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人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7 15:13:02

最后一个人作文

最后一个人作文篇1

最后一个人(1)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题记

那男人身材魁梧,五官端正。因为他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人了,地球上的所有人全部都因为缺水或者饿死了。地球上已经没有水源了,也没有食物了。那为什么他活下来了呢?因为他早就看出来了地球人将要灭绝,他买了足够多的食物和水源,现在,他的食物和水源都快用光了,他坐在椅子上,准备等死了,可是,这时候,一阵敲门声响了起来,他心里一惊,想:如果是外星人也无所谓,反正我也是一个等死的人了。他这样想着,镇定了下来,去打开了门。他开门一瞧,哦?这是。。。。。。

“捷克,捷克 我发现了水源!”他看到了他平时的老友,杰瑞!捷克马上说道:“快!快起来!”捷克边说,边扶着杰瑞起来。不一会,杰瑞已经没有了刚才的仓促,他平静了下来,对捷克说:“捷克,我发现了水源,那里还有食物,可是。。。。。。。”“可是什么?”捷克急忙说道。“可是,我没有帮手,那水源就在地底下,我自己根本挖不出来。”杰瑞又喘了口气,说:“我有没有食物,我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一个活着的,最后,我到了你,所以才赶到你家来了。”杰瑞说。“那,如果说我去的话,咱们可不可以挖到那些水源呢?”“当然可以!”杰瑞自豪的说。“那你是怎么知道的?”捷克反问。“这个。。。。。。”杰瑞也没有了话说“好了,先给我弄点水和食物吧,我饿的要命!”杰瑞说。捷克已经没有了刚才的见到老友高兴的心情,而是半信半疑,他想:这杰瑞,他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还有,哪里有水源他是怎么知道的?不管怎样,捷克还是信任他的老友,去拿了食物和水。

最后一个人作文篇2

“请问你在干什么?地球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地球人闭上眼睛,说:“我在等死!你看外面,天是黑的,空气也很浑浊,找不到一滴水……很久以前,天是蔚蓝的,可爱的动物与人类快活地生活着,唉,那是几万年前的事了。”

外星人问:“后来呢?”

“后来……后来人类懂得如何利用自然,为了钱,他们无休止地砍伐、污染,21世纪实曾有过环保,可不知为什么,一百年之后,也就是22世纪,环保这词消失在了地球上,于是,人类的智慧使人类走向灭亡!哎——”这最后一个地球人长长叹了一口气,他不想再说下去了。

最后一个人作文篇3

在2022年的一天,在地球的某个地方,住着最后一个地球人。突然那个地球人听到了敲门声,他打开门一看,发现也是一个地球人,他立刻请她进来。他问:“地球除了我,已经没有人住了,你说实话,你到底是哪里人?”她笑了笑说:“其实我也是地球人,只是移民去了火星罢了。”他说:“聊了这么久,口渴了吧?我去倒杯水。”过了一会儿,他拿了两杯水出了。他们边喝水边聊天。他问:“火星那边有多少人?”她说:“25亿人。”他问:“我们为什么要移民去火星呢???”她说:“因为地球要爆炸了,所以我们要移民去火星。”过了一个小时后,他最后问了一个问题,他问:“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并且跟你走???”她说:“你可以不相信我,但你会死得很残。”他想了一会儿说:“好我相信你!!!我跟你去火星!!!”他们上了飞船,在启动的那一刻,地球爆炸了。

[待续]

六年级:叶大侠

最后一个人作文篇4

关键词:《最后的晚餐》;作品特征;价值和意义

中图分类号:J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65-01

《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因此整个作品的创作风格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的色彩,作品的风格独具特色,是文艺复兴绘画作品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最后的晚餐》的人物特色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而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绘画大师,在他的身上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光辉,所以作品的人物特征明显,形态各异,神情丰富,体现了普通人的特征。

《最后的晚餐》所表现的是耶稣被捕前和12门徒共进晚餐的情形,当耶稣说出你们中有人背叛我这句话之后,门徒们的反应强烈。画中的耶稣却泰然自若,表现的十分的安详和淡然。他双眼微微下垂,两手撑着桌子,并没有因为门徒的出卖而愤怒和咆哮,反而十分的宽容,大度和淡然。在他的表情中体现了圣经的教义-圣洁、宽容和包容。对耶稣的人物刻画既有普通人的平实也有圣子的光环。耶稣处于整幅画的中央位置,头顶是窗外的蓝天绿草的景色,让耶稣的头顶位置十分的开阔,亮度也提高了,耶稣的头顶好像有光环在萦绕。

在耶稣的右手边是出卖耶稣的人物犹大。犹大的右手紧紧握着钱袋,身体猛地向后倾斜,表情狰狞,一副做了坏事被发现的尴尬和害怕。犹大手里握着的钱袋子中装着出卖耶稣所获得的钱币。对犹大的刻画最成功之处在于对犹大的面部暗化的处理,整幅图只有犹大的面部是近乎灰色的,好像处于阴影当中。

耶稣右手边的其他人物都在聚精会神的盯着耶稣看,希望赶快从耶稣嘴里听到出卖者的名字,最边上的门徒甚至站起身,双手摁着桌子,十分的着急。另外两个人一个双手冲着前方,拼命地摆手,既想告诉耶稣不是自己干的,又不敢相信有人会出卖。每个人都表情复杂,十分的担心。

耶稣左手边的人物又是另外的情形。前三个人中一个人伸出一个手指,似乎在问耶稣是不是只有一个人,另一个人张开双臂,一只手正要去拍耶稣的肩膀,想要去安慰耶稣的样子。穿红色衣服的门徒紧张的站起身来,好像在问您认为是我吗?另外三个人则在一旁讨论,到底是谁出卖了耶稣。

因此,整幅作品的人物刻画十分的到位,表情,神态和心理描写都在画作中表现了出来。

二、《最后的晚餐》的特征

一是作品不再充满神化的色彩。耶稣和众门徒拥有了正常人的表情和神态。充分的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宗教人物在走下神坛的时候变得更加的亲民,让普通的教徒可以亲近,更加的敬仰。

二是作品表现吃饭的场景中,人物在桌子后面排开,和正常的吃饭场景是不同的,只是为了让表现更加的充分,让欣赏者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每个人的表情和每个人的动作。让耶稣和众门徒也处于平等的地位中。

三是画面的表现力十足,众门徒和身后的景色、天花板以及墙面都配合的恰到好处。整幅画在充满特色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画面的完整性。同时作品的色彩的表现力十足,处于中间的耶稣进行了加亮的处理,也穿了红色的衣服。出卖者犹大则进行了阴影的处理,色彩灰暗。

三、《最后的晚餐》的作品价值

(一)时代价值

作品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因此在文艺复兴时期,整幅画是对人文主义的大力宣扬,让人们在对宗教的盲目崇拜中走出来,引导人们将宗教普通化,将人的地位提高。注重人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连圣子都变成了普通的人,那么对宗教的盲目崇拜就应该结束了,引导人们注重人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盲从,让宗教迷惑了双眼。

(二)自身价值

《最后的晚餐》作品本身就是达・芬奇的一幅力作,因此作品的构图十分的完整,作品的人物表现力十足,对传说中的故事的再现能力很强,将人物和背景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因此抛却作品的表现内涵,不再赋予作品更多的内在表现,那么《最后的晚餐》仍然是一幅十分成功的作品。

(三)后世价值

《最后的晚餐》对后世的影响十分的深远,它不仅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达・芬奇的个人最高的价值。这样一幅画作的存在,让人们对文艺复兴的体会更加的深刻,也让人们对达・芬奇的思想内涵理解的更加的到位,《最后的晚餐》不仅是意大利的国宝,更是人类绘画史上的奇迹。让后世敬仰。

四、结语

《最后的晚餐》作品人物的特点鲜明,作品表现完整,绘画手法高超,作品内涵丰富,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是意大利绘画史上的杰出画作。《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需要我们敬仰和保护。

最后一个人作文篇5

“复制校园”的尴尬

我们阅读其中几位“90后”作家的作品,就可以发现这些作品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大家比较熟悉的唐朝,出版了三部作品,他的这些作品,从初中开始出版的《把梦还我》,到高三前,作品都是一个模式,用韩寒当年的套路来写校园生活。从文笔上来讲,唐朝欠缺老道,从故事上来讲又略胜于当年韩寒的《三重门》。而一味走老路,不创新,光模仿,这对于一个有着潜力的“90后”写作者来讲,无疑是最大的毁灭。从唐朝写作的这三年来看,他成功了,但并没成名,给读者留下的常常是这样的印象,有人知道“这个作家”,但并不知道其作品。

这样的尴尬,也是其他“90后”作家同样面对的尴尬。

相对而言,科班出生的一唏在这方面更加突出。他的几本作品里,如《小西天》,在描写和故事的构架上,就跟“80后”的郭敬明很相似,某些句子就是一个模式。和一唏同为科班出生,出版有大量作品的“90后”有好几个,如顾文艳、王立衡、刘琳等,他们都是在中国少年作家班的培养下走出来的。这似乎是他们共同面对的困境,从作品上来讲,他们经过一套写作套路的训练,但从文学创作的个体性上来讲,他们还是一种复制。

其中顾文艳的作品相对而言要耐读一些,这个远在美国求学的浙江湖州姑娘至今已经创作出版了13部作品,尽管如此,顾文艳依然还是不足以成为“90后”作家群的爆发点,在外界看来,这个女生并不像韩寒当年一样人人都知道,既有一定的名气又有一定的地位。

《爱因斯坦的电影院》系列是她比较成功的作品。《爱因斯坦的电影院》讲述了夜深人静后,16425寝室的四位女孩通过想象之门抵达了“爱因斯坦的电影院”。在这个奇妙的地方,天真美丽的少女谢心怡遇到了奇怪的“厚唇机器人”,他的冷漠脆弱深深吸引了心怡;在电影院火灾中丧生的王大威来到了白色的死亡星球,不仅遇到了古怪女孩毛奇奇,而且遇到了鲁迅、张国荣等过世的名人,他们将代表死亡星球一同回到地球维护正义:而王大威心仪的女孩钟小影则转世投胎为一个名叫王大威的大好人,他和另外三个有着各种怪癖的好人组成“好人帮派”,一起接受魔法老师的“变坏训练”;还有另外一个到过白色星球的女孩因为天生的左撇子而遭遇了与众不同的人和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爱因斯坦的电影院》在“90后”的创作中有一定的突破。这个17岁的湖州女孩子并没有像唐朝或者一唏把写作的范围定格在已经被“80后”写得泛滥的校园,而是选择了一种魔法式的方式来讲述人的生活。

缺乏具有爆发力的代表性人物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60后”、“70后”的写作者依靠乡村,“80后”依靠城市,而“90后”则是网络写作。网络最大的问题是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写作平台的时候,也让文本和经典被完全解构了,对于“90后”出现的问题就是写作火于网络,却没有半部精品。

网络的通俗化和写作的经典化,让“90后”的写作者在纯文学和网络之间不断挣扎,两边都有自己的阵营。在这两个阵营里,目前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是来自重庆的“阳光已至”(周宏翔),他的《时间浪潮》等几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也是在校园领域写“90后”的生活,但是他成功地跳出这种纠结,从网络写作开始再到纸质文本的诞生,顺利走完这一过程,成为“90后”作家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阳光已至的《时间浪潮》,同为描述“90后”的校园生活,小说摆脱了“80后”作品惯有的颓废和张狂,真切地描绘出了“90后”一代成长的烦恼和痛楚,笔触的辐射范围远远超过了“校园故事”,朋友的矛盾、父母的压力、成人世界的离异、丧失亲人的痛楚等等,都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字干净纯洁,精致的心理描写让人惊叹,这部小说也被称为“最干净的‘90后’成长小说”。“阳光已至”代表的是温暖系列的“90后”,通过温情的文字,感动这一代人。

在坚守纯文学方面,有苏笑嫣、李泓业、慈琪、原筱菲、李唐等一批人,这些“90后”大多还坚守着传统文学的写法和路子。比如李泓业,坚持写原生态的散文,从生活上来讲,他是一个“富二代”,从文字上来讲,是一个具有真正文学追求的人。他出版的《散入指间的时光》,就是对农村生活、对校园生活和周围的人、事进行观察写下的一本书。但李泓业的文字还不足以担当大任,文字显得平淡,叙述简单,这也阻碍了他在文字上取得更大的突破。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作为一个“富二代”,他自觉地承担着“90后”的责任,把这一代人的责任意识放在首位,这又使他的小说和散文多了种不一样的味道。

其余一些同样深受传统文学影响,从发表的诗歌和小说来看,都是传统文学杂志喜欢的宠儿。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诗歌上取得了很高的成绩,与当年成名的一批“80后”诗人相比,也绝对不落下风,甚至取得了比当年那些“80后”诗人更值得骄傲的成绩。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是值得深思和探索的,在这一点上,“90后”起步比“80后”要好,也坚实得多。

“90后”写作者中,还有一个地域的写作者在默默支撑这个群体,这就是在中原出现的河南“90后”写作群体。在这个人口大省,有着王苏辛、秦乔、辛哓阳、姜睁峥等一批人,以文学的力量支撑着自己的写作。在文学之外,他们大多都比较沉默,甚至低调得叫不出名字,正是这种沉默,让他们的文字具有了不同一般的感染力。

最后的成功者将是那些“寂寞的人”

梳理“90后”的创作,会发现对“90后”起到关键作用的网络文学却是最大的败笔。从2D06年至今,没有出现一个值得阅读的“90后”作家。前段时间出现的网络红人麦洛洛,凭借自己的一些故事成为一个得力的“90后”作家,他的作品严格来讲,也不算网络文学的代表。“90后”作家的出路,断送在了它最有发展优势的网络文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最后一个人作文篇6

关键词:作文;想象;自由飞翔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它是文字与情感的完全统一,缺一不可,有优美的文字而无感情,作文则有躯体而无灵魂,一切拼音、字、词、句、篇、章、说话、表演等等内容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作文服务,作文正因为如此重要,才让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头疼,一个“难”字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学生们。其实作文并不难,只要用心去组构文字,让孩子的作文翅膀自由飞翔,就会写出好的作品来。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抖动作文的翅膀

叶圣陶前辈曾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课标也特别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应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每个人都记得,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老师就引导我们看图写话,而图片上的内容都是我们的生活图片,如打扫卫生,家庭活动,课外活动等等,哪怕是写一两句话,这就是作文的源头,我们也知道当时写话写得好的同学最后也是写作文特别好的同学。到了三年级,老师就要求写日记,当时的日记无非是当天所做的事,或是看到的新鲜的、感人的事,有事甚至是听到的一句话。这就是作文的源头。小学写身边发生的事,写最亲的人,写美丽的景色,到了初中,还是写生活的事。所以,写日记是比不少的,只不过要要求学生在写日记的时候要有深度,不能象小学的时候写的记流水账,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看到一些人生感悟,用一些优美的文字记录自己的故事,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能在平凡的事情中找到写作的灵感,写作的时候就会信手捏来。

二、放飞学生作文想象的翅膀

我一直认为“想象”这个次是属于孩子的,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少男少女们,他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在这个阶段引导他们想象是最容易的事情。尤其写作文的时候,拥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就能写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作品来。曾经有那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冰雪融化以后是什么”,在众人看来这是一个十分低级趣味的问题,答案肯定是“水”。可是一个小孩却不这样认为,他的答案是:“春天”。这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答案,同样是一个富有想象的答案,光是一个春天,就会让人浮想联翩。

有了想象,才会有创新;有了创新,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学生作文,平常是一个话题,或是一个题目,让几十个学生,或者几百个学生写,虽然遣词造句有所不同,可是模式都是一样的。鉴于这种情况,学生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选择一条别人不走的路,哪怕是一条带满荆棘的山路,路边虽然没有鲜花,但与别有一番与众不同的精致。

发挥想象虽不是一件难事,只有将顺势思维向逆向发展,简而言之就是逆向思维。要展现与众不同的一面,就如古语所云:“标新立异二月花,删繁就简三秋树。”在创新作文中,要突出思维之新,其目的决不仅在于克服千人一面,老套雷同的模式上,更在于发展其独立思考,求新求变的创新能力。

想象还要借助生活中的事物,如春天的景色,要写好而且写的与众不同,需要学生认真观察春天的事物,用心去领会春天的一草一木。恰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他所描写的景物都是我们身边的显而易见的,文字也是浅显易懂的,之所以吸引人,成为名篇,是因为他用心去感受,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赋予景物以生命力和灵气。

三、让学生的作文翅膀自由飞翔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骏马才能尽情地奔驰,同样的,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他们的思绪才能任意泼洒,他们的翅膀才能自由飞翔。

作文是每一组课文后的巩固练习,语文老师都明白,每次作文都是与本组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了作者的表达方法之后,需要学生对课文进行模仿,这样比较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笔者认为,在小学的时候,这种模仿是很有必要的,到了初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这个时候应该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老师没有必要将写作要求禁锢学生的思维,最重要的是以课文作为撞击学生写作灵感火花的工具。学生写作的灵感不是在每组课文后上习作的时候才产生的,而是在不经意间,尤其是学习某篇课文之后,学生的感情和作者产生了共鸣,这个时候老师只要稍作引导,学生立即产生写作的欲望,此时写出来的作文感情是最真挚的。也许学生所表达的写作方法,或体裁,或作文要求有出入,没有关系,写作文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最主要的是让他们想写,爱写。

最后一个人作文篇7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正式确立市场化改革价值取向,快速进入市场经济时代。随着图书出版业被推向市场、个体书商形成气候、影视制播分离改革,畅销书概念以及畅销书机制在中国出现并被接纳,电影票房价值、电视收视率上升为主导地位,迎合读者和观众文化消费趣味便成为一部分作家写作的出发点。

“市场文学”以市场为依托,并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壮大并抢占市场份额。进入新世纪,互联网在中国如同野蘑菇般疯长,无门槛、无编审、无制约的写作,似乎使中国迈入了一个“全民写作”的新时代。毫无疑问,互联网给文学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网络写作让作家进入一种空前自由的创作状态,无所顾忌。

当下文学三分天下,传统文学、“市场文学”与网络文学多元共生,各领。

继续发展的传统文学

传统文学有时被叫做“纯文学”,有时被叫做“严肃文学”,有时被叫做“主流文学”。

毕飞宇被誉为“写女性心理最好的男作家”,作品血气方刚,生命力盎然,三五行一个神笔,与一些作家孵豆芽一样孵出来的作品相比,本质上不可同日而语。毕飞宇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曾被译成法文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曾两度获得鲁迅文学奖(中短篇小说最高奖),多次获得《人民文学》小说创作奖、《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冯牧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奖、庄重文文学奖等。2011年8月,长篇小说《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评论道,毕飞宇的《推拿》恰恰以很小的切口入手,对盲人独特的生活有透彻、伞面的把握。这部小说表现了尊严、爱、责任、欲望等人生的基本问题。所有人看了都会有所触动。

与《推拿》同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其他4部作品中,包括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的文学生涯始自1987年,他连续发表了《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一地鸡毛》《官人》《温故一九四二》等描写城市社会的“单位系列”和干部生活的“官场系列”,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作新写实小说的主力作家。刘震云认为文学创作有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写作经验少、年轻的时候,会喜欢用复杂的事说复杂,但当作者人生阅历多了以后,会喜欢用简单的事说复杂。简单不是简陋,像孔子、胡适等人的书,都用最家常的像茶杯、烟等来说明另外深奥的东西。另一方面是,一开始写东西特别容易用人的第一反应,也就是直觉,写东西节奏很顺。写作的经验、阅历多了以后用的就不是第一反应,第二反应、第三反应的东西会更多一些,也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东西更多一些,会显得作品更疙里疙瘩。比如《手机》里一个场面是开会,各人手机响了,按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大家都在说话,把会议干扰下去,但《手机》里选了一个细节,是一个人拿着手机听,他不说话。一个说话的场面一个不说话的场面,这细节就比那个好一些。

说韩寒的作品是传统文学大概要让很多人跌破眼镜了。韩寒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以《杯中窥人》获得一等奖,他的首部小说《三重门》累计发行200万册,是中国近20年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三重门》也使他一举成名。后来韩寒陆续发表了散文集《零下一度》《通稿2003》《就这么漂来漂去》和《杂的文》,小说《像少年啦飞驰》《长安乱》《一座城池》《光荣日》《他的国》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等作品。出于对驾车的热爱,韩寒成为了一名职业车手并减少了出版活动,但仍然通过博客继续发表了一系列的时评文章,其中不少文章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甚至论战。韩寒文风犀利幽默,针砭时弊,为平民说话。2011年12月23日至26日,韩寒连发《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三篇博文,简称“韩三篇”,引发网络论战。

与影视作品联姻的“市场文学”

随着图书出版业被推向市场、个体书商形成气候、影视制播分离改革,畅销书概念以及畅销书机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畅销书与影视联姻构成了新世纪的市场文学。

《血色浪漫》《亮剑》两部电视剧都在收视率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作家都梁笔下的主要角色是清一色的男性,他写的是男性文化和男性文学。男性在他笔下呈现出立面或多面,因其复杂,而拥有了丰富性。可以看得出,都梁在彰显他认定的中国男人应该具备的品格。《亮剑》中的李云龙、《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共同的性格就是大大咧咧、耿直、血性、心眼好。不同的是,李云龙多了一点儿匪气,钟跃民多了一点儿痞气。都梁笔下的女性相对单线条,在男性话语体系中,女性往往不在场。这也是对现实生活中性别认知的真实反映。但他笔下的女性角色绝不单薄,都梁欣赏的女性文学角色应该都像《血色浪漫》里的周晓白、《亮剑》里的田雨一样敢爱敢恨,直肠子。

军旅文学在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与市场的结合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刘猛对军旅题材和国家安全题材的文艺作品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创作兴趣,主要作品有小说《狼牙》《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冰是睡着的水》等。其代表作《狼牙》被评论家何镇邦称为文学中的“钙”,点击率长期在新浪霸居榜首。他的小说畅销全国,并且在港澳台以及西方国家都有销售和广泛的读者群,至今在全球最畅销100本华语小说当中占据萨三席的重要位置,而刘猛本人则是军旅小说走出国门的第一人。电视剧《我是特种兵》(根据《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改编)荣获飞天奖一等奖,这是一个难得的殊荣。

海岩被称为中国收入最高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便衣警察》获首届金盾文学一等奖,改编成电视剧后获金鹰奖、飞天奖、金盾奖;长篇小说《永不瞑目》获中国第二届人口文化奖;电视剧本《玉观音》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电视剧本《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获第十三届北京电视春燕奖“最佳编剧”;长篇小说《深牢大狱》获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征文佳作奖和金盾文学奖。还著有《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平淡生活》《死于青春》《海岩文集》《我笔下的七宗罪》《煽》等大量文学作品。海岩可以说是一个言情小说的大家,其作品在被搬上银幕之后,又不断被翻拍。

2007年、2008年、2011年的作家富豪榜第一名都是郭敬明。郭敬明是中国作协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作家,也是21世纪以来中国最畅销的小说家。郭敬明文风婉丽,女性化,悲伤缠绵,情感细腻。他是第三屑、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真正让他一炮走红是《幻城》,2003年1月底上市至12月,累计销售84万册,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003年11月的全国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幻城》名列第三;而他自己也在新浪网与《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联合举办的“2003年度中华文学人物”评选活动中,被提名为“人气最旺的作家”之一,与大作家王蒙、海岩排在一起。《幻城》使他成为同时期青春文学新人作家的领军人物。2010年7月,郭敬明正式成立“上海昇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亲自担任该文化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他还是青春文学杂志《最小说》《最漫画》《放课后》的主编。

异军突起的网络文学

网络可说是在眨眼之间“泛滥成灾”的,同时也使爱因斯坦的预言成真:在下个世纪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网络真是这样一个东西,只要你愿意用键盘打出几个字并发到网上,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好奇心强烈的人打开看看。如果你能够想出《第一次亲密接触》这类让人浮想连翩的名字,那么点击率更会如日中天。有人戏称,所谓网络作家,便是把不相干的文字凑到一起让人观看的职业。

网络文学可谓无所不包。单就类型来说,可分为穿越、武侠、玄幻、灵异、悬疑、游戏、军事、官(职)场、都市、言情等。

在网络文学中,穿越小说无疑是最热门的。其基本要点是,主人公由于某种原因从其原本生活的年代离开,穿越时空,到了另一个时代,在这个时空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多以情爱为主线。现在流行的穿越小说,祖师应该是李碧华的《秦俑》。穿越历史上另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黄易的《寻秦记》。在《寻秦记》之后,讲述男性穿越故事的各种穿越小说一度在网上大热,甚至出现了专门的穿越网站,YY()也成为描述这种小说的专有词汇。而现在流行的穿越小说多为女主穿越,尤以清穿(穿越到清朝)最为流行。桐华的《步步惊心》可谓其中的佼佼者。清穿题材的小说数不胜数,但《步步惊心》以其最尊重史实为读者所青睐,被誉为“清穿扛鼎之作”。同名电视剧于2011年9月10日在湖南卫视首播,收视爆红。

玄幻小说可以说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幻想小说”。它的创作原则就是无原则,它的幻想基础就是无基础。中国文化包容性极强,任何外来事物都能融进它的怀抱中,并衍生或变形出一些新事物。玄幻小说正是如此。大多数玄幻小说取了西方的魔法、中国的武术和谋略、日式的人物造型,再加上科幻、神活等构建m神奇的世界和精彩的故事。玄幻小说之所以流行,恐怕是因为小说中的人物往往能力超凡,拥有非常大的自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快乐与放松——生活中最难受的就是不能随心所欲,而玄幻小说给了读者放松心灵、体验自由的机会,“读起来很过瘾”。萧潜的《飘邈之旅》建立了修真类小说的基本体系,开创了一个修真类小说的时代。

最后一个人作文篇8

人们开始四处寻找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就像这部《2666》中,欧洲四国的文学评论家,不厌其烦地寻找那个神秘的隐居作家阿琴波尔迪。

中国的读者面对拉美文学时瞳孔重新放大――最近还有两次:2010年,智利作家巴尔加斯・略萨摘得诺贝尔文学奖,并随即访问中国;2011年,在中国身份上可疑了40余年的《百年孤独》终获马尔克斯授权正式入华。而这一次,是早该在中国露面的《2666》。

2011年年底,西语版1125页的《2666》到了中国,成为一部厚达868页的足以挑战你的文学智识和阅读耐性的大部头小说。波拉尼奥用了5年时间,带病写完后躺在床上,死了。目前能找到的他生前最后一次访谈是2003年3月2日(距他去世4个月13天)接受智利《水星报》文化副刊的专访。这让人不禁想起《2666》中,悬念叠加悬念,直到最后才出场的核心人物阿琴波尔迪,俨然就是波拉尼奥的化身――女男爵对他说:如今你是名人了,应该做个新闻会。也许你觉得会太过分,但和有声望的文化记者来一场独家采访总是可以的吧。隐居的阿琴波尔迪回答:这种事情只能在我最坏的噩梦里发生。

《2666》成为波拉尼奥的遗作。他和他喜欢的普鲁斯特一样,在病床上结束了最后的写作岁月,只是寿命比普鲁斯特还要短两年,死时不到50岁。他死后,他那陌生的名字和书名,一起登上了欧美文学奖的名单。来自评论界的高度赞誉,却没能赶在他在世时及时给出:《2666》是全景小说,它不仅是作者的封顶之作,而且是给长篇小说重新定性的作品,它把长篇小说提高到一个令人眩晕的全新高度。也是在他死后,他那些被遗忘太久的作品,开始被批量译往拉美以外的各个国家,包括中国。

“我的名声在死后”。波拉尼奥是最了解波拉尼奥的作家。

正是因为波拉尼奥,更多的人开始回头或转向,钻到拉美文学里来。荒野里的波拉尼奥

他写作,以拉美作家的身份。他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鼻祖们不屑一顾。他对波德莱尔和博尔赫斯青眼有加。他有至少10种版本的《恶之花》,并声称世上最爱的两样东西是和博尔赫斯。他6岁起去书店偷诗集,对文学和哥特式小说有着浓厚兴趣。他迷恋聂鲁达,在自己的小说中屡屡为他设置出场机会,却又公开写诗反对聂氏的抒情泛滥。他流浪各地,习惯“比瘦弱的老鼠还穷”的生活。他变换各种卑微的工作――洗碗工、服务生、码头装卸工、垃圾处理工……但最喜欢的行当,是在巴塞罗那城外野营地当守夜人。他爱上过海洛因。他疾病缠身。他依然写作。他把多年潦倒又激荡的生活,印刻进一部部颇具自传意味的小说。他死后,有人在他的小说封底印上:40岁之前,他写诗,革命,吸毒,流浪,生病――总之,他几乎什么都干过,除了写小说。而40岁之后的10年,除了写小说,他几乎什么都没干。

罗贝托・波拉尼奥,诗人,作家。1953年生于智利圣地亚哥。在这个他反复强调为“斯大林和迪伦・托马斯逝世的年份”和世界交集,他相信自己脱胎于一个流着革命热血的天才诗人的基因。13岁随家人移居墨西哥,20岁时,依然渴望“在路上”。他变身大巴车上的切・格瓦拉,一路向南返回智利参加左派政治运动,虽然结局是他被指为,短暂入狱后又逃回墨西哥。此后,他和好友桑迪耶戈在墨西哥以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为动力,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realism)运动。

“我梦想我是一个年迈多病的侦探/去寻找那些已经迷失了很久的人们/有时我偶然看向镜中/认出了罗贝托・波拉尼奥。”尽管波拉尼奥用尽临终前的全部精力,写出了一部野心毕现的大部头小说,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个诗人――他在{2666~中描述少年阿琴波尔迪:他不像男孩,像海藻;他借胡戈之嘴谈到父亲:父亲就是一条最黑暗的地道/我们盲目地行走其间/寻找出口;他借系主任之子盖拉之嘴说:只有诗歌还没有被污染,只有诗歌还在商业之外……

波拉尼奥并非像马尔克斯当年那样与诗歌无缘才写出《百年孤独》,他的际遇显得更为尴尬――眼见自己无以糊口,才拿起写小说的笔。1990年,就像大多与文学无关的普通青年一样,儿子的出生,让文艺青年波拉尼奥决定“干些更有赚头的职业”――从写诗正式转向小说。据说,他在那时已经察觉到自己的肝病在恶化。

写作,并不富裕地在角落写作。直到1998年,一部署名罗贝托・波拉尼奥的长篇小说《荒野侦探》问世,引起拉美文坛关注。来自西班牙语世界最重要的文学奖罗慕洛・加列哥斯国际小说奖,让波拉尼奥得以更专注地书写他真正的“野心之作”――《2666》。5年时间,荒野里的诗人在床榻与案几之间同疾病和文学不断抗争,待1000多页的《2666》初稿甫一搁笔,命运竟像他那篇悲怆的演讲题目一样――“文学加疾病等于疾病”――握笔的主人因肝功能衰竭死于西班牙,年仅50岁。

“我的名声在死后。”波拉尼奥仿佛自动“隐退”,让作品走出拉美,显影于世界文学帷幕中央。2007年,《荒野侦探》在欧美文坛引起的波澜,不亚于新发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手稿。两年后,《2666》出人意料地拿下美国国家图书批评家奖,此前该奖从未颁给翻译作品和已故作家。自此,波拉尼奥的名字走出“荒野”,成为拉美文学新的前景关键词,并延伸进各个国家的文学阅读结构中。

爱上波拉尼奥的人,已没有机会再“鲜活”地感知他。但他先知般地留下了最好的方式――他总能让读者在作品中找到自己――在《荒野侦探》里,他是诗人阿杜罗贝拉诺;在《智利之夜》里,他是神父尤卢西亚;在《2666》里,他既是“仿佛有着儿童特征的怪异牲口”般的哲学教授阿玛尔菲塔诺,又是被迷宫般寻找的隐士小说家阿琴波尔迪……他同病魔妥协,却不跟文学解约,他用文字立起一面面镜子,让人们偶然转向镜子,“认出了罗贝托・波拉尼奥。”2666指引下的《2666》

打开《2666》,扉页上只有一句话:在令人厌倦的沙漠里有一片恐怖的绿洲(波德莱尔语)。对读者来说,这不是沙漠:它绝不生涩甚至充满阅读诱惑――文学教授、诗人、拳击手、连环杀人犯、军官、贩毒集团、乞丐、……构成一部人间杂剧;这也不是绿洲:它确实不是一部易读的小说,时间跨度逾百年,主要人物近百个,宏大叙事从拉美延至欧洲,还不忘讲到日本和中国。

波拉尼奥不像他的前辈们,钟情文字想象里的魔法幻术。他从飞毯跳下,双脚落地,成为一个谙熟于精妙结构的文字建筑师,让五个部分(《文

学评论家》、《阿玛尔菲塔诺》、《法特》、《罪行》、《阿琴波尔迪》)看似独立成章互不关联,内在却若隐若现彼此勾连。他又效仿赫拉巴尔最善于扮演的说书人,事无巨细,从宇宙的洪荒到大象的毛发,从上个世纪到下个末世,顾左右而言他地铺排出一个多幕剧的台前幕后。有时,他还像一个烟雾师,驾轻就熟地为五个“巨大的故事”撑起一层膜,氤氲着带引你穿梭情节,却又一戳不散。

《2666》的中文译者,也是最早将略萨译介到中国的西语专家赵德明坦言,此次与波拉尼奥的相遇,像是“跟着一个文学不明飞行物进行了一次神奇的迷宫体验”。“《2666》信息量太大,涉及面太广,历史、地理、军事、心理、犯罪、海洋生物学、几何学……无不涉猎”。英文版的责任编辑斯特恩则把《2666》比作一部知识分子的《哈利・波特》。

如果说《2666》是波拉尼奥喷薄而出的对文学的野心,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次全景想象,那么早一步完成的《荒野侦探》就是一面他用内心擦得锃亮的自我透视镜。从《荒野侦探》可以轻易看出,悬置诗歌写作的诗人终究割合不下诗歌――波拉尼奥把当年自己那段动荡的诗人岁月,裹挟进拉美错综复杂的历史和文学斗争,写了一部为荒芜青春立传的意识流小说。同样研究拉美文学的戴锦华教授认为,曾出现在《荒野侦探》中的一些东西到了《2666》里变得更加清晰:那是一种漫游、一种穿行、一种始终在路上的状态。但它和格瓦拉的在路上不一样,这个旅途是周而复始的,是徘徊的,是没有路标的。

有人说,波拉尼奥是借《2666》讲“罪行”,又借《罪行》讲人性的恶。第四部分《罪行》是全书的高潮,也是最令人崩溃的一章。波拉尼奥用长达150页的内容,连续白描了200多个墨西哥妇女被奸杀的案例。面对200多具尸体,他选择极其冷静、专业、缜密的细节描述,让人惊悚到麻木的同时,这一部分也被西班牙的评论家称为“法医”文体。一个诗人,却允许自己无休止地“誊写起犯罪记录”,又将这些罪行设置成整部书的核心,意欲何为?赵德明认为:就像“2666”这四个谜一般的数字一样,有人说,它源于新约《启示录》,意味着邪恶和反基督。而在波拉尼奥的另一本小说《护身符》中,一座坟墓的年代恰好也是这组数字,它和那200多起罪行一样都隐藏着寓意:人类疯狂地发展,炫耀地消费,贪婪地生活,最终让人类走向自我毁灭。波拉尼奥在这一百年的跨度里看到一片荒漠,而人性之恶的膨胀则是荒漠中“恐怖的绿洲”。

波拉尼奥像在激烈地书写冷漠,又用冷静克制的笔调,白描漫无边际的鲜活事件。这种冷与热的交织,就是波拉尼奥本人的写照――孤绝的现实,肆意的创作,对生命和痛苦的漠然,彼此互为参照。我想起波伊斯传奇的一生,他的妻子总结为:他一生都是死的,但他始终都非常活跃。就像《2666》的冷与热,就像波拉尼奥的死亡与活跃。

“爆炸”后“牺牲的一代”

在这本砖头一样厚的中译版《2666》腰封上,赫然写着“超越《百年孤独》的惊世之作”。这一举动,就像在波拉尼奥的名字前加上“著名拉美作家”的定语一样,显得多余和不够淡定。

对整个拉美文学来讲,波拉尼奥们和马尔克斯们应算两代文学人――波生于1953年,马生于1928年。波拉尼奥所面对的世界,显然已不是马尔克斯面对的那个世界了。马尔克斯写作时面对的就是那个魔幻的现实,可波拉尼奥的写作时代,现实已经随着历史发生了易容。

《百年孤独》产生的背景是要摆脱孤独(马尔克斯在接受诺奖时的答谢词中曾明确表达:我写孤独是为了摆脱孤独)。那时的拉丁美洲是被世界文化漠视的,孤立一隅的,这背后是一种渴望,渴望团结和友爱,渴望冲破这种孤独。到了波拉尼奥这一代,时代环境大变,他们经历了很多大事件,尤其是1973年的军事,迎头一棒,把这些狂热的文学青年的理想和渴望给打碎了。波拉尼奥曾在一次访谈中说道:我们为之拼搏且慷慨献身的,是一个已经死去50多年的理想。确实,他们没赶上好的时代,无论从社会环境还是文学环境上。赵德明认为,面对这种情况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人。“当时这批1950年前后出生的智利文学青年,都经历了惨痛的政治上、信仰上、理想上的打击。那种苦难他们是有切肤之痛的。好在他们都想通过文学来纾解他们从时代那里受到的伤害,他们甚至已经超越了文学。”

一直以来,文学评论家们对于拉美文学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应属“拉美文学大爆炸”,或者如马尔克斯所说“拉美小说爆炸”。这个兼具口腔和文学的词,至今人们在描述拉美作家时还是乐此不疲地使用,并认为它几乎是马尔克斯的同义词。事实上,那段耀眼的文学巅峰时代,也离不开马里奥・略萨、胡里奥・科塔萨尔、胡安・鲁尔弗、何塞・利马等重要作家的集体出演。

一个时代的过度耀眼,往往有着遮挡下几个世代光芒的“危险”。而文学上的代际伦理,往往更容易撰写弑父传说。

马尔克斯之后,一批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作家,成为评论家笔下的“后爆炸文学一代”。这个名单里有伊莎贝尔・阿兰德(她即便写得再好,再想颠覆上一代,至今得到最显眼的评价也还是“穿裙子的马尔克斯”)、卡多・皮格利亚、马努埃尔・普伊格……他们开始在小说里注入新的视角;他们认为“爆炸文学”与“后爆炸文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处理的是“高端文化”还是“大众文化”;他们指责大爆炸一代巅峰式的魔幻写作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

是的,这份名单上没有波拉尼奥的名字。严格来讲,他和“大爆炸”还隔了一代。不严格地讲,他可以称为“后后爆炸”一代,虽然他的《荒野侦探》和《2666》都再次引爆了欧美文坛对拉美文学的关注。

在临终前4个月接受智利《水星报》采访时,波拉尼奥谈到“大爆炸”和“后爆炸”之后活跃于当下西语文坛的代表作家大多同自已有着相似的血统特征:几乎都生于上世纪50年代前后,成名时间约在1980-1990年间,每人都出版过数部长篇小说,几乎都获得过几项国际文学奖。可波拉尼奥却说:“我们是牺牲的一代。我们个个都想写出大师之作,都想超越前辈作家。”

赵德明认为,波拉尼奥所说的“牺牲的一代”,正是指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代,他们共同经历了70年代的战乱、独裁和贫困的岁月,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都做出了牺牲,心灵都有政治运动造成的创伤。同一个平行时代下的中国,50年代出生的作家尤其能理解这种感触。作家张炜曾说:“50年代生人的一代经历的是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无论是这之前还是这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这些人都将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枢纽式人物。”赵德明认为,这话用在拉美50年代出生的作家身上也完全适用。在拉美文坛上,波拉尼奥就是这种枢纽式的人物,他们要超越的就是“大爆炸”时代的那些作家。

上世纪60年代末,写了《世界末日之战》大觉过瘾的略萨提出“总体小说”的构想。他说他烦透了小说要讲节制,厌倦了《绿房子》那样家长里短的写作,他认为小说有一种无限增殖的癌细胞特性,应该让它无限地生长下去。后来的《2666》表明,波拉尼奥几乎代替略萨做到了这一点。在这部无限增殖的细胞巨著里,波拉尼奥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拉美作家,他先落地,又跳起,从拉美现实跳到欧洲大历史里,他在死前,已经用全球性的视角和全景小说的构想,为自己砌起了可预知的名声。

有意思的是,波拉尼奥并没有明确表示要超越“后爆炸”们。他那副嘲讽过马尔克斯“热衷于同如此多的总统和大主教深度搭讪”的高傲心肠,更是看不上“穿裙子的马尔克斯”。他公开宣称,被誉为“后爆炸文学的开创者”的女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与其说是作家不如说是个商业。”

《2666》英文版译者娜塔莎・威默曾撰文:“爆炸文学的模仿者数量可以兵团计,然而在波拉尼奥和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看来,他们不过是在贩卖某种异国情调的陈词滥调:什么独裁者、族长、鬼魂之类的东西,只是为了出口而已。这种状况在拉美已经发生了改变。在很大程度上,独裁者已经成为过去。资本主义、世界银行、跨国交易这些邪恶的新面孔取代了军事独裁者、敢死队和政治迫害。大爆炸年代的幽灵和恐怖已经逐渐从本土淡出。”

最后一个人作文篇9

论文关键词:文学现象;小说;诗歌;文学批评

当很多人还沉浸于昨日的繁华旧梦,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又走到了尽头。文学.依旧走马观花似的在市场与文化的缝隙里徘徊不前。如果说八十年代是时代造就了作家,所以人才济济;九十年代是作家利用了时代.因而混淆视听。那么现在的十年已经不足以出现一个有影响的作家了。自从先锋文学被市场淘汰以后作家们几乎在意识形态与市场之间彻底迷失,文学奖,读者,名利,实验,政治……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大部分理论都进人中国以后。作家们竟然对一个最原始的文学命题还不能取舍!连理论家们都跟着不厌其烦的追问:何谓文学本身?可见文学的现状堪优。

一、令人失蔓的八零后小说创作

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到八零后,他们在第一个十年里疯狂地生长着。八零后在市场上的巨大成功像任何一个成功的文学商品一样,我们还不能有足够的自信发掘它的文学潜在力。正因为此,这些文化偶像们不仅受到前辈们家长式的批评,也遭到了来自娱乐名星的嫉恨。八零后作家中除了小说复制高手郭敬明和已经获得文学家长们认可的美女张悦然,就剩下一个赛车手韩寒比较可爱了。实际上他是一个超级文学票友,当然他一贯的思维方式和小说中所表现的思想观念已经是同龄作家中最出色的。韩寒的写作方式有点类似于身体写作,他不会编故事,长篇的制作还远不成熟,结构涣散,语言拖泥带水。甚至没有小说最基本的主题意识。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文学票友在这些方面有多大长进来满足和适应专业批评家的话语习惯。因为以学院派为主体的主流文学写作与批评方式早已被大多数文学写作和阅读者们抛弃。这是文学解放的结果,我们没有理由担忧这是文学衰弱的信号.实际上主流文学也从来没有强大过。

在写作艺术上所表现出来的无组织无纪律应该是这些作家的“通病”。当孙甘露把小说弄得不像小说、于坚把诗歌弄得不像诗歌的时候他们绝对想象不到他们的儿子辈们会有一天将他们的实验晾在一边。中国文学没有沿着先锋文学家们开辟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而又从中学生课堂作文开始,这里面到底是市场在作怪还是我们的文学到现在还完全没有找到感觉?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病态。

奇怪的是文学家长们并不责怪八零后作品的艺术通病,他们紧紧抓住的是这群年轻人的思想问题。文学家长毕竟是家长,他们像所有家长一样最关心的是孩子学没学坏,而不是长得好不好看。文学家长一下打着了八零后的七寸,但用思想性去衡量这些作品他们显然还是宽容了些。无庸置疑,八零后作品并不比最好的中学生课堂作文高明多少!二十多岁,王蒙写出了《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并没打为,顾城写出了《一代人》,苏童写出了<一九三四年的逃亡》,而海子差不多已经自杀了。更不用说那些外国天才的名字了。

八零后是市场给中国人一次检验自己文学修养的机会,但结果却令我们深深失望。

二、诗歌的口水化和博客的眼球经济观

韩东在上个世纪八十年《大雁塔》。于坚在九十年《饿死诗人》的时候口语诗竟然还被称为先锋诗歌,但经过下半身在“诗江湖”上的搅和,口语诗一夜之问遍地开花了。以至于人们连“口语诗”这个词都嫌它不够“口语”,“口水诗”的命名也就顺理成章了。

赵丽华的诗歌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早已失去了意义。诗到底是什么?谁有权利判决诗歌的合法性?是不是只有所谓的“好诗”才有存在的理由?最重要的是文学的底线是什么?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其实一直在困扰着我们……

诗言志和诗传情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两个传统。前者形成了现实主义而后者凝聚为浪漫主义,这是利用西方诗学把中国诗歌庸俗化的结果。诗歌似乎必须是有意义的.最好是有积极的意义。如果它不够现实就一定要浪漫,好像没有第三种可能。所以那些所谓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出现的时候没少挨打击和报复。网络时代大不相同的地方在就在于它所蕴藏的无限可能性。

文学由写作的时代进入操作的时代。在写作的时代里文学有一个由作家、理论家和文化领导三足鼎立形成的霸权。而网络在一夜之间就破除了文学霸权的迷信,传统意义上的读者和作者的界限消失了。这个时候读者最有可能选择的就是易操作的写作方式。爱好诗歌的人们自然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口水诗。网络文学在这种意义上实现了自由,在这个限度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于是博客应运而生。似乎应该感谢木子美,会写字的人们从她那里得出启发:博客是可以出名的,而且写的好不好并不重要。这便是当前网络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眼球消费。很显然,网络文学是操作出来的结果。它完全取消了文学写作的深度。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至今没有诞生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家,而总是出现木子美这样的怪才。

不过我们还是为口水诗感到一些惊喜,本来我们可以把赵丽华的诗歌写作看成是对下半身写作的一种自觉纠正。可惜在一片喧哗之后,就被文化操作家们扼杀在襁褓之中了,又一次给我们留下了遗憾。难道文学在操作的时代只有作的命运吗?也许这些都是文学新生前的信号,我们还需要耐心。

三、文学批评的崛起

一直以来文学批评都被学院批评家所把持,批评话语过分专业化自不待言,无血无肉,无情无感。更重要的是话语权利的垄断导致文学批评成为批评家的自说白话;要不然就跟作家结成以金钱为目的的话语同盟。很显然这样的文学批评除了为批评家们凑足了评职称的资本再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不可否认市场拯救了中国经济,但并没有救活文化。但是仅仅就文学批评这几年所表现出来的起死回生和焕然一新的面貌来看,市场还是功不可没。

1.人民需要酷评家

市场带来了知识分子的分化,有些批评家开始寻找与文学体制进行对话的途径,由此所带来的文学冲击波是巨大的。并且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酷评。酷评还来源于那些已经在体制外生存的批评家们,这些人因为与体制的关系更为轻松所以无论是写作方式还是批评尺度都更为自由。很显然我对这个词的定义没有包含道德学的感彩。

实际上不论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酷评家都大大改变了以往的批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使文学争鸣成为可能。这时候大众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酷评的时代就是大众的时代,尽管由于某些作家的无能和作品质量的低劣还不可能形成众声喧哗的局面,但是我们已经看到酷评在各种大众传媒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专业的文学杂志还都是体制的附庸品。酷评家在这里没有容身之地。

真正使酷评发挥作用的是网络。网络最大限度地考验着体制文化的承受力,在很多时候二者形成了颇为紧张的关系。致使体制的代言人们不得不出来对话。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2006年的韩白之争,白烨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最后竟然用闭嘴的方式来维护个人的尊严,他无法想象的是,或许他表现出一种貌似君子的大度人格,但是体制批评家的尊严随着这次论争的结束而丧失殆尽。酷评在网络上越来越游刃有余,它不仅不断地突破文学体制的道德底线,更有意思的是使文学批评成了大众狂欢。文学在这种意义上回到了人民的手里。或许更为根本的是,人民需要酷评家。

网络狂欢的存在很多是非理性的,所以尽管酷评影响了读者和大众,但仍然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在这一方面体制的一些苦苦追求文学真实的批评家们做出了宝贵的尝试。

以批评贾平凹闻名的文学博士李建军在2004年联合另外九博士编出了一本《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对当红作家尤其是那些被捧为大师的作家提出尖锐的批评,可谓振聋发聩,这本书也代表了文学酷评的最高水平。同年出版的还有《五作家批判书》,同样是一本震撼人心之作。近几年有影响的酷评集还包括《十作家批判书》、《十诗人批判书》、《十美女作家批判书》等。这些批评尽管水平上参差不齐,有些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但是总体上对中国文学的警醒作用是无论如何都不可抹杀的。

2.文化批评家的文学情结

文化研究是现代以来中国最重要的学术传统,这与五四那一代人的学术涵养有很大关系,鲁迅、林语堂、梁漱溟、辜鸿铭、钱钟书、梁实秋、费孝通、陈独秀……一个国将不国的时代竟然是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而且他们使黑暗的天空熠熠升辉,而现在这样以为光荣的时代,连良知和思考都会光明正大的,何谈大师?亦何谈文学?

80年代的文化研究有回到五四传统的自觉,但是90年代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人们在争先恐后地制造一种去政治化时代的假象,文学理论家出于对文学的失望或者对学术热潮的追赶纷纷转入到文化研究中来。这些带着文学背景的文化批评家必然以文学为批评对象,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批评,当然我同样称之为酷评,只是文化批评家的文学情结和文学批评家又有着明显地不同。文化批评因为主要以大众文化为主要批评对象,以市场为假想敌,文学体制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很多时候这些批评家表现出来更为宏观的视野和深刻的思想。更为宝贵的是这些人把目光触及到更为根本的社会体制,使我们能够看出文学衰落的背后所隐匿的文化政治学的根由。朱大可先生的《流氓的盛筵》可以说这方面的集大成者。另外比较有影响的文化批评家还有张柠、张宏和张念等。

3.广告式批评与文学家的生财之道

现在我们再来冷静地分析一下广告式批评。首先一个问题作家有没有作广告的权利?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理解广告式批评,严格来讲,它算不上真正的文学批评,因为就像我们知道电视广告是一种促销手段一样,广告式批评本来就是不可信的。所以我们不能情绪化地以真实为尺度来要求它。

最后一个人作文篇10

关键词: 《寒夜》《围城》人性深度生存困境

《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在抗战接近尾声时开始创作而于抗战胜利后得以完成和出版的,是巴金小说创作中的顶峰之作。《寒夜》写了抗战时期国统区重庆一个小职员的悲剧人生,老实忠厚的男主人公汪文宣,在生活艰难、家庭破裂及旧制度的重重打击下,从一个怀有“救人济世”理想的大学生,变成了意志消沉、见人低头、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最后在贫病交困中死去。在这篇小说中,巴金将抗日战争中人的日常生活,人的情感状态、人与命运的无奈抗争,描绘得淋漓尽致。国外有评论家这样赞扬说:“《寒夜》是这样一部杰作,它触及到人们内心世界深处,是真理的片断,生活侧面和爱情与绝望的呼喊。”不仅如此,《寒夜》在艺术水平上也达到了不资炉冶,自然天成的高度。小说没有人为安排的紧张情节,一切都是平凡的。在创作中,作家虽然把“我”这个叙述者隐藏了起来,不轻易打破第三人称的叙述语言,力图保持一种纯客观的感觉,冷静地提供一些画面、声响、动作和现象,对人物作客观描绘。但是同时,作家又竭力捕捉汪文宣、曾树生细微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深入开掘人性。尤其是汪文宣,几乎在他所有出现的场合都有其心理活动的描写,作家借此推动整个小说的进展。

可以说,《寒夜》代表了巴金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以小人物的悲剧展示了现代社会中普通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贫困病痛固然是汪文宣的症结所在,但人特别是亲人间的隔膜、有意无意的伤害,以及由此造成的个人的孤独才是他最深切的痛苦。年青时教育救国的理想在平庸琐屑的生活中变得暗淡,身处抗战的艰难岁月,汪文宣总是以“等到抗战胜利的时候”安慰自己,但现实还是粉碎了他最后的幻想。《寒夜》触及到的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形而上的问题:人的生存的有限性和理想的超越性之间的矛盾。对于身处夹缝中的汪文宣而言,朋友和家庭是他唯一的安慰,是支撑他继续活下去的动力。他委曲求全地维系着家庭,正因为这寄托着他仅存的理想和希望。当朋友死去,妻子出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失去给了他最后的也是致命的打击。这不仅是汪文宣这样身处下层的小人物的悲剧命运,而且是人之作为人的无法摆脱的矛盾。巴金将人的这一生存的悲剧本质揭示出来,从而达到对人的终极关怀,同时这使得《寒夜》达到了一种人性的深度。

钱钟书的《围城》几乎与《寒夜》同期发表在《文艺复兴》上,相对于《寒夜》而言,《围城》具有更为明显的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精神的主潮是情性的高涨,一直存在着“情大于理”的倾向。而创作于四十年代中后期的《围城》却对人的生存困境展开了相对冷静的观照,从而旁逸出文学主题,偏离了历史发展的中轴线。在《围城》的序言里,钱钟书这样写道:“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钱钟书对人性弱质的高度兴趣促使他严肃地思考现代文明与人类的关系,深入地体察辗转于现代文明重压下的人性困境,从而在《围城》中揭示出整个人类意义上的人性弱点和人性困境。在《围城》里,虚荣满街在跑,如苍蝇灰尘,飞粘在每一个人身上,买假文凭的方鸿渐,伪造剧作家签名赠书的范小姐等,又如三闾大学教授们谈起往日的荣光无不得意地长叹,汪处厚挂念在南京的房产,陆子潇说在抗战前有三个女人抢着嫁他,李梅亭在上海闸北“补筑”了一所洋房,方鸿渐也把沦陷区的故宅大了几倍……钱钟书正是要通过对虚荣心这一普遍的人性弱点的描写来揭示人性的颓败。

此外,钱钟书站在知识本位的立场上对《围城》中食古不化和全盘西化的旧式人物和新式人物展开了深刻的文化批判。这些新旧人物表面上个个挂着教授、学者的头衔,但真正要从知识上追问他们的学问,却一个个露出了乖丑。钱钟书批评这些人物,首先就是从知识方面,揭破这些人的虚假。在高等学府,如果说连知识者的知识都是假造的,那么,可以想见,由这些人物把持的学府氛围是一种怎样的世界。

以《寒夜》和《围城》为代表的一批高品质的战后反思文学的诞生既是文学自身从战时走向战后的内在必然要求,同时又得益于至抗战中后期开始的文艺界对文学路向的新调整。

以张扬民族意识、强化文学救亡功能为基本特征的抗日救亡文学思潮,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存在着文学的救亡使命和文学自身使命的尖锐冲突。因此,许多作家、文艺理论家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促成了抗战中后期文学思潮的变迁。抗战中后期文艺思潮的调整对于整个四十年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现实主义主潮下,文学开始了多元化的历史进程,如以主情的现实主义为其审美特征的七月派文学思潮,讽刺与暴露文学思潮,历史剧创作潮等。文学路向的调整虽然使抗战文学的内在结构发生了某些深刻的变化,但是,就文学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抗战时期的文学始终处于战时文艺的框架内。而战后文艺理论要求作家通过创作不断提高读者的思想水准和艺术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