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23 18:39:18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篇1

步康宇学校 郑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会认字。(10个)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 正确流畅读文并进行背诵。

3、 规范书写生字:月儿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2正确流畅读文

教学难点:规范书写生字:月 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欣赏歌曲《小小的船》

2、 齐读课题:小小的船

(1)的读法

(2)指导读:小小的

3、 船

(1)见过哪些船?

(2)这些船有什么共同点?

二、初读文

同学们见过这么多的船,那我们课文中小小的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一)读文:

1、 自读

2、 指名读

3、 听范读再次练读

4、 齐读

(二)读词:

出示会认字,开火车连读。

PPT出示叠词。

齐读 指名读

指导读叠词(借住动作读)

边读边连线。

(三)将词语带回原文,再次读文。

三、细读文本

1、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看诗歌一共有几句话?

指名读

男女生分读。

师生共读

2、现在,同学们知道小小的船是什么了吗?是我们划的船吗?

预设:月亮

出示:满月 半月弯月

为什么小小的船是月儿呢?月儿和船哪里一样呢?

PPT出示对比图,找出相同点。

找出文中对应的句子,美读。

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小小的船就是月儿啊,她是一只月亮船啊!月儿和小船真像啊!再齐读。

3 、让我们和小姑娘一起坐上弯弯的月亮船,去看看美丽浩瀚的夜空吧!

指名读第二句。

问:坐上了月亮船看到了什么?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

问:除了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还有还有其他的吗?没有看到我们叫什么?

讲解“只看见”

出示图片猜字: 看

讲解看字的由来。

5、 再读文。

四、学习生字

写字前活动

1、 学习:月

观察

新笔画:横折钩

强调:书写注意事项

生描红练写。

2、 学习:儿

观察

竖弯钩的占格位置及写法。

生描红练写

五、作业

和爸爸妈妈一起背诵《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篇2

【案例简述】

我在进行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时,在拓展思维环节举出了下面这样一个例题,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很有感想:……例题:在一个双休日,某公司决定组织48名员工到附近一水上公园坐船游园,公司先派一个人去了解船只的租金情况,这个人看到的租金价格如下表所示:租金:大船5元(限5人)、小船3元(限3人),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的租船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严禁超载)…… 师:谁能公布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都在紧张的思考中)(突然间,我发现一名平时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这次第一个举起了手,很惊奇,便马上让他发言了。也有了我思想上的一次飞跃。)生:我认为可以租大船,可以租小船,也可以大船和小船合租!(这时,教室里哄堂大笑,这位学生顿时有些难堪,想坐下去,我赶紧制止。) 师:很好!你为他们设计了三种方案。那你能不能再具体为他们计算出租金呢?生(一下子来劲了):如果租大船,则需要船只数为48/5=9.6只,因为不能超载,所以租大船需10只,则所付租金要3×10=30元。如果租小船,则需要船只数为48/3=16只,则所付租金要16×2=32元。如果既租大船又租小船……(说到这里,该生卡了壳)(我边认真听,边将他的方案结论板书在黑板上,看见卡了壳,便赶紧答上话)师:刚才×××同学真的不错,不但一下子设计了三种方案,还差不多完成了全部租金的计算,我和全班同学都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要有勇气展示自己,你今天的表现就非常非常地出色,你今后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好,下面我就让我们一同把剩下的一种方案的租金来完成吧。(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中得出): 设租用X只大船,Y只小船,所付租金为A元。则:5X+3Y=48A=3X+2Y,得到:A=1/3X+32,因为:0

【案例分析】

从这一个学生的举手发言到说得头头是道的“意外”中,让教师明白了:学生需要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间,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民主的氛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使“学困生”也能产生发言的欲望,也能对问题畅所欲言,教师还应能及时捕捉到这一闪光点,给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全部积极参与教学,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现代课程理念:活动、民主、自由。

1.民主是现代课程中的重要理念。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程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没有主动参与,只有被动接受,就没有民主可言。相反,如果没有民主,学生的参与就不是主动性参与,而是被动的、消极的参与。在课程进行中,教师应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人际关系氛围。尊重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做到平等,学生才会感到安全,才不会出现有的学生被冷落,被讽刺,甚至被耻笑的现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工程材料;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船舶与海洋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06-03

船舶制造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工程建设是发展我国海洋开发战略的基础之一,船舶与海洋工程是对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主要关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设计建造和水上交通运输。

工程材料课程是开设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二下学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连接机械制图、船舶设计原理等基础课程学习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桥梁。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船舶与海洋工程常用工程材料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使用性能、钢的热处理工艺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为后续课程教学及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奠定基础,为将来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提供有关正确选材、合理用材的必要理论指导和实际帮助。

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所有课程中,工程材料为唯一的一门专门全面论述材料的课程,在课程框架设计上以“成分、工艺―组织结构―性能”间的关系为主线,加强材料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相互糅合。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材料学基础、材料成形方法及工艺、常用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介绍、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构件的失效分析及相关材料的选用等四大部分,需要理解金属、陶瓷、高分子和复合材料四大类常用工程材料的“成分与工艺―微观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课程概念,专业术语、名词繁多,且内容庞杂,加之有些微观结构十分抽象,导致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理解,难记忆,学习困难,抓不住重点,提不起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这门课时,勉强能跟上,后期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应付,导致学生学习已有知识点能力强,但很难在课程学习完毕后,将所学具体知识融会贯通,构建该门课程乃至整个学科的整体学习和研究思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严重不足,更难进一步创新。如此学习模式与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突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的基本理念大相径庭。因此,如何增强船舶与海洋专业工程材料课程的授课效果成为每位该课程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很多任课教师都对非材料专业的工程材料相关课程进行了研究,黑龙江大学的赵霞等提出,在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来提高授课质量[1];贵州师范大学的陈昌礼提出可“以研促教”来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授课质量[2];河南理工大学的张建新结合案例将抽象理论具体化,运用实例来激发专业激情[3];成都大学宋慧瑾等从绪论课、学科前沿、实践过程各方面总结了提高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授课质量的途径。[4]

针对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工程材料课程的设置目标,以及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在工程材料课程中同时应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在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处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具体实施及最终评价。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学生可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以及其中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5]项目教学法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特点可归结为: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其中,目标指向具有多重性,且可控性好。

任务驱动教学法相对项目教学法更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教学任务,具体内容的教学以任务驱动而进行。[6]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具体实例为先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相关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工程材料教学过程中各有利弊。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学历教育中,对于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来说,要独立完成一个教学项目较难,仅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挫败感。如果教师能将“项目”分解成相对简单的“任务”,并在讲授相关内容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则整个项目相对更容易完成。根据上述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设计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的基本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实施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过程图

二、项目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实例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从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出发,阐明材料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四大类船舶与海洋工程常用工程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加工工艺―微观组织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介绍常用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及其应用方面的基本知R。由于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背景,与工程应用联系紧密,在学习热处理、合金钢、有色金属、合理选材和塑性成形相关章节时实施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教学设计内容包括设计教学项目、将项目分解成相关的任务、分组实施、课堂任务的完成和点评、总结所有任务及引导项目方案设计、项目方案的整体设计和实施、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学生补充完善报告、教师评分及反馈9个方面。

1.设计不同的教学项目。项目是项目教学的起点,决定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成败。在设计项目之前要明确具体的项目教学目的,制订具体且详细的教学计划,精心设计项目,仔细分析项目材料,提出思考题,选择合适的参考文献。在设计项目时可选用具有专业代表性的项目,也可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学科研究热点和难点相关的项目。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工程材料课程学习过程中,以船舶中常用的船板、传动轴、齿轮、弹簧、艉轴、发动机活塞、螺旋桨等零部件作为教学项目,根据这些零部件的服役情况及背景条件,选定合适的材料,制订相关的制作工艺路线,并利用金工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组建的实践俱乐部制作出具体零部件,并验证零部件的使用性能。

2.将项目分解成不同的任务。对于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来说,要完成相关零部件的制作较难,且所需时间较长。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工程材料课程的知识点,将每个项目都分解成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包括零部件的选材、热处理工艺的制订、成形工艺的制订等,以便于学生在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时完成不同的任务。通过不同任务的完成,逐步完成整个项目,从而减少整个项目的难度。

3.分组实施。根据学生人数和平时课堂表现,按自愿与教师制订相结合的原则确定4-5个组长,组长自己组合6-8个学生成一个学习小组,再确定各自组内人员的任务和分工。留给学生2周左右的准备时间,在这期间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充分思考和讨论,集思广益,熟悉所选项目中相关零部件的服役情况及背景条件。多数小组能根据项目中相关零部件的服役情况和背景条件反推出零部件的性能要求,从而对基本选材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课堂任务的完成和点评。例如在学习合金钢部分相关知识点之前,给各小组布置各项目中的选材任务。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活泼,参与度非常高,会将所学的知识点带入自己小组的任务中,采用对号入座的方法为自己小组的零部件选材。除了发动机活塞和螺旋桨的选材没有确定外,其他小组都提出了本项目中的选材,并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确定了项目中的选材。选发动机活塞和螺旋桨的小组也通过排除法确定了合金钢不适合自己小组的项目,从而更期待学习有色金属相关知识,其他小组也对有色金属的基本特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整个合金钢部分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效果良好。此外,在热处理、热加工和有色金属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各小组制订项目相关的热处理方案和成形方案。

5.总结所有任务及引导项目方案设计。完成上述各任务并学习完相关知识点后,教师对所有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梳理所有相关知识点,同时介绍学习资源,引导项目方案设计。此外,还可根据项目中的重难点,留一些思考题给学生,如针对零部件服役过程中的失效原因分析,考虑如何全方位完善零部件的生产加工工艺。通过该思考题,学生也可进一步强化合理选材、正确用材的观念。

6.项目方案的整体设计和实施。在各项任务完成后,进入整个项目教学的重难点环节,即项目方案的整体设计和实施。这一环节主要由学生完成。各小组可将整个项目方案设计和实施的不同阶段交给不同的学生具体负责。每个阶段的方案设计完成后,经由整个小组内的学生共同讨论确定。然后再依托学校的金工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组建的实践俱乐部,由整个小组内学生协同完成项目中零部件的生产制备,同时设计相关实验,检验所制备的零部件的使用性能。

7.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安排专门的学时对各小组完成的项目进行课堂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可对报告内容提出质疑,并要求汇报小组的成员回答。集中讨论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充当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此集中讨论过程也是深化学生对项目理解程度的过程。通过集中讨论及教师的引导,学生明确了一般船用零部件乃至所有零部件的制备都包括选材、下料、预备热处理、粗加工、最终热处理、精加工这几个基本步骤。具体零部件的制备根据材质和初始微观组织的不同,各步骤有所添加和减少,且各零部件服役过程中的失效分析和性能改善也可从以上步骤着手。

8.学生补充完善报告。根据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情况,各小组完成项目的书面报告并提交任课教师。通过书面报告的完善,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更牢固,对船体各零部件加工、使用及用后的失效分析都有了更深的认识,且有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9.教师评分及反馈。综合考虑各小组的方案设计、实施情况和所提交的书面报告,教师对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并反馈给学生。

三、结束语

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工程材料的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塑性成形、热处理、合金钢、有色金属和合理选材相关知识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利用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探究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仅掌握了工程材料课程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工程实践。这样为后续课程教学及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将来从事船体工程结构、船舶动力及船体机械零件等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提供有关正确选材、合理用材的必要理论指导和实际帮助。此外,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推广到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 参 考 文 献 ]

[1] 赵霞,王永东,党振乾,等. 应用型本科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3(4):23-24.

[2] 陈昌礼.“以研促教”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64-67.

[3] 张建新.《材料科学基础》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科技信息,2009(21):506.

[4] 宋慧瑾,鄢,李玫,等.《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探析[J].广州化工,2015(43):153-154.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篇4

    在制订实践教学环节中,强调课程项目实践环节设置结合船舶制造工程实际进行,例如根据现在船厂实际制造船舶实际工序的放样、切割、机加工、装配、焊接、检验等子工程项目。构建面向船舶工程专业人才的理论教学体系“2+1”高职船舶工程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最突出的特点是培养的毕业生具有更强的船舶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因此,现代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传统高职船舶工程技术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多方面的区别。传统高职船舶工程技术的课程设置是以传授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为主,课程结构由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技术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践课等五部分组成,是先设置专业理论课程然后再设置专业实践课程的课题体系;“2+1”高职船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则是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能力为核心,通过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能力的界定,强化六个学期的实训项目,再综合分析六个学期的实训项目所涉及到的船舶工程相关专业知识,进而设置具体学期的对应课程。因此,现代高职船舶工程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的设计,是先设计船舶工程实践课程,然后再确定船舶工程技术理论课程的专业体系。“2+1”高职船舶工程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主线是“船舶工程专业技能的培养方案”,通过与船舶行业资深专家共同分析确定“船舶图纸设计”与“船舶建造工艺”两根支柱;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船舶结构与制图、船舶CAD、船舶原理、船舶设计基础等课程为“船舶图纸设计”服务;船舶材料与焊接工艺、船舶CAM、船舶建造与修理工艺、造船生产设计、船舶检验等课程为“船舶建造工艺”服务。上述课程结构构成了现代高职船舶工程专业人才知识层面、技能层面、专业素质要求专业知识架构的基本支柱;船舶设计、船舶建造和船舶检验是高职船舶工程技术三个基本模块;而数理、人文社科、计算机和外语是四块不可或缺的基石[1]。“2+1”高职船舶工程学生在前两年通过船舶工程技术理论学习、实验实训环节锻炼,已经具备一定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素养,为让船舶工程专业学生进一步达到从船舶图纸设计到船舶建造的有机衔接,最终达到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还需要在船舶设计公司、船厂、船舶建造监理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轮换实习,以及顶岗实习毕业答辩。构建面向船舶工程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2+1”现代高职船舶工程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校内的实践教学架构可以划分为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基础实验、专业课程项目实训、创新实训4个层次。

    专业认识实习包括到大中小型船厂参观,真实体会船体分段制造和船体整体制造的含义,例如我们专业老师组织10级船舶班学生到大型船舶制造企业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参观放样车间、成形加工车间、分段装配工位、58000DWT散货船从船台下水等认识实习,此外我们教师还组织学生到相对较小的造船企业例如泰州江北船厂参观600DWT船体整体制造、船舶舾装、船舶检验等认识实习。其目的是,通过认识实习使得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专业所要求的技能有了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专业基础实验主要包括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船舶原理实验、船舶设计基础等实验。主要针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高职船舶工程专业人才基本的船舶工程意识和船舶工程专业基础实践技能。专业课程项目实训主要包括船舶制图大作业、船舶钳工实训、船舶焊工实训、船舶放样实训、船舶装配实训、船舶焊缝无损检测实训等。主要针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及必须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具体船型的设计、放样、成形加工、装配、检验的顶岗技能。创新实训主要包括课外创新训练项目、学术讲座、SPD职业技能证书和江苏省船舶焊接竞赛等,在前面3个实践训练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以拓宽专业知识面及综合技能,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2,3]。构建面向船舶工程专业人才的渗透教育体系针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特点,以“爱生如子”的情怀,践行“大爱育人”的理念,培养学生成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性高端技能型船舶工程专业人才,还需要进一步做好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等方面的渗透教育,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如图2所示。“2+1”高职船舶工程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渗透教育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思想道德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艰苦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振兴船舶制造工业服务的思想;2)身心素质:具有健全的体魄、积极向上的心态,有不怕困难、意志坚定、勇于拼搏的精神,有胜任生产一线工作的心理准备;3)人文素质:关爱社会,关心他人,讲科学、讲文明、树新风,知荣辱、讲诚信;4)职业素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有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拥有造船人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专业思想道德渗透教育是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渗透教育,想要打造“2+1”高职船舶工程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很难达到专业培养方向所期望的理想要求的,所以要抓好思想渗透素质教育,使得学生职业素质达到船舶企业要求,为学生未来就业和个人发展夯实基础。

    校企强强联合造就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

    船舶工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对于船舶工程专业教师而言,以具有高学历和在船舶制造维修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专任教师为主,即职称要求专业教师具有企业高级工程师和副教授及以上要求。同时,高职学院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师的职称聘任、年度考核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对于没有企业经历的专业教师也应制定教师个人培养方案,并且实行教师企业顶岗轮换工位制度,形成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进而推动专业教师乃至整个专业群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校外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要求及其考核方面侧重点不同;校外兼职教师以船厂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为主。按照学校的规定给校外兼职教师核算和足额发放课时津贴,使得他们对学校的高职船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所付出的贡献得到体现,并且定期邀请船舶制造企业资深专家来校做学术讲座。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66-02

苏教版第十一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重点教学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例2重点教学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教学实践表明,如此编排教材欠妥当,大致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替换”“假设”难分清

替换的策略从本质上看就是假设。例1中的“6个小杯和1个大杯”是实际存在的物品,将“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或将“6个小杯”替换成“2个大杯”其本身就是假设。例2中也有替换,而且还是难点。从解题思路上看,先“假设全都是大船”然后发现座位有多余,进而想到将大船换成小船。大船小船的替换所带来的数量关系的变化是例2的关键环节,也是难点。

二、例1重任难承担

例1的教学,学生对替换策略以及对替换后的数量关系都不难理解,问题是,学了例1后大部分学生很难完成例1随后的“练一练”,学生对大盒小盒替换后数量关系的理解有困难,而例1对这一难点的突破帮助不大。教材编写者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在例1随后的“练一练”中作了详细的大盒小盒替换图解,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7个全都是小盒,一共可以装多少个球?”

三、例2目标难达成

为了方便学生分析假设后数量关系发生的变化,为了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清晰,教材选用了以前学过的画图和列表的策略。就例2而言,画图的策略其实比较繁,它或许能让学生画出结果,但无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这个策略并不实用。列表的策略其实比较难,首先让学生想出表中那几个栏目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教材“巧妙”选用了“假设大船和小船各一半”的情况,结果刚好“少了2人”,学生还比较容易想到调整的办法,如果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其他情况呢?教材的这种“巧妙”过于强求,脱离了学生的思维实际。

例2对大船小船替换后数量关系变化的表述缺少一个固定明晰的视角。如“多坐8人”“少了2人”的表述,容易让人有“船在变,人数也在变”的错觉。结果导致变数太多,让人眼花缭乱,思路难以清晰。

所以例2随后的“练一练”第1题仍需帮助学生列出画图计算的详细步骤,第2题仍需帮助学生列表并在表中列举两种具体假设的方法,引导学生解题。

纵观全册教材,在例题随后的“练一练”中作如此详细的引导是不多见的,这是否说明教材编写者也感觉到了例1的无力与例2的无奈呢?

替换和假设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是相应相生、很难分割的。教材将它们放在两个例题中教学,必然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忽略了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那种“默契”,那种“协作”的力量。

教学本单元,笔者作了大胆尝试,整体把握单元,分以下两个层次展开教学,效果显著。

一、把握问题本质,建立解题模型

这个层次的教学主要以例1随后的“练一练”为例,通过逐步引导,建立解这类问题的模型。

本单元连同例题和“你知道吗”中的问题,一共给学生提供了10道题目,这些题从本质上看都是“把一些物体分装在两种不同的容器中”这个特定的问题。“容器不同”是这类题的重要特征,要让学生懂得“容器不统一”给解题带来了困难。解题第一步要先让学生明确“不同的容器”;第二步统一“容器”是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用假设法统一“容器”是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容器”的统一是通过“假设”来实现的,这必然会带来数量关系的变化,统一“容器”后必须关注数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要结合题意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变化,并提出相关的问题,从而逐步解决问题。

运用模型解例2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统一“容器”后,船变了,座位数也随之变化。以“船变座位数变”为统一的视角,靠船下篙,顺理成章,使思路更清晰,也更有利于学生不断发现问题。首先根据“假设10只都是大船”,发现“10只大船共有多少个座位”的问题,再结合题意发现“多出了多少个座位”的问题,进而逐步发现“怎样才能座位无多余”“怎样换”的问题。回答“怎样换”这个问题是个难点,也比较抽象。先引导学生退到“一只大船换成一只小船,就少了2个座位”这个简单的情况,进而再提出“要少8个座位,几只大船换小船呢”这个问题。真可谓“一问接一问,问中产生问”。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是分析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是自己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这道题,还可以“假设10只都是小船”,进而发现座位不够,需要小船换大船。不同的假设会产生出新的、不同的情境,这将使问题更具有挑战性,更具有新意。可见,运用以上模型解这类题,虽然解题步骤程式化,但恰恰能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能给学生更多的发现问题的机会。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篇6

课题:

23

纸船和风筝

主备教师:田伟鸿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关于友谊,关于宽容,关于仁爱的童话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故事中的小熊和松鼠并不因为曾经的矛盾而放弃对彼此的爱,这是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这个故事想要告诉同学们,对待朋友要善良有爱,有一个宽容之心学会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学情分析:

童话故事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而乐于结交好朋友更是小学生所共有特征,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于课文所提供的故事情节没有太大的陌生感,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读中自主感悟,通过合作、探究,教师只在学生理解出现困难是做适度点拨引导。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复习生字词,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分同音字“漂”与“飘”的用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写话卡”写话,送出自己的祝福。

2.过程方法目标:以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创设情境,换位体验,补白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延伸到学生的自身情感,引导学生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

对课文内在人文因素的把握,即: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幸福、失落、痛苦、喜悦,从而体会友情的珍贵。

教学难点:

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体会小熊和小松鼠获得友谊、失去友谊、重获友谊“三个阶段”的幸福、失落、痛苦、喜悦,从而体会友情的珍贵。

教学和学法: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主要环节及时间分配:

复习巩固,回顾课文(5分钟)——读悟交融感悟友情(25分钟)——总结拓展,放飞情感(8分钟)——布置作业(2分钟)

教学过程(设问或活动):

第一板块:复习巩固,回顾课文

1.学生巩固复习字词。

小溪山脚屋顶门口(本组为文中难读词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松果草莓扎风筝折纸船(本组为文中关键词语,指导学生运用说话)

祝你快乐祝你幸福(有感情朗读,师生互动送祝福)

2.创设情境,回顾梳理。

出示图画,教师描述:看,这儿有一座大山,小松鼠和小熊的家住在哪儿呢?。

引导学生上台贴图,根据板书和图画复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松鼠和小熊离得很远很远,他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呢?

(2)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的2.-6.自然段,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板书贴画:纸船和风筝)

[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板画的出示,教师的语言渲染,构建了一个引力强劲的磁场,抓住了学生的心,轻轻松松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

第二板块:读悟交融感悟友情

建立友谊(合作学习)

1.出示纸船实物,指导学生大声地读、轻轻地读、甜甜地读纸条上的祝福。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熊的动作和神态,联系生活理解“乐坏了”,体会小熊喜悦兴奋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4.想象补白:小熊现在又会想些什么呢?小松鼠收到礼物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

5.纸船和风筝给它们带来了多少快乐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2.~6.自然段吧,一起去分享这份快乐。

6.区分“漂”和“飘”。

请同学把词卡“漂啊漂”,“飘啊飘”分别贴在纸船和风筝的旁边。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形声字的特点,并用红粉笔标出“飘”和“漂”的偏旁。

[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辨生字,“纸船漂啊漂,顺水而漂”“风筝飘啊飘,随风飘荡。”教师并用红笔标出不同的偏旁,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规律有所感悟,产生继续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与强烈愿望。]

维护友谊(合作学习)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给他们带来了多少欢乐啊!(课件播放音乐)可是,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快乐之中的时候,却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摘掉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摘掉纸船)

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和好朋友吵完架后的内心感受。

2.情境对话,感悟吵架过后小熊和小松鼠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

师佩带头饰,扮演小鸟,去问候小熊和小松鼠。

小熊你好,你今天怎么看起来垂头丧气的啊?

预设:你怎么还在扎风筝啊?

为什么不把风筝放出去,而把它挂在高高的树枝上呢?

小松鼠你好,你现在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你准备怎么做呢?

修补情感裂缝

1.老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1.0-1.1.自然段,感悟松鼠和小熊修补情感裂缝的独特方式。

A

小松鼠看看空荡荡的天空,感到孤独极了,过了几天…(引读第1.0自然段)多么感人的一句话啊!(动画出示: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重点指导朗读。

B

收到纸船的小熊马上放了一只风筝,风筝飘呀飘…(引读第1.1.自然段)

2.风筝又飘起来了,纸船也飘起来了,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啊,(再次粘贴纸船和风筝的图片)生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交际“场”,在这样的“场”中,学生的情绪被调动,思维状态被启动,充分体验松鼠和小熊吵架后的内心的伤感和孤独,从而使学生与文本融入一体,产生共鸣。]

第三板块:总结拓展,放飞情感

1.联系生活学习“福”字。

对于“福”这个字,小朋友一定不陌生,你在哪儿见过“福”这个字的?

(多媒体出示)这个“福”怎么是倒的呢?联系“福”字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2.指导书写词语“祝福”,小组交流评议。

3.小熊和小松鼠又回到了原来幸福和快乐的时光,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4.练习写话。

小朋友,你想把祝福送给谁,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按要求在祝福卡上写话。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轻松练。

2.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小伙伴们听。

[本环节挖掘文本的人文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这样,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在实际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友谊所带来的快乐,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

练习设计:

课堂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最想跟你的好朋友说点什么呢?跟同学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23

纸船和风筝

松鼠

小熊

友谊

(情感建立)

吵架

(情感维护)

和好

(情感修补)

作业设计:

1.完成同步轻松练。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反馈小结: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篇7

1 因势利导,点燃创造火花

学生在教学演示实验中观察到当气体从气球口冲出时,气球就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当水从悬挂着的塑料瓶中沿顺时针方向喷出时,瓶子就逆时针方向转个不停,在此基础上,也认识到冲天炮、火箭发射升空都是利用了反冲原理。学生感受到了反冲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时笔者不失时机地提出:“我们能不能应用反冲原理,开展一次科技活动,进行一次制作比赛呢?”学生的创造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了自己的设想,如:“气球动力车”、“冲天炮动力车”、“喷气动力船”等。笔者一方面肯定了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另一方面让学生讨论,找出最佳方案。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气球里的气很快放完,车、船就跑不远”、“冲天炮只能用一次,释放时间短,而且比较危险”、“怎样才能长久地提供动力使车、船跑得远一些呢?”一个学生说:“那只有不停地喷气才行!”“说得对!关键是要气不断地往外喷,且坚持一段时间。那怎么样才能实现呢?”学生又展开了激烈地讨论。一会儿,有学生说:“我有办法了,我可以在车船上绑上气筒,不停地打气。”还有一个学生说:“可以找一个玻璃瓶或者铁瓶子绑在车、船上,把燃料装在里面烧,让烟喷出来。”立马有学生反对说:“那会爆炸的,不安全!”。还有个学生说:“我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在车、船上烧水,让水蒸气源源不断喷出,不就行了吗?”听完这位学生的想法,全班学生一个个茅塞顿开,都为这个方案叫好。笔者表扬了学生肯动脑筋,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制作以蒸汽为动力的车和船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最后大家觉得制作蒸汽船可行,原因是船体材料易得,制作简单、安全。随后笔者对制作活动进行了布置。

(1)活动内容:个人或几人一组制作蒸汽船,并进行航行比赛。

(2)活动要求:制作材料、工具自备,自行设计制作,要求航速较快、航程较远。

(3)活动形式与活动时量: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行设计制作,时间为45 min;第二阶段以船为单位进行航行比赛,时间为45 min。

2 发挥潜能,创新源于实践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创造空间。所以,制作前笔者只对学生提出了几个明确要求:一是船的运动必须利用反冲原理;二是船要牢固、航行稳定、航速较快、航程较远;三是注意安全。

制作开始,桌上摆满了学生自己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和工具:泡沫塑料、三合板、易拉罐、鸡蛋、药瓶、铁丝、钳子、锥子、注射器……有的学生把泡沫塑料进行切割制作船身,在船身的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表现出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在工具的使用上得心应手,很快就切割成了像模像样的船身;而有的学生则拿着刀子不知如何下手,显然是平时缺乏锻炼,对于这些学生,就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蒸汽罐是蒸汽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学生在制作中表现出了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很多组都想到了使用易拉罐的办法,有的小组把没有打开的易拉罐用锥子在罐底钻孔,倒出饮料就做成了。笔者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把易拉罐直接打开呢?”“那样肯定不行!洞太大了!”一个学生回答道。另一个学生说:“我看洞大洞小都可以。”两个学生争了起来,笔者说你们都按自己的设想来做,等比赛后就会见分晓了。两个小组学生在鸡蛋上钻孔,原来他们准备用鸡蛋壳来做蒸汽罐。笔者问他们怎么想到的,他们说是在电视里看到的。孔打好后,可是里面的蛋液怎么也倒不出来。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最后用吸管吸出了里面的蛋液。加热部分的选材也是五花八门,有用半截易拉罐的、有用铁盒的、有用金属小杯的。用铁丝制作蒸汽罐的支架也颇费周折,一是要考虑船体及蒸气罐的稳固;二是要考虑船只高度,反反复复做几次才能确定。组装也很有学问,同学们也在动脑筋,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觉得支架安装应该靠后一些,这样以来船后面重,前面可以向上跷起一点,可以减小水的阻力。”对这个问题笔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答案。

经过学生的努力,一件一件设计新颖独特的蒸汽船在他们的手中诞生了。单喷船、双喷船,更有一艘巧妙地利用喷气和电力双动力船。学生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盼望着在比赛中一较高下。

3 展示成果,分享成功喜悦

科技活动的第2阶段就是成果展示,并进行航行比赛。让学生从各个作品的新颖性、独创性、以及外观、效果等方面进行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展示自己作品的独特地方,吸取别人作品的长处,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笔者还特邀了学校几位领导和教师作为评委,制定了评分标准,评委按设计造型、航行稳定性、航速航程等内容进行综合打分。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比赛将在事先用塑料薄膜和砖在教室里搭建的1个长1.5 m、宽5 m的大水池中进行。第1个下水的是一艘单喷船,点火后,学生个个瞪大眼睛盯着,一会儿,从易拉罐尾部的小孔里喷出白气,船慢慢向前移动,后来气流越喷越大,航速也越来越快。有一艘双喷船,点火后不久,就看见并排的两个易拉罐尾部小孔同时喷出两股白气,可以说是动力强劲,没想到最后船偏离航道,结果输给了与之比赛的单喷船,真是出乎大家的意料。这无意中也给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需要大家来思考解决。还有一艘是单喷船,点火后,看起来一切正常,不断有气从孔中冒出,可船就是不动,急得制作者直跺脚,大家都明白了是什么原因,喷口太大,喷出来的气没有动力。

有一艘蛋壳船,别看它小,但它跑得很快,赢得了阵阵喝彩。还有一艘小船点火后半天不喷气,大家都正觉得纳闷时,突然从喷气孔中弹出一个小纸团,气体也急速喷出,船突然快速向前猛冲。原来制作者为了增大喷出时的瞬间气压,事先用纸团堵住了喷气孔。那艘双动力船格外抢眼,除了从蒸汽罐中向外喷气外,还有安装在船尾的螺旋桨也飞速转动,池中的水被掀出层层波浪,航速更是惊人,迅速冲到了最前面,让大家惊奇不已,把比赛推向了高潮。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 绿色造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绿色船舶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043-02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之一的船舶产业,必须响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求,积极开发新技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促进船舶从建造到营运、拆解整个寿命周期绿色环保。“绿色造船”是船舶产业的发展方向。

高等职业院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全面发展的面向各修、造船厂具备构件加工、船体装配、船体焊接、造船生产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是船舶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后备军和主力军。因此,必须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他们成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践行者。

1 绿色造船

“绿色造船”是船舶工业的发展方向,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绿色船舶技术:绿色船舶应符合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应用涉及船舶的设计、能耗、污染物排放、资源消耗等。二是船舶的绿色建造:船舶的绿色建造是针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这个过程中包括船舶的设计、制造、使用过程以及报废处理。在整个生命周期,对于资源的消耗少,对环境的影响小,并且能够使得船舶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高,最终使得企业和自然环境双赢。

2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绿色造船理念的培养同样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对绿色造船的了解、认识,到对绿色造船技术的学习和设计运用,以及对绿色造船工具的运用,最后绿色造船的实践学习和知识扩充了解,等等。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专业教育方式,把一个系统、全面的绿色造船体系渐进式地融入教学中,对原课程教学进行改善,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和延伸,鼓励专项研究和综合运用。

把对学生“绿色造船”技术培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逐次递进,即绿色船舶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阶段、绿色船舶技术技能的训练阶段、专业工程实践应用阶段,形成基本技能训练、绿色船舶设计、专业工程实践的三个环节。

基本理论、方法框架的建立 绿色船舶初步认知阶段,前期重点学习建筑设计基础知识,初步了解绿色船舶基本内容,具体做法是增设绿色船舶技术课程。绿色船舶技术主要考虑能效规则,进行新能源的应用:首先是动力技术方面,主要包括低排放燃烧高效率柴油机、全面试验船上燃料电池,还致力于研究利用风能、太阳能、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船舶提供动力技术;其次是减阻技术,主要采用线型优化设计、整流装置以及气膜减阻等;最后是减排技术,主要是SOx、COx、NOx洗涤塔设计研究。

在原来的专业核心课程中增加船舶绿色建造内容,船舶的绿色建造应包括绿色船舶设计、绿色制造和绿色建造模式及管理方法三个部分。绿色船舶设计技术是指在船舶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船舶的后续制造过程,即要面向整个生命周期过程,进行相关绿色设计,使得在后续的相关过程中可以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从而达到绿色性的要求。绿色船舶设计是在保证船舶原有的功能,不影响使用寿命的前提下,考虑在船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包括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循环利用的一种科学而环保的设计。

船舶产品的绿色制造,主要包括船舶的工艺规划、加工制造及装配等环节。优化船舶在制造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即废气、废液、废物的排放,或通过“三废”处理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绿色管理包括对合理造船工艺流程的不断完善管理、针对船舶工业生产特点的船舶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化造船模式管理等。

绿色船舶技术技能的训练阶段 现代造船模式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焊接技术。在船体建造中,船体建造总工时的30%~40%是焊接工时,船体建造总成本的30%~50%是焊接成本。评价造船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船舶焊接质量,影响造船产量与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焊接生产效率,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会焊接操作,在焊接专项技能实训中培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在板对接手工电弧焊实训项目中,具体教学过程是布置任务学生思考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拟操作实践检验。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学生思考实训项目的环保问题,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中也要注意环保,在学生的操作实践中将环保问题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实训要让学生充分考虑环境污染、焊接能源消耗、焊接质量等问题。其中,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焊接有害气体、烟雾和粉尘污染、弧光辐射、电磁污染、噪声污染等;焊接能源消耗指的是电能有效利用率问题;焊接质量主要考虑产生缺陷,如裂缝、气孔、未渗透、焊缝尺寸不合格等。在焊接技能实训中强化绿色造船意识。

专业工程实践 船舶建造过程流程:生产设计相关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板和型材的加工分段装焊总段组装船体合拢下水码头栖装试验交船。在校内进行的专业工程实践是选取33 500吨散货船环形分段装焊,具体实训流程如下:

1)熟悉分段结构图纸、套料图纸及另件明细表,掌握零件切割、加工流程;

2)根据零件编码确定零件需要的加工设备以及加工方式;加工设备包括大型三辊卷板(压)机、单臂液压机、小型三辊弯板机、门式油压机、肋骨冷弯机等;加工方式包括面板加工、折边肘板加工、型材弯曲加工、板材折边加工、板材弯曲加工等;

3)根据套料切割图纸中的零件号在切割完零件上标记零件编码、组装方向(如TOP FWD PORT STB’D)、EXCESS(余量)、加工符号(如折边F、压弯B等);

4)切割完成零件进入BUFFER区,能根据套料版图零件编码、流向和加工信息进行配送至不同的组立工位(即零件托盘流向信息);

5)能根据零件加工图纸及样板(TEMPLATE)、样箱图对复杂零件进行成型加工;

6)根据分段施工图进行小组立、中组立装配并检验;

7)根据施工工艺完成33 500吨散货船环形分段装焊。

在实训中从环境协调性因素、经济合理性因素、技术先进性因素三方面进行绿色建造技能的培养。首先,环境协调性因素考虑能源类型、能源利用率、能源消耗弹性系数,材料的利用率、设备配置,“三废”的排放,工作强度劳动定员、事故率、职业病、工作环境防尘防毒。其次,经济合理性因素考虑材料利用率、能源利用率、装焊场地及分段堆场的配置、焊接设备及起运设备配置、人工成本、环境成本。最后,技术先进性因素考虑技术水平、测量与精度控制、生产方式、管理水平。

3 结束语

绿色船舶是将绿色理念中融入在船舶设计、制造、管理活动中,在保证船舶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技术。它不仅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更多的是创造社会效益。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更应该将绿色造船融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潜移默化中培养具有绿色、低碳意识和能力的生产者、管理者。

参考文献

[1]鲁大鹏.船舶建造过程绿色度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09.

[2]赵远哲.低碳时代呼唤“绿色船舶”[J].中国海事,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篇9

(一)了解兴化劳动号子的相关音乐文化知识。

(二)通过欣赏和演唱《山伯思想祝英台》、《小小渔船两头翘》《春耕》等号子,体验和分析兴化劳动号子的特点。

(三)通过对兴化劳动号子的体验和学习,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和分析兴化劳动号子的特色。

三、教学难点

分析兴化劳动号子中不同号子的风格特点、形成原因和文化背景。

四、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花朵,有潺潺的流水,还有美妙的歌声。同学们,让我们出发吧!

播放视频,师唱着《梦水乡》。

同学们,万亩荷塘绿,千岛菜花黄,这个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啊?(兴化)

对了!那美丽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乡兴化。同学们,美丽富庶的兴化在成功举办菜花节后,吸引了八方来客。吸引游客的不仅是美丽的风景,还有那颇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兴化劳动号子。今天,我们的学习主题就是了解兴化劳动号子。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景,教师美妙动听的歌声,将学生领进一个美的世界,进而激起他们对家乡音乐的兴趣。

(二)体验与分析《山伯思想祝英台》

兴化劳动号子种类繁多,有车水号子、打夯号子、划船号子、挑担号子、栽秧号子、窑工号子等,这些号子都与劳动密不可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车水号子《山伯思想祝英台》,请同学们在欣赏时注意两个问题。

1.出示问题:这首歌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这首歌的旋律有什么特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欣赏。

同学们,这首歌给了你们什么样的感觉?

指名回答。

这首歌是一个车水号子,描绘了人们在踩水车时演唱号子的劳动场景。同学们想想看,当你们边踩水车边唱号子时,声音力度如何?“唉嗨吆嗨唉嗨吆,唉嗨吆嗨唉嗨吆”这段唱词给了你们什么感觉?

2.师小结,并出示答案

(1)演唱形式:对唱、一领众和。

(2)歌曲特色:时而婉转悠长,时而铿锵有力,充满热情,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音乐的感受,让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20世纪60年代,兴化的民歌手曾经把劳动号子唱进了中南海,现如今,劳动号子又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频频在央视的舞台上亮相。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唱这首号子,体会劳动人民劳动时的快乐?

3.师出示歌谱,教唱《山伯思想祝英台》

(1) 师范唱

(2) 挑出难点旋律(前倚音、下滑音)教唱

(3) 生跟师逐句唱

(4) 听唱、齐唱、分组唱

(5) 音乐伴奏,师领众和

(6) 生领生和,唱出歌曲韵味

设计意图:通过挑出难点旋律先教唱这一环节,让学生掌握歌曲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演唱方式让学生反复唱,掌握歌曲的旋律;通过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让学生准确地领会劳动号子的特色。

同学们,这首号子在“心连心”舞台上,让歌坛巨星周杰伦过了一把创作瘾。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播放视频。

多完美的民族与流行音乐的结合!我听说我们班也有一个小周杰伦,我们邀请他出来表演,好不好?

师领生和,小周杰伦打节奏。

太棒了,艺术就是这么奇妙!民族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又是另一番味道。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喜爱的歌星周杰伦与兴化民歌的合作视频,激起学生了解民间音乐的兴趣和对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

(三)体验与分析划船号子和挑担号子

同学们,兴化不仅有一首《山伯思想祝英台》走进了全国各地的朋友心中,我们还有很多不同风格的号子,同样展现了水乡劳动人民的淳朴。听!潺潺的流水向我们涌来了。

播放视频。

《小小渔船两边翘》是一首划船号子,描绘了劳动人民划船捕鱼的劳动场景。这首划船号子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

师引导:人们在鱼儿跳满仓时是怎样的心情?夫妻一起划船捕鱼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小结,《小小渔船两边翘》的旋律特色:婉转缠绵、愉悦欢快、摇曳等。

多美的划船号子啊!唱得我们都想划着那小船儿,唱着那轻快的歌。下面让我们欣赏一首挑担号子《春耕》。它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看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不同类型的兴化劳动号子,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号子特色,总结出劳动号子与劳动、水、家乡的文化密不可分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六、小结,布置作业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篇10

有关部门曾对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被调查的有工厂、科研所、医院、中学,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实际技能是否适应工作的需要。从调研结果来分析,有63%的毕业生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知识面较窄,专业性太强,而工作中需要的知识没学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教学形式上,以“三中心”(课堂、课本、教师)为主。在教学目的上,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于探求教学内部的规律,强调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严密性,强调如何学好和掌握知识,而忽视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学习,如何灵活运用知识;忽视学成后对社会有何作用。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满堂灌,注入式,而不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不注意留下问题让学生去思索,去自己解决。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讲授,学生听、记,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摹仿与抄袭”。为了改变目前的状况,《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要针对现有的弊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各种试验,例如改变专业过于狭窄的状况,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这一指示对当前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就要求学生在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为中心,有组织、有计划、有要求的教学活动和教育活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必修课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共性问题,体现人才培养的计划性;选修课则是发展学生的特长、爱好、兴趣,解决个性问题,体现人才培养的灵活性。

为了实现2015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宏伟目标,我国船舶工业必须要有跨越式的发展,而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实施“科教兴船”的发展战略,就一定要始终坚持“两个第一”,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些年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经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为大家所接受并付之实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论断更是科学地指出了今后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必须倍加重视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造船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虽有提高,但仍与世界造船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仅占就业人员10%以下,远低于造船发达国家的平均数。再有,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比较淡薄,这是我国造船工业最大差距所在。我国造船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建设造船强国的需要,必须实施“人才强船”战略,把人才作为推进造船发展的关键因素,制定出可操作的人才政策,从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和人才待遇等各方面拿出配套的、有力度的综合措施,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要搞好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的改革,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指导理论和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必须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而且各方面的工作都要朝三个面向方面努力。积极挖掘潜力,努力为社会服务,即“面向现代化”的实际行动,在为社会服务中,又能吸收教育投资,发展教育事业。通过加强船舶及海洋工程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能达到以下目的:从传授知识型向开发智能型转变,即坚持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统一。

知识型学生,是指只有知识没有能力,只能接受、记忆教师传授的知识、书本知识,不能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学生。智能型学生,是指有较强自学能力,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的学生。许多高等学校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对每个人尤其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劳动的高度协作化与人际交往的日益广泛化要求;二是知识的整体化与一专多能的要求;三是科学技术的综合化与创造能力的要求;四是现代社会高度节奏化与应变能力的要求。这些都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要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减少课内学时,让学生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和自学时间。实践证明,大部分青年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力,问题在于多数人缺乏创造意识、创造欲望,没有把才能挖掘出来,我们只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走上创造之路是完全可能的。进行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把教学过程不是单纯地当作学习过程,而是学习和发现相结合的过程。教学过程不仅应使学生学习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分析、综合、研究、创造能力,让他们及早进入创造性思维和实地创造的境地,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创造教育的推行,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人才的重要措施。

2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立足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氛围强的专业选修课程,将理论教学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和教学新体系,有效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具体研究方法是:第一,针对目前现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有学科特色的、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调查提纲(见附件);第二,对已经参加专业选修课学习和教学的学生和老师的调研;第三,对生产部门和社会对船舶及海洋工程系专业培养要求进行调研;第四,对调查报告进行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船舶及海洋工程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的建议。

3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的区域以武汉和上海地区为主,涉及的单位包括船厂,设计院,研究所和船检等相关企事业单位。按照调研反馈的信息人员的工龄,我们将调研结果分成了几组,本校2001级,2002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岗位在船厂和设计院;2003级在校生;工龄小于3年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和设计工作第一线;工龄大于3年小于5年的工程技术人员;工龄大于10年工程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和主任工程师等。所有受调人员的本科专业均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图1至图6为按不同组人员反馈的信息分析图。纵坐标单位为百分数。横坐标为各门专业选修课。对问题20的回复按照各人从事的专业有多种多样,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得出下面几点结论:*船舶专业英语;*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如Tribon,NAPA,CADDS5,FLUENT等;CAD必须学好;*生产设计,工艺流程,船舶编码技术,船舶生产管理;*船舶贸易法律,船舶经营决策;对问题21的回复进行分析和归纳;*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专业课程学习质量;增加课程设计;*多实践,增加实际动手能力,各实践课程应加大比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应多增加和企业的合作;提高认知学习和毕业实习质量,以拉近学生和未来工作岗位的距离,增加工作现场的实习时间。*根据实际,增设均与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密切相连的课程。分析企事业单位反馈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到随着船舶与海洋工业的迅速发展,造船工业的发展趋势是国际化,对外交流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质量管理等等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外语基础。加强船舶专业外语的教学,将为学生今后在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而造船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先进的设计工具,制造设备的管理的现代化,生产过程的现代化,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机使用的技术,加强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教学,将使得学生在今后人才发展的竞争中处于领先的位置。而教学和生产实际相结合,一直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战略,如何在当前行业商业化的条件下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的问题。对在校生的调研结果表明,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选课的盲目性,加强引导,避免把专业选修课变成科普课,使学生在课堂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能够成为他们今后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做出应的贡献。

4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4.1加强国际化的教育当今造船工业的发展趋势是国际化。要参与国际工程竞标,就要提高国际活动能力。中国的工程教育必须加强国际化的努力,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及对国外技术、经济和文化发展动态的关注,主动与国际接轨,以应对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挑战。

4.2强化各种设计软件的教育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给船舶设计和制造过程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加强各种船舶常用设计软件教学和培训,将为学生在设计和研究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