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日记十篇

时间:2023-04-09 03:49:00

馒头日记

馒头日记篇1

食品安全,这个词在当下,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敏感的词,问题食品陆续被揭开真面目,就连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最常食用的馒头,也没有逃过一劫,3月29日,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的馒头生产加工过程被曝光,在制作车间中,馒头的回炉、早产以及“化妆” 等流程清晰地呈现在大众眼前。

在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内,回收的过期馒头被再次放入和面机里,经过浸泡后,与两袋面粉一起搅拌。经过大约十几分钟之后,热腾腾的新馒头就再次新鲜出炉了,而包装上所谓的生产日期,却是两天后进入末端市场的日期。为了延长馒头的保质期,工人们还在馒头里添加了一种叫做山梨酸钾的防腐剂。而我国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发酵面制品的食品可使用的添加剂中,并不含山梨酸钾。而甜蜜素也代替了白糖的功能,成为增添馒头口感的添加剂。但包装上显示的食品添加剂中却只标注了维生素C。

除了生产普通的白馒头,玉米馒头也被用上了“化妆品”。在玉米馒头的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同样标注的是维生素C。然而,工人们在和面机里倒入一碗玉米面后,又拿出一罐名为柠檬黄的着色剂。“掺进这个黄的,白的就变成黄的了,变成玉米馒头了,100斤两袋白面,然后加一碗玉米面,再加点色素就可以了。”工人师傅们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但是在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可以添加柠檬黄的食品种类中,并不包括发酵面制品。记者暗访了位于北京东四环附近的批发市场。在一家专门售卖食品添加剂的小店内,记者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肉香味。仔细打量,小店门口摆放着一袋大约20公斤的甜蜜素。当记者询问甜蜜素的用途时,店主说:“甜蜜素是用来做饮料的,也可以做面包、馒头等面点。现在吃的东西,就没有不加它的。”随后,记者询问店主:“是否有人买柠檬黄来做馒头?”店主点点头说:“有些面点加工厂会来这里批发购买,还有很多饭店也会来这里上货。”

“那有卖山梨酸钾这种防腐剂的吗?”店主很肯定地告诉记者:“有啊,这东西都能放在食品里。”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添加剂,店主解释说,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外包装上,都会贴上使用方法。但是具体的使用数量就没有详细标注了。“那可能要看个人习惯了。”

随后,记者联系了一家供应北京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粗粮馒头的食品公司。该食品生产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粗粮馒头被称作“五谷丰登”。这些馒头都是速冻食品,通常在-18℃的环境下,它的保质期是12个月。“我们有玉米馒头、紫薯馒头和南瓜馒头等。这些馒头看上去都是有颜色的。比如,我们在加工紫薯馒头时,会使用面粉、水和紫薯粉。为了保证馒头的口感细腻,一般都会选用精粉加工。”

当记者询问是否会添加防腐剂或着色剂等,该工作人员说:“在馒头加工时,我们只添加酵母和泡打粉,其他的添加剂是肯定不用的,也是国家不允许发酵制品使用的。而且很多顾客都建议我们做粗粮馒头时,不必那么细致。因此,我们也试图替换精粉加工,将玉米面、紫薯等更原汁原味的东西加入到馒头的制作中。”

掺杂的过期馒头,加了食用色素、防腐剂的馒头对消费者来说会产生怎样的安全隐患?

如果是散装馒头,在销售人员拆除包装或顾客挑选时,人与食品的接触不可避免,会对食品造成细菌污染。散装的馒头与空气充分接触,还会产生水分蒸发、产品干裂及油脂的氧化、酸败等现象,而空气中的微生物、病毒等也将成为污染源,导致食用不安全。

“普通情况下,人手触碰散装食物不会令食品病变,最怕的是化学类病毒。湿度变化可能催生生物性病菌。” 北京粮食科学研究院王海清告诉记者,馒头在温度30℃、湿度为80%以及超过12个小时的条件下会产生霉变反应。而其所产生的霉变反应随着时间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王海清说,霉变的初期反应只是产生白霉,而这种霉菌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被杀死,但是随着馒头暴露环境的逐渐恶化,馒头就会产生更深一层次的霉菌,例如黑霉,如果在有水的情况下馒头还能产生黄霉,“而这类霉菌即便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能够生存,也就是说,即使在高温的条件下也无法将其杀灭。一旦这类霉菌进入人体消化肠道后会破坏体内的酶体系从而引发腹泻的症状。”

而对于将过期的馒头“回炉”处理后重新上架售卖,王海清说到,过期馒头如果变质后,有些菌群会发生毒变,“例如弧菌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嗜盐菌)从而引起食物中毒。”

而在馒头行业内加入食用添加剂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只是这些加入的添加剂是否是可以食用的,并且用量是否合理。”中华面点网的工作人员付先生告诉记者,例如,由于杂粮会破坏小麦粉的面筋从而使得口感不那么好,于是很多厂家为了让杂粮馒头的口感变得顺滑就纷纷使用添加剂。

当然为了达到杂粮馒头表面光滑的效果,付先生说道:“做荞麦面馒头时,有的厂家会加入一些像可可粉这类的天然粉末,但是由于可可粉的成本过高,几乎很少有企业会选择用可可粉让杂粮馒头的表面光滑、口感顺口。”

尽管国家规定非必要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可以不用添加,但是由于法规规定并不严格,使得这个中式面点行业仍然处于比较混乱的局面。付先生指出,目前以上海此次被查处的馒头中加入的甜蜜素为例,这种食用色素在中式面点中是不能进行使用的,而在西式面点中则可以使用。其原因就是在西方的面点中对甜蜜素是进行过毒理实验的,而中式则没有。

柠檬黄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却有着严格的用量范围。但由于目前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因此,常出现滥用26

的情况,付先生说,有的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不适合该产品使用的也在使用,并且往往都使用到添加剂的极限值甚至超过极限值。

“馒头行业已经慢慢从小作坊向工厂集约化进行转变,但是对于馒头的科研研究还很缺乏。”付先生说,尽管馒头工厂的设备都是采用日本的技术,而这一局面直接导致中国在馒头制作方面完全没有自主产权,但日本则因先进的技术通过购买中国的原材料,再对原材料深加工制成不同品种的馒头最后再卖给中国。

“馒头行业已经慢慢从小作坊向工厂集约化进行转变,但是对于馒头的科研研究还很缺乏。”

付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日本拥有先进的面点技术,因此在馒头制作过程中能够做到出粉率和蛋白质含量高的品质,并且后期他们通过使用先进的冷藏装置让馒头有更长的保质期。但由于中国缺乏这些技术,因此只能依靠大量添加各种添加剂来维持馒头的品质。

而对于消费者如何辨别真的杂粮馒头时,付先生告诉记者,加入玉米面、荞麦等原料的杂粮馒头,在食用时口感会比较粗糙,并且馒头的表面能看出一些细小的纤维颗粒,而且由于杂粮的加入会破坏面筋,使得馒头表面看起来不会很光滑,体积也会比普通的馒头小很多,如果杂粮馒头表面十分光滑的话可以判定它加入了色素。

而对于杂粮馒头,付先生认为也并不应该盲崇,“就营养成分来说,小麦粉制作的馒头已经够人体所需的能量所用,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更加需要一些粗纤维的面点制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李里特也认为,商家以次充好的行为,其实很多也是由于消费者自己的认识误区对其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作用。比如人们对杂粮的特殊喜爱,认为吃杂粮对身体好。而实际上,添加杂粮并不是一定就好,也要看添加的杂粮与小麦粉的营养是否能互补。“比如玉米,人们有一种误解总是觉得玉米的营养比小麦高,但事实上玉米的营养远远不如小麦。”李里特说:“主要是现在研究者在特别黄的玉米中发现了一种玉米黄质,经研究对人体有一些好处。但是在实际中,玉米黄质含量高的玉米并不多,一般的玉米磨成粉都是发白的,因此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就要添加柠檬黄来使玉米馒头看起来色泽鲜艳。”

当然,添加某些谷物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黑麦、黑米等等,但问题在于,是否真的添加了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需要添加多少能对人体产生好处,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家恐怕都不清楚。李里特认为,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实行食品标签制度来规范,也就是在食品包装上将添加的成分、用量进行详细的标注,包括添加的营养成分的好处,用量等等,这也便于质检部门的检测。

李里特告诉,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加入过期馒头并不一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商家以次充好,对消费者的欺诈,还有生产产品的品质问题。事实上,这也反映了食品加工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比如对过期产品的处理,由于生产量常常大大超过销售量,造成大量食品的过期浪费。一项数据显示,在超市中,每天有25%的面包、馒头等食品因过期被扔掉。”

李里特介绍说,在国外,过期食品很多被用于饲料生产,不过也存在过期食品发霉变质产生的安全问题,连饲料也不能做,因此,一些国家就采取了很多办法来控制过期食品的产生,通过信息手段严格了解前端市场产品的销售量来规定生产量。此外快过期的食品通过很低的折扣价出售,比如一些面点店,到下午某一时段,快过期的食品就以很低的折扣价出售,一些低收入人群会等到这一时段购买。这样在销售环节就不会产生大量的过期未售的食品。

我国现有的法律和市场监管手段能否彻底杜绝“染色馒头”?

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告诉记者,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将予以生产者10倍以上的经济惩罚,甚至上不封顶。而在我国刑法中,对于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的刑事惩罚力度可以达到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上至刑法,下至民事责任,我国在法律约束上,已经慢慢向西方国家靠拢,违法成本逐渐提高。”董正伟告诉记者,然而,法律的约束力度提高上去,并没有打击到违法者的“投机”心理。关键问题在于执法者的执法态度。

“一旦涉及到产品质量问题时,我们往往会将怨恨投向无良的生产者。其实,从生产到市场流通是一道系统性的程序。如果生产者生产了问题产品,销售者在引进产品时,对产品的检验是否也出现了疏忽?就像问题馒头一样,流通到华联等大超市,销售者对产品的安全担保也是被动和忽视的。”董正伟告诉记者,而所谓“把关”的市场监管部门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一直都采取着“被动执法”的消极态度。

“执法机关在产品抽检时,往往会有规律性地抽查,投机者摸索到这种规律,就很容易躲避抽查风险。”董正伟说,因此,对执法者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也需要形成一定的法律约束。“在构成重大食品安全罪时,法律在追究执法者的责任时,其最高惩罚力度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但是,我们知道,食品安全等问题进入司法机关的办理中,连“立案”都非常困难,也就更难对执法者形成法律约束。

“因此,我认为中国在行政体系的法律并不完善。”董正伟告诉记者,我国应尽快建立行政程序法。“比如,我们要求质检部门每周都要进入各大、中、小型超市,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查。将质检部门的工作量化,并提出质检要求,才能使法律在字面完整的情况下,发挥它最大的效力。”

“上至刑法,下至民事责任,我国在法律约束上,已经慢慢向西方国家靠拢,违法成本逐渐提高。”

在董正伟看来,对于拥有着最大人口密度的国家来说,贫富差距的悬殊使很多低收入者善走捷径。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社会保障还没有达到人们的心理预期水平。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扭曲行为。“我认为民众的投诉和监督是最能形成力量的。很遗憾的是,大众的保护意识得到提高,但司法机关和地方政府却采取打压机制,维护报喜不报忧的态度。在对生命的道德意识维护上,政府应对28

民众的投诉和监督采取奖励机制,让大众成为监督社会各种安全的参与者和志愿者,来维护权益。”

“现在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往往都是采取揭露、批判的方式,光堵不疏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李里特说,“虽然市场监管对食品安全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市场监管永远都有漏洞。生产源头的问题,光靠市场监管是堵不住的。”

李里特说,我们总是不断地提高“查”的手段,采用越来越精密的仪器来查,来管食品安全的问题。“但实际上,这种办法已经过时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进行管理模式的转变。新的管理模式叫做风险管理,它的基础就是首先建立良好的生产系统,以此来保证食品的安全,以不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可能性为目标。目前我们国家存在的食品管理问题是,多部门分割。这也是受到了原有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原先,我们做一个食品实际上分为了很多段管理:食品在地里的生产,水产,畜牧归农业部门管,但作物收割后农业部就不管了,产品的粗加工,比如碾米、磨面、榨油又归粮食部门管,主食事实上是没有监管部门的,而副食糖果、烟酒等归轻工业部门管理。因此,食品安全的问题就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协调。”

这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有一定的差距。早期,美国的食品安全主要由美国农业部统一管理,但是由于食品安全问题范围太大,又成立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FDA慢慢被赋予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几乎所有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都有它来管理,在2009年又针对进口食品成立了新管理机构进口贸易对象分析中心。

日本也使用了GMP管理制度去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这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同样也对馒头的制作过程进行监管,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知识链接

食品安全认证管理部门

我国安全认证食品的管理体制属于分块管理。目前中央一级的安全认证食品管理工作由三个部门分别负责:

无公害食品的管理工作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

馒头日记篇2

7月14日下午3时许,一辆崭新雷克萨斯从深圳横岗飞快驶往东莞黄江镇,并拐入莞樟路旁的一座破旧厂房里。车停靠后,车上下来3个人:两女一男。

一个年轻女子下车后,脚步像踏空了一样,神情有些恍惚。年轻男子则一把抱过她肩膀:他们是情侣,男的姓邱,女的姓蔡,都只有23岁。

最后从车上下来的中年妇女是小蔡的母亲。

他们此行目的是给“馒头”送行。毕竟,作为“馒头”的“家人”,他们想让“他”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馒头”是小蔡给起的名字,但“馒头”不是人,“他”是一只狗,从狗类来划分,它属于萨摩耶犬。

此前一天,“馒头”“身体不适”,送到宠物医院救治,但救治无效,“享年”9个月的“馒头”,就这样“撒手人寰”。这给小蔡一家带来极大悲痛。在医院介绍下,他们给苏文雄打了个电话,希望他把“馒头”接去,次日火化。

苏文雄是一家宠物火化场的老板,对外,这家火化场叫归途宠物火化场,现实中,它没挂牌,因为害怕附近居民反感、反对而再遭驱逐。

随后的程序,是围绕着“馒头”的“后事”进行。 一场特殊的“葬礼”

7月14日下午4时许,当着小蔡一家人的面,苏文雄的爸爸打开了存放“馒头”的密封箱:一身雪白的“馒头”就卷缩在里面,断了气的“馒头”也没有了昔日的活蹦乱跳。正安静陪伴着“他”的,是两只浅绿色的公仔,还有一堆冰冻的矿泉水瓶、冰袋。在炎热夏天里,这可以保证“馒头”的尸体不腐烂、发臭。

苏文雄的爸爸、妈妈也都是70多岁的老人,他父亲更是78岁高龄。两位老人小心翼翼将矿泉水瓶、冰袋拨开,然后合力将“馒头”抬上洗澡台。

老人拧开水龙头,“哗啦啦”的水就喷洒到“馒头”身上,“馒头”悄无声息地躺着。过去,小蔡给“他”洗澡时,一旦有水洒到“他”身上,“馒头”就表现出极度的兴奋,但这一刻没有再发生。触景生情,小蔡不禁蹲在地上“呜呜”哭起来。

看到这一幕,小蔡的妈妈急忙抽出纸巾,擦拭脸上的泪水。最后,不忍直视的她,干脆扭过头,悲痛地跑到外面。

一个小时后,“馒头”被洗得干干净净。两位老人,一个拿着吸水机,一个拿着电吹风,对着“馒头”的毛发吸水、吹干。吸水和吹风40分钟后,老人又给“馒头”的毛发做全身梳理。这样,“馒头”不仅干净,且毛发也恢复光泽,毛绒绒的,很是可爱。这个过程,苏文雄叫“整理遗容”。

“遗容”整理好后,两位老人把“馒头”抬上一个手推车。手推车上安放着一个长方形的篮筐,篮筐周边是黄色的。躺在篮筐里的“馒头”很温馨,也很安详。这时,小蔡的妈妈从外面跑进来,同时递给小邱一把剪刀,让他从“馒头”身上剪下些绒毛,放在一个纸盒里做纪念。

这一切完成后,苏文雄把一块用软陶捏成的灵牌放到“馒头”肢体上,上写着:“馒头,2015.9.1-2016.7.13”,这是“他”的“生日”和“忌日”。

随后,他们给“馒头”覆盖上一张毛毯。而后,“馒头”就被推进另一间房间里举行佛堂仪式了:在大悲咒轮回的音调中,两位僧人双手合十,念念有词,他们正在为“馒头”诵经祈福。僧人时而围着“馒头”诵经,时而对着墙壁上的观音、如来等画像,诵经、鞠躬。

6分钟后,仪式结束。这个环节叫做给“馒头”超度。两位僧人是从深圳的寺庙里请来的,“花1000块钱,还是妈妈通过熟人介绍的,要不更贵。”小蔡告诉记者。

这个价位算便宜,苏文雄说,平时有些狗主要求给死去的狗超度,他都是跑到火化场附近的芙蓉寺请师傅,一般是1400元,“其中700元给寺庙,另外700元给来做超度的两个师傅。”苏文雄说,他没有从中抽成,客户需要,他就帮忙提前到寺庙预约。

不过,小蔡的妈妈从深圳请来的这两位僧人在诵经时,苏文雄也发现了异常,“他们只念一道经,通常超度是要念三道经的嘛。”

超度结束后,两位老人推着“馒头”缓慢地走向第3个房间,这是火化间……“等等!”正蹲下掩面而哭的小蔡的妈妈,突然站起来,她要把“馒头”生前的“玩具”―两只公仔也交给老人,让“馒头”把玩具也“带走”。

她还想把“馒头”生前的项链、毛毯一起火化,以至于“馒头”在另一个世界也不受冷。但遭到苏文雄拒绝,他解释说,这种材质的毛毯烧后,会产生很强的粘性,而且有股臭味,到时会粘在“馒头”的骨头上。

此外,火炉最高温度1700度,项链也化不了,所以他不建议连狗的项链一起火化。“馒头”的“家人”听从了建议。“馒头”就这样被抬到火炉的推板上,并被两位老人推入火炉里。

瞬间,“馒头”化作一股焦味和一缕浓烟,飘向空中……此刻,门外再次传来小蔡一家的痛哭声。 一条特别的产业链

一个多小时后,从火炉里出来时,48斤重的“馒头”只剩下一堆零星的骨头。苏文雄用类似于豆浆机的工具,逐渐把“馒头”的骨头磨成一把灰,再装入骨灰盒里。小邱说,他们打算把骨灰洒向大海。

至此,“馒头”短暂而“体面”的一生宣告结束。

但对一些“爱狗人士”而言,即便走到火化这步,还不算体面。苏文雄记得,惠州一个老板将狗火化后,把骨灰葬在他为自己购买的墓地里。老板说他死后要和狗葬一起,现在每年清明,老板也去给狗扫墓。

“馒头”的火化费1600元,外加上给僧人的1000元红包,这次火化花了2600元。加上来回油费等开支,要3000元左右。但相对养狗成本,这已经很低了。比如“馒头”一个月开支大约要2000元。

“这只能算精养,算不上贵养。”苏文雄说,贵养的,一个月好几千块钱,就像养小孩一样。

“狗粮、沐浴露、零食、肉……”小蔡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养狗的成本。“馒头”跟她的9个多月里,她从来不给“他”吃剩饭剩菜,且吃的都是比较好的狗粮和新鲜肉,如三文鱼、牛肉、猪肉。

三文鱼是她到料理店专门买回的一些边角料,不过,一小包也要20元。市场上的牛肉更贵,一斤40多块钱。

除了吃,“馒头”的“生活用品”也需要购买,如沐浴露、“玩具”,冬天的“衣服”、雨天的“雨衣”。“馒头”洗澡主要由“他”的“家人”小蔡、小邱以及小蔡的妈妈等人来完成,如果到外面的店去洗,一次要80元~100元不等,此外,“馒头”到外面的理发店“剪发”、造“发型”等,洗剪吹一次也要150元至200元不等。

在苏文雄看来,“馒头”还不算遇到好主人,因为“他”的主人要把“他”的骨灰洒向大海。在他眼中,“壮壮”才算遇到好主人。

“壮壮”长在深圳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里。“壮壮”是条金毛寻回犬,今年5月1日“过世”,“享年”十岁半。十岁半在类犬里算“高寿”了,也算“善终”了。苏文雄理解的“善终”是:一,高寿、老死;二,死时,有“家人”陪在“身边”。

“壮壮”火化时,除狗主人的儿子在美国念书赶不回,“家人”全来了。苏文雄说,他帮“壮壮”火化时,“壮壮”的“爸爸”(狗的男主人)给他几百块钱红包。

7月16日中午12时许,记者再次来到苏文雄的宠物火化场时,“壮壮”的“妈妈”、“小姨”正看着苏文雄捏泥塑,并提出不少建议。

从他们的交谈中,《南风窗》记者了解到,“壮壮”“生前”还“上过学”。看到记者一脸错愕,“壮壮”的“小姨”解释说,“因为‘他’很调皮呀,老‘喜欢’‘打架’,所以就带‘他’去‘上学’了。”

有“爱狗人士”特别的爱,自然就催生出一条特别的产业链。

苏文雄的宠物火化场,每只狗火化收800元~2400元不等。收费标准有两种:一是火化后,把骨灰寄给狗主人,收费是800元~2000元一只;第二种是火化后,苏文雄负责开车送骨灰过去,同时包括火化前给狗洗澡,总费用是1100元至2400元一只。

实际火化费要看宠物重量,通常以10斤为一档,比如10斤以下的,800元;10斤~20斤,1100元;20斤~30斤,1500元……

最近两月,苏文雄的火化场每天都有一两条狗来火化,预计一个月能烧50只。这些狗一半来自东莞,一半来自深圳。“货源”来自宠物医院比较多,但要给医院回扣。苏文雄没说给多少回扣,他说,“这是商业秘密。” 一个别样的阶层

目前,东莞宠物医院约100家,深圳约200家,这两个城市的宠物数量超20万只(以狗和猫为主)。据行内人士介绍,一家宠物医院每月约有5只狗死亡,这样算来,东莞、深圳每月死在宠物医院的狗有1500只,但火化率很低。以东莞为例,一个月有500只死在宠物医院,但实际火化只有20只左右,火化率4%。

在苏文雄接触的“爱狗人士”阶层中,以白领和企业主居多,他们在经济上较富足,但在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狗让他们选择时,他们的情感“倾向于相信狗,而不是人”。对此,苏文雄解释说,“狗忠诚,不会背叛,但人会。”

开火化场以来,苏文雄遇到形形的“爱狗人士”,深刻的案例信手拈来。如观澜湖高尔夫一个老板的京巴狗死了,专门让两秘书打理火化的事。

火化当天,老板的下属纷纷来给狗送丧。“一共来了15辆丰田霸道、两辆奔驰。”苏文雄说,豪车把工厂的车位都停满了。因为苏文雄是租这家工厂的部分厂区来火化,老板开始还以为“出什么大事了”。

苏文雄说,来的一些人并不都是真爱狗,他们只是看到老板爱狗,所以趁机拍老板马屁。那天,老板把那京巴狗的死当成人的白事办,他给每个来的人发红包,也请僧人为狗超度,晚上还办了两桌酒席宴请大家。

苏文雄也遇到极端的老板,比如有的老板喜欢狗,他不允许员工吃狗肉,一旦发现就开除。

早前还有一单令苏文雄震撼的火化:河南的一个人,他的狗死了,当地没有宠物火化场,对方将狗放到冰柜里冰冻后,连夜开车到东莞火化。

“火化前的解冻都要几个小时。”苏文雄说,那条狗火化,整整花了14个小时。此外,海南也有空姐把狗送到这边火化。

目前,苏文雄的冰柜里还冻有9条死狗。死狗的主人是深圳一名公务员,她对狗的爱近乎痴狂。“她收养40多只流浪狗,先后死了9只,她希望给狗火化,但又没钱。”苏文雄说,他打算把死狗一起火化算了,也不收她钱,但对方不肯9条狗一起烧,“说等她挣到钱了,一只只火化,让每只都有尊严地走。”但直到今天,那9只狗躺在苏文雄的冰柜里已有半年了。

馒头日记篇3

这句话其实跟馒头关系并不大,但是今天我们要说说大家都很熟悉的“馒头”。馒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面食,是北方人的三餐中很重要的一种主食。馒头主要是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一般是形圆而隆起;也有方形的,名曰“刀切馒头”。

【馒头起源与发展】

馒头的起源距今已1700多年,它的创造者据说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

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攻打南蛮之地,“七擒孟获”就是当时发生的事情。在收服了孟获,安定了南蛮,班师回朝的时候,却在泸水遇到了阻隔。风雨大作,江水猛涨,人不得过。诸葛亮觉得奇怪,于是求告神明,才得知原来是因为连年的征伐(fá)动兵,杀戮(lù)太重,触动了神灵,所以才出现这种情况,需要用人头来祭神,方可顺利过河。

而此时,诸葛亮不想再死人了。于是琢磨用什么办法替代人头来祭神。后来就想出来用白面包着肉,做成一团,代替人头来祭祀。就这样,馒头诞生了。所以古代曾有“馒头”本是“蛮头”(即南蛮的头)的说法。诸葛亮也因此被当成了中国传统面点业的祖师爷。这一说法因为《三国演义》的通行天下而更为人所广知乐道。

但是,这个传说中的“馒头”和现在北方一般所见的馒头是不同的,主要的不同点是里面加了馅,更确切地说是放了羊肉和猪肉在面里,示为人头。

这种做法做出来的食品在北方一般认为就是包子。在北方地区,只有纯面粉的,面里面没有馅,且形态是一团的才叫馒头。

其实,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事物绀珠》一书中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萧子显在《齐书》中亦有言,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面起饼”可视为中国最早的馒头。

晋(jìn)以后,有一段时间,人们把馒头也称作“饼”。凡以面揉水作剂子,中间有馅的,都叫“饼”。《名义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

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有称作“玉柱”“灌浆”的。《汇苑详注》:“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

宋代,馒头成为大学生经常食用的点心,所以《武林旧事》中称:“羊肉馒头”、“大学馒头”。岳珂有《馒头》诗:“几年太学饱诸儒,余伎犹传笋蕨厨。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杖白莲肤。芳馨(xīn)正可资椒实,粗泽何妨比瓠(hù)壶。老去齿牙辜大嚼,流涎聊合慰馋奴。”

宋朝人著:《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t臣包子,即馒头别名。今俗屑@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者谓之馒头。”至此,馒头的“馒”字一直沿用至今!

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清稗类钞》辨馒头:“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

由此,历史上馒头的别称很多,如“馒首”、“馍”、“面头”、“炊饼”,等等。

馒头日记篇4

卖馒头的是个个子不高的中年人,满脸古铜色,老式的自行车、破旧的喇叭。他见我来了,便一脸讨好的样子。装得真好!他又问我要哪个馒头,我一边挑又一边注意他的面部表情,脸上的笑容像是堆起来的。哼!这不是见钱眼开么?他的表情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厌恶。我匆匆挑好几个馒头,付了一元钱。霎时,那喇叭的声音变得叫人无法忍受,我三步并作两步快步上楼。

第二天,那卖馒头的又来了,这次的我依然以鄙夷的眼光注视着他。正当我买好馒头准备像上次一样快步上楼时,那像雷声的喇叭声却没有响起,正在奔跑的我突然怔住了。他骑了一会,那声音才响起来,可奇怪的是:这次声音小了许多。这使我诧异了,这是巧合,还是……

不会的,这一定是一个巧合!一个普普通通以卖馒头来维持自己生活的人,为什么要给我这个与他毫不相干的人关爱?对,他一定是想讨好我!被我发现了吧,我才不会上你的当呢!

认识了这一点以后,我有几次看着他在楼下转一圈却无人问津,不禁在屋中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次,我又去买他的馒头。他边递给我馒头边说:“你可是我的老主顾了,来,给你个大的!”我抬头看了看他,那笑容似曾相识。我又看了看手中热气腾腾的馒头:确实比卖给人家的馒头大一些。我又看了看他装馒头的泡沫箱,一个也没有!难道他是专门为我而来的?我吞吞吐吐说了一句:“谢……谢谢!”我拿着馒头跑回家去了。回到家后我的心酸酸的。我吃着馒头想着,回想着他为我做的一切,这时我才如梦初醒,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啊!

以后,我尽量每天都去买他的馒头,而他也会按时到我家楼下。渐渐的,我对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每次都感受着一个中年男子微微的关怀。每当那熟悉的叫卖声进入我的耳朵时,我便带着一元钱和感情去交换那馒头与关爱。从此,吃他的馒头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久而久之,我们的感情越来越浓了。

然而一场暴风雨使我放弃了等待。正当我在家等待他的到来时,暴风雨来了,就是这场暴风雨摧毁了我坚定的信念,他肯定不会来了。正当我在家吃饭时,雨停了,就是在这时,我隐约听到一个声音:“馒头,老面馒头,豆沙馒头,玉米馒头。”是他,他还是来了!伴随着那熟悉喇叭声,伴随着小路上破旧的自行车上下颠簸,伴随着记忆中那熟悉的脸庞慢慢浮现,朦胧的雨水中已经出现了他的身影。此时的我顾不得饱饱的肚子,拿起一元钱就冲了出去。我见到他了:头发上沾上了不少雨水,裤脚管也已经全湿。他关切地问:“饿坏了吧,给!”我含着热泪接过那热气腾腾的馒头,我真后悔没有等他……

“你明天别等我了,我要回老家收玉米了!”他憨憨地说道。我点了点头,十分不舍地回家了。

后来,在眼前日日浮现的是他的音容笑貌,现在不知他在哪里了。我在想,我们的经历会不会成为一个故事,我还能见到他吗?

夜晚,我坐在桌上写作业,妈妈把两个馒头轻轻地放在了桌上,我顿时眼前一亮:“他来了?!”“这是菜市场的馒头。”听到这,我的嘴里嚼着馒头,心里很不是滋味,像打翻了五味瓶,一阵阵酸楚。

他还会回来吗?嗯,他一定会回来的。

怀着期盼的心情,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日日夜夜。转眼间,夏天也为这思念画上了一个句号,树上只剩几片伶仃的残叶,我的信念也随之凋落。一个声音在呼喊:

“馒头,老面馒头,豆沙馒头,玉米馒头。”

“馒头,老面馒头,豆沙馒头,玉米馒头。”

他回来了?我怀着激动而又盼望的心情往窗头一探,嗯?过时的自行车、破旧的喇叭、熟悉的声音,啊!——是他!他回来了!

“我又回来了。你随便挑!”爽朗的笑声覆盖了秋天凄凉的氛围。我挑了一个珍贵的玉米馒头,目送着他远去……

今天,卖馒头的又来了,我俩像哥俩似的又侃了几句,夕阳的余晖映红了我们的脸颊。

“馒头,老面馒头,豆沙馒头,玉米馒头。”听着听着,一股暖流流向我的心田。

馒头日记篇5

这不是玩笑。新华社说,自中共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一次性减少了十三万个领导机构,名曰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委员会、指挥部、办公室等,看名称便知涉及职能和行业广泛,如铲除豚草、西瓜办、馒头办、生猪办、推广足疗保健工作领导小组、禁止午间饮酒办公室、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神农溪旅游景区国家5A级新旅游项目开发区景区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景区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等。

说这些领导机构不是衙门吧,但重要性比一般衙门更甚,要不怎么都是一把手担纲呢。但领导也是人,兼职多了也会忙中出错。新华社说,2009年东部省份一县委副书记被安排担任近四十个领导小组的组长。这不是给领导下套诱使其犯错误嘛。

大家都知道,许多领导不怕辛苦,也不怕犯错误,是因为这背后有油水。比如那著名的馒头办。

郑州人民与全体北方人民一样喜欢馒头。只要人民喜欢什么,就会有领导抢着为人民服务。为馒头服务,各级馒头办公室纷立,却不幸抢急了眼。2001年3月2日,郑荣牌馒头被二七区馒头办罚款,3月6日又被管城区馒头办罚款,而这郑荣馒头偏又是在郑州市馒头办挂号的。“战火”很快燎原了,3月14日,市馒头办在金水区正要查处一馒头厂家时,区馒头办便赶来争抢,双方当街对骂……

丑闻啊!但应当理解领导,自家的馒头被抢了,能不急眼吗?馒头办的“馒头”是:蒸馒头办许可证,厂家在市里办证要交一千一百元,在区里要交一千六百元;罚款之类,是另一斩获;在蒸馒头的面粉上也有钱赚,金水区馒头办规定,每个馒头厂每月必须用够其指定的八家面粉厂的六百袋面粉,每袋面粉,馒头厂上交五角钱,面粉厂上交五角钱,如此上下游两头通吃,在一家馒头厂身上,馒头办每月就能赚六百元。

当年中国已经加入WTO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也修改了,过去要求合资企业所需的原材料、燃料、配件应尽先在中国买,修改后随便了。但郑州馒头不能随便,不能随便买面粉,不能像老外一样享受国民待遇。

像馒头办这样的领导机构之所以不妥:一是给领导的时间下套,忙中出错;二是给领导的钱包做局,诱惑腐败。在我看来,还有更狠的,就是蔑视“机构法定”原则:领导嘴一撇,竖旗子拉队伍占山头,就否定了原有机构的规制,而这些机构是经过法定程序设立的,不仅专业,还彼此独立制衡。比如,不管是馒头还是稀粥,在没有馒头办时都活得挺好,执照有工商,防疫有卫生,还有税务、市容、消协、公安、劳动、街道诸多部门管着――偏又生出个馒头办来插一道。

某基金经理吴谦立讲了个美国故事。今年1月,刚届满下台十天的弗吉尼亚前州长罗伯特・麦克唐纳遭到地方检察官的,称他在州长任内向一家企业索贿,并为这家企业提供便利。

细数麦克唐纳的罪过,收受老板两笔共七万美元的贷款(已按期本利结清),蹭过老板的私人飞机,吃过老板的宴请,打了两次高尔夫老板埋单,占小便宜不断。而州长给老板办了什么事?出席过企业推广产品的活动并发表了简短讲话,同意把自己出席活动的照片放在企业网页上,安排老板见州卫生厅厅长等等。

重点是,当卫生厅厅长对这家企业的产品不感冒,州长并没有对下属施压。在美国,官场制度和文化习俗都勒着州长,他必须尊重厅长的权职,奥巴马来了也没戏,界线分明。而在咱这儿,领导可以立个领导小组发个文嘛,“掀起全民健康推广某保健品新高潮办公室”,把那些不感冒者通通和谐掉。

这不是玩笑。就在馒头办元年,2001年7月4日,武穴市政府发出《关于号召全市人民支持武穴啤酒产业发展的通知》,“武穴人爱武穴,武穴人喝武啤”,将武穴啤酒销售指标摊派给全市所有财政供给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

馒头日记篇6

钟辉

“砰砰啪啪“砰砰啪啪”,一阵阵爆竹声把我从梦中唤醒了。呀!今天是过年,我真高兴。

吃过早饭,爸爸和爷爷忙着贴春联,挂灯笼,老叔和老婶忙着洗菜、切菜、包饺子,奶奶在厨房里忙着蒸馒头。只有我最轻松,我穿上新衣服拿着鞭炮和小弟在院子里放鞭炮,一群群小伙伴们东家窜西家地忙个不停,不管到谁家都有许多好吃的,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贴春联、做好吃的。

我一直惦记着奶奶锅里的大馒头。时不时地跑到屋里看看:“奶奶,馒头好没好?”奶奶说:“这就出锅。”奶奶掀起锅盖,一锅热乎乎、白胖胖的大馒头就呈现在我眼前。白胖胖的大馒头还在朝我笑呢!各个像芽孢似的咧开了嘴。“给!”奶奶顺手递给我一个大馒头,“别烫着。”我拿着馒头乐呵呵地跑回了屋和小弟弟吃起了软绵绵、又香又甜的大馒头。太香了。外面“噼里啪啦”到处都是鞭炮声,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新年的气氛。

馒头日记篇7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四六班 韩昕媛

下面是我幼儿园时的一组笑话,爸爸妈妈都给我记在了日记里,今天想拿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我是“馒头”

因为我生在1999年,正是二十世纪末,所以爸爸妈妈给我起名叫“末末”。四岁时,我有一天从幼儿园回来,突然问爸爸:“爸,我叫的那个末末就是馒头吧(我们老家话将馒头叫作馍馍)?”

还没等爸爸开口,我接着说:“那我不如干脆叫馒头算了,还好记呢!”

结婚

“爸爸,小孩能不能结婚?”我问。

爸爸:“当然不能。”

我大声地说:“能!”

爸爸:“那你想跟谁结婚呢?”

“跟我妈。”

爸爸:“那我怎么办呢?”

我轻松地说:“你去跟别的叔叔结婚吧。”

刘老根的朋友

我和爸爸正在看电视连续剧《刘老根》。爸爸说:“你是刘老根。”

“我不是,男的才是刘老根呢!”我说。

“那女的呢?”爸爸问。

“女的是刘老根的朋友。”

我是“坏孩子”

馒头日记篇8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准备了一杯牛奶、一个馒头和两个包子作为早餐。小明把包子吃完后感觉已经吃不下了,他拿起馒头咬了一口觉得不好吃,就把馒头随手扔到了窗外,馒头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小南的头上。

只听窗外传来“哎呦”的一声大叫,小明赶紧走到窗户旁探出头来,他见此情景赶紧向小南道歉,“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在这儿。”小明很不好意思地说。“没关系,”小南说,“我正好有事找你呢你!古诗《锄禾》我忘了,你还记得吗?”

小明想:这么简单的古诗都不会背,你可真笨!他拼命的抑制住内心的狂喜,大声背了出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在这个时候,小南笑着,心想:哈哈,你中了我的计了!他从背后像变魔术般的拿出那个被扔掉的馒头,说:“那这个馒头你怎么解释?”

小明听了,脸顿时就红了起来,他抓着头说:“真是不好意思,亏我还会背这首诗呢,下次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平桥区二小四(7)班 魏飘

馒头日记篇9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成长经历吧。我原本是一粒麦种,叫“麦子小白”,我的家在中国的北方,我的家族叫冬小麦。我们的成长是非常艰辛的,在我们非常幼小的时候,我们就要经受严冬的考验,待到春天来临时,我们就开始了快乐的成长。我记得我原本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呆了一段时间,好像是坐在车上,摇摇晃晃的走了很远的路。突然我感受到了阳光的温度,一只粗糙的大手抓住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啊!阳光,阳光照射到了我的身上,好温暖啊!我看到了一位皮肤黝黑略显苍老的农民伯伯,他把我轻轻的放到了泥土中,我忽然有一种莫名的踏实,感觉这就是我曾经的家。慢慢地,我被泥土遮挡了视线,我努力的寻找着阳光,在泥土的缝隙中,我似乎看到了农民伯伯脸上泛着希望的阳光。不知道过了多久,只是感觉到越来越冷,嗖嗖的冷风穿过泥土像刀子一样肆意的划伤我的身体,我感觉自己好无助,只能默默的承受。许久,我感觉好像有东西轻轻的落在我上面的泥土上,看不清,像是白白的冰,好像妈妈给我讲的传说中的雪。慢慢地,有水流了进来,冰凉刺骨,我感觉浑身都麻木了,我记得妈妈说雪是美丽的,可是我看到的雪怎么会变成冰冷的水呢?啊,我动不了了!怎么办?我被雪水冻住了!我要被冻死吗?我好害怕,我想妈妈了,妈妈你在哪啊,快来救救我吧!

我就这样睡着了,不知道睡了多久,我感觉好像来到了天堂,好暖和啊!我隐隐感觉到了阳光的温暖。啊!我竟然没有死,也没有上天堂,我还在这里,原来是春救了我,她给了我温暖的阳光,温暖的雨水和清新的空气。我感觉浑身充满了活力,我想要迫不及待的长大,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拯救我的春,看看向往的太阳公公。我努力着,努力着,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在农民伯伯的二百多天的陪伴和呵护下,我终于长成一株成熟的小麦了。

隐隐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和爽朗的笑声,一个庞然大物向我走来,啊!我的小伙伴都被它吞进了肚子里,怎么办,怎么办?它向我来了!啊!我的头好晕,怎么天翻地覆的,我到哪里了?眼前一片黑暗,好像坐在车上,就像最初的我。晕晕沉沉中,我好想感觉到了阳光,阳光!阳光一恍而过,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个奇怪的机器。我的身体,好痛!我眼看着自己粉身碎骨,我要死去吗?虽然我的身体已经变成了粉末,但是我仍能感觉到空气,我的意识还在。

此时,我的名字变成了“面粉小白”。当我再看到阳光时,我躺在一个大盆里,有温暖的水流了进来,一双手开始不断的搅揉着我和温水,温水不断的把我和我的小伙伴连接起来,水也融进了我们的身体。我们被这双灵巧的手揉挤成各种形状,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被刀子分离,变成大小和形状相似的面团。我们被装进了锅里,不一会就水汽缭绕,好像是在雾里云间,好一幅诗情画意,我陶醉在这其中。好热啊,我都快透不过气来了,这白气钻进了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开始膨胀了,我的肚皮会不会被胀破啊?真是煎熬啊!突然,白气迅速的飞到天上去了!云雾中,我看到了朦胧的微笑。

我,馒头小白,诞生了!

我热爱历史和哲学,在我短暂的人生中,我终于弄清楚了我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这样的人生哲学。我是由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相传《三国演义》中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江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馒头为替代品。“馒”通“蛮”,“馒头”即意为“蛮头”。我们的族人世世代代被汉族人民所钟爱,直至今日,我们还在默默的回报着喜欢我们的人们。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不断的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口味和各种作法,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馒头,如白面馒头,玉米面馒头、菜馒头、肉馒头、生煎馒头、油炸馒头。

我馒头小白还发现,我们的家族伴随着中华民族一路走来,我们已经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融为了一体。与我们一同陪伴中华民族的还有我们的好兄弟“筷子”,我们是:启迪、传承、明礼、关爱、守望、睦邻,我们共同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智慧和情感。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们,有我们的地方,就是中国。

馒头日记篇10

我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吃馒头长大的,一天三顿离不开馒头。小时候,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吃的很简单。母亲蒸出馒头之后拿一个给我,吃着热腾腾的馒头,再加点辣椒咸菜什么的,别提多香了。 4月初,央视《消费主张》节目报道了染色馒头的事件,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被曝系染色制成,加防腐剂防止发霉。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回收后重新销售。每天有3万问题馒头销往联华、华联、迪亚天天等30多家超市,每天有上万人“享用”这样的毒馒头。 唉,馒头不能吃了,让我吃啥啊!近期发生的“染色馒头”、“瘦肉精”、“牛肉膏”,加上以前的“三聚氰胺”奶粉、“大头娃娃”奶粉、“假葡萄酒”事件,令我们感叹:处处都是毒食品啊,毒在心头!我辈除了感叹还是感叹,除了无奈还是无奈。在这里,作者只能借文章发发牢骚,也希望能够引起我们的思考。 第一:监管,形同虚设。 部分监管部门只监不管,甚至不监管,搞创收。我听说过:一些地区交警的奖金是来自于道路违章罚款,罚款之后,拍拍屁股了事,有的地方还能专门删除违章记录,罚款了事,这些罚款去哪里了,十之八九进了监管者的腰包。有的部门罚款害怕罚重了,罚狠了,下一次就罚不到了,结果就是,罚罚款,喝喝酒,唱唱歌,兄弟兄弟,了事,造成了执法腐败,监管职责被抛之脑后。 监管者与违法者成为一家人,共生的关系,你帮我,我帮你,其乐融融。有一位网友说的好:猫和老鼠成为一家,所以让猫抓耗子,是不容易的。媒体好比是狗,本来狗拿耗子,是多此一举的事,但是眼下,好像除了狗爱拿拿耗子,也没有好办法了。 第二: 犯罪成本低,得到的比处罚的多。   犯罪成本低是一些食品企业屡罚不改的重要原因。按2009年6月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罚款上限是“货值金额十倍以下罚款”或“十万元以下罚款”。由于罚款不能让违法企业对此胆颤心惊。违法企业可以赚20万,你罚个五万,对他来说可以接受,所以,一次又一次寒人,直到病入膏肓,闹出人命,大面积的伤害,才对违法企业负责人进行刑事处罚。 另外一些违法企业即使被吊销许可证,也是改头换面,另起炉灶,“李鬼”变成“王鬼”,“王鬼”又变成“刘鬼”,一家新的害人企业诞生了。 据资料统计,北京市进行食品安全整顿,共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件15114件,罚没款4057万元。据此计算,每起案件的罚款平均仅2684元,对大多违法企业而言,恐怕顶多算是隔靴搔痒。“挣的钱远远多于罚的钱,一些企业被罚后还接着违法。” 第三:道德,必须建立在法律之上 “毒馒头”事件发生以后,社会各界纷纷谴责企业负责人,罔顾消费者姓名、道德滑坡严重、人格低下等,其实道德,不应该建立在法律之上吗? 去过香港的内地人都知道,许多香港人在香港界内,文质彬彬,绅士风度,但是一到罗湖口岸,进入深圳地界,立刻变得随意起来。在茶餐厅里面,抽烟,脱鞋,大声喧哗,为什么,同样一个人,一河之隔,行为差别很大。就是因为在香港地区内,要受到香港法律约束,一旦触及红线,必是重罚。因此,要规范从业者的行为,不仅仅加强道德宣传,更要从法律方面约束。 人性中都有逐利的本性,这个无可厚非,在逐利的过程中,不仅仅受到外部舆论的监督,更应该利用法律,形成内化的行为规范。有人说过: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与基础,也是同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