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信息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6 21:16:58

建设信息化论文

建设信息化论文篇1

一、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科学化的关键环节

信息技术作为知识经济的支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对知识利用的能力。历史唯物论的观点认为,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新制度代表了更高的生产力。就这个意义上说,税务信息化能否在信息技术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是税收征管改革能否实现的根本。2001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明确的“十五”期间税收征管改革的奋斗目标是:通过进一步完善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初步建立以信息化和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税务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绝不是模拟手工,其作用也不仅仅是提高效率、节约人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发挥其“依托”作用,加强内部监督,杜绝执法随意性,防止腐败舞弊,强化外部监控,保障税收执法的刚性,以及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税务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应当定位在:以建立比较完善的全国税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为手段,进一步规范、优化税收征管和税务机关内部管理,改善税务机关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信息处理利用能力,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确保税收政策的统一执行,实现依法治税,从严治队,更好地发挥税收在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二、税务信息化建设的特征和目标

税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虚拟部门”或“电子化机关”,使传统的部门组织朝着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部门、层级的限制,形成一个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局共有、共享、共治的税收执法信息平台。它应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税务机关能够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整合到税收执法中去,实现依法治税的目标;二是执法信息的公开化和可获得性,使执法行为高度透明;三是税务机关与税务人员之间的互动响应机制,使执法状态和执法水平受到监督,从而提高税务机关的执法理性和征管质量;四是税务机关可以运用所获得的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准确可靠的信息,作出理性的判断,进行正确的决策,进而提高机关税收执法的水准,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一)制定以信息化为方向的税收发展战略

税务机关不仅要大力组织税收收入来保证税收任务的完成,而且要深刻领会信息化时代的税收发展战略,采取信息化的组织形式来加强税收征管,堵塞漏洞。信息化的组织形式需要创造新的沟通方式,打破传统的文化壁垒,促进税务机关内部及与相关部门的紧密联系,在较大的范围内平衡、分享税务信息化所带来的效益。信息化战略对于税务机关而言,一是要建立全国性的税务协作和地域性的相关部门联合税控,并在其中完成主导工作。通过信息预警、监控、协调等系统的建立,堵塞税收漏洞,加强防范偷、骗税。二是要建立能得到全体税务人员支持的网络组织模式。因此,税务机关的组织程序、组织结构形式不再依赖传统模式或职能部门,而是以完善的人机系统和信息网络为中心,应用信息技术与广域网的同行分享信息和相互借鉴。

(二)建立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技术支持系统

新的分类技术、浏览工具、强大的数据库的出现使税收信息从质量、数量上都较容易被不同地方、不同层次的税务人员所掌握。为及时收集、整理、传输信息,税务系统需要利用新的计算机、电讯技术,建立全国税务系统范围内的技术支持系统。但如果过分重视技术本身,而忽视自身体制的更新,往往会落入一个“自动化陷阱”——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其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或电子化建设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从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中得到好处,不仅投资后的行政效益没有提高,而且还要为这些先进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支付大量的费用,增加了税收成本。譬如,在税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机关往往将自己的网络改造工程盲目地交给计算机开发商去完成,而多数开发商所做的只是将税务机关现有的业务流程自动化,将税务机关现有的管理方法固化在一段段程序之中。因此,我们在税务信息化建设中应该特别重视整个机关的技术创新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更新,形成人机有机结合、技术与体制相配套的良性系统。

(三)建立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税情分析系统

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的人员掌握的信息比以前更多、更准、更快。对外部,税务机关要迅速地获取并分析税源信息、市场趋势、纳税动态、财务运作方式等等;对内部,要了解政策信息、经验教训、技术资源、执法状况等等。今后税务人员在税收管理中将逐步采取现代管理的方法,如边际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平衡分析法等。在税源管理、稽查管理、征收管理、评估管理等环节还要运用相应的先进的管理知识,因此,建立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税情分析系统,才能使组织、指挥、控制、调节诸环节更加合理化。

(四)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申报征收系统

集中征收是建立在网络化、信息化基础上的,是执法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同时又是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信息处理的核心环节。集中征收需要严格遵循信息管理的内在规律,尤其是要求充分发挥电子介质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广泛共享、快速传递、程控性强等优势,才能确保集中征收的科学有效,不断提高申报征收信息的集约化处理程度。因此,实现征收场所的适度集中和征收信息处理的高度集中是关键。通过合理收缩基层征收机构,从体制上形成征收业务的集中处理,发挥集中管理优势,简化会统核算过程,提高征收入库操作的规范度,杜绝基层征收中混库、缓税、预收等违规行为,同时有效地减少工作中人财物的耗用,降低征纳双方的相关成本费用。通过信息处理的高度集中,有效利用散置于征管一线的大量信息,克服信息流动过程中存在的封锁、变异和沉淀,实现信息处理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突出“科技加管理”,有效地解决制约税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探讨税务信息化建设,管理是个无法回避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正是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的现实需求为税收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1994年税制改革,到1997年提出建立和完善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新模式,到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的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深化征管改革,以计算机管理为特色的现代化管理方式都对保证新税制的顺利实施,确保新的征管模式迅速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现行管理体制和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和制约了税务信息化的发展。从税务信息化所置身的环境看,首先,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和体制没有确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理论盲区。其次,治税思想和观念更新的问题,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减税让利、促产增收”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平税负、依法治税”,从传统的手工操作、“保姆”式管理到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管理方式等,思维定式的转变有一个深刻的过程,在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上尚存在着无用论、形式论、速胜论、孤立论等。第三,在税务管理体制和机构的设置上,由于税务机构改革尚未到位,相对于效率和职能系统化的原则,现行模式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和信息化应用方面有待于科学规划和调整。第四,税收业务基础工作和规范化管理仍较薄弱,税收政策执行力度不一致,地区间装备水平、应用能力不平衡,税控器具推行难度加大,跨部门信息交换由于相互间执行标准的差异仍然存在较大困难,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和应用步履维艰。第五,队伍素质不能适应全面实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这不仅是造成管理质量现状的症结,也使现代化手段的作用大打折扣。第六,从税务信息化本身的管理状况看,主要存在科学规划不够、应用意识和质量不高、技术管理软化等问题,导致了单项系统较多、相互间兼容性较差等。第七,基层税务机关信息采集重复,准确性不高;建设质量、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仍然较低,税收管理行为仍然较多地依赖于手工信息和人工干预。

要推动税务信息化的发展,必须解决上述这些制约税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解决人的问题

首先是领导干部认识的问题。解决了领导的认识问题实际上就从根本解决了规划和力度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金人庆局长指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作为税务机关的各级主要领导,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很显然,原来的知识结构,甚至思维方式已明显不相适应,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知识更新,转变观念,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否则就要落伍,甚至给税收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面对迅速变化的形势和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如果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搞好信息化建设是不可能的。其次是队伍素质的问题。目前整个税务干部队伍的科技素质较低,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还远远没有调动起来。要下决心把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与其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强化和固化激励、淘汰机制,促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真正转变。同时,要切实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目前税务系统计算机等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人数的2%,并且人才流失日趋严重。由于技术人员的培养周期长、成本高,我们应当立足于稳定和提高现有队伍,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培养后备力量。要重视现代化管理对高科技和复合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及其在科学决策、规范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重点培养既懂税收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技术、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税收工作与现代化技术之间的桥梁作用。

(二)解决管理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管理体制问题。先进的技术本身如果没有现代管理体系的支持和管理体制的扶持,就无法创造出超高的实用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适应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兴起了“业务重组”的管理变革浪潮。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和模式的束缚,打破利益因素的羁绊,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积极地创造条件。如注重专业化管理制度与信息化管理手段的结合运用等,这些都是确保信息化充分发挥效能的有效办法。

其次,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科学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在税务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始终倡导求真务实的精神,以业务需求的规范和前瞻性为起点。实施信息化的每一步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摒弃形式主义、本位主义和短期行为,按照信息技术的客观规律改革我们的税务工作。

第三,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目前,在业务、行政、技术、后勤部门齐动手,网络大规模兴建,设备大批量采购,软件开发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在系统的兼容、信息的共享、软硬件环境的匹配、技术平台的平滑过渡和无缝衔接、对外交流的信息安全、投资的性能价格比等方面,都存在不少技术问题和隐患。要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要做到既增长又升级,当前的核心问题就是讲求科学、质量、统一规范。税务信息化建设应继续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必须按照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要发挥信息科技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管理和服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要牢固树立应用的观念和意识

税务系统对于信息技术的主要需求是基于应用,而不是研发。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提是“内容”,新征管法的颁布作为新的信息化内容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过去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重硬轻软、重形式轻内容的做法已经有过深刻的教训,现在要从战略的高度上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力度。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数据质量。数据垃圾的产生有文化素质的原因,有操作水平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思想作风、责任心和法制观念的问题。必须杜绝为了提高质量考核指标而“机外监控”,如违规操作和有意篡改数据等等。由于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广度大、关联性强的特点,报假数据、假信息的后果与写假材料、说谎话有过之无不及。数据质量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管理质量,并且会贬低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影响大家对信息化的信心,甚至会葬送信息化建设。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执行严格的监督考核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加以解决。

(四)提高信息集中度

提高信息集中度是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集中管理应用和共享的程度亦是信息化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标志。美国联邦税务局设立的征收中心从最初的10个缩减到6个,并计划缩减为4个。新西兰从2001年年初起将3个征收中心合并为1个征收中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菲律宾也只有5个征收中心。而我国税务系统五级机构有计算机征收中心近3万个。这些机构掌握的信息要实现共享仅从理论上讲就是非常艰巨的事情,其中建设成本、效率、运转费用等等都值得探讨。发达国家税收管理和信息的高度集中主要依托于多元化的网络申报、电话申报、邮寄申报,在坚持纳税人主动申报的前提下,注重加强对各种来源的信息的处理,缩短和淡化了地理上的距离,省略了绝大多数面对面的工作量,节约了办税场所、人力、网络通讯、服务器、终端设备等方面的成本,提高了执法机关廉政水平,方便了纳税人。

提高信息的集中度不仅能节约投资、提高效率,而且通过实现信息的集中,打破层级界限,提高共享程度,更加有利于“集中征收、分类管理、重点稽查”的专业化分工体制的建立,更加有利于从制度、机制、手段3个层面实施制约和监督。不可否认,现实情况下打破原有层级结构,适度集中征收,统一核算要考虑预算级次和地方财政等因素。但我们应当看到,这恰恰是解决目前征管工作中入库级次混淆、执法力度不一等问题的良方妙药。

(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在网络覆盖面、数据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信息安全工作应当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主要是防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职务犯罪活动。从发现的案例来看,对计算机系统破坏性比较强的主要有文件型、混合性、蠕虫(worm)等传播性病毒和黑客的特洛伊木马程序、Internet语言病毒等等。计算机应用的违规、违法犯罪则可能发生在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处罚、退税、稽查选案等环节,还有泄露纳税人商业机密的问题。

加强安全管理应当在网络建设、对外信息交流,特别是内部业务网与互联网等公网连接时,在目前安全技术尚有待完善的情况下,要把握好“度”,把防范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损失放在首位;软件设计、应用,特别是操作权限设置要做到各环节互相牵制、互相审核;要对原始数据的产生变化过程全面进行记录和监控;严密监控违规和异常操作,并及时查处。

四、全方位严密税源监控,尽快实现税收信息与社会相关部门信息的联通与共享

一是与海关部门、外汇管理部门实现进出口报关、外汇结算等信息的交流,与“金关”工程衔接。通过全国口岸电子执法系统,重点控制涉及进出口税收的信息,扼制不法分子利用假出口、假报关单等方式骗取出口退税,打击偷骗税行为。

二是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实现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和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编码系统的信息交流,从源头控制漏征漏管户,追查失踪业户,防止利用假停、歇业等手段偷税。

三是国地税机关联网,交流相关税种申报缴纳和其它经营状况指标情况;与银行、保险、建设、土地管理、交通(车辆管理)部门交流纳税人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等信息,掌握纳税人经营、资产状况。为稽核评税、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和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资料。

四是与公安部门实现人员户籍、流动情况的交流,对纳税企业主要经营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为查处“非正常户”提供线索。

五是加大税控器具推行力度和覆盖面,尽快完成全国范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推行防伪税控系统工作;对全部加油站安装税控加油机或税控装置:“十五”期间,争取在全国30%左右的商业零售企业、服务业、娱乐业和固定个体工商户中推行使用税控收款机,确保税务机关能够准确地掌握上述纳税人的经营和税源情况。

当前,税务机关与社会信息的联通和共享还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跨部门信息交流仅靠自行协调是很难稳定和长久的。首先是发达国家各个社会部门提供给税务机关的信息都是通过立法确定的,而我国这方面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新的税收征管法在这方面有一定进展,但力度仍然不够。再就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双方信息交流的实效。对于这项工作可以立足于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点到面、自浅至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要继续加大政府各部门信息交流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并使这种努力的成果长远地发挥作用。

主要参考资料:

(1)李大明主编《税务管理》。

(2)岳剑波编著《信息管理基础》。

建设信息化论文篇2

科技的进步和生活的个性化需求,使逐渐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后的“第五媒体”。据工信部统计,至2008年7月底,我国用户数超过6亿。已然成为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人们注意到,随着以为终端的数据交易和支付、银行转账、炒股等关键业务的兴起,个人隐私受到威胁侵害的指数越高。因此,保护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随着智能的普及,开放的平台出现了类似PC平台的病毒;涉及的流氓、间谍、病毒软件层出不穷;各类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欺诈信息也变得无孔不入。然而广大的用户还是忽视了安全防范措施。据F-Secure公司的调查显示,四分之三以上的用户知道,不安装安全软件的情况下恶意软件能通过蓝牙感染移动设备。28%的受访者说,他们使用自己的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86%的人承认没有任何移动安全的措施。大多数用户都知道用连接互联网存在着安全风险:只有21%的人把蓝牙连接当作是安全的,仅有15%的人有着WiFi连接是安全的印象。

面对移动安全领域中的诸多问题,企业及个人消费者呼吁建立安全便捷的移动服务消费环境。移动安全领域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通力合作,平台提供商、终端厂商、sP服务商等都应从不同方面认识安全服务在移动应用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信息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笔者认为,信息安全认证功能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各方的特别关注:

1安全软件:未来一个新兴的软件制造业

就像电脑一样,目前威胁安全的一大问题是木马和病毒。病毒造成的损害不外乎以下几种:被感染后会自动拨打声讯台、发送信息、订购增值业务等,造成话费损失;木马软件可以控制用户的,调用信息、监听通话、自动联网等,造成隐私泄露;病毒会导致硬件或SIM卡损坏,致使无法使用。与PC反病毒一样,反病毒软件可以做到实时拦截、提示不安全信息、对已确认的病毒进行杀除,并恢复感染文件等。

影响安全的第二大因素是一直以来影响人们生活的隐私泄露问题。比如通话、偷窥短信以及在被盗或丢失之后重要文件的流失等。针对隐私泄露,业界目前普遍采用加密的方法来解决。网秦的“通信管家”可以对短信和通话记录进行加密,以保障隐私内容不会轻易被他人偷窥。

影响安全的第三大因素是目前引起社会各界广泛讨论的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问题。网秦的“通信管家”可通过显示号码所属地,让用户选择接听还是拒绝。一旦发现了骚扰电话的号码,可以设置为永久拒接。

虽然安全软件有种种优点,但生产厂商正经历着艰苦、迷茫的阶段。首先,型号繁多、操作系统多样。这不仅是黑客们的技术难题,也是安全软件研发面临的最大问题。其次,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是制约安全软件厂商发展的最大桎梏。如何打造一个真正安全、干净的使用环境,不仅仅是提供安全软件产品的厂商的责任,更需要电信运营商、制造商和安全软件厂商等整个产业链的密切合作。

2指纹识别技术: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带”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赋予了太多的功能:打电话、上网,甚至缴纳水电煤气费等。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日益流行,添加认证功能已是必然的趋势,因为仅仅依靠自身所带的密码和SIM卡锁无法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性的要求。试想,如果利用“呔额”支付成为现实,那么就必须将你的个人资料和财务资料保存在中,一旦丢失或被盗,后果将十分严重。这也是目前支付无法跨越“大额”门槛的主要原因。

指纹识别在保证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运用于,能提升的安全性。首先,指纹是独一无二的,排除了利用相同指纹来破解指纹密码的可能性。其次,一般说来指纹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因此,相比较声音加密来说,指纹识别具有更加稳定的优点。再次,指纹样本便于获取。易于开发识别系统。目前指纹识别技术已比较成熟,识别系统中完成指纹采样功能的硬件部分也较易实现,而且现在已有标准的指纹样本库,方便了识别系统的软件开发。另外,一个人的十指纹路皆不相同,这样就可以方便地利用多个指纹构成多重口令,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当然具有指纹识别的要能够被普通用户所接受,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先是指纹识别的准确性问题。厂商制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的安全性,在保证用户隐私的同时真正让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电子钱包”。因此,指纹识别的准确性与否是决定这项技术能被用户接受的前提。在进行识别时,一定不能出现无法识别的问题。其次尽管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指纹也不会随年龄的变化,但厂家是否考虑到一些意外问题的出现,如果手指受伤无法识别,如何进行支付呢?此时有没有替代的功能?

3虹膜识别:确保在线交易以及供应链活动

尽管使用密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使用的安全,但随着新应用的不断出现,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支付能够实现买主和卖主的不见面交易。但是在这个交易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也越来越明显,我们用什么来保证远在千里之外的买家/卖家不会是一条坐在电脑前的狗?为了实现较高的安全性,使用复杂的密码是流行的选择,而如果我们埘不同的设备使用相同的密码,那在得到了方便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I生的隐患。所以发展利用人的生理特征,是目前最为方便与安全的识别系统。

虹膜识别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虹膜图像通过非接触方式获取,可避免疾病传播容易被人接受;②虹膜纹理结构不易被伪造;③虹膜纹理结构复杂。特征数多,因此可靠性非常高。虹膜识别是与眼睛有关的生物识别中对人产生较少干扰的技术。另外它有能力实现更高的模板匹配性能。在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虹膜识别是当前最为方便和精确的一种。

生物认证作为20世纪末期才开始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虹膜、指纹、DNA这些人体本身的特点,将逐步取代现有的密码、钥匙成为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保证个人资料的安全。虹膜识别技术由于其在采集、精确度等方面独特的优势,必然会成为末来社会的主流生物认证技术。

建设信息化论文篇3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目标是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设施并适应现代化发展。例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明确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发展战略[1];国家大力投资于电力、通信线路,扩大电讯容量,加强对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设备、数字程控、远程通讯的投入等。同时,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增加效益。各种企业根据行业特色、具体运作状况,均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据国家经贸委对2000年IT投入最大的100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的专门机构,80%以上的企业设立了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总裁或副总经理[2].

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来看,国家和企业对信息化的投资建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国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战略,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外部网络,构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也得到了发展,但仅处于简单的使用计算机阶段。第3阶段,部分企业逐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广阔发展前景,开始把信息化建设列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主动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力度。一方面政府积极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政府,构建电子政府。第3阶段,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导致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面临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逐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自主投资及经营力度,信息化服务作为新型产业也应运产生了,同时,也吸引了民间风险资金的进入。

2、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局限和不足

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的生产经营特点,如工序复杂、动态性强、资料档案繁多、信息管理难度大等,建筑业应用信息化管理整合企业资源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有关法律相对滞后。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取决于相关合同法律框架的制订[3],只有制订一系列规则和标准,使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法律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企业信息化营造公平的交易平台,才能促使其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中。但是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缓慢,国内关于此类法律要么空白,要么简单,难以确保建筑业信息化运作的安全性、合法性。

(2)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促进作用认识不足;在技术、资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政府信息化程度不高,没能为企业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和对接方式;未发挥对企业信息化的推动作用。

(3)社会相关信息化服务机构不健全,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太少,软件市场的无序竞争问题也亟待解决。

(4)建筑企业未能充分利用Internet带来的便利,实现网上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等,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5)以应用单机版软件为主,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和即时传递,效率较低。据有关资料,美国的PC机的深度使用率为38%,而中国只有6%[4].

(6)具备较深厚的计算机知识、熟悉本单位业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有力推动者。但长期以来,对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相互脱钩,分开进行,缺乏对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培训,人才过于单一化。

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滞后于其他行业,因此,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的投资发展策略,主要应该是根据自身财力、技术、发展战略、市场核心竞争力等,研究介入信息化建设的时机、投资的力度、建设信息化的模式等。

3、政府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我国信息化建设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政府作为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倡导者、促进者及使用受益者,利用政策指导了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共享,投资建设公共设施基础,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大力发展电子政府等。

(1)尊重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各条渠道调动和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信息化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性。发展电子政府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带动政府部门的政务管理和运行,把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去。一切以企业为中心,通过市场运作,循序渐进地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以此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建设。

(2)政府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立法保障。一方面,在信息化建设初期政府致力于建立高速信息公路,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银行、税收等金融管理体制、政府财政管理体制等的联网信息化建设。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法律保障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激励企业投资信息化,从而促进信息化的提高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政府的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转变,推进政府职能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和市场监督的要求转变,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3)引导民间资金的投入,扩大第三方(如信息化建设服务商)的投资力量。由于信息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对民间资金具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力。我国信息化建设应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将一些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交给第三方来做,引入民间资金,发展信息产业。因此,国家应当出台相关的风险投资管理规定,开放民间资金市场,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市场,增加对信息产业的总体投入。如通过税收、财政等政策、通过维持低廉资费扩大需求等手段,对信息产业单位给与一定的支持,政策性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增加信息公司的收益。

4、建筑企业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实现信息化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加大这一方面产品的应用工作。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从企业的本身条件出发,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来推进。企业也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带来高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即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企业生产率、扩大收益的同时,若投资不善也可能使其陷入投资困境。为此,建筑企业必须准确理解和应用信息化管理,对信息化管理进行评价,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对建筑企业而言,一个准备充分的、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战略应包括:

(1)企业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准确定位。尽管在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发展阶段、经营规模等方面具有共性的企业,可以相互借鉴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但是,任何企业信息化模式(即使是非常成功的)都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的。因为,每个企业所面对的问题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投资建设信息化之前,企业决策层首先应当从经营战略、体制、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行业环境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自我诊断和准确定位甚至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求、方针、范围、阶段和深度,确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才能很好地服务于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2)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由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因此,企业首先应制定总体目标,同时,根据企业本身的经营方式、产品特点、管理流程来规划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目标。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有:加强企业各层人员之间、企业与各合作单位之间的沟通;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和优化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等。只有逐次实现阶段目标才能不断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如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等;加快信息流通,实现内部资源共享;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充分利用企业网和互联网,建立网上营销系统,积极推进企业电子商务,实现公司经营信息化,实现经营信息系统辅助决策智能化,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利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调整企业管理与组织模式,使之与信息化系统相配套的,逐步实现企业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等。

(3)确定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时机及投资力度。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启动涉及到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流程的新建、重组与再造及企业资源的整合;关系到人员的工作方式、思想观念等。因此,启动时机和投资力度的选择便变得至关重要,企业应全面、客观地分析国家对信息化建设和企业自身对信息化建设的关系,蓄积动力、克服阻力,积极地、有计划地准备信息化实施所需的条件,并由此确定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最佳时机和最佳投资额。

(4)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评价。信息化建设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过程,所以必须定期对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业务进行评价,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与过剩,及时调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才能实现优化企业的价值链,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的目标。

5、结束语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方面,如单机操作文档处理、数据计算,未能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进行整体化管理控制。建筑业在继续加大对信息化的投资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建设和应用的策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借助第三方信息公司的力量,深入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等,实现建筑企业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金达仁。我国企业信息化渐入佳境[OL].人民网,2003-05-14.

[2]安筱鹏,王厚芹。中国企业信息化回顾与展望[N].中国计算机报,2003-02-26.

建设信息化论文篇4

1.1加大林业信息化建设投资林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有关部门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满足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首先,各级林业部门要积极将林业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本级信息化总体规划中,设立林业信息建设专项资金,获取长期稳定的财政经费投入。其次,在林业建设项目总投资中,拨出1%的经费用于林业信息化建设,确保林业信息化建设与林业建设项目同步开展。再次,在自筹资金的基础上,鼓励林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向林业信息化建设投资,广开资金渠道,并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确保资金用在实处。

1.2加快信息技术推广与应用林业信息化建设要加快信息技术推广与应用,使信息技术融入到林业产业的各个环节。首先,积极引导电子信息企业研发适应林业生产特点的各类信息系统,使信息系统能够覆盖林业种苗生产、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等方面,逐步实现林业生产信息化,推动林业产业向优质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其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林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的应用,建设现代化林业流通体系,提高林产品的流通效率。再次,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村林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数字产品,满足农民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最后,搭建林业信息平台,通过平台及时政府最新的林业政策,普及林业法律知识,展示林业建设风采,提高社会对林业发展的关注度。

1.3建设完善的林业信息数据库国家和地方各级林业部门应建立各类林业信息数据库,用于采集、汇总、存储林业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全国林业数据库整体。具体涵盖以下方面:一是林业基础数据库,包括森林、沙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资源数据库。二是公共基础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和遥感影像数据库等。三是林业专题数据库,包括林业生态工程、林业生产培育、林业产业、防灾减灾、森林公园、林木种苗、国有林场、政务公开等数据库。在建设林业信息数据库的过程中,要求各级林业部门准确归类信息资源,明确各部门在建设和维护数据库中的职责和权限。

1.4重视基层信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林业信息化建设要立足于基层林业,满足基层林业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加大基层信息人员的培养,提高基层信息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首先,在各级林业管理部门开展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对基层林业信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信息人员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熟练操作信息系统。其次,林业信息化建设要结合基层地区林业结构调整工作情况,及时收集林业产品信息、需求信息和价格信息,为林业生产者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源,促进基层地区林业生产结构优化调整。再次,基层信息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强化信息服务意识,能够做到快速收集和准确传输各类林业信息数据,确保该区域林业信息的完整性,为林业信息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结论

建设信息化论文篇5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型陶瓷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比较低,为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提高符合本企业现状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当前中小型陶瓷企业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从深入分析现阶段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0前言

企业信息化是推动和实现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陶瓷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特别是大型陶瓷企业普遍的认同,并成为它们的战略选择。然而现阶段中小型陶瓷企业中,能够真正进行整体规划,按计划分步实施与推进本企业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并产生实际效果的成功企业并不多,大多数中小型陶瓷企业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如何对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的规划和设计,提高信息化水平都是企业巫待解决的问题。

1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一部分中小型陶瓷企业的调查分析发现,多数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人不足或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协作不充分、企业信息化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等问题,归纳有以下主要问题:

(1)中小型陶瓷企业管理层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有些条件较好的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认为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企业照样能搞好,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初期对信息技术抱较高期望,希望通过企业信息化迅速获得较高效益,而一旦看到投资费用增多而效益又未见明显提高便丧失信心。高层领导不能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急功近利,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

(2)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在实施中任重道远,实施企业信息化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风险大的系统工程。中小型企业要实施信息化,同样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引进和留住高级信息技术人才很困难,不易具备建立企业信息化项目组的条件,缺乏完备的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没有管理顾问对项目进行监理,这些都是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

(3)信息资源基础不能适应建设需要。有的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资源基础不一致,信息采集渠道较单一,缺少灵活性,使得信息来源不够全面,传输渠道不够畅通,更难以对采集的信息加工处理,使得资源潜力无法充分发挥。

(4)缺乏企业信息化长远规划和实施方案。企业领导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对企业信息化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企业的思想,更不用说构建一套具体的实施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首先,从企业角度来看整体规划。规划应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在企业的每个层面上识别信息资源和获利机会,并借以构建新的竞争优势。由于不少中小型陶瓷企业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尚未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企业对自身的发展战略缺乏考虑,因此很难在推进本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好总体规划,这直接影响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其次,从企业外部看整体规划。企业信息化规划应与当地信息化发展规划相一致,在企业外部应构建一个通过公用信息资源,提高企业间有效沟通与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经营运作效率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以企业信息化作为纽带,把政务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连接起来。由于各地政府在构建信息化社会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够,缺乏构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方面的规划,这也会阻碍当地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5)中小型陶瓷企业的员工素质尚不能适应信

息化的要求。企业信息化过程就是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过程。没有一支素养良好的劳动队伍,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难以顺利实现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中小型陶瓷企业甚至包括部分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抱有抵触思想,普遍认为会涉及其利益,更不用说积极支持信息化建设上作。企业员工由于知识更新较慢,企业没有构建良好的企业学习文化氛围,导致多数企业员工的劳动素养很难适应企业发展及实施信息化的要求,这也会严重阻碍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提高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措施供相关企业借鉴和参考:

(1)从需求出发,破除瓶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是将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视为一个整体,按企业数据而非业务职能对整个系统进行规划,以保证在分步实施的情况下,不会形成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保证各部门的业务数据能在整个企业内共享。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规范化的管理很重要,因为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管理问题。在信息化建设中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地推进。在项目决策时,应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分析需求、明确目标、细心听取多方意见,从而增加决策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2)提高认识,加强一把手工程。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创新和变革。经验和实践表明,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

(3)积极营造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调查表明,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在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信息化建设不仅靠企业自身的实力,还得靠政府的支持。政府有责任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故企业应积极主动争取政府主管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4)员工的信息化培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是企业中人的信息化,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和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然而,每一种新的技术、新的理念进人企业时,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不同层次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抵触。因此应该把培训工作贯穿于信息化工作之中,组织各种技术培训,使各级管理人员尽快熟练掌握相关的技术,提高信息化意识,为信息化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5)做好信息化建设准备工作,落实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多数企业认为资金投人不足是制约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并且企业信息化是一项投资很大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基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使资金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6)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人才是关键。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及与高校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来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7)加强中小型陶瓷企业与有关高校之间的合作,积极利用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源和科研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促进中小型陶瓷企业调整结构,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加快中小型陶瓷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步伐。电子商务可以提高企业上下对信息化建设的兴趣和认识,使生产、管理和经营有机地连在一起,从而带动企业循序渐进地在作业、管理、经营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信息化建设。

建设信息化论文篇6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信息化时代,多数图书馆引进了信息化设备,连接了互联网进行交互应用。但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与缺陷,例如,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注重形式,有些图书馆看重图书馆与互联网的关联,引进大量的外部书籍,却忽视了图书馆自身的文化建设和服务理念;有些图书馆只注重物资的积累,大量购进资料文稿,使资源管理复杂化、困难化,无法根据环境变化快速作出有效调整,大大降低了图书馆管理的效率;图书馆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这类人才不但需要对互联网有一定的认识,还要有图书馆管理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很多中小型图书馆,急需这类复合型人才;地区差距大,贫穷落后的地区读者多,但图书馆稀少,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缺少有针对性的服务等。

2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2.1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研究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技术创新是图书馆管理发展的保障,在信息化建设中,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进行技术研究。从内部方面来看,可以改革创新传统的技术,例如根据图书馆的实际特点研发有特色的自动借阅设备、查找设备、信息综合设备等。这些设备可以在节约人力的同时,提升图书馆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读者的体验感受,推动图书馆的个性化发展,进而增强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外部方面来看,可以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与其他图书馆沟通,整合、共享内容,开发健全、完善的互联网图书馆储备,更好地推动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2.2加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资源储备是衡量图书馆规模的重要因素,对图书馆管理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应不断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图书馆的资源有多种,包括内部资源、外部资源、文化资源等。内部资源的建设可以通过购进书籍、接受捐赠旧版书籍、加强数据库资源管理、扩大图书馆面积等手段来实现;外部资源的建设可以通过结合互联网资源,拓展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形式,增强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合作,使资源能够得到统一整合来实现;文化资源的建设可以通过加强图书馆个性化设置、树立独特的图书馆内部风格等手段来实现。不同地区的图书馆规模不尽相同,书籍储备、管理人员素质、读者的阅读需求都不相同,所以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活动中,应该有系统的整合和全面的规划。例如,偏远地区的学生图书馆馆内资源少、互联网设施不健全、服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捐赠资源等渠道建设基础设施,进行互联网资源交互,积极吸纳专业型人才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2.3提高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素质

人才是加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高品质、高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提高图书馆建设人员的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图书馆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有效地吸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引进专业信息化建设人才、加大对自身人才的培训管理,提高自身人才对新时代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人才素质。馆长作为图书馆的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通过提高人员素质来提高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性。馆长应以身作则,积极带动图书馆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取得成效。

2.4提高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观念

传统时期的图书馆管理是以藏为主、以用为辅,而要做好新时代的图书馆管理信息建设,首先就要打破传统图书馆管理的旧观念、旧思想,强化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作用,使工作人员认识到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对于图书馆管理原有的理论基础,要实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创新。在21世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将原有的资源进行信息化整合,通过互联网共享信息,使图书馆资源与互联网信息充分结合,为社会和读者提供更全面的资源和更有效的服务。

3结束语

建设信息化论文篇7

1.革新继续教育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改变了信息交换方式,突破了时间、地域等方面的条件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便捷,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信息化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更重要的是给继续教育的整体发展引入了崭新的指导理念。继续教育信息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法,是一种新形势下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信息技术理念下的继续教育,可以课程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不同年级、专业的学员只要课程名称、规格及要求相同就可创建人数不等的教学班级,并可在自愿原则下根据地域、行业和兴趣等共同特征成立一定的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师资、课程、图书和实验室等各类教育资源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下利用率大大提升,高校继续教育的内涵外延皆有了丰富和拓展。

2.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地将课堂移植到网络,它不仅学习和吸收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而且成功地利用技术优势弥补了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建出形象直观、效果逼真的模拟仿真教学情境,锻炼和增强了学员的感觉、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通过网络途径增加和补充了教学中的课前预习、课后训练和监督检查等重要环节,使得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过程更加完整。资源数字化给高校继续教育提供了远距离、碎片化、可重复的学习过程,符合继续教育对象分布广泛、层次众多、时间零散的群体特点,解决了工学矛盾难题,促进了学员的有效学习。同时,其他形式教育的信息化也给国家、社会和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数字化继续教育资源。因此,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将对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全方位的促进作用。

3.促进教育总体公平

根据《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比例虽然较高但也意味着相当一部分适龄人群由于经济因素、生活压力和教育资源等条件限制无法实现大学梦,不能接受高等教育。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信息化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使原先稀缺性的资源可以得到重新、合理配置,把大量、丰富、优质的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资源送到穷苦偏远又有迫切学习需求的山村、乡镇和市县,为全体公民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或学习的机会。可以说,信息化给高校继续教育开拓了面向大众开放的、平等的学习条件和空间,缓解了教育规模和培养能力严重不足的紧张局面,促进了教育总体公平。

二、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思路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础和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它的基本特征是“处理数字化、传输网络化、检索快速化、呈现多媒体化、组织超链化以及共享化和互动化”。自实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来,特别是随着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战略规划的出台,网络课程建设发展迅速,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积累逐步确立和形成了科学的建设理念和法则。

1.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理念

(1)坚持人本理念。

在保证教学资源多样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从学习者角度出发,针对教学对象的认识特点来设计与制作教学资源,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探究意识,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除符合一般的逻辑结构外,还应从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出发设置健康、和谐的学习情境,使学员在学习时不感觉到孤立无援,始终觉得周围人在关注着自己,教师对自己的学习动态也非常了解,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随时与同伴讨论或请教教师。过程性记录与评价工具可以完整记录、分析学员的行为活动,经过科学的反馈机制让学员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与效果,促使其更高效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了解和掌握每一位继续教育学员的学习情况,根据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规范学习行为。

(2)精心设计资源。

继续教育学员绝大多数拥有一定实践经验,比较看重学习内容对自己是否有用或可用,对资源内容的针对性要求很高。在保证科学性,兼具趣味性的同时,高校继续教育应提供更简洁、更实用、更生动和更容易获取的教学资源,努力解决继续教育学员在现实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要按照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原理组织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体现一定的专业性、教学性和易用性,保证建设的整体质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设计,从学习者出发,建立检索、线索、帮助浏览、智能推荐和演示导航等一系列导航策略,让学员可以迅速到达目的地页面。要凝练、编排相关知识点,采用超文本技术进行关键词链接,突出内容重点,映射学习难点。既要做好资源的设计开发,更要时刻跟踪本专业理论发展前沿,重视资源的应用和更新,有效提高数字化继续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生命周期。

(3)统一规范标准。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规模化发展,2004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简称CELTSC)制定公布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结构,但由于未能广泛吸收相关企业和行业部门参与,与国内市场和实际情况结合不够紧密,这套标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推广与应用。从我国目前68所承担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情况来看,各自为阵,所开发的继续教育资源是千姿百态,开发手段上有教师课程组式,也有模板制作式,莫衷一是。分散的、低水平的重复资源建设,不仅增加了高校和软件企业的开发成本,而且使得各家、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难以做到互联互通。随着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日益深入,高校应建立一套数字化的编码、传输和播放学习设计格式和模型,为高校之间各类资源的快速传递和顺利交换解除技术上的壁垒。

2.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的法则

(1)树立开放意识。

受本位主义和狭隘的品牌观念的影响,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国内许多高校都迷恋于自成系统,追求大而全的资源体系。这种情况下,资源建设和共享严重受限,既丢失了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又束缚了行业整体发展。200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论坛上倡议的公开教育资源(OpenEducationalResources,简称OER)运动,不仅影响了普通高等教育,更对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开放是资源共享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动力和突破口。英国开放大学成功的办学实践说明,开放、共享教育资源,不仅没有让开放大学自断生路,反而是另辟蹊径,让其开拓了另外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开放性是信息化的典型特征,高校继续教育办学者,包括教师、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都应该树立起积极的开放意识,携手合作,互通有无,在新的起点上共同建设数字化继续教育资源,将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逐渐形成资源特色。

(2)加强合作共享。

“合作是资源共享最主要的特征”,它既有利于资源进化,也可以促进新资源的再生。世界范围内,任何一所名牌高校都无法保证自己开办的每个专业、每门课程以及安排的每个主讲教师都非常优秀。共享不但不会削弱高校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高校自身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提高,社会影响力也会随之增强。根据学科、专业和自身需要,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建设可以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进行共享:一是政府主导式。由政府权威部门牵头,高校在统一的资源转换平台下按一定标准、步骤和分工参与相应的数字化教育资源项目建设,如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二是联盟共建式。根据资金、资源和技术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高校与高校之间通过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的方式,经过平等协商共同进行资源建设开发,如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三是社会合作式。高校与软件公司、教育培训机构或公益性组织联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进行教育资源开发和运作,如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集团联手推出的免费“凤凰微课”。

(3)注重保护产权。

数字化资源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特殊的知识集合体,具有对象广、易传播、影响力强的特点。尊重劳动价值,保护合法权益,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开发者创造知识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创立于2001年的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Commons,简称CC协议),通过不同形式、多种条款组合的授权方式授予用户不同使用许可权限,避免了传统版权仅“保留所有权利”和“不保留任何权利”这两个极端选项的尴尬,较好地解决了版权争议。CC协议赋予知识创造者自由选择权利,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鼓励知识传播,在知识产权与资源共享中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除艺术作品和科学数据外,国内许多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也逐渐采用了CC协议,如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超星公开课、新浪公开课和网易公开课等。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建设应积极引入CC协议,支持和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开发质量上乘的继续教育资源。

三、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对策

随着资源建设宗旨从“量”到“质”的转变,高校继续教育要积极总结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从满足学习者需要出发,以应用性和实用性为导向,进一步加强资源设计、开发与日常维护,努力创办有继续教育特色的现代质量提升工程。

1.立足高校实际,做好资源发展规划

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建设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是教育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要综合研究和分析自身的学科、师资和财力等资源建设条件,合理统筹,制订出科学、全面、长远的资源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继续教育资源平台、项目建设和成果共享,最终实现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目标。加强领导,成立由分管校长领导的资源建设领导机构,继续教育学院、教学学院、信息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合力“进行顶层设计与细致规划”,“并进一步加强资源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赋予较强的强制力和约束力,规范建设行为,提高运行效率。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员的主体性作用,积极引导、鼓励广大教师投身到资源建设工作,调动学员的主动参与性。根据用户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提高资源产品质量。在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主动向社会融资,寻求企业合作,多渠道筹措资金,为资源建设提供充裕的经费保障。

2.强调组织设计,提高资源建设内涵

当前高校继续教育资源质量良莠混杂,参差不齐,有的仅以静态资源呈现,是现有教材和纸质材料的翻版;有的缺少对学习重点、难点的转化和拓展,教学互动性差,对学习者的支持意义有限;有的则偏重于技术的运用,制作精美却忽略了其应有的科学性和教育性,出现了“舍本求末”现象。信息化背景下的继续教育资源建设,不仅仅要着力于媒体介质的数字化,更要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致力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术的深度融合,实现知识存储、传递、学习和运用的全面创新。高质量的资源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高校应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基于资源特点确定相应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等操作程序,确保继续教育资源建设质量。高校要根据建设项目需要,积极组建一套结构合理、技术全面、配合良好的资源开发队伍,其中既要有相应学科方面的专家,也要有教育技术专家、媒体设计、软件设计和出版编辑等方面人员。此外,高校应重视继续教育资源建设主体的能力培养,挑选那些既具有专业水平和计算机技能,又熟悉继续教育规律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资源研发。

3.注重日常维护,促进继续教育教学

资源建设不是一次性任务,而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它不仅包括在前期进行的设计、开发,还包括后续的维护和更新等工作。做好数字化资源的日常维护,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维护资源活性,而且有利于高校品牌和声誉在网络空间的延伸。随着个性化学习的逐步展开,继续教育学员在资源使用和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或困惑需要解决,这就需要高校提供良好的过程保障,给予其及时的远程协助。一方面,要自下而上,从使用者的感知角度来检查和评价继续教育资源,综合学员意见及时予以修订和更新。另一方面,要自上而下,鼓励教师不断充实、完善继续教育资源库,通过后期的良好支持服务促进继续教育教学。

4.符合学员特点,体现继续教育特色

高校继续教育学员多是基于岗位或个人需要而进入高校参加继续教育的在职成人,具有成熟的人格和一定的社会经验,学习动机明显,学习时间分散,自主性较高。因此,继续教育资源除具有主题鲜活、内容丰富、真实感强等现代数字化资源的一般特征外,还应符合成人的认知规律,满足成人学员的知识结构、个性特点和需要,充分体现继续教育特色。学为所需,继续教育资源应充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生产、开发、管理和科研任务,与成人的日常生活和个性需求密切相关。注重应用,继续教育资源不应以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为目标,要培养学员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力求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生活和学习等真实情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适当提供一些拓展性资源满足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便易得,继续教育资源内容应少而精,体量趋向小型化、片段化,在统一的知识网络框架下分解为独立的知识点,并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组合与定制。同时,继续教育资源要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支持在各种移动终端下访问、提取,适应个体学习时间、地点方位方面的差异特征,有效满足学员的自主性需求。

5.加强技术整合,实现资源全面共享

建设信息化论文篇8

1.在金融管理中,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我国的金融经济发展中,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金融企业要想凸显出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就必须要集中力量,建立一个统一化、集约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企业组织从上至下、从里到外的和谐性。对现有的资源进行科学的优化配置,需要金融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实行责任制,从而更好地保证自己的工作能够很好的完成。同时,还应当重视会计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的建设情况,让企业的管理者能够真正了解到企业投资状况与企业运营形势。

2.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意识辅导,在意识上给予强化,保证每一位员工都能在内心中形成一种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同时,对每一位员工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保证在金融管理中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因为利用专业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对企业的经济发展数据以及运营信息等进行统一的分析与整理,每一位员工通过扎实的知识理论与实干技巧,让管理者能够对企业的财务信息等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企业发展趋势与管理方向。通过建立的信息化平台能够提高企业运营的综合实力,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

3.提高队伍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在金融管理中,工作者的个人能力将会直接决定管理的水平以及管理的结果。尤其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以及职业能力。只有加强专业培训的力度,做好信息资源的统筹,才能真正实现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收集。除此之外,金融企业还必须在管理的过程中建立起信息化管理制度,因为制度是事物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建立时可以对相关的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工作内容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配以相关的责任标准,保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专人的专项解决。

二、结语

建设信息化论文篇9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作为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效率、科学分析医院运营状况、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公立医院重视。但在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也有不少问题存在制约了它的发展。

一、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制约因素

(一)管理层和实施层对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影响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推动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对医院管理制度、医疗业务流程的一次革新,财务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效率,使公立医院适应全球信息化大趋势。一些医院管理者受传统观念影响,加上知识结构不全面,片面认为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就是购买一些财务软件,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加之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配备相应的人员,与门诊楼改扩建、增加病房床位、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相比,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因此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上并不积极。另外,一些经验丰富的老会计从事会计工作几十年,习惯了用手书写票据,用计算器计算数据,对操作电脑、上网等技术并不熟悉,或多或少会对财务信息化不理解,甚至抵触,医院一些老专家一直延续用手书写病历和医嘱的习惯,他们也不愿意使用带有财务信息化功能的公立医院综合信息化系统,由于他们德高望重,可以直接影响决策,这会对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形成较大的制约。

(二)复合型高层次财务信息化人才不足,阻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应用

一方面,对于财务信息系统而言,财务部只负责记账,不负责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由信息部门负责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而信息部门人员没有财务知识背景,仅仅只能负责系统的软硬件维护,这导致系统的设置与实际财务需要相脱节,在实际财务运算中不能发挥作用,甚至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大多数医院的会计人员,从原先均是从事手工操作,由于电脑知识比较贫乏,即使他们已经接受了相关培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离信息化业务水平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在使用系统软件的初期,在软件公司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他们掌握了简单的凭证录入工作,但一旦计算机软硬件出现异常,就束手无策。只有等到软件公司的专业人员来,进行维护后才能开展工作,这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的成本。此外,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不仅能操作应用系统,还要对系统进行延伸使用。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升信息系统对医院的辅助管理能力。否则即使软件功能很强大,但不能充分运用也形同虚设。因此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与人才息息相关,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既要熟悉财务管理,又要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制约因素,特提出如下对策,希望对全国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改革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

(一)加强重视,引导全院上下对财务信息化建设

根据大多数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只有“一把手”重视,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也就是说,医院应该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才能使信息化建设得更好。要改变医院决策者的观念,让其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就是一场管理变革的核心内容,从而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有紧迫感、使命感。医院决策者要制定信息化的方针目标,保障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财、物。此外不仅决策层要重视,全院上下都要意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如医院财务管理人员要站在医院全局的高度,用战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财务信息化的科学规划。可要求将信息化建设进展与顺利程度直接与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挂钩,让其意识到这是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自觉配合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因地制宜,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

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要求的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不同。医院要根据看医院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的实际条件具体分类施策实施信息化项目。具体为当地经济发达程度,资金和人员状况等条件。有的地域经济发达,医院财力充足,可上一些综合性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有的地域经济不够发达,医院财务不足,可以上一些单项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此外,财务信息化建设会进一步地强化财务管理和控制,可能会导致医院组织机构和流程的重组、权利利益的再分配,势必会和一些传统习惯有所冲突。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推进,既不能要求现代信息技术去适应落后的和管理方式,也不能全面否定医院现存的管理和经营模式。

(三)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信息化建设人才的素质

医院财务管理知识相对专业,而计算机知识正在走向大众化,一方面应加强对有财务管理知识背景的信息化建设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引进,有了高层次复合型财务信息化人员,才不至于过于依赖企业的开发人员和医院的计算机维护人员,使信息系统更好地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改革服务。另一方面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选择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参与软件开发企业参与软件的开发和调试,在开发、调试、使用的过程当中,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人才的信息化能力,使软件能与医院的实际情况更紧密地结合。此外,还应该加强对与财务信息化建设相关的使用人员如财会人员、医护人员的培训,使之迅速掌握财务信息化知识、应用财务信息系统。

作者:嘉卫东 单位:鄂州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Z].2010.

建设信息化论文篇10

(一)信息化信息化这一概念是由日本学者TadaoUmesao于1963年在题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提出的,“信息化是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通讯现代化着眼于信息的快捷传递,计算机化侧重于信息的有效整理再分配,行为合理化才是信息化的最终目标。

(二)高校行政管理高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科研。在这三要素之中,行政管理是基础,教育和科研是目的。行政管理对于教育和科研而言,是辅的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高校行政管理是高校为了实现教育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学生和教职员工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的组织活动。高校行政管理的内容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术与行政关系,即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师、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二是功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即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责分配的关系;三是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结构和管理创新的关系。

(三)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在我国,信息化一直被认为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人们将信息化作为高效管理的手段,但对其行为合理化的最终目标则避之不谈。这种观点未免有本末倒置之嫌。笔者认为,当今社会是全面信息化的社会,具体到高校而言,就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工作效率,进而实现行政管理信息化、教务管理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信息化、科研管理信息化、后勤服务管理信息化等。高校建设的全面信息化,最终通过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来协调学术和行政关系,完善行政管理部门功能设置,调整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结构,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的合理化。

二、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在通讯现代化和计算机化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步目前高等学校已经全部建成校园网络,学生宿舍、教学科研和楼宇管理的覆盖率达到83%,学校无线网络覆盖学校公共区域比例达到了16.7%;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同时,数字资源体系基本形成,建成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和“大学数字博物馆”。另外,在高校教学方面,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得到了普及。而且,高等学校电子校务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基本上都建立了学校主页。

(二)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足首先,信息共享程度比较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当下,知识、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我国,目前已有85%的高校建立了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与生活等方面的电子校务系统,但是,其中实现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主要校务信息化的高校不到30%,建立了集成、统一的校级行政管理信息平台的仅有8.9%。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严重制约了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其次,重视网络硬件,忽视信息共享。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急功近利,大量购置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化设备。然而,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投入比较有限,造成在信息化平台上信息元彼此独立、相互封闭,信息数据难以在高校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实现高度共享,从而形成了“信息孤岛”。再次,对信息化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在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校方参与建设人员对数字校园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种潮流,兴建了许多面子工程、献礼工程。表面上符合了高校建设的发展趋势,但实际上却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最后,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在实现行政管理合理化方面也收效甚微。高校行政管理是一种服务性管理行为,监管机制缺失容易导致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的职务犯罪频发,财务管理、高考招生、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招标、校办产业管理等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容易滋生腐败。

三、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是指通过行政管理手段的网络化、行政管理的制度化,最终实现行政管理的阳光化和合理化。结合前述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第一,通过完善信息网络设施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统筹网络硬件和信息共享,在加快网络硬件建设的同时,实现信息高度共享。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设施,却迟迟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领导管理机构。这是因为高校行政管理本身也存在着“多头执政,多头管理”,其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信息孤岛”遍立的现象。所以,加快建立集成、统一的校级行政管理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以全局观念统领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由于高校行政管理涵盖人、事、财、物等方面的管理,行政管理信息化应从全局着眼,统筹各方的信息化。首先,要坚持全员参与。信息化的成果最终要落实到高校的其他部门、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群体,这就意味着,高校整体一盘棋,各方人员都要立足于全局,积极参与和调整适应信息化,真正受益于信息化。在此过程中,高校的管理理念和业务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次,要做到因事而异。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行为合理化。信息化建设本身是要支付一定成本的,而且其投入不是一次性的。除了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信息平台的软硬件设施也要及时跟上,紧接着是人员培训和系统维护。一段时间后,软硬件需要更新,人员需要再培训,这种循环性投入成本相当高,所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边际收益的大小,做到因事而异,进而保证正常利润来维持有效运转。最后,要做到因时而异。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进程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去选择信息化侧重方向。对于大规模的高校来说,其自身拥有IT部门以及一定的软硬件研发制造能力,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实力实现信息化。而自身研发能力一般,特别是处于信息化建设初期的高校,则可以把有关项目外包给外部专业公司,同时成立专门管理小组,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信息化程序。

第三,要以制度化规范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在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中,CIO体制一直备受推崇。CIO(信息主管)是英文ChiefInformationOfficer的简称,也译作首席信息官或信息总监。一般来说,所谓CIO,是指负责处理与组织中的信息技术系统相关的各方面事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我国高校,CIO角色是由校园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来承担的。以华侨大学为例,华侨大学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决策机构,由副校长担任组长,下设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负责相关决策的具体执行、项目经费预算以及指导各职能部门的建设;同时,该处下设综合办公室和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此外,还建立了信息化专家咨询小组。由副校长牵头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可以创造性地协调大学各部门、院系的相关工作,极大地推动学校的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高校行政管理决策层直接牵头,参与和组织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提高了信息化决策的层次,可以打破部门壁垒,破除“信息孤岛”,有利于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第四,要以阳光化、合理化考量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最终是以高校的人、事、财、物管理的高效化、配置的公平合理化为衡量标准的。换言之,信息化本身也就是对高校行政管理权力的合理运用的一种内在要求。同时,信息化的高度共享的特质,也极大地实现了高校行政管理的阳光化。一直以来,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高校行政管理处于权力真空状态,随着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渐扩大,高校可调配的资源明显增加,参与市场经济也越来越频繁,这些因素都成为各种腐败和职务犯罪滋生的土壤。根据有关报道,2014年4月以来,截至10月13日,在6个多月的时间内,全国检察机关依法立案侦查县处级以上贪官191人,平均每天都有1名厅局级以上贪官被查处。其中高校职务犯罪人数达15人之多,占总人数的7.9%。涉案高校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担任所在高校校长、党委书记等职务的占大多数。为加强高校反腐建设,必须抓好高校招生、财务管理、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招标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其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推动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因为信息化本身就以信息公开共享为手段,追求合理化、阳光化。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