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协议十篇

时间:2023-03-27 14:22:46

框架协议

框架协议篇1

甲方:

注册地址:

联系人:手机:

乙方:

联系人:

手机:

经协议双方友好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达成本协议:

一、适用范围

本协议适用于_______________

二、服务范围和内容

乙方为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协议期限

协议期

天,从 年 月 日至年 月 日。

四、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有权利对乙方建造___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甲方有权利要求乙方承担法律责任。

五、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乙方必须将此项目报价单提交甲方相关人员审核,经审核通过按此价格执行。

六、支付

工程完工款项结清

七、转认和分包

未经甲、乙双方书面许可,乙方不得将根据协议应该履行的责任全部或部分地或任何变相地加以转包。

八、违约责任

协议双方应全面履行本协议,一方不履行,不完全履行或不按照协议所约定的标准履行,视为违约,违约应承担继续履行协议的责任,并采取补救措施,在继续履行并采取补求措施后给守约方造成损失,应向守约方承担赔偿责任。

在协议有效期内,任何一方未经对方同意不得随意中止协议。

九、协议变更和终止

当协议执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协议范围调整,可进行协议变更,或终止本协议。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国家或当地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等)致使协议无法履行。

十、争议解决

任何与本协议有关的争议由甲、乙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则提交当地法院裁决,费用由败诉方负责。

十一、协议生效及其它

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法律效力。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

框架协议篇2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就结成长期、全面的internet战略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并为以后在其他项目上的合作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共识:

(一) 权利与义务

1. 甲乙双方皆承认对方为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在彼此互联网站的显着位置标识合作方的旗帜徽标链接或文字链接。

2. 甲乙双方授权合作方在其互联网站上转载对方网站上的相关信息,该信息将由双方协商同意后方可引用(具体合作项目另签协议)。 3. 甲乙双方在彼此互联网站中转载引用合作方的信息时须注明"该信息由×××(合作方网站)提供"字样,并建立链接。

4. 甲乙双方必须尊重合作方网站信息的版权及所有权,未经合作方同意,另一方不得采编其站点上的任何信息,且不得在其网站以外媒 体来自合作对方站点的信息,否则构成侵权。被侵害方有权单方面终止合作并视情节选择要求对方承担损害赔偿的方式。

(二) 相互宣传

1. 甲乙双方应在彼此站点追踪报道合作方的市场推广计划及相关营销活动。

2. 甲乙双方都认可的适当时间内,双方在彼此站点上开设专栏,撰写并宣传与合作对方商业行为有关的话题(具体合作项目另签协议) 3. 甲乙双方在有关internet专题的研讨会和金融、金融等行业的各种展览会上,互相帮助、共同宣传,共同推进双方的品牌。

4. 双方还可就其它深度合作方式进行进一步探讨。

(三)其他

1. 甲乙双方的合作方式没有排他性,双方在合作的同时,都可以和其他相应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2. 本协议有效期为 年,自 年 月 日起到 年 月 日为本协议商定合作方案的执行期限。

3. 甲乙任何一方如提前终止协议,需提前一个月通知另一方;如一方擅自终止协议,另一方将保留对违约方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

4.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 本协议为合作框架协议,合作项目中具体事宜需在正式合同中进一步予以明确。框架协议与正式合作合同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 甲乙双方合作的法律文件。

6. 本协议期满时,双方应优先考虑与对方续约合作。

7. 双方的合作关系是互利互惠的,所有内容与服务提供均为免费。

甲方: 乙方: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盖章: 盖章:

框架协议篇3

第一条 合作宗旨

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参与合作的内地省区与香港、澳门开展合作,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全国统一的相关法律、法规,合作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内进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互相尊重,自愿互利,按照市场原则推进区域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共创美好未来。

第二条 合作原则

(一)自愿参与:各方本着发展的共同愿望自愿参加_________合作,并在合作框架中享有发展的平等地位和权利。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其余协议各方有权根据法律、政策和需要,参与本协议全部或部分的合作项目。

(二)市场主导: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推动”的方式推进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企业作为合作的主体,依法自主决策投资经营。政府主要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区域合作发展方向。

(三)开放公平:坚持合作的公平、开放,坚持非排他性和非歧视性。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市场开放,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四)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方的比较优势和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经济资源、产业建设、科技文化教育、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优势集成与互补。

(五)互利共赢:各方应主动改善合作环境、深化合作内容、落实合作措施、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推动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条 合作要求

(一)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推动解决发展过程中相互关联的重大问题。

(三)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共同推进,逐步构筑_________发展的着名品牌,增强区域的整体影响力、竞争力。

(四)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 合作领域

(一)基础设施:

1.能源:各方积极推进_________内能源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实施“西电东送”等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快能源建设项目的合作开发,鼓励省际间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产销合作,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的结合。

2.交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加快构建适应区域合作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网络,逐步实现区域内交通运输一体化。

(1)公路:加强省际高速公路、国省道建设规划和港澳路网发展规划的衔接,加快跨省、跨境和出海通道的建设,构筑和完善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2)铁路:进一步完善区域内铁路发展规划,构建区域铁路运输快达网络。加快云南国际铁路、东南沿海铁路等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的跨省(区)铁路项目的建设,加快广深港高速铁路、珠三角城际轨道的建设及与港澳的衔接。

(3)航空:加强各地航空公司间、机场间的合作,增加区域内飞行航线,促进区域内客货快速运送。

(4)航运:研究制订区域航运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内河航运、海运事业发展及与其他运输系统的衔接。

3.管道:按照国家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内输油、输气管道建设步伐。

(二)产业与投资。各方承诺加强协调,营造公平、开放和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建立透明、便利、规范的投资促进机制。支持区域内企业间开展技术、生产、投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作配套、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水平。

(三)商务与贸易:各方承诺加强信用建设,消除限制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建立健康、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鼓励区域内贸易的合作与发展,共同推进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在国家指导下,依照内地与港澳《安排》的有关内容,在_________内推行工业制品和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和认证标准的互认,加强地方和企业标准制订合作,互相认同法定检验单位出具的鉴定结果,促进商品自由流通。

(四)旅游:各方支持全面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策略;建立区域旅游信息库;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创建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共同策划和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树立区域旅游形象,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五)农业:各方同意建立稳定的粮食及其它农产品的购销关系,开辟区域农产品“绿色通道”,支持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对接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开发、特色农业开发,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合作,促进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

(六)劳务:各方同意加强劳务合作,开展劳动力供求信息传递交流和劳务输出输入组织合作,促进劳动力规范有序合理流动,协调解决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和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技工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和资格认证制度。提高区域内劳动力素质。

(七)科教文化:加强各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与教育资源应用的合作,加强文化和人才交流。加快推进科技文献、科技信息、专家库、动植物资源和水文资源等基础性科技教育资源的联网共享;加强协调,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开发为主,逐步建立区域科技项目合作机制和成果转化平台,推进区域产业协作和战略合作联盟。

(八)信息化建设:各方支持建设区域信息化交流网;加强与国家及国际相一致的电子商务规则标准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设;建立区域信息交流协作机制,加强区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九)环境保护:各方同意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在清洁生产、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制定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加大珠江流域特别是中上游地区生态建设力度,强化区域内资源的保护,提高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卫生防疫:各方同意建立卫生防疫协作机制,一旦发生疫情,依法及时如实通报,协同疫病防控组织工作和疫病防治科技攻关。

上述合作领域所列仅为原则性内容。涉及各方或部分地方的跨省(区)具体合作项目,由各地方政府或企业在其后的协议或合同中商定。

第五条 合作机制

(一)建立内地省长、自治区主席和港澳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举行一次会议,研究决定区域合作重大事宜,协调推进区域合作。

(二)建立港澳相应人员参加的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协调推进合作事项的进展,组织有关单位联合编制推进合作发展的专题计划,并向年度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提交区域合作进展情况报告和建议。设立日常工作办公室,负责区域合作日常工作。九省(区)区域合作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发展改革委(厅),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由特区政府确定相应部门负责。

(三)建立部门衔接落实制度。各方责成有关主管部门加强相互间的协商与衔接落实,对具体合作项目及相关事宜提出工作措施,制订详细的合作协议、计划,落实本协议提出的合作事项。

第六条 论坛安排

各方认为,“_________合作与发展论坛”是推动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按照“联合主办、轮流承办”的方式举办。该论坛与联席会议有机结合,原则上每年举办一次。下一届论坛承办方在当次论坛议定。论坛的规模、形式由承办方提出建议方案,经秘书长协调会议商定。统筹协调泛珠三角经贸合作洽谈会与九省区各自组织的赴港澳地区招商洽谈活动,泛珠三角经贸合作洽谈会原则上每年举办一次,方案由论坛承办方提出,经秘书长协调会议商定。

第七条

本协议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于_________签署。一式_________份,签署各方各执_________份。

框架协议篇4

乙方:_________

甲、乙方就尽快完成_________吨/年规模的建成投产,以及加快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附属产品的深度开发(以下简称合作项目)事宜,经协商特签订如下框架性协议:

第一章 总则

一、合作目的_________。

二、合作方式

双方原则上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合作方式:

1.由甲方为合作项目提供场地,并按照乙方的要求和设计图建设合作项目的生产车间和安装生产设备,所产生的费用由乙方负担;

2.由甲方提供合作项目的生产工人,产生的人员工资、福利由乙方负担;

3.乙方每月向甲方购买_________,用于合作项目的开发。

第二章 合作项目生产线的建设

三、场地

甲方负责无偿提供土地一幅,面积为_________m×_________m。该幅土地用于建设合作项目所需的车间。

四、生产车间的建设

乙方需在本协议书签订之日起的_________日内,向甲方提供车间的设计图。甲方按照乙方提供的设计图为在上条提及的土地上建造生产车间。

在合作期间,该车间专用于项目的运作,合作期结束后,车间厂房归甲方所有。

五、设备的安装

乙方需在本协议书签订之日起的_________日内,向甲方提供生产设备的工程设计图。甲方按照工程设计图安装生产设备,并确保设备的完好使用。

六、费用的负担及支付

生产车间建设和生产设备制造、安装所产生的全部费用均由乙方负担。

乙方在按照本协议第四、第五条之规定提供车间设计图和生产设备的工程设计图后,甲方应及时根据乙方的设计作出工程预算并交乙方。乙方在收到上述预算后,需于_________日内向甲方支付预算出的费用。

甲方应保存工程中有关的收、付款凭证,待工程完成后与乙方进行实际结算。实际发生的费用与预算不符的,由甲方多退少补。

第三章 合作项目的运作

七、新产品的开发及工业产权的归属

由乙方负责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甲方在此声明不负担任何新产品开发的风险。

独立开发_________衍生物的新产品,工业产权归乙方所有,但甲方在合作项目的运作中有优先使用权。

八、生产安全管理和三废处置

合作项目生产安全的管理和三废处置均由乙方负责。

甲方在此声明对合作项目的安全生产不负任何责任。如因生产安全管理和三废的处置出现问题而导致甲方受有关部门处罚或进行民事赔偿的,应由乙方向甲方作全额赔偿。但因甲方提供的_________不符合有关质量标准引起的除外。

九、劳动力

甲方负责提供合作项目运作所需的部分工人。但发生的费用由乙方负责。每名工人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_________元/月,福利保险_________元/月,甲方发放上述费用,并按月与乙方结算。乙方每月_________日向甲方支付上述费用。

十、水、电、蒸汽

合作项目运作所需的水、电、蒸汽均由甲方按照乙方的要求提供,但费用由乙方负担。具体标准如下:_________。

乙方每月_________日向甲方支付上述费用。

十一、其他

由于提供的土地位于甲方厂区内,乙方进出甲方的厂区需按照甲方的要求办理物资登记和其他有关手续,并遵守甲方的厂纪厂规。

第四章 购买

十二、数量

乙方每月需向甲方购买不低于_________的_________,用于合作项目。乙方应于每月_________(或季度等)日向甲方提供_________使用计划,以便甲方及时准备货源。

十三、价格

甲方提供的_________以计量表计量后按照_________元/公斤(含税价)计算。甲方提高价格原则上应与乙方现行协商。

十四、质量和检验

甲方承诺提供符合有关行业标准的_________。甲方提供的_________应附质量标准。乙方于收货后_________日内与甲方共同对_________作质量检验。

十五、交货期和付款期

甲方的交货期为每月_________日,乙方付款期为收货后_________日内。

第五章 合作期

十六、正常的合作期

如无本协议第十七条所规定之情况发生,合作期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双方如认为有必要继续合作的,可于合作期终止之前_________ 日内续签合作协议。

十七、协议的解除:

如发生下列事项之一,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_________。

如发生下列事项之一,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_________。

第六章 违约责任

十八、违约金

乙方如有以下违约行为的_________,需向甲方支付违约金_________元。

十九、赔偿损失

一方的违约行为造成对方损失的,需进行实际赔偿。违约方按照上条规定已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尚不足补偿对方实际损失的,仍应就不足部分作出赔偿。

第七章 其他

二十、协议的生效和协议文本

本协议经双方盖章、授权代表签字后生效。本协议一式_________份,双方各留正本_________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授权代表(签字):_________

授权代表(签字):_________

框架协议篇5

[关键词]:框架协议采购

中图分类号: G352 文献标识码: A

一、框架协议采购简介

采购活动的组织形式取决于所选择的采购模式和采购方式。中国石化目前主要有框架协议采购、动态竞价采购、招标采购、询比价采购等模式与方式。框架协议采购是集合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物资需求,通过集中招标或联合谈判的方式,确定供应商短名单和采购价格(或定价机制),签订一定时期的一揽子采购协议,并在协议项下执行订单操作。

法律地位:框架协议是供需双方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买卖合同。框架协议项下订单与框架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适用范围: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参照执行

签订主体:直采、组采、授权集中采购、企业自行采购

执行主体:企业

适用物资:通用、采购频次高的物资必须进行框架协议采购

框架协议采购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采购理念和采购模式,它着眼于通过有序竞争,相对稳定供需关系,实行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合作,整合外部资源,提高竞争力;通过集成一定时期的需求,以框架协议的形式将主要业务向少 数有实力的供应商进行集中采购,是集中采购理念的再实践,在提升;改造“一单一谈,一单一询,一单一签,一单一结”的传统采购模式,推动采购业务由操作型向管理型转变。集合一段时间和不同空间的物资需求,通过集中招标或联合谈判确定少数优秀供应商,并签订框架协议、执行订单操作一揽子采购的工作情况。框架协议采购是一种先进的采购模式,也是一种采购方式,着眼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它是对一定时期内技术标准统一、采购频次高、规模大的物资需求进行整合,通过招标或联合谈判等竞争方式确定供应商、价格、数量等框架协议要素,与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根据实际需求,在框架协议项下实行订单采购操作。寄售采购(利用供应商库存)是框架协议采购的一种形式。

通过推行框架协议采购,业务人员陷入大量低水平、重复操作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中国石化采购管理工作正在快速由业务操作型向管理控制型转变。框架协议采购改变了传统繁琐重复的业务操作方式,增强企业控制资源能力和议价能力,把采购人员的精力从简单操作中解脱出来,进一步加强市场研究、需求研究、供应商关系管理和过程控制。

二、框架协议采购特征

1需求相对集中

框架协议采购可以有效集合企业内部或企业间不同时间、跨地域、跨项目的物资需求,形成采购批量,实现规模化采购。

2采购效率高

将多次分散采购改造为框架协议下的一揽子采购,多次商务行为改造为一次商务行为,采取框架协议项下订单操作方式,减少了繁琐重复的工作量,提高了响应速度和运作效率。

3供应商相对集中、关系相对稳定

通过竞争,将采购批量集中到少数优秀供应商,更好发挥集中采购优势。供需双方签订一定时期的框架协议,改变传统采购模式下的动荡竞争关系,推进供需双方一定时期的稳定合作,提升资源控制能力。

4供应保障程度高,应对市场波动能力强

框架协议采购在掌握物资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按计划均衡组织 供货,既满足需求,又降低企业库存资金占用和产生积压物资的风险。提前锁定一定时期的资源,实行定期结算,在资源紧张、短缺时可保证获得所需物资,快捷地解决企业临时和紧急需求,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框架协议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区别

框架协议采购与传统采购对比表

三、框架协议采购适用范围

(1)企业内技术要求相对统一、采购频次高、能形成一定采购批量、供求市场相对稳定的物资,如化工原辅料、金属材料、通用仪器仪表等。

(2)企业间相同需求能形成一定批量的物资,如炉管、阀门、管件、水处理剂等。

(3)多个工程建设项目相同需求能形成一定批量的物资,如建筑结构钢、容器类、电缆、防腐保温料等。

四、框架协议采购的基本类型:

1、总部签约、总部执行:由总部在内部业务系统维护。

2、总部签约、企业执行:总部签约、企业执行的框架协议由执行企业分别各自在ERP系统维护。

3、企业联合签约、分头执行:企业联合签约、分头执行的框架协议由执行企业分别各自在ERP系统维护。

4、企业签约、企业执行:企业签约、企业执行的框架协议由执行企业在ERP系统维护。

四、框架协议采购实施要点

1提高物资需求标准化

设计、技术部门研究制订所需物资统一的技术标准,使用部门选择统一标准的物资品种,形成集中采购批量,改变同一物资供应商过多,品种“万国牌”现象。

2严格框架协议供应商选择

确定框架协议供应商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对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有影响的高风险供应商要组织现场考察;框架协议供应商原则上不能少于2家,保持适度竞争氛围。

3合理分配订货份额

根据供应商实力、业绩、质量及价格水平合理分配订货份额,并依据供应商供货执行情况和综合考评,适时调整。

4谨慎确定框架协议期限

为应对市场波动,避免供应风险,必须把握协议合理期限。一般为一个季度或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或一个项目周期。

5理性确定采购价格

理性确定框架协议价格,既要约定基准价格,又要约定价格变动条件。针对框架协议期内物资价格的变动规律,建立框架协议价格调整机制。对市场价格变动幅度不大的,保持事先确定的基准价格;对市场价格波动频次高、波动幅度较大的,采用浮动价格进行调整;对市场价格变化有规律的,采用公式确定价格。

6实施专家采购,实行集中会审

框架协议采购要邀请生产、机动、技术等方面的专家参与,共同确定技术标准、招标方案、供应商选择条件、过程控制措施等。通过集中会审,确定框架协议采购供应商、采购价格或定价公式,确保决策科学、过程公开。

7加强过程控制和评估

实时掌握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进度及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协议执行中的问题;全面评估每期协议执行情况,作出评估报告,评估结果作为续签协议的依据。

五、须解决框架协议采购操作不尽规范的问题。

一是解决需求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框架协议采购最基础的工作是梳理需求。对需求梳理一下,需求量是什么,品种是什么,消耗规律是什么,能不能合并,需求的时间是什么,这是集合批量、增强市场议价能力的重要基础。但现在看,流于形式的多。

各石油石化企业一定要强化需求分析,认真分析掌握近3年的需求数量、采购批次等相关数据,并根据企业生产建设计划安排,对框架协议采购期间的物资需求数量进行合理预测。

二是解决框架协议独家签约问题。框架协议采购供应商短名单必须通过招标,必须2家以上供应商,绝不允许独家签约。部分企业框架协议采购存在不规范行为 ,没有执行框架协议向2家以上供应商采购要求,把框架协议作为独家采购的保护伞 ,存在利用框架协议实施独家采购问题。

原来是一单一招,今天没中明天中,明天没中下个礼拜还有机会。现在一个框架协议一签就是一年,没中标可就一年没戏了,供应商的矛盾太尖锐;再就是我们内部出毛病,把框架协议变成指定采购。但是目前各企业还普遍存在框架协议独家签约情况,部分企业框架协议签约独家供应商的比率较高。中国的市场规范程度、供应商的信用水平,都还没有到选择一家的程度。我们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一定要保持竞争氛围。有了竞争氛围,采购才有主动权,才有制控权。

各石油石化企业要严格执行框架协议采购管理办法,一个物资品种不允许只与1家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必须2家以上。特殊情况,严格执行独家签约公示和审批制度,并报物资装备部备案。

三是解决框架协议招标比例偏低问题。目前,部分企业框架协议招标率不足5%,甚至有些企业没有开展框架协议招标采购。我们要求,所有框架协议原则上在电子商务网上,以招标方式确定供应商和采购价格(计价方式)。框架协议到期后必须对供应商履约、价格执行、份额分配等情况进行后评估。原则上必须重新招标,不得进行简单续签。框架协议采购供应商短名单必须通过招标,必须2家以上供应商,绝不允许独家签约。

关于招标工作,总部要求:一是抓招标制度的规范化,把公开、公正、透明、规范的原则在制度设置上明确体现出来。二是明确规定招标范围,以后50万元以上的都要招标。三是统一管理招标,要把物资装备部作为中国石化统一的招标中心,所有直属单位都要到这里来招标,统一选择供应商。由集团公司统一招标,议价能力就强。要取消直属单位的灵活性,不再有自我解释权和价格决定权,只有决定要不要、要多少、什么时间要的权力。框架协议采购一定要招标。这是保护自己、保护企业利益的需要。

四是框架协议采购的过程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框架协议采购物资的成本构成分析、市场价格跟踪分析不够,有效应对市场价格变化的能力薄弱。采购过程缺乏对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以及物资质量和进度的监控 。

必须快速整改,推进框架协议采购的重点由提升规模转变到提高质量上来 。工作重心由扩大规模转移到提高工作质量、提高采购效率上来。日常工作中重采购业务操作、轻战略采购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是物资采购供应部门在询价、比价、招标、签订合同、催交催运等简单的、重复性的业务操作上花费了绝大部分精力,很少问津采购战略研究,很少进行供应市场、物资需求规律的研究,忽略供应风险管理和经验总结以及数据资料积累等工作。对于某些经常采购而且已有比较透明的市场价格和成熟稳定的采购供应渠道的物资,不加研究地、机械地日复一日不断进行重复的、广泛的询价比价、招标投标,这显然不是科学的采购态度。如果我们密切研究和跟踪市场的变化,注意总结历次采购实践经验,注重对产品成本构成的科学分析,就可以选择优秀的供应商进行一揽子谈判、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这样不但有利于减少大量的重复劳动,把更多的物资采购管理人员从繁杂的低级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对更好地降低采购成本费用和供应风险、形成相对稳定的供应货源都是十分有益的。

六、今后工作目标

全面推动框架协议采购。

1. 扩大框架协议物资范围。对尚未实行框架协议的总部组织集中采购物资,下大力气做好年度或更长时期的物资需求计划,进一步提高框架协议比例。

2. 优化框架协议供应商群体。各企业定期报告框架协议执行情况,培育新的、有实力的供应商。

3.加强执行和检查通报。各企业严格执行框架协议确定的供应商渠道、价格等;物资装备部按季度通报执行情况。

七、采购案例分析:

案例齐鲁石化推行框架协议采购

齐鲁石化需求物资的规格繁杂、品种众多、专用性强。过去物资供应人员整天忙于“一单一签约”,采购效率低下。自2005年开始,齐鲁石化对电缆、防爆电器、轴承等批量较大、价格较低、制造工艺相对简单、竞争充分的物资品种逐步推行框架协议采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框架协议采购已成为齐鲁石化主要采用的物资采购模式,物资范围涵盖了煤炭、石脑油、阀门、轴承、电缆、塔类、压缩机配件等28个大类、95个品种。

1主要做法

(1)开展内部需求情况分析与界定。研究近三年来的物资需求,摸清物资消耗规律;调查分析市场供求情况,掌握市场行情;对物资进行分类,制定“物资采购目录”,筛选适合框架协议采购的物资品种;针对筛选出物资品种,结合开展供应商主营业务细分,明确拟选供应商的范围。

(2)制定框架协议采购实施策略。成立由供应、设备、技术、设计等部门和使用单位专家组成的框架协议采购联合工作小组,制定框架协议采购实施策略。采购实施策略涉及供应商的推荐、考评标准、实地考察、商务招标和执行控制等物资采购活动的全过程。

(3)实施框架协议采购。按照审核通过的采购实施策略,供应部门牵头组织实施。专家成员全程参与整个流程,物资采购决策领导小组集体决策。

2主要特点

(1)实现了标准化和程序化。齐鲁石化推行的框架协议采购,固化为四个阶段20个步骤。

准备阶段(推荐供应商、资质审查、确定实施方案、抽取专家考评组、实地考评);

技术评标阶段(编号加密、确定商务招标供应商数量、制定业务量分配方案);

商务招标阶段(解密具备投标资格供应商名单并制发邀请招标书、成立评标专家组、招标预备会、招标、统计汇总、宣布招标结果、签订框架协议书);

应用阶段(业务量分配方案执行、价格管理、质量监控、风险防范、动态管理)。

(2)实施中包含“两次加密与解密”内容。首先在技术评标阶段,对现场考评过的供应商进行编号加密,在商务招标阶段,解密具备投标资格供应商名单;其次在商务招标阶段,对参加投标的供应商进行编号加密,待评标结果揭示后,解密中标供应商名单。

(3)对供应商实现了“四次淘汰”。一次淘汰,对推荐的供应商经过资质审查,初选入围供应商名单;二次淘汰,依据评选标准,确定进入实地考评供应商数量和名单;三次淘汰,依据技术评判标准,确定参加商务招标供应商数量和名单;四次淘汰,通过招标结果确定中标供应商名单。

齐鲁石化通过推行框架协议采购,整合外部资源,稳定供需关系,保证采购质量,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控制采购风险,牢牢掌握物资供应工作主动权。

参考文献:

框架协议篇6

冷战后核问题一直是美国与朝鲜之间的核心议题之一。1990年,美国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认为朝鲜到90年代中期可能拥有核武器,朝鲜则声明这纯属美国捏造。1993年初,美朝就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对朝鲜核设施实行“特别检查”一事发生严重对抗。美国加大了对朝军事压力,而朝鲜则宣布退出于1985年参加的核不扩散条约(NPT)。1993年6月,美朝代表在纽约举行了自从1953年停战协议签订以来的首次高级会谈,达成协议:美国帮助朝鲜改造核设施,朝鲜则暂不退出NPT。7月,在美朝日内瓦会谈中,美国首次表示可以考虑帮助朝鲜将其石墨减速反应堆换成不易被用于军事目的的轻水反应堆。1994年3月,美国指责朝鲜未能给予IAEA人员充分合作,决定取消即将举行的美朝会谈并恢复与韩国的“协作精神”军事演习。朝鲜方面则宣布不再接受IAEA检查并称要重新考虑其暂不退出NPT的承诺。半岛局势再度恶化。4月下旬,朝鲜表示可以允许IAEA人员检查其核设施。但由于朝鲜在IAEA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自行更换了反应堆燃料棒,与IAEA发生激烈对抗,IAEA宣布中止对朝鲜的民用核技术援助。朝鲜宣布退出IAEA。6月15日,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奥尔布赖特向安理会提出对朝制裁方案。朝鲜也毫不退让,宣称“制裁则意味着宣战”并威胁要将汉城变成“一片火海”。据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佩里后来回忆,当时美国还差一天就要向韩国大规模增兵并开始撤出平民,局势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关头。为化解危机,经克林顿总统同意,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了平壤并同金日成举行了会谈。访问后卡特宣布“危机已结束”。两国于7月初在日内瓦重开高级会谈。在这次会谈中双方代表均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取得了重大进展。10月21日双方签订了框架协议。

各退半步后的成果

根据这一协议,朝鲜将不退出NPT,同意冻结并最终拆除其核设施,其中包括在宁边核研究中心正在运行中的50兆瓦的实验型石墨减速反应堆,一处已部分完成的再处理设施以及在太昌的一个正在建设中的200兆瓦的反应堆,这样朝鲜就不可能从核燃料中分离出可能被用于生产核武器的武器级钚。作为交换条件,美国同意在2003年前帮助朝鲜建造两座轻水反应堆以代替石墨反应堆(总功率2000兆瓦)。在轻水反应堆建设过程中,美国每年将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以弥补其因冻结其核反应堆而遭受的能源损失。朝鲜承诺贯彻1992年签署的“北南无核化联合宣言”,美国则正式保证不对朝鲜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此外,双方保证将共同致力于改善经贸及政治关系,最终实现关系正常化。

框架协议篇7

关键词:市场风险资本监管新资本协议内部模型法

中图分类号: F1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4-031-04

一、 引言

自从198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以下简称资本协议)以来,对银行持有的资本金实施更为精细化的监管已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形成一种趋势。看似简单的资本协议实际上在银行资本监管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重新制定了资本充足率标准,将表内外所有资产纳入考虑范围,统一计算出风险加权资产。与之前仅仅考虑表内总资产量的标准相比,资本协议首次尝试将风险引入资本充足率的计量中,从而极大激发了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显著提高了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在资本协议颁布后,巴塞尔委员会对其进行了多次修订,并于2004年6月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以下简称新资本协议)。新资本协议继承并强化了资本协议立足于风险的资本监管理念,大幅改进了资本监管技术,建立了最低资本要求、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三大支柱对银行资本实行多层次的有效监管,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和灵活性,使银行资本精细化管理的趋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新资本协议得到了许多国家、地区监管机构和银行业界的普遍认可。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近百个国家、地区明确表示实施新资本协议。中国银监会于2007年2月印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的通知,将新资本协议实施正式提上日程。依据该通知的有关规定,新资本协议银行 将从2010年底起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其他商业银行(含外国银行子行)则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制定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时间表。

近几年来,新资本协议在我国得到了监管机构、银行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关于新资本协议及其对我国银行资本监管影响的文献也比较丰富[1],但针对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市场风险方面的内容却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现阶段,尽管信用风险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最大的风险来源,但市场风险的重要性已不可忽视。其一,中资银行资产规模自2003年股份制改造以来发展迅速。伴随着总资产规模的扩大,中资银行持有的按市价计量的投资(包括交易类证券及可供出售证券)的绝对规模亦快速增长。再者,近年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逐渐从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转向综合经营模式,成立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设立投行部门,通过并购、新设等方式相继进入基金业、证券业、信托业等,并大力发展国外分支机构,实现国际化、综合化发展战略。在此过程中,大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将显著提高。另外,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令全球众多的金融机构遭受到巨大损失,而大部分的亏损实际上来自于交易账户。以上种种凸显了对市场风险进行有效监管的重要性。

本文在全面梳理巴塞尔委员会的市场风险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考察市场风险内容在资本协议/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发展轨迹,探索巴塞尔委员会针对市场风险的资本监管思路,分析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希望通过此研究为我国2010年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提供帮助。

二、市场风险资本监管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1988年推出的资本协议仅考虑了信用风险。巴塞尔委员会于1996年对资本协议进行了补充,发表了市场风险修正案[2],将市场风险纳入到资本协议框架内实行资本监管。市场风险修正案主要表述了以下内容:

(一)将市场风险定义为由于市场价格变动引发银行表内外资产减值或负债增值,从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二)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市场风险,划分出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 ,界定了要求计量并为之计提资本的市场风险范围,即交易账户的利率风险、股票风险以及所有账户的外汇风险、商品风险。

(三)将交易账户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进一步分解为一般市场风险和特定风险分别予以计量。一般市场风险指的是市场利率或股市变动给银行相关的资产组合整体带来的风险。特定风险指的是单只债券或股票在一般市场风险之外的价值波动造成的风险。

(四)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以下简称内模法)两种备选方法计量市场风险和相应的资本,两种备选方法中可任选其一,也可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混合使用进行计量。内部模型指的是风险价值(VaR)模型。

(五)使用内模法的银行必须对内部模型实施返回测试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验证结果的好坏将直接通过乘数因子作用在所需计提的风险资本上。此外,使用内模法的银行必须设有严格全面的压力测试程序用以评估银行资本是否足以覆盖潜在的重大损失。若使用标准法计量市场风险,对于压力测试没有提出明确要求。

(六)用于覆盖市场风险的资本构成除了资本协议规定的第一类和第二类资本之外,增加了短期次级债为第三类资本。

从资本协议框架下市场风险的角度看,市场风险修正案的推出是最重要的一块里程碑,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重大转变。市场风险修正案出台至今历经多次修订[3-5],先后形成了1997年修正案和2005年修正案,但上述6项主要内容所构建出来的市场风险计量及资本监管的框架基本未变,原样保留下来。

始于2007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暴露出新资本协议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重大缺陷,促使巴塞尔委员会于2009年7月接连了《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框架修订》(以下简称2009年框架修订)[6]和《交易账户新增风险资本计量指引》[7],对新资本协议下的市场风险监管框架进行了迄今最大幅度的修补和完善。主要的修订内容包括:

1.将压力风险价值(stressed VaR)新概念引入到资本计量中。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框架下的监管资本计算公式中增加了一项,变为max{VaRt-1;mc;VaRavg}+max{sVaRt-1;ms;sVaRavg},其中sVaR 表示压力风险价值。压力风险价值是指压力情景下的风险价值。具体来说,银行首先需要判别其投资组合处在压力之下的连续一年的历史时间区间,然后采用该时间区间内的相关市场风险因子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对其投资组合计量压力风险价值。

2.提高了以内模法计量特定风险的准入标准。银行除了需要满足2005年修正案中针对内部模型的6项前提条件之外[5],还要掌握计量没有被模型捕捉到的违约及信用评级迁徙风险(定义为新增风险)的方法论。关于如何计量新增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并没有给出硬性规定,但通过《交易账户新增风险资本计量指引》一文指定了需要以新增风险资本进行覆盖的头寸和风险范围,同时要求新增风险计量方法要和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同样稳健可靠,并可反映集中度、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若银行开发的内部模型不能全部满足该6项前提条件,或者银行无法提供令监管机构满意的新增风险计量方法,则只能使用标准法计量特定风险。

3.扩展了特定风险的覆盖范围。除了将新增风险的内涵从违约风险扩展至信用评级迁徙风险之外,还要求银行对其持有的关联交易组合额外计提资本予以覆盖。标准法中对于如何计量关联交易资本进行了补充说明。同时允许关联交易活跃的银行在满足一定条件下 使用内部开发的方法计量关联交易产品全面的价格风险。对于无法应用内部方法计量风险的关联交易头寸,必须使用相应的标准法计提风险资本。

以上这三个方面的重大修订,体现出金融危机之后市场风险计量及资本监管的发展趋势:一是对银行的交易账户头寸实施更加审慎的资本监管;二是强化了市场风险框架下信用风险的计量;三是加强了对流动性风险的考量。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中国银监会紧跟巴塞尔委员会的步伐,顺应金融危机后市场风险资本监管的发展潮流,于2010年正式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全面反映出了2009年框架修订中的新变化。这对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申请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商业银行将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其一,商业银行为抵御市场风险而持有的监管资本将大幅上升。一方面由于在内模法框架下引入了新增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导致监管资本所需覆盖的风险范围相应扩大。另一方面,监管资本计算公式中增加了压力风险价值项,更是直接大幅提高了监管资本要求。在此之前,压力测试虽被视为是对风险价值模型的补充,但其结果一般只用于评估在极端的市场环境下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并没有被纳入最低监管资本范畴。在当前的资本监管要求下这一状况已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改变。压力风险价值实质上是将压力测试的概念引入到了风险价值模型中,即以风险价值模型的方式进行压力测试。根据上文中其定义不难看出,压力风险价值与风险价值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区别在于对历史情景的选择上。计算风险价值时所选择的历史情景应能良好地反映未来的市场环境,这样才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风险。而计算压力风险价值时规定使用对交易账户头寸产生压力的历史情景,并不考虑该压力情景是否会在未来发生。由此计算得到的压力风险价值在数值上将大于风险价值,从而导致当前的监管资本较之前至少增加了一倍。

其二,商业银行在开发内部模型的过程中将面对新的挑战。《指引》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模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模型能够对交易账户信用风险实施更为精细化的计量。交易账户所涉及的信用风险主要包括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和债券等信贷类资金业务的信用风险两类。其中,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源自于交易账户的衍生产品。业界普遍采用当前敞口法,通过估算合约当前及未来的市值对其进行计量。我国商业银行持有的大多为标准衍生产品,结构简单,比较容易实现准确计量。债券的信用风险又可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蕴含在一般市场风险当中,可以通过收益率曲线或信用息差曲线来进行计量。另外一部分就是与每单只债券挂钩的特定风险。因为市场上并不存在为单只债券量身定做的收益率曲线,所以与蕴含在一般市场风险中的信用风险相比,特定风险的计量难度要大得多。在实践中,风险价值模型往往无法捕捉到全部的特定风险,需要辅以其他的方法进行计量。这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其三,商业银行新建或改造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任务更为艰巨。市场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的全过程。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准确计量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场风险计量严重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和可靠的信息系统,而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两个环节上相对比较薄弱,亟待加强。实施新资本协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发展。但是应该看到,信息系统从建成运行到形成有效“战斗力”并非易事,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真正融入到日常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在数据管理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欠账”较多,风险管理所需数据分散在前台多个交易系统中,整合难度很大。《指引》扩大了内部模型需要覆盖的风险范围,也就提高了对于数据管理的要求。

四、关于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若干建议

目前,我国银监会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工作。在市场风险方面,银监会先后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等多项有关文件,搭建了针对市场风险的监管体系。该监管体系以巴塞尔委员会最新推出的2009年框架修订为主要依据,但简化了对于特定风险的处理。笔者就实施新资本协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因此达标切忌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新资本协议是对国际活跃银行多年管理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内容庞大复杂,我国银行业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全盘遵照执行。考虑到以上两点,笔者建议新资本协议银行应当深入领悟新资本协议和银监会有关指引的精髓,实施中注重从全局着手,把握实质,建立符合新资本协议精神的风险管理体系,但并不需要太过注意细枝末节。这是因为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成本巨大,过于追究细节可能会得不偿失,而立足于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往往事半功倍。应用到市场风险方面,建议在充分体现审慎和全面的核心监管原则的前提下,适度放松对具体风险测量技术手段的要求。举例说明,在建立计量市场风险的内部模型时,应尽可能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更多的因素考虑进来,这是未来市场风险计量与管理发展的大方向。但对于内部模型中所涉及的具体的利率模型、信用模型等,选取原则应越简单越好。

(二)我国商业银行应当特别注意加强数据管理工作。这里“数据”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数字化数据和非数字化信息。在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过程中,我国银行业普遍感到最头疼是数据质量和数据整合方面的问题。数据是风险计量的基础,数据缺乏足够的粒度、深度、广度或历史积累毫无疑问将会导致风险计量的偏差。当前,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正处在从单一依靠主观判断到量化分析技术与主观判断并重的转型期,建立起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是当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磨刀不误砍柴工”,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数据基础建设方面下足功夫。

(三)我国银监会并不要求新资本协议银行之外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在现阶段实施新资本协议。但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来说,这并非意味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新资本协议代表着当前最先进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理念。非新资本协议银行的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灵活性高,可塑性强,应当把握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成本主要集中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上,笔者建议非新资本协议银行先从实施成本较低的管理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的改良入手,并对数据管理进行前瞻性规划,为日后实施新资本协议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虽然中国商业银行的资金业务量逐年增长,但由于受定价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所做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主要是面向简单产品类,对于复杂衍生产品或结构化产品领域则不敢过多涉足。笔者建议条件成熟的银行当以实施新资本协议为契机,在风险管理实践中兼顾业务发展需求,通过对定价模型的研究努力提高定价技术能力,积极拓展自营、代客及做市商等业务范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BCBS, “Amendment to the Capital Accord1 to incorporate market risks”[S], 1996

3.BCBS, “MODIFICATIONS TO THE MARKET RISK AMENDMENT, Textual changes to the Amendment to the Basle Capital Accord of January 1996”[S], 1997

4.BCBS, “The Application of Basel II to Trading Activities and the Treatment of Double Default Effects”[S], 2005

5.BCBS, “Amendment to the Capital Accord to incorporate market risks”[S], 2005

6.BCBS, “Revisions to the Basel II market risk framework”[S], 2009

7.BCBS, “Guidelines for computing capital for incremental risk in the trading book”[S], 2009

框架协议篇8

2015 年1 月22 日, 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务咨询会上,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表示,工作在北京但生活在河北人群的就近就医问题,将按照异地安置的政策,居住地就医、北京标准医保报销。

北京已与河北签订了框架协议,基本原则是在北京参保、居住在河北的人群可以按照北京异地安置的政策实现就近就医、再按照北京医保标准进行报销。“比如你在燕郊居住,过去只能在北京选择4 家定点医疗机构,如果在燕郊就医,就无法报销。今后,还可在当地选择两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近就医,先全额垫付医疗费用,再回到北京按照北京医保的标准进行报销。”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实现了京津冀三地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互认,同时就医一体化的具体实施细则还正在制定当中。目前在河北香河、燕郊等聚居区,对异地就医的需求比较迫切,因此率先选择解决此部分人群的就医问题。至于何时能实现异地就医的实时结算,该负责人表示要按照人力社保部的部署。据悉,按照人力社保部的部署,今年,将基本实现省内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建立部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明年,将全面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来源:《北京青年报》)

框架协议篇9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的不力或过失,人员或系统问题和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将法律风险包含在内,但排除了策略风险和信誉风险。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关注内部操作,内部操作常常就是银行及其员工的作为或不作为,银行能够也应该对其施加影响;②重视概念中的过程导向;③人员和人员失误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人员失误不包括由于个人利益和知识不足的失误;④外部事件是指自然、政治或军事事件,技术设施的缺陷,以及法律、税收和监管方面的变化;⑤内部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2005年三月二十八日,我国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答记者问中,也给出了操作风险的解释:操作风险在于银行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这种失效状态可能因为失误、欺诈,未能及时做出反应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或使银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到损失,如银行交易员、信贷员、其他工作人员越权或从事职业道德不允许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操作风险的其他方面还包括信息技术系统的重大失效或诸如火灾和其他灾难等事件。可以看出银监会就操作风险的定义和巴塞尔委员会中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本质上是一致的,都着重说明了造成操作风险的原因,即:内部程序问题,人员系统问题和外部事件。

二、操作风险的分类及特点

根据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事件类型:①内部欺诈: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规则法律公司政策的行为;②外部欺诈:第三方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法律的行为;③雇员活动和工作场所安全:由个人伤害赔偿金支付或差别及歧视事件引起的违反雇员健康或安全相关法律和协议的行为;④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无意或由于疏忽没能履行对特定客户的专业职责,或者由于产品的性质或设计产生类似结果;⑤实物资产的损坏: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造成的实物资产损失或损坏;⑥业务中断和系统错误:业务的意外中断或系统出现错误;⑦行政,交付和过程管理:由于与交易方的关系而产生的交易过程错误或过程管理不善。

三、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如下:

1、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为了确保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层应该设定一个组织结构,明确工作人员在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责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创造一种具有风险意识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是必要的。

2、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就操作风险管理战略而言,为了使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有效运行,企业或银行需要识别相关利益人,了解他们的权利和义务。这有助于在决定操作风险管理战略时识别关键业务的驱动者和相关目标。就操作风险管理政策而言,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是为所有关键业务及其支持过程制定操作风险管理标准和目标的,操作风险管理的方法内含于这些政策中。

3、操作风险管理过程。操作风险管理的实施应该围绕以下几个关键过程。(1)风险识别。操作风险的识别过程应该以当前和未来潜在的操作风险两方面为重点。这个过程应该考虑到以下六方面的因素:潜在操作风险的整体情况;银行运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银行的战略目标;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银行的独特环境因素;内外部的变化及变化速度。识别操作风险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风险的所有潜在原因,包括交易过程,销售活动,管理过失,人力资源,卖方,技术,外部环境,灾害,越权和非法行为等等。(2)风险评估和量化。操作风险被识别出来以后,就应该加以评估,决定那些风险具有不可接受的性质。风险评估和量化的作用在于,它使管理层能够将操作风险与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进行比较,识别银行不能接受或超出机构风险偏好的那些风险暴露,选择合适的缓解机制并对需要缓释的风险进行优先排序。(3)风险管理的缓释工具。银行应该设计并实施具有成本效益的风险缓释工具,使操作风险降低到能够接受的水平。在风险管理缓释的步骤中,重要的一点是要将实施措施的责任明确的分配下去,并确保责任人有实施措施的动力。(4)风险监控。高级管理层要建立一套操作风险监控程序,以确保对操作风险识别,评估量化和缓释的监控,并使重大事件的信息能够在梯级管理结构中运行顺畅。(5)风险报告。风险报告过程要涵盖诸如银行面临的关键操作风险或潜在操作风险,风险事件以及有意识的补救措施,已实施措施的有效性,管理风险暴露的详细计划,操作风险即将明确发生的领域,为管理操作风险而采取步骤等方面的信息。

操作风险管理流程框架如下图所示: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国际银行界一般认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根据重要程度排序依此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当然,由于银行的业务结构不同,风险的重要性程度排序也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是指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重要性程度排序。巴塞尔委员会的一项统计表明,发达国家银行操作风险资本需求平均水平为资本需求的10%左右,可见操作风险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并不处于显著地位。

和发达国家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产权结构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法律体系的缺陷(如假破产逃废银行债务,银行难、判决难、执行难,个人住房抵押品的处置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转型经济对道德、文化的冲击,这些极易引发操作风险。而且,我国银行基础管理薄弱,内部控制不健全,如一级法人体制下的多种管理模式造成政策、管理程序、管理标准难以统一;管理制度的重复与缺失并存;监督制约独立性差,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将操作风险管理作为重点,必须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来防范操作风险。

框架协议篇10

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

巴塞尔资本协议往往反映了国际银行业监管理念的最新变化,2009年以来,巴塞尔委员会对于资本监管制度进行了改革,并发表了一系列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新标准,被业界称为巴塞尔协议Ⅲ。2010年全年,全球各大银行都在与国际监管机构就推行新的监管规则进行讨论。主要是这些机构认为实施严厉的资本金标准将对其信贷业务造成抑制,并可能阻碍经济复苏。在多方博弈之中,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最终版本,拟从2013年开始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引入该协议,并计划于2019年完全生效。文本终稿最终确认了所有关键监管比率指标和生效时间,这必将为国际银行业运营树立新的标杆和游戏规则。

提高监管资本要求,注重强化银行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经过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国际上在银行监管的核心价值观选择上,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已经将前者置于优先位置,加强银行资本的监管成为各方共识。基于此,巴塞尔委员会强化了资本充足率监管,这体现在资本的质量和数量两方面。就监管资本的质量而言,巴塞尔委员会金融危机后修改了资本的定义,通过强调普通股在监管资本中的主要地位,大幅度提高银行交易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资本金要求等,扩大了资本监管对于银行各个业务领域的风险覆盖。就监管资本的数量而言,与业界预期相符,巴塞尔协议Ⅲ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最低要求从2%提高到7%,集中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加强资本监管的共识和决心。

此外,作为一种正式的缓解银行内在亲经济周期效应的制度安排形式,巴塞尔Ⅲ还要求商业银行建立逆周期超额资本,防范银行体系信用风险过大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逆周期超额资本由普通股和其他高质量资本构成,监管标准为0~2.5%。监管部门可以根据经济的波动情况进行动态设置,用于吸收经济陷入衰退和系统性金融危机发生时所导致的损失。为防止金融机构出现“大而不倒”的情况,巴塞尔协议Ⅲ还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提出了额外的监管要求。具体表现在巴塞尔委员会对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监管指标和监管方式,如要求这些机构定期上报“生前遗嘱”(Living Wills)等。这一更为慎重的监管安排主要是保证一旦危机到来,金融机构可以按照此前的安排快速有序地退出市场体系。

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避免银行受到内在脆弱性因素的影响。本次金融危机期间商业银行的去杠杆化过程,放大了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负面影响。危机也凸显了银行的杠杆率与资本充足率同等重要,仅仅强调资本充足而忽视杠杆率将无法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健。吸收了有关教训,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监管新规扩大了风险资产的覆盖面,即资本相对应的风险资产必须包括表内和表外,既包括银行账户,也包括交易账户。鉴于此,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了杠杆率指标,杠杆率是核心资本与银行表内外总资产的比例。这一指标将作为最低风险资本比例监管指标的补充,以防范银行内部计量模型存在偏差而带来的风险。通过设置与具体资产风险无关的杠杆率监管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银行从事大量表外产品交易引发的风险,特别是复杂衍生品投资所带来的风险。目前,巴塞尔委员会已经就杠杆率监管标准达成了共识。自2013年起将按照3%的标准检测该指标的有效性,并从此进入该指标的过渡期,2018年起正式将杠杆率指标纳入巴塞尔协议第一支柱框架。杠杆率监管指标的提出,为银行体系的杠杆经营设置了风险底线,缓释了去杠杆化行为可能对金融体系和金融稳定带来的负面冲击,有效避免了银行内在脆弱性的负面影响。

建立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增强银行体系维护流动性的能力。本次金融危机表明,即便在银行资本充足和资本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流动性出现问题也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为此,巴塞尔委员会引入了两个流动性监管新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率(NSFR)。具体而言,流动性覆盖率指银行流动性资产储备与压力情景下30日内净现金流出量之比,用于度量短期(30日内)单个银行流动性状况,目的是提高商业银行短期应对流动性停滞的敏感性。净稳定融资比率指可用的稳定资金与业务发展所需资金之比,用于衡量银行在中长期内可供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是否足以支持其资产业务发展,也可以反映中长期内银行所拥有的解决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资源和能力。这两个指标的提出,将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维护流动性的能力。

中国银行业监管新框架体系解读

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其出台必将引发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调整和重组,影响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在我国,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强调“参与国际金融准则新一轮修订,提升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应该说,巴塞尔协议Ⅲ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全面提升银行业风险控制水平。金融危机之后,银监会提出需要对金融危机的教训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推进全面改革,在金融监管国际场所,银监会也强调监管改革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并在资本定义、反周期超额资本、流动性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和过渡期安排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我国的明确观点。而在国内,巴塞尔协议Ⅲ出台之际,银监会及时推出了四大监管工具,包括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及时进行了跟进,构成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框架。

划分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分别进行差异化监管。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形成的一个广泛共识是,“大而不倒”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需要建立起事前和事后的一整套解决措施。为此,国际监管界引入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概念,要求将其放到国际的平台上监管,由国际组织进行运行稳定性评估、同行评议。目前,针对我国实际情况,银监会正在研究对“大而不能倒”金融机构具体的监管方法。这项工作所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银监会将改变目前按照资产规模划分银行为大中小型银行的做法,转而在银行资产规模的基础上,再考虑复杂性和内外关联性等,将银行划分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部门针对两类银行分类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如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相应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实施新监管工具要求、过渡期要求等将会实行更严格的监管。此前业界传闻各国有大型银行、中信、招商银行等被划分为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从严等,虽然这一消息随后被否认,但银监会统筹考虑,将对不同系统重要程度的银行实施差异化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思路已然确立。实际上这些工作一直在进行。如从2010年起,银监会对大型银行新增了附加资本的要求,高于小银行;另外,未来新的监管规定,如扩大风险资产的覆盖面等,将首先在大行上推进,大行的时间表要先于小银行;以及对大银行设立控股子公司,对大银行组织架构和业务结构过分复杂进行监管等等。这些监管举措显示了监管部门“对于大而不倒”机构的监管思路和安排,将对不同规模和类型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提升资本充足率要求,实行全新的资本监管制度。应该说,巴塞尔委员会1988年资本协议确定8%的资本充足率,并不是基于最优资本结构理论计算的结果。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显示,银行按照8%计提的资本远远不能覆盖吸收危机期间所遭受的实际损失,更不能充分反映银行被动地应对外部冲击带来的社会成本,包括倾销资产的连锁反应、信贷收缩阻碍经济复苏等。金融危机后提高银行资本监管标准已成为国际共识。目前,英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已将资本充足率标准提高至12%~16%。“十二五”期间,我国银行监管部门拟实行新的资本监管制度,对于银行资本的数量、质量和标准提出新的要求。目前,中国监管部门的规定要求,银行业核心一级资本要求不能低于75%,发行债务工具补充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5%,这些规定相比其他国家已经更为审慎。“十二五”期间,银行业将实施更为审慎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具体要求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最低资本比例为6%,一级资本最低要求为8%,总资本最低要求为10%。此外,新的规定还对所有银行设置抵御经济周期波动的超额资本,比例为0~4%。而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除了上述底线要求,监管部门还另行设置了1%的附加资本要求。按照监管部门的部署,新的资本监管制度从2011年底实施,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在2012年底前达标,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则延迟到2016年底前达标。巴塞尔协议Ⅲ将银行核心资本和普通股权限的要求大幅提升,可以看出,顺应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我国银行监管新工具箱的核心监管工具仍然是资本要求。监管部门希望通过实现新的资本监管制度,提高最低资本要求,以便更有效地抵御和化解银行潜在风险造成的损失。

在拨备覆盖率的基础上,引入动态拨备率指标控制经营风险。目前,我国银行监管规定中,实行对于不良资产计提拨备的措施。相应对于拨备覆盖率的监管要求是100%,实际上大型银行该比率已经明确为150%。“十二五”期间,监管部门将拨备覆盖率统一明确为150%,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此外,监管部门将引入新的动态拨备率指标,作为拨备覆盖率的补充,并将按照动态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孰高的原则进行监管。具体而言,动态拨备率为拨备与信贷余额之间的比率,初步的监管指标设定为2.5%。动态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的区别是前者覆盖更为全面,无论银行是否出现不良资产,只要投放信贷就必须计提拨备,对于银行的约束更强。按照安排,监管部门将通过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执行不同的实施过渡期,以使各银行的经营活动得到合理的平滑。

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控制银行表内外业务的过度扩张。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国际监管改革的成果,为有效约束银行过度的资本扩张,防止银行过高负债,我国监管当局引入了杠杆率监管指标。在计算确定方式上,该指标为一级资本除以总资产,包括表内和表外资产。表内资产按名义金额确定,表外资产则存在换算的问题。其中对于非衍生品表外资产按照100%的信用风险转换系数转入表内,而对于金融衍生品交易采用现期风险暴露法计算风险暴露。按照监管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银行业杠杆率监管标准确定为4%。按照监管部门的理解,如果发现银行不审慎、信贷分类不准确、不良贷款计算不准确、迁徙度较差,杠杆率的要求还要逐渐提高。有关杠杆率的规定要求从2011年开始实施,部署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分别于2012年和2016年底达标。杠杆率的监管要求,同时考虑对于银行表内外业务计提核心资本,将有效约束一些交易类衍生品业务的过度无序扩展。