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幸福感十篇

时间:2023-04-01 10:51:06

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篇1

【关键词】教师;职业幸福感

从小时候听那首“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它不在绿荫下,也不再你梦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到前几年看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再到我个人的QQ个性签名: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名老师,职业幸福是什么?

作为社会的构成体,每个人都有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的回报,同时社会也会以工资的形式回报个人。那么,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除了用劳动报酬这种有形的东西来衡量其存在价值外,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这种无形的东西也能衡量其存在价值。事实上,教师在以多元、多姿、多态、多角色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对于教师来说,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教师本人的人生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了,教师才能把这种幸福感转递给学生,学生才会感到幸福。教书育人既是一份职业,又是一份事业。职业是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而事业则是精神的寄托,是教师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及追求目标的活动。如何才能获得幸福?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那么,谁能给予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如何获取呢?我个人觉得一名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

一、学生能给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往往来自学生,当看到自己以智慧开启了学生的思维、用知识和德性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教师看到学生那感激不尽的笑容,就感受到了幸福,一种无以取代的幸福感。对学生或成人、或成才的成功教育是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最好的诠释。因此,如果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进步,那么对老师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珍惜,不知道感恩,作为老师,我们也时常会抱怨。但一句真诚的“老师节快乐!”,“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好!”,足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也足以让老师有一种快乐的幸福感。学生的爱是满足教师爱的需要的重要途径。与成人之爱相比,学生的爱更显得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

二、教师自己能给自己职业幸福感

如果说,学生能给教师职业幸福感,那么,教师自己也能给自己职业幸福感,事物的发展由其内因决定,其内因便是教师自己。

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可以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倘若能给自己一片纯净的精神家园的话,精神便有了支柱,生活便有了目标,工作便有了干劲。所谓精神家园,就是可以进行灵魂与灵魂,心灵与心灵沟通的场所。它的存在是很微妙的,但它给人带来的精神寄托或激励却是无穷的。而教师的精神支柱就是学生,目标就是让学生取得进步,学生有了进步,教师就有了动力,所以当默默的耕耘终有一天换来教育的累累硕果时,幸福便不言而喻了。原来,幸福,也是掌握在老师自己的手中的!朱永新教授说过:“要想写得精彩,就要活得精彩,做得精彩。”谁不想收获精彩?谁不想活得有意义?而一切的如意都要靠自己创造。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三、学校能给教师职业幸福感

如果说班级是学生相处的大家庭,那么,学校是教师们相处的大家庭,也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大环境。教师的幸福除了来源于学生之外,更来源于学校这个多才的文化广场。教师个人业务的发展、领导的器重、同事的信任、同伴的互助,这些对教师都是一种肯定,也决定了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正确定位,对自身社会角色价值的准确判断,以及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在三尺讲台上,有愉悦的心情,有感恩的心态,展示的便是充满幸福的微笑,获得的便是职业幸福感。

四、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你给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篇2

【关键词】教师 职业幸福感 教师专业发展

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教师这一专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特殊职业经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及自身等的多重压力。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其专业发展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心和关注。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质

《辞海》中对幸福这样定义,“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状况和体验”。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幸福基本上就是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究其根本,也是教师身心的一种主观体验,即从教师这一职业中所能收获的喜悦和满足。

英国教育学家Elizabeth Holmes 在《教师的幸福感》一书中指出,幸福感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主观感受,它要求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个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当没有不良刺激烦扰,也没有重压侵袭的时候,我们就会拥有幸福感,会对工作甚至命运有一种掌控的感觉。檀传宝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具有精神性、关系性、无限性。其幸福的实现需要两方面前提:一是狭义幸福能力的培养;二是广义幸福能力的培养。

尽管到现在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实质内容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笔者认为教师的幸福感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充分体现。第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实现,从而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过程中得到的愉悦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实现的最有价值的情感体验。第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教师的教学状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应付一种是享受。应付上课的教师追求的仅仅是一种结果,他们会为寻找结果而焦虑、痛苦、烦恼,忽略真正的感受。而享受上课的教师却把上课当成是一种巅峰体验,他会把生命完全打开,和学生一起品尝欢笑和痛苦,一起体会成长的幸福。第三,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一种理想境界。正如马克思所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教师只有真正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当中,能做到率性而为同时又不逾矩就能切实感受到职业幸福,实现理想。

二、探讨教师职业幸福感与专业发展的关系的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教师个人成长为导向,以专业化或成熟为目标,以教师知识、技能、信念、态度、情意等专业素质提高为内容的教师个体专业内在动态持续的终生发展过程,教师个体在此过程中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实现。其主要思路是通过影响教师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快乐健康发展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同学生一样需要更多被关注。然而对这一群体的真实需要和生存状态的科学研究却正是当今教育理论界所缺乏的。而且教师是发展中的教育教学专业人士,其成长要经历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平静期和隐退期等多个过程和阶段,教师的专业素质一定要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与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单单是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提升,还应该包括生活态度和常识、专业信念、专业修养、专业精神等方面的不断完善,进而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无限潜能。可以说,教师专业发展伴随教师一生。

因此,对于都伴随教师成长的职业幸福感与专业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师生的共同发展,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两者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与归宿;另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

三、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与归宿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其专业发展的动力

首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能够带动教师自主完善专业知识,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情感支撑。幸福是一个螺旋形的动态过程,人不可能每天都处在幸福中,所以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积极情感体验。孟子三乐之一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便是教师获得深刻的职业幸福感的最佳体现。如果当下的教师也能有这样积极的情感体验,那必然能够把上课当成是一种巅峰体验,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此时教师也会自觉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提升专业修养、培养专业精神。然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本身又是一种应激情境,教师所面临的都是正在成长的活生生的个体。工作压力大,应激事件多,产生的情绪困扰、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低等问题几乎无法避免,进而导致职业幸福感的缺失。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会直接降低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而会降低对自我的要求,放弃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追求和完善。

其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能够促进教师对自身职业的全面认识,实现教师的教育目标和追求。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一个人在职场甚至是对待自己的生活,往往都是因为幸福产生爱,因为爱而全身心投入。同样,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要使自身的职业理想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并由此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也将决定着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投入程度以及这个工作的意义所在。如果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体验不到幸福,反而是不幸,那么他就会产生职业倦怠,进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就会有逃避、转行或放弃的念头。即使他仍然恪守在岗位上,也只是把教师职业当成是一种可以获得温饱的“谋生”手段,不会再积极主动的追求专业发展。

(二)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其专业发展的目标和归宿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内容。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幸福的人和谐的人,所以要现实幸福的教育教学首先必须要有具备体验幸福能力的教师。只有教师有了职业幸福感,才能敦促其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把这种幸福传递给学生,进而培养出具有幸福感的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生活质量,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消除职业倦怠,促进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关注教师自身的真实需要和生存状态也是对当前社会以人为本理念的最佳诠释。

马克思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也只有具备幸福感的教师才能把握这个核心内容,使得教育事业得以良性发展。而一个具有职业幸福能力的教师的自身素质是不能被忽略的,至少要有完备的知识体系、高超的教育能力及审美素养等几个条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身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职业幸福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身的幸福能力。

总的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就是教师以职业幸福感的形成为起点和持续从事教师职业的动力,并以职业幸福能力的获得为目的和最终归宿的发展过程。

(三)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

一个人的幸福感充满了无限性,但是这种无限性必须要转化成现实性才能让人真正受益,这一转化也必须要有现实的依托和途径。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体验过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会随着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更有价值。教师要超越单一的“职业定向”,努力领悟教师职业的核心和本质,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收获尊严和自由,从教育实践中感悟职业的内在价值甚至生命的升华,从不断学习和创造的硕果中享受职业的成功和乐趣,真正体验到教师的幸福,进而建立一种“教育人生”的观念。

胡伯曼研究发现,教师在教育生涯中会经历几个阶段。首先要经历“生存”阶段即入职的头两三年,同时也是“发现”阶段。教师面对复杂而不确定的课堂有现实震荡感,真实的课堂与想象中或者说实习期间有很大差距,会在尝试错误中谋求生存,关注自我表现但缺乏自信。此时教师要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同时也要实现从教学知识到教学能力的过渡。其次要经历一个稳定阶段大概三年左右的时间。这一阶段教师会更确认自己的身份,巩固第一阶段所得并较多关注教学中非预期的情形,同时保持更高的安全感和自主性。再次会进入“实验”或“多样化”阶段即教龄的7~25年之间。该阶段的教师具有很强的动力,充满热情并乐意正是以前教学中被视为理所当然的问题并接受挑战。教师会更加积极并有意识地去思考整个教育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假如稳定阶段的教师拥有很多负面经验会导致其进入自我怀疑的“再评价”阶段。然后在教师经历不确定和危机后可能会进入“平静”阶段,即教龄在26~33年之间。此时的教师没有以前的雄心壮志,但有更强的自信和平静。对学生较为宽容和自主性,但与学生的关系逐渐疏远。再然后会进入一个“保守”阶段。教师对学生、年轻的同事、教育政策有诸多抱怨,喜欢回忆过去的辉煌,可能原因在于自我怀疑事件太长或结构性改革的失败。最后时期。教师会从专业生活中逐渐抽离出来进入“不投入”阶段,即教龄34~40年之间。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于工作以外的事务上,可能是对体制的失望或预期目标与现实的差距造成的。

同时胡伯曼还指出,上述发展阶段之间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不连续、回归的。从以上这几个阶段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可以走进或走出不同的阶段,如一旦教师涉足专业发展和承担新的角色,他们就可能再次回到充满热情和全情投入的阶段。而只有保证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够不断充实和完善,积累教学经验,才能使教师时刻保持教育教学激情,获得每个阶段的幸福感。只有教师保持对自身专业发展的主动追求和探索才能真正获得职业成功,品尝职业幸福。

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培养教师正确的职业理念,要把教育当成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手段

卡瑞克和卡兰翰曾说:“一个师范生的书桌与一位教师的书桌之间的距离,虽然在直线跨度上很短,但是它确是这些年轻人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所要跨越的一段最长的心理上的历程。”而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应激事件繁多、心理压力加大等因素,有些教师仅仅把教师职业当成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就是基于这样的观念,他们就自然地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不重视真正的感受,也不会去发掘和体会教育教学中的乐趣。所以只有当教师把这一职业当成是事业来认真经营,从心理上先重视起来,真正接受它并愿意去从中体验幸福的时候,才能获得整个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二)教师要学会善待自己,合理调适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教师要对情绪或者心理问题有明确和合理的认识态度,认识到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有负面情绪是一种人人都可能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些问题,首先要保持适中合理的期望值。要正确面对压力,积极乐观的面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其次要合理调节情绪。可以自主学习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再次是要保持稳定的生活节奏,合理生活作息,加强体育锻炼,善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三)缓解教师职业角色冲突,消除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的多角色性,这是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所赋予的。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角色期待和行为,因此角色冲突不可避免。因此,教师应具有角色意识,对自己的每个角色都要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要学习每个角色必备的专业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态度和情感。由此来减少负面经验,增加教师教育教学的正能量进而提高职业成就感,缓解职业倦怠。

(四)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作为社会来说,要建立合理的社会期待,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以此对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奉献加以充分肯定,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可以获得等值回报。作为学校来说,学校管理者需要为教师打造一个资源共享,相互沟通和交流、成长的人文环境,对教师的工作给予及时的肯定理解和支持,关心教师的真正需要,努力消除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压力,让教师在工作中切实感受到幸福和成长。

【参考文献】

[1]Elizabeth Holmes. TeacherWell-being looking after yourself andyour career in the classroom [M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2.

[2]勒玉乐.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庞云兰.论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J].绥化学院学报,2011(4).

教师职业幸福感篇3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幸福感是教师通过艰辛的创造性劳动,能够从精神上和物资上获得满足、自由,并在工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和谐发展,随着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身心愉悦的持续快乐体验。根据社会调查显示,高职教师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教师正逐渐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没有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提升,而是正在逐步淡化。

二、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淡化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加之教育对象的日渐复杂化,产生职业倦怠症的教师越来越多,已严重影响到教师的自身的身心健康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甚至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才,从而制约了社会的整体发展。我认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淡化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学生素质

高职院校的高考招生分数线在本科之下,甚至为了录满指标,每年都要降分补录一部分。这导致高职院校中文化基础差、行为道德发展有问题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是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难度增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接受能力,而且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客观上的生源质量,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也降低了教师在自我实现维度的满意度。

(二)工作压力

在高职院校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属于家长式管理模式。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卫生等方面负责,另外还要疲于应付名目繁多的会议、评估等许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这严重影响了有特长和有能力的教师的成长。而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壮大和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业水平以及专业教师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想得到发展和提升,就得不断地学习、深造、提升。现实的工作状况以及职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凸现了教师的职业危机感,导致教师身心疲惫过度,久而久之,职业倦怠心理也就会越来越强烈。

(三)社会地位低

作为一个团体,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在外部人看来,高职学生的素质低,相应的高职老师就不需有多高的理论层次,所以认为高职老师从事的还是二、三流的高等教育,不能与普通高校相提并论,即使在学校内,教师的话语权也很少,教师不能对工作做出自己的决定,处于受雇者的地位,在精神上没有归宿感,在专业上失去了自由和自主,根本谈不上幸福感的获得。

三、提升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拥有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来调适和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提升高职教师的幸福感。

(一)改善人格素质,提高教师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 ell-being ) 是根据个体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它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1]主观幸福感和人的性格倾向、精神追求、审美素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适度的期望值。作为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有合理的评估,从而提出适度的期望值,这样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一致时,心理才不会有太大的落差。2.一定的心理疏导。学校要重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引导,不定期的举办心理健康研讨和交流会,多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活动,开拓教师的视野,培养教师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

(二)加强学校的人本管理,增强教师工作幸福感受力

舒适的工作环境能够为教师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感,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工作更有动力。学校在管理中应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多尊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给"压力"贴上"荣誉"标签,积极地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教学领域和技能领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尝试与创新。压力本身来说不是一件坏事,没有压力的工作,容易让人产生消极、倦怠、不思进取的心理,所以人在工作中有适度的良性压力是非常必要的,但过大的压力又容易产生职业恐慌,同样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领导必须具有"良性压力管理"和防范"恶性压力"的意识,结合本校实际,适度制造具有激励措施的压力,当感觉教师良性压力过大时适当为教师开展一些减压活动。学校管理层要改变"有忧患才有压力才有效率"的官本位的管理理念,树立"和谐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的理念,提倡在学校中的"良性压力"。避免恶性压力造成的职业疲劳,也就是把压力控制在教师心理和生理都可接受、可消化、可转化为积极行动,形成良性竞争的范围。要在学校内部创造这样一种氛围,教师们的工作(教学、科研、学生管理)都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都为学校的明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取得卓有成效的,学校领导要予以肯定并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如此才能增强教师的工作成就感,创造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

(三)营造平等友好的育人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愉悦学习和教师激情教学的根本,也是人与人之间得以友好相处的基础。由于不少高职学生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刻苦精神、兴趣爱好广泛但不专不深等问题,这样就往往是教师一腔热情、学生无心学习,长此以往,容易造成教师工作的挫败感,打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产生消极教学的思想。如此恶性循环,师生之间关系就不融洽,教师权威性就会下降,这样对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发展都是不利的,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激情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想学,教师愿教,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理解"、"尊重"的,在情感上是互相爱护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2]

参考文献:

教师职业幸福感篇4

我们将“阳光教师社团”的功能定位于:让每个教师在社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展示自己的潜能与才华,从而让教师在社团活动中放松心情、获得职业幸福感。为此,我们分别创建了“专业类、生活类、健体类”三类社团。专业类社团有:声乐、美工、舞蹈、诵读、钢琴、课程与教学研习社、写作社等。生活类社团有:育儿俱乐部、美容养生俱乐部、“知心大姐”心灵驿站等;健体类社团有: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排舞队以及“跋山涉水”驴友社等。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报名加入若干个社团,我们一般建议教师加入1~2个社团。社团成员确定后,便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社团负责人。社团活动时间由社团负责人根据本社团活动特点提前计划、合理安排,一般安排在业余时间,每周或隔周活动一次,每次活动前社团负责人需提前公布活动时间、地点以及具体内容,以便会员事先做好参加活动的准备。社团活动的具体内容一般在学期初由社团负责人组织全体会员讨论确定,并排出整个学期的活动时间安排表,对某些活动可另推举活动项目负责人,由她(他)负责活动的准备、组织等工作。各社团活动所需的必要经费由社团预算,报总务主任、财务室复核,经园长签字批准后支取。为了确保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幼儿园还成立了社团管理中心,主要任务是协调与沟通,加强社团之间的联系,促进社团之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加强对社团活动的协调和指导,并对社团活动加以监管,使之不偏离宗旨。

我园的“阳光教师社团”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正日趋完善,在促进教师各方面成长,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激发教师工作、生活热情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专业类社团满足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

专业类社团主要以我园的“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以及骨干教师为领头人。这是一个将个人智慧转换为集体智慧的良好平台,实质上也是一种基于实践的共同学习。在这里,大家相互学习,共享资源,共享经验。可以说,各专业社团成了教师集体研修、共享智慧、共同提升专业水平的幸福港湾。例如,课程与教学研习社就科学活动“小汽车”开展了系列研究。社团全体成员就材料的来源、材料的呈现时机、幼儿与材料的互动等问题展开研习,活动中大家还进行了小汽车制作比赛,经过不断研习、改进,“小汽车”活动的材料更有趣、更适合幼儿操作。此次社团活动成果“集体科学活动中材料的有效提供”,在浙江省特级教师大论坛上作了展示与分享。

专业类社团活动很多是与教师的基本功有关的,如,说、唱、弹、跳、画、写等。各社团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教师提升教学基本功提供帮助。当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妙曼的舞姿、流畅的琴声时,当良好的技能促进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时,当自己的技能表现获得了同行赞许时,教师们幸福地笑了。例如,诵读社的成员在骨干教师、普通话测试员、电台播音员的帮助指导下,诵读的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多人在园内外各类活动中担任主持人,部分教师在各类普通话比赛活动中获得了好成绩,教师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与职业的幸福。

有些社团还组成“新农村建设巡演团”,把农民群体的诉求和困惑编成快板、小品等,到各个村子演出,深受农民喜爱,也为新农村建设出了一份力。

二、生活类社团给了教师互助的温暖

在开展“阳光教师社团”活动过程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需求是多元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专业需要,又有生活需求,而且教师的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为此,我们创建了生活类社团。这些社团都有自己独特的活动宗旨,例如,“育儿俱乐部”的活动宗旨是“让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发展”。为此“育儿俱乐部”创设了“育儿沙龙”“QQ群”“亲子互动平台”等,当教师遇到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就会到相应的平台上求助、交流和学习。例如,孙老师是一位工作认真踏实的好教师,可是她的儿子很顽皮,在学校里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这让孙老师很焦虑,有时甚至很自卑。为此,她加入了育儿俱乐部和同事讨论交流,同事给了她很多积极建议,她儿子也跟着她参加了“育儿俱乐部”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之后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孙老师的焦虑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工作干劲也因此更足了。

幼儿园教师大多是女性,细腻敏感,情感需求也特别强烈,她们希望得到集体的温暖,同伴及领导的认可和鼓励,当她们的情感需要一直得不到满足时,那种强烈的失落感也会导致她们产生职业倦怠。“‘知心大姐’心灵驿站”是一个让教师互相慰藉心灵的地方,当教师有迷茫、失落、烦恼等消极情绪出现时,社团成员互相帮助,有效疏导,以促使有消极情绪表现的教师放松心情,重建信心,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工作,享受幸福。王老师是我园教学骨干,业务水平高,但个性很强,任何事情都争强好胜,在家中也比较强势,夫妻之间常闹矛盾,甚至闹到要离婚。“‘知心大姐’心灵驿站”的几个教师便及时到她家中,详细了解情况,引导双方理性沟通,终于化解了一场情感危机。

爱美是女教师的天性,教师们希望把自己打扮得更美丽、大方,为此“美容养生俱乐部”请专家来园与大家探讨如何化妆、如何着装,让“合适、端庄的打扮是最美的”理念成为大家的共识。

三、健体类社团激活教师生命的热情

在健体类社团里,志趣相投的教师会聚集到一起,开心运动,科学锻炼。她们喊出了响亮的口号:“轻羽飞扬,共筑健康!”“乒乓有形、快乐无限,拼出健康人生!”“轻盈跃动,让每个细胞跳起来!”“舞动青春、舞动时尚、舞出健康!”健体类社团会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他们聘请专业体育教练提供体育锻炼的技能技巧培训,还邀请教师家属参与这类培训活动。它像是教师生命力的“激活剂”,让每一个教师放飞心灵,拥有健康,获得快乐。例如,张老师原来体弱多病,性格内向,但参加了排舞社团的活动后体质明显增强,性格也活泼开朗了许多。体育类社团经常开展的竞赛性活动还让教师获得了集体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例如,排球社团获得了区教师排球赛冠军,那一刻,大家紧紧相拥,高唱“团结就是力量”,集体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溢于言表。

教师职业幸福感篇5

关键词:教师 职业幸福感;现状; 策略

一.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有研究者分别研究了从幼儿园到中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认为“经常或总是能体验到幸福感”的大致在21%一50%之间,“从没体验到幸福感的”由7%到46%不等。笔者曾调查中小学教师“如果再有选择职业的机会的话,愿意再选择教师职业”的不到35%,“感觉从事教师职业不幸福”的接近50%,他们普遍感到教师职业“累、枯燥、委屈、不被理解、没有成就感、待遇太低”等。

二. 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一)来自各方的压力压缩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空间

1.经济收入偏低。虽然现在教师的收入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偏低。大部分教师的经济总收入来自工资,其福利待遇很少。而且,不同地区间的工资收入差距大,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收入差距也大,造成教师失落感。

2.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来自社会的压力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社会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期望值越来越高。家长将孩子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教师的身上,而学校又直接将教师教学成绩与工资、奖金挂钩,加重了教师的紧张感和压力。第二,对教师的道德水准奉献精神期望值高。要求教师要安于清贫,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 “蜡烛”,教师言行稍微不妥,就遭遇道德上的上纲上线。教师们感觉成了过街老鼠,含辛茹苦却不被理解,自然觉得百般委屈,产生厌教情绪。

3.师生关系的紧张。尊师之风整体日下,教师很多时候得不到学生及其家长应有的尊重与理解;学生及其家长打老师的事例还真不少,老师被打后学校源于社会一边倒的舆论,无论是否是老师的错,通常都是老师向学生道歉,使教师有严重挫败感。

4.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网教育频道,对90964名公众进行了“中国教师健康状况调查”表明,54.5%的老师每天工作8至10小时,26.2%的老师工作时间甚至超过10个小时,只有19.4%的老师每天工作时间少于8小时。因为疏于照顾家庭,家人的不理解,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加重教师的压力。

(二)身体状态动摇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据调查,咽喉病,颈椎病,几乎是教师的职业病。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在教师群体中发病率也较高,且发病时间较其他行业提前。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医院在教师节前后给全区1392名教师进行了体检,身体完全健康者仅28人,仅占体检教师总数的2%。不良身体状况加大了教师压力,削弱教师职业幸福感。

(三)苛求完美抑制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追求

全球职业规划师中国地区首席培训师钟谷兰女士认为,爱不爱自己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职业幸福感。很多老师一味要求自己完美,要求学生变铁成钢。但在实际工作中面对不配合自己的学生时,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那时,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会非常强烈,职业幸福感就会削弱甚至消失。

三.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

(一)回归教育本意,培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土壤

教育的本真意义就是使人幸福,其终极目的是让人生变得更美好,是唤醒探索真理和追求幸福的生命力量。只有教育者本身幸福,才会在职业活动中把幸福传递给被教育者,让学生幸福地成长。当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的体制,让教师在工作中缺少心灵上的自由、情感上的舒坦、行动上的机智,更多地表现出职业焦虑、情感压抑和工作低效。

(二)关注教师地位,夯实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关注教师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社会政府为教师成长创造物质条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教师产生幸福感的前提。第二,关注教师的社会地位。各级政府都要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关心教育工作,满足人被尊重的需要,从而为教师产生持续的幸福体验打下基础。

(三)和谐教育环境,把好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键

第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以关爱教师身心健康,注重教师和谐发展,提升教师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既要有科学性合理性,又要人性化人文化,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去衡量教师的劳动成果。第二,社会舆论媒体应该还原教师作为“人”的本来面目。不能因为一个教师有问题就以一概全地贬损整个教师队伍,要实事求是地报道;也不能把教师祭到神坛,给教师戴上沉重的精神桂冠。社会多一份理解和宽容,教师便多一份和谐幸福!第三,校园环境要和谐。学校给人以一种宁静、祥和、健康、进取的氛围,要在美化、净化、人文化、人性化等方面做文章。第四,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保证。领导与教师之间,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校内部和外部之间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会感到愉悦,才会有幸福感。

(四)提升实现自我,开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钥匙

教师幸福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对职业和生命的热爱。教师内心要有教育信仰,追寻职业幸福与尊严 ,超越纯粹物质欲望的追求,从职业中获得精神自由,精神有所依托,心灵有个家园,实现自我,充实人生,感受到幸福和美的存在,彰显了生命的价值。这是教师获取职业幸福感的力量源泉,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杨小芳 《构建和谐教育生态环境,实施和谐教育教学活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报 . 2008-12第542期.

[2]《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8-1).

教师职业幸福感篇6

一、历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迷失

长期以来,考试制度等客观因素的存在给历史教师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冲击,对于教学真正价值的模糊,使得历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迷失,其教学状态亦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长此以往,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首先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和学生都背负着升学考试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师往往只好回归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历史知识用一种简单的灌输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便以一个被迫接受物的形态出现,不能很好地对知识进行咀嚼、消化、升华。由此,历史学习就成了单纯的知识记忆,其价值和意义都被强硬地削弱了,而教师的创新思维也受到了压抑。

其次,完善的激励机制的缺乏。一些优秀教师为了将教学内容绘声绘色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可谓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一盏明灯下,熬到深夜认真备课,只为让学生能透过历史知识看到比历史更为广阔的天空。但是学校更看重教师教学的短期效益,无视教师教学对学生长远的影响,对于教师的钻研精神也采取无视的态度,这就削弱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泯灭了教师内心的职业幸福感。

最后,受客观因素影响,部分历史教师缺乏主动钻研的热情。虽然客观因素无法改变,但是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克服。但一些教师,虽然在教育的大环境下经历了各种的阻碍,仍然坚守自己的岗位,默默地奉献,我们从他们对教育执着的坚守中看到了从内心迸发出的幸福意味。就像曾经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中学历史教师纪连海,他认为对于教师来说,最幸福的事情是自己人格学识可以给学生的人生增添光亮的一笔。但是有些教师几乎不考虑自己的因素,只是一味地去抱怨客观原因,在推卸责任的过程中,教师所能感受的只能是心烦意乱,而不是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些教师只是为上课而上课,没有用真心与学生交融在一起,与岗位合二为一。

二、历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外溢

一切行为都是内心情感的表征,我们从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就可以发现其职业幸福感的外溢。这种幸福感是教师对教育教学意义价值正确理解后体现出来的,它包含着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享受职业幸福感的教师能被课堂上的每个学生吸引,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满足孩子的所需,而不是高高在上,真正了解这种幸福的教师的课堂是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而对于享受这种幸福感的教师来说,他们会用知识不断武装自己。

首先,教学设计中蕴含历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外溢。拥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不会将教学看成是一种任务,而是将其看成是舞台,可以展现自己光彩和价值。拥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不会对学生的成绩要求苛刻,他们会将目光放长远,重视对学生未来的考虑。

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这种幸福感,就像父母给孩子做饼的时候,将浓浓的爱揉进面里,让一份幸福兑换成两份开心。比如教师在讲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有关的纪录片或是电影,如在讲述辛亥革命这一课,可以给学生放《辛亥革命》这一电影,并以林觉民和《与妻书》为线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学生一起扼腕,一起赞扬,使历史课堂成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外延场,让学生在这种情怀的熏陶下将自己的注意力融进课堂。

教师职业幸福感篇7

教师的境界是什么?教师常常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被称为“蜡烛”、“春蚕”、“园丁”…… 这些赞美之词,总是给教师的角色染上了一层悲剧色彩。有学者将教师的职业境界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规范和要求,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把教育看做出于职业良心,四是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前两种境界是一种“他律”的取向,后两种境界是“自律”取向。职业境界不同,职业态度不同,工作效果肯定不同,我们何不去尝试做一个能把自己的职业当着事业去经营,把工作当着享受的教师,做一个充满阳光和幸福感的教师?

幸福,是人的一种高级情感,是一种健康、快乐的状态,是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既不是纯粹的精神体验,也不是单纯的肉体感官的满足,其本质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的愉悦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当教师的过程中是苦的,结果是甜的。这样的说法仅仅把幸福看成是结果性的东西,那么我们所享受到的幸福就少了,如果把享受幸福用创造的形式体现出来,将创造幸福的过程当作享受幸福的过程,它将与创造的过程同在,我们享受幸福越丰富,就越细长。

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职业境界,做一个幸福的人民教师呢?

1 以幸福的眼光去看待教师职业

孟子曾经说过:“君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就是一种幸福。可见,教师的职业本身是快乐的、幸福的,也是值得骄傲的。当我们看到当今社会就职的艰难,我们应该为自己有一份稳定的职业而欣慰;在当下国家加大全社会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应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良好心态;当我们在一个积极的、健康的、和谐的、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得到彼此尊重、彼此欣赏、互相激励、互帮互助,应该感到无比的愉悦和幸福。教师要以高度的职业认同来对待教育事业,这样才能从工作中得到更多的积极情感,才能拥有积极的工作动力、创造自身的价值,才能在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中获得幸福和满足。

2 在专业成长中感受教师职业幸福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内容,是一种稳定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趋力所在。教师对职业幸福的体验需要以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能为前提,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首先源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断学习。加强学习是教师提升职业境界的重要途径,学习可以让教师养成一种以研究的视角,看待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习惯。其次,学会反思,通过反思性教学去体验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此外,学校还要给教师营造专家引领、外出参观学习的良好条件,使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通过加强学习、互助、反思,不断进步,不断充实,走进更为广阔的视野,让老师们的教研走向务实、高效、自主。人只有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去创造人生,才会活得有意义、有尊严,才能体会到生命深层次的快乐和幸福。

3 让学生的成长成为教师职业幸福的动力

教师职业幸福感篇8

幸福感受力是指人们对于幸福的认知和体念能力。有一句话说得很经典,“幸福,不是我们得到的多,而是我们计较的少”。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最新教师职业幸福感心得体会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教师职业幸福感心得体会”相关文章推荐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的心得体会五篇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的心得体会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最新教师幸福感心得体会范文

幸福教育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幸福感心得1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它担负着人类文明的神圣使命,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才能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师爱的基础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尊重学生人格是施爱的基本要求,也是获得学生的爱的基本途径。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问题生也不例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的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承认与强化,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鼓足前进的勇气。只要认真观察,最会都会淘尽黄沙始到金。

严爱相济,教育为主。也不能一味的慈爱,是时间长了,会使学生感觉到老师软弱无能,管理不严,以至失去自我的约束,甚至行动随便,纪律涣散。所以,爱是有条件的,有限制的,发现学生有缺点,应及时批评指出,并给予其改正的方法以及机会。对学生表现出的不良反应及时纠正,不能迁就。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与忧愁。

教师所从事的是教育人、塑造人的特殊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的魅力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两者不可缺一。一个道德修养良好但知识水平不够,或者知识水平很高但师德很差的人都不是一名具有十分教师魅力的人。只有两者兼备的教师才能吸引住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及良师益友。教师不是单纯的教书匠,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传授知识,交给学生谋生的手段,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极大的爱心,关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幸福来源于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对生活的一种体验。教师是一项职业,他的主要责任来自教育教学,那么可以说教师的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受到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能够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时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 离不开教师的劳动。我们今天要做一个好教师, 不仅需要学识渊博, 更需要良好的师德。只有不断学习, 加强自身修养,陶冶师德, 提高道德水准, 做到以德修身, 以德育人, 方能赢得社会的尊重, 也才无愧于 “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教师职业幸福感心得2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能够快乐地做自己想做能做和可以做好的事情。那么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哪里?来源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源于自身的成长与学生的发展所带来的教育成功,来源于教育智慧。其实幸福离我们这么近,可是谁遮挡住了我们寻找幸福的眼睛?每每看到这句话,我就情不自禁的陷入了思索,是为班上那些淘气顽皮的孩子,还是那总是觉得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的不满足,或是为了那林林总总应付不完的检查?当我们每天在抱怨累死了,气死了的时候,幸福已如肥皂泡般无奈的破灭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的体会到,做个幸福的教师就应该做到:

一、保持良好的心态,守住心灵的那份宁静。

在人欲横流的今天,如果你成天只想着要升官发财出名,你就永远不会感到幸福;如果你一心想着别人有的我都要有,你又怎么能够幸福快乐?如果你凡事都要求自己能够做得尽善尽美,恐怕你也难以幸福快乐。培养一种纵向比较和向后比较的能力,把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把生活和不如自己的人比,不求飞黄腾达,不求一夜成名,只求日有所进,在精神的世界里不断辛勤耕耘,把自己的饭碗当成职业,把自己的职业做成事业,你就会找到幸福。我曾经说过:敬业是一种美德,乐业是一种幸福,创业是一种境界。我们能够守住自己精神的家园,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能够教化一批孩子,有什么不幸福呢?

二、把读书当作第一任务,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要不断点燃自己的学习内驱力,自主学习。读专业书、读文学书、读经典书,使自己的知识面广博起来,才能开阔自己的专业领域,才能开拓自己的视野,才能为自己积蓄能量。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把这习惯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三、养成写反思写体会的习惯,养成写博客和交流的习惯。

要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名师专家学习、向社会这个大百科全书学习。只有耐得住、守得住、挺得住,在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上,才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个性蓝天。

其实幸福就是一种快乐心情,是一种催人向上的心态、幸福也是品味生活的一种感受。

幸福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幸福需要我们自己去感受。

做个幸福的教师,不但自己幸福,也带给学生以幸福,带给他人幸福——这于人于己,都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教师职业幸福感心得3幸福来源于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对生活的一种体验。就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当个体感觉到他找到人之为人的目的,并且他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在践行这一目的时,他就会有一种主观上的践行天命的愉悦,这就是幸福感。”教师是一项职业,他的主要责任来自教育教学,那么可以说教师的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受到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能够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时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教师的这种快乐体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敬仰。

无论是什么职业的家长,在面对我们老师的时候,总是热情万分。这种热情其实来自于他潜意识里希望老师对他的孩子在教学中能格外照顾,将来能有所抱负。我们教师也许收入赶不上很多其他职业,但是他们是没有我们这种职业的幸福感的。

2、学生对老师的情感。

教师作为大众的一员,他的教育、教学目的就是既教书又育人,他认为他所从事的职业是高尚的、是伟大的、是有意义的、是具有价值的;他会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服务之中去;他做到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教书育人给教师带来了成就感,当看到自己夜以继日、呕心励血把学生培养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桃李满天下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是幸福的。我们也许往往只注意了学生调皮,作业完不成,有人违反纪律等等。其实我们再认真看看,其实有很多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地方,我们平时其实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你喊学生拿东西,也许你喊你孩子拿不会拿,但是学生却当做圣旨一样。你的高兴往往成为了学生的高兴,你的生气往往也会转化为一种集体生气,学生把老师当做了他们一天的“晴雨表”,看着学生每天都围绕在自己身边,这也是一种幸福。

3、社会、国家对老师的期望。

纵观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对教师职业是轻视的,无不对教师抱有极大的期望。科技的进步带来经济的腾飞,经济的强盛促进国家的强大,而决定科技的进步无疑是教育,实现这一基础的就是教师。毕竟教师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屹立世界的基础。

4、教师有取得成功的满足感。

当老师解决了一个难题,使学生豁然贯通;或加班加点后,看到学生一点点在进步??这种成就感我们觉得就是一种幸福。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没有对教育意义深刻领悟或使命感;没有无私奉献的情怀;没有对教育事业神圣性体验的人,你是无法体验教师的幸福的。

教师职业幸福感心得4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尽管这是一个人人都追求的美好愿望。但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体验到最多的却是痛苦。从教师的职业情境出发,这些痛苦的表现各式各样:

道德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作为以教书育人为使命的教师,总是以崇高的道德理想激励、引领学生,教他们爱国立志,教他们自强不息,教他们诚实守信,教他们宽厚仁慈,教他们尊长孝亲,教他们勤奋好学,教他们勤俭节约……然而,学生们一离开课堂,所接触的活生生的现实却并不是这个样子,弄虚作假者有之,坑蒙拐骗者有之,以丑为美者有之,假恶丑不但大行其道,而且作假成真、恶人得道、丑行美化的现象比比皆是,课堂上的那些基本“常识”顷刻间被颠覆成一堆碎片。当教师充满激情地传播道德理想的时候,面对的却是一双双疑惑甚至不以为然的眼睛,他们除了感到肩头沉重之外,还感到心头沉重?

科学育人与应试教育的矛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教师谁都明白育人就是要塑造人,发展人,就是要让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感受人文情怀的温暖,享有智慧之光、仁爱之光,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素质优良、发展全面、身体健康的大写的“人”。可是,在今天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应试”成了教育行政乃至教师的第一要务,学校、教师的工作业绩都是以分数这一把尺子来衡量。付出奉献与获得报酬的矛盾。教师辛苦付出,默默奉献,这是有目共睹的;党和政府也确实在逐步提高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出台的文件就明确规定“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然而,和社会的各种行业相比,教师总感到付出与报酬不对等。如有的教师抱怨:“当教师的,就得把自己封闭起来,一和人家比,你就没劲了。”

教师矛盾生存的状态当然不止以上所述,虽然有些是个别现象,但有的的确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都是老师们在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的感受,我认为不应该回避和粉饰。为此我也彷徨、迷茫、痛苦。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是引起冲突,引发思考,引发体验,而情境是引发体验的重要因素。尽管有种.种痛苦,但痛苦是可以升华和成就幸福的,它使得教师的职业生命更为丰厚,也使得我们更加努力追求幸福。一个幸福的教师不是天生的,常常是在痛苦中历练出来的。所有痛苦中最重要的来自于我们能力的不足。因而发展和学习就是通向幸福最为重要的路径。在通向幸福的路上,激情和头脑,勤奋和思考都是最为重要的,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我们获得了成长,成长本身又是充满快乐的一件事情。

教师职业幸福 感心得5你一定想问为什么我的脸上洋溢着微笑,因为每天只要一踏上这三尺讲台,我就会嗅到一股做一名人民教师的幸福的味道,就会情不自禁的面带微笑。你看,一进教室,几十双单纯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我,立正,站好。你听,那一声响亮的:“老师,您好”,是多么深情地问候。请问有哪一个职业会受到这般的尊重?就凭这一点,教师这个职业难道不值得我们感到幸福吗?不值得我们用生命去诠释吗?在座的各位老师,请问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时常因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幸福呢?答案未必一致吧。

记得我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年,正好赶上一位老教师退休,他一见到我就一声长叹:“哎,我可总算熬到头了,姑娘你可早着呢,就慢慢熬吧!”我问他:“那你当教师多少年了?”他伸出手指一比划说:“我十七岁参加工作,算来43年了。”我说:“43年那可真够长的,难道这43年你都是熬过来的?”他说:“在农村当一名小学教师不熬着过,还能怎么着?”在座的老师们,请问你们心中是否有时也会如他一样发出同样的声音?听完他的话,我陷入了深思,思考起了我的未来。难道我也要像他一样平平淡淡的熬过大半生,就等着退休的那一天吗?不,我绝不!为什么要虚度此生呢?为什么我们不享受这段教书育人的`过程呢?为什么不把这三尺将台拓展为我们的人生大舞台呢?我们完全可以让这个讲台绚丽多姿,让这段人生非富多彩。我要成为一名教育享受者,做一名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我要全身心的投入并热爱这份职业。

因为我知道一个有威信的教师,一个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对工作充满热爱的人。我踏上三尺讲台,已十余个年头。这十余年来,我成了家,做了妈妈,生活发生了许多改变,但有幸的是唯一没变的是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我不仅没有在琐碎的工作中沉沦,还依然保持着出踏岗位时的那份激情。有人说激情像火,能够迅速燃烧,也容易渐渐熄灭。我的这份如火的激情却越燃越旺,照耀着我年年走在我镇教育改革的最前列。县骨干教师,县教学能手,县优秀教师,课改带头人等一系列荣誉见证着我的努力。

越发的努力,让我越发的热爱自己的职业了。它虽然琐碎且没有过高的物质回报,但我却从这种琐碎中品尝到了工作带来的愉悦、欣慰与尊严,收获了工资以外的丰厚的精神回报。在讲台上,我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百科全书;成了孩子们心中鲜红的太阳。课堂上多少次我们一同探究质疑,一同深情吟唱诗词文赋,一同谈笑风生。课堂外新老教师一同教研,交流辩论,取长补短。这种甜美的感受,并不在于物质的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带来无穷的乐趣.

教师职业幸福感篇9

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途径费尔巴哈说:“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一种对人、对事物的态度,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清苦的,诚然压力面前我们会感到疲惫和烦恼,但如果我们没有开阔的思想境界,没有崇高的生命追求,只追逐于普通人的蝇头小利和物欲横流,那么对我们的一切评价,诸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赞誉之词,也只能停留在奉献和牺牲的层次,而没有追求和幸福可言了。做为基层的体育教师如何获得职业的幸福感?

一、通过职业规划获取幸福感

“有志者,事竟成”。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也就没有了追求和幸福。我们过去缺乏职业生涯设计的概念和意识,具体表现为工作上唯领导安排是从,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态度被动;工作不满意时,往往归因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认为自己尽了力,没有办法克服困难。这样只能怨天尤人,作茧自缚,让自己陷于“我不幸福”的漩涡中。

其实,说到职业规划,每个教师在入职初期都保持着这样的心理定位:要做学校里教师中的佼佼者,要做校长的关注对象,要做学生的仰慕对象。这种依赖他人的认可来获得自我认同,将成功感依附于他人评价的职业规划方式是值得商榷的。只有化被动为主动,在不断追求中体会人生快乐,才是追求职业幸福的通途。

二、通过学生的进步获取幸福感

教师最大的欣慰就是所教学生能够不断获得进步。徐特立说:“教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越热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呀。”魏书生也曾说:“教师这个工作除了工资回报,另有三重收获,即‘收获各类人才’‘收获真挚情感’和‘收获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教师职业的报酬不只是物质上的,学生的学业进步、学生的道德成长、学生的个性萌发以及以后为社会作出贡献,这些都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刚进初一时他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身体素质非常好,但到初二时他不思进取成绩不断下降,并开始放纵自己的行为,成了老师放弃的学生。从侧面听到这些信息让我有了一些想法,作为体育教师应去帮助他,当时我正在组建学校的武术兴趣小组,而他在业余曾跟随武术教练学过武术,基础很好,我利用他的这一特长让他做我的小助手,负责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刚开始他有些不以为然,渐渐地他把多余的精力用到了学校的武术队,人也变得精神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武术兴趣小组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线,而他也用特长恢复自信,由“厌学”变为“好学”,并向其他学科延伸。在我这个“伯乐”的欣赏下挑战自我,完成我跟他之间的“金色约定”。初三毕业后他顺利考入酒泉中学,并在参加高考的7000名体育考生中脱颖而出名列甘肃省第一,成为北京体育学院的大学生。事后家长激动地说:“蒋老师谢谢你,要不是孩子您学了体育,他现在在哪里我们都不敢想。他是我们方圆几十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他能走进大学之门,这都多亏了您呀!”当时,我真切的体会到做一个体育教师的幸福感。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整整20年了,这些年来,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我从没有计算过,但是我却从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品尝到幸福快乐,因为我从自己独特的工作对象――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促成了我最大的幸福。

三、通过专业研究获取幸福感

乐其道,则善其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强的时候,就会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如果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水平较高,又可以促进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做教师的,无不敬羡那些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名师们,而当我们在追溯名教师的成长历程、探究其成长轨迹时,又都会发现,他们都走了一条相同的成长之路,即专业发展之路。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立足课堂,练好课堂教学基本功这个看家本领,认真备课、听课、上课。将教学中的“妙笔”之处,加以总结,提炼升华成亮点,“败笔”之处,通过总结,亡羊补牢形成起点,不断诊断、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我,因离家较远吃住在校,业余时间比较充足,无聊之余我重拾爱看书的习惯,在课余进行大量的阅读。当时酒泉市每年12月底举行全市的中小学生元旦环城赛,我负责训练女队,寒冷的冬天,每天早晨6:00就带队进行训练,当其他老师7:20上班时,我已经带领田径训练队的学生结束了5公里的公路越野跑,回到学校每个孩子额前的刘海和头发都因为训练出汗结上了白霜,一个个活像“白发魔女”,惹得大伙相互逗笑,忘却了训练的苦和累。训练的过程中,有队员莫名的腿疼,由于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接连多名队员的腿疼让我不知所措,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我才找到病因,是因为不科学的训练和场地的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腿疼得了骨膜炎。从此我在上课和训练的过程中及时进行课堂记录和反思,自己订阅体育方面的报刊杂志,潜心学习和总结,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学生受伤的少了,成绩提高的快了。连续几年,我带的训练队年年取得优异成绩,无论是元旦环城赛还是田径运动会,都获得酒泉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在被市教育局授予“优秀教练员”的那一刻,我欣慰地笑了。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品尝了酸甜苦辣,但更多的让我深深体验到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幸福。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每个孩子都吸引着我,我对工作的结果愿意有一份承诺,于是我全然忘掉了时间,我感到幸福;当我渐渐地发现,知识得到不断充实,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时,我感到了幸福。”

四、通过修身养性获取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随班就读教师;幸福感回归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20-0013-03

一、引言

教师职业幸福感指伴随教师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和从业收益的认识、评价而产生的以积极体验为主导的较稳定的情感体验。它是教师职业价值观、工作动力、发展目标、情感体验、社会关系、人格特征等内部因素与职业特性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高级情感。随班就读教师在随班就读工作中,通过促进普通儿童与随班就读儿童的双发展来实现自身职业理想而形成的以积极体验为主导的较稳定的情感体验,即随班就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随班就读教师承担着教育和管理普通儿童、随班就读儿童的责任与使命,关注随班就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人本管理”理念在特殊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动力。

目前,随班就读教师面临着教学压力大、专业化水平不高、支持系统不完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社会和家长的期望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随班就读质量不高,同时也严重影响着随班就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则为随班就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提供了新的视野与启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一切从“积极”出发,其核心任务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终极目标是塑造幸福人生,为幸福中国加油。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幸福教育,不仅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也包含其中,这对于转变随班就读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态度、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具有深远的价值与意义。

二、随班就读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

在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下,国内学者日益关注各层人群的幸福感问题,在创建幸福学校的理念下,教师的幸福感问题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教师主观幸福感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中应对方式、教学动机、社会支持与教学效能感都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重要变量。随班就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与教师对随班就读儿童的接纳态度、教学效能感、工作量认定与考评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教师自身的培训情况、工作中所遇困难的解决状况与教育支持需求的满足等方面息息相关。

(一)对随班就读儿童接纳方面

钟经华等人采用自编《北京市普通中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及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问卷,对随机选取的北京市2个区县300名普通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认为随班就读并不是最适合教育特殊儿童的形式,但也不认为随班就读是教育特殊儿童的“差”办法;愿意在班内接收特殊儿童的教师比例只有40%,比较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的教师有28.1%。彭霞光的研究也表明,特殊学校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态度虽然总体上是积极的,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理解与偏见,甚至有拒绝和隔离倾向。得出同样结论的还有韦小满、刘春玲、祀昭安等人的研究,结论均表明,普通中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是比较消极的。

(二)随班就读教师的效能感

教师的效能感可以直接反映教师对开展教学的自信程度。研究表明,能力强、高效能感的教师要比低效能感的教师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咎飞、刘春玲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群体普遍对开展融合教育有一定的效能感,但尚未达到较高的水平。普通学校教师在开展融合性课堂的教学、与他人合作以及行为管理方面表现出不同水平的效能感,相比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效能感水平较低。马红英 、于素红等人的研究表明,随班就读教师在开展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活动时,由于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和学习特点不够了解,在开展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课外指导、课程调整、学生评价等方面存在困难,降低了效能感,影响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

(三)工作量认定与考评

于素红采用自编的《上海市随班就读学校问卷》,对上海市有随班就读学生的844所普通学校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工作量的认定方面,300所学校未把教师的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其工作量,小学对随班就读教师工作量的认定情况好于初中、综合学校。120所学校不进行考评,小学进行考评的学校比例较高,初中、综合学校较低。在对初中随班就读轻度智力落后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同样表明教师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个别辅导少,缺少有效的学习评价。

(四)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培训

马红英、谭和平采用自编《随班就读教师现状调查问卷》对上海市410名随班就读教师现状进行调查,对教师专业培训现状的调查显示,410名接受调查的随读教师中仅有151人接受过相关培训,承担随班就读教学工作的教师仅有36.8%的人报告其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专业培训不到位造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困难,教学上的困难影响了他们对随读生的接纳。随班就读教师缺乏专业培训,缺乏提升自身职业幸福感的有力保障。

(五)随班就读教师的主要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