,这样能使板书更有启发性。

2.实用性。副板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如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或者要求学生牢记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彩色粉笔或相关符号予以重点标明,或在副板书的位置进行适当的拓展。例如,在学习《黔之驴》时,在教学完新课后我让学生用成语概括文章。学生纷纷说出“黔驴技穷”“黔驴之技”等成语,我在副板书的位置写下了这些成语,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学生也通过我的副板书学会了成语。

3.简洁性。副板书的语句要力求简明、精炼,在有限的板面上容纳较多的内容,传播更多的信息,争取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复杂的内容。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在“盼于勒”后加了一个省略号,在“见于勒”后加了一个感叹号,在“躲于勒”后加了一个句号。词语与标点符号既概括了小说的情节,也引起了学生注意和思考。

4.生动性。副板书是语文教学中主要的直观教学手段,因而应该灵活而不呆板,力求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引起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活动,增大对学生大脑的刺激,由此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学习热情,促使认知的产生和强化、技能的形成和巩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运用不同色彩粉笔,突出不同形象、内容、情感和信息。一般情况下,教学主体内容用白色,可适当运用红、蓝、黄、绿等彩色粉笔配合标示,加强板书设计的艺术效果,特殊性知识和概括要点可用红色,其他配以黄、蓝、绿等色。

5.互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互动始终是教学的根本要求。不少学生反映,他们更愿意亲近教师的粉笔字板书,因为随着教学的进行随手写下的板书是带有感情的,是具有人性化的,面对教师的当堂板书,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教师在板书的时候,边写边望着学生,用嘴、用眼神以及其他躯体语言同学生进行交流,同时,还进行着思想交流和感情交流。与其说板书是师生教与学的“桥梁”,不如说是“心灵”的桥梁,它沟通的不仅是教与学行为,还沟通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如在分析《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形象时,我让学生根据数学的数轴原理,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通过函数曲线表达出来,并让学生到黑板上来展示,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与学生做了很好的互动。

6.灵活性。副板书的使用相当灵活,可以让教师随时补充一些讲课中临时要板书的内容,因此副板书具有了“补教师讲授不足”的作用。此外,在教学中,训练重点不同,教师本人个性不同,副板书的设计也各不相同,充分体现了副板书的“活”。

二、设计副板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在讲课时,如何设计和运用副板书,设计运用得好不好、巧不巧、妙不妙,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副板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深挖教材,把握重点。副板书是学生掌握教材的凭借,巩固知识的依据。因此,教师的板书设计,应在十分准确地掌握了教材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力求向更深层次奋力挖掘,使认识达到更高的层次。一般说来,应抓住以下两个重点内容:一是能引导学生思路发展的内容,如必要的提示、问题的衔接和核心点等。二是能引起学生产生联想、便于记忆的内容。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8

平凡处有风景,小问题上蕴藏着大智慧。课堂提问同样是一门艺术,是我们收到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法宝,需要我们悉心揣摩。

一、精简设问,有的放矢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有效提问才有价值。我们有时看一节课,表面上很热闹,老师满堂问,学生张口答,看似气氛热烈,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没有开动脑筋,思维火花没有点燃,对教材的理解就不会深入,就不会有自己的心灵体验,更谈不上提高了能力。

我们要杜绝这样的“笨提问”,提问要有的放矢。这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教材,创造性处理和加工教材,对教学的内容做到取舍有度,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还要了解学生,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适中,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在教材和学生空白点处提出感兴趣问题,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不断“碰撞”中闪亮,在思索中获取知识,增长智力,张扬个性。只有精当的提问才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收到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良效。

二、管中窥豹,巧妙设问

提问不仅要精当,还要力求巧妙。巧妙提问,最重要的是找准问题的突破口,看似信手拈来,却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力,收到管中窥豹,一叶知秋的良好效果。

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对学生们来说,理解本文的主题有一定难度,我在上课时就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读完文章后,你觉得作者喜欢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有人说是百草园,因为那是“我的乐园”;有人反驳,因为三味书屋的后花园,同样也有无尽的乐趣,“争鸣”到一定程度,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找出最合理的答案:“我”热爱大自然、喜欢那种没有束缚、没有压抑的生活。巧妙设问,找到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拨动学生的兴趣之弦,才会“投石冲破水中天”,涟漪荡起,满堂生辉。

三、深题浅问,化难为易

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越深越好吗?自然不是。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如果超出他们的智力水平,只能是揠苗助长的结果,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进行“深题浅问”处理。

比如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菲利普夫妇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的“善变”体现在哪里?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盼于勒回来”、“打发于勒出去”、“极度赞美于勒”、“咒骂于勒”“躲避于勒”等;在此基础上,再继续提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很容易地回答:“对金钱的钟爱”,最后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从易到难,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设问,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就容易了。这种深题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四、抛砖引玉,拓展思维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教学导语 抓住“题眼” 注重联系 增添常识 设置悬念 了解背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92-01

那么如何恰当地设计极富魅力的教学导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呢?我认为不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抓住“题眼”,定向学生思维

导语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引语,并非教师传授新课的主要内容。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与窗口,往往能直接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心,因此,所设计的导语要紧紧抓住文题,做到语言简练、概括,并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恰当的问题,尽快使学生的思维定向,迅速进入对所学内容的探求。

如在教学《背影》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教师可抓住文题进行导语设计:“背影”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来来往往有很多人的背影,在我们面前转瞬即逝,丝毫没一点印象,而有一个“背影”在作者的眼里如“雕像”般的“背影”:慈爱与迂执、艰难与努力、困顿与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它意蕴丰富,充满感情、耐人寻味。这是谁的背影?让八年里对他的种种不理解,冰释前嫌,它也成为作者终生难忘的一个定格画面。这就使学生目的性非常明确地阅读课文。

2 注重联系,温故而知新

教材的编排,逻辑性极为严密。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知识的联系,一环紧扣一环。教师在上新课时,要常常运用或联系已学过的知识,甚至要从温故入手,才能自然地导入新课。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按教材前后的逻辑关系,设计出在温故中提出新内容的承上启下导语,自然地引入新课,这样做既能回顾旧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好新知识的信心,提高教学效果,做到“既温故又知新。”

如在教学《变色龙》一文时,因该文的写法与第五册学过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样,都是通过人物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来展现人物性格的。为此,可利用回顾《我的叔叔于勒》来导入新课。先请学生回忆《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是谁?“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什么本质?由此反映了菲利普夫妇的什么性格?接着导入新课:《变色龙》的主人公是谁?(学生回答:奥楚蔑洛夫。)再问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是什么?如何表现出来的?他的性格是通过他对“狗咬人”案件处理的反复无常、变来变去表现出来的。)这样就调动起学生探求奥楚蔑洛夫态度变化的兴趣。

3 增添常识,弥补课内不足

现在的语文课文内容对于未知领域介绍的文章是不够充分的,课文并没有把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充分展示出来,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就必须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其内容完整起来。所以教师在上这类课时先要找出相关知识的介绍,在上新课之前把这些常识告诉给学生,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服务。

如在教学《生物入侵者》一文时,学生对外敌入侵比较熟悉,而没“生物入侵”的概念。先让学生说说对福寿螺和水葫芦的认识,再介绍它们的来历。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20世纪30年代作为生猪饲料引入我国。由于水葫芦繁殖快,易在生长区内形成优势物种,导致其它水生植物的减少甚至消灭,并且会降低光线对水体的穿透能力,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当水葫芦大量繁殖时,就会堵塞河道,阻碍排灌,影响水体流动、航运和城市景观等。专家介绍,水葫芦在原产地有自己的天敌,因此,繁殖不会太快。而我国在引进此物种时,没有考虑到食物链平衡这一点,从而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物入侵者》,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知识。使学生对“生物入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学好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设置悬念,激发求知欲望

讲授新课,教师如能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设计悬念导语,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急于解开谜底的愿望。如在教学《斜塔上的实验》一文时,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不同重量的铅球从相同高度同时落下,哪个铅球先着地?大部分同学因为惯性思维的作用都会回答重的先着地;的回答轻的先着地;的回答同时着地。在听了上述回答之后,我拿出一大一小的两快石头做实验,要同学们认真观察,结果大家都看轻了两快石头是同时落地。由此把学生急于解开谜底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很自然地引入新课,为学生学好《斜塔上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5 了解背景,展示课文中心

许多文章,要学生很好地了解中心,就必须把相应的写作时代背景告诉给学生,学生是否了解时代背景,对学生学好文章,正确理解课文中心至关重要。所以有些文章在教学中要先把时代背景告诉给学生,让他们从中领会主题。

如在讲授《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应先把当时的写作背景介绍一下。紫藤萝瀑布,是新时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写照,作者的心曲正是那时候人们的心声。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10

一、重视质疑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内容在创新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需要教师善于挖掘、设计。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抓疑难点质疑问难呢?那么教师就应巧妙引导循序渐进,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质疑,只有在消其忧,练其胆的宽松学习环境下,授其法才能让学生在乐学、善学、好学中掌握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1、向学生明确质疑的意义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问难是点燃思维的火花,是创造的种子,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例如,经常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勤奋好学,大胆质疑的故事,使学生明白质疑问难的重要意义。

 

(1)对标题进行质疑。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能力。如教《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一开头写菲利普一家极力盼望于勒回来,那么于勒是谁?为什么会盼望他回来?最后有没有回来呢?

 

(2)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在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在教《陋室铭》一文中,我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重点语句“惟吾德馨”,然后理解重点词“德馨”的意思,为什么说陋室的主人“德馨”?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二、利用课文留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科学史上许多事例都证明了这一观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想象力日益见得重要。中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并而有着更广的空间。

1、利用语句的留白。由于作者感情的复杂,或由于环境不允许把话说明,或出于政治因素不能把话清楚明白地说出来,而有意把话嘎然而止,留下空白,这里的留白不是简单的省略,而是深具言外之意。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些留白,让学生深究这些文章的语言环境和人物性格,深挖作者留白的原因,沿着作者的思路、人物感情,去填补空白。这不但可以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当“我”从百草园转去三味书屋时,不禁发出了“idea”的感叹。“idea”凝聚了作者多少的感情?当然,变换了儿童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这就是“我的乐园”百草园和“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百草园”有无限的趣味: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捉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盘子;还有美丽的神话传说;就连比较乏味的冬天同样很有趣味,令人神往。而与之相对的“三味书屋”则是:反复着令人讨厌的礼节;不高兴学生提问题,只要学生死读书的方法;枯燥无味、死气沉沉的生活。这样通过“百草园“的诗情画意与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的强烈对比,就充分表现了文章的中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