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21:26:38

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

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篇1

【关键词】生态建筑,节能设计,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生态建筑理论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中运用保护生态平衡的生态学理论,认为建筑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机体,使整个建筑整体和周边的环境以及周边的自然生态相对和谐,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体系。使建筑自然形成一个能够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建筑中使用可循环使用的能源材料,从而控制对环境的破坏,降低能耗,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还能够减轻环境生态压力,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二.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分析

环保,生态,健康,舒服是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生态建筑理论是一种新型的理论,在生态学的指导下,利用循环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本着从建筑的整体效果出发,从设计,到施工,到管理建筑内外的种种布置和资源,使有限的能源物资可以在小范围内实现良性循环利用,力求在自然生态,建筑,人类三者之间达到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状态,坚持人的主体能动性地位,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加以设计管理施工,形成一个有利于自然的自我发展,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存的和谐,健康,舒适的环境,这样,既不会对自然生态造成压力,又不会加重社会的能源消耗。

1. 要高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能源。

要采用新的节能技术和新的节能设计理论,在建筑局部内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不仅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还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还不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压力。从而达到人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

2. 舒适健康,环保是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

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的舒适度健康度有了新的要求,既要保护最基本的传统遮风挡雨的功能,更要实现人类的身心安康。比如要有良好的光照,适宜的温度,有益于人体的湿度,有新鲜的空气,安静没有污染的声音环境等。其次,选择材料装饰时候要注意节能低碳环保,既要减少能源的消耗,又要低辐射,低污染,从而保证人身心健康。同时,要使建筑和周边的人文历史环境相协调,既满足生活的隐私保护,又方便交流。

3.促进整个建筑主体和大自然的相互和谐。

中国建筑自古便有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活状态,生态建筑的节能设计,不仅仅要从人与自然的能源物质方面达到和谐,更要从精神上提高境界。具体主要是环境和周边自然的相互融合,和周边的文化境界状况相互适应,既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环境质量,又可以提升了精神境界,促进身心和谐。

三. 生态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分析

1.墙体的节能与技术应用

(一)墙体保温设计

作为整个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墙体节能保温设计通常有三种设计方式:第一,进行外墙保温设计,基于国家、当地的热工规范计算,采用隔热保温材料,使用一定的设备进行粉刷,喷雾,粘贴等多种方式施工,在外墙上形成保温层,以保持室内温度的适宜。第二,进行内保温设计施工,将优质保温材料对内层墙壁施工形成保温层,传热隔热能够符合国家节能标准。第三,加大隔热保温材料的开发力度,利用保温材料自身的特性进行墙体的设计,促使其他自发的具有保温功能,且墙体新型材料的节能符合国家标准。

(二)墙体材料的节能

从制作方式来讲,空心砖和实心砖颇为相似,但是相较于实心砖,空心砖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减轻结构自重。所以,为节能减排,建筑上广泛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

2. 屋面节能设计

进行屋面的节能设计,首要是进行保温材料的选择,不可以密度太大,导热系数太高,也不宜使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可以选用一些新型的高效保温材料,比如采用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保温层代替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做法,克服了常规作法的诸多缺点。这种保温芯板施工方便、价格低廉、不污染环境:芯板为柔性制品,不仅适用于具有平面的屋面,也可用于带有曲面的屋面,其保温工程更可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3.提升暖通空调系统的合理性

暖通空调的设计之所以是一个庞大而细致的工程,主要是由于对建筑整体环境有着直接影响,而且它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因此,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确保暖通空调的合理性。设计者在设计过程,通常仅仅考虑空调运行中的最大负荷,即遵照最大负荷原则。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只有少数暖通空调可以达到最大负荷,主要是由于达到最大负荷的室内温度并不适宜人们的日常活动,也可能会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对这种情况加以考虑,不要使各个系统的设计满足最大负荷运转而不适应部分负荷运转的状态。

4. 科学选择遮阳的玻璃

在进行遮阳节能设计时,其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选择遮阳玻璃的选择,在选择遮阳玻璃时,要综合分析各种遮阳系数、建筑所处的自然气候条件、人文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条件,科学进行选择,通常来讲,在节能设计过程中广泛运用的类型有反射玻璃、镀膜玻璃、吸热玻璃、低辐射玻璃等。

5. 推广应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并且可以再生,是目前人类能够利用的最为环保,最为丰富的资源能源种类之一。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太阳能具有很多节能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建筑的楼顶可以设计安装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这种发电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力,并将这些转化而来的电能或者是热量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进行能量的存储,在需要使用这种电能和热能的供电设备上开始接线,如此,能够充分满足整个建筑物内部的动力和照明系统的各种能量需求。此外,充分利用太阳能设计作为采暖和供热功能,既可以减少日常的能源消耗,也使得建筑物的日常热能得到满足。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太阳能来控制建筑物的采光,使得整个建筑内部的环境更为舒适。

四.结束语

生态型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例如最近交付使用的昆明新机场就是以“节约型、环保型、科技型、人性化的绿色机场”作为标准建设。其主要设计思路、策略符合生态建筑理论。我们油库内的建筑设计也是主要体现在:

1)良好的自然通风设计,改善建筑物内空气环境,减少空调耗能,自然通风区域可开启面积与立面总面积之比≥8%;

2)优化自然采光设计,减少照明耗能,采光系数侧面大于2%;

3)建材本地化,提高绿色建材使用率,应优先使用本地化建材和3R(Reuse,Recycle,Reduce)建材。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化学合成建材,尽可能使用天然素材以及符合要求的环保、生态建材。要求: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成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60%,可循环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10%

4)节水及水资源利用,通过雨水回收、中水回用,实现节约用水与水资源高效回用的目标,雨水利用的可行方案,雨水利用率≥30%,采用节水设备—使用符合标准的节水设备,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节水设备和材料使用率100%,节水率≥10%,中水利用率≥50%;

5)我们还采用了自动控制系统,高效管理,以达到优化系统和提高运行效率。

昆明新机场是我国在生态建筑的节能设计和施工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典范之一,实现了相关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的突破发展,为我国全面进入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生态节能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在今后的机场建设中,还会推广昆明新机场的建设理念。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生态型建筑的技能设计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并且理性分析面对,同时,要积极吸取西方的先进节能设计理念,引进一部分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生态建筑的合理科学化,推进我国生态绿色化进程,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欧阳东 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期刊论文] 《电气应用》 ISTIC PKU -2006年2期

[2]叶宇丰 基于生态理念的住宅节能设计研究[学位论文]2006 - 同济大学:建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3]金振星 武涌 梁境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制度设计研究 [期刊论文] 《暖通空调》 ISTIC PKU -2007年8期

[4]温晓霞, 现代游泳馆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学位论文] 2009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5]王君彪 基于构造设计学的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8期

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篇2

关键词:绿色,环保,节能,新建筑,既有建筑

 

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型的绿色环保建筑,是近几年才有的新概念,许多绿色环保建筑可以说是徒有虚名,有的根本就不是绿色建筑。笔者希望通过以下论述,可以让绿色环保建筑走出误区,得到真正有效推广。

1 绿色环保建筑并不等于高档和高成本

在楼盘销售时,经常以绿色环保建筑作为概念炒作,与高档楼盘相结合,以至于让人们误以为绿色建筑就是高档建筑,只有有钱人才能享受的起。

绿色环保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档和高成本。论文大全,新建筑。。比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把它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环保建筑,造价并不高;新疆有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而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非常当地化的屋顶,就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绿色环保建筑;还有我们合肥以前当地农村土房屋,墙壁是由泥坏堆积而成,尖尖的屋顶是用木骨架、泥土和厚厚的稻草铺成,屋顶之所以尖是利于排水。

在当今中国老百姓收入不太高的情况下,大家对房价和房屋成本是非常敏感的。绿色环保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要对整个房地产的价格影响不大。并不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和高价的就是绿色的,要突破这样的认识误区。把绿色建筑和环保节能的发展生产道路定位在高端、贵族化,就不会取得成功;事实证明把发展道路确定为中国式、普通老百姓式、适用技术式,绿色环保建筑才能健康发展。

2 绿色环保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筑

我国这几年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做得比较好,基本遵循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大量既有建筑改造却没有改进,许多老建筑仍是耗能大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既有建筑的改造量将达到38亿平方米,工程改造量十分巨大,如何改造让这些建筑成为绿色建筑,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供热采暖系统在建筑节能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居住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中,采暖系统分担20%;在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中,空调采暖系统分担约18%。目前,集中供热采暖综合效率偏低,大约为45%~7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需要在老建筑中引入“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的概念,需要改革在我国实行了数十年的“单位包费、福利供热”的供暖体制。

老建筑现在从楼上到楼下都是一条管道供热,是串联式的,每一户装一只计热表,不可行。现在技术上已经有所突破,引进欧洲的先进技术,在每个散热片上装一个计量表,成本低,非常适合中国的计量改造。这使得供热也像供水、供电一样,是严格计量的,是可以调控的。

3 建筑节能不只是政府的职责

每台电器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般为其开机功能的10%左右;一盏11W的节能灯相当于60W的白炽灯亮度;选用电子镇流器,较传统镇流器省电30%;变频式空调较常规的非变频空调节能20%~30%。

这些节能小窍门看似细小,日积月累,却能节省不少能源。论文大全,新建筑。。

推广绿色建筑不只是政府的职责,广大居民也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很多建筑本身的节能效果不错,可居民在装修过程中,把墙打掉了,或者换了窗户,拆掉天花板,这样就破坏了建筑本身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应进入寻常百姓家。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绿色环保建筑,不只是有鲜花绿草、喷泉水池、绿化得好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如果老百姓都能关注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环保建筑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4 国家鼓励和金融部门单位支持

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激励政策还十分有限,在价格、补贴、金融、税收等方面不给予激励,建筑节能的推进十分困难。

国家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地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论文大全,新建筑。。同时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及对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等项目提供支持。

5 全国向北京奥运村学习

据北京奥运村项目主设计人刘京介绍,奥运村建筑从设计时引入科学分析方法,建立风环境模拟体系,指导、调整规划布局,房屋采用南北通透结构,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为创建节能住宅区奠定良好的实施基础。在能源规划方面,除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外,可再生能源利用成为奥运村运行能源的设计主题。如:利用清河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再生水),通过“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提取再生水中的温度,为奥运村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太阳能集热管水平安装在屋顶花园,成为花架构件的组成部分,与屋顶花园浑然一体;奥运村的庭院灯、路灯采用太阳能照明灯,大大减少用电量,白天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化学电池里,夜晚照明时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用于照明;通过降低住宅体型系数、南面墙采用5.6cm厚保温层、东西北面墙采用4cm厚保温层、增加南面遮阳设施以减少太阳辐射等手段打造节能住宅区;住宅楼设置冷凝水收集系统,集中回收,储存在蓄水池中,可用作冲洗路面、浇洒绿地;地面采用生态砂透水砖、下凹式绿地即利于雨水径流引入绿地、收集地下室顶面雨水用于浇灌绿地;奥运村全部生活污水进行中水处理;屋顶采用种植屋面等。应该说奥运村是中国奥运工程建设者向世界递交的一张绿色名片,集中应用了:可再生能源、中水回用、雨洪利用、绿色建材、建筑节能、空气净化、生态景观、智能家居、数字电视、绿色照明、无障碍设施等绿色建筑的高新技术,追求人文、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奥运村是我国住宅产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工程,整体达到绿色建筑的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不应该只是随便喊喊的口号、随便唱唱的高调,节能环保已经是现实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人类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以前我们更多想的是怎样改造我们周围的环境,让它更适应我们的需要,现在经过了多年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更好的融入这一系统中,而不是去破坏它,我们和我们的地球的未来才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节能条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公共机构节能条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林宪德.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02J121-1,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S].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2003.

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篇3

关键词: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能源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改善生存环境,降低能源消耗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首要问题。加强节能理论在各个行业中的运用时当前各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因此,在进行建筑物规划设计时也应该要加强对建筑节能理论的应用。建筑行业的发展不仅要从建筑材料方面进行改善,还应该要从规划设计方面采取节能措施,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减少建筑过程中的能耗,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节能理论与建筑节能规划设计的现状

我国的建筑物普遍对能源的利用效率低,相比于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其他国家,我国的单位建筑能耗要高很多。在建筑设计以及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节能理论的应用成为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课题。

1.1建筑节能理论

在建筑节能理论下产生的建筑物叫做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指的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由于当前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建筑行业中践行节能理念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方向。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开始逐渐加强,人们开始意识到科学发展的意义,节能理念以及绿色环保意识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节能理论指的是在建筑过程中要尽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通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采用全新的建筑方式,提高建筑效率。同时在建筑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重视建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利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方法促进建筑行业的纵深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理论更多的是将建筑行业中的相关理念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绿色环保意识的建立,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建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符合时代特征。

1.2建筑节能规划与设计的现状

建筑耗能、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已经成为我国三大“耗能大户”。要想引导房地产行业从能耗较大的粗放型向能源集约型发展,节能设计是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在建筑过程中践行环保的理念,加强建筑节能理论的应用,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当前也有很多建筑企业开始利用节能理念进行相应的建筑工作,但在具体的建筑节能规划与设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我国建筑规划设计普遍能耗较高。自然界中很多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而建筑设计则需要用到很多不可再生的能源,因此,大比例的高能耗建筑会加剧能源危机。高能耗的建筑会极大地阻碍经济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大约占据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并且能耗的总量逐年都在上升,我国每年大约新建房屋中99%以上都是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大约是发达国家建筑的3倍以上。

(2)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状况还比较落后。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很多发达国家就在建筑节能技术方面做相应的研究,而我国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建筑节能比较落后。比如,我国建筑的外墙的传热系数的研究还不够,导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出现较高的能耗。

2. 建筑节能理论的应用

节能理念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也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加强建筑节能理论的应用,应该从建筑选址、规划设计、技术改革等多个方面着手。

2.1在建筑设计中加强节能理论的应用

建筑的朝向选择是否合理,是建筑设计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地选择建筑物的朝向,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建筑选址的环境、地理位置、局部气候特征等。在建筑布局时就要对建筑的朝向进行合理的考虑,比如建筑物的设计最好采用散点式、错列式的布局方式进行规划设计,以保证建筑物能够获得充足的日照,同时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避风效果。比如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进行建筑规划设计,冬季取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也容易带来大量的危害,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建筑的朝向进行充分研究,尽量让建筑物能够接受更多的太阳能,从而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消耗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2.2在建筑选址方面加强节能理论的应用

建筑选址是否合理对于建筑项目的开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用途进行科学选址。科学合理的选址工作对于建筑物空间的有效利用有很大影响,从而影响了建筑物的利用效率,与建筑节能和绿色设计理念有一定联系。比如,在建筑选址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霜洞效应”,即由于冬天的冷空气气流的影响,导致一些山谷、低洼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冷空气,对建筑结构带来很大影响,为此在住宅建筑的选址上,要避开这种地形。此外,辐射干扰也是选址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大面积的玻璃墙、高层建筑等会通过反射的方式使得夏季的地面温度升高,从而形成光污染等,这些问题都是在建筑过程中需要结合节能理念进行考虑的。在建筑选址时要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避免由于选址对绿化作用造成削弱。

2.3在建筑布局方面加强节能理论的应用

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筑物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融合,不断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址,还要对建筑物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从绿色节能的角度出发进行建筑规划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尽量加强对各种自然能源的利用,比如对自然中的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的而利用,减少在建筑过程中的各种能源的消耗。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对建筑物的朝向、变化、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加强建筑物对周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比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布局上要尽量避免建筑物被周围建筑物遮挡的情况出现,对于建筑物室内的光照时间的延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在日后的生活过程中节约电能,同时,充足的光照环境还能为居民的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要进行合理的避风以及通风设计。基于节能理念进行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风的合理利用。在冬季要加强避风、夏季加强通风,这就需要在建筑规划设计时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准确的了解,充分利用风能,减少在室内使用空调的时间,从而控制对电能的消耗。

2.4在保温设计过程中加强节能理论的应用

建筑物的保温设计也是建筑节能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墙体保温以及门窗保温。墙体保温包括外保温和内保温,保温材料可以采用聚苯板或胶粉聚苯颗粒。目前,常用的外墙外保温技术有外挂式、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注成型等,比如将墙体做成夹层形式,在夹层中填入珍珠岩、木屑、矿棉等,形成相应的保温层,从而降低能耗。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加强能耗控制成为很多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行业中应该要积极践行节能理论,基于绿色理念进行建筑规划设计,加强建筑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的能耗控制,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宁.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3(02)

[2] 阳芳.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3] 王琳.城市住宅建筑节能设计[J].建筑设计管理,2010(02)

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篇4

[关键词] 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低碳宜居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人、建筑、环境和谐共处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全球环境却在不断恶化,不注重环保的开发使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可以说,绿色建筑对建筑行业是个崭新的概念。它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简单绿化或绿色的建筑,而是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在能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和自然资源,对环境和生态平衡尽量减少破坏的条件下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绿色建筑”又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等。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于2012年3月2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我和同事有幸参加了此次大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郑坤生、新加坡贸易及工业部兼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李奕贤、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吕锐锋等国内外代表参加了开幕式。绿色建筑已经纳入中国“十二五”规划之中。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筑业既要加大已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又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积极使用绿色的材料,大力发展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新型建材及制品。这是我国首次将绿色建筑纳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

作为绿色建筑行业影响力最大、最广的国际盛会,本次大会紧紧围绕“推广绿色建筑,营造低碳宜居环境”的主题,向全世界展示了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展趋势和成功案例。根据目前国内外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实际,研讨会围绕大会主题安排了 1个综合论坛和 25个分论坛。在综合论坛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作了题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的主题报告:我国大规模推行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时机已经成熟;绿色建筑的社会共识已经形成;我们的管理制度已经基本形成;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奠定;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作为绿色建筑有力的推动器的价格正逐步下降,而且非常明显;地源热泵已经稳步推行。“十二五”期间加快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有六大推动力:首先应该大幅度提高新建建筑的绿色建筑比率;第二,依托现有的一些绿色建筑的激励手段来实施绿色建筑,特别重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提速;第三,加快北方地区的供热计量改造;第四,保障房建设应该率先实行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标准;第五,实施绿色小城镇、绿色村庄项目。第六,绿色建筑新技术的推广、新产品的研发、新的示范工程的一步一步推行。还有五大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是“最优内需”、太阳能 LED 路灯的离网与并网、农村太阳房、南方冬季取暖是集中供热还是多模式分散供热、热电联供能否下江南。我国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一方面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另一方面必须克服工业文明的传统模式:即大规模、集中式、单一化和长程循环模式,而应因地制宜、多样化示范,再辅之以有力的激励政策来创造大发展的新局面。另外,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教授江亿等6位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也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在 25个分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 200 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围绕“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数字技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及工程实践”、“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等题目发表了演讲。我作为安徽人当然更关注安徽的绿色建筑项目,所以特意去听了原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现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院长,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校园学组副组长的吴永发教授关于《地域环境的绿色校园建筑实践》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绿色校园放在特殊的环境下,有特殊的设计手法。应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创作不同的理念。黄山和黄梅戏是安徽文化的代表。徽派建筑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主要特征。建筑设计时应考虑本土的建筑文化,采取适宜的建筑技术。例如合肥工业大学的建筑系馆,建筑面积 30000,是安徽省建筑示范工程。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不是为了绿色而绿色,不是为了使用绿色技术而使用,过程中进行了能源消耗分项计量和绿色过程设计,在综合能源、建材等方面都有所考虑。建筑位于大学城,地形起伏,屋顶形式考虑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同时考虑到空间变化,设计了有通风采光、交通和文化展示作用的通廊。为促进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把墙体打通,以不同颜色区分,设置不同共享空间。在建筑结构方面,采用了“徽”派的回字形四水会堂这一传统空间理念,体现了绿色技术和本土文化结合,结构上尽可能减少混凝土运用,通过拔风井增加空气流动。尽可能使用当地的节能环保材料,每平方米不到 3000 元造价。真正可以算是绿色校园建筑了。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现行和在编的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的标准有十余本,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绿色建筑顺应了当今时展潮流和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与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发展观念相符合,因此值得大力推广,并且很有发展前景。但是鉴于我国目前具备这方面的综合能力的设计师还不多,开发商也缺乏良好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再加上相关的技术支持和评估体系还有待完善,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还需进一步加强。相信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加强政府对建筑节能各方面的调控,加大营造低碳宜居环境的宣传力度,同时通过新建绿色建筑实践的积累,未来绿色建筑一定会得到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

[1] [2] 

、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篇7

【关键词】 建筑设计节能材料应用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在建筑设计中采用新型优质的建筑节能材料,一方面使得建筑物的使用功获得有效改善,使房屋环境质量和居住舒适度都能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采用新型的循环利用的建筑节能材料,还能将各类工业固体废物“变废为宝、重复利用”。在建筑领域加强研发并推广应用以固体废物为原料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是提高我国资源利用率、改善环境、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建筑节能设计是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今后居民住宅建设发展的方向,但建筑节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能材料的质量。伴随着节能减排工作在建筑领域的不断深入开展,节能措施的实施质量检测成为确保建筑节能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重要环节。

二.建筑节能的含义以及重要性。

1.建筑节能的含义。

所谓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建筑可以正常使用,并能提供舒适温度的环境下,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通过利用新型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把建筑物中的采暖能耗和降温能耗降低。

2.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我国地域辽阔,冬季处于低温状态的占地面积大,建筑物多。由于我国在早期的建设环节中对保建筑物的保温性能,隔热性能以及密闭程度不够重视,导致我国百分之九十的建筑物都属于高耗能建筑。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如果建筑物设计过程再不采取节能保温措施的话,居民还是会通过安装空调或地暖的形式来进行采暖,这样必定会增加建筑物的能耗,造成我国的能源紧张。全面的建筑节能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结构保温隔热层的设置方式取决于其围护结构,建筑围护结构的设置一般都需满足结构承重和室内保温两方面的要求。通常情况下,采用单一构造的砖砌体作为围护结构,如加气混凝土墙体或屋面等;另外,在有特殊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在结构承重墙体的基础上增设附加围护材料以达到建筑室内保温隔热效果,一般则选用一些轻质材料作为保温材料(如珍珠岩棉、泡沫聚苯乙烯等),以尽量减少墙体结构的承重负担。

在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时,对于永久性的机械锚固、水电设备、暖通空调的穿墙管道,或者建筑外墙上的附着物固定支撑等,都会造成围护结构上的局部热桥导致热量散失。所以,在建筑节能设计和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力求使建筑外墙上的热桥散热对围护结构保温性能不致产生过大影响。

四.我国建筑设计中主要节能材料的应用。

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可以实现建筑节能。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建筑节能材料可以从墙体的保温节能出发,通过采用新型的材料来增强建筑外墙的保温隔热,也可以从建筑的门窗和幕墙等出发,最终达到节能的效果。

节能墙面(轻质隔断)。

墙面受建筑室内使用功能要求的制约,考虑墙面造型时不能存在明显的凹凸,在确保满足建筑室内防火等级要求的前提下,应选择采用保温性能好的节能环保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在采用轻质隔断墙体的区域,特别是在严格控制热量传导的区域分隔时(如办公室与仓库隔墙),为有效减少热量不必要地传导到无需控温的房间,应选择采用新型的节能环保墙面材料,如在轻质隔断内加入保温材料,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隔墙中加入保温材料或在需保温的房间墙面进行保温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热量散失。

建筑物门窗的保温节能。

建筑物中需要耗能来增加热量,更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建筑物的热环境来防止热量散失。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开口部位,也是房屋室内与室外能量阻隔最薄弱的环节。有关资料表明,通过门窗传热损失能源消耗约占建筑能耗的28%,通过门窗空气渗透能源消耗约占建筑能耗的27%,两者总计占建筑能耗的50%以上,所以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门窗的保温设计。目前,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建筑物的窗户常采用双层玻璃的塑钢窗来进行保温隔热。采用这种窗户可以降低屋内向外界的热传递,且密闭性良好,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近年来,一些具有节能、环保、防火等技术特性的材料,如Low-E玻璃、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铝合金型材、真空玻璃、各种人造幕墙板材等,这些产品的应用大大促进了传统幕墙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节能、环保、降噪等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为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的总体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节能外圈护材料 。

建筑节能的65%主要由建筑围护结构体系承担。目前,大面积玻璃幕墙仍然是大型公共建筑外部围护结构体系的主导形式,应尽量选择采用透光率高、保温隔热性强的玻璃材料,或者采用能够合理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玻璃材料。如北京南站的主站屋顶采用了大量的太阳能光电板,其整体面积约6700m2,占整个建筑屋顶采光面积的50%左右,总发电量达320kW。大面积玻璃采光屋顶的应用,可有效增加建筑室内白天的采光面积。通过利用自然光达到节能省电的效果;大面积太阳能光电板的应用,还可以发电供其它电气设备利用,是真正意义的建筑节能材料。当前,我国居民住宅的节能护材料使用不多,但也正朝着轻质保温复合材料的方向发展。

节能玻璃幕墙、门窗 。

大面积玻璃幕墙的应用是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但是,玻璃幕墙和门窗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室内、外进行热量交换、热量传导最敏感、活跃的部位,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建筑物通过门、窗传热损失的能源消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7%,通过门、窗部位的空气渗透导致的能源消耗约占建筑能耗的25%,两者合计超过了建筑运行维护总能耗的50%,是墙体热损失的6-8倍。可见,门、窗节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部位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做好门、窗和玻璃幕墙的节能措施,能使建筑节能40%左右以上。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采用的节能玻璃材料主要有:节镀膜玻璃、真空玻璃、中空玻璃和带薄膜型热反射材料玻璃、Low-E光化玻璃等。另外,建筑围护结构的门、窗和玻璃幕墙要不断加强保温隔热等节能技术特性,更应该把节能和合理利用太阳能、地下热(水)能、风能等新型节能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并利用节能省电(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相结合的新型门、窗及幕墙材料。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能源的日益匮乏,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得到普遍认同,在我国也得到包括各级政府在内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必须要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力求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到底,使我国在建筑设计中节能材料的使用走向国际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松 Zhang Song浅谈我国建筑设计中节能材料的应用 [期刊论文] 《价值工程》 -2010年12期

【2】陈超 果海凤 周玮Chen Chao Guo Haifeng Zhou Wei 相变墙体材料在温室大棚中的实验研究 [期刊论文] 《太阳能学报》 ISTIC EI PKU -2009年3期

【3】吴健敏 节能材料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现状不足和对策分析[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6期

【4】王海红 商彪 节能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32期

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篇8

建筑与生态、节能的关系。建筑与气候的关联,源于人与气候的关联,源于建筑作为人依存的气候过滤器的目的本身③。围护结构,作为建筑生态建筑的起源与发展与外界气候的分隔界面,是建筑对于气候的第一个过滤层,它的热工性能是建筑节能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建筑内部微气候(micro-climate)的状况影响着节能的程度。中国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采暖空调系统能源效率低,建筑用能浪费严重。我国的采暖能耗占北方地区建筑能耗的50%以上。在实施建筑节能标准之前建造的建筑冬季采暖平均热指标在30—50W/m2,为北欧相同气候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2—3倍④。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m2,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m2,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试点测试报告》也表明,按节能50%标准建造的建筑,实测节能只有37%;按节能30%标准建造的建筑,实测节能只有7.2%。由此可见,一方面,建筑的节能设计有利于节约地球能源,具有巨大的前景;另一方面,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水平目前还比较低,极需得到充分的发展,极需提高应用水平。外墙的节能设计,是建筑的节能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外墙的热工性能与采光效率,决定了房屋节能的可能性。在建筑的围护结构中,与外界气候接触最多的是外墙与屋顶。而外墙因其与外界接触面积大、构造节点复杂、节能构造的可能性大而成为建筑节能设计中最重要的节点。

2、生态建筑理论的起源

2.1朴素的生态建筑理论。对于建筑与自然、建筑与生态的关系,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达尼埃莱·巴尔巴罗就有讨论过。他在《维特鲁威,I.3》的评注中,认为艺术的法则应当遵循自然的法则,但他反对照原样的模仿。这些观点带有朴素的生态美学的气味。与之相仿的理论持有者,有1785年,米利萨在《回忆古代与现代建筑师》一书中提到两种特殊性:一种是由自然决定的常数,另一种则是由气候、人文习俗等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变数。1777年,祖尔策提出了以大自然和人体为典范的“有机——功能主义”。这是最早的有机的字眼运用在建筑设计理论方面。从此以后,在这方面重要的理论几乎没有出现。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1926年,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的五个特点”中的“屋顶花园”,已经具有生态建筑的一些结构特征,并且也是一种沿用至今的节能构造方式,可以说是现代节能建筑绿化屋顶的前身,并为生态建筑、建筑节能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承启作用。1954年,法兰克·洛依德·赖特使用一些较晦涩的语言提出了“有机建筑(organicarchitecture)”,强调人类的居住应该与环境与自然世界相结合,使建筑与周边环境、地形、树木、家具等元素和谐相处,并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是对于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直接最肯定的论调。“有机建筑”强调的不仅仅是字面上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而且强调建筑的生命周期内每一个元素所组成的复杂的共同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来自文艺复兴前后、早期的现代主义的理论,都明显地带有朴素的建筑生态观。尽管现代主义的有机建筑观已经实际地谈到建筑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但是所有这些对于自然与生态的关注,都只是停留在建筑美学的范畴,并没有突破其局限而到达建筑与生态环境、地球能源资源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本质上。但是这些观点对于建筑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聚焦。2.2生态建筑理论的形成。1956年,索拉里第一个提出将Architecture和Ecology的概念和成新的词Arcology,并在生态建筑的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被尊称为“生态建筑之父”。1959年,黑川纪章在《从机械原理的时代走向生命原理的时代》一书中认为建筑与城市必然会从机械原理时代走向生命原理的时代。从此,生态建筑的理论开始蓬勃发展。比较重要的理论有1963年,V·奥戈雅《设计结合气候: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提出“生物气候主义”的设计理论,认为建筑设计应当遵循气候——生物——技术——建筑的设计过程。在国内,房志勇在《建筑节能技术》一书中以日照、传热学等为基础,分别从建筑的围护结构的绝热、采暖的节能、制冷的节能、送(通)风的节能、照明的节能等方面分析了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宋晔皓在《结合自然,整体设计: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研究》一书中提倡整体的生态建筑观,并引入生态系统构架和生物气候缓冲层的概念。吕爱民在《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一文中提出“选择透过性是一切生命都包含的固有属性。”提倡建筑的围护结构应像一切生命载体一样,根据气候的具体状况,自发地选择其“过滤”的功能。

3、生态建筑的萌芽与发展

意识到建筑在运行期间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建筑师们开始尝试改良结构方式与构造方式,尽量减少建筑在运行期间对能源的依赖,从而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种方式建造的房屋,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建筑对于能源的依赖,有利于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926年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的五个要点中,有一点是平屋顶花园。这恰恰是现代生态建筑常用的一个构造方法。在意识到石油资源的危机之后,洁静能源替代高污染代价能源的需求日渐强烈。建筑作为能源的巨大消费者之一,建筑师不得不开始转移建筑的能源核心。因此,洁净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逐步开始被利用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共生。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使生态建筑进入以洁净能源取代传统能源的时代。传统的外墙主体材料多采用单一材料,由于多种材料复合墙体的热工性能可选择性高,而且可根据建筑所在气候区域的特征而设计墙体的热工性能,并由此来决定墙体的材料与构造方式,所以,多种材料的复合墙体逐渐开始被广泛的运用。节能的墙体由外墙外保温逐渐发展至今,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墙体体系。而这些外墙的节能设计的思路主要分两个:一是利用材料作隔热层或蓄热层;二是通过构造以调节气流,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比较早的一种节能墙体是1967年出现的一种名为特隆布的墙体。特隆布墙系统也就是太阳能透射系统,最早运用在由法国的特隆布和米歇尔在比利牛斯山中的奥戴尤建造的实验住宅,最初是以设计建造者的名字命名。墙体主要由双层玻璃、空气层与蓄热墙组成。在墙体的上、下端设有通气口,以调节室内的气温。这种墙体体系保温性能好,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中应用得更为广泛。罗兰斯墙也是一种以设计者名字命名的节能墙体。这种墙由双层砖墙构成,墙外侧涂成黑色,并用玻璃把墙的上面覆盖起来,作为集热部分,使墙体中间的热暖空气与室内的空气循环流动⑤。外墙外保温虽然可以避免出现“热桥”,但是位于外部的保温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蓄热墙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基于北极熊黑色的皮肤与白色的体毛的保温原理,TIM墙体新型透明绝热材料及复合墙体,外部为两片玻璃,中间夹着管径约3.5mm的吸管状的透明绝热材料,内部为表面涂成黑色的蓄热墙体。这种墙体的保温性能以及隔热性能都很好。法国的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阿拉伯研究中心,外墙是由无数个金属格片组成,像无数个镜头的光圈一样。通过传感器对户外日照角度与强度的感应,由电脑控制这些金属格片的角度与张合,可以调节建筑外墙的入光量及热辐射量。电脑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照明需要,可以自动切换人工照明的开关。这些金属片的闭合,可以减少热传递的发生,从而在照明、隔热与保温方面起到有效节能的作用。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运用了一种两层玻璃间设有通风槽的“可呼吸”式表皮,这种结构方式有利于表皮的内部通风散热,也有利于减少建筑运行的能耗,促进了幕墙结构尤其是玻璃幕墙建筑的节能。因此,这种构造在双层玻璃幕墙建筑中使用得比较多。此外,还有Peakshaver集热墙、水墙、充水墙和相变储热墙等节能墙体体系。但是,在墙体的蓄热性能提高的同时,却带来夏季防热的问题。因此,蓄热墙体常须结合遮阳设施来保证夏季的防热。遮阳的做法主要有内外遮阳之别,也有在双层皮玻璃幕墙的中间层做遮阳(嵌入式),对于节能都能有显著的效果。但无论从立面效果还是从隔热的效果来看,外遮阳的效果都比内遮阳稍胜一筹。是故外遮阳的做法比较常见。

4、结语

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篇9

关键词:民用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得世界能源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基于当下的环境下,世界上许多建筑领域的工作人员也更加重视绿色建筑的设计。我国也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理念、材料以及成果,借助于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能够设计出即舒适优美又节能环保的新型绿色建筑,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是非常美好的。

一、简析绿色建筑的发展意义

由于我国资源耗费大、利用率低以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使得绿色建筑被提上发展的日程。绿色建筑设计目的是能够设计出在建筑施工阶段,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资源浪费,在建筑使用阶段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环境,在建筑拆除阶段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环境污染的。现代化建筑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沟通的桥梁,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自然在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同时能够得到人类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基础,资源的缺失会使人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我国人口众多,对于资源的需求量自然也非常庞大,本土资源根本无法实现自给自足,许多资源都需要进口来维持百姓的日常需求。正因如此,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策略。建筑行业作为能源使用“大户”亦是如此,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客观条件,其好坏程度直接关系这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酸雨、沙尘暴、雾霆天气的不断增多,时刻提醒着我们大量的污染已使环境不堪重负,环境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建筑行业作为环境污染的“大户”,其环境保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为了在建筑行业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应运而生成为了我国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常见方法

1.注重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工作

在绿色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其前期准备工作。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能够充分考虑到建筑设计的节能性以及环保性的特点。在专业设计师初步设计之后,然能够拿给用户进行评点,在听取相关意见之后,再进行科学的调整,从而实现人性化设计的目标。此外,绿色建筑设计还要能够广泛地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从而使得建筑设计方案能够得到更多的优化,提高设计的整体水平。

2.注重多工种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运用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建筑设计各个专业之间的隔阂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各个专业之间的设计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因此,在这种网络环境下,各个专业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多工种绿色建筑的合理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设计水平,同时还能够节约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从而使得绿色建筑的设计能够不断地增加附加值。

3.绿色建筑的现场设计

一般来讲,在建筑施工地址确定之后,相关的设计师要能够对建筑地址附近的自然环境以及地质环境等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现场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能够使得建筑能够与自然环境能够实现和谐相处,坚决反对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4.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节能设计既是其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标准。一般来讲,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能够对建筑的形态以及朝向等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提高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效果。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都当地气候、自然环境等的熟悉和了解显得非常重要。

三、绿色建筑理论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

绿色建筑理论的核心是取材自然,应用于自然,无污染的回归自然。绿色建筑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群体,因此,自然环境和建筑要有良好的循环。为了将绿色建筑理论合理的运用在建筑设计中,必须有良好的技术环境,建筑的设计、施工、选材、材料的加工处理、废弃物再生处理等都需要科学的技术做保证,而选择的技术必须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从而保证建筑的绿色发展。

2)社会环境

建筑工程的最大特点就是高消耗、高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理论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在社会中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会受当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如果当地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即便将绿色建筑理论运用在建筑设计中,因为缺乏必要的社会经济环境,绿色建筑也无法真正的实现。绿色建筑理论涉及到建筑学、生态学、美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知识,只有将生态理论彻底应用在建筑的各个领域,才能保证绿色建筑的真正实现。

3)人文环境

绿色建筑理论的基本目标就是为人们创建一个人、建筑、自然和谐发展,健康安稳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理论必须考虑到人文环境的影响。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把当地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融入建筑中,从而通过建筑将当地的风俗文化展示出来。

2.绿色建筑理论的应用方略

1)建筑和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能遵守单一的固定模式进行设计,要充分的和自然环境结合,实现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在设计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技术和设计方式,将建筑有效的融入自然环境中,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建筑绿色化。

2)合理的利用优势能源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但要注重环保节能,还要将各种优势能源有效的利用起来,例如临近海边的建筑群体,拥有十分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因此,设计人员可以在建筑顶部增加太阳能电池板、风车等,将太阳能、风能转换成电能,有效的减少电力资源的消耗,增加优势能源的利用率。

3)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广泛的使用当地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地域化、生态化发展。在我国的传统建筑物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居民常使用当地的农作物废料作为房屋建设的原材料,这种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实现了建筑生态化。

3.建筑节能

1)自然通风

风能是绿色建筑设计比较常见的一种能源,为了满足建筑室内制冷采暖的需要,建筑不仅要安装空调、地热等,还注意室内环境的自然通风。建筑的布局要合理,尽量减少风向对建筑的影响,保证建筑室内空气流通,从而达到节能省排的目的。

2)太阳能的合理利用

建筑的朝向、室内布置等对日照效果、日照时间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根据实际当地气候条件,合理的利用太阳能,确保建筑的日照效果。太阳光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光源,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要科学的运用太阳光,有效的减少建筑室内灯具的使用时间,从而节省电能的消耗。

结语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也在不断提升,这给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方便,绿色建筑正逐渐成为人们需求的新型建筑,并且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篇10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建筑节能;基础理论;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节能的基础理论研究

采取措施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的前提是对建筑节能有一个大概的理论基础了解。本文主要从建筑节能的含义以及意义这两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期对建筑节能做一个基础理论的介绍。

(一)建筑节能的含义

建筑节能虽然不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但在建筑领域相关的专家和学者对建筑节能概念的界定意见并不统一。但是,在建筑领域,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普遍认同这个观点:所谓建筑节能,又称为“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是指,在公共建筑和私人建筑的规划设计、构造、新建、改造、使用过程中,在能实现同等目的或者在相同条件下,严格遵循节能原则,尽可能的通过使用节能型或者可再生型的原材料、产品、设施等来达到减少建筑能耗的目标。事实上,其目的在于使人们对住房要求的得到满足的前题下,尽可能降低在照明、供水、供暖、空调制冷等整个环节当中的能源消耗,进而提升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建筑节能的意义

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我国建筑能耗在总能源消耗所占的比例很大,接近20%到30%,而且这个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比如,我国城市建筑供水人口只占到我国人口总量的8. 7%,但是供水消耗却占到了总能源消耗的10. 6%,并且出现了继续加剧恶化的势头。可见,建筑领域的消耗己经到达了如此严重的地步,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水量的不断提升,供水建筑就会急剧增加,建筑能源消耗的速度就会远远超过资源再生速度,二者之间的严重失衡就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推进建筑节能有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此外,建筑节能还有利于改善当前大气污染的状况,是缓解建筑热环境的客观需求。

二、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具有整体性 ,在建筑规划设计以及未来的施工建设过程中 ,应当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生态景观之间的相互统一性。只有将建筑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协调好 ,才能使建筑与环境呼应、搭配 ,才能使建筑融于景色 ,使景色反衬建筑 ,从而营造一种和谐之美。因此 ,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 ,一定要坚持整体性原则 ,确保建筑物与当地的生态、人文环境之间保持平衡 ,采用当地常见的原料、建筑资源对建筑进行规划节能设计 ,以此来达到体现本地人文风情 ,以及展示当地特色之目的。

(二)宜居性原则

建筑物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居住、办公和生产 ,因此其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坚持宜居性原则。在建筑规划节能设计过程中 ,首先应当充分考虑现有的资源条件 ,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保障和提升建筑宜居性。其次 ,对于建筑通

风道、采光度以及采暖降温而言 ,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必须对其进行人性化设计。比如 ,污水、生活垃圾处理 ,居住环境的舒适感等等 ,都在规划设计范围之内。

(三)节能性原则

以上两个原则是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一般性要求 ,最为核心的是节能性原则 ,即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应当能够体现出节能要求 ,同时这也是现代化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 ,我们应当充分开采和应用好现有的资源、能源 ,提高和控制对资源能源的应用方法和效率。在提倡环境保护以及节约型社会构建的时代背景下 ,首先应当从节能着手。比如 ,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 ,可采用太阳能板、利用风能转化成电能 ,供人们生产生活 ;建筑外墙设计时 ,可选择一些节能效果比较好的保温材料。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引入新技术手段,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的策略

建筑节能的总体要求主要体现在,在建筑新建、使用等过程中,贯彻绿色环保、资源节约的理念,有效结合地区自然和气候规律,提倡使用可再生资源,最大程度得降低整个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对建筑智能、舒适的要求,与此同时也减少了资源的耗损,符合生态绿色、资源节约的建筑理念。具体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对建筑选址、布局的规划设计

南北方地区在自然和气候方面截然不同,因此,在对建筑的选址、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时要不仅充分考虑到地区建筑文化观念的差异,还应当遵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规律。北方地区冬天一般比较寒冷,因此,应该把建筑布局在可以充分吸收太阳光照,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尽量减少热量损失的地方;而南方广大地区夏天普遍比较炎热,因此,在对建筑布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今年的风向,保持与风向间的一致,促进建筑之间的热量流通,缓解建筑热环境的状况。

(二)注重对建筑朝向、间距的规划设计

北方广大地区的住房尽可能的采用南北的朝向,这种做法利于阳光的照射,热量的不易散发以及温度的保存。南方广大地区住房的朝向要考虑当地夏天的风向,利于建筑之间的热量流通,达到散热的目的。对建筑间距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和结合地区差异状况。

(三)注重对建筑外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

在建筑外的公共空间可以适当的设计种植一些花草等进行绿化,通过调节建筑群温度、增加空气流通、吸收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紫外线等等这些方面间接地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

(四)注重对建筑墙体的规划设计

建筑物的墙体是建筑能耗损失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因此,划分不同的墙体结构,主要包括;非承重墙体、承重墙体、复合墙体三个墙体结构。不同的墙体采用灵活的墙体保温散热结构,进而达到降低建筑消耗的目的。此外,首先要尽可能地选择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建筑规划设计节能措施当中,应该采用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在科学技术的小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用之下,节能的环保建筑材料的类型变得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节能的效果越来越明显,这样的建筑材料的价格都比较贵,建筑上程的建设过程当中选择节能的环保材料取得的经济效益将要远远地大于选择非节能环保的材料。其次,设置一些隔热的设施,减少太阳的辐射。这些隔热设施不但能够大幅度减少太阳的辐射,还可以保持室温长期的稳定,还可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少空调的冷负荷并且实现节能的目的。

(五)注重对门和窗户的规划设计

外门和窗户是住房保温系统当中最敏感、最容易发生变化的一个部分。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地区,对门窗的选择应当有利于室内热量的保存,减少热量在此环节的损失,进而增加不必要的建筑能源损耗。

建筑节能所追求的降低各环节能源消耗,实现资源节约,提升建筑资源可利用的效率直接决定了“绿色、生态、可再生、环保、科技、可持续”是未来建筑能源的发展目标所在。而建筑节能是涉及多方面、多环节的一项复杂工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不可能一毗而就,需要逐步得到改善和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行业而言 ,当前主流发展趋势和建筑规划设计方向是绿色、节能 ,应当始终将绿色建筑理念贯彻于整个规划设计之中 ,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通过优化规划设计方案 ,使人们能够得到更优质的居住环境和美的体验 ,使建筑与环境有机协调 ,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兼顾。

参考文献:

[1]丁媛. 研析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J]. 门窗,2014,02:243.

[2]谭小瑜.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研究[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